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8 23:27:4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效益评价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综合内涵性。工业经济效益是反映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宏观概念。它是从投入产出对比关系上,反映工业品投入、产出、销售整个过程总体效率的高低。因此,从工业生产的再生产循环看,工业经济效益要考察工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广义的经济效益,不但要看本企业和局部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要看全社会和整体的经济效益。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经济管理部门曾经搞了产品、品种、质量、消耗、成本、利润、劳动生产率、流动资金周转天数等考核企业的八项经济效益指标,改进了单纯以产值评价考核企业的生产型考核模式。1982年,国家计委、经委、统计局、财政部、人民银行、劳动人事部联合制发了十六项经济效益指标考核评价方法,通过打分的办法综合评价经济效益的高低。在此之后的1988年,宋平同志还提出了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八项经济效果指标。尽管这些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有其不完善的地方,但从它们的共性来看,由于工业经济效益是一个综合概念,涉及到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很难用单一的经济指标来进行总体的定性和定量描述,因此,这些评价方法都采用了反映经济效益各个不同方面和不同环节的多个指标,组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进而体现出工业经济效益的综合内涵。
2.宏观导向性。导向性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带有方向性的问题。一个时期以来,以产值增长速度为核心的工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经营和整个经济运行产生了很大的误导作用,致使在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着超越实际情况,争产值,比速度,盲目上项目,铺摊子的情况,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而忽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和整个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新指标的设置,坚持把“宏观导向性”放在突出位置,舍弃和淡化了片面追求产值增长速度,粗放经营,盲目增加投资,铺新摊子的指标;增加和强化了能反映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指标。不仅设置了反映投入与净产出之比的指标,如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而且根据我国工业企业当前面临的资金、市场、守度负债经营、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突出问题,设置了流动资产周转率、产品销售率、资产负债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等指标,其目的在于通过评价考核工作,引导工业经济向着“集约型”和“内涵型”扩大再生产方向发展,从根本上实现中央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3.科学合理性。指标体系的设置和综合评价方法要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要能全面反映经济效益的客观实际。新的评价考核体系是吸收了1992年经济效益评价考核体系的优点,并结合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改进后形成的。因此,从指标设置,标准值和权数的确定,以及综合指数的计算等方面都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测算。指标的选择和设置主要从六个方面加以考虑,即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产出效率、产销衔接状况,重点对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改进:
一是把企业盈利能力作为经济效益考核评价的中心内容,并扩大了企业贡献的涵盖范围,即在过去反映企业对国家的贡献(税金)和企业利益(利润)基础上,增加了利息支出,这是工业企业所创价值转移到其它领域中的重要部分,它表现为企业对社会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是增加了企业发展能力考核指标。通过企业净资产的变动,观察企业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从而考察企业是否具有生产经营发展的后劲,是否具有成长性。
三是增加了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指标,即资产负债率。资产总额等于所有者权益和负债两部分之和,两者的比例构成资产最基本的结构,这个结构决定了企业资产的稳定性和合理性,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的一般情况,企业负债经营是必要的和正常的现象,但负债过重,不但会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而且一旦发生市场突变等不测情况,会使企业生产经营陷入严重的困境。因此,为了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负债应有一个合理限度。设置资产负债率指标正是为了观察和反映这方面的情况。
大学出版社其实不乏优秀编辑,但因为缺乏良好的绩效考核和能力评价体系,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当前,大学出版社编辑职称晋升呈现出三大困局。
困局一,编辑个人动力不足。随着我国出版业竞争压力日益增强。在经济效益目标的驱使下,编辑首先会考虑图书的市场需求,不再能专心于慢慢打造图书品牌,而且编辑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更不会静下心来慢慢积累科研成果。②重点图书项目或基金支持项目的缺失以及科研论文成果数量的不足,均阻碍了编辑的职称晋升。
困局二,专业评审专家缺位。大多数出版社的编辑职称晋升评定由各省市出版局组织全省市出版领域的专家来完成,这对每一位参加职称晋升评定的编辑来说机会是均等的。但当前很多大学出版社的编辑职称评定是由各高校自己组织校内专家(即“高评委”)来完成的,然而一所高校有关出版领域的专家并不多,要组成一个出版系列职称评定专家小组十分不容易。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做法是:组织包括本校人事处、学报、出版社、图书馆、期刊社等在内的多个单位的专家组成高评委,其中与出版业联系密切的单位的专家数量明显不够,有时甚至只占高评委总人数的不到50%。由于非出版领域的专家对出版系列职称评审条件或原则的把握程度不一样,从而会出现不公平竞争的现象。
困局三,专业评价体系缺失。职称晋升评审要有一套严格的评价体系,否则评审专家就无法对每位参评者作出合理而公正的评价,有时会掺杂自身专业的标准,甚至个人的主观意志,这样的评审结果难免有失偏颇。
要解决编辑个人动力不足的问题,首先,大学出版社要做好有效的制度安排,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考核,为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或树立出版社品牌的图书项目设置特殊贡献奖,并积极为编辑策划重大项目或申请基金项目提供多方面支持;其次,大学出版社要制订长远发展的人才目标,要以提升编辑综合素质、使编辑获得全面发展为基本点,促使编辑自觉地学习提高,多出研究成果,从而反过来为出版社更好地发展服务;再次,大学出版社要把编辑的职称晋升与激励机制紧密联系起来,这是直接而有效的激励方法;等等。
要解决专业评审专家缺位的问题,解决思路是:在本校内筛选并确定对口单位的评审专家,若人数不够,可以聘请本省其他高校或省新闻出版局、省委宣传部出版管理处的相关专家一起参与。职称评审事关编辑的健康成长和出版单位的稳定发展,所以要有“专业”的评审专家,让参评者享受“公平合理”的评审原则与“准确”的评价标准。
相较于前两者,完善专业评价体系则显得更为紧迫。
编辑职称晋升评价体系的指标内涵丰富,概括来说,编辑职称晋升评价首先应考核重点出版项目、科研论文、获奖图书等直接指标,在此基础上,同时考核其所策划或责编图书的品牌影响力以及获得的经济效益等间接指标。
直接指标
1. 重点出版项目
重点出版项目是考核编辑策划能力及综合运用出版资源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优秀的策划能力并拥有丰富的作者资源,要申报并获批重点出版项目几乎不可能。重点出版项目包括国家或地方的出版基金支持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项目,以及各类规划项目或企业的横向课题项目等。重点出版项目中,有些可获得相应的经费支持,如国家或地方出版基金项目、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项目、横向课题项目等,这些项目对出版社来说既有突出的社会效益,也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应大力支持并积极推动。有些没有具体的经费支持,如国家五年规划重点图书项目、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等,这些项目在经济效益上虽然需要靠出版社后期的良好经营来保障,但也是一个出版社综合影响力的反映,理应重视。重点出版项目的成功实施是编辑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对于重点出版项目评估的权重比例分配,建议从两方面考虑:一是项目的获批级别;二是项目获批的金额,这是前者的辅助指标。
2. 科研论文
编辑发表科研论文是编辑学习编辑出版知识、研究编辑出版理论,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练升华的集中表现。
现在高校参与出版系列职称晋升评审的基本上是所在高校的出版社、学报编辑部、杂志社等的编辑人员,但是由于体制与考核机制不同,编辑所要承担的工作内容与工作强度完全不同,这就决定了这一系列的职称晋升评审指标也要有不同的侧重点。职称晋升指标体系的设置一定要体现编辑的具体工作特性,这样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体现公平和公正性。举例来说,学报编辑的科研论文包括编辑出版论文以及其他专业论文,这个专业论文是指与该编辑所学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这与其工作性质密切相关。而出版社编辑所撰写的科研论文多涉及编辑出版理论、选题策划、图书经营管理等内容。当然,出版社编辑也会撰写少量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因此,在出版系列的职称晋升评审中,作为重点考核指标之一的科研论文,对出版社编辑来说就更应该关注有关出版全过程(包括项目合作、选题策划与审读、图书质量与成本控制、图书营销、库存管理等)的科研论文。
