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2 17:33:5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店长实训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水压试验方案确定
该电厂循环水管尺寸较大,直径3520mm,单根长7.5米,单根重12吨,国内通常是制作过程中采用其他检测方式对焊缝进行检测,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等,待整个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进行系统打压试验,因此采用单根管子逐根打压,对于该公司循环水管单项工程来说是第一次,没有任何相关资料和经验积累,现场多方了解相关管子水压试验方案和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后,结合现场实际确定了最终方案:
为便于水压试验与前后工序施工的连续性,水压试验场地设置在循环水管组合场一端。
水压试验采用管子两端设置密封堵板,通过螺栓来紧固密封堵板,然后注水、打压、稳压、查漏的方式进行。具体见方案示意图。
水压试验水源来自临时性自建蓄水池,同时蓄水池也是水压试验的基础平台。
水压试验所需的泵、阀门、管路、螺栓、螺母、密封密封垫、压力表等现场采购。打压装置堵板采用现场制作的方式来制作完成。
首先,蓄水池注水。之后,利用组合场40T龙门吊将管子吊装至水压试验平台上就位,管子两端堵板开始吊装并对管子进行封闭、穿螺栓、紧固,打开堵板上的放气阀,连通泵和堵板连接的管路,启动注水泵向管子内注水,注满之后,启动打压泵,待压力达到要求压力后,观察是否存在泄漏的地方,若有做好记号返修进行处理之后再打压检查,若无,即为合格,进行下一根管子的水压试验。
方案示意图:
二、水压装置介绍
水压打压装置主要是由蓄水池、蓄水池(打压)平台、堵板、紧固螺栓、注水泵、打压泵及管路等构成。
蓄水池:现场开挖建造。开挖建个蓄水池,水池为管子打压提供水源,考虑力能设备配置,水池设置在循环水管组合场龙门吊轨道内,这样可以利用循环水管组合场的40吨龙门吊进行管子吊装、打压工作。由于水池位于管道组合场,受场地限制,为节省空间,水池内设置三道承重墙,作为管子水压试验管子支撑的基座。
根据现场土质和管道充满水后的重量等现场实际情况和受力分析,水池及池内承重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池和承重墙相关设计和尺寸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水池的尺寸要考虑能够容纳管子打压所需水量,并保持足够余量。水池要设置积水坑,便于水池清理换水等。水池既是水压试验的水源也是管子水压试验的平台,这样既能便于注水、放水,也节省场地占用。
堵板:现场制作。堵板由18mm厚,直径约4米的圆钢板做基板,之后在钢板上焊接300mm工字钢,之后在工字钢上且垂直于工字钢方向继续焊接一层150mm方钢(也可以两根槽钢对焊)。堵板上设置排气管带阀门、注水泵连接水管接口、打压泵连接水管接口。堵板内壁在粘橡胶密封垫的位置要先进行除锈打磨,保证密封垫能和钢板严密接触,之后进行粘胶涂抹,要均匀。另外,根据现场实际总结,橡胶密封垫是决定打压密封的关键部件,因此在密封垫粘接过程中要格外仔细,而且胶水要采用凝固后具有韧性的胶水。根据现场实践,密封垫要做成两层,先粘接一层软橡胶密封垫,之后再粘接一层硬度相对较大、耐磨的密封垫(现场采用的是传送带材质橡胶),这样做是因为与管子接触的一层硬度较大的密封垫能够抵抗重复磨损和管子边缘对密封垫的剪切力,而里面的一层相对较软的橡胶密封垫能够起到缓冲和密封作用。
注水泵与打压泵:注水泵与打压泵由分包商提供,注水泵参数:10马力,440V,14.5A;打压泵参数:10马力,440V,4.3A。
紧固螺栓:8.8级螺栓螺母共60套,尺寸:M50。
蓄水池(打压)平台:现场制作。该平台的制作可以采用现场循环水管制作的下脚料,就地取材,节省时间和节省成本。平台主要包括蓄水池格栅盖板、管子支撑底座、螺栓支撑框架、梯子(见前图:水压装置整体图)。该平台的设置,既保证了水压试验过程的安全性,也为高效的完成水压试验提供了便利。
三、水压试验
将单根循环水钢管用组合场龙门吊吊至打压平台就位,保证管子中心和平台中心一致,两端堵板用龙门吊或者汽车吊吊至管子两端,穿螺栓,调整堵板位置确保密封垫密封严密,开始紧固螺栓,紧固时要对称紧固,防止紧固不均衡,导致泄漏。紧固完毕后,打开堵板顶部的排气阀,开始启动注水泵注水,待排气阀有水冒出时,关闭排气阀,关闭注水泵,启动打压泵,根据压力表指示,达到要求压力时,打压泵停止,保持一定时间后,检查焊缝是否有渗漏。若有,将渗漏处进行标记,进行处理后重新进行水压试验;若无,即为合格,排水,松螺栓,吊出管子,进行下一根管子水压试验。
四、总结
通过该水压试验方案对循环水钢管进行检查,不仅能对钢管焊缝焊接质量进行检查,还可以对钢管钢板的质量进行检查,避免了钢板本身肉眼不可见的砂眼等缺陷给工程带来的质量隐患和事故的发生。
通过现场实践,该水压试验方案满足对现场循环水钢管的检测要求,水压试验合格率100%。
该水压试验方案的重要控制点在于管子两端堵板的橡胶密封垫,橡胶密封垫的泄漏与否和使用时间长短决定着水压试验的效率。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170-02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养的目标就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描述:一是职业技能,这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最基本的要求,指完成特定职业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二是职场应变能力,它是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能够适应职场要求的变化,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三是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态度、人生价值观、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在一个行业的坚持力度。四是专业创新精神,其涵盖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进新生事物的能力、开拓新市场的能力。而要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光靠理论教学无法完全实现这些功能,必须寻找一个平台来补充实现这些功能。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希望招到的是一报到就能上岗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人,其中动手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显得很重要。如果学院的培养只能从书上到书上,缺乏实践经验,那就意谓着培养的是无实战经验的人,而不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在学校里,为了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人才,不仅仅要关注课本上的知识,还要从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
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角度来看,实战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对一个连锁企业来说,招一个劳工很简单,几乎对学历没有过多的要求,也比较容易招。但要招一名店长,那要费一番周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店长是要经过锻炼和培养,其成本比较高,而普通员工的培养成本却小得多。这就意味着店长的工资大大高于普通员工的工资。所以,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质量,也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水平,同时也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有必要对现行的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便于更好地培养学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故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建立实战性实训基地很有必要。实战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让学生多动手,对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是经营管理能力,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下面从培养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角度谈谈如何搞好连锁经营管理实训基地建设。
一、从培养职业技能出发设计连锁经营实训基地的基本模式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要学会连锁企业商品采购、连锁企业仓储与配送、连锁企业信息管理、连锁门店商品陈列与推销、连锁门店营运管理、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特许经营理论与实务等。而进入企业(超市),最基本的是要掌握POS操作系统的收银,商品的陈列等,那么什么样的实训室能够满足这些培训需求呢?通过实战性的实训基地――超市可以实现这些培训需求。实训超市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实训超市虽小,但五脏俱全,它涉及了商品采购、仓储与配送、信息管理、商品陈列与推销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中得到最大的锻炼。
二、参照企业组织结构,设立实训基地的组织结构
实训基地其实就是一个企业,就要体现企业的真实形象。所以在超市设置组织结构,确定员工的任务、责任、权利关系,并确立员工的地位及归属关系,使组织能够有效地运用资源,从而实现教学培训目标。在实训基地,本着让学生学会经营,让学生独立经营的指导思想,全部让学生去做,实现让学生能够得到最好的锻炼。在实训基地,可实行店长负责制,组建学生经营团队6人,并选出一名代表作为店长,全权负责超市的运作。经营团队成员进行分工,下设采购、配送、质检、销售等,各司其责,各尽其职,相互合作。在实践中,同学们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并不断地总结经验,使经营业绩不断提升,在收获业绩的同时,也使自己得到锻炼,从而在实践中使职业能力:连锁企业商品采购、连锁企业仓储与配送、连锁企业信息管理、连锁门店商品陈列与推销、连锁门店营运管理等得到提升。
三、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符合教学功能,实现把课堂搬到实训基地的教学目标
实训基地的设计必须服务于教学,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模拟实际岗位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在基地,一方面要设置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
四、做好校企对接工作,请企业到实训基地指导,使实训基地的建设符合行业发展
学校培养人才是为社会服务的,要培养出企业受欢迎的人才,这一环节比较重要,即必须要与企业密切合作。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学校学到的东西用不上,这不得不引起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的反思。学而无用,这不是我们希望的教学结果。为了消除学而无用的不良影响,这就意味着教学必须要与实践联系起来。请企业到课堂教学来,有助于掌握企业、行业的最新动态,使学校、学生更早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促使实训基地更具有活力。据中国连锁企业协会的调查报告,连锁企业很看重学生的是职业态度。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吃不了苦。根据企业的需求,要考查学生的职业态度,必须让学生在工作中体现。在超市可采取排班制,让学生到实训超市锻炼,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工作的艰辛,从而考查学生的职业态度,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磨砺其意志。
五、做好监督工作,避免重大损失
实训基地由于是实战性的教学基地,一方面牵涉到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存在教学损耗,而且还会造成人为的损失。所以在基地建设过程中,要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做好监督工作,避免重大损失。超市衔接工作显得尤其重要。要设置专人负责钱财,并有老师跟踪指导。每天做好交接班记录、货款实行日清,学生每班都要上交货款。
六、随时总结经验,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
