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4 00:15:1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品德与社会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儿童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就要求我们品德课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力求做到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生活。从而促进他们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儿童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只有在教育引导下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才能使他们的价值不断得到提升。本课程所涉及的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等诸多关系,都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准确理解、对自我的合理把握;他们各方面的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也需要按一定的目标去积极引导。如教学《我们的生命》一课时:课前,我先让班上学生回家访问妈妈,妈妈怀你的时候想到了什么?访问家人,你出生的那天,他们是怎么度过的?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自己不同时期的生活照片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一是让学生汇报访问情况,二是让学生分组分角色表演一小孩出生时的情境剧,再是出示学生收集的照片,并请当事学生讲相关的故事,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一个人成长的不容易,体会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凝结了家人极大的关爱与付出。从而真正让学生感悟到自己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在课堂上以学生家庭生活为基础,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二、《品德与社会》教学应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教学应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实现。因此,在教学中,应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自身生活需要与生理心理特点,教学活动设计只有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活需要与生理心理特点,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
为增进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品德与社会课的活动设计必须强调实践和体验,要根据不同的社会情景和课题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注重实践能力的养成;使学生在充分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提升对社会的关心,发展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基本认识,进而形成积极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品德教学活动必须是开放的,必须以儿童的主体活动为主,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与此相应,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鼓励和引导儿童参与学习活动,评价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如在《从看电视说起》一课中,我就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与父母或祖父母之间因看电视发生的一些冲突,说出自己对他们的一些不满。然后让学生分组分角色表演学生在家看电视遭父母或祖父母训斥甚至打骂的情境剧,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活跃课堂。在这个过程中,每一组表演结束,就让学生进行评价,一是评价表演效果,一是评价剧中人物做法是否合理。通过活动,学生基本上明确了自己什么时候该看电视、该看什么样的电视剧,该看多长时间,家长在什么情况下应予以支持和理解。接着我就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怎样平息在家看电视引起的家庭风波?”让学生分组去挖掘,一些小组从认为把自己的想法给大人们说一说就行了,一些小组认为最好是根据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以及学校建议的合理作息时间,和家长商量一下,订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再把两种情况综合起来,先说想法,后签协议,通过活动,学生明白了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和沟通的一些方法。
三、品德与社会教学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创新。
名言警句语言凝练,内涵丰富,震撼力强,哲理深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好的启迪作用,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导入课文,有新奇感,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创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比如教学《诚信是金》时可选用下面的名言警句导入课文。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当老实人,做老实事,说老实话――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二、创设情境导入
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它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学习情感的最佳途径,是激活课堂教学的有效办法。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唤起学生的直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导入新课。例如:在《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中,我先播放一曲体现“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民族团结爱中华为主题的《爱我中华》之歌,借助优美的旋律和感人的画面,最大限度地调动同学们的情绪,个个手舞足蹈,尽情欢唱。接着,画面切换为来自十个不同民族的如花似玉的小朋友,向学生提出“我国有多少民族?”、“这十个小朋友分别来自哪个民族?”、“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为什么把五十六个民族比作五十六朵花?”等问题,为新课学习作了充分的铺垫。就这样,我通过有声有色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成功导入新课。
