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4 18:29:3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生产作业计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物料配送厂作为公司生产的龙头单位,它的生产工作安排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后续零件车间的生产,影响到全公司军民机及转包生产项目的零件生产。为了满足使用车间的生产需求,共同从数量上,顺序上,节奏上,进度上完成好公司的各项生产任务,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时,我们既要满足公司年度,季度计划生产大纲及各月份生产计划,也要考虑我们厂的实际情况,切实安排好各类可行的计划。通过合理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对物料配送厂各生产单元全年的生产任务进行细化,将全年的生产任务具体落实到各季,月,旬,周,日。计划员与工段的工长对编制的生产作业计划进行协调沟通,达成共识,形成默契,相互牵引和促进,在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保证工段生产作业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实现彼此共同的工作目标。
一. 工段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1.编制工段生产作业计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具有指导性
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是企业生产管理的四大职能,其中计划是生产管理的首要职能。一项工作,首先要有计划,才会有后续的组织和控制。有了计划,才有了控制的标准和组织的目的,计划在管理工作中具有预见性,同时对管理工作的执行和控制又具有指导性。编制的生产作业计划具体体现生产任务内容,生产重点,生产进度,生产顺序,指导工段在规定的期限内保质完成规定的工作量。
(2)具有可行性
合理编制生产作业计划,要求计划员必须求真务实,不凭主观臆测,而应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资料,对所管工段的生产特点,生产能力,人员,设备,材料库存状况等进行周到细致的分析,优化各项资源配置,掌握生产进度,对工段的生产任务进行合理安排,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使计划难以实现,形同空文;过低则会影响生产进度,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可行的各类生产作业计划,不可行的生产作业计划是失败的计划。
(3)具有稳定性和灵活性
既然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编制工段生产作业计划,它就要在实际生产中发挥指导和控制的作用。要遵循计划,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去组织我们的生产。不能随意更改计划内容,工段要严格按照计划进度的要求保持有节奏均衡的生产。但是,计划并不是僵化的,不可更改的。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由于制定计划后的一些相关因素发生了变化,如由于市场需求变化(民机最为常见)导致生产任务的内容及生产进度发生突然地改变,从而导致生产作业计划的执行与我们的预期结果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时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要适时地调整计划,使计划更加切合实际,更加可行,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计划要与过程改进相结合起来。
2.型材工段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分析
型材工段是物料配送中心的一个生产单元,负责给25厂供料。对25厂的生产制约很大,而25厂零件项目又约占到公司零件总项目的三分之一,一直以来是我们公司的细脖子单位。
型材工段工序虽简单,但是零件生产周期短,周转快,项目多,材料更改频繁,尤其在新机种研制阶段更是如此,部装件项目比例高达97%以上,各机种所使用的材料繁杂,材料缺口大,因此零件的配套生产难度较大。
为了切实做好型材工段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工作,使工段建立正常地生产秩序和管理秩序,实现均衡生产,保配套生产,指导工段日常生产活动,提高工段产品质量,缩短零件生产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生产作业计划制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工段甚至整个物料配送厂是否能够全面完成生产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对工段整个计划的安排和实施要做到心中有数。
公司年度,季度生产计划大纲明确规定了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质量和进度要求,这是我们编制工段生产作业计划和组织工段生产的依据。有了各个时期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并依据它们的要求,就可以开始准备编制工段生产作业计划。
工段生产作业计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按季度分月的生产作业计划,包含由于外部原因上月末完成滚动到当月的项目。
②本月依据节点需投入生产的项目,包括批生产及临时生产作业计划项目。
对于批次计划的编制要分步骤,分阶段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必须认真把握。
(1)投入前的生产准备工作
依据路线分工表规定的图号建立批次台帐,对分工表进行及时跟踪,确保批次台帐全面,准确。依据批次台帐规定的图号,出版零件制造指令(F0)及工作卡片,两者具体规定工人干什么,怎么干,干多少,何时开工,何时完工,使工人在开工前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
(2)合理安排投产顺序,把好投产关
按照装配顺序要求,首先投入协作件,组合件,点焊件,关键重要件,生产周期长的零件,其次是架内件,架外件,总装件,由于装饰材料容易划伤,放到最后投入。对于来料不足,不能满足计划要求的项目,要更改数量,以保配套为中心,尽量将毛料成套地移交到使用车间。在批次投入中,控制好投入项目以及投产顺序,使工段的生产有针对性,有层次性,避免盲目投产而造成在制品的大量积压。
(3)必须考虑套裁下料
集中下料,科学套裁,不断提高材料利用率,实施配套送料,是物料配送中心物流改制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编制工段生产作业计划时,要有优化组织生产的意识,既要考虑满足装配的需要,同时也必须考虑套裁下料。将所有下料数据进行汇总,让下料工人清楚知道下料的牌号,规格,尺寸,数量,根据来料长短,在同种规格中,将不同图号合理搭配,根据切割要求进行科学套裁。利用好边材余料,将余料汇总登记入帐,剩余的料在下次投料中优先进行优化套裁。以最高的材料利用率达到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最终目标。
对于临时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临时生产作业计划主要有废品补制生产作业计划,一次性生产作业计划以及各种备件订货生产作业计划,为了确保生产不停顿,满足装配现场所需要的急件,应予以及时准确的编制下达。
二.生产作业计划的实施,检查和控制,精益制造理念
工段负责生产作业计划的实施,为了完成生产作业计划规定的量和节点,工段要合理安排部署生产任务,分清层次,掌握轻重缓急,保质保量保配套保节点地组织均衡生产;计划员负责落实生产作业计划的实施情况,并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在生产作业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对零件数量和生产进度进行控制。
为了确保生产任务在受控状态下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必须对生产作业计划进行有效地控制,生产作业控制是实现生产作业计划的重要手段和保证。按时检查月份计划的进展情况,检查影响当月计划完成的因素,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生产作业计划中的不足,对偏离的计划予以及时地纠正:对生产进度进行控制,这是生产作业计划控制的关键和中心环节,包括投入进度控制,出产进度控制。不盲目投产,不过度超前投产,尽可能避免前松后紧,月末突击赶任务的现象发生,如发现此类现象要及时进行制止,纠正,保证工段生产有序进行,确保工段均衡生产。
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和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为重点,大力加强安全生产机制建设,强化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
二、工作目标
杜绝死亡,重伤和特大、重大、一般安全事故发生,控制、减少轻伤安全事故。
三、工作方针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领导部门安全生产工作意见,提高林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现场管理,纠正习惯违章行为,确保安全生产投入,查找并整改事故隐患,确保全系统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
四、主要工作