在积累丰富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以后,适时编撰出版编辑出版专著也就水到渠成。但对于编辑来说,由实践经验积累并上升到理论高度而撰写成的专业论文,对指导实际工作意义较大,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提高。
科研论文评估的权重比例,从高到低分配,首要指标当然是论文所刊载的学术期刊的等级,在编辑出版专业内确定要是“双刊”,即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和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次要指标可以是论文获奖、被其他书刊转载及其次数,或被其他学术论文引用的频次;等等。
另外,对于拥有编辑出版专业的高校,其出版社和学报编辑部等的编辑应该积极参与申请编辑出版专业的科研项目,学校也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或直接的资金支持,并逐渐把相关科研成果列入出版系列职称评审的指标体系中。
3. 获奖图书
图书获奖是图书获得专家或大众读者认可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编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体现。包括重点出版项目等在内的图书产品,由于文化价值高、社会影响力强,因此能获得各类各级奖项,获奖图书自然应成为出版系列职称晋升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我国出版行业的图书奖项既包括国家级的,如中国出版业三大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以及其他一些专项奖(如“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优秀作品、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等,也包括行业协会、地区和省市的优秀教材、优秀专著和畅销书奖等。
评价体系中对于“获奖图书”这个指标要做充分的权重分配,其中国家级图书奖(特别是中国出版业三大奖)要给予相当大的权重比例。
间接指标
1. 品牌图书影响力
出版社的品牌影响力是由品牌图书来推动的,而品牌图书则是由编辑及其团队通过逐年的策划慢慢累积的。前文所说的重点出版项目,因为社会效应较强,其对出版社的品牌影响力自然较大。③但在一家出版社中,重点出版项目毕竟比较少,而且分布在较少的专业板块中,因此对出版社品牌的影响力是有局限性的,特别是对大众读者来说,其影响力非常有限。一位优秀的编辑,除了能策划重点项目外,还能通过自身长期的对读者和市场需求的研究,策划出符合社会文化发展要求的图书项目,或更进一步,策划出能引导和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图书项目,从而成为为读者所熟知的品牌图书。这样的品牌图书为出版社带来的不仅是稳定而持久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推动出版社其他图书板块或品种的市场需求。更何况,有品牌图书板块的出版社,一定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作者到出版社来出版图书,这些优秀的作者甚至会直接要求特定编辑来做图书的责任编辑。这样,出版社的品牌图书板块就会越做越多、越做越大,从而成为出版社发展坚实的推动力,促成出版社品牌的树立。所以,品牌图书的影响力也要作为编辑职称晋升的重要参考指标,具体可包括品牌图书的品种数量、出版码洋或实洋等,这些都能极大地推动出版社的双效益。
2. 图书经济效益
大学出版社改制转企后,竞争压力加大,发展成为生存的唯一出路。评价一家出版社发展是否良好,品牌影响力是终极指标,但实现终极目标的基本点是坚实的经济基础。所以,出版社发展首先要夯实经济基础。
出版社的经济效益是靠各个图书项目来实现的。这些图书项目中,既要有重点出版项目,也要有品牌图书项目,还要有其他一般图书项目。对于编辑来说,能策划重点项目、做实做大品牌图书项目固然重要,但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慢慢积累图书品种的过程。在此阶段,编辑需要考虑的是:在出版社的规划框架内,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图书项目,只要图书的内容质量符合出版要求,就要最大限度地去实现图书项目的经济效益。能做到这一点,自然也就能体现一个编辑的有效成长及其素质提高。图书的经济效益指标主要包括两个:项目利润与项目回款总额。对于出版社的发展,经济指标中的利润是第一位的;同时,在图书产品结构相对合理的情况下,出版社的销售回款总量也是不能忽视的。所以对每一位编辑来说,在出版社的产品规划框架内,努力实现图书项目的经济效益(销售回款与项目利润)是其应尽的职责。能真正有效实现这一目标的,也就能充分证明编辑的综合能力。
评价一位编辑的综合能力的指标还有另外一些,如被评为优秀出版人、中青年优秀编辑、“十百千”人才等,以及在某一个领域作出特殊贡献(如数字出版等)。编辑职称晋升评价体系中的指标应尽量细化,在此基础上做好指标权重比例的分配。一个好的评价体系,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使参评者获得公平公正的评审结果,大学出版社编辑的职称晋升评定也不例外。
(周建华,中山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注释:
1人力资源的内涵
人力资源亦称为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投资于卫生、教育等方面而形成的表现为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 价值的总和。构成人力资源的核心并非人的数量而是劳动者的健康、价值观、知识量及技能水平。人力,作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资源,是人类社会财富生产的源泉。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T.W.舒尔茨和G.S.贝克尔等人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并确定了该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地位,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人力资源研究的热情[1] 。
2人力资源效益的内涵
区域人力资源效益是指人的能力所产生的效益,指一个区域所拥有活控制的人力资源载体运用自身的能力在未来特定时期内为此区域创造的效益和价值的总和。人力资源效益评估是对人力资源管理总体活动的成本—效益的测量,并与区域内部过去的绩效、类似组织的绩效、组织目标进行比较。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应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分
对于人才资源使用效益的评价研究,着重于人才资源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程度(即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的评价研究怎么写论文。
3人力资源效益评价的作用
3.1 为领导者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对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 可以使管理者了解到在人力资源上已经花费或将要花费的支出和人力资源创造价值的能力, 以更好地进行成本收益平衡分析, 为合理的人力资源引进、配置、使用、开发、管理和辞退决策提供依据[3]。
3.2 可以有效防止区域资产的流失
中国已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一, 人力资源的流动也会日渐活跃起来。为维护中国各个区域的正当权益, 避免我国人力资源的流失, 有必要对人力资源的效益进行评价。
3.3 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价值参考
在劳动力市场上, 供需双方交易的是劳动者的知识、智慧、技能和能力,不同质量的人力资源创造不同的价值量, 也就要求不同的薪酬水平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对人力资源效益进行评价。
3.4 可以激励人才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对人力资源价值以及效益的评价本身就是一种激励机制,可以促使各区域人力资源之间的竞争,优胜劣汰。
4人力资源经济效益评价模型
评价一个区域的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模型有四个:从业人员人才密度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绝对离散指数(G-M)模型,从业人员人均人才资本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绝对离散指数(G-Z)模型,从业人员人才密度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相对离散指数(G/M)模型,从业人员人均人才资本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相对离散指数(G/Z)模型。
4.1从业人员人才密度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绝对离散指数(G-M)模型(简称绝对离散指数G -M模型):绝对离散指数(G-M)=Gj/Gq—Mj/Mq其中,Gj=局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q=全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Mj=局域从业人员人才密度Mq=全域从业人员人才密度评价结果判别:若(G - M)> 0,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好;若(G –M)≈0,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一般;若(G - M)< 0,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差。
