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2-06-01 16:09: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篇(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056-02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深远的影响。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量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专门人才,关系到高校能否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真正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的重要问题。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

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特在1912年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最早从经济学的角度定义了创新概念。他指出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利润。从这一定义出发,说到创新,可以是技术方面的创新,可以是营销方面的创新,也可以是商业模式方面的创新等。

那么什么是创业呢?所谓创业就是识别和抓住商业机会,创建企业和发展企业。创新与创业是紧密相连的。一个新办企业,如果没有任何创新,只是一味模仿,很难在目前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大企业如果不能容纳和鼓励创新,则有创意、有想法的员工很有可能会离职去创业,大企业本身的发展就会停滞下来。创新要转化为生产力,只有通过企业特别是新创企业这个载体才有可能。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来说,大多缺乏雄厚的资金和物质基础,他们在资金、社会经验等方面都存在劣势,而年纪轻,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条条框框的约束相对较少,不容易循规蹈矩,这正是他们的优势。用创新的思维去创业,用创新的技术提品与服务,创业成功的概率会提高很多。而没有创新,失败的可能性则大大增加。这些正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经常要放在一起讲的重要原因。

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应该培养人创新创业方面的意识、思维和精神,其次就是培养人创新创业方面的技能,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使学生将创业作为未来职业的一种选择,从而为中国经济发展输送大批优秀的创新创业型建设者。有条件的学生在毕业后立即创业当然也可以,但更多的学生可能是工作若干年之后,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行业知识积累才去创业,这更应是常态。

二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1.课程定位出现偏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99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就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新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然而现在的导向似乎与此有偏离。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108.3万。2014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727万。随着这十几年大学的普遍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渐突出。教育部于2010年5月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以创业带动就业,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但现在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似乎更看重各种创业赛事,比赛拿奖似乎更能给学校争光。而从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若干年的情况来看,拿奖的似乎最后也没把企业真正做成。

2.师资力量薄弱不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

由于国内大多数高校都是2000年以后才逐步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很多教师都是原来讲授经济类、管理类课程转过来的,也有少数是思想政治类课程教师转过来的。对于如何教好这门课,大家都还在逐步摸索中。比较有名的是北航创业管理培训学院承办的大学生KAB(Know About Business)创业教育项目师资培训班,还有南京审计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举办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等,这些都为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方面教师的培训做出了贡献。但与其他课程相比,创新创业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可能更强调实践经验,而大多数教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在企业从事过几年工作再来高校的很少,而对创新创业确有感悟和心得的就又是少之又少。加上很多学校表面上是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上从事这方面教学的却是很多骨干教师都不愿意花时间去做的“偏门”,这些都使得师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3.课程内容设置缺乏规范

有些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授课内容偏重于创新,有些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授课内容则偏重于创业。偏重于创新的,可能在如何开发创新潜力方面讲得较多;偏重于创业的,可能在如何组织团队、如何进行营销、如何编制商业计划书方面讲得较多。对工商管理等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些高校把创新管理设为必修课;对大多数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创业课程一般是作为选修课来设置的,而这些课有很多又与创业大赛等有关比赛挂钩,似乎了解和撰写商业计划书成了选修课的核心内容。

三 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建议

1.真正从高等教育基本目标的高度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人类发展到今天,积累的知识总量已经是浩如烟海,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比较全面地掌握。再加上互联网的普及,一个人即使不知道某一个知识点(即使是其所学专业领域内的),假如需要的话,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社区论坛、网络视频等途径比较迅速地学习。所以,在当今时代,掌握存量知识的重要性相比三四十年前已经大为下降。发现新知识,有所创新,已经成为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标志。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创业的活跃程度则是一国经济活力的风向标。从微软到facebook,很多卓越的企业都是年轻人从小企业做起发展而来的。创业实际上比一般的找工作就业需要更高的素质和能力,包括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耐挫折能力。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应是当代高等教育无法忽视的核心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要把眼光过多地放在创新创业赛事上,好像不拿几个奖,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就没什么成绩一样。

2.建立骨干教师乐于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

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责是育人,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所说:“大学首先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现在大家对大学的定位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过于强调创新成果、论文数争创一流等,这样很容易把学生给忽略掉。”现在的高校招聘,过于重视学历与论文,而从企业实务人才中引进教学人员太少。如果自己有过成功创业经历或者在较大企业做到中层,而又愿意花较多时间来育人,会大大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而另外一方面,如果一个高校对教师的管理过于强调论文导向,那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付出较多心力的教师可能在方面不太突出而吃亏,从而打击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所谓模块化教学模式,就是以模块化思想方法为指导,将创新创业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其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然后将相关的单元组合成教学模块,通过增删单元和调整组合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调整。创新创业教育至少应包括思维拓展训练、团队建设、市场营销、商业计划、创业法规等几个模块的内容。如果一个教师能胜任所有模块的内容,那自然很好。如果每一个教师只擅长讲某一个模块,那么如何分工协调就成了影响整个课程质量的关键。当然,如果能经常请校外的创业成功人士来举办励志性的讲座,也可以对创新创业教育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创新创业教育还需要与学生职业生涯的设计与规划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兴趣。

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更多地关注大学生专业知识教育之外的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将给学生提供多元化成才道路的选择,如能有效推广必将大大提高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为了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各级政府也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注册、融资、税收、培训等诸多方面,我们相信未来十年高校毕业生将迎来一个创业的高峰期。

篇(2)

在2017首届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年会上,《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蓝皮书(2016)》和《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学情报告(2016)》,肯定了2016年创新、创业教育所取得的成就,但报告和讨论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在我国创新、创业井喷式发展的2016年之后,高校教育确实是应该总结回溯创新、创业方式,升级“创新、创业”教育,以科学指导、学科融合、多元参与和能力培养相结合来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工程。

一、高校教育应加强对“创新创业”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科学引导

(一)对“创新创业”新名词的正确解读与引导

高频使用的“互联网+”概念最早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之后被广泛引用,其容易被误读为只要把任何一个行业与互联网结合就产生了创新,就能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出优质的产品,赚得丰厚利润[1]。随后,网络铺天盖地的如“互联网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招商广告把“互联网+”创业宣传成了“低门槛”赚钱的通道,事实是低门槛背后不足10%的创业成功率,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想法不契合实际经济。“互联网+”最难的正是“+”号的后面,弄清怎么“+”才是关键,也是更难把握的。对“互联网+”真正的解读应该是强调各行各业的主体地位,首先是各行业生产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服务,再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发挥其资源配置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提升实体经济的生产力,其关键点和根本是实体经济的竞争力。“打造企业生态圈”也是近来非常流行的词,但是否所有企业都能够借助互联网平台,重构各产业之间的全部环节,打破产业价值链之间的边界,更有效率地建立起和消费者的关系,管理这种关系并持续从中获利呢?这要看具体的行业和规模,更要看要依托什么来打造生态圈,靠营销和补贴是打造不出的,只有构筑起本行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才能打造生态圈。很多打车公司的“生态圈”维系陷入困境,给了补贴人才来,补贴一取消,或者临近春节变相涨价,人就没了。试图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是不科学的,任何一个“理性人”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当他的价格比出租车还高,而服务并没有更好时,消费者就离开了。纷繁复杂,包罗万象的生态圈,归根结底都应该服务于帮助商家重新回到产品的本质,也就是关注消费者,靠产品的质量优势和价格优势来维系、拓宽自己的用户群,就像苹果公司依靠自身两项重要技术:手机质量及IOS系统构筑起自己强大的生态圈,其IOS系统的稳定性和操作程序设置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应用系统。

