时间:2022-10-21 06:32:4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所谓绩效,是指人们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完成某项任务时所取得的工作业绩、效果和效益,主要体现在工作效率、工作成果、工作效益等方面。绩效是劳动者自身各项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劳动者与工作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而考核一般是由考核者对被考核者履行工作职责的全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并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根据预定的考核目的对数据采集、计量、分析和反馈进行综合评价,以达到培养、开发被考核者能力的目的。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以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全面实现为目标,根据强化绩效考核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需求,考查和审核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责的履行程度,以对其工作绩效进行系统的评价。绩效考核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一种结构化方法,是衡量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能否完成该目标的手段。
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要求以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为出发点,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在企业专业技术工作中所作贡献的程度的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专业技术人员奖惩、任用、调配等相结合,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是企业人事考评管理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运用一整套科学系统的、有政策延续性的制度性规范、程序、步骤和技术方法进行的独立评价。
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的基本内容
专业技术态度考核。心理学理论将态度定义为行为人对特定对象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内在心理倾向。实践中有时会出现个别人能力很强但工作态度不端正的情况,其所作出的贡献甚至还不及某些能力一般但工作兢兢业业的人。专业技术态度考核剔除了专业技术人员行为的内在差异和外在表现,把考核目标准确地定位在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对工作的主观情感上,所以专业技术态度考核必不可少。专业技术态度考核通常包括对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主动程度的考核、工作投入程度的考核和工作敬业程度的考核等。但是这些内容较为抽象,定量测度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较为成熟的做法是对被考核者进行定性评价,并辅以定量测度。
专业技术能力考核。专业技术能力考核是针对从事不同专业技术工作的各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所进行的。对于企业普通专业技术人员,应着重于应用能力考核和工作能力考核;对于企业学科带头人,应着重于技术能力考核和管理能力考核;对于学术领军人物,应着重于创新能力考核和协调能力考核。一般来说,较难直接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进行定量测度,所以通常采用间接衡量方法。实践中,通过观察能力考核数据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正常状态下的分布曲线应近似于正态分布,但有时也会产生偏态分布等异常状况。经过统计、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数学模型常常会受到外部环境等非主观因素的影响,如因客观原因影响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实绩,因职责岗位、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等的变更而使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对新的工作不熟悉等。所以,有时还必须同时考虑一些其他相关因素,进行权重分配后再进行加权评价。
专业技术实绩考核。专业技术人员在一定时期内的专业技术行为对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影响。专业技术实绩是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在日常专业技术工作中所取得的实际业绩。通过专业技术实绩考核,能客观地反映专业技术人员对企业专业技术工作的贡献程度,这是考核的实质。在考核中必须坚持质与量相结合的原则,专业技术工作质量的提升是在量的积累基础上发生的质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要在质量互变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改进和自我提高。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不同专业技术发展阶段、不同专业技术专业技术资格、不同级别的专业技术项目等条件下的专业技术人
员,考核时要有所区别。
专业技术潜力评价。在专业技术潜力评价中,企业管理当局不仅要考核专业技术人员履行工作职责所具有的能力,更要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潜力和技术团队成长的周期。挖掘专业技术人员发展的潜力、对专业技术潜力的开发运用可以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专业技术潜力评价是考核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绩效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内容。专业技术态度考核、专业技术能力考核、专业技术实绩考核这三项基本内容在方法上重在“描述”,与这三项不同的是,专业技术潜力评价在方法上重在“推断”。在专业技术潜力评价方法中,较为普遍的是根据前三项绩效考核结果来进行推断分析;较为传统的是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学位证明、培训研修结业证明和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资格证等来判断其所具有的专业技术潜力;较为客观的是根据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年限及其担任不同岗位职务时的工作表现等来推断其专业技术潜力;较为规范的是通过考试、测评和面谈等方式来进行专业技术潜力评价。
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传统绩效考核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标不明,内容单一。有的企业不能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实际来制定绩效考核目标,考核内容的设置未考虑企业专业技术工作的客观规律;有的企业绩效考核制度设计得不公正、信息披露不公开,从而引发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抵触情绪;有的企业不分析绩效考核数据,考核结论过于单一。这些都无助于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的提升,使考核流于形式。
缺乏任务考核机制。传统的企业绩效考核所包括的评价标准的制定、标准的衡量、考核的周期是一次性的,不注重对考核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客观上造成了短期行为的出现。实践中,传统企业绩效考核缺乏任务考核机制所使用的循环往复式的考核评价技术,更不关注对考核数据的统计分析,致使考核结论只具备偶然性,这显然不能保证企业绩效考核工作的客观、公正。
注重个体,忽视总体。传统的企业绩效考核评价标准一般是以单个专业技术人员为基础,强调记录或考核专业技术人员个体的工作状况,这往往会引发考核个体只注重自身工作绩效,而不注重专业技术团队的合作,难以提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绩效,进而影响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结论应用较为僵化。传统的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中专业技术人员与企业管理当局缺乏沟通,企业人事部门一般只将考核结果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奖惩挂钩,未能从激励的潜在性、数据的监控性、任用的公允性等多维度研究和应用考核结论。在没有建立考核信息数据库、缺乏对考核数据进行深层次统计分析的情况下,以一个较为笼统的考核结果简单地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奖惩挂钩,并不能达到提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挖掘其潜在能力的目的,更难以提升其工作绩效。
四、完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的基本思路
拟定绩效考核规划。这是企业整个绩效考核工作的起点。实施考核时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就是绩效考核规划,一般包括考核目标、计划、对象、内容、时间、方法等。考核目标不同,绩效考核规划涉及的内容也不相同。另外,考核目标与考核对象又会对考核的具体内容、实施时间、实施地点以及考核方法的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
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根据企业绩效考核规划的有关考核目标和内容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绩效考核实践中最为复杂的一项工作。企业绩效考核指标直接决定着绩效考核工作的效率,如果没有较为公平、规范、系统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考核者就难以公开、客观地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做出正确的评价,如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制定得不公正、不科学,那么考核结果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之间就必定存在偏差,从而影响绩效考核的公信力。
