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标语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18 23:46: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法制标语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法制标语

篇(1)

2、学法以正,普法以诚,明法以精,尚法以恒。

3、诚信是生活的通行证,法治是社会的安全网。

4、传播法律知识,培养法制观念,弘扬法治精神。

5、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6、与法同行,成长有保障。

7、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8、学法用法,做遵纪守法好少年!

9、人生道路千万条,学法用法第一条。

10、学法懂法,心明眼亮;不学不懂,迷失方向。

11、宣传行政强制法,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12、开展“六五”普法,建设法制校园。

13、学法懂法源自一点一滴,守法用法始于一言一行。

14、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15、以人为本营造和谐,以法为准彰显公正。

16、读书明理,普法医愚,守法律己,和谐添彩!

17、学法护法者智,违法乱法者愚。

18、依法治校,法育未来!

19、学法让人生更美好,守法使社会更和谐。

20、弘扬法制精神,构建和谐校园。

21、祖国在我心中,法律伴我成长。

篇(2)

3.用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

4.维护宪法权威,增强权利义务观念

5.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它绝不能生效。——古希腊剧作家 索福克勒斯

6.法制宣传日,愿你坚持以宪法为基本中心,以民法和刑法为两翼,坚持知法懂法为主题,坚持以宣传法为目的。祝你遵法守法和谐家,懂法用法发家致富。

7.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8.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一种的网,触犯法律的人,小的可以穿网而过,大的可以破网而出,只有中等的才会坠入网中。—— 申斯通

9.平等博爱,持家之道。公序良俗,治国之理。遵纪守法,人人有责。法制宣传,宜国宜家。法制宣传日,愿你弘扬法律,祝你幸福如意。

10.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柏拉图

11.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法》,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12.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13.大事小事依法办事,大节小节清廉为节。

14.大力开展“法治六进”活动,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15.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弘扬法治精神

16.学法以明道,用法以立身。

17.你我学法,未雨绸缪;你我懂法,做事有章;你我守法,文明社会;你我普法,天下太平。法制宣传日,做守法公民,当普法先锋。

篇(3)

3.何为法,你为法,我为法,大家都为法!只要大家都守法,何愁世界无法!用法完善我们的生活,生活才变得更美丽!!

4.无犯意则无犯人。

5.学法律讲权利讲责任讲义务

6.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7.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8.莫道行路难,守法路自宽。

9.法律伴我行天下,我记法律于心间。

10.弘扬法治文化,传播法治文明

11.法律援助在您身边,公平正义与您牵手

12.弘扬法治,崇尚文明,做诚信守法好市民

13.和谐拂大地,法制溢神州。

14.法律常识需知道,远离犯罪维权益。

15.智者知法,愚者娱法。

16.法治社会人人爱,人人参与更精彩

17.依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实现。

篇(4)

2、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3、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要做到制度化、规范化!

4、学法用法,做遵纪守法好少年!

5、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

6、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切实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7、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让青少年远离犯罪!

8、学法用法,争做遵纪守法的青少年。

9、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10、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月活动切实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

11、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12、遵纪守法,做对社会有益的人。

13、依法治校、法育未来。

14、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

15、依法治校、法育未来!

16、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用法守法的社会氛围。

17、遵纪守法,从我做起。

18、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19、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抓紧抓好!

20、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21、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22、珍爱生命,远离。

23、坚持不懈地做好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24、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学校、家庭责无旁贷。

25、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26、全社会关注青少年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27、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28、有事想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29、青少年学生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品德!

30、社会、学校、家庭联动,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31、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32、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33、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34、学习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

篇(5)

1. 不同声响,皆有意境。

师:(出示: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大家读一读这句话,有什么感觉?哪里写得妙?

生:我觉得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这个想象写得很妙。它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瀑布声响很美。

师:是呀,未见其形,先闻其声。

生:这个想象把“飘”的感觉具体化了,形象化了,也亲切化了。

师:我们没有去过黄果树瀑布,无法体会到那种飘来的声音,究竟有多响,而作者这一个巧妙的比喻,让我们明白了这声音就是微风拂过树梢的轻柔、灵动,那飘过来的声音要细细听才清楚,令前往游玩的人充满惊喜,充满期待。

生:“像潮水般涌上来”,这个想象生动贴切,让我感觉到此刻声响是多么的壮观!

师:你想到了哪些成语?

生:浩浩荡荡、排山倒海、气吞山河、千军万马、势如破竹……

师:作者用词的贴切,合理丰富的想象,给我们带来了如闻其声的真切感受,这就是想象的美妙之处。

师:(出示: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大家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有什么感觉?哪里写得妙?

生:我从这个想象中,感受到了这时水声很响,气势非凡。

生:看纺织车间织布机的视频,一架织布机就已经够响了,何况千万架呢!

师:(出示: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那么这句呢?

生: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瀑布声响很大,用了这个比喻,把直泻下来的声音想象成雷声轰鸣,山回谷应,真是雄伟壮观,气势非凡啊!

师:你读出了这想象的魅力。作者运用丰富贴切的想象,将瀑布的轰鸣声再现于我们耳边。

师:为什么同样的瀑布声,作者会作出不同的比喻呢?

生:我觉得是瀑布的声音发生了变化。

生:我认为是作者听瀑布的位置变化了,所以听到的声音也变化了。

师:是啊,比喻要用得准确、巧妙,才能让人犹如身临其境。

2. 美在形态,浑然天成。

师:(出示: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我们来读这句话,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这里把瀑布比作了“宽幅白练”,写得很生动,尤其是悬挂,这个词用得妙,显得很有气势。

师:读读下面两句话,哪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好?为什么呢?

