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生毕业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19 14:18:5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技校生毕业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技校生毕业总结

篇(1)

在这二学期中,我学习了一些专业课程和一些辅助课程,如专业课:物流概论、第三方物流、会计电算化、会计原理等;及辅助课:公共关系、经济法、英语等。所学到的知识,虽说都是理论知识,听起课会觉得很枯燥,相对跟上机操作的课程比,但老师说得很详细,栩栩如生,相当得有趣,学得不错,不论专业课程还是辅助课程,总得来说成绩是可以的,也获得第一的奖学金,为父母减轻经济负担。

二、在校期间的实践

篇(2)

一、在校期间的主要学习和成绩。

在这二学期中,我学习了一些专业课程和一些辅助课程,如专业课:物流概论、第三方物流、会计电算化、会计原理等;及辅助课:公共关系、经济法、英语等。所学到的知识,虽说都是理论知识,听起课会觉得很枯燥,相对跟上机操作的课程比,但老师说得很详细,栩栩如生,相当得有趣,学得不错,不论专业课程还是辅助课程,总得来说成绩是可以的,也获得第一的奖学金,为父母减轻经济负担。

二、在校期间的实践

篇(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1],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日趋减少,这两方面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独立学院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几乎没有优势[2],就业问题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重点的独立院校而言显得更加棘手。为全面、深入了解我院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面对就业、考研的心态,以加强我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调整我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特开展本次调研。本次调研于2010年12月采用书面问卷形式进行,以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方向和信息安全方向2007级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共发出和问卷121份,回收有效问卷102份。其中男生占69.8% ,女生占30.2%。

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图1为学生面对毕业选择去向的调查结果,选择求职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1.76%,选择考研的学生占30.39%,5.31%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另有极个别学生计划去国外留学深造。可见,求职和考研是毕业生的两大主要出路,下文是对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和考研动向、准备情况等进行的详细分析。

图1 学生毕业选择调查结果统计

1.1 就业

调查结果显示,74.2%的学生因考虑到早就业更利于个人发展而选择就业,16.1%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原因而选择直接就业,另有8.1%的学生选择就业是因为考研压力过大。选择就业的学生中只有28.3%的学生对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78.3%的学生打算至少在毕业前6个月开始着手找工作,有15%的学生打算论文答辩后再开始找工作。该结果表明经过四年大学生活,大多数学生的就业观念较清晰,能够积极考虑就业问题,对于那些认为自己是迫于某些压力而选择就业的学生,学院应该转变其思想观念,改变其消极、悲观的状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人生观,积极面对就业和考研。

基金项目: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基金项目(2009022)。

作者简介:苏晋荣,女,讲师,研究方向为智能优化算法。

75%以上的学生能够接受相当于求学所在地太原市1 000~3 000元的月薪标准,有20%以上的学生对月薪要求较高,希望在3 000元以上甚至更高。1 000~3 000元相对于当时当地的物价水平来说并不高,但实际上大多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工资都在1 000元以下[1],因此,对于近几年的毕业生而言,竞争非常激烈,他们应该提前做好接受比自己预期工资更低的心理准备。76.7%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对求职有较重要的影响,18.3%的学生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社会需求量大,求职有明显优势,50%的学生认为本专业毕业后能够找到工作,但不一定是理想的工作,该项数据说明学生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有一定的信心,虽然前景不很乐观,但还没有差到毕业就等于失业的地步,这也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面较广有关。

有66.7%的学生愿意从事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工作,25%的学生打算先在本专业工作,然后再考虑转行,当求职状况不尽如人意时,95%的学生会降低标准或调整期望值,该项结果表明毕业生能够针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计划,对“先就业,后择业”有一定的意识。图2为学生就业渠道的调查结果,由图可知学生求职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老师或亲朋介绍、招聘会和互联网,前两种途径占70%以上,说明学生求职时对学校和家长的依赖性较强。

图2 就业渠道调查结果统计

图3为学生理想单位调查结果统计图,由图可见,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较受青睐,三资企业、私营企业次之,而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学校和科研单位则相对被冷落。国家机关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发展空间大,国有企业管理制度规范,工作稳定,因此倍受青睐;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具有较好的培训机制和奖励机制,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较高,且学习磨练的机会多,对希望从事单纯技术工作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是一个好去处。近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等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不少集体企业相继倒闭、破产,没有倒闭的企业,前景也不被看好,因此大多学生不考虑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独立院校的学生之所以来到独立院校,大多数都是因为中学学习基础不扎实,这也是为什么学校和科研单位不受欢迎的原因。

