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0 11:29: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育技术发展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开发智能是各国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近10多年来,国际上研究并推广的主要成果之一是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育中,问题是学生面对一项任务时才出现的,这项任务通常是由教师或教科书布置的,而且往往没有给问题规定解决方法。当学生在问题中找出一个适当的“模式”时,他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把问题解决作为数学教育的核心,是美国数学教师协会于1980年正式提出的,此后很快跨出了美国国界,被英国、日本等国引进。美国数学课程把“解决问题的数学”作为第一项标准,认为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的中心,是全部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所有数学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一标准强调,在鼓励和支持解决问题的课堂中,要进行广泛而丰富的解决问题的探讨。学生应与其他同学以及教师分享他们的思考和探讨,应学会用几种方式表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另外,他们应该像评价问题答案那样,学会评价解决问题的过摸。当儿童通过几年的发展,他们应遇到较多的完全不同类型的复杂问题,这些问题产生于现实世界和数学内容本身。
重视问题解决已成为发达国家数学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日本最近公布的学习指导要领中,十分重视将数学活动全部纳入“问题解决”的视野。德国在数学的跨学科目标中,将“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列为五大目标之一,并指出:“促进这两种能力的首要条件是安排以解决问题为方向的教学。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最佳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和推测答案。”
2.强调数学应用
强调数学应用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共识。他们的课程从一年级开始就将数学知识和应用相结合,作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各年龄阶段安排了相关的内容,如钱币的兑换和计算,价格和购物计算,各种购物方案的确定和评估,时间和行车时刻表的使用,长度、面积、体积、容量与重量的估计和测定,旅游中的问题,居室与建筑问题,出版印刷中的问题,说话频率的测算等。
3.促进数学交流
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之二,就是作为交流的数学,认为:如果学生想要进行数学交流,并且经常地应用数学,就可以把数学作为一种语言。数学交流即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多用游戏的方式)来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将自己的数学思想用动作的、直观的形式或数学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交流可以帮助儿童理解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之间的联系。描述、交流、倾听、书写和阅读是交流的技能,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助于构建知识,学习他人思考问题的方法,并且澄清自己的思维。当教师提出要探索的问题,并要求学生解释他们的想法时,教师就推进了交流的过程。
教学中的交流过程,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社会的交流。特别重视创设情景,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去动手、去讲、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接受别人的表达。因而课堂中教师要十分注意学生小组活动和大组交流。
4.加强数学思想方法
当前和21世纪很少会有人用那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去解决问题。现代社会更多的是要求学生从小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和启迪,以便为将来能够解决社会面临的实际问题打好基矗这也是一直将发展数学思维作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的原因。
艺术设计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具有跨越学科的边缘性、跨越时空的前瞻性、跨越行业技术的系统性等时代特征。作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相互沟通、交流与谐调的媒介和载体,推动着科技进步与经济繁荣,深刻地渗透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所有层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迅速,经历了由建国后计划经济时期的工艺美术教育体系向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急速转轨过程,特别是最近二十年以来,新经济的迅猛发展更是给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新经济时代所带来的高新技术,特别是电脑技术和数字化处理系统的应用,使传统设计教育体系和方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对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培养适应新经济时代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以及如何开拓新的教育教学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已成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新经济时代下的挑战
所谓“新经济”就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在整个经济结构、组织、体制和运行上带有新特点的经济。“新经济”时代所带来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新的审美价值和思维模式,无一不对尤其强调技术运用和审美思维模式的艺术设计提出了巨大的新的挑战,也为艺术设计的教育教学设定了新的目标和重点:
首先,新经济时代下更强调艺术设计人才的综合能力。新经济时代下,艺术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具有更宽广视野的通才型人才,必须具备对问题的观察力、分析能力、综合比较能力、系统处理能力和创造评价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得离不开对自然科学及社会人文科学、物质领域与精神领域、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艺术与工艺等多学科交叉带来的重新审视。也就是说他们兼通多个学科,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尤其是实现大脑的合作,这是新经济时代的标志。艺术设计教育只有注重多种学科交叉,形成有机的整体,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天赋,使学生设计观、创新观得以完善,才能培养出多元化的、具有高度的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以适应新经济时代人才多元化的要求。
其次,新经济时代更强调艺术设计人才创造性的培养。创造性是设计的灵魂和核心,也是艺术设计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对于任何一件艺术设计作品的评价,创新总是第一位的评价要素。没有创新,就没有设计的价值。同时,创新又是新经济时代的核心内涵和要求,没有创新新经济时代就没有进步,因此,设计教育必须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将人的创造力作为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主线,这就要求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挑战传统的意识,勇于探索和自我否定,对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有高度的敏感。此外,教学中还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设计教育体系本身也应该具有高度的创造性。
总之,新的时代为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思维模式已不适应时展的要求,然而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还很落后,与新经济时代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实施中的重技术轻创造力培养
长时期以来,中国艺术设计院校的课程在内容选择与课程实施方面过分重视技术的训练,不能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这一设计素质塑造的初始阶段。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严重缺陷,是过分强调技术而轻视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马蒂亚斯,在比较中德艺术设计教育时说,中国学生往往是先学了技术,再发现自己的想象力,而德国学生往往先有创意目标再去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学技术,努力实现自己的创意。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似乎是技术,但对德国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设计思想,即创意…。如在课程练习中,常常片面强调准确性,而对再现以外的要素重视不够;色彩课程往往将技法表现提到一个不恰当的高度,而对主观感受的表达则不作要求;在构成课程中着重数理逻辑的计算,忽略形式的发现与趣味的表达等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形成了一种“聚合思维”的习惯,即将视点集中于技术目标与深入到技术细节之中,按步骤在程序中完成制作。这种重视技术而忽略多方面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教育倾向,实质上是大大削减了艺术设计教育所应承担的多方面责任与功能,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等。
(二)培养内容和目标与新经济时代需求相脱节
