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3 10:15:0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药疗法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是壮医常用外治法,是用煮沸之壮药液加热特制之竹罐,再将竹罐趁热吸拔于治疗部位上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广泛用于风湿免疫病的治疗,疗效与内治法有异曲同工之效。即采用祛风毒、除湿毒、散寒毒、消肿痛、通调龙路火路的常用壮药,如藤杜仲、山霸王、大血藤、三钱三、五爪风、三角风、八角枫、宽筋藤等。将上述适量的药物加水煮沸,投入已制好的竹罐,同煮10min后取出备用,趁热迅速扣于选定的拔罐部位上,每次拔5~10min,第1次拔出竹罐后即用锋利的三棱针在罐印部位重刺3~4针,迅速取热药罐再在针刺部位拔罐。如此反复拔2~3次。拔罐完毕擦净后再用药巾热敷于拔罐部位。其负压吸拔、热敷作用、拔毒消肿、促进代谢、改善营养、通龙路火路气机、壮药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是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发挥内病外治作用的基础。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可作为多种风湿免疫病的外治手段而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
一、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可作为多种风湿免疫病的治疗方法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操作规范:即采用藤杜仲、山霸王、大血藤、三钱三、五爪风、三角风、八角枫、宽筋藤等,将上述适量的药物加水煮沸,投入已制好的竹罐,同煮10min后取出备用,边拔边捞,甩净水珠,趁热迅速扣于选定的拔罐部位上,每次拔5~10min,第1次拔的时间可短些。第1次拔出竹罐后即用锋利的三棱针在罐印部位重刺3~4针,迅速取热药罐在针刺部位拔罐。如此反复拔2~3次。竹罐上出现的白泡多的可多拔几次,直至无白泡为止。每次取罐后要用消毒卫生纸擦净后再吸再拔。拔罐完毕擦净后再用药巾热敷于拔罐部位,药巾冷了再换热的药巾(药巾为干净的毛巾浸于上述药液,捞出拧半干即成)。疗程的第1天只敷不洗,第2,3天再用药液熏洗患处。急性病程者每天拔罐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慢性病程者每2天拔罐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3个疗程。适用于:滚克(类风湿关节炎)、隆芡(痛风)、令扎(强直性脊柱炎)等多种风湿免疫病的治疗。壮族民间早已将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用于风湿免疫病的治疗中。
二、负压吸拔、热敷作用、拔毒消肿、促进代谢、改善营养、通龙路火路气机、壮药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是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发挥内病外治作用的基础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的负压吸拔、热敷作用、拔毒消肿、促进代谢、改善营养、通龙路火路气机、壮药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通过经络传导,调整气血归于平衡,使人体各部恢复正常功能。《中国壮医学》指出:壮医药物竹罐疗法能“祛风除湿、活血舒筋、散寒止痛、拔毒消肿、通龙路火路气机”[1]。即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可发挥祛风毒、除湿毒、散寒毒、消肿痛、通调龙路火路等多方面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具有“对患者机体双向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而发挥治疗作用”、“可以改善痹证患者和血液流变学状况,提示本法治疗痹证的疗效机理之一是改善血液粘度”、“对甲襞微循环功能有改善作用,微循环功能的改善,有可能使痹证患者某些异常物质及代谢产物,如渗出液、致痛物质、免疫沉着等容易排出,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温热效应、经络传导、壮药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调节免疫、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甲襞微循环对上述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药罐中的药物离子通过皮肤进入体内,不但增加了病灶局部有效药物的浓度,同时温热刺激扩张局部血管,促进局部和周身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也有利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通过局部作用于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三、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处方遵循辨病施治原则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遵循辨病施治原则处方。如治疗滚克(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竹罐疗法处方,多用宽筋藤、山霸王、铁包金、海风藤、大风艾、血风藤、鸡血藤、藤当归、藤杜仲、飞龙掌血、半枫荷、了刁竹、轮叶木姜子、肿节风、银花藤、千斤拔、土茯苓等;治疗隆芡(痛风)的药物竹罐疗法处方,多用肿节风、阴阳莲、山霸王、红鱼眼、半枫荷、两面针、忍冬藤、路路通、透骨消、鸡胶骨、过江龙、鸡血藤、钩藤、桑叶、生大黄、黑山栀、桂枝、青蒿等;治疗令扎(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竹罐疗法处方,多用九龙藤、过江龙、麻骨风、宽筋藤、肿节风、山霸王、红鱼眼、了刁竹、透骨消、伸筋草、骨碎补、藤杜仲、川断、牛大力、藤杜仲、飞龙掌血、鸡血藤、川芎、牛膝等。
四、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的用药特点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为外治法,用药量较大,一般为口服煎剂的4~5倍。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病用药外,在药性及常用药物上也有自身的特点。一方面,药物竹罐疗法方剂中多合用辛性药物,如丁香、白芷、肉桂、细辛、防风、麻黄等。在需散寒止痛的证候中,辛性药物的使用尤为必要。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辛味药多含有挥发性物质,易于被皮肤吸收,适合于皮肤给药[2];二是祛风毒药在药物竹罐疗法方剂中的使用,如千斤拔、秦艽、荆芥、防风、古羊藤、鸡骨香、八角枫、钻地风、半枫荷、雷公藤、宽筋藤、伸筋草、海风藤、络石藤、青风藤、吹风散、九龙藤、麻骨风等;三是除湿毒药在药物竹罐疗法方剂中的使用,如土茯苓、金钱草、车前草、萆薢、薏仁、石上柏、肾蕨等;四是散寒毒药在药物竹罐疗法方剂中的使用,如山霸王、海风藤、大风艾、血风藤、鸡血藤、藤当归、藤杜仲、飞龙掌血、半枫荷、桂枝、良姜。这与药物竹罐疗法促进代谢、改善营养、拔毒消肿、通调龙路火路的作用优势是相辅相成的。:
五、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应用及研究评析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在风湿免疫病的治疗上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和可喜的的进步,但治疗标准不统一,特别是疗效判定不一致,造成治疗结果的可信度低,因此,以壮医理论为指导,对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风湿免疫病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规范化研究,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规范一些有效的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方剂,通过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风湿免疫病文献资料、临床资料分析,从临床角度、生活质量及患者评价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统一其分型标准及疗效评价标准,达到治疗及用药规范化、评价客观化的目的。从而制定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风湿免疫病的规范技术,为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1心律失常类型
抗心律失常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类型十分广泛。几乎包括所有的心律失常。可分为缓慢型和快速型心律失常两大类。
1.1缓慢型心律失常主要是起搏功能的抑制,房室传导阻滞。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窦性静止和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房室传导阻滞。
1.2快速型心律失常分为室上性和室性。室上性有房性心动过速伴传导阻滞和非阵发界性心动过速。主要是室性心律失常,有以下几种:①室性早搏;②室速。分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匀速型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型室性心动过速,加速型心室自主心律等。③室颤。
2药物治疗原则
