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期末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02 17:50:3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三上学期期末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三上学期期末总结

篇(1)

本届班委会试行班长“组阁”的形式,即先由全班同学提名候选人,再经过集体表决,一次选出两位班长。然后,两位班长自行“组阁”,确定包括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在内的全体班委会成员的名单。名单上报班主任,征得班主任同意后,由班长向全班同学宣布。经过激烈的角逐,金磊、赵静以过半的票数从9名候选人中胜出,荣任43班的新一届班长。之后,两位班长的班委会成员提名很快得到了班主任的认可,并在第一时间成功地召开了新班委会的第一次班委会。

试行班长“组阁”的形式,是为了充分调动班委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在未来不足三百天的时间内,备战高考,打好XX年6月7日、8日的高考这一战。

其次是明确目标,让学生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

高三首先要面临的就是高考,于是,我让学生认真估量自己的实力,确定一个自己在高三一年中将要为之奋斗的目标。目标明确,方能让自己的努力有的放矢。

第三,注意调节学生心理,开好主题班会。

高考是辛苦的,高考更是沉重的。辛苦的是学习,沉重的是心理。可以说,高考一半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半考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43班一方面美化教室,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一方面开好主题班会,班主任搞好学生心理讲座,利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充分调节学生的心理。

第四,存在的问题:

篇(2)

高三一开学,班主任把我在乡下做民办教师的父亲叫来,当着我的面,对父亲说:“你可以把你的儿子领回去了!省得留在学校影响升学率。”基于对学校和自己名声的爱护,班主任损人至极,当面让父亲下不来台,更让我感到无地自容。走之前,父亲眼里噙着泪,扔下一句:“崽呀,是继续做文学梦,还是考大学,你看着办吧!”

父亲走了,留给我一个甚是落寞的孤独背影,以及一道沉重的人生思考题。是继续上学,还是回乡务农呢?

思考了很久,心彻底冷了。我召开了最后一次社员大会,把担子交给高二文科班的同学,然后,一个人默默地离开学校回家,准备接过父亲的锄头修地球。

一个星期后,吴美玲找到我家里,笑呵呵地说:“社长,你家好难找啊,山重水复,七弯八拐的。”吴美玲是我的同班同学,也是我们文学社副社长兼社刊《新星》的副主编,她爸妈是磷肥厂的干部,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是我接触的第一个典型的城市姑娘。我问她:“找我有事吗?”她说:“当然,我要你回学校去!你肯定行的,马上要举行第一次摸底考试,如果这次还考得不好,再回家也行啊!”吴美玲左劝右劝,终于把我拉上当天回城的最后一班车。

当晚,吴美玲在文学社的办公室里,教我填涂答题卡。她说:“摸底考试,和高考一样,是要填答题卡的。你不在时我们都学过填涂了,我特意从老师那里多拿了一份,给你。”我从她手中接过薄薄的纸片和轻轻的铅笔,手上却感觉有千钧重。

因为是第一次涂,总不能到位,有几格填涂得不饱满,我想擦掉重来,却找不到橡皮。这时,吴美玲从自己的文具盒里掏出一块带薄荷香味的橡皮擦,一把掰成两半,递给我一半,自己留一半。她说:“这半块橡皮就送给你吧,把过去一切不快全部擦掉,重新开始还来得及,我们还有一年的时间呢。”

听了这话,我的心剧烈地颤动着,被一种全新的力量鼓动着,仿佛看见美好的未来。透过半块橡皮传递过来的温暖,我那颗处于冰点的心,渐渐有了倔强的温度。

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吴美玲倒数第一,我倒数第二!全班同学为之哗然,班主任更是急得火烧眉毛,纳闷道:“她原本成绩不错的,中上游的排名,怎么就掉得这么厉害,给陈志宏垫底了呢?”

我握着那半块橡皮,有泪在眼眶里直打转。是的,在这个极度紧张的高三,只有我明白吴美玲的良苦用心。

我没有理由不再刻苦学习,没有理由辜负她的一片好心。深夜里,我闻到橡皮的薄荷香味,便精神焕发;迷茫时,我握着那半块橡皮,便信心陡增……我看到了吴美玲鼓励式的迷人笑容,也看到了其他同学惊疑和不屑的目光,但我努力着,努力朝一个目标前进。

高三上学期结束前,期末考试与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合二为一,在这场考试中,我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总分在全班72名同学中,排名第12,政治单科成绩名列全校第一!吴美玲再次找到我,鼓励我:“我说你一定行的!不会错吧。只要你保持下去,考一个好学校,一点问题都没有!”