(二)“创新创业”与高科技关系的科学认识与指导

我们的教育应避免对“创新创业”外延的一种误解,即创新就是要有高科技,一直在传统行业里经营,不懂得高科技就无法进行创新。“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中通过多个案例证明,更多的创新是发生在传统行业,而高科技企业却经常是“昙花一现”的生长模式,打破了“只有高科技才能创新”的神话[2]。所以我们要帮助学生摆脱这种认识误区,坚信低科技、传统行业也能创新,而且传统行业中的创新机会有很多,一样可以大有作为。在国内家喻户晓的“优衣库”品牌,日语中的名字就是“最好的衣服”,在日本这样一个科技先进的国家中,这个传统产业品牌的老板能够做到日本的首富,既没有高科技战略,也没打快速更新、转变经营方向的牌,优衣库的款式是多年不变的基本实用款,它的创新之处就在面料上。优衣库在面料研究上的投入远远超过其他服装行业公司,他们与大学长期合作,进行面料开发,产品非常舒适、温暖,而且不断追求更好,成为众多消费者的最爱,在最传统的行业中打造出其独有的“比较优势”,获得了创新的丰厚收益。由此,从技术的角度讲是不存在传统产业的,因为每个产业的技术都在进步,传统产业照样可以创新。创新需要对技术有新的理解,而不是都要进入新兴行业,也不是都去做高科技,它需要企业思考如何采用新技术来提高自己的效率,差异化地开发产品和技术,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3],即便是处于科技不断升级的工业领域,追求“更高、更新、更好”也需要建立在自身现有的实际基础之上,如我们宣传的“工业4.0”,是德国政府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以建立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生产模式为目标,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相结合来实现,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这个过程在美国被叫作“工业互联网”,我们工信部称之为“两化融合”即“中国制造2025”,“工业4.0”是从“工业1.0”逐步升级发展起来的,“工业1.0”是机械化和动力化,“工业2.0”是自动化和流程化,在自动化和流程化的过程中,伴随着标准化,“工业3.0”是信息化,“工业4.0”是智能化。这些发展阶段代表工业技术的进步程度,是无法跨越的,我国目前的状况是急需全面实现“2.0”,争取进入“3.0”时代,“工业4.0”如果不能给本行业增加利润,盲目铺开上马就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它应该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但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还有很漫长的路,应该立足现实,扎实推进技术进步。创新创业教育必需剥离混淆的认识误区,引导学生客观认识事物本质。

二、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加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融合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蓝皮书(2016)》通过对覆盖全国27个省份的130所公办高校的调研发现,有近八成的受访院校出台了多项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激励政策和文件,超过70%的高校进行了相关的教学改革,有超过40%的高校建有校内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逾九成高校参与到多项创新创业大赛中,形成了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建设的格局[4]。2016年确实是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一年,但调研显示作为参与主体的企事业单位在“创新、创业”教育工程中的介入程度有限,政府与高校依然是主要倡导者与执行者,如何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提高其参与度,拓宽创新创业教育的植根土壤与实践空间,循序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创业环境,成为未来创新创业教育向深度发展的关键问题。调研同时也发现,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尚未形成体系,无法与专业课程的设置紧密结合,教材配套率不高。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化建设,改变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两张皮”的状况,需要高校在学生入学之初,就有一个科学的顶层设计,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整个人才培养方案汇成体系,将专业课程与创新类课程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另外努力在现有专业彼此间深度融合的同时实现政、产、学、研之间的充分开放,实现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地合作,让创新、创业和专业教育双轮驱动成为未来大学人才培养的新常态。当然,这种由以往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培养向不确定性的问题导向教育培养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的高等教育在实践中摸索出好的课程设计及科学的评价体系,将二者合理地进行衔接,有效地将学生引向创新创业之路。

三、注重创新思维、创业意识的综合训练,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是集创新创业相关意识、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系统性教育工程,因此,学校应强调知识传授与思维训练并重,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自身学科的综合优势,严谨培养学生的系统性专业知识,鼓励他们大胆打破传统学科的思维界限,尝试探索不同学科交融,产生推动社会创新的创业想法。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提升其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塑造青年创新创业人格,这种思维、意识训练和精神、能力塑造是我国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工程的探索领域,也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是在大的创新氛围中被自然而然激发出来的,高校就是这一氛围的最好土壤,应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尝试学生能力的塑造与学校大氛围的打造。首先,在教育体制上应增加对好奇心、想象力、与众不同和知难而上精神的培养。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把科学技术应用于造福人类的认知,应该容忍标新立异,鼓励不同的奇思妙想,保护和培养永不满足于现状,总想与众不同的创造性心态,培养学生敢于挑战,知难而上的精神品格。其次,应加强对抽象思维能力、创造力心智模式的引导与熏陶。创新是在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是在做没有看到过的东西。相当于进入到一个非经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想象新产品、新技术的样子,是需要一点抽象思维能力的,就像乔布斯创造“苹果”,他对人类的需要、对人们自己也讲不清楚的潜在需求,有过人的感知。在我们的思维方式中,抽象思维长期被忽视,这不仅阻碍了我们对于经济现象和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也使得我们企业的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提高。“简洁思维”“不同思维”“反直觉思维”“逆向思维”,都是具有创造力的思维模式、心智模式。它们不完全相同,不仅仅是思维技能或技巧,而是一种心态,一种习惯。心智模式虽然在学校很难讲授,但是学生自己可以在感悟中塑造。同好奇心和想象力类似,改变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需要我们的教育尽力创造条件,形成一种宽松、宽容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的天性得到自由萌发,自己“悟”出这些思维习惯。另外,要营造崇敬科学的教育氛围。创新的出现要有一个全社会的氛围,要有一批乐于去发现科学本身乐趣和意义的人,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对崇尚科学的引导很少,年轻人对明星的崇拜者要比科学家的多。这点我们与美国、以色列这些创新强国存在巨大差距,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是“让自由之风劲吹”,追求科学的氛围覆盖校园内外、大学之间、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金融资本市场。虽说精神的塑造短期无法完成,但却要及时开始。总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各高校必须要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责任。对于高校而言,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以创新教育为切入点,结合专业、技术,借由创新创业项目和活动为载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支撑,条件和政策为保障,细化实施方案,这样才能走出一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许小年.互联网思维是恐慌式膜拜[J].企业观察家,2015(7):60-63.

[2]许小年.高科技才是创新只是一种迷信[J].企业观察家,2016(11):18-19.

篇(3)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

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生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所以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高校教书育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措施,也是对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响应,最终实现我们的大学梦、创新梦、创业梦、中国梦。

1响应国家号召落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党的十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最近几年,全国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序有效地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要求高校要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创新创新教育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2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健全管理体制完善教育体系

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关键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严格的管理体制和教育体系是确保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制是落实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理念引发发展动力

大学创新发展需要打破常规、协同推进。要以问题导向,推进协同创新、全员创业。开放思维,推进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交流合作、校园文化、规章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以形成学生创新创业的燎原之势。以点燃创新创业教育之火。

2.2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完善教育体系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必须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从学校的办学宗旨出发,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实行弹性学分制读,对于创新创业学生延长修业年限。增加实践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研究方法、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积极引进行业公司用人标准,科学合理的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结构。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需要教学教法的全面改革,建立创新创业递进式课程体系,有机衔接、兴趣引导类、头脑风暴、项目实践实训类等课程体系。针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求,增加创新创业实务课程,注重传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基本规律、技能和方法。将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建设为创新创业教育精品课程和教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鼓励高校借鉴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经验,引进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允许学生边工作边读书,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就业,为学生创业就业提供便利。

2.3提高创新创业实践条件

创新创业教育的归根于在社会实践。学校要建立多种不同形式的校内外创业实习基地,并以此为载体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首先,学生专业实习是专业理论应用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过程,也是创新创业实际锻炼过程,把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基地,让学生在在学校实习基地里学习、实践、创业一站式完成;其次,学校创新创业基地要与外界组建沟通网络,例如孵化器和科技园、创业培训机构、创业资质评定机构、企业开发中心、公司创业者校友联合会、创业者协会等,形成了一个高校、公司、行业良性互动式的创业教育系统,充分利用社会各类创新创业资源。发挥创新创业竞赛引导作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工业设计大赛、“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等。推动学生创新创业资源共享,加强各地研究基地、创新创业园、大学生科技园、实践教学基地的交流学习。校内外创新创业平台向全体师生开放。完善图书文献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加大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工程优秀项目成果推广和共享。