每个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都有其特点,很难照搬使用,所以每个院校要不断总结经验,获取更多的创新,使基地建设得更完善。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具有创新精神的员工能够时刻保持敏锐的商业嗅觉,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为企业争得先机,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本。在实训基地,通过学习、讲座、视频等方式让员工了解当前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定期组织适当的竞赛活动,巩固学习成果,及时发现问题。而且还可通过角色扮演、案例研究、行为示范等方法给员工提供更多有助于激发创新能力的实践机会。
为使学生保持长期持久的学习和创新的精神,除了鼓励和引导,合理的制度激励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要把企业的激励机制引入到课堂中来,把学生的创新成果与奖金水平挂钩,对学生的合理化创新予以重奖,同时与学生的绩效考核紧密联系,优秀者将享受到奖励,为创新型的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在精神层面上,老师要与学生加强沟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经营中来,参与实训室建设的决策,从而关注实训基地的建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为实训基地的建设献计献策。从而养成一种良好的创新意识,孕育出思维灵活、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
七、做好传帮带工作,让经营工作顺利进行
学校也像部队,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每一年都要换,所以做好传帮带工作非常重要。实战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方面是设施设备的配置,另一方面是人才的保障。实训室离开了人,就无法运作。实训基地既然是实训的,所以就要以学生为主,一切让学生去做。一届学生离校了,就要让下一届学生跟上,这是保障实训基地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要做好传帮带工作,主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人才的选拔。传帮带工作要注重队伍人才的梯队建设。实训基地的学生经营团队,至少要有两届的学生。最好是大二和大三的学生。人才的选拔,要考察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勇于进取、勇于奉献精神,还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只有这样的学生,才能胜任经营团队的工作。
二是时间的衔接。传帮带工作牵涉到人员的更换,为了保证经营团队的稳定性和战斗力,每一学年进行一次人才的对接,而且对接时间至少是一个星期以上。
三是业务的交接。传帮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使业务能够正常开展。所以业务的交接显得很重要。列明交接清单,交接双方预以确认。
八、培养一批双师型队伍,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建设双师型队伍,可以有很多的重点,归纳起来应做好如下四点:
一是建章立制。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建立双师型教师的长效激励,加强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体系 。
二是加强校企合作,让更多的老师到企业中锻炼。对到企业锻炼的老师,在时间上给予保障,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让老师在企业中领悟更多的知识和应用,更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教学更贴近于现实。
三是引进企业人才,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尽可能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优秀人才到学校工作。企业人士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教学,使教学更加生动,贴近现实。
四是依靠师资培训基地进行培训。充分利用师资培训基地,让更多的教师走出去,学到更多的经验,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补充新的内涵,从而提高整体素质。
总而言之,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符合教学功能,提高教学质量。任何一个实训基地,都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才能把实训基地建设成一个有特色的实训基地,充分为教学服务,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人才,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瑞群.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的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3)
[2]蔡立娟.“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3)
[3]刑淑清.高职创新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0(18)
[4]郝志功,张玉明,赵洁琼.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强化职业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3)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店长管理 教学 初探
一、高职《店长管理》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按照门店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由浅入深较为系统的讲授了店长定位与职业素质要求、商场规划设计与管理、商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商品销售与运营管理、店面异常情况处理等知识点。通过分模块的项目化教学,让学生理解门店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门店管理的策略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将各类门店管理的共性知识在对应章节中一一进行了讲解。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比较轻松地掌握门店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策略,为今后的就业与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教授,同学们应能掌握店长定位与职业素质要求、商场规划设计与管理、商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商品销售与运营管理、店面异常情况处理等知识,并能运用策略和技巧解决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同学们应具有商场规划设计与管理能力,商品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的管理能力,商品运营管理等能力。
3.素质目标。素质是指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店长,需要具备的素质能力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广博的社会和文化知识,较强的营销思维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的组织
在教学设计中,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在教授过程中,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首先按模块进行学习情境设计,接着每个模块下设置典型工作任务让学生完成,最后进行综合的大型作业的实训,多方面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店长管理》课程教学方式初探
(一)实施模块化教学,达到培养整体职业能力的目的
模块化教学法是指,以实际岗位职业技能标准培训为教学目标,将工作岗位上多需要的不同的能力和技术分布到不同的独立的模块中,既是一种课程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由于《店长管理》还没有相应的高职院校学生可以使用的教材,在讲授这个课程的时候就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整合,以店长工作任务为主线,设置了基于整体职业能力培养的项目化模块课程。这6个模块分别是店长定位与职业素质要求、商场规划设计与管理、商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商品销售与运营管理、店面异常情况处理。每个模块是相互联系相互关联的,在每个模块结束后都有相应的项目让学生完成,更好的与实践接轨,最后完成一份综合实训的作业,达到培养整体职业能力的目的。
(二)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整体化课程体系
以店长岗位工作任务为主线贯穿技能培养目标,以工作任务的流程为依据,根据店长定位与职业素质要求、商场规划设计与管理、商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商品销售与运营管理、店面异常情况处理等工作内容,重组课程,建立整体化课程体系,尽可能的强化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淡化课程的独立性,把围绕一项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含有若干课程中的技能点抽象出来,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连贯起来,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不断递进过程中提高。
(三)基于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注重整合学生能力的课程内容设置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将学生的能力结构分为三个层次:一般能力、集群职业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三个层面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素质结构,包含了从长远考虑的个性发展所需的一般素质能力,也包含有近期流动的职业能力,课程设置中要注重整合这些能力。《店长管理》的课程要以店长的工作任务为主线,通过对店长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分析,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来开发课程和内容。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有自己的特色,课程教学的中心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资源的一部分。在整体化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将学生进行优化组合,发挥各自优势,在完成模块化项目化教学作业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样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协同意识、设计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发现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解决问题的兴趣和信心,使学习更有动力和方向性。
(四)采取灵活的创造性的考核方式
高职院校这些年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也在探讨如何以岗位要求为标准,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店长管理》的课程只要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所以在考试方式上,摒弃以往的闭卷或者开卷的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在平时教学和实训中应多观察,多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公平、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这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有着极大的作用。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实践考核方法,在最终计算成绩的时候,把平时成绩、实训成绩、现场测试、综合作业结合起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情况。
