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8 20:32:3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择业心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性格。它是成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人的性格千差万别。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按照人的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或内部,把性格分成外向型和内向型两大类。内向型者沉默寡言、小心谨慎,在工作、学习上善于思考,内心情感体验丰富,但视野较窄、容易产生自卑感。外向型者爽朗、大方、能言善辩,在工作和学习上反应较快,说干就干;但情绪多变,往往缺乏坚持性。设想要一个沉默寡言、小心谨慎的内向型性格者去从事推销、公关业务,往往难以胜任。而外向型性格者善于社交,思维灵活,很适合公关。相反,要一个外向型性格的人去做打字员或图书资料工作,他很可能坚持不了多久。
(二)气质。它是人天生具有的心理特征。即通常人们所说的“脾气”、“性格”、“性情”,是指一个人对外部事物的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及动作、言语的强弱和快慢等。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农业院校的学生多数来自于农村,他们的就业牵系着无数农民家庭。因此,我们需要关心和了解当前农业院校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千方百计攻克就业难关。在当前金融危机的社会背景下,有86.8%的毕业生感觉就业压力增大[1],压力同人们的心理适应和健康密切相关,如果不加以适当调控,就会进一步引起焦虑等一些不良的负性情绪,甚至会阻碍人们人格和行为的正常发展[2]。因此,及时关注农业院校毕业生的择业心理,进行及时适度的引导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院校毕业生择业心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我们对全国农业院校的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采用分类抽样、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福建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仲恺农学院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000份。华南农业大学发放2500份,仲恺农学院500份,回收2865份,回收率达95.5%;广东省外的农业院校采用网上投递的方式,发出了3000份问卷,回收1986份,回收率达66.2%。调查结果表明,在目前经济形势下,69%的农业院校毕业生同意“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择业标准也趋于理性化,但是暴露出很多择业心理不健全的问题,统计分析如下:
(一)择业动机急功近利。
据调查,48.6%的毕业生仍把发展的希望寄托在人才拥挤、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85%的毕业生希望留在城市工作,32%的毕业生继续深造目的是能在城市找到好工作,6.8%的毕业生打算回原籍工作,仅有12%的毕业生愿意到人才匮乏的西北地区发展。在“你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及近年一些地方出台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官’的计划等举措的态度”一问中,有59.8%的毕业生赞成,但不愿意去,12%不赞成。这也说明薪水仍是决定选择何种工作的因素之一。可见,大学生在择业中普遍追求较高工资的单位,即使对到基层工作表示赞成,也不愿意去。如果毕业生抱着非中心城市、发达地区不就业的观念,将导致无业可就。
(二)择业期望盲目乐观。
毕业生考虑职业往往从个人的愿望出发,一厢情愿,自以为择业意愿都可以很顺利地得到满足。在调查中有61%的毕业生集中精力寻求稳定工作,比如考公务员和应聘事业单位工作;愿意从事一线工人、服务行业、销售类工作的占被调查人数的15.6%;准备自主创业的占5.2%;45%的毕业生希望自己在5年后“能够成为领导或项目经理”,即成为管理者;仅有21.4%的人将“成为该领域的专家”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他们对岗位标准、收入要求等过高,对择业的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的条件和社会形势都很好。
(三)择业过程消极依赖。
毕业生在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时,往往对自己缺乏清醒的认识,缺乏自主选择的决断能力,不能积极主动地去竞争、推销自己,择业信心不足,“看、等、靠”的思想严重。在校期间没有真正充分地参与到社会中,面临就业往往存在消极应对的情绪;另外,部分毕业生对公平竞争不抱很大的希望,一味依靠父母、亲戚、朋友等的帮忙,存在依赖心理。在“你认为最有效的求职途径”一问中,有57.6%的毕业生选择了“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
(四)择业压力难以缓释。
调查中,63.2%的毕业生对未来的就业形势保持乐观态度;55.6%的毕业生表示曾在求职中遇到挫折,但仍能调整心态积极寻找机会就业;51.8%的毕业生表示感受到竞争的激烈,决心在未来的工作中每天都会很努力;40.6%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所学知识与企业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就业自信心不高,怕胜任不了工作;32%的毕业生认为不善于人际交往,怕处不好同事与上下级关系;55.4%的毕业生存在就业困难,存在紧张、焦虑心理;40.6%的毕业生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以上结果表明: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没有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择业过程中出现焦虑、自卑、怯懦等心理问题,产生较大的就业心理压力。
二、影响农业院校毕业生择业心理的原因探析
毕业生择业心理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企业、家庭和个人均是重要因素。
(一)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是社会提供给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它在时间和空间上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就业起激励、约束、导向作用。毕业生就业总是受到政策设置、经济状况、社会心理环境、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传统的就业理论和现时流行的就业意识形成了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心理环境,毕业生就业动机急功近利,究其深层次的社会根源,是城乡、地区、行业收入差距扩大,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是社会价值导向与现实的冲突[3]。
(二)学校教育因素。
大学以前的教育是基础教育,亦是素质教育。但在我国由于高考的指挥棒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素质教育变成了一种应试教育,紧紧围绕考试来设置教育内容和进行教学活动,学生也以应试的学习方式来接受教育,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养成了一种依附性的学习习惯,这种结果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发展。从大学教育来看,大学教育是按照专业门类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过程。因此,大学生所受的专业教育直接制约着其职业适应的范围。如果大学生所学的专业面较窄,其职业适应的范围就小;反之,职业适应的范围就相对宽广。目前,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开设了很多新专业,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脱节,高校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与市场也有脱节倾向;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不成熟,重理论轻实践,个性化指导业不够,介入实践之后,缺乏统筹规划等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
(三)企业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空间、提供创造能力平台、个人职业发展机会多,易让人产生成就感。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企业对大学生的基本能力即对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专业能力、外语能力等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讲,就业的门槛越来越高,综合素质决定了就业质量。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对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提升的能力指出了方向,但高校人才培养的时间滞后性,导致大学生对相应能力的培养不够,影响了就业,挫伤了大学生就业的自信心。