问卷主要从课程设置、就业指导、思想意识三方面对学生在求职就业方面遇到的困难、希望获得的帮助进行调查。

图3 理想单位调查结果统计

课程设置方面,33.9%的学生认为本专业课程设置非常有利于就业,而52.5%的学生认为本专业课程设置没有考虑到就业问题,大部分学生认为专业实践课对就业影响很大,认为该类课程有利于就业,而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则对就业影响较小。该结果说明学生对课程设置与就业的关系方面的认识存在较大误区,大多学生希望在本科学习期间学到的知识、技能能够在就业后马上有用武之地,他们认为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强就等于竞争实力强,认为基础课、理论课的开设对其求职就业没有帮助。

关于学生求职时希望获得的信息及遇到的困难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38.1%的学生希望获得公司介绍和招聘信息,27%的学生希望得到有关面试和演示的技巧介绍,23.8%的学生希望听到公司员工的现身说法,另有9.5%的学生希望获得有关薪资及福利方面的信息;学生认为应聘时会遇到的困难中,“没有工作经验”占68.2%人次,“缺乏面试技巧”占48.5%人次,“专业知识不够”占36.4%人次。从这几项数据可知,学生的就业准备仍然不够充分,在就业面前感觉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准备。他们希望更具体全面地了解就业单位对所需人才的要求,以便据此进行求职准备。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求职,因此缺乏面试经验和技巧;有部分招聘单位希望应聘者有一定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有工作经验者少之又少,这两点一方面降低了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降低了其竞争实力,成为毕业生求职路上的绊脚石。

图4为各因素对就业的影响程度调查结果比较,由图中可见,80%以上的学生认为个人能力对就业的影响非常重要,而学习成绩对就业的重要性则远不如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和送礼买人情。当前的社会风气中确实存在送礼、靠关系等不良现象,但很多学生却对这种不良现象进行无限放大,造成其思想意识上的错误。该错误意识会导致其大学期间不重视学习,将重心放在交朋友拉关系方面,并将自己的未来寄希望于教师、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方面,而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实力。这样的错误意识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将使其虚度年华、前途迷茫,而对学院整体而言将形成一种消极、颓废、浮躁的学习风气,因此转变学生的思想意识迫在眉睫。

1.2 考研

102份问卷中有31人选择考研,占总人数的30.39%,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独立院校来说这是个不小的比例。调查结果显示,63%的学生希望通过考研提高自身学历和能力,29.6%的学生为缓解就业压力而选择考研,该结果说明大部分学生选择考研的目的比较明确,只有极少部分学生为逃避某方面压力而盲目考研。关于考研方向选择的调查结果如图5所示,有41.9%的学生选择工学,选择商、法两个方向的学生均为19.4%,12.9%的学生选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理工类学科,该项调查数据说明有40%以上的学生考研时将会转专业,且转向的专业以商、法等文科性的方向为主。

图4 各因素对就业的影响程度调查结果比较

图5 考研方向选择调查结果

有70%以上的学生认为学院鼓励考研,但只有约13%的同学认为学校政策向考研倾斜,80.6%的同学认为学习期间课程设置不利于考研,且课程设置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公共基础课难度达不到考研要求;院校更重视就业,课程设置倾向于就业,以实践操作技能为主;基础理论课得不到重视。一半以上学生认为备考期间,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学习风气和身心健康对考研的成功与否影响较大,而认为社会关系、经济基础等对考研有影响的学生则寥寥无几,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够正视考研,对考研备考中应该重视的方面有正确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是考研学生了解考研信息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复习时间紧张等原因使其不能全面、实时了解考研动态信息,61.3%的同学希望通过学院获得这方面的信息;另外约32.3%的学生在考研备战时间规划方面感到困惑,复习内容繁多而复习时间紧张,使其不知如何更合理地规划备战时间;另外,考研学生们还希望学院提供关于报考专业、院校的选择,考研辅导班的选择,复试、面试的准备等方面的帮助。

2 意见与建议

通过对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考研、就业动向的调查结果分析,针对调查反映出的问题,笔者认为我院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加强对学生思想观念的正确引导,提高其自我认知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

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存在思想观念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方面学生自我认知度不够,不少学生不能很好地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供需状况,对自己期望值过高,存在“等”的思想,即等待更好的工作单位、更高的薪水待遇,希望一步到位,而另有一些学生则因毕业于独立院校而存在自卑心理,总以为自己水平肯定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严重缺乏自信。另一方面,学生求职依赖性过强,不少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把重心放在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上,而是靠家长、靠亲戚、靠老师的社会关系为其介绍工作。对此,学院应该加强引导,教育学生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正确进行自我定位,客观评价自我,树立信心,敢于竞争,降低就业期望值,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形成“先就业,后择业”的正确择业观。

