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4 15:01: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上语文课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主要成绩:
1.集体备课求真务实。集体备课统一规划,以课堂教学常规教学研究为主,每周备课坚持中心发言人制度,中心发言人将发言材料印发给每位同志,集中备课时学要素,规范教学行为,重视重难点的突破,重视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老、中、青年教师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大大减少了教师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教学六认真”的贯彻和落实,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指导性和实效性较强。组内学术气氛浓厚,一个团结和谐、求真务实的集体正在形成。
2.教师培训渐成体系。本备课组共有17名语文教师,三年以上教学经验的仅有6人,其余12名教师均为踏上教育岗位不久的年轻人。备课组十分重视对他们的培养工作:首先,采取了中心发言、上公开课、听课导课、结帮学对子等多种形式对青年教师进行悉心指导。其次,尽可能为他们创设展露才华的舞台,如推荐虞芳老师参加学校的配音、演讲、板报等活动,鼓励张健老师等参加课件比赛,让肖桂兰、王强等老师到学校“教育论坛”发言……推动他们尽快成长成熟。再次,在教学的过程中,随时留心他们的闪光点和不足,或褒扬或提醒,重在研讨问题、指导示范。如个人教案,要求他们设计规范、过程流畅、材料翔实,重难点突出,教法、学法明显,坚持写教学后记,注意教学的反馈和反思。周记批改,以王强老师为例,说明全收全查、有等级和评语,评语重对学生激励、沟通、指导的评改方法;作文指导,以邵明灿老师做示范,突出眉批、旁批与总评相结合,教师评析与学生自改、互改相结合,重在实效的方法。第四,结合教委的督导、学校的青年教师“六个一”工程、青年教师公开课、汇报课等活动,相机诱导,兴教学教研之风,求稳步上升之效。第五,老少搭配“结对子”,老教师的经验、技巧和青年教师的新观念、灵性相得益彰,从备课、课堂组织、试卷命题……相互学习,共同探讨,一齐进步。
3.青年教师进步显著。通过营造和谐、民主、进取的氛围,通过全程的关注与指导,通过备课、听课、议课等形式,青年教师也虚心学习、潜心钻研、博采众长,本备课组的年轻人成熟很快,成绩斐然。虞芳、张伟、肖桂兰、鲜金蓉、彭红等老师逐渐由教育的新手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能手,黄大东、蒲进、黄仕刚老师在做好班主任的同时,也逐渐成长为教学的一把好手。
二、努力方向
1.理念方面,对学情、学案、能力提升训练等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新课标下如何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备足学情,有力调控课堂节奏和氛围,尽可能多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留足学生思考和笔记的时间,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线上教学的收获
1.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由于新型肺炎疫情的突然打乱了我们的教学计划,放假时课本也没有到位,保括其他任何的纸质备课资料都没有,我们就在网上搜集下载了电子课本、教师用书、教学设计、讲课视频等资源。有了充足的资源,才可以更好的备课。我们发挥语文学科组的智慧,一起研究讨论新学期教材特点,认真备课。另外大家集体培训网络直播的方法,互相请教、互相交流,在群内多次体验尝试,发现问题及时学习,使困难得到解决。 另外学生层面也要做好准备:要网络教学同学们是主体,只有学生做足准备才可以开展教学和保证教学质量,为此做了两个方面的准备:先调查学生学习硬件,发放问卷调查学生网络学习使用的设备,如:手机,电脑,平板等,是否有网络。通过调查知道绝大部分同学具备硬件设施,这为上课打好了基础。这让我们放心不少。接着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准备也不可少,面对新的授课方式做好心理十分重要,为此我们让家长和学生在线签订了承诺书,还在开课的前一天上了一节直播班会课,为正式的学习进行了充足的准备!