首先考虑降低心律失常的危险性,防止猝死,其次为缓解症状。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选择药物,力争以最小的剂量和副作用取得最满意的疗效。由于病因不同、个体差异等,用药和剂量应做到个体化,必要时可监测血药浓度。尽量单独用药,无效时,先增加剂量,再考虑联合用药。应充分了解、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和致心律失常作用。治疗开始、增加剂量和联合用药时,尽可能心电监护。
3常用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可分为抗快速心律失常药和抗缓慢心律失常药,前者又分为四类,其中II类和IV类分别为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将在抗高血压药物部分介绍,此处重点介绍I类钠通道阻滞剂和III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物。
3.1抗快速心律失常药
3.1.1奎尼丁普萘洛尔亦能延缓心机细胞膜对Na+,K+的通透性,减慢舒张期除极速度,降低异位节律点的自律性,亦可使单向传导阻滞转为双向传导阻滞而消除折返运动。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对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都有效,对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或儿茶酚胺物质过多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效果最好。对室上性心动过速也有效。在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时,与强心苷合用,对于减慢心室率,亦有良好效果。对各种室性心律失常也有效。但因有抑制传导作用,故对传导阻滞的患者禁用。此外也适用于心绞痛和高血压患者。复律剂量:第1天口服0.1g,如无过敏反应,第2天口服0.2g,1次/2h,共5次,再无效第3天重复5次,仍无效第4天改0.3g,1次/2h,共5次,再无效则停用;复律后改为0.2g,1~3次/d,治疗期前收缩剂量每次0.2g,3~4次/d。
3.1.2利多卡因抗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并非十分安全。抑制浦肯野纤维和心室肌的自律性、兴奋性和传导性,明显缩短动作电位时程,相对延长不应期;提高室颤阈。属Ib类。用于转复和预防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适用于心肌梗死、洋地黄中毒、锑剂中毒等并发的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本品只能供静脉使用,先静脉推注50~100mg,静脉推注速度范围为25~50mg/min,无效在5~10分钟后重复,但静脉推注总剂量不超过300mg,有效则按1~4mg/min的速度静脉滴注维持。在老年,心功能低下者,必须注意推注剂量及速度。
3.1.3美西律是一种抗心律失常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抗心律失常、抗惊厥和局部麻醉的作用。本品对心肌的抑制作用较小。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慢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及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疼痛有人应用美西律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疼痛患者,总有效率为100%。服药后症状迅速缓解或减轻。用本品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疼痛有效,可能与此药阻滞Na+通道,抑制受累神经纤维的自发电活动有关。用法:美西律100mg/次,口服,3/d。若效果不明显,可渐增剂量,最大剂量为600mg/次,4周为1个疗程;美西律300mg/次,2/d,饭后服,1周后减至100mg/次,3/d,维持4~5周。如本病合并心脏病患者,使用时须注意有无抑制心肌收缩力或导致心律失常的情况。
3.1.4普罗帕酮可降低浦肯野纤维自律性、减慢传导、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延长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和旁道的前向不应期,消除折返。属Ic类。用于预防和治疗室性和室上性期前收缩、心动过速和预激综合征。口服剂量初始为每次150~200mg,3次/d,维持量每次100~150mg,3次/d;静脉推注每次70mg,若无效,10~20分钟后可重复1次,亦可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24小时总量不超过350mg,
3.1.5胺碘酮主要电生理效应是延长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动。同时具有轻度非竞争性的a及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和轻度I及Ⅳ类抗心律失常药性质。减低窦房结自律性。对静息膜电位及动作电位高度无影响。对房室旁路前向传导的抑制大于逆向。由于复极过度延长,口服后心电图有Q-T间期延长及T波改变,可以减慢心率15%~20%,使P-R和Q-T间期延长10%左右。对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可影响甲状腺素代谢。本品特点为半衰期长,故眼药次数少,治疗指数大,抗心律失常谱广。用于室性和室上性期前收缩和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扑和房颤、预激综合征等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口服每次150~200mg,3次/d,有效后改200~300mg/d维持;静脉推注2.5~5mg/kg,继续以静脉滴注维持;24小时总量不超过1200mg。
3.2抗缓慢心律失常药
3.2.1阿托品阻断M胆碱受体,拮抗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使心率增快。适应证为窦缓、窦房和房室传导阻滞以及窦房结功能低下而出现的异位心律。用法:口服0.3~0.6mg,3/d;静推或皮下注射0.5~1mg。副作用:口干、眩晕、皮肤潮红、尿潴留、快速心律失常及加重青光眼。
3.2.2异丙肾上腺素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如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心脏骤停等。舌下含服剂量每次10mg,每4小时1次;静脉滴注剂量为0.5~1mg加入250~500mL葡萄糖注射液中缓慢滴入。
4讨论
抗心律失常药潜在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提醒临床医师,要严格掌握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适应证及其副作用,正确应用。确定有否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必要,避免滥用预防性抗心律失常药物。选择疗效好的药物,尽量选用疗效高而副作用小的药物。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前,注意纠正心肌缺血和心脏泵功能衰竭,纠正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血症。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无效时再逐渐增量,尽量控制联合用药。注意配伍禁忌。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其他药物时,注意相互不良作用与配伍禁忌。静脉应用抗心律失常药时,应进行心电监护,长期用药者,有条件者监测药物血浓度。使用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最好住院观察。一旦明确心律失常系抗心律失常药物所致,应立即停用致心律失常药物。
参考文献
原发性痛经(PrimaryDysmenorrhea)是指女性在月经前后或行经期出现腹痛、腰酸、下腹坠痛或其他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无盆腔器质性病变者[1]。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原发性痛经是目前妇科最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在20%~90%[23],据国内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妇女痛经发生率为33.1%[4],其中原发性者占36.06%[5],主要发生群体为青春期少女和未婚或未育的年轻妇女,是影响妇女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的常见原因。西药对本病主要给予镇痛、抑制排卵或抑制宫缩甚或手术治疗,副作用较大;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独特的优势,概述如下。
1内治法
1.1辨证论治
1.1.1古方化裁王萍等[6]认为痛经的基本病机为瘀结胞宫,经血流通阻碍,以致“不通则痛”,故治疗以通为主。经前5d开始用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持续7d,5个月为1个疗程。药用:当归15g,川芎15g,香附15g,延胡索10g,白芍10g,蒲黄10g,熟地黄12g,五灵脂10g;偏气滞血瘀加桃仁6g,红花6g,乌药6g,木香3g,泽兰10g;偏寒湿凝滞者加炮姜6g,肉桂6g,小茴香6g,没药6g,茯苓12g;偏阳虚内寒者加吴茱萸6g,党参6g,桂枝6g,附子6g,艾叶3g;偏气虚血弱加黄芪15g,党参15g,白芍10g,炙甘草10g,茯苓10g;肝肾虚损加杜仲10g,续断6g,巴戟天10g。结果:总有效率为98%。齐津丽[7]治疗60例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予以温经汤加减(桂枝6g,吴茱萸6g,川芎6g,炮姜6g,甘草6g,当归10g,白芍10g,半夏10g,党参10g,香附10g,乌药10g),痛甚者加延胡索10g,小茴香10g;四肢不温、腹痛者去桂枝,加肉桂6g,艾叶10g;呕吐、腹泻严重者加藿香正气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气滞血瘀型予以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2g,生地黄15g,牛膝15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10g,赤芍10g,柴胡10g,川芎10g,桔梗10g,香附10g,延胡索10g,甘草10g,益母草30g);小腹坠胀或痛连者加川楝子15g,乌药10g;胀痛加郁金15g,荔枝核15g,丹参15g。总有效率为91.67%。