(五)基于校企联合的方式建设教学团队
将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要求,有效地传达给学生,在于是否具有实践能力的专职教师。校企联合的方式就可以为建设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学团队提供便。一方面,学院的课程教师定期到合作企业进行锻炼,不断地了解市场信息、客户需求,在工作中实地了解岗位任务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更好的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同时,在课程设计中吸收企业的意见,企业专家共同指导,和企业专家达成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和教材编写的雏形;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选派有经验的一线店长到学校进行教学指导,这样为学生掌握所需的专业技能提供了保障。总之,要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完善以店长工作任务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整体化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与企业共建专业和课程,开发教材及课件,依托合作企业建设实践性教学团队,提升学校教师的市场意识,聘请合作企业专家到校讲课,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六)加快开发校本教材,实训指导书和教学指导书
《店长管理》这门课课程开出的时间很短,市场上只有一些开架式的培训教程,并没有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的教材,为了更好的打造完整的教学体系,应尽快快和企业、行业专家联合开发校本教材、实训指导书和教学指导书,如果可以的话就与出版社联系出版相应的高职教材,使教学更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
三、基于兴趣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店长管理》课程中的研究
(一)基于兴趣导向的教学模式
最近几年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学生日益增多,给教学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实操实训的方式进行,回偶尔让学生去参与不少校内外的各项比赛,为了学习而学习。课程教学也不断在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大力拓展教学活动的范围、内涵、形式与场景,尽可能加大激励因素,学校和社会增加竞赛、项目参与度与覆盖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基于兴趣导向的教学模式,多数在理科的课程中,这种模式的基本实施方式,是通过在课程教学中,将整合的教学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实现子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同类型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在教学模式运行过程中,密切结合行业企业实际,以及学校培养的学生学习实际,培养技能,锻炼素质。基于兴趣导向的教学模式,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起点,将教学目标通过生动的活动形式加以具体化、实例化,使学生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印象和积极的学习体验。
(二)基于兴趣导向的《店长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形式
为了同学们更有效更积极的学习,笔者将这种教学模式引入课程教学,希望通过教学实践到达更好锻炼能力培养技能的目的,真正实现寓教于乐。以下是笔者对兴趣导向教学模式在《店长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形式进行的初步探讨:
1. 模块化教学与教学项目相结合
通常在教学中,教师最多的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学生乐于接受,老师传授知识直接明了,案例内容形象具体,学生兴趣提高。在《店长管理》课程中,根据设计的6个教学模块,在一般案例教学的基础上,设计了模块化的项目,例如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店铺设计、促销方案设计和实施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喜好、兴趣、经历规划及完成作业,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2.基于企业真实项目的兴趣
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将职业兴趣与学习兴趣结合,可以确认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学效果转化为实践。在《店长管理》课程中,可以邀请企业的一线店长进行座谈、讲座、培训等多种方式,进一步的增强学生的兴趣。如果可行的话,还能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激励学生自己创造动手的能力,积累经验,为实习就业奠定基础。
3.基于综合成绩评估的兴趣激励
知识与技能是建立在已有基础之上的,学生学习成绩是学习阶段的总结, 虽然成绩不是万能的,但多年的学习经验积累表明,良好的学习成绩还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激励的水平,进而激发学生对相关课程的学习兴趣。在之前提到,本课程考核采取的是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也就是说并不着重考核学生试卷的成绩,而是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给予充分的肯定, 平时成绩占一定的比例,期末学生完成综合性的作业,摒弃传统试卷考试,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良好的自我心理认同、学习心态和学习动力。因此,对学习成绩的评定既要公平、公正,也要适当地给以鼓励和动态的肯定,使学生可以体会到进步的乐趣。
4.角色扮演的兴趣
在案例讨论和模块的完成中,在教学班级中可以组建项目小组,为每个组员分配不同的角色,使其履行相应角色的权利和义务,将兴趣转化为职业素质与责任认知定位,从而进一步增强兴趣。在基于角色扮演的教学中,一般采用以项目安排具体的人员完成与项目相关的任务。如在店长管理中,可设置店长、副店长、店员、市场部专员、财务部专员、采购部专员等,通过角色合作、团队协作等对项目逐步实施, 从而培养职业兴趣、能力与素质。
四、小结
针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建设和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有效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模式是关键,《店长管理》作为新兴的课程,在教学中还是要以学生为中心,综合运用多种合理的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更好的为人才培养服务。
参考文献:
[1]拜云莹.高职院校服装专营店长培养的整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教育与职业.2010(05).
[2]纪兆华,杨昆,于静红.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方式改进的探讨.科学创新导报.2011(02).
2010年度,我公司的各级分支机构中,有区域经理、店长、见习店长153名,实际培训153人,培训率为100%,平均每人96天/年;执业药师、药师共有212人,全部参加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健康咨询师培训达到89人。目前在基地培训储备人员达159人。
公司现有500平方电教化培训中心一间;1个药师培训基地,2个店长培训基地,8个健康咨询师培训基地;培训教官14名。
2010年秋,公司的培训基地被杭州市人事局授予“杭州市大学生见习基地”称号。2010年4月在中百药店联盟大会上被行业推广,一系列的做法得到50余家全国名列前茅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肯定。四川杏林大药房、贵州芝林大药房等安排了20多名见习店长前来学习交流。
二、主要经验和亮点
(一)创新一种模式:实训基地模式
公司的培训一直是每年的重点内容,以往有请进来学校老师的讲座,有行业协会的会议,有送出去的昂贵的课程,但是只是一味的采用“上面讲、下面听”讲座的形式,呆板、枯燥,提不起学员的兴趣,导致学员学得快、忘得快;还有一些是“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到岗位,无法行动”。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发挥和贯彻执行,影响了培训的信心。
在2010年底,公司领导痛下决心,开展培训改革,把300平米的古墩店作为实验田,改造了电教化的培训中心。陈金良董事长说:“在岸上学游泳,永远不可能成为游泳健将的。”我们摸着石头过河,采取了实训模式,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教官既是学习者,又是实践者和研究者。为了更好地落实培训任务,公司以岗位和技能学习相结合,以实际工作作为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起学考用实践培训机制,即用什么就学什么、考什么。指导思想是培训不是你学了多少时间,会了多少内容,而是在工作你会用多少。
(二)态度技能两手抓
只有通过培训才能最终使自己成为一名职业化的现代药学工作者。职业化最通俗的理解就是:肯学、肯干、会干。职业化主要包括态度和技能两个方面,“态度决定一切”。公司结合源远流长的医药文化、药学职业道德、企业使命、管理制度,对学员进行思想教育,通过改变态度来改变行为,强化行为来固定模式。
关联用药、慢性病防治、自我药疗、处方审核、健康教育等专业化的“药学服务”是培训课程的重中之重,药品零售行业区别于其他商业零售的最大特征就是专业化,这就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尤其是药学技术人员,必须全面掌握新时期的“药学服务”理念。门店一线培训合格的员工必须达到初级药师的考核标准。
(三)主攻三大领域:药师、店长、和健康咨询师
药师是主要专业骨干,作为药品流向患者的最终把关者,药师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招聘来的药师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生产企业、批发流通企业、外省通过资格认定得到职称的情况,这样他们在零售门店就不了解药品零售行业的基本规则,从审核调配医师处方到店内药品的分类管理,从用药咨询指导到跟踪收集不良反应、gsp认证和实施,gsp与企业经营管理之间的关联,医疗保险政策都有个全新的重新学习重新适应过程,还有很大一部分药师专业知识和技能老化。
店长是门店经营的灵魂人物,更多的需要熟悉天天好大药房一线工作流程,熟知公司的管理方式和运作方式,经营指标、人员管理,团队建设等重要工作。外来的店长对新公司的运作需要有专人引路。
店员特别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不熟悉必要的药品专业知识,不能充分了解所推荐的药品,没有信心正确指导顾客购买使用;二是缺乏零售行业的服务理念,店员定位不准,不能吸引顾客;三是对本店陈列储存的药品的位置、价格、作用、产地、规格、疗效等不了解,面对顾客的询问不能做详细专业的解答,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
针对人员岗位和需要技能的不同,公司分别建立不同的培训基地,选择不同层次的教官,选择不同的课程,分别培训。对于公司历程、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等通用的课程,就由培训中心统一安排课程。消除入职前的各种紧张情绪,树立积极地执业心态,进行执业生涯教育,确立在公司中的企业定位。
(四)改良四化培训课程:详实化、基础化、针对化、模块化
1、详实化
药店培训是很广泛的,小到营业人员的1个站姿、1句话语、1个补货计划、1张标价签;大到1个药疗方案,1种药品、1张处方、药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医疗保险等相关政策知识等等,培训内容繁多复杂。我们把以上技能和知识按照3种岗位全部分解,做成具体详实的课程,其中理论占20%,现场实训占70%,集体活动占10%。
2、基础化
从基础抓起——建立一个使每一位学员都能会学、都能学好的基础教学模式。对于一个公司发展而言,基础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夯实基础是一个公司发展最重要的步骤。基础制胜,没有什么绝招奇招。所培训的课程全部是岗位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我们认为初始培训不是培养解决疑难杂症的问题,而是解决授之以渔的事情。我们所采用的课程不是精英化、理论化的课程,而是像教练教学员学车一样,全部是基础性的课程。
