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寄语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12 11:51: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文明寄语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文明寄语

篇(1)

【清明寄语2】清明节快到,记忆的潮水慢慢的涌来,逐渐淹没我们对远去亲人的思念。斯人已矣,我们无法挽留。唯有放开胸怀,更好地生活,才是最实在的选择。

【清明寄语3】清明节节气养生很重要,高血压发病应记牢,眩晕头痛情致易失调,减少甜食的摄入,轻柔锻炼不负重,水果蔬菜常伴随,低盐低脂是良药!

【清明寄语4】清明节将至,如果你平安,我祝你快乐!如果你富有,我祝你健康!如果你幸福,我祝你甜蜜!如果你无恙,我祝你吉祥!如果你伤感,我祝你生命中无缺憾。

【清明寄语5】清明时节雨纷纷,请你出门别忘记带雨伞,请你注意保暖别感冒,清明节我祝福你身体健健康康,好运接连不断,未来前程似锦。

【清明寄语6】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洗树梢润小草,问候送去关怀到,放弃忧伤烦恼消,生活向前锦绣程。清明节,愿一切安好,快乐来到。

【清明寄语7】清明时节雨纷纷,你起大早往家奔,一不小心就摔了一个大腚墩,祝福你清明节摔倒捡到大元宝,出门见到西施,抱得美人归。

【清明寄语8】清明时节雨纷纷,酒入愁肠思故人。尘世纷扰无穷尽,熙熙攘攘唯友真。忆昔依依离别意,折柳相赠辟灾邪。望友踏上幸福路,奔向锦绣好前程。

【清明寄语9】清明时节雨纷纷,今日想你欲断魂;借问思情何处诉,拇指一按即发送。窗外月明君有知,我的祝福迟不迟。今年清明复明年,愿你健康到永远。清明节快乐!

【清明寄语10】清明时节雨纷纷,祭祖扫墓心诚恳:一扫烦恼心情好;二扫霉运好事来;三扫单身爱情甜;四扫贫穷财富多;五扫病痛身体棒。清明节快乐!

【清明寄语11】清明时节雨纷纷,祭先祖关心亲人。这个世界,爱情可同甘共苦,却固守不了平淡;友情经得起平淡,却经不起苦难。唯有亲情,两者兼得,清明节快乐!

【清明寄语12】清明节了,你左看看右看看,前看看后看看,是不是总感觉有人跟着你,你又看不到,尤其是在晚上,告诉你吧,是开心鬼来祝你清明节快乐啦!

【清明寄语13】清明节了,好久不见了,快乐替我把你问候,幸福替我跟你招手,好运替我跟你厮守,平安替我与你携手白头。老朋友,清明节快乐哦。

【清明寄语14】清明节里雨纷纷,莫要悲伤伤自身;心中惦念亲人情,莫让哀伤扰生活;送上祝愿愿珍重,身体健康要照顾;保持乐观心态好,未来生活多精彩。

【清明寄语15】清明节里寄哀思,踏青郊游扫扫墓,缅怀先祖和故人,心里都是欲断魂,生活之路要继续,发条短信送祝福,愿你:节哀迎接新生活,身体健康幸福伴。

【清明寄语16】清明时节雨纷纷,黄花杨柳风含悲;祭祀先人怀旧忆,相思一片起心底;缅怀时光流年逝,祝福朋友康乐福;珍惜眼前好时光,幸福生活万年长。清明节快乐!

【清明寄语17】清明时节雨纷纷,过路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怀念先人的日子,一柱清香,一杯清茶,一份心意,愿逝去的先人在遥远的他方能得到快乐!

【清明寄语18】清明时节雨纷飞,思念浓浓泪儿飞。烦恼忧愁在放飞,关怀问候在乱飞。祝福话语要放飞,快乐好运到处飞。精彩生活在腾飞,美好未来要起飞。清明节快乐!

【清明寄语19】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低头寻住处,遥指杏花村。春风拂杨柳,思念上心头。点点滴滴泪,情切思故人。清明节,静哀莫,泪低垂!