就我国目前设计艺术各学科的发展现状来看,培养的内容和目标与社会各行业的需求特别是新经济时代下的新兴行业的需求脱节太严重,没有和市场直接挂钩。主要表现在:过分的重视艺术表现,而轻视专业理论、技能操作和专业实践;专业课与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不衔接,缺少实际的项目课程;缺少实习基地,没有把产、学、研结合起来,虽有虚拟的项目设计,但安排的时间较短,敷衍了事。大多不遵循市场化、商业化和工业技术的要求和规律,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的应用专业脱离太远,没有扎扎实实地把设计教育与设计实际需求连接起来。应届毕业生空有书本知识没有实际操作经验。所以我们近年来培养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有的改行从事了其它行业,有的既是从事了本专业也是边干边学,积累经验。这是一个值得深刻反思的现象。
(三)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
教学内容是影响学校培养层次的基本因素,社会在前进、科技在发展,而艺术设计教育内容却仍以不变应万变。不同院校根据自己不同的定位来决定其教学内容,但无论何种教学内容都必须以整个社会为背景,以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为前提,有针对性地加以改革和完善。而且,我国的艺术设计的教学方法也一直处于保守状态。一是对学生缺乏启发,相互间缺少对话,多以灌输式为主,忽视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移所采取的手段落后,使学生不能充分领会课程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培养出适应新经济时展要求的艺术设计人才。
(四)对素质教育重视不够
素质教育是新经济时代教育的中心特征。新经济时代的教育要从完整的人的标准出发,除了提高专业技巧、探索形式规律之外,更应磨练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位,深入人生体验。陈师曾把“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列为艺术创作的四要素,傅抱石把文学的修养、高尚的人格和画家的技巧定为文人画的三原则,潘天寿要求“画事须有高尚之品德,宏远之报负,超越之见识,厚重渊博之学问,广阔深入之生活”作为衡量艺术工作者的标准。作为当今的大学生及设计师,若缺乏丰富的文化知识背景,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就很难顺应当今社会的艺术设计教育主流。低劣的设计对社会的影响产生反面、消极的一面,雷同的风格、低劣的品位会对社会造成极坏的影响,最终导致设计整体水平的下降。近些年,国内许多院校都建立了艺术设计专业,有些学校不顾师资力量有限和教学条件不足而盲目扩招,造成学生素质下降。不少院校还普遍存在专业求全,各专业之间缺乏交叉融合等现象。教学方法仍以课堂传授和技能传授为主,缺乏启发式的对话研讨,疏于学生的设计过程而过于偏重设计结果;忽视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学生良好设计素质的形成。
二、新背景下的探索与创新
面对上述新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必须要对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做出全面系统的调整与改革,笔者认为,应当从教学新领域的开拓、教育新目标的确立、新思维的培养和正确理性的市场化革新四个方面做初步的调整。
(一)利用新技术,开拓新领域
新经济时代是以数字信息技术的大发展为主要标志的,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影响到了视觉艺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平台的数字图形、图像艺术已成为视觉艺术的主流之一,以数字艺术为例,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从无到有已迈人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对数字艺术设计的人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过了对传统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同时,数字艺术所涉及的领域会越来越广泛。目前看来,数字艺术所涉及的领域较多的表现在视觉艺术领域,但是从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边缘学科的角度来看,它实际上已涉及了从文化到艺术、从科学到教育、从工程到军事等诸多领域。如科学实验、工程研究、、军事计算机仿真、计算机模式识别、教育、教学与培训等,并影响到人类今后的生产与生活。数字艺术的未来走向仍然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领域发展。另外,数字艺术也已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近些年,日本文化产业俨然成了日本经济新的增长点。20世80年代的日本曾是超级经济大国,但此后的20年,特别是最近的10年却一直在低谷徘徊,也许恰恰是这些因素催生了日本的文化产业,并成就了它的发展和传播,产生了经济转型的生机。日本文化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它在上世纪80年代的影响力。而这辆越来越强大的文化之车正是凭借文化产业的传播来拉动的,我国数字电视的普及、数字频道的开通、多频道化都需要数字艺术作品。我们生产的硬件一数字电视、VCD、DVD这些硬件也都需要数字文化产品在其中使用,数字艺术将成为当今中国文化产业的新的增长点。上述事实使得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应不失时机地把握住时代的主流,及时调整学科和体系,合理利用新技术,适时开拓新领域,使之适应当代新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的目标培养或培养目标是教育最根本的方向问题。新经济时代下,应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新经济时代下,对艺术设计人才和人员的需求正向着多元化和创新型的方向发展,社会价值趋向正在摆脱过去由能源和物质所支配的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知识、文化环境社会,这一趋势下的艺术设计教育目标,应超越过去以工业与企业为主的物质经济和竞争逻辑为基点的教育,应重视知识价值为基础的精神与物质、人性与社会环境价值之间的有机联系,不断探索并创造出和谐的人类生活环境。即设计教育要使设计人员明确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让他们更多地思考如何通过设计活动为社会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为所服务的对象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表现在如下方面:创新精神和意识、观察力和感觉、思维与想象能力、审美与修养设计语言的掌握、表达与表现能力、商业与市场知识、应变与判断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精神。除此之外还要具备应对市场和社会变化的多方面的能力。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成了设计教育的主要内容,社会的发展决定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宽口径的通才型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思想文化境界,懂得社会和市场经济的高素质设计人才,是合乎社会发展趋势的、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的创造力的培养,是一种人才素质的培养。
(三)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
设计思维的培养是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核心问题,设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设计思维的发展,设计的创新性也就是设计思维的创新性。所谓设计艺术的创新思维实质是指以辩证的逻辑思维为基础,以敏锐性、流畅性、独创性以及批判性为特征来体现表现对象形象的一种思维活动,其中“敏锐性”是指设计师对事物的发现具有特有的观察能力,能用专业眼光迅速、准确地发现和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独创性”是指设计者具有非凡的想象力,新颖的、首创的观念与成就。“批判性”是设计者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质疑问题,去追寻未知的知识领域。这种思维活动方式可以使我们的设计变不可能为可能,以便去改善和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在设计艺术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应当抓住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聚合性思维等创新思维的三大元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善于捕捉创造灵感思维的能力。
新经济时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贯穿于艺术设计教育的始终。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在新经济时代艺术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点已被国内外教育界人士所认同。长期以来,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比较偏重基础教育和技能性,而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则显得力度不够,某些陈旧的教学观念甚至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发挥。创新思维是至关重要的,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开始,没有它就没有今天的高科技,没有发达的交通运输工具和信息的飞速传递。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创新思维是指打破常规的创造性思维形式,是各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运用。
要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思维,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因为批判精神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前提。创新思维不同于简单的重复与掌握了基础知识与技能,而是在此之上对前人及习惯善于否定。要勇于批判,要敢于打破前人的框框,在批判中成长,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其次,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因为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源泉,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前提。创新活动没有现成的固定的答案。这就要求创新思维能超越一种障碍,自由地、流畅地在现实与幻想间不断往返,用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思考,跨越思维次要的中间环节加快思维的过程,提高思维的效率,重新建立新的形象;另外,还要积极培养学生捕捉创新灵感的能力。因为这是以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在意识高度集中之后产生的一种极为活跃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思维会产生突发性的飞跃。因此培养学生善于捕捉灵感的能力,是设计艺术教育中对创新思维培养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正确促进艺术设计教育的市场化