3、针对化培训要有针对性,与公司实际工作紧密联系,也要了解员工的愿望,结合公司需要。经过客观分析,认真制订每个员工未来发展领域和方向,每个人都建立培训档案,有每个员工的培训计划,他们的设置本身就是很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而且,其培训内容也是针对员工的个人短板,根据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来设定的,员工通过学习,最终要达到能够提高个人技能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目的。
4、模块化
培训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对员工采取集中3个月的标准化连续的课程,在3个月中,在确保培训时间的基础上,让每个人要通过每个模块的考核。药师培训有近36个小模块,店长培训有近45个的小模块,营业员有近23个小模块,学员哪个模块是弱项,找出短板,加强该模块的学习。
(五)强化五项机制:考试考核机制、员工激励机制、评比交流机制、流程闭环机制、科学评估机制
1、考试考核机制
主要是各个模块一个一个严格考核,考试及格就发结业证书。再就是绝不降低考核标准,严格统一考核。学员没有通过考核的继续留在基地学习,一般结业是3个月,约有10%的人会延长培训时间,在实际培训中,在基地培训时间最长的一名见习店长是9个月。
2、员工激励机制
“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的培训激励机制是激发人们内在动力的重要途径。在培训之初,参训员工要提出申请,做出自己的承诺,发出自己的誓言——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帮助参训员工建立起“终生学习”的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从坚定信心抓起—一让人人相信没有一个学不好的学员,并把信念变成信心和行动。每期培训开学初,基地要举办演讲会,主题都是“没有一个学不好的学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树立和宣传典型事例。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公司没有主动淘汰一个学员,只有4名学员因为自身家庭原因退出学习。
在学习之中,第一,设定目标,调动个人学习的力量。第二,结对帮扶,调动团队合作的力量。第三,特别关注,调动情感的力量。教官和学员同吃同住,不仅关心他们的工作,也关心他们的生活、思想、情感,以全方位的人文关怀激励学员奋发向上。
在考核结束,举行结业典礼,在全公司每月的管理干部大会上隆重表彰,让他自己陈述自己培训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全场近200人为他鼓掌庆贺,分享成功的喜悦,公司董事长亲自颁发证书和鲜花。很多店长在表彰大会上激动得热泪盈眶,欣喜欲狂。
3、评比交流机制
学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必不可少。培训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官的集中带教,还要充分发挥学员自身的资源,通过集体活动、野外拓展、早晚会讲评等方式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通过新老学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可以达到传帮带的效果,使新进学员尽快熟悉工作;通过学员内部的经验交流,可以使彼此熟悉和了解,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
4、流程闭环机制
在每一次培训中都引入学习---考核---跟踪—改进的闭环管理机制。其中培训考核包括对学员的考核、教官的考核和培训管理人员的考核。其重点是教官的带教实效、学员的工作实况跟踪、所学知识的运用率、培训是否导致行为改变,通过反馈信息实现培训的改进,通过考核提升培训的效果。
5、科学评估机制
必须建立科学的培训评估机制,包括培训资格审查制度、培训基地培育考评制度、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教官能力评估制度、培训成果评估制度等,通过评估比较、促进基地之间、教官之间、学员之间良性竞争。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31-01
职业教育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坚持多样化、灵活性、不拘一格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五年制高职教育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我校近年来发挥系部专业建设主体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扣五年一贯衔接、实践教学着力岗位综合模拟、顶岗实习突出校企利益共振,汇聚合力创新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在总结我校创新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及成效的基础上,对多层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进行了初步分析。
一、培养方案聚焦五年一贯衔接
五年制高职教育作为高职教育领域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明显有别于二、三年制高职高专的标志,是五年一贯的长学制,它在学生职业意识形成、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我校作为一所以财经商贸类专业为主的五年制高职校,如何科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1000余节课时,对学生进行整体设计培养,为流通服务业第一线岗位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直接关系到能否发挥五年制高职学制优势,彰显五年制高职特色的重要问题。
我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立足发挥五年制高职学制较长的优势,逐步形成了“三段递进,学训交互,三化两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将五年学制按照“3.5+0.5+1”进行总体设计,第一阶段,在校内进行3.5年基础课程与专业项目课程学习与训练;第二阶段,在校内和校外实施主要以业务流程为主线0.5年的综合实践,达到理论再深化,能力再提高的教学目标;第三阶段,在校外企业顶岗实践1年,独立顶岗,全面提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理论课程案例实务化、实务课程操作化、实训项目整合化,实现理论课程、实务课程、实训项目三层衔接;通过加强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管理,实现校内教育培训阶段、校外实习阶段及毕业后企业工作阶段三段衔接。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五年一贯整体设计、一站式人才培养的鲜明特征。
2011年7月,首届“全国高校报关后备人才技能大赛”在天津举行,这是迄今为止全国职业技术学院报关专业最高水平的赛事。我校作为唯一一所五年制高职校与来自全国28个省市的43所职业技术学院代表队同台竞技,以绝对实力赢得了总共14枚金牌中的5枚金牌,期间,我校参赛选手突出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展现了五年一贯制高职的学制优势及人才培养特点,得到了行业企业及参赛学校的关注和认同。该专业十五期间和十一五期间两度被评为省五年制高职示范专业。
二、实践教学着力岗位综合模拟
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必须践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我校物流专业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全面加强实践教学功能模块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实训内容和理论教学的合理衔接,创设仿真企业职场环境,完善由点到线、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系统合成岗位能力。
2008年,学校投资500多万元,建设了面积3000平方米的校内物流实训中心,物流中心配备了工业级设备,采用真实商品,以现场实操、软件模拟、系统仿真、自动控制与自动识别、先进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方法结合,以物流企业的具体运作为基础,通过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以仓储和配送为核心的物流全程管理。
依托学校采用工业级全真设备和工艺流程的物流实训基地,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为中心,我校物流管理专业重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由专业认知实习、课程实训、能力模块实训、专业综合技能训练、顶岗实习构成的完整实践教学体系。专业教学过程采用分组交叉方式,多名教师合作,组织学生有机进行各岗位工种训练,努力实现“教、学、做”结合,“手、口、脑”并用。与此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和职业素质,学校采用了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师生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实训课按上下班要求,严格考勤制度,力求使车间与教室合一、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徒弟合一。
2010年、2011年我校现代物流中心参赛队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物流技能大赛,先后获得金牌和银牌。学校被授予“全国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江苏省职业教育物流专业技能教学研究基地”。2011年,物流管理专业成为了江苏省品牌专业。
三、工学结合着眼校企利益共振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特点之一,它是以职业为导向,以工作岗位为目标,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实习实训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我校以应用文科类专业为主,与工科类专业比较,企业难以为学生提供真实从事实际经营管理工作的岗位,即使提供了真实的岗位,由于岗位数较少,学生实习地点相对分散,学校教师不便于管理和指导学生。因此,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主导的校企合作共同体,形成共同利益驱动、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与统一、逐步建立有利于互利多赢的体制与机制,是实现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方向。
江苏新合作常客隆连锁超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客隆”)是一家连接城乡,服务三农的大型连锁超市集团。学校与“常客隆”因着各自发展目标、利益诉求的共振,校企双方产生了企业主体、学校主导深度合作的基础。在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下,学校与“常客隆”实施“校企共同培养管理人才计划”,第一期 “常客隆店长班”按照店长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确定培训包,安排教学进程,力求在1年的培养过程中全面渗透常客隆企业文化,使学生具备超市店长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再通过1年的店长助理实习锻炼,到毕业时形成店长岗位综合能力,届时学生与公司实行双向选择。
“常客隆店长班”基本实践为:校企双方共同组成“常客隆店长班”项目工作组,由“常客隆”总经理任组长(凸显企业主体地位)、学校教学校长任副组长(强调学校主导地位);依据连锁超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要求较低、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特点,不严格限定专业、性别,跨专业选拔订单班学员;依托“常客隆”原有储备管理人员培养计划,着眼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校企共同量身定做人才培养方案;以企业为主体,设计—学习—工作—学习工学交替四个阶段进程;按照“常客隆”管理岗位要求和企业文化,依需开发课程模块、安排专题培训;学校专职班主任与门店指导教师分工协作,校企联手实施各阶段教学管理;学生成绩考核与企业用人定岗相挂钩、与学生奖励相结合、与企业实践指导教师工作业绩相联系。