2.4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政行企协同育人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影响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与否。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是的实施者,是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的开发者,是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的培养者,是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引领者。从实际看来,教师资历严重不足、创新创业教育任务难以完成,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任务过程中出现实践经验匮难以支撑理论知识等问题。教师需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高校要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教师创新创业专项培训、实训和交流。加大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教师到企业、公司锻炼、交流学习,让更多的教师参加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引进校外创新创业教育优秀师资,推进多元协同鼓励高校间开展合作。积极发展校企合作共建设创新创业基地平台;设置企业实验班、精英班等新型教学实体加强校企联合培养;支持校企协同开设创新创业培训项目,提高师生创新创业能力。成立高校创新创业协会,聘请创业成功者、投资人、行业协会、企业单位及科研院所中选聘精干力量等校外专家到学校担任创新创业导师、顾问,推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校企双导师制。建立创新创业的优秀兼职导师人才库。

3面向发展迎接创新创业教育新挑战

随着政府的大力推动,高校的不断探索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如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结合脱节,脱离实践;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不强;学生的实践平台紧缺;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对政策和形式方面知识是匮乏等原因导致学生创新创业容易失败。大学生创新创业是个永恒的命题,创新创业既是国家的政策号召也是大学生的内在愿望。创新创业就是一个认识与实践完美结合的过程。没有创新支撑的创业是无源之水,难以持续发展;没有创业保障的创新是石中美玉,只能当块石头。作为创新创业的高校学生,必须要具备足够的胆略和胆识和知识技能。才能顺利通过创新创业之路。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学校、政府、企业和学生,也需要家庭、社会各个方面相互支持,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只有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重点,社会广泛参与,企业的壮大发展需要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人才支撑;学校全力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为学生创业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发展空间不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石国亮.大学生创业培训[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0.

[2]潘巧红.营造创新创业教育良好环境氛围的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5):67-69.

篇(4)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同时也是以中国高等教育现有状态为基础的理论创造。这一概念既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与创业教育相关的先进理念,也考虑了我国高等教育特有的发展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创新为手段的创业教育模式,以创业为目的的创新教育理念,科学地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相结合,进而将其引入大学生的通识教育之中,丰富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而理解这一概念的前提是对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概念的甄别式认知。创新教育是指为适应快速发展的科学信息技术以及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创新技能为目的的高校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创业教育是指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心理素质等为目标的高校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科学、有机地结合,是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教育模式的合成体。

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1.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缺失。创新创业教育有诸多特性,而主体性是该模式较为显著的属性之一。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重点在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意识,积极发掘学生的实践操作潜力,使其具备社会实践操作的基本素养。同时以学生的能动主体为着眼点,通过科学的引导方法促使其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创造性以及创新意识。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教育模式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在大部分高校的实践过程中,学生这一主体往往因为教育资源的缺失而失去自主性。师资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因素,优良、充裕的教师资源是学生发挥能动性的基石,但师资却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短板之一。首先,我国高校教师组成单一,缺乏“多面手”人才,不能满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需求。此种教育模式不仅要求教师具备通识教育的基本知识容量,还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此类“综合性”教师的人数无法弥补高校专职教师的数量需求。部分高校虽然组织教师接受该教育模式的培训,但是接受培训的教师数量在全体教师中的比例仍然过低。可以说教师资源在总量上无法满足创新创业课程的需求。其次,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亦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发展的瓶颈。部分高校现有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多为自我研修型,无创业、管理和经营经验,实践操作能力较低,因此,教师的授课方式也往往是“照本宣科”,无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限制了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创新意识的发挥,教师无法帮助学生从课堂走向创业最前线。再次,教师队伍的构成不完整,缺乏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大部分高校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多为学校的专职教师或管理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等,而无社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往往具备一定的创业素养,拥有社会经验且熟悉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在实践方面较有话语权,因此,兼职教师的缺失往往会导致学生无法积极地与社会沟通,无法获得创业的第一手资料,亦无法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

2.创新创业教育观念落后。尽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适应当下社会、经济以及技术发展环境,然而其理念内核则具有前瞻性,以引领未来发展趋势为目标,因此,教师与学生均需有超前的理念、精准的眼光以及把握机遇的勇气,以现存条件为基础,以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工具,对未来展开合理且大胆地想象。然而,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相对保守,这也是此种教育模式迟迟无法在高校深入开展的原因。目前,尚存的功利性创新创业观念是大部分高校现有的教育观念,而此种观念是狭义创业教育理念的衍生物,并不能全面概括此种教育概念的内涵。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受到其外延局部延宕的限制,社会对创新创业的评价一般只以其所创造的商业价值为标准,这便是功利性创新创业观念成为主流教育观的原因。甚至大部分教育管理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创办企业所具备的创业能力和基本知识,将创新创业学科定位至企业管理者速成班以及技术创业培训班等层面,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这一学科真正的教学目的,亦未将此种教育模式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之中。高校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培训、技能培训以及相应的就业指导,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这便误导了一些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生,使其功利地看待创业,肤浅地认识创新,无法拥有科学地思考和认知。更有高校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精英教育,通过提高入学门槛将大部分学生排斥在此种教育模式之外,这让大部分学生从一开始便失去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机会,深度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3.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扁平化。实践是创新创业课堂教育的重要延伸,创新创业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模式而言,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行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创新,认识创业,从而更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市场需求。因此,打造高校与社会沟通的平台是创新创业教育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点,而实践平台则是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激情、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保障。现有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存在建设过于扁平化的问题。正如上文所述,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较为保守,对此概念理解过于片面,这也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趋于形式化。而外部政策的缺失与资金的短缺则阻碍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的持续扩展。而在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尚无正规的科学人才培养计划支撑,与之相关的实践课程安排还不是很规范,时间分配也比较少,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时间无法达到相应的标准。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很难在实践中开展运用,而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所积累的经验也无法进入课本形成理论。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与教育理论不同步主要停留在创业竞赛、报告的指导上,很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即便部分高校有能力扩展实践平台,增设实践课程,成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园区,却因资金支持后续无力,与企业的联动间断以及校内资源枯竭等问题无法面向全体学生,无法建立“广谱式”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二、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模式探究

1.加强高校专职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建设。高校要加强专职师资队伍的科学规划,提高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专职教师的培训质量。推进创新创业教学在高校的开展工作,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养为目标,建立正规的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全面的人才培养制度。如制订专职教师培养计划、建立与健全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同时高校要积极开展组建专职教师队伍的工作。正如上文所述,创新创业教育的落脚点是实践课程,故对教师专业素质有较高要求。高校要持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既要有较高的通识教学水平,又要具备一定的创业、经营和管理经验。高校还应以校内教师资源为重,积极选拔各专业的骨干教师作为实践课程的技术骨干,形成稳定的教师资源供给链。鼓励优秀教师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允许其进入企业等社会经济体中体验创业过程,科学认识企业的运作、发展、管理,从而达到丰富其经验,提高其实践能力的目标,进而为广大高校学生进行更为专业、质量更高的教学活动。高校也应积极与企业合作,组建一支实践经验丰富且具有一定教学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聘请相关的企业家和创业人士等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实现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联合互动,从而建立一支多层次、多维度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在组建兼职教师队伍时还需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聘任规划,认真执行相关程序,对兼职教师的聘任条件和薪酬进行全面考量。兼职教师应从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并与通识课程进度保持一致,使学生做到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教师聘任方式要保持一定的灵活度,要做到“统一管理,统筹协调,灵活有序”,进而实现教师队伍扩充的良性循环。