新经济在本质上是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艺术设计教育既要遵循自身的规律,又要适应市场,按照传统设计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所培养的设计人员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合格的艺术设计教育只有在千变万化的市场面前,把握自我、不失本性,才能更好地接近市场,为市场提供优质服务,甚至可以调动市场决定市场走向。在工业社会,市场一般不会迁就高校,而高等设计教育却往往被要求适应市场,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技术与信息对于新市场的开拓越来越重要,艺术设计教育已日益成为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与市场有机的结合起来,首先,要培养综合素质好、市场适应能力强、基本功扎实的现代化设计人才;其次,要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开发的需要,开展应用技术运用研究和知识软件的科技创新;第三,在社会服务方面,可以通过一些较为直接的方式介入市场活动,如促使科技成果转让和投产,兴办校办产业,开展咨询、信息服务,举办各种短期培训,兴办校办产业。
作者:黑龙江 王珊珊
教学条件急需改善教学条件较差、教学资源不足是影响体育专业课多媒体授课少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院校的教学硬件条件不断改善,多数院校都兴建了多媒体教室,但其数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在各种教学场馆加装多媒体教学设施的较少,教师讲技术、战术课时多是口述、自己示范、战术板画图等,没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更加直观的演示。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不够对于部分的体育教师而言,现代教育技术是较为陌生的教育理念。
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变化、组成特点到声音、图象采集、动画制作,再到课件设计、制作完成,都需要有一定的多媒体技术知识做后盾。制作素材和程序设计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环节,虽然现代教育技术正在向容易制作的“傻瓜化”方向发展,但是制作素材和程序设计技术掌握的好坏仍然是教学效果综合表现的最不可稀缺环节。教师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重视不够,体育技术课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体育院校与高校其他学科的教师比较,体育专业教师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制作课件的积极性不高,缺乏课件设计的总体构思,致使体育教学类课件从制作数量到制作质量都不够,一些课件只是教学幻灯片。如何建立技术指导网站与学生实现教学互动,还是体育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难题。
传统的课本已不能承载广博而不断推陈出新的知识,体育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引进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学改革的途径和发展方向,对提高教育质量、教学层次、办学水平举足轻重。为此,必须加快现代教学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建设。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培训现代教育技术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体育院校应对广大教师进行计算机辅助课件(CAI)硬件、软件和课件开发等有关理论的培训。主要内容包括:(1)硬件:计算机基础、数字摄像机、数字照相机、扫描仪、刻录机、视频采集卡、压缩卡、移动硬盘、局域网等知识。(2)软件包括图片处理软件、画图软件、动画制作软件、网页制作软件、编辑平台软件、杀毒软件等,如PHOTO-SHOP、POWERPOINT、LIIUSATOR、3DMAx、AU-THORWARE、FLASH、方正奥思、瑞星杀毒软件。(3)课件设计:包括课件设计原则、选择题目、课件目标、课件结构、课件功能、优化和美化、后期制作与调试等内容。
增加投入、建设,管理好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现代教育技术要求必要的资金投入,但是体育院校对此的资金投入普遍不够。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以及体育院校规模扩大的现实要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不足与教学需求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资金投入可以从4个方面考虑:(1)为教研室配备必要的电化教育设备;(2)改善教室设施,兴建专门的学术报告厅、建设多媒体专用教室;(3)加快网络中心、电化教育、CAI制作室的投入,完善学院网站、声像摄制与采集、非线性编辑等设备的投入;(4)建立教师培训基金和奖励基金。
二、教材内容与现实脱节严重
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进入到校园,就一直存在教材内容滞后这个问题,当WINDOWSXP成为人们办公、生活主要应用的操作系统时,教材中讲授的是WINDOWS98,目前WINDOWS7已经成为主流操作系统,教材中才开始讲授WINDOWSXP系统。虽然在软件方面我们不一定要一味的追赶新的版本,但是当一个系统或软件的某个新版本已经成为主流,而我们却还在学习它已经淘汰的版本还有什么意义呢?以目前为例,这次国家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对学校的计算机进行了升级配置,新的计算机预装的都是WINDOWS7操作系统,但设备在学校安装时却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教材中使用的操作系统版本是WINDOWSXP,所以只能将原有的正版系统卸载,然后装上微软公司在今年4月份就已经停止提供更新服务的WINDOWSXP系统;学生在学习了这些落后的知识后,在生活中或是今后的工作中已经没有用武之地,实际生活中使用的软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人机交互的界面到各项功能的操作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在现实中使用这些软件还要进行重新学习。所以在选择教材或教材编写时我们要全面地考虑软硬件发展的趋势,因为信息技术是一门不断发展和更新的学科,它与传统的语文、数学等学科不同,要尽量让学生能够学到新的技术,要做到“用中学”,不应该是“学而无用”。
三、软硬件发展不均衡
在学校信息技术环境建设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软硬件建设不均衡,一贯的想法是重硬件、轻软件,校长和老师说的大都是:我们学校的设备配置多么高、数量有多少之类,很少有谈及我们今年购置了哪些软件、资源库的。在传统的思维中硬件是有形的,软件是无形的,所以很多人盲目地认为信息信息技术环境建设,只要买配置更高的电脑、更多的设备就够了,殊不知这只是信息技术的一个方面而已。没有软件支持的硬件就像是没有灵魂的躯壳、没有子弹的手枪一样,发挥不出半点作用。在信息技术的环境建设中要全面均衡的考虑,不仅要做到硬件设备适度超前,而且还要有与之配套的软件资源,如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教学资源库系统、学生学习空间、题库系统等等。只有软硬件相互协调,才能更好的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力度不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源于80年代中后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教师通过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出在常规教学中无法用传统教具讲述的知识点,一般常用的是教学课件等。通过几年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从原来的“课件”逐渐向“组件、积件”的方向发展,发展的方向是将资源素材化、工具化、平台化,之前是以知识的展示和教师为中心,现在是以学生为中心、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通过课程整合把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地进行结合,把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以此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而目前很多教师仍停留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初级阶段,班级所配备的电子白板等设备都发挥不发应有的作用,很多都在充当传统投影屏幕的角色。要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尤其是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意识培训。
第二,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网基础设施建设还有较大差距,国内各类各级学校之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还相当不平衡。教育部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为振兴教育的六大工程之一,进一步建立教育软件、课件开发中心,教育资源数据库将实现全国教育资源的共享。目前,城域教育网也正得到当地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教育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发展必将有力地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建设进程。校园网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创造能力的崭新平台,也是改革教育模式的制高点。领导对校园网建设要认识到位,不能只是用校园网来装“门面”,而要着重考虑如何为教师学术研究和学生学习提供方便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目前,在各校信息化建设中,信息量偏少、信息交流不够方便、专业特色不强、在信息资源建设上分工不明确是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的薄弱环节。建设教育教学数据库,积极制作与应用多媒体课件,研制与开发教育教学软件、网络教材将有助于教育教学资源的丰富。