【清明寄语20】清明时节又来了,短信送你四个“飞”:思念浓浓眼泪飞,烦恼忧愁要放飞,关怀问候在乱飞,快乐好运到处飞。清明节,祝开心无烦恼,好运跟着跑、生活步步高。

清明节缅怀哀思寄语【清明寄语1】清明时节又来到,防火防灾最重要;且把哀思藏心里,全家平安才是好;爱护环境当记得,清明扫墓守规则;小心防火烧山林,莫做坏事把寿折。哈哈,清明节快乐哦!

【清明寄语2】清明节里好踏青,愿你带上幸福的包袱,顺着快乐出发;带上健康的行李,向平安的道路朝前进;心里装满希望,踏上多姿多彩的征程。

【清明寄语3】清明节里,拿出你的鬼点子,靓出你的魔鬼身材,让你的鬼脸嘟嘟充满笑容,用你那鬼哭狼嚎般的嗓音一起送祝福吧,愿你清明节快乐。

【清明寄语4】清明节来踏青,赏花观景好心情;植树成林好遮荫,美化环境一份力;寒食日里吃鸡蛋,破壳重生好前景;清明节里放风筝,赶走晦气来好运!

【清明寄语5】清明节来扫墓,中华民族重孝道;清明节时去踏青,人和自然相和谐;缅怀先贤学感恩,孝敬亲贤世代传;踏青出游亲自然,感念春天新气象。

【清明寄语6】清明节来临之际凡是在本人心中有一定地位的,均送上价值人民币一毛钱的短信一条,以表祝贺!并由本人请客明天中午到香格里拉大酒店看别人吃饭!

【清明寄语7】清明时节雨纷纷,莫要悲伤伤自身。心中惦念亲人情,莫让哀伤扰生活。送上祝愿愿珍重,身体健康要照顾。保持乐观心态好,未来生活多精彩。清明节快乐!

【清明寄语8】清明时节雨纷纷,老板就是不加薪;借问快乐何处有,朋友短信里面寻;虽然老板不加薪,快乐幸福不可分;心中祝愿永留存,愿你开心每一分。清明节快乐!

【清明寄语9】清明来临之际,悲伤总是陪伴在旁边。对逝者的想念,与日俱增。不该沉寂在过去的阴影,不该对过去无法释怀。只有你过得好,才是对逝者最大的安慰。

【清明寄语10】清明时节雨纷纷,飘扬纷飞绕路人。漫天飞舞的雨丝,是对你思念的泪光。失去的,无法弥补;失去的,要学会淡忘。生活,还得继续

【清明寄语1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泪水迷蒙了我的眼,努力寻找,却只见你含笑的脸。是否,该忘却?你的笑靥,依旧在我心里徘徊。

【清明寄语12】清明时节,阳春三月,春天气息,包围你我;草长莺飞,百花吐蕊,春光灿烂,开心你我,愿你幸福、平安、健康、快乐!一句深深的祝福在清明!

【清明寄语13】带着一丝缅怀的思绪,带着一份思念的情怀,带着一份祝福的感情,在清明这天,释放,传送,祝愿,祈祷,愿收到短信的你幸福安康!

【清明寄语14】清明清风绵绵情,愿我的祝福驱除你的烦恼,吹进你的心谷;清明清风浓浓意,愿清明和风温暖你,愿我的情谊伴在你左右,祝你快乐!

清明祝亲人健康祝福语【清明寄语1】清明时节,思绪满怀。曾经一起,笑闹江湖。昔日亲朋,天各一方。梦中泪洒,醉酒当歌。祈求苍天,灵魂驰骋。但愿依旧,不忘拥有。

【清明寄语2】清明节来踏青,赏花观景好心情;植树成林好遮荫,美化环境一份力;寒食日里吃鸡蛋,破壳重生好前景;清明节里放风筝,赶走晦气来好运!清明节的祝福语

【清明寄语3】清明节了,别害怕,其实鬼也有好鬼,比如开心鬼,平安鬼,好运鬼。它们约好今晚与你共度佳节,对了,别忘扫墓,烧点纸钱,安抚好鬼,问心无愧!

