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服装调查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05 09:47: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服装调查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大学生服装调查报告

篇(1)

一、调查服装消费行为与消费者性格的意义和目的

相对于营销、设计、教育等方面,服装心理的研究还相当薄弱。近年来,许多从事心理学的学者与专家都开始关注服装与心理的关系研究,但在很大范围内,人们还只是在泛泛的谈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特定的群体和特定的性格、性别等前提下,服装的穿着方式、服装消费方式等有什么不同,分别反映出怎样的心理特点,都是非常值得探究的。此调查以心理与服装的关系为出发点,以性格对服装消费行为的影响为重点,调查以学生为主体的青年购买力,并兼顾各个年龄层次为对比,探究性格在选择和购买服装时的服装心理特点,以一个细节的考察为本,希望可以以此为鉴深入探究服装心理学中关于消费行为与性格之间的关系。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和预测服装的分类走向,以及服装设计方向、个性与共性的比例以及市场需求。初步了解品牌在不同性格人群中的心理位置;试图探究出色彩、图案、面料在服装上的运用在不同性格之间的接受程度和喜爱程度,为细分下的服装类别差异提供参考,并对相应设计提出设计路线,充分开发服装“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

二、 调查的方式与方法

题目:服装消费行为与消费者性格关系的市场调查报告

内容:1、了解不同性格消费者对服装的不同喜好,包括面料、颜色、图案、品牌等。

2、了解不同性格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如消费习惯、消费目的、消费态度等。

3、受调查者:将以大学生为主要组成的学生消费群与“80前”消费群消费习惯作对比,判断市场发展趋势和群体差异原因。

时间:2010年11月1日至11月29日

方式:网络调查

对象:网络志愿人员

调查方式:网站问卷调查

抽样量:完成调查问卷200份,其中6份废卷,对剩下的194份进行统计处理。

三、调查结果

1.内向消费者与外向消费者在消费观念上的比较

性格对服装消费的忠诚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性格内向的人对时尚的嗅觉多半不敏锐,对于品牌的忠诚度也较低,而外向的人则拥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

内向的人对服装的购买更多出于实际需要的考虑,结合服装消费的态度、习惯、对仪表的重视程度看来,内向的学生没有外向及中间型的学生注重外表,对服装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内向性格的学生对多彩搭配的服装也摆出了“no“的姿态,而外向型,尤其是男生,十分青睐多种颜色搭配的服装。

另外,外向的人在服装的消费观念上更加固定,外向的人多半在服装消费上具有明确的观念,消费十分有主见。相对地,内向的女生则更在乎价格,更看重服装的实用性和必须性。

2. 学生消费者的总体服装风格

休闲装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服装风格。女生对正装类的服装比男身要青睐一些。不论内向还是外向,不论学生还是社会成员,都很买休闲装的账,同时运动款在男生中更有人气。

关于颜色风格与性格关联不大,但是大学生普遍偏向于三种色彩的选择(尤其是内向的学生):白色、黑色、蓝色。同时其他颜色也各有一小部分受众。

3.学生消费者的消费能力

学生的消费能力相对于工作人员来说还十分有限,但是在此次调查中,共有24名学生每年秋季在服装上的消费在一千元至四千元甚至是四千元以上,这说明学生的消费潜力还是十分巨大的,秋季相对来说服装价格比较适中,在秋季的消费可以在这样的水平线上还是十分有市场的。

4. 学生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性格对购物是否喜欢有人陪同的影响不明显。

四、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市场调查,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服装消费行为与消费者性格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1)消费者的性格对于其消费行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不能完全说明消费行为的原因,属于充分不必要原因。

(2)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其性格具有一定联系,如色彩的选择、款式的喜好等。

(3)学生消费者相对于社会消费者更在乎服装本身的价值而不是它的穿着方式、地点等,同时并不限于服装的价格。学生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更加直接,但同时很理智。

(4)性别对与服装消费的影响也十分巨大,男士的直截了当和女士的挑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同样性格选项的情况下,性别对于消费行为的影响也显而易见。

五、建议与思考

找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大学生处在人生的转折期,价值观、人生观正在定型。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的性格属于中间型,但是他们对服装的选择要求个性。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更容易接受不同的文化,因此,学生层次的服装商家应该意识到“量贩式”的经营方式正在失去它在学生中间的吸引力。

大学生消费水平正在提高。“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处在人生最美好的时期,受调查的所有学生中间,有百分之三十的同学在秋季消费一栏选择的是一千元至四千元。这或许也代表一种趋势,代表学生群体的消费层次正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对于学生群体的服装供应也应该具有更加鲜明的层次化,以满足学生这个庞大的消费群的消费需求。