对于选择考研的学生,学院应该积极鼓励,帮助其明确考研目标,对为了逃避某方面压力而盲目考研的学生学院应该及时引导,结合其自身情况,帮助其分析当前形势并作出更合理的选择。

2) 合理安排课程,引导学生走出课程认识误区。

很多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重视专业实践课而忽视基础理论课,造成该错误认识的原因是学生对大学本科的人才培养方式、课程体系的认识有误。独立学院的本科教育固然要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则离不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无论是选择就业还是考研的学生,都应该重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出认识的误区;另一方面应该在满足教育部对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理论课与实践课,即照顾到报考本专业的考研学生,又培养出实践能力强且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实用型的专门人才。

3) 合理安排授课内容,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就业和考研对知识要求的侧重点不同,因此我们的课程内容不可能同时满足就业和考研的要求,教师在基础理论课的讲授中,应该注意结合考研要求,该加深难度的知识点适当加深难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减少考研学生的复习困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尝试考研、就业分别对待,例如大四上半学期的课程可以准备就业、考研、创业等几套方案,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提升考研升学率、就业率。

4) 拓展就业信息渠道,搭建就业供需信息平台。

面对就业,毕业生的共同难题就是对用人单位的信息知之甚少,他们只掌握用人单位有限的文字材料,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了解也只是简单的求职推荐材料,供需双方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学生求职准备存在很大盲目性,而用人单位也不能很快全面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供需双方均不能很好满足对方需要。对此,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拓宽信息渠道,充分利用网络,以QQ、Fetion、E-mail、BBS等多种形式为学生、用人单位提供双方信息,使供需双方在见面会之前就对对方了如指掌,从而提高学生签约率和用人单位的招聘效率。

篇(4)

弹指一挥间,在技校三年的学习生活都将要结束了。我们即将面临社会的考验,我信心百倍。以下是我作为一名合格的中技毕业生自我鉴定:

我于20xx年9月进入xxxx高级技工学校学习,我自身的综合素质、修养、为人处事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等都有了质的飞跃;让我懂得了除学习以外的个人处事能力的重要性和交际能力的必要性。技校生活与社会生活是相互映射,所以技校阶段的个人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提高;才是我们作为当代技校生的主题。

在校3年,在学校、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我觉得自己过的很快乐,也很充实。除了学习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文体活动

篇(5)

我国技工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似乎不存在问题,就业率高,供不应求,但在技校毕业生的从业过程中,不满声音屡见不鲜,无论是用人方还是毕业生自己,都对就业不甚满意。可见,技校毕业生就业满意率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之相关的原因就是当代职业教育存在弊端。

如何在理论与实践上找到制约和影响技工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满意率,把握当代技校生的成长规律,寻找能够解决当代技校生就业问题的具体对策,提高技工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是当前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技工类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面对目前就业形势,技校毕业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一般观点认为技校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以及其他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

为了帮助广大技校毕业生及技工类院校就业指导部门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我们总结出以下技校毕业生就业时存在的问题。

第一,技校毕业生自身定位不清晰,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但是却没有特别技能,似乎什么都会,又似乎什么都不会,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却又不甘心做太简单的事。

第二,技校毕业生职业素质和技能状况问题凸显。现在工作单位已不再看重工作经验,而是更偏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些毕业生因自身综合能力不足,或因机遇时机把握不准或都想法片面等,常常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怨天尤人。这种心态往往导致部分学生对社会及人生产生有关偏颇的看法,不利于毕业生寻找合适的工作。

第三,职业道德认知程度不高,还需加强。不少毕业生认为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很大优势,有的技校毕业生凭勤奋刻苦,在学习期间努力获得相关职业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骗取企业的初步信任,对其自身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从反馈的毕业信息来看,凡态度端正、敬业、诚实、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的毕业生都受到了各企业单位的好评,为他们实现人生价值铺的道路。

第四,课程设置及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工作还需细化。调查时得知一个事实: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并不是阻碍学生转化为员工的最大难题,职业道德才是毕业生的“软肋”,职业道德素养可以影响人一生的发展,技术可以速成,职业道德素养却不易培养。因此,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应贯穿日常教学和教育中。

受传统观念和想法的影响,有的毕业生非常向往到热门企业就业,其实很多热门单位的员工已经趋于饱和状态,另外,许多集体、民营和三资企业等在近年来良好的投资环境背景下发展非常迅速。为使毕业生进一步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学校应想方设法地为他们提供相关就业信息,选择比较好的单位供他们选择就业。同时,学校还应鼓励他们敢于开拓创新,运用自己所学走创业之路。

二、加强技校毕业生职业素养及技能和提升就业满意率的对策

技工类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技师、高和中级技术人才的重任,面对我校毕业生现状,我们只有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技能,一手抓思想品质,在两手都要硬的情况下,总结经验、改进方法。

