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教学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2-02-11 11:30: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初一生物教学计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初一生物教学计划

篇(1)

1.1理论教学要制定合适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

基础医学专业的生物化学在二年级的第一学期开课,高级生物化学在三年级的第一学期开课。前者主要侧重于基础理论的阐明,后者主要侧重于学科的前沿进展和技术。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基础理论-临床科研知识体系的构建。课程首先介绍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和现状,帮助建立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接着具体讲授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内容,完善基础知识结构体系,然后在临床案例和科研论文情境中讲解各种疾病或技术,总结和提炼具体案例中的研究思想和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物质的代谢与调节、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调控,对于这部分内容,采用多媒体对基本内容进行详细、重点的讲解。部分内容采用互动式教学,让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加深理解。②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这部分内容应结合具体科研文献进行讲解。③疾病的发病机制,该部分内容结合临床病例进行系统介绍,可以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案例分析[3]。强调关注疾病具体的分子机制。由于生物化学发展非常迅速,由此衍生出的交叉学科的知识更是日新月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最新成就、最新进展不断整合到教学内容中,使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进一步了解各个领域的最新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2实验教学要关注学科发展前沿技术,更新整合

现有实验内容我们对现有的生物化学实验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梳理,去除陈旧过时的实验,下一步将尝试:

①在每个实验开始引入合适的案例,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实验意图,有效地和临床、科研联系起来。

②尽量保证实验内容的连贯性,比如前次RNA提取实验获得的RNA可以作为下次RT-PCR的模板。

③为了使实验内容与临床联系更加密切,对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和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两个实验,均增设高剂量组,通过正常样本和异常样本之间的比对,加深学生的印象。

④在高级生物化学实验安排中,尝试将有内在联系的多个实验整合为综合性实验。如可将原有的质粒抽提基础上增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连接产物的转化和阳性克隆的筛选,整合为完整的分子克隆实验。通过综合性实验的开设,不仅可以增加实验内容的系统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同时也要注意提供合适的科研问题情境,使学生能真正理解每个实验的原理和应用。

⑤依托我校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开展创新性实验,尝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研能力。

2全面优化调整教学方式

2.1理论教学方式

基础医学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与自学能力,因此为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时应尽量避免传统的“授课式”教学模式,可采用以下多种教学方法融合的方式。

2.1.1PBL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每年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规模在40人左右,而现有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使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部分采用PBL教学模式。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可以不仅仅局限于疾病案例的提供,一些具体的科研实验也可以作为案例,使学生逐步建立科学的学习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获取知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2.1.2启发式教学采用“简述-自学-总结”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讲课的主动性。例如酶的竞争性抑制章节中,可让学生主动查找临床上以竞争性抑制为原理的药物,让学生加以比较,加深学生理解。

2.1.3互动式教学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例如在讲解了DNA的生物合成的基本内容后,把整个班级分组,让每组学生主动查阅与逆转录有关的文献和最新进展,制作成PPT,每个组派一名代表用20分钟时间去讲解逆转录章节的相关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口头表达能力。

2.1.4加强英语授课比例在科研工作中,无论是查阅文献、撰写科研论文还是学术会议交流,对专业英语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英语授课的比例,尝试全英文PPT,教师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双语教学,尤其是专业名词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尽快提高专业英语水平。

篇(2)

一、中西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对比

(一)在考虑问题上,西方国家和中国就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在中国,人们喜欢从整体来考虑问题,强调“天人合一”,和谐统一,崇尚自然;但是在西方国家,人们一般都会先从局部考虑问题,对具体的重视远超过整体。

(二)在科学观上,中西方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中国,人们更加相信古人的权威和经验,缺乏创新的精神和探索的欲望,迷信权威,缺乏竞争意识和忙碌意识,人们显得很严肃,从不着急,时间观念非常单薄;但是西方人喜欢革故鼎新,标新立异,极富有冒险的精神还有挑战的勇气,非常注重时间观念。

(三)西方人注重个人主义,而中国人则更注重集体主义。这是价值观念的差异,在西方国家,强调个性解放、个人主义和个人的价值及尊严,所以这就是他们在谈判中言语直接了当,为了达到自己本身的目的会使用各种不同的技巧来谈判;而在中国,人们就更加注重集体主义,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从而实现共赢的目的。

(四)在西方国家,人们追求个性的独立,民主决策的观念深入人心,而在中国,人们比较含蓄内敛,集体主义的观念占据主导的地位。比如说在商务谈判中,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西方人谈判时,往往都是一两个人参与谈判,但是在他们背后会有一个智囊团,包含着各类的专家,大家一次参与决策的制定,集合所有人的成果和智慧,也使他们个人得到了升华;但是在中国谈判时,往往是一个团队,大家一起讨论,最后一个人拍板做决定,结合团内其他人员的意见,由集体的利益为重,做出最终决策。

(五)中西两方的道德观念也不相同。中国重视人伦,而西方重视契约;中国重视人情,而西方重视理智;中国重视中庸和和谐,而西方重视竞争。这一点在经济纠纷中显现得淋漓尽致。

(六)文化的差异在言语上也有体现,因为语言是文化的镜子。在中国,人们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比如说:你想买点什么?但是在西方,说话往往从自身的角度上出发,比如说:What can I do for you?(我可以为你做些什么?)

