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土地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17 15:15:4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工业土地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工业土地论文

篇(1)

会议设置了大会主题报告和分会场交流。佘之祥、蔡运龙、刘彦随、熊康宁等4位知名专家分别作了题为《城市化与农村土地问题》、《农业与农村的多功能性》、《统筹城乡发展与土地整治方略》、《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集成》的大会主题报告。

大会设立了两个分会场,共有近40位专家、学者作了大会或分会场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学者采用了“报告+提问+辩论+评述”的方式进行学术报告,强化了学术交流的灵活性与互动性。

为了激励土地资源青年科技人才,本次大会设立了“全国土地资源研究优秀论文奖”。由河南大学乔家君提交的论文《河南省农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化及其影响环境》等20篇论文荣获一等奖,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婷婷提交的论文《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时空演变格局研究》等22篇论文荣获二等奖。

篇(2)

关键词: 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Key words: the price of land in city;influencing factors;overview of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269-02

0 引言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学者们对城市土地价格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范围相当广泛,并且不断深入。不同学者对土地价格认识的分歧,实际上源于对土地价值的理解角度不同,代表性的研究有:任克强,田树柏(1994)[1]认为城市土地价格是土地租金的构成。王蔚(1996)[2]认为土地价格是土地需求和土地供给的均衡。吕康娟等(2002)[3]分析得出土地价格的本质是供求关系影响下的土地的某种产权价格。

刘洪彬(2007)[4]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土地价格的形成过程,认为我国城市土地价格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土地价格,城市土地所有权由国家高度垄断,土地价格实质上是土地的使用权价格[5]。

1 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对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土地价格研究中的重点之一,已有的研究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1.1 定性研究方面 国内学者对城市地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主要有杨继瑞(1994)[6]、潘永强(1998)[7]、陈程飞(2006)[8]、王双超(2010)[9]等。最近几年代表性的研究有:龙专方、李月娥(2006)[10]从经济发展状况、银行利率、物价水平、储蓄、消费、投资水平、居民收入水平、购买力几个方面分析了经济因素对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胡志奇(2007)[11]改进了阿兰索城市地租分布模型,探讨适应我国城市地价分析的竞标租金函数形态,认为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会使得城市土地用途分布上的表现由单个城市的单核同心圆模型转变为连片城市的多核同心圆相互作用的模型,对地价上涨具有推动作用。王军(2007)[12]从宏观调控角度分析了土地宏观调控政策、金融货币政策以及税收政策因素对土地价格的影响。另外还有姜增伟(2009)[13]和王春芝,仲少云(2009)[14],分析了影响商业用地地价的因素。

由此可以得出,有关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定性研究主要是描述性论证分析,未来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于此,要借鉴参考西方城市经济学的研究经验,引入适当的经济学模型深入研究。

1.2 定量研究方面

1.2.1 对城市的单独研究 周刚华(2004)[15]以杭州和绍兴的居住用地和商务用地为例,采用线性函数形式分别建立了对应的特征价格模型,并对两个城市同一用途土地价格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样使用特征价格模型进行研究的还有刘洪彬(2007)[4]和祖明(2008)[16]。李信儒,马超群(2009)[17]运用数学模型分析了地价与容积率之间是非线性关系,并且以长沙市二级商业用地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一关系。金文广(2008)[18]和刘辉(2010)[19]分别以呼和浩特市和上海市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辖区、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价格进行了分类研究。于文标,杜燕,宋玉丽(2010)[20]使用灰色相关分析法对北京市2002年到200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土地成交价增长一方面是由真实的市场供需状况决定的,另一方面源于开放商竞买土地时对未来房价的心理预期。

1.2.2 对区域及全国城市的研究 唐焱(2006)探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下江苏省13个地级市土地价格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城市间相互作用及区域性城市土地市场对城市地价的影响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张娟锋,贾生华(2009)[21]基于衍生需求模型研究浙江省29个城市间住宅土地价格的差异,结果显示城市房地产业从业人数、城市房地产投资额、人均持有流动资产水平、城市人口结构是导致浙江省城市间住宅土地价格差异的主要因素。钟帅(2011)[22]利用全国35个大中城市2000-200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对数函数形式建立模型,验证了长期内城市土地价格与城市人口规模、城镇居民人均储蓄余额、房地产开发水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肖更生,李贞玉(2008)[23]通过相关性分析和构建弹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城市工业地价影响因素及力度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出区位因素及政府行为因素与工业地价的相关性较强。

1.2.3 其他 徐忆梅,叶春明(2008)[24]、仇晓辉,余万军(2010)[25]在分析影响地价因素及其构成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方法(AHP)确定出对地价影响较大的因素,为土地价格的合理制定和科学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由此可以看出,对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方法比较多,主要有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灰色相关分析法和特征价格模型法,并且研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单一城市、某一用途的土地,还发展到研究城市间、不同用途土地的价格差异及影响因素。其中,特征价格模型法是国内外学者研究城市土地价格微观因素时使用的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但是,特征价格模型需要建立在大量市场交易数据的基础上,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地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我国自2004年8月31日后实行的经营性用地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促进了土地市场发展的同时,也为特征价格模型实证研究提供了应用基础。虽然特征价格模型在房地产市场上的应用研究已有一些成果,并且回归方法除了参数回归之外还运用了非参数回归和半参数回归,但是其在土地市场上的研究相对来说还比较少,未来在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上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学者们在土地价格这一指标的选取上并不完全相同,研究中用到的有成交价、地价指数和基准地价等,探究其原因,除了研究的需要外,也与我国土地价格复杂的城市土地价格体系有关。

目前,在土地价格相关研究方面的一个新趋势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地价空间结构与分布特征,如吴泽洪(2006)[26]从技术角度论述了将GIS技术应用于建立土地价格评估系统的设计理念和方法。罗罡辉,吴次芳,郑娟尔(2007)[27]认为宗地面积的大小对住宅地价影响巨大,提出了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结合GIS方法研究土地面积大小对地价影响的空间变化,可以比特征价格模型更灵敏地反映地价空间关系。

2 总结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对土地价格问题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主要总结了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在这一领域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如对一级和二级市场价格的区分研究、商业和工业用地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引入空间特征考虑后出现的空间自相关问题等。

今后对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理论和实践上都应该注意联系我国具体国情和土地市场的实际情况,不能照搬西方的理论和方法。应该针对我国城市土地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形成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以指导实际工作。同时注意与其他学科结合,借鉴城市经济学和地理学相关的研究方法,对土地价格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市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任克东,田树柏.试论城市土地价格的几个理论问题.现代城市研究,1994,04.

[2]王蔚.从土地价格的形成看土地价格的评估.中国房地产,1996,12,总第192期.

[3]吕康娟,张莉,关柯.论土地价格.建筑管理现代化,2002,2.

[4]刘洪彬.影响城市土地价格的微观因素分析――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唐焱.我国城市土地价格的特点及其研究趋势探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03).

[6]杨继瑞.影响城市地价的因素体系探析.城市规划汇刊,1994,5.

[7]潘永强.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分析.当代经济研究,1998年增刊.

[8]陈程飞,江峥,梁国团,陆卫星,冯娴慧.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因素.山东建材,2006,4.

[9]王双超.郑州市土地价格预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10.

[10]龙专方,李月娥.试论经济对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总第34期.

[11]胡志奇.发达地区城市化对于土地价格上涨的经济学分析.科技咨询导报,2007,30.