因此,我们在培养毕业生时应着眼于整体素养,以培养看得见的职业素养为基础,重点培养看不见的职业素养。当然,这个培养过程不是学校、学生、企业哪一方能单独完成的,应该由三方共同协作,最终取得绩效,各取所需。

(一)学生应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1.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积极为社会作出贡献。

如今毕业生的理想与实际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对是否在大、中城市,大、小企业经济效益如何考虑得较多,而对国家的需要、个人未来的发展则考虑得较少,以至于毕业生毕业后出现了“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两种突出的表现。另外在就业过程中,毕业生还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观念或行为: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因此,教师应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敬业爱岗、勇于奉献等新形势下青少年该具备的素质。

2.提高综合素质,做全面发展的个体。

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是指新形势下毕业生必须有把自己的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要吸取广博知识,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思维方式,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顽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还需树立继续教育、终身学习、不断进取的学习意识,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也是新形势对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的基本要求。

3.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和创新意识。

很多毕业生不愿做工资较低,辛苦的服务性工作,只想选择办公条件舒适、薪酬高的岗位,却不知自身条件达不到那些岗位对员工学历、能力等方面的高要求。这些毕业生在择业时高不成、低不就,从而导致求职失败。毕业生应该走出择业观念的误区,树立行业无贵贱、行行可成才和为大众服务的意识。

走访调查显示,部分同学会选择自己创业,原因有很多,如不习惯企业朝九晚五的模式,家里支持,本身想尝试等。毕业生自己创业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学生有实用技术、市场意识、务实踏实的精神,完全具备自主创业的条件。

(二)学校需做好服务工作,做好学生就业辅导工作。

为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对技工类院校教育的新要求,学校要以就业为导向,将培养重点放在全面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职业能力及职业道德水平方面。对学校层面来说,应该做到以下方面。

做好学生就业观念指导工作。一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主动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同时对技校生进行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择业方法与择业技巧的教育与指导,帮助学生认真思考和规划自己的职业。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践环节的课程建设,大力开展第二课堂,使学生在实践和与社会的接触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三)用人单位应加强与技工类学校的良性合作。

从招聘质量和效果角度来看,建议用人单位加强和技工类学校的合作,实现双赢。首先,特殊专业人才的招聘,用人单位可以与学校签订订单式培养合同;其次,用人单位可以与学校合作,在本单位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既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又通过实习对学生进行考核和筛选,实现成功转聘;最后,参加校园招聘会或通过学校推荐,缩小目标范围,提高招聘质量和效率。

古人曾以“成家立业”概况人一生当中的两件大事,职业成败直接决定人生成败。在现代社会,就业的成功与否与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对学生至关重要,对学校、社会乃至国家来说,都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技校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2]近几年技校毕业生数据.

[3]技校生就业调查问卷.

[4]如何解决技校生就业问题.

[5]刘合群主编.职业教育学.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

[6]马学平,耿学超,刘志.北京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北京教育出版社.

[7]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

[8]郑维康主编.青少年心理咨询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篇(6)

针对我院学生的现状、学院、班级,学生公寓等各级管理部门都制定了可行的规章制度,将学生在校的日常行为表现、学习表现、实习情况等按比例纳入学生的整体考核,最终的考核成绩与毕业时就业推荐挂钩。作为学生管理者要公平公正,真正将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从制度上奖优惩劣,有效地规范学生的行为表现。

二、重视思想品德、文明礼仪教育

有这样一件事,被我院的领导在大会上反复讲了多次:几年前,某大型国企招工,几所技工类学校的学生各自站成队伍同时来应聘面试。但是原定面试的时间已过了1个小时,仍不见企业招聘人员露面。这时大部分学生早已等不及,队伍散乱,一些学生甚至掏出烟来解烟瘾,并开始大声抱怨。但唯有一所某知名技校的学生队伍依然整齐有序。过了一会儿,企业招聘人员出来宣布,这所知名技校的所有学生留下,其他学校的学生走人。

由此可见,想提高就业成功率不但要练就过硬的技术,同时还要学会做人做事,日常举止文明,懂礼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遵守职业道德。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因此,我院每年都很重视新生入学时的入学教育,从学院规章制度、法制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入手,让学生入学后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日常学生管理中,严抓课堂纪律,出勤,仪容仪表,课间操,个人及校园卫生,文明用语等;对于吸烟,打架,酗酒闹事,欺负同学,破坏公物等不良现象及时制止,严肃处理;实行班会进课堂,针对学生日常出现的问题,利用班会课进行及时的教育和疏导。