2.更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科学的教育理念是支撑高等教育实践稳步前行的内动力。现阶段人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理念较淡漠,并没有真正使这种理念和意识深入人心。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大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性认识仍未成熟,仍处于摸索、探求的初级阶段,还没有真正清楚它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因此,更新高校的创新创业理念势在必行。要有全面和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坚持“门槛设置低,专业分类精,实践力度大,理念更新快”的基本原则,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目标。突破陈旧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束缚,对“培养老板”“企业家提升班”等“片面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内核以及严重滞后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及时更新,创新高校在教育体制改革中的教学方法和授课形式,充分发挥高校在社会中作为新型经济体的作用。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并不是教授学生创办企业的方法,而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素养。因此,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应当彻底摒除“精英教育”,不应只以商学院的学生以及参加相关创业竞赛的学生为目标群体,而应该面对全体高校学生,以“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为目标,通过“无门槛”授课方式,惠及广大学生。同时,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克服“两极”思维,实现高校中介化转型。高校的创新创业理念要积极包容和整合“素质型”和“职业型”两种教育模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走出不分层次、不分群体、不分阶段的“初级教育”阶段,做到既要全面覆盖,又要强调个性化,既要提高通识能力,又要增强实践技能,从而深化扩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有“战果”。

3.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层次实践平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既是多式联运的平台,也是校内和校外积极联动的教学体系。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是通过整合学校、企业和社会等各方资源而建立起的开放式、多元化的创业实践平台与基地。高校需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深入认识社会,了解企业现状与发展历程,从而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理念的认知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充分利用课间实习与毕业实习两大实践时间资源,使学生接触专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习实训基地中体验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发挥优秀毕业生创新创业典型的示范作用和成功案例的激励作用,将这些创新创业的代表请进来,通过讲座、座谈的方式,教育并引导学生,进而丰富学生创新创业知识与体验。高校应构建校内与校外良性联动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可以建立种类繁多、类型多样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创业工作室。与技术园区联合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基地中接受与通识教育进度相一致的实践教学,体验企业经营的各项环节,通过此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在校内建立实验室、实验中心以及大学生创业园,通过不同形式的校内实践平台为学生进行实践课程练习提供便利条件,利用校内资源集中这一优势进行创新项目研究、举办各类特色创业大赛以及创业实践训练。通过竞争和合作的模拟训练激发出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其创业体验、增进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其团队精神。高校还需整合校内与校外资源,并积极与政府、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建立创新创业平动机制。高校要创立校内外创业孵化与创业实践基地,并以技术园区的创业孵化基地和各类型创业中心的联合运作为基础,与各企业等经济体联合互动,共同创建创新创业链式平台。建立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与大学科技园,让学生通过实践从理论中走出来,汇集现有的智力、知识、技术、资金,使科技园成为学生科技合作交流与创新创业服务的平台。高校还要提供创新创业相关的软性条件,在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硬件建设投入的同时,要通过加大校内宣传力度,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方式,营造出开放、互动、充满活力和创业热情的良性校园环境。总之,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建设过程中,要做好统筹规划,做好创新创业园区的建设,重新评估现有创业园工作开展情况并加强建设,进而扩建一批新的创业园区。在创新创业园区的建设方面,省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协调省财政部门,把创新创业园区的建设纳入专项资金项目,进行专项专建。

三、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表达着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理念,契合了当今时代潮流,与时代精神相吻合。可以说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特有产物,它历经了高校自发探索阶段、教育行政部门引导下的多元探索阶段、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的全面推进阶段等三个发展阶段,然而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较之发达国家而言还存在起步晚、发展慢等问题。但是这场教育变革仍在持续,它的发展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空间,需要学校、政府和企业共同创建的空间,也只有三方集体发力,创新创业教育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质的突破。

作者:钟江顺 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文丰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浅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13.

[2]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1):41.

[3]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1(5):67.

篇(5)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

创新创业教育,是在传统教育模式基础上,将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到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先进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不单单要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还需要针对社会当中不同群体的发展状态,有针对、有目的性地进行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其本质是一种实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教育理念与模式,是社会时展下的必然产物。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必须要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目标,才能发挥出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二、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在过去的一个阶段内,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也需要认识到,同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还不够全面深刻

从当前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来看,许多学校都没有对该项工作予以足够重视,这使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很难真正有效地展开。首先,教育理念不能与时俱进。很多高校依然固守原有的教育理念,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很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往往流于形式,根本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精神、素质、能力的要求。其次,部分高校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他们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自身的主要教育发展目标,而是只培养少数的典范,把创新创业教育当作快速培养企业家的摇篮,在教育过程中有“拔苗助长”的错误行为。最后,一些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存在极端化的错误认识,错误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狭隘理解为职业教育,这体现了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解的片面性。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认同程度还相对较低

当前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程度普遍不高,在实际的发展中可以发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覆盖面并不广泛,教育的针对性也有明显不足,通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往往只能让一小部分的学生从中受益,而这部分学生往往是学校的精英,这使得大部分高校普通学生成为了“看客”,难以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有所收获。实际上在我国创业政策和环境并未完全开放的前提下,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还缺乏足够理性的认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定的综合性素质教育,应与继续教育相结合,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持续有效的帮助。

(三)缺少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配套的教学内容与形式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当前很多高校的教育改革还不够彻底,这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还没有完全融人到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建设当中。具体表现为: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或方案,对于教育学科的定位比较模糊;从教学内容上看,往往偏重于政策或行业的宣传分享,涉及到创新、创业与实操内容方面的东西较少,内容功能单一,从教育形式上来看,传统的授课形式仍占主导,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数量持续增加,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又起步较晚,现有师资水平难以满足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需求。首先,师资数量不足。教师作为学生与知识之间重要的引导者,他们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才能有效地完成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但从当前的高校师资结构来看,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教师相对偏少,这制约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学科及专业带头人,骨干力量不足,难以形成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团队。其次,教师整体水平参差不齐。从高校目前的师资水平来看,部分资质较老的教师具有良好的教育经验,但创新意识不足。而资质较浅的年轻教师虽创新意识较强,但实际教学经验偏少。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指导,而当前很多教师创新精神不强,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践,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最后,师资队伍的结构还不够合理,特别是对于社会教育资源利用不到位。

(五)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还不够完善

实际上创新创业教育不是高校或教育系统自身的事情,而是要与政府、企业、社会密切联系的一项工作。当前我国一些政策的制定与创新创业教育还不相配套,政策执行力不强,创业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例如对于知识产权保护保护力度不善使高校学生创业热情降低等。由于当前大学生创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因此大学生创业存在很大的风险,社会实业界当前并不能完全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依托,创业的可靠性较低。

三、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以“面向全体,分类施教”为原则,转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

首先,广大高校需要建立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并且能够将其在教育行为当中得以实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不仅要将创新创业教育放在高校未来发展战略的高度上,让全体教职员工都能够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同时还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贯穿于实施的各个环节中,与高校自身的建设发展相融合。

其次,要保证创新创业教育能够真正在高校当中全面展开,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专项创新创业教育,使创新创业教育既可以面向所有高校学生,又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最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学校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因此需改变以往高校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打开校门办教育,既强调学校内部的资源共享,通力合作,又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合作。同时还要转变对课程讲授与实践活动的关系认识,考虑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以学生活动带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二)整合高校教育资源,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首先,需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构建适合中国高校发展的创新创业核心课程体系,具体可包括四大方面:创业理论、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在课程的具体设置上,应注意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注重课程设置的创新性与实用性,降低专业课数量,提升综合性课程数量,开设足够多有针对性的选修课数量。

其次,要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在教学内容上要敢于突破专业限制,在教学形式上要鼓励多样性和创新性,通过专业交叉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为他们的创新创业发展提供支持口,。

最后,要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例如,可以将教育系统与生产技术系统相结合,实现产学研载体的高效结合,强化校企合作机制,鼓励聘请一线的科研人员进入校园与学生互动;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竞赛项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热情。