三、扣题谈话导入
利用扣题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尽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如在教学《伟大的先人》这篇课文时,可以这样扣题谈话导入:“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代表人物,有造就了72贤人距今两千五百多年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遭受了残酷宫刑整整用了18年时间完成巨著――《史记》的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司马迁,有留下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我国古代爱国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伟大的先人》(板书课题)。”又如在教学《蔚蓝色的地球》这篇新课时,教师可以这样扣题谈话导入:“地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有什么奥秘。同学们一定对地球充满了好奇和困惑。其实,这些困惑,古代的人也曾经想过,他们还想出了种种答案。今天,我们学习《蔚蓝色的地球》,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家园――地球。”
四、设疑激趣导入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设疑激趣导入是指教师根据儿童的好奇心理,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制造学生头脑中的强烈悬念,引发思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设疑激趣导入是常用的有效导入方法之一,如果只简单地提出几个问题作为导入,效果一般。只有精心设疑激趣导入,才会效果显著。如在教学《汉字和书的故事》这课时,我这样导入:“我们每天都要和汉字打交道,那么汉字究竟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又是怎么演变的?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书打交道,那么我国最早的书究竟是什么样的?又是怎么演变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汉字和书的故事》这一课。”这些疑问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学生情绪高涨,为下面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心理环境。
五、竞猜谜语导入
竞猜谜语导入是教师通过让学生猜谜的方法导入新课。这种方法形象、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可以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还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比如,在教学《祖国的宝岛台湾》这课时,我先请同学们猜谜,看谁能先猜出来。“治河堵住水,引水入弯道”、“治水地下流,水流曲线美”、“形似芭蕉叶,卧在东南边,日月潭,阿里山,隔海常相思”,由于谜面不同,谜底相同,在学生猜谜之后,台湾给学生留下了强烈的印象。此时,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台湾富饶美丽,与祖国大陆根脉相连,是祖国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今天,我们就要走进祖国的宝岛台湾,学习一些有关台湾的知识。”
一、教学设计的一般类型
好的教学设计也许并不能保证一堂课的成功,但是努力把教学设计准备得尽善尽美却能够使一堂课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用。
(一)按照教学时间的长短划分
按照教学所需时间段来划分的教学设计,分为长期设计和短期设计,短期设计通常是以某个教学主题、教学中心或某项技能为基础。
长期设计又称单元设计,它是指将一个完整的学习单元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一般要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的时间。长期设计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为这种扩展式的学习形式提供多样化的资料和活动。
除此之外,教师使用的比较多的教学设计,可以按照平时的学习活动计划来设计,或者在长短期学习过程中完成。
(二)按照教学的对象来划分
1.基于教科书来设计
教师通常预先做好设计,以教科书的内容为主要资料来源。他们通过对教科书进行研讨、把握编者的意图,并辅以一些课外资料,以此来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和内容。在这种类型的设计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的作用因此随之降低,课程的基本内容与重难点也不会因学生的差异而发生改变。所有的学生都以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固定主题来组织活动。
基本步骤通常是这样的:
(1)对教科书进行研究,明确教科书中的单元并分配所需课时,参考一些教学参考资料。
(2)把握课程的重难点,并以此来明确课程开展的形式。
(3)参考一些具有权威性的课外辅助资料,充实和丰富课程的内容,使课程更具吸引力和富有个性化。
2.基于主题进行设计
“主题中心”设计,同教科书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对教科书的依赖并不算深,教师可以更加发挥自己的个性来进行设计。同时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比重可以加深,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可以同教师及同学进行热烈的讨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加强。而教师由此可以观察学生的个性与能力之间的差异,以方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因材施教。
3.基于“学生中心”的设计
新概念的教学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选择主题事件,由教师来对学习单元进行综合性设计。学生可以参与进来,决定学习的内容,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查找相关问题的资料,可以自己设计一些学习的内容、方式、活动项目等。这样的设计,使学科之间的联系紧密,界限却不明显。
二、单元设计的基本方法
我们知道,品德与社会课这类综合性课程怎么去设计是与教师的个人决策密切相关的。不同的教师,由于教学经验、思考方法、学识的掌握程度等因素的不同,使得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设计也不同,最后实施所得的效果也有差异。因此,单元设计的基本方法或许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广泛地了解哪些资料可以为课程设计所用,并在设计课程前对所需资料进行整合和掌握,以此来充足课程的内容。
(2)由于品德与社会课的形式和目标是具有多样性的,所以可以设定单元学习目标。可以从所选取的主题事件中获取多种概念、原理、知识等,培养学生对技能的学习以及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3)教师须明确学生在学习完课程后所要达到的目标,否则,教学的设计将会变得意义微小。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单元设计[J].学科教育,2003(5).