必须抓住学生的消费心理。随着与社会关系越来越紧密,学生群体相对于服装的实用性、款式和价格,会更看重服装对其社会交往、职业适应等方面的影响。所以细分市场对这个领域来说必要性很大,专门针对学生的服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性格对对于消费行为来说十分重要。流行趋势的变化和大学生心智的成熟和发展相信都是十分重要的原因。跟着流行走无可厚非,但也要有自己的个性,年轻人应该有自己的步伐。

不论什么性格的学生,都应该意识到性格与社会的关系,更好地适应社会,将自身的喜好与社会相联系,穿好衣服,穿对衣服。消费也是一门学问。

参考文献

[1]傅师申编著.纺织服装营销学[M].四川大学纺织与食品学院纺织与服装工程系出版, 2007年8月修改稿.

[2]刘晓萍编著.浅析服装色彩对服装的心理暗示[M].

篇(2)

美国著名消费者行为学家 Machel. R. Solomon曾经说过,改变消费者行为的许多生活方式都是由年轻消费者所推动的。中国在校普通本专科大学生人口总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1.6%,约 2 000 万。中国当代大学生群体潜在的市场价值,对于其他人群的影响力,完全值得重视。

我国服装网络调查报告显示,服装网络不论是买家还是卖家群体,都是以年轻群体为绝对主力。调查表明,服装服饰类已成为网购的第一大商品,交易额最大。

本研究以江南大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它可以呈现大学生服装网络消费的一些特点,而这些特点也代表了当代中国大多数大学生的某些共性。

1调查方法

1.1背景介绍

这次调查是在无锡江南大学开展。江南大学的全日制本科生征收的学费是 4 600 元/年,住宿费 1 200 元/年,这些都和国内大部分高等学校的收费标准持平。就读该校的学生来源地区和背景都很广泛。调查对象的普遍性确保了通过随机发放的问卷所得到的数据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结论也会具有较高的说服力。

1.2问卷调查

本调查采用在自习室或者图书馆随机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回收后,使用SPSS Statistics 17.0和Microsoft Excel 13.0进行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

2数据分析

2.1样本构成

本次调查共发放 300 份问卷,回收到 280 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 275 份。

性别构成:女生共 136 份,占 49.45%;男生共 139 份,占 50.55%。男女比例基本持平。

年级构成:一年级共 61 人,占 22.18%;二年级 80人,占 29.09%;三年级 72 人,占 26.18%;四年级 62 人,占22.55%。

2.2网上服装购买的比例调查

从图 1 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买服装多在品牌专卖店、大型的百货商厦,其次是通过网络,或者在有个性的小店选购衣服,而在服装批发市场购买服装的人数相对较少。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来自于城市的大学生在品牌专卖店或者百货商厦中购买服装的人数比较多,而在服装批发市场中购买服装的比较少。来自于农村的大学生在品牌专卖店或者百货商厦购买服装的人数比较少,有相对较多的人会在服装批发市场买衣服。

2.3性别分布

高校网购群体中,女性购物群体明显大于男性。调查中,只有 34% 的男生曾经在网上购买过服装类产品,而高达83% 的女生在网上购买过服装类产品。

男装相比而言比较单一,可选范围有限。以淘宝网为例,据2010年第一季度调查,女装总购买人数是 2 543 万人,男装购买人数是 870 万人。

从市场角度上说,女装种类多,可选择范围广泛,这是吸引了很多女性消费者的原因之一;从消费者角度看,男女爱好不同也影响网购。

2.4用户消费时间分布

高校网购群体中,64% 的学生网购时间在晚上七、八点以后;30% 的学生没有固定的网购时间段;只有 6% 的人在上午购物。星期六、星期日下午更是购物高峰期。这与大学生的作息有一定关系。大部分学生白天学习,而晚上会有很多业余时间来浏览网页。

2.5网络消费情况

2.5.1大学生整体对于网上服装消费的态度

研究表明经常网购的占 25.5%,偶尔网购的占 48.0%,不网购的占 24.7%。也就是可能网购的占 75.3%,不网购的占 24.7%,由于江南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是不准自带电脑的,一年级占所有调查对象的百分比为 22.18%,这个数值几乎等于不网购的调查对象,所以可以认为大学生普遍都是服装网店的消费者。

2.5.2大学生服装网络消费随着入校时间长短变化情况

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年级与网购服装态度之间是有一定的相关性的,也就是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于服装网购的态度不同。