1、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认识,落实责任,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观念,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心头,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2)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坚决贯彻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加强安全目标责任制,落实部门主要负责人安全责任。
(3)继续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增强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把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贯穿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实现安全的全过程控制。
2、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建设林业安全文化
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新《安全生产法》和省委5号、市委27号文件的各项要求。强化安全教育在安全管理中的基础作用,提高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整体安全素质,大力培养具有较强安全意识,严谨工作作风的工作队伍。
(1)坚持对新进林业队伍的职工安全教育,加强安全的培训,使全体职工具有一定的安全技能和事故急救的知识。各基层站、场、队及局机关,每月一次安全生产会议要正常性,主要以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指示精神和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2)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坚持每月至少一次的安全工作碰头会,总结、回顾安全生产的管理状况,检查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的意见,做好预防。
(3)认真组织好“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并以此为主线,开展宣传活动,营造深厚的林业安全文化氛围,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林业安全文化理念。
(4)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以森林防火为重点,每年必须组织一次相关防火队伍进行人员的演练活动,真正做到防火人员熟知应急知识。
3、以人为本,管理创新
(1)安全管理人员要注重人性化,亲情化管理,不断增强安全管理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2)通过发动干部职工亲自对本岗位和周围环境辨识危险因素,提出控制措施,使职工知晓本岗位和周围可能存在哪些危险因素,采取什么控制消除措施,达到提高安全意识。
(3)营造有序的工作环境,提高安全本质化水平,塑造林业安全文化,进一步通过相关安全机制运行,使安全制度形成谁牵头、谁负责、谁考核、谁落实的管理模式。
4、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加强隐患治理整改
(1)认真做好每月常规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现场安全检查的重点是制止“三违”,查找隐患,消除隐患。
(2)各站、场、队的安全隐患,严格按时保质保量按照整改措施,进行隐患整改,不以任何借口拖延或拒绝安全隐患的整改落实完成。对较难处理的隐患,定时、定人、定措施进行全面监护,统一协调整改。
(3)加强森林消防“四个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逃生疏散能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建设,力争全年安全事故不发生或少发生。
5、全年安全生产检查计划:
(1)检查方式:①月检、季检和年度检查;②专业性检查;③季节、节日性检查。
农业机械化是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的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标志。现代农业要想发展,必先发展农业机械化,这是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农业机械也得到广泛应用,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向其他产业转移,又进一步扩大了对农业机械购买使用的需求,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预计,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将从45%提高到70%左右,因此,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必然,并会加快速度,向更高的质量、更宽的领域不断前行。
2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
若要谈及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和重要地位,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农业机械相较人力、畜力的优势和取得的成就。下面就近几十年来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所做的贡献逐条分析。
2.1提升农田劳作的效率
据数据显示,采用农业机械装备替代人畜力劳作,可大大提高农田作业效率。如在耕田作业中,采用一人一牲合作的传统方式,工作10小时的作业量为5000平方米;而使用耕地作业机组的话,相同时间的作业量高于60万平方米,其劳作效率为前者的100倍以上。除此以外,还可在选用良种、科学灌溉、合理施肥等方面,比传统方式更为优化有效。农业机械不仅可以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改善艰苦的农作条件,还可以降低劳作疾病的发生,改变农民群众的生存状况。
2.2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我国地理条件复杂,自然灾害频繁,一年四季,几乎总有灾害发生。北方偏干旱,南方多雨水,而干旱和洪涝则是对农业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如在1998年的洪涝灾害中,全国共29个省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据统计,农田受灾面积为2229万公顷,成灾面积为1378万公顷。而传统农业的不足是种植经营规模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因此大力增强农业的物质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一直是摆在农业生产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党和国家始终关注的重点问题。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和排灌机械的增加应用,极大地增强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如果在干旱地区和季节,利用机械化灌溉技术和节水设施,进行喷灌、滴灌、渗灌等方式灌溉,可大约节省农业用水50%,有效地缓解了缺水地区水资源匮乏的困难。另外,农业机械的使用还可以实现精耕细作、增产增效、降低粮食损失,从而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创收致富、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在农产品的加工、干燥、贮存等工序中,利用农业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降低农产品腐烂变质率,提升农产品品质;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实现规模作业,可降低农作成本,同时拥有农业机械的农户,可以通过农机租赁服务获得合理报酬;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面积应用,降低了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量的剩余劳动者释放出来并从事第二、三产业,为农村人口的增收拓宽道路,同时能够促进社会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
2.3提升土地产出率
农业机械可以实现深耕作业,疏松土壤,加深耕作层,将地表的杂草、作物的残体掩埋到底层,待其变质腐烂后,可增加土壤中有机物质含量。不仅如此,还可使潜伏在土壤中的害虫遭受机械损伤,同时暴露出地表的虫卵在天敌捕杀、阳光暴晒的方式下得到铲除,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促进农作物增产;先进高效的农业机械装备为保护性耕作、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等农业生产领域提供技术支持,也可提升土地产出率。