第三,教育者现代信息素养的提高是信息化教学的有效保障。除了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外,人才保障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在教改中,教师是起决定力量的因素。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整合将无从谈起。如果教师的教学思想一成不变 , 就会把计算机当作传统教学方法的附属物 , 只能用它作演示或练习用,不能很好地发挥计算机的独特潜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改善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设施,加之提高教育者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就好比建“路”、造“车”、培养“驾驶员”,三者缺一不可。现代信息技术的前行和应用,主要靠人“驾驭”,人的素质低了,技术再先进,仍然不可能普及应用。要使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顺利开展,必须提高广大教育者尤其是教师的现代信息素养。现代信息技术和能力运用的内容包括熟练掌握文字处理、网络应用、多媒体信息处理,还要能熟练制作课件。教师具有现代信息素养,还需要能够掌握学科的前沿动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处理和交流教育信息,将新知识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过程也是具有现代信息素养的教师应该具有的技能。如在小学生习作指导过程中巧妙地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如投影、录像、多媒体画面等,通过精心剪辑的画面、音乐和对白,将生活真实艺术地再现。在要求学生描写美丽的春天时,教师不妨先提出假设:假如让你来当画家,要求你画春天的美景, 你会在纸上画些什么呢?接着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欣赏鲜花的绽放、小溪丁丁冬冬的流动、燕子飞上飞下忙搭窝、 柳树的枝条在春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等生动形象的画面,再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情动而辞发,学生下笔时,语言就会富有情趣,轻松自如地写下了自己对美好的春天的赞歌。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技术的创新,往往能推动科学的快速发展。在小学科学课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创新观察技术,推动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观察是人类获取信息的手段,人们通常直接运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皮肤)等感觉器官观察世界。但人类的感觉功能是有局限的,人的感官能够直接观察到的只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更多的未知世界需要不断的创新观察技术去感知。
一、借助媒介观察
有些现象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为了将现象直接的展现出来,教师通常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采用借助媒介达到将不可视的现象可视化的目的。
气体观察方面:如空气是怎样流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红旗、烟雾、尘土、小纸片等可视的物体将空气的流动变化展现出来。再如,空气的热胀冷缩,通常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观察:在烧瓶上塞紧一个带玻璃导管的塞子,导管内滴一滴水,然后用手捂住烧瓶,这样就可以借助观察导管内水的移动变化来推测烧瓶内空气热胀冷缩的变化。声波的实质是物体振动的传播,而声波在空气中的观察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竖放大鼓,在离大鼓的另一面大约距离40厘米的地方悬挂一排平行鼓面的细纸条,当敲击大鼓时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就可以观察到纸条随之振动。从而证明当鼓面振动的时候,会带动邻近鼓面的空气振动,通过振动的传播,又使得纸条发生振动。
液体观察方面:水是怎样流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适量的树叶、锯末等轻小的物体放入水中,借助对这种轻小物体的观察来推测水的流动变化。在科学课中,水的对流现象通常借助锯末观察。
物质的溶解方面:如盐在水中是怎样逐步溶解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来类比推理盐的溶解过程。
光的观察方面: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在课堂中如何直观的让学生看到呢?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激光笔照射在黑板上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红点,教师可以借助一个装满烟雾的透明瓶子,让激光通过这个瓶子,学生就会看到一段直的红光。
二、借助工具观察
有的物体(或现象)用感官是不能(或不易)仔细观察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观察工具进行观察。
1、利用工具直接观察
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一种不可见光, 1800年,威廉·赫胥尔正是利用棱镜和温度计对太阳光谱做了实验,发现了红外线的存在;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到400nm辐射的总称,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利用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底片感光,从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
2、“改变”观察对象的大小
有的观察对象太小了,或太大了,都不适宜观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选择一定的工具,使之能观察到一个合适大小的“像”。例如,利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昆虫的很多细部特征,望远镜也可以使远处的物体放大,而更小的细菌则需要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再如,地球是球体,现在已经是人类的共识,但认识到这一点,人类花了漫长的时间,寻找了很多的证据来证明。造成认识到地球是球体需要漫长时间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就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对于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物体,没有一个人能够在地球上看到她的全貌。随着观察技术的创新,假如采用杨利伟在环地球轨道上对地球拍摄的照片或录象(我们观察到了一个“缩小”的地球)观察,就能直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3、“改变”观察对象变化的速度
有的现象变化速度太快或太慢,也不适宜学生观察。例如在《声音的变化》一课中,为了比较粗弦振动快,还是细弦振动快,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目的是研究音高的高低和振动快慢之间的关系)。但是弦振动的太快了,肉眼很难进行客观比较,学生也很难形成共识。这时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假如我们能采用高速摄象机将粗弦和细弦的振动同时拍摄下来,然后放慢若干倍数观察,就能清楚的比较出它们的振动速度的快慢。
再如,花儿的开放速度一般是很慢的,要想在课中观察一朵花真实的开放过程是不可能的。但是借助摄象机,就成为了现实。我们只要将一朵花采用慢速拍摄,快速播放的办法,就能清晰的观察到花开放的过程了。
4、“改变”观察对象变化的强度
鼓面的振动用肉眼不易观察,假如在鼓面上放置米、沙子等一些细小的物体,就能将这一现象放大;同样的,音叉的振动用肉眼也不易仔细观察,假如将振动的音叉头部部分的放入水中,就能观察到溅起的水花和荡起的波纹。在观察固体振动实验中,通常还可以借助一杯水,通过观察平静水面的变化来发现物体振动的变化。
我们把汉语教育技术期刊论文的统计结果放在国内和国外大背景下做个比较,可以从中了解到汉语教育技术研究的相对状况。与同期国内外教育技术期刊论文数量和年度走势的对比分析与国内外教育技术期刊论文数量的对比分析国内教育技术论文数量为国外同期教育技术论文数量的7倍,至于国内教育技术研究是否真的产生了远多于国外教育技术研究的成果,魏顺平(2010)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汉语教育技术论文数量少,也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只是某个学科中的某个领域;另一方面,相较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语法研究、教学研究、习得研究等,教育技术研究相对薄弱。汉语教育技术相关论文的期刊类别分布,汉语教育技术相关在语言学及语言教学类期刊上的论文最多瑏瑥,其次是教育技术类。这从侧面表明,汉语教学工作者更多地是从汉语教学的需要和应用出发来讨论教育技术的相关问题。同时,也在探讨教育技术的过程中,以汉语教学的实际应用进行说明和论述。与国内外期刊论文数量年度走势的对比分析下图是2005至2011年间,汉语教育技术、国内教育技术和国外教育技术论文数量年度走势图为便于观察年度走势,即曲线的斜率,此处我们把汉语教育技术论文数量放大100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如下三个特点:(1)汉语教育技术发展与国内外教育技术发展走势一样,均呈总体上升态势;(2)汉语教育技术与国内外教育技术发展走势一样,在近期均呈走低状态,进入反思或审视阶段;(3)汉语教育技术发展状况相较于国内和国外走势(从曲线别点上看),更接近于国外。与同期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研究内容的对比分析《敏感词数据表》中的敏感词代表了近年来汉语教育技术研究的各项内容。通过对敏感词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汉语教育技术研究的高频范畴,与世界教育技术研究内容进行对比可以看出研究内容趋于一致的方面、不一致的方面和研究欠缺的方面。汉语教育技术研究的高频范畴及特点《敏感词数据表》中的敏感词频率信息可以显示出汉语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受关注程度的全貌。频率越高,受关注程度越高。为了相对集中地反映这期间汉语教育技术的研究特点,我们对敏感词按类别(范畴)进行由高到低排列后总结为如下两点:1)技术应用紧密围绕“语料库”、“多媒体”和“网络”,相关论文数量最多者为语料库,其次是多媒体,再次是网络。样本期刊论文反映出的相关研究细目报告如下:(1)“语料库”的相关研究包括的语料(数据、资源)类型有汉语母语语料库、中介语语料库、多语语料库、动态作文语料库、学习者口语语料库、学习者语音语料库、错字别字数据库、教材语料库和教学用字库、词库等教学资源,涉及的研究内容有语料库(数据库、资源库)的建设、加工、工具研发和应用等。这是语言教学中教育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一大特色。(2)“多媒体”的相关研究涉及超媒体中的图片、视频媒体的应用瑏瑦,可视化、概念图,编码,多媒体教材和练习,多媒体课件设计、多媒体资源建设、利用和开发,多媒体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有效性,多媒体环境等。(3)“网络”的相关研究包括网络教学/学习环境,网络文化环境,网络虚拟社会,网站建设、网络课程,网络教师培训,网络教学设计、原则,网络平台需求、功能、开发等。2)“汉语知识教学”相关论文数量与“汉语技能教学”相关论文数量相比,前者多于后者。样本期刊论文反映出的相关研究细目报告如下:(1)信息技术支持的“汉语知识教学”相关研究包括汉字、语音、词汇、语法和中国文化教学等;(2)信息技术支持的“汉语技能教学”相关研究包括口语、听力、视听说、视听、阅读、写作教学等。