(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关键在于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环境。

首先,要通过提高综合师资水平的方式,来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结合当前高校师资建设情况来看,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另一方面要合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将一些创业成功人士或企业一线管理者等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构成以高校专职教师为主,社会教育资源为辅的新型师资结构。

其次,要有专款专用的资金保障机制。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由于起步较晚,对于资金的投入可能存在不到位的问题,因此需设置资金保障机制,根据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完善相关投入。再次,政府与社会应发展协同作用,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落实和完善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建立政府与社会的多元化筹资渠道;给予高校更多办学自;完善政府自身服务体系等等。

最后,要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体系需具有多维化特点,可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管理层评价、同行评价、专家社会评价、上级相关部门评价等等。

(四)从学生自身素质人手,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还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人手,增强其创新创业能力。

首先,要对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疏导,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自信心,让学生正确看待创新创业问题。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上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很高,因为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如果不能及时学习吐故纳新,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创新创业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159-02

一、引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早已成为国之根本。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造就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全国已兴起创新创业之风,以黑龙江为例,黑龙江85%以上的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指导课程,并且90%以上的高校科研资源和实验设备向学生开放,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由以往每年支持400项大幅度提升到了1429项,同时省级财政安排资金3000万元。

大学生是双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体,高校学术是一个极具创新力和发展性思维的群体,支持其进行创新创业不仅能满足其对自我要求的实现,并且对于国家扩大就业方面也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1]。然而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对国外仍处于较落后状况,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了有积极推进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本文从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理念、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和高校考评保障机制建立三方面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开展,提高一种循序渐进的操作路径与指导方法。

二、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理念

创新创业是一个逐渐推进的过程,刚从高中毕业的大学生们拥有无限的发散思维,当他们步入高校后,若从思想上积极引导他们进行创新,使得他们一开始就拥有对创新创业的兴趣与激情,那后续高校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就不会太突兀与生硬,避免学生产生更多的抵触情绪,使得他们更容易思考并接受欣赏。

首先从学生的思想角度入手,强化其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文化,营造高校的校园文化与环境。为培养大学生创业的思想,高等院校要重视创业文化建立,其中相对有效的方式是邀请国内外著名的经济学家、企业家、教育家等来高校举办讲座,一方面可使高校学生接触到实践性的创新创业思想,从而丰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另一方面他们可以给学生传授一些从自己创业中得到的经验与启发,从而引导广大在校大学生牢固地树立创业的理想。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

高校要积极推行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建立一套比较完善、多层次和系统型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2],将创业知识、创业理念、创业基础教育和创业能力与专业教育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套综合教学体系,形成文化课、专业课与创新创业课功能互补、相互渗透的立体多元化的创业教育系统。

(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根据相关教学计划安排,而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这样极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指定任何课程计划,有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有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但由于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照本宣科,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不知道老师所教授的知识能对未来起到什么作用、所学知识具体能解决什么问题,长时间下来学生就会产生厌学,开始逐渐被动地学习,这种情况下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最终很难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学生很多知识都是从课堂上学到的,所以教学模式的改变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首先可对老师进行相关培训,转换他们的传统思想,同时在传统教授式教学方式上增加一些趣味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与兴趣,多进行师生交流,避免学生束缚在相关教条之中。

对于大学生的课程设计,学校可结合专业制定相关题目,如只规定最终的结果,过程不限,学生可采用各种工具来完成,自由选择,这样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力。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多采用参与式教学,如案例分析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和游戏法、小组讨论法、直观感受法、拓展训练法和创新模拟法等。

(二)学校实践教育平台

1.组织相关创新创业活动。高校应当营造鼓励探索、激发学生创业动机的氛围,比如为想进行创业的学生提供免费地点,组织专业的创新创业社团,同时举办一些创新创业活动,如创业计划大赛,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在创业方面的经验,为将来的创新创业做准备。

2.鼓励学生参与创新竞赛。创业创新大赛是面向所有学生的群体性科技活动,是培养创新人才、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行之有效的途径。现在高校的创新竞赛涉及很多学科,如全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其宗旨就是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注重成果转化,并对相关作品进行企业对接,直接接受企业的投资,是很多大学生创业想法落地的很好的平台,学校多鼓励学生参与此类竞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很大帮助。

3.教育系统与企业相结合。教育系统与相关企业合作即产学研,国家多鼓励各高校进行产学研,将高校与企业相结合,学校拥有了更多的实践平台,企业拥有了更多的研发人员。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产学研结合是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对于高校,可以聘请企业家、相关研发技术人员,使得这些有丰厚实践与创新经验的人员来高校开设讲座;对于企业,使得学生对企业所属领域进行科研互助,接触企业的研发人员和产品,而且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研发。高校应鼓励学生去企业实习,使得学生在企业中直接与企业人员接触交流,在工程实践中学习,将学校的人才培养延伸到工程一线,也为自身的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创新创业指导课程开设

高校应组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形成较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针对每个年级开设不同深度的课程。基于学习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主要包括核心知识的讲解、经典案例、进行相关训练活动、最终上课的效果评估。

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建立

(一)教学团队建设机制

目前大多数院校非常缺乏具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这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一直相对薄弱的一大原因,所以需要组建专业的创业教学团队。采用培训学校已有教师、聘请创新创业专业导师、引进企业家和成功人士作为兼职导师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严格教师教授条件,并制定完善的考核机制。

(二)考评建设机制

合理的考评机制是保证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如同一般高校到学期中、末都会对教学老师进行评价打分,该机制对创新创业指导老师同样适用。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既能促进老师充分激发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情,也能对学生自主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支持与帮助,如图1所示,应构建全面的创新创业评价教育体系。

篇(7)

1.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导思想存在偏差

近年来,许多高等院校并没有足够支持和重视,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时存在功利性,只停留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层面上,缺乏有高度的整体的战略规划。高校主导思想的偏差,直接导致相关部门相互推委,没有形成合力,无法很好地实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1.2高校普遍缺乏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师资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前瞻的教育观、开拓创新的精神、全面的创业知识以及丰富的创业经验。目前高校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从普通教师、教辅人员转变过来的,缺乏生产实践、科学研究和创业经历,其思维必定限于“天马行空”和“纸上谈兵”的局限之中,难以保障教学效果,也就必将严重制约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1.3高校的教学体系未能较好结合创新创业教育

很多高校在教育教学体系中未能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普遍狭隘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学生技能培训,仅仅将其视为选修课、课外活动、讲座等,从而忽视了其深层意义,因此形成一个误区———为了贯彻上级文件而开课,那么学生也仅是为了得到学分被动地去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学习。

1.4高校缺乏创业支持的联合体系

创业本身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而很多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这方面是相互脱离的,比如教学部门只管创业课,学工部门只管学生就业,团委只管创业大赛,彼此缺乏联动;也存在学生走不出去,专家请不进来,使得学校的创业教育缺乏实践性和真实,影响了创业教育的实效性。高校若缺乏与社会、企业、政府的有效沟通,无法有效吸引并凝聚外部资源,则无法形成良好的联合体系以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2高校应当顺应创新创业大潮,形成合力,全面实施教育

在大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上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一部分,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拓宽学生就业门路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长远大计,也是高等教育功能的扩展。各高校必须牢牢把握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一工作主线,克服困难,形成合力,全面实施教育。

2.1发挥高校主体作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高校作为主体首先要高度重视,应该在学生刚进校门时将创新创业理念传输,并开展创业课程、讲座等全面提高认识,大力宣讲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案例,借榜样的力量带动在校大学生创业激情。另外通过举办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网站设计、广告创意设计等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使校园充满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在活动中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2.2构建合理师资队伍,配备拥有实际创新创业经验的指导教师