2.4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传统农业种植为一家一户分散的小农经营模式,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打破了这个相对落后的传统方式。如在我国一些地区,许多农户通过组建生产合作社的方式,集资购买大型农业作业设备,扩大农业规模,集中生产,再通过合作办厂,统一订单,统一销售,实现产销一体化,提高了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有利保证,在提高耕作效率的同时,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2.5改善和保护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可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如通过加强水利工程一体化建设和科学耕作,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可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通过利用农作物秸秆回收、粉碎、还田一系列技术,能降低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和化肥流失,增加土壤有机化合物质;通过机械化处理畜粪,能有效减少畜粪污染,提高有机肥的利用率。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6改善农民的精神面貌,促进社会文明发展
相较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中的机械设备的使用需要农民操作者不断地加强学习和操练,因而需要其在农闲时进行自我学习或参加培训活动,进而改变以往农闲时聚众赌博的不良习惯,降低犯罪发生率,形成积极向上的农村生活氛围,稳定文明社会的发展。
2.7积极有效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能够促使其不断更新进步。农业市场对先进机械设备的需求不断促使农业机械科研人员加大对先进机械设备的研究和制造,而农业机械的生产企业为了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就会将研究的新成果转化为实在的机械设备产品,投放市场,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提升我国农机科研和制造水平。同时,机械设备的广泛使用也会对农机制造业的市场产生优胜劣汰的效果。目前,就全国农机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来看,研发制造企业多为规模小、结构散乱、竞争力不强,而国际化的领军企业寥寥无几。通过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的应用,稳定高效的机械装备必定会受到农民群众的喜爱及推广,从而长期站稳市场,这样的良性循环就会促使在农机市场占有率高的一部分生产企业做大做强,再加大力度投入研发生产中,构建出具有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精专高质的产业集群,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大而强、小而专的行业结构,对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队伍建设,为我县烟叶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烟叶队伍建设,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以确保工作执行力和工作措施的落实。一是乘人力资源改革之机优化配置烟草站从烟人员,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进一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以人为本,抓好思想教育,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树立为企业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要端正工作态度,明白"我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工作不仅能锻炼我们的意志、拓展我们的才能、培养我们的人格、训练我们的品性,更重要的是能养家糊口。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理由不珍惜这份工作。三是办好烟叶从业人员技术培训班,特别是加大烟叶分级人员培训和病虫害防治、平衡施肥、成熟采收、科学烘烤、密集烤房建造及密集烘烤工艺等烟叶生产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培训方式要灵活多样。可采用专题讲座、上户指导、技术专栏、宣传标语等方式进行,充分发挥"金叶夜校"的实际作用。通过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指导,让烟农主动接受先进适用技术和措施,使广大烟农真正成为"精于此道,以此为生"的职业烟农。
2.加强合同管理,确保种植面积真实可靠
要以合同管理为主线,严格合同签订程序,建立健全合同档案管理机制,规范烟叶种植。按照市局的要求,今年烟叶种植逐丘逐块都必须竖牌管理,牌上要注明户名、丘块编号、种烟株数、以1100株为一亩折算的面积、管理责任人姓名等内容;市局将下派督导员(每站一人)进行随机抽查(抽取20%的种烟户),并对其合同签订情况进行检查核实,核实书面材料上交市局备查;4月中旬,市局开展烟叶种植合同专项检查,就从督导员检查的20%里的种烟户中随机抽取3%,逐丘逐块进行检查,若出现弄虚作假情况,将会给予县分公司、烟草站有关人员及督导员严肃处理。
3.完善收购程序,确保烟叶收购工作顺利完成
一是改进上户预检方法,严把烟叶收购第一关。要汲取去年的经验教训,各烟草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预检预约方法和严格的业务外包考核办法,防止上户预检工作流于形式,确保烟叶小把纯度和预检纯度。二是改进烟叶收购流程,对预检纯度差的烟叶要甩把分级;收购眼光要平稳,不能高开也不要低走,更不能收人情烟、面子烟;提高烟叶成捆纯度,确保烟叶等级相符率,按市局有关烟叶调拨规定进行调拨。
4.突出规模彰显特色,大力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园建设
一是我县广发乡已成为全省三个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园之一,总投资预算6156万元,其中政府投入1646.7万元,烟草投入3774.1万元,业主投入736.2万元。示范园辖19个行政村,177个组,7912户,28374人。今年规划和已落实种植面积6011亩,其中核心区3200亩,辐射区2811亩。示范园工作要达到"四高一持续",即:规模化种植要高(以体现大农业和规模效益);科技含量高(用现代科技理念引导和发展烟叶生产);机械化程度高(以解决烟叶种植劳动强度大、用工多、劳动效益低的问题);专业化服务程度高(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减少烟叶种植大户种植风险,确保烟叶生产节能环保、降本减工、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达到烟农收入持续增加,烟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二是在龙潭镇开发200亩左右的山地特色烟叶,从多角度平衡我县烟叶生产结构。
实施“规模开发”和“科技兴烟”发展战略,充分挖掘现有潜力,坚持“稳步发展、夯实基础、精细管理、提高质量、整肃队伍、提高效益”的方针,坚决落实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方案,打造种植规模化、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烟农职业化的生产格局,实现烟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三赢”目标,为把我镇打造成宁乡万亩乡镇的目标而奋斗。
二、工作目标
1、以落实计划面积任务为重点,确保全镇种植优质烤烟3000亩,收购烟叶9000担。
各种烟村分配任务如下:
2、以提高烟叶品质、增加烟农收入为目标,实现烤烟上中等烟比例85%以上,等级合格率85%以上,每亩产值2400元以上。
3、大棚育苗实行集中定点。20__年大棚育苗由各村村专干牵头实行集中定点,400亩以上的村集中设一个育苗点,400亩以下的村不设育苗点。
4、坚决杜绝烟叶贩买。今后各村如出现烟叶外流出镇或镇内村与村之间贩买烟叶,除追缴全部损失外,本文来源:文秘站 严厉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经济、法律责任,相关责任村及镇村干部“一票否决”。
三、扶植政策
1、提供烟农肥料物资补贴。按省人民政府的政策给予烤烟肥料物资补贴。
2、烤房和育苗基地均由镇、村统一规划和建设。
3、烟叶提价。按有关文件精神执行。
4、提供翻耕补贴。按烟草部门有关文件精神执行。
5、配套进行烟基建设。对烟叶种植面积规模稳定在500亩以上的村,两年内由县烟基办安排一个烟水工程建设项目。
(以上政策以上级红头文件为准)。
四、考核及奖励措施
为充分发挥我镇种烟村村干部(含村专干)的工作积极性,确保烟叶生产任务落实到位,经镇党委、政府集体研究,根据责任与效益挂钩的原则,制定了《道林镇20__年烟叶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和《道林镇20__年村烟专干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根据各村镇分配给村的面积落实和烟叶产量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同时也要求各村制定相应烟叶生产考核奖励办法。根据实际情况把面积任务划到个人,实行包干负责,体现多劳多得,实现责任与效益挂钩。
镇对村的奖励措施为:
1.根据烟叶生产分阶段检查得分情况,兑现工作经费。经费计算方式:种植面积(亩)×年底评分(%)×工作经费标准(元/亩)。
2.镇财政拨付资金,按照面积任务完成情况设立面积发展奖。对分配任务1000亩的基地村:完成1000亩的奖8万元;对分配任务400亩的面上村:完成400亩奖励3万元。
3.县对村的烟叶返税全额下拨到村。
4.所有考核奖励奖在20__年全镇烟叶生产工作总结会上兑现。
五、工作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健全管理体制。
经镇党委、政府集体研究,成立了镇烟叶生产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陈科军任组长,镇长周泽秋、人大主席童佩祥、政联办主任吴友良任副组长,其他党政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唐鹏任办公室主任,每个烟叶基地村配备一名镇专干,专职负责抓好基地村的烟叶生产管理工作。种烟村的烟叶生产领导小组组长由总支书记担任,领导小组成员为其他村干部,各种烟村另设村专干一名,可由村干部兼任,村专干必须自己带头种植烟叶。