4.2从业人员人均人才资本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绝对离散指数(G-Z)模型(简称绝对离散指数G - Z模型):绝对离散指数(G-Z)=Gj/Gq—Zj/Zq其中,Gj=局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q=全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Zj=局域从业人员人均人才资本Zq=全域从业人员人均人才资本评价结果判别:若(G-Z)> 0,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好;若(G-Z)≈0,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一般; 若(G-Z)< 0,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差。4.3从业人员人才密度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相对离散指数(G/M)模型(简称相对离散指数G/M模型):相对离散指数(G/M)=(Gj/Gq)/(Mj/Mq)其中,Gj=局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q=全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Mj=局域从业人员人才密度Mq= 全域从业人员人才密度评价结果判别:若(G/M)> 1,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好;若(G/M)≈1,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一般;若(G/M)< 1,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差。4.4从业人员人均人才资本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相对离散指数(G/Z)模型(简称相对离散指数G/Z模型):相对离散指数(G/Z)=(Gj/Gq)/(Zj/Zq)其中,Gj=局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q=全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Zj=局域从业人员人均人才资本Zq=全域从业人员人均人才资本评价结果判别:若(G/Z)> 1,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好;若(G/Z)≈1,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一般; 若(G/Z)< 1经济效益,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差。
5案例分析
以我国山东为例,全域指代中国,局域指代山东省,根据近几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山东地区生产总值[4](表1)。全国以及山东的从业人员数量及总人口(表2)[4],计算出山东省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人才密度、全国从业人员国内生产总值及人才密度,并通过以上公式计算出近几年的绝对离散指数(表3)。
表1单位:亿元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国内生产总值
135822.8
159878.3
183217.4
211923.5
249529.9
山东地区生产总值
12078.15
15021.84
1 引言
房地产投资经济效益的静态评价是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评价方法,因其计算简单、方便,在房地产投资机会研究阶段有广泛的应用。一般地,投资收益率是房地产投资经济效益的静态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它通过房地产投资估算得来的,主要参照了投资所在区域目前同类型房地产的收益水平、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区域的房地产市场状况以及当地的房地产价格水平。
2 房地产市场的细分
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投资者只能将房地产市场划分为具有某种明显特征的细分市场。市场细分一般从消费者的需求差异性出发,并从差异性中寻找具有共同消费需求的消费群,然后划分为若干个子市场的行为。市场细分是投资者选择目标市场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市场细分可以分析每一个细分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市场中房地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论文参考,房地产市场。凡是消费需求尚未满足的市场,或者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很低的市场,都可以形成有利的投资机会。房地产市场细分的标准可以如下表2.1[1]
表2.1 房地产市场细分
细分标准 细分市场 地理 因素 城市规模 区位地段 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 市中心、次中心、城郊、卫星城区 产 品 用 途
0 引言
据初步统计分析,目前我国水利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20%~30%,仍然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不仅低于国内其他行业水平,也远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成果转化周期长,一般技术从成果鉴定到应用于水利建设管理实际需要1~2年,一些基础性、共性、大型集成关键技术的推广转化需要3~5年;多年形成的创新成果大量处于“科研成果”阶段,没有得到推广转化,没有应用到水利生产实际之中,大约有70%左右的科技成果还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经济浪费、资源浪费和人才浪费。因此,开展水利科技R&D投入产出分析评估工作,构建适应我国水利科技资源投入产出评价的指标体系,对于准确地掌握水利科技创新发展状况,全面衡量水利科技的产出绩效,科学做出水利科技创新决策,促进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依据全国水利系统的调研资料,充分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旨在通过对水利科技项目的投入与产出情况的分析,来评价当前我国水利科技投资的效果。
1 投入产出的界定
在水利科技投入方面,包括资金投入、人才投入、物质投入、信息投入。在给定技术和人才的情况下,资金在科技活动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资金投入主要以资本存量来计算。R&D人员是科技活动中的重要力量,其数量和素质是衡量一个国家在水利科技投入和水利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在物质投入方面,国家重点试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发挥着为科技活动提供研究、开发、试验等支撑服务的重要作用,固定资产新增总额、年末固定资产总值用于衡量科技设备投入的总体水平,是体现水利科技竞争力的物质基础。在信息投入方面,电脑目前已成为现代社会非常重要甚至必不可少的信息交流工具,因此电脑拥有量、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可用于衡量水利科技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物质投入和信息投入在广义的市场范围内可以用货币价值来体现。
科技产出主要从科研项目的直接科技产出、经济效益产出和社会效益产出三个方面来考虑。直接科技产出主要涉及到科技成果的概念,成果表现形式是论文、著作或专利。为了体现水利科技研究成果的数量与质量、深度与广度,也可以从获奖成果数、成果水平进一步界定;同时,科技的发展最终依靠人才,因此通过科研项目培养高层次人才,为水利科技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奠定雄厚的人才基础,也是科研项目直接产出的一个重要方面。水利科技项目的经济效益产出是指水利R&D项目直接成果应用于生产活动领域,通过生产转化表现为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直接地或间接地带动国民经济的总体增长,反映了水利科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产生的贡献。社会效益产出指R&D项目成果在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应用,取得增加知识积累、提高决策水平、促进科技进步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效益。水利科技项目的三大效益产出如图1所示。
2 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思想
基于投入―产出理论,淡化既有存量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充分考虑到促使项目绝对产出量变化的条件,力求透过投入差异看产出结果的不同,将评价着眼于投入一产出的效益之上,综合反映水利科技项目产出/投入情况。水利科技项目投入产出绩效评价的特点有:第一,是在投入绝对量和产出绝对量间进行效益值的转化,淡化绝对存量的评价,重视被评对象取得产出绝对量时所获得的发展条件差异性,因而具有相对公平性。第二,是对一定时间段内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评价,而不仅是某个时间点上的分析评价,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一个相对时期内研究机构科研效益的变化情况,重视过程性。第三,是基于投入一产出理论的评价,既依据科研机构的绝对“成绩”和“效果”,更关注科研机构的相对“效益”或“效率”。
在项目投入产出绩效评价中,反映科技活动投入的指标主要是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反映产出的指标有、出版著作、授予专利、成果水平以及成果取得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产出效率的计算主要是用产出/投入,如:用科研活动的产出与科研人力投入作比较来反映科研劳动生产率。科研劳动生产率数值越大,说明人才优势较好;反之,则说明人才优势较差。用科研活动的成果与科研成本比较,反映科研活动的投资效果系数。科研投资效果系数值大,说明投资效果好;反之,则说明投资效果差。通过此类相对值的比较,从而达到衡量项目的产出效益水平。
3 水利科技投入产出比的计算与分析
通过对全国水利系统的科技调研资料的分析整理,选取部分典型的科技项目的投入产出数据,经计算得到水利科技项目的投入产出比,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在直接科技产出方面,如果按科研经费均摊,每投入亿元水利科研经费,即产生18篇国际论文,213篇国内论文,15部科技著作,22项专利产品;如果量化成货币化价值,即万元科研经费产生0.0868万元的直接科技价值,2.9251万元直接经济效益;如果按投入的全时人员当量均摊并量化成货币化价值,则每人每年产生0.7925万元的直接科技产出价值,26.7064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若将水利直接科技产出、直接经济效益之和记为科技总产出,则水利科技经费总投入产出比为1:4.45,水利科技人员总投入产出比为1:31.93,即每万元经费投入产生4.45万元的产出效益,每1名科技人员投入1年时间用于科研,产生31.93万元的产出效益。因此,水利科技直接科技产出相对偏低,而直接经济效益较为可观。