A.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B.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从上面流下来。

生:第一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形态的宽,而且比作“白练”,颜色也符合,非常逼真。而第二句话,缺少了这样的感觉,平淡无味。

师:是呀,缺乏了想象的文字是多么苍白啊!

生:我从“泻”字,感受到了瀑布的水流量很大,气势磅礴,很壮观。

师:有了想象,让我们如见其形。这就是想象的魅力!(指导朗读)

师:(出示: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再读这句,体会一下。

生:我从“银雨洒金街”这个景象中,体会到了黄果树瀑布给小镇带来的美。

师:读着“银雨洒金街”这个词,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黄果树瀑布从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直泻入犀牛潭中,雾珠升腾数百米之高,阳光下,就像镀上了银色,那么耀眼,那么晶莹,还形成了一条美丽的彩虹。

师:难怪,古人曾写对联称赞它――(课件映示: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银雨洒金街”是多么奇特的想象,她又让我们感受到了黄果树瀑布的诗意美,也从另一个侧面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同一般。

【片段二】 走出黄果树瀑布,畅谈印象,写出感受

师:(出示: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他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这句是写徐霞客,还是黄果树瀑布?

生:我觉得写徐霞客是为了突出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实在太美了,连徐霞客也被陶醉了。

师:这样一位伟大的旅行家,他见过的美景千千万万,可是在黄果树瀑布前,他“凝神――(生接读)谛听”,他“完全――(生接读)沉醉”了。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方法就叫“衬托”。

师:面对此情此景,如果你就是那位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你想对黄果树瀑布、或对自己、或对后人说些什么呢?请用三五句话写下来。

生:我想对自己说:徐霞客啊徐霞客,想你游历了祖国无数名山大川,欣赏了人间无数仙境,可今儿还是头一回见到如此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的瀑布呢!真是不虚此行啊!我一定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黄果树瀑布这一人间美景。

生:我想对黄果树瀑布说:刚进入景区,我便听到你“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黄果树瀑布,你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真是气势非凡,雄伟壮观啊!

生:我想对后人说: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我的后代子孙们啊,你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千万不要让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悲剧重演!

【评析】 教学《黄果树瀑布》这一课,我有以下几点深刻的感受:

1. 主线引领重赏读。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美的思想情感要通过精言妙语来表现。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精妙之处的深入推敲和潜心体悟,不仅应品悟文中的字词句的规范准确,还应咬嚼字词句的生动、形象,更应品析字词句所承载的“未直接表示出来,而无限多未说的东西”的涵义。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去悟、去品、去思,激发其内心的共鸣,圈画写得特别好的词句,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在旁边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从上面片段中可以看出,学生都走进了文本,并悉心体味。

2. 咬住字眼重探究。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对文中关键的词句进行品析、揣摩、感悟,品味出内含的滋味,感受文字背后的精彩,积淀学生的语感。“片段一”中,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飘”字的精妙,感受“像微风拂过树梢”这个想象,把“飘”的感觉具体化了,形象化了,也亲切化了。而作者这一个巧妙的比喻,让我们明白了这声音就是微风拂过树梢的轻柔、灵动,那飘过来的声音要细细听才清楚,令前往游玩的人充满惊喜,充满期待。对一个“泻”字的赏析,我将文中原句“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与“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从上面流下来。”进行比较,学生很快就感受到了原文中“泻”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形态的宽,感受到了瀑布水流量的很大,气势磅礴,很壮观。而且比作“白练”,颜色也符合,非常逼真。而第二句话,缺少了这样的感觉,平淡无味。我适时点评,这就是想象的奇特之处,有了想象,让我们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这就是想象的魅力。通过这样咬文嚼字的赏析,提升了学生语言的质量,充实了学生的语言内存,也实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逐渐提升。

篇(6)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73X(2009)04-096-03

Method of Marking Removable Storage Medium Based on Partition Table

SHEN Yu, MIAO Quanxing

(Armed Police Engineering College,Xi′an,710086,China)

Abstract: It is necessary for removable storage medium to be marked when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security.The new method for marking removable storage medium based on partition table is put forth.The formation and principle of partition table are discussed,the method to modify and check the vacancy partition table item is described,and some key codes are presented.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it is a new technical method for removable storage medium to be marked and authenticated.

Keywords:removable storage medium;partition table;marking;table item;API

0 引 言

由于移动存储介质(移动硬盘、U盘等)具有容量大、体积小、易携带等一系列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同时移动存储介质也存在使用过于随意,难以对其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管等问题,因而已经成为敏感数据泄漏的重要环节。因此,移动存储介质在涉及安全的应用场合需要对其进行标识,以便于对移动介质的使用进行监管。

部分移动存储介质有一个厂家惟一的序列号,这些序列号一般用户无法改变,但可以使用现成的软件或编程方法方便的读出。然而,各厂家定义的序列号并不遵从统一的标准,不同品牌移动存储介质的序列号长度、使用字符等不尽相同,甚至有些闪存产品根本就没有序列号。同时移动存储介质品牌繁杂,对所使用的移动存储介质种类做硬性规定又不现实。因此,利用固有的序列号标识移动介质存在困难。在此提出的方法是将一个惟一的编号作为序列号写入移动存储介质分区表空闲字段中,该方法既适用于目前常用的各种存储介质,又具有较好的隐蔽性和抗毁性,能实现对各种移动存储介质统一的标识。

1 硬盘的逻辑结构

常见的移动存储介质有U盘和移动硬盘。他们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机理都不同。如:U盘是半导体存储设备,而移动硬盘是磁存储设备。但是这些移动存储介质的逻辑结构都是相同的,而且有相同的逻辑访问方式,都是基于特定的文件系统。下面就以硬盘为例,对移动存储介质的存储结构,分区原理等进行详细阐述。