篇(3)

高中语文新课程安排了选修课,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材的特点,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检测中,语文试卷也体现了对选修模块内容的考查。现就我们在语文选修开设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与思索进行总结与回顾。

一、通盘考虑五个系列,合理选择选修模块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选修的五个系列,推荐了一些模块专题,人教版选修教材有十几种之多,教学中如何确定选修模块?我们的指导思想是:立足于与必修接轨,有利于传承和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高;立足于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程资源,有利于语文教学的扎实进行;立足于体现选修课主要内容与目标特点,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的拓展与学习个性化选择。由此,选修课的模块选择延续了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课程目标,在五个系列中分别选择开设五个模块课程:“中国古代诗歌诗文欣赏”“中国小说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文章写作与修改”“语言文字应用”。

二、选修提前介入,与必修适当并行

关于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开设顺序如何安排,《意见》提供了两种方案。我们在方案二的基础上做了一点调整。我们认为:选修课开设的目的是满足学生的需要,选修课开设的科目、时间顺序必修适合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选修课。选修课开设的时间不宜过早,但新课程大大压缩了必修课的课时,把原先跨度为3学年的必修课压缩为1.25学年,若先开完必修再开选修,也就意味着高中三年时间,六个学期,有三个半学期都在选修课里“泡”着。必修课课时少,容量小,时间集中,选修分量的加大和教学时间的相对集中,再加上每学年春学期不能保证两个必修模块共72个学时的教学时间,使学生必须接受的“必修”受到影响,造成必修课的学习难以圆满。

在进行了必修三个模块的教学后,我们从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段开始开设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必修四在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必修五在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到了高二再开四个选修模块,其余的选修模块在高三上学期开设。

通过实践,我们感到,这样的编排更符合学校的教学实际,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灵活性,对学生来说,选修课渐入佳境,必修课余音绕梁;对教师来说,提前摸索选修课教学方式方法,沉稳应对选修课所带来的教学挑战。

三、教师扬长教学个性,学生选择学习内容

高中新教材的特点是容量大。选修模块也是一样,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6个单元,每单元赏析示例加上自主赏析以及推荐作品至少六篇作品。因此,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就要从实际出发,增加自主性和创造性。教材仅是一个学习的平台,师生是教材的主人,教材内容的取舍权在师生。在教材处理上,要“学完”,未必是“教完”。这是在开设选修之前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其次,要认识到选修课应有别于必修课。既不要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又不能将选修课上成随意的讲座,这里需要研究的实际问题更多。对必修内容我们要求“精读不嫌细”,而选修内容则“宽泛不怕粗”,“读读议议加背背,书面练习几近无;重在多读多感受,触类旁通底不薄”。由“必修”范例的“举一”,到“选修”扩展之“反三”,翻出一个天宽地广的新领域。

在开设课程之前,我们认真地研究了课程目标,做到目标落实,不随意盲从,更不能想当然,漫无计划。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每个单元包含“赏析事例”“推荐作品”和“自主赏析”三个板块,我们根据教材特点进行大胆的取舍,有的篇目集中时间认真研读赏析,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主要流派与风格,并精读一些重要篇目使学生获得对诗歌的鉴赏能力以及在情感上的熏陶,对那些不能在课堂上完成的篇目,也通过作业、比较阅读等方式让学生自我完成。例如,对“散文之部”先进行一个总的梳理,让学生自己选择,问他们喜欢哪些散文,于是我们就重点欣赏这些作品,其他的就让学生自己备课、讨论,通过随笔、作文和提问题的形式解决了。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导而不牵,注重学生鉴赏方法的掌握。抓课程目标,这是选修课的纲,纲举才能目张。

篇(4)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下来,班级的平均分只有40来分,虽然题难点,但是这个分数也太不理想了,给我最大的打击就是考试中出现平时讲过的原题,学生还是照错不误!那个程度就像老师没有讲过似的!觉得很没有办法,我拿着成绩单,认真看每个学生的成绩,包括其它科目的成绩,班级名次,自己先初步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成绩不理想,结果发现最高分是91分,最低分是11分!班级共67人,其中34人不及格!超过一半低于60分!我就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谈话,学习好的学生都很努力,上课认真听讲,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甚至还会主动找老师要卷子做,做完对答案,不会的就利用课下时间来找老师解答,有的连课间十分钟也不放过。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学习基础及能力差,初中的学习没打好基础,物理学科的学习尚没有入门。分析、思维、运算能力均较差。如,题意、物理过程分析不清,解题只会套公式等。(2)学习习惯及态度差,不愿意学习的就彻底放弃!上课往往前几分钟还能集中精力,但随着题的难度增加就听不进去

了,能管住自己的就安静地坐在那想别的事情,也不打扰同学,管不住自己的就和周围同学讲话或者接老师话把以引起大家的注意来搞恶作剧!考试的时候全靠运气得分!学习上得过且过,无兴趣,无动力,听课不专心,作业不独立完成,不能及时复习等。还可以列举一些。如果这样的状况再持续下去,那么期末考试的时候差距肯定会进一步拉大!来年的高考一定会失利的,很多学生将因为物理而影响总成绩,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而且自己的教学难度也将加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企图一揽子全部解决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寻求启动点,力求打破僵局,才具有可行性。通过比较成绩,观察学生的平时表现,找不同名次的学生谈话,总结出这些学习物理困难的学生最主要原因就是对物理不感兴趣和基础差。针对以上原因我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增加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好物理课,首先就应该引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欲望。我上网下载一部科教片,是模拟地球及宇宙的演化过程,利用晚自习给他们在电脑上播放,看着星体的演化、地球的结构等,教室里唏嘘声一片,我心里暗暗高兴,知道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已经被激发起来了,我第一步的目的达到了。