二、商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尊重和学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举例说明:商务谈判就是中西方交际的一种,中国人与西方人在进行商务谈判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怎样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习俗的差异所以导致在谈判时中西方的谈判风格有很大不同。要想在谈判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学会接受、尊重、了解、鉴别别国的文化,明确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不断地提高自己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1.文化的差异也导致了交际风格的差异。例如:美国人的交际风格直接地反映了他们的性格特点,他们很直接了当,充满自信,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我们了解了他们与我们之间文化的差异,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文化习俗,在交际的过程中占据主动。

2.语言是交际的力量源泉,商务英语作为最主要的商务用语,在全球应用非常普遍,同时还要求对西方国家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掌握他们的语言风格和信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二)比如说:在商务谈判中,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西方人的谈判方式在世界上很有影响力,因为他们的经济实力比较强大。因为西方人性格比较外露,喜欢直接的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要,能够真诚的向对方表达出自己的真挚与热情,他们非常的自信,他们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比较强,他们善于思考,善于表达,所以他们能够随时随地的和别人沟通交流。根据他们的文化习俗,我们商务谈判时要注意这么几点:

1.西方人的时间观念很强,与他们谈判时一定要准时。因为在他们看来,时间就是金钱,如果你不小心占用他们的时间了,就相当于是偷了他们的钱,这种观念在西方很深入人心,所以如果与他们相约时,你不能够及时的到达,就要先给他们打个电话,通知他们,表达一下歉意。由于西方人在谈判或工作时讲究效率,我们就可以针对他们的这一特点,使用拖延的策略来为我们赢得主动权。所谓拖延策略它就是我们在谈判的时候,通过拖延时间来给对手制造压力,从而变被动为主动,迫使对方在某些方面做出让步,从而使我们获得更大的利益。拖延策略甚至还可能使西方谈判代表更加有压迫感,以至于更早地签署合约。

2.西方人的法律观念极强。西方人认为在交易的过程中,最妥善、最公正的解决方法便是依靠法律,因为交易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利益,他们认为只有法律才能真正的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所以说当我们与西方人的代表团谈判时,应该集中各种专家,特别是法律顾问等,以便于在以后的经济合同纠纷中能不陷入被动状态。

3.在中国企业有个非常明显的现象,送礼成风,但是在和西方人打交道的时候,不要随便送礼,如果送礼的话,要尊重他们的习俗,写明送礼的目的,否则他们会感到莫名其妙,还要注意千万不要送双数,因为西方人认为单数才是祝福吉祥的,除了13以外,这一点就与我们国内不一样,我们国内一般认为6、8比较吉利,所以在这一点上要尤为注意。另外西方人比较喜欢充满友情的礼物,比如:书籍、蛋糕等等,如果我们收到对方的礼物或接到对方的邀请,一定要记得写信致谢。

【参考文献】

篇(3)

1 优化教材调整教学内容,适应检验专业岗位需求

本课程根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后续课程知识需求,以“必须、够用、实用”为原则,重新选取的教材,应加强与检验后续专业课程的联系,突出酶、水盐代谢、酸碱平衡、肝胆生化等部分内容。将教学内容进一步调整、优化,对医学检验上已完全不用的内容给予删除,对医院检验使用率不高的内容给予缩减,对检验专业必须的、使用率高的内容进行优化,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医学检验岗位职业能力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达到教、学、做相结合的目的,体现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理论教学质量

生物化学是医学类专业较难的一门学科,理论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及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单纯的问题生动化,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2.1 CBS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CBS(Case-Based Studying)教学法,即基于案例讨论的学习,是“以案例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讲述新课前可在前一节课结束时先提出典型案例或问题,将学生分成小组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在实际案例或问题分析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新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例如,在讲述维生素一章时,可提前提出问题“不同种类的维生素缺乏时会导致什么疾病的发生?生活中常见食物分别含有哪种维生素?”,让学生分组进行调研,搜集资料,归纳整理,以学生的调研结果为基础教师进行点评和重难点讲解。

2.2 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法要求教师备课时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和探究,从而让学生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学到新知识。法的优点是将复杂的内容具体化,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将理论的内容实践化。例如,在讲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一章时,可以联系新闻中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奶粉中加人三聚氰胺为提高奶粉中蛋白质的检测量?”通过学生新闻调查、查阅资料、结合教材学会蛋白质元素构成特点:含N量约为16%。

2.3 启发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法,即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情,运用图片、视频、实验、问题等启发诱导的方法传授新知识、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式教学既是教学方法,更是教学思想、教学原则和教学观念。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做到引导转化,把教材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表现在这两个转化上。生物化学是医学检验的基础,教学目的在于服务临床。由于生化知识点多且难,与临床联系不紧密,学生兴趣度低,听不懂,因此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质量。例如:在讲糖代谢最后一节“血糖”时,教师可结合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三多一少”症状启发学生逐步学习。

3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近年来,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生物化学》实践课学时远远不足,实践项目满足不了专业需求,急需改革和调整。基于现实条件和学情分析,对生化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以下思路。

3.1 完成规定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开发新实验项目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是实验课时少,实验内容陈旧;学生动手机会少,基本操作技能差。实践技能训练一方面通过实践过程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结果的分析,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操作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在完成原有实验内容“酶的专一性,血糖的测定”基础上,增加“牛奶中蛋白质的提取(用超市购买的液态奶为原料)”“蛋白质的沉淀和凝固(用鸡蛋清为原料)“血清ALT的测定”等实验。