1.1 硬盘的数据分布

硬盘上的数据按照不同特点和作用大致可分为5部分:主引导记录区、DOS引导记录区、文件分配表区、文件目录表区和数据区。

主引导记录区位于硬盘的0磁道0柱面1扇区,占用此扇区的前446个字节,其中存放的主引导记录是BIOS向操作系统交接的重要入口。其后的64个字节是主分区表,用来存储硬盘主引导分区信息。

DOS引导记录区位于硬盘的0磁道1柱面1扇区,它包括一个引导程序和一个被称为BPB(BIOS参数块)的分区参数记录表,是操作系统可以直接访问的第一个扇区。引导程序的任务是对硬盘系统进行复位,并检查两个系统隐含文件的合法性,即查看它们是否处于指定根目录区的文件目录表中第一,第二项,若不合法,则给出提示信息。若检查合法,则将IO.SYS读入内存并执行。BPB参数块主要记录硬盘的每扇区字节数、磁头数、目录起始簇等重要信息。

文件分配表区 (File Allocation Table)是用来记录文件存储位置的表格,文件的存放是以链式存储的方式存放在磁盘的非连续区域内的,通过指针将分段存放的文件联系在一起。当读写文件时,操作系统通过文件分配表可以准确地读出文件。文件分配表一般有两个,第二个文件分配表作为第一个的备份。

文件目录表区(DIRECTORY)就是文件的目录,它记录着每个文件的起始单元、文件的属性等,与文件分配表共同配合,确定文件的位置。

数据区(DATA)是真正存储数据的区域,其组织与管理由系统根据前4个区域的内容来完成。

1.2 硬盘的分区

分区是硬盘上的一组连续的扇区。硬盘上的任何扇区均要位于某一特定的分区中才能被系统直接访问。分区有两种:一种是主分区;另一种是扩展分区,扩展分区通常不含系统文件,并可以分成若干个逻辑驱动器,相应的,分区表也分为主分区表和扩展分区表两类。由于扩展分区又可分为许多逻辑分区,每个逻辑分区对应一个扩展分区表,因此有多少个逻辑分区就会有多少个扩展分区表。扩展分区表包含在扩展分区的第一扇区或逻辑驱动器“二级扩展分区”的第一扇区。

1.2.1 主分区表的结构

主分区表中最多可以包含4个分区表项,即最多可以将硬盘划分成4个主分区,且每个主分区可以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一个分区表项为16B,它可以确定一个分区的边界 、分区的类型和分区的大小(扇区数),分区表项的格式见图1[1]。其中,表项的第一字节为引导标志,若该字节为80H则表示该分区为可引导的活动分区,若该字节为0则表示该分区为非活动分区,最多只能有1个分区为活动分区。

1.2.2 扩展分区表的结构

在扩展分区表所在扇区中没有主引导程序,只有分区表,扩展分区表中只包含2项(32 B):第一项描述本逻辑分区的情况,另一项指向下一个逻辑驱动器的分区扇区的位置。主分区表和所有扩展分区表形成一个链表结构,即在主分区表中有一个分区表项指向第一扩展分区表,每个扩展分区表又有一个分区表项指向下一个扩展分区表。这样在主引导扇区中仅需要存储一个分区表项数据的扩展分区,通过这个扩展分区的数据可以找到下一个逻辑分区的起始位置,以此起始位置类推可以找到所有的逻辑分区。如图2所示为扩展分区表结构示意图[2]。

当移动硬盘首次接入操作系统时,需要进行高级格式化。这种高级格式化是按照扩展分区类进行的,因此移动硬盘将作为一个普通的逻辑分区加入到已有的扩展分区链表中;而且其上面分区数据的分布和硬盘上一个逻辑分区的数据分布一样,都是扩展分区下面的一个逻辑分区,因此,移动硬盘可作为操作系统下面一个文件系统而存在。

2 技术原理及核心代码

2.1 技术原理

移动存储介质标识符应满足以下要求:每个介质标识符要具有惟一性;标识符的存在不影响正常使用;标识符具有一定的耐久性,不会因正常的使用而去掉。要满足第三条要求,标识符只能存储在介质的系统区。理论分析表明,扩展分区表中分区表信息只占用前两个分区表项,后面两个分区表项暂时未用(32个字节),在对磁盘进行高级格式化时,这两个分区表项的内容并不发生改变,是用来存放标识符的理想位置。

2.2 核心代码

利用VC++实现对硬盘扇区数据的访问,对其中空闲区域的数据进行修改,将移动介质标识符编写进扇区,再将数据写回到硬盘扇区。

2.2.1 访问扇区数据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采取访问安全保护机制,如:不能直接访问物理内存,不能使用各种DOS,BIOS中断等。但在采取“实保护”措施的同时也提供了另外的一种有别于在DOS下访问硬件设备的方法,允许按照对文件的读写方式对其进行数据存取访问。在Windows下把所有的设备都当作文件进行操作。通过Windows API中提供的CreateFile()函数可以直接对磁盘扇区进行访问。通过此接口函数,可以“打开”设备驱动程序,得到设备的句柄。与对串行端口的访问类似,也需要用与文件存放路径相类似的方式指出要操作的硬件设备(硬盘)。一般存储设备的名称是微软规定好的,如:软盘驱动器用A:,B:标识;逻辑驱动器用C:,D:,E:标识;而物理驱动器则用PHYSICALDRIVE X(X=0,1,2)标识;对于第一个物理驱动器,访问格式为“\\\\\\\\.\\\\PHYSICALDRIVE 0”。如:需要对磁盘进行读取操作,而他是第四个物理驱动器,则使用:HANDLE hDev=CreateFile(“\\\\\\\\.\\\\PHYSICALDRIVE 3”,…)。一般调用CreateFile获得设备句柄时,访问方式参数设置为0或GENERIC_READ|GENERIC_WRITE,共享方式参数设置为FILE_SHARE_READ|FILE_SHARE_WRITE,创建方式参数设置为OPEN_EXISTING,因为访问的是已经存在的物理设备,其他参数设置为0或NULL。利用这样的方法,就可以对分区扇区中的空闲字段数据进行访问操作。