当前,五年制高职正处在由注重规模扩大向全面提高质量的阶段性转折时期,真正有效体现五年制高职办学优势,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整体合成职业能力、素质、意识,切合社会、企业、学生多层面需求,全力培养综合素质高、“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需要我们凝练经验,创新思维,潜心探索,大胆实践。
参考文献: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和技能教学型等四大类,各类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定位绝然不一样,具有的现实或潜在的职能、层次也不一样。因此,各类型高校在社会服务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各不相同,社会服务所承担的任务与内容、服务的空间范畴各有侧重。本文以石家庄职业技术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实践为例,就高职院校连锁经营专业服务社会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讨。
一、以校内运营实体为平台,构建社会服务、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本专业依托学校的校内实践基地开展了富有特色和开创性的集社会服务、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社会服务,做到了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高度融合。
1、教师、学生全程参与式实体运营,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校方的大力支持下,与本地的连锁企业天元有限公司合作,在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开办了天元长兴便利店,采用准实体化运营,教师和学生完成参与实体的运营过程,实体从选址、商圈调研、店面装修到商品采购、商品定价等运营的全过程,由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师和学生全程化参与,容理论于实践,在实践中丰富理论,教师的理论、科研成果在实体开办过程中得到了升华。并结合实体的运营情况,由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并制定出了《天元长兴便利店》的系列规章制度,并形成了自己特色化的运营方式:为了解决学生上课和岗位实训相冲突的问题,实行学生倒班制;形成了特创的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模式。
2、以校内实训实体为平台,完成学生岗位轮换,为就业实现零距离对接。校内实训基地解决了在校外实训过程中始终无法解决的问题—轮岗,专业实习实训要解决学生在不同岗位上技能的培养和锻炼,但校外实训基地涉及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等问题,始终无法解决轮岗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这个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的实习内可以保障学生在收银员、理货员、店长助理、店长等岗位上完成岗位轮换。为学生未来就业实现零距离对接;同时,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就完成职业体验,为学生的未来就业给予恰当的引导,有助于一次就业率的提升。
3、实体运营,为学生的就业买单。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运营实体天元长兴便利店为平台的社会服务、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社会服务模式的实施,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该模式既促进了“产学合作”,又形成了一定的“造血功能”,为连锁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2010年第一届连锁经营管理学生就业以来,通过三年的跟踪调查,在实体完成顶岗实习的学生,就业能力明显提高,很多学生在还没有毕业时就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学生就业能力的增强得益于实训实体化运营模式,实体用真材实料让学生演练,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学生对真假货币的辨别就是从收假币开始的。我校的学生通过参与实体岗位技能培训和实训操作,就业时可以从事连锁经营企业中的一线基层岗位:收银员、理货员、仓管员等岗位;同时可作为店长助理、店长等职位的后备人选。可以说,连锁专业通过为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
二、校企合作,服务地方企业
自我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开办以来,曾与多家当地企业有过深度的合作,在合作中求发展,专业依托地方企业增强专业实力,企业依托学校谋求专业人才。2008年,我系5名教师利用暑假期间在保龙仓(2010年与家乐福合并为家乐福﹒保龙仓)顶岗任职;2009年,60多名学生和老师参与保龙仓胜利店的整个开业准备工作和正式营运工作;2009年,与天元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实践基地开办天元长兴便利店由学生独立运营;2009年,与河北展新体育有限公司合作,学生完成3个月的顶岗实习……今年,又引入了沃尔玛、麦当劳、乐仁堂、好利来等多家知名企业,在和当地企业的合作中,实现双方的互赢。一方面,专业可以依托当地连锁企业解决学生实习、专业能力实践的场所问题,开拓多种连锁业态让学生对专业有更多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通过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将一定数量的教师放到企业中去,实现教师“双师型”培训中企业的职业能力培训,教师在完成职业培训的过程中,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科研优势,为企业做培训,帮助企业分析和探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加大了科技服务力度;再其次,当地企业可以在和学校深入合作的过程中,干预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修订,真正的获得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企业在跟学生的接触中可以优先选择企业需要的人才,为企业的成长扩大了空间。学校成为企业的一个大人才库,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三、社会服务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服务社会模式的探索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运作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更有效的发挥其服务社会的服务功能。
1、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输送综合型人才。深化教师科研和学生科研的融合,探索学生深入实体的经营管理,从单纯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进一步深化满足社会对综合型、管理型人才需求的培养遥
2、进一步开拓连锁多种业态,为不同业态的企业输送相关人才。由于自办实体经营场所和项目的限制,使学生在能力的培养上仅仅局限于一种业态。从中国连锁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社会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人员需求远远超过了人员的供给,特别是出现了明显的结构不平衡。
以上通过对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模式的深入剖析,一方面,总结了物流连锁群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模式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分析了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专业群服务社会模式的新探索提出了个人建议。
XX年度,我公司的各级分支机构中,有区域经理、店长、见习店长153名,实际培训153人,培训率为130%,平均每人96 天/年;执业药师、药师共有212人,全部参加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健康咨询师培训达到89人。目前在基地培训储备人员达159人。
公司现有500平方电教化培训中心一间;1个药师培训基地,2个店长培训基地,8个健康咨询师培训基地;培训教官14名。
XX年秋,公司的培训基地被杭州市人事局授予“杭州市大学生见习基地”称号。XX年4月在中百药店联盟大会上被行业推广,一系列的做法得到50余家全国名列前茅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肯定。四川杏林大药房、贵州芝林大药房等安排了20多名见习店长前来学习交流。
二、主要经验和亮点
(一)创新一种模式:实训基地模式
公司的培训一直是每年的重点内容,以往有请进来学校老师的讲座,有行业协会的会议,有送出去的昂贵的课程,但是只是一味的采用“上面讲、下面听”讲座的形式,呆板、枯燥,提不起学员的兴趣,导致学员学得快、忘得快;还有一些是“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到岗位,无法行动”.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发挥和贯彻执行,影响了培训的信心。
在XX年底,公司领导痛下决心,开展培训改革,把300平米的古墩店作为实验田,改造了电教化的培训中心。陈金良董事长说:“在岸上学游泳,永远不可能成为游泳健将的。”我们摸着石头过河,采取了实训模式,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教官既是学习者,又是实践者和研究者。为了更好地落实培训任务,公司以岗位和技能学习相结合,以实际工作作为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起学考用实践培训机制,即用什么就学什么、考什么。指导思想是培训不是你学了多少时间,会了多少内容,而是在工作你会用多少。
(二)态度技能两手抓
只有通过培训才能最终使自己成为一名职业化的现代药学工作者。职业化最通俗的理解就是:肯学、肯干、会干。职业化主要包括态度和技能两个方面,“态度决定一切”.公司结合源远流长的医药文化、药学职业道德、企业使命、管理制度,对学员进行思想教育,通过改变态度来改变行为,强化行为来固定模式。
关联用药、慢性病防治、自我药疗、处方审核、健康教育等专业化的“药学服务”是培训课程的重中之重,药品零售行业区别于其他商业零售的最大特征就是专业化,这就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尤其是药学技术人员,必须全面掌握新时期的“药学服务”理念。门店一线培训合格的员工必须达到初级药师的考核标准。
(三)主攻三大领域:药师、店长、和健康咨询师
药师是主要专业骨干,作为药品流向患者的最终把关者,药师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招聘来的药师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生产企业、批发流通企业、外省通过资格认定得到职称的情况,这样他们在零售门店就不了解药品零售行业的基本规则,从审核调配医师处方到店内药品的分类管理,从用药咨询指导到跟踪收集不良反应、gsp认证和实施,gsp与企业经营管理之间的关联,医疗保险政策都有个全新的重新学习重新适应过程,还有很大一部分药师专业知识和技能老化。
店长是门店经营的灵魂人物,更多的需要熟悉天天好大药房一线工作流程,熟知公司的管理方式和运作方式,经营指标、人员管理,团队建设等重要工作。外来的店长对新公司的运作需要有专人引路。
店员特别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不熟悉必要的药品专业知识,不能充分了解所推荐的药品,没有信心正确指导顾客购买使用;二是缺乏零售行业的服务理念,店员定位不准,不能吸引顾客;三是对本店陈列储存的药品的位置、价格、作用、产地、规格、疗效等不了解,面对顾客的询问不能做详细专业的解答,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
针对人员岗位和需要技能的不同,公司分别建立不同的培训基地,选择不同层次的教官,选择不同的课程,分别培训。对于公司历程、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等通用的课程,就由培训中心统一安排课程。消除入职前的各种紧张情绪,树立积极地执业心态,进行执业生涯教育,确立在公司中的企业定位。
(四)改良四化培训课程:详实化、基础化、针对化、模块化
1、详实化
药店培训是很广泛的,小到营业人员的1个站姿、1句话语、1个补货计划、1张标价签;大大到1个药疗方案,1种药品、1张处方、药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医疗保险等相关政策知识等等,培训内容繁多复杂。我们把以上技能和知识按照3种岗位全部分解,做成具体详实的课程,其中理论占20%,现场实训占70%,集体活动占13%.