[12]王军.浅析影响土地价格的三大政策性因素.中国建设信息,2007,24.

[13]姜增伟.商业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商业环境,2009,5.

[14]王春芝,仲少云.区位因素对商业用地地价的影响――以烟台市为例.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02).

[15]周刚华.城市土地价格的微观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4.

[16]祖明.基于特征价格模型的城市住宅土地价格影响因素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17]李信儒,马超群.容积率对城镇土地价格的影响.系统工程,2009年1月,第27卷第1期,总第181期.

[18]金文广.城市土地利用与土地价格影响因素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

[19]刘辉.上海市土地价格及其影响因子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0.

[20]于文标,杜燕,宋玉丽.影响土地交易价格因素的灰色分析财经界(学术版),2010,03.

[21]张娟锋,贾生华.城市间住宅土地价格差异的决定因素――基于衍生需求模型的实证研究.经济与管理,2009,01.

[22]钟帅.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3期,总第113期.

[23]肖更生,李贞玉.我国城市工业地价影响因素及力度的计量分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

[24]徐忆梅,叶春明.层次分析法在地价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安徽农业科学,2008,09.

篇(3)

 

1 当前河南省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它是指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以及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高度集中的地域空间。城市对社会经济的变化过程有着深远的影响,具体可以表现为:第一,它将吸引非农产业和劳动力不断向城镇集聚;第二,它能够促使以社会化服务为特征的城市生活方式更为扩展和强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目前已经界定的城市,其城市的规划建设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以河南省为例,省会郑州市近年来,在大力开发郑州东开发区的同时,也兼顾对西区(老城区)的改造建设,而郑州、开封两市的一体化进程,也必将为开封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但是,城市规划如同其他事物一样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在产生着新的问题。河南省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土地利用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城市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仍然存在,造成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由于建国初期,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长期没有受到重视,因此,目前的基础设施滞后,土地利用的功能性日渐削弱成为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以郑州市为例,流动人口的不断涌入,加之其它原因,导致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的问题十分突出,而各类工业用地比例又相对偏大,居住用地偏低,道路、广场、绿地严重不足。论文参考网。尤其是与一些发达城市和国家相比,差距更为明显。这一方面说明了当前河南省特别是一些地市的城市规划部门管理跟不上,一方面又说明国土资源部门所采取的部分监管措施力度不

够。论文参考网。

表 中外城市用地结构及比较

篇(4)

 

特色工业园区是新型的工业园区,它的建设促进了同类产业的集聚和整合,形成了产业整体竞争优势,是当今许多地区发展区域经济和形成产业集群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然而,企业在特色工业园区的集中并不必然产生集聚效应,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有赖于园内企业的产业关联性或者业务关联所形成的协同效应,即要求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发挥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及其协同效应,因而利用产业集群战略来指导特色工业园区发展对策,对于提升园区竞争力,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特色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要素

我国最先对特色工业园区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范晓屏认为:特色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要素体系是一个以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产业集聚为基础、以植根性和网络治理为特征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综合体。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产业集聚是园区长期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植根性和网络治理是园区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基于植根性的不同层面,特色工业园区的支撑体系由四个要素层面构成最基本的结构。园区或企业的经营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经营所涉及到的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知识信息等都要求企业与社会保持高度密切的关联,这使得企业嵌入了社会结构、经济网络和人际关系之中,这种嵌入的程度与内容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园区或企业的经营和绩效论文服务。支撑体系的要素结构包括四个层面:

第一层面:园内核心企业和其他企业的关系,是整个支撑体系的内核。园区的活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区企业之间的关系和关联结构,这种特定的植根性所带来的直接与非直接的关系对园区产生整体上的影响。

第二层面:园区企业与所在区域产业集群之间的产锡,是整个支撑体系的关键,它是围绕特色工业园区这个中心的更大范围的集聚。包括三个因素:一是相关配套产业,其技术的进步性、配套的可及性、成本的控制等为园区企业提供了较高的集聚经济性和生产效率。二是供应企业,其供应的多样性、质量的一致性、成本的低廉性、供货的及时性和交易的高效性也向园区企业提供了较高的集聚经济性和生产效率。三是竞争企业,竞争企业在特定关系和工业氛围下的竞合互动也扩大了对市场的利用。

第三层面:企业与区域各种社会经济机构之间的关联,这是更大的区域范围。它由三个因素组成:一是公共服务型因素,如政府各种机构、行业协会、中介等;二是专业交易市场,提供共享的渠道和信息;三是基础设施,主要是交通、通讯、管道等设施。

第四层面:企业与区域性和国家性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关联对策,这主要是社会文化范围,这些众多因素间接影响了园区企业的经济行为,植根性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文化、人际关系等因素有关。

四个层面的要素结构示意图:

图1:特色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支撑要素图

二、特色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的关系

1、特色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

产业集群是大量关联企业在地域上的“扎堆”,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是相关产业和支撑机构在地理上的集中(傅亮,2006),因而,产业集群形成和产业集群效应得到发挥的第一条件是产业在地理上的聚集性。工业园区是政府划出一块区域,通过优化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大量企业进驻和发展,使工业园区内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产出远远高于非工业园区,这为形成产业集群和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准备了条件。其次,要使包括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创新优势、扩张优势等方面内容在内的产业集群效应得以有效发挥,除了前面所述的企业在地理上集中外,还必须具备一些条件,例如,形成产业配套,产业之间有着密切的物质和技术联系,企业间信息交流渠道畅通对策,交流手段和途径众多,企业间形成良好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环境,形成被广泛认可的价值观和理念,从而构建区域文化。而工业园区恰恰有利于这些条件的形成。政府组建班子,有针对性地按照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对工业园进行整体规划和科学管理,在企业引进上就考虑到产业的配套和企业的联系,通过设立中介机构和提供各种交流场所、交流机会,规范企业的竞争与合作的秩序,增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设立研发机构,通过政策激励,推动企业联合技术创新,加强工业园区文化建设论文服务。因此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集群的形成,工业园区是形成产业集群的有效载体。

2、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有赖于产业集群的形成

工业园区的一般特征是大量企业在一定区域的集中。但是,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和公共物品的共享并不必然产生聚集效应。如果内部各企业间缺少产业关联性,不能形成良好的分工与协作,导致各个企业都是封闭的大而全的生产系统对策,生产和交易成本很高,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不强,企业发展受到抑制,也没有精力去创新。而且,由于入园企业非集群化以及缺少高水平的专业分工与协作,新企业衍生的风险和成本都很高。因此,工业园区的发展有赖于园内企业的产业关联性或者业务关联所形成的协同效应。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集群内企业依据产业链的分工以及因长期合作所建立的信任基础,形成了非正式的合作契约。在这些企业之间,既有相互竞争,又有基于资源共享和专业分工所形成的协作,是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产业集群协同效应的工业园区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事实上,国内外成功的工业园区都是以产业集群为显著特征的。如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工业园、中国的中关村科技园、台湾新竹科技园等等。

三、以产业集群为导向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1、优化生产要素资源配置,为产业集聚创造条件

(1)培育多渠道的资金供给方式

首先,可设法将金融机构和特色工业园区发展融为一体,以解决目前园区企业获得贷款难度大,资本市场融资难的问题。其次,除银行信贷外,在政府倡导下对策,可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最后,可统筹使用专项资金支持特色园区建设。新增工业的市级税收部分和土地出让的交易税费,可按比例提取,以建立用于支持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的专项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园区基础设施、标准厂房、廉租厂房建设,以及土地滚动储备、重点产业项目等贷款贴息论文服务。

