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2 07:19:4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煤矿安全生产标语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家庭、事业、财富都重要,没有安全都无效。
3、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安全之实。
4、安全创造幸福,疏忽带来痛苦。
5、遵章是幸福的保障,违纪是灾祸的开端。
6、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强化主体,综合治理。
7、关爱生命,关注安全。
8、安全是亲人的期盼,事故是众人的魔鬼.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
9、安全松一松,事故就冲锋;安全紧一紧,事故无踪影。
10、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
11、我要安全,我懂安全;从我做起,保证安全。
12、宣传安全知识,传播安全文化。
13、质量是生命,安全是保证。
14、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
15、安全伴一生一世,幸福在你家我家。
16、传播安全文化,宣传安全知识。
17、加快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推进安全生产科技进步。
18、快刀不磨会生锈,安全不抓出纰漏。
19、工作为了生活好,安全为了活到老。
20、人人安全员,处处安全岗。
21、眼睛容不下一粒砂土,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
22、安全规程系生命,自觉遵守是保障。
23、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
24、创建矿山安全文化,塑造矿工安全形象,营造矿区和谐景象。
25、警惕是隐患的克星,麻痹是事故的信号。
26、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27、劳动创造财富,安全带来幸福。
28、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措施。
29、完善规章制度,遵守安全规程。
30、严是爱,松是害,搞好安全利三代。
31、树立企业安全形象,促进安全文明生产。
32、安全纺织幸福的花环,违章酿成悔恨的苦酒。
33、不绷紧安全的弦,就弹不出生产的调。
34、落实一项措施,胜过十句口号。
35、生产再忙,安全不忘;人命关天,安全在先。
36、寒霜偏打无根草,事故专找懒惰人。
37、消除隐患,确保安全;保障稳定,促进发展。
38、安全是效益的保证,安全是幸福的源泉。
39、牢记生产安全,事故与你无缘。
40、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安全效益同步发展。
41、人人讲安全,安全为人人。
42、常绷安全之弦,让生命乐章奏得更响亮。
43、安全心中记,操作不违章,父母放心,妻儿安心。
44、麻痹出事故,警惕保安全。
45、以一万次的遵章守纪,防止事故的万一发生。
46、祸在一时,防在平日。
47、严格要求安全在,松松垮垮事故来。
48、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整体推进。
49、安全是金桥,通往幸福路。
50、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伴君一生。
51、施工不违章,安全有保障。
52、加强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53、警惕安全在,麻痹事故来。
54、文明施工,安全生产。
55、把握安全,拥有明天。
56、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
57、宁绕百丈远,不冒一步险。
58、只有防而不实,没有防不胜防。
59、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职工的生命。
60、学安全知识,懂劳动保护,行科学管理。
6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循规蹈矩;防微杜渐。
62、遵章守法,关爱生命。
63、安全人人抓,幸福千万家。
64、拥有安全就是拥有生命,热爱安全就是热爱生命。
65、落实安全责任,完善安全制度。
66、安全地生产,平安地生活。
67、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引言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不仅关系到煤矿企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安全管理,也关系到煤矿工人的家庭幸福。因此,加快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脚步,早日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零事故”的目标,才能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确保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
1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与安全生产间的关系
“安全第一”是每个生产行业都必须坚持的基本生产原则,煤矿开采行业的安全问题更是不容忽视。了解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与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对于加快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是十分有帮助的[1]。
1.1煤矿安全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的根本条件
标准化生产是规范企业生产过程的基本条件。煤矿行业的工作地点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许多事故都是由于生产条件不达标、质量不合格才发生的。如果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化执行生产任务,那么事故发生的几率会小很多。就煤矿企业内部而言,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不过硬、指挥不当,工人在工作中违规操作而没有被制止等,都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为了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企业应该对煤矿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够正式上岗,尤其是现场作业的培训,必须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如对机器设备的操作应该由既懂设备操作又懂设备维护的人员进行讲解,并现场操作给被培训人员看,再由被培训人员亲手操作,直到能够熟练操作为止。煤矿大型设备操作不当,最容易引起事故,所以设备的操作应该是培训的重点。另外,培训应该全面进行,要照顾到所有工种的每一位从业者。同时,还应完善设备,降低设备本身的危险性。
1.2煤矿安全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安全生产需要一定的执行标准,煤矿安全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煤矿行业经常有事故发生,一是因为矿井本身的原因,二是由于工作场所不固定性,工作场所的移动性导致许多安全隐患不可预见。只有加强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对工作全程进行监管才能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如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安全监管人员跟班监督,或安装摄像头等,都能够起到监督作用[2]。
1.3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是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
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都对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进行了规定。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对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起监督作用。许多煤矿事故就是因为违规违章操作造成的,如2009年9月河南平顶山煤矿因为违法违规组织生产导致特大事故,造成54人死亡;同年5月重庆市綦江县违规违章行为引发的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导致30人死亡,77人受伤。除了法律法规的约束,煤矿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安全条例和规范制度,将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细化。这样才能够保障安全生产顺利进行,同时,这也是煤炭法律法规的一项基本要求。
2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煤矿开采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受地质结构、自然条件、煤层等因素的影响,煤矿开采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且,矿井本身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煤矿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因此,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中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2.1煤矿企业追逐利益不重视安全问题
煤矿开采长期以来是以利益为先,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未受到太多重视。地方降低市场准入标准、片面追求GDP增长,使经济利益与安全存在冲突,企业想方设法减少生产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在安全设备上的投入更是甚少。因而,许多煤矿企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起步较晚,“零事故、零火灾、零超限”的目标还只是停留在口号阶段,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方案并未得到真正执行。2006年5月山西省发生的矿难导致56人死亡,该煤矿生产企业的核定生产能力只有9×104t/a,但是在事故发生前两个月,其产量已经累计达到13×104t。如此超负荷生产,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事故。而死亡员工的赔偿金累计只占企业利润的小部分,这从侧面助长了企业只重视利益的思想[3]。
2.2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惩罚力度不够
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分工不明确是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安全责任划分不明确,造成安全管理混乱,有的岗位人太多,有的岗位却无人问津,没有系统化的分工。如大部分安全管理人员会把精力放在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上,而很少人关注对员工的安全培训;许多人都会关心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但却会忽略安全隐患的整改。另外,煤矿安全法律法规对事故企业的惩罚力度不够,这使企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违法成本很低。如对于已经发现安全隐患的企业,除了处以罚款或下达停产整顿通知外,基本不会再有其它惩罚措施,这样的惩罚方式其实效果并不明显。
2.3预防工作做得不够到位
全国各地已经发生过无数次煤矿事故,有的重大事故伤亡惨重,造成这些重大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预防工作没做到位。“防范于未然”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如果预防工作做得好,不仅能够减少矿难造成的伤亡,还能够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由于煤矿开采是地下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保证矿井的供风量是必须的。地下环境的限制条件太多,逃生通道设置不合理或通道数量太少都会导致在瓦斯爆炸、火灾发生时,地下从业人员无法逃生[4]。
3加强安全生产的措施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有好的解决方法,才能够保证安全生产顺利进行,因此,实践中应采取的措施有以下方面。
3.1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
要建设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首先要求煤矿企业领导和员工具备安全意识。另一方面,企业只顾利益、不重视安全的思想也应该有所改变,在安全设备上的投入不能省。生产中应该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而不是以“利益第一”为生产原则。中国煤矿业发生了许多重大事故,造成惨重损失后,企业才开始意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2009年11月黑龙江鹤岗新兴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108人遇难;2010年湖南立胜煤矿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34人死亡。类似的事故还很多,在经历了这些惨痛的教训后,各煤矿企业才开始将安全问题提上日程。由此可见,在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发展的过程中,强化煤矿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从最基层抓起,定期组织安全培训课,加强安全演练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对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加强关注,事事小心,才能真正减少意外安全事故,从而避免员工家庭受到伤害。
3.2明确岗位职责加强管理监督工作
把握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使企业的煤矿生产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才能够保障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明确岗位职责,每个岗位要有专业的负责人,对其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直接负责。安全管理层级制度要明确,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既要做到安全巡检有人负责,设备检修有人负责,也要做到安全宣传有人,不能顾此失彼。同时,领导层的监督工作也必须落到实处,这样下级员工才能真正做到坚守岗位职责。相应的法律法规也应该加强监督管理,加大对事故企业的惩罚力度,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这样才能够真正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5]。
3.3加强防范管理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随着煤矿行业事故频频出现,煤矿安全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许多事故的发生重在预防,预防工作做到位,就可以减少事故的严重程度,甚至可以避免事故发生[6]。因此,尽力排除安全隐患,才能少一份危险,从而多一份安全。2010年3月内蒙古乌海在建的神华集团骆驼山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导致31名被困者无生还可能;2009年2月山西屯兰瓦斯浓度过高,煤矿爆炸,致78人死亡。在这些事故发生之前,如果能提前做好预防工作,这些意外情况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加强煤矿生产中的防范管理工作,严格检查矿井排水设备,保证排水通道顺畅;随时科学检测瓦斯浓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消除出现瓦斯浓度过高的现象,对于保证煤矿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有重要作用。
4结语
中国煤矿企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起步比较晚,还存在许多问题急需解决。同时,煤矿安全问题是一个全民关注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还关系着千千万万煤矿从业人员的家庭幸福。因此,在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深刻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深刻认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与安全生产间的关系,加强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才能够真正执行“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从而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光荣,杨锦绣,刘文玲,等.2种煤矿安全管理体系比较与一体化建设途径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4):117-123.