【清明寄语4】清明节了,如果晚上有人总跟着你又不说话还有点恐怖,别惊慌,你只需跟TA说;朋友,我不是被吓大的,我乃快乐鬼也,即可脱险,清明节快乐!

【清明寄语5】清明节扫墓,别忘扫去堆积一年的心灵之尘。扫去懊恼心放宽,扫去霉运好事来,扫去孤单朋友多,扫去贫困财运添,扫去病痛身材棒,扫出美好新未来!

【清明寄语6】清明节将至,如果你平安,我祝你快乐!如果你富有,我祝你健康!如果你幸福,我祝你甜蜜!如果你无恙,我祝你吉祥!如果你伤感,我祝你生命中无缺憾。

【清明寄语7】清明节是“将生死并置”的节日,一是纪念感恩,二是维护新生。不能把清明单看成是扫墓,在踏青活动中还会放松身心,达到珍爱生命,活得更健康的目的!

【清明寄语8】清明节是清爽,明媚的节气,可谓春光无限好,春*惹人笑;清明节也是祭祭拜祖先,悼念亲人的节日,此乃尽孝时。总之是节日,那就祝你快乐!

【清明寄语9】清明节祝福充滿寄托,中秋节的祝福充滿庆贺,情人节的祝福充滿甜蜜,圣诞节的祝福充滿喜悦。祝你圣诞节狂欢快活,愿你新的一年无病无灾无风波。

【清明寄语10】思念的风筝,断了线,想你想得一塌糊涂;晴朗的天空,飘着云,捎来我的祝福,祝你一切平安。清明节到了,记得幸福快乐到永远。

【清明寄语11】思念亲友盼清明,复苏万物迎清明,缅怀故人祭清明,清明节是人类文明的爆发,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的问候也会默默传递,祝福亲友们生活美满身体康健。

【清明寄语12】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似有若无,思绪万千;每逢佳节倍思亲,世事无常扰人心。又是一年清明节,道不尽的思愁,唯有彼此珍重:珍惜当下,把握现在!

【清明寄语13】思念绵绵成河,将我的牵挂漂流,寄给远方的你;思念深深如歌,将我的祝福回荡,捎给远方的你。清明节到了,记得照顾好自己,一切如意。

【清明寄语14】思念就像是一条不尽的河流,像一片温柔轻拂的流云,像一朵幽香阵阵的花蕊,像一曲余音袅袅的洞箫。清明节给你送上美好的祝福,祝福你天天开心!

【清明寄语15】总有记忆无法抹去,总有相思藏在心底;总有事情无法重来,总有逝者值得缅怀;总有情谊绵延无期,总有祈祷发自心底。清明,愿身边人健康,祈福未来。

【清明寄语16】总有些事情不会重来,总有些记忆我们无法忘却,总有些人我们会珍藏在心底,清明节到了,想到过世的亲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记在心里,好好地生活。

【清明寄语17】清明节雨纷纷,行人急匆匆,四月的芳菲天,美景尽收眼底。借着这美丽的清明天,把美丽的祝福送给你。愿你拂去心中的烦恼,生活永远幸福甜蜜。

篇(2)