2.2.2 读取与写入扇区数据

当用CreateFile()函数访问磁盘扇区后,采用hDev保存磁盘扇区的句柄,

下面就可以通过ReadFile()或WriteFile()函数实施相应的读写操作,具体操作与文件读写差别不大。最后,在完成访问操作后,以CloseHandle()关闭文件句柄释放资源,从而完成一次完整的磁盘扇区数据读取与写入操作。利用这种方法,标识符就可以保存在磁盘分区扇区分区表中的空闲字段,起到移动介质标识的作用。

2.2.3 关键代码

关键代码如下所示:

Int main(void)

{

HANDLE hDev=CreateFile("\\\\\\\\.\\\\PHYSICALDRIVEX",GENERIC_READ|GENERIC_WRITE,

FILE_SHARE_READ|FILE_SHARE_WRITE,NULL,OPEN_EXISTING,0,NULL);//打开分区扇区

if(hDev==INVALID_HANDLE_VALUE)

{

ExitProcess(0);

}

DWORD dwByte=512;

DWORD dwReadsize;

BOOL b_Ret;

LPTSTR lpsectBuff;

lpsectBuff=(LPTSTR)HeapAlloc(GetProcessHeap(),HEAP_ZERO_MEMORY,512);

b_Ret=ReadFile(hDev,lpsectBuff,dwByte,&dwReadsize,NULL);//读取分区扇区

if(b_Ret==FALSE||dwReadsize<512)

{

CloseHandle(hDev);

ExitProcess(0);

}

BYTE bSECT[512]={0};

for(int i=0;i<512;i++)

{

bSECT=lpsectBuff;

}

bSECT[0x185]=50;

bSECT[0x186]=51;

bSECT[0x187]=52;

bSECT[0x188]=53;

bSECT[0x189]=54;

bSECT[0x18A]=55;//嵌入12位标识符:505152535455到空闲字段

b_Ret=WriteFile(hDev,lpsectBuff,dwByte,&dwReadsize,NULL);//将修改写回扇区

if(b_Ret==FALSE||dwReadsize<512)

{

CloseHandle(hDev);

ExitProcess(0);

}

CloseHandle(hDev);

Return 1;

}

3 结 语

为了能惟一标识移动存储介质,在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标识方法,将具有惟一标识的移动介质标识符嵌入移动介质中分区表中的空闲字段,而在移动介质的正常使用中,对用户完全透明,不会被用户觉察。在高级格式化的操作中,这些写入分区表中的信息也不会被重写。在需要时,可以将嵌入的信息读取出来。虽然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但考虑到如果对移动存储介质进行低级格式化后,移动介质里的数据就会全部被清除,也包括标识,因此,在这一方面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以便找到更好的标识方法。

参 考 文 献

[1]蒋华龙,夏龄.大容量硬盘逻辑分区的隐藏与恢复[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3):57-58.

[2]李为,刘嘉勇.一种基于分区引导扇区控制的移动存储介质安全控制方法[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7,22(1):92-97.

[3]袁建东,赵强,郑见灵.Windows系统下FAT32分区信息分析与获取方法[J].河北工业科技,2007,24(1):11-12.

[4]黄国盛,梁平元,周小清.Windows环境中分区表结构剖析与安全修复[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1):56-57.

[5]张载鸿,余永进,何渝,等.MS-DOS6技术精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74-93.

篇(7)

2、 积极构建法治建设先导区 不断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

3、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繁荣法治文化 深化法治建设

5、传播法治文化 弘扬法治精神

6、深化法治扬州建设 努力建设世界名城

7、推进法治文化名城建设 促进法治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篇(8)

我国长期以来均使用财务会计的任务来说明财务会计职能的具体体现。随着对会计的本质转向以信息系统来揭示,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会计界也开始借鉴西方的会计目标的概念来表述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而不再使用会计的任务来表述了。

1922年配顿在《会计理论》一书的最后一章“会计假设”中提出会计假设,直至二十世纪70年代,会计假设一直被视为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并作为会计理论的最高层次概念。1953年利特尔顿在《会计理论结构》一书中把会计目标分为中间目标、前提目标和最高目标。真正把会计目标作为会计理论的起点则是到了70年代,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78年第一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财务报告的目标》为标志。

只要简单一下第一号公告的,就不难看出,财务报告的目标仍是以基本假设为前提的。第一号公告多处指出:财务报告的信息“主要是指个别企业的财务信息”,财务报告“只是概括地表明企业的管理怎样在业主委托之下使用企业的资财”财务报告应提供“”评价在一定时期内有关企业业绩的信息“,财务报告的信息”通常用货币单位来定量地表述“。通常所说的四项基本会计假设无一例外地运用于财务报告目标的论述中。正如第一号国际会计准则《会计政策的说明》所述:”承认和使用这些假定是不言而喻的,一股不再对它们作特别说明。“美国直接以会计目标为出发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提出两项基础性假定,权责发生制和持续经营;在第一号准则中提出三项基本假定,增加了一致性。因此,会计目标是在明确了基本会计假设的前提下提出的。