2.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提前安排学生的预习任务,教给学生具体的预习方法,提出预习要求。比如开课之前,老师给学生布置读书任务,在群里打卡提交读课文的录音,老师通过直播方式检测孩子的读书内容。开课后练习作业方面,老师通过学生的作业检测学生自学的效果。老师引导好,监督好,时时跟踪,学生的自学能力一定好。老师积极研究认真备课 我们语文组在收到学校的“线上教学工作安排”后,教研组内就组织大家线上交流和讨论,要求我们每个人首先要明确各自的首要任务——事先备好课,为接下来的上课做好充分准备。实际工作中虽然大家依照分工,各负其责,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遇到的很多细节问题,还需要同伴相互协作和帮助来共同完成的,比如,材料的查找,一起小学老师、一起小学学生、钉钉的操作使用等。
要给学生好课,首先就要备好课。我们主要使用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完成的:
(1)、借助电子教材和课文阅读链接来熟悉教材;
(2)、认真阅读学区推荐的电子版教师用书,再次梳理教材脉络和重难点;
(3)、认真修改学区推荐的同步教学;
(4)、观看名师教学视频,再次熟悉教材,把握重难点。
二、避免出现开学后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1.准确把握假期学习的效果根据蚌埠市教育局下发的通知、开学后还要进行0起点教学。虽说孩子在电视已经观看了名师课堂直播课,但网上直播课毕竟与普通上课有差别。无法保证学生学习时间,无法保证学生学习效果,也无法保证学生网络通顺。所以开学后针对直播内容组织学生测试检测学生实际学习效果。以便于开学后0起点的教学。
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局《关于行政办案机关可否以自己的名义适用司法解释对违法当事人进行处罚的请示》(吉工商标字[2003]83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司法解释是指由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对各级司法机关如何适用法律具有约束力。行政机关在办案时可以参考有关司法解释,但不宜直接适用司法解释。
二00四年一月二十九日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可以明显区别出语文活动课程与传统语文课程的差异。传统的语文活动课堂是以语文教材为着眼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本进行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训练,教师所采用的也大都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实践知识的不足。另外传统语文教材具有很大的有限性,缺乏一定的时代性与现实性,学生通过对语文教材的学习并不能很好地与现实接轨。新型的初中语文活动课程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语文课堂的不足,与传统语文课堂相辅相成,构成了语文课的整体。初中语文活动课具有开放性、科学性等特点,它能够将学科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在整体上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语文活动课的现状分析
由于初中语文活动课兴起时间较短,一些具体的实施措施不足,一些学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较多问题,主要问题表现为语文学科性质的混淆、教师过度夸大学生的自主性、忽视学生的差异性以及教学组织的滞后性。
(一)语文学科性质的混淆
语文教育界曾对语文学科的性质进行了大讨论,呼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而不是其他课程。通过长期探索,传统的语文课程在其形式上发生明显转变,但性质混淆的误区仍在初中语文活动课堂中存在。语文活动课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语文教师对语文性质的理解不到位,如对语文学科及其他学科的性质产生了混淆,把语文活动课上成了“地理课”、“历史课”、“音乐课”等课程,使得语文活动课完全走了样,变成了一锅“大杂烩”,正所谓“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以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语文实践活动“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为例,一些语文教师在活动课中大谈社会热点与政治要闻,学生们也激情澎湃,讨论得热火朝天,不断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在这节语文活动课堂上学生虽然完全融入了课堂讨论中,教师对教学结果也甚是满意,一次语文活动课看似完美结束。但由于教师在活动课程中忽视了语文学科的性质,一味地阐述政治观点,脱离了语文活动主题,未能使语文活动课程发挥应有作用。
(二)教师过度夸大学生的自主性,忽视学生的差异性
语文活动课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自主、有目的地进行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虽强调学生的主体但不能脱离教师的主导。一些语文教师在理解上出现偏差,导致在具体的语文活动课程中忽视教师的主导性,把课堂全权交由学生负责。然而过度放权于学生,必然会使活动课堂呈现出一片混乱的局面。甚至有些教师直接把语文活动课定义为是学生的课堂。有些学生对教师提出的具体问题敷衍了事,不经思索,直接照抄网络上一些资源或者随意得出一些结论,看似有理有据,其实华而不实。一节语文活动课下来,学生并没有学到具体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更不用说达到语文活动课所要求的具体标准。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受挫,不能顺利进行,出现诸如学习动机低落,焦虑、紧张感强烈,缺乏自信等其他问题。”[2]“学困生”是实施义务教育制度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师在具体活动课程上要关注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但这一基本问题往往得不到教师应有的注意,致使一些学生游离于语文活动课堂边缘。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活动安排过程中会过于偏爱一些优秀生,对“学困生”则没有投入应有的关注。对于“学困生”而言没有参与感,久而久之,使得他们在教师的忽视下逐渐地远离语文活动课堂。