3.2 校外实践和教学实践进社区

在学生学完生理学的基础上开设生物化学课,学生已经掌握了生理中血压的测量、血型测定的基本方法,在生化学完血糖测定后,教师除了教会学生GOD法测血糖外,还要教会血糖试纸测血糖的方法。然后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在临床教师指导下,可择时择优安排学生到社区中进行义诊,将所学内容应用于社会实践,既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又能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实践技能。

3.3 微课和慕课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应用,将实验内容通过视频、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形式录制成微课程或慕课,把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反复观看,对知识的理解和操作要领的掌握大有裨益,此外,还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生物化学虚拟实验平台,对于实验员缺乏或不具备条件开展的生化实验以虚拟的形式进行模拟,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生化前沿技术,开拓视野。

4 建立课程评价体系,以评促教,以考促学

课程评价是用于检查课程的培养目标、授课计划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质量如何,根据评价结果,作出改进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决策。建立完善的《生物化学》课程评价体系是必要的,实现“以评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

4.1 日常考核

教师的日常考核: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情设计不同内容和形式的调査问卷,发放给学生,以无记名形式进行调査问卷的填写,并形成分析报告,针对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召开教研会议进行改革和调整。学生的日常考核:除了传统的考核方式如课堂提问、作业外,可进行趣味性考核,如针对重难点知识举行“手抄报展”学生自行査阅搜集大量资料以图片、绘画、文字等形式表现出来。

4.2 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是对该课程任课教师和该专业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终考评。期末考试成绩可由平时成绩+实践考核+试卷成绩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考勤、作业、趣味考核成绩等;实践考核包括实验报告和期末实践技能考试成绩等。为了提高高职高专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必须对实验教学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

篇(4)

引言

生物学是医学的基础课程,与医学密切相关,由此看来学好医学生物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事实上很多中职学生对生物课堂并不重视,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三年来,我一直在对医学生物的课堂教学问题进行探究,后来结合医学生物教学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技术。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1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

医学生物学课程是让学生科学地认识生命的现象,认识生命的本质,认识生物、人、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包括从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到细胞到生物的生殖和个体发育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要了解精细的细胞结构,还要看个体是怎样出生和发展的,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多媒体教学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理解知识[1]。

1.2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很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教师通过板书画图虽然能帮助学生理解但是无法表现动态的过程,通过多媒体技术把静态的图转化成动态的图甚至做成动画给学生播放,比如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细胞增殖各个周期的变化等,这些抽象的知识被制作成动画展现出来之后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3模拟实验

生物课学习会涉及实验,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动画对实验的过程进行模拟,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可以通过这些实验动画进行预习,熟悉操作的过程,从而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2.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实行教学的改革是必然的,教学改革不仅仅包括教学内容的改革,还包括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的改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只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教学,与此同时促进了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但是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教师缺乏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的知识

在对课件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设计,这样就阻碍了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使其只能停留在表面的水平,课件内容大部分都是从教材上抄下来的,这样看来,多媒体教学优势并没有体现出来,教师只是把教材通过幻灯片播放出来,实质是不变的。

2.2学生很难捕捉多媒体重点元素

对于学生而言,采用多媒体教学还是很新鲜的,多媒体教学会出现许多的声音和图像,学生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它们上面,而忽视教学内容,并且由于幻灯片播放的速度比较快,学生往往跟不上做笔记,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动画效果上,根本不去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课堂效率降低。

2.3多媒体教学存在其自身局限性

对于实验课的教学来说,多媒体教学还是有自身的局限性的,学生只能通过多媒体进行观察,不能亲自进行操作,这样他们就无法感受到实验的结果,所以印象也不会深刻。

2.4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多媒体教学虽然丰富了教学的形式但是依旧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上课前提前设计好课件,然后在课上利用幻灯片给学生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比较少,并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把多媒体看成一种传递教学的载体,但事实上多媒体主要是为了创设意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如何在医学生物学基础教学中加强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3.1重视硬件设施的投入

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必须拥有相应的教学设施,在这其中多媒体计算机是核心,然后我们把其他的教学媒体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然后就构建了教学应用系统。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安装一些教学所需的软件,多媒体应用系统也分很多种,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应用系统。

3.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主体,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新课改更提倡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些情境,然后利用一些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一些指导[2]。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参加计算机知识的相关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计算机专业水平,并且多了解一些与课件制作有关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要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自身的计算机必须过关,对那些经常使用的软件必须足够了解。比如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必须首先掌握多媒体创作工具的使用方法,并且熟练地使用素材的制作软件。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才能让多媒体教学发挥它最好的效果。

3.3重视教学软件的开发

现在有许多的多媒体制作软件,比如director等,教师可以利用它们制作教学课件,但是它们还无法实现很高的智能化,只能完成一般课件的制作,虽然也存在一些其他的软件能够实现高智能化,但是在制作方面难度比较大,并且程序设计的过程很难掌握,对于教师而言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如果能开发出一种软件既容易掌握又能实现很好的性能,通过这个软件能制作出高智能化的课件。

结语

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大教学容量,拓展学生的视野。生物教学为多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多媒体教学与医学生物教学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积极地配合老师的教学,以实现他们综合学习水平的提升。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106

性别是一种性状,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决定。性别的实现包括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以下举例说明几种特殊的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类型,以帮助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更准确地把握相关问题。

