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7 22:28: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医院副院长履职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通过全程、全员、全面的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各项工作达到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全面提升医院工作质量及效率。
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及考核组织
1.1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有效运转成立由院长担任主任委员,副院长担任副主任委员,质控办、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及医技科室负责人、临床大科主任及护士长等组成的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增补和修改质量管理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相关制度、职责规范等,对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病案、职能部门、后勤保障等工作实行全面质量控制。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对医疗缺陷、不良事件、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
1.2医疗质7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放射诊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等管理组织切实履行其相关职责,每季度召开会议,并落实会议精神。
1.3健全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医院质量控制办公室负责对各职能部门工作质量的监督考核工作,各职能部门负责对本条块全院各科室工作质量的监督考核工作,各科室质控小组对本科室的各项工作质量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考核。从而形成医院质控办、各职能部门、科室质量控制小组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
2各职能部门督查本条块工作的落实
2.1严格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
2.2医务科、护理部重点对关键性的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3医务科完善并落实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措施,严格实施监管并规范相关记录。
2.4医务科督查医技科室完善标本签收、查对、临床随访、报告双签字及疑难典型病例讨论、危急值报告等制度的执行。完善影像、病理、药事与临床联合讨论制度并实施。
2.5医院感染科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传染病管理,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2.6临床药事科加强临床药事管理,强化合理用药,进一步深化开展抗菌素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药事管理指标达到规定要求。
2.7科教科对人才培养、业务培训、科研教学、重点学科建设对工作的监督管理。
2.8质控办每月组织住院病人、门诊病人满意度调查一次,每季度召开综合科、精神科病员家属座谈会各一次。
3加强质量和安全的教育培训,强化质量和安全意识
3.1严格执业资格准入制度,按照相关规定的依法执业。
3.2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和教育:凡新进人员两月内完成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医疗质量管理等内容的学习,经考核合格上岗,以考促训,效果明显[3]。
3.3全年举行四次全员质量管理讲座,并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内容。
3.4全年举行两次全员卫生法律法规的培训,重点是新颁布的卫生法律法规。
3.5各职能部门每月一次组织各类医务人员进行本专业《临床诊断指南》相关技术操作规程或规范强化培训,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达标。
3.6各科室每周举行五次科务活动,科务活动内容包括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质控小组活动、科务会议等,每次40-60分钟,并记录备查。
4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监测体系
4.1分级管理及考核
4.1.1质控办每月一次定期和两次不定期检查考核各职能部门履职及工作实效等情况,每月组织职能部门召开一次质控工作会议,每季度组织一次多部门联合检查,对医疗、护理、医技、药事管理、病案、医院感染管理、教学科研、医德医风等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每月对各项工作质量进行汇总、分析,形成质控信息通报在医院局网公示[1]。
4.1.2职能部门分条块定期(每月两次)或不定期(每月两次)到科室进行相关工作质量检查考核,重点检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13项核心制度、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三基”能力和“三严”作风,教学科研、医德医风等,并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
4.2健全质量管理效果评价及双向反馈机制
4.2.1科室质控小组每月自查自评,认真分析讨论,确定应改进的事项及重点,制定改进措施,并每月按时向信息科上报业务工作月报表和质量指标报表。
4.2.2医务科、护理部、信息科、院感科、设备科、科教科、药事管理等职能部门每月向临床、医技等科室下发质量考核反馈整改表,各科室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职能部门复查整改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定期在科主任、护士长会上通报。
4.2.3质控办将平时抽查存在的问题、满意度调查和每季度多部门联合检查考核结果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分析后提出整改意见,及时向临床、医技等科室反馈并督促整改,科室质控小组根据整改建议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上报相关职能部门。
4.3全院目标管理综合考核:每年进行一次,由院领导、各职能部门对本年度各科室工作质量、医德医风、劳动纪律、安全卫生等进行考核、评价。
5健全和有效落实医院质量管理奖惩制度
5.1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年修订医院质量管理考核方案及工作质量考核惩扣细则,奖优罚劣。
5.2质量检查考核结果与科室、个人的绩效工资、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劳动聘用等挂钩,与干部选拔及任用结合,实行医院质量单项否决。
5.3目标管理综合考核结果与年终奖挂钩。
6体会
21世纪是一个推崇服务质量的世纪[2],医院实施全面质量控制与管理,改变了传统的质控理念,即所谓质控主要针对医疗质量。医院各项工作从终末质量控制向环节质量控制转变,增加了质控范围,有利于医院全面、协调发展,提高医院综合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争议:急诊科是“通道”还是“平台”?!