(三)教学组织的落后性
长久以来,传统的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种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教学质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求。语文活动课虽然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但在具体的语文活动课程的实施中,许多语文教师依旧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完全照本宣科,毫无创新意识,使得原本充满活力的语文实践课程,受到教学组织的限制变成了死气沉沉的教科书式的宣讲与解读,与传统的语文课堂并没有具体的差别,完全背离了语文活动课程的目的。
二、初中语文活动课程的对应策略
如何进行语文活动课程的教W设计,从根本方面改变初中语文活动课程的现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
对教师而言,需要制定长期的语文活动教学计划。语文活动课程并不是语文教师自主发挥的课程,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教学设计和准备,不能以教师的突发奇想和随意的一个主题就开始了一次语文活动课程。在课程的安排上语文教师可以就几个方面的大问题来进行一个学期的总体的设计,可以先就某一方面的问题设计好主题,再不断层层递进。例如从听、说、读、写的四个方面确定一个大的总体的目标,再从总体目标中划分出阶段目标,明确好每一次的语文活动课程主要是侧重于对学生哪一方面的培养,围绕这一目标进行预设和设计,不求面面俱到,但就具体的问题要研究透彻,不能是大范围、大面积的撒网。经过长期坚持,在期末语文活动课程进行总结时,会发现在语文活动课程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不断提高与进步,并且学生的探究、创新以及合作的意识在不知不觉当中已经得到发展。
(二)尊重W生差异,开设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课程
语文教师要尊重差异,理解差异,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做为一名老师应该要做到因材施教,在对学生进行活动安排时,要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及接受能力,尽可能地挖掘每位学生的长处,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在活动课程中学生才能充分地展现自我,才会对课堂产生兴趣;语文活动课程也能发挥它的实质作用,学生也才能更好地吸收知识,完善自我。
语文活动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探究精神为主的实践课程,那么语文活动课程的设计一定要吸引学生的目光。通过艾里克森对自我意识的研究,可以得知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较为成熟,能够比较自觉地认识和评价自我,他们渴望自主,希望得到自尊的体验,期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社会的认可。那么语文教师在活动主题的设计上要抓住学生的心理以及年龄特征,而不以超出他们理解范围外的知识为主题进行探究,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使他们真正参与其中,有所收获。例如以“诗歌与古典音乐”为主题,首先音乐是学生所钟爱的,这个主题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但在具体的活动课程中教师要把握好音乐和诗歌之间的联系,不要有所偏颇。
(三)完善语文活动课的组织
语文活动课的组织工作,一方面要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要让全部的学生参与其中,做到在参与中学习、提高,而不是面对少部分优秀的学生。二要改变学生长久以来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教师要积极进行组织和设计,这可以采用我们在传统语文课堂上运用的小组交流法。第一步,小组成员之间就具体的问题进行分工,每个人完成不同资料的搜集。第二步,小组的成员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完善,小组内每个人阐述自己的观点,既锻炼每个学生的“说”的能力,也让其有机会展示自我。第三步,进行班级内的交流,每一个小组派代表对自己小组的学习结果进行展示,让不同小组对其他小组的结果进行评判,说出自己的理由。第四步,教师对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让学生进行学习或评判,并对学生小组的结果进行整合,这样就体现了公平性,教师参与其中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五步,让学生进行总结,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对这次的语文活动课结果进行总结,对疑问以及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断地总结完善,力求做到完美。第六步,教师的总结与反思,语文教师在活动课结束后,要写一份课后反思以及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这样既可以挖掘学生的特长,也可以快速地熟悉学生,在接下来的活动课程中会有所帮助。