一 、 性别决定

性别决定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正常情况下,受精卵中染色体组成是性别决定的物质基础;然而,自然界中也存在一些其他的性别决定方式。如温度决定型(如很多爬行类动物);“机遇”决定型(如海生蠕虫叉); 染色体数目决定型(如蜜蜂);等等。

1. 温度决定性别

龟鳖和鳄鱼分别属于爬行纲的龟鳖目和鳄目。绝大多数爬行类动物以卵生方式繁殖,主要依靠阳光的温度或植物腐败发酵产生的热量进行孵化。其中一些龟鳖类和所有的鳄鱼的性别是由卵在孵化过程中所受外界温度决定的。如一些龟鳖的卵在低于28℃温度下孵化时,所有孵出来的小鳖都是雄性;而孵化温度高于32℃,孵化出的都是雌性;在介于28℃~32℃之间孵化时,则同时孵出雌性和雄性个体。[1]有实验证明,温度分别为30℃和低于30℃时,密西西比河鳄孵化出的全是雌鳄,而在34℃和高于34℃时,孵化出的全为雄鳄。当温度为32℃时,孵化的鳄有雌有雄,但雌比雄多,其比例为5∶1;当温度低于26℃或高于36℃时,卵全部死亡。其实,有些鳄鱼的性别有时可达10雌∶1雄。[1]温度决定性别对一个物种的生存既有利也有害。有利的是可使一个物种的性别不一定是1∶1,从而促进了有性生殖。有害的是当局部地区或全球性的温度升高时,这些由温度决定性别的生物有可能无两性分化而最终走向灭绝。

2. “机遇”决定性别

叉为虫门海生蠕虫,雌雄异体,雌虫体大,体形像一颗豆子,宽10cm,口吻很长,可达1m,远端分叉。雄虫很小,只有1~3mm长,生活在雌虫的体内,像一种寄生虫。这种蠕虫的性别决定完全是由机遇决定的。自由游泳的幼虫是中性的,没有性别分化。如果幼虫落在海底,那么此幼虫就会发育成雌虫。如果幼虫落在雌虫长长的口吻上,就会进入雌虫的口,幼时生活在咽部,后转寄生在肾管或体腔等处,最终发育成一个共生的雄虫。[1][2]实验表明,如果把落在雌虫口吻上的幼虫移走,让它在离开雌性的情况下继续发育,则发育为间性。此间性偏向雌或雄的程度取决于幼虫呆在雌虫口吻上时间的长短,所以科学家推测这可能与雌虫口吻组织中所含的某种化学物质有关。

3. 染色体数目决定性别

蜜蜂为膜翅目昆虫,婚配在飞行中进行,蜂皇和雄蜂后,雄蜂因交接器拔断而死亡,蜂皇却得到了足够一生(4~5年)需要的。蜂皇在接下来所产的每一窝卵中,有少数是不受精的,这些卵发育成为单倍体的雄蜂(染色体数n=16);而受精后的卵可以发育成雌蜂(蜂皇),也可以发育为不育的雌蜂(职蜂),这主要取决于两者所食的蜂皇浆的天数。蜂皇浆是工蜂头部咽喉腺分泌的,雄蜂和工蜂的幼虫在第四天起改吃花粉和花蜜的混合物,[2]孵化后经21天才成为成虫。而蜂皇的幼虫可一直吃蜂王浆到化蛹,孵化后16天即可生育。[3]

蝗虫、蟋蟀等直翅目昆虫和蟑螂等少数昆虫的性别决定由受精卵中性染色体数目决定。如雌性蝗虫有24条染色体(22+XX),雄性蝗虫有23条染色体(22+X)。蝗虫在减数分裂时,雌虫只产生一种X卵子,雄虫可产生有X和无X染色体的2种。雌性为同配性别,体细胞中含有2条X染色体;雄性为异配性别,但仅含有1条X染色体。与此相似的还有,鳞翅目昆虫中的少数个体,此类昆虫的雄性有两条Z染色体,雌性只有一条Z染色体。

二、 性别分化

性别分化是指受精卵在性别决定的基础上进行雌雄性状分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性别作为一种性状,主要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但环境因素和激素等物质也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光周期影响植物的性别分化

大麻是麻科,属植物,雌雄异株,是一种典型的异花授粉植物,具有多方面的经济利用价值。大麻在夏季播种生长时,只有正常的雌性或雄性,从秋季到翌年的春季这段时间内,特别是12月里,把大麻播种在温室里,50%~90%的雌性植株会逐渐出现性转换,最后完全变成雄性植株。[3]其实,此类例子在植物中还有很多。如,菠菜是一种雌雄异株的长日照植物,但如果在给予长日照后紧接着进行短日照,那么在其雌株上可以形成雄花。玉米在短日照条件下可使雄花序上形成雌花,其雄花序的中央穗状花序发育成为一个小的但发育很好的雌穗(缺少包在穗外面的苞叶) 。[4]其实,对植物性别分化有影响的外界因素除光周期以外,还有营养条件、激素施用等,在此不作具体介绍。