1.1.2自拟方加减王冬梅等[8]依据“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素问·至真要大论》)“止痛务求从宫治心”,认为原发性痛经除肾虚肝郁、气滞血瘀、寒凝等原因外,心理因素亦不容忽视。运用自拟宁心缓痛方治疗原发性痛经,恶心呕吐者加竹茹;腹泻者加砂仁、白术;腰痛明显者加杜仲、菟丝子。每于经前1周口服,连服3个疗程,效果显著。张树琴等[9]将此分为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气血虚弱型,分别用自拟痛经方艾附暖宫汤;八珍益母汤加减治疗本病96例,总有效率为95.83%。秦婵娟[10]用理气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80例,经前胸胁胀痛加柴胡10g,青皮、陈皮各10g,川楝子10g;小腹冷痛,得热则减加乌药10g,吴茱萸10g,干姜10g;腰痛加桑寄生20g,续断20g,羊藿30g;恶心呕吐加姜半夏10g,陈皮10g;腹痛剧烈,服上药5剂仍不缓解,加血竭3g。经前7d,连服7剂,治疗3个月经周期。总有效率95%。
1.1.3按周期辨证论治夏桂成[11]教授认为,对于本病的治疗,控制疼痛仅是治标之法,加强排卵之后的功能,杜绝瘀浊的产生,预防痛经的发作,才是治本之道,因此强调治疗重在经间排卵期,此期使用补肾调气血的方法,常用验方补肾促排卵汤(当归、赤芍、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茯苓、续断、菟丝子、鹿角片等)。经前阳长时的治疗尤为重要,要养血补肾,扶助阳长,常用右归丸加减服至经潮时停服。经期立专方痛经汤(钩藤、牡丹皮、丹参、赤芍、五灵脂、肉桂、广木香、延胡索、续断、杜仲、益母草、茯苓),临床获效显著。
1.2专方验方刘书婷[12]用妇乐汤口服治疗60例原发性痛经,于经前3d开始,每日1剂,分2次服用,6d为1个疗程,连服3个月经周期,总有效率90%。李来平等[13]用补肾法治疗痛经191例,主方益肾调经汤,肾虚肝郁者加牡丹皮、栀子、柴胡;肾虚血瘀型加山楂,总有效率81.2%。潘彩萍[14]认为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是痛经的主要病机,予自拟调经止痛方治疗原发性痛经126例,总有效率88.16%。
1.3成方治疗叶玲玲[15]用女金胶囊(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肉桂等23味中药)治疗痛经30例,总有效率96.67%。赵薇[16]用归芍合剂治疗原发性痛经68例,总有效率97.06%。陈磊等[17]用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原发性痛经50例,每次1支,2次/d,连续服至月经来潮第1或第2d,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92%。
2外治法
赵宁社[18]以痛经散敷脐,月经前3d敷用,治疗痛经150例,总有效率100%。孙立虹等[19]取神阙隔盐灸,取关元隔姜灸,治疗辨证属寒凝气滞或肾阳虚者36例,痊愈9例,总有效率97.23%。郑玉敏等[20]以针刺配合艾灸,取关元、中极、气海、血海、三阴交、合谷等穴,于经前1周开始治疗,经至时停止,36例共治疗3个周期,总有效率94.44%。信妙鸾[21]以耳穴贴压治疗痛经1000例,气滞血瘀型取交感、子宫、皮下、卵巢,配肝,气血亏虚者取子宫、肝、肾、内分泌,配交感、神门,以王不留行粒贴压,总有效率99.66%。张琴明等[22]于冲、任、督三脉及膀胱经施推拿手法,使滞于胞宫的瘀血消散,气血通畅,气血运行恢复正常。钟文元[23]用足部反射疗法,采用全足施术,重点加强子宫、卵巢、生殖腺、下腹部、腹腔神经丛、胸、上下身淋巴结、腹股沟、脾及内分泌、免疫系统反射区,治疗痛经83例,痊愈15例,总有效率100%。
3结语
对于本病,中医治法众多,临床疗效较好。本病病因繁多,病机复杂,有虚有实,虚有肝、脾、肾虚之别,亦有气虚血弱之分,实有寒凝、血瘀、气滞、湿阻之异,且常因实致虚,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相互为患。临症之时,应详察病因,谨守病机,辨证论治,以期进一步提高疗效,缓解甚或解除患者的病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5.
[2]JamiesonDJ,SteegeJF.Theprevalenceofdysmenorrhea,dyspareunia,pelvicpain,andirritablebowelsyndromeinprimarycarepracticesJ[J].ObstetGynecol,1996(87):55.
[3]DavisAR,WesthoffCL.PrimarydysmenorrheainadolescentgirlsandtreatmentwithoralcontraceptivesJ[J].JPediatrAdolescGynecol,2001,14(1):3.
[4]全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中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的调查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5(4):21922194.
[5]刘馨.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研究和中医药治疗进展[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19(4):65.
[6]王萍,张兰柱.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66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7):2287.
[7]齐津丽.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3):323.
[8]王冬梅,闫宏宇.宁心缓痛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体会[J].新疆中医药,2007,25(6):6566.
[9]张树琴,李津鹏,安峥嵘.辨证治疗痛经96例[J].陕西中医,2005,26(5):396397.
[10]秦婵娟.理气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80例[J].吉林中医药,2006,26(10):28.
[11]夏桂城.中医临床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3.
[12]刘书婷.妇乐汤治疗痛经患者6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5):430.
[13]李来平,孙家荣,高云.益肾调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19例疗效分析[J].现代中医,1996,9(2):73.
[14]潘彩萍.调经止痛方治疗原发性痛经76例[J].广西中医药,2003,26(3):47.
[15]叶玲玲.女金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3):3.
[16]赵薇.归芍合剂经前治疗原发性痛经68例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1995,15(6):23.
[17]陈磊,潘碧琦,陆强益,等.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6,26(5):2223.
[18]赵宁社.痛经散敷脐治疗痛经15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1,10(2):43.
[19]孙立虹,杨继军,佘延芳.神阙隔盐灸为主治疗原发性痛经36例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3(16):689.
[20]郑玉敏,王晓滨,王东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36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7):23.
内容提要: 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现行医疗事故责任分配原则可以发现:通过加重院方的责任并不能有效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反而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权益。医疗事故责任的合理分配应该在医院和患者之间,将医疗事故责任确定在社会总成本最小化的有效点上,同时将医疗风险予以分散,并辅之建立医疗责任保险的新形式与新机构、建立公共卫生的政府诉讼制度。
一、经济分析在法律领域的运用
二、现行医疗事故责任分配原则