根据表1的每万元经费直接科技产出价值和每人每年直接科技产出价值的产出/投入数据,绘制水利科技项目直接科技产出效率折线图,见图2。
从图2可知,上述13个典型水利科技项目中,在经费投入方面,每投入1万元科研经费,直接产出价值均低于1万元。产出价值最高为吹填及软基加固技术,达到8266元;产出价值最低的是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变的多维临界调控模式项目,仅为159元。同时在人力投入方面,这两个项目也是代表了每1名科研人员投入1年时间的直接产出价值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为82656元和457元。从图中曲线走势来看,每万元经费直接科技产出价值的折线较
每人每年直接科技产出价值的折线表现平稳,从中我们可知,项目经费的投资效果表现较稳定,而从事各项目研究的人才优势差别较大,或者说地区间科技人才素质差异较大。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文数据的详细考察和分析,可以得出水利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间的基本关系:总的来说,投入与产出基本上是呈正比关系,即投入越大,产出就越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就越明显、越突出。从具体水利科技项目的投入产出情况来看,直接经济效益可观,但直接科技产出效率相对不高,主要体现在数量偏少,被国际期刊录用的更少,层次不高;著作及专利情况也明显偏低。同时,项目经费的投资效果表现较稳定,而从事各项目研究的人才优势差别较大。因此,在今后的水利科技发展中,提出如下建议。
众所周知,尽管非营利组织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以非营利性为特征,但正如许多学者所讲,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但是这不是说它不可以营利;如果要想更好地完成非营利组织的使命,非营利组织必须改善和提高其经济活动的绩效,以解决组织面临的日益加重的财务瓶颈。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少的非营利组织把“增收”当成是组织的头等大事,以至于期出现的“上学难”,“看病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组织职能市场化与目标公益化冲突愈演愈烈。究竟如何评价非营利组织的绩效,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权衡,正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一、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对象的界定
(一)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我国现行法规体系只将非营利组织划分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这对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价有诸多不便,本文认为,正确地对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进行评价,应从受益人特征的角度,对非营利组织进行分类。本文借鉴Anthony和Herzlinger的分类方法,将非营利组织分为三类::以公众为导向的组织、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和以成员为导向的组织。1.以公众为导向的组织。以公众为导向的组织是以向公共的整体或部分的利益提供服务而存在。2.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是为特定需求的个体顾客提供服务的。3.以成员为导向的组织。以成员为导向组织仅向其成员提供服务,俗称“会员制”组织,直接且经常以低成本的服务或免费为成员获取利益。组织的收益一般来自于会费、内部捐献和一些服务获取的费用,它们的受益人(会员)都是以会员费的形式支付所享受的服务。
(二)研究对象的确定
从以上对组织类型的界定中,我们不难发现“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由于其服务领域的特殊性,使其兼具了公益性与商业性双重性质。正是由于此类非营利组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所提供的服务需求量之大,服务对象之广,使得其成为政府职能市场化的主要实践主体。获得更大自主权的同时,也承担了更大的社会责任。非营利组织对资金需求日趋增加与资金来源单一,数量有限的矛盾日益加大,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和补贴的非营利组织,在政府支付逐渐缩减的情况下,有限的收入无法满足组织无限发展需要。致使非营利组织在政府监管弱化、自律性不高的情况下,产生了组织行为的内在效应,即组织及其管理者在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福利的同时,力求实现组织自身的目标和利益的现象。非营利组织忽视组织使命,肆意的追求经济利益的异化行为,把应该由组织承担的职能,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转嫁给了公众,特别是给社会弱势群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使命无法实现,甚至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影响非营利组织绩效平衡点的因素分析
一方面是日趋加剧的财务约束,另一方面是组织奉行的公益性宗旨,两难的境地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以顾客为导向的非营利组织发展之路究竟应该如何规划,对其绩效的评价究竟是以社会效益为重,还是以经济效益为重。
非营利组织旨在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增加社会福利。这可以理解为非营利组织的最高目标,组织的开展各项活动、参与各项经济事业都应服从和服务于这一目标。即追求社会价值的最大化,经济价值的实现也应该以社会价值的为出发点,以社会效益为先,将经济效益的实现作为其发挥更大社会效益的保障。对于以顾客为导向的非营利组织能否找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平衡点,将关系到组织的生死存亡,所以对非营利组织的考核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是必要的。科技论文。
(一)组织使命——效率目标是公益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
任何组织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存在的,“存在”是实现其目标的先决条件。非营利组织要实现提供公共服务,增加社会福利的使命,首先要保障组织的存在与发展,正如哲学中所讲到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组织与环境的协调能力,适应能力决定了组织的未来发展前景,而组织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贯穿于组织运行的每一个环节,既包括内生性环节也包括外生性环节,即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过程的控制以效率为标准,而结果的评价则以质量和效能为标准。在追求过程的效率的同时,应以结果质量为先;而要保障结果质量,又不可缺少对其过程的控制。在结果和过程的相互影响,相得益彰的辩证关系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不是相互对立的,它们具有共存性,是非营利组织这个机体健康发展不可缺失的两个重要条件。对非营利组织绩效的评价应该在两者之间保持恰到好处的平衡。
(二)现实层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保证
按照现代社会学的观点,国家、社会和市场是三个重要的组成系统,其中,国家的行为主体是政府,市场的行为主体是企业,非营利组织可以被看作是以社会为基础,内生于其中的一个子系统。这三个系统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如何建立新型的“政府——社会——企业”三元互动的关系,将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当务之急。
非营利组织和政府的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所处的地位和组织的特殊性,决定了两者的巨大差异,以差异化的方式合理的界定非营利组织和政府的职能,各取所长,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将是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之间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复杂化,公众民主意识的增强,都对国家和社会提出了新的挑战,迫于此,政府需要变革来适应新的形势,由原来的“包办型”政府转变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府,变管理为服务。在政府放权之后,社会的自治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组织的合作提供了机遇。政府转移其部分职能时,承接体(非营利组织)的资质,成为了政府决策的依据。加之财政支付方式由原来的“付费型”逐步转变为“购买型”,政府理性决策需要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作为参考,我们认为,这一指标应该既包括衡量非营利组织使命完成质量——社会效益,也应合理的建立经济效益的评价体系。
在市场经济不断成熟的过程中,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开始面临新的挑战。非营利组织在迅速发展中对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加。科技论文。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需要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核心能力,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这就为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结合形成了环境基础。无论是单方面的捐助协同,还是互动式的合作协同。企业对其投入资源的使用都是密切关注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运用的效率和效果,都是企业做出增资或解除合作关系等决策的依据。企业通过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既期望在履行社会责任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得特殊的无形资源,影响外部价值链的群体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产生差异化的认识,也希望与拥有较高工作效率,良好发展前景的非营利组织合作,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所以企业重视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效益,也不会忽视组织的经济效益。