(四)家庭因素。
由于我国传统观念的积淀,子女与父母之间依赖与被依赖、控制与被控制性较强。受不同情况的影响,大学生在择业中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学生缺乏自主的勇气,依赖于父母的经验,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岗位由父母作主;有的父母怕子女缺乏经验,生活阅历浅,控制子女的择业行为,不允许其自己作主;有的父母支持和鼓励子女主动选择,自己作主,并提供参考意见。这几种影响方式,对毕业生择业所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毕业生对父母的依赖程度或受父母控制的程度更深。也有的毕业生因为父母的从业境况或能力欠缺等原因,让较有影响的亲友作主或征求其意见,根据其认同与否决定自己的择业去向。另外,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子女性格、爱好、兴趣等的培养和熏陶,直接影响其职业能力的发展。
(五)个人因素。
目前,据用人单位反馈,应届毕业生到岗工作,对所学专业实际知识应用率低,多数毕业生所学过的知识根本无法转化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而且存在就业理念滞后,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存在“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 等认识误区,价值判断盲目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产生高期望值的盲目求高心理,往往使自己与很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还存在自卑自负心理,使毕业生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求才若渴的用人单位,甚至把自身的长处也退化成了短处,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与择业。
三、改善高校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对策研究
在当前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社会、企业、高校、家庭、学生个人五个方面的积极协调和配合,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克服不良的择业心理。
(一)政府担当毕业生就业后盾,创造健康的社会就业环境。
解决大学生的择业问题,需要健康的社会就业环境。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的创造要求政府成为毕业生就业后盾,提供政策支持,破除就业壁垒;加强就业市场建设,便于人才流通;建立一种政府“埋单”的人才储备机制;通过立法,明确用人单位承担就业责任等。同时运用社会舆论大力宣传社会责任意识,弘扬奉献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引导观念的更新;引导大学生把人生理想同国家需要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志愿与国家需要、自身选择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自觉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破除“高端意识”到中小企业去,修正大学生急功近利的就业动机。
(二)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强校企合作,广开就业渠道。
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有:目前社会大环境不理想;毕业生多,就业岗位少;成绩欠佳,怕吃闭门羹;找个工作不难,找个好单位难;家在农村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和一定的经济实力;父母对自己就业期望过高;所学专业不能对口;对现实社会有恐惧感,怀疑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担心自己就业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关系[4],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要的人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等。企业作为就业强有力的吸纳力量,应加强校企业合作,广开就业渠道。企业提供人才需求能力要求为高校提供培养方向;高校开设相应能力和素质培养课程;培养的人才可以到相应的企业进行实践和就业,让高校毕业生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和奋斗目标,就业压力就会大大降低。
(三)高校加强教育改革,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学生正确择业观。
高校要不断地根据社会职业的需要来设置专业或对业已形成的专业结构进行调整,扩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增强其适应能力。针对毕业生知识面较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动手能力不强、组织管理能力不高等问题,高校应努力通过改革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以培养专才与通才相结合、文理交叉、工管相兼的复合型人才。高校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与否对大学生求职、获得工作和适应工作的能力有重大关联[5]。因此,高校应抓住机遇,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强化大学生就业的内在因素。高校也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努力克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及享乐主义的消极影响,帮助学生处理好就业与择业的关系,处理好择业“三要素”的关系,引导其把为社会尽义务、作贡献放在首位,以寻找到建功立业的最佳位置,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尤其是农业院校要加强学农爱农教育。
(四)家庭发挥协力作用,助高校完成择业观教育。
大学生所受的来自家庭教育和大学期间不同内容的教育诸如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就业指导等,都具有互补性。前一阶段所受教育的欠缺,可能得到后一阶段的补充;各种教育内容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可以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家庭应发挥协力作用,帮助高校完成择业观教育。同时,大学生应当自觉认识自己成长的家庭环境与受教育的条件对其个性形成的影响,并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自己的不利因素,全面提高素质,为求职择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五)毕业生自身应主动提高素质,结合实际,调整就业心态。
毕业生应正确评价自己,了解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清晰地看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影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一次就业能够解决一辈子工作问题的现象不复存在,还可能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处境等。应学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能力和素质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努力通过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增强就业能力,摆脱依赖心理,自立自强。毕业生要明确求职择业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社会、接触社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锻炼和健全自己的人格,了解自己人格的不足和缺陷,使自己的人格更加成熟和完善;要积极参与竞争,不怕挫折,在竞争中寻找自己的位置,靠真才实学,在竞争中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发展自我、实现职业理想。
因此,目前高校毕业生在择业心理方面存在一些不健全的方面,尤其是农业院校的大学生还要加强学农爱农和深入基层发展的教育,以树立正确的择业心理,这需要国家、社会、企业、高校、家庭和学生个人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汪歙萍.上海大学生就业取向调查及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5,4:25-28.