研究内容趋于一致的方面1)包含的研究层面和类型一致从总体情况看,近年来的汉语教育技术研究包括了三类:理论研究(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认知策略、教学环境)、相关技术研究(如多媒体、语音识别、计算机模拟、语料库)和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如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课程、教学和学习资源)。这一结果表明:汉语教育技术的发展在总体上是全面的、积极的,从研究层次和类型来看,与世界教育技术研究是一致的。另外,世界教育技术研究表明,教育技术研究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呈现出以技术为特征相继变化的发展历程(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我们的考察结果表明,汉语教学的发展也呈现出同样的格局,并且汉语教育技术还受到一些专门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如汉语语音分析技术、汉语语料库技术等,这些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都被积极引入到了汉语教学中。2)紧随新技术创新出教学新方法关于聊天工具和博客在教学中的应用是目前教育技术讨论和关心的热点问题。在汉语教学中,它的交互性对语言教学无疑是有意义的,符合现代教育倡导的合作学习原则。它通过自发地、积极主动地进行任务或功能教学,开展相互交流,以共同感兴趣的话题驱动,促进学生以文字或语音的形式练习汉语说与写,也在文字或语音的输入过程中习得汉语。此外,过去人们固有认识中不适合于成人学习的游戏软件或游戏方式也受到关注。事实上,正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不断涌现出了一些新课题,寓教于乐又一次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探讨如何促进“生活体验、乐趣与学习的目的和手段相结合”等问题(祝智庭等,2010),学者们提出游戏化学习(game-basedlearning)及教育游戏(educationgames)。教育游戏研究可以把传统的游戏软件提高到一个更有利于学习的角度去认识。值得一提的是,汉语教育技术领域出现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创新汉语教学和学习的报告。涉及三种形式:第一,研究汉语教学中如何运用多种网络聊天形式开展教学的问题,如何敏、张屹(2008)(利用邮件、网络论坛),袁伟、刘娜娜(2010)(利用聊天工具)。第二,研究应用博客、微博,乃至有声博客开展汉语教学的问题,如陈育焕等(2009)(利用有声博客)。第三,研究运用教育游戏开展汉语教学的问题,如蔡莉、刘芳妤(2011)。因此,可以说汉语教育技术在应用新技术创新教学方面,合着时代的脉搏走在形式和方法的前沿。研究内容不一致但有其合理性的方面1)多媒体技术受关注程度未呈现下降趋势国外教育技术研究在有关技术方面的研究的变化趋势显示,课件(courseware)和超媒体(hypermedia)的关注呈下降趋势;有关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变化趋势显示,多媒体教学(multimediainstruction)呈下降趋势。魏顺平(2010)认为,“这应该是受当前网络技术普及的影响,课件和超媒体是单机环境下用来呈现学习内容、开展个别化学习的媒体”;“这同样应该是网络技术普及应用的影响”。但是,我们对《敏感词数据表》的分析表明,近年来汉语教育技术研究中多媒体技术受关注程度未呈现下降趋势,而是受到持续性的关注(敏感词“多媒体”的年度频率未见明显降低,其频率也没有被“网络”的频率所超越)。我们认为,这是学科特点使然。“多媒体”这一敏感词在汉语教学论文中的使用频率较高、年度受关注程度较高,显然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各种媒体技术在汉语知识和言语技能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汉字教学为例,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汉字的读音需要声音媒体支持,汉字的笔顺书写作为动作技能的教学理应用动画或影像技术支持,汉字的义项和构词等用法信息离不开文字技术的支持。这些既是汉语教学的客观需要,也是由汉语和汉字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多媒体”受到持续关注,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汉语教育技术研究始终脚踏实地,更多地着眼于学科应用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单纯地空谈教育技术。2)网络技术受重视程度未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国外教育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网络课程得到了更多的关注,Internet、信息技术、网络课程和虚拟教室等与网络技术密切相关的研究内容均呈上升趋势”,“internet/网络课程等与网络技术密切相关的研究内容均呈上升趋势”(魏顺平,2010),“基于网络的教育技术研究是当前主要研究内容”(祝智庭等,2010)。但我们对敏感词“网络”(及相关)的考察结果并非如此,而是总体变化不大,按年度在较少的数量间略微波动。分析其中的原因,有三个。一方面,在我们所考察的样本期刊上发表汉语教育技术相关论文的作者大多数为国内学者,他们的教学任务和关注的研究问题主要是针对成人的课堂面授,讨论的内容主要是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且绝大部分为“1+0”模式,而非“1+n”模式瑏瑧;另一方面,在中国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身处优越的目的语(汉语)环境,他们课外利用目的语的社会环境学习远比现在还不甚理想的网络教学或远程辅导的效果更优;第三,由于网络教学受当前技术条件的限制(如面向外国人的汉语语音识别技术、人机对话)和理论研究的限制(如自主语言学习研究),目前尚不能很好地解决听、说这两个语言技能教学的主要问题,或者说效果不理想所致。当然,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网络数字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构建定将为汉语教学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也将迎来汉语网络学习的新局面。
在汉语教学中,由于该项研究与教师们的实际工作密切相关,因此历年来与课程有关的汉语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始终受到关注。但遗憾的是,真正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technologyintegration)为指导思想和理念,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汉语课程整合的论文相对匮乏。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仔细考察汉语教育技术的相关论文后就会发现,大多数只是就教学中具体应用问题有感而发的教学体会或经验,这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终极目标尚有距离,今后应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如从理论上探讨媒体形式与汉语知识和言语技能的相关效应(如什么类型的汉语知识适合或需要用什么样的媒体或它们的组合形式来表现?什么样的汉语技能适合或需要用什么样的媒体或它们的组合形式开展训练?);根据Paivio(1990)双编码理论,言语能力、言语习惯与偏好、表象能力与偏好间是有一定关系的,那么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结构、内容、呈现方式是有一定偏好的,应研究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并从汉语学习的角度出发,立足学生自身特点,以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从整合的特点、作用和方法等出发进行研究,结合汉语教学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逐步形成切实可用的整合操作策略,真正体现AECT,04瑏瑨提出的创新宗旨。2)关于教育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design)是近年来国外教育技术研究中受关注的重点或热点(魏顺平,2010;祝智庭等,2010),反映出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但是,从《敏感词数据表》的年度分析来看,“教学设计”并非实际研究中的重点或热点,也没有被历年来的汉语教学研究所关注。当前,汉语教学中的教育技术应用已经走过了探索和试验阶段,逐渐趋于成熟。或者说,技术因素已经成为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再是依附于教学的一种附属品或点缀,也不是游离于教学之外可有可无的调味品。例如,当前大多数情况下的教学和学习环境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汉语教师备课离不开信息技术,汉语教学和学习资源是数字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离不开信息技术。当信息技术已经潜移默化地全方位融入汉语教学之时,教学设计必然与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观念有所不同。脱离教学设计的技术应用,片面强调技术的应用价值的思潮,不仅难以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也违背了教育技术的宗旨。因此,重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广泛地开展教育技术支持下的汉语教学设计研究,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要注重对教学和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努力实现教学设计与技术应用的深度整合,对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越来越多的人和组织将会认识到教学设计师这一职位和角色的价值、作用和需求。(桑新民,2009)3)关于应用教育技术的教学有效性和教学实验国外教育技术研究显示,教学有效性(instructionaleffectiveness)是历年关注的重点,它表明教育技术的各项工作最终要落实到对教学效果的改进上(魏顺平,2010)。我们通过对《敏感词数据表》年度使用频率的分析发现,在汉语教育技术研究中这个问题已开始得到重视,表现为汉语教师在应用教育技术的同时,能够自觉地对教学效果进行审视的倾向。这种观念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和改进的方案。然而,关注和重视程度的提高并不能代表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成果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从近年来汉语教育技术的相关论文来看,对技术影响下的教学效果问题,谈及的多,付诸实际研究的少;在付诸实际的实验研究当中,严格意义上的实验研究并不多。其中的原因,首先是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决定的,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背景的复杂性导致实验研究有一定的难度。这方面的研究应加紧开展。因为基于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和语料库技术的语言习得实验研究,可以回答双编码教学是否有助于语言习得的问题,可以揭示基于图形和语言双编码输入条件下的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和机制。其研究结果可以为建立外国人汉语学习模型而开展计算机模拟,最终为设计出智能化的汉语CAI创造条件并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学有效性问题应该用系统的方法去思考和解决,它与很多因素相关,如学习成绩、教学管理的有效性、课程评价、教学质量、教学创新、教材评估、教师和教学方法等。郑艳群(2012)指出,对汉语教学而言,应该更加重视对语言微教学环节和微技能教学的研究和把握,汉语教学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必将更好地揭示汉语学习规律,指导和管理汉语教学。