(2)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园区土地使用效率

高效配置土地资源,首先要严格按照各特色园区总体规划进行建设,各种项目用地必须按规定程序审批。其次要用好用活政府已经审批的建设用地资源,在确保城市交通、水电气讯等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用地的基础上,重点保证工业项目和社会公共事业项目建设用地,并为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科技研发和公共事业项目,留存足够的地块备用。再次要从严控制房地产建设用地,严格控制房地产商圈地空置土地。

(3)大力引进人才,完善创新机制

在引进人才方面,一是研究制定人才引进奖励办法;二是结合产业结构特点,探索建立支柱产业、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工作联系制度,重点引进高层次专家;三是坚持以项目引进人才,以人才带动项目的策略对策,形成人才与项目的良性互动;四是采取技术指导、合作研究、咨询服务、学术交流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来园区服务。

2、贯彻落实产业定位,促进产业集群形成

工业园区必须针对自身特点和发展目标,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并与全市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十一五”重点产业专项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协调一致;工业园区要依托龙头企业和资源条件,重点引进扶持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园区之间错位发展。同时,对地域联系紧密、产业配套性强的园区,要以产业链延伸和集聚为定位要求,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工业园区按照分区或组团划分,每个分区或组团只确定几个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对不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项目,要予以放弃或及时调整;同时,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行政手段和政策资源,加大产业布局的调控引导力度,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防止产业定位脱离实际,偏离客观。园区应认真贯彻产业定位对策,避免出现新的结构性矛盾,培训产业集群并以此解决企业植根性不强的问题,打造区域品牌。

3、转变生产方式,提高产业层次

针对解决产业层次低的问题,着重发展技术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围绕上下游能迅速形成产业集群的产业、资源节约高质高效的产业、生态环保型的产业。注重转变发展方式,在提高园区效益和发展质量上下功夫,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以技术进步转变园区的经济增长方式。着力引进和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创汇企业和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入园产业层次。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相对集中或优先安排能将上游企业的“废料”转化为下游企业原材料的项目或企业进园区,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支持,以达到园区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

4、加强政府组织领导

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定期召开“特色工业园区研究交流会”,交流发展经验,实行园区对口支援,从项目布局、投资、招商等方面加大对重点园区的扶持力度;第二,支持园区创新发展模式,基于产业集群形成方式的多样性,特色园区的发展应根据区域内已经具有的产业集群基础或者可能形成的产业集群来加以引导和扶持对策,以提高园区的竞争力。在功能类型上,工业园区可以是以贸易为中心的企业集群,例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也可以是专门的生产企业的集群,例如浙江台州新河镇的帽业生产加工中心;或者是集中生产、销售、研究以及人才、信息、资本等支撑要素的中小企业集群,比较典型的如意大利普拉托毛纺企业集群;第三,加大园区的招商引资力度论文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顺应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树立“产业链招商”共识,创新思路,实施集群式发展、产业化招商战略围绕主导产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的空白点和薄弱点,通过包装,采取组团招商、专业招商等模式,多措并举对接产业转移,延长产业链;第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不断提升服务功能、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全方位更新服务理念,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审批一条龙服务、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全方位服务、企业开工投产后的经常等“三个服务体系”,实现“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

5、加强环保意识,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提高园区的循环经济建设能力和环境监管能力对策,发展生态循环型示范工业园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园区。一是要尽快制定关于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及实施意见,对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进行指导,贯彻循环经济理念,进行生态工业园区试点,有步骤地全面推进园区的生态化。二要加快循环经济法规建设,推行清洁生产,构建绿色导向机制。严格入园项目管理,新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评价制度,坚决杜绝引进国家明令禁止的严重污染环境、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的企业。同时,运用经济杠杆,鼓励园区内资源的梯次循环流动,提高对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三要利用政策手段,构建循环经济生态园区发展的激励体系。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经费用于支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对园区环保建设项目适当进行补助,对环保设施运行好的园区予以奖励。同时,对造成严重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园区及相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Park

from Industrial Clusters

ZHANGHui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Science, China Weinan Teachers University, Weinan city, Shanxi province 714000)

Abstract: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park is a new typeof industrial park,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parkdepends on the industry connection and gathering of business enterprises insidethe park, as industrial cluster. The thesis analyzed the supporting elements ofthe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park,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haracteristicindustrial park and the industrial cluster, and proposed the strategy onspeeding the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park’s development.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park; industrial cluster;strategy

【参考文献】:

[1]范晓屏.特色工业园区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

[2]傅亮.南昌工业园区发展集群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7

[3]潘文亮.重庆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调查研究,2008(8)

篇(5)

0前言

全球的气候和温室效应发生的变化已经严重地影响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发展低碳经济是各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应对方式,而提高碳足迹效率是重要的环节。贵州岩溶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其碳效率动态变化如何,如何提高碳效率,减少其环境压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该项研究从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碳足迹产值的历史过程分析研究,把握岩溶地区碳足迹效率的变化规律,提出提高碳效率的对策,对贵州岩溶地区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理论基础简述

1.1 生态足迹理论模型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 简称EF) 分析法是加拿大生物经济学家William Rees 和其博士生Wackernagel 于1992 年提出的一种用以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物理方法[1]。生态足迹是衡量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系统所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项目管理论文,它是人类对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占用量。生态足迹的定义为“生产人们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消纳这些人所产生的所有废物所需要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总面积”[2]。生态足迹的单位是“全球性公顷”。一个单位的“全球性公顷”相当于1hm2具有全球平均产量的生产力空间[3]。也就是说,生态足迹主要用于计算在一定区域一定人口与经济规模条件下, 维持资源消费和废物消纳所必须的生物生产面积。生态足迹可以分为资源生态足迹和能源生态足迹两部分,前者指生产所消费资源而需要的生物生产土地的面积,包括耕地足迹、林地足迹、水域足迹、建筑用地足迹;后者指吸纳所产生的废弃物需要的生物生产土地的面积。生态足迹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评价自然资源消耗的方法[4]。

1.2 碳足迹与碳足迹效率

碳足迹的概念来源生态足迹;但是,对于“碳足迹”的准确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各国学者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认识[5]。Global Footprint Network(2007)碳足迹是生态足迹的一部分,可看作化石能源的生态足迹[6]。由此可见,碳足迹指的是生态足迹中的化石能源足迹;Grub & Ellis(2007)指出,碳足迹是指化石燃料燃烧时所释放的CO2总量;另外,有的学者指出,碳足迹是排放的CO2以及其他温室气体转化的CO2 等价物。自2001 年以来,国外一些学者陆续以生态足迹的方法对碳足迹进行研究,但国内对能源消费的专门研究还不多见[4]。总体来说,国外仍处于起步阶段,而国内的碳足迹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5]。而关于化石能源足迹方面国内已有少数学者的研究。但是对西南岩溶地区的碳足迹研究还是空白。由于用能是二氧化碳最主要的排放源[7],本研究以生态足迹中的化石能源生态足迹作为碳足迹加以研究。