[2]李豪.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应着力解决好的几个问题[J].山东工业技术,2016(12):69.
[3]闫泽峰.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困境与出路[J].能源与节能,2016(7):187-188.
[4]胡江凡,程,吴祥银.基于ArcGIS的露天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信息系统[J].露天采矿技术,2015(9):45-47.
在提倡科学发展、以人为本、讲求人性化的当代社会,人的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近年来,虽说我国煤矿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但纵观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情况,安全生产事故还时有发生,重大、特大事故还在出现,这其中有诸多因素。本文就煤矿安全文化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作一探讨。
一、煤矿安全文化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煤矿安全生产是煤矿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没有煤矿安全生产,煤矿安全文化就无从谈起,反过来说,煤矿安全文化又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推动力,他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建设好煤矿安全文化,才能真正实现煤矿无事故、无伤害、无损失的目标。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说过:“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
我们知道,煤矿安全生产不是靠一句口号、几条标语就能实现的,而是要将煤矿安全文化的理念贯彻到煤矿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并且灌输到每一个职工的潜意识中。煤矿职工安全意识的牢固树立及防护能力的全面提高,必须靠管理创新来实现。对于一个煤矿企业来说,抓好管理创新的重中之重就是抓好企业安全文化。因为煤矿安全文化关乎煤矿职工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所以,煤矿安全文化创建活动要以煤矿职工群众为主体,营造浓厚的煤矿安全文化氛围,进而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现代煤矿企业职工有自己的价值和道德观念,也有自己对安全文化的理解,故要形成煤矿全体员工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和安全文化观念,就必须从提高煤矿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入手。
煤矿职工自身的安全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安全思维、行为、意识、法治观念和技术水平。由于煤矿职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使职工对煤矿事故隐患分析与判断存在偏差,导致事故隐患经常存在,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现在煤矿企业已经意识到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推动力,认识到通过煤矿安全文化可以改变安全生产现状。煤矿安全文化代表了煤矿职工的利益,我们相信煤矿安全文化的形成,必将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二、煤矿安全文化是煤矿安全生产的软实力
十七大报告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文化软实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安全文化是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研究与实践的成果,煤矿安全发展需要煤矿安全文化。煤矿安全文化是煤矿安全科学发展之本,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如果一个煤矿安全文化是这个煤矿的思维模式、行为规范,是被该煤矿职工广泛认同的价值观的话,那么这个煤矿的安全文化就是该矿职工价值观的灵魂。可以说,煤矿安全文化好比是软件,代表着一个煤矿企业的形象;煤矿安全生产好比是硬件,代表着煤矿的实力。只有软件硬件协调联动,配合有序,才能使该煤矿的效益始终走在同类煤矿的前列,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煤矿安全文化对于安全生产有促进作用
安全文化是人们安全价值观及行为准则的总和,对人的安全观念、安全意识、安全态度等有着深刻的影响。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除了加强传统的安全监督和管理之外,还应该从煤矿安全文化的角度出发来认识和开展安全工作。一位教授说:“安全文化才是解决意外伤害事故的金钥匙;建立和形成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安全文化氛围和安全行为,是实现大众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产活动的根本所在;养成和塑造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思维、安全行为、安全价值观,都必须依赖于安全教育,依赖于安全文化的传播,受益于安全文化的熏陶。”
我们从安全生产的理论上来讲,要搞好煤矿安全生产,首先得从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入手。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的工业安全理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大多数的工业伤害事故都是由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企业管理不善,使工人缺乏教育和训练或者机械设备缺乏维护、检修以及安全装置不完备,导致了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因此,煤矿安全文化的建设就是要用文化的力量将现代先进的安全文化灌输于煤矿方方面面,使煤矿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内化于心,付诸于行,进而使煤矿安全文化成为煤矿生存的精神动力。因此,只有培育出优秀的安全文化,以优秀的安全文化为基础和氛围铸造安全盾牌,才能保证和推动安全生产的健康、和谐发展。
四、煤矿安全文化对人本安全的推动作用
人本安全是本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安全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本安全,二是人本安全。物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化就是采用先进的安全科学技术,推广自组织、自适应、自动控制与闭锁的安全技术。人本安全就是从人的角度来认识要达到本质安全所需的条件。人的本质安全指出人的安全素质不仅仅是人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还取决于人的安全意识、观念、伦理、情感、态度、认知、品德等人文素质因素。认识了人的根本性的素质,就自然而然得出要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就需要利用文化的力量,需要用文化的力量塑造本质安全型人。因此,加强和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只有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才能实现人的本质安全。
煤矿安全文化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形成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对煤矿安全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煤矿职工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状态,无论是出现在设计阶段、生产阶段、还是使用阶段,也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从这个角度上讲,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总之,只有煤矿安全文化在职工脑海中根深蒂固,才能使职工在生产中安全意识始终处于警戒状态,才能使安全事故隐患做到及时发现,做到按时整治,切断事故隐患根源,进而使煤矿生产永远处于安全状态。
【参考文献】
[1] 彭玉敬.安全文化知识读本[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4.
[2] 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经验汇编.2013.6.