2、基础化
百果园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公司管理者对新零售时代营销人才的快速培养。
2017年,百果园计划新增门店1000家,以每家店6名员工计算,意味着百果园今年将有6000名员工入职,其中包括1000名店长。如此巨大的人才需求,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如果以传统的招聘渠道来选拔、培养员工,将不能满足公司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而百果园的门店遍布全国各地,也无法对员工进行集中培训。与此同时,门店员工从90后向95后延伸,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待加强。对此,百果园从两方面发力,破解新零售时代背景下的人才发展困局。
严控人才供应源头
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高校学生资源是人才市场上重要的招聘资源,然而,同质化的校园招聘很难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学生入职后会遇到上手慢、融入难、流失大、晋升慢、文化不匹配等问题。百果园在与高校的合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最终摸索出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 “紧密合作订单班” 2.0模式(见图表1)、“双主体办学、企业为主导”的现代学徒育人4.0模式,以及“店长学院、连锁化办学职教集团” 5.0模式。
开展现代学徒制 打造人才蓄水池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厂”的合作教育制度,具备“双主体办学”“学生双身份”“双环境交替”“双导师指导”的特点。百果园与多所高校共建百果园学院,开展现代学徒制,很好地解决了实训基地与工作场地一体化、企业课程与学校课程一体化、企业师资与学校师资一体化等方面的问题。
明确定位 培养“职业店长”
高职院校传统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专业,通常面向各行各业,基于学科体系泛泛培养学生。百果园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则非常明确,就是要培养“职业店长”。学生即使将来离开果品流通这个行业,不再做水果专卖店店长,也可以去其他行业的小型专卖店做店长。
校企同步 招工招生一体化
在招生模式上,推行一体化的招工与招生模式。在招生宣传时,校企双方会将人才培养的模式、课程开设情况、毕业与就业要求等充分告知每一位有意向的考生及家长。由校企共同出题,共同面试。在面试时,会再次向学生介绍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正式录取前,学校会将企业的用工合同发送给学生和家长,双方达成共识后,校企共同举办现代学徒制百果园店长班签约与录用仪式。在学生与企业签定用工合同后,学校发放录取通知书。
聚焦专业 校企共设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校企共建专业教学标准。根据“合作共赢、职责共担”的原则,百果园学院围绕企业店长的工作任务和核心能力,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教学组织标准、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质量监控标准以及相应实施方案。校企共同建设基于典型工作场景的专业课程体系,并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材,以此规范和保证学徒的培养质量。
互聘共用 构建丰富的师资队伍
在师资建设上,百果园学院实现了校企师资队伍的互聘共用。校企双方各自选出的老师会进行互聘共用,他们既是学生的双导师,也是校企双方各自发展所需人才的有效补充。在此基础上,学校每年还会派4名教师去企业担任人力资源总监助理等职务,协助企业做好员工职业发展的规划与研究;跟踪并深入研究百果园店长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制定岗位工作手册,为百果园学院店长的人才培养标准和核心课程建设提供丰富的第一手素材。
开启“订单班”合作模式 输送专门人才
开展现代W徒制的前提是企业与高校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并且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百果园在全国各地的业务布局加快,现代学徒制在人数上已满足不了各区域,特别是新区人才高速发展的需求。为此,百果园推出“定单班”的校企合作模式,作为现代学徒制的补充。
2017年,百果园开拓了重庆新区。在此之前,为培养高稳定性、与本土文化相符的员工,百果园校企合作事业部在2016年便与重庆财经职院开展了“校企合作定单班”模式,将该校两批学生分别送到百果园成熟的深圳区和成都区培养。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加线上知鸟(微课学习平台)校园版培训考试、微信案例培训和线下集训授课等,到门店报到前便具备了店长的理论水平。同时,学生于2016年12月到门店进行2个多月的实操学习,当43人于2017年2月返回重庆时,都已具备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高质量地支持了重庆16家门店的开业工作,也为重庆储备了一支职业店长队伍。
自建水果大学
线上线下双向提升
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快速奔跑起来,否则很容易被淘汰出局。而如果想在竞争的浪潮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拥有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百果园通过自建水果大学,综合采用线上知鸟、线下实操和技能大赛的方式,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培训迎接新零售时代的人才挑战,搭建敢挑战、能打仗的人才梯队。
推出线上培训平台 倡导碎片化学习
为满足全国各地门店员工培训的需求,百果园通过在线培训,让员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让学习时时在线。百果园采取“以会代培”的方式,将每次的内部业绩大会、总结会议和高管演讲等,通过文字或视频的形式上传到知鸟学习平台,让全体员工学习。2016年4月,百果园上线了自己的移动学习平台――水果大学,在前期推广和内容搭建方面下足了功夫。
精心策划 推动“水果大学”全覆盖
水果大学上线之初,百果园总部部门经理以上的员工必须首先下载,并熟练使用。然后,推广到每一个门店,通过店长传导到员工,最终覆盖百果园每一个人。公司十分重视平台的搭建,将其作为重要的项目来落实,注册激活率被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指标予以考核。同时,每个部门设置了一个后台管理员,进行课程的上传和后台管理,并以甘特图的形式做重要工作的时间节点要求。
人人参与 搭建培训学习的网状结构
人人参与,每位员工既是学习成果的共享者,也是学习内容的创造者。百果园重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智慧和才能,最大限度地在公司内部创造价值,共享成果。在前期,通过把已有的技能、案例和课程逐步优化、上传到平台上,将百果园多年水果和零售的相关知识沉淀下来。
截至2017年2月,水果大学已实现上线课程1138门、员工激活率达99%,总部及门店课程体系规划完毕。与此同时,由总监带领各部门核心干部,把各部门重要的专业技能和经验萃取出来,放到平台上。百果园要求每一位核心干部都要成为微课程开发师,每个月至少要制作两门精品课程,并且鼓励每一位员工将自己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和成果,通过水果大学分享给大家。
设计考核 激发员工不断升级的斗志
员工在学完所有课程后,还要参加线上考试,考试成绩会按照排名情况予以公布。虽然公司对于考成绩只给予口头奖励或警示,但是这对很多员工,特别是年轻员工而言,其促进作用堪比物质奖励。在百果园,每个人在水果大学中的权限是不同的,随着员工层级的不断提高,公司将为其开辟更多权限,让员工就像打游戏获得升级一样,拥有不断进步的动力。
线下师傅一对一带教 开展晋升集训
每名新员工入职门店后,都会有师傅对他进行一对一带教,师傅通常为店长或技能较强的老员工。师傅带教是新员工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傅按照流程和经验完成教学内容,按时安排实操任务。通过一对一带教,员工逐渐胜任收货、收银、导购、果吧加工、订货、陈列、库存管理、财务管理、公共关系管理、客诉管理等工作。由于教学内容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性,在员工调店或支援新区时,可以无差异化地胜任新的门店工作。师傅一对一带教决定了门店的战斗力,极大提升了新员工成长的速度和稳定性;同时,在培养新员工的过程中,师傅乃至店长也可温故知新,可谓一举两得。
员工每向上晋升一级,都要经过系统性的集训并且通过考核。根据百果园门店人才发展体系,员工走向店长职位,需经过“新员工培训―班长培训―店助培训―店长黄埔训练营”的培训流程(见图表2),培训内容也从工作心态、果品专业能力,向销售营销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层层递进。通过系统性的集训,学员可以接触到来自百果园各个区域的员工,相互分享工作心得,在竞争性的培训和学习中逐渐提升自己。
以赛代练 通过实战巩固员工职业技能
百果园每年都会组织一次技能大赛,通过“线上筛选苗子,线下考核实践,赛后总结课程”的方法,以赛代练,为员工提供一个共同交流、学习和成长的平台。