采集绩效考核数据。采集绩效考核数据是进行企业绩效考核的基础工作,通过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观察、测试,应用访谈法、指标图示法、问卷调查法、多元分析法等科学方法,计量和记录客观、翔实的基础数据。这里的“数据”是广义概念,即不仅包括数字信息,还包括文字、图片、录像、录音等多媒体信息。
实施绩效考核。企业绩效考核制度要设计得好,更要执行得好。实施绩效考核是绩效考核工作的重心,考核者要在绩效考核规划的指引下,以绩效考核指标为依据,应用绩效考核数据,对考核项目逐一进行评定,在量化处理的基础上对照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表现对每一个考核项目进行评分,直至对各项考核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出绩效考核结论。
1、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个人总结时光如梭,转逝。新的一年将来临。本人在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同事们的帮助、支持下,我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现将一年来的学习、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2、思想上,严于律己,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一直以来,我始终坚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不畏艰难,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通过认真系统地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各种理论著作,进一步夯实了理论基础,提高了党性认识和思想道德素质。
3、业务上,认真学习业务知识,通过理论学习和日常工作积累使我对工作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工作日变日新,时时需要学习,处处存在挑战。不懂就学,是一切进步取得的前提和基础。一年来,在领导同事们的带领下,多看、多问、多想,主动向领导、向同事请教问题,认真参加培训学习,通过培训,熟练掌握了业务技能。业务知识的学习使我在工作上迅速成长起来。
4、工作上,勤奋努力,认真完成工作任务。一年来,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作好本职工作。通过工作,使我认识到在工作中应当具有敬业爱岗的素质、扎实娴熟的技能、一年的工作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努力做好服务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任务。
(来源:文章屋网 )
(二)有利于及时更新和补充档案内容。专业技术人员业绩档案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在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活动和工作业绩不断累积过程中档案内容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内容的频繁变动给档案的更新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往往存在更新不及时的情况,对业绩档案的准确性带来较大的影响。在日常工作中,专业技术人员业绩考核档案利用率较高,如职务晋升评审、在职学习、选优评模、人才提拔等工作中都需要用到专业技术人员业绩考核档案。
(三)为档案的频繁利用提供更多便利。近年来人才流动频繁,这也增加了专业技术人员业绩考核档案的利用率。纸质档案在频繁利用过程中容易损坏,影响业绩考核档案的使用寿命。针对于以上问题的存在,专业技术人员业绩考核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迫切性,通过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从而建立电子化和数字化档案,为专业技术人员档案收集、管理、利用提供更多的便利性。
二、加强业绩考核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一)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当前很大一部分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将精力放在能够直接带来效益的工作上,对档案管理工作普遍重视度不够。这就需要单位管理者要加快自身思维观念的转变,充分认识到到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考核档案的重要性,从而在财务、物力和人力方面对专业技术人员业绩考核档案信息化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同时专业技术人员业绩考核档案管理人员也要及时调整心态,加快工作模式的转变,充分的利用先进技术来加强对业绩考核档案的管理,有效提高业绩考核档案的管理水平,为其开发利用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加大档案信息安全防护力度。专业技术人员业绩考核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在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档案信息化后所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业绩考核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后,对档案信息安全带来威胁的因素也随之增加。因此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提高安全管理意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来建立与自身相符合的档案信息保密标准和安全管理规范,在管理工作中认真履行档案保密工作流程,进一步对档案信息流程和权限管理进行完善,有效地保证专业技术人员业绩考核档案信息的安全,避免出现信息丢失及泄密事件。
(三)强化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档案实现信息化更多体现在其对社会的总体作用上,专业技术人员业绩考核档案作为信息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提供的真实信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事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特别是在当前专业技术人员流动较为频繁的新形势下,更需要重视业绩考核档案的开发利用,使其成为人力资源竞争的重要信息。因此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需要从被动服务方式向主动服务转变,做好专业技术人员业绩考核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构建业绩考核档案信息数据库,为业绩考核档案信息的有效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提高档案人员综合素质。专业技术人员业绩考核档案管理水平与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高低具有直接的关系。在当前专业技术人员业绩考核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需要重视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水平的培养,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信息化管理能力,从而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不断进行创新,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业绩考核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1 鱼骨图分析方法简介
鱼骨图是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发明的,故又名石川图。鱼骨图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它也可以称之为“Ishikawa”或者“因果图”。其特点是简捷实用,深入直观。它看上去有些像鱼骨,将问题或缺陷(即后果)标在“鱼头”外。在鱼骨上长出鱼刺,上面按出现机会多寡列出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有助于说明各个原因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问题的特性总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我们通过头脑风暴法找出这些因素,并将它们与特性值一起,按相互关联性整理而成的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并标出重要因素的图形就叫特性要因图、特性原因图,因其形状如鱼骨,所以又叫鱼骨图(以下称鱼骨图),它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鱼骨图也用在生产中,用来形象地表示生产车间的流程。
鱼骨图顾名思义像鱼的骨架,头尾间用粗线连接,又如脊椎骨。在鱼尾填上问题或现状,鱼头代表了目标,脊椎就是达成过程的所有步骤与影响因素。想到一个因素,就用一根鱼刺表达,把能想到的有关项都用不同的鱼刺标出,之后再细化,对每个因素进行分析,用鱼刺分支表示每个主因相关的元素,还可以继续三级、四级分叉找出相干元素。经过反复推敲后,一张鱼骨图就有了大体框架。针对每个分支、分叉填制解决方案。最后,把所需工作、动作以及遗留问题进行归类。这样就很容易发现,哪些是困扰当前问题项的要因,该如何去解决与面对,哪些可以马上解决,需要调动哪些资源等。鱼骨图有些类似树状图,都是分析思考、理清思路、找出问题点的工具。对问题要刨根问底,鱼骨图就是帮助全面系统了解问题、细化问题的利器。如果有几个相关人员一起来分析填制,或者自己经过几天来制作,效果往往会更好。
2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考核体系构成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自2000年开始探索绩效管理的有效方法和手段,经历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发展过程,先后走过了以岗位薪酬为基础的内部分配制度到以完全量化考核为突破、实行项目工时量化考核为“里程碑”事件的脑力劳动定量考核的成功探索,目前已经建立起以量化考核为主、以综合考核为辅的较为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
目前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内容包括项目工时量化考核和综合绩效考核,两者权重之比为6∶4。
2.1 工时量化考核