班组是煤矿企业最艰苦最基层单位,也是企业最重要组成部分,班组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近年来,煤矿生产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受难者家庭造成了痛苦,也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从事故的原因来看,事故案例都产生在班组生产环节中,而且对于隐患没有及时的消除,引起事故一幕幕惨剧发生,因此,加强班组建设安全生产重中之重。
1 班组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班组是煤矿企业核心,班组作为最基层单位,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班组建设要抓好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建立起安全生产的机制,实现生产零隐患、零事故、零三违”,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班组进行安全生产,有利于保护自身生命健康安全,还有利于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更好的是为了煤矿企业创造良好效益。由于班组是煤矿企业生产中最基层运行单位,煤矿企业很多奋斗目标实现于班组的努力完成,因此,对于企业来说,班组有利于企业生产计划顺利实现,有利于企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从而更好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因此,要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我们要从班组的建设入手,建立起一个高技术、高水平的班组,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从而实现煤矿企业的长治久安。
2 班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班组主要是由班长和班员组成,班长和班员在进行煤炭生产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但是两者也存在着不足,建立起高效的班组团队,进行科学班组管理,能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2.1 班组长存在的问题
班组长就是一个班组领导者,对班组安全生产操作进行指挥,他就是煤矿企业最基层的指挥负责人。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如果缺少了班组长的支持和配合,一方面领导层的决策很难得到顺利的实施,另一方面,班组成员也很难顺利的完成任务,给日常的工作带来困难。因此,作为基层最主要的领导者和工作的组织者,班组长在安全煤矿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班组长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班组长在进行煤矿生产的过程中,片面的注重班组任务的顺利完成,但是对于班组的管理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了班组的管理条理不清晰,班组管理包括很多内容,比如安全管理、生产管理以及设备管理和技术管理等,但是,班组长只注重生产管理,注重产量的多少,而对于其他管理则没有进行过多的关注,使班组管理处于一个管理混乱的状态。而且班组长还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管理就有很大的盲从性,上面要求做什么,下面就准备什么,没有自己班组的思想,只是为了应付,许多工作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多大的意义,对于班组的管理来说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有的班组长还认为只要是任务做得好,产量提上去,其他的不重要,对于思想教育以及组员的安全教育不重视,使组员没有很高的安全意识,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班组员存在的问题
班组员是煤矿任务完成的关键性任务,是进行煤矿生产重要力量,单数班组员在进行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定问题,不利于煤矿安全生产。很多班组员认为对于班组建设是班组长的事情,与组员没有关系,只要是自己任务完成了,其他的事跟自己无关,因此,对于班组内的问题没有热情,也很少去关心。班组建设是班内成员的事情,这需要班内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才能更好进行安全生产。班组员对于班内管理缺少必要的热情,在班组员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给班组建设带来困难。很多班组成员在一天在一起的时间应该说比家人还要长,但是他们相互之间缺少沟通,交流特别少,在井下只是忙于自己的事情, 在工作中各干各的事,更没有过多的交流,这是班组员生活,工作上的事情得不到帮助和解决,不利于班组建设。再者,班组员素质一般不高,班组员大多都是来自农村农民工,他们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不高,也没有得到专门岗位培训,认为只要是能有体力就可以了,忽视了综合素质不高,影响了班组建设顺利进行。
3 班组在煤炭安全生产中作用的实现途径
3.1 转变传统保守观念
班组建设有利于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班组建设管理不仅能够激发班组员积极性,而且还能够更好的提高企业效益,是企业能够顺利的运行,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但是,班组在进行煤矿生产时,也是不安全隐患的制造者,如果一个环节处理不好,或者是一个岗位的操作失误,都会埋下安全隐患,造成惨剧发生。因此,班组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减少安全隐患,保障班组员生命安全,促进企业安全发展。首先,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班组的安全意识,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例如通过报刊、板报以及标语等形式来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提高职工的自觉性,使安全的方针和政策能深入人心,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其次,对班组成员要进行安全技术和安全文化培训,开展各种安全竞赛,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要加强班组的安全技术培训,使班组成员都能够熟练掌握技术,及时排除掉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更好的进行安全生产。而且,在班组内部还要有计划性的给大家普及现代的安全管理知识,教给班组员一些事故的预测方法,并做好事故的安全防卫,增强班组的科学管理能力。第三,要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党员要以身作则,做好安全生产的表率。党员要带头学好安全技术知识,要做到身边无事故,还要带领班组员一起执行班组安全生产过程中一些规章制度,带领班组进行安全文明生产。党员要懂得关爱每一位职工,要协调好班组内的团结,把班组建立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使班组内各项管理都能够顺利的实施。
3.2 健全班组管理制度
班组管理作为班组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有利于增强班组的凝聚力,提高班组的工作效率,使班组能够更好的进行安全生产。因此,要建立健全班组管理制度,提高班组的管理能力,促进班组的健康发展。班组内要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权利,让职工都积极地参加到管理当中来,保障班组的民利。在班组内部还要加强班组的文化建设,加强班组内部的团结,营造出一个团结和谐的班组集体。
4 结语
【关键词】煤矿机电;安全事故;隐患;对策
在煤矿生产当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这些隐患对于人们的人身安全以及企业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威胁,因此,人们对煤矿生产作业的安全性越来越关注。安全生产离不开机电安全作业,做好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是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之一。所以,作为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提高安全意识,将机电管理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在煤矿生产当中,管理人员需要及时组织专业操作人员对各种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且对机电设备管理当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认真的分析,并且找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才能够有效防止机电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煤矿机电安全事故所存在的隐患
(一)煤矿机电设施设备隐患
由于部分煤矿企业机电设备过于陈旧,容易为煤矿机电设备正常使用埋下安全隐患,最终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在煤矿安全生产当中,生产是最基础的前提,企业需要在设备的配套上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考虑到企业所面临的各种因素,这就导致在资金的投入方面存在问题,也就使得煤矿企业所使用的设备无法满足正常生产需求,并且相配套的检测设备也不能够配置齐全和做好及时的更新,最终埋下安全隐患。在机电设备长时间的运行中,容易出现各种故障。因此,作为专业维修人员需要做好定时、定期的设备检测,对于发现问题的设备做好及时的维修。如果没有将检修工作做到位,很容易发生机电事故。此外,如果煤矿所使用的机电设备过于陈旧,专业维修人员的工作量也会相应增加。从目前煤矿生产来看,常常是哪里的设备出现了问题才对那里进行维修,真正的到了规定的月检和年检的时候,由于专业维修人员的工作强度过大或者是自身的原因,常常不能落实月检和年检,煤矿安全生产也受到了影响。
(二)特种作业人员缺乏机电设备管理专业素质
1、在机电设备的操作中,只有具备相应技能的操作人员才能够进行设备操作。但是考虑到目前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高低不同的问题,这就造成特种作业人员无法彻底的掌握操作知识,也无法熟练的操作机电设备,最终导致煤矿频繁发生机电安全事故。
2、作为机电设备操作的特种作业人员,都是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获得资格证书,并且对于设备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假如随意的调动或者更换特种人员的岗位,就可能造成由于对机电设备操作不熟悉而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
3、由于部分特殊原因,在机电设备操作上也会盲目让临时人员来顶替作业,但是事前并未对其进行特殊工种安全工作岗位培训,因此,也会埋下煤矿安全事故隐患。
(三)安全管理上存在漏洞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机电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煤矿管理人员都不重视机电安全管理,从而导致管理不严,致使安全管理工作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管理人员对于特种作业人员也没有根据内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也没有定期的做好安全生产培训,抑或是对操作规程没有详细的了解,也容易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所以,为了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煤矿企业应严格的按照规范标准,要求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规范操作,并且要按操作规程严格的执行下去。此外,不论是维修人员还是操作人员都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应的规定程序办事。