线上考核内容具体分为技能类和知识类,其中技能类的考核包括收银、导购、打包、水果开切等内容;知识类的考核包括员工手册、水果、果吧100个为什么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的知识和技能。在线下比赛开始前的两个月内,参赛人员每两周需要在线上参加一门考试,一共考四次,只有在规定时间内成功闯关并且通过四门考试,才能马甲加身,进入线下的技能PK。
二、主要经验和亮点
(一)创新一种模式:实训基地模式
公司的培训一直是每年的重点内容,以往有请进来学校老师的讲座,有行业协会的会议,有送出去的昂贵的课程,但是只是一味的采用“上面讲、下面听”讲座的形式,呆板、枯燥,提不起学员的兴趣,导致学员学得快、忘得快;还有一些是“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到岗位,无法行动”.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发挥和贯彻执行,影响了培训的信心。
在2010年底,公司领导痛下决心,开展培训改革,把300平米的古墩店作为实验田,改造了电教化的培训中心。陈金良董事长说:“在岸上学游泳,永远不可能成为游泳健将的。”我们摸着石头过河,采取了实训模式,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教官既是学习者,又是实践者和研究者。为了更好地落实培训任务,公司以岗位和技能学习相结合,以实际工作作为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起学考用实践培训机制,即用什么就学什么、考什么。指导思想是培训不是你学了多少时间,会了多少内容,而是在工作你会用多少。
(二)态度技能两手抓
只有通过培训才能最终使自己成为一名职业化的现代药学工作者。职业化最通俗的理解就是:肯学、肯干、会干。职业化主要包括态度和技能两个方面,“态度决定一切”.公司结合源远流长的医药文化、药学职业道德、企业使命、管理制度,对学员进行思想教育,通过改变态度来改变行为,强化行为来固定模式。
关联用药、慢性病防治、自我药疗、处方审核、健康教育等专业化的“药学服务”是培训课程的重中之重,药品零售行业区别于其他商业零售的最大特征就是专业化,这就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尤其是药学技术人员,必须全面掌握新时期的“药学服务”理念。门店一线培训合格的员工必须达到初级药师的考核标准。
(三)主攻三大领域:药师、店长、和健康咨询师
药师是主要专业骨干,作为药品流向患者的最终把关者,药师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招聘来的药师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生产企业、批发流通企业、外省通过资格认定得到职称的情况,这样他们在零售门店就不了解药品零售行业的基本规则,从审核调配医师处方到店内药品的分类管理,从用药咨询指导到跟踪收集不良反应、gsp认证和实施,gsp与企业经营管理之间的关联,医疗保险政策都有个全新的重新学习重新适应过程,还有很大一部分药师专业知识和技能老化。
店长是门店经营的灵魂人物,更多的需要熟悉天天好大药房一线工作流程,熟知公司的管理方式和运作方式,经营指标、人员管理,团队建设等重要工作。外来的店长对新公司的运作需要有专人引路。
店员特别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不熟悉必要的药品专业知识,不能充分了解所推荐的药品,没有信心正确指导顾客购买使用;二是缺乏零售行业的服务理念,店员定位不准,不能吸引顾客;三是对本店陈列储存的药品的位置、价格、作用、产地、规格、疗效等不了解,面对顾客的询问不能做详细专业的解答,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
针对人员岗位和需要技能的不同,公司分别建立不同的培训基地,选择不同层次的教官,选择不同的课程,分别培训。对于公司历程、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等通用的课程,就由培训中心统一安排课程。消除入职前的各种紧张情绪,树立积极地执业心态,进行执业生涯教育,确立在公司中的企业定位。
(四)改良四化培训课程:详实化、基础化、针对化、模块化
1、详实化
2、基础化
从基础抓起--建立一个使每一位学员都能会学、都能学好的基础教学模式。对于一个公司发展而言,基础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夯实基础是一个公司发展最重要的步骤。基础制胜,没有什么绝招奇招。所培训的课程全部是岗位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我们认为初始培训不是培养解决疑难杂症的问题,而是解决授之以渔的事情。我们所采用的课程不是精英化、理论化的课程,而是像教练教学员学车一样,全部是基础性的课程。
3、针对化
培训要有针对性,与公司实际工作紧密联系,也要了解员工的愿望,结合公司需要。经过客观分析,认真制订每个员工未来发展领域和方向,每个人都建立培训档案,有每个员工的培训计划,他们的设置本身就是很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而且,其培训内容也是针对员工的个人短板,根据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来设定的,员工通过学习,最终要达到能够提高个人技能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目的。
4、模块化
培训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对员工采取集中3个月的标准化连续的课程,在3个月中,在确保培训时间的基础上,让每个人要通过每个模块的考核。药师培训有近36个小模块,店长培训有近45个的小模块,营业员有近23个小模块,学员哪个模块是弱项,找出短板,加强该模块的学习。
(五)强化五项机制:考试考核机制、员工激励机制、评比交流机制、流程闭环机制、科学评估机制
1、考试考核机制
主要是各个模块一个一个严格考核,考试及格就发结业证书。再就是绝不降低考核标准,严格统一考核。学员没有通过考核的继续留在基地学习,一般结业是3个月,约有10%的人会延长培训时间,在实际培训中,在基地培训时间最长的一名见习店长是9个月。
2、员工激励机制
“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的培训激励机制是激发人们内在动力的重要途径。在培训之初,参训员工要提出申请,做出自己的承诺,发出自己的誓言--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帮助参训员工建立起“终生学习”的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从坚定信心抓起-一让人人相信没有一个学不好的学员,并把信念变成信心和行动。每期培训开学初,基地要举办演讲会,主题都是“没有一个学不好的学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树立和宣传典型事例。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公司没有主动淘汰一个学员,只有4名学员因为自身家庭原因退出学习。
在学习之中,第一,设定目标,调动个人学习的力量。第二,结对帮扶,调动团队合作的力量。第三,特别关注,调动情感的力量。教官和学员同吃同住,不仅关心他们的工作,也关心他们的生活、思想、情感,以全方位的人文关怀激励学员奋发向上。
在考核结束,举行结业典礼,在全公司每月的管理干部大会上隆重表彰,让他自己陈述自己培训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全场近200人为他鼓掌庆贺,分享成功的喜悦,公司董事长亲自颁发证书和鲜花。很多店长在表彰大会上激动得热泪盈眶,欣喜欲狂。
3、评比交流机制
学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必不可少。培训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官的集中带教,还要充分发挥学员自身的资源,通过集体活动、野外拓展、早晚会讲评等方式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通过新老学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可以达到传帮带的效果,使新进学员尽快熟悉工作;通过学员内部的经验交流,可以使彼此熟悉和了解,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
4、流程闭环机制
在每一次培训中都引入学习---考核---跟踪-改进的闭环管理机制。其中培训考核包括对学员的考核、教官的考核和培训管理人员的考核。其重点是教官的带教实效、学员的工作实况跟踪、所学知识的运用率、培训是否导致行为改变,通过反馈信息实现培训的改进,通过考核提升培训的效果。
5、科学评估机制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B-0051-02
近年来,教育领域信息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信息化应用水平逐年上升,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等业务对信息化的依赖越来越大,应用类型不断增多,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专业学习成为职业教育必然发展趋向。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趋势必然促使中职的实训基地建设也朝着数字化发展,信息化技术必然要覆盖实训基地建设的方方面面。