就碳足迹,也就是能源足迹而言,采用世界上单位化石燃料生产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为标准,将当地能源消费所消耗的热量折算成一定的化石燃料土地面积[8]。也就是将化石能源消费转化为吸收其燃烧后释放出来的温室气体所需的森林面积[9]。具体来说,是将各类能源的消费实物量转化为标煤量,再将各类能源的标煤量转化为相应的热量,再通过热量与CO2吸收率的比值计算出各类能源消费所占用的足迹。所以,用于CO2的林地面积,乘以均衡因子,就可以得到CO2用地生态足迹(碳足迹)。区域能源(碳足迹)生态足迹具体计算公式:

EF =ΣrjAj =Σrj ( Pj+Ij-Ej )(2)( j =1 ,2 ,3 ,4 ,5 ,6)

式中: EF为区域能源生态足迹(hm2 ) ; rj为均衡因子; Aj为各类土地的生态足迹。

人均能源生态足迹为:ef = EF/ N (3)

式中: ef 为人均能源生态足迹( hm2/人) ; N为总人口数[9] ; Pj为第j项消费项目的总生产量;Ij、Ej为第i项消费项目的进口和出口量。

由于贸易的影响项目管理论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足迹可以跨越地区界限,所以需要进行贸易调整。贸易调整是考虑贸易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而对当前的消费额进行调整,出口为负值,进口为正值。能源的贸易调整计算采用的计算方法如下:

Ni=Mi×(Hi/Gi)×Wi

式中,Wi为中国第i种商品贸易的净价值量,Hi、Gi为中国该类商品的净贸易的实物量和价值量,Mi为该类商品的能源密度,Ni为第i种商品的能源携带量[10]。

根据世界银行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统计, 目前生态足迹效率的计算方法, 主要有生态足迹产值与生态足迹强度。能源生态足迹产值(Value of Energy footprint , VEF) 体现单位能源生态足迹产生的经济价值, 定义为人均GDP 与人均能源生态足迹的比值。通过VEF 分析, 可将某一国家(区域) 经济与能源、生态环境发展定量化处理, 探索其能源效益与发展趋势。当VEF 较高时, 对分析区域的意义为: 经济发展较良好; 单位土地面积产值较高;单位能源生态足迹创造的经济价值较高等[9]。所以,碳足迹产值(Value of carbon footprint , VEF)计算公式:VCF=GDP/EF=gdp/cf

式中,VCF 为碳足迹产值;GDP为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cf为人均碳足迹。

1.3 数据处理与说明

运用贵州省的历年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县份的统计年鉴等。根据历年的统计资料计算煤、石油、天然气、电力和焦碳等几种能源的足迹,计算时将能源消耗转化为化石能源土地面积。本研究采用Wack-ernagel 等所确定的煤、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全球平均土地产出率: 55GJ / hm2 、71GJ / hm2 、93GJ /hm2 、l000GJ / hm2 。

2.贵州岩溶地区碳生态足迹产值的动态变化分析

贵州岩溶地区碳足迹产值计算结果见表1,由表1看,贵州岩溶地区1978-2009年的碳足迹产值呈逐年递增趋势(图1),由1978年的0.1008万元GDP/ hm2上升到2009年的0.2434万元GDP/hm2,净增加0.1326万元GDP/ hm2,年平均净增加0.0041万元GDP/hm2。进一步分析认为,贵州岩溶地区1978-2009年的碳足迹产值可分为3个演化阶段(图1):1978-1987年为第一阶段,碳足迹产值从0.1008万元GDP/hm2增加到0.1296元GDP/hm2,平均每年增加0.0009万元GDP/hm2,属效率平缓增长阶段;1988-2002年为第二阶段,碳足迹产值从0.1585万元GDP/hm2到0.4786万元GDP/hm2,平均每年增加0.010万元GDP/hm2,是第一阶段增长量的11倍,属碳足迹产值的过渡阶段;2005-2009年为第三阶段,碳足迹产值从0.4332万元GDP/hm2增加到0.845万元GDP/hm2项目管理论文,年平均增长约0.0129元GDP/hm2,是第二阶段增长量的1.3倍,第三阶段属于碳足迹产值的快速增长阶段。

上述的研究结果, 它说明贵州岩溶地区碳效率逐年提高,充分表明了32年间贵州岩溶地区能源的利用向着高效利用的方向发展,逐步由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发展;也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表1 贵州岩溶地区碳足迹产值的动态变化(单位: 万元GDP/hm2)

Tab.1 Dynamic change of value of carbon footprint in GuiZhou karst area

年份

碳足迹产值

年份

碳足迹产值

1978

0.1008

1995

0.2736

1979

0.1016

1996

0.3305

1980

0.1039

1997

0.3293

1981

0.1097

1998

0.3251

1982

0.1167

1999

0.3533

1983

0.1201

2000

0.3922

1984

0.128

2001

0.414

1985

0.1295

2002

0.4562

1986

0.1299

2003

0.4152

1987

0.1296

2004

0.4283

1988

0.1585

2005

0.4786

1989

0.1506

2006

0.4332

1990

0.1607

2007

0.6017

1991

0.1595

2008

0.7281

1992

0.1736

2009

0.8457

1993

0.2213

1994

0.2434

平均值

0.2888

Fig.1 Dynamic change of value of carbon footprint in GuiZhou ksrst area

3.贵州岩溶地区与全国的碳足迹产值的比较分析

将贵州岩溶地区的碳足迹产值与全国的进行动态比较研究,其中全国的碳足迹产值主要来邹艳芬[9]的研究成果, 其余的通过相关计算得出。1978-2009年,贵州岩溶地区碳足迹产值一直低于全国(见图2),多年平均碳足迹产值为0.2888万元GDP/hm2,年平均增长率为23%,而全国多年平均碳足迹产值为0.6947万元GDP/hm2,年平均增长率为56%。可见,贵州岩溶地区多年平均的碳足迹产值只有全国的2/5,增长比较缓慢。与全国差距在1978-2006年之间逐年加大,差距从1978的0.0012万元GDP/hm2上升到2006年的1.1368万元GDP/hm2,年平均增加量0.0355万元GDP/hm2,2006年达峰值后,差距呈现减少趋势,到2009年降为1.0743万元/hm2 。可见,贵州岩溶地区碳足迹效率比较低,提高比较缓慢。

Fig.2 Comparison of value corban footprintbetween GuiZhou karst area with that in China

4.提高贵州岩溶地区碳足迹效率的对策

根据上述研究表明:在研究时段,贵州岩溶地区的碳生态效率呈递增趋势;但是,与全国相比,一直低于全国项目管理论文,并且差距比较大。如果继续保持此势头,与全国的差距还将继续拉大。然而,贵州岩溶地区本身的生态环境就十分脆弱,而碳足迹效率较低,严重地制约贵州岩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贵州岩溶地区的碳生态效率?特别提出如下对策。

4.1建立节能型的社会经济消费体系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

从研究结果表明,贵州岩溶地区碳足迹产值比较低。贵州岩溶地区除了生产性能源消费外,生活性能源消费2005年占总消耗能源的15.6%[11]。生活排放碳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所以,提高贵州碳足迹效率,必须从社会和经济系统的各方面进行,需要建立有完善的生活和产业节能、节约资源型、低碳型和低污染型等环境友好型的消费体系,促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活生态化。同时,必须有制度的保证,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强有力的管理体系。

4.2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资源型和高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

贵州长期以来,资源密集型和高能耗型工业一直是我省的支柱产业,2003 年度我省电力、燃气等生产和供应、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采矿业所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占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约62 %[12]。由于高能耗的产业比重大,到2005年生产性能源消耗占总消耗的84%,能源消费仍以工业为主, 工业能源消费占比达到67.7 %[11]。所以,应该积极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改变资源型和高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向高效益和低碳的产业方向发展。