[2]何莹.大学生及其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
毕业生择业心理是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毕业生择业心理深受其认知水平和能力、情绪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1.功利的择业心理。受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毕业生在择业时注重经济效益,片面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只讲索取,却忽视对社会的贡献,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此,这些毕业生在选择用人单位时挑三捡四,不愿去基层工作,部分毕业生宁愿选择待业在家。
2.犹豫的择业心理。择业就是对机遇的一种把握。当前有相当多的毕业生在择业时,总是抱着“这山望着那山高,这花望着那花俏”的侥幸心理选择用人单位,以致于犹犹豫豫、患得患失,最终错过适合自己的岗位。
3.依赖的择业心理。部分毕业生在择业定位上缺乏独立的决断能力,在择业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依赖心理。在职业选择上较多地甚至完全地将就业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依赖父母、学校、老师和社会关系帮自己找工作,等待单位找上门。
4.自负的择业心理。在择业过程中,部分毕业生自恃在某方面具有优势或特长,过高估计自己的就业优势,产生高人一等的自负心理。这些毕业生在求职中“眼高手低、浮躁虚夸”,对一般单位不屑,理想中好的单位又去不了,结果错过好机会。
5.自卑的择业心理。有些毕业生由于学习成绩平平或专业滞销或自感出身寒门或性格等诸多因素影响,总觉得自己生不如人、技不如人,以致过低评价自已,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缺乏自信和勇气,面对应聘心里发怵,觉得自己不行。
6.盲从的择业心理。盲从是指个体放弃自己的主观判断和选择而盲目追随大众,采取顺从行为的心理倾向。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从众心理是较普遍的,如招聘会上,毕业生认为只要单位给予的报酬多、地方好、条件好就行,特别是看到应聘的人多,就跟着去应聘,非常盲目。
7.嫉妒的择业心理。嫉妒是人性弱点之一,嫉妒心理有着相当的普遍性。一些毕业生嫉妒心特别重,在择业中惟恐周围同学、特别是平时与自己“平起平坐”甚至不如自己的同学已经或即将签约比自己好的单位,轻者自己羞愧、愤怒、怨恨,重者讽刺挖苦、挑拨离间。
二、高校毕业生择业心理误区成因分析
1.客观原因
(1)就业外部环境不宽松。十五期间,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三峰叠加”的就业形势,客观上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外部环境的不宽松。
(2)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是就业的东中西部的区域结构性矛盾、城乡就业结构性矛盾、事实需求与现有编制结构性矛盾。二是人才培养体系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就业群体学历结构与社会对人才学历要求不适应;就业群体专业结构与人才市场需求结构不适应。据统计,现在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后,80%从事的都不是原专业的工作。
(3)学校就业指导的缺失。据广西就业部门对广西大学等4所高校1566名2006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32.75%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尚未得到充分重视”;37.25%认为学校“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58.75%认为就业指导教师“同毕业生沟通和个别咨询、指导不够”。学校就业指导的缺失,影响了毕业生顺利就业。
(4)媒体过度渲染就业难度。近年,媒体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消极报道,加剧了大学生心理压力,导致大学生对就业前景悲观失望。据广西就业部门对2003届18所高校10519名毕业生问卷调查显示,有26.77%的被调查者对就业前景有信心;对广西大学等4所高校1566名2006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仅10.8%的被调查者对就业前景有信心。
2.主观原因
(1)角色转换不充分,就业观念滞后。转换角色是指大学生从“天之骄子”转换到现实的社会求职者。但由于传统观念、社会舆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仍有相当部分大学生,仍自诩为社会精英,不能以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参与职业选择和就业竞争。
(2)自我认知不完整,自我评价不客观。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全面认识和把握;自我评价则是依据认知分析评价自己。部分毕业生对自己兴趣、能力、特长等认知不全面、评价不客观,出现职业定位偏差。
(3)就业心理准备不到位,心理承受力不强。毕业生大多具有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以求在所学专业领域能尽快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面对就业,由于心理准备不足,毕业生往往感到紧张、烦恼、不知所措,表现为焦躁、忧郁、情绪波动大等。一旦遭遇择业挫折,则一蹶不振。
三、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指导的方法和内容
1.加强就业指导,促进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其必然要求毕业生择业观念实现从“社会精英”到普通劳动者的角色转变、从一步到位向动态就业、从等待就业向自主创业、从“到沿海去,到国外去,到赚钱最多的地方去”向“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等一系列就业观念的转变。因此,必须加强就业指导,使毕业生了解就业环境和形势,树立竞争就业的意识和动态就业的观念,实现以良好的择业心理状态合理择业、顺利就业。
2.启动素质测评系统,促进毕业生客观自我认知。“知人者智,知己者明”,“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准确的自我认知相当困难。为此,可启动素质测评系统,综合运用自我心理、气质、职业规划等测评手段自我评判,形成一个正确的自我评价体系,使自我认知具有客观性和全面性,初步明确自己的发展潜力、能力倾向和存在不足,最后,结合就业期望和职业方向,明确自己的职业倾向和择业定位。
3.模拟挫折应聘,增强毕业生求职心理承受能力。模拟应聘是一种深受毕业生欢迎的就业指导教育模式,高校可紧密结合就业市场招聘实际,在指导课程内模拟招聘者挑战求职者心理素质的全过程,让毕业生体验求职不安、矛盾和尴尬,经历择业挫折,以此增强毕业生择业心理承受能力。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塑造毕业生的良好心理素质。社会阅历浅和心理发展尚不成熟使毕业生面对严峻就业形势存在焦虑、抑郁、自卑冷漠等心理障碍,恐惧择业。为此,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危机感和抗挫折意识,提高毕业生抗挫折能力,增强其心理承受、自我调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参与竞争。
5.加强就业心理指导,促使毕业生形成良好的择业心态。由于就业心理咨询和指导工作滞后,造成就业心理指导的缺失,容易使毕业生陷入种种心理误区。因此,高校应前瞻性地加强就业心理指导,促使毕业生形成健康择业心态。如指导毕业生择业时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指导毕业生怀着必胜的信心去择业;指导毕业生加强自身思想修养,消除私心杂念,克服择业嫉妒心理。
四、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指导的建议
1.加快专职就业心理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目前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大都没有学过心理学,缺乏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和基本的就业心理指导实践经验。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师资的教育、培养、提高,将优秀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加快专业就业心理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力求实现毕业生无心理障碍就业。
2.构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体系。为加强毕业生心理指导和教育,高校应成立心理学和就业指导专家参与的由校学生工作、就业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校级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全面负责学校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协调和运作;各院系成立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指导小组;同时,院系根据实际情况成立毕业生心理健康自助小组。以此形成心理咨询机构专业人员、院系心理咨询指导小组成员和毕业生自助组织等三个层面,形成三级工作网络,为保证毕业生择业心理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一、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障碍及其表现