二、煤矿机电事故减少的有效对策
(一)用工管理制度需要加以完善
其一,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内部的规定章程制定机电设备用人制度,从源头上选好特种作业人才,把好技术关卡,杜绝滥竽充数、拉亲带故的现象发生,进而从源头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煤矿生产当中,尤其是对地下采煤作业人员的操作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从事特种工作的机电设备操作人员需要经专业培训且考试合格获得资格证书之后,才允许其上岗作业;其二,作为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够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两点都是对机电设备操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另外,对于已经进行设备操作的人员,需要从管理方面入手,要逐步强化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思想上的觉悟,并且定期的进行安全教育及专业技能培训,从而让他们能够熟练的进行机电设备的操作。
(二)强化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
只有不断的强化特种作业人员在操作方面的培训,才能够避免由于失误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只有积极地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强化全员安全意识教育,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生产的安全性,避免由于缺乏安全意识而发生的安全事故。在培训当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为了提高煤矿作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可以将业务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二是将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互的联系,从而对作业人员中专业性较强的人员进行重点培训,确保员工的业务水平得到稳定的提高;三是内部培训结合外部培训,提升员工的业务素养,并且积极学习他人成功经验,再联系到本企业的实际,从而做好员工培训,提升员工整体素质。
(三)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实现
强化煤矿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建设及管理,对于煤矿机电安全事故隐患的避免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在具体工作中,我们需要将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当做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来抓,要反复强调,不断提醒,才能够逐渐的将原本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管理的模式加以转变。另外,完善的管理,有效的监督不可或缺,如果煤矿安全生产失去了监督管理,那么安全生产就仅仅是一种表面化形式,也就失去了管理的真正意义。严格的监督和管理,能够剔除盲目蛮干、违规操作等现象,因此,我们不能忽视监督管理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作用。
三、结语
努力做好综合化的煤矿机电安全隐患分析工作,不仅有利于煤矿机电作业安全性的提高,同时也能够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升,从而确保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得以实现。因此,要想抓好煤矿安全生产这根主线,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在加强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我们需要将“安全管理在我心,安全意识放我心”的标语牢牢的记在我们心中。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了推进安全生产“五要素”到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方略,“五要素”:即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这一方略首要就是安全文化建设。
作为煤炭生产单位,煤矿安全文化在煤矿生产及经济活动中起到了保护人的健康、尊重人的生命的作用,是煤矿安全生产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煤矿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只有掌握专业安全文化的生产力、具有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安全管理才能理顺,才可能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建设安全文化,把煤矿安全文化作为煤矿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之渗透到煤矿生产的全过程,从而营造良好的安全风气,建立良好的群体安全意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必要途径。
1煤矿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推动社会稳步、持续发展以及做好各行各业(组织)安全生产和安全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进步和工业文明生产的源泉和动力。然而煤矿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煤矿安全文化是煤矿全体员工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安全愿望、安全心态及其在制度和企业形象上的反映,它最终能够有效地塑造和规范员工队伍的安全行为。其内涵包括:①客观性,安全文化是伴随着企业生产实践活动而产生的;②主体性,安全价值理念和安全愿望不仅要领导者持有,而且要全体人员共有;③可塑性,培育安全文化关键在于塑造和规范员工和团队的安全行为。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价值理念的倡导与渗透;二是安全行为的规范与养成。理念建设是先导,行为养成是落脚点,两者的纽带是制度。
2当前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安全文化建设浮于形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多企业都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甚至形成“文化热”。但是,就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开展的情况来看,许多地方普遍存在着形式主义现象。尽管在各种会议中、红头文件上讲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推行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但现实的情形是仍有不少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形式化明显。另外,有些企业的表层安全文化和中层安全文化建设比较到位,但没有内化为全体员工的习惯和行为准则,企业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还一定程度地停留在纸面上或口头上,没有完全变成职工头脑里的观念,也就是说深层的企业安全文化相对薄弱。
2.2偏重理论,缺乏整体规划
相关学者对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研究还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许多论著内容相近,有的论述仅限于表面,理性的多,可操作性不强,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生产实践的需要。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研究多是煤矿一线工作者,研究基本上是经验式的,不太注重研究过程和结论的可检验性。其次,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大多数煤矿企业没有设立相关的领导机构和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推行安全文化建设过于简单,甚至等同于一般的安全教育。
2.3安全理念普遍较淡薄
理念是指导员工实现共同愿景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的精髓,目的是让所有执行制度的人都能接受它,最终形成一种人人自觉遵守的安全观念。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煤矿职工的安全理念普遍较为淡薄,基本上处于从属和被动“要我安全”的状态,遵守规章制度大多是因害怕被处罚,安全第一和安全自律的意识还比较模糊。
2.4未形成有效的评估测量体系
由于文化的“软”特点,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地评估和测量。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任务,它需要建立一整套的安全文化评价体系,包括安全文化评价指标集的建立、评价方法的确定、评价结果的测量等。目前国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完善,虽然有学者建立了煤矿安全文化初步的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一些对煤矿安全文化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的定量方法,但是其可行性与操作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2.5偏离人本文化的本质
安全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是“人本文化”,它渗透在人们一切生产生活当中,并以有形或无形的渠道,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传递给每一名成员,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质量。而当前有不少煤矿企业重生产轻安全现象依然严重,尤其是一些地方小煤矿,甚至就没有安全文化建设的意识,即使有也多体现在制度、管理、说教和口号等形式上,没有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本质。
3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煤矿安全文化。安全文化说到底就是煤矿工人的行为方式的选择和行为结果的统一,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对造就优秀的行为结果至关重要。煤矿安全文化离不开矿工的认知、努力和奋斗。而煤矿安全文化,既可以肯定矿工的价值观念,也可以改变矿工的价值观念。因此,建设煤矿安全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只有激发矿工自发的主观能动性,把保证生产安全变成自觉行动,才能达到确保生产安全的目标。
(2)完善安全机制,提高安全意识。人的行为的养成,一靠教育,二靠约束。约束就必须有标准,有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机制,是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健全安全管理法规,让矿工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违反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关键在于落实各级干部、管理人员和每个员工的安全责任制。其次是要在管理上实施行之有效的措施,从煤矿到工区、班组建立一套层层检查、鉴定、整改的预防体系,煤矿成立由各专业的专家组成的安全检查鉴定委员会,每季度对煤矿重点装置进行一次检查,并对各采区提出的安全隐患项目进行鉴定。同时,重奖在工作中发现和避免重大隐患的员工,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的安全预防体系,从而堵塞安全漏洞,防止事故的发生。