另外语文活动课程的设计大体上不能脱离语文学科的范围,语文活动课程要密切联系语文学科。就如前面所讲语文活动课程要把握好语文的性质,不能跑偏变成其他学科的活动课程。但是活动课程的安排也不能受到语文教材的限制和束缚,可以结合已有的教材,但是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不同的方面扩宽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
总之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课堂中,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也要善于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要做好教学设计,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知识能力与技能,扩宽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和提高学生文学层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只有不断地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进行探索实践,语文活动课才会更加的完备成熟,为传统的语文课堂增添一抹不一样的色彩,使语文教学焕发新的风采。
参考文献:
一、案例背景
2012年4月9日上午,因陪美国来的一名博士后去一所小学调研而有幸听到了这一节课。这是一节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槐香五月》。执教者是一位让人感觉特别温馨而甜美的年轻女老师。
二、案例描述
带着一束束雪白而清香的槐花,女老师走了进来。于是,这堂课就在她把那些鲜花分发给孩子们的时候拉开了帷幕。首先她让孩子们自读课文,接着是读生字,在课本上描出和在本子上写出1-3个自己认为最难写的字,再接下来是读短语,进而齐读课文,再快速默读第一自然段,并回答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再是让孩子们说说“你觉得槐花像什么”,从而引出“槐花的特点:多、香、美”,再紧接着问孩子们“清香、醇香、浓香”这几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最后是游戏,让孩子们读出大屏幕中缺了部分字词的课文。
三、案例总结
正如前面所说的年轻女老师的温馨而甜美一样,这节课从头到尾都洋溢着槐花的清香和孩子们的热情。如果非要给这节课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注重对语文情感的激发。
1、“实物”激发
这体现在让孩子真实地感受槐花。这是一所城里的小学,孩子们大多数都生长在霓虹灯闪烁的高楼大厦当中,对槐花自然是没有太多的了解,老师的这一举动,让孩子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槐花,这有助于孩子们热爱语文课的学习。这样一串简单而实在的槐花,对于城里们的孩子们来说是多么宝贵的人生体验,它不仅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燃烧了对语文学习的激情,更是让孩子们在整个漫漫人生路之中都永远的留下了关于槐花的美好记忆。
2、“韵律”激发
这体现在“读生字”这一环节。如,“炒”-chao chao chao,炒炒炒,左右结构火字旁,炒菜。这种有韵律的读法,让孩子们读起来朗朗上口,这又何尝不是激发了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呢?曾经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音乐是陶冶情操的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衬托着各种喜怒哀乐,当你快乐、悲伤、孤独或者思乡的时候,这时你会发现音乐是最好的朋友,给你增加无形的力量。不必说,音乐的功效是无法用言语来诠释的,而韵律是音乐的精髓,如何用韵律来演绎语文课堂的精彩,这就是让音乐走进语文课堂的最好的表达。
3、“想象”激发
在亲身体验了槐花以后,老师让孩子们来说说“你觉得槐花像什么”。有的孩子说像“一串鞭炮”,有的孩子说像“一串项链”,不管孩子们说像什么,老师的回答都是一个关于肯定的微笑。“想象”的世界没有国度也没有边界,有的只是一种勇气,而孩子们能不能去大胆的发挥想象,这就是教育成功与否的真谛。如果说想象力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珍贵的天性,那么,让我们向这位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感谢她保护了孩子们尚处萌芽状态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四、案例反思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让语文的情感如槐花般绽放”,它的本质也就是回归了课程的基本理念。
1、注重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这节课,老师用“雪白清香”的“槐花”唤醒了孩子们的激情,用“香喷喷”的“感觉”培养了孩子们的语感,用“鞭炮”和“项链”等丰富了孩子们的思维。
2、发扬语文教育的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同样的槐花,在“槐乡”的孩子们看来,它们无处不在,可以用来吃也可以用来玩;而对城里的孩子们来说,更多的可能就是一种感觉。而这种独特的体验,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人生非常宝贵的一种经历。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开展活动课呢?