2、严禁在城区组织鼓乐队送葬,乱撒冥纸。

3、告别陋习、文明祭奠。

4、关心生者,关爱逝者,关怀人生。

5、祭而丰不如养之厚。

6、清明上坟莫烧纸,栽花种树祭先人。

7、推行火葬,改革土葬,文明节俭办丧事。

8、破陈规陋习,树文明新风。

9、文明祭祀,平安清明。

10、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祭故人。

11、再接再励,勇夺第一,争创全国文明单位。

12、破除千年封建丧葬陋习,树立当代文明丧葬新风。

13、推行文明殡葬,构建和谐社会。

14、清明扫墓不小心,烧了林木害六亲。

15、倡导绿色殡葬,推行文明祭祀。

16、开展改树塑活动,再树文明新风。

17、清明时节寄哀思,花香袅袅故人知,烧纸旧习莫仿效,文明上坟好风气。

18、推行殡葬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

19、禁止乱建坟墓,保护秀美山川。

20、逝人鲜花祭,美好你我他。

21、禁止在”三沿五区”修建坟墓。

22、禁止骨灰”二重葬”。

23、告别丧葬陋习,崇尚文明治丧。

24、自强奋进,改革创新,服务至上,争创一流。

25、祭祖毋忘文明,扫墓注意防火。

26、鲜花献故人,植树绿祖玟。

27、迷信烧纸何须用,文明祭扫慰故人。

28、禁止将骨灰埋在非公墓区。

29、倡导文明祭祀,反对封建迷信。

30、提倡文明祭奠、保护生态环境。

31、文明祭祖、保护环境、自带火盆、随手清理。

32、倡导文明祭祀、保护生活环境。

33、骨灰应存放在合法的公墓(骨灰楼)。

篇(3)

本期热点焦点与亮点看点,便从商业文明的两大基石——公平与诚信正反两个案例演绎,追溯到文明的起点——文字的探源,乃至探究到人类文明的终极指向——幸福。请看——

当今,中国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版图中早已占据“半壁江山”:中小企业每年创造的就业机会占全国的80%,生产总值(GDP)占全国60%,创税占全国52%。然而,中小企业却享受不到国家银行金融机构的公平服务,“融资难”一直是中国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最大瓶颈……这种资源分享与社会服务的不公平,贡献与权益、地位的不对称,损害了商业文明公平的基石,来源于商业文明的天敌——垄断,银行金融垄断,已成改革开放后经济垄断的最后一道围墙!

最近,国务院出台政策提出: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此项政策具有里程碑意义,民间资本多年来的“银行梦”有望落在现实的大地,为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打破金融垄断带来一道炫丽的曙光。

然而如何创建民办银行?怎样让“地下钱庄”走上“地面”、纳入合法经营、统一监管、公平竞争的轨道?本期《封面演义》栏目文章《民办银行:打破金融垄断的一道曙光》,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性建议,值得有关各方参考。

《前沿聚焦》栏目的焦点文章,则从反面揭示了商业文明的另一座基石——诚信被侵蚀的危害。

“稻香村”,本是首都北京引以自豪的百年糕点品牌。日前被央视曝光的北京稻香村销售的部分“无糖食品”,蔗糖含量超出国家标准七倍之多!对此,北京稻香村发声明向消费者致歉,并表示事故是由于个别门店对原标有“无糖糕点”的旧包装袋没有严格停用回收。然而人们质疑:这批标有“无糖糕点”的包装袋,应是七八年前印制的,为何至今还没销毁、且还在使用?岂一句“用错包装袋”了得?一个百年品牌要靠百年的诚信文明来构建,何等不易,然而一旦被金钱至上、财富导向侵蚀了诚信这商业文明的基石,摧毁一个百年品牌,只需一夜之间、举手之劳!——这,便是《稻香村无糖糕点蔗糖超标七倍》的启示。

人们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倘以文字的出现作为文明起源的标志,可甲骨文的历史只能追溯到商代,亦即三千多年前而已。再往前的夏代,乃至“三皇五帝”时期,中华祖先们使用的是怎样的文字?轩辕黄帝时期的史官仓颉造字,难道只是个传说?如何衔接仓颉造字时代到甲骨文字时期一千多年间的历史空白?……

刘凤君教授自2005年以来发现并深入研究的距今已有5000年左右的中华骨刻文,已引起海内外学术界和社会上极大关注和高度重视,可望弥补这一旷世空白与遗憾……本期《扉页人物故事》——《穿越甲骨文衔接文明史的空白》一文,便记录了这一历史性贡献和深远意义。