4.3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水电等的比例,发展新型的低碳能源

贵州能源消费品主要为原煤、电力和天然气,2005年分别占49.60 %、35.30 %、1.20 %[11],而电力主要来自火力发电。然而项目管理论文,贵州水能资源总蕴藏量1874.5万KW,居于全国第六位。可开发水能资源1324.95万千瓦,居全国第七位[13]。按单位面积占有量计, 拥有106KW/平方千米, 是我国平均水平的1.5倍, 居第三位。贵州水能可开发量1683万KW, 占全国可开发总量的4.4%[11]。目前开发程度不高,开发潜力很大,应该充分挖掘自身的水力资源潜力,发展水电。所以,应该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开发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等资源开发和利用,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煤炭、原油等)比重,加大水电等的比例份额。

4.4 采用新的节能技术和低碳产品,并且加强碳回收

积极开发引进和推广低碳产品,在工业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例如用能耗低、污染轻、经济效益高的先进工艺设备替代高能耗、重污染、经济效益低的工艺设备。加强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改进企业的生产工艺,用“绿色”生产工艺重组,最终达到治根。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污染物的回收利用。同时,在接纳吸收东部地区所转移来的企业时,应该把环境利益放在首位,保证低碳性。

参考文献

[1]陈中景、徐中民、程国栋等,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J],冰川冻土,2001,23(2):164-169.

[2]陈东景、李培英,基于生态足迹和人文发展指数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以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利用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6(5):96-102.

[3]温晓霞、魏俊、杨改河,陕西省生态足迹动态评价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0):55-59.

[4]李智,鞠美庭,刘伟,邵超峰,中国1996年~2005年能源生态足迹与效率动态测度与分析,资源科学,2007,29(6):54-60。

[5]王微,林剑艺,崔胜辉,吝涛,碳足迹分析方法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7):71-78.

[6]GFN. Eco logical Footprint Glossary [R]. Global Footprint Network,Oakland,CA,USA,2007.

[8]李来龙,福建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举措[J],能源与环境,2010(2):23-24.

[9]王亭娜,董平,陆玉麒,南京市生态足迹实证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3):12-14.

[10]邹艳芬,中国能源生态足迹效率估计[J],中国矿业,2009,18(8):57-64.

[11]赵先贵,高利峰,马彩虹等,中国生态足迹的动态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149-152.

篇(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 弹性与弹性城市空间

1.1弹性

弹性一词源于物理学,指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后的自我恢复能力。后被推广至诸多研究领域:经济学中,弹性成为计量一变量对另一变量变化敏感度的数值;弹性指“系统遭受意外干扰并经历变化后依旧基本保持其原有功能、结构及反馈的能力”……虽定义不同,但内涵相近,即指事物易于抵抗变化的特性,是事物面对变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核心能力。

1.2弹性的城市空间

弹性对于城市是一个重要概念。城市是“社会一空间”辩证统一体,即城市是物质空间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物质空间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可以推进城市的综合发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因市场影响而不断调整与改变,城市也呈现出复合、复杂的发展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比,城市空间发展变化则相对缓慢。因此在时间维度上,如何将具有较长生命周期的城市空间与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相匹配,增强良性互动,那么创造具有弹性的城市空间就非常重要。

弹性城市空间是对于外在社会经济环境变化有一定抵抗力的城市空间。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弹性城市空间可高效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减少物质环境损耗,因此对我国城市规划建设活动尤为重要。

2 我国“流行”的弹性规划

在中国知网中检索 “弹性规划”这一关键词,可得到数量可观的论文搜索结果。由此看出“弹性规划”这一概念已被运用到城市规划的诸多方面,甚至在城市规划相近专业中使用。虽然弹性规划在理论建构上仍不成熟,但其核心理念契合现实城市发展需求,在以下方面已进行了大量实践:

比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相关论文数量最多,且年份最早);历史文化遗产及遗址保护;建设用地扩张需求预测;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城市居住区停车容量;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的确定;传统农村弹性规划研究等。

以上研究共同点在于弹性规划译为flexible planning,而“flexible”一词也十分贴切地反映了上述论文核心思想,即根据不同项目特征灵活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Flexible在牛精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意为“适应新情况的,可变通的,灵活的”。我国的弹性规划理论与实践现状,则围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不同的规划背景、项目特征、实践措施等,以“万变应万变”,摒弃“一刀切”的规划模式,强调柔性地规划。比如在深圳城市弹性规划的实践中,依据规划深度可以分为四类:总体规划弹性、详细规划弹性、规划法规与标准的弹性以及项目组织与管理中的弹性。其中,总体规划层面的弹性表现在城市空间结构承带状组团式布局。详细规划层面的弹性表现在工业区规划中通过划定均质的方格网络及工业建筑群的标准化,使得空间结构可以适应多样工业生产门类的需求。在规划法规与标准层面的弹性表现为:为适应不同土地利用与建设行为,深圳市1999年颁布的《法规图则编制技术规定》改变了以往规定土地利用单一性质的方式,而是通过土地性质的相容性来实现弹性控制,提供建设开发的其他可能。在项目组织与管理层面,弹性主要是通过频繁的滚动的修编来调整规划决策。比如从1979年到2011年,深圳市共进行了9次全市层面的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刘垄;李贵才;尹小玲;徐丽;走向多维弹性:深圳市弹性规划演进脉络研究[期刊论文]-城市规划 2012(01)]。

总体上看,深圳市总体规划从编制、审批到实施都只是在寻求多样的规划手段。故称之为“弹性规划”,或者说是“弹性地进行规划”,更确切地说,是“灵活地进行规划”。相比“弹性”,“灵活”要笼统的多。这是违背“弹性”一词的本来含义的。同时,这类弹性规划与近两年国外流行的弹性规划(resilience planning,国内又译为韧性规划)存在很大的区别。

3 国外近两年流行的韧性规划

韧性规划理论的立足点也是为了提高城市应对外界各种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变化的承受-消化能力、调整-抵抗能力以及再造-自我恢复能力,从而奠定一个耐久的空间结构。韧性规划中的韧性(resilience)――在牛精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指(人或性格)能迅速恢复或重新振作的,达观的,适应性强的,这与“弹性”本意相异。具有韧性的城市空间是可以通过稳定的结构与形态支撑外在环境变化。

目前,韧性规划所强调的城市弹性正逐步替代众所周知的可持续性发展。其深层次原因城市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改变了,而非简单地更名。

3.1提出背景

众所周知,有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这次危机导致很多地区的经济波动与社会矛盾加剧。2012年北京的特大暴雨袭击导致全市交通几乎频临瘫痪。 2007年的雪灾使得中国南部19个省市区被低温雨雪天气所覆盖,……这些只是当下城市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一个小侧面。

源于城市经济要素、政治环境、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城市发展也具有不确定性。经济上的不确定性表现在从基本依靠服务业向多元化经济的转变,(有人提出重(chóng)工业化)。环境保护方面的不确定性源于不同利益团体的利益诉求与环保、环境修复的成本代价之间的博弈。政治上的不确定性表现为国际环境中政党的理念相异难达共识。城市规划同样有不确定性。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不确定环境下的不确定的城市规划。如何来提高城市这一人造空间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城市自我维稳和自我恢复的能力,提出可操作性强的措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2理论概括