(三)技术层面——财务管理的企业化趋势
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大多是社会公共服务,这种产出的无形性,使得很难以货币单位对其进行计量,而非营利组织至今仍是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方法,很难合理的确定每期的实际收入和支出。会计核算反映的内容仅仅只有活动成本、管理费用、筹资费用,投入和产出的对应关系并不明显,无法像营利企业一样准确地衡量各项投入的效率。由于非营利组织产出的差异性,不同类型的非营利组织,即使是组织功能相近的组织之间,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也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对非营利组织成果的考核宜从社会效益着手,但并不是说,对非营利组织的经济效益考核就无从下手,企业财务管理方法的引进,权责发生制的适当运用,都为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绩效考核,提供了越来越多,合理科学的依据。
非营利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其产出难以进行定量分析,但对组织日常运作的各项支出是可以清晰而准确计量的,这就为提高组织管理效率提供了依据,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对组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量化分析:实际数与预算数作比较;也可以以历史数据作为参照:与具有类似性的非营利组织比较。建立例如:筹资费用率,事业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行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等考核指标。科技论文。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科学合理的评价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绩效,实现组织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组织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社会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吕江平。2005,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特区经济,4:157-158
[2]罗文标,吴冲。2006,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新思路[J],商业现代化,4(b):61-63
[3]李薇,姜锡明。2006,非营利组织的协同治理与绩效评估[J],商业现代化,7:302-303
[4] 仲伟周,曹永利,Shunfeng SONG。2006,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科研管理,Vol.27,No.3:116-122
[5]杨选。2006,转型期我国“政府再造”面临的六大冲突[J],CPA中国行政管理,5:34-36
[6]邓国胜。2001,非营利组织评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市场经济呼唤邮电经济接轨
3.探讨如何加快建立我国邮电通信业经济新体制
4.应当冲破产品经济模式的束缚——论我国邮电经济核算体制改革的途径
5.中国邮电经济的分区及区差规律
6.浅议加快建立我国邮电经济新体制
7.研讨经济理论 深化邮电改革
8.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
9.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特色探讨
10.应当加强邮电经济理论的研究
11.加强理论研究 推动邮电改革——南京邮电学院管理系邮电经济理论讨论会综述
12.初论邮电经济体制的改革
13.对建立邮电经济理论的一些见解
14.发展邮电经济 加快四化建设——关于上海邮电事业的经济调查
15.也谈邮电经济效益
16.运输邮电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关联分析
17.改革呼唤着创新和完善邮电经济理论
18.对邮电经济研究工作的几点看法
19.改革邮电经济管理体制
20.邮电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21.提高邮电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22.对传统邮电经济理论的反思
23.开拓邮电经济研究是改革的需要
24.对现行邮电经济核算办法的初步探讨
25.浅析转变邮电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
26.关于建立新型邮电经济学的几点意见
27.邮电经济是商品经济
28.邮电经济纠纷与诉讼时效
29.关于邮电经济核算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第二次全国邮电经济核算学术讨论简介
30.对邮电经济两个理论问题的浅见
31.当前邮电经济管理的几个问题
32.谈谈邮电经济图书的出版情况和设想
33.加速转变邮电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考
34.抓紧有利时机 加速邮电建设——邮电经济管理模式研讨会综述
35.邮电高校经济管理类科研创新团队的构建
36.“邮电经济理论征文”评选揭晓
37.转变邮电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途径
38.学习经济理论 推动和发展邮电经济学
39.价值规律与邮电经济核算
40.扩大融资渠道 推进联合建设──第七次京津沪邮电经济与管理研讨会综述
41.加快邮电事业发展 促进地方经济建设
42.福建省局拟成立邮电经济研究会
43.从实际出发 做好邮电改革发展这篇大文章——京津沪第五次邮电经济学术交流会综述
44.树立有利于邮电经济发展的六个观念
45.转变邮电经济增长方式的探索
46.有关邮电经济问题的几种不同看法
47.三十五年来邮电经济核算在不断前进
48.邮电要坚定不移地走市场经济道路——京津沪第六次邮电经济与管理研讨会综述
49.“邮电经济理论征文”领导小组召开会议部署征文评审事宜
50.谈谈邮电经济责任制
51.提高邮电经济效益的几点看法
52.邮电资源紧缺度与邮电国民经济效益
53.邮电资费体系改革中的几个经济理论问题
54.跨入新世纪的必然选择──黑龙江省管局局长陈永有谈邮电经济增长方式
55.以市场机制促进邮电通信经济发展的实践思考
56.邮电通信业发展对地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以贵州为例
57.加强邮电经济合同管理之我见
58.实行专业经营管理是邮电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59.转变邮电经济增长方式的矛盾及优势
60.产品决定产业属性──再谈邮电通信产业经济性质及现实意义
61.谈谈提高邮电经济效益问题
62.试谈转变邮电经济增长方式的着眼点
63.邮电通信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研究
64.加强邮电资金审计监督 推进经济向集约型转变
65.认真学习实施邮电新财会制度 促进邮电经济更快发展
66.按照商品经济原则 改革管理体制 搞活邮电经营
67.改革邮电财会制度 促进邮电经济更快发展
68.关于邮电通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基本方法的探讨
69.试论邮电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70.邮电通信建设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研究
71.努力提高通信网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再谈邮电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72.要切实重视提高邮电经济效益──《百强之路》序言
73.试论调整改革邮电资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74.邮电营销艺术初探
75.总结经验完善邮电企业经济核算制
76.邮电经济核算要“两条腿”走路——谈重视和加强邮电专业核算问题
77.重视发挥邮电通信在振兴辽宁经济中的先行作用
78.强化经济合同管理 服务邮电通信事业
79.谈谈当前邮电经济核算制的几个问题
80.把握市场机制规律 加快发展邮电经济
81.学习经济理论 推动和发展邮电经济学
82.邮电通信业发展对地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探析
83.提高邮电经济效益需处理好三个关系
84.试析邮电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85.在市场经济中邮电需要实行五个转变
86.刚刚起步的苏联邮电经济体制改革
87.邮电通信产出物国民经济评价影子价格的研究
8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邮电企业如何加强质量工作初探
89.搞活沿海地区邮电企业 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服务——京津沪四局召开第二次学术交流会
90.我国邮电通信业的宏观经济效益及其最优投资比例计算
91.浅谈邮电通信企业的经济效益问题
92.知识经济时代的邮电市场营销
93.邮电通信经济效益的一种实用计算方法
94.改善邮电服务 增强通信能力
95.论邮电部门实行经济核算制
96.统计如何转变观念以适应变化中的市场经济需求
97.邮电通信企业经济效益评价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063-0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科技期刊不断发展壮大,如何正确评价科技期刊以及打造科技期刊品牌,已成为每一位科技期刊工作者必须思考的课题。在我国新闻出版体制全面改革的背景下,谋求市场化发展和品牌打造是科技期刊的必然选择。一套完善的科技期刊评价系统,应有利于和服务于期刊的品牌建设。
一、科技期刊应重视相关的评价系统