追求幸福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的终极目标,也是文明的终极目标。

幸福是人的物质与精神各层次需求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愉悦感。

当今世界的现代化,大多局限于资源有限条件下追求财富最大化。

人类的共同困惑是财富的增加没有带来幸福的相应增加;

人类的共同痛苦是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日趋恶化。

篇(4)

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春已去,忘不了花已调,忘不了雨中的散步,忘不了风中的相邀……

丁香树一天天枯萎了,影子不再斑斑驳驳。你的消息已随那瓣雨中落花悄然而去,声声叹息却被多情的风儿远远地衔来,在寂寞的暗夜温柔而又固执地叩击我紧闭的小门,我不知所措。

轻轻抚去青苔般的日子,怆然回首,我飘逸的长发在吉他的和弦下灿烂地与风共舞,你芬芳的歌声与悠扬的鸽哨在绿色的天空飘荡。而今,伫立曾经的丁香树旁,即使长成一片片叶芽延伸千百倍的呼唤,再也听不到你热切依旧的回音。

当最后一滴苦泪被你凝在窗外的丁香树上,那个再也不会完整的故事,只得任迟到的黄梅雨淅淅沥沥地淋湿,漫过季节的额头,与无言的岁月一起流浪。

岁月刻下了重重叠叠不眠的日子,仍驱散不开记忆深处漫山遍野的缤纷。

日记和诗交替长出凌乱的长发,却化不成蝶。

牵挂是一种凄清的幸福,被牵挂是一种苦涩的甜蜜。

如怨如诉的箫声溢出我的双眸,落叶般飘积在你的脚边,潮汐如夜,滚涌而来,拍击心岸。我的心悸动而潮湿。

不愿看以往,不敢再为旧事心伤,就像早晨想不明白的猛醒之后往往已是独对斜阳。

近在咫尺的你我,恍若远隔天涯,即或偶然相逢,也只把沉默当作交谈——任视线拉的细长细长,却织不成锦,做不成茧。

相见不如怀念。

篇(5)

在电视文艺界普遍认为纪录片体裁不太适于“艺术”表现的同时,近20年来电视新闻纪录片却在逐渐向艺术靠拢——题材的多样化、体裁的裂变、篇幅的系列化、技巧的艺术化等,使一本正经的纪录片也描眉勾唇,狐步蜂腰起来。譬如在2012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红极一时,其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拥有独到、别具一格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法,它将美食与人物联系在一起,使整个纪录片丰富而饱满。又比如在全球引起反响的历史纪录片《失落的文明》,其中复原历史场面的艺术性扮演及蒙太奇技巧的全面应用,使人不得不感叹电视新闻纪录片“离新闻远了,距艺术近了”。若因此而联想到“艺术新闻化”(此仅取“新闻”概念的纪实而非时效内涵)的可能性,“电视文艺纪录片”这个体裁概念,就理所当然进入了我们的意识。

对电视文艺纪录片的关注,乃鉴于以下现实背景:商品文化通过电视左右着我们的思维,使我们以“现代性”为借口,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着悠久传统文化艺术的扼杀者,把人类赖以生存的传统文化艺术推入绝灭的深渊。古老的艺术那无限多样的文化功能和形态,被电视简化为单调的娱乐或“审美”功能和复制形态,用以残害“大众”的智商,腐蚀“大众”的趣味,从而把电视观众变成贪玩无知的顽童。

为图自救,必须改造电视了。所谓“电视艺术”已经是艺术之树上的一个病枝——廉价的复制品,享乐的麻醉剂,刺激收视以谋取金钱的商品或某种观念宣传的符号。它们垄断着荧屏,排斥着真正的传统艺术、民族艺术、少数民族艺术和第三世界艺术,它们以娱乐或“审美”来以偏概全地冒充艺术在历史与现实中的多元化功能与性质。 总之,电视正在把艺术这棵扶桑巨树演变成病弱的菟丝。