(3)悬挂警示标语,体现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不仅体现了一种深层次的彼此关爱,更体现了集体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和体贴。在煤矿生产区队内、围墙四周,到处悬挂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等标语口号,提炼出了富有个性和人性化的警示标语。只要进入矿区,无论身在何处,这些标语牌、警示牌,时时提醒你,处处警示你,必须注意安全。
(4)进行安全排查,消除事故隐患。安全检查是寻找问题所在,与生产中一切不安全隐患作斗争。从系统论观点看,系统内各要素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及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下,常常出现各种不安全隐患,隐患的出现表现为信息差异。检查是为了得到这些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分析系统的结构、要素和功能,采取有效措施,便可解决煤矿生产中的安全隐患。但是,如果没有了自我的责任意识,隐患就不能及时发现,信息就会受阻。安全的责任主体意识贯穿于安全检查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5)要加强矿工安全文化的培养。煤矿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充分阐释传播、系统灌输和认真实践煤矿安全文化,使广大职工树立起安全质量管理是一切工作生命线的保障意识、不提升就是倒退的进取意识、不创新就是落后的超前意识、不落实就是欺诈的实干意识、不严格就是失职的责任意识等“五种意识”。有目标、有计划地建立一些有益于增强安全意识、增加安全知识的艺术性较强的宣传标志,开展各种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逐步形成企业安全文化的浓厚氛围。
4结语
安全文化建设对于煤矿企业来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的复杂工程,安全文化建设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敷衍了事,要建立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目前,全县共有“六证”齐全的合法煤矿企业26家26对矿井,经瓦斯等级鉴定,均为低瓦斯矿井,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103万吨/年,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05万吨/年。
(二)煤炭产量和税费统征情况
今年1-11月共生产原煤91万吨,生产总产值2.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工业增加值5400万元,解决劳动就业2000余人,支付劳动报酬7600万元。比去年同期原煤产量89万吨增加了2万吨。完成全年计划数72万吨的126%。
今年1-11月实现煤炭税费收入3595(其中国税增值税1933万元,统征收入1662万元),统征收入比去年同期1434万元增加了228万元,完成全年计划1620万元的103%。
今年1-11月实现非煤矿税费收入48.5万元,完成全年计划160万元的30.3%,与去年同期59.5万元相比减少了11万元。其主要原因是新县城房建建工程建设未启动,造成市场疲软、建材原料滞销,有的企业被迫停产,无经济效益。
(三)安全事故情况
今年1-11月全县煤矿共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9起,死亡9人,百万吨死亡率为9.9人。其中:顶板事故6起,死6人;放炮事故1起,死亡1人;运输事故1起,死亡1人;瓦斯事故1起,死亡1人。超市局下达的死亡控制指标6人,超县下达的死亡控制指标5人,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暴露出我县煤矿安全生产存在严重问题。深刻分析事故原因,抛开煤矿基础条件差、煤层薄、赋存条件差、开采难度大、工人素质低、监管人员和技术力量不足的客观问题,主观方面安全监管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煤矿存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事故教训是惨痛的,我们对发生的事故,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了调查处理。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做好煤炭产业发展基础工作
1、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根据《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绥江县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云煤整合〔2008〕23号)文件精神,通过整合,到2010年底,煤炭企业户数5户,矿井数量22对,矿井整合技改后设计生产能力186万吨/年。我局已落实专人负责矿井的关闭和整合工作,对资源整合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及时进行调查了解,研究应对的办法,积极协调、引导异地迁建矿井双方按照整合方案的要求进行整合。今年按照计划已关闭红春湾煤矿。矿井技改工作稳步推进,积极做好矿井生产地质报告、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编制工作,有5家煤矿已签订了整合协议。
2、完成煤炭深加工项目规划。为摸清我县煤炭质量情况,做好煤炭深加工的基础工作,我局于3月15日与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二地质队签定了《地质技术服务合同》,6月中旬完成了《绥江县煤矿资源深加工开发利用规划》。我县煤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建2×30万吨规模的重介质洗选厂,但只有上半县的煤炭具有洗选价值。目前,我县有1个年生产能力20万吨的洗选厂,由于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实际年洗选煤5万吨,产精煤2.5万吨,利润在300万元左右。现在要新建洗煤厂受政策、市场、原煤量的制约,不具备按设计2×30万吨规模新建洗煤厂的条件。
(二)强化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
1、进一步完善煤矿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我局实行领导和技术人员挂钩包片制度,以产煤乡镇为单位,分成4个片区,每月深入煤矿企业检查、指导、督促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各片区技术负责人每月到煤矿指导督促安全生产工作不得少于10次,主要领导不少于5次,分管领导不少于8次。向煤矿派驻驻矿安监员22名,基本实现了每矿1名驻矿安监员。进一步明确驻矿安监员的职能职责,要求每月到矿23天以上,下井不少于18天,原则上星期一至星期五必须在矿。
2、为督促煤矿落实好抓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我局与煤矿企业签订了《2009年安全生产责任书》,煤矿再与各科室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健全责任考核体系,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根据昭煤发〔2009〕39号《昭通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在全市煤矿企业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承诺制的通知》精神,县政府于2009年7月底与全县煤矿企业签订了《煤矿安全生产承诺书》。到目前,事故矿井已予以兑现承诺金25万元。
(三)加强监管,规范煤矿安全生产行为
1、严格煤矿复工复产工作,为全年煤矿的安全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为认真做好2009年煤矿春节复工复产工作,我局在春节收假后,及时行文并下发了《绥江县煤炭工业局关于2009年煤矿春节节后复工及复产验收有关规定的通知》(绥煤安字〔2009〕2号),对煤矿复工和复产验收工作作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在上级“五个从严”标准的基础上,我县硬性规定了15种不予验收的标准。成立了复产验收领导组,实行局领导和技术人员分片负责,坚持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复产验收的煤矿,局机关相关股室还实行了汇签制度,任何一个股室的相关要求未达到都不予通过。针对6月底7月初全县煤矿事故多发的严峻形势,决定在全县煤矿企业开展综合整治行动(绥煤字〔2009〕48号),对按要求整治完成的煤矿再进行复产验收。
2、认真开展煤矿安全市长霹雳行动。根据《昭通市人民政府煤矿安全市长霹雳行动工作方案》(昭政办发〔2009〕95号)和《绥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绥江矿山安全·市长霹雳行动”工作的意见》(绥政办发〔2009〕30号)文件要求及县政府8月22日召开了“矿山安全·市长霹雳行动”动员大会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我局研究制定了《绥江县煤炭工业局关于开展“绥江煤矿安全·市长霹雳行动”工作意见》(绥煤字〔2009〕63号),时间从2009年8月10日开始,2009年12月31日结束,历时5个月。继续深化2009年7月17日开始的对全县煤矿实施综合整治行动,认真贯彻执行“六个从严”,全面落实煤矿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目前为止,霹雳行动期间监管人员到矿检查共62次,302人次。通过排查共排查出隐患852条,其中,采掘系统147条;机电系统134条;运输系统92条;通风瓦斯226条;排水系统133条;软件、制度、机构、培训共115条,暂扣安证5对矿井,督促煤矿对排查出的隐患落实措施积极进行整改,已整改784条,整改率92%。局机关共制作大幅宣传标语5条,煤矿企业共制作大幅宣传标语72条(其中永久性标语24条),小标语120条,宣传专栏24期。
3、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铁腕治安,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全年全县煤矿企业因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和不执行监管指令的情况,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分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处罚,共处罚金额26.5万元,起到了一定的警示教育作用。
(四)强化基础管理工作,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1、强力推进六项基础工作。以市长霹雳行动为契机,研究制定并向煤矿印发了《绥江县煤矿六项基础工作实施方案》(绥煤字〔2009〕67号)。根据煤矿的不同情况,分别对地质补勘、采掘工作面及运输大巷支护改革、机电和通风质量标准化、采区设计和三图交换、采掘接替计划编制、采掘作业规程及专项技术措施六项基础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此项工作在2010年上半年前全面完成,明确片区监管人员负责督促煤矿落实。
2、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消除事故隐患。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贯穿于安全生产活动全过程,认真执行定期报告、重点监控、挂牌督办、公告公示、限期销号制度,煤矿每月要报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对排查出的隐患按“五定原则”(即定整改时间、人员、措施、资金、验收)落实整改,力争按要求做到煤矿安全隐患100%排查,查出的隐患100%整改。积极在煤矿企业中开展“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百日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和“三项行动”。
