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9 23:14: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汽车工程专业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二、哈尔滨华德学院汽车专业群建设情况
汽车专业是我校开设最早的专业之一,于1997年首次招生,在过去18年的建设和探索中,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标准与行业标准为指导,以职业教育和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服务社会、振兴老工业基地为宗旨。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课程教学建设不断健全。形成了由交通运输、车辆工程和汽车服务工程三个汽车类专业组成的学科群,通过学科群建设使各专业有机地结合,促进学科间相互协作,发挥群体效应,优化学科结构,拓宽应用学科领域,促进学科融合,形成新兴的交叉专业方向、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性动力。通过专业学科群的建设,建设了新的汽车服务方向,钣金喷涂方向等,我校汽车专业学科群建立起了良好的硬件条件,现有实验设备仪器投入达到500余万元。目前实验室数量已达到24间、工具室1间。现有发动机台架60多套,自动变速器40多套,整车30余辆,校外实习基地20余处,拥有4S店模式的培训中心,可以较好的够满足学科专业群建设的要求。专业学科群建设充分体现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迄今为止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毕业生2100余人,培训非学历教育汽车类专业人员2000多人。
三、我校汽车工程专业群建设内容
1.完善管理制度,确定学科群的目标和定位。学科群的目标应该针对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企业对人才需求来确定;内容上具有丰富的可容性,能吸引众多学科的积极参与;经过充分论证,达成共识,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还要处理好学科群内学科间的强弱关系、学科群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促进学科群的健康发展。
2.搭建汽车专业群课程平台。为了满足学生所学知识的“够用,管用”以及毕业后的知识更新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我专业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尤其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另外,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做到了专业课程不断线。
3.根据专业方向特点,不断完善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汽车工程专业群成立由汽车生产和服务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改革,体现应用型特色,培养高等应用型、实用型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4.加大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决定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尤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实验室的建设中,我们严格按照人才培养需求进行假设,按照企业的运营方式进行实验内容的设定和管理,实践实验课程要求紧跟企业实际,课程内容要有结论,有验证,取得较好的效果。
5.打破传统,建立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师资队伍。汽车专业群的教学团队由三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教师来自于企业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一部分来自于重点高等院校知名教授,第三部分是学院汽车专业教师队伍。同时聘请行业知名专家做专业带头人,把握专业方向。经过几年建设汽车工程专业学科群形成了,具有高职称、高水准、高水平、学缘机构合理、老中青相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35人,其中具有副高级职称人数达到80%,中级以上职称达到20%;教师中来自企业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达到30%,中青年教师都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并且均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6.加大课程建设,突出专业特点,建设精品课程,撰写优秀建材;完成教学研究立项,时刻总结提高教学成果,形成论文。积极地吸取国内外,相关专业建设的特点,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需求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形成汽车专业群的核心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形成本科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建设精品课程,专业群中交通运输专业被评为省重点专业,平台课程汽车构造被评为省精品课程。
7.根据专业特点,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为专业群建立发展的平台,为培养高等应用型汽车各专业人才服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体现应用型特点,具有先进性、信息性、专业性,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打破传统本科教学模式,培养模式紧跟企业需求,学与用同步。
8.深化校企合作,加深合作内容,实现校企专家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培养,实现订单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学科群建设中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条件,校企联合培养,订单培养。
2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验教学是汽车工程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教学本质体现的根本途径,实验教学已经不单单是作为验证理论知识的实践课程了,而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在现今社会需求和发展的影响之下,实验教学也打破传统的“手把手教”“你做我看”等教学手法,不断创新,构建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汽车工程教学的改革,起到培养人才的根本目的。