为充分的体现多劳多得,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工时量化考核部分占主体。该公司对专业技术人员项目量化考核的流程规定为:项目策划、项目控制、项目考核、核定工时。项目策划,在项目实施前对项目进行整体策划,再根据公司预先编制的《工时定额手册》和项目WBS进行项目工时策划;项目控制,项目运行过程中,项目经理进行过程控制与检查,形成绩效记录,根据项目运行情况进行计划工时分配;项目考核,根据绩效记录及项目运行情况,从进度、质量、HSE、费用等维度进行项目考核。核定工时,专业技术人员项目工时量化考核由该公司负责工程项目任务管理协调的项目管理部、负责项目投标的市场开发部以及负责管理科研项目的技术发展部分别按照既定的项目工时量化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2.2 综合考核
受科莱斯平衡记分卡思想的启发和影响,为避免员工过度的关注短期利益(工时数量多少),而是引导员工关注设计质量、技术发展、人才培养等关系企业和员工长远发展等方面,将企业的长期战略与短期行动联系了起来。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运用鱼骨图的目标分解的方法将专业科室目标进行层层分解,提炼出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考核关键绩效指标库,每年根据企业发展从指标库中由各单位选取一定数量的指标并赋予权重进行考核。[1]
3 鱼骨图分析法在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考核体系中的应用
3.1 鱼骨图分析法分解提炼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考核关键指标方法
前文介绍了鱼骨图分析法是通过头脑风暴找出事物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将它们与事物本身具有的特性一起按相互关联性整理而成的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并标出重要因素的图形,它实际上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
管道工程有限公司采取“鱼骨图”分析法分解提炼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考核关键指标的基本方法是: 收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岗位相关信息,在确定科室目标和分析岗位的基础上,对岗位工作职责中的关键职责和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和提炼,再针对每一项目具体关键职责、任务找出恰当的衡量方法和考核内容,并提炼成可量化的关键绩效考核指标(KPI),通过这些关键绩效考核指标有效评价该岗位的工作业绩。通过这样的方法,提炼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岗位的关键绩效指标,以构建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考核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下面就以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专业技术岗位为例,介绍如何运用“鱼骨图”目标分解法,提炼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考核指标(见下图)。首先,收集大量关于专业技术岗位描述或岗位说明的信息和资料,明确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其次,根据对该岗位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的分析,了解到该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几个方面:①完成设计工作任务;②技术发展;③教育培训;④人才培养;⑤设计质量和安全环保;⑥科研和专业技术基础工作;⑦职业道德;⑧科室基础管理工作等,针对这些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务逐一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提炼出具体的、量化的关键绩效考核指标。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衡量设计任务的完成情况,可以提炼出“设计进度”和“专业协同”两项关键绩效指标;衡量技术发展完成的情况,可以提炼出“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承”两项指标;衡量教育培训完成的情况可以提炼出“课程讲授”“培训总学时”和“培训评估”三项关键绩效指标;衡量人才培养完成的情况可以提炼出“导师制培养考核”和“传帮带作用发挥”两项指标;设计质量和安全环保完成情况可以提炼出“安全质量事故与投诉”“标准、规范体系执行情况”两项考核指标;科研和专业技术基础工作完成情况,可以提炼出“科研项目”和“标准制定”两项指标;职业道道情况可以提炼出“廉洁奉公”“敬业精神”和“劳动纪律”等几项指标;科室基础管理工作则可根据各科室的实际情况自行灵活设定指标。
在分解提炼关键绩效指标的时候,应尽量做到可量化、易操作。对于一些不易量化的工作和考核指标,如上面提到的“设计进度”“技术创新”“课程讲授”“培训总学时”等指标都可以以量化的指标进行设置不同等级的数量标准拉开考核层次,绩效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对于不易量化的指标,则应该研究不同层次的评分标准进行考核。
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考核指标分解
3.2 鱼骨图分析法分解提炼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考核关键指标的步骤
(1)收集与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相关的资料信息,明确岗位职责。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从专业科室的组织机构职责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说明书、员工工作日志、工作总结、专家座谈等方面收集查找关于专业岗位描述的信息资料,进而明确岗位职责。
(2)针对具体岗位职责,利用头脑风暴法,向各单位主任发放调查问卷,由这些专家们根据工作多年的经验找出影响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的关键职责和关键任务 (事件)。
(3)根据关键职责和关键任务(事件),逐项进一步分解提炼更细化的关键绩效指标。
(4)将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交各职能部门完善,形成绩效体系征求意见稿。
(5)将绩效体系征求意见稿再次交给各专业科室,征集意见。
(6)汇总意见后,将初步形成的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报单位绩效考核委员会或领导班子研究修改。
(7)将讨论意见再集中修订后,批准下发。
通过鱼骨图分析方法提炼出的绩效指标能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考核指标库,各专业科室可以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从指标库中选取指标进行考核。[2]
4 取得的成效
管道工程有限公司通过鱼骨图分析法提炼出的绩效考核指标库,各单位将各项指标纳入员工的绩效合同中,将单位的绩效指标进行了进一步的分解和压力的逐级传递,因为考核标准明确,激励政策明晰,激发了基层员工创业创新的动力。2014年在公司收入和效益取得较大增长的基础上,综合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全年开展科研项目40项;开展51项集团公司企标、行标和国标的编制工作;完成院技术标准体系顶层规划与设计、修订制定技术标准341项;内外技术交流80人次、发表技术论文97篇;全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技术发明奖1项、优秀工程勘察设计类荣誉28项;全年开展各类培训579期次,参与11931人次,共计69943学时,新增各类执业资格135人等。
5 结 论
鱼骨图分析法将问题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层层剖析,得到问题各因素之间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以及问题的重点。基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采用鱼骨图分析法管理工具的运用结合头脑风暴法,通过广泛地发动各科室主任参与到指标的研究和制定中来,既充分发扬了民主,又容易被各级管理者所掌握,可操作性强,分解提炼出来的KPI指标更科学、更准确、更合理,能够保证较好的实施效果。
如何确保路局、路局党委各项部署得到全面落实,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员驾驭安全能力和水平,保证运输安全生产持续稳定,成为摆在铁路基层站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侯马北工务段(以下简称“我段”)借鉴路局领导干部安全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在全段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中大力实施运用安全绩效考核管理,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夯实了安全管理基础。
一、基层站段推行安全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中推行安全绩效管理是铁路站段实施安全管理的新载体,是发现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漏洞,有效改进和提升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个人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全年各项安全目标的新举措,因此,推行安全绩效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自2013年4月,按照路局的安排部署,在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中引入安全绩效管理以来,通过大半年的工作实践,安全绩效管理不仅激发干部的能动作用,提高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安全管理效能,而且有力促进了基础管理、业务培训、队伍建设等工作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绩效管理在安全中的导向、监管、激励作用。
二、安全绩效管理基本内容和做法
制定安全绩效管理目标计划。一是立足实际,做好绩效管理引入前的准备工作。在实施绩效管理前,我段通过会议、网络、培训等,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树立起新的绩效管理理念,全面掌握绩效管理的内涵、流程、方法,并使不同层次的人员熟知自身的角色定位,逐步使其理解、接受、并积极主动参与绩效管理。二是层层分解,逐级完善岗位责任。按专业、分科室、车间对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流程进行了优化,制定完善了不同层级的岗位管理工作标准,为绩效目标的设定及量化提供坚实的基础。三是深入分析,科学界定绩效管理办法。在制定中,我段广泛征求科室、车间层级的意见,深入分析,充分吸取建议,制定了机关按专业和综合分类以及按照科室、车间中层正职、副职、一般干部职务不同的各层级量化指标,做到了人人头上有指标;同时,将定量和定性的指标相结合,确定了各部门、各职位的《安全问题通知书》发放指标,明确制定了配套的考核体系,最终形成了适合我段安全绩效管理的实施办法。