艺术是什么?这是被传统美学和商业文化搅得混乱一团的问题关键之所在,“电视文艺”仅是推波助澜者而已。我们不免有这样一种担心:在“电视文艺”推波助澜之下,丰满鲜活的艺术传统正在枯萎,尸骸标本式的华丽“艺术”将成为我们后代子孙的精神食粮。嚼着这类尸骸长大的我们的孩子,将不再有能力梦见蝴蝶的活体;在他们光怪陆离的梦境中,将充溢着钉在精致木框里的彩蝶标本。孩子们将因此失去很多宝贵的人性特质,如灵性、爱的能力、价值判断能力、想象能力等等。倘如此,我们罪莫可赎。

篇(6)

3、文明祭奠,低碳清明

4、大力推行文明低碳祭扫,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

5、文明祭扫,平安清明

6、文明低碳祭扫 共创平安清明

7、倡导文明祭祀风尚 树立节俭过节新风

8、破千年旧俗 弘文明新风

9、保护生态除陋习 文明祭扫树新风

10、文明祭扫 低碳与文明同行

11、推广文明低碳现代祭扫方式

12、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祭故人

篇(7)

2、清明上坟莫烧纸,栽花种树祭先人。

3、祭祖毋忘文明,扫墓注意防火

4、远离土葬,厚养薄葬,利国利民。

5、推行火葬,改革土葬,文明节俭办丧事。

6、倡导绿色殡葬,推行文明祭祀。

7、文明祭祀、扮靓家园。

8、破除千年封建丧葬陋习,树立当代文明丧葬新风

9、提倡文明祭奠保护生态环境

10、告别陋习文明祭奠

11、破祭奠陋习,树文明新风。

12、骨灰应存放在合法的公墓(骨灰楼)。

13、祭祖毋忘文明,扫墓注意防火。

14、禁止将骨灰埋在非公墓区。

15、推行文明殡葬,构建和谐社会。

16、关爱我们的家园---文明缅怀、文明祭祀。

17、禁止骨灰"二重葬"。

18、深化殡葬改革实行人文关怀,推进绿色殡葬。

19、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祭故人。

20、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祭故人

21、文明祭扫鲜花祭祀

22、文明祭祖保护环境自带火盆随手清理

23、过一个文明、祥和、平安的清明节。

24、禁止乱建坟墓,保护秀美山川。

25、告别丧葬陋习,崇尚文明治丧

26、逝人鲜花祭美好你我他。

27、关心生者,关爱逝者,关怀人生

28、以人为本,真诚服务,树立殡葬行业新形象。

29、倡导文明祭祀,树立和谐健康、文明时尚社会新风。

30、一切为丧户着想,让后事不再成为难事。

31、清明上坟莫烧纸,栽花种树祭先人

32、清明扫墓不小心,烧了林木害六亲

33、清明时节寄哀思,花香袅袅故人知,烧纸旧习莫仿效,文明上坟好风气

34、祭而丰不如养之厚

35、抵制封建迷信,破除传统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36、真情服务,温暖万家。

37、厚养薄葬,文明祭奠

38、推行殡葬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

39、清明时节寄哀思,花香袅袅故人知,烧纸旧习莫仿效,文明上坟好风气。

40、文明祭扫,为创建山水生态园林城尽一份微薄之力

41、破祭奠陋习,树文明新风

42、倡导厚养薄葬,弘扬人文关怀、勤俭节约传统美德。

43、文明祭祀平安清明。

篇(8)