O引言
教育技术起源于西方国家,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伴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从教育技术到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体系正在逐渐地形成和完善之中。我国在1983年,把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目前,教育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内容和课程体系都难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面对教育技术专业如何发展,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等诸多问题,许多教育技术工作者、教学人员感到迷惘、困惑。所以认真分析当前教育技术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出解决的方法与对策,促使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步人良性循环、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是当前教育技术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的关系
电化教育的一个定义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南国农,1985)。电化教育另一个定义是:“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南国农,李运林,1998)。教育技术的定义是:“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1994年AECT)。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南国农,2004)。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其内涵与我国这一领域的实践有一定差异,因此,提出“现代教育技术” 的概念,应符合我国的实践。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已习惯于将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通用,即教育技术为现代教育技术.所以在本文中,也将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概念作为通用称呼.可以互相换用。
2教育技术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电化教育的应用到教育技术的普及发展,经过多年的实践.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方面成效显著。但是,结合快速发展的教育革命,可以看出目前的教育技术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与问题。
2.1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不同步
这个问题的主要表现是重视硬件建设轻视轻软件建设。硬件建设投资力度大,发展速度快,而软件建设相对滞后,软件资源匮乏.尤其是高质量的软件匮乏,导致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严重脱节.这已成为我国开展教育技术工作的主要障碍。应重视硬件和软件的并行建设,探索出一条软硬件同时有效建设的道路。
2.2教育技术学科体系还不完善
教育技术专业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整个教育技术学科体系还不够完善,至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基本理论。我们可以看到相关“教育技术学”的著作和教材.从中阐述的各种概念和理论基础,都是来自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等,缺乏对自己基本理论的描述。而所谓学科基本理论应该是对这门学科所描述事实的规律性表述。教育技术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我们在谈到教育技术的研究方法时.描述的往往是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缺少一种对教育技术学本身透彻的精练的描述,包括对学科属性、研究范畴的界定等。
2.3培养目标笼统课程设置繁杂
许多院校以教育技术的定义作为专业培养的目标,即培养能够在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育系统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教育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胜任各级中等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丁_作,适应教育技术部门、广播电视部门、信息网络等领域的技术和管理T作。培养目标不仅涉及了教育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5个范畴,而且还包括教育、广电、网络等几大领域。可见人才的适应面十分广泛。这就导致了专业的课程设置非常庞杂,涉及教育心理学、物理、数学、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影视传播、文学艺术等学科。由于科目繁多,往往造成顾此失彼,加之缺乏科学的系统设计.课程之问不能有机融合。
3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思路与对策
3.1强化理论研究,注重实践环节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教育技术的实践活动,需要科学的教育技术理论来指导。目前加快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已是当务之急。从电化教育过渡到教育技术,不仅仅是名称的变更,其内涵与外延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倘若我们不考虑国情、不加过滤、盲目照搬西方的理论,那只会将理论束之高阁,无法与中国的教育技术实践相结合。因此,加强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首先应遵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对教育技术的发展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夜郎自大,要踏踏实实、讲求实效,切忌赶时髦、喊口号、做表面文章。应采取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努力把握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脉搏。准确定位、探索规律、揭示特性、澄清谬误,引导学科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努力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
3.2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现代教育媒体技术的发展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视频会议技术、网络技术、数字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应用为核心。我国的教育技术经历了无线电技术、音视频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两个发展阶段.随着教育媒体的发展,音视频媒体技术向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过程将会加速,数字化将是必然的趋势。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卫星通讯技术将成为主体性技术在教育领域被广泛推广应用。其中,多媒体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已成为核心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技术将在实践应用领域中崭露头角。教育技术正不断将新科技吸取转化为适合教育技术的新观念、新媒体,进而促使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模式产生更大的改变,使现代教育技术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一中心,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3.3进一步完善教育技术学科体系
目前,教育技术领域的学者和专家,就教育技术的本质和特点,以及教育技术的学科体系,教育技术发展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新的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教育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等不断提新的观点和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对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是一件好事。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为大家所公认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标准和培养方案。冈此,教育技术学科的人才标准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也是完善教育技术学科建设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3.4调整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