“'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创造者。每条法律规则的产生都源于一种目的,即一种事实上的动机。”[4]由此,我们评价现有关于医疗责任分配原则优劣的标准,也应当是其实施的社会效果是否符合其制定的目的。显然,我们的医疗事故处理的法律法规,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尽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更好地保护患者的权利。那么,我国目前的医疗事故处理机制是否满足了这一需要?目前所实行的医疗事故处理的方案,其主要依据在于2002年4月1日正式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和同年9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这两部法规中,对医疗事故的举证责任、医疗事故的内涵、医疗事故鉴定及赔偿制度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规定,对医院一方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其中,《规定》第4条即众人所熟知的医疗事故责任认定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通过对医院一方责任的加重,尤其是通过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实际上是在医疗事故责任认定中对医院采取了过错推定原则。使患者一方在举证上处于有利的地位。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医患双方的力量对比(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双方的力量对比也并不悬殊,甚至有时患者还可能处于优势地位)。那么,这种医疗责任的举证分配原则是否能够达到立法者预期的社会效果?下文的论述得出了与立法初衷相反的结论:
首先,医院方可能会因为过度的担心而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医疗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必然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况且现实中的疾病状况是复杂多样的,它不会和医学教科书的内容严格保持一致,尤其是在某些危急情况下,或者是出现了临床上少见甚至从未出现过的状况,这时候就需要医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医疗技术常规,大胆采用新的或临床试验性的抢救措施。这些措施毫无疑问伴随着更大的风险,但是如果不予以实施就可能误过治疗的最佳时机。但是如果对医院的责任规定过于严格,就有可能导致医务人员在对病人施行治疗时存在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于为了回避医疗风险而拖延对病人的抢救,或者采用最为安全保险但实际效果不佳的保守治疗方法。
其次,医院方为了避免风险还可能采取过度预防措施。由于患者的体质不同,因而相对的也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有些患者可能不能适用特定的药物或治疗,所以在进行某些治疗前必须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身体检查,这就像我们在注射青霉素之前需要“皮试”一样。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并不需要进行检查,或者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常规检查就可以了。但在严格的责任原则下,医院为了躲避风险,很可能会要求患者做出不必要的诸项检查,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突况,或者借以逃避将来可能出现的治疗纠纷或诉讼。这就必然会大幅度增加治疗成本,加重患者的负担。
最后,作为一种自然科学的医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医疗活动是具有探索性和科学性的工作,尽管随着医学的进步,过去许多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疾病,例如肺结核,都已经得以克服,但是医学并非无所不能,如果期望所有疾病都可以预防和治疗仍然是不现实的。[5]人的疾病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探索,在这期间可能还会有新的疾病产生出来,非典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而且即使运用已经非常成熟的医疗技术也可能会出现料想不到的变化,诸如产生无法预料的药物副作用或者并发症等,这也是自然科学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是其必须面对的风险。[6]而且医疗风险的产生是复杂的,对某些病症,以目前的医学水平可能仍然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这时如果要求医院对自己的行为提供确定的证据,恐怕会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医院从事医疗工作所必须承担的风险,否则,难道这种风险要由患者承担吗?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医疗事故作为一种社会风险,如果单纯地把它推给患者承担并不合理的话,那么一味地加重医院责任,由其来承担风险,同样也是不公平的。不但如此,正如上文所分析,在一定意义上,这不但不会保护患者利益,反而会不利于患者。
针对上述困境,寻找出较为合理的医疗责任与风险承担方式和最大限度分散风险的途径,正是本文下面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三、医疗事故责任分配的法经济学分析
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医疗风险是否是可以消除的?如果可以消除,我们就应该致力于如何消除医疗风险;否则,就应该公平的分配风险。
医疗事故责任作为一种侵权责任,正像科斯所分析的:“人们一般将该问题视为甲给乙造成损害,因而所要决定的是:如何制止甲?但这是错误的。我们正在分析的问题具有相互性,即避免对乙的损害将会使甲遭受损害。真正的问题在于,是允许甲损害乙,还是允许乙损害甲?关键在于避免较严重的损害。”[8]对于医疗事故,人们一般把它看作医院一方给患者一方造成了损害,所以要解决的关键就是如何防止医院造成侵害。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问题具有双向性:如果只注重避免对患者的损害,就将会加重医院的责任,使其遭受损害,所以在医院和患者之间必须作出选择。医、患就像是天平的两端,责任的砝码拨向哪一边,在风险发生时,那一方就要全部承担或者较多地承担损害。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确定这个责任“有效点”的合适位置?
从经济学上的视角看,侵权责任体系的目标就是要使事故造成的损害和预防成本这两者之和实现最小化,而对于这一成本的变化趋势,则可以用一个图表来表示。正如下图所示,假设横轴x代表在医疗中的预防水平,竖轴y代表医疗事故所造成的损害,在简单化的理想模型中,假设社会上只存在预防成本和事故损害成本两种成本。那么医疗事故发生的概率A将会随着预防水平(x)的提高而降低,但是为了减少医疗事故所付出的预防成本B则会随着预防水平的提高而上升。所以,当预防成本和事故损害成本两者相加时,就得出医疗事故问题的总的社会成本曲线(A+B)。
这样,最后得到的曲线A+B就是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在这条抛物线上存在一个最低点x',也就是社会总成本最小的预防水平,而这也是我们要在医疗事故责任中寻找的有效点。在确定了预防水平的有效点之后,需要分析在医疗中的预防动力问题。我们知道,医疗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与之相应,对医疗事故的预防也是一种双边预防,即医院和患者都应当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果只有一方采取,那就很难防止事故的发生。在治疗期间,一方面,医院必须要认真负责,以谨慎的态度,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对应的,患者也有协助、说明、告知等义务,如向院方医生诚实告知自身的病状、病史以及自己的特殊体质,遵照医嘱进行服药和休养等。其中任何一方的疏于预防,都可能会导致事故发生律的上升,进而增加事故损害的成本。从这种互动的关系出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医疗事故的责任认定中,如果趋向于加重医院一方的责任,则会促使医院采取较高的预防水平,而相应的,患者就会采取较低的预防水平,并且医院方的责任越严格,患者方就会越疏于防范;相反,如果趋向于减轻医院一方的责任,就会促使患者提高防范水平,而医院就将疏于防范。那么假设两种极端的情形,一是医疗事故发生后,医院一方承担全部责任;二是医院完全不承担责任,就会出现下面的列表中的情况。
医 院 患 者
医院承担全部责任 严格预防水平 不预防
医院完全不承担责任 不预防 严格预防水平
而根据上文的分析,这两种效果无疑都不是我们追求的。极端严格的预防水平将会导致预防成本的急剧增加,而另一方的不预防又会使医疗事故易于发生,增大事故损害的成本,因此单纯追加一方的责任并不是减少医疗事故问题社会总成本的有效方式。在一定的限度内,加重责任可能会降低社会的成本,但是如果责任的加重超过了适当的界限,则会导致社会成本的不降反增。当加重医院的责任时,在一定的限度内可能会达到医疗事故的减少,社会成本的节约,但是一旦越过了临界点,责任原则的副作用就会显现出来,而且会随着责任严格程度的提高而越来越明显,所以溢出临界点之后的范围就是责任原则的禁止区域。[9]由此看来,医疗事故问题并不能够通过单方加重院方责任来解决,而且一旦进入责任禁区,其后果恰恰将适得其反。由此可见,在如何分配医疗事故的责任风险这个问题上,我们既不能一概而论地主张由医院一方包揽风险,也不能不负责任地将风险推卸到患者一方,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确定在医院和患者之间公平地分配风险的责任点,从而实现整个社会成本的最小化。