2、开展集中活动,有效落实面积。
为有效落实各种烟村20__年种植面积和烟农户确定工作,经镇党委、政府集体研究,决定开展集中工作月活动,时间为:20__年11月13日-20__年11月30日。目标是以两个基地村为重点,以点带面,确保3000亩烟叶种 植面积的落实。成立6个集中活动工作组,各工作组负责本行政村烟叶发展的政策宣传、面积落实、烟农选定、合同签定、土地流转、大棚建设、烤房选址等工作。各工作组和各种烟村村支两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完成所负责村的各项工作任务。
3、加强工作督查,严肃工作纪律。
对烟叶面积落实和生产管理各环节,由镇烟叶生产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对镇、村干部进行不定期封闭式、交叉式的督查。根据督查结果,对工作1次未到位的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通报批评;对工作2次未到位的,由镇党政主要领导谈话,实行诫免;对工作3次未到位的,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甚至免职。
4、严格目标考核,强化工作责任
(一)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20*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554.3亿元,增长15.7%,连续多年保持了较快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市实现地域财政收入758.63亿元,增长23.1%;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7.02亿元,增长22.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15%,提高0.27个百分点。工业效益继续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30.3亿元,增长17.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11.2亿元,增长23.4%;利税332.3亿元,增长27.9%。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等约束性指标进一步呈下降趋势。市场物价稳中趋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9%。
(二)经济结构发生积极变化。三次产业比例为5.89∶45.53∶48.58。农业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累计达到205家,比去年初增加10家,全市53%以上的农户纳入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范围。粮经比例调整为70.5∶29.5。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999.4亿元,增长1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1%。支柱产业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列入“*”规划重点发展的冶金钢铁、交通装备、电子信息、石化化纤、机械装备、食品药品六大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均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2%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151.2亿元,增长3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5.38%,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41亿元,增长17.5%,高于全市生产总值增幅1.8个百分点;其中现代服务业占全市服务业的比重为43.8%,提高0.6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1.7亿元,增长23.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43.3亿元,增长36.1%;第二产业投资395.1亿元,增长10.4%,其中工业投资386.7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投资713.3亿元,增长30.8%。三次产业投资比例调整为3.8∶34.3∶61.9。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全年引进市外投资619.8亿元,增长10.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3.8%。
(四)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全年完成城市建设投资357.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1%。围绕筹办第*全运会,一批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项目加快推进。奥体中心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网球中心主体已基本完成,大明湖综合整治扩建工程开工建设,腊山新客站片区完成规划。北园大街高架路竣工通车,济菏、济莱高速*段竣工通车,胶济铁路客运专用线工程开工建设。房地产开发稳步增长。全年完成投资193.2亿元,增长20.7%,商品房新开工面积398.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28.4万平方米。
(五)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62.18亿美元,增长41.7%。其中出口34.35亿美元,增长40.8%。经济外向度达到18.5%,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6亿美元,增长39%。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拓展。全市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8.47亿美元,增长80%。承建的阿尔及利亚高速公路、印度贾苏古达电站、巴西电站等大项目进展顺利。境外投资增长势头较好,新设境外投资企业19家,在境外设立服务企业、网上购物营销公司、离岸公司等新兴投资方式相继涌现,境外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
(六)社会民生继续得到改善。社会就业进一步扩大,全年城镇安置就业再就业13.3万人次,其中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3545户4927人。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4.5万人,比去年初增加近1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0.1万人,增加17.5万人。卫生事业取得新发展,被列入国务院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教育事业取得新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89%,普通高考录取率达到76.2%,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2.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住房条件得到改善,棚户区改造、经济适用房建设进展顺利,发祥巷片区拆迁完成,经一路两侧、馆驿街、振兴街等片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经济适用房完成17万平方米,提供经济适用房1000套以上;累计资助住房困难家庭7000户(次)以上,提供实物配租住房161套。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18005.1元,增长17.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00.1元,增长15%。
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综合实力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经济发展后劲不强的矛盾仍较突出;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区域经济发展不够协调,欠发达地区发展活力不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够完善,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还不够到位;城市安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业抗灾能力仍然较弱;社会事业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够协调,改善民生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20*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市九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年,是“*”规划实施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迎接*全运会的攻坚年。