2.激素影响动物的性别分化

牛一般是单胎生,但有时也可能怀双胎。牛如果一次怀双胎,且性别不同时,生下的雌牛,虽外生殖器基本与正常雌牛相同,但性腺很像,所以没有生育能力。引起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①当牛的两个胎儿的性别不同时,往往雄性胚胎的先发育,并先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通过绒毛膜血管,可以流向雌性胚胎,从而影响了雌性胚胎的性腺分化,使性别分化趋向间性,从而使雌性个体失去生育能力;②两个不同性别的胚胎细胞可通过吻合的绒毛膜血管流向对方,这样在孪生的雌性胚胎中就会有XY组成的雄性细胞。Y染色体在哺乳动物中具有强烈的雄性化作用,这样XY组成的雄性细胞在雌性胚胎中就可能会干扰其性别分化,从而造成雌性不育。[3]

三、性逆转

性逆转是指有功能的雄性或雌性个体转变成有功能的反向性别个体的现象。其实,性逆转只发生在生殖腺性别水平以及由此引起的表型性征的变化,而不涉及染色体性别。在鱼类、鸟类、无脊椎等动物中都有性逆转现象出现。引起动物性逆转的因素很多也较为复杂,如动物的生理状态、外界环境以及激素处理等。黄鳝从幼体到成体全是雌性,可是产过一次卵后,卵巢就转化为精巢,变雌为雄,而永远不产卵。鸟类雌性生殖腺发育不对称,即只有左侧卵巢发育,并具功能;右侧卵巢保持在原基状态。如果雌鸡左侧卵巢发生病变受到损坏,则右侧未分化的卵巢便转变为,从而变成能生育的雄鸡,出现“牝鸡司晨”的现象。鸡的性逆转只是改变了表现型,未改变其基因型。[3]性逆转现象同样可以出现于无脊椎动物中。在某些无脊椎动物中,雌雄同体的状态可以持久存在。年龄、食物的改变以及水温的变化,都可以引发完全的性逆转。如一种丹螺的幼体落在雌性成体壳上时发育为雄体。如果雄体壳上有其他幼虫着落时,下面的雄体转变为雌体,上面的幼体发育为雄性。

[参考文献]

[1]王亚馥,戴灼华.遗传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29-330.

篇(6)

林正碌先生依托现代心理学研发而成的启发性艺术教育法,能够有效激发每个人的平面归纳能力,科学地践行架上绘画,充分地把情感诉求表达出来。其教育理念是依托现代心理学,在保护个性独立的前提下,采取启发性教育;启发每个人依托视觉体验,让与生俱有的平面归纳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与升华,构建出逻辑定势,引发逻辑体验;并依托科学、理性的归纳能力充分践行心理体验,实现价值诉求。

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幸成为林老师的学生,在亲眼见识到村民的画作,感悟林老师的独特之处,能让没有学过一天画的村民在较短时间成为绘画高手,主要原因是林老师能挖掘与生俱来的一种艺术天份,让每一个人都变成艺术高手。

林老师的教学方法是不做示范,不教调色,不教技法,鼓励每个学员第一时间大胆独立实践。一张画要充满空气感、温度感、空间感,笔笔自由,简洁、随意却相互关联,不刻意,不纠结、自由轻松,毫无伪装。创新的教育法让零基础的人在第一时间激发出艺术才情与潜能,独立完成优秀作品。

通过学习,我了解并掌握了林老师的方法和技能,现跟林老师的学生青年女画家冯艳一起做教学,通过一个月的实验教学(传授林老师的教学技法),我们发现每个人在艺术方面都是非常有天赋的,具体实验情况为:

一、实验课程

油画基础

二、实验名称

绘画基础的大学生以及其它人员如何快速掌握绘画技法

三、实验地点

信阳师范学院南大门红星小区人人都是艺术家画室

四、实验学生

管小梅(信阳师范学院学生);冯梦珍、李凌云(全职妈妈);李名赫、杨怡乐、胡曦萱等八人(小学学生)

五、指导教师

冯艳、李广

六、实验时间

2016年7月7日―2016年8月7日

七、实验目的

让每一个人掌握平面归纳的科学方法,在第一时间、第一张就能成功独立完成出一张合乎科学关系的写生油画。

八、实验内容

认识光;什么是交接处;掌握基本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绘出有情感的画作;作品完成

九、实验原理

引导学员能够凭借肉眼分辨出光谱冷暖在空间与形体表面的微妙变化,在任何情况下,交接处总是相对与某个面而微弱偏亮,这是物理学的光学原理。每个人对光的敏感度极高,要绘出一幅好的作品,要学会如何观察,观察光源,然后根据光源绘出自己的作品,然后再加入主观的情感色彩。

十、实验工具

油画颜料(马利牌油画颜料);油画框(中盛画材,规格:30*40 60*80);油画笔(中盛画材,规格:1#、3#、5#、7#、9#);松节油、调色板(网络购买);教具(人人都是艺术家画室内的任何物品)

十一、实验步骤:

1.引导学员科学地分析光影、色彩在形体起伏的转折部位、在空间变化的转折部位、在投影边缘的转折部位的变化;寻找其中的不变的、恒一的科学规律,形成逻辑定势;2.教会学生观察什么是交接处;交接处是一切的形体起伏、空间转变、明暗转变的转折处;3.讲解每一种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4.不做示范,不教调色,不教技法,鼓励每个学员第一时间就大胆独立实践,让学员对着实物进行观察,自行调色,凭自己对光的感悟能力进行做画;5.绘画完成