科技期刊的评价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科技工作者、的刊物,还影响一个国家整体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我国科技期刊评价系统的发展起步较晚,发展至目前,国内形成的较为权威的评价体系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学位及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等。
国内科技期刊评价体系都未尽完善,现略论一二:
1.学科划分对核心期刊评价结果影响很大。学科划分过大,小学科学术性强的期刊会被淹没;期刊评价中的学科划分过细,小学科的一般性期刊就会进入核心区[1]。各评价体系学科划分是否合理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2.许多能为相关领域读者提供可靠服务、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期刊,因刊载文章处于应用技术类行业末端,论文无法被频繁引用导致影响因子等指标较低,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下,而未能进入核心期刊的行列。现有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得到越来越多认可的同时,却直接伤害了这些专业技术期刊的发展。科技期刊评价体系要建立在对社会有贡献上面,因此,需要完善的专家评议制度,使科技期刊评价体系不伤害到细分行业专业期刊的发展。
3.科技期刊评价系统应引导科技期刊重视经济效益。不注重经济效益的科技期刊是没有生命力的,而目前各评价体系基本没有涉及评价科技期刊的经济指标。
另外,江苏、山东等省市的新闻出版局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期刊都进行过质量评估和分级,分出一级、二级、三级(或优秀级、良好级、合格级)。因其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科技期刊有引导、指正的意义而得到了区域范围的认可。
科学的科技期刊评价系统根本在于:评价指标要全面、合理,指标评价要真实、准确,评价系统要能指导、促进科技期刊和科技工作的健康发展。科技期刊评价系统要适用于区域内不同类别的期刊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和评估,也要发挥对期刊的指导作用,使评刊工作服务于期刊的品牌建设。
二、科技期刊品牌打造的必要性
期刊的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期刊向读者展示其特征和定位的标签,体现了作者和读者对期刊的认可程度。期刊品牌是长期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风格、文化含量、标识、颜色等,是期刊内在的丰厚底蕴和外在的完美风采结合而成的产物[2]。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包括品牌定位、品牌规划、品牌扩张等,科技期刊通过打造品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丰收。
1.科技期刊的品牌体现了期刊的个性与特征。对于科技期刊来说,品牌代表着科技期刊质量、信誉、实力和权威。品牌打造得好,科技期刊就会有读者、有稿源、有广告支持等,就能生存和发展。
2.科技期刊可通过品牌扩张实现可持续发展。科技期刊利用自己已建立的品牌,多角度、多方位地开展经营活动,扩大影响,从而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3]。
3.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技术在科技期刊发行和经营中应用越来越多,加上我国新闻出版行业正面临改制转企,出版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品牌建设势在必行。科技期刊经营管理者只有及时调整心态、转变观念,摒弃事业单位可以“吃皇粮”的观念,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得到广泛范围的认可。
三、科技期刊品牌打造面临的问题
1.科技期刊无品牌意识。长期以来的事业单位体制,使得科技期刊无生存危机感,非市场化导向使其缺乏竞争意识。科技期刊社普遍缺乏品牌意识,甚至部分期刊社丝毫无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概念。一些曾经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很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期刊社,也因不注重品牌建设而逐渐衰落。
2.科技期刊品牌维护不力。部分科技期刊内容交叉重复、名称雷同、品牌标识混乱、恶性竞争严重,给读者和作者造成期刊品牌形象和品牌印记混乱的现象。另外,无CN刊号的“山寨”科技期刊克隆品牌科技期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对品牌科技期刊造成严重伤害。
3.高水平论文外流。多年来,高水平科技论文大量流向国外期刊已是不争的事实[4]。高水平研究论文的流失和科技期刊评价系统的现状不无关系。论文的流失使我国科技期刊不能完全反映我国科技和学术发展的真实水平,严重影响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品牌培育[5]。
四、科技期刊品牌打造的关键
(一)内容是科技期刊品牌打造的基础
科技期刊打造品牌,内容的质量永远是关键,要成为品牌科技期刊,至少要满足:载文质量好,科技含量高,可读性强;信息量大,报道周期短。
中图分类号:U29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the belt and road”strategy, the sea-rail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has entered an important period. As an advanced mode of transportation, sea-rail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which involves a wide range of departments and procedures, and more and more demands are raised on sea-rail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research status of sea-rail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and summarize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countermeasure and evaluation of sea-rail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Key words: sea-rail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countermeasure; evaluation; review
0 引 言
海铁联运是一种以实现货物的整体运输最优化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就能完成,具有快速、安全、运能大、成本低等突出优势,已成为当今国际上多式联运的重要模式,发展海铁联运,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2013年以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铁路货运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通关”建设的实施,我国海铁联运业务发展步伐已经加快。但一直以来,我国海铁联运在发展中存在铁路运能紧张、信息集成度低、协调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急需一定的理论支持。
综合来看,国内外对海铁联运研究主要可以分为海铁联运发展的对策研究和评价研究两大块内容,其中对策研究主要包括海铁联运决策、海铁联运网络优化,以及运营组织等方面;在海铁联运评价研究方面,主要是针对海铁联运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以及运输组织效率等方面的研究。
1 海铁联运发展对策研究
1.1 海铁联运决策建议研究
海铁联运的决策建议研究中,主要是通过分析海铁联运的发展情况,找到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综合各类决策研究的文献可以看出,专家学者提出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组织运营机制、信息化、政府扶持等方面。从研究范围来看,文献研究可以分为对全国的海铁联运整体运营提出对策建议和针对某个港口城市的海铁联运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一是从国内海铁联运发展整体上给出的决策建议。赵严等[1]指出我国己具备了有利于海铁联运发展的经济环境和运输市场条件,提出了“一港一线多城市”发展模式和“一港多区域”发展模式;汤震宇[2]在分析我国海铁联运枢纽现状的基础上,分别从宏观管理、建设模式、信息运作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海铁联运枢纽发展的措施建议;张剑秋[3]将我国海铁联运发展滞后的原因归纳为四点:(1)铁路运力紧张,(2)陆港信息不共享,(3)协调环节难度较大,(4)技术标准不统一,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尹一白等[4]分析了国内集装箱海铁联运目前的发展规模和发展特征,并从基础设施、政策和运营机制、信息技术以及市场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快我国海铁联运发展的相关对策;王杨[5]通过对欧盟地区若干国家典型企业开展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经济组织模式的考察和分析,提出了我国加快海铁联运发展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是针对各城市海铁联运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该类文献提出的建议相对来说可操作性比较强,而研究的港口多集中在国内大港,如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大连港等港口。吴星星[6]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和经验,以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为例,提出了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推动海铁联运发展的建议;秦磊[7]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宁波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海铁联运在港口竞争中的优势、劣势,以及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刘桂苹[8]对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挖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建议;苏德勤等[9]分析了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现状,并对海铁联运的发展情况进行了预测;王军[10]总结了青岛港海铁联运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青岛港在“一带一路”实施中的战略机遇,并提出要强强联合,合力开启海铁联运发展新篇章,提出了五点具体的对策建议;陶学宗[11]等从基础设施、班列开行、运量发展、扶持政策四个方面针对南昌集装箱海铁联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南昌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相关对策建议。