落实安全绩效考核评价。再好的办法,没有考核,难以保证管理效果,我段以考核促管理,按照制定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实施办法,坚持客观公正、公开、差异的原则,以月、季、年为时间单位,定期进行绩效考核。此过程中我段注意纠正克服以下几种观念和问题。一是注意纠正考核认知上错误。由于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人员的绩效意识淡薄,对新的管理思想一时难以接受,认为绩效考核就是给干部“穿小鞋”,干部抵触情绪较大,容易使绩效管理实施效果不明显。我段采取会议、下现场宣讲政策,形势等,提升人员认知度,主动参与绩效管理。二是注意纠正绩效管理是人事部门事的理念。个别科室错误认为绩效管理是人事部门的事情,与己无关。其实,安全绩效管理是各科室、车间全员参与的管理活动,存在于各个管理层级之间,每月站段领导、科室、车间管理者要对分管干部绩效进行评价、审核,对科室人员存在的问题要进行纠正指导,是共同管理行为,必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三是注意克服绩效管理过程不沟通问题。绩效管理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在过程中往往部分科室、车间管理者,认为不完成就考核,沟通没必要,浪费时间,或是怕双方面对面谈问题会尴尬,缺乏沟通,进而妨碍了考核的指导帮助作用。我段坚持对管理者每月评价进行审阅检查,督促管理者加强指导。四是注意克服考核中的好人主义。考核是绩效的促进工具,但因为怕得罪人,容易导致绩效考核难落实,势必降低绩效考核的有效度与可信度。我段选取坚持原则、敢于管理责任心强人员组织考核组,解决考核难问题。五是坚决克服结果考核流于形式的问题。在考核评价时,个别科室、车间往往一评了事,致使评与不评一个样,评好评坏一个样,评价流于形式。我段坚持每月安全绩效分析,与被考评对象进行沟通,落实考评结果通报公布制度,逐步使绩效观念深入人心,发挥绩效管理在安全工作中的促进作用。
2013年我段根据日常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对完成任务较好、在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处理、《安全问题通知书》发放、整体驾驭工作能力强以及具有较强进取心的6名干部提拔任用,对4名因能力特长突出的干部调整到新的工作岗位;对工作未达标、作用发挥缺失的98名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通报,并按照考核办法进行了严格考核,有力地促进了绩效管理工作。
适时对绩效管理进行调整和改进。针对人员变动和新设备增加、人员的任务完成情况等,我段掌握实际,适时调整绩效管理指标。引导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面对新岗位、新任务、新要求继续积极进取。如在2013年11月份,根据大西客运专线工作的介入,为加强高铁施工监管和安全检查,强化干部履行介入工作职能,对新成立的运城北、临汾西综合维修车间干部的安全绩效量化指标进行了细化制定。再如针对安全绩效管理质量,10月份组织对全段干部的《干部安全检查写实手册》检查调阅,防止绩效弄虚作假,被动应付,提升安全绩效管理质量。
三、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提高了干部安全履责的主动性。通过科学合理界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安全量化指标,开展排队促尾,公开“晾晒”绩效,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一改过去的被动检查为主动检查,干部都能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查隐患、堵漏洞、纠违章,全面卡控安全关键,现场安全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二是有力地推进了安全风险管理。各级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实施前,每月干部检查发现的问题600余件,实施后,每月干部检查发现的问题平均为1500余件;下现场检查的人次也由原来的1900余人次增加到现在的每月3000余人次;《安全问题通知书》月月签发320余张,较以前的每月200余张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是干部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干部讲安全、论绩效、破难题在我段已形成态势,尤其是2013年的3次集中修期间,各级干部深入现场盯控关键、积极解决施工问题,业务科室的多名干部均超额完成了绩效量化指标,为确保施工安全的有序可控发挥了关键作用。在7月份高温时段,全段干部战高温、斗酷暑,深入一线添乘机车,徒步巡线,执行巡热制度,落实检查职责,发挥表率作用,确保了高温黄色预警期间设备安全稳定,在安全关键时期锤炼和检验了干部。
四是增强了干部学业务的积极性。随着安全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干部普遍认为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业务实践,就不可能做出好的成绩,就不可能被提级任用,许多干部积极学业务、练技能,掌握新知识,可以说,通过绩效管理的实施起到了鲜明的导向作用。
四、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绩效管理认识有待提高。受站段对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大多倾向于结果考核,淡化过程管理的影响,个别人员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仍显不足,尤其是个别机关干部在认识上存在疑虑和观望情绪,绩效完成存在应付差事。
绩效考核评价有待完善。目前的绩效考核过于强调安全检查指标的完成,考核结果仅应用于干部职务调整、薪酬奖励方面,对于制度完善、人员素质提高和学习创新、发展潜力等长远或潜在产生效用的指标未能重视和体现;仅把绩效考核作为问题解决的手段,导致绩效评价的短期效应,不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实现安全长远目标。
绩效沟通有待得到加强。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的灵魂与核心,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绩效考核中缺乏必要的沟通,不少干部仍有抵触情绪,造成对绩效考核工作不理解或误解。另外,考核结束后,与考核对象的沟通做的不够,导致考核结果运用,组织的处理决定没有充分发挥,警示效果不十分明显。
绩效管理过程监管难度大。由于我段管内点多线长,人员多,但绩效管理人员少,没有专业的检查监督队伍,导致过程管控顾此失彼,无法实施绩效的精细化管理。
五、改进和完善我段绩效管理工作的对策
营造管理氛围,深化绩效管理理念。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绩效管理的宣传力度,在加强对绩效管理重要性认识宣传基础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探索绩效管理,加强交流与学习,同时,在运用中加强对反面典型的公开曝光。其次,积极营造加强绩效管理的氛围,不定期组织培训,让绩效管理的思想与理念深入人心,让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管理过程。
强化绩效分析,推进绩效管理工作。每月对关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判,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建立月度绩效指标完成统计制度,按季累计由分管领导评价排队,奖优罚劣,并把此考核评价作为考察识别、培养干部的主要内容,作为奖惩和任用的重要依据,形成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用人导向,纳入绩效管理制度。
加强绩效沟通,解决存在的不足。加强绩效考核组与科室、车间之间的沟通,以及考核者与被考核人员之间的沟通,通过沟通交流,让干部能全面了解科室对自己工作的真实评价,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主要问题,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分析原因,制定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绩效管理。
加大过程控制,实现绩效精细管理。充实壮大绩效管理队伍,健全完善绩效检查监督制度,针对阶段重点,制定每周、每月的绩效检查计划,深入现场、岗点,加强绩效过程管控,适时组织开展安全绩效“打假”活动,规范干部绩效行为,提升绩效指标完成质量,进而实现结果考核和过程考核的双赢,提高绩效管理整体化工作水平。
六、对绩效管理的思考和启示
(一)“四必须”:
必须常抓不懈,落实管理人员责任。安全绩效管理虽是一种好的管理模式,但必须严格执行,才能发挥其功效,因此需要将绩效管理形成一种常态的管理机制,明确工作的具体分工与责任,解决好“谁主管、谁负责”的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过程控管,明确管理重点,坚持月、季考核评价,分阶段确保实现安全目标。
必须奖罚分明,有效实施激励引导。绩效管理不只是考核,要必须建立绩效奖励机制。同时,不断拓展奖励的内容,激励干部积极作为,促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必须注重调研,做到任务分配有据。制定绩效指标必须加强调研,深入现场了解相关工作的现状,根据掌握的情况和人员配备,合理制定切合实际的安全绩效指标,让干部有完全的信心和决心完成任务,切忌任务过重,指标过高,这样无形地打击干部的进取心。
必须严格考核,确保绩效考核的公正性。要选树责任心强、坚持工作原则的人员组成考核组,对照建立的安全绩效考核制度,每月对量化内容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严格落实考核,做到不徇私情。同时,加强对负有考核责任人的监督,保证考核公平、公正。
(二)“四避免”:
避免绩效指标“霸王主义”。避免制定考核目标时硬压高目标,不调研,不依据客观情况,不征求上级和下级的意见,想当然,势必会导致量化指标执行不到位,考核对象消极应付,收效不佳,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管理效果。
避免绩效考核“秘密主义”。避免考核数据来源不可靠,或没有数据,考核凭印象,不公开考核内容,只是最后简单给出考核结果。这种考核,容易造成大家都不把考核当一回事,难以激发工作积极性。
避免绩效沟通“虚无主义”。避免绩效考核不进行沟通,使干部不认可考核,不能正确导向绩效管理方向,容易使绩效管理成了管理人员的“独角戏”,干部成了“剧外人”,没有形成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理念。
避免绩效过程“放任主义”。绩效管理既要关注绩效的结果,更要关注绩效的过程,要避免在绩效实行的过程中,对考核对象不闻不问,不真实掌握干部的表现和状况,只注重结果考核,容易导致规章制度不落实、过程弄虚作假、管理能力得不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书成.浅谈如何在企业中应用好绩效管理[J].才智,2011,(24).