从影响因素及影响范畴的角度,针对不确定性,城市韧性主要从三方面来衡量:城市经济、社会、环境:

城市经济――城市应对外部动荡能力。这意味着多元的城市结构并寻求新发展目标。

社会――城市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在小尺度上表现为社区归属感的营造,社区整合及自我振兴的能力。

环境――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和空间留应有余地;城市环境能够自我复苏。

从发展阶段的角度,衡量城市韧性强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承受阶段――城市或区域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变化并内部消化;其次,调整阶段――城市或区域能够自我调整并最终适应外界变化;最后,再造阶段――城市或区域能够结合条件变化进行再造并最终恢复稳定。

3.3衡量城市韧性的方法

衡量方法是对与一个城市或地区韧性的三方面进行量化,形成地方性或者地区性的指标体系。并通过这些量化指标的统计计算找出不同地区的相对优势和劣势。指标体系的确定需要研究者通过实践与反思来探究指标量化的方法并提高指标的科学性,同时,各项目因所处背景与地方特色的不同也各具特点。

经济方面 平均收入、企业经营环境、生活成本可负担程度、经济多元化程度等;

社会方面 以各项人口指标来衡量――居民受教育程度、有工作能力人口所占比例、脱贫程度、健康保险普及率等;

社会环境方面 公民社会发育程度、区域稳定性、住房拥有率、居民投票率等。

4 比较评价

在我国,城市规划会经常遇到被称为“伪科学”的现象。由于我国规划学科起步较晚,技术性较弱,其更多地是一种经验科学。因此,其科学性就被淹没在“综合的、系统的、统筹的”这一类笼统的形容词中。

我国的弹性规划与国外的韧性规划初衷相同。但前者意是通过非刚性的规划技术和经验弹性地分析、解决问题。其关于弹性规划的真正含义是从工作方法的角度来阐释,即弹性地去规划。

韧性规划是从规划目的的角度来阐释内涵,且已形成综合理论体系。即提高城市应对外界各种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变化的承受-消化能力、调整-抵抗能力以及再造-自我恢复能力,从而奠定一个耐久的空间结构。韧性规划可以理解为“为实现韧性而规划”。

城市发展本身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是综合的而非机械的,故我们追求弹性而非刚性的规划。弹性一词可用于对各类城市规划工作方法的概括。然而,“弹性”本就是一个概念维度较大的词语。弹性更多意味着定性而非定量。而定量的研究最终将回归到定性的应用上,定量是为了更好地定性。因此,一方面我国当下的弹性规划应注重规划工作中对空间数字技术的应运,借鉴韧性规划原则中的“建立信息反馈系统”,依托大量数据统计与定量分析,增加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为弹性规划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弹性规划应加强在系统性理论层面的研究,形成从编制、审批、实施、管理的完整理论体系。

5小结

我国的弹性规划符合城市规划工作的价值观,城市系统的动态性要求规划工作不能“一刀切”,只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科学性有待验证,否则无法避免“伪科学”的评价。同时,城市规划过程分为编制、审批、实施、管理。在这些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增强城市体系的稳定性,体现韧性规划的核心林,仍需大量研究和实践工作。另外,我国的城市发展明显滞后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国家整体机制也不尽相同。韧性规划的实用价值与新兴理念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作为一种舶来品,它于我国的可操作实践有哪些,这些将是我们日后有待探讨的问题。

6 参考文献

1.刘垄;李贵才;尹小玲;徐丽;走向多维弹性:深圳市弹性规划演进脉络研究[期刊论文]-城市规划 2012(01)

2.刘堑;仝德;金珊;李贵才;韧性规划・区间控制・动态组织――深圳市弹性规划经验总结与方法提炼[期刊论文]-规划师 2012(05)

3.魏伟;王琴;河南郑州现代科学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弹性工作方法分析;[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8)

4.杨培峰;姜文超;胡上春;叶林;弹性理念下的生态工业区规划实践探索――以广州镇龙生态工业区概念规划为例;[期刊论文]-城市规划学刊 2007(05)

篇(7)

中图分类号: P6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采煤沉陷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采煤沉陷区的生态恢复与治理直接关系到矿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矿区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均将矿区生态保护及恢复技术的开发作为工作重点,提出发展绿色矿业,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工作。因此,对采煤沉陷区进行综合治理,恢复矿区生态环境将成为近些年我国矿山工作者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

二.煤炭资源开采及沉陷现状以及采煤沉陷区治理技术现状

1.煤炭资源开采现状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自1988年以来,我国煤炭的产量在世界上一直居首位,占世界总产量的30%左右。中国原煤产量自2000年降至0.999Gt的低谷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加速增长,2002年原煤产量为1.415Gt,2005年突破2.0Gt为2. 113Gt,至2009年我国原煤产量破3. 0Gt。2002~2010年全国煤炭产量见图1。

图一 我国煤炭产量变化

2.采煤沉陷区治理技现状分析

(一)农业复垦技术现状分析

采煤沉陷使大面积耕地受到损害,生产力降低甚至无法耕种,保护和恢复耕地是栗煤沉陷区治理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我国经过几十年的积极探索逐步发展了疏排法、就地取土法、挖深垫浅法和固体废物充填法等农业复垦技术。在我国淮南、淮北、徐州、充州等矿区对采煤沉陷区进行综合治理,本着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综合利用的原则,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建则建、宜水则水”,开发了集种植业、渔业、家禽养殖业为一体的综合治理模式。将煤矸石、粉煤灰等矿业固体废物作为充填材料进行充填复垦,释放了大量的压占土地,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破解了采煤沉陷区失地群众的居住、就业、后续发展等系列难题,实现了矿区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复垦技术现状分析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主要发展目标,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理想的工程建设用地日趋紧张,综合应用采空区探测技术、采动区地基稳定性评价技术、采空区处理技术及建(构)筑物抗变形等技术,将沉陷区开发为建设用地是缓解我国城镇建设用地“瓶颈”的有效途径。在不断的应用和实践过程中,我国采煤沉陷区建筑复垦技术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如开滦矿区在开采50年以上的老采空区地面建设了大型工业厂房、在开采30年左右的老采空区地面建设了2~3层楼房、酒店、会议中心等建筑物;焦作市工业聚集区在采煤塌陷区上进行工业园区建设,建设抗采动变形的框架结构工业厂房14栋,总建筑面积19 37hm2,居民住宅楼34栋,总面积95hm2,建筑采取了基础圈梁、变形缝等挽变形技术措施.所有建筑自投人使用以来一直安全使用。

(三)景观生态复垦技术现状分析

将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理论引进到采煤沉陷区治理中,这一复垦模式改变了过去以恢复采矿受损土地为重点的土地复垦理念,土地复垦更加关注矿区的景观生态协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安徽淮南、河北开滦等矿区将景观生态复垦技术应用于采煤沉陷区的治理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唐山市在开滦矿区开采百年的沉陷区范围内,建设了集生态保护、休闲娱乐、旅游度假、文化会展、住宅建设、商业购物、高新技术产业为一体的新城区——南湖生态城,城市中央生态公园面积达28km2,其中有11.5km2的湖面面积,18km2的城市森林,引入各类昆虫、鸟类等动物,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系统,在全国树立了采煤沉陷区治理的典范。