一、加强对语文活动课的认识
1、什么是语文活动课?
语文活动课指的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一门语文课程。语文活动课与语文课同是学校的正式课程,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首先,二者的侧重点不同。语文课的目标侧重于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活动课的目标侧重于学生语文技能的训练,各种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及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个性特长的发展等。其次,从课程内容上看,语文课的内容以间接经验为主,语文活动课的内容以直接经验为主,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主动发现和获取各种语文知识,并使听说读写等语文技能得到训练和培养。最后,从学习活动方式上看,语文课的学习活动方式主要是上课,有固定的课时,以课堂为中心。由于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加之中学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知识经验不足,在语文课的实施中,学生是以班级为单位,教师的主动活动往往多于学生。活动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主要是学生的自主活动,也应有规定的时间,但不一定以课时为单位,可以把几个课时合在一起,使时间相对集中便于活动的开展,而且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参加活动。
2、语文活动课的特点
要解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怎样上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语文活动课程的特点。 语文活动课是新型课程,“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学习 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能力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门课程。”也就是说它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并从中得到情感熏陶、思想的激荡、事业的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语文活动顾名思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其特点:
3、首先是要体现出“语文味”。
语文活动课要区别于其他综合实践活动课,关键在于要突出“语文”二字的特色,语文是其根本,所以这种课一定要上出它的语文味儿来, 回归“语文活动”的正途。学生借助活动素材达到相应的语文知识训练目标,学习到的是语文 知识能力。否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可以跟其他的综合实践活动合并了。
4、其次“综合”强调的是范围,也就是说语文活动课要与学生的生活相关,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背景中训练学生多种能力,例如:组织协调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整合信息的能力、提炼加工总结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表演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等。
5、“实践活动”就是区别于单一的课堂学习模式,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亲自实践,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所以说这种类型的课,功夫应该在课外,课内仅限于活动展示的作用。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活动课的策略
1、让学生自主发展,为学生提供空间
中学语文活动实施要重视学生的观点和行为,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独立创造,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活动的内容及方式,让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教师只是学生的学习促进者、合作者。所以在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一种真诚平等、信任的相互关系,为学生主动发展提供一种宽松的环境和心理氛围。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适当安排学习材料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什么,想要做什么;而不是规定学生必须学什么,做什么;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和活动方式,能够发现自己所学内容的用处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学生在具体活动情境中,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引发的兴趣,而产生一些新的目标和新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去研究,肯定研究的价值。鼓励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获得新的感受,达到持续的自我教育目的。
2、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暄宾夺主。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
3、要保证活动切实有效。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语文活动课 课外语文活动 语文课外活动
美国教育学家华特科勒涅斯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文活动课的积极意义。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补充和外延,对语文教学具有重大的学习意义,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语文活动课。语文活动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活动课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效果并不理想。相对老师组织的语文活动课,学生往往能够对自发的活动课保持高涨的参与热情。
一、语文课外活动分析