[2]李建中.深化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之探讨[J].现代商业,2011,(35).
一、背景及现状分析
1.通信行业对人才的评价内容越来越趋向于综合性和发展性
随着4G网络建设完成、终端和业务的多样化推进,我国通信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促使通信类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学校培养的通信专业人才将面临更多的更复杂的岗位,面临超出专业技能以外的更多元化的职业素质要求,面临更大压力专业的后续发展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2.招生类型多元化使得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调整人才评价体系
随着自主招生在高职院校中实施后,学校面对的更加复杂的学生结构体系。除了中职学生和普高生的区别,还有统招生和单招生的区别。其中,单独招生接收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加突出,情况更加复杂。这样,在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必须兼顾学生、学校、用人单位三方需求,体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应该重视单招学生的实际特长,主体意愿及个体专业基础差异等按照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需求进行因材施教。如果忽视学生的个性、专业基础和学习意愿,实施一套统一的课程标准、培养模式,将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检测学生的实际能力,更无法将不同特点的学生培养成能够服务于社会的有用人才。所以,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和建立是件长期而又势在必行的工作任务。
二、研究内容
本文结合国家级示范院校的建设发展基础,创新提出高职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考核的概念,实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双重创新。以自主招生的生源为主要载体,基于学生的能力、特长和社会需求调研开始,形成学生的信息化评估报告。在培养和考核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注意区别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意愿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个人想法,以求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确定不同的职业能力培养方式和考核标准。根据信息化评估报告中对学生专业基础、技能和综合素质考评的不同为起点,打破考核方法、形式和标准单一的格局,注重学校评价和企业评价的衔接,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企业满意度为指导,多方位开展校企合作,采取科学有效的多元化培养考评方式、推行灵活动态的培养考评模式、建立规范完善的培养考评制度
1.理论上创新提出高职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考核方案
随着单独招生这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但是如何制定培养计划以及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考核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单独招生的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就业毕业生能否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很大程度取决于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考核体系。本课题为如何做到根据生源情况,结合企业社会需求,因材施教,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考核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2.实践上创新提出多元化的高职人才质量考核标准
在实践上采用递进式式项目化实施课程内容和导师指导制结合进行考核。核心课程采用递进式式,即一门或者几门联系比较紧密的课程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的完整的综合项目,这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分别涵盖不同的职业能力。它涵盖了一门或者几门课程需要学习的所有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界线,把这个项目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项目),学生按照工作顺序分段逐步完成各小项目,最终完成整个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信息报告分析选择学习的难度。在考核时,每个层次的考核主体各不相同。
三、价值体现
目前,为了适应4G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等职业院校通信专业强化质量意识,重视人才培养结果的评价,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等指标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核心指标。但是如何在这样的社会需求下建设适应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与质量考核体系,依旧是学校在人才培养中急需分析研究的主要问题。所以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出发,根据当前学生就业压力增加提出的一系列解决方案,其具有真实的应用价值。
四、总结
基于通信技术专业学生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与考核体系,探索能够推广应用于与高职学院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与考核体系,从高职院校通信技术单招学生的人才培养定位、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局面、当前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完整的高职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与考核机制体系标准、及基于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与考核体系的教学目标任务划分这五个方向出发,实现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考核体系多样化,能够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是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基础和前提,合理的确定考核等次,科学地使用考核结果,对保证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可在激烈的改革浪潮中,提高竞争能力和忧患意识,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自觉地提高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局的服务三农质量和工作效益。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成绩也是对其进行奖惩、调薪、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续聘、低聘及解聘的依据。
二、组织领导
1.全局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工作由局考核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局职称办负责安排日常工作。
2.单位要成立由党政领导、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组成的5~7人考核小组,考核小组中专业技术人员应占2/3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由专业技术人员选举产生,应尽可能代表级类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考核工作。
3.考核小组由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任组长,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工作。
4.考核小组的职责:
(1)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的全面工作。
(2)对被考核人员逐个进行客观公正地评议,并按评分标准(见附表)量化打分。
(3)确定、公布被考核人员的考核打分结果及考核成绩。
(4)受理、调查并处理个人申诉及群众反映的情况和问题。
(5)认真总结,如实填写有关表格,并按时上报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的有关材料。
三、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分为基本项和加分项两部分。
1.基本项考核包括:
(1)政治思想、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的综合评估。
(2)工作数量及质量。
(3)接受继续教育情况。
(4)出勤情况及工作纪律。
2.加分项考核包括:工作、科研获奖及鉴定、获专业技术工作荣誉称号、、出版著作、党政及社会兼职、超工作量等内容。
考核内容中有关项的评分标准详见附表一、二。
四、步骤和方法
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度考核,采取定量考核和定性评议考核相结合,以定量考核为主的方法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1.安排部署。每年12月份由局职称办安排当年全局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的时间及具体要求。
2.学习动员。单位在进行考核时,首先要认真组织学习有关政策规定及文件,明确考核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统一思想,增强参与考核的自觉性。同时选举成立考核小组。
3.个人总结、填表和提供原始材料。每位专业技术人员要认真全面、实事求是地总结本年度工作情况,写出述职报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指出不足。同时,认真填写《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提供本年度获奖、鉴定、论文、著作、专业技术荣誉称号等材料的原始证件,供考核小组核查。
4.个人述职。单位要组织召开专业技术人员述职会议,每位专业技术人员都要向本单位领导、考核小组进行述职。与会人员应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5.定量考核打分。考核小组要在述职评议的基础上,对每位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评分标准打分。
(1)政治思想、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质量综合评估:由单位考核小组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方法打分,然后取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计算得出平均分。单位可自行设计表格进行打分。
(2)基本项、加分项中的定量考核打分:由单位考核小组全体成员按《基本项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表一)和《加分项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表二)自打分,然后取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计算得出平均分数。
(3)最终得分的计算:最终得分=综合评估平均得分+基本项得分+加分项得分。
6.综合评估,确定考核等次。单位考核小组根据定量、评估计分考核结果,将同一职务人员按得分多少排出名次,确定考核等次。
7.接受监督和复议。单位要将考核结果公示7天,接受群众监督。凡对考核结果有异议者,可以直接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反映。考核小组要对反映的情况和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复议处理,及时修改,形成最终考核结果。
8.总结上报和公布考核结果。单位要对年度考核认真总结,按要求填写《考核结果统计表》及《年度考核审核备案花名册》,按时将总结报告、表格和相关材料上报局职称办。局职称办审核后的结果要向全体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通报。
经局审核后,对考核等次确定为优秀的人员要进行公示,时间为一周。
五、考核等次确定
1.等次和比例。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等次确定为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四等。其中,优秀人员不得超过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10%,良好人员不得超过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20%。按比例计算时,小数点后数字可四舍五入。对于同级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的单位,可进行年度累计比例。
考核等次除受比例限制外,同时要符合最终得分要求。优秀人员最终得分不小于90分,良好人员最终得分不小于80分(得分不符合最低要求者不能按比例确定优秀和良好),称职人员最终得分不小于60分,最终得分小于60分者为不称职人员。
2.下列单位优秀、良好比例可上浮5%。
(1)获国家部委有关司(局)、省直厅(局)及地(州、市)以上党委(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的单位,获得先进集体称号的当年,优秀、良好比例可上浮5%。
(2)经中央或省业务主管部门评定先进单位,先进单位当年,优秀、良好比例可上浮5%。
3.下列人员年度考核等次可直接确定为优秀或良好。
(1)获得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发明创造、科技进步、星火科技、优秀设计、农业丰收、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成果、社会科学、“五个一”工程个人,其获奖当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可不受本单位优秀比例的限制,直接确定为优秀。
(2)对因专业技术工作成绩突出,获得地(州、市)以上党委、政府授予的专业技术先进称号、省直部门授予的全省系统专业技术先进称号,其获先进称号当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可不受本单位优秀比例的限制,直接确定为优秀。
(3)获得地厅级科技进步、农业技术推广、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奖项,以及获得县(市、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不含获得地、县级企、事业单位评选的上述奖项)的定额内人员,其获奖当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可不受本单位良好比例的限制,直接确定为良好。
(4)获得县党委、政府授予的专业技术先进称号、地(州)直部门授予的全地(州、市)系统专业技术先进称号(不含获得地、县级企、事业单位授予的本单位先进称号),其获先进称号当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可不受本单位良好比例的限制,直接确定为良好。
4.凡具有下列几种情况之一者,直接确定为不称职。
(1)受到党、政记过以上处分或刑事处罚者。
(2)出勤率低于50%(包括50%);旷工三天以上者(包括三天)。
(3)不能完成本人职务岗位职责中的工作任务,既无研究成果、论文著作、推广开发实绩,且工作效果和质量差、群众反映强烈者。
(4)不认真履行现职岗位职责,拒不接受组织上分配的任务,长期(三个月以上)没有实际承担和完成工作任务者或工作任务很轻,经多次动员仍然不愿意接受其他工作任务,私自另谋职业捞取外快,情节严重者。
(5)未按有关规定和程序任意迟到早退累计五次以上者。
(6)经工作督查或评估,工作质量不合格者。
(7)职业道德败坏、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影响恶劣者。
(8)工作极不负责,造成严重事故,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很坏者。
(9)因工作表现不好或不服从组织分配脱离工作岗位两个月;或因表现不好,长期(三个月以上)找不到接受单位者。
六、考核结果的使用:
1.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等次连续三年优秀的人员,允许提前两年(包括专业技术工作总年限和任低一级职务年限)申报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2.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等次达三次优秀或五次良好,可作为达到一项硬化评审条件。
3.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等次均在称职以上,并至少有一次优秀或二次良好,才允许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被评为省部级优秀专家、省部级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务院及我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国家和我省“333”科技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厅(局)、地(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或学科带头人(以正式文件为准)的人员,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时,可不受优秀、良好次数的限制。
4.年度考核等次为不称职者,解聘其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低聘或不聘专业技术职务至少一年以上。年度考核等次不称职,当年及低聘、不聘专业技术职务的时间,不能计入其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所规定的任职年限(即任职年限延长二年)。并在低聘或不聘期间进行考察,若年度考核仍为不称职者,取消其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5.年度考核等次为不称职者,不能参加当年或两年一次的调薪,同时执行《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
七、其它事项
1.凡未进行年度考核或年度考核不符合规定的单位,下一年度不得进行新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
2.无故不参加一次年度考核的人员,其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在所规定的担任低一级职务年限的基础上增加一年。
3.出国或在国内进修、学习、交流、访问等一年以上的人员,不参加本年度的专业技术考核,本人也不计入本单位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基数。编制在而人不在本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同样落实。
其次,电力公司对专业技术人员没有采取很好的激励措施,在人事管理中没有构建起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由于深受传统人事管理的影响,电力公司在制定薪酬待遇时,没有充分地将工作绩效纳入到薪资评定中,这样容易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电力公司在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才资本投入方面力度不够,一些电力公司尚未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全面的培训体系,没有为那些希望吸收新知识与技能的人员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一些现有的培训形式呆板、内容枯燥无味,对于专业技术人员不能产生吸引力。
第三,电力公司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考核存在不足,由于考核制度不科学,造成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很少有主动工作的意识。当前电力公司在对员工进行工作考核的惯用形式是通过让员工填写年度考核表,仅仅以年终的一份表格很难全面客观真实地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定。使人事管理部门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员工所取得的最新工作成果,容易错过对专业技术人员提升培养的最佳时机。在评价体系里,对相关指标无法进行具体量化,评定的形式也较为单一,没有很好的评定体系等都会造成工作考核效果不明显。而且对员工的考核结果并未第一时间告知专业技术人员,使他们对考核结果一无所知,使他们对考核产生反感情绪。
二、电力公司专业技术人员人事管理的目标定位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电力公司专业技术人员人事管理需要进行全新的定位,以指导实践,使公司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首先,要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优化配置,对专业岗位紧缺的人才人事部门要积极开展招聘引进工作,电力公司可以和对口院校进行长期合作,借助高校优秀的教育资源定向培养公司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实现公司有源源不断的专业技术人才输入的目标。在进行外部招聘的同时,公司也要拿出一些岗位用于企业的内部竞聘,使专业技术人才更好地发挥其专业技能,在对岗位人员进行考核时,对于不满足岗位要求的技术员要进行专项教育培训,培训仍不能胜任的应当及时调离技术岗位。通过这些举措保证技术岗位人员技术过硬。为电力公司的日常生产通过可靠保障。
其次,电力公司要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与激励体系。通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能够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富有成效的激励体系对企业人事管理部门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人事管理部门要对这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激励时可以根据不用的环境情况选择不同的激励方式,如物资奖励、精神慰问以及岗位晋升等。在进行激励的同时也要注重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综合能力素质是技术人员后续发展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人事管理部门要为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的特征,制定出他们今后的培养方向。通过培训不仅能让他们熟练掌握其所从事专项工作的实用知识和技能,并从职业道德方面对他们进行教育,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另外公司还可以激励员工自主学习,让他们从自身角度出发,进修自身欠缺的知识,让他们养成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
第三,人事管理部门在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工作考核时,要构建科学的考核体系。公司制定系统科学的专业技术人员工作考核体系是保证公司健康运行的前提。通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作为他们岗位职务安排的重要依据,优化人员配置,使公司的人才运用效率得到提升。同时依靠工作考核可以及时发现技术人员在工作中的问题,以考核结果作参考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激励或教育。总的目标是让技术人员积极进取踏实工作,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使整个人才队伍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我矿的专业技术岗位从98年设置以来,到2004年已经6年多了,专业技术岗位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原有的岗位设置与企业发展的要求已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①专业技术岗位编制不科学。专业技术岗位不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因事设岗,而是存在着专业技术岗位“因人而设”,甚至重复设岗的现象,导致了多年来专业职务岗位编制混乱。②专业技术岗位结构不合理,要求不具体,随意性较大,在岗人员具有什么资格,就聘什么职务。③专业技术岗位职责不明确。原来的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对专业技术人员职责规定的不具体,致使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工作起来没有明确的责任和方向,缺乏责任感和积极性,从而造成这些岗位虽然存在,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④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考核、评聘脱节。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矿党委多次调研分析,认为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吸引、留住和用好专业技术人才的良好环境,为优秀技术人才的成长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带头作用,就要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实现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的科学化,才能为“人才兴企、科技兴企”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为此,矿党委专门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为负责人,分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编制委员会,党委组织科具体负责全矿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设置。
我们在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中,坚持因事设岗、结构科学、动态管理、责权统一和精简高效原则,分职能调查、岗位分析、编写岗位说明书、岗位评价等四步进行。①职能调查。职能调查是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基础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工作需要和现有岗位的实际情况,做到岗位分工合理,工作关系协调,工作流程顺畅。为此,我们对全矿各单位各专业技术岗位的职责范围和业务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书面调查;②岗位分析。根据实际工作的内容和性质进行系统归类合并,按照实际需要进行了岗位初步设计。③编写岗位说明书。根据设岗原因和作用,岗位说明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岗位名称、岗位职责、任职条件等。④岗位评价。岗位初步设置后,广泛征求意见,对所设置岗位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对岗位设置的类别、数量进行全面评估和定位,合理确定每一个岗位的地位和价值,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岗位设置进行了相应调整,优化了系统结构。
2003年底,我矿15个机关科室共有专业技术人员305人,19个基层单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10人;全矿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为415人,专业技术岗位相应为415个。2004年初重新进行了设岗定编,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全矿共设置了289个专业技术岗位,分别在工程、政工、经济、会计等系列设置了34个高级职务,其中工程岗19个、政工岗10个、经济岗3个、其它岗2个。中级职务设置121个,其中工程岗61个、政工岗37个、经济岗14个、其它岗9个。初级职务设置134个,其中工程岗95个、政工岗9个、经济岗19个、其它岗9个。并在采煤、掘进、皮带、运搬等15个单位,设置了20个技术主管职务。定编定岗后的专业技术人员占全矿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70%,专业技术职务高、中、初级比例为1:4:5。通过科学设置专业技术岗位,使专业技术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专业技术人才资源进一步盘活,从岗位设置上为推进专业技术职务改革、打破职称评聘上的“铁饭碗”提供了必备的前提条件。
二、制定明确具体的岗位目标责任制。
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目标责任制是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重要环节,我们将工程、政工、经济、群文等专业分高、中、初三个层次分别制定了岗位目标责任,受聘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初与矿签订目标责任书,从几个具体方面提出相应要求:①政治思想上。积极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贯彻招待上级的指示、决议,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模范遵守职业道德,严于律己,廉洁奉公。②工作作风上。工作积极勤奋,认真负责,乐于吃苦,勇挑重担;求严务实,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和解决问题;带头搞好团结协作。③工作实绩上。能出色完成本专业岗位的各项任务,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有推广价值的专业工作、管理工作经验,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了积极贡献,工作实绩突出。④专业水平上。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本专业岗位要求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学术(技术)知识,并积极吸收运用新理论、新知识;或积极进行学术、技术研究,、出版论著等,取得了明显的专业(技术)成果;或获得了专业(技术)成果奖。⑤业务能力上。在本专业岗位上有较强的技术、管理、组织和决策能力,以及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⑥继续教育上。参加组织安排的培训学习成绩优秀;进修学习不少于规定课时,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不断更新丰富。
通过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增强了专业技术人员的责任感,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为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和使用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三、坚持评聘分开,竞争择优聘任
实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定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相分离,是适应新形势要求所采取的一项改革举措。我们积极鼓励广大职工取得高学历、高职称,对具有相关学历,具备相应工作经验,并达到相应技术要求的,依据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申报评定标准,经个人申请,可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不受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和岗位职数的限制,不与工资福利待遇挂钩。我们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中,坚持了德才兼备的标准和实行公开竞争、择优聘用、能上能下、职岗相符、专业对口、定编管理的原则。对具有相应任职资格,有履行职责的实际工作能力,且身体健康的人员,经组织部门考察核实,根据新设岗位的实际需要,拿出初步聘任意见报经党委集体研究后进行聘任。聘任采取下发文件、发放聘书、签订聘约的方式,矿主要负责人与受聘人签订聘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受聘人员必须制定年度专业工作目标,其内容包括政治思想、工作作风、贡献与效益、水平与能力、学习与提高等几个方面,并与受聘专业岗位职级职责要求相一致。矿要为受聘人为完成年度工作目标提供必要的工作学习条件,并提供相应的待遇。
四、加强和改进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
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是人事管理的重要环节,以前的年度考核,每人发一张考核表,由个人填完上交,流于形式,失去了考核的作用和意义。为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工作的领导,我矿成立了年度考核领导小组及分线考评委员会,组织科根据相关规定,提出明确具体的书面要求,考核坚持公平、公开的原则,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从“德能勤绩廉学”等方面,对全矿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统一考核。考核中严格按步骤进行:首先,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个人年度专业工作总结,并填写《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然后,由单位主要领导负责组织职工在本单位进行民主评议;第三,组织科将《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及评议情况分类汇总,报分线考评委员会进行组织评议、考核评定;第四,组织科根据各分线考评委员会评定结果,对各专业人员综合分析汇总根据各分线考评委员会评定结果,对各专业人员结合分析汇总,并拿出初步处理意见,报党委研究审定。考核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次。年度考核同聘任、晋升、有关待遇紧密结合,做到优上劣下。考核为“优”的可以破格晋升专业职务或高聘,考核为“良”可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考核为“差”的予以低聘或解聘。今年初,我们对全矿2004年度受聘在岗的230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考核,考核为“优”的46人,考核为“良或中”的174人,考核为“差”的10人。通过年度考核置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于同一起跑线上,谁的能力强,谁就能获得重要的岗位,在什么岗位就享受什么待遇,破除了实际存在的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实现了专业技术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利于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有利于推动职称工作逐步朝着评价社会化,用人聘约化、管理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切实发挥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
五、完善激励机制,调动专业人员工作积极性。
我们积极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奖励办法,鼓励各专业人员岗位创新,多出成果。
1、设立了“优秀人才贡献奖”,对我矿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和管理拔尖人才,根据其贡献大小一次性给予2万元以下的奖励。并对获得集团公司或市级二等奖以上奖励的人员,除集团公司或市颁发的原有奖金外,矿按同等标准给与奖励,属集体成果的,第一完成人获得的奖励不低于总额40%或主要完成人获得的奖金不低于总额的50%。
2、设立了“科学技术研究奖”,每年召开一次科技大会总结科技成果,并拨出专项奖励基金,重奖在技术上有创新的人才,表彰在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干部,以鼓励科技人员多出成果。
3、根据集团公司文件要求,我们定期为专业技术人员发放书刊补助费,并适当安排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出去考察、旅游,定期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4、定期把表现突出、成绩明显的专业技术人员调整交流到重要岗位。有些专业人员在一个岗位上长期不交流,无法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工作创新性,部分专业人才学用不对口,不安心工作,能力得不到发挥。针对技术人员流动性差,我们制定了《工程技术人员管理规定》,定期交流轮岗。
尤其是去年3月份,我们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根据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需要,进行了竞争上岗。规定了竞争上岗的学历、职称和条件要求,通过考试、面试、考察、试用等方式选拔最适合的专业技术人才,从而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的淘汰机制,有效地支持和鼓励多余的专业人才交流,把紧缺的专业人才流进来,达到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配置
。
5、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内培和外培两个基地,以业务技能培训为主,加强对干部专业技术、工商管理、金融、财会、法律、计算机应用等业务培训,改变干部队伍单一知识结构。培养全面发展、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
6、实施了“百名创新人员”工程。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多创新,多出成果,每年评选一次“创新人员”,每月享受100元创新津贴。
7、2005年3月初,我矿又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制定下发了《关于提高专业技术人员职务津贴的通知》,全面提高了全矿在岗受聘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按本人实际受聘的专业技术职务执行。受聘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补贴由原来的200元、150元、90元、60元提高到井下单位700元、500元、400元、300元,地面单位600元、400元、300元、200元。通过较大幅度地提高相关待遇,不仅有效缓解了人才流失日趋严重的局面,而且较大程度调动了我矿专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营造了“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环境,保证了人才队伍的稳定,促进了我矿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六、存在问题
1、定编定岗工作存在着相对滞后性。如:随着创业力度的加大,需要经常组建或撤销一些外出创业区队,这些机构不在定编定岗之列,其职数、职责、任职条件等只有按常规区队的建制执行,编制也只有临时增添,给定编定岗工作带来一定的滞后性。
2、定编定岗具有严格性和稳定性,不利于专业技术力量的储备。全矿各单位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均少于或等于编制数,人员调出后不能及时补充或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人选。我们将通过设立实习技术员岗位来解决这一问题。
职称评聘工作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关系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虽然经过多年不断地改革和完善,但至今仍是一项相对复杂、矛盾的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本人结合职称评聘工作中的有关问题提出改进职称评聘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职称评聘工作存在的问题
1、评审条件不切实际
目前的职称评审标准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科学评价的理念不太吻合,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事业单位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造就。现行各系列职称的评审条件几乎都包括学历、资历、著作论文、业绩成果等方面的要求及外语、计算机考试等项目,而针对具体行业、专业及具体岗位的考评还缺乏客观的标准。致使一些业务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而缺少论文和科研成果的专业技术人员达不到评审要求。而一些为了评职称把主要精力放在学历教育、或科研成果上,对本职业务工作积极性不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尽管可能业绩平平,实践能力一般却可能较早获得任职资格,这样必然会挫伤部分优秀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2、岗位管理办法不够科学、合理
目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主要采取结构比例和最高职务档次控制的办法,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只能按照上级规定的设岗比例实行岗位总量控制,难以真正做到“以事定岗,因事设岗”。各单位的规模、任务、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状况等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按照统一的结构比例设置各级别岗位职数,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客观性。在专业技术人才相对密集的科研、教育等单位,一些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可能受到岗位职数限制,不能及时评聘相应职称资格;而在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的单位,一些技术、资历等条件一般的技术人员因指标富余却较早评聘了职称,这样必然会给职称评聘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3、评价机制不适应激励人才辈出的时代要求
一是评价方法相对落后。目前职称评审中实行的量化测评、评审答辩难以准确地考察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工作创新能力;二是评价考察的内容僵化单一。按现行职称评审政策,统一要求外语、计算机考试合格,才能参加评审,这一要求限制了部分基层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评审高一级职称;另外目前职称评审中对专业知识及能力的考试仅在会计等系列开展,造成各专业技术系列之间评审条件差异很大;三是评价标准相对落后。比如晋升职称资格条件,明确规定必须达到相应的学历、任职年限等要求,从充分激励人才的角度看,这些限制条件,就成为限制有突出贡献人才、积极上进人才、致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依据。
4、后续管理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虽然按照政策规定专业技术职称已实行了评聘分开,但由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不少单位还不同程度存在着一聘定终身、聘约管理弱化、竞争聘任力度不够、任期考核简单等现象,致使竞争聘任机制未能真正形成。
5、政工职称评聘政策缺乏连续性
河北省自2009年始,除了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外,其他事业单位政工系列职称评审工作已经停止,对于多年从事党群等政工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转评其他系列职称自然处于劣势,即使能顺利转评到其他系列,晋升高一级职称也比其他同等条件人员晚了一年,这样不可避免地将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二、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具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改进职称评审方法,调整评审条件和标准
实践证明,职称评审工作实行单一的考试或评审,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局限性,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才能使评审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可以参照会计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考评结合的办法,在对申报人员进行统一的业务知识考试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审,这样既可以从一个侧面检验和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印证申报人员提供材料的真实性,最大限度的保证评审结果的客观和公正。另外,制定评审标准和条件,要突出工作业绩和实际能力,并将其客观量化,使职称资格能真正体现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成就、业务能力与技术水平等情况。
2、严格实行评聘分开,科学设岗、竞争上岗
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分开的有关规定,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事业单位要根据各自的职责任务,科学设岗,合理定编、定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制,竞争上岗,择优聘任,对岗位和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建立能上能下的激励机制,优化人才资源,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从而使专业技术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增强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力。
3、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新机制
建立新形势下以能力和业绩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人才评价机制,促进高素质、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围绕能力和业绩两个方面,结合各系列、专业间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对专业技术人员提出明确的有针对性的要求,特别是能力方面的要求,以能力和业绩作为主要评价依据;职称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要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允许专业技术人员申报2个以上职称,促进复合型人才成长。
4、加大聘后管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