培养目标是育人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培养什么样的人不仅是课程结构设计的依据,也制约着学科体系的建设,决定着专业发展的方向。许多院校在确定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时,过于注重就业的适应面,而忽视了精品人才的打造。培养目标模糊笼统,导致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总想面面俱到,结果顾此失彼,造成课程设置庞杂,毕业生样样都知道却都不精。所以确定适合于本校情况的人才培养目标,精心设计校本课程,是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培养目标应该具体明了。建议将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中等学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教育媒体编制人员、教育技术和管理人员。
伴随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及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在步入信息时代的同时,“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概念应运而生,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概念被广泛的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在教育史上引发的不仅是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变革,而且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一系列内容的历史性变革,但现今对“现代教育技术”内涵的表述及理解仍不尽完善。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教育作为知识活动的主要领域,需要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来保证教育质量;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技术能力成为当前专业化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教师对技术的应用,曼迪纳契和可兰认为分为四个阶段:挣扎阶段,在技术面前挣扎,被各种问题所困扰;掌握阶段,教师学会了应付的策略,提高了技术能力,对新的课堂结构和新的交互形式也有了经验和信心。冲击阶段,不再对技术心存畏俱了,出现了新的教学关系和结构。创新阶段,将技术整合到教学活动中,由此,课程和学习活动被重新组织,学习环境也被改变了。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097(2012)02-028-05
一 引言
根据采纳主体的不同,教育技术采纳可以分为个人(Individual level)采纳、团队(Group level)采纳和组织(Organizational level)采纳。其中,个人采纳主要以学生、教师为研究对象;团队采纳主要以教研室、院系、专业为研究对象;组织层面的采纳主要关注学校整体的采纳行为与扩散过程。高校作为典型的学术组织,其组织理念、组织结构、组织方式等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直接的、重要的影响。高校教育技术采纳与扩散不仅需要关注教师、学生的个人采纳行为,还需要高校从整体上有组织地对采纳和扩散的过程加以引导、管理和评估。
组织层面上,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与一般的技术创新扩散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关键并不在于组织决策,而是在于技术创新在组织内部的实际应用。当前,随着人力、财力、物力的大幅度投入,高校教育技术发展进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硬件环境大投入而没有得到应用效果大产出问题,教育系统内各要素发展不均衡导致系统无法协调运转问题等等。对此,高校必须认清自身教育技术发展所处的阶段,把握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措施。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教育技术扩散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李新晖从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的角度,对我国教育信息化不同历史时期的绩效成熟度、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并建构了相关模型。马宁等在“面向过程”的评价理念和评价原则指导下,构建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成熟度(ICS-CMM)模型。管恩京等、黄海等、赵国栋等分别以山东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为例,探讨了高校教育技术采纳和推广的过程及其经验。我们认为,高校教育技术扩散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应该从组织内部活动和行为主体角度进行深入剖析,找出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为此,有必要构建高校教育技术扩散的分阶段模型。本研究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基于技术创新扩散理论中的传播论学者罗杰斯(Rogers E M)等人的组织创新扩散过程分阶段模型,构建高校教育技术扩散分阶段模型,以期为高校教育技术应用推广的深化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 组织层面技术创新扩散分阶段模型简介
20世纪初,学界就开始关注技术创新采纳和扩散问题。创新采纳和扩散活动会同时在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进行,但二者的关注点和过程有所不同。个人的创新采纳过程是一个伴随着对创新认识和评价等种种不确定性的消除并进而做出一系列决策的过程;组织层面的创新扩散研究重点通常放在创新的实际应用过程,而非采用决策上。就组织而言,技术创新扩散往往经历由点到面、由少数采纳者到多数采纳者的发展过程。
以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技术扩散传播论认为,扩散是创新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某种渠道,在社会系统成员中进行传播的过程。罗杰斯构建了组织创新扩散过程模型,按照他的观点,组织创新过程通常由按先后次序的五阶段组成,即:(1)问题设定(agenda-setting);(2)匹配(matching):(3)磨合(redefifing/restrueturing);(4)厘清fclarifying);(5)日常化(routinizing)。
在这五个阶段中,技术创新扩散的效果(如采纳者数量、技术创新扩散成果数量)与时间的关系成“S”曲线。1903年塔德(Tarde)在《The Laws of Imiation》中就指出新技术被采用的速度是以时间为横轴的s型曲线。1983年罗杰斯将塔德的s型曲线引入创新扩散研究,提出技术创新的采纳速度在经历早期的缓慢成长后会相对快速的增长,然后又趋向于平缓。他在其著作《The Diffusion of Inaovations》中指出,创新刚开始发生的时候,在整个社会系统个体之间的传播很慢,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采纳创新,创新的扩散速度越来越快;当早期采纳者达到占总人数的5%,15%的临界点后,技术的采纳过程就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组织创新过程五阶段模型实际上是把组织创新扩散过程分为两大阶段:以采用决策为分水岭,分为组织层面的创新采用初始阶段和组织内的创新应用阶段。初始阶段一般涉及对采纳决策的准备性工作,包括对创新技术的了解、分析自身需求和潜在效果,具体又分为问题设定阶段和匹配阶段。问题设定指组织要对自身的问题有“自知之明”;匹配是进一步把“问题”与“创新技术”加以联系,论证新技术是否适合问题的解决。组织创新扩散的重点在应用阶段。应用阶段主要是对创新技术的推广,是创新技术在组织内部获得效益的关键阶段,涉及众多障碍和不确定因素,工作难度非常大。例如,组织斥巨资引进新技术,但组织内部成员对新技术的热情不足,甚至敌视,使技术无法起到真正的革新作用。应用阶段包括磨合、厘清、日常化三个小阶段。在磨合阶段,组织层面的创新采用决策已经完成,来自组织外的创新面临着和组织内部环境和功能相互适应的问题。一方面,创新被进行本地化改造或二次革新以更好地适合组织需要和组织的特点;另一方面,组织结构也会作相应调整以适应创新采用带来的新情况。进入厘清阶段,人们逐渐接受和认同创新,实现了创新的社会建构。最后的日常化阶段,是指创新已经不再被认为是创新,已经完全为组织吸收。
三 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模型构建
1.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五阶段模型框架
在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高校作为一个组织整体,全过程、全方位地推进技术的应用扩散。这与高校教育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密切相关――教育技术发展目标不仅仅聚焦在教育技术的某方面应用,如建立网络课程、建立教学资源库等,也不仅仅是满足于个别师生灵活使用教育技术,而是定位在促进学校整体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高校教育技术扩散过程与技术创新扩散过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往往也经历以下过程:
(1)分析自身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问题设定);
(2)寻找合适的教育技术发展路径方法(匹配):
(3)进行教育技术应用与传统教学的有效整合(磨合):
(4)师生教育技术应用的地位和作用的认同(厘清):
(5)普及教育技术应用(日常化)。
结合罗杰斯的组织技术创新扩散五阶段模型,可将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描述为图3所示的模型。
2.高校教育技术扩散过程的“阶段一要素”矩阵分析
由于高校教育技术的扩散关键在组织内部的扩散应用,而不在于决策,所以,高校教学组织要素和行为主体会对教
育技术应用产生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在不同阶段,教育技术应用扩散的特点不同,组织要素和行为主体应承担的活动也不同。结合目标、任务、资源、管理、评价等高校教学组织的核心要素,以及教学管理者(G)、教育技术教辅人员(F)、专业教师(Z)和学生(X)四大行为主体,形成高校教育技术扩散过程的“阶段一要素”矩阵分析表,如表1所示。
第一阶段:问题设定阶段。这一阶段,高校主要的任务是组织师生进行需求分析,明确本校的教育技术应用起点和需求。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处以及教育技术中心等共同在发展规划上对教育技术的采纳进行明确定位,对师生进行需求调查分析,了解兄弟院校的发展状况和经验,确认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起点和基本目标,并将这些任务的实施评价列入个人和部门的年终考核,有效保证教育技术采纳平稳起步,以及决策的科学性、明确性、可操作性。一般而言,这一阶段会经历1-2年。学校内一些师生已经使用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但主要是“散兵作战”,采纳率并不高(不超过5%),学校并没有统一组织的行为和要求,大部分教育技术采纳属于“个人采纳”,具有明显的自发性、随意性、零散性等特点。不同教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教育技术采纳差异显著,教育技术的教学应用效果整体水平不高。