心理障碍指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或倾向。它是由心理压力和心理承受力相互作用,使人失去了应有的心理平衡的结果。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主要有:
(一)自我认知失调
1.自负心理。有部分毕业生自认为很有才华,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应该有个好的归宿,因而傲气十足。一旦产生自负心理,很容易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使自己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很大反差,如果未能如愿,他们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从而产生孤独、失落、烦躁、抑郁的心理。
2.自卑心理。某些毕业生因自己不是名牌学校毕业、专业不热门、人长相平常,既没有权势关系可利用,又没有金钱支持,总之,别人具有的先天优势自己都没有,自卑感油然而生。在择业中,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和勇气,看不到自己的优势,不敢竞争。过度自卑,使这些毕业生产生精神不振以及沮丧、失望、孤寂等心理。
3.攀比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在求职活动中往往显得缺乏主见,极易受别人干扰。他们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到别人的就业取向中,即使有的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为某个方面比不上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都放弃了。而且这种心理往往会延续到就业后,带着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
(二)情绪困扰
1.焦虑心理。由于种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临近毕业还没有落实就业单位,心理普遍有焦虑感。特别是一些基础学科专业、或学习成绩不佳、学历层次不高的大学生以及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焦虑。他们往往会表现为心神不宁,意志消沉,萎靡不振,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影响顺利就业。
2.急躁心理。大学生择业中常常出现忧心忡忡、烦躁不安、心理紧张、无所适从等现象。有的恨时间过得太慢,有的怨用人单位选人条件太苛刻。一旦发现职业选择未能如愿,又后悔莫及。
3.挫折心理。在就业问题上大学生受到挫折,是因为他们的去向和抱负不能为社会和亲友所理解和接受,从而产生了怀才不遇的感觉,感到苦闷、失望、无奈和悲观。如果在挫折中不认真反思,失去理智,盲目地一意孤行,就有可能形成人格障碍。
(三)人际交往障碍
1.依赖心理。有的大学生不能自主地选择就业单位,总想依赖社会关系,依赖学校和老师,甚至依赖父母和亲属为自己找工作,或当要做出选择时自己又不能决断,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从而失去了职业选择的机会。
2.羞怯心理。羞怯是指有的大学生在求职面试中常常出现面红耳赤、张口结舌、语无伦次,把面试前辛辛苦苦准备的“台词”、腹稿忘得一干二净。有的谨小慎微,生怕一句话说错、一个问题回答不好影响自己的形象。
3.问题行为。问题行为,即违背社会规范的适应不良的行为。常见的有损坏东西、报复、迁怒于人、拒绝交往或过度消费、酗酒等。
二、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归纳起来有:
(一)客观因素
社会价值导向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和竞争,唤起人们的热情和积极性的同时,也促使人们最大限度地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实现人生价值。如获得高薪、职业待遇提高等,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了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倾向。
家庭因素,如父母的价值观、家庭经济情况等的影响。有的学生来自于偏僻落后的农村,希望自己能够去一个远远高于自己生活环境的地方生存发展。而下岗职工则希望子女大学毕业后能到层次较高的单位,不希望子女碌碌无为、平平庸庸。所以,这些学生在择业时必然要考虑物质利益,更重视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
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我国传统封建主义糟粕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观。在大学生中存在着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
另外,就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体制而言,还不能完全实现大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过渡,无法让他们在心理能力上完全适应社会的要求。这也是造成大学生择业心态不正常的原因之一。(二)主观因素
大学生们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主体意识较强,在探寻人生价值过程中崇尚“自我”,主张“自我选择”、“自我成才”、“自我发展”,突出强调个人价值,追求人格独立。在贡献和索取之间,在义与利的价值选择上,功利色彩日益浓厚、“务实”。表现在择业上便形成了追求个人价值实现、才能的发挥和较高的物质待遇,寻找良好的工作环境。他们把过去那种“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老三到”变为“到外资企业去,到国外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的“新三到”。“新三到”实现不了,心理失衡、心理障碍的发生就在所难免了。
三、大学生择业心理的调适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让大学毕业生懂得如何去调适自己的心态,以减轻或消除心理障碍,用健康的心态去求职择业。
(一)客观地认识自我
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及行为的某一方面或整体的评价过程。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择业的基础。客观全面地分析自己的实力,作出对自己实事求是的评价非常重要。大学生应该全面恰当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理想、价值观、素质、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知识,甚至身高、外貌等,不要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而自大,也不能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长而自卑,要在实事求是地肯定自己的长处的同时,善待自己的不足,通过努力逐步克服缺点。以社会需求标准来衡量自己,把个人客观性与社会客观性统一起来,注重以个人服从社会。认真分析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看看自己具备了哪些,不能把就业理想建立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上。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的择业观,即大学生由毕业走向社会时选择职业的观点和态度,实质上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在择业问题上,价值观不同,择业态度和行为会有所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功利化和务实化,影响部分学生过分注重物质待遇,出现不顾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倾向。
职业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职业就是选择自己的未来,因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十分必要的。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必须要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充分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起报效祖国、献身社会的责任意识,树立竞争和拼搏意识,自觉地服从社会的需要,到基层去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大学生在择业时必须具备超前意识、危机意识、社会意识,把价值观由个人本位转向社会本位,明确“自我实现”是一个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
(三)调整择业期望
择业期望是指大学生对职业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个人愿望的评估。适中的期望值是大学生正确择业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大学生的择业期望值必须选择恰当的定位点,突出重点,扬长避短,选择适合发挥自己才能和施展抱负的职业。不能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向把握就业机会,主动出击,力争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四)增强自身的就业力