3、强化通风管理和瓦斯治理。我县煤矿虽然都是低瓦斯矿井,但加强通风管理和瓦斯治理工作一直以来都列为安全重点工作之一。我县26家煤矿26对矿井都安装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能正常运行的有22对矿井,有2对矿井在设备检修中,有2对矿井列入整合关闭已自行停产。已有15对矿井实现了矿与县的联网,有9对矿井由于无传输信号,正在协调解决中。在安全监管过程中认真开展煤矿“一通三防”大检查,要求煤矿完善井下通风设施,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坚决杜绝无风和微风作业,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及时处理瓦斯超限和积聚,坚持“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坚持瓦斯“三对口”和“三签字”制度。
4、加强支护方式改革,强化顶板管理。年初就要求全县所有煤矿主运输大巷推广使用锚喷支护,消灭巷道;采煤工作面逐步淘汰木支护和金属摩擦支柱支护,推广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掘进工作面使用前探梁支护,严禁无支护进行作业。要求煤矿必须建立至少由5人组成的顶板管理专业队伍,现场全程跟班作业,强化现场管理,及时排查事故隐患。今年4月下旬,联系省安全培训中心顶板管理方面的专家到我县举办了顶板管理专业队伍培训班,有21家煤矿,82人参加了培训,有效地提高了顶板管理专业队伍人员素质。目前,除2对已列入整合关闭自行停产的矿井外,现有的24家煤矿井下巷道采用石料支护,基本实现锚杆支护的有10家煤矿,锚喷支护的有5家煤矿,有19家煤矿基本消灭了巷道,有20家煤矿采用了金属材料支护,有3家煤矿采用了单体液压支柱。
5、认真落实防治水措施,杜绝事故的发生。我局成立有防汛工作领导组,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求煤矿成立有防汛领导组,制定有应急预案,确定有责任人员,严格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原则开展雨季“三防”工作,配备防治水设备设施材料,认真清理尾矿弃渣,防止堵塞河道,影响安全行洪。要求煤矿查清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认真排查治理雨季“三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水害隐患,坚决及时进行整改,认真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
6、加强现场管理,杜绝习惯性违章。督促煤矿建立健全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并抓好落实,实行井下交接班制度。严格落实入井检身制度,要求入井人员的佩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严禁穿化纤服装、解放鞋等下井。安全管理员和班组长必须坚持作业现场带班,加强现场检查和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组织生产,从严查处“三违”现象,杜绝习惯性违章。
7、加强劳动定员管理,严防“三超”。实行科学的定额定员管理,严格控制入井人数。建立井下人员管理系统,对井下人员实行入井、出井登记制度,实时掌握井下人员情况。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优化劳动组织,合理安排队、组编制,杜绝两班交叉作业。
8、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矿工素质。今年共举办煤矿井下新工人培训班18期,培训工人450人,复训班18期,复训工人820人。组织煤矿管理人员到四川广安学习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布置及采煤工艺,到四川乐山学习通风和机电两个质量标准化建设、到昆明学习标准化矿井建设及薄煤层开采技术。
(五)推进煤矿采煤工艺改革和推广先进技术
鼓励和支持现有煤矿进行改造提升,扩大生产规模。全县使用刮板运输机的煤矿7家,使用割煤机的煤矿2家,使用电机车的煤矿11家。
三、困难和问题
今年以来我县煤矿事故频发,种类偏多,这充分暴露出我县煤矿安全监管和煤矿基础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县煤层赋存条件差,煤层较薄,地质构造复杂,开采难度大,单井生产能力较低,生产规模较小,办矿水平较低。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条件较差,管理和技术比较落后,开采布局不合理,机械化程度较低,原煤生产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大。
二是煤矿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专业知识不足,整体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煤矿管理和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有证无人、有人无证的现象还较为突出,甚至存在未经培训从事井下作业的现象。
三是煤矿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设施不完善,煤矿业主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和行为较为严重,违章、冒险蛮干的事时有发生。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制度不健全,现场管理不到位。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所编制的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针对性不强,甚至存在无规程和措施作业的现象。
四是煤炭工业局安全监管队伍人员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监管力量薄弱。安全监管主体责任的落实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监管执法的过程中敢于监管、善于监管的力度还不够强硬,处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做好煤矿关闭和资源整合工作。严格按照关闭矿井的相关要求完成关闭矿井的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完成资源整合的手续报批办理工作。
二是强化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进一步加强日常安全监管。着力强化隐患排查、领导带班、入井检身和“三违”处罚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的完善和落实。
一、榆林市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2016年12月据安全监管总局网站消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对陕西省进行暗查暗访。其中,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大梁湾煤矿:建设项目未取得合法手续(项目还未核准)违法组织建设、生产。且该矿没有驻矿安全监管员,有关部门也未采取限电措施,该矿生产煤炭还能够正常进入市场销售。榆林市神木县瑶镇乡黄土庙煤矿:入井人员登记管理混乱,实际入井人数与人员定位、入井登记记录完全不符;通风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不完善,瓦斯管理混乱;开采容易自燃煤层,未编制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未确定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及临界值;主运输设备保护装置不全。榆林市神木县恒瑞源煤炭有限公司:安全监控系统和人员位置监测系统都不能正常运行;在未开启主要通风机的情况下,矿方安排人员入井排水作业。另据陕西省煤矿安全监察局榆林监察分局网站消息:2012年以来,榆林市榆阳区,横山县、府谷县、神木县等地乡镇煤矿,小煤矿多次发生顶板事故、瓦斯爆炸事故、机电事故、溜灰管坠落事故、运输事故、井下窒息事故等,导致死伤数人。通过以上监察结果不难发现,榆林市作为名副其实的煤炭大户,却存在不少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占榆林市煤矿总数90%左右的乡镇煤矿更是隐患重重,时刻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
二、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一)安全文化缺失
虽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标语随处可见,但我国民众安全文化意识却相对淡漠,安全生产只是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形成安全生产价值观和管理理念。榆林市乡镇煤矿大多实行承包制或合伙经营形式,承包多以外来者居多,而合伙经营多是本地农民,由于受文化教育及高额利润的影响,面对安全和利益的权衡,往往是利益至上,安全生产观念淡薄。另外煤矿行业危险性大,劳动强度高,因此大多数矿工都是农民工,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处于安全无知状态,而煤矿企业又因缺乏对安全生产的理性认识和利益至上的观念影响,不进行或只进行形式化的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从而为煤矿事故的频发埋下隐患。
(二)市场准入制度失守
虽然我国在煤炭市场准入制度方面已经有相关的规定,如营业执照,采矿权许可证等,但针对数量众多的乡镇煤矿,却面临市场准入制度的集体失守。究其原因,一方面煤炭资源稀缺,市场供不应求,榆林本地及一些外来的投资者都看好煤炭行业的前景,因此当地小煤矿、乡镇煤矿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煤炭行业是榆林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为了税收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以及部分行政人员,官煤勾结,往往本末倒置,实践中煤炭行业准入门槛很低,很多注册资本不足,不具备采矿条件,安全生产未达标的小煤矿在无证或证照不全的情况下纷纷获得采矿权,并投入生产。
(三)安全监管落实不到位
从当地煤矿安全事故调查的情况来看,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的失职,监管不到位是矿难事故的主要原因。煤矿利润相当高,因此一些煤矿经营者为了获得超额利润,往往通过各种形式拉拢腐化行政监管人员,金钱贿赂,股份分红,结成稳固的利益共同体,使得行政监管形同虚设。面对煤矿违法违规行为放任自流,对于一些本该停产停业,关闭整顿的乡镇煤矿视而不见,甚至包庇纵容,帮助其欺上瞒下,开脱罪责,直到隐瞒不住才上报。此外安全监察工作缺乏细节,监察范围过窄,监察人员数量及素质过低,导致监察流于形式,走过场,安全隐患比比皆是,转包分包情况严重,危险重重。
(四)安全投入不足
且超能力生产乡镇煤矿经营者和管理者急功近利,采用陈旧的、不合格的、落后的安全设备和开采技术,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为了追求高额经济利润,出现大量超能力生产问题,盲目扩大规模,导致井下超员现象十分严重,诱发了大面积的冒顶等煤矿安全事故,置矿工的生命安全于不顾。
三、煤矿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树立安全文化理念
安全生产应当以人为本,然而我国安全生产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缺乏安全生产观念,对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对生命权和人权的尊重和重视不够。尤其是针对煤炭行业,从企业文化,到领导阶层的管理理念,再到广大矿工的安全意识都很淡薄。因此,树立安全理念,推广安全生产文化,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就成为推动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所以针对榆林市煤矿行业普遍存在的煤矿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匮乏的现象,应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首先,推行强制性安全培训,设立独立的、专门的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对煤矿投资者、管理者、一线矿工、新员工分别进行培训。设立不同的培训内容、时间、考核标准,考核合格后方能投入作业。其次,构建良好的安全生产交流机制。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文化宣传,使煤矿管理者形成安全观、预防观、责任观,尊重生命,尊重矿工,积极听取一线工人的安全反馈,使广大矿工形成主人翁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重视生产细节,积极参与煤矿管理,及时发现隐患,联合治理隐患。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安全生产的有效交流机制和良性循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严格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实现煤炭产业的升级