三、用高度的责任心培养学生,用真诚的爱心感染学生

技校的学生管理是一件有挑战性的工作。单纯的硬性的制度化管理有时缺乏人性化,单纯的说教式教育有时显得苍白无力。无论是一线上课的教师、班主任还是其他学生管理者,都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去培养引导教育学生,用真诚的爱心和诲人不倦的耐心去感染学生。

技校的学生虽然有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每个人都有可爱和可取的一面,都有潜力可挖。他们看似不羁的外表下有一颗渴望被肯定,被尊重的心。这需要学生管理者倾注更多的心血和耐心。我们平时要多与学生沟通,清楚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和个人情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理解他们心中所想,这样我们在做思想工作时,才会抓住要害,真正把工作做到学生心里去。学生遇到学习,生活和就业的困难,我们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及时伸出援手。学生犯了错误,批评处理他的同时,要做好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将不良影响减少到最小。不要戴着有色眼镜歧视疏远他们,相反从各个方面多关爱引导,学生才会从内心里感受到温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下决心改正。老师对学生掏心掏肺,肝胆相照,学生就会敞开心扉,无论多么顽劣的学生都会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真心付出的关爱,之后对他们的管理教育就会顺畅。

四、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理想

篇(7)

许多技校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却忽略了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塑造,音乐欣赏课作为素质教育课程得不到重视。如何在音乐欣赏课中更新教学方法,使音乐教学真正发挥提高技校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功能,笔者在多年的音乐教学中总结几点与大家分享。

一、音乐欣赏教育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企业文化建设是加强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软实力的需要,而众多生产性企业实现企业文化战略的主要力量是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一线技术工人。因此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技校生的文化素质就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文化建设,进而也影响企业的发展。有人做过这样的调查:先后向5000多名在校技校生、3000多名企业在岗职工、500多名企业运营团队的高级管理人员调查,了解音乐教育在企业生产活动中的作用,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有一定音乐欣赏能力,能在企业文艺活动中担任主角的员工沟通能力提升很快,在企业的发展空间也相对较大;第二,有兴趣欣赏音乐,并愿意参与到企业文化活动中去的员工调节能力相对较强,能调整好在高强度流水线下连续作业的心态。由此可见,音乐欣赏教学在技校生的文化素质养成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欣赏课作为提高文化素质的一个在校教育课程,更应该重视。

二、在音乐欣赏课中提高技校生的综合素质

1.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教育的终极结果“在于培养学生歌唱及欣赏的审美情感”。除了对学生进行演唱、演奏等基本技能训练外,更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美、旋律美、歌词美的感受。通过揭示音乐作品的内在美,学生体会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内涵,提高审美鉴赏力,增强对美的追求和美的表现力。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提高审美情趣。首先,要理解歌词,领略内在美。如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通过对歌词的理解直接提示作品的内在美,这是流传东蒙昭乌达盟的一首蒙古族民歌。歌词:“翠绿的草地上跑着白羊,羊群像珍珠撒在绿绒上”,让学生从语言上直接理解歌曲所表达的美丽、富饶的草原的迷人景色及内蒙古人民对自己家乡深沉、真挚的恋情。其次,熟悉旋律,感受美。上句的主旋律在高音区围绕着“sol”音上下回旋,悠扬飘逸,仿佛是蓝天中飘着朵朵白云;下句的主旋律转入“do”音为中心,低回婉转,犹如撒在草原上斑斑如银的羊群。男低音浑厚的哼唱,是肥沃草原的象征,其丰富的和声音响,又塑造了草原牧区一派美丽辽阔的景象。教师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2.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运用知识,学会创造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大脑去独立思考,用自己的双眼去注意观察,用自己的双耳去欣赏辨别,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操作,从而获取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作出自己的判断和结论,达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歌曲创作能力,不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还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他们的智力。

在课堂中,第一,可通过填结束音体会旋律的终止感,如藏族民歌《北京金山上》,可先让学生反复唱谱:然后给出和两个音,让他们选择一个恰当的作为旋律的结束音,结果有部分学生填,大部分学生填,笔者请他们分别说出自己的选择理由,他们不能从理论上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填,只是说觉得这样比较好听。既然学生讲感觉,那就从感觉出发,先引导他们从色彩上去感受这首歌曲之优美,再告诉他们,歌曲中出现“6”(la)次数比“1”(do)多,而“6”(la)又是主音,所以这首《北京金山上》的结束音填“6”(la)比较好听。第二,还可以通过为歌词填写旋律以及学写歌词,发展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旋律结束音的选择,旋律的填写,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为歌词填写旋律的练习。有一首短小歌曲最后一句歌词“我们把舞跳起来”,有一组理解把舞跳起来应该是很开心的,他们填写的旋律是:大家都觉得比较好听;也可以给旋律,让学生填写歌词。