(一)目前语文课外活动的基本形式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学校的语文课外活动还算丰富多彩,各种与语文相关的活动层出不穷,既有老师组织引导的,也有学生自发组织的。总体来说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课外写作,这种形式的语文课外活动是目前学校最主要的活动形式,通常以小作文的形式培养课堂上练习的大作文,并与之形成互补。小作文写作的形式多样,主要有日记、命题写作、片段描写、片段改编、课文续写等;二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与课外写作一样,是目前学校课外语文活动的重要的形式。通常课外阅读以目的性的不同可分为配合教学、配合社会教育和教师个人推荐三种。另外,为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通常会选择诸如摘抄或剪报、书写简单点评和读后感、阅读评比、讲故事大赛、名著阅读知识竞赛等联系或活动来配合课外阅读。三是口语交际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通常会组织一些口语交际活动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主要有个人性的口语交际活动和合作性的口语交际活动两种形式。
(二)语文课外活动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语文课外活动虽然呈现多样化态势,但是其效果却不明显,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语文课外活动处境尴尬,往往被课堂占据,从而成为可有可无的内容。其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是传统语文教学观念的束缚、应试教育下考试制度的影响、课程体系的边缘化。其二,语文课外活动流于形式,语文课外活动具体实施过程缺少详细的活动环节设置,缺乏系统的内容体系构建,没有完善的活动计划和监督检查制度,这些都是因为课外活动课过于随意,因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其三,语文课外活动参与敷衍,这个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身上,他们对于自发性的课外活动具有高涨的参与热情,但是对于老师组织的活动却并不上心。
二、课外语文活动分析
(一)课外语文活动的意义及特点
课外语文活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点,课外语文活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是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语文课外活动多是因学生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课外语文活动正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最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第二点,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语文教育应该培养学生能够在大量信息面前自主判断、选择、获取和应用信息,要求学生通过实证、辨伪而获得知识,要求学生具有多渠道获取信息的主动意识和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效的课外语文实践活动正是适合这种时代要求的语文教育模式,因此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语文课外活动的特点主要有丰富多彩、开放灵活、自主实践三个方面。
(二)课外语文活动存在的问题
课外语文活动具有诸多优点,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质具有极大的帮助,但是出于目前学校教育形式和社会教育理念的制约,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通常会以考试成绩为由阻止学生的课外语文活动。在没有合理的引导情况下,课外语文活动并未达到应有的效果。课外语文活动的品质良莠不齐,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发性的课外语文活动通常会被一些负面现象所诱导,从而失去了正确的方向。另外,活动主体的自控力不强,处于初级教育阶段的学生面对大千世界中鱼龙混杂的诱惑,往往不能甄别对自身成长有利的部分,即使能够辨别是非,往往也会因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而误入歧途。
(三)基于语文课外活动与课外语文活动的语文活动课探讨
要想获得较好的语文活动课的教学效果,必须对课外语文活动和语文课外活动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以确保基于此而展开的语文活动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常语文活动课的评价机制有如下要求: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分值区别化、评价方式多元化。
基于语文课外活动和课外语文活动而开展的语文活动课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从学校层次重视语文活动课,认识到语文活动课在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将其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并且制定系统的监督体制,监督语文活动课的落实情况和效果。第二,运用最科学的计算方法,合理处理语文活动课与语文教材的关系,合理分配其与课堂教学的课时安排,寻求最佳互帮互助的模式。第三,从教师开始转变教学观念和提高自身教学素质,老师在语文活动课中的组织、指导、监督、评价作用显著,这就需要老师正确认识到语文活动课的作用和重要性,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语文教学素质来推动语文活动课的进行。第四,寻求家长的支持,使语文活动课能够在学校和家长之间顺利地开展。
参考文献:
[1]索秉.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小学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基本语言能力的养成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甚至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实现成为关注重点。有效教学,简单说来,就是使老师的教学目标顺利完成甚至超额完成。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呢?下面我们具体探讨一下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做法。
一、建立趣味课堂