2.1实验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上要体现实践教学的目标,及实验教学的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管理,这四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形成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成为了实验教学设计思想的核心[2]。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教学设计上首先要做到基于相关理论知识,并结合当今社会汽车行业的发展,融合新工艺、新技术、新的设计理念等新的理论观点,并从汽车行业对于人才需求的方向进行培养掌控,要求教学设计要面向社会,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实践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教学设计基于学生的不同特征,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来带动每个学生的学习,以起到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中要做到分层次、分阶段进行教学,逐步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实现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
2.2实验教学内容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深造的重要契机,实验教学的评估体系将其分化为演示、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并在教学中获得相关信息反馈,对于重新构建和完善教学实验体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一些高校通过对实验资源进行了整合分析之后发现,压缩演示、验证实验环节,增加综合、设计创新实验环节,以重新设计课程教学,开设独立实验课程将使得教学实验发挥出最优效能。实验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具体的实验教学应该涵盖课程实验、认识实习(动手实践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课外实践等等)多个实践项目,其体现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理念十分强烈。在实践教学环节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达到图文并茂的感官刺激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科学灵感,强化知识的印象,加大知识信息传播的力度和深度,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增强专业实验教学的效果;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资源,积极开发网上智能仪器设计虚拟实验室,使得学生在实验之前可以进行相关的模拟实验,从而增强预习效果,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3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
毕业实习是学生脱离学校走向社会前的自主实践技能的集合,一般由学校安排实习单位或学生自己去寻找为主,前者具有普遍性,不能根据学生各自的特征进行实习安排,也很难促使学生自身潜力开发的最大化,相比之下学生自主去寻找的实习单位反而更符合自身特色及未来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毕业实习是理论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延伸,也是在不断验证和完善课堂教学实验环节中所获知的相关技能,并且,毕业实习对于学生的毕业设计有很好的指导效果,理论结合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深造并挖掘自身潜能,才能让学生掌握更多更有价值的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获得行业内最新、最全的工艺设计和技术资讯。
xx
目前所在:黄埔区年 龄:29 岁
户口所在:湖南国 籍:中国
婚姻状况:未婚民 族:汉族
培训认证:未参加 身 高:172 cm
诚信徽章:未申请 体 重:60 kg
人才测评: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市场企划经理/主管:企划,产品/品牌经理:,市场企划专员:
工作年限:6职 称:中级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5000--80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广州,
工作经历
广州励进新技术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2008-08-01 ~ 2010-05-01
公司性质:股份制企业 所属行业:机械/机电/设备/重工
担任职位:市场部主管
工作描述:负责公司宣传,制定部门工作计划以及产品推广,软文创作,项目申报,撰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负责收集市场信息并进行分析;与科技部门及相关单位保持密切联系,收集展会信息,并筹备过公司参与高交会和中国橡塑展两届大型展会,参与协助筹备德国K show.
离职原因:寻求发展
广州文冲船厂技工学校 起止年月:2007-01-01 ~ 2008-07-01
公司性质: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机械/机电/设备/重工
担任职位:机械类教师
工作描述:1.担任学校机械教研组长,主要负责策划机械类教研工作的开展,参加劳动厅举办的教研工作交流会议以及机械课程的教学研究.
2.担任学校的团委书记,负责学校团委工作的开展,策划多样的课余文化活动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3.担任校文学社的辅导老师,指导开展文学社的工作.
4.担任班主任,优秀的管理能力.
5.担任学校对外培训部的讲师,主要培训高级钳工.
6.担任成人大专班的机械类课程讲师.
成绩:荣获劳动厅优秀班主任称号和优秀教师称号.通过一年多的工作,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在管理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认知和一定的实践.
离职原因:谋求发展
镇泰集团 起止年月:2004-08-01 ~ 2007-01-01
公司性质:外商独资 所属行业:机械/机电/设备/重工
担任职位:产品工程师
工作描述:1.负责产品前期的策划,改良以及生产过程中问题的解决.
2.负责夹具的设计.
3.负责材料的测试.
成绩: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熟悉生产过程中环节,熟练应用AUTOCAD等制图软件,熟悉机械结构原理,能独立设计夹具和设计试验.