另外,可进行适当的表演教学,给学生提供创作空间,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创作,向学生提供有关资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各种场景,自己体验音乐作品并进行即兴演唱、演奏,如《花蛤蟆》这首歌曲,可启发学生用人声来模仿蛤蟆的叫声等等。也可以给出一段故事情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情节配上音乐,这样通过教师“导”、学生“演”,学生自由参与,自由探索,达到充分发展个性的目的。教师再从是否会学习、会思考、会创新进行评价,既增添趣味性,也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从中悟出创新的道理和方法。

3.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是通过声音来塑造艺术形象,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生活。人们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存在着差异性,但常要借助于想象力。学生演唱、演奏作品是再创作过程,只有展开想象的翅膀,才能对作品有独到的见解,才能激发创作的冲动,才能产生创作灵感。因此,想象力的培养是发展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篇(8)

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当下,技校毕业生持续保持95%以上的就业率,确实让技工教育工作者倍感欣慰。然而,高就业率不等于“高质量就业”,就业稳定性差、职业成就感不强等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十报告提出的“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给技工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以更高质量的培训,促进更高质量的就业,是作为培养技能人才主力军的技工院校需要研究的课题。纵观技工教育30年来经历的“理训周轮”、“理实一体”等阶段的课程改革,透过技校生就业存在的主观问题的剖析,笔者认为,目前正在探索建立的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是技工院校技术层面上推动实现技校生更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

一、技校生就业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笔者曾对盘锦市2所技工学校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就业质量问题多种,导致因素多面,既有社会环境、政策措施等客观原因,也有学校培养、学生就业观念等主观因素。本文仅从主观角度归结以下两点。

1.稳定性差,离岗率高

经统计,初次就业六个月离岗率达25%以上,稳定就业一年以上不足60%。调查分析,有企业同工不同酬、文化建设缺位、重使用轻培养等问题导致员工归属感不强的因素,但学生个体就业态度不端正仍是造成不断跳槽、不断换岗、影响就业稳定的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责任意识淡漠、自我意识高于一切,缺乏吃苦耐劳、扎实肯干精神,追求安逸舒适、高薪体面的工作环境,嫌脏怕累,眼高手低,不想从基层做起,不愿意通过工作实践逐步提高技能、积累经验。

2.技能单一,职业素养欠缺,生涯发展潜力不足

技校生入校前大多缺乏学习兴趣、基础薄弱、自制能力差,而且少有明确人生目标,自由散漫,自信心不足。学校和家长也因此多以学一技之长为培养目标,强化操作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单一的岗位技能。很少关注学生诸如自我学习、解决问题、沟通交流、责任意识、敬业精神等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也很少考虑学生个人职业成长与个性发展。而从企业聘用人才的角度,职业技能仅是必备素质之一,除此之外,还要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素质。因此,技校毕业生虽能基本满足岗位技能要求,但因职业素养的先天匮乏,职业发展能力薄弱,职业生涯发展后劲不足。

根据如上分析,技工院校毕业生要想用人单位满意,真正实现稳定就业、质量就业,能够从事满足自我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工作,成为一个标准的职业人,就必须全面发展,具备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不仅包含专业能力,还包含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多年实践证明,“理训周轮”、“理实一体”课程强化了学生动手能力,突出培养了显性的操作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能力得到培养,但获取知识的能力、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工作态度等隐性素质(工作岗位要求必备)欠缺,而这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比较隐性的职业素养却能通过工学一体化课程基本得以养成。

二、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对技校生职业素质养成的作用

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培养目标,将完成有教育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基本教学内容,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一体化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让学生获得综合职业能力,学会如何工作。从改革实施结果看,工学一体化课程模式对促使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养成至少有三方面影响。

1.学习状态明显改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明显增强

一体化课程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工作过程和学生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设计的引导性问题均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完成任务。教师承担的角色是教学情境的设计者,任务实施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辅导者,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学生因此学习兴趣大大增强,激发了求学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信息检索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为终身学习、促进职业能力发展和生涯发展奠定了基础。

2.责任意识进一步强化,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能力大幅提升

一体化课程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习任务即是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每项任务划分为几个活动。通常将学生分成几个既能相互合作又有竞争的学习活动(工作)小组,而每个学习(工作)小组的组员,也会各有分工,在规定的学(工)时内共同完成这项学习(工作)任务。为确保工期和质量,每名小组成员既要努力完成自己分内工作,又要协作解决其他组员的问题。而且,每项活动后,在教师引导下,还要展开小组讨论,总结自己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小组长要对组员任务完成程度、小组合作能力进行评价。每项任务完成后,学生须撰写工作总结、成果展示方案,要能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还要针对信息检索、感知工作、参与状态、学习方法、工作过程、思维状态等指标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则对学生的知识策略、工作策略、管理策略、过程状态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的课业成果,还要对其综合职业能力进行测评。通过如此多个学习(工作)任务的实施,不仅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变得熟练,强化了专业能力,而且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得到不断巩固,责任感、使命感逐渐形成,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社会能力得以培养。