3、山田年年耕、防火天天讲。

4、致富干日难,火烧一日穷

5、有危难急事,找消防战士,

6、疏忽一时酿火灾,痛苦一生追悔迟

7、社区是我家,防火靠大家

8、狼找离群羊,火找违章人

9、火起于幽微,灾缘于疏忽

10、祸在一瞬,防在平时

11、消防安全要专心,预防为主常挂心

12、万人防火不嫌多,一人麻痹就闯祸

13、森林防火责如天、常备不懈勿懈怠。

14、万千堆成山,一星火源毁于旦

15、重视消防硕果来,忽视安全遭祸害

16、上有老,下有小,发生火灾不得了

17、安全一点,幸福十分

18、烟头虽小,祸患无穷

19、众人警惕不失火,一人麻痹害大伙

20、一次违章松松手,百起火灾在后头

21、有备无患,无备遇难

22、祭祀献花多文明,杜绝山火保森林。

23、要挣钱保安全,要想富灭事故

24、山火无情人有情、森林防火保山青。

25、心存侥幸,万火之源

26、用火不小心害人又害己

27、严防森林火灾、贵在严管火源。

篇(9)

抵制封建迷信,破除传统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一切为丧户着想,让后事不再成为难事。

过一个文明、祥和、平安的清明节。

祭祖毋忘文明,扫墓注意防火。

破祭奠陋习,树文明新风。

倡导厚养薄葬,弘扬人文关怀、勤俭节约传统美德。

清明时节寄哀思,花香袅袅故人知,烧纸旧习莫仿效,文明上坟好风气。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祭故人。

深化殡葬改革实行人文关怀,推进绿色殡葬。

逝人鲜花祭美好你我他。

文明祭祀、扮靓家园。

清明上坟莫烧纸,栽花种树祭先人。

真情服务,温暖万家。

篇(10)

今天的演讲题目是儒学与人生。这是每个人都关心,与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问题。

立德立功立言的生活观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儒家讲“天地之性,人为贵”,因为正如理学家周敦颐说的,人是“天地之精英”,“五行之秀气”。陆九渊也认为“天地人之才等耳”。人不能轻视。人应该珍惜生命。

儒家认为人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土与金、木、水、火杂”,五行融合而形成的。《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易传》相传是孔子所作。《易传·系辞》中讲“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这就是说,天地互相融合,就好比男女相结合,然后万物就形成了。天地,乾坤,男女,阴阳,天是父,地是母,也就是阴阳相互融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同时,儒家也讲“同则不济”,相同的东西不能互相作用,也不能产生新的事物。《周易》里的《革彖》就讲“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意思就是两个女的一起是不能生孩子的。事物要由不同的东西而产生。这就是中国的生命观。

人的生命应该怎样来看呢?在儒家看来。人应该追求具有道德性的生活——“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人就应该为立德、立功、立言而活。苟子讲,“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有义,故为天下贵也。”

之别就在“信”字

孔子看来,“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视死和视生一样,视亡和视存一样。孔子注重现实的生,也不否定为真正的事业去牺牲。生的目标是什么?孔子讲“朝闻道,夕死可矣”,在孔子看来,生是为了求“道”。为了道,并不吝惜生命。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不应为求生而失去仁,为了仁可以牺牲生命。仁、道,是人生的目的。死,是为了求道。孟子讲,“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和道德不可兼得的时候,宁可舍生取义。因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作为人生目标。

有一次,子贡去问孔子应该如何治国,孔子讲了三点:“足兵、足食、民信”,子贡又问,如果三者必去其一,去哪一个?孔子说,去掉兵。要是再去掉一个呢?孔子讲。去掉食。为什么呢?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为政最重要的是讲信。孟子讲,人和禽兽的差别,就只有那么一点点,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仁义。

周易与天命

《周易》的《乾·文言》中讲到,人应该知进知退,知存知亡。如果只知进不知退,只知存不知亡,只知得而不知失,就不可能成为圣人。儒家很强调人要有忧患意识。《周易》这本书就是忧患之作,周文王是在被拘之时作的六十四卦。

很多人对命运问题看得很重,到处算命。看相。

《周易》从《易经》看,是算卦的书。古代的夏、商、周的时候,每个国家大事,例如封侯,筑城,战争,祭祀,都要进行占卜。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别的书都烧了,唯独不烧《易经》,就是因为它是占卜之书。很奇怪,到了汉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周易》成了六经之首,它的地位马上就提高了,因为据说《周易》中的《易传》,也就是《十翼》,是孔子所作。于是。《周易》从占卜之书提升成了哲学之书。