接下来我采取第二步措施,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自觉开始学习物理。虽然难度很大,但是我坚信学生按照我给他们的方法,一定会逐渐增强自信心,慢慢地喜欢学习物理。我的措施如下:

我跟他们提出我以后上物理课的要求,我说:“每次上物理课我都会用大约3至5分钟时间来课前提问,内容是上节课讲过的知识点。如果上节课讲的是新课,那么下节课前就提问基本知识点,比如概念、规律之类的;如果上节课讲的是习题,那么下节课就提问讲过的题型,但一般不会是原题,老师会稍微改变一下。每名同学都准备一个32开的算草本,每次考完集体收上来老师批,满分为5分,3分以下含3分的为不及格。老师给大家打印一份课前提问的成绩表格,一个星期咱们一统计,看看谁全是5分。及格的同学当天本子由课代表发下来,没发下本子的为不及格,自己利用晚饭以后的时间来老师办公室取本子。”要求刚提出来的时候学生反应不一,有的紧张,这样的学生是自尊心较强的,基本都能尽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不以为然的,这样的学生往往需要跟他们交心地谈话,他们才能把你的要求当真,他们还有点叛逆。

要求提出来以后,接下来就是实施。当时正复习《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所以课前提问的内容是有关粒子在磁场中偏转半径和运动时间。提问的本子收上来,我认真地给每个本子批改,觉得总体很满意,因为是第一次提问,我把难度控制在中等,这样大多数学生都能得5分。当天有7个学生没有及格,晚饭后陆陆续续来到我办公室,以为我会狠狠地批评他们一顿,但是我只是让他们把本子取回,并且在成绩单上自己的名字后面写“正”字的第一笔,以后再来再写第二笔,他们几乎都说没有第二笔!呵呵,我自己在心里面暗暗地乐了,我就希望这样!

很快转眼两周过去,每节课我都坚持,不给某些存在侥幸心理的学生以机会。当我在班级里公布两周的课前提问情况时,明显感觉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决心在接下来的考试里争取都得5分。而我自己也总结两周来的课前考试情况,把这项措施更好地完善一下。针对不同的学生出现不同的问题在他们的本子上给他们留言,有的是改正学生答错的地方,有的是提醒课堂注意听讲,有的是关心最近的生活情况,有的是批评学习不认真,有的是鼓励别灰心等等。总之,感觉课前提问的小本子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最主要的是学生开始自觉地学习了!这点是我的最主要目的,看着他们学习劲头上来了,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上次月末考试我们班级物理由第八上升到第四!他们班主任惊讶,我觉得很正常,因为每个学生都开始自觉学习,成绩能不进步吗?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对课前提问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但是需要研究老师花费许许多多的精力,投入许许多多的时间,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整合,不断提高,本课题立足于未来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新课改”的目标在老师的主导下,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协作。坚持课前提问,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前进有方向、有动力,学习过程就能逐步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变以前的强迫学习为自觉学习,这也是新课改重要的要求之一,有时候教育理念很重要,老师不能只一味地教学,得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因为学生是主体,我们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最终参加考试的是我们的学生。

参考文献:

篇(5)

我上初二就开始学化学、做实验了,从初三下学期起,我就接触了竞赛,把《无机化学》当小说看,竞赛拿了全市第一,考上了郑州一中化学班。我没有去上,因为当时的认识是,竞赛仅仅是一张充满难题的卷子,和高考根本不搭边,是比高考更窄的独木桥。如果竞赛一失利,那就悲催完了。这种把高考与竞赛看成是完全对立两方面的观点,是局外人把竞赛妖魔化的认识,这却又是普遍存在的。于是我选择了留在许昌,安心地走高考的道路。但是我这么一个闲不住的人怎又忍心放弃这个挑战自己、激发兴趣、满足求知欲的机会。我从高一上学期期末开始看大学化学教材,看了半年,磕磕绊绊,化学没学到多少,实验却做得疯狂,求知欲也爆炸式地膨胀。这是竞赛给我的第一份馈赠。我的疯狂“事迹”很快传到了一高,传到了冯老师那里。父亲给我说,一高的冯老师想要无偿地给我辅导!