我国煤炭法规定,煤炭行业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其中,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是必备条件。采矿许可证是采矿权人开采矿产资源的法律凭证,是由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环境保护和矿山安全生产要求等,授予采矿权申请人开采矿产资源的许可证明。采矿许可证不得买卖、涂改、转借他人。煤矿管理部门根据安全生产投入情况、从业人员培训情况等负责颁布和管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营业执照的颁发。煤炭行业建设周期长,投入巨大,属高危行业,存在顶板、冒顶、瓦斯、透水等风险,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危险性。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市场准入制度,才能从源头控制安全隐患,保障安全生产。一方面,针对煤炭行业应提高最低注册资本金额,组织专家组对安全生产投入情况等达标系统进行论证,严格控制煤炭经营资格。将不具备经营资格和承担能力的法人和自然人排除在市场之外,加大淘汰小煤矿等不合格煤炭企业的力度,提高准入门槛。另一方面,建立高效优化的产业结构,实现煤炭产业的升级。实行煤炭资源的整合,针对榆林市乡镇煤矿、黑煤矿泛滥的局面,通过关闭黑煤矿,鼓励大中型国有煤矿以收购、兼并、托管和控股的方式整合小煤矿,促进大中型煤矿的产业化发展,从而带动小煤矿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煤炭行业准入制度的提高有利于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实现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全面提升安全监管水平
从煤矿安全监察局公布的数据来看,煤炭行业监管制度的疏漏是造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建立独立、完善的安全监管体制,真正落实安全监察制度,提高安全监察水平就成为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首先,建立独立的煤矿安全监察垂直管理体制。由于煤矿行业的特殊性和高危性,国家应加大对煤炭行业的监管力度,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全国范围内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并根据行政区划下设省、市、县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在煤矿企业设立专门的煤矿安全监察办公室。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独立于所在的省、市、县政府及煤矿企业,实行独立的财政体系和人事任免制度,垂直管理和领导,与地方政府和企业无任何从属关系。再辅之以定期的异地轮岗人事制度,从而保证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独立性,防止监察人员与当地煤矿企业,政府形成利益结盟,彻底杜绝,权利寻租。其次,提高监察人员的条件和配备。安全监察关系生命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因此一名合格的安全监察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安全技术,扎实的法律基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井上、井下安全监察执法能力。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由专门的安全培训机构对煤矿监察人员进行培训辅导,只有安全监察资格考试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此后,安全监察机构及监察人员也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机构的继续教育培训和考核,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各类安全生产指标和技术等,每次培训完毕后安排考核,考核不合格者调整工作岗位或实行淘汰制,从而保证安全监察人员的工作能力。另外,目前在煤矿安全监察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即监管力量薄弱,监管人员配备不足。针对该问题可通过扩大招聘监察人员,壮大监管队伍,保证企业,煤矿监察办公室达到相应规模的监察人员,将监察工作落到实处。最后,细化监察内容,落实检查责任。安全生产无小事,监管人员更应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煤矿安全监察办公室应保证每周监察一到两次,县级以上监察机构做到每月监察一到两次,并进行不定时突击监察和巡回监察,保证安全监察的常态化和突击制。检查范围包括安全生产投入情况,如无序性开采,生产设备,技术不达标问题;违法违规作业情况,如超能力生产,井下超定员生产问题;安全隐患排查,如顶板、冒顶、透水、瓦斯、通风等;矿主及矿工任职资格,定期培训考核问题等。一旦发现问题,从厂矿领导到班组负责人,到一线矿工,根据各自的安全责任范围,迅速确定责任主体,追究其法律责任。结合安全监察结果强化责任追究制度,能够迅速有效的解决煤矿管理工作中的粗放式管理和执行力弱化问题,从而使得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管水平稳步提高。
作者:李婉秋 单位:榆林学院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就煤矿企业来讲,抓安全管理是永恒的主题。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程、措施,履行好职能部门的职责,采用科学、先进的方法结合宝贵的生产管理经验;坚持“装备、管理”并重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格进行管理,安全生产就会取得好的效果。
一、如今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安全投入小。井下设备老化,装备不足,每年按6.0元/吨煤提取,返用于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偏小。投入不足,未达到国家安全管理部门的标准要求。
2、工人在工作中支护不到位,不规范,不及时;有的处理危岩时措施、方法不当;有的是支护材料不合理;有的是未把自己的安全放在首位,盲目作业;有的是安全知识贫乏,经验不足,自我保护意识差,而培训、学习时间有限造成的。从分析看:事故归根到底均是由于直接操作者不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措施和规章制度操作,甚至违章作业所致。管理人员跟班、值班人员又失位,不负责任,加之本身基础、条件差而使事故发生。
3、“三违”人员受处罚力度不够大。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抓隐患处理,反“三违”。每查到“三违”人员视其具体情况、情节轻重给予每人每次50元—100元的经济处罚或停工学习三天的处罚显得偏松。
4、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管理人才。采、掘、机、运、通、地质、测量和防治水等专业技术人员偏少。使用和维护先进装备、设施的人才不足,使其效能发挥被打折扣。
5、从业人员的素质难以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煤矿从业人员大都是家庭贫困,文化素质偏低的弱势群体。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业务素质提高困难,自我规范能力不强,加上人员流动性较大。故对煤矿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和素质的提高有难度,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也是一个长期、艰苦的任务。
二、浅析搞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1、根据我矿实际情况,制定相对超前的安全规章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煤矿企业来说更应如此,现阶段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已经相当完善,但面对与一些基建矿井、发展中小矿井来说,企业内部的一些文化体系建设、规章制度的建设还不是很完善,适应不了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需求。
所谓制度,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意识”,即制度超前也就是我们的“意识”要超前。在此不仅需要高层领导的统筹兼顾意识、中层干部的分片掌管意识、基层班组的现场应变意识都要超前。具体实施途径不论是从优秀企业中借鉴、特殊培训中汲取,或是在现场经验中总结,但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各系统、各专业、各岗位的安全意识均需超前。只有制度超前,才能使安全生产有力可行、有规可依;才能在煤矿生产万变中及时做到应变;才能避免“亡羊补牢”的被动局面。
2、注重现场,将每一项安全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要全力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严格管理。我们既要认真总结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上取得成功经验,更要看到我们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制度的落实上还存在着差距,为此要抓好:(1)企业要进一步针对煤矿的实际制定和完善煤矿采掘作业规程,并且按照规程要求切实加强有关管理人员的责任,真正按照规程操作。(2)每一个生产企业都要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现阶段,我国大中型煤矿企业不乏有比较健全的规章制度,但在具体生产实践中部分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有时候面对制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制度成了摆设,这好比“纸上谈兵”,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煤矿安全生产不仅是领导的事,管理人员的事,更是我们广大职工的事,它最终代表的我们煤矿工人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要提高认识,面对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我们除了按章执行、按步操作之外,还应该从严、从细的要求自己,坚决承担起安全规章制度落实的第一责任者。其次,对于煤矿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来说,在制度面前做到人人平等,要坚信制度是给大家定的,不是给某人定的。身为安全规章制度的监督者,我们以身作则,做到“铁制度,应执行;真较真,不糊弄”。
3、狠抓安全培训,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的安全意识。当前从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安全知识溃乏,在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失误较多,不能够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科学的安排部署,而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较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三违”现象严重,为此做好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一是我矿加大对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的宣传教育,使取得资格和实际管理水平形成统一,真正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二是我矿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特别是要针对我矿的实际情况按照操作规程逐条逐款培训到位,真正使工人既熟悉井下开拓布局情况,又真正能够做到遵章守纪,不违规操作,确保生产安全。从而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