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应当包括以下几种:一选用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法律专业的专业教师组成创新创业相关理论课的基础师资队伍。二是安排社会专业人士,传授企业登记注册、交纳税费、企业管理、融资贷款方面的知识与技巧。三是配备拥有实际创新创业经历及丰富阅历的导师,大学生在创业中最为关键的实践环节,极其最需要类导师的实际指导。

2.3探索教学改革,建立完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不能离开课堂这一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和基础环节,所以课程体系除了市场经营和企业管理课程类以外,还应涵盖创新创业理论、风险、能力、心理、技巧、规范等相关内容。此外,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还应加强“一专多能”的培养,让学生在校园内体验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文理互补”的跨专业、选修和辅修课程等机会,这样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为才能有宽厚的知识基础。

2.4构建多层次实践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效

首先,学校应积极建设创新创业教学基地、创新实验基地、社会实习基地和注册培训基地,并以教学科研园区为基础创建学生科技开发创业园区,以校园商服网点为基础创建学生商业服务创业园区,以心理辅导、法律咨询、外文翻译、家电维修、家教服务等信息与技术服务团队为基础创建学生信息技术创业园区。其次高校还应以区域协同创新为理念,建设校企合作、资源整合,创业实践服务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建立的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氛围。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做课题研究,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企业、走向公司,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生产一线和研发部门,亲身体验实践过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加强实训技能训练,达到工学结合的综合能力培养的目的。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设机制

1.1基于“三圈一体”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

我国传统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应试教育”教育体制,导致我国大学生严重缺乏创新创业的意识;同时, 高校中现有的师资队伍大多缺乏企业实践操作经验, 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不深刻甚至存在偏见, 这都是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推动中的巨大阻力。“三圈一体”理论,即将大学生圈、教师圈和家长圈融为一体,全面落实创新创业的思想认识,共同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教育体制,增强创新创业在学生就业中的主体意识。尤其是大学生圈中,将学分、奖学金等激励机制与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结合起来,同时在教师圈中,改变传统的本本主义,将创业知识首先在教师群体中进行宣贯;多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 特别是在专业理论教学中向学生传达创新创业思想。

1.2基于“三位一体”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是社会的责任,单凭学生以及治理,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高校、政府、和企业应紧密合作,打造立体画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现实中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中常常出现“学校热,政府冷”和 “学校热,企业冷”尴尬局面,导致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么纸上谈兵,蜻蜓点水,要么毫无意义。所谓“三位一体”,实际上是指高校、政府和企业通力合作创造出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通过对创新创业的统筹管理,调动校内外资料,逐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思想。

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

2.1改革创新创业考评标准体系

考核成绩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创新创业教育应从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上出发,切记仅仅停留在精神鼓励的初级阶段,在学生考评体系中构建创新创业考评标准,可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下顾虑,积极进行创新创业学习实践。

2.2打造特色创新创业课程

高校教育不仅仅包括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递和教育,更应该从源头上把创新创业教育在整个学生职业规划中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学习中,贯穿于学习和创新创业教育,互为补充,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情况,将专业学习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学习到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创业知识,对企业创办有初步的概念,具备一定的管理和运营的基本技能,更符合现阶段学生认知和社会需求。这对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具有很大帮助。

2.3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实践教学是学生进行岗位模拟操作的基础,是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保障。构建实践学程规划能力层次实践内容模块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一年级基础技能、基础技能训练模块两课实践、军训、体育训练、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外语听说读写、计算机基础训练、普通话、三笔字训练、公共基础实验、学科基础实验等。二年级专业技能、专业技能训练模块专业课程综合实验、课程论文、毕业设计、科技学术报告等。三年级学生应具备基本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带薪实习等基本的社会实际条件。四年级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训练模块学生科学研究、创新实验项目、学科竞赛、创业实践等。教学体系需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精神教育为主线。以学程时间为线索,通过四个层次的专业实践教学,学生能够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

2.4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前店后校”模式

当前来看,创新创业在我国主要表现在如下三种模式:(1)即通过学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开设相应课程来实现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教学内容和高校主体运作型,(2)通过组织大企业比赛,模拟创业等方式来实现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的情景模拟技能训练型;(3)基于微型企业创业的实战训练型。高校为学生提供微型企业创业的办公场所、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政府为微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在高校中广泛存在的三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均存在一定弊端:模式一对创业知识的普及度较高,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注不足;第二种模式脱离传统的“纸上谈兵”,但是特别容易形式化;第三种模式的投资巨大,实际复杂,政府和学校必须要大力支持才有可能实现,并且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可以参与其中。探索一种既符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又能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桃,沈莉.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育,2013(2):91-94.

[2] 周桂瑾.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构建策略[J].江苏高教,2011(6):146-147.

篇(9)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精细化管理;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5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资本集聚与内育的耦合互动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5G111)和2013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研究”(项目编号:2013CZ020)的研究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创新创业教育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备受重视,有学者宣称“21世纪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对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从国家层面上做出了系统规划和全面部署。因为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开展的时间还不长,工作成果尚未能固化,所以系统性和实效性都不尽如人意。因此,寻求合理的理论支撑,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路径,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蓬勃发展,是目前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清华大学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于1998年率先引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开创了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先河。之后,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陆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2002年教育部选取了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9所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标志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式启动。十几年来,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来看,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各类高校均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受到教育理念、实施基础、资源配置等因素的制约,依然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滞后,目标认识偏差

由于缺乏对“创新”与“创业”本质和内涵的正确认识,很多高校仍然将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为“企业家”的速成教育,仅仅传授给大学生获得财富和利润的知识与技能,而忽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有些高校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师大多认为因就业困难,才有必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而自己所在学校的毕业生不愁就业,所以参与热情不高,只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专业教育之外的“业余教育”。此外,很多教师和学生认为创新创业只是未来一小部分人的选择,只需对部分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和指导即可,因此对创新创业课浅尝辄止,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部分学生、少数教师参与的小范围教育。以上都是创新创业意识不够、教育理念滞后的具体表现。

(二)与专业教育相分离

目前,很多高校并未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来组织实施,更有甚者,将创新创业教育简单地与职业生涯规划画等号,只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添加相关教学内容。在制定人才培养体系时忽视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联系,即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向导,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因此造成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分离,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处于人才培养的边缘地带。

(三)与市场脱节,实践环节流于形式

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已实现从传统的大规模生产到后工业化、知识驱动和深入交互的创新体系的转化,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学校课程与市场需求脱节,以及实践平台短缺,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浮光掠影、内涵空洞。很多高校以社团等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途径,但因为指导和帮扶不到位,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知识,又没有相关技能,同时缺少资金支持,社团并没有发挥实际作用,更没有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学生在参加创新创业技能竞赛时,也多以比赛为目的,无法与社会需求接轨。

(四)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者、组织者和实施者,高校教师除了具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相应的创新创业经验,但实际上大部分高校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自身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显得力不从心、疲于应付,只能停留在表面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且多为纸上谈兵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同时,教师基本处于单兵作战状态,没有形成统一的团队,教师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更无从发挥整体效能,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短板。

三、从精细化角度看创新创业教育

精细化管理的理念由“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作为一种建立于常规管理基础之上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精细化管理通过将规则进行细化和系统化,以标准化、信息化和数据化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占用,降低管理成本,即用具体、清晰的量化标准代替含糊、宽泛、不具体的管理要求,变抽象的战略或决策为详尽、明确的发展举措,从而实现组织内各单元的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发展。“精细”不仅是一种意识和态度,还是一种文化及理念,“精”意指切中要点、精确精准,“细”指量化具体、细致细化。精细化管理经过了系统化和理论化的锤炼,已跳脱出一般意义上的“精细”和“细节”。现代管理理论将管理划分为规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三个层次,精细化是以常规管理为基础并将其引向深入的关键环节。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科学管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以学生为本,结合学生的实际,按照“精细”的思路,准确把握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分步骤进行,架构起符合学生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首先,精细化管理强调目标的细化、分解和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应按照精细化管理理论,紧紧抓住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问题,对其中包含的若干核心概念、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由表及里的辩证分析。其次,精细化管理是全员管理,创新创业教育是全员教育,依靠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对人才培养目标逐步进行细化、分解和落实,确保在各个教育教学环节都能够有效实施并发挥作用。再次,精细化管理是全过程管理,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中,“精细”无处不在,各个环节环环紧扣、道道把关,都不能松懈或疏忽。创新创业教育必须经历和超越精细化的过程,在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技术、师资配备、质量评估等“细”“末”之处见真功。最后,精细化管理是从规范管理到个性化管理的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没有精细化,个性化就无从实现,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从培养同质化的人才到培养个体化的人才,即实现个性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综上所述,可将创新创业教育精细化定义为: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进行科学的细分、量化和优化,通过标准化、专业化、制度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方式,使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单元)得以精确细致、高效协同地持续运行,从而获得更高效率和更好效果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文化。