那时向来对一高持敌对态度的我,受宠若惊地迈进了一高的大门。当时我太不懂事,没有独立地生活过,没有直面过世间人情,没能体察到冯老师的良苦用心,只是感觉到冯老师给予了我比他给予所有同学都多的关注、比所有老师给予我的都多的关注。同样是因为不懂事,没经历过大风大浪,在头次竞赛失利后我便一蹶不振,不思进取,险些走向堕落。我把化学竞赛遗忘了,也就迷失了自己。而这段时间,也是我高中三年退步最快、生活最空虚的一段时间。(补:所说的迷茫,就是满怀信心地参加竞赛后心里突然落空,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于是聪明就不再用到正地方。)xx年11月1日,我去了趟郑州,见到了杜老师,我的人生轨迹从此走向了另一条充满了挑战、也更伟大的道路。

我在郑州学化学的学习生活可以清晰地分为四个时期。从xx年11月8日到11月29日,我称之为迷途知返、幡然悔悟期。郑州之行刚刚开始,我身上还有不少山大王习气,甚至,那时去郑州的目的就是为了每周坐两次动车组。这种性格特征使得我在火车上,乃至杜老师家中没少说掉板话。11月29号,杜老师无意问到的几句话,我在回答中把我来郑州上课是为了坐动车的出发点暴露无遗。当时我就发现了自己流露出的这种情绪,我为这几句话后悔了整整一星期。至此,我突然意识到,我的性格中有诸多的缺点有待我去克服,我一直天真地以为我比同龄人更成熟,我已经在迷途上走了两个月。除此之外,还有一事值得一提。11月13日,在杜老师看完我上一周做过的试卷后,说我做的“还可以”。此前,我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有组织的学习、训练,几乎完全靠自学,为何我还没入门就得到了杜老师的肯定?我直到今年的寒假才明白,我通过看书自学、做实验,尽管没有经历过系统的训练,但获得了无形而且十分宝贵的化学方法、思想和化学素养,它让我在一个陌生的问题前,比较清楚地知道应该用什么理论去解答这个问题。比如有机反应中,我会自觉地用碳原子电性判断反应如何进行,用空间、能量、成键、机理判断产物类型;无机机化学中,我会用能量最低、结构最稳原理判断生成物的结构;分析化学中有的题很怪,这种滴定实验以往从未听说过,我就会想题上每一个步骤在滴定操作中都起到了什么作用。这种化学的方法、思想、素养,是通过长期的学习积淀形成的化学能力,而做题只是能带来零碎的经验。

经过那一周痛苦的反思,接下来的一次课,即12月6日,我不仅带去了自己总结的酸碱滴定笔记,更是问了一个难倒了杜老师的问题。(我相当兴奋,回家就给爸爸说,我的问题杜老师没办法解答!)12月6日到xx年的3月初,是我的励志阶段。这一阶段,我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我的日记中主要写我对学习状况、效率的反思,提高学习效率的创新思维、时间安排,对高二竞赛后迷失经历的反思,在郑州一中的竞赛班中对自己进行定位,在许昌高中对自己进行中学课程学习的定位,思考当时的处境及下一阶段学习的战略规划;其中也有站在人生角度上的思考,比如人生价值、生活理念。这一阶段,在逐渐进入最佳状态后,我感受到了学习任务太多带来的压力,开始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这一阶段,我也做出了人生中的许多第一次:xx年元旦,我头次列出了我的新年目标;牛年腊月二十八晚,离除夕两天,我第一次一个人在外地,也就是郑州过夜,因为前后两天杜老师安排的都有课;虎年正月初八,我第一次一个人出省,来到北京,在学长的伴随下参观了北师大、清华、人大、北大……那时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兴奋、激情、紧张、辛酸,至今还被我回味。

高二下学期开学到期末,是第三阶段。我对它的评价就是:在压力中挣扎。这半年里,我吃的苦要比以前任何一段时间都要多。(补:具体有多少,我也说不清楚,因为纠结得不堪回首,而且每天都过得浑浑噩噩。)我想从容地控制发生在我身上的每一件事,想深刻地改变自己,想无时无刻地挂念着学习,想让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为学习服务。但是,从现在看,我的这些想法是信奉工作至上的工作狂们的疯狂信条,违背了规律与常理。我这么做的结果出乎我当时的预料,却在理智、眼光放得远的人的预料之中。我没有哪一刻不念叨着学习,却也没有哪一刻真正地快乐过,就连我向来推崇的学习的乐趣也离我而去。我陷入了我给自己设下的僵局中。在我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着“我每次满怀信心地做完培训题后,看着一成不变甚至下降的成绩,我很自责,怪罪自己为什么没有做对,甚至感觉那张试卷上滴着我的血……”我到最后,陷入了唯分是从的泥淖,而不断下滑的各科成绩,也在增加着我的压力。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我在那封信中也写道“当我们遇到挫折时,我们别无选择,必须强忍着伤痛,理智而冷静地审视这个伤口,想想怎么疗伤,否则,它将成为永久的伤痕……如果我们做到了,我们得到的,就是生活最珍贵的礼物。”遇到困境时,往往就是我们需要突破的瓶颈,突破了它,海阔天空。区分强者和弱者的,不是命运,而是困境和苦难,当每个人都奋力反抗而没有成效之时,弱者选择屈从,强者决定在困境中换个方法继续努力,超越困难,站到更高的高度。于是,困境面前,弱者仍为弱者,强者更强!