篇(9)

1技校学生学习特征

同其他院校在校生相比,技校学生体现出了文化底子薄、基础差、具有一定厌学情绪及自信心不足等特征,他们普遍存在的较差自制力与自卑心理又对其学习效果形成了不良影响。伴随各类高等院校的持续扩招,技校生源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并令学生较差的文化基础现状进一步加剧,为有效改善短缺生源状况,一些技校更是取消入学分数限制,履行自主招生体制,这样进一步使得新生的生源质量水平降低,学生的文化功底与基础较差,他们一旦遇到了困难便会产生退缩心理,打消学习积极性,无法体现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基础不强令技校学生无法全面理解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久而久之势必对学习知识缺乏兴趣,而是抱着混毕业、无所谓的厌学情绪,无法在校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基于技校学生知识水平及年龄因素,相比于普通高中学校学生,他们为一类特殊弱势群体,因而较多学生均形成了一定的自卑心理,长期被中考失败阴影笼罩,逐步欠缺了人生远大抱负,而是在可学可不学的状态下丧失了勇气与信心,无法实现良好的发展与提升。

2电子技术课程特征及重要性

电子技术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研究主体对象为各类电子器件,而承担的教学任务则是在学习相关概念原理及方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电子技术技能知识,令其形成一定的解决分析问题综合能力,并为今后的就业与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点同技校教学培养目标充分契合,因此技校开展电子技术课程应基于电子学相关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性,科学组织教学研究,制定良好的实践教学模式,令该学科课程成为技校学生辅助掌握他类专业技术的重要基础。一般来讲电子技术知识掌握起来难度较大,学科往往致力于令实际问题简化,并多采用近似方式,同非线性器的相关性较高,倘若不通过细化分析将一些电路原理照搬照抄,则往往会形成偏差与错误现象。

3科学优化技校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效果

基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一定难度,技校生自身存在的自信心不足、基础差、底子薄、普遍包含厌学情绪等特征均会令实践教学受到不良影响。为切实优化教学效果,技校教师只有持续优化教学方式,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真正提升教学水平,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

3.1 全面激发技校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其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其学习积极性是优化实践教学质量的核心关键,因此技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进程中,教师应有目的引入实际生活例子,采用问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生活实际中较多日常现象密切相关于电子技术科学知识,因此教师可科学穿插具体生活现象、实例对学生形成适度的刺激,令其面对该类实际现象形成好奇心,进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授模拟电子放大电路相关工作原理知识阶段中,教师可先设计问题:为什么我们在收听收音机时,一些播放声音效果是颤抖的?学生们则踊跃回答,这是因为没电了,而后教师则继续发问,没电为何就能引发该类现象呢,学生则左思右想,得不到准确答案。而面对这样贴近生活的现象,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教师便可适时引入基本放大电路,并依据其结构图导出工作原理相关知识。

3.2科学应用演示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效果

技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为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深刻理解,教师应科学应用演示教学方式,令抽象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合理转化为形象具体的现象,进而令技校生的感性认识得到深化,令知识传授更具感染力与说服力,而非枯燥、单一的讲授,令本来便存在厌学倾向的技校生更加无法提起学习兴趣。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营造良好活跃的课堂氛围,引入生动的教学演示,令学生深得其意、耳濡目染。例如在讲授晶体三极管与放大电路相关知识时,教师可采用演示实验教学,即调整与测试单级电路获取相应的特性输出输入数据,令学生依据数据自主绘出曲线,而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相应数据进行三极管各类工作状态的总结分析,即三极管截止、放大与饱和状态及其相应的条件。在该类教学模式下学生则可加深对三极管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进而巩固优化教学效果。

3.3强化记忆,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提升教学水平

电子技术实践教学进程中,如何令学生记牢、学透重点难点知识,具有一定难度。技校教师应科学应用由浅及深、良好的深入浅出渐进循环科学教学模式、借助列表比较等教学方式手段,令学生辨识相似电路的能力优化提升,强化其对难点知识的记忆力,有效避免学生在碰到困难问题时便浅尝辄止、不愿意深入学习的厌学情绪。基于技校学生掌握基础理论水平较低,对于枯燥复杂的理论学习与公式推导容易欠缺学习兴趣的现状,电子技术教师应科学激发技校学生的广泛学习兴趣,科学应用先进行实践教学,而后开展理论教学的策略,令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良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巩固理论素养,并用理论科学指导实践,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对电子技术知识的掌握能力,理解运用能力,进而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热情。技校学生在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多从事基础技能应用操作,因此技校应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组织设计贴近生活、映射知识的实验教学环节,令学生在动手操作、不断实践中激发拼搏意识精神。同时教师应在一旁给予必要的鼓励指导,令学生重塑自信,提升学习积极性,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结语