第二阶段:匹配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实现三方面的匹配,一是学校教育技术应用发展战略、路径和方法与学校起点水平、特点和目标的匹配,二是教育技术产品功能(包括软件、硬件)与师生需求的匹配,三是学校教育技术应用的配套制度机制与现有的教学制度机制匹配。第一个匹配主要是由学校组织相关部门如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等,在第一阶段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学校教育技术发展战略、路径和方法,这是匹配阶段中最重要的环节,属于教育技术应用发展的项层设计。第二个匹配是学校组织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和教师代表等相关部门和人员,对教育技术产品进行市场调研,并对各种产品进行试用、评价。高校一般会经历为期1-2年的市场调查和产品比较,经过反复的试用和综合评估后,做出产品购买决定。在产品购买之后,要进行产品的安装调试,并与本校的各种管理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进行整合,选择部分有经验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产品的试用,在小范围内对第一阶段的需求分析及本阶段的使用效果评价进行比对,以此判断产品的选择、使用是否可以满足需求。如果试用表明比较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能在满足学校规划发展的基本需要,即获得了较高的匹配程度,可以进行全面推广。第三个匹配是配套制度机制的制定,一般与第二个匹配同时进行,学校组织教务处、评估办、教育技术中心等部门,结合现行的教学制度机制,商讨制定教育技术应用推广的系列办法、计划、实施方案以及激励措施等,并以学校规章制度发文的形式全校宣布,为全面推广教育技术作制度机制(也往往称为“潜件”)上的准备。
第三阶段:磨合阶段。在磨合阶段,高校教育技术扩散的组织决策已经完成,高校教育技术扩散进入到具体应用阶段,即教育技术要进入教学一线应用,难度较前两个阶段陡增。许多高校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做好推广前期的硬件、软件和相关制度准备后,在磨合阶段就“举步维艰”,教育技术扩散效果不佳。常见的现象是,一方面学校每年花费巨资进行教育技术硬件、软件资源的采购、维护,另一方面校内师生对可行的教育技术缺乏热情,甚至敌视或恐惧,使教育技术得不到真正有效的使用。这实际是来自组织外的创新面临着和组织内部环境和功能相互适应的问题。面对这一情况,高校可以从两方面入手进行组织协调,一方面是组织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等部门对引进的教育技术产品,特别是软件产品,如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等,进行改造或二次革新,使产品更好地适应师生需要和学校特点;另一方面,高校本身的组织结构也要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教育技术创新扩散带来的新情况。例如要设立专门的教育技术应用推广组织,要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力度、对教育技术应用的激励、对教育技术应用帮扶等,做好“牵一发则动全身”的充足准备,正确处理教育技术推广带来的一些新问题。一般而言,磨合阶段会经历3-5年,表面上是传统教学与教育技术的整合,但实际是师生的教学方式、教学习惯乃至社会心理与新的技术进行多重磨合。这一阶段的技术扩散并不会顺利,还往往出现教育技术应用推广的瓶颈。这是由技术创新扩散必然带来组织内部一系列的不确定性所决定的。
第四阶段:厘清阶段。厘清阶段是教育技术扩散的价值认同期和质量提高期,将会持续3-5年。当教育技术扩散的效果获得师生的认同,将会带来教育技术应用质量的提高。学校应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教师和学生充分应用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使教育技术成为教学交互的基本手段,使教育技术扩散的成果最终落到实处。教育技术扩散会逐步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基础开发向教学应用转变、从行政推广向自主选择转变、从学校行为向师生行为转变。教育技术采纳的成效初步显现,进一步提高技术采纳的效率、质量成为此时应该关注的重心。
第五阶段:日常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育技术已经基本为高校内的师生所采纳,新技术不再被认为是创新,已经被日常教学活动所消化吸收,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部分。从问题设定阶段到日常化阶段,一般会经历10年以上,但从学校发展的历程看,这并不算漫长,甚至属于较快适应了教育信息化发展变革。到达这一阶段后,学校的相关激励措施、教师培训可以做相应调整,使之更符合日常运行需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组织都能达到技术创新扩散的日常化阶段,有些技术可能随着组织的战略转移而搁置,有些可能因效果不好遭到组织成员的排斥等等,不确定因素越多,技术扩散的阻力就越大,这也是高校教育技术推广具有较大难度的根本原因。
3.高校教育技术扩散“S”曲线与扩散的黄金时期
高校教育技术采纳扩散效果与时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技术创新扩散“s”曲线描述,即以高校师生采纳率和教育技术推广年限分别为纵轴和横轴所得的曲线,其中师生采纳率可以通过师生采纳者数量除以师生总数获得。假设某高校从2004年开始全面组织实施教育技术创新扩散活动,到2014年10年间,它的师生教育技术采纳率可以用如图4所示的“S”曲线描述。2004-2006年处于问题设定阶段和匹配阶段,师生个别自发采纳教育技术,整体采纳率不超过5%。2007-2012年处于磨合阶段,高校的教育技术扩散组织行为会促使师生采纳率大幅提高,一般会有超过60%的师生采纳,是采纳率提升的黄金时期。如果在这一黄金时期,即教育技术扩散启动的第3年至第8年,高校的教育技术采纳率并没有出现明显上升,至少可以说明高校原有的传统教学和教育技术应用磨合出现了问题,高校的教育技术扩散组织工作不到位,甚至是更早阶段的教育技术需求分析、产品购买与匹配出现了问题。如果推广过程中连续3-5年都持续出现低采纳率(不足
30%),那么,师生会出现对教育技术的疲乏态度。师生心理上的倦怠对教育技术推广极为不利,学校应及时调整,包括从需求分析开始的新一轮调查、分析、匹配。2013年之后,即教育技术扩散的第9年以后,一般会出现采纳率增长变得缓慢的情况,高校即进入了厘清阶段和日常化阶段。
当然,各高校的发展情况因校而异,本研究只是给出一般描述。如果某高校所经历的相应阶段时长在1-3年浮动,例如磨合阶段经历了长达8-10年之久,只要还可以观察到采纳率呈上升趋势,就并不影响高校教育技术扩散的整体推进。
四 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模型的应用建议
上述分阶段模型的剖析,展示了高校组织层面上教育技术扩散的清晰过程和特征,有利于指导教育技术的推进工作。
1.明确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中的组织结构和分工
高校教育技术采纳的组织结构是教育技术采纳推广、效果评价、运行管理所需的基本架构。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技术扩散一般是自上而下的推广过程,在此过程中,各部门和主体应分工明确,行动协调统一。在教育技术应用筹备期,一般由学校党委会讨论通过教育技术应用发展决策的提案,由校长签署教育技术应用的推广计划并审批专项采购经费,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部署产品购买和推广的具体工作,最后由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评估办等部门共同执行。教务处和教育技术中心共同负责学校教育技术需求分析、考察市场并提出产品购买建议;同时,起草教育技术应用推广计划、教师培训计划和相关的管理办法等。在教育技术扩散应用期,教务处主要负责组织各院系、部、中心进行各批次的教育技术应用的管理、经费分配,并指定各院系、部、中心的责任领导和责任教师;教育技术中心主要负责教育技术硬件维护、软件管理等技术支持,以及教师培训和考勤;评估办主要负责教育技术应用效果、质量的评价和反馈。各院系(部)分别制定本单位的教育技术应用计划并落实到教师个人,并开展专场辅导和跟踪服务;教研室组织教育技术具体应用的讨论交流,如教学设计、网络课程设计等,确保本教研室教师掌握具体的应用。
2.把握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和规律
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从做出推广决策到师生基本采纳认同,一般会经过8-10年的磨合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教育技术采纳基本完成了从被动到主动,从个人到学校、再从学校到个人,从教学资源开发到应用的转变,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基本实现预期目标。学校的教育技术推广决策并不能代表教育技术已经被师生所接受采纳,实现教育技术学校采纳向师生采纳的转变是教育技术扩散的关键。在问题设定阶段和匹配阶段,网络教育技术采纳需要学校周密的组织和全面的需求分析,分析的层面和对象应该包括学校、院系部、教研室、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管理人员,每个群体代表技术扩散的不同诉求,应充分考虑;在磨合阶段,极有可能出现学校教育技术推广的黄金发展期,师生教育技术采纳率会快速上升,学校要组织相关部门建立教师教育技术应用培训的常规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要注意教学资源的维护、更新和使用评价,关注师生的使用反馈,并及时给予帮助。
3.完善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的配套机制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组织,也具有一般社会组织的特点。组织创新采纳的社会市场学代表人物马丁内兹,布劳莱(Emilia E,Martinez-Brawley)认为:组织和个人都是广义的实用主义者,是利益导向的。无论是有形的即时的回报,还是无形的长远的影响,组织和个人都会对技术创新采纳与否作广义上的得失权衡。当前,高校教师发展评价的科研导向倾向过重,使教师无暇顾及教学,网络教学更无法得到保证。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中,科研成果、论文是晋升首要条件,许多教师“不愿意将时间耗费在与职称评定无关的事情上”。因此,高校不管是考虑当前工作推进还是学校长期发展,都应该从教育技术扩散初期,就重视完善教育技术扩散的配套机制,特别是激励机制,例如:设立每年对教师开发网络课程的专门经费、奖励资金、培训机会等等,减少当前高校教师发展的评价机制固化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闵庆飞,刘振华,季绍波,信息技术采纳的元分析:2000-2006[J],信息系统学报,2008,(2):22-32
[2]高峰,网络教育技术采纳与扩散研究的元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0,(2):52-59
[3][5]马宁,余胜泉,面向过程的学校信息化建设评价及成熟度模型建构[J],远程教育杂志,2010,(1):13-17
[4]李新晖,教育信息化绩效成熟度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7):25-27
[6]管恩京,李静,郑海峰,促进高校网络教学与教学资源应用的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2):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