在实践中,究竟应该如何确定这个风险划分的责任点,本身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责任点虽然在理论上是确定的,因为经过数学、统计学与经济学的换算,我们总可以得出一个实现社会成本最小化的点;但是在实践中,这个责任点却往往是不确定的,因为在现实中,一切社会资源与成本都处于不断流变中,所以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固定的参数进行换算。但这并不意味着分配风险的责任点毫无意义,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指导风险分配机制的规划思路。根据这一思想,医疗事故的责任划分不可以是一个非此即彼的、简单的二元划分过程,这种一刀切的规划方式并不能有效地改善医疗事故的责任状况,责任成本的界定是更加复杂的问题,需要考量到医院和患者双方的具体状况。同时,虽然医疗事故的责任点本身并不是完全固定的,但这不是说它是不能操作的,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数据统计和经济学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大致的责任点范围,在这样一个范围内,允许具体的责任点有一定的上线浮动幅度,从而保证其相对的灵活性,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同时,根据责任点划分的原则,有一些硬性的责任承担是医患双方所不能推卸和避免的,例如,院方应该保证患者的知情权,确保患者明白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医院也必须保证提供具备相应资格的医师、以及确保在治疗过程中认真负责等,这是院方的义务;而对于患者来说,则应该如实地向医生陈述病情、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等。但是,也正是因为责任点确定的困难,以及单纯依靠风险责任的划分并不能最大程度地化解风险,因此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措施,这就是通过下方中的其它机制来分散医疗事故的责任风险。
四、医疗事故责任风险的分散机制
上文的预设只是在医院和患者双方间分配医疗事故的风险。在这两方主体中,医疗风险要么由医院承担,要么由患者承担,要么由双方分担,只涉及到如何分配风险,而不存在化解风险的问题。但社会并不像假设的模型这么简单,实际上,在这一关系中还会有其他主体的参与,而且参与主体越分散、数量越多,其承担风险的能力就越强。[10]所以由分散的社会主体来承担医疗事故的部分风险,其效果无疑将优于仅在医患双方间分配。因此,如何分散医疗事故的风险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主张建构以下制度化解这一问题。
第一、建立医疗责任保险的新形式与新机构。在我国, 医疗执业面临的风险是医疗责任导致的索赔风险, 同时衍生出医疗纠纷处理风险, 归根结底还是医疗过失责任的索赔风险。由于这些风险的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发展, 不能适应公众对于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的要求, 这除了完善立法,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外, 通过医疗责任保险转移医疗执业风险, 是现代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符合国际医疗风险管理的通用方法。因此选择一种符合我国实情的医疗责任保险形式, 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十分必要。
首先,设立医疗责任保险信托公司。一方面,该机构的设立在法律制度层面具有可行性。所谓信托, 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 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 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 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 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通常委托人(医疗机构或者医师)通过信托合同委托某一机构, 按照委托目的以及约定的程序对医疗过失行为进行赔偿。根据我国信托法规定,对医疗卫生事业而设立的信托属于公益信托,受国家的鼓励。可见,医疗责任保险信托,从法律层面和具备可行性。另一方面,在现实角度,该机构的设立也具有可操作性。根据信托法的规定,公益信托的设立和受托人的确定, 应当经有关公益事业的管理机构批准。公益信托的信托财产及其收益, 不得用于非公益目的。并且公益信托应当设置信托监察人, 公益事业管理机构应当检查受托人处理公益信托事务的情况及财产状况。受托人应当至少每年一次做出信托事务处理情况及财产状况报告, 经信托监察人认可后, 报公益事业管理机构核准, 并由受托人予以公告。
再次,推行强制医疗责任保险。由公权力强制推行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旨在对受害者的补偿, 预防如果责任保险的保障额度不足, 受害者可能仍得不到足额赔偿时的救济。在公权力介入医疗责任保险时,应考虑大、中、小医院和个体行医者面临的医疗风险。作为强制式的保险, 应明确规定最低保险限额, 而且保单不设免赔额, 以防投保人通过投保低额保险来规避其投保责任, 损害受害患者的利益; 强制保险仅在对患者提供最基本的保护, 并非提供完全充分的保障。它要求保险人接受任何合法行医者的风险, 由政府进行必要的费率干预, 以降低保险人承保权限和风险选择能力。
第二、建立公共卫生的政府诉讼制度
--------------------------------------------------------------------------------
注释:
[3]钱弘道:《经济分析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18页。
[4]耶林。法律,作为目的的手段,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04页。
[5]曾二秀:《侵权法制度选择的理论、方法与规则 –欧美侵权冲突法比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6] 孙厚纯:《完善医疗事故赔偿的设想》载《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7]赵新河:《简论医疗事故的司法鉴定制度》载《法律与医学杂志》,2000(3)。
吾师党中勤教授,是河南省名中医,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党中勤教授熟读中医经典,精研现代医学,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擅长肝胆、脾胃病的诊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近30载,其中对胆囊息肉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就党教授治疗胆囊息肉(直径<5mm)的经验加以整理,以供同道参阅。
1 对胆囊息肉的认识
祖国医学对胆囊息肉没有病名记载,党中勤教授认为,胆囊息肉属中医学“胁痛”、“胆胀”、“积证”之范畴,病位在胆,涉及肝脾。其病因多与情志郁结、饮食所伤、体质肥胖、肝胆宿疾(如病毒性肝炎、胆囊炎伴结石) 等有关。。主要病机为肝失疏泄,胆腑郁滞,日久气滞血瘀,发为有形之物。胆囊息肉临床表现以胁痛最为多见,《诸病源侯论》有“邪气乘于胸胁,故伤其经脉,邪气与正气交搏故令胸胁相引而急痛也”。提出该病的发生于肝胆经有关。胆液为肝之生化聚成,生理功能以同行下降为顺,胆汁的储藏排泄为肝的疏泄功能加以调节,肝的疏泄功能亦包括胆的疏通畅泄。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就会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而胆汁排泄不畅亦会影响肝的疏泄,所以本病病位在胆,病源在肝,胆病应从肝论治。中焦脾胃为气机之枢,但脾胃的升降运动亦有赖于肝胆之气的疏泄,脾无肝胆不能升清,胃无肝胆不能降浊。因此脾胃有病可以影响肝胆,肝胆功能失调亦可以影响到脾胃,所以临床上胆囊息肉的病人常出现食少,腹胀,这都是影响了脾的运化功能,脾失健运所引起的。
2 治疗原则以疏肝利胆健脾为主
对本病的治疗,党教授常强调中医药疗法,胆附于肝,肝胆因经脉络属,功能相辅相成,互为表里。胆胀在发病过程中,往往肝病及胆或胆病及肝,形成肝胆同病。因此,胆病须治肝,治胆须调肝。一是疏肝理气以利胆,若肝郁气滞,症见胁肋胀痛,善太息,暧气不止,纳差胸闷,舌淡,脉弦或沉弦者,此类患者常伴不同程度焦虑症状。治应疏肝理气以利胆,可用四逆散加减治疗,药用柴胡15g枳实12g赤芍15g青皮10g姜黄9g川楝子10g延胡索15g佛手12g。二是疏肝清热以利胆,若肝胆郁热,症见右胁灼热而痛,口苦而干,心烦少寐,面赤,头晕目眩,胃院满闷或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应以疏肝清热以利胆,常用左金丸、丹栀逍遥散、四逆散等加减,药用:黄连6g吴茱萸3g牡丹皮10g栀子12g柴胡15g黄芩12g郁金15g川楝子9g白芍15g等。
3 灵活辨证 随症加减
胆腑以通为用,治兼和胃通腑,胆气以通降为宜,胃则受纳、腐熟水谷。胆与胃在生理上存在着“胆随胃降”的关系,能共同调畅脾胃肝胆之气机,协同胃腑受纳、腐熟水谷杂志网。胃失和降,则影响胆之和降。反之,胆的病变亦影响胃之和降。在胆胀病变过程中,常出现胃失和降的症状。治疗本病时,应注意降胃通腑,通过恢复胃之通降,达到疏利肝胆气机之目的。临床上,很多患者是以胃脘不适症状反复不愈前来就诊,常伴口苦、纳呆、痞满等症。
若燥热内结阳明,症见胁肋灼热胀痛,腹胀便秘,口苦口臭面赤,午后潮热,舌红、苔黄而干燥,脉弦滑数者,可用大柴胡汤、清胆汤等泻热导滞,通腑利胆,药用大黄6g枳实12g柴胡15g郁金15g莱服子18g延胡索15g白芍15g等。若湿热郁滞肠腑,症见右胁胀满而痛,胸闷纳呆,恶心欲吐,腹部胀满不适,大便粘滞不爽,或身目俱黄,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濡数者,方用茵陈蒿汤、枳实导滞丸等加味以清热利湿,通腑利胆。药用茵陈12g大黄3g栀子9g金钱草15g茯苓15g柴胡12g姜半夏12g郁金15g枳实10g木香10g槟榔15g等。若肝胆气逆,胃肠气滞,症见胁部胀痛,腹胀脘痞,矢气频频,嗳气不止,舌淡,脉弦者,方用六磨汤加减。
4 注重身心调护,与药物治疗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患者常伴有明显的精神症状中医药疗法,这种来自于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不足,造成不同程度的恐慌和担忧,日久成抑郁状态。进而这种情志的失调又不利于疾病的康复甚或导致病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临床上,党教授很重视对病人的精神疏导,使病人正确认识自身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有严重精神焦虑患者,可适当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期间嘱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宜吃清淡少渣饮食,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宜适寒温,避免劳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适当的身体锻炼能辅助本病的康复。