同时,随着信息化在社会各领域的更深入发展,必然会给企业带来深刻变化,这种变化是前所未有的,它改变着企业的经营、生产、管理等操作运行的方式。中职教育培养的是企业需求的技术力量,必然要随着这样的变化进行改革,中职实训基地的建设也必然要与时俱进,与企业接轨,将信息化建设渗透到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所以在下一个阶段实训基地的信息化建设将是一个重要的建设内容,是重点建设的方向。引入信息化技术必然会实现实训基地网络化管理,改善工作环境,发挥实训基地的各种资源的效用,促进实训基地管理与服务更加高效化、规范化。
笔者在服装专业实训基地的信息化建设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体会到信息化技术在实训基地应用的实效性和专业性。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笔者对服装专业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实训基地管理信息化
目前因为实训基地的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增加,普遍存在沟通不畅、交流不便、各种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数字化校园的建成使用,为信息化管理实训基地提供了依据和基础,通过实训基地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训室管理、学生管理、实训室教师管理、实训项目管理等建立快速了解通道,提高和规范了实训基地管理效率与服务。
(一)建立专门的实训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在数字化校园平台建立专门的实训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分为不同的模块,如实训教学模块、实训日常管理模块、实训服务模块等。将实训室的安排、实训教师的安排、实训项目等教学信息公开,对每日的卫生情况、管理情况、使用情况进行实时反馈,校园内各部门和教师都能及时查看实训基地的各项运行状况,提升管理的实效性。
教师可以及时在管理系统上提交实训计划、记录、总结,进行成绩的登录等,实训管理员可以完成各种日常报表等,通过实训基地管理系统可以自动收集实训基地使用的相关数据,如实训设备使用率、实训室使用总课时、实训课时数、实训项目数等,自动留存实训基地使用的所有资料。
(二)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实训教学有序管理。实训基地的管理是个难题,服装实训基地管理难度更大,因为服装生产是密集型劳动作业,服装教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实训人数多,设备数量多,损耗大,实训项目多,电子数控设备多,又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实训过程的卫生管理、实训材料的管理等都很烦琐、难管理。如果利用信息化考勤技术,对各实训室的学生和老师的考勤情况可以做到实时的记录和反馈。可以利用电子显示屏显示每日实训情况的反馈,显示实训室清洁班级和人员、实训基地材料情况等,利用工艺多媒体系统显示设备的维护维修及保养情况。上课时间外的其他时间的实训室对学生开放实施刷卡使用,对老师开放可以实施预约管理,方便管理员能及时查询和了解实训室的使用情况。实施信息化后实训基地的管理相对就要简单高效很多。
二、服装实训教学信息化
(一)应用新型专业多媒体教学设备。服装实训基地教学基本分为服装工艺类、服装设计类、服装销售陈列类、服装制版类、服装生产管理类、服装展示类几个大的类别的课程,这些课程教学基本都属于理实一体化或者项目任务式的教学模式。而要实现这样的教学,一般的服装实训基地要达到教学效果良好,老师教学轻松,学生学习愉快是较难的。如服装制作工艺的教学,一般的实训基地配备的就是服装高速(中速)平缝机、熨烫台、熨烫设备等。但这样的基本配置老师授课是非常困难的,老师的示范怎么做?学生怎么看?学生看清楚老师的每个示范步骤和手势是教学的关键。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录播系统就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在基本配置上必须加上一套工艺教学的录播系统,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工艺多媒体教学系统,配备教师操作机、教师示范录播主机、学生操作机、学生用屏幕,同时还可以配备教师学生对讲系统。这套工艺多媒体教学系统配备下来,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操作平缝机前观看老师的每个示范步骤和动作,同时在制作过程中还可以重复观看,大大提升了老师的教学效率,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遗憾的是工艺多媒体教学系统虽然并不复杂,但是需要根据场地和教学方式进行专门设计和定制,对摄像精度和色彩的要求比较高,现在的市场上没有成熟的产品购买,所以需要找到专门的企业量身定做,在现在的条件下实施会出现一定的困难。
(二)充分利用教学软件。服装销售陈列类教学,一般的教学采用的是在服装销售陈列实训室进行情景模拟教学,更多地注重服装销售和陈列的技巧,但实际在企业品牌的营销中,还有更大一部分是销售软件的使用,内容涵盖收银、会员折扣、库存数量、调货、各种表格等,是作为店长及店长助理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所以在这类教学中需要加入单店管理和多店管理的信息化软件的学习和实践。同时,网络营销员也是近几年非常热门的岗位,实训基地建设中必须考虑到网络教学的功能和效果,要能支撑网络教学的实施,配备流畅的网络环境及适当的网络监控。
服装制版类的教学,很多学校还在依赖老师一笔一画地在白板或者黑板上进行绘制,如果实训基地数字化程度高,完全可以利用服装CAD软件进行授课。
设计类的课程需要查找大量的时尚资讯,这对实训基地信息化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此,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库,购买专门的资讯网站作为教学资源使用。
三、实训环境信息化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可以提升各种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实训基地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要进行翻天覆地的变化,理论和实践同时进行,网络和资源合理利用,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要大大地加大,老师从主讲的位置转移到主导的位置。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信息量的需求、对操作设备的需求、对资源的需求大大增加,实训基地信息化的建设就尤其重要。
各实训室的信息化设备必须配备齐全,原来的实训室基本都只摆放实训设备,都可以有个具体的名称如特种设备实训室、工艺实训室、制版实训室,现今为了实现项目任务式的教学,为了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自学的空间,必须能在不同的课程和实际操作中能随时使用资源库,各实训室已不能单纯地摆放设备,应该是集实训设备、电脑、展示、资源平台为一体的综合实训室。兼具实训、网络教学、视频教学、展示讨论、资讯查找等多功能为一体,可以进行多种不同的专业课程教学。这既是一种资源的整合,也是资源的多次高效利用。当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就是对场地的要求很高,各种设备、设施的摆放要因地制宜,信息化建设施工改造都会相对复杂,同时对老师的信息化技术使用水平要求也高,需要培养一批信息化技术高的专业课老师及技术人员。
四、实训基地功能应用信息化
实训基地的功能除了教学外,还具有校企合作、培训、研发、生产、技术服务等,甚至包括产品销售等其他的拓展功能,同时企业参与和融合的力度越来越大,势必带动教学的改革、师资的成长、学生的技能提升等。促进了实训基地的良性发展、实训基地的功能性和校企合作的深度是评价实训基地优劣的重要评价指标。
五、校企合作实施信息化
服装企业将向生产自动化、管理实时化、产业链管控精细化方向发展,实训基地的设备设施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不高,与企业的对接就会存在很大的难度,如现在服装企业在大面积地使用模板技术,实际上就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生产的自动化,服装实训基地如果校企合作共同生产企业产品,实施产训融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就必须具备与企业对接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设施,才能真正地实施校企合作无缝对接。
同时在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下,许多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都是由信息系统来支持的,因此,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的验证也就转化为对执行这些制度的信息系统的验证,出现了很多相应高度专业化的信息系统。校企合作势必会将这些信息化的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带入到实训基地,所以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实际上也决定了与企业对接的程度。
六、对外拓展业务实施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