大学生就业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就业的质量。所谓就业力,简单概括就是就业竞争力,它包括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和求职能力。其中,工作能力实际上就是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同时,大学生应具备适应环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学校园与社会毕竟有差距,甘于从基层做起,吸取经验,关键就是依靠适应力。还应有一定的求职能力,包括个人面试素养,前期准备工夫等,这些不是一朝一夕“临时抱佛脚”可以换来的,而是要长年累月地锻炼。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与“就业力”的缺失不无关系。
(五)提高抗挫折能力
当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为毕业生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同时也给毕业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们纷纷加入到竞争的行列中去,在竞争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在竞争中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是竞争遵循的是优胜劣汰的原则,是成功与失败俱存的。参与竞争就难免遇到挫折,毕业生应当对择业中的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敢于面对现实,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提高心理素质的一场考验。要及时减轻思想负担,消除急躁情绪;要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冷静、理智地分析择业挫折产生的原因,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系;要根据客观实际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择业目标,使之适应社会的需要,然后为实现这个目标做出努力,绝不能一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怨天尤人,一蹶不振。
参考文献:
自从南丁格尔创建现代护理事业以来,护理工作就不断是以女性为主导的职业。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服务模式的改变,如今在全国不少医院里悄然出现了"护士先生"。由于受到长期以来"女护士一统天下"这种传统观念以及目前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不理想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的男护士很难终身于护理岗位,这就造成了男护士短缺的现象。
通过对我院10名男护生的择业观念、角色适应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多数男护生选择护理专业并非他们第一志愿,认为传统观念中,男性在社会和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而护理工作多是琐碎的生活护理工作,这与传统中的男性应当做的事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他们在社会交往中不自信。通过分析男护士职业优势,以及社会对男护士的需求,使医疗单位、患者和家属及男护士自身正确认识男性在护理领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从而树立起男护士的社会职业形象。
1 介绍两位男护士
1.1中国第一位获得南丁格尔奖的男护士(巴桑邓珠) 巴桑邓珠,四川省甘孜州人民医院副院长。数十年来,在平凡的护理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倍受广大患者的厚爱,在实际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2003年8月,被授予南丁格尔奖奖章。这也是我国第一个获得南丁格尔奖的男护士。
1.2中国第一位男护士长(徐国彬) 徐国彬,江苏兴化县人,1986年考入南京医科大学,志愿表上填的是"服从分配",所以"服从"到了高级护理专业。1998年,徐国彬成为脑科医院精神病区护士长,2002年成为神经科护士长,也是我国第一位科班出身的男护士长。
徐国彬说:"每种工作都需要人去做,我觉得男人做护士也没什么不好,至少我可以帮助患者不放弃男人般抵抗的意志,我要他们体会到来自一个男性对他们生命的最高尊重。"
2 我院男护生临床带教调查分析
对我院10名大专以上学历的男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的10名男护生中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只有3人,在校期间参加专套本的有6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让被调查者根据主题罗列选择护理专业的相关原因,以及实习期间的心理和角色转变。根据所记录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并结合临床带教经验总结如下:
2.1和患者主动交流少 大部分患者很少在临床上见过男护士,往往把男护士当成实习医师,不会主动询问有关疾病的护理知识,而男护生又不愿主动向患者介绍自己的身份及疾病的健康教育。
2.2和带教老师交流少 男护生很少主动向带教老师请教和提出问题,普遍存在"无问题可问"的心理。很多老师也认为男护生将来改行的可能性大,指导也不如女护生更细心。
2.3自尊心极强 由于男护生对自身角色有一定的排斥心理,介意患者及家属对其选择护理专业的好奇,他们会对此类问题的询问产生反感。对测量体温、整理床单位、生活护理等基础性操作主动性低,他们认为这些应是女护士的工作。
3 男护生临床带教思路
3.1宣传男护士的职业优势 男护生的力气大,处理突发事件比较稳重,在为瘫痪患者翻身、抢救危重患者时让他们参与,使患者、家属及男护生自己充分认识到他们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3.2鼓励男护生主动与患者交流 平时多与男护生沟通,突破心理障碍,让他们知道择业的优越及患者的需求,主动与患者交流。
3.3列举我院男护士发展前景 我院近年来招进数十名男护士,分别在急诊科、ICU、手术室等重要科室,医院及护理部领导都很重视。
4 男护士的职业优势
男性从事高压性、高体力强度的护理行业,在某些方面具有女性无法比拟的优势。无论是从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的角度,还是从护理科研的角度,护理专业均会因为男性的加入而更趋完善、更加合理、更加科学。
4.1男护士的身体素质明显强于女护士 护士是一个劳动强度很大的职业,由于女性担任的社会角色过多,精力和时间受到限制,而男性则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我科室09床李邦华是一位长期卧床的患者,体型偏胖,床上移动及每2h翻身1次需要几名女护士同时协作,若有男护士参与便能减少一半人力。
4.2男护士遇突发事情控制能力强、决策能力强 医院的ICU、急诊科、精神科、手术室等很需求男护士,在突发状况时男护士更能及时、果断地处理。比如在精神科,部分患者有兴奋、躁动情况,存在自伤、伤人和毁物的可能,女护士很难对他们施行维护性约束,而男护士则能很好地处置并控制紊乱场面。
4.3某些特殊操作更适合男护士 由于性别因素,当涉及某些男性患者特殊的护理(如隐蔽性操作:导尿)时,有90.5%的男性患者表示更愿意接受男护士的护理。同性护理可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
4.4有利于护理团队的开展 男护士的参加有利于树立一个均衡、高效的护理团队。女护士们都乐于与男护士共同值班,不但能够减轻心理压力,还可防止同性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纠葛。护理工作是一项集脑力、体力于一身的需24h连续效劳的行业,男护士的参加无疑会使临床护理资源得到优化组合。
4.5科研管理优势 男护士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逻辑思维强,在科研和管理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在专业广度和深度等方面会主动钻研。他们善于组织管理、分析决策、敢想敢干,影响力普遍强于女性。由于男性处事方式、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与女性的差异,使男护士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医院体制的改革,为护理事业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
5 建议
5.1我院可与随州市的中学组成合作单位,让即将毕业的中学生志愿来医院学习,亲自感受临床护士一天的工作。增加他们对护理行业的认知,扩大护理院校男生的生源。
5.2我院可以组建男护士协会,让他们有种专业归属感,护理管理者要重视男护士的心理健康,使他们从容面对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协会还可做些招募宣传活动,鼓励我院男护士邀请身边的男性朋友加入护士行业。
1、攀比。俗话说:这山望着那山高。如果这句话用在激励自己积极进取方面无可厚非,但如果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处处与别人比高下就不可取了。事事攀比者,在求职活动中往往显得缺乏主见,自信心不足,极易受他人干扰。把注意力过多的集中到别人的就业取向上,持这种心理谋职,无异于逼着自己和别人同走独木桥,难免失败。
两山相比谁为高?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个“仙”就是发挥自己优势的工作岗位。若想攀比,就要憋着一股劲,比一比将来谁的贡献大、成绩多。