5 病案举例
[摘 要] 目的:调查影响腰背痛患者到针灸科求治的因素并观察针灸治疗腰背痛的初期疗效。方法:将45例腰背痛患者采用叙述性研究方法,通过问卷形式了解患者到针灸科求治的原因。针灸取穴以肾俞、大肠俞、命门、腰阳关为主,治疗1、2次,以治疗前后疼痛、烦恼评分和欧氏失能指数(ODI)评价其初期临床疗效。结果 :推荐(12例, 26.7%)、相信中医(10例, 22.2%)、医院品牌(6例,13.3%)、医生口碑(5例, 11.1%)是患者到针灸科求治的主要原因。治疗后ODI、疼痛评分和烦恼评分分别为11.0±7.3、5.0±1.9、4.8±2.1,与治疗前12.6±7.7、6.5±1.8、6.7±2.1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医院、医生的良好信誉,中医针灸的良好口碑是患者求治于针灸的主要外在因素,针灸治疗腰背痛的初期疗效与病人的预期值一致。
[关键词] 腰痛/针灸疗法;背痛/针灸疗法;因素分析,统计学;针灸疗法/统计学和数值数据
Survey of factors of the patient with lumbago seeking for acupuncture treatment and observation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at early days
HE Jing1, Ernest Volinn2, ZHAO Yu1, LI Jia1 (1.Rehabilitation Acupuncture andmoxibustion Center, Huaxi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2.Pain Research Center, Judas University, US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factors of the patient with lumbago seeking for acupuncture treatment and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at early days.methods The factors of the patient with lumbago seeking for acupuncture treatment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in 45 cases of lumbago.The patients enrolled were treated by acupuncture andmoxibustion for 1-2 sessions with Shenshu (BL 23), Dachangshu (BL 25),mingmen (GV 4), Yaoyangguan (GV 3) selected.Changes of pain, restlessness score and ODI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used for assessment of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at early days.Results Recommendation (12 cases, 26.7%), believing Chinesemedicine (10 cases, 22.2%), reputation of hospital (6 cases, 13.3%), public praise of doctors (5 cases, 11.1%) weremain causes for the patient with lumbago seeking for acupuncture treatment.ODI, pain score and restlessness score were 11.0±7.3, 5.0±1.9, 4.8±2.1 after treatment and 12.6±7.7, 6.5±1.8, 6.7±2.1 before treatment, respectively,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ll P0.05).Conclusion Good reputation of hospital and doctors, and good public praise of acupuncture andmoxibustion aremain external factors for the patient with lumbago seeking for acupuncture treatment,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moxibustion on lumbago at early days is identical to the patient′s expectation.
KEY WORDS:Low Back Pain/am ther;Back Pain/am ther;Factor Analysis, Statistical;Acupuncture-Moxibustion/statist
腰背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综合征,是造成人们工作能力下降和生活质量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欧美国家的腰背痛病人常常到骨科、神经科、康复科和疼痛科就诊。我国的腰背痛患者除了到上述科室就诊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求治于针灸疗法。西方国家的研究者逐渐意识到用镇痛药对症处理腰背痛,不但医疗费用逐年升高,而且易成瘾,胃肠道反应和男性荷尔蒙减少等副反应越来越值得高度关注。所以,一些国外研究者开始关注针灸治疗腰背痛的疗效以及相关因素[1]。腰背痛的临床调查有助于确定患者的求治原因和疗效影响因素,从而有效地指导腰背痛的治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针灸中心和美国犹他大学疼痛研究中心Ernest Volinn教授合作,于2007年9月―10月对到华西医院针灸科求治的腰背痛患者进行临床调查,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叙述性研究,对符合纳入条件的受试者进行调查。纳入条件:腰骶臀部等解剖部位出现疼痛症状,伴有或不伴有下肢的症状[2],包括:①非特异性腰背痛:引起疼痛的具体病理部位不能十分肯定,涵盖了腰肌劳损、肌纤维织炎、肌筋膜炎等急慢性腰部病变的各种诊断;②根性腰背痛:又称坐骨神经痛,多数由椎间盘突出引起症状。排除标准:①年龄小于20岁、大于64 岁者;②做过背部手术、脊椎骨折、孕妇、脊椎肿瘤、结核等特异性下背痛患者。本研究共纳入了45例患者,其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40.4±11.1)岁;体质指数22.3±3.0;工作强度4.5±2.5(以0 代表根本不需任何体力,10 代表需要非常强的体力)。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资料的收集
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相关问卷答案手写填入“腰背痛调查”表格,表格有以下3个部分:①筛查(调查研究前准备):对愿意参与研究又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给一个编号;②基线问卷(主要内容见表1);③基线问卷后的48 h电话随访问卷(主要内容见表2)。
所有内容在调查结束后由2位统计员录入Epidate库(问卷电子版)。
2.2 治疗方法
(1)针刺:均采用苏州医疗用品厂生产的华佗牌毫针,针长25~40mm,直径0.30mm。操作规范:令患者采取俯卧舒适位,穴位选取肾俞、大肠俞、阿是穴、委中、昆仑、复溜等,选用毫针双手夹持直刺进针10~35mm左右,采取轻提重插的轻补行针手法,患者以有酸胀感为得气指征,得气后留针,其间每隔10min行针1次,每次采取同样轻补手法行针2min左右。留针30min。
(2)灸法:在留针期间,医生用点燃的药物艾条(成都滨江药用灸条生产厂出产),悬灸命门、腰阳关,每穴灸疗均以患者感到穴位皮肤温热舒适为度。每日治疗1次。
本研究观察基线问卷后48 h的初期疗效,所以患者共治疗了1、2次。
2.3 统计学处理
按照Epidate建库(问卷电子版),2位统计员分别录入,导入Excell表,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指标
以治疗前后疼痛、烦恼评分和ODI评价其初期临床疗效。
3.2 结果
(1)45例患者既往3个月用中医药疗法治疗腰背痛的情况
45例患者中,25例(55.6%)接受过中医药疗法,这25例中只有6例接受过1~7次针灸治疗,19例只接受过中药内服或/和外敷治疗。33例(73.3%)接受过西医药治疗,12例(26.7%)只是采取热敷、揉按、叩打等方法缓解腰背痛。
(2)到华西医院针灸科求治的原因
推荐(包括朋友和挂号员)12例( 26.7%),相信中医10例(22.2%),医院品牌6例(13.3%),医生口碑5例(11.1%),为了寻找有效治疗5例(11.1%),希望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只提到症状、无回答各有1例(6.7%),还有4例(8.9%)以上原因都不是。45例患者中有24例(53.3%)其直系家庭成员在过去5 年中接受过针灸治疗。
(3)45例患者治疗前后ODI、疼痛、烦恼、估计帮助评分变化见表3。
表3 45例腰背痛患者治疗前后ODI、疼痛、烦恼、估计帮助评分比较 (x±s)
由表3可见,45例腰背痛患者治疗后ODI、疼痛、烦恼评分有改善(P0.05),说明针灸治疗腰背痛的初期效果与预期效果是一致的。
4 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用“下背痛”作为“腰背痛”标准术语,逐渐规范其临床诊断与治疗。但目前无论是在诊断还是在治疗上都存在相当的难度[2]。
从本次的调查可以看出,推荐(包括朋友和挂号员)、相信中医、医院品牌、医生口碑是患者到针灸科求治的主要因素。这说明中医针灸的良好口碑,医院、医生的良好信誉,是患者求治于针灸的主要外在因素。但大多数腰背痛患者(73.3%)首先采用了西医药方法缓解症状,半数患者(55.6%)用了中医药疗法,但这25例中只有6例接受过1~7次针灸。可见,针灸疗法可能受时间、疼痛、就诊方便度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在其他治疗效果不佳后,患者往往受亲人、朋友的影响,开始寻求针灸疗法,但往往有部分病人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时机。