为进一步分析其中原因,又进行了不同年级多重比较分析。

多重比较的结果显示(表 2),大一年级与其他几个年级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大二、大三和大四之间则并无显著性差异。据了解,江南大学的学生大一时期是不被允许带电脑,所以大一学生与其他年级的学生的显著不同也许是因为大一学生条件不具备。其它 3 个年级的大学生对于网上服装消费的态度并无明显差异。

2.5.3大学生对网购服装的态度随背景变化的情况

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家庭背景无显著性。即:对于这种新型的服装消费方式,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的态度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2.5.4消费金额分析

直观的统计数据显示(图 2),高校网民网购服装商品的价格一般在 300 元以下,超过 500 元的几乎没有。大家每年花费在服装网络购物上的钱一般也在 500 元之内。在针对高校购物群体时,投资者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单件商品最好不要超过 300 元。

2.5.5消费种类分析

调查表明,高校网民在购买服装时存在一定的季节 (图 3)和服装种类(图 4)偏好,这主要与社会地位及消费能力有关。高校群体网购服装高峰大多在夏季,夏季的衣服相对便宜,因此在不可以提前验货试穿的情况下,投资的相对风险较小,且夏季衣服种类较多,选择性较广。

其次,高校网络消费者比较青睐休闲装,比例高达77%。其次是运动装,占 23%;而正装、礼服等其他商品在高校市场基本没占据市场空间。

2.5.6影响网购消费因素分析

(1)服装因素

服装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性。将服装的功能按其重视程度进行排序,以下是所有对象关于服装的各种功能的重要性排序后的平均秩。秩的数值越大则其所代表的功能的重要性越低。

如表 3 所示,将所有对象的排序统计得到,舒适方便的的秩为 1,也就是大学生最看重服装的功能。然后依次是是美观气派、遮体保暖、礼仪功效、追求个性。

如表 4 所示,大学生最关注的是服装的实用性,然后依次是价格、款式、面料、品牌,而时尚性则位居最后。

从上面所有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服装的投入并不高,但是却是大学生的总开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在每月的开销中,服装开销还会随着总开销的上升而上升。这说明大学生在关注着时尚的同时,还会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理智的进行服装的消费。另外,更多的大学生更加关注服装的舒适实用,而对于服装的个性和时尚的关注相对较低,再有,他们对于价格也往往有理性的要求。所以说,当代大学生在追求个性时尚的同时对服装的要求更加注重实用性,是理智的年轻的第二代消费群体。

(2)店面选择

淘宝网数据显示,用户在淘宝网日均访问量最高的页面是收藏夹,日均浏览量达到 200 万;其次是画报;此外就是社区、博客、帖子等页面。

调查表明购物者在选择店面时,44% 的人会选择朋友推荐的网店购买;19% 的人只在自己喜欢的几家固定网店购买;只有 38% 的人不在乎网店的熟悉程度,单纯的选购自己喜欢的商品。

由此分析,淘宝用户日均访问量较高的页面大部分涉及到用户之间的互动沟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用户之间的口碑传播对于购买决策的重要性。良好的商家美誉度、诚信的售后服务保障和用户评论口碑“他信力”构成购买决策三保险,足见用户评论口碑的重要性。

2.5.7网购群体对品牌认知分析

网购服装商品主要有 2 种方法:一种是网上挑选并购买;一种是实体店挑选然后网上选购。调查结果表明,44% 的网民选择第一种方式,56% 的人选择实体店挑选后网购。调查还发现,高校网民选购的品牌服装主要以运动装为主,比如李宁、安踏、阿迪、耐克、乔丹等。休闲类服装次之,其中以日韩类服装居多,其次是Paul Snith、Only、G2000、Gstar、Levi’s、CK等休闲品牌。

篇(3)

据市场营销学会(AMA)的定义:消费者行为是“感情、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动态互动过程,是人类履行生活中交换职能的行为基础”。心理学家按照它发生的先后将其概括为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在本文所研究的16―26岁阶段的青少年消费群体,由于其特殊的年龄阶段,其消费意志和消费行为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本文调查依据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数据参考各类相关研究文献、调查报告,一方面以问卷发放的形式,以本地在校中学生和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向其中300名年龄在此区间的青少年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68份。其中男生96人(35.8%)女生172人(64.2%)。综合相关资料研究及问卷数据分析,本文对普遍市场定义的16――26岁青少年群体服装消费心理做初步的分析总结。