采访一开始,楚英杰教授首先回顾了急诊医学的发展背景。他阐述说:“急诊医学独立成学科,迄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了。最早是在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是医学专业领域中的第23门专科。1980年,我国卫生部下发了有关‘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文件;1983年,北京协和医院成立我国第一个医院内的急诊科;1995年,我国教育部正式将急诊科列为二级临床学科。从那以后,中国急诊学科真正走上了发展之路,但是,此后的实践却表明,这是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之路……”
楚英杰教授继续回顾说:“社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有效的医疗保障;而医疗保障的尖兵,则非急诊莫属!急诊科是医院分分秒秒都不能关闭的一扇门窗,是医疗行为与死神较量最为激烈的主战场,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一把标尺,更是培养医生综合素养最好的基地;急诊科本应是各级各家医院发展最好的、毫无疑问地发展的最好的科室,事实却迥然不同。当前的业界共识是:急诊科的发展模式不一、急诊科的专业范围不一、急诊科的学科建设方针不一、急诊科的人才培养策略不一,但最为关键的,还是在于那旷世之争议:急诊科应该是条‘通道’,或应该是个‘平台’?!”
楚英杰教授解释说:“我这么说,丝毫没有不尊重同行之意,我只是想说明问题。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临床各科都在搞亚专业建设,即便是全科色彩极为浓厚的放射科、超声科、儿科等也不例外;唯有急诊科,虽贵为二级临床学科,不仅没有确切的三级学科,连专业范围都模糊不清,亚专业建设更无从谈起。然而,在现实中存在的不争的事实是,突然中风、突然心梗、突然骨折、突然肝脏脾脏破了的患者,却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急诊科。那么问题就来了:是应该让病人像接力棒一样在所谓的‘绿色通道’中转运,或是在责任很难划分的急会诊中煎熬?还是应该让医院的人力、物力、体制围绕病人、在一个能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急救平台――即‘诊治一体化’平台上展开?这是一个值得认真讨论的话题。”
楚英杰教授认为:“由于涉及急诊学科的各种症结长期不解,造成了我国急诊科普遍表现为队伍不稳、业务不精、战斗力不强的现状。这样的急诊科,能很好地保障病人和社会的利益吗?自急诊建科30余年来,几代急诊人在实践、在思考、在探索,也在争论不休……”
现状:急诊科是未经营好的优质资源
鉴于上述思考,楚英杰教授认为:“毋庸置疑,‘急诊人’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急诊科的发展和建设;而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的来说,我认为急诊科是一个未经营好的优质资源。”
为什么这么说呢?他继续阐述道:“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急诊工作是多么的重要:首先,急诊科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次,急诊科是医院运行之必须。一家医院无非由门诊、急诊和病房三部分组成。门诊总是夜间可以关门的;而病房,从理论上讲,无论哪个科室的病房都是可以暂时或永久性缺少的;惟独急诊科,一分一秒都不可停止运转。第三,急诊科最能诠释医疗行为之最高宗旨――‘救死扶伤’。急诊科与死神搏斗之激烈、之密集非其他任何临床科室所能比拟。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医之最大,惟急诊科为甚!第四,随着各临床科室在专科乃至亚专科建设道路上越走越深入,急诊科就成了唯一一个能培养医生全科素养的基地。”
那么,中国急诊学科建设的现状是怎样的呢?对此问题,楚英杰教授坦言:“现状毫无乐观可言!先说省级以上医院的急诊科,尽管其多数都已解决了生存问题,但与兄弟科室相比,无论是规模还是受重视程度,都鲜有得意者。换而言之,很少有哪个医院的急诊科能混成医院领导的‘心肝肺尖’的。再说地市级医院急诊科,普遍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规模不大,人员不足,军心不稳,业务不精,设备不良,且更新不济,医生学术尊严不高,领导不重视……这些‘急诊人’的苦衷可谓一言难尽。至于县级医院的急诊科,那简直就是‘惨不忍睹’了:除了一块牌子、两间房子和几个轮转医生外,几乎要啥没啥,用‘穷得都光了屁股’去形容,一点儿都不夸张。此外,由于急诊科发展模式不一,不仅外人诟病,自己都觉得象支杂牌军。建设模式上有搞通道型急诊科者,有搞诊治一体化型急诊科者。专业发展上有以内科为主者,有以外科为主者。亚专业建设方面,有搞重症者,有搞创伤者,有搞中毒的,也有搞其他服务者。可谓五花八门,乱象横生。而且,在极其重要的院前急救领域,有自己干的,有归120指挥中心调度的,有既归120指挥中心调度又自己另配一套人马的,还有干脆不管院前急救的等等。在组织形式上,可谓真的是‘百花齐放’了。”
问题:究竟谁才是急诊科的服务对象?!