十二、实验结果

掌握了交接处微弱偏亮和肉眼可以分辨光谱的冷暖微妙变化,结合心理的主观诉求,学员自然可以画出写实(超写实)和印象派及表现主义等画作,且绘画语言都自成一格。

一般情况一个初学者可以在一个月的时间掌握写实绘画最核心的科学要领,并能在往后的实践中不断地自我优化;实践完植物、金属、柔布、玻璃、石块、泥土、火焰、流水的物理属性的表达后,就可以对着镜子画出栩栩如生的自画像。

篇(7)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1一、教学目标: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存在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灵活、应变,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共30课时)

第一章周围的生物3课时

第二章探索生命3课时

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课时

第四章生物体的组成4课时

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10课时

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7课时

11一、课程总目标

在新课标下,我们生物要实现的是: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一)教材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二)学生情况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如:进行课堂比赛等;教学手法灵活、应变,这样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2本学期,得到学校领导和各班主任的信任,担任七年级三个班的生物教学,为了顺利完成这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

七年级学生都是刚入学的新生,刚步入初中,没有生物知识的基础.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从学习情况来看,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比较普遍,应付学习,整体学习成绩比较差;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二、教育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5)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基本知识。

(6)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7)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教育教学措施:

1、精心设计导语,通过生动的语言,借助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2、做好演示实验,完成学生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

3、把录音、录像、投影、幻灯、多煤体等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

4、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准确和熟练。

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主要有:

(1)正确使用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设计实验的能力。

四、教学设想:

1、鼓励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保证活动的落实,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交流。

3、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4.上好探究活动课和课外活动课,让学生把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5.对学生严格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认真复习,争取把当天学习的知识消化.布置的作业及时认真完成。

6.每个单元测验一次,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7.期末认真组织学生复习,争取在期考中取得好成绩。

总之,通过本学期教育教学,全面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有关知识的同时,培养相应的能力,以应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3学生基本情况

学生刚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部分学生可能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也有能较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劲头十足,因此学生差异较大。

尽管如此,生物是新学科,从基础而言,可以说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生物的信心,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

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新的知识,新的方法,好比一张崭新的白纸,最容易设计最精美的画面,对于我们正在推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教学模式,是很好的机会,孩子们收获多多,我们很有信心。

教材内容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

本学期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一、认识生物,包括奇妙的生命现象、严整的生命结构和生物的生活环境,共三章;二、形形的生物世界,主要内容是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动物、微生物和生物的分类。

教学目标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1、加强集体备课与教研,把握课标与教材,摸清学情,有的放矢,高效备课。

2、改进教法,用好“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构建高效课堂。

3、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课堂的一切活动围绕学生的学展开。

4、严格要求独立完成作业,严禁抄作业现象。

5、努力限度地组织课堂“兵教兵”,更好地发挥集体的力量,以达到培优补差。

6、把好“堂堂清、日日清、月月清、单元测试关。

单元测试后要及时讲评、补偿,以保证后续知识的学习。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4一、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初一教材内容为“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安排了一系列的观察实验和探究活动,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创设学习的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真正让学生了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进而领悟生物圈对于人类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与生物圈最密切、最直观的关系,就是人类的生存需要从生物圈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初一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很新鲜好奇,作为教师应唤起他们的热忱,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产生学习动力,以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

二、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三、具体措施:

1、备课标、备教材

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确定“三基内容”同时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2、备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

(1)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教师能在每一堂课上找到与学生能产生共鸣。

3、备教法、备学法根据新课标,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突出设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

4、备习题要精选习题,以消化、巩固当堂所学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5一、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积极性高,能主动自觉地学习;但普遍学生基础差,并有个别极差的学生。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备课标、备教材

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确定三基内容同时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2、备学生

(1)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教师能在每一堂课上找到与学生能产生共鸣的

3、备教法、备学法

根据新课标,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突出设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

4、备作业

要精选习题,以消化、巩固当堂所学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四、教学要求:

1、重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

2、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

篇(8)

多年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和风气愈来愈盛,淡化了德育的宗旨。一些学生漠视政治,缺少社会责任感,受“金钱至上”的影响较深,娇气严重,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欠缺等。因此,我在班级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

1.运用各种形式,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一,在160周年之际,我组织学生观看了《林则徐》、《甲午风云》等影片,并召开了“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自编自演了形式新颖的节目,获得校级评比一等奖,同时代表学校以市三好班级的身份,参加了市举办的纪念160周年的纪念会。

第二,举办“近百年来反帝反封建历史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重温报告、电影、展览会的内容,互问互答,取长补短,班级取得了市级历史知识竞赛第一名。

第三,结合语文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语文课中学到的名诗佳句,让学生到实践中欣赏。我带领学生先后游览了北京名胜古迹、天津科技馆、朝阳凤凰山、锦州闾山、笔架山、北湖公园、北普陀山等地。同学们看到了锦绣山河的壮丽景色,体会到“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畔的诗情画意。

第四,组织读书报告会,学生读完《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书时,我及时组织了读书报告会、演讲会、座谈讨论会。我们还确定每周五第八节课为课外阅读时间,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2.集体主义教育