2、从众。从众心理是在社会或群众或群众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顺从行为的心理倾向。国外有位心理学家做了个实验,组织了15位助手以不同的人数,上街上去望着马路对面一幢大楼6层的窗口。实验结果是,当一个助手望时,只有4%的行人跟着看看;5个助手时,有16%的行人会停下脚步一起望;10个助手一齐看时,增加到22%;15位助手全站在一起望6楼时,有40%的行人成为停下来抬头遥望的从众者。从众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普遍心理,与人的自信心、年龄、性别、文化的差异有关。这种可笑但却普遍存在的行为,在择业时,也常常出现。
中职毕业生择业从众心理主要表现为愿意到大城市、大机关工作。其实,到大城市、大机关工作并不一定是你最佳的职业选择,只是从众心理影响的结果。古往今来,大多成才者,都力求摆脱从众心理的束缚。
3、好高骛远。好高骛远也是妨碍求职择业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虚荣心过强者,在择业中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社会知名度高、经济上实惠的就业岗位,这些人不从发挥自身优势出发,不考虑自己的竞争能力,甚至不考虑自己的专长爱好。他们选择职业是为了让别人羡慕,做给别人看,而不是为自己寻找用武之地。
选择职业时应首先自问――我需要什么样的工作?我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我能得到什么样的工作?经过冷静思考,得出结论,并付诸行动,才可能真正丢掉虚荣心理的思想包袱,选择真正属于自己的职业。
4、自卑。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一种不健康心理状态。众多的大学生中,中职生往往会产生学历劣势感。一些用人单位观念错位,“学历为本”让大家过分看重学历的高低,似乎无论从事何种岗位,都希望学历越高越好,是中职生产生择业自卑心理的外部条件。
中职生在择业时,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勇于显示自己的长处。近年来,用人单位的用人理念正在逐渐转变,中职生就业的外部环境也不断改善。
二、中职生择业的方法误区
1、就业信息过少或缺乏筛选。有些中职生择业时站在就业信息的沙漠中不知所措,职业信息的缺乏,使中职生很难恰当地职业定位。盲目追求当下时髦的职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心理困惑和迷茫。
一、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
1.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表现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下四个方面
(1)自负心理。这种心理主要集中在成绩较好的毕业生当中。他们往往被社会公认为学习成绩优秀,勤奋好学的榜样。因而产生自负心理,择业要求过高,在择业过程中容易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
(2)自卑心理。这种现象与自负心理截然相反。一些成绩较差或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面对当今社会日益尖锐的激烈竞争,总觉得自己“先天不足”,做事及做人都缩手缩脚。自卑使他们缺乏自信心和竞争力,参加面试时心理忐忑不安,心理承受能力极差,遇到挫折概率较大,容易一蹶不振。
(3)急功近利心理。有这种心理现象的学生往往在择业时看重职业的性质,自己的地位和报酬,一心只想进大城市,大机关,到挣钱多待遇好、工作轻松的单位,或渴望一步到位,这种心理不仅脱离实际,而且不利于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4)依赖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特征的大学毕业生可分为两种倾向。一是依赖大多数的从众心理,自己缺乏独立的见解,虚荣心和侥幸心理会使他们改变原有的自我期望,而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切合自身实际的选择;二是依赖政策,依赖他人的心理,他们不是主动去选择积极参与竞争,而是坐等学校给自己落实单位,或者依赖家长与亲友走后门、托关系,甚至让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一切由家长包办。这会使得这些大学毕业生失去更多的机会。同时,依赖心理也反映了这些大学生缺乏开拓能力和竞争精神。
2.产生上述择业心理的主客观原因
(1)追求自我价值的完全实现是影响大学生择业心理的根本原因
调查表明,目前许多大学毕业生更看重自己所学的专业,愿意在工作中把所学的知识最大限度地应用上去,并以此为工作追求的最终目标。例如,有些毕业生说,他们很愿意在实力雄厚的企业干一段,有条件后就自己干。甚至个别大学生毕业后就马上自己办企业,开始在创业的艰辛中体验丰富的人生。
(2)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择业心理的重要因素
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相互选择,在双方自愿,平等的前提下确定劳动关系。而在劳动力市场中,一条最重要的规律是,工资影响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所有方向和运行的全过程,工资因素调节着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关系,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和行为。
(3)大学生择业心理还受职业的社会意义和地位而影响职业的技术性,职业是否与个人兴趣爱好相符,职业的劳动或工资条件以及职业的经济收入与物质待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怎样调适大学生择业心理
1.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引发各种心理问题,这样既不利于个人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求职就业,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是影响及大。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心理调适的积极作用,提高自我调适的自觉性,增强承受挫折,化解冲突和矛盾的能力,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利择业。大学生择业时,自我心理调适主要途径如下。
(1)树立新型的就业观念
大学生在择业时,其头脑中的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在遇到择业期望无法满足、就业理想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应树立“先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
在现实工作岗位力争培养自己的兴趣,或积极创造条件,积蓄力量。在可能的条件下继续向原有的职业方向努力,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
(2)认识自我,增强职业适应能力
择业过程也就是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认识自我,调整自己,是在求职路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大学毕业生缺乏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客观评价,或因估计过高而盲目自信,或因估计过低而信心不足,这都将导致择业过程中的失败。
(3)不拍挫折,积极应对择业压力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正确认识挫折,明白人生的道路不是平坦的,挫折与竞争相伴随,挫折与创造相伴随,挫折与人生相伴随。要成功,必须战胜挫折;要成才,必屡经挫折。挫折对身心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使人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潜能,使自己的知识、经验、技能、技巧和智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有利于冲破障碍,战胜挫折,超越自我,实现目标。
2.大学生择业心理自我调适的具体方法。大学生要控制自己的心境,自觉地调整内在的不平衡心理,增强心理素质,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就需要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心理调适。
(1)自我激励法。主要是指用生活中的哲理,榜样的事迹或明智的思想观念来激励自己,同各种不良情绪进行斗争,坚信未来是美好的。因为失败,挫折已经成为过去,要勇敢的面对。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要相信自己的实力,通过自我激励,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感,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
(2)注意转移法。注意转移法是把指把注意力从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上,当不良情绪出现时,可以使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寻找一个新颖的刺激,激活新的兴奋中心,以抵消或冲淡原来的兴奋中心,使不良情绪逐渐消失。
(3)适度宣泄法。是指当遇到各种矛盾冲突引起不良情绪时,应尽早进行调整或适度宣泄,使压抑的心境得到缓解和改善。宣泄的较好方法是,向你的挚友、师长倾诉你的忧愁或苦恼,使不良情绪得到疏导。在倾诉烦恼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理解,获得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增强克服困难的自信心。也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消除压抑心理,恢复心理平衡。