美国对会计目标的集中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的《会计基本理论说明书》、1970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原则委员会的第四号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编报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原则》、197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表目标研究委员会的《特鲁布罗德报告》都分别提出了财务会计的目标,而最完整最深刻的阐述要属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1978年的第一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这些公告都提出了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投资和信贷决策有用的信息、对估计现金流量有用的信息以及企业的资源及其变动的信息,集中体现了决策有用学派的观点,其出发点是市场经济下发达的资本市场。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尻雄士的《会计计量理论》,则提出会计的目标是恰当反映资源受托者的受托经营责任及履行情况,集中反映了受托责任学派的观点,其思想源于公司经营的委托—受托责任关系。尽管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两派存在较大分歧,但其实际焦点已被大多数国家融合或作为主次目标提出,两派观点能趋向一致和协调。

凡是需要财务报告的无非是要利用财务报告所能提供的信息作出投资、信贷及改变供销关系或其他合作的决策,其中必然包括企业的现有或预期的所有者、投资者。所有者委托管理者管理企业,赋予相应的经管责任,这种经管责任主要是以会计数据、指标的形式要求的。经管责任的履行情况也主要是通过会计的信息来考察的。一旦履行情况清楚了,所有者即可作出继续委托或改变委托,以致停止投资的决策。因此,决策有用学派所认定的会计目标含义宽广,实际上包含了受托责任学派所认定的会计目标。

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相关性与可靠性

会计的目标是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有用性包括了相关性与可靠性。美国FASB第二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对相关性下的定义是:信息导致差别的能力“。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指的是与决策相关,是指会计信息能够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能够导致信息使用者决策的差别。国际会计准则中列示相关性的判别标准为:”当信息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或确认、更改他们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具有相关性。“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指可以对会计信息给予充分信赖。国际会计准则中对可靠性的判别标准为:”当信息没有重要错误或偏向,并且能够如实反映其拟反映或应反映的情况供使用者作依据时,信息就具有了可靠性。“”没有重要错误“,是指技术上的正确性:”没有偏向“,指立场上的中立性:”如实反映“,则指结果上的真实性。真实性是可靠性的核心质量标志,而正确性和中立性是可靠性的辅助质量标志。

从国际会计的和我国会计的现状来看,会计信息丧失可靠性往往会给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影响。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就是由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严重丧失,以致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在这一背景下,美国于1939年公布了第一份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权威-《会计研究公报》。从此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会计准则。随着会计准则的推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不断增强,信息使用者逐渐恢复了对会计信息的信赖,从而也促进了资本市场的有序化。因此可以说,会计准则首先是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产物。会计史上的这一页,向我们揭示了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重要意义。危机后,一系列旨在增强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法规、准则及相应措施的出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后,美国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问题已基本解决。

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与西方国家在市场经济的前期遇到的问题有某些相似的地方,比如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各种要素市场不健全,用于规范市场和市场主体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可以说,在我国,会计信息的失真有其客观必然性。会计信息失真会带来两种后果:1.相信它,失真的会计信息被用于经济决策,必然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2.相反,如果由于会计信息失真程度超过了信息使用者所能容忍的限度,以至会计信息失信于民,必然导致决策的盲目性和会计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推进法制化,保障会计信息可靠性,促进会计目标的实现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有会计本身的原因,也有会计之外的原因。会计本身的原因是指会计和上的缺陷,例如会计学的理论属性、会计报告目的、会计的确认理论、会计的计量理论、会计报告验证理论方面存在的产生不实会计信息的根源。会计之外的原因,概括起来有:第一,在委托一关系下,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所带来的一系列,如管理当局操纵会计利润,扭曲会计信息以扩大自己的利益;第二,监督机制不健全,加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执法、司法现状,造成企业既缺乏内部自我约束动力,又缺乏外部约束的压力;同时,能够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运行需要的会计管理体系尚未形成,从而,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告企业领导者和会计人员的个人素质,靠他们“赁良心办事”,而不是从机制上杜绝会计信息的造假行为;第三,审计监督和会计咨询、服务体系尚未完善和充分发挥作用;第四,会计人员的素质特别是职业道德素质亟待提高。

会计本身的原因需要借助会计理论的来逐步消灭,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会计之外的原因才是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而会计之外的原因又集中地表现为法制的不健全。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会计信息失真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只是我国法制化进程滞后的一个表现。市场是法制经济,这一观点已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所认同。所以,会计信息失真也不仅仅是一个会计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社会问题,特别是会计学和法学两个领域。在十五大确定依法治国的方略后会计立法的进程明显加快了,新的《会计法》把保障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作为其核心,并且加重了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明确单位负责人为责任主体都是重大的改进,加上日趋完备的会计准则体系,已经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根据以上的,笔者建议:

1,会计准则的制订要减少会计程序和方法可选择性;

2,加快《会计法》实施细则的制订,明确会计信息失真的衡量标准和处罚标准;

3,改变会计违法责任的规定中“重刑轻民”的现状,使因使用假冒伪劣会计信息进决策而蒙受损失的受害者从造假者那里获得合理的赔偿,同时,也使造假者因其造假行为所付出的代价大于其造假收益;

4,借鉴阿根廷、法国、巴西、意大利等国的经验,设立审计法院,强化审计监督;

5,狠抓执法环节,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这些工作将帮助我们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创造一个法治的环境,使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获得法律的保障,为国家宏观调控和企业微观管理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促进当前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序进行。

[]

[1]娄尔行译。论财务会计概念[M].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2]李若山。新会计法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会计,1992,(12)。