四、创新创业教育精细化的实施途径

将精细化管理理论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和满足群众对教育更高需求的必然趋势,具体实施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一)目标定位精细化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是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并促进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要做好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按照精细化管理的原则做到目标明确、定位合理。首先,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宏观层面来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应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综合系统。科学学创始人贝尔纳依据人类活动的三个层次——科学活动、工程活动、技术活动划分人才类型;我国有学者在贝尔纳的人才类型基础上提出,将创新创业人才划分为学术研究型、应用型、工程技术型和技艺技能型四种类型。由于高校对学术性与职业性的价值认同和侧重有所不同,所以应根据高校的层次或类型来划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将不同类型的人才交由不同类型的高校实施培养,各类高等学校也应确定好适合本校培养的人才类型,这样将有利于我国多样化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形成。其次,从学校人才培养的微观层面看,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合理定位培养目标,除了根据市场需求将宏观的、大的目标分解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使用的细化目标之外,还要突破传统办学思路,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将专业能力标准、道德教育标准、职业素养标准和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标准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得人才培养目标不仅清晰、具体,而且有效、可测量。由此,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立体化、无缺位、不越位的目标体系,通过对目标进行精细化分解、细化和落实,能够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有效贯彻到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

(二)课程设置和重构精细化

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途径,因此,要遵循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律,构建系统性、层次性、针对性的进阶式课程体系。要处理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促进二者的有机融合,合理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在各类专业课程中挖掘和充实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课程体系设置和改造不能再以学科体系结构的知识理论逻辑需求作为出发点,而应对行业企业需求和市场需求、社会需求进行精确分析,并以此作为逻辑起点,根据行业企业的职业分类和岗位特点,做到课程设置与岗位对接,同时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对整个专业课程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进行界定,形成新的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体系,开设研究方法、专业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并向全体学生开放,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应彻底改变实践课程与实际工作岗位脱节的现状,充分体现行业企业的实际要求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推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创新创业需求对接。构建国家、地方、高校三级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举办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讲座论坛,支持大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协会等社团。加强与行业、企业、政府、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探索政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和高等学校将大学生创业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创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面向全体大学生开放,扩大覆盖面,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项目落地转化。高校要优化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孵化机制,促进成果的有效转化。此外,还要以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的形式,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在线开放创新创业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

(三)教育对象确定精细化

由于大学生性别、生源地、成长经历等方面各不相同,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在确定创新创业教育对象时,要以分层分类管理为基础,依照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特点划分教育群体,以年级、专业、素质和能力、职业兴趣等因素细化教育对象。面向全体、分类施教、个性化培养是精细化管理理论为创新创业教育带来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也是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必然趋势。当代大学生无论是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还是差异性都明显增强,尊重大学生的个性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要义,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特质差异,采取分类指导、分层实施的方法,从实际出发,通过因材施教和差异化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培养,催生大学生个体的创造性。借鉴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大数据技术,充分了解和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规律,形成个性化教学管理制度,通过设立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多种智力共同发展的个性化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充分挖掘与发辉,从而在个体创新能力培养和生成方面形成独特优势。

(四)教师激励和培养精细化

高校教师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以及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高校教师作为现代经济社会知识扩散和创新变革的重要角色,通过有效途径让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至关重要。不过,对教师的培养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一蹴而就,因此要从细微处着手,在激励机制、培训模式、考核评价、文化建设等方面实现教师培养的精细化。第一,要充分了解高校教师的人力资本特征和激励要素,通过对教师工作或学习状态的数据采集和跟踪分析的精细化,推导出教师的驱动性需求,挖掘教师内在需求的个体差异及彼此关联,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个性化激励,形成科学的激励机制。第二,改变以往粗放、宽泛主题下的专家课程组合式的培训模式,满足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需求,分层制定培训目标,精心设计培训主题、培训课程和培训任务,突出以创新精神和具体实践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第三,在高校内形成逐渐发展的创新校园文化氛围,建立并完善高校科研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鼓励高校教师带领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支持教师以自主创业、作价入股、对外转让或合作转化等方式将科研成果产业化,从而为高校教师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刺激,促使他们从视野狭隘的科学研究跨越到综合性的创新活动中。第四,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完善兼职兼课教师聘任制度,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优秀人才到学校指导专业课或创新创业课程;另一方面建立专业教师和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制度。第五,明确和落实高校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责任,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绩效考核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必考”项目。近年来在美国,诸如匹兹堡大学等高校已将创新创业活动纳入教师晋升和获得终身教职的标准,改变了以往的教师聘用和晋升文化。我们可以将国外的成功经验进行本土化移植,建设一支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相结合、学术研究和创业实务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五)质量保障和监控精细化

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看,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多要素、多功能、多层次的系统,所以在制定教育教学保障措施时,要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对所有与教育教学质量有关联的因素进行系统调控,也就是不仅要对确定目标、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和检查总结等各方面工作的过程进行全方位管理,同时还要对全体师生实行全员管理,确保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模式,“全员”是指无论学校领导还是普通教职员工,所有人的工作质量都关系到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可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解,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通过明晰岗位职责、规范管理制度,使全员的工作质量都能够得到提高。“全过程”是指从学生入学、在校读书到毕业离校,甚至用人单位反馈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精细化质量监控的要素,每一个要素都会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质量。“全方位”是指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及方法,从创新创业教学的基本建设到教学质量评价,从制度建设到文化建设,从队伍建设到组织建设各个方面的管理。在实施措施保障时,根据创新创业教育每一个特定的过程目标,确定参与该过程的部门、人员及其职责和权限,执行过程中需要什么设施和教育环境等资源。制定相应的岗位标准和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工作标准,部门和人员职责清晰、任务明确,按照事先制定的工作流程开展工作,并用标准进行监督、控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和下一步预防等措施,由此形成一套完整的文件化的机制,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同时,遵循科学、合理、公平、公正、便捷等原则,在“精、准、细、严”的基础上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精细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创新创业教育精细化管理过程及时修缮,不断进行有效反馈,形成循序渐进的“PDCA”闭环系统,实现精细化管理的至高境界。

作者:李越恒 张彦忠 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2003年以后我国民办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现阶段民办教育规模有不断扩大、体系逐步完善的趋势,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民办高学的创立与发展,其本身就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最重大的制度创新之一。民办大学在招生、管理、经营、教学、投资、评价、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创新经验,对焕发高等教育活力和制度创新具有较大的启示。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开创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先河,1989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 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正式提出“创业教育(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的概念(即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创新教育”模式既涵盖了对20 世纪教育实践的一种反思性总结,又包括了观察未来的一种视野。本文将就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走向提出若干建议。

(一)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 背景

国内创新创业研究的起步较晚,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纷纷从各自领域提出“观念创新”、“人才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创新模式,对高等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反思。围绕创新教育,在教育的观念、教育体制与机制、教育内容和方法及手段等方面,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践运作均取得了一定成效。