去年七月期末考试,我比你们学校年级第一胥森哲成绩低了60分,向来很阳光、忍住了高二下学期那么多折磨的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崩溃。此时xx年高考已经结束,我已经是高三学生,而两个月后,化学竞赛就要举行。我开始悲观地考虑我高中三年上完后,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就在这个关头,我看到了周国平先生着的《灵魂只能独行》。我很想知道为什么偏偏是我深陷困惑与困境、不知所措之时,我看到了一位超然尘世之外、俯察人世百态、探究人生真谛的哲人在宁静而深刻地思考着人生、社会、苦难,使得我能借他的文字,跳出了困境的桎梏,站在一个超越了当下的视角,来审视我所遇到的这一切,让我几乎在瞬间就走出了困境,占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到现在也不敢想,如果我没有买那本书,我现在会怎样。我不解为什么那本书会出现的那么及时、那么巧。为此,从不信神的我曾暗自感谢上苍,因为我偶然看到的这本书塑造了我高贵的心灵,助我完成了一个人生境界上最伟大的超越。

这之后到高三参加化学竞赛,是我竞赛生活的第四个阶段。这一段时间,我开始从人生的角度去审视竞赛生活,把平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当做精神食粮,再内化为自己的气质。改变一个人的,可以是一本好书,也可以是一位好老师。我很幸运,因为在参加竞赛这个事之前,我有了一本好书,和两个好老师。杜老师把我领进了化学的殿堂,而冯老师一直在默默地支持着我。8月8号晚上,冯老师来到我家,我们一开始讨论冯老师在北京听吴国庆讲课时的录音,随后冯老师就和我们全家讨论如何学习有机化学,因为在竞赛开始前一个月,我还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有机。等到讨论结束时,已经是十一点了,我和父亲下楼送冯老师。冯老师走后,父亲说:“如果我还会回到讲台上,那么冯老师就是我的榜样。他之所以那么关心你,就是因为他爱惜才子,也总想着如何才能为教育事业奉献更多。这样的老师太少了,他就是一个学者。”冯老师,谢谢您,请接受学生最为诚挚的感谢!

那个暑假,尽管压力很大,时间也很紧张,但就是在老师们的关心下,在精神食粮的滋养下,我度过了一个充实、快乐的假期。我的目光也超越了竞赛本身,超越了结果,从而能在竞赛前夕比较从容地应对遇到的各种问题。

篇(6)

一、高三物理总复习计划根据理科学生的特点及社会对教学水平的要求,要搞好复习备考,就要制定出科学、周密、完整、具体和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高考物理总复习计划,高三物理总复习的指导思想就是通过物理总复习,把握物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练把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应用,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把物理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练习,时间上约从高三上学期到本学期期末考试前,即2011年九月到2012年1月12日,约4个月又12天的时间,这一阶段主要针对各单元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复习的重点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因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同学们把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

第二阶段:

按知识块(力学、热学、电磁学、原子物理、物理实验)进行小综合复习练习,时间上第二年三月到四月,大约需要二个月,这个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中的几个分支(力学、电磁学、热学、原子物理)进行小综合复习,复习的重点是在本知识块内进行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与理解,基本规律在小综合运用。因此,在这一阶段要求同学们能正确辨析各知识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初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

进行综合(将力学、电磁学、热学、原子物理知识板块相互关联)复习练习,时间为第二年五月至六月,这一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科各个知识点间综合复习练习,复习的重点是进行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辨析、重要规律的应用,因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同学们进一步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高三物理总复习方法在制定好复习计划后,就要选定科学的、适合本人具体情况的复习方法,而且要根据不同的复习阶段确定不同的复习方法:

第一阶段:

以章或相关章节为单元复习时,首先要求同学们自己分析、归纳本单元知识结构网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充实、完整、使之系统化。其次,要对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辨析,对本单元的典型问题及其分析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归纳,并着重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然后对本章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练习,但练习题不宜过多,应精选练习题,不能搞题海战术,最后要根据练习中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小结。

并要求每位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笔记的整理与回顾,建立典型题解题思路与技巧档案及错题档案。

第二阶段:

本阶段可根据各知识块的特点,将有关内容分为几个专题,进行专题复习,着重进行思维方法与解题技巧的练习。

第三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练习知识的综合,较为复杂问题的分析方法,并将整个物理知识分为几个重要大专题,着重练习某些重要规律的应用,或某些重要的解题方法。如:动能定理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变力做功问题的分析方法、利用图象求解各物理量的方法、极值问题的分析方法、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假设法、类比推导法、逆向思维法、等效思维法解题技巧等。

本阶段要突出练习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方法有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等方法,在本阶段要进行综合模拟考的套题练习,试题要求在难度、覆盖面上均接近高考或达到高考的要求。