针对小学生特点,小学的语文教学应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激情,放松学生紧张的学习心情。以“乌鸦喝水”这一课为例,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场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将“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的内容通过表演的方式讲述出来,然后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讨论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乌鸦的什么优点,或者让学生与乌鸦进行身份置换,让他们讲述自己作为一只乌鸦在那种情况下会作何反应,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通过这种方法,不仅活泼了课堂,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养成踊跃回答问题的习惯,从而紧跟老师的讲课步伐。这对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来说也是一个可行性较强的方法。总体来说,建立趣味课堂对于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具有良好的助力作用。但是也应注意的是,趣味性课堂的创建要遵循有意义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所以,老师应特别注意掌握趣味课堂的“度”,不能盲目将课堂打造成无意义的趣味课堂,为了趣味而趣味,这样会使学生对于课堂的重视程度降低,也会使老师的教学效果下降,不利于高效的语文课堂的有效进行。
二、实现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具备形象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已被大量运用于各种学科的课堂中,小学语文课堂也不能例外。情景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具有较高的带入度,很容易将学生带入到一种特定的环境中,带给学生真实的体验感,也就更容易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以“升国旗”这一课为例,老师可以在讲述课文之前向学生讲述国旗图案的来源,国旗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为什么要升国旗。然后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向同学们播放有关升国旗的相关视频,视频强烈的代入感可以触碰到学生心灵中的爱国情,有助于学生对于接下来课文的理解。在课文讲述完毕后,老师可以进一步向学生讲述在参与升国旗时的注意事项,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升国旗的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升国旗,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这种方法,激发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兴趣,对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三、引导讨论,释疑解惑
开展课堂讨论应作为语文课堂的常用教学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其学习得到提升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应极为重视。讨论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与学生间的讨论,一种则是学生与老师间的讨论。以“谈礼貌”这一课为例,老师可以先分小组让学生之间讨论讲礼貌的重要性,生活中存在的讲礼貌的行为以及不讲礼貌的行为,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将自己的讨论总结进行阐述。根据学生的阐述,老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提问,将礼貌问题上升到道德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深度拓展到新的领域。可以对现在社会上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让同学们各抒己见。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阐述,将其中的偏激观点收集起来,进行改正,向学生讲述正确的价值观,以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反思归纳,增强信心
小学语文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某个故事,识别某个汉字,其最终目的是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的概括能力和语言的陈述能力是需要尤其注意培养的基本能力,课堂小结是锻炼语言概括能力和语言陈述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课堂小结就是对所学知识点的总结概括,是对本节课重难点的汲取过程,所总结的正是学生需要重点记忆的地方,应被老师重视。而且,课堂小结中,老师应减少干预,将总结交给学生完成,学生通过自己的总结,既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实现首次记忆,而且在总结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很多问题,可以进行查漏补缺,达到完善吸收。最后,老师要在此阶段帮助学生解决疑虑,并对学生总结不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说明,使学生能够做到对知识点的真正掌握。
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实现了课堂的有效教学,体现的不仅是老师的教学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发展能力。高效的语文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老师应极为注重学生在课堂的反应,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多变的学生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才能实现有效的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2015年4月18日,我们一行十人到玉山一中参加了由金太阳组织的第三届江西省高中教学课型建构博览会。期间,我听了安远一中黄正碱老师上的《登高》,赣县中学郭晓梅老师上的《孟子选读》《齐人有一妻一妾》,宜春一中彭炎老师上的《议论文事例之有效论证》共三节语文课。这三节课分属高一、高二、高三年级,都采用高效课堂之导学案教学法。学生分组,教师导入,同学展示,教师点评,学生质疑,教师总结。上课过程中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质疑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三节高效语文课,让我感触良多。“高效语文”不是单纯行动和方法层面上的概念,它应该是建立在科学的语文观、教学观之上的语文教学价值观和方法论。其价值观就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作为一个主体人的幸福生活和可持续发展;其方法论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科学化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原则、策略和方法。语文课应该通过关心课程来关心“人”。老师不仅是在按部就班、胸有成竹地完成一项工作,语文课堂应该是教师的精神之旅,然后我们期待并将其建设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真正的语文老师,不应该仅仅是语文课技能、技巧、设计之大师,他更应该展现给学生的是一个很语文的人,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有血有肉有热爱有思想有灵魂的人,一个敢哭敢笑敢爱敢恨的人!语文老师的平淡、平庸、无活力、无热情、无创造、无思想就好像是别里可夫式的无形的套子,这是限制学生创造力、爆发力、生命力的最可怕的力量,是对学生真正的漠视。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是科瓦连科姐弟。一节好的语文课,就是我们彼此真实生命的一次触探与交融。