但是民间看来,《周易》的影响很大——看地理,也就是堪舆,看风水。盖房子,盖在哪里,朝向如何,房间的布置等等,都讲究风水。这种情况几千年来没有断,因为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之前,都想提前知道行为的结果是吉是凶。

《诗经》中讲“有命自天,命此文王”,天是发命令的,根据皇帝好不好。赋予他统治的授命。汉代儒学思想家董仲舒对汉武帝讲夭人感应。我们不要把董仲舒的夭人感应看成是唯心的、不好的。董仲舒讲天人感应有他的初衷和目的,《汉书·董仲舒传》中有《天人三策》,就是汉武帝提出问题,董仲舒做出回答的对策。里面讲到,皇帝如果犯了错误,第一次犯错,天会警告;第二次再犯错,天就会降下灾祸,例如地震、海啸、打雷,把皇宫的房子烧掉等等;第三次再犯错,那就要下台啦。古代,皇帝可是万人之上,唯我独尊的人,如何限制他的权力,监督和制约他呢?那就要靠天。天是最大的权力。所谓天子,就是天的儿子,当然要听天父的话了。天有无限的权力和权威来限制皇权。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治15年迅速就亡国了。建立了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制度,统治比较长的,就是汉代。如何限制皇权是个很大的问题。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就是个很好的办法。

格物而知命

命运,命,是个必然性的问题,生必然要死,逃不过去的;运,则是有偶然性的,时机,时运。命和运,可以把它们分开来看。

儒家思想当中,人的命运一方面是不可控制的,另一方面是可以控制的。司马牛说,人家都有兄弟姐妹,自己没有,很孤独,子夏就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海之内皆兄弟”。死生不可控制,但富贵是自己可以去争取、去改变的。孔子讲,“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并不说话,但控制着一切。有一次公伯寮向子路的主公季孙讲子路的坏话,于是季孙就相信他了。这时孔子的一个弟子就把这事告诉了孔子,说该怎么办。是不是要把公伯寮杀掉呢?孔子讲了这么一句话:“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道,也就是政治主张,思想,能不能流传,能不能实行,会不会被废弃,是命运决定的,公伯寮他能有什么办法来阻止道的实行呢?

命是可以知命的。孔子讲,“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畏天命,就是说人要有一种信仰,有精神寄托。人对于自己的灵魂要有所寄托。要有一种敬畏之心。关于敬畏,自古有很多说法,例如“慎终追远”,“神道设教”,这种信仰使人保持了一个精神家园。不仅要敬畏天命,而且还要知天命。孔子说:“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不是主张盲目的信仰,而是说要认识它,认识它才能去信仰。

如何才能知天命呢?《周易》里面有句话,“格物穷理以至于命”。格物,就是要认识物。这里可以举个例子——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年轻的时候,住在北京他父亲的官邸,他的一个姓钱的朋友,相信朱熹的格物致知的说法。两个人就相约来格物,正好院子里有竹子,就说格竹子,认识竹子背后的理。这位朋友坐在竹子前冥思苦想了三天三夜,病倒了,没有格出来。王阳明觉得他的功夫太浅,也坐在竹子前,过了七天七夜,也病倒了,竹子的理也没有格出来。王阳明后来读了很多书,佛家道家的都有,后来就得出结论,理在心中,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这就像禅宗,讲佛在心中。冯友兰写的《新理学》里讲了这么个例子——是飞机在前,还是飞机的原理在前?冯友兰一开始认为是原理在前,但后来学了实践论之后就变了,不再讲理在事先,而是讲理在事中了。总之,格物,才能知道事物的理,认识事物的性质,从而掌握其规律,也就是“以至于命”,这样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机遇与偶然性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上一篇: 西安兵马俑导游词 下一篇: 建筑工程招投标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期刊推荐 润色服务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