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广泛盛行,各种层次不一的民办高校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当今中国的社会、教育、科学和文化正处在转型的十字路口,在高等教育日趋功利化的背景下,高校如何更加切实地提供全人教育,知识分子又将如何负责地承担起社会发展与进步,必将成为一个新的挑战。大学,特别是一些民办高校和部分高职院校,在回应市场挑战和追求功利、品牌和金钱的同时,只追求效率而忽视效能,只追求管理而忽略伦理,高校成为训练基地或文凭工厂。“有知识而没有文化”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针对此种理论的泛化,创新创业教育被认为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

2. 现状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教育部和一部分高校纷纷推进创新创业教育。1998年,清华大学提出创业竞赛计划,复旦大学为培养拔尖人才还拟制了“望道计划”。还有提出用“机会成本”、“自由劳动理论”等经济学概念阐述“教学自由”、“科研自由”,呼吁“创新型大学”,培养创新性人才。2002年,创业教育在我国正式启动。以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9所院校确定为开展创业的试点院校。2003年教育部举办了第一期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会,2006年召开全国科技大会。2006年的两院院士大会、2007年的十七大报告总书记均提到创新型国家战略。目前国内高校创业教育有“四大模式”,在创新课程体系方面,如清华大学为MBA开设有创新与创业方向,安徽工业大学开办了“创新能力试点班”。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机构方面还建立了创业者协会。地方高职院校也都在十二五规划中落实教育创新精神,提出“六个一工程”等建构性创业内容。以上措施均是在创新理论下进行的教育尝试,他们或多或少地适应时展的需要,暂时满足了市场发展的需要。

(二)我国民办高校创新教育的缺失及原因

1.理论基础薄弱,氛围不浓

中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创业教育基本上是从大学开始。虽然近年来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但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小学、初中、高中三个主要阶段都突出了一个“考”字,注重的是学生的卷面分数,忽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至于创新创业所需要的意识、知识、素养、能力等,学校则很少涉猎,导致基础创业教育的缺失。大学教育创业教育也如同一辙,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创业网站的开设并不多。高校普遍关心大学生就业问题,但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却漠不关心。从学校文化氛围来看,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教育体制和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形式等还一直延续教学研究型大学和应试教育的思维习惯和文化氛围。高校文化中创新意识、创业热情、冒险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的氛围不强,领导、管理人员、教师也由于自己缺乏创业意识、市场意识和人格胆量,不会有意识地去鼓励和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学校媒体宣传和舆论氛围也未意识到对创业典型的挖掘和宣传。

2.政府认识不足,扶持不力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十七大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抓手,社会各界理应高度重视,各级政府也当担负起主要责任。我国目前的创业环境很不完善,处于弱势方面很多,如在金融支持、政府政策、研究开发转移、商务环境和文化与社会规范等方面均处于劣势。创业咨询和创业培训缺位,创业服务体系亟待健全。

3.高校重视不够,师资不足

在目前应试教育条件下,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不同的高校对创业教育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有很多高校还未把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作为其使命和目标,没有把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体系中。民办教育因资金,创业师资力量、生源瓶颈问题等,陷入“心有余力不足”的困境。高校普遍缺乏既有创业理论又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创业指导老师。很多高校大力引进的教师都是高学历高职称教学研究型的人才,学术能力和创业能力往往难以并存,创业型师资人才的奇缺。

4.企业参与不多,支撑有限

一直以来,我国国内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无法与国外产品相抗衡,在国际市场很难占有一席之地。科技创新已成为当今中国企业发展的必行之路,“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呼唤高校培养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同时高校也需要企业实训基地和创业平台,实施校企合作,才能为企业提供更多创新的想法,而且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竞争中企业要获得创新优势,就得吸引大量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我国企业在创新创业投入上总体偏少,大多企业仍然认识不到参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不能积极提供支撑大学生创业平台。

5.大学生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

由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长期受“学而优则仕”的影响,人们对市场经济不够了解,不少学生家长和亲友还认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才去创业,这种潜在的对创业不信任的社会心理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他们新创业意识不足,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自主创业作为最后的选择。即使选择自主创业,也因创业知识薄弱,创业经验和能力不足,一旦遭遇挫折,就丧失信心,一蹶不振。自古以来,“创业艰难百战多”,不能只靠一时的激情、兴趣和冒险精神,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成熟的心理和过硬的能力素质。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生存与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创业对于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最根本的出路就是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尤其是创业素质的培养。

(三)高校创新教育的发展走向

我国民办高校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弊端,如片面强调创新教育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培养的人才缺乏特色,缺乏真正的创新能力,由于受传统教育方式的束缚以及对外域教育模式的盲目模仿,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整体水平不高,还不能担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长远目标。基于以上情形,对我国民办教育提以下几点建议:

1.教育观念的更新

创新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需以创新精神为动机,创新理念为先导。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其灵魂是人类智力因素和人格特征,须经过特定环境的长期熏陶和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西方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从小学开始抓起,法国从初中开始加强学生的创业教育,日本则更早,从小学就开始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掌握基本的创业技能。21世纪高校创新教育需要张扬三大观念,即创造价值观、动态知识观和知识文化观等。各级机关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宣传,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促进创业的政策、措施,宣传各地和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新举措、新成效,宣传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通过组织大学生创业事迹报告团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就业观、成才观。

2.教育制度的创新

制度创新一般是指制度主体通过构建新的制度以获得追加利益的活动。制度创新主要表现在教育政策创新上。它首先体现在导向机制和协调机制两个方面。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其次是在专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上,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开设了创业课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课程结构。使课程已经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如何融资、如何组织资源、如何打造团队等一系列的问题。再次是政府提供多种形式的创业扶持。改变人们多年形成的“学而优则仕”观念,创造一种宽松的思想讨论和辩论的环境,允许搞不同的实验。在创新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环境因素都对其施加影响,使出台的政策更符合客观实际, 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3.教育技术手段的创新

技术创新主要指教学手段、方法、教育过程的革新,教育实验的变革等。首先是加强创业基地建设,打造全方位创业支撑平台。除当前重点建设的一批“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外,民办高校要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与地方企业政策协调统一。其次要对创业基地功能定位,整合优势资源,开展创业指导和培训,接纳大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创业项目孵化的软硬件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撑和服务,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再次是规范创业基地管理。一是把大学科技园作为“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主体,要把基地建设作为园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与依托学校和有关部门的联动,共同开展大学生实习实训和创业实践。最后,提供多种形式的创业扶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资金、实训等多方面的支持,配备必要的公共设备和设施,提供法律、工商、税务、财务、人事、管理咨询、项目推荐、项目融资等方面的创业咨询和服务,以及多种形式的资金支持,并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相关政策、创业项目和创业实训等信息。

4.教育管理机制的创新

大学管理创新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目标创新、结构创新和管理人员创新等。首先是对学校发展目标的确定。根据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与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研究学校目标策略,进行前瞻性决策,并关注人才市场的及时反馈,随时调整目标。民办学校更要通过自身灵活的办学方式,以自身高效灵活的政策来谋求学校生存与发展空间。目标创新还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变革上,在改革中创新。结构创新是指大学从事管理体制改革与运行机制的变革。其核心是机构与组织的创新。其目的在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人员创新是指强化师德教育,培育优良作风,以《教育法》和《教师法》为准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容。

参考文献:

[1]邬大光.我国民办教育的特殊性与基本特征[J]. 教育研究,2007(1)

[2]陈廷柱,姜川.阿特巴赫教授谈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 大学教育科学,2009(2)5-9

[3] 赵海涛. 谈创业教育[J]. 当代教育科学. 2005年(7)

[4] 杭永宝. 当前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14)

[5]李春琴. 中国创业教育十年研究回顾与展望[J]. 社会科学战线. 2010(9)

[6] 赵文报,李英.21 世纪高校创新教育的宏观背景及发展走向[J]. 中国高教研究. 2000(2)

上一篇: 金融行业工作经验总结 下一篇: 银行贷款经理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