4、针对重点,解决难点,全面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当前,我矿安全生产上事故发生的重点是顶板管理和火灾管理等两个方面,但工作上的难点还包括水患的治理。因此如何防范以上三个方面的伤亡事故,是我们下步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顶板管理上,一是必须督促区队配备专业的找顶人员,明确其具体的工作职责、工作时间、工作范围,分片分段加强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是现场操作人员必须按照作业规程,做到敲帮问顶,永久支护及时跟上,锚杆支护成排成行,架棚巷道充填必须严实接顶,杜绝工作面现场空顶作业,冒险作业,在处理危岩时现场矿下文班长以上人员必须现场指挥,制定科学的方案措施方可进行,切实防止顶板事故;三是煤矿井下带班矿领导及科室管理人员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和各工作面的支护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抽查,及时解决顶板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四是我矿全面推行“以钢代木”的支护材料,确保支护到位。
在火灾管理上,开展百日安全活动,召开百日安全活动动员大会,部署活动期间的各项工作,并将重点工作制成督办表下发落实。重点开展了顶板管理、防火灾、文明驾驶、夏季三防等活动,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由分管部门督办均得到了有效整改。矿内相继组织了不安全行为人员座谈会、无不安全行为抽奖和本安知识竞赛、安全文化建设座谈会等;组织各单位举办以“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为主题的签字仪式;并观看了以《安全发展,成就辉煌》为主题的宣传片。 在综合楼及井口前悬挂了宣传标语,为切实开展好火灾安全生产警示教育活动,将国家主题宣传片和系列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片上传矿服务器,要求各单位利用班后会时间组织学习,大力营造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目标、方案,规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强化培训和演练,针对火灾等各类自然灾害,实施救援实战演练,增强应对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的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技术创新和小改小革,着力解决火灾等安全生产技术难题,科学分析安全工作出现的新问题,研究新情况,制定新对策,积极开展班组安全技术革新。
在水患治理上,我矿始终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制定水患治理方案,特别是有水患威胁的区域,生产科专业人员及时对采空区,含水层的水质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制定科学的探放水措施、方案。井下探放水工作必须按方案进行,同时明确专人负责。在洪期要加强井上下值班管理,防止洪水对矿井的威胁。
结束语
综上所述,编制并实施出一套适合我国煤矿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我们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也是搞好职工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和顺应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刘威.浅谈煤矿安全管理发展现状[J].现代经济信息,2010(10).
Abstract: Security has always been a top priority of China's coal production. Only by strengthening the coal mine safety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al mine safety accident rate and accident dangers, to achieve the real goal of the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This paper talks about the few comments on how to enhance coal mine safety management.Key words: corporate culture; institution building, training; technical equipment; quality standardization
中图分类号:TD8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的发展,人们发现尽管有了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但对于搞好安全生产来说,还是不够的。科技手段达不到生产的本质安全化,需要用管理手段补充;而管理手段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其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被管理者的监督和反馈,对于煤矿安全管理尤其是这样。安全文化的应运而生,正是为了弥补安全管理手段的不足。煤矿安全文化是煤矿企业安全工作的灵魂,是企业全体职工对安全工作集体形成的一种共识,是实现安全长治久安的强有力的支撑。
安全文化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职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遵章守纪”转变成“我要遵章守纪”,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
在煤矿日常安全管理过程中,把管理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如对班组和员工的安全文化建设,可采用班前安全活动、班后安全总结、每周安全例会、事故案例教育、每日一题、持证上岗、标准化岗位和班组建设、技能演练、等作为主要载体。对管理层及决策者的安全文化建设,可采用全面安全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等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常规的经济手段等作为主要载体。对生产现场的安全文化建设,可采用安全标语、安全横幅、安全标志、事故警示牌等作为主要载体。对企业人文环境的安全文化建设,可采用安全宣传墙报、安全生产周(日、月)、安全竞赛活动、安全演讲比赛、事故报告会等作为主要载体。
此外,风险抵押制、家属安全教育、模拟演习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企业制度建设
煤矿,尤其是井工煤矿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恶劣,作业条件差(阴暗、潮湿、巷道狭窄),而且职业病严重。产出的每一块煤里都浸透着矿工的辛酸和汗水。所以我们必须把煤矿安全管理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而煤矿企业制度建设又是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2.1严格贯彻执行煤矿安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实践证明,只要认真贯彻执行好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就为生产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煤矿各级领导要严格按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组织指挥生产,以法治矿、从严治矿;每个职工严格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作业或操作;依法办事,按章办事,是搞好煤矿安全的基本保证;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以保证煤矿“安全第一”的方针真正得到贯彻执行并落到实处。
2.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煤矿安全生产是一项全面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煤矿企业生产建设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哪一个方面稍有疏忽或失误,都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甚至造成事故,就可能死人伤人。如果安全管理不好,造成事故,不仅影响生产和效益,还影响到职工的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产生不良的政治影响。所以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就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2.3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煤矿企业所有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必须完善。因此,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煤矿企业必须严格地把安全生产责任制、业务保安责任制和工种岗位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起来,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抓,层层有人管,形成网络。使每个职工都有参与安全管理的权力,从而为煤矿安全生产打好坚实基础,提供可靠保障。
三、建立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3.1认真抓好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培训。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安全基础工作,搞好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煤矿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也是维护职工人身安全的基本保证。强化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和《煤矿安全监察条例》都对开展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这充分说明了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比其它行业显得更为重要。可以通过入矿培训、现场培训、脱产培训等方式进行。同时通过加强监督,狠抓落实,加大培训投入,加强师资力量等手段保证培训的质量。
3.2完善投入机制,加强技术管理,提高矿井装备水平。安全生产科技先行,要想提高矿井安全水平,就得不断依靠科技进步。矿井装备的持续改进和提高,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和设备的保障。首先要培养吸纳一批生产技术骨干,配足配齐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培训,达到业务精、技术强、水平高。其次,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技术工作要紧跟现场,指导好现场生产施工,技术工作要有先进性、超前性、安全性,使技术管理工作贯穿于生产全过程。第三,要不断引进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改善矿井装备水平,提高矿井抗灾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