在制定《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标准和编订教材时提出的课堂理念是回归生活世界。强调最多的是:教材和课程的编写和制定要从实际生活出发,尽量不要脱离儿童生活,是从根本的角度去思考教材与生活的关系。当这一改革实施后,说明了坚持这个出发点是对的。课程还要对一方面作出努力,最大限度地减小儿童生活世界与教学的距离。
一、回归生活的内涵
回归生活世界具有另一种内涵,就是课程与教材和教学都要以生活世界为目的,即学生所学到的东西要运用到生活世界中去,可以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认识等。由于新课程的社会实践性很强,目的就是进行生活实践,所以回归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更强的本质意义和目的性。前一种的回归是意义上的,考虑最多的是教学如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后一种回归是归宿性的回归世界,是新课程的意义所在,加入仅仅只限于出发点基本的回归,还要让他们接受喜爱这门课,不去考虑是否能回归到生活中来,能否对儿童产生影响和好的作
用,那么前一种回归就没有意义了,要看改革的新课程是否是成功的,就要思考后面的那种回归,要研究比前一种更有实际效果的回归,不仅要下更大的工夫,还有更多难题在等着我们挑战。
二、回归生活的建立
经过上一个阶段的努力,我们初步地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意味着儿童的生活方面与课堂方面有共同的认知,具有回归生活世界的条件。但是有了这一条件还不能确保它能实现现实上的回归。一个整体的生活世界,是由人的各个方面生活组成的,呈现出一个生活世界的整体,它是由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互相作用形成的,是动态的有机组成。一旦失去与其他方面生活的作用和联系,就会脱离,甚至是背离出生活世界成为异化物。能作为生活的课堂,不仅仅是以一个完成的形态存在,还是一种以与其他方面发生互动的形态出现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不在生活中去实行,就会脱离生活,因此贴近生活的教学,才是生活回归世界的前提,走出这一步是关键,如果不走的话,可能连回归的门都找不到,对这门学科的改革不能就此停手,它是一门实践课,从生活出发是根本,只有不断地与生活发生联系和作用才能更好融入生活,成功地去改善人的生活方式,促使学会有道德的社会生活。
三、回归生活的影响
对生活产生影响不是要求教学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学生德性的提高,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即学即用。因此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认真科学地对课程作出分析,不同的内容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也有不同的呈现方式。不同的地方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针,不要简单地采用对号式的联系生活。社会家庭和文化都会对儿童造成不好的影响,研究和正确分析进入儿童生活的过程,科学地、有计划地实现这一过程。要以儿童生活为主体。只有课程内容融入他们心智结构时才可能对其生活起到作用。生活外在化过程就会经过主体内在化过程体现,这是一个过程的两个侧面,充分研究内在化机制是课程教学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
在以前的德育教学大纲中都强调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但以往的德育课程的教材编写,他们的出发点都脱离了儿童的生活世界,因此就难以在儿童的生活世界中发挥它的作用。在这种课程体制下,德育的工作不能在生活统一的指向下一起作用,在新课程中,这种情况会发生改变,因为新的课程与生活有了同质性,有了走向儿童生活的通行证,有可能主渠道发挥了作用。如果不能沟通课程与生活的连接渠道,生活的活水浇灌不到课堂,课堂涌出的清泉也就到达不了生活的彼岸。因此,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发挥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将学生的德育工作形成整体,这些问题也是在继续寻找回归生活之路。
新课程的教材和课程是根据儿童的生活转化来的,教材与课程要转变为儿童的生活,从生活中学来并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是对回归生活世界的全面理解,对于新课程的进行,后一种转化和回归的探索和研究要提上日程,否则就很难实现新课程要求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A-0088-01
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一般来说,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所以,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关注儿童的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领儿童“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
一、结合生活实际,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生活。因此,准备、设计每一节课都得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我们互通有无》一课,教参上目标大而全,从情感态度到行为习惯,从知识技能到过程方法,好像滴水不漏,但是不具体,操作性不强,而且有些描述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我校地处农村,经济欠发达,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不多。因此,对于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我校学科教研组经过研究讨论,将其定位为:(1)情感态度: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我们身边的出口和进口商品,了解外来词汇,知道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重要性,全球经济走向了全球化。(2)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经济活动,养成用开放的视野思考问题的习惯。(3)知识与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4)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了解、整理归纳,让学生了解互通有无就在身边,由来已久,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来临。
这样的教学目标,调查了解的都是学生身边的事,具有操作性,便于实施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调查,发现身边的玩具厂、水泥厂的产品都出口到亚、欧、美、非等地,我们使用的手机、电视、电脑和照相机等都有进口的,而且我们家乡的企业也有了“洋专家”。所有这些,学生由于亲身感受到,觉得亲切,课上学习的热情很高,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很快对经济全球化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链接学生生活,活化教学资源
教材,作为课程的重要载体,是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基本的步骤和方法。但是,教材“只是学生学习文化的一根拐杖”,不能把教材当做学习的全部。尤其是品德课的教学,更是不能离开学生的生活、对学生进行空洞地说教。
在教学《天有不测风云》一课时,笔者及时地把玉树地震和冰岛火山爆发的资料补充给学生,在“天灾无情人有情”的教学中,笔者把2008年我校学生给汶川地震捐款的照片做成课件,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学生看到自己捐款的照片,一个个十分自豪,纷纷表示要继续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为玉树震区献爱心。同样是这一课的教学,由于有了我校学生的捐款事例,笔者就大胆地把南京孩子为新疆捐款的素材给删了。实践表明,联系学生的生活,活化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更好。
三、挖掘生活经验,组织有效教学