上述心理调适方法都是一些应变方法,而最主要的是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择业要充满信心,要注意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豁达、乐观的态度,不要惧怕困难、挫折,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同时,社会、学校和家庭各方面也应该提供热忱的关注和积极的引导,帮助大学毕业生面对现实,排除心理困扰,缓解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促使他们尽快实现角色转换,顺利走向工作岗位。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6-0116-03
一、成才意识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
大学生一进校就要让他们确立成人成才意识。首先,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教育方针的教育,要让他们感觉到党和人民对他们所寄予的殷切期望,使他们知道自己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从而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其次,要让大学生明白在成人成才的关系问题上首先要成人,然后才是成才。只有成为一个热爱祖国、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诚实守信、讲究公德、遵章守纪的人,他的才才会对社会有益,否则,就可能是才越高对社会的危害越大,这样的人才社会是不需要的。
利用入学教育的机会对大学新生进行专业思想的教育。第一,要明确本专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让学生意识到选择、学习本专业的价值,从而对专业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第二,要让学生知道本专业所属学科门类,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有哪些,以便学生将来择业时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从而树立起择业、就业的信心。第三,要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目前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有哪些难题需要去攻关解决,以及国家的政策导向,使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目标性。第四,要让学生知道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需要学习哪些具体课程以及这些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2] ,以便学生能够在脑海形成一个知识结构图,最终把这门专业学好、学活。
让学生多了解些目前生产工艺或生产过程的状况,使大学生在择业时增强成功的信心。在开始学习专业课的时候,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本门课程所讲授的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生活中常见的哪些用品或现象是与本门课中的知识相关的,目前生产中普遍采用的工艺或过程是什么,有哪些技术属于高新技术,有哪些难题还在研究或探索之中,这些难题破解之后将会产生多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生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就会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也就不会枯燥无味,由于对生产实践有较深入的了解,所以,在择业时就不至于出现想求职又不敢应聘的现象(即恐惧心理)[3],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也能很快将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自己获得成就感,工作也就会越来越愉快、越干越有劲,自然也就会取得成功。有了成就就不必担心淘汰,即便遭遇淘汰,也会因为有了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的经验在下一次的择业中顺利地找到归宿。
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合适的就业期望值。
第一,目前大学生就业买方市场已经形成,用人单位面对众多的应聘者当然就有更多的选择了。物稀为贵,物丰价廉。一是在提供的薪酬标准不降的情况下可以对应聘者的学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在对应聘者的要求不提高的情况下,具有了降低薪酬的空间。面对如此的形势,毕业生还要坚持低于什么样的待遇不去、达不到什么样的环境不去的话,那么毕业生的这种择业期望就是不合时宜了,必然就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单位了[4]。另外,由于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需要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5]
第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从业观,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所服务的单位负责。对自己负责,就是要使自己的专业特长得到发挥,使自己的所学得到巩固和提高,为长远的发展提供一些知识和能力的积累[6]。对所服务的单位负责,就是要体谅到单位在用人方面的成本,包括进入人才市场的费用、培养人才的费用以及为人才提供的配套设施的费用,虽然毕业生本人并没有直接得到这些费用,但单位却是因为毕业生才付出了这些费用,而且是必须的。作为毕业生应该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工作中应该加倍努力以报答单位的知遇之恩[7],不辜负单位对自己的期望。
第三,鼓励动员学生面向艰苦地区、边远地区择业,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对于高校毕业生以从事自由职业、短期职业、个体经营等方式灵活就业的,各级政府要提供必要的人事劳动保障服务,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保障。[8]
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连续扩大招生规模,全国高校毕业生急剧增加,而社会就业岗位却相对稳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压力,在就业市场上遇到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从高职毕业生自身角度出发,高职院校毕业生多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虽然现阶段就业难,但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需求量很多,在一些发达地区常出现“用工荒”的现象。但是,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从未走出校门,缺乏社会经验,动手操作能力差,又往往不愿接受基层工作,致使供求出现脱节的现象。因此,转变高职生择业观,调整择业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职生的心理特点
(一)自尊与自卑心理并存,经不起挫折
高职生的身份往往与他们的理想存在落差,再加上同学间生活水平的差异,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因素,使他们心理不平衡,他们表面上显得很坚强,甚至很自负,但事实上内心脆弱而自卑,害怕面对挫折,往往经不起困难和失败的考验。
(二)情感丰富,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
高职生的思想活跃,内心情感丰富,大多数情况下能理性地思考和行动。但是,较容易出现冲动情绪,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控制能力,常常为自己的自制力不强而苦恼,并且容易受内在情绪和外在环境的干扰,自己想做的事做不到,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又不能实现,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事情往往也缺乏毅力和恒心,制定好的计划也往往会半途而废。
三、高职生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一)消极自卑,踌躇不定
自卑心理是高职生择业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很多高职生因所学专业不好,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不如别人,往往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用人单位,不能向用人单位展现自己的特长,表现畏首畏尾。
每年高职院校都会吸引很多用人单位来校招聘,但不少毕业生就是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总认为有好单位在后头,等回过头来想与这些单位签订协议时,时机已经错过。
(二)眼光过高,期望值过大
毕业生在找工作时过多看重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住宿条件,而不是看自己的个人能力、特长和抱负能否得以施展,是否有发展潜力等。