三、高考物理总复习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考纲”与“教纲”的关系

“考纲”即“考试说明”,它是高考复习的纲领;而“教纲”即“教学大纲”,它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纲领,两者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在高考总复习备考时,应以“考纲”为准。

(二)课本与复习资料的关系

目前,各种高考复习资料很多,往往会造成以复习资料代替课本的现象,这是大错特错的,将会直接影响复习效果,因此,在复习备考时,应以课本为本,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并选择适合本人具体情况的复习料辅复习,有利于提高复习效果。

(三)点与面的关系

在高考复习备考时,既要抓住本学科的重要知识点,也要全面、系统、完整地复习所有必考的知识点,要做到重点突出、覆盖面广。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复习的效果。重点内容:1。知识点: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安培力、洛仑兹力、向心力2。定理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四)基础与能力的关系

在高考总复习中,要处理好与能力的关系,非凡是在第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重点是复习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等基础知识,只有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假如忽视基础知识,专门做难题、怪题,是达不到培养能力的目的的。

四、高三物理总要培养的几种能力(一)加强信息迁移问题的练习,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信息迁移问题一般都是给出一段文字或图片信息,要求通过阅读该信息去回答或解决一些物理问题,信息迁移问题着重考查学生临场阅读,提取信息和进行信息加工、处理,以及灵活运动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给出有关磁悬浮列车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去回答和分析有关磁悬浮列车的问题。

(二)加强科技应用问题的练习,提高运用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技应用问题一般都是运用物理科学知识、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中的实际问题,如:用物理科学技术原理去分析和解决我国当前的能源问题等。

(三)加强实验技能练习,提高实验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技能的练习是高考物理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练习可以提高实验技能:

1、对基本仪器使用的练习

物理实验要通过各种基本仪器来完成,因此,只有熟练把握各种基本仪器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和注重事项,才能做好各种实验,并提高实验技能。如:要把握各种电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弹簧秤等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和注重事项。

2、注重联系实际进行操作的练习

物理实验中的实验操作技能是很重要的实验技能,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有助于提高实验技能。

3、加强物理实验思想、原理、方法与技巧的练习

物理实验思维、原理、方法与技巧是衡量学生实验能力的核心,如: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对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实验误差的控制方法(电流表的内、外接)、作图时对个别点的舍弃、图线的“曲化直“(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时画图象)等等,只有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才能提高实验能力。

4、加强设计性实验的练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物理设计性实验,是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实验仪器,按要求设计出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最后得出实验结论:或只给出实验课题,由学生自选仪器、自己设计实验原理、方法与步骤,得出实验结论,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及实验技能与技巧。

篇(7)

几何概型的概念如下: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简称几何概型.在几何概型中,事件A的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P(A)=

.

此概念包含两层重要含义,一是几何概型中基本事件是构成该事件的区域中的元素,是有无限多个的,这是几何概型和古典概型最本质的区别;二是几何概型中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说明区域中的元素是均匀分布的,即基本事件的出现是等可能的.只有准确把握这两个特性,方可把几何概型学好.让我们从以下例题来一起分析吧.

例1.(2013年广东省华附、省实、深中、广雅四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 设不等式组0≤x≤6,0≤y≤6表示的区域为P,不等式组0≤x≤6,x-2y≥0表示的区域为Q.

(1)在区域P中任取一点(x,y),求点(x,y)∈Q的概率;

(2)若x,y分别表示甲、乙两人各掷一次骰子所得的点数,求点(x,y)∈Q的概率.

【解析】(1)这是一个几何概型,根据题意,试验的全部结果构成的区域为平面区域P,如图中正方形OABC所示,面积为6×6=36,平面区域Q如图中三角形OAD,面积为 ×6×3=9,所以满足点(x,y)∈Q的概率P= = .

(2)这是一个古典概型,基本事件数为36,其中满足(x,y)∈Q的基本事件数有9个,

所以满足点(x,y)∈Q的概率P= =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平面区域等知识点,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考查考生作图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准确分清概率模型,会根据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画出平面区域,从而根据概率公式求出相应的概率.判断概率模型是关键,判断一个概率是古典概型还是几何概型,主要看基本事件的个数是有限个还是无限个.本题的两问虽然提问的问题一样,但是第(1)问中“在区域P中任取一点(x,y)”说明了基本事件(a,b)是区域P中的点,有无限个,应该用几何概型解决.而第(2)问虽然问题“点(x,y)∈Q”是一个几何范畴,但是基本事件要求“x,y分别表示甲、乙两人各掷一次骰子所得的点数,”说明了基本事件(a,b)是有限个,故应该用古典概型来完成.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与几何有关的概率并不都是几何概型,而是应该根据概率的特征去辨别概率模型,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 熟练运用思想方法,解决各种题型

如果把数学知识比作沙子、水泥和钢筋,那么水便是思想和方法了.只有经过思想方法充分“搅拌”的知识,才是具有再生功能的知识.几何概型概率问题中常常涉及的是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只要我们能够在几何概型的计算中熟练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几何概型的学习就变得有规律可循了.下面把几何概型的常见题型进行归纳,供各位同学参考.