那么,究竟哪些患者才是急诊科真正的服务对象呢?对此问题,楚英杰教授分析说:“病分轻重缓急,进而还可细分为轻而不急、急而不重、既急又重、重而不急四种类型;那么,哪些患者是急诊科的服务对象呢?无外乎急而不重或既急又重者也。疾病又分专业,专业是按系统划定的。现代急诊科工作范畴究竟该如何界定,自临床医学有了急诊科开始,就开始争论了,而且从未停止。”
楚英杰教授进一步解析说:“当前的急诊工作范畴之争,突出表现于急诊科建设的两种模式之争。一种是接力式救治模式:先有院前救援,后有急诊科处置,历经一次或数次的会诊和协调后,再转送相关科室,甚或还会有再一轮的会诊、转科。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看似严格的急会诊制度和貌似合理的绿色通道,在实践中却时常被打折扣。另一种是无缝隙救治,或称一站式服务模式:一旦急危重症患者出现在急诊科,相关人员、设备、技术、后勤保障乃至管理体系即云集而至,并流畅运转。大家心无旁骛、心无芥蒂,同心协力于病人的抢救。两种模式孰优孰劣,其实是一目了然的。放眼欧美,尽管其各国急救模式不尽相同,急诊科的发展速度也不太一致,但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理念却是完全一致的。”
楚英杰教授还认为:“患者无论是生了什么病,其发生、发展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系统的处置本是基本要求;慢性病、哪怕是极重的慢性病被分阶段、分科室、分医生处置,也不至于耽搁,但若是急危重症被人为地切割开来――急诊科处置一段,别的科室再进一步接手、转手,这岂不是严重违背了医学的基本规律吗?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急诊科接诊的病种也在随之变化,这种变化也非常之大。创伤、心脑血管急症、呼吸系统急症和多脏器衰竭,都成了急诊的主要工作内容,而且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原有的急诊工作范畴不断拓宽。此外,有些疾病专科特征极强,仅涉及一个学科;有些是多个系统病变而牵涉多个学科;还有些则在不同的病程阶段有不同的表型,从而分别需求不同的学科。因此,现实中有很多疾病都与急诊、急救难以割裂;患者就医时,也不以任何医生的意志为转移,往往第一时间出现在急诊科。急诊医生没有理由不去履职尽责。”
“所以,响应国家分级诊疗政策,应因急诊病种的变迁,高举患者利益至上的大旗,不断深化急诊科及其亚专业建设,不断拓宽急诊工作范畴,这才是‘急诊人’应该恪守的、正确的执业理念。”楚英杰教授归结说。
呼吁:急诊科亟需设立住院病房
为什么急诊科作为一项优质资源,长期以来却经营不善?楚英杰教授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有主观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但最关键的问题是急诊科要不要有住院病房。”
他接着分析说:“目前的普遍情况是:一家医院的各个科室,包括皮肤科、中医科、康复科都有住院病房供病人接受医疗救助、供医生系统诊治病人、供医生赖以积累经验以资不断成长;唯有急诊科,在设置住院病房的问题上一直面临重重阻力。急诊医生就像失去土地的农民一般,在学科建设上‘无立足之地’。实际上,急诊科要不要设立住院病房的问题,关键仍在于急诊科业务范围的界定。1983年刚一建科,‘急诊人’还没来得及高兴却发现,几乎所有临床疾病都被别的科室跑马圈地、瓜分得干干净净了;大大小小的专业都是既有门诊又有病房,连门诊色彩极为浓厚的皮肤科都不例外。所以,急诊科自一问世就被‘告诫’:你们只能前期处置,不得完整地诊疗某一疾病,否则,就是‘干了别人的事儿’;而且‘急诊人’认同此说法的,也不在少数。”