安排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加快省会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今年的发展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国际间的产业转移、跨国并购和投资、贸易规模将继续扩大,世界经济保持增长的基本趋势不会有大的改变。从国内环境看,国家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确定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着力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投资的重点放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节能减排、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社会事业等领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将更加稳固。在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的同时,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特别是服务经济加快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扩大。从我市实际看,全市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将为全市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省会城市的发展优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发挥。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迎接全运会,涉及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和城市基础设施、环境整治等领域的一大批建设项目将陆续展开,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更加牢固。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要看到还有不少制约因素:一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积累的困难和矛盾短期内难以完全克服,还会产生后续影响。二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对我市的外贸出口和对外投资会产生一定影响。三是我市重工业比重偏高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淘汰落后产能、强化节能减排将对部分行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影响。四是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矛盾短期内难以解决,加快欠发达县区的发展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五是思想观念、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也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为此,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正确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我市的比较优势,在加快省会现代化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着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和促进社会和谐,着力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安排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生产总值可比增长12%,其中三次产业分别增长3%、12%和13.5%。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出口增长14%,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
——经济结构继续优化提升。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5.3∶45.1∶49.6。三次产业投资比例调整为3.9∶31.5∶64.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5%,提高2.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8.4%,提高3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明显改善。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4.6%。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15%,提高0.15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0.1个百分点,税收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安置就业再就业13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2.3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降低3.62%,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85%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7.6%。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仍然作为约束性指标并分解下达。
三、20*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
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部署,在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围绕增强全市经济核心竞争力,促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有机结合,力争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取得新突破。一是坚持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在增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同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办好9家国家级、37家省级和10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瞄准国际国内本行业先进水平,加大人财物投入力度,提升研发水平,提高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比重,增强企业竞争力。二是搞好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我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众多的优势,继续加强我市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完善“政企产学研金”发展模式,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加快形成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支柱产业。推动重点行业的调整重组,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工业、高技术高加工度制造业。重点支持和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等新兴产业,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重点支持浪潮产业园和科技园的续建,加快中兴*手机配套化及软件测试生产、同欣电子半导体项目、齐鲁制药神经修复剂、福瑞达生物制药技改等项目建设。着力推进汽车制造、数控机床、电站锅炉等产品的技术提升,扩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比例。用好国家信息通讯国际创新园、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和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三块牌子,实行政策、资金、人才集中扶持政策,使之尽快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二)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围绕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省会城市比较优势,力争在优化经济结构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全面落实《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生产业,促进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配套发展、融合发展、互动发展。加大工作力度,吸引国内外各类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和研发、中介机构在我市设立总部、区域总部和分支机构,积极推进村镇银行建设。