2.1长度问题.

与长度有关的几何概型是最基础的问题,线段上取点和区间上取值是常见类型,这一类问题常常结合不等式、平面几何等知识点进行考查.

例2.(2013年高考山东卷)在区间[-3,3]上随机取一个数x,使得│x+1│-│x-2│≥1成立的概率为______.

【解析】画出数轴,求出不等式的解集为[1,+∞),不难求得概率P= = .

【点评】本题是与长度有关的几何概型问题,结合绝对值不等式和区间长度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基础题型.解题时关注数与形的转化及几何概型概率公式的应用,即把区间问题转化为数轴中的线段.

2.2面积问题.

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问题是最常考的内容之一,与平面几何知识相结合是基本题型,它还常与平面区域、定积分等知识相结合,在知识的交汇处形成问题,命出很多综合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例3.(2013年广二模节选)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在正方形ABCD内部随机取一点P,求满足│PH│< 的概率.

【解析】点P构成的平面区域是正方形ABCD的内部,其面积是2×2=4.满足│PH│< 的点P构成的平面区域是以H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的内部与正方形ABCD内部的公共部分,它可以看作是由一个以H为圆心、 为半径、圆心角为 的扇形HEG的内部(即四分之一个圆)与两个直角边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EH和DGH)内部构成. 其面积是 ×?仔×( )2+2× ×1×1= +1. 所以满足│PH│< 的概率为P= = + .

【点评】本题是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问题,结合平面几何的内容.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属中等难度题.应用到了平面几何中求面积的方法及几何概型概率的计算方法.准确画出区域│PH│< 所满足的平面区域并求出面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很多考生会误以为│PH│< 所满足的区域为扇形而得到概率为 的错误答案,是对题意理解不透彻的表现,在平时的解题中应该尽量避免.

2.3体积问题.

与体积有关的几何概型问题,常见题型为在空间几何体中取点的问题.或者是一些有三个独立变量的问题,常结合立体几何中一些相关知识进行考查.

例4.(2013年江门一模)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内(含正方体表面)任取一点M,则 ・ ≥1的概率P为____________.

【解析】解法一:全部点M构成的区域为正方体内部(含正方体表面),体积为23=8,条件 ・ ≥1可等价转化为

| || |cos?兹≥1,即

| |cos?兹≥ ,即向量 在向量 上的投影大于或等于 .所以满足 ・ ≥1的点M构成的区域为图中长方体A1B1C1D1-A2B2C2D2部分,体积为2×2× =6,所以 ・ ≥1的概率P= = .

解法二:以A为顶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全部点M构成的区域为正方体内部(含表面),体积为23=8,设M点坐标为(x,y,z),则 =(0,0,2), =(x,y,z),条件 ・ ≥1可等价转化为z≥ ,可知所以满足 ・ ≥1的点M构成的区域为图中长方体A1B1C1D1-A2B2C2D2部分,体积为2×2× =6,所以 ・ ≥1的概率P= = .

【点评】本题是与体积有关的几何概型问题,结合向量知识,考查数形结合、转化的思想方法.要求考生能够对知识进行灵活变通,对向量知识的熟练掌握.对条件 ・ ≥1的等价转化成为解题的关键.可以借助向量数量积的公式把它转化成投影,再用投影的几何意义进行直接转化,形成解法一的解题思路.也可以联想坐标在向量运算中的作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把向量问题运算转化成坐标运算,形成解法二的解题思路.

2.4应用问题.

高考中的概率常常以应用题的形式呈现.考查的测度上有长度、面积、体积,应用问题往往背景新颖,变化丰富,对考生理解题意的能力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例5.(2013年高考四川卷)节日里某家前的树上挂了两串彩灯,这两串彩灯的第一次闪亮相互独立,若接通电后的4秒内任一时刻等可能发生,然后每串彩灯在内4秒为间隔闪亮,那么这两串彩灯同时通电后,它们第一次闪亮的时刻相差不超过2秒的概率是( )

A. B. C. D.

【解析】由于两串彩灯第一次闪亮相互独立.不妨设两串彩灯的第一次闪亮的时间分别为x,y.则试验全部结果构成的区域为{(x,y)|0≤x≤4,0≤y≤4,建立坐标系作出平面区域如图中正方形OABC所示,面积为16,它们第一次闪亮的时刻相差不超过2秒即|x-y|≤2,即为图中多边形OGFBED部分,所以概率为P= = = . 选C .

【点评】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是现在高考题的命题特点,此类应用题由经典的会面问题、教材中的例2父亲拿报纸问题更换背景改编而成.主要考查几何概型中的面积问题,考查读题能力和把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属中等偏难题.解决几何概型类的应用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前提是要审清题意,科学设计变量,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把问题转化为熟悉的数学问题,构造相应的模型进行解答.这也是解决其它应用问题的一般方法.本题根据彩灯第一次闪亮的时间设出两个相互独立的变量,把题目中的条件转化为变量间的关系,用平面区域表示出来,实现数与形之间的转化,从而找到解题方法.