离职原因:谋求发展
广东银龙汽车公司 起止年月:2003-12-01 ~ 2004-05-01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汽车及零配件
担任职位:实习技术员
工作描述:负责汽车电路的安装,工程现场的管理
离职原因:实习期满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湖南农业大学
最高学历:本科 获得学位: 学士毕业日期:2004-06-01
专 业 一:汽车工程专 业 二:
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所学专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
2000-09-01——2004-07-01湖南农业大学机械工程毕业证/学位证-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优秀粤语水平:一般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优秀的文学功底,文字表达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工作谨慎,计划性强
2.具备策划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
3.具备行企业管理以及经济学常识,执行力强,
4.熟悉机械专业英语,英语优秀
5.熟悉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经济学,企业管理,掌握市场行销和公共关系知识
6.熟悉计算机办公软件,熟悉机械CAD软件的使用
7.良好的市场策划能力,熟悉软文推广,网络推广,平面媒体的推广以及展会推广
首先,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信。
我是吉林大学97届一名本科应届毕业生。
在校四年来,无论是在知识能力,还是在个人素质修养方面,我都受益匪浅。我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取得了优良成绩。顺利地通过了计算机二级考试、英语国家四级考试,在计算机水平方面,我通过自学,掌握了AUTOCAD、OFFICE2000、PHOTOSHOP等常用应用软件,并精通WINDOWS98、WINNT等操作系统。在计算机图案设计以及图像处理和分析方面也有一定专长,曾经有过机房管理员的经验。
作为一名汽车专业本科生,我充满了对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热爱,扎扎实实地学好了专业基础课并且成绩优异。无论是专业的课程设计还是贴近实践的工厂实习,每一次我的考核成绩都是优秀,在业余时间,我还搜集了大量有关汽车方面的资料,拓展了视野、丰富了专业知识。在长春市享有盛名的吉林大学汽车爱好者协会,我担当主力角色,多次组织车迷联谊活动,并策划多期《车迷》杂志,广受师生赞誉。1999年5月,我还应邀客串长春某电台“车迷俱乐部”节目主持人。
除了较高的英语水平、计算机能力以及优异的专业课成绩外,我还着力于个人综合能力及素质的提高,考取了B型驾照,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汽车修理技术。在社会实践方面,我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曾在凯达广告公司担任广告,在吉林工业大学为全国负有盛名的吉大法学院建立了第一个报名站(面向本专科生进行招生),还曾在木兰县竞天律师事务所担任律师助理。此外,我还积极投身到学院的学生工作之中,协助学院工作。我已从吉林大学党校结业,成为一名优秀的入党重点积极分子。
基于所学,我愿从事与汽车相关的职业,为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腾飞奋斗终身。
尊敬的领导,我殷切地期望能够成为贵公司的一名员工,以我的勤奋刻苦、开拓进取以及顽强拼搏的精神为贵公司的事业添砖加瓦。
二、认证受理级别:汽车诊断、汽车营销领域受理见习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深工程师4个级别,汽车管理领域受理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深工程师3个级别。
三、申请材料提交
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种类及相关要求详见《汽车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认证非持证认证工作细则》、《汽车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认证持证认证工作细则》、《汽车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申请材料认定工作细则》和《汽车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外语水平与计算机应用能力认定工作细则》。以上文件可在应用与服务分会网站(WWW.省略)下载,也可向应用与服务分会秘书处索取。所有申请材料要求提交一套纸质材料,其中认证申请表、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评审论文另外提交一份电子版。
申请材料准备好后,纸质材料请邮寄至北京市宣武区莲花池东路102号天莲大厦四层马立港(收),邮编:100055;认证申请表、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评审论文的电子版材料请发送至,邮件主题请注明申请人姓名、所申请专业领域和级别。注意:认证申请表上需贴本人一张彩色两寸标准证件照,另提交一张同样的备用。
四、入会申请
汽车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认证是中汽学会面向会员开展的一项服务,所以申请人必须是中汽学会个人会员。之前不是会员的申请人,可在提交认证申请的同时提交入会申请。入会申请表可在应用与服务分会网站下载,也可向应用与服务分会秘书处索取,如咨询具体入会详情,请与韩伟联系,电话:63345599-837。
五、费用缴纳
1、认证费用额度及缴费时间:见习工程师级别300元/人,工程师级别400元/人,高级工程师级别500元/人,资深工程师级别600元从。在提交认证申请时一次性缴纳,对未能通过评审的人员,已缴纳的费用不退还。
2、会费额度及缴费时间:60元从/年(原则上一次性缴纳五年会费共计300元);在提交入会申请时一次性缴纳。
2010 IBIS专题会议程序已确定
第10届IBIS国际车身行业专题研讨会会议程序在董事David Lingham和主席Chris Mann先生的确认下已经成型。“通过多次会议,我们已与全球市场建立了广泛联系。目前全球车身行业最为关注的问题是:行业标准、汽车技术及社会责任方面的立法问题。2010 IBIS会议方案、演讲者名单的演变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我们必须把2010 IBIS作为行业变革的催化剂,使每一位关注行业未来的代表们确实成为行业发展与进步的引路人。”
经济倾斜的关键时刻
E7新兴经济体的成长及影响力还没有广为人知,今年IBIS以专家对E7新兴经济体与G7大型经济体的观察和对比而开场,内容将涉及对车身修复行业的影响,谁会受到影响,为什么要与E7合作,如何与快速发展的市场展开合作等。
保险公司和行业标准
米切尔国际公司行业关系副总裁Greg Horn先生,将为本次IBIS会议带来专业保险索赔知识方面的演讲话题。Greg Horn先生在加入米切尔之前,曾任通用汽车金融公司材料定损索赔副总裁,之前他还在国家格兰奇保险公司担任材料定损程序主管。保险公司是碰撞修复行业主要的资金支付者,因此在行业标准的推动中,它将成为重要的影响力量并起到关键作用。苏黎世金融服务公司北美地区汽车业主管Bob Tschippert先生,将以专家的视点、从保险公司的角度分析行业对于新标准的需要。Bob最近被任命为苏黎世新成立的汽车卓越中心北美地区的负责人。他在保险行业有26年工作经验,与汽车经销商、独立维修厂、碰撞维修业务、零部件运营及车辆回收等建立了广泛工作关系。