第一,形成集体概念。从心理因素分析,刚入中学的新生,心里充满了欣喜和自信,他们总想给班主任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从年龄特征分析,这时的学生们具有团结友爱的精神,这正是班主任着手形成优秀班集体的宝贵时机,所以开学的第二天,我就让班长主持了“我是班级的一员”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在头脑中确立集体概念。记得我曾用30分钟的时间,表扬了一个从地上拾起一片碎纸扔进垃圾箱的同学,也曾抓住个别破坏纪律的同学,从损害集体利益的角度分析到帮助他改掉这一坏习惯。

第二,提出集体目标。初一学生的特点是热得快,冷得也快,要使他们对集体的热情始终保持并不断加强,必须经常鞭策、鼓舞他们前进。我常说,市三好班级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同学们都应以此为镜子,经常照一照,看自己是否符合三好学生的要求。同时,把学生的眼光引向学校大集体。

第三,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一个良好集体的建设和存在,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它具体表现在集体成员彼此间的友爱、团结、同情、诚挚、尊重等方面,这是集体存在的基础。

如参加市运动会时,天气炎热,同学们晒得汗流浃背,但学生在看台上仍是一动不动,班长买来一箱汽水,分发给大家,同学们都互相谦让起来。

又如学校组织的植树劳动、锄草劳动,我班同学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一个班级完成了三个班级的任务,但同学们都毫无怨言。

3.热爱劳动和艰苦奋斗的教育

部分城市学生娇生惯养,不爱劳动,不会动手,致使他们缺乏勤劳的美德,我的做法是:

第一,每个星期日下午为义务奉献日。我班同学自愿组成义务劳动活动小组,到社会上参加义务劳动。先后到北湖公园、石桥子幼儿园,居民住宅楼及部分厂矿等单位进行劳动,班级共收到表扬信20余封。

第二,班级建立储蓄盒和功劳簿。我利用班会时间,引导学生学习了烈士的遗著《清贫》和雷锋勤俭节约的事迹,开展了小储蓄活动。半年就达到100多元钱,同学们还拿出35元钱送给一位生活贫困的老奶奶。

二 狠抓智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从现实基础出发,好、中、差齐抓共管,立足于大面积丰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从多方面引导教育,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先后召开了“我和雷锋比童年”、“学习雷锋钉子精神”、“困难在我脚下”、“用优异成绩向祖国汇报”等主题班会,学生表示与“旧我”告别,努力学习,争取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的进步。

第二,狠抓班级的文娱、体育、卫生等工作,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学生有充沛的精力学习。

第三,积极组织各学科知识的智力竞赛。对于竞赛的优胜者发给微薄的奖品,以资鼓励,通过以上活动学生都反映说:“过去作业做不上,上课像木头,今天听懂了,作业做得上,就越学越有趣了”。

第四,注意与小学的知识相衔接。由于我班学生基础较差,我用2~3个月时间,采用了集中补旧课的办法,逐步缩小学生间的差距,做到了慢中求快,经过半学期的努力,学生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也为上好新课打好了基础。

第五,增强自修课的作用,保证每天教学任务的完成。

第六,抓好薄弱学科的教学。(1)每星期一、三、五抽查历史、地理作业,二、四、六抽查政治、生物作业,随时进行总结。(2)设各科考试成绩优秀奖、进步奖、鼓励奖。(3)成立各科互帮互学小组,帮助任课教师评判作业。长期如此,学生对列入教学计划的学科都给予了重视,不再偏科了,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基础。

第七,开展课外活动,做到课内外相结合。各科都成立了课外活动小组,每两周活动一次,做到四定:定人、定时、定点、定内容。

第八,改进教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我对每一堂课都做了精心的设计,摒弃满堂灌,给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然后,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和学生的语文基础对内容的取舍,对讲授的先后作出了适当的安排,再次研究哪些内容该精讲,该突出,哪些内容该略讲或不讲,如何讲,才富有启发性。

2.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我所带的班级刚入学时平均成绩较低,到初三上学期就一跃成为全校成绩突出的班级。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总分居年级组第一名。七科中有六科成绩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均为校年级组第一名。在全省升学统考中,我班升入重点中学的人数是年级最多的,语文成绩名列前茅。

三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

我喜欢这样一首诗:“我是一支蜡烛,照亮了勤学者的征途,当他打开知识的宝库,蜡烛已流尽最后一滴泪珠,但我并不悲伤――我的光,已闪烁在有志者的双目。”这就是说作为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要像点燃的蜡烛一样,从头到脚一生光明。

第一,教师要用全部的爱去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我班张××同学,因父亲车祸身亡,母亲又无经济来源,无力缴纳学费,我就主动拿钱替她交学费。我班吴×同学因父亲失踪多年,母亲无力支付家庭开销,选择了辍学。我得知这一情况后,把他接到自己家中,和爱人一起照顾他长达半年之久,让他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

第二,对后进生要善于发现闪光点。

第三,教师要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倾注在事业上。我患有严重的喉炎,声带息肉动过两次手术,常常带着沙哑的嗓音给同学们上课。多年来,为了学生,我缺乏对家人的关心,做到为教育教学付出全部无怨无悔。

篇(9)