2.5综合问题.

现在高考常常立意于思想方法命题,所以特别注重在知识的交汇处形成问题的呈现,综合问题就是一种常见形式.几何概型往往会与平面区域、定积分、函数、程序框图等知识相结合,形成一些综合性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

例6.(2013年江门模拟)已知函数f(x)=ax2-bx-1,其中a∈(0,2],b∈(0,2],在其取值范围内任取实数a、b,则函数f(x)在区间[1,+∞)上为增函数的概率为( )

A. B. C. D.

【解析】基本事件应该是(a,b),作出平面区域如图所示,试验的全部结果构成的区域为图中OABC(不含坐标轴),面积为4,函数f(x)=ax2-bx-1在[1,+∞)单调递增的充要条件是 ≤1,即b≤2a.问题等价于向区域OABC中任意掷点,点落在区域OABD(其中点D的坐标是(1,2))中的概率,所求概率是P= = . 选D.

【点评】本题是一个综合性较高的题目,主要考查几何概型、平面区域和函数的单调性等知识点,考查函数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考查综合能力,属中等偏难题.要把题目条件转化为随机变量a,b之间的关系,再用a,b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作出平面区域进行解决.

例7.(2013年揭阳模拟)如图的程序框图中,任意输入一次x(0≤x≤1)与y(0≤y≤1),则能输出数对(x,y)的概率为( )

A. B.

C. D.

【解析】依题意知数对(x,y)对应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全部基本事件(x,y)构成的区域为{(x,y)│0≤x≤1,0≤y≤1},可用图中正方形表示,面积为1.条件y≥x2对应图中抛物线y=x2以上的部分,利用定积分求得面积S= (1-x2)dx= ,所以能输出数对(x,y)的概率P= .选D.

【点评】本题考查几何概型、程序框图、平面区域、定积分等知识点.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考查考生对图表的解读能力.用程序框图呈现概率模型是命题的特色,解题的关键在于读懂程序框图,把题中的数对(x,y)向点(x,y)转化.找到基本事件及所对应的平面区域,用定积分求出相应的面积,再用几何概型概率公式进行运算即可.

例8.(2013年广州调研)在区间[1,5]和[2,4]分别取一个数,记为a,b, 则方程 + =1表示焦点在x轴上且离心率小于 的椭圆的概率为( )

A. B. C. D.

【解析】基本事件(a,b)构成的区域为{(a,b)│1≤a≤5,2≤b≤4},面积为2×4=8,方程 + =1表示焦点在x轴且离心率小于 的椭圆时,即a2>b2,e= = < ,即a2>b2,a2b,a

【点评】本题也是一个综合题,考查几何概型,圆锥曲线等知识点,考查数形结合、方程的思想,考查考生综合能力和字母运算能力.由椭圆的离心率小于 得到 < 后要消去字母c,才能得到a

总结:百变的是试题,不变的是知识的本质.高考中的几何概型基本上围绕着区间长度之比、线段长度之比、面积之比、体积比之等展开,其别突出面积之比,同时关注知识之间的交汇和应用问题.只要我们能够把握几何概型的概率本质,熟练运用数形结合与转化的思想方法,把题设条件转化成概率模型,并用几何概型概率公式进行运算,那么解决几何概型问题就不难了.几何概型概率的常用的求解方法可以归纳如下:(1)分析题意适当选取观察的角度.(2)把事件的全部结果转化为对应的区域.(3)把所求事件A转化为与之对应的区域.(4)利用概率公式计算.

虽然新课标这么多年,广东省高考还没有在几何概型方面尝试命题,但是全国其它省和省内各地高考模拟的命题尝试一定会对广东高考命题有所影响,在不久的几年中也一定会在这一方面有所涉及.因此我们要关注几何概型的基本类型和基本解法,突出数学的本质,充会理解概念,学会用概念解题,熟练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定能够把这一类问题做好.

三、 练习实践

1.(2013年高考福建卷)利用计算机产生0~1之间的均匀随机数a,则事件“3a-1

2. (2013年高考陕西卷)如图, 在矩形区域ABCD的A,C两点处各有一个通信基站, 假设其信号覆盖范围分别是扇形区域ADE和扇形区域CBF(该矩形区域内无其他信号来源, 基站工作正常). 若在该矩形区域内随机地选一地点, 则该地点无信号的概率是( )

A. 1- B. -1 C. 2- D.

【答案】A.

3.(2013年韶关二模)已知圆x2+y2=?仔2内的曲线y=-sinx,x∈[-?仔,?仔]与x轴围成的阴影部分区域记为?赘(如图),随机往圆内投掷一个点A,则点A落在区域?赘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A.

4. 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O为底面ABCD的中心,在正方体内随机取一点P,则点P到点O的距离大于1的概率为_____.【答案】 .

上一篇: 评价自我总结 下一篇: 毕业学习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