就学科特点而言,语文不像其他学科,它天生是“农业”的,得遵循作物的生长规律,性急不得。用一个环保术语,就是营造一片具有生态效应的“湿地”。过于急功近利,就会有沙漠化的危险;企图“揠苗助长”,结果定会是禾苗枯槁;采用任何“催熟”的做法,都会丧失其应有的品质。语文,不能急功近利、立竿见影。它要求人的文化积累和生活阅历的增加。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高效语文”更准确地说,是学生更多的学习收获和学习投入。它始终应该保持开放的姿态,根植于传统,兼容并包,守正创新,与时俱进。高效语文的课堂,教师的深刻是用来催化学生的成熟。高效语文是可感染的,感染是一种力量,而感染首先是文字朴素自然的触动。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第一中学)
当代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极大的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也对传统教育理念和行为提出了新的更加有力的时代挑战。微课也就随之应运而生,微课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思维方法,它做为信息技术的产物,对当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深刻的影响,成为当代教育界和其它学科科学研究、思维创新的有力武器。
近日,笔者深入课堂开展听课调研活动,深切感受到微课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借此平台,结合教研实际,粗浅谈一些本人的感受和启示。
一、微课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先进的理性认知
通过听课观察教学活动,可以对微课做以简单的归纳,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1、微课是以电子产品为主要载体。
2、微课是以信息技术为传播媒介。
3、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呈现方式。
4、微课是以短时间教学为课时时限。
5、微课是以提高教学深度为内容。
6、微课是以教学的深度性和针对性为特点。
在教学调研中,我感受到,这种形式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先进的理性认知,促进了课堂上教学内容的深化,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推动了语文课程有效性教学的发展。
二、微课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真诚有效的感悟体验
一般来讲,微课教学的一般成绩是遵照―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首先出示教学目标,主要是说明此次学习的主要方向,其次再现整体感知,方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和掌握;再次,教授新知识;最后,总结学习要点。即明示目标、整体感知、教授新知、总结要点四个具体步骤。下面,结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例加以解析。
例如,李新老师在讲授《草原蒙古狼》一课时,课前将制作好的微课课件下发学生课前预习,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大概掌握,整体感知文本,通过学习体悟到文本内涵,对狼王的形象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凶狠、彪悍、有感情、有领导力,同时对本文的思想内容和价值取向有了明确的认知,深化了学习内容,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从而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达到了微课的作用。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应当努力学会阅读,在阅读中提升,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学到真知。例如王立清老师在教授《岳阳楼记》时,深化了课件内容,利用微课形式很好的处理了教学中的难点和疑点,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到文质兼美的文章,特别是在学习文本中“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能够与之产生共鸣,提升了阅读质量,深化了教学内容,起到了真正的教学作用,受到听课老师的好评。这些都是微课实际应用的最好例证。
三、微课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教研活动带来了深刻的感悟和有益的启示
1、微课这种形式为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体验,提升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和内涵,为语文课堂增添了活力和色彩,推动了语文学科的繁荣和发展,为语文教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2、在调研活动中,微课教学应当注重的几个问题:一是必须强化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只有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才能更好的胜任微课教学。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已经成为教师教研的有力工具,缺一不可;二是应当重视教师学科设计能力。微课强调精悍短小,内容深刻,具有启发性。因此,教师必须掌握好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运用好适当的教学方法,结合课堂实际,有所创新,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微课教学任务。
3、注重培养探索创新精神。微课做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科学思维方法,时刻引领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向深度、广度实践探索。因此,语文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时刻关注微课的发展和变化,追踪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力争有所创新,有所做为。
总之,微课已经成为教育科研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提升微课教学质量,让微课教学与时俱进,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