有凝聚力的方式
IBIS为世界各地的行业领导者及影响力人物提供了独特的联络平台,同时为行业内的国际问合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暂定为“使标准标准化”主题会议上,我们高兴地请到主持人Quintin Cornforth先生,英国汽车销售联盟前总裁、CAPA欧洲分部项目经理,并为Thatcham公司带来巨大成功。
车身行业另一个热门话题是网络现象。无论是独立维修厂、联合维修厂、授权修理厂还是合作性修理厂,它们如何影响行业,在行业标准执行方面,是获益者还是设障者?针对这一主题主持人将分析:谁在关注网络,什么可行/不可行,修理网络为市场带来了什么,以及行业标准深刻内涵等,他还将探讨碰撞修复行业各大企业不同的网络形式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等。
关键词 专业基础课 协同创新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4-0047-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研究成果。
一、汽车工程专业基础课的特点及教学现状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功能,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工作。从培养目标来看,国内各高校汽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可分为复合型和应用型两类:前者偏重于跨学科或跨专业的教学指导,各高校把科研课题引入教学过程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后者偏重于如何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内容上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强调专业知识的宽泛性和学科知识的多样性,主要着重于各类知识的交融和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则强调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专业的社会实践,在社会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程中,应用型人才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经过多次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设施已变成一个集资源、管理与服务于一体的平台,众多高校已配备具有培养基本工程能力的教学链,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已增设相应的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通过基础训练和工程训练培养学生的现代工程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或选修课割裂开来的现象,往往是由教师主导课堂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综合设计技能训练实验较少,不利于促进大学生自我创新精神的培养;考核形式重理论轻实践,试卷得分和教师印象的影响较大。
现代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的应用,要求汽车工程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应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根据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形势的变化,汽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可进行如下改革:建立涵盖机、电、材料、控制技术等多门学科基础课的平台,基础课平台包含汽车工程专业所需的各方向基础理论课程,根据就科研和就业方向的不同,学生可选一个或多个基础课平台,满足扩大基础知识的要求,也兼顾学生学习的深度要求。
二、基于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创新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教育发展的大思路,应该重视个性的发展,从而促进和带动共性的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腾飞。协调两个或以上不同资源或个体一致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即协同。“协同创新”是指将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各个创新主体要素进行系统优化、合作创新的过程。将协同创新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可以有效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以团队形式实现教育功能,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以协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培养模式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作为各种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专业,汽车工程的专业性质使得高校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思维发散性等方面的训练,专业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模式和学校管理模式这三者之间的协同水平决定了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发展程度。
各高校应利用本校的工科优势,结合企业用人需求和特点,构建灵活多变的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提出以学科方向模块为核心构建汽车工程专业基础课的课程体系,例如围绕汽车电子的开发设计、汽车服务管理、零部件产学研和汽车竞赛等方面培养设置课程。汽车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应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第一,运用互动参与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体会协同创新的学习模式;第二,注重学以致用、增强发展的能力,强调理论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第三,把科研课题研究结论或成果作为拓展知识加入专业基础课教学,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授课过程中教师应使用多种现代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改善。学校根据学科的不同方向设置必修、必选和公选课,在保证专业基础课程完整连贯的同时多学科交叉学习,为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理论基础。另外,改变闭卷为主的传统考试手段,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课程评分由考试卷面得分的方式向教师、学生竞赛、企业相结合的考评转变。管理模式的协同涉及高校内部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管理部门和各学院之间的沟通合作。现代大学发展所面临来自自身或外部的事务需要高校迅速做出有效的回应。高校必须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集各方资源于一体,发挥有效管理的职能作用。例如,将职权相近的部门合并重组以优化管理;或明晰机构权责,简化部门工作流程以提高效能。