总之,基于技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特征,开展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现实重要性,我们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策略,有针对性组织设计人性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记忆能力,才能真正优化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综合教学水平,并真正促进技校学生巩固实践技能,找到自信并在行业实践中真正获取一席之地,实现全面发展。

篇(10)

数控专业技校毕业生自荐信一: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看我的自荐信。

本人是广东省农工商职业技术学校模具与数控专业2008届的应届毕业生。

在三年的技校生活中,我勤奋刻苦,力求向上,努力学习基础与专业知识,课余时间积极的去拓宽自己的知识,并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体育活动。作为正要跨出校门,迈向社会的技校生,我以满腔的热情与信心去迎接这一切。

当今社会需要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我时刻注意自身的全面提高,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并通过在校的统一考试。在模具与数控方面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机械制图、机械工艺、公差配合、机械制造、专业数学、机械加工、电脑绘图等各方面有了一定基础。

三年技校生活的学习和锻炼,给我仅是初步的经验积累,对于迈向社会远远不够的。因此,面对过去,我无怨无悔,来到这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面对现在,我努力拼搏;面对将来,我期待更多的挑战。战胜困难,抓住每一个机遇,相信自己一定会演绎出精彩的一幕.

希望通过我的这封自荐信,能使您对我有一个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我愿意以极大的热情与责任心投入到贵公司的发展建设中去。您的选择是我的期望。给我一次机会还您一份惊喜。

期待您的回复。

祝贵公司的事业蒸蒸日上

-- 稳步发展!

数控专业技校毕业生自荐信二:尊敬的:

你好!我是XXXXX,是师范大学经济职业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得知贵发展前景广阔,的学习情况,社会工作能力对贵的,故毛遂自荐。

过硬的专业技能是我自信的基础,在大学期间,我主修数控技术专业,刻苦努力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对专业有的,能熟练运用在实践中去。课余,我努力学习的知识,并的参加实践,故有的操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大学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井然有序而又紧张的学习气氛,使我多不同程序的锻炼和考验;正值和努力是我做人的原则。沉着冷静是我遇事的;爱好使我非常的充实;众多的朋友使我倍感。我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我能够面对任何和挑战,我深深的懂得,昨天的成绩已成历史,还看未来,在激烈的,是在经济危机的下。脚踏实地不懈的努力,才能明天的辉煌;的培养能力,素质,挖掘内在的潜能,才能使于不败之地。

读书时挺喜欢数学的,在一次看日历,无意之间了很有趣的关系,阳历和周几之间的关系。近几个月的思考终于让我了的换算方法。也总结出了之间的换算公式。

我热忱的期待你的垂青和接纳,路贵聘用,将不负众望,尽最大忠诚与努力工作。以谦逊的在贵步步实干,点滴积累,充实,的为贵公司,共创辉煌未来。

最后,衷心祝愿贵公司事业发达,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XX

数控专业技校毕业生自荐信三:尊敬的领导:您好!

我是**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备与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现得知贵单位招聘,特拟此自荐信推荐自己,我相信我扎实的专业知识、开拓创新的热情和踏实进取的作风能得到您的赏识,以下是我的自我介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对这种先苦后甜的感知和对人生的不断追求,促使我不懈地努力奋斗。我力求自己成为有技术、有思想和有纪律的优秀毕业生。目前我已完成了对《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cad/cam》和《机床电器》等基础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并参加了车床、铣床、电工与钳工的实训。我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思想指导学习,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曾多次获得一、二等奖学金和“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并在努力下取得了数铣中级、计算机一级和autocad等证书。现在的我已具备了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

我深深认识到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地从各方面锻炼自己,让自己综合发展。中专毕业时我就到深圳泰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实习了八个多月。我认真、积极、负责的做事态度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在电脑方面,我已填补了过去的空白,从入学前的一无所识,到现在已能对windows系统进行熟练的操作和基本维护。此外我对qc七大手法、iso等管理、质量方面的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在学习各类知识的过程中,我更注重的是学习方法的培养,这将有助于我以后更容易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从而能使我更好地学习和工作、更好地与四海同仁一道,共创贵公司辉煌的明天!

五年专业知识的所学,是为了能胜任贵公司的工作而准备。我在为挤身成为贵公司的一员而努力,希望得到贵公司同样热情的回应!

随信附上我的求职简历,期待与您的面谈!

上一篇: 班干部总结 下一篇: 婚礼来宾讲话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