一、 审美趋同化

受全球化浪潮的深刻影响,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新生代群体对时尚生活的认知方式上已经呈现出惊人的同一性。由于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给全社会带来爆炸式的资讯流量,新生代群体也成为资讯共享时代的直接受益者。带有互联网特质的QQ、微博、微信是这个群体了解社会、分享兴趣和友谊的最时髦最快捷的方式,在这些虚拟社交平台上,电影、视频、音乐甚至淘宝心得等独具分享价值的一手信息被充分共享,再经过认知层面对这些繁芜信息的随机探索、自主筛选、分裂、聚合等处理过程,新生代群体的时尚价值观逐渐出现趋同的倾向,表现在着装选择上,该群体的审美标准,在地域上的时间差别、在城乡之间的阶层差别都越来越小。网络信息的多向传播越深入,新生代群体服装审美趣味越趋同,服装消费类型和消费品牌也就越集中。调查表明,新生代青少年群体喜欢的服装类型以运动休闲装、半休闲装为主。在《当代大学生服装消费调查》中总结出的青少年喜欢的服装类型中,休闲装占63%,半休闲装占30%,从某种程度上也验证了青少年服装消费的审美趋同心理。(图一为本文问卷调查表格数据)

图一 青少年群体服装款式选择类型

二、 消费动机多元化

移动互联时代,资讯交流更快捷方便,新生代群体对QQ、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以及大量购物分享网站的高度依赖,使海量服装信息的推荐、分享常态化、生活化,信息的叠加累积会深度影响年轻受众,因此,其消费动机的产生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呈现复杂多元的一面。

其次,消费渠道的改变、消费方式的更新,为年轻群体的服装消费心理增加了变数。据权威报告称,2011年人均网购服装支出就已经占人均服装总支出的63.6%,也就是说,与传统服装消费形式不同,资讯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今天,服装的线上展示和销售已经成为主流。其中,年轻群体构成服装网络销售的主力。传统意义上的服装选购动机,除去品牌及价格因素,款式、面料、质量、售后等要素并重,层级关系并不明显。而对年轻的新生代消费群体而言,网购是其消费方式之一,网店的图文并茂、真人多角度演示等多重在线展示手段改变了以往逛街试衣的消费体验,服装选购标准也随之悄然改变,其中,款式最容易被直观感知并确认,已经上升成为消费动机中最常见的诱因,而服装品牌、质量、售后等传统消费渠道所倚重的营销要素,在消费驱动心理中并不占优。

另外,16――26岁新生代青少年群体对年轻化休闲服装的需求,既要满足自身修饰的基本功能,也要满足表达个性、追求时尚的心理预期,还要通过着装选择,增强人际吸引力和自信心,所以他们的消费动机千姿百态,从实用型消费到攀比型消费,从个性型消费到从众型消费,都呼应着不同的消费心理。

三、 消费趋势动态化

在服装购买行为产生前后,消费群体受自身掌握资讯的影响,会作出一系列心理预期和心理判断,这些心理活动进而决定着消费者最终的消费渠道和消费行为。16-26岁的新生代年轻消费者是最敏感的资讯吸收及消化对象,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习惯既是由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和特定的生活环境决定,也是由自身信息拥有模式决定,两者作用在一起,使其消费模式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

这种复杂性在全资讯背景下尤为突显。在全资讯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群体,视野广阔,资讯丰富,心智发展也有别于先辈,普遍具有更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主精神。但由于所处社会阶层不同,新生代年轻群体本身存在阶级性和个体差异性,其消费心理和行为也有别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一方面,社会物质极大丰富,新资讯、新产品随着网络无孔不入,客观上刺激年轻群体产生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新生代群体处在踏入社会前后的时间段,经济上不一定获得完全意义上的独立,服装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互为制约。这种情形会随着个人成长、家庭状况乃至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发生改变。而且,全球化进程、全资讯的侵入让整个社会变动不居,消费信息和消费渠道日新月异,年轻群体的消费心理在环境外力的渗透下,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其趋势表现更丰富更活跃。

通过当下年轻群体的资讯消化渠道、服装消费渠道,研究新生代年轻群体的服饰消费心理因素及趋势,可以从深层次把握服装消费行为的内在本质,了解行为背后隐含的心理变化规律,并以此为基准,明确市场化服装的品牌推广思路、制定多元营销策略,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课题《16―26岁年轻群体的服饰消费特点及趋势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号2110550

参考文献:

①郁新颜,青少年服装消费心理分析,2005年第4期,纺织科技进展

上一篇: 建筑企业财务工作总结 下一篇: 工商企业管理毕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