三、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1.优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计划的集中体现,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具备专业特色和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并符合专业人才知识体系的基本要求。汽车工程专业具有高新技术应用密集的显著特点,学科方向大致有汽车车身与安全技术、汽车设置与制造、电动汽车等。学生在有限学时内不可能学完全部课程,在课程体系的改革上,考虑到课程内容与体系的交叉,对课程设置采取模块化设计,如图1所示,即根据专业的不同方向,分通用课程和模块化课程,学生如果选择了某一专业方向,其他两个方向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可作为选修课,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要求,让学生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掌握好基础课程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构建自己的协同创新知识体系。
2.科研与专业基础课的协同创新。现代科学研究需要多个成员甚至团队协作配合,共同完成。让大学生参与科研课题是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的教育模式和众多的课程使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而且许多科研成果见效慢,学生无参与积极性,只能把精力集中于如何拿到奖学金,或考取各类技能证书。许多高校因此制定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的一些措施,如设置科研和创新学分制、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计入教学工作量、毕业设计选题与科研课题结合等。对于科研课题如何与专业基础课的协同,还未见有相关的报道。若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方面进行一系列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教学实践探索,注重学生对发散性思等方面的训练,必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
高校许多教师的研究课题都与基础研究相关,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协同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教材和教学内容。通过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前沿科学,不仅使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富有影响力、感染力和时代感,而且也能借助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基础课往往有相应的实验学时,可为学生设置基础科学研究相关的试验课题,并提供开放实验室,教师只拟定试验题目和过程指导,学生需独立完成查阅资料、拟定方案、试验操作、数据分析、试验总结等的每一个环节。此外,专业基础课还可育承担普及、宣传、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任务,协同绿色制造相关企业的社会资源到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环节中,帮助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
3.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专业基础课的协同创新。如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和校园文化等紧密联系。大部分的科技创新活动需要进行跨学科的整合性研究,高校必须制定跨学科教育的机制,使得各个科技创新活动团队之间建立资源互补的合作关系和新的竞争优势。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可利用专业基础课相配套的实验室创建实训基地,以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以学生在工程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的途径、方法为中心,集聚多方资源,滚动发展和建设,建成满足汽车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开放功能的实践教学基地。
科技创新活动能增强不同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互动效果,使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协同创新的思维,帮助学生了解工程实际和社会现实,是大学教育中,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基础课不同模块间协同创新的重要教学环节。
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汽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通过建立涵盖机、电、材料、控制技术等多门专业基础课的平台,学生通过必修和选修的方式扩大基础知识,同时兼顾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度要求。以学科研究方向模块为核心构建汽车工程专业基础课的课程体系,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和兴趣爱好。制定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的相关措施,把科研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专业基础课教学,并帮助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高校制定跨学科教育的机制,利用专业基础课相配套的实验室,建成满足汽车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教学基地。
参考文献:
[1]戚建庄.特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
[2]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3]于巍,陈少志,侯增文.协同创新 培养编辑出版学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2,(9):25-27.
[4]李强.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企协同创新课程模式改革[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7):35-39.
[5]古广灵.协同创新视阈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4,(21):36-38.