从笔者的调查还可以看出,针灸治疗腰背痛的初期效果与病人的预期值一致(7.1±1.5,7.2±2.3),这与治疗前后ODI、疼痛和烦恼评分的变化符合。治疗后ODI、疼痛评分和烦恼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
针灸作为一种在国内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中医传统疗法,也应该成为世界卫生组织下背痛治疗指南中的一种主流方法,这对提高患者对针灸疗法的认知度,促进中医针灸更好地为世界人民服务有一定意义。探讨患者为什么到针灸科求治、疗效如何,有利于培养针灸工作者宣传针灸疗法、提高针灸技能、创造专业品牌的意识。
关于针灸治疗腰背痛的远期疗效以及疗效影响因素需要进一步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 观察透针加中药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透穴刺法加中药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为主,治疗顽固性面瘫患者38例,以7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愈23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37%。结论 透针加中药对顽固性面瘫是一种安全方便、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顽固性面瘫; 针灸疗法; 透穴刺法; 中药疗法; 针药并用
面瘫又称“口僻”,亦称“口眼歪斜”,是临床中医科常见病。多数患者治疗方法得当,常在2个月内完全治愈,如不能治愈者,称为顽固性面瘫。面瘫虽然不会给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但是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既给患者的学习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也在精神上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针灸是治疗面瘫的有效疗法,但方法较为单一,临床治愈率并不是很高。综合治疗周围性顽固性面瘫的疗效肯定,已被广泛应用。笔者自2007年10月~2010年1月采用透穴刺法加中药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为主,治疗顽固性面瘫38例,获得较理想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8例患者均来自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及住院部会诊患者,其中男16例,女22例,年龄11~56岁,均为发病后3个月或发病后经过针药等治疗3个月以上未见明显疗效者。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余,有5例为反复发作2~3次。诊断标准参照《临床常见疾病诊断标准》中面瘫诊断标准[1]。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所有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闭眼、皱额、蹙眉,眼闭合不全,眼有露白,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嘴歪向健侧。耳后可有自发性疼痛及压痛,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过敏、外耳道疼痛或感觉迟钝及疱疹等。
1.2 治疗方法
1.2.1 透穴刺法:针刺多取手足阳明经为主,采取局部近选与循经远选方法取穴。患侧阳白透鱼腰,人中透地仓,地仓透颊车,颊车透下关,四百透地仓,承浆透地仓;健侧阳白透太阳,太阳透下关,下关透颊车,颊车透地仓,地仓透人中,地仓透承江,合谷(双),中脘,天枢(双),足三里(双),瘀血盛加三阴交(双),血海(双),痰湿盛加丰隆(双)面部诸穴行透穴刺法,针体与皮肤呈15°角,紧贴皮下组织由一穴向另一穴透刺,患部与足三里用补法。其余穴位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20~30 min,中间不行针,7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间隔2~3 d,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2.2 中药疗法:补阳还五汤加牵正散加减。其组成:黄芪30 g,赤芍、当归、川乌、地龙、丹参各15 g,桃仁、红花、僵蚕、桂枝各10 g,蜈蚣2条,甘草5 g;重者加白附子10 g,全蝎10 g;头痛加白芷10 g,藁本15 g;肝阳上亢黄芪减至15 g,加钩藤12 g,杭菊12 g,石决明30 g,痰盛者加半夏10 g,天竺黄10 g;脾虚者加党参,白术。每日一剂,10剂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痊愈:颜面对称,面肌功能恢复正常,面瘫症状完全消失;显效:面容及面肌运动功能基本恢复,症状明显好转,额纹、闭目、示齿3项指标中有部分未完全恢复正常;好转:面容及面肌运动功能较前好转,但额纹、闭目、示齿3项指标未恢复正常;无效:经治疗3个疗程,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治愈23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37%。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56岁,右侧面神经麻痹4个月,症见右侧口眼歪斜。右鼓腮不能,漏气,右鼻唇沟变浅,右眼不能闭合,右侧额纹消失,头颅CT未见异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胃纳差,神疲乏力,大便时溏。按上法,患侧面部用透穴刺法,平补平泻,足三里,中脘用补法;方药用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加减。患者经治疗2个月后治愈。
4 体会
顽固性面瘫多因患病日久或失治误治,致正虚邪恋,瘀阻脉络,筋肉迟缓不收而成。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外感风寒侵袭面部经络,以阳明经、少阳经为主,以致经气流行失常,气血不和,经脉失于濡养纵缓不收所致[2]。在治疗中所取各穴针刺多取手足阳明经为主,手足少阳为辅。如颊车为阳明胃经穴,地仓为阳跷脉、手足阳明之会穴;颧骼为手少阳、太阳之交会穴,迎香为手足阳明之会穴;阳白为足少阳、阳维脉之会,攒助为足太阳经穴,丝竹空为手少阳经穴;鱼腰为经外奇穴,主治目睑下垂,口眼歪斜。所用的手法中,患侧与足三里用补法,其余穴位用平补平泻手法,以达扶正祛邪,调和气血,化瘀通络,纠偏正邪之目的。
透穴刺法即从一穴进针,针尖透达另一穴(多穴),早在《玉龙歌》中就有该法的记载“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透穴刺法既加强两穴之间的经气传导、扩散,又加强经气感应,增强针刺效果,对改善面部的气血运行,激活面神经功能,效果要优于传统针刺法[3,4]。本法适合于各个时期的面瘫,特别是顽固性面瘫久治不愈所造成的面部麻木、感觉迟钝、肌肉无力,此方法可使局部瘀闭之经脉通畅、肌肤舒展。对改善面部歪斜有特殊功效。
对于顽固性面瘫安定期或后期,由于人体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寒之邪乘虚入中脉络,面部气血不和而痹阻,治宜祛风通络,养血和血,方用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加减[5]。牵正散中具有祛风化痰,通络之功效;补阳还五汤益气固表,活血通络,调和营卫,濡养经脉,提高肌体免疫力,与牵正散配伍使用,相得益彰,效力更大。方中重用黄芪,大补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不伤正;白附子辛散,祛风化痰;僵蚕、全虫祛风止痉通络;当归尾、川芎、赤芍、桃仁养血活血通络,此乃“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地龙通经活络,起到祛风活血通络的作用。该方法使面瘫患者恢复快,且疗程短,疗效好,安全可靠。
临床研究表明,透针加中药的针药并用疗法对顽固性面瘫是一种安全方便、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以两种治疗方法对机体进行双重调节,可大大增强治疗效果,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探讨。
参 考 文 献
[1] 陶天遵.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98.
[2] 徐世祥,刘述昌.医学论文精粹.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03.
[3] 郭明岐,贾志强,张志忠.多针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09,4(20):232.
ClassificationandDifferentialTreatmentofChineseMedicinetoHeadacheSyndrome.LiYing.CountyChineseMedicineHospital,Ningnan615400,Liangshan,Sichuan,China.
【Abstract】Theheadacheisacommonclinicalsymptom,mayoccuralone,orinavarietyofacuteandchronicdisease.Ontheclinicalheadachesaredividedinto:yinastheniayangresistheadaches、congestionheadache、upwardinvasionofliverheadache、asthenicyincausingexcessivepyrexiaheadache。Usedifferentiationtherapyonthedifferentsyndromecharacteristics.