(三)所学专业与职业不对口,产生矛盾心理
所学专业是毕业生的专长,很多毕业生在择业时多考虑与专业相符,从事所学专业方面的工作。但是大学生在报考大学时多趋向于当时热门的专业,而当时的专业又不符毕业时对人才的要求,这样就使原来热门专业的毕业生难以适应现在用人形势的变化,致使高职生的择业遇到很大的困难。放弃原来专业会觉得非常可惜,不放弃又难以顺利就业,因此内心矛盾重重。
(四)家庭因素导致工作地域选择矛盾
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大多希望他们毕业后回到自己身边。那些在读书期间谈恋爱的学生们,毕业时为了能在一起,想尽了办法。但由于父母的期盼,又增添了许多烦恼。男生希望女生到自己家乡落户,而女生又希望男生到自己父母身边安家。这就使得毕业生在择业时心理倍受煎熬。
四、心理调适,成功择业
(一)立足实际,剖析自己,树立良好心态
毕业生在择业时,要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尽量扬长避短,正确地和他人作比较。既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自鸣得意,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自暴自弃,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及时转变自己的心态。只有这样,在择业中才能树立良好的心态,获得理想的职业。
(二)认真做好求职前的准备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经常举办模拟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模拟的招聘现场,使毕业生在招聘活动中体会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以及如何做好招聘的准备工作,直接从模拟的招聘现场中积累经验。毕业生参加模拟招聘活动,可以全方位地为择业做好各种准备,从而增加在以后择业中取胜的机会。高职毕业生求职,首先就是要通过向用人单位递交个人简历来介绍和推销自己。个人简历是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有关情况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dual influence of the college expansion plan and financial crisi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robl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is paper adopt the method ofquestionnaire and establish relevant data files by spss. It concludes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onsideration whe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choose their careers. Combined with hot issues of employment, this paper analyze them by using the idea of the game theory and read employment policy provided by government.
Key words: questionnaire ; spss ; consideration ; game theory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和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金融危机的阴霾还未散尽,高校的招生比例仍在扩大,双重影响下的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文利用大学生择业考虑因素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心态变化,并联系社会上广泛讨论的热点问题“公务员热”,“二线城市热”,“跳槽频繁”等问题,运用博弈论的思想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研究方法: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内蒙古工业大学大四学生,所有问卷全部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共发问卷34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324份,有效回收率为95.29%。
研究工具:
本文采用的研究工具为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一共设置了10项因素,要求被调查者就其选取的相应因素进行打分。这10项因素是从社会调查报告实例中提取出来的,见参考文献[1]。问卷采用五级评分,其中1分为非常不重要,2分为不重要,3分为一般,4分为重要,5分为非常重要。
数据统计方法:运用spss进行描述统计分析。
数据统计与分析:
建立有效数据文件:
首先在获取324份有效问卷后,开始建立spss数据文件。其次,根据问卷中提出的十项问题,逐个输入数据,直至输完324个个案,建立好数据样本。
统计结果和分析:
2.1统计结果
通过采用spss描述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统计结果:
描述统计量
从表中均值这一项,可以明显地看出90后大学生择业考虑因素的重要性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收入>员工福利 >工作是否稳定 >工作是否轻松 >一线城市 >单位的规模和名气 >工作的社会声望 >企业文化 >能否发挥专业特长> 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
2.2数据评估
根据spss输出表显示的数据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2.2.1收入和员工福利成为了择业考虑的首要因素
收入和员工福利的均值以4.88,4.76遥遥领先,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把经济待遇是否优厚看作择业的首要标准。在金融危机和高校扩招的双重压力下,大学生更为突出的显示出务实性和功利性,往往把个人物质利益的实现作为衡量实现个人价值的标准。
2.2.2工作是否轻松,工作是否稳定被认为同等重要
2007年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金融海啸,导致大量的金融机构破产,中国的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外企的大量裁员,中小企业的相继破产,迫使人们开始追求稳定性高的职业。当代的大学生们是伴随着中国经济腾飞成长起来的,良好的经济条件使他们更加注重享受物质生活,并且已经把工作是否轻松看做择业的重要考虑因素。
2.2.3一线城市,单位的规模和名气,工作的社会声望成为了择业考虑的一般因素
现如今,一提到一线城市,我们自然地会联想到两个词汇: 人才和压力。大量的人才涌入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使得一线城市承载了越来越大的压力: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残酷的淘汰制度,拥堵的交通,高额的物价使得在一线城市工作的人们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对于一线城市,单位的规模和名气以及工作的社会声望的热衷程度已经有了明显的下降。
2.2.4企业文化,是否与本专业有关,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成为了择业考虑中最不看重的因素。
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会报考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但是当我们真正面临就业的时候,兴趣和专业竟然成为了择业考虑因素中最不看重的因素。当大学生们越来越摒弃兴趣和专业,他们在工作中应当以什么立足呢?
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与建议:
本文试图把当今社会争议颇多的就业热点问题与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相联系,利用博弈论的思想对以下的现象予以解读,并且结合大学生,学校,政府三个方面给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3.1 公务员热
当今社会,报考公务员仿佛成为了就业的一种趋势。在报考公务员的行列中,应届毕业生的比例更是逐年上升。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社会的动荡,促使人们把收入高,稳定性高,社会地位高的“三高职业”—公务员,作为了择业的最佳选择,这也与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考虑因素不谋而合。但是公务员的职位是有限的,正是因为这种“热”使社会上出现了4128人报考一个职位的场面,这也造成了公务员极低的录取率。
当代的大学生由于对于自我的认知性差,而盲目地投入到热门职业的竞争中,这样不仅增大了就业压力而且也可能错过了适合自己的机遇。所以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理性地分析是否报考公务员。学校方面,应该加大力度进行就业指导,积极组织社会实践,让大学生深入的接触社会,引导学生们找准事业的方向。政府也应该积极地为大学生扩展就业空间,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可以鼓励学校与企业建立“双向培养合同”,有目的地为企业培养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