强化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三大载体”建设,集中培植7个重点服务业区(市)(包括六区和章丘市),泉城路商业街、盖家沟物流等5个重点服务业园区和*商行、中创软件等27个重点服务业企业,争取走出一条以集约化园区为依托、大企业为支撑、特色优势突出的服务业发展新路子。高度重视、认真抓好农村服务业发展。加强农资、农技、农机等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民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商贸流通体系设施建设,促进农村服务经济快速发展。适应国家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转变的宏观政策,认真清理不适应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障碍,引导扩大城乡居民消费规模。抓住国家投资结构调整的有利机遇,抓好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今年重点加快迎接全运会和恒隆广场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进度,力争尽快投产见效。二是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力争冶金钢铁、交通装备、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化化纤、食品药品等六大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占全市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全面提升工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在抓好现有大企业规模膨胀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的工业大项目,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项目,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大工业投入力度,围绕做大做强六大产业集群,重点抓好重汽工业园、吉利汽车、青年汽车、机车工厂迁建、力诺集团300兆瓦光伏发电、华光电子、青岛啤酒等一批大项目建设。抓紧编制和完善重大产业链发展规划并加快实施,为工业发展积累后劲。三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扶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努力消除市场准入障碍,鼓励引导民营经济以投资、参股、控股等形式,进入竞争性领域,凡允许外资进入的,全面对民营经济放开。研究解决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等突出问题,促进其快速发展。四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加快连接县域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为本地产业发展和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研究实施支持欠发达地区的扶持政策,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人才队伍建设、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尽快走上快车道。
(三)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积极实施“十、百、千”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加快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品牌的扶持,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在抓好现有112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水平的同时,再培育发展一批龙头企业进入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行列。坚持龙头企业连基地、基地连农户三位一体的思路,力争纳入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54万户,比去年增长3.4%。二是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抓好国家优质粮食基地建设,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努力扩大蔬菜、林果等经济作物生产和畜牧业生产规模,力争蔬菜、林果、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达到30.6%、5.9%和35.4%。针对去年猪肉等副食品供应偏紧、价格上涨过快的情况,大力抓好生猪等副食品生产,扩大供应能力。三是大力推进农业的标准化和无害化,建立完善规范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疫病防治体系、检验监测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200万亩,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达到300个,比去年增加16个。四是持续推进农民增收、生态富民、医疗惠民等新农村建设“十大行动”。计划新发展农村民用沼气4万户,建设32处大中型联户沼气工程;新增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32万人,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5%,基本实现村村通自来水;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继续抓好村村通公路工程,搞好维护保养;完成造林合格面积13万亩,其中重点区域荒山绿化3万亩,实现退耕还林(果)2万亩。五是启动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前期工作。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在黄河以北青银高速以南大桥、桑梓店、崔寨三镇建立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六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重点抓好东联供水、大站水库扩容等续建项目,开工建设垛庄水库除险加固、商河清源湖、济阳澄波湖等平原水库、邢家渡、胡家岸引黄灌区节水改造等项目,完成30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和一批小流域治理项目。进一步提高气象、农作物病虫害预警水平,加强抗旱防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大力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结合我市实际,特别是迎接2009年全运会的实际,今年全市投资的重点是城市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等,要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下,保持投资的稳定增长,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安排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0亿元,增长20%。按产业分,第一产业53亿元,占3.9%,增长22%;第二产业435亿元,占31.5%,增长10%;第三产业892亿元,占64.6%,增长25%。一是继续大力优化投资结构。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加大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城市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节能降耗等领域投资力度,推动投资结构上层次、上水平。安排城建投资600亿元,增长68%;社会事业投资160亿元,增长25%。二是突出抓好大项目建设。对千万元以上的大项目,认真落实项目责任制,明确任务、明确目标、明确责任,加快形成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机制,确保项目建设进度。三是全方位抓好资金筹措。加快推进市场化融资,努力扩大重大项目建设资金筹措渠道,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规模,确保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计划引进市外投资720亿元,增长16%,占全社会投资的52%。