全国中学教育战线放的一个卫星就是“五年一贯制”。所谓“五年一贯制”,就是将初中3年和高中3年合并为5年。

严格来说,当时国家教育部门实施的中小学教学改革是模仿苏联的“十年一贯制”,是将小学、初中和高中合而为一,没有小升初和初升高的考试。当时在中国实行“十年一贯制”显然是有困难的,因为在中国,小学是小学,中学是中学,各行各的道,不像苏联,中小学是在一所学校里。因此,当时的试点实际上是两个“五年一贯制”,即小学“五年一贯制”和中学“五年一贯制”。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考入江苏省重点中学——扬州中学,、胡乔木、朱自清均出自这所学校。在这所中学里,还走出了43位院士。我是在接到“扬州中学入学通知书”的时候才知道扬州中学将从本届起实行“五年一贯制”试点。我不清楚江苏省有多少中学参加了“五年一贯制”试点,只知道扬州市实行“五年一贯制”的学校只有扬州中学一家。“五年一贯制”正式实施时间是1960年,这一年9月入学的时候全国已经开始使用统编教材,因此这项工作的启动应始于1958年至1959年。从当时使用的课本看,所有的课本封面正上方统一印制“十年制学校小学(初中、高中)课本”字样。我尚保存的数本“十年一贯制”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重印”,印数为9803册。据此分析,江苏省参加中学“五年一贯制”的学生应当有七八千人。

扬州中学领导对“五年一贯制”教育试点非常重视,当时面向扬州专区十几个县市招了6个班,每一个班级40个人左右,总计240余个学生。学生素质比较整齐划一。开学典礼在扬州中学著名的树人堂举行,为了让家长配合教学试点,学校还特意邀请了部分家长参加开学典礼。

进校以后,我发现,学校为每一个班级配备了2名班主任,一正一副。正班主任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老师担任,副班主任由年轻老师担任。所有担任“五年一贯制”教学的老师经过层层选拔。我当时分在一年级3班,但不叫初一(3),而叫五一(3)。我的正班主任是原来教高三毕业班的老师,副班主任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学校规定1—3班学习俄语,4—6班学习英语。我那时的语文老师是原高中语文教学组组长,他从一年级一直教我们到三年级。数学、俄语、生物、历史等老师多是原执教高中的出类拔萃的老师,师资队伍是一流的。

教学联系实践

中学“五年一贯制”除了教材与其他学校不一样,师资力量雄厚外,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那时,每周学习6天,其中半天安排劳动。每天上午4节课,下午2节课。与今天的学校相比,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课程安排上突出了实践和动手能力。例如生物课,经常安排在实验室,解剖青蛙、蚯蚓,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物理、化学等课也常常在实验室进行。

扬州中学那时提倡勤工俭学、学工学农,每一个学生每周必须到学校农场劳动半天。扬州中学的农场相当大,分布在一条河的两岸。河对岸的土地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等,与校区相连的土地种植各种蔬菜,有番茄、黄瓜、卷心菜、四季豆、青菜以及向日葵等。那时有人讥笑学生分不清韭菜和小麦,但当时扬州中学的学生绝对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学生当时的劳动主要是为蔬菜施肥,每两个学生抬一个粪桶,将厕所的粪便捞到粪桶里,然后兑水为蔬菜浇灌。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校农场的劳动从来没有间断过。在劳动中,粪便不小心沾到衣服上、手上甚至脸上,都是常有的事。农场有专门的农场工人,他们手把手教我们捉虫、打枝、授粉、松土等技术活,学生都很尊重他们。当时的学生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养成了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好习惯。

二年级的时候,学校安排一部分学生到校办工厂参加劳动。扬州中学校办厂分为金工、木工、车工、刨工等车间,有不少机械。我被安排在木工车间,由于时间短,虽然没有学到什么技艺,但对木工的基本知识总算知道一些。安排在金工、车工、刨工车间的同学也应当或多或少学到一点东西吧。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专门编写的,这肯定是“五年一贯制”的特色。教学联系实践,这算不算“五年一贯制”的特色呢?因为与其他中学没有比较,所以还难以回答这个问题。

“五年一贯制”试点在

1963年基本停止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五年一贯制”按照教学计划严格地执行。出人意料之外的是,三年级的第二学期,突然传来消息,说扬州中学“五年一贯制”停止了,三年级结束以后,与其他学校的初中生一起参加高中入学考试。泰州中学继续实行“五年一贯制”。我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据说是扬州中学为了保证升学率。

据我所知,当时江苏省多数参加“五年一贯制”试点的中学都先后取消了试点,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学校继续实行“五年一贯制”。全国的“五年一贯制”试点在1963年基本停止。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全国高等院校每年招收的大学生只有22万人左右,多数中学的高考录取率很低,甚至还有“剃光头”的,而扬州中学在那时每年能保持80%以上的高考录取率,实是难能可贵。按说,“五年一贯制”试点班的学生经过挑选,使用专门课本,配备经验丰富的老师,仅缩短1年时间,与普通6年制中学的学生有得一拼,应当不会逊色。我们不知道是由于扬州中学自己的决定,还是江苏省教育局的决定,总之,扬州中学的“五年一贯制”就这样夭折了。

1963年 ,我考入扬州中学高中部。教材是当时全国通用的高中一年级教材。我看到教科书以后非常失望,语文、数学课本虽然是新编写的,但课本内容竟与“五年一贯制”三年级的课本大同小异。可见“五年一贯制”的三年级已经相当于高中一年级。外语课本则是使用的“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估计是为了避免浪费。凡是在“五年一贯制”学习过的学生对高中一年级重复的课本都提不起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不如“五年一贯制”三年级的大有人在。

上一篇: 主管管理工作计划 下一篇: 西安兵马俑导游词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