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效教学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尤为重要。在品德课的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再现生活情景,唤起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学习道德,提升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理解。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不说话的朋友》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活动一:说我认识的“朋友”。教师出示邮政信箱的示意图,让学生说说它的作用。由于邮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所以学生感觉到非常亲切。由此,引出“公共设施”的概念,从而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公共设施。
活动二:我为小区请“朋友”。出示一个新建小区的示意图,让学生为新建的小区设计公共设施。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别在自己认为合适的位置贴上示意图,然后在全班展示,说说自己的理由。
活动三:我替“朋友”说说话。通过阅读《椅子的哭诉》,了解有些人对这些“朋友”并不友好。让学生听一个真实的故事,明白损坏公共设施的严重后果。然后,请学生代公共设施对人们说说心里话。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传统意义上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其突出的特点是以育人为本,重视培养儿童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目的是发掘学生热爱生活、乐于探究的潜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学生的体验和实践,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简而言之,即教师引导学生置身于实际的社会情境中,使其在认识和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我对于《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如下想法。
一、精心设计导语,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
良好的导语设计会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变得兴趣盎然,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四年级品德教学中有这样一课:《今天,你安全吗?》。在这节课中,我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每天我们背上书包离开家门时,关心你的妈妈、爸爸、爷爷、奶奶都要对你说什么?他们希望你安全,你的健康平安就是所有关心你的人的快乐幸福。所以对于你们而言健康平安地长大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今天你安全吗?》,学完这课后,你们会知道很多知识。”当孩子们听完了这段导语,顿时求知欲提升,激发了孩子探寻的兴趣。
二、挖掘教学资源,让课堂更精彩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对于教学资源的认识主要局限于教科书、教学挂图等,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要因素,也就是教师和学生,他们本身就是珍贵的教学资源,如在教学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活动中对某方面思维的触动等。教学资源的挖掘,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更精彩。在讲《温暖的家》一课时,我先出示了自己的家庭合影,这样首先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紧接着我结合照片上的人物对学生进行了分析,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成员进行发言。这样让学生明白了每个人在家庭中的不同分工,为下面整个单元的教学做了铺垫。
三、增加生活体验,促进认识的深化
只有实践之后才有真实的体验和感悟,才能使道德的认识逐步转化为道德的行为。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体验,努力弥补知行脱节现象,填平认识与行为之间的鸿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教学《学校里的工作的人们》一课时,我首先布置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老师的一天工作情况,真切感受他们的劳动,了解他们工作中的苦与乐,然后课堂上让孩子们充分交流。教室里呈现出老师和学生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相互关心、师生情深的动人场面。通过这样的教学,师生共同创设情境,加强学生认识生活的体验,了解老师及其他工作人员工作的苦与乐。
四、改革品德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对学生品德进行评价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如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运用这样的鼓励语言进行评价:你真棒!太好了!有道理,别急,相信自己。你能行的……使之成为习惯行为。口头评价时,特别注意保护“弱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评价的语言上非常谨慎,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与进步,对未来学生充满信心。教学的态势语言也可以成为鼓励评价的一部分,比如对学生点点头、摇摇头,拍拍肩膀、摸摸头,拍手鼓掌,竖起大拇指,都能取得语言难以表达的效果。
五、组织课堂讨论,增强交流能力
讨论是《品德与社会》课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讨论也是儿童最常用的学习及交流形式,《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防止形式上的讨论,在教学中应合理地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可以是针对课本的,也可以是相关延展的。讨论活动能使学生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自己的体验,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另外,结束讨论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信息的反馈,整理活动安排。在活动教学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单就活动实施的过程而言,会出现很多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总结活动前、中、后期的各类问题,对于《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的提升大有裨益。
教学方法的持续性优化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品质的提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人的素质,教学方法的价值体现在能使师生用最少的时间、空间、物质与精力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正如俄罗斯著名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所说:“好的方法将为人们展开更广阔的图景,使人们认识更深层的规律,从而有效地改造世界。”就这一角度而言,我们都应当十分重视《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技巧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邦树.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J].新课程学习(上),2013-12-08.