1.1专业实践教学互相孤立,教学“碎片化”
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各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相对孤立在各门课程之中,导致整体性、系统性不强(戚基艳,崔永刚.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J].价值工程,2016)。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几乎照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或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或者照搬车辆工程专业。比如,电工与电子技术这门课,无论是教材选用、课程内容选取以及课程实验安排都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统一规定,没有根据本专业后续核心课程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需要进行专门设计。而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实践教学照搬车辆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也没有从整体去考虑与后续的汽车检测与维修工程课程相联系,不能为学生的实习、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提供足够技能基础。
1.2重技能而轻思维
传统的实践教学往往依据某一具体任务进行,教师对考核学生进行考核时,过分强调可量化、可目测的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而往往忽略学生逻辑推理思维,轻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洪亮.基于新工科建设的“汽车服务实践”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机电技术,2019,2:100-103)。这种重技能轻思维训练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技能单一,缺乏创新意识,发展潜力和后劲不足,难以适应汽车服务产业的高速发展趋势。
1.3实践教学条件不足
为了培养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需要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扩建符合汽车工程领域的试验教学场地,购置教学设备和仪器。同时需要引进或培养具有实践操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而这正是目前汽车服务专业教学的软肋。
2改革措施
鉴于以上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应用特色的实践教学改革措施,具体如下:
2.1明确“卓越工程师”教学目标
根据汽车服务产业的工程教育标准,借鉴英国、德国、法国等高等工程教育发达国家教育经验和教育标准的基础上,明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修订培养方案,重构联系紧密、相互补充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制定与之对应的教学大纲。
2.2积极开展课程协同教学
担任本专业的各课程教学的教师平时要加强交流沟通,从整体综合教学目标出发,互相协调教学进度,共同探讨,实现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课与通识课程协同教学(雷汝婧.基于CDIO的汽车服务工程“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高教学刊,2017,5:109-110);教师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互相交流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避免教学“孤立化,”,“碎片化”,提高实践的教学系统性。
2.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
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著名汽车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或者到国内知名高校、国外名校进行访学,培养了一支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又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过硬的专业技能过硬的“双师型”实践教师队伍。
2.4加大实践教学设备建设
新建扩建的工程实验大楼,汽车构造实验室,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实训室,整车性能测试实训室,汽车服务实训室,机械创新实验室等,大大地提升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实验条件。
2.5开展互联网+虚实结合实践教学
购置了汽车构造拆装和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虚拟仿真软件,构建基于互联网+的虚拟仿真平台。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虚拟仿真线上实训,理解汽车各系统的组成、构造及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为汽车电动门窗电路工作原理虚拟仿真演示。同时购置各种专业实训台,通过基于任务的模块化实训教学,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图2为汽车车身电器实训台,可以完成汽车供电系统,起动系统,电子点火系统,照明系统等故障检测与排除实训;图4为发动机电控实训台,可以让学生整体认识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同时可以利用故障解码器读取空气流量,喷油正时,喷油量等数据流。通过线上仿真线下实训混合实践教学模式,拓展学生视野,完善了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训练了学生逻辑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成长为适应岗位需要的卓越工程师。
2.6开展校企协同育人
建立校外二手车检测与评估,汽车检测与诊断企业实训基地,安排学生不少于1年的企业顶岗实习,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实际工程案例,并建立校内校外双导师制,由导师引导,组织学生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活动。目前我校建立了东风汽车集团实习基地,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实习基地。同时,打造学科竞赛平台,制定学分奖励,学分免修等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践问题,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
[关键词] 汽车产业;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137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252- 03