1.2 海铁联运运营组织
海铁联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环节较多,运营组织也比较复杂,对海铁联运运营组织的研究范围也较广。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与海铁联运相配套的无水港、通道等的建设运营方面的研究。无水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检、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有利于港口扩张内陆经济腹地和增加货源。Violet Rosa[12]认为,要发展港口多式联运,必须在内陆地区建设功能齐全的无水港,在无水港和内陆站点配合的模式下才能顺利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王凤山等[13]以宁波舟山港为例,分析了发展无水港的必然性及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宁波舟山依托海F联运发展无水港的建议;徐琳等[14]介绍了福建省港口的发展现状和无水港发展规划,提出了福建省建设无水港的必要性的相关建议;徐行方等[15] 分析了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通道运能现状,计算了相关通道通过能力利用率,并根据未来集装箱量预测值,计算了可能开行的集装箱班列数。
二是海铁联运集装箱的运输组织(如运作流程、港口调度、路港衔接等)方面的研究。Jansen等[16]设计了港口集装箱的运作流程,并根据所定计划对港口集装箱进行了模拟,其成果己在日常集装箱的调度计划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叶国庆[17]对海铁联运港站间集装箱运输组织的一体化进行了研究;程家兴[18]针对海铁联运进口集装箱在港衔接过程的可靠性展开研究,总结了影响衔接可靠性的多方面因素,并借助EOQ模型理论对班列开行方案进行了经济型分析;张述能[19]在分析港站集装箱海铁联运工作组织的基础上,结合其目标,阐述了港站集装箱海铁联运工作组织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从路港直通角度出发,对港站海铁联运路港衔接作业组织进行了优化,最后总结了港站集装箱进出口业务流程及单证流转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ESIA流程优化方法和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对港站集装箱运输组织流程模式进行创新设计。
三是海铁联运涉及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机制研究。王斌斌[20]指出海铁联运涉及铁路、船公司、海关、检验检疫、船代、货代等部门和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效率不高,信息不能有效运转,是海铁联运顺畅运营的瓶颈所在;丁伟[21]指出海铁联运协调管理机制构建要从决策机制、沟通机制和合作机制上着手;方琪根[22]在分析国内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铁路货运组织效率和海铁衔接协调两个角度出发,剖析了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铁路集装箱运输网络建设、铁路集装箱班列运输组织优化及海铁联运系统建设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铁水联运的发展建议;汪涛[23]指出目前我国海铁联运协调管理不够完善,机制不够健全,运输模式不适应等管理问题急需解决,提出海铁联运企业结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并研究了海铁联运系统的结盟构建流程,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企业结盟运作模式。
四是海铁联运信息平台建设研究。韩佳睿[24]对比了建设海铁联运信息平台各种技术方法的优劣,并指出了适宜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铁联运信息平台建设中的业务需求和信息需求;陈霜霜等[25]分析了国际强港战略背景下的海铁联运信息化发展现状,找出了宁波海铁联运信息化建设问题与不足,并给出了促进海铁联运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李大勇[26]指出,集装箱码头的信息化程度决定了海铁联运的信息化程度,针对集装箱码头面临的诸多问题,依次给出了码头运作流程中的多个信息化发展方向;史洪涛等[27]指出落后的信支撑系统是海铁联运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了海铁联运信息化发展存在的基础薄弱、信息数据融合度差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韩佳睿[24]对比分析了海铁联运信息平台建设可用的技术方案,详细分析了铁路信息化和港口信息化的特点,基于Web Service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建立了海铁联运信息平台的业务、数据交互需求体系以及架构体系。
1.3 海铁联运网络优化
优化问题是交通运输及港口集疏运系统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郭文帅等[28-31]等都对交通运输中的优化问题进行了综述,海铁联运的研究也自然离不开优化问题。海铁联运优化问题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了两大方面:
一是海铁联运运输线路的优化,主要是指以海铁联运运输成本最小为目标,以线路运距、运量等为决策变量,对海铁联运的线路进行的优化。Fan等[32]采用线性规划理论,以集装箱海铁联运的船舶尺寸、挂靠航线、港口与内陆运输通道和铁路线路运距、数量、始发终到站等为决策变量,以海铁联运总成本(或运输距离、运输时间等)最小为目标函数,对美国进口集装箱海铁联运作业模式实施了优化;何静等[33]对上海洋山港集装箱的合理分担率进行了定性分析,并重新计算界定了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经济运距;魏众等[34]针对多式联运运输网络中的运输时间问题,构建了多式联运下的基于时间变量的最短路径模型;刘涛等[35]通过运用费用计算公式对环渤海地区集装箱的四种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公海联运、海铁联运)进行了运输费用的计算,得到了相应的经济性量化分析结果,为东北和山东地区的集装箱运输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宓为建等[36]考虑了火车计划中的配载约束及火车容量限制,在火车满载前提下以总运输距离最短为目标,对海铁联运火车作业陪在问题进行了优化分析。
二是海铁联运运作方面的优化,如海铁联运集装箱堆场操作的优化、海铁联运换装作业的优化、海铁联运班列开行方案的优化等。Bostel等[37]认为货物在堆场只需进行有目的的移动,要减少不必要的移动,否则就是浪费资源、增加成本、降低效率,并为此构建了海铁联运堆场的作业优化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优化算法;孙国卿[38]针对海铁联运的换装效率和运输成本与其他联运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综合阐述了海铁联运的应用范围和优势所在,并在一定假设的条件下,提出了提高海铁联运换装环节效率的解决方案;张琦[39]研究了内陆中转型铁路枢纽集装箱运输系统海铁联合运输组织的特点和优化问题,从确定铁路物流中心吸引范围及港口去向、确定集装箱海铁联运列车组织形式及开行方案,以及确定集装箱海铁联运列车衔接时间等三个递进层次,以系统最优的原则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并设计了求解算法;王斌斌[20]采用Petri网进行建模,以流程优化、缩短流程时间为主线,对海铁联运的业务流程进行仿真,从流程本身和保税港区政策等角度提出了海铁联运流程优化的思路和方案。
2 海铁联运评价研究
目前对海铁联运发展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少,其中最典型的为汪辉[40]对南京港海铁联运发展评价指标的建立。汪辉结合国外港口海铁联运发展的经验,设计了南京港海铁联运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含运量适应性、联运衔接度、服务水平和机制协调性4个二级指标以及平均每周发车次数、铁路运力保障率、换装方便性、铁路运输市场化程度等17个三级指标,并基于证据理论构建了评价模型,采用专家调查法得到了指标的相关数据,得到了南京港海铁联运发展评价结果,最后给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相比其他研究,该研究较全面地评价了海铁联运的发展水平,但其指标数据仅依靠专家打分法获取,主观性较大。在海铁联运的其他评价研究中,基本上是通过比较分析或者建立指标体系的方法对海铁联运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运输组织等进行研究。
2.1 经济效益评价
在经济效益研究层面上,主要集中在与其他运输方式对比的基础上,通过运输费用计算分析的视角,从而落实到经济运距的问题,以确定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经济效益优势。Pattic Nierat[41]以运输成本最小为目标,通过计算比较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的运输成本,得出其各自的市场适用范围,并对其影响因素做了进一步说明;Yevdokimov[42]在探讨了多式联运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基础之上,还分析了其在改善环境、减轻道路拥挤等间接经济效益;Milan Janic[43]提出了欧盟地区集装箱多式联运全成本的计算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多式联运在货物运输中的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刘美伦[44]构建了适合中铁集装箱海铁联运的效益评价体系模型,并通过该模型解决了物联网技术带来的优势与利益,并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中铁集装箱海铁联运效益评价体系;吕红霞[45]首先运用德菲尔法确定了港口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提出了港口站运营管理绩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结合连云港港口站调研结果,对连云港港口站进行了综合评价。