(四)充填开采技术现状分析

在煤炭资源开发的同时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绿色开采是时展的必然需求,充填开采已成为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充填开采经历了由水砂充填、低浓度胶结充填、高浓度胶结充填和膏体泵送充填阶段,目前充填开采有超高水材料充填、膏体充填、固体物充填3种。现阶段充填开采将煤矸石、粉煤灰、劣质土等固体废物作为充填材料,通过泵压或重力作用,经过管道输送到回采工作面,形成以充填体为主的上覆岩层支撑体系,有效控制地表沉陷在建筑物允许值范围内,实现村庄不搬迁,矸石零排放,安全开采“三下”压煤,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充填开采具有充填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制浆与输送工艺简便、充填体强度高等显著优势,目前已在我国河北邢台、山东兖州、黑龙江双鸭山、七台河等矿区试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煤沉陷区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1.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国有骨干大中型矿井“三下”压煤量达到14Gt以上,其中建筑物下压煤占整个“三下”压煤量的60%以上,水体下压煤占28%左右,铁路下压煤占12%左右,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仅从“三下”采出的煤炭约有1Gt,只占整个“三下”压煤量的7%左右,这些压煤量严重制约着矿区的生产和可持续发展。随着资源可采储量的减少及对煤炭资源采出率要求的提高,如何实现绿色开采成为近些年煤炭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充填开采技术已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果,近些年来将会不断完善并逐步推广应用。

2.合理规划开采布局是减轻甚至是避免开采沉陷损害的必要手段和措施,要充分利用变形规律和地面规划要求有机结合,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开采和治理的脱节。

3.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我国中东部煤炭资源将逐步枯竭矿井相继关闭,我国煤矿的关闭开始于上个世纪末,自2000年我国集中关闭40个国有煤矿后,到目前为止,已经先后关闭了约300个国有大煤矿。关闭矿井综合生态问题越来越凸现出来,其特点是修复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进行集关闭煤矿的塌陷地植被、水环境、工业垃圾堆积为一体的综合生态修复再造,是资源枯竭型矿区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4.随着资源逐步减少,开采难度加大,我国能源重心西移趋势越来越明显,晋陕蒙宁甘等5省区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68%,2010年晋陕蒙3省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50%以上,并有逐年增加趋势。西部地区由于独特的干旱气候和地理环境,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环境容量低下,敏感性强而稳定性差,抵御外界干扰能力弱和自然恢复功能差。因此,西部生态脆弱矿区采煤沉陷区治理及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艰巨。

四.结束语

煤沉陷区治理技术对于我国环境生态的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能更好的促进我国采煤业的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本水 宣以琼 孔一凡 皖北矿区开采沉陷区土地生态环境及其综合治理技术(被引用 2 次)[期刊论文] 《能源环境保护》-2007年1期

[2]王列平 吴志红 严家平 徐良骥 张集矿动态沉陷区灌排系统恢复治理技术[期刊论文] 《煤炭科学技术》ISTICPKU-2008年6期

[3]夏军武 于广云 吴侃 王东权 刘卫群 采动区桥体可靠性分析及抗变形技术研究(被引用 11 次)[期刊论文] 《煤炭学报》ISTICEIPKU-2005年1期

[4]徐良骥 严家平 高永梅 安徽省两淮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技术(被引用 2 次)[期刊论文] 《煤田地质与勘探》ISTICPKU-2007年6期

[5]章立清 于广 云盛平 淮南矿区铁路桥沉陷治理技术研究(被引用 1 次)[期刊论文] 《中国煤炭》PKU-2007年8期

篇(8)

1.前沿聚焦:发表农业、林业、环保、食品业、旅游业、资源产业学科前沿、生产实践前沿问题的观察性、前瞻性论文。

2.工作研究:发表农业、林业、环保、食品业、旅游业、自然资源产业等有关科研、管理、推广工作中的总结性论文或调查报告;行业和区域社会、经济、科技、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方法和经验性论文。

3.资源•产业:刊登农业、林业、土地、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及矿产资源规划、开发、利用保护;相关产业经营、创新与发展的论文。

4.环境•安全:刊登生态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保护与治理有关各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论文;以及森林安全、作物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环境安全、人居安全方面的论文。

5.经济•管理:刊登生态经济、农业经济、林业经济、旅游经济、绿色食品经济、资源经济、环境经济各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有关论文;行业管理、企业管理、科技管理、管理工程、管理咨询、管理控制等方面的论文。

6.生态•旅游:刊登绿色生态、生态工程、生态控制;生态旅游、旅游规划、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建设的论文。

7.园林•园艺:刊登园林设计、风景园林、园林工程、园林技术;花木园艺、果蔬园艺、育种栽培方面的论文。

8.动物•畜牧:刊登动物科学、动物保护、畜牧科技方面的论文。

9.农林•植保:刊登植物保护、植树造林、森林工程、土壤肥料等方面的论文。

10.建筑•材料:刊登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绿色材料工艺、材料分析、材料加工方面的论文。

11.能源•技术:刊登节能技术、清洁能源技术、替代能源技术、太阳能、生物能源等方面的论文。

12.食品•加工:刊登绿色食品工业生产、质量控制、储运流通方面的论文;农产品加工、林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绿色加工技术等方面的论文。

征稿对象

欢迎全国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广大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硕士博士研究生、管理人员等积极赐稿!

稿件要求

1.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实用性。

2.文稿内容格式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

3.论文篇幅一般以3000-6000字为宜,参考文献不少于6条。

4.来稿文责自负,严禁抄袭和一稿多投。

5.编辑部在收到稿件后5日内回复,全部稿件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一个月内没有收到用稿通知则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确认。

6.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E-mail、邮编等信息,以便本刊编辑联系有关事宜。

7.投稿方式:来稿请通过电子邮件附件发送或通过邮局投寄,并请注明:投稿《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

联系方式

编辑部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中建大厦1804号邮编:430074

E-mail:

篇(9)

1. 引言

锡林郭勒市和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高原北部的草原腹地,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畜牧业生产优势明显,煤炭等多重矿产经济潜力巨大、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工业前景广阔,绿色旅游业享誉国内外,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引起人地矛盾日益凸显,人口不断增长的社会压力和长期不合理开发土地的粗放型利用方式,导致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土地生产力明显降低,草原生态屏障功能严重减弱,城镇化建设进程放缓,进而威胁到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研究区概况

本文选取的4个开发区分别是位于锡林郭勒市区西的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鄂温克族自治旗的伊敏工业园区、海拉尔市东北的呼伦贝尔经济开发区、扎兰屯市东南的岭东工业园区。除第一个锡林郭勒经济开发区外,其他3个都属于呼伦贝尔市。

本文选取的4个开发区均位于大兴安岭脚下,以蒙古族、鄂温克族等多种少数民族为主体,天然草原辽阔,地势平坦,具有浓郁的北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冬季寒冷而漫长,冷空气活动频繁,夏季凉爽而短暂,降水量较集中,春秋两季气候变化剧烈,降水少,大风多,温差较大。无霜期短,光照充足。

开发区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均已建成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基础设施齐备的配套环境,主要以木材深加工、农畜产品深加工和草业深加工、煤电能源为主导产业,以生物制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制造业为发展方向。

3. 指标体系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规划执行效力以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程度以协调经济效益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由于目标的多样性和宏观性,难以从单一指标上进行评价,为此,需要将反映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多项指标信息加以汇集,得到一个综合指标体系。

本文以现有的遥感调查和统计数据为基础,依据指标选择的综合性、代表性、合理性和可得性原则,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三个方面,建立了由总目标、子目标、指标三个层次组成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表2)。