1 前 言
中国处于汽车产业发展的旺盛期,汽车保有量卒年递增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息息相关,汽车行业的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并在促进就业与科技创新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汽车的生产和使用带来了环境和能源负效应。因此,包括汽车轻量化设计,汽车的替代燃料的使用和排放控制技术,以及电动汽车等技术应运而生,减少汽车负效应,促进汽车行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全国各高等院校开设的车辆工程专业在这种行业发展趋势带动下,顺应汽车产业的发展脚步,高质高量的培养汽车行业的研究与技术人员,成为了高等教育不可规避的话题。
2 车辆工程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新的汽车产业趋势下,学生必须作为教育环节的主体,在学习中一定要实现自身的学习能力的提高,获得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就业从业和创业能力。如图1所示,学生的知识来源渠道为学校的课程体系设置,老师的课堂讲授与指导,学校的配套实验设施,教材书本知识,网络视频与专业资源,以及实验和实践环节的培养。这一过程的实现,离不开车辆工程专业大纲的设置和课程改革体系的建立, 而教学改革一定是针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的放矢的开展。
3 汽车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
3.1 教学方案的制定与课程方向设置
首先,教育应该具有前瞻性,也就是教育方案的制定要能根据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前定制,有的放矢,要按照行业所需进行高等文化人才的培养。因此,对于传统的教学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都要与时俱进,不要墨守成规和一成不变。对学校教学管理层面而言,监督和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方案的修订,投入财力物力解决教学中的硬件设施的问题,重视试验和实践环节投入力度。从而保障车辆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这一点作为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目前,汽车的智能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更是出现了物网智能汽车等高端汽车。在这种大环境下,强调相关的电课程的设置是有益无害的,是顺应行业进步的。相关的软件课程更包括Matlab 软件,数据库基础课程,更是包括车用电机,仿真,建模等课程,这类课程必须作为职业素质和技能的相关课程进行设置。
3.2 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导师能力的要求
汽车行业迅速发展条件下对车辆工程专业教师提出的新的更高层次上的要求。教师不再是教与学的主体,但要做好的引导者,桥梁纽带和良师益友,要对学生有专业知识的正确教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起到导师作用。新形式下的教师不应该单纯揪住书本知识不放,而是一个有实际生产经验的合格的工程师,设计师,胜任导师职能。提倡专业教师培训与汽车产业发展接轨,教师参与企业实习与实习指导环节,有效的指导学生,不让企业实习环节流于形式,进一步促进学生技能化能力的提高。采用多种方式强化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做到教学能力过硬,教学内容适应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
3.3 专业教材与行业发展的同步性
汽车专业教材存在问题如下:缺乏权威性与经典教材;教材与生产实际的结合程度不高;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不能与汽车工业的发展进程与时俱进。必须对教材进行改革。其一,经典的教材继续延用,但在出版社的网站上,有编者按年度更新相关课件和相关的前沿技术的文字资料和视频资料。其二,汽车企业在新产品推广期一定会有最新的技术内容解读,要求出版社与教材编委会合作,这部分内容应该以补充资料的形式及时提供给教师作为课堂讲授资源。教材的编写离不开一线教师的授课经验,而教材的概念也并非传统意义的纸制印刷品这么的简单,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资源更好地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无疑对于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促进大有裨益。
3.4 实践环节的改革建议
新的汽车工业发展形势下,要求学生培养从就业从业能力的综合素质着手,重视理论基础的培养,尤其强调方向性学习和实践,学生根据兴趣方向和从业目标选择性的参与相关的课程精学和企业实践等环节。联合办学与合作培养无疑成为了重实践,重能力培养的可行方案。有汽车企业的城市的车辆专业办学,应该依托企业优势,定点实践,定点合作,定点培养。非汽车企业所在高校办学缺少有效实践和实训环节,具体的解决方案可概括为:与4S店和快修企业等汽车销售和维修服务部门建立合作关系,针对4S店,快修店的技术岗位供给做文章,参加企业内部职工培训,参与企业的生产实习。与企业开辟第二课堂,创建大学生创新中心,对学生开展分层次和分方向培养,创立大学生车辆兴趣小组和创新团队,立体化的进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研创新的三位一体,通过企业锻炼实习,培养学生的进取性思维能力。
3.5 网络课程的推动与开展
网络资源的利用需要学生主观能动性作为保障。网络资源的丰富,提供了开辟车辆工程专业第二课堂的可能性。众所周知的慕课课程的推进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和学生自学能力的锻炼都是有益的,以学堂在线、超星、智慧树等超级慕课平台为依托,各高校传统的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被改造为“慕课”。学生在线讨论的实现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学生可以在互评中相互学习。
4 结 语
车辆工程的专业改革和课程改革的主体无疑是学生,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综合专业技能高,从业能力强的合格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是人才培养目标。 新形势下,车辆工程专业重视传统科目和传统理论的传授,扎实基本功。教学改革的方案必须针对性强,适应汽车产业发展进程的。从教学大纲改革,到教师能力提高,从教材的改革建议到学生实践环节的实施方案,最后,推动网络课程的开展,这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对于车辆工程专业的发展都是有益的,会促进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健康有序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 1]龙志军, 訾琨, 朱涛.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 .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10, 17(1):27-31.