(五)围绕高标准高质量办好全运会,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再上新水平。以迎接*全运会为重点,加快推进与全运会密切相关的重点城建和综合整治项目,促进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市容市貌和城市载体功能上一个大台阶。一是全力抓好全运会重点项目建设。奥体中心“一场三馆”等项目力争年底前完工,开工全运村、奥体酒店、历城体育场馆等设施建设。抓好大明湖扩建改造、环城公园通航等项目建设。启动西客站片区安置房和片区道路主干网建设。二是全力抓好环境整治。基本完成旅游路、经十路、奥体中心周边、绕城高速公路两侧等58座破损山体治理任务。对市内68个小区环境进行整治,完成30个小区整治工作。开展“平改坡”,对主要干道和重要景观区域周边700幢房屋实施“平改坡”或立面装新改造。实施夜景亮化工程,基本完成主要道路、高层建筑的亮化美化工程;同时,基本解决城区背街小巷的路灯照明。三是加快道路交通建设。重点是新建或改建贤文路、二环东路高架路等10条道路,同时配套建设BRT快速公交。加快推进济商高速公路、黄河北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四是加快城市防洪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小清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加快实施腊山分洪工程,完成城区主要排洪河道的整修改造,提高城市防洪能力。五是抓好供热、供气、供水等设施建设。主要是加快推进黄台电厂以大代小城市供热工程、西部热电厂等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禹城—崔寨、担山屯—平安店天然气输气工程。完成花园庄东路、徐家花园、西十里河北街、毕家洼片区、二七中街、三里庄、西凤凰街供水管道升级改造工程,完成户表改造20万户。六是进一步强化市容整治。加大占道经营、沿街广告、建设工地等规范化治理,加强垃圾清运,尽力消灭垃圾死角;推进拆墙透绿和绿化美化,展示城市文明、整洁新形象;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现农作物秸秆及城区落叶全面禁烧。
一、背景
德国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它是继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生产和电子信息技术等三次工业革命后,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的到来给制造业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特别为转型期的船舶制造和航运领域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契机。
船舶设计具有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的特点,对数据的后期处理往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船企盈利能力的提升。传统的作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满足船舶设计在高效和智能方面的要求,做出改变刻不容缓。
工作图作业是生产设计的重要环节,是设计指导制造部门装配船体结构的唯一指示图,输出结果直接面向现场加工和生产。其作业过程中涉及数量庞大的图纸信息处理,由于智能化作业程度较低,很多时候还要进行纸面作业,效率低下。同时,每条船作业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纸质工作图,也给图纸管理增加了压力。本文研究生产信息的快速录入机制,基于TRIBON进行二次开发,通过构建电子作业平台,实现工作图的电子化作业。
二、研究现状
由于造船图纸所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容易出现数据的遗漏和误读。国内很多船厂普遍采用图纸配合清单的形式来避免错误的出现,这样虽然有效地降低了出错的概率,但是直观性不够,相应降低了现场加工的效率。
目前在船舶行业内,几乎没有对于图纸电子化作业的研究。据了解国内主要船厂和设计院的方法基本一致,工作图初稿在电子平台制作结束后,打印成纸面,后期改正都是在纸面上。川崎重工(KHI)曾经在这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开发,但是效果并不好。而在其他领域,如建筑、飞机制造等的数字化设计已较为普遍,几乎可以达到设计过程的全部电子化。由此可见,对船舶设计中的图纸电子化作业还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
三、工作图电子化研究
(一)最优化方法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需要、计算机的高速发展和优化计算方法的进步,最优化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设计、操作、工业过程、生产装置分析乃至生产计划之类的有关问题,几乎最后都归结为确定某个目标函数的最优值。
最优化算法是研究最优解的特征和算法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最优化问题的一般形式是:
(1)
其中,称S为可行域,,称f(x)为目标函数。
如果可行域是整n维欧式空间,那么问题称为无约束最优化问题:(2)
(二)二次开发
Tribon模型数据抽取技术(Data Extraction)是Tribon二次开发的基础,通过数据抽取能够取得一个或多个Tribon对象的信息。Tribon目前所支持的数据抽取方式大致有四种:交互式工具SX700、几何宏语言、部件模型对象和VITESSE。
VITESSE程序采用Python语言编写,其具有语法表达简单,易读易懂的特点,同时其还具有面向对象编程的特性,编写效率较高。TRIBON系统为Python编程提供了专门的接口,可对系统数据库进行数据提取操作。另外,TRIBON系统中植入了VITESSE工具(如图1),用户可以方便的在系统内部进行可视化操作。本文中我们使用VITESSE进行相关开发。
图1 VITESSE可视化工具
(三)作业规则
生产设计作业所涉及的信息量较大,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工作量也比较繁重。相较于其他船厂,NACKS对设计输出的要求更高,包含的设计数据更加详细和多元。
工作图作业所涉及的约束条件多且杂,作业者要使每一个图面都满足上述要求,实质上是在花费大量时间完成技术含量低的重复劳动。
四、工作图电子化开发
经过对工作图电子化作业进行研究,并结合船体生产设计的实际作业规则,我们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工作图电子化作业流程,如图2所示。
为了使电子化作业方式与原有流程对接,需要开发大量的程序来进行设计支持。程序对电子作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电子图图面数据的快速整理与添加及电子图纸的批量打印与格式转换。
在工作图的电子化作业中,需要对点、线、面进行坐标、角度等较为复杂的计算,且用到的频率颇高。对此,我们考虑建立公共函数,将多种类型的科学计算集成到一个模块,方便使用和维护。
虑到在程序运行过程中需要获取模型信息,必然会大量的用到数据抽取,我们建立了数据抽取公共函数。将原本针对多种数据类型的离散抽取方法进行了集成,且仅通过一句命令即可获取各种类型不同的数据结果,大幅提高了程序编写的效率并缩减了代码量。
在相关程序的支持下,工作图作业中的人工作业相应减少,大大提高了电子图的作成和改正效率。图3中对比了应用程序进行小组立图作业的前后对比。
图3 小组立图作业前后对比
在出图环节,我们开发了图纸的批量打印和批量转换程序,不仅实现图纸对现场的快速配布,还和电子图库进行对接,生成的电子图纸可直接上传E图库。
五、工作图电子化应用
通过推进工作图的作业电子化,建构了电子作业平台,使得生产信息可以快速录入,迅速应付现场的对应。经过一年的研究和开发,相关流程已经在船体生产设计的实船作业中应用,并且有较好的反馈结果,成果显著:
工作图电子化使得改正作业效率大幅提升,改正量越大,节省工时越明显,以NE166船实施情况和NE089比较(见图4)工作图占比下降6.1%。而在流用船作业时,基本都是改正作业,对流用船作业影响较大,可以判断对生产设计部门的设计效率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表5 NE089和NE166工作图数据
图4 NE089和NE166工作图工时对比
工作图设计过程中,引入了图面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方法,减少了设计者思考与判断的过程,降低该作业环节的设计难度。让设计者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关注结果,并且在设计基准范围内的给定一个相对统一的作图方案,让设计出图更专业化,标准化。另外,录入计算机的信息较手写字体、符号、线条等信息清晰,可读,专业,得到制造部门的充分认可,电子查阅便捷,设计对应效率大幅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字化应用程度。
1、制订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经常督促和检查试验人员对规范、标准、规程的贯彻执行情况。
2、组织试验人员对进厂的钢材、砂石、水泥、外加剂、粉煤灰和煤等原材料进行规定检验和试验,对检验不合格的一律拒收,或上报公司领导降级使用。
3、多进行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材料的研究、试验,改进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配方交生产部实施。
4、及时审阅检验报告和原始资料,经常性地对各种试验结果和产品质量状况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整改方案,以便正确地指导生产。
5、加强试验室管理,督促试验人员正确使用仪器,注意定期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6、加强计量设备的管理,积极控制生产成本。
7、及时准确地根据销售部的要求做好各工地工程的原材料及砼试块强度报告等相关资料。
8、定期召开质量工作会议,有计划有目的地对质检科人员进行培训学习。
(二)、组织新工艺生产,积极开展岗位培训学习
1、管桩生产企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操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岗位培训至关重要,特别是一些重点岗位,如滚焊、镦头、搅拌、张拉、离心、蒸养等。作为质量管理人员,我们经常深入生产现场进行指导,发现和跟踪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收集车间反馈的质量信息,提出合适可行的方案和予以解决。
2、管桩质量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命脉,加强车间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员工的质量生产意识尤为重要。由于操作时的一个小疏忽,往往会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如一个张拉螺丝因为滑牙没有被及时发现,在张拉时因为受力不均匀就造成了端板倾斜,一个螺丝的价值跟一条管桩相比是如此悬殊。由此可见鲜明的质量意识决定着一个公司的兴衰存亡。