[3]李若山。审计案例[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篇(9)

何谓标志?利用鲜明的图形、文字等表示某种明确的含义,使人迅速正确地做出判断,形式简单灵活,使用方便。商品品牌标志(商标)需要其具备最大限度的营销功能。标志设计是品牌形象之视觉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TY(简称VI)的核心,对整个识别系统起决定性作用,其重要性毋庸赘述。

标志设计必须考虑接受者易于鉴别和理解,以便提高判断速度和准确性。设计标志时,通常利用形状、颜色、图示、符号、文字等进行信息编码。应尽量用图示符号代替文字说明,以便加强记忆,减少视认时间,通俗易懂。标志往往由于视环境的不可控因素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设计标志时必须注意视觉干扰问题,商标更加需要考虑不同的印刷材质特性与色彩应用。

一、设计思维

设计有三种模式:模仿型、继承型和反叛型;这三种均为观念,也是设计师的世界观,是设计过程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它在任何时代都暗示着“怎样的设计才是合理的和美的”这一命题,并从宏观上控制着设计师在寻找最佳方案时的思维方法。[1]下文探讨的是属于反叛型(平中求奇)的启发式设计思维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包括其表现形式及案例分析与最终效果等构成要因。

“启发式”思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这一概念的先贤。朱熹认为“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启发”原本是一种教学理念,但将其放置于设计创作中同样具有效力。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为促进产品行销,催生了设计这一事业,诸多设计中,标志设计是具有较高识别性与装饰性、营销性要求的一个门类。作为设计创作之核心的设计师,其存在最大的价值就是创意,为了创造出合理的带有诸多隐性诉求的标志,设计师需要不断思考的是如何使其作品最大限度的达到易于识别、有效差别化、便于传播这些商品品牌形象塑造目的。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可从最终效果之视觉角度进行构思反推,能够满足以上标准的标志通常具备如下特点:留有想象空间,如动静结合、引人不解等以此达到加深记忆、差异化提高识别率等目的,这些均具有“启发”观者思考、给人脑留下发问空间的效用,即如何先使其“愤”、“悱”,然后再“开其意、达其辞”,均可归纳为“启发式”设计构思。如何使标志具备以上特点,需要的是设计师在对产品属性有了深入理解之后,加上其自身的文化积淀(包括专业素养、艺术修养)与不断产生的问题意识等。下面将结合案例就“启发式”设计思维对标志设计的意义进行阐述,以期为设计师今后的创作提供更多参考意义。

案例一:“被咬苹果”――动静结合、“残”的识别率高于“全”

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差异化是品牌个性化生存的一个方向,若没有与众不同之处,则随时会被淹没在信息大潮之中。以苹果公司标志为例,“被咬苹果”这一颇具玩味意义的标志引发了全球的“苹果狂潮”,在此姑且不谈其品牌路线战略,只谈其标志设计的营销价值。

从苹果公司标志的构图(图1)可以看到大块的“面”与一小部分的“茎”构成了“苹果”这一物质的基本形态,观者能够意识到这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水果,其右侧的咬痕令人联想到的是“咬”这一动作。一静一动的组合使画面不再呆板而具有了动态效应,两者结合构成了“被咬的苹果”,据此观者继续联想,这是一个特殊的、有所缺失的不再被人熟视无睹的“苹果”。这是一种残缺构图,“残缺”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数不胜数,其效用也毋庸赘言,从文学到绘画、建筑、雕塑等各种艺术形式,“残缺”已被人提高到了一种审美境界,其美学价值已被公认。其所引起的“启发”是此案例中最为关键之因素,人之视线接触到此标志,便会不由自主的思考:这是被谁咬的?被咬的部分去哪里了?会继续再咬吗?等等一系列问题由此而被提出,由于诸多联想在人脑中已经占据了如此多的时间和空间,使人们能够在看见此标志的同时思考这些问题就意味着其营销目的达成,更不需赘述这一标志所传达出的引人一笑的“调皮”意味。此案例中诸多“启发式”设计构思具体表现为“残缺引人思考”、“玩世不恭的调皮意味趣味性”,最终的视觉效果使得这一颇具娱乐意味的“被咬苹果”在人们心目中的识别率远高于其他“完美”而无任何特点的苹果。格式塔心理学也有力地支撑了这一论点,人的认知能力是带有主观性的,随着视觉的移动,一旦接触到一个图像便会人为地在脑海中用联想、补充等方式去构想其完整的形态,利用人类的这一视觉及心理审美特性,可以最大限度地让想象力自由发挥。由此可以评价苹果标志的效果达到了“大成若缺”之境界,让观者的思维向左右发散,作逆向推理,所以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并且实现了与其他品牌的差异化发展,最终促使其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据此可见“启发式”设计在苹果公司商业成功诸多因素中的积极效应。

案例二:“锤子手机标志”――引人不解、品牌形象传达

锤子手机是由锤子科技研发的一款基于安卓的中高端智能手机。单从其标志而言,创作者就获得了与其名称一致甚至超过名称的传播效应。令人费解的是,这样一个“难登大雅之堂”的边缘词汇会被一家公司选作名称,创作者并且据此创作了商标(图2)。“锤子”一词除其本意之外,在中国部分地区方言中具有不太雅观、诙谐、反讽的涵义。观者可从海报中得到以下信息:第一印象必然是视线被黑红相间的强烈对比所吸引,具备了视觉冲击力;接下来无法理解的是,锤子与手机这个产品有何关系?为何会选择此形象?象征何物?是《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的那把取得自由的锤子还是指“千锤百炼”之精雕细琢的精神?抑或是此款手机可以像锤子一样结实耐用?此标志融合了大量启发式思维,加之“锤子”一语诙谐的戏剧效果,促使观者联想到其品牌力求塑造的形象:耐用、结实、娱乐精神、诚意、决心、自信等。根据设计者的解读是力求“工匠精神”的永存,不论其创意的初衷为何物,但从传播的结果来看其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其品牌形象的塑造。从启发式思维的角度可以看到此标志设计是充满了智慧的理性思考的结果。从符号学理论出发也可以得到论证,皮尔斯[2]认为符号分类就是关于人类认知方式的分类,通常可分为图像符号(icons)、指示符号(indexes)和象征符号(symbols)。这可从图3中看出几种元素之间的关系。