2.2 环保效益评价
在环保效益研究层面上,主要通过计算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来指出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环保效益优势。Hamed Mahmudi等[46]对比了公路与铁路运输过程中的综合能源消耗,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海铁联运的合理运距;黄菲茜等[47]分别计算了公路与铁路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说明了海铁联运的低碳经济效益;孙人杰[48]结合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碳排放的对比,得出了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碳减排直接经济效益的计算公式,并指出了其巨大的社会效益;范燕[49]通过对比宁波港海公联运、海铁联运、水水联运之间的能源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得出了海铁联运的环保效益。
2.3 运营组织评价
如前所述,海铁联运运营组织的研究范围广泛,对其的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对海铁联运的生产管理方面。陈冰洋[50]采用理论分析与算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海铁联运港站生产管理问题进行了评价研究,其从港站生产安全管理、港站生产组织管理、协同生产管理、港站生产人员管理和港站生产服务管理五个方面构建了22个反映海铁联运港站生产管理情况的指标对海铁联运港站生产管理进行评价,并以连云港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二是对海铁联运运输网络的评价。刘勇[51]以海铁联运网络中的运输线路和作业节点为载体,以海铁联运铁路集装箱班列运输方案为研究对象,针对海铁衔接与换装作业时的能力协调问题,在时空资源配置视角下,对集装箱海铁联运能力协调的内涵及机理进行了研究,并从疏运组织综合效益角度建立了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对疏运组织优化结果进行评价;王芙蓉等[52]以运输成本、端点可变成本、运输时间、船货在港停留时间、办理的便捷性、线路通畅程度、货物损失程度七个因素为评价指标,建立了煤炭运输路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内蒙古东胜―江苏南京的煤炭运输路径三种方案的优劣;吴仙丹[53]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建立了海铁联运网络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信息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度法融合得到了各风险指标的权重值,并通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模型及评价方法对山西煤炭海铁联运网络进行了风险评价。
三是对海铁联运企业及企业间的作业流程、合作模式等的评价。汪涛[23]研究了基于多Agent的海F联运结盟企业优选流程,提出了包括29个指标的优选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组合方法的优选模型,同时,还总结了结盟企业间的利润分配模式,建立了投入和风险因素指标体系;边可等[54]针对现有海铁联运作业流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物联网技术优化了海铁联运作业流程,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有无对比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应用物联网技术前后海铁联运的作业流程。
3 总 结
海铁联运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方式,可以促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是实现货物运输无缝衔接的重要手段,对港口企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快速发展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在实际运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和评价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海铁联运涉及面比较广、环节比较多,同时相关数据的获取难度较大,导致目前对海铁联运相关的评价研究,尤其进行总体评价的研究较少。随着海铁联运发展越来越成熟,企业对其生产管理、运输组织以及总体运营效率等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这些方面的决策和评价方法也将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赵严,何世伟,黎浩东. 水铁联运发展模式及其运输组织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0(6):23-26.
[2] 汤震宇. 集装箱海铁联运枢纽现状与发展策略[J]. 集装箱化,2009,20(2):6-11.
[3] 张剑秋. 煤炭水陆联运中值得研究的几个问题[J]. 综合运输,1995(1):32-33.
[4] 尹一白,周丽娟. 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面临的发展问题与解决方案[J]. 航海,2016(4):76-78.
[5] 王杨. 欧盟国家集装箱海铁联运经济组织模式及其启示[J]. 综合运输,2012(11):82-87.
[6] 吴星星.“一带一路”政策下我国海铁联运的发展对策研究――以宁波港海铁联运为例[J]. 航海,2016(1):63-68.
[7] 秦磊. 基于SWOT分析的宁波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策略[J]. 港口经济,2016(5):25-28.
[8] 刘桂苹. 浅析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及对策分析[J]. 劳动保障世界,2016(26):54-56.
[9] 苏德勤,屈玉斌. 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及发展展望[J]. 中国港口,2005(12):28.
[10] 王军. 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机遇与举措[J]. 港口经济,2015(11):48-50.
[11] 陶学宗,吴琴. 南昌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及对策[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6,38(10):22-25.
[12] Violet Rosa. White Paper Auto-id center Fuda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microelectronics[J]. RFID in China, 2003(10):176-203.
[13] 王凤山,冀春贤. 依托海铁联运发展无水港的探析――以宁波港为例[J]. 时代经贸,2011(33):150-151.
[14] 徐琳,陈宁,杨阳. 福建省无水港及海铁联运通道规划研究[J]. 交通企业管理,2010,25(10):40-42.
[15] 徐行方,刘诣安. 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通道运能适应性分析[C] // 全国交通运输领域青年学术会议,2007.
[16] Jansen B, Swinkels P, Teeuwen G, et al. Operational planning of a large-scale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system[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4,56(1):41-53.
[17] 叶国庆. 海铁联运港站间集装箱运输组织一体化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18] 程家兴. 基于动态集装箱班列开行方案的海铁联运衔接可靠性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19] 张述能. 铁水联运港站集装箱运输组织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0] 王斌斌. 洋山保税港区海铁联运流程优化研究[D]. 上海: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1] 丁伟. 物流联合运输协调管理机制研究――以广西西江流域水铁联运为例[J]. 贵州社会科学,2011(6):97-101.
[22] 方琪根. 铁路与港口集装箱联运组织模式与方法研究[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6,16(2):31-36.
[23] 汪涛. 集装箱海铁联运企业结盟对策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4] 韩佳睿. 铁水联运信息平台分析与设计[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5] 陈霜霜,贾春梅. 基于国际强港战略背景的海铁联运信息化建设探析[J]. 宁波经济,2013(10):11-13.
[26] 李大勇. 海铁联运口集装箱码头的现状和信息化方向[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15):112.
[27] 史洪涛. 集装箱铁水联运信息化问题及对策建议[J]. 中国港口,2012(7):41-42.
[28] 郭文帅,荣朝和. 综合交通运输研究综述[J]. 经济问题探索,2013(10):170-176.
[29] 毕国通. 车辆路径问题及其优化算法研究综述[J]. 物流科技,2016,39(6):95-97.
[30] 刘云忠,宣慧玉. 车辆路径问题的模型及算法研究综述[J]. 管理工程学报,2005,19(1):124-130.
[31] 高攀. 港口集疏运系统优化研究综述[J]. 卷宗,2015(8):443.
[32] Fan L, Wilson WW, Tolliver D. Optimal Network Flows for Containerