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0 14:38:4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初三历史教学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统筹规划,灵活调整。历史学科在初三年级要完成两本书的新课学习。按照既往经验是上学期赶新课,下学期专门复习。但去年受制于国家教材修订的政策影响,定版的下册教材迟迟未能面世,而网上流传的各种版本又是五花八门,难以选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备课组经过集体协商后,一致决定九年级上学期,赶在11月中旬先完成上册书新课学习任务。剩余时间,即着手复习中国古代史内容。待到来年新学期开始,新教材正式下发后,再结合我省当年《中考说明》的要求,对九年级下册内容再展开学习。此时新课学习与复习提高一遍过。《中考说明》中不做要求的内容,学生自学,《中考说明》中的次要内容、简单学习,《中考说明》中的重点内容,注意拓展广度,加强深度,重点学习。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是成功的,为毕业复习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及早动手,抢占先机。我们在九年级上学期新课学习时,为学生选择配套习题时,就直接选择符合中考要求,难度较深,能力要求较高的中考试题。力争做到一步到位。
二、精讲精练,提高实效。“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历史学科力争在复习中将有限的时间用在重点内容上,精讲精练。
1、研究考题,区分考点。整个初三复习中,历史学科可能是复习任务最艰巨的学科,面对6本书,200多个大小考点,但每周只有四节课,而且随着后期各项考试的展开,课时又减少不少。在讲课过程中,重点讲分值高的必考考点和常考考点,常规讲分值小的必考考点和常考考点,简略讲选考考点。这样既保证了复习的广度深度,也提高了复习的效率,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同时,讲解时主要抓阶段特征,进行纵横对比,中外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相互勾连的知识网络,让学生能提纲挈领的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2、精选作业,限时完成。整个初三学年,我们历史学科只选择了《试题研究》一本复习资料,但力求把它用好用实。在每次布置课后作业时,并非全面撒网,而是根据当日所学内容,精心选择练习题目,学生回家后限时独立完成。
3、习题讲评,注重方法。习题讲解时,将选择题分成不同类型,反复讲解各种类型选择题的具体解法。讲解非选择题时,要求学生先判断该题所考知识点以及具体的考察方式,再针对具体的考察方式给出相应的解题方法,甚至将这些方法总结成顺口溜,如“原因找前影响后,政经思文相结合,影响注意点线面”等等。注重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掌握解题方法,提高分析能力。
4、重视卷面,树立典范。历史学科是书写量较大的文科学科之一,学生的卷面呈现对阅卷人的赋分评判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前几次模考试卷讲评时,老师都要向学生展示一张自己手工书写的答题卡,做到字迹工整,层次分明,序号排列,分点结合;后期电脑阅卷后,我们都会精心挑选得分较高、答题规范的学生答题卡,向学生展示,帮助学生建立规范答题的习惯,提高得分率,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三、组内协作,齐心合力。“民齐者强”。在复习计划的制定,复习方案的落实,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组内几位老师齐心合力,相互协作。
1、合作命题,精益求精。每次月考命题时,一位老师主命,其他老师负责审题,反复推敲,精益求精,力争力求命题的质量达到中考的要求,提高考试的效率。
2、题型讲解,各展所长。初三复习,我们认为基本上可以说是放两头抓中间。前面的好学生,不需要教师太过费心,他们会主动跟着老师认真学习。而后面的一些学困生因基础太差,欠账太多,跟不上,老师费力再多也成效不大。真正需要教师费力用心的则是那些有一定潜能的中等生。历史学科由于受限于课时较少、内容较多的客观条件,无法独立开展抓中等学生的专门教学活动。但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统一的补差课时,开展提升中等生解题能力的专题教学。我们在补差教学中,以往年中考真题为素材,精心编制练习资料,并且在习题讲评时,打破常规,一改往年每位老师选择一个题型,并将该题型下的所有题目全部讲完的做法。而是积极创新,要求三位老师每种题型都要选择相应的题目进行讲解讲评,这样虽然加重了教师的备课工作量,但能让不同老师的学生能够从其他教师那里学到更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答题方法、书写程序,实现博采众家之长,成就个人风范。学生反馈,反响不错,效果良好。
3、评卷收获,及时共享。在试卷评卷过程中,发现一些普遍性问题及特殊性问题,不同题组的老师之间相互沟通,及时通报。以便其他两位老师能够在试卷讲评过程中注意此类问题,及时提醒学生改正提高。
四、搜集信息,扑捉热点。方向决定对错,方法决定成败。在历史学科的复习中,不仅要埋头拉车,时时还需要注意抬头看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广集信息,认真鉴别。通过参加交流群,以及同学群,中考阅卷群的微信交流,及时获取各方面有关中考历史改革的信息,并对复习计划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当然有时有些信息也是真伪难辨,令人无所适从。我们对其进行认真分析甄别。此后一些学校立即着手让学生把相关笔记,往课本上誊写,但这样做必然要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我们经过认真分析后,认为这个措施在中考进场检查时难以操作,可行性不大。
2、关注现实,紧扣热点。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学科的考察与现实热点紧密相连,因此我们在复习中高度重视周年大事,同时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将考点中与之相关的内容重点强化。
为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业务学习、教研活动,向老教师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
二、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
本学期我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发现《物理新课程标准》对物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此,我不断教学理论理念,,深入研究拳的课标,明晰的目标,从而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了更深的了解,本学期我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育教学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体。
本学期,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体实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不断提高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物理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课后认真写反思,记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提倡自主性学习,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猜测、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这样的探索实验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期考成绩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分别为……
四、改革评价方法,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于历史教学来说,初三年级历史教学是一个重头戏,在考试中占有重要位置,历史知识也会对学生对祖国、世界的认知有一定的影响,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进行有效的新课解说
可以说,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大家对历史这一学科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这个偏差导致部分学生在初中一年级、二年级的历史成绩不够理想,一些基本知识的记忆淡化,加重了初三年级历史教学的任务。不过即便如此,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使新课变成复习课,也不能继续沿用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新课的解说要建立在熟练驾驭教材的基础之上,时刻谨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将知识的传授与学生发展融合到一起,从听、背知识,转到创造性运用、理解知识方面,帮助学生将新课的知识与之前的历史知识形成体系,通过历史人物、事件的了解,以时间为纽带引领学生畅游历史,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开启课本、教师、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二、把握历史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初三年级的历史教学,不仅仅是初三学生知识机构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看也是素质教育所必须的。作为初三年级的历史教师,相关的备课、测评等教学工作,必须按质按量的完成,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拔苗助长”。对初三年级课程体系中历史教学的地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喧兵夺主,不越位,不与其他课程标榜着增加学生负担,根据情况制定教学要求。只有把握好初三年级历史教学的定位,才不会让素质教育成为一纸空谈,才能够保证历史课堂教学不会越位,也不会使其流于形式。
三、重视测评方式的多样化
测评,须让教师能够了解自己教学的效果,能够有效调整自己的教学手段、进程等,以期达到激励学生上进心的成效,提高学生能力,挖掘学生潜力。平时要注意淡化期中、期末考试,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测评活动。另外,还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质疑教师观点,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教师就要给予学生正面肯定,以此来发掘学生的潜力。通过日常测评,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客观评价学生的知识体系。最重要的是测评须摒弃死记硬背的现象,转化为能力教育。教师可以根据当前的热点,采取开卷考模式,出一些灵活的题目,可以尝试避开学生现有水平,准许学生查看教科书和相关资料,而后教师对其回答情况进行评分。
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倘若学生接触不到具体的材料,不能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就无法形成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学会阅读,能够独立进行有效阅读。历史阅读范围较广,其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就是会读教材、资料、图表等。教师可以教材为例,帮助学生学会提取和加工资料中的信息,阅读中收集与提出的问题相关的内容,形成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进行相关的讲解示范,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授之以渔。笔者曾尝试精心挑选练习题,先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然后进行解题过程示范,将分析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
五、进行教材的个性化设计
初三年级的学生,已然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也掌握了较多的历史知识,历史知识的贯穿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对教材进行使用的时候,要进行个性化设计,在使用中要依据三个层次,一是依据教材内容来处理教材,二是依据课标使用教材,三是根据课改理念整合教材。以上三个层次,想要达到第三个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具备历史学者水平,但是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在达到第二层次教育的同时追求第三层次目标的实现,这也显示出了初中历史教育的特点。
六、学会对历史人物评价
学生要学习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有发展方面的需要,也有学科本身的需要。历史教育不只是追求学术,最终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的基本途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最初接触,很多不是来自于我们课堂上的评价,而是一些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但是它们对于历史人物的塑造,超过了对学生教育的高度,学生也极易先入为主的认定某个人,会对历史教学产生一定的阻力。不过,倘若我们利用的恰到好处,则会拉近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如笔者在活动课《我看拿破仑》中,笔者提出问题:“拿破仑的成功,是英雄造时事,还是时势造英雄”,就此开展小组活动,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查找资料,进行讨论,最后确定一名中心发言人,在课堂上阐述本小组的观点,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学生渴求知识的愿望强烈,对一些事物和事件喜欢辩论,争个明白,这其实也是新课标的要求之一。
总结:综上所述,历史教学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力求将初三历史教学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针对存在的相关问题找出有效方法予以改进。
参考文献:
本学期历史组的教研活动将以教学改革思想为指导,做好学校部署的教研活动,并指导、监督备课组活动。高三历史会考依然要为达标作贡献,因此抓好基础、确保合格率是高三教学的主要任务;初中历史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习惯、历史思维习惯,更好的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为初三作准备;高三、初三复习任务艰巨,备课组需多加研讨,汲取有效信息以指导复习。初中其它年级历史教学也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加强教学教研。
二、活动目标
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集合全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和能力,群策群力尽力研讨优质的课堂教学方案,带动新教师尽快融入教师行业,并加强新、老教师的磨合,互相取长补短;同时,探讨和解决课堂内、外遇到的新、难问题。
三、主要工作
1、研组活动定期每两周开展一次,并不定期地进行即时问题的解决。活动主要围绕学校部署的任务即时展开,并侧重教学方面的问题。组织好各级各类公开课和教学研讨,完善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教研活动。
2、随着教学改革深入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日益加强,教研组将共同探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并鼓励本组成员进行新教学模式的尝试。
3、教研组还将着重探讨“二考”问题,初中历史中考争取上一新台阶、高三历史会考也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我们将总结以往经验教训,除注意课堂教学之外,还要加强信息的搜集和整合。
4、高三历史教学中,我们也将注意总结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提取有效信息,用于指导教学实践。
5、配合教务处常规教学考试做好期中、期末考试及初三、高三模拟考试的安排,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进一步完善质量目标跟踪管理制度。
①继续以苏州市级课题“中学历史学业成绩评价模式探索”研究为抓手,努力探索历史教学改革,提高实验学校教师的组织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时将课题研究方向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大教学时空,增强实践性,力求突出课题阶段性成果的实效性和示范性。
②针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工程,结合教研活动,本学期我们要求吴江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每人必须确立或参与一项教研教科专题研究,将课题由课题组辐射到全体骨干教师,以骨干教师来带动本校本组学科教研工作,从而形成校校有课题,教师人人都参与的课题研究的氛围。
③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课题研究的科学含量,力求教研工作课题化有一个阶段性成果。近几年我市历史教研成果显著,新人辈出。为提高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我们准备将具有实践价值和理论水平的课题成果或教学论文汇编成册,供全体历史教师学习和参考。
二、教材培训实效化
以课程改革以及新教材的实施使用为契机,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突出培训工作,注意培训的实效,把课程改革的实施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在实施时,必须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学为载体,以活动为纽带,以管理为保证,以质量为归宿”。忠实地执行国家、地方课程,积极建设好校本课程,保证课程改革实验的完整性;组织好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不断探索课必中的问题,把握好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新教材的操作规程;加强管理,能把课程理想转变为理想课程,把政策的课程转变为学生的习得课程;按规律,扎扎实实抓好质量,使课程改革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注重教学骨干的培养,实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努力做到课改工作研究化,课改研究过程化。
三、教研活动专题化
针对以往教研活动存在着弊端和不足,本学期教研活动力求实效性和针对性,每次教研活动都确立一个专题,注重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堂改革、实践性课题课程活动、教学评价等方面下功夫,丰富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活动形式,不断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益。教研活动专题化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加强学习教育新理论,不管是哪一级的教研活动,教育理论学习是必备内容之一,尤其是现代教学方法、教育名家经验、多媒体网络资料等,要创设学习研究的氛围,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学习和研究。
②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加强示范课、新老教师的对比课、新课型的研讨课、录像观摩课的评议工作,组织教师带着问题参加听课和评议。本学期将三个问题列为每次听课的必备内容之一,一是本堂课有哪些可供你可取之处;二是本堂课有哪些不足之处;三是你认为本堂课最好的教法是什么?
③教研活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及作用发挥。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较适当的教学目标,毕业班确立知识能力坡度,加大综合应用能力,高一高二要在新授课上好的基础上处理好“问题探究”的环节,加强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
④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紧紧依靠历史中心组和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联络广大青年教师,结合本市示范课活动和重点中学研讨会,使课堂教学模式走“模仿——创新——实效”之路,完善提高吴江市原来三种教学模式,要求骨干教师人人有模式,一般教师个个都参与,在此基础上,形成吴江历史教学研究的特色和风格。
四、教师培训能力化
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发挥群体的力量,需要全方面、立体化地规划教研网络,在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同时,本学期要组织和协调好学校历史教研组、中学历史教改协助组、中学历史课题研究组、历史教学研究中心组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群体力量,搞好历史师资队伍建设。
①本学期要将教研组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积极指导教研组的业务工作,特别是在怎样开展好教研活动,提高教研实效性上深入研究,使教研真正促进教学,对新教师多听课多鼓励,注重师徒对子工作的形式新效果实。
②“中学历史教改协作组”是新教师快速成长的摇蓝,由于目前我市部分学校规模原因,跨年级上课教师较多,青年教师往往“单兵作战”。本学期我们把上岗三年左右、业务水平基础好的教师全部组织起来,确立学习和研讨的主题,结合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研讨,备课的形式,让他们了解先进的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改经验,创设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给他们压担子,创机会,让他们更快成长。
③继续以中学历史课题研究组为骨干力量,努力探索历史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围绕课题研究要求,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断提高课题组老师的组织能力和教学水平。要求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成绩评价这两个方面积极探索,以科研带动教学,提高整体水平。
④“历史教改中心组”要发挥教改的核心力量作用,要站在教改的最前沿,一方面我们提供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让他们加入名师、特师后备的行列,同时把他们的教学经验推广到各个学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学期主要活动安排
1.精心准备和布置好高三历史复习计划,提出在3+1+1考试模式形势下,历史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2月底)
2中学历史课题组课题活动。(2月底)
3.高三历史中心组活动。(3月)
4.初中历史评优课(3月)
5.高中历史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4月)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二级三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二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加上本人对教材生疏,同时要到广州进修本科,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2学期,我担任初一年级六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按照学校的各项要求,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为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历史课,就连以前极讨厌历史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不但听初中的,也听高中的。做到边听边学,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书店、到图书室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缺,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对所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3回顾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我能严守师德,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悉心研究教法,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一些教学经验。希望能通过总结,做到扬长避短,在今后的工作中争取更大的进步。
一、自我严格要求:
作为毕业班的历史课任教师,我明白自己担负的重任及教学任务,故在课前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习题;为了提高每节课教学质量,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难点外,还采用其他的教育方式来培养调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45分钟教学质量;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编写教案。注重整理资料,搜集选择、组合中考模拟试题。在第三轮复习中,我多方面搜集整合资料,为开卷考试做了充分准备;并结合各省近年的中考试题和各种练习册中习题精选组合了10套模拟试卷对学生进行了训练,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应试的效率和技能。
二、培养让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要学好历史首先要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在一开始的时候,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趣事与历史奇闻,让他们开始接触历史,也开始喜欢历史,并主动要求当学习历史的主人。接下来,在每上一节新课前,都会有每天一故事,让学生轮流带来一个故事,走出讲台,向全班同学讲述。因此,学生首先成为课堂上讲的主人,并且人人都有成为主角的机会。每讲授每一新课时,都让学生事先预习,讨论决定采用哪种活动方式展开学习。学生根据每课内容的特点决定上课方式。如在民族政权分立一课中,典故较多,就采用讲故事比赛的形式。
三、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
如指导学生做好材料解析题。注意训练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如有的材料答案就直接从材料中得出,有的材料从书本可以找到答案,有的答案要从材料或图片中获取信息,归纳概括得出答案,这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4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三年级二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能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毕业班的教学工作。
一、激发兴趣,发挥潜能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历史学科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又通俗易懂。在教学中采用做些简单的小游戏、讲故事、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历史课变得生动了、有趣了,学生自然而然就喜欢上这门学科了。
进入初三后,学习任务更加艰巨,学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逐渐削弱,如何让学生在诸多的学科中重视它呢?我只能“激”趣了,每次统考后,我会在课堂上表扬一些学生,一种是优等生,让他(她)们介绍成功经验;一种是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让更多的学生明白:只要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你就会取得理想的成绩。别人能做到的事,我只要努力,也一定能做到。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同学们逐渐有了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立足课堂,提高效率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大部分学生的“病根”,尤其是男生课上带着耳朵听,他们挺乐意的,一让他们动笔,就开始偷懒。从初三开始,我就注重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我采用课堂笔记本和历史作业本合二为一,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由于历史学科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在教科书上勾划重、难点显得尤为重要。我要求学生用红笔或彩笔勾划,并注明考点的项目:如“明治维新”的内容,使学生一目了然。上课时,我边讲,边巡视,提醒和督促后进生和调皮的学生勾划课本。
临近期末,九门学科进入都进入大复习阶段,各科作业接踵而至,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我只能立足于课堂这块主阵地,紧紧抓住45分钟,尽量让学生多读、多写。下课时,人人必须完成课堂训练,交给老师后才能离开教室。课堂上抓紧分分秒秒,关注每位学生,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了。课后也没有作业,学生负担减轻了。
三、夯实基础,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
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基础是根本。没有基础,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抓好基础题,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出成绩。初三世界历史的内容,繁杂且琐碎,让学生将所有的考点背出来,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是不太现实的做法,尤其是从2019年开始,历史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对学生而言,记忆是一件看似简单可实际上最为困难的事。我首先采取“全面进攻”,把中考考点整理好,并在重要的内容下做好标记,印发给学生,再把考点逐题改编为小问答,让学生当堂训练,熟悉中考的每一个知识点。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让学生练习一遍,同样一张小问答,我一般让学生训练三、四遍。一而再,再而三地训练,学生对考点由陌生逐渐熟悉。对于重要的章节,我则采取“重点进攻”,让学生把重要的内容识记下来,课堂上再默写。学生通过小问答题的反复训练,基础知识夯实了。
扎实的基本功是应对考试的第一步,仅仅训练小问答是远远不够的。中考的选择题和材料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全,包括阅读、理解、分析、比较、综合等能力。第二步就是针对中考题型进行有效训练。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关键是掌握解题方法。我十分重视解题方法的指导,如“寻找关键词语”、“先读问题,后读材料“等等,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
四、专项训练、专题复习,培养综合能力
期中考试结束后,我主要进行专项复习,把近三年来的全国各地的中考题按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项进行分类,再按世界近代时间段进行整理,让学生进行训练。学生感到往年的中考题比平时训练的题目要难一些。这是二轮复习了,我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了,要求学生最好闭卷完成选择题,这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学们跃跃欲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尝试这种做法。
历年中考题经常涉及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这对历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没有相关资料,自己动手,上网查询、结合考纲,整理、编写“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世界近代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等七个综合性专题,再配以相关的练习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日渐疲惫、松懈,学习状况大不如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前采用多写字,少读书的方法。现在我只能改变方法,让学生少写字而多读书了。历史学科处处都有综合题。我通过查询、收集、整理,自编出中考综合题复习资料,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世界历史所涉及的综合题。专题复习使零散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了历史学习的综合能力。
五、注后进生的成长
后进生所占比例的大小程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成绩的提高。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这是我们面临又一个棘手的课题。后进生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爱心、给予更多的理解,来驱散他们内心的孤独和自卑。转化一个后进生谈何容易,需要老师极大的韧性。他们屡教不改,让老师头疼、甚至想到放弃,但欲罢不能。《士兵突击》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是“不抛弃、不放弃”。我们每个人面对困难挫折时,不应该轻言放弃。转化后进生要多动脑、想办法,因势利导、因人而异、把握时机等。后进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他会出现动摇、反复,老师不能轻易放弃,而要坚持不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每次考试后,对于学习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努力学习的信心。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后进生交流,共同寻找考试失败的原因,探讨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自我调整与改进。期中考试后,我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主要是加强基础题的训练。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历史教学方法的一些探索和尝试。初三学生所用的复习资料绝大部分都是我们自己整理、编写的,工作量虽然很大,却很实用,而且在教学中基本做到了扎实、细致、到位,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在今年中招考试中考出优异成绩和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5今学期我担任历史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作工作总结如下。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教学必须与科技发展相适应,创造性地运用先进技术为教学服务。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历史教学中,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有利于渲染课堂气氛,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且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强化记忆,提高课堂效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
一、借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一个人求知过程中的作用,揭示了教学中兴趣和学习的关系。而历史距离学生的生活时代久远,课时少课堂内容多,涉及的事件、人物和知识点较多,课后学生得花大量的时间来记这些琐碎的知识点,这就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都没有了,学习积极性更无从谈起。
我们历史教师可以借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适时适度的给学生展示一些历史音像、图片、史料,创设氛围,通过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谈感受和体会,教师进一步归纳总结,这样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从而改变靠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我在讲《三国鼎立》时,课前先播放一段《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发现学生非常兴奋,就问:“同学们熟悉这首歌曲吗?”学生齐声喊到“熟悉”,有得同学已经开始唱起来了,“那同学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穿越时空,走进三国呢?”看着学生兴奋的表情,我就知道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我调动起来了。在讲《历史的抉择》一课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一段结束后中国人民艰难生活的视屏,接着用简短的史料揭示和的不同目的,然后问学生“如果你是生活在这个年代的百姓,你会支持谁”?学生争先恐后的表达自己的选择,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新的一课悄然展开。
二、妙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教学之中。中学历史教师也应时刻担负起这一使命,利用历史事件不失时机的教育学生。如讲《》一课时,播放电影《林则徐》和《》中有关林则徐禁烟片段,我便问学生“如果你是林则徐,你会怎么做”?学生表达着各自的想法,我便趁机教育学生要敢于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斗争。在讲《第二次》时,我给学生播放列强的片段,请他们谈论观看后的感受,学生们表达着自己要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愿望。在讲《难忘九一八》《日军大举侵华》时,我会选典型的图片、视屏激起学生对日军残暴行为的愤慨和热爱祖国、不畏、勇于抗争的爱国情怀。
三、巧用多媒体直观性强的特点,化解教学重难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的保持是有限度的。在一节课中,要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保持高度的精力集中学习,是不容易做到的。因此,历史课教学必须从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着手,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情境不受时空限制,可以把教学内容的各方面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例如,我在讲《三国鼎立》时,发现学生对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很难理解,就设计了一个演示动画,曹操袁绍各用一个圈表示,官渡之战后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又用一个圈表示孙刘联军,赤壁之战后用三个圈分别表示魏蜀吴三国建立,于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看完动画,学生大声嚷着“原来这么简单呀”,这一课的难点就这样被轻松化解掉。如讲“”“丝绸之路”“新航路开辟”内容时,对于这些路线,学生往往难以记忆和理解。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在路线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都能轻松记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采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手段,就容易分散教学难点,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把知识化难为易,成功地突破教学难点。
四、利用多媒体容量大的特点,通过比较、归纳,使知识系统化。
归纳总结是历史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尤其是初三总复习,面对开卷考试,必须让学生熟悉历史知识框架,使用传统板书进行归纳总结,既费时费力又没有足够的空间。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弥补这种缺陷,我多年来一直用图表的形式把世界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和每个专题的知识体系归纳整理,做好课件,设计好显示顺序和动感效果,这样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既省时又省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善用多媒体容量大的特点,扩大练习容量,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似点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对知识的加深理解,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教师将题目抄在黑板上或口头念,既浪费时间,题目容量又不大,即使使用小黑板,也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我经常使用计算机把练习题制作成课件,通过多媒体展示,不用耽误课堂时间,使学生很快进入问题的思考,加快课堂教学进程。同时,也能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保持其良好的学习心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军. 历史课多媒体辅助教学三思――从大众传媒的社会效果谈起[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2(07)
1.对历史教学重视不足。把初中历史课视为小三门已成传统,在考虑学科教学时往往被搁置一边,似乎重视初中历史教学将会喧宾夺主,影响主课教学,分散学生学习精力。因此对待初中历史教学只求过得去,不在全面提高素质上做文章。教学管理随意表现在课程课时设置上,有的学校初三不排历史课,或者课表上反映,实际没有,或者删改课时。在实际教学中,初中历史课也常常被挪作主课教学。这样的教学管理怎能正常完成历史教学任务?
2.教学效果差。不少非专业教师从事初中历史教学,主观上就给自己定位――不会教。因此课堂教学敷衍了事,课堂教学内容重点吃不准,难点讲不清,学生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有的改成自修课,现代教学媒体很少使用,谈不上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认真进行课堂教学。
3.教师能力有限。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历史知识面太窄,一方面教师不能适应现代历史教学的灵活多变,自己的能力难以完全发挥;另一方面教师能力不足导致了教师备课的不充足,课堂知识拓展有限,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一些教师好大喜功,急于表现自己的学识渊博,教学偏离正轨,忽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掌握能力,造成教师讲得精彩、学生听得空白,影响了学生对初中阶段历史知识的掌握,致使教学成绩难以提高。再次,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要性认识得不足。
4.学生积极性低。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第一年认真,第二年松懈,第三年不当一回事,究其原因是功利主义和中考指挥棒所致。学生心里有杆秤,初中历史中考不派用场,何苦劳神?因此学生对历史课堂教学的热情始终高涨不起来:有的上课走神,似听非听,似想非想;有的在历史课本下压着语、数、外的作业本,干脆偷偷做起作业来;有的在下面偷偷看课外书;也有的甚至连课本都不带,他们对教师的提问谈不上踊跃发言。
二、初中历史教学优化途径
1.强化对历史教师的培训。一方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选择专业的、知识能力强、思维开阔的教师;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对历史教师的培训,避免教师的落伍。要不断丰富历史教学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并对培训效果设定科学的评价机制。首先历史教师的培训不能钻牛角尖,造成培训内容枯燥、乏味、深奥,使受训人员不但不能完全掌握,还会把这种枯燥的讲授方式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造成了历史课堂教学更加枯燥、乏味;其次,培训形式要丰富、新颖,使受训教师能受到启发,从而跟上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丰富多彩、灵活风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要注意课堂导入的形式,尽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爱上历史学习。同时,要注意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注重历史知识与其他科目的结合,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如秦王扫六合的课堂教学中:第一,可与语文知识“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结合长城的存在,秦始皇的功绩,劳民伤财,当年的威风,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一粒尘埃。第二,可与地理结合,秦始皇扫平六国的根据地在哪?今天的陕西咸阳西安地区。还可以结合历史地理,深化学生的历史知识及能力。如在讲课中巧妙设计内容,让学生知道鸿门宴与阿房宫有多远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其次,要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一方面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课堂魅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另一方面有效地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帮助学生总结历史学习的规律。如对秦始皇、武则天等人物的评价,一般都会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在军事、农业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进行评论,同时结合影响社会进步的阻碍进行综合评价。
3.强化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历史是一门内容丰富多彩、知识蕴含广泛的学科,受很多学生的喜爱。可是由于中学生对学科的一些偏见和学生学习中的一些障碍等原因,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沟通,化解学生思想上的一些偏科行为,排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才能更有效地组织历史的课堂教学。
4.强化师生互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代表,在课堂上的学习方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不允许学生对自己提出质疑。在新课标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对历史知识进行讨论。在学生面对困难时进行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提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教师要切实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个不断面临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扩展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因此,师生之间要互教互学、互惠互助,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参考文献
[1]吴慧珍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实现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8,(27):46。
中学历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1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二级三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二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加上本人对教材生疏,同时要到广州进修本科,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中学历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2学期,我担任初二年级六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按照学校的各项要求,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为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历史课,就连以前极讨厌历史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不但听初中的,也听高中的。做到边听边学,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书店、到图书室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缺,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对所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中学历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3回顾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我能严守师德,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悉心研究教法,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一些教学经验。希望能通过总结,做到扬长避短,在今后的工作中争取更大的进步。
一、自我严格要求:
作为毕业班的历史课任教师,我明白自己担负的重任及教学任务,故在课前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习题;为了提高每节课教学质量,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难点外,还采用其他的教育方式来培养调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45分钟教学质量;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编写教案。注重整理资料,搜集选择、组合中考模拟试题。在第三轮复习中,我多方面搜集整合资料,为开卷考试做了充分准备;并结合各省近年的中考试题和各种练习册中习题精选组合了10套模拟试卷对学生进行了训练,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应试的效率和技能。
二、培养让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要学好历史首先要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在一开始的时候,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趣事与历史奇闻,让他们开始接触历史,也开始喜欢历史,并主动要求当学习历史的主人。接下来,在每上一节新课前,都会有每天一故事,让学生轮流带来一个故事,走出讲台,向全班同学讲述。因此,学生首先成为课堂上讲的主人,并且人人都有成为主角的机会。每讲授每一新课时,都让学生事先预习,讨论决定采用哪种活动方式展开学习。学生根据每课内容的特点决定上课方式。如在民族政权分立一课中,典故较多,就采用讲故事比赛的形式。
三、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
如指导学生做好材料解析题。注意训练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如有的材料答案就直接从材料中得出,有的材料从书本可以找到答案,有的答案要从材料或图片中获取信息,归纳概括得出答案,这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4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二年级二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能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毕业班的教学工作。
一、激发兴趣,发挥潜能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历史学科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又通俗易懂。在教学中采用做些简单的小游戏、讲故事、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历史课变得生动了、有趣了,学生自然而然就喜欢上这门学科了。
进入初二后,学习任务更加艰巨,学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逐渐削弱,如何让学生在诸多的学科中重视它呢?我只能“激”趣了,每次统考后,我会在课堂上表扬一些学生,一种是优等生,让他(她)们介绍成功经验;一种是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让更多的学生明白:只要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你就会取得理想的成绩。别人能做到的事,我只要努力,也一定能做到。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同学们逐渐有了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立足课堂,提高效率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大部分学生的“病根”,尤其是男生课上带着耳朵听,他们挺乐意的,一让他们动笔,就开始偷懒。从初三开始,我就注重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我采用课堂笔记本和历史作业本合二为一,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由于历史学科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在教科书上勾划重、难点显得尤为重要。我要求学生用红笔或彩笔勾划,并注明考点的项目:如“明治维新”的内容,使学生一目了然。上课时,我边讲,边巡视,提醒和督促后进生和调皮的学生勾划课本。
临近期末,九门学科进入都进入大复习阶段,各科作业接踵而至,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我只能立足于课堂这块主阵地,紧紧抓住45分钟,尽量让学生多读、多写。下课时,人人必须完成课堂训练,交给老师后才能离开教室。课堂上抓紧分分秒秒,关注每位学生,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了。课后也没有作业,学生负担减轻了。
三、夯实基础,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
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基础是根本。没有基础,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抓好基础题,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出成绩。初三世界历史的内容,繁杂且琐碎,让学生将所有的考点背出来,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是不太现实的做法,尤其是从2019年开始,历史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对学生而言,记忆是一件看似简单可实际上最为困难的事。我首先采取“全面进攻”,把中考考点整理好,并在重要的内容下做好标记,印发给学生,再把考点逐题改编为小问答,让学生当堂训练,熟悉中考的每一个知识点。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让学生练习一遍,同样一张小问答,我一般让学生训练三、四遍。一而再,再而三地训练,学生对考点由陌生逐渐熟悉。对于重要的章节,我则采取“重点进攻”,让学生把重要的内容识记下来,课堂上再默写。学生通过小问答题的反复训练,基础知识夯实了。
扎实的基本功是应对考试的第一步,仅仅训练小问答是远远不够的。中考的选择题和材料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全,包括阅读、理解、分析、比较、综合等能力。第二步就是针对中考题型进行有效训练。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关键是掌握解题方法。我十分重视解题方法的指导,如“寻找关键词语”、“先读问题,后读材料“等等,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
四、专项训练、专题复习,培养综合能力
期中考试结束后,我主要进行专项复习,把近三年来的全国各地的中考题按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项进行分类,再按世界近代时间段进行整理,让学生进行训练。学生感到往年的中考题比平时训练的题目要难一些。这是二轮复习了,我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了,要求学生最好闭卷完成选择题,这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学们跃跃欲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尝试这种做法。
历年中考题经常涉及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这对历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没有相关资料,自己动手,上网查询、结合考纲,整理、编写“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世界近代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等七个综合性专题,再配以相关的练习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日渐疲惫、松懈,学习状况大不如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前采用多写字,少读书的方法。现在我只能改变方法,让学生少写字而多读书了。历史学科处处都有综合题。我通过查询、收集、整理,自编出中考综合题复习资料,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世界历史所涉及的综合题。专题复习使零散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了历史学习的综合能力。
五、注后进生的成长
后进生所占比例的大小程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成绩的提高。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这是我们面临又一个棘手的课题。后进生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爱心、给予更多的理解,来驱散他们内心的孤独和自卑。转化一个后进生谈何容易,需要老师极大的韧性。他们屡教不改,让老师头疼、甚至想到放弃,但欲罢不能。《士兵突击》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是“不抛弃、不放弃”。我们每个人面对困难挫折时,不应该轻言放弃。转化后进生要多动脑、想办法,因势利导、因人而异、把握时机等。后进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他会出现动摇、反复,老师不能轻易放弃,而要坚持不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每次考试后,对于学习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努力学习的信心。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后进生交流,共同寻找考试失败的原因,探讨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自我调整与改进。期中考试后,我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主要是加强基础题的训练。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历史教学方法的一些探索和尝试。初三学生所用的复习资料绝大部分都是我们自己整理、编写的,工作量虽然很大,却很实用,而且在教学中基本做到了扎实、细致、到位,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在今年中招考试中考出优异成绩和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
中学历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5今学期我担任历史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作工作总结如下。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 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 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 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298-01
一、历史思维的含义及初中阶段学生历史思维的特点
思维俗称思考,是借助于语言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认识活动,是人们理解知识、科学发现、技术革新和艺术创造的必要条件,是学生学习与创造的重要条件。具体到历史学科,思维就是以历史材料为依据,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及现实问题的思维活动。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通常是指历史的形象思维和历史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包括再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表明,抽象思维能力日益占主要地位,已能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概括能力也有明显提高。这就决定了这一阶段历史思维的特点:由形象思维逐步趋向逻辑思维,且逻辑思维逐渐占主要地位;在运用再生性思维解决问题的同时,创造性思维日益发展,且越来越多地用于学习中。因此,初中阶段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应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美国在新制订的历史科国家标准中,把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确定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方法
针对初中阶段学生思维能力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应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总结归纳,深化教材 历史教学中,教师的讲述和板书应力求体现知识结构。问题与问题之间过渡宜自然,并尽可能揭示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教师的总结归纳应使学生把零散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现出对教材的深化。
2、巧用比较 运用比较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显示历史现象之间的差异及事物的特点和个性,同时还可以把新研究的个别事物纳入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下,使比较零散的概念完整化,为深入探讨历史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更好创造条件。
3、关键处设疑 关键处有的是看似无疑处(如唐代乐舞,为何是风格多样?),有疑惑处(洋务派为什么要办民间工业呢?为什么没有得到广大人民支持?)在关键处设疑后,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通过各种方式找出答案。
4、启发式提问 思维的问题性决定思维与问题紧密相联。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在课堂上,一方面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式提问。如在讲到伟大的诗人屈原时,就应提出为什么千百年来屈原仍然受到人们的热爱和怀念?讲到拉美独立革命,就要启发学生总结,拉美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现行教材的编写,注意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每个教学内容都设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思考,适时解决。另一方面,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启发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5、激发兴趣 初中阶段学生的求知欲最旺盛。因此,激发兴趣也是历史课培养思维能力的一种方法。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所完成的活动(如识图、综合、概括、分析、比较等)需要有一定难度,但学生经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是能够完成的。倘若难度过高,超越学生现阶段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成功的希望很小,就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6、创设历史动态情境 再现历史的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史实,把握历史现象的本质。电影、幻灯、电视、录音、投影仪这些电化教具,作为直观教学的有效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可以用来创设动态的历史情境。另外,活动式挂图也可再现动态的历史情境,使枯燥的知识变得主动、形象,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
三、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能力的培养是有层次的 初中三年,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总体说来,随着年龄增长,知识水平提高,是逐步提高的。如在初二要求“在听课和阅读教科书的基础上,初步综合、归纳所学重要问题的史实,找出因果关系。”到初三则提出“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概括,编出提纲。”因此,培养思维能力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据教材内容,围绕确定的能力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