4.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

依据上述指标体系,可以对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单项指标的评价比较。要对开发区进行综合评估,还需要借助一定的评价模型,把各方面量纲不同的指标值转化为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并将其进行综合得到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的整体评价。这涉及到指标标准值的确定,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综合方法的选择等问题,本文采用目标值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理想值,特尔斐法确定指标权重值,理想值比例推算法进行指标标准化。

4.1 确定指标理想值

要综合评价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合理性,首先必须使各个指标间具有可比性,为此需要先根据各项指标的现实意义,确定其理想值,据此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的影响。

理想值理论上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各评价指标在评价时点应达到的理想水平,原则上不应小于现状值,本次评价理想值的确定采用的是目标值法和专家咨询法,目标值法,是结合国家现有标准,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等相关规划,以及有关用地标准、行业政策等,对开发区的现状作趋势外推,确定指标理想值;专家咨询法,是选择一定数量熟悉城市、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状况的专家,提供相关材料,咨询确定指标理想值。土地供应率理想值确定是由于开发区总存在零星用地不能供应出去,故取90%。

4.2确定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是每个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相对重要性的数量表示,权重确定合理与否对综合评价结果和评价质量将产生决定性影响。

确定权数的方法很多,大体上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前者由专家根据经验进行主观判断得到,主要有专家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等;后者根据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来确定,如主成份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相关法、熵值法等等。本文采用前者中的特尔斐法,步骤如下:共选择15名专家,进行两轮打分,通过分析分值与均值等相关数据后,按公式计算每一项指标的权重值。

4.3 指标无量纲化

无量纲化是对数据的标准化,它通过数学变换将不同单位表示的指标值转化为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 以便于比较和综合。

常用的方法有:统计标准化、极值标准化、定基和环比标准化, 指数变换法等。本文指标标准化采用理想值比例推算法,以指标实现度分值进行度量,将指标实际值与指标理想值进行对比,计算出单项评价指标分值。评价指标实现度分值应该在0~100%之间,当大于100%时,该项指标的实现度分值记为100%。具体计算公式按以下公式计

4.5 结论

对比分析四个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分值,我们看到四者的集约利用水平都比较高,横向差距不大。其中得分最高的是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这要归功于它在评价体系中6个子目标的综合推动,尤其是土地利用程度和工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的高分胜出,说明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现状用地开发程度高,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不存在到期项目用地和闲置土地,在供应土地以后的跟踪管理工作同样毫不松懈,土地利用监管工作到位。而得分最低的是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于开发区增加了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两种用地类型,工矿仓储用地、交通运输较规划用地面积有所降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增加,导致用地机构状况和推动利用强度2个子目标得分落后。另外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应当招拍挂的土地面积为74.84公顷,实际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出让的土地总面积67.78公顷,土地的招拍挂实现率为90.57%,导致土地供应市场化程度没有达到100%。

5. 建议

作为开发区管理决策的重要内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要求一套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是实现开发区科学监测和评价的具体技术措施。

对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评价标准和指标,我们不能再像过去根据人的利益和需求来选择评价标准与指标,而是要从实践出发,在专业系统理论的指导下,遵循统计指标生成的一般过程来建立评价指标并将其纳入一个框架,通过演绎的途径,去解析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整体特征,最终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科学的、完备的描述。

本文从不同方面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化评价, 并构建了科学易行的综合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在以后的工作中, 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

(1) 考虑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社会和环境生态效益。增加社会影响指标类,纳入地均从业人员、工业项目的污染程度、废水处理能力、固体废物治理能力等要素, 进一步考虑开发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

(2) 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开发区土地利用结构的研究,寻找开发区各种用地合理结构,对商服用地比例、道路覆盖率等子目标进行量化研究。同时对开发区用地规模做更进一步研究,分析其规模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

(3) 考虑开发区土地开发利用的动态性。开发区土地开发利用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可以引进反映开发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和速率的指标。由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开发区在土地利用方面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充分考虑时态要素,可以增加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4) 在指标权重的确定上,考虑将客观分析法与专家经验法等主观赋值法相结合,以减轻现有的特尔斐法对评价样本的依赖,增加权重的稳定性。另将GIS技术运用到土地利用评价工作中,利用GIS 强大灵活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开发区土地利用结构方面进行更加细致完整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戴竹劲.开发区土地利用水平评价研究.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 姚秋.重庆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潜力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 楼江,聂鑫众.开发区土地利用基础管理研究.上海房地,2005,(10):37-39

[4] 高洪篙,邓颂,刘海滨.我国开发区用地及其经营策略.国土资源,2002,(11):24-27.

[5] 宫蕾.大连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6] 潘锡辉,雷涯邻.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10):35-37.

[7] 吴旭芬,孙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问题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0(2):17-21.

篇(10)

“地方政府干预、土地市场与中国城镇化:来自地级城市的证据”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第695号

土地作为城市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地方政府在面对工业用地与商业住宅用地两种不同的需求时,实行的是策略性的价格歧视政策。对于工业用地需求而言,其供给土地数量大、价格低,价格普遍接近于其征收成本价,甚至零地价;对于商业住宅用地需求,其减少供给数量以抬高出让价格。

基于对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地方供地行为的事实考察,将地方政府供地决策变量纳入分析框架,实证检查地方政府在土地市场上的不同干预手段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外部生产率冲击对不同土地管制水平城市的动态发展影响后发现:

土地市场上的干预行为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城市发展,低价供应工业用地的行为促进了城市人口与工资的增长,对房价增长没有稳定的显著影响;相反,减少商业住宅用地供应面积的行为抬高了城市房价水平,但是对人口与工资的增长无显著影响。

同时,外部生产率冲击仅对管制强的城市房价上升有推动作用,对其余两个指标(人口增长与工资增长)均没有稳健地表现出推动作用,其中外部生产率冲击对不同土地管制水平的城市间工资增长影响没有差异,对不同土地管制水平的城市间人口增长影响介于房价增长与工资增长之间,系数值并不稳健。

常住人口增量主要贡献份额的流动人口居住模式的被动选择可能是产生上述实证结果的主要成因,也是当前土地城市化模式产生的重要机制。

从实践意义看,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应全面看待土地城市化模式,它既有快速带动城市化的系列优点,也有引发社会矛盾尖锐、助长房地产泡沫的潜在风险,从长远来看是不可持续的。 制度 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利中国农业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 盖庆恩等

“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经济学(季刊)》第13卷第3期

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向外转移是中国过去30年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对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提高农户收入等具有显著作用。

基于中国农村固定调查点2004年-2010年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和浙江的面板数据,对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关系进行研究后发现:第一,男性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效率要高于其他类型,与计划经济时代对各劳动力的分配大致相同。

第二,男性劳动力和壮年女性(35岁-45岁)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会使农户退出农业的概率提高,耕地流出率增大,而且会降低农户农业产出及其增长率。在当前的政策制度下,主要由于农户耕地面积减少,劳动力转移已经对中国的农业生产产生负向影响。

从长远的角度看,中国需要对土地制度进行改革,促进农地流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可以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实现向外转移,从而实现经济的顺利转型,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观点 工作时间减少有利于增加雇员幸福感

伦敦大学 Daniel S. Hamermesh等

“劳工立法有利于雇员吗?

工作时间减少后的幸福感”

NBER工作论文第20398号

上一篇: 销售手机月度与计划 下一篇: 社区民政半年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