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汽车构造、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服务系统规划、汽车营销与策划、汽车服务工程、汽车电器设备、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交通运输学、汽车维修工程、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等。
选修课程有汽车产业政策法规、汽车服务企业管理、汽车工业经济学基础、汽车保险与理赔、电子商务与物流工程、汽车国际贸易、汽车企业信息化概论、汽车企业财务管理、汽车运用优化技术、汽车液压传动、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汽车摩擦与、汽车可靠性、汽车新技术概论、智能运输车辆等。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汽车后服务市场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涉及汽车后市场的汽车企业业务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贸易、汽车保险与理赔等内容的企业市场行为越来越多,也急需大量相关懂得汽车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人员需求量将持续上升,人才需求将达到较大规模。同时但是的人员素质远远满足不了行业发展需要,由于经过系统学习的专业人员供不应求,导致大量未经任何培训的人员进入汽车服务行业。
最近几年由于汽车类的中职和高职专业毕业生进入市场,这一状况有所改观,但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尤其是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仍然非常紧缺。汽车服务企业需要的毕业生仍然供不应求。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既具有扎实的汽车工程技术知识、汽车服务工程知识,又具有汽车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评估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从事汽车检测、汽车维修与保养、汽车贸易、汽车运输技术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1-0146-02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探索建立校企合作新模式是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在这一大背景下,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汽车系组织课题组,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为基础,探索研究本专业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以期对学院的转型发展有所裨益。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工业的繁荣,汽车服务行业规模迅速扩大,社会对于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激增,获得符合本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企业争相角逐的目标。一些企业开始探索进入高校要人才,参与高校学生培养,甚至采用订单式培养等招募人才的新方法。
而另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使得人才培养拘泥于传统,理论课程占据大篇幅的课程设置,往往与培养目标失之交臂,再加上教学过程与企业的“失联”,诸多因素使得学生毕业后很难直接成为企业所需的“人才”,毕业生无法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2 以就业为导向,以“顶岗实习”为先导的 “3+1”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国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形成以德、英、美为代表的独特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1)德国的“双元制”高职教育模式,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高职教育形式。学生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近年来,“双元制”又有新的发展:跨企业培训,即学生在接受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的同时,每年抽出一定时间到跨企业培训中心接受集中培训,作为对企业培训的补充强化。
2)英国的“三明治”模式,主要是指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相互交叉。以四年制为例,学生先在学校学习两年理论课程,第三年到企业参加实践,第四年回到学校进行“理论回炉”,这种模式被大家形象地称为“三明治”模式,是目前公认的国内外教育改革中比较成功的模式。
3)美国的“企业大学”模式,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以美国通用汽车设计和管理学院的设立为标志。企业大学最初以员工为培训对象,由企业高管和资深技术人员授课,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大学成为企业培养人才的摇篮。
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尝试 探索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既符合既定培养目标,又符合时展要求,一直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难题。以上几种国外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常见于高等职业教育,难以照搬照抄应用到普通本科高等教育中。
我国普通本科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中,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类课程、大学外语、计算机、体育、高等数学等,学时比例占到三分之一强。如果参照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学生再有一年的时间到企业参加实践,那么留给专业课学习的时间就很少了;如果参照德国的“双元制”,“学徒”和“学生”的双重身份很难得到学生家长认可,缺乏政策配套和社会认同;再看美国的“企业大学”,虽然国内已有类似经验,但并未普及。
以就业为导向,以顶岗实习为先导的“3+1”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目前,由通识基础教育、专业学科教育、实践教学环节构成的培养模式,是我国高校本科主流培养模式的框架。探索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新模式要在这一框架内进行,而这个主框架留给学校、企业联合培养学生的空间并不大。从时间上来讲,本科学生在校4年间,寒暑假共计7个假期,还要参加一定量的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就业创业实践等,难有集中的时间。从地点上来讲,高校很难与合作企业同处一地。不难看出,在主流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如何利用“空间”才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难题。解决这一难题就成为探索改革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逻辑起点。
高等教育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直接体现为学校―企业、学生―工作零距离对接,因此,“就业”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逻辑终点。
课题组在探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过程中,结合以上逻辑起点和终点,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学院大力开展顶岗实习工作现状,确定以顶岗实习为先导,在时间安排上,前三年学生在校学习,第四年到企业参加实践。这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顶岗实习为先导的3+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3 “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如下实践过程。
基础条件 自2014年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以来,学院的校企合作经历一个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合作关系发展势头良好。2015年,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被吉林省教育厅批准为学院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这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校企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在进行校企合作初期,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就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一是削减与本专业关联不大的理论课程,腾出用于专业课学习和专业技能实践;二是拆分部分理论课程,如将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分成汽车发动机检测与诊断、汽车底盘检测与诊断、汽车电气系统检测与诊断三个子课程,边理论边实践,先理论后实践;三是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大大加长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
培养模式的初步形成 合作伊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011级学生10余人于2014年初进入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习;2015年,该专业2012级43人进入公司进行顶岗实习。经过近一年的实习,根据生企双向选择的原则,截至实习结束,有31人留在企业工作。至此,该培养模式初步成型。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发展 随着新一轮定岗实习的开展,双方的合作也拟定进一步深化:
1)在原有合作基础上,争取由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校企合作管理机构;
2)根据企业一线管理人才素质的需要和专业需求,编写特殊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细则;
3)在校内组建辐射吉林省内的为企业生产、制造、汽车营销及售后服务等业务培养人才的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普通本科教育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效果也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加以证明,同时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