案例三:中国传统图像“半启门”――问题意识的抛出

宋人邓椿《画继》卷十描述了这样一幅画作:尝见一轴,甚可爱玩。画一殿廊,金碧,朱门半开,一宫女露半身于户外,以箕贮果皮作弃掷状。如鸭脚、荔枝、胡桃……一一可辨,各不相因。笔墨精微,有如此者![3]

郑岩对此的解读是:邓椿认为此画有新意,“甚可爱玩”源自其构图。[4]但对标志设计而言,此种图像的重要启示在于:新奇的形式“半开的门”(图4)蕴含甚多引人思考的空间。“开”与“关”,“进”与“出”,门内门外分别是怎样的世界?门口的女人是谁?谁可以进入此门?进入后还有何延续?等等诸多问题的思考可以让设计师在实际创作中大胆构思,结合品牌需求去发挥。最终目的是要使观者能够识别标志、加深记忆、最终提高销量。“启发式”构思需要设计师考虑如何使观者思考,怎么去启发他们产生问题,同时这也是设计师在创作之前需要先消费者一步“扣问”自己的意义所在。

除此以外,中国古代还有大量“启发式”图像纹样资源,如何从中取舍、打散、重构,使之与品牌形象合理结合,这些都是设计师需要做的工作。当然,标志设计的一个原则就是要避免使用超过常识范围的图形或符号,在此介绍并不太为大众所熟知的“半启门”图像并非意味着要设计师从古代图形纹样中生搬硬套,毕竟有许多客观原因是无法回避的,由于年代的久远,许多含有丰富内涵的古代纹样现如今已经不再适应商品经济的需要,一是许多图像构图非常复杂,如饕餮纹、鸱吻纹等,在标志设计实际操作中使用起来甚是繁杂,而繁杂无序是标志设计的一大忌讳,设计师能做的只能是提取传统图像纹样的重点特征、线条进行艺术再创作,而这样是冒着损失图像其固有文化内涵的风险的,需慎之又慎;二是许多古代图像虽然内涵丰富,或许与品牌形象非常贴切,但其构成易与其他纹样混淆,诸多类似问题也是需要设计师审慎考虑的。重点介绍“半启门”图像,是希望设计师能够通过“半启门”这种产生问题的方式“举一反三”,循此思路为今后的标志设计创作提供构思的启示。

二、设计尺度

“启发”意味着需要留有想象空间,可以使人一笑、抑或使人发问、联想等,均为开放式思维,这就表明设计师在思考诸类问题时有极大的操作自由,但如何恰如其分地在作品上体现则是需要创作者用心权衡、取舍的。设计师需要在具象与抽象之间调配有效信息资源,过犹不及的处理是需要警惕的,尺度的把握只能依靠设计师本身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如何留下适当的空间,既让商标所需传达的信息在人脑中停留适当时间又不可让人太过费解,否则会留下故弄玄虚的副作用,这会对品牌形象塑造产生负面效应。具体操作中应当尽量做到寻找其最佳平衡点,合理的取舍、包容与统一。正如平面设计大师福田繁雄所言,设计不能有多余。

小结

启发的意义在于“开其意”、“达其辞”,重要的是一个引导的过程而非直接给出“答案”,人的天性在于不会对太过直白的信息产生深入了解的兴趣,表现在标志设计中需要设计师根据设计任务与目标特点及客观限定,在结合产品特点的基础上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以启发其思维为核心,调动积极思考,即“思维参与”,促使其愉悦地消费。“启发式”设计构思对标志设计而言是具备相当的利用价值的,如何做到利用好这一种思路,也需要设计师群体不断提醒自己,力求做一个“好问”之人,并且把这种构思切实地融入到实际创作中。

注释

[1] 诸葛铠:《图案设计原理》,259页,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2]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先驱者,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1839―1914)是符号学界公认的现代符号学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3] 邓椿、庄肃 撰,黄苗子点校:《画继/画继补遗》,124页,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

篇(10)

一是讲线。线条是洋说法,古人叫点线,纸面的艺术都离不开线。我们参考一下西方的形式。西方对线的功能、审美趣味跟我们大不相同。简单来讲,西方的线是构成明暗,在平面上创造立体感的手段,或者叫做造型的附庸。中国的线不是这个手段,是独立的。西方绘画靠素描画成有立体感的东西。中国书法的线,却不是这样。

简单来讲,中国的线是独立的审美单位,不是一种附庸的手段。中国人看到古人写的线,流连忘返,他为什么会陶醉于单独的线?为什么在书法、绘画中,线占据这么高的地位?线论的最初解释始于《易经》,最初只是简单地往线里面灌注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对不对我们且不讲,在全世界对于线做这样完整、系统解释是第一次。《易经》不是讲书法,是解释线。比如《易经》基本的东西就是两条线:一条是实线,叫阳爻;另外一条,当中断了,现在叫虚线。这样的线在外国绘画中,是造型的一种手段,中国人就把它当做中国哲学思想的根本立足点。中国人考虑问题是从阴阳出发,所以说阴阳观是解读《易经》的钥匙。