楚英杰教授举例说:“比如,急诊科做气管插管算不算干了麻醉科的事?急诊科使用呼吸机、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算不算干了呼吸科的事?急诊科做血液净化算不算干了肾脏科的事?急诊科做心电图算不算干了心电图室的事?急诊科做电除颤算不算干了心内科的事?此外,恐怕所有的医生都认为心肺复苏是急诊科的事,但为什么《心肺复苏指南》是美国心脏病学会组织专家来撰写并发表于《循环》杂志了呢?从这个角度来说,心肺复苏应该是心内科的事嘛!很多其他的临床科室都会因为患者病情变化而做心肺复苏,那算不算干了急诊科的事了呢?”
举了几个技术层面的例子之后,楚英杰教授又以几种疾病为例阐述说:“若问急性心肌梗死是哪科的病,恐怕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是心内科应诊的疾病。可是,院外就猝死的急性心梗、到了急诊科正做心电图就呼吸心跳骤停的急性心梗、复苏成功但形成多脏器衰竭的急性心梗呢?还有,急性肺栓塞是哪科的病?急性脑卒中又是哪科的病?这能一概而论吗?原来归心外科开刀的先天性心脏病,现在越来越多的病人到心内科做介入治疗,连心脏瓣膜置换也开始有心内科做介入治疗了,怎么不见心外科抱怨心内科同道‘不小心干了别人的事’呢?学科交叉、融合,本来就是医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当所有关于疾病从属问题的讨论都让急诊科‘靠边站’时,急诊科当然就不需要、也不应有自己的住院病房了――这其实是忽视急诊科的重要性的一个悖论!”
楚英杰教授接着说:“急诊科的作用被忽略的另一个症结,是对‘绿色通道’的错误理解。很多时候,对绿色通道有意或无意、有知或无知的解读就是从急诊科转到另外一个科甚或再一个科。我认为,这种‘接力式救治’不是绿色通道的真正内涵,其真正内涵应该是为患者提供及时、高效、快捷的医疗救助,最能体现这一宗旨的是‘一站式服务’的理念――当患者到达急诊科后,所有的人员、设备、管理体系以及后勤保障都围绕着病人转,形成‘无缝隙救治’。遗憾的是,当前我们的医疗资源和医疗动机都不可能主动地汇集于急诊科,并高效地围绕着病人运转。还有,关于绿色通道的另一个问题是急会诊。这一看似非常有效、非常科学、非常合理的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当一个病人需要收住某一专业科室时,若其不合该科室的‘口味’,会诊医生会有诸多理由予以推脱,于是,病人统统要在急诊科等着。是‘通道型’急诊科更能保证患者的利益,还是‘诊治一体化型’的急诊科更能保证患者的利益?这个答案,其实已经不辩自明!鉴于这些因素,为了更好、更及时地维护患者的利益,急诊科设立自己的住院病房,已经是大势所趋,也迫在眉睫!”
分析完以上问题,楚英杰教授乐观地认为:“急诊学科目前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无论是2009年原卫生部出台的《急诊科建设指南》,还是2011年原卫生部出台的《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急诊科)评分标准》,以及同年原卫生部出台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对急诊ICU和急诊手术室的支持都非常明确,这构成了急诊科住院区域建设的重要支撑。因此我呼吁,急诊科是患者的生死之道、存亡之地,必须好好经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