【Keywords】Headache,DifferentialTreatment,ChineseMedicineCurativeEffect,PrescriptionTreatment
1阴虚阳亢头痛
主要表现:头痛且胀,多头顶痛为著,眩晕。伴有腰膝酸软,心烦、急躁易怒、夜寐不宁、甚或则恶心欲呕,或兼有胁肋胀。舌质正常或偏红,舌苔薄黄,脉弦或弦细。
治宜滋阴潜阳,平肝熄风,佐以止痛。
药用生赭石30克,怀牛膝30克,生杭芍20克,生龟板25克,生石决25克,生龙骨25克,生牡蛎25克(以上先煎),寄生20克,杜仲炭20克,天麻10克,15克,牛蒡子20克,水煎服,每日3次。
按:肝肾母子相生,且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肾阴不足,木少滋荣,风阳升动、循经上扰清空所致是证。故以龟板、寄生、怀牛膝、白芍、杜仲炭、滋补肝肾以潜阳;生石决、生龙牡、生赭石、天麻,重镇平阳以熄风;、牛蒡子止头痛。诸药合用,肝肾阴复,肝
阳潜藏,头痛得愈。
2瘀血头痛
主要表现:头痛有定处,经久不愈,舌质正常或暗青,舌下系带青紫,脉涩。
治宜活血通络止痛。方用川芎丹参饮加减。
药用:川芎15克,丹参20克,全蝎5克,蜈蚣2条,益母草15克,玄胡20克,15克,牛蒡子20克,水煎服,每日3次。
按:遵久病入络之古训,宗王清任通窍活血汤旨意,自拟丹参饮。其中,川芎、丹参、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据现代药理研究,川芎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血循环及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且能通过血脑屏障,在脑干分布较多,丹参对改善微循环、加快微循环血流量有明显而肯定的效果,故为主药而命其方;全蝎、蜈蚣通止痛,尤对顽固性头痛有良好的通络止痛功效;益母草活血祛瘀;玄胡活血行气止痛,尤其止痛效果显著,作用部位较广泛;、牛蒡子止头痛。诸药相伍,则瘀血得化,脉络得通,头痛可止。
3肝气上逆头痛
主要表现:头痛略胀,疼痛每因气郁恼怒等情志变化而增减。伴有胸胁胀闷,时太息,性情急燥易怒,舌苔薄黄,脉弦。
治宜疏肝理气,降逆止痛。方用柴胡舒肝汤化裁。
药用:柴胡15克,白芍15克,香附15克,枳壳15克,川芎10克,生赭石25克,怀牛膝20克,青皮15克,川楝子10克,15克,牛蒡子2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3次。
按: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主升主动,情志调节功能与肝气关系密切,且肝之疏泄以调畅气机,气为血之帅。肝脉贯膈,布胁肋,上达巅顶。暴怒伤肝,疏泄失常,肝气上逆,血随于上,而发头痛。故以柴胡疏肝汤疏肝理气,加生赭石、怀牛膝重镇降逆,引血下行;苔薄微黄,是气郁化火之象,故加川楝子以清肝热;青皮疏肝理气;、牛蒡子止头痛。合之,使气血调达,归于和平而痛即止。
4阴虚火旺头痛
主要表现:头痛且晕,面红是而烘热。伴有耳鸣、耳聋,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不欲饮,舌偏红,苔薄微黄,脉弦细数。
笔者从2002年以来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现将101例临床观察资料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将在本院住院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毕业论文 治疗组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最大者73岁,最小者40岁。病程最长者18年,最短者2月。对照组5l例,其中男30例,女21例。年龄最大者71岁,最小者41岁。病程最长者16年,最短者3月。两组患者在病例来源、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轻重程度诸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的报告中所规定的诊断标准⋯执行。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方药组成:山瓜蒌25 g,川芎12 g,鹿衔草、丹参各30 g,姜黄、红花、半夏、西洋参、获苓各10 g等组成。每日中药1剂,加水500 mL,用先武后文之火煎煮,煎至200 mL,去渣取汁,每剂煎两遍,共400 mL。早晚空腹各服200 mL,同时每日服消心痛3次,每次10- 。
对照组:每日服消心痛3次,每次10g 。基础疗法:两组患者均每日应用维生素C 2 g,10%氯化钾10 mL,能量合剂2支加入10%葡萄糖50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每个疗程连用10 d。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可采用吸氧、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等措施;治疗组原则上不采用其它措施,若患者病情加重可采用吸氧、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等措施,则按无效病例进行统计。2周为1疗程,第1疗程结束后休息2 d,再进行第2疗程;第2疗程结束后终止观察,进行统计学处理。
疗效标准按照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1979年9月·上海) 执行。
3 治疗结果
(1)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51%,组间有极度显著性差异(P
4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病位在心,与阴寒之邪侵袭及心肝肾功能失调有关,这些因素可导致痰瘀互结,内阻心脉,不通则痛。因此,我们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其主要病机是心肾亏虚为本,痰浊瘀血阻滞心脉为标的本虚标实证。本着“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大法,选用培本扶正,温补肾阳的鹿衔草;配宽胸利气化痰宣痹之瓜蒌;养血活血之丹参;活血行气止痛之川芎,共达扶正祛邪,祛痰化瘀之效。
有研究证明,该方中药物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可使部分病人胆固醇下降。丹参对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均有影响,具有改善微循环、抗凝、促纤溶、降低全血和血浆粘度作用,川芎具有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及抑制AS斑块与改善微循环作用;瓜蒌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鹿衔草能增加冠脉流量及营养性心肌血流量。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该方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增加营养性心肌血流量;有抗心肌缺血作用;能延长心肌缺氧状态下的小鼠存活时间;能显著降低实验性家兔血清1℃、TG、B一LP[2] ,从实验研究方面为该方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两组处理因素的差别,在于是否应用中药复方煎液。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的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中西医结合疗法控制心绞痛发作和抗心肌缺血作用优于单纯西药疗法。
哮喘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医辨证论治对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作用明显,采用川芎嗪静脉滴注(静滴)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寒性哮喘,临床疗效肯定。笔者拟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客观评价川芎嗪静滴治疗儿童寒性哮喘的疗效,并通过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含量,探讨其作用机理,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儿科学》【2】中哮喘发作期的证治分类标准,辨证为寒性哮喘。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哮喘发作期分度为轻、中度者;②中医证型属寒性哮喘者;③年龄在1个月~14岁;④法定监护人知情同意受试者。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②非急性发作期者;③哮喘急性发作期分度为重度及危重度者;④本次急性发作使用过氨茶碱或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者。 2 治疗及研究方法 2.2 治疗组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川芎嗪(北京市永康制药厂,批号:0409141),每次2mg/kg,每天1次,静脉滴注。两组均以5~7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
2.3 观察指标 包括两组总体疗效(总有效率和治愈率);主要症状学指标:喘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夜间睡眠障碍缓解时间;血清免疫学指标IFNγ、IL4。
2.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有关哮喘的疗效标准制定。治愈:哮喘平息,听诊两肺哮鸣音消失;好转:哮喘减轻,听诊偶有哮鸣音;未愈:哮喘发作症状无改善。 3.1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表1结果表明,总有效率、治愈率治疗组分别为97.14%、88.57%,对照组分别为88.57%、57.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1 两组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统计方法:卡方检验;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
3.2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比较 表2结果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喘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3 两组夜间睡眠障碍缓解时间比较 表3结果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夜间睡眠障碍缓解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4 讨论
哮喘总的病机为痰、虚、瘀,痰瘀互结尤其是哮喘发作期的主要病机,治疗应痰瘀并重,治痰活血并用。正如《读医随笔》所言:"痰为血类,停痰与瘀血同治"。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提出"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笔者在临床发现,对于寒性哮喘选用川芎嗪静脉滴注常可取得满意疗效。中医认为,川芎辛香行散,为血中之气药,能通达气血。本研究根据中医理论,在总结前人临床应用活血平喘法治疗哮喘经验的基础上,选用川芎嗪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证属寒性的患儿,结果显示川芎嗪可明显缓解咳喘、哮鸣音、夜间睡眠障碍等症状,缩短病程。【参考文献】 [2]汪受传. 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