最初出现的对线的这种神秘解释,第一次赋予了线很神秘的观念,但并没有赋予线艺术审美的成分。线的艺术审美是东汉以后的事情。从这样的体系下来,中国第一次出现的大规模的文字就是甲骨文。甲骨文赋予文字非常神秘的感觉,是神秘的东西。最初的书法不是作为审美对象存在的,而是神圣的东西。罗振玉讲到青铜器,要器小字多,金文多数用在祭器上,用今天的话说,是将这个东西作为沟通人神的桥梁,在东汉末期以后才慢慢由神秘观念转向审美观念。一直到魏晋时期,这个审美的对象才逐渐拥有美学的解释,并且引入了笔法的概念。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笔法考究到这种程度,西方的用笔虽然也有笔法,但不是这个概念。中国讲究笔法到底为什么?说到底,完全就是为了线。1959年,中国美术界有一次重要的学术辩论,辩论的题目就是“线是不是中国绘画的生命线”,辩论的结果比较统一。尽管不能叫做生命线,但线在绘画元素中的地位很高。

反过来说,中国书法除了线以外没有别的表现手段,线的功夫不到就别谈书法。魏晋时期,线经过王羲之等人的提升,又通过唐代颜真卿的发展,在技术上已经很精微了。我们对线的评价,一直到清末仍然不出古人在线当中赋予的观念,就是阴阳的观念。我们习惯把阴阳当作中国哲学的本源思想,中国人考虑问题在思维方法上就是从这两者入手。从阴阳的体系中,引出来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书法所讲究的是方圆问题、起伏问题、墨色的浓淡问题和枯润问题,构成这些问题的概念叫做二元同构。直到清代,刘熙载说,一笔下去,上面是阳,下面是阴,有提按,有波动。这就是为什么老前辈林语堂、朱光潜、钱穆都根据这个概念发挥。书法是中国的核心艺术,艺术当中讲究的节奏,实际上就是书法韵律的发挥。

二是结构。《易经》有几个意思,其中有简易、变异、不易。乾卦,三条横线组成,非常简单。尽管在形式感上没有什么东西,但中国人看三条线十分神圣,身家性命都进去了。《易经》对线的解释,无奇不有。我不是说书法家提起笔就想阴阳八卦,我是说这种文化批评。结构也是洋名字,中国的土名字叫结体。书法的结体是一个审美单位,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单位,当书法家写这个字的时候,我们把它当做审美单位来对待,不仅仅是传达信息。中国文字不单是信息问题,除了信息之外,它提供的太多的神秘观念。讲过中国是文字崇拜,对文字诚惶诚恐。西方的文字基本上是一个信息单位,中国的文字是文化单位、文化载体。文字上面托负的东西太多了,比如《说文解字》,第一个字是“一”,可是解释得这么复杂,外国人不懂。按西方的解释,就是数学。中国的文字本身内在的东西就是一个庞大的文化观念,有崇拜、恐惧,甚至可以医病。

结构问题,结体问题,简单来讲就是点画的位置处理,书写要在汉字的规范之中,这是基本规定。这是一个规定性很强的东西,从古到今有各种流派,甲骨文是一种,金文是一种,王羲之是一种,他儿子跟他又不一样。这种情况反映了结构问题。书法造型的素材非常复杂,是个庞大的造型体系,就写一个“一”字,没有两个人会写的一样。王羲之父子写的也不一样,这反映了一个结构问题。结构问题基本上就是处理关系问题,点、线之间的关系,所有的点、线,必须有一个内在的关系。这样一个基本的内在关系,奠定了中国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室内陈设的原理。比如要写广州的“广”字,你要怎么安排才美?实际上涉及到“广”字的点、线,在汉字的规范当中,在中国美学的原理之下,怎么样安排才是理想的、美好的。在中国的建筑艺术中,就是建筑的间架问题。这个也是虚实问题、空间处理问题、空间分割问题,也需要处理这么一大堆的问题。

三是墨。关于写字,古人强调两点:一个是笔法,一个是结体。懂了这两点以后,基本上就进入了墨的境界。坡认为墨应该像小孩子的眼睛明亮、透澈。中国的墨是一个很玄妙的东西,纯粹从绘画角度来讲,越简单的色彩,表现力越大,这个是美术理论,是抽象派大师康定斯基提出的。书法没有什么色彩可用,就是黑的。这就非常难,黑的东西在白的纸上操作,而且白是纸的颜色。这虽然是玩黑白游戏,实际上所用的颜料就是一种黑颜色,这个就太神奇了。中国人对黑白二色的认识不完全是用观念,也用书法来阐释。《老子》上有一段话,谈到黑白问题时认为,黑白高度融合以后,才能够达到无极的境界。人类思考问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科学的、逻辑化论证的实证方式,一种是感觉的、神秘的心理学方式。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比较偏向于后一种,即代表中国思想的两种色彩象征—阴阳。太极图,一边是黑的,一边是白的,白里面有黑,黑里面有白。它同时是旋转的东西,在运动之中,黑里面有白,白里面有黑,它代表了中国的神秘思维。潘天寿说黑白是中国很神秘的色彩,又最符合科学。它处在两个极端,黑的东西就是光线照在上面,它把光线全部吸收了,所以出来黑的东西。白的东西是光线照在上面,全反射出去。书法就是在这两端寻求一种平衡的艺术。看似简单,实际上太复杂了。

上一篇: 食品营销策划 下一篇: 机械助理工程师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