[2]郭先欣.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5-08-05.
1.扩展教学空间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教师主动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2.让学生扮演角色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品德与社会》,教学体现活动化。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情节,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让学生演了后自评,互评,评了可以再演。例如:教学《当危险来临的时候》一课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请一名同学扮演消防队员接听火灾报警电话,选几名同学拨打火警119电话,要求报警的同学必须在一分钟内,说清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起火原因、火势等内容。其他同学当评判员,如果打电话的同学在规定时间内把内容说清楚,“消防队员”便可开车到打电话同学的座位,表示消防车到他家。之后,以此类推看看有多少同学当上“消防队员”。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品质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内化。
3.参与实践,知行结合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教师如何组织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使课堂真正动起来呢?
一、自主学习,课前“动”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在新课改理念下,品德与社会课更应注重课前预习,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很多是要求学生自主探究,调查访问、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若课前没让学生先 “动”(预习)起来,搜集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各种资源,是很难充实教学内容,让学生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的。
《品德与社会》学科的预习应与语数学科的预习有很大的差别,它是以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为主,包括人物资源、文本资源、音像资源、环境资源、网络资源等;搞调查、做访谈、参观、写小调查、小论文、参加过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保留下来的活动资料(录像、照片)等,要完成需要动脑动手,亲历亲为,或在家长的指导、小伙伴互助合作下完成。应让学生通过口动、手动、脑动、全身心动等动态的自主学习活动来完成。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这一课时,可让学生通过动口来完成课前的预习:课前让学生与身边的一位大人聊聊天,对象可以是自己的爸爸妈妈、邻居、老师、或周围的人,通过聊天,了解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苦和挫折,对他们所造成的影响。这样在课中交流时,学生就会更深刻地体验到,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困难和失败,与大人相比,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要少的多。又如:在教学《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磨练毅力》这一课时,可让学生通过动手来完成课前的预习:课前让学生将胡萝卜、鸡蛋、咖啡粉这三种食物分别放入水中煮8~10分钟,观察并记录它们不同的变化。到上课时,通过同学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就可以深刻感受到,对待挫折和失败采用不同的态度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再如在《吃穿住话古今》这一课课前,可以让学生分组分别去收集从古至今以至将来,人类的吃穿住有关图片或文字资料。这样可让学生在课前就全身心地动起来,积极主动投入到自主学习的状态中。
二、活动体验,课中“动”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种经验性课程和体验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无法通过知识和道德概念去实现,而是要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不断体验中得到。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去进行积极的道德构建,使学习过程成为有意义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随着体验的日益丰富和深刻,精神才会得到不断的升华。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加速道德认识的体验和内化,体现课程的过程价值,让整个课堂动起来,从而促进“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伟大的先人》这一课时,可让课堂变成百家讲坛,让学生先在学习小组内组合课前收集的有关我国伟大先人的资料,再将整个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分小组打擂,上讲台当百家讲坛主讲,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同学们介绍一位先人。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被调动起来了,各小组成员你追我赶不甘示弱,多媒体用上了,肢体表演用上了,自主合作发挥作用了,整个课堂动起来了。学生在自主的讲与评中深刻地了解到了像孔子、司马迁等这样的伟大先人的事迹,体验到了他们的思想精髓,哪里还需要老师费口舌?又如,在教学《我国的国宝——世界文化遗产》这一课时,可让学生展示他们外出旅游时拍的照片,并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再加上教师的补充介绍讲解,从而更深地了解像故宫、兵马俑等这些我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爱国热情。再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我是参与者》这一课时,在讨论“可以不参加吗?”这个问题时,可以采用情景表演的方式,将第五小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活动后的不同想法,请同学表演出来,而且让四个组都来表演。通过多次表演让学生更明确的体验到是与非,更深层次地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
Abstract: The personal character and the social class only then implement the open style teaching, with other disciplines, the family, the social outside carries on the communication, can obtain the development, can cause the student to educate. This article discussed in light of this several spot inpidual view, only supplies the reference.