(三)、加强车间质量监管力度,尽力减少废次品的产生
1、2012年公司管桩总产量为384464米,其中责废1701米,占总产量的4.4‰;客废377米,综废率为5.4‰,管桩合格率为99.5%。数据表明,责废管桩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管桩合缝漏浆、两端缺料、端板倾斜和桩头空洞蜂窝;而客废管桩仅端板倾斜就占80.1%。责废中合缝漏浆占36.5%,主要的原因是清模不到位,合模时仍留有间隙,在高速离心时根本弥补不了;其次与合模时螺丝缺损打不紧打不全有关,另外因止浆不良也会造成;管桩缺料占16.4%,造成的主要原因是铺料不均匀和两端没有很好地插料所致;端板倾斜占14.8%,造成这种缺陷的主要原因一是端板材质达不到标准设计要求,二是由于偏心张拉(螺丝滑牙,张拉板内侧未清理干净,笼筋与钢模不垂直);空洞蜂窝占9.9%,主要是由于砼料太干高速离心时因为桩头空气排不出去造成。综上所述,这些缺陷有一部分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一方面是我们在车间的质量监管力度不够,未能有效阻止缺陷的产生,关于这点我们今后必须加强。
2、我们要求质检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认真执行产品评判标准,对所有管桩逐一认真检查,并努力做好商标的印刷和填写及外观质量检验表的记录工作,同时,主动参与车间质量管理,不断加强巡检力度,坚决不让问题流入到下一道工序。
3、质检员在进行工序检查时,一旦发现质量问题或质量隐患应及时下令操作工停止继续操作并作出整改,以杜绝和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
4、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产量攀升时最大的问题是与质量的矛盾问题。今年管桩质量相较去年还是有不少进步,过去生产不能有效受控,而质量监控又不能及时反映质量状况,质量状态缺乏质量的数据评价,未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导致在生产过程中不清楚质量水平,不能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导致管桩脱模以后才暴露出大量的问题。基于前车之鉴,2012年我们采取动态检查质量,动态评定质量,动态解决质量问题,要求质检员平常多巡检多指导,并及时向上汇报车间质量状况,不但要注意管桩的外在质量,还要注意管桩的内在质量,总之要使管桩质量可控。对应这种想法,我们采用了动态质量与碰头制度,解决当天现场发生的和潜在要发生的质量问题;针对管桩存在的缺陷适时分析出质量的状态和要改进的方面,并及时将之反馈到生产部门,落实到一线操作工身上。
5、对质检员我们强调控制的重点,一是滚焊焊点和散笼的检查,发现散笼的明令相关责任人及时整改,直至符合规范为止;二是督促装配人员对张拉螺丝仔细检查;三是多关注清模,四是喂料合模,另外还有张拉、离心及管桩养护。
(四)、合理有效用能,降低能源消耗
1、继续加大节能宣传力度,提高员工节能意识,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进一步加大节能技改力度,积极开展合理有效利用能源,为公司创造更多效益。
2012年的工作计划
2012年是我们面临重大挑战的关键,我们必须在管桩质量上做好文章。主要有如下几点:
1、全方位狠抓质量管理,严格把好原材料的检验关,对不合格的坚决拒收,争取在源头把不利因素降至最低。
2、在现有条件的制约下,努力挖掘摸索最合理的工艺规范,制订合理的配方和先进有效的离心工艺,保证管桩强度持续提高。
我部以从事生产,在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方面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人员队伍;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了从业人员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以及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此外,充分运用、现代设备等现代科技手段,对过程进行实时跟踪、、监控、指挥,使过去在无法实现管理成为可能。回顾这一年,我们
(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相关组织机构继续完善。
XX年,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领导班子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突出抓好布置、落实、检查、考核等各项工作,安全生产组织机构继续完善。为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公司设有“安全生产委员会、各部门还 设立了“安全员”岗位,自上而下逐步形成了一个职能健全、指挥有效、反应快速灵活的安全生产组织体系。
(二)、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们深切体会到,安全目标的实现,搞好安全生产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因此,在抓安全生产工作上,往往出现“上面热、中间急、下面冷”的现象,本来一些认为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难以贯彻落实
二、XX年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
(一)、认真贯彻落实,提高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着重抓好两个重点,即重点岗位对象,就是从事危险,运输安全。
(二)、认真组织开展好宣传活动。
要以“安全发展、预防为主”为主题
(三)、严格违规违章操作等。
进行安全教育;同时,源头上治理。
三.加强从业人员的管理:
(一)、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操作规程培训
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制度化建设。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我们根据《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逐级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的任务指标层层落实,明确了安全生产的岗位职责,并把安全工作的效果纳入了年终绩效考核
中图分类号: TU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中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的农业还处在极其落后阶段。广大农民一直没有真正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且劳动生产率极低。在这一阶段,人力、畜力还是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由于我国耕作制度复杂,劳力众多,集体经济力量薄弱,因此,建国以来,农业机械化事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国情、特点和条件的限制,一直未给农业生产带来质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党和国家对“三农”的持续关注,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这期间,农业机械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实实在在的在农业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从而也带来了农业生产的技术革命。机械化、半机械化在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生根、开花、结果。就我们辽河垦区来说,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阔步提升,大垄双行技术、精少量播种技术、玉米膜下滴灌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机械深松技术等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得以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而且节省了人力、物力,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农业经济结构单一,一直是制约农民增产增收的瓶颈,长期以来都是困扰“三民”问题的根本所在。2004年起,我国连续出台7个“中央1号”文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为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机械化成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随着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形成区域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大农业生产,以及农工商结合的经济体系。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又为农业生产提供 了更多、更先进的机械装备,由此形成了良性循环。特别是近年来,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农机专业化服务组整理织的蓬勃兴起,不仅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生机和活力,也为部分农户发家致富搭建了很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