Key words: person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teaching; searches analyzes
1正确地选择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也称之为学习方式,与教学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方式是一堂课中的整体模式。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手段,若干个方法支撑着方式。教学方式是贯彻教学理念,落实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对一节课教学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1换位体验式
换位体验式活动强调主体的亲身体验,这和任何体验活动一样,是内在的,是学生的一种自主活动。不一样的地方是通过换位,来体验被体验对象的心理感受和情感态度。使学生在换位体验中有所思考、有所选择、有所判断、有所感悟。这样,理解他人、同情他人的善良之心,就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被唤起。
1.2情境模拟式
情境模拟式即教师通过利用录像、录音、电影、多媒体手段,再现某些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真切的生活场景中来观察和感受。
1.3情境演练式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为此教师可以直接从生活中截取情境,把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用小品、角色表演再现于课堂,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情境中进行自我教育。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他人的处境和内心感受,主动去发现、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
1.4公益活动式
良好的品德必须在儿童的生活实践中才能养成。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参加公益活动,到社会中去学习,在服务中去实践,开阔眼界,了解社会,增长才干,适应社会,这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之一。
1.5户外活动式
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解放学生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和社会。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堂,到大自然和社会上参观调查、了解生活,在了解生活中学习,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逐步提高道德认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1.6合作探究式
讨论,是最常见的学习活动,新课改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小组内合作探究,互相研究、讨论,能使学生都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展示个人的研究成果,和他人交流、分享、互相启迪,有助于所探究的问题达到有深度、有高度。使小组的合作学习,不说套话、不说假话、不走过场,实现有效性。
1.7游戏娱乐式
儿童爱玩、好玩是天性,因此,游戏、娱乐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活动形式。因为游戏及各种形式的娱乐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实践证明,就是这些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才能搭建起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目标,以实效为标准的小学德育类课程的教学新模式,让德育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把过去小学德育类课程教学中,学生认知偏重于从学科知识教学的逻辑中去获得,转变为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参与活动来获得认识和发展,采用儿童乐于接受的各种活动方式,帮助儿童真正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就是我为提出:活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支点的根本所在的原因。
2真诚地扮演教师角色
教师角色转换,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由过去教师是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这种转变是质的变化。在讲授式的教学时代,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在教学中是自编、自导、自演。课改要求教师作为引领者,首先在意识上要低下头、弯下腰来和学生说话。在教学活动中是引领者、学习者,是学生的朋友。在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过程时,一定要真诚,要向学生敞开心扉,坦诚地和学生交流,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对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不要遮遮掩掩。
3科学地评价学生
本课程贯串始终的一条主线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标准的许多提法都是从儿童的生活现实和生活需要出发,从学科的概念出发。如过去小学《思想品德》以德目构成课程标准的框架,现在《品德与社会》以儿童由近及远的社会生活范围为课程标准的框架。
点面结合
儿童的社会生活范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的,从个人、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祖国和世界。我们以这大大小小的生活领域为主题组织教学内容,构成教学内容的若干“方面”。在每个生活领域里,都包含有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主要因素,这些主要因素还可分解为时间、空间、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日常生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人际关系、社会规范、法律制度等具体要素。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所以,这一个个要素与儿童的交互作用就成为组织教学内容的“要点”。如“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及周边区域的平面图和路线图”,就是儿童与社会环境;“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儿童与社会活动;“感受与同学的友爱之情”,就是儿童与社会关系;等等。以社会生活领域为“方面”而设立的主题也是反映了儿童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关系。每个“面”上都会涉及到各种社会要素,当然,不是每个领域所涉及的要素都相等。我们按“面”选择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点”,即在每个主题下面分列了数量不等的若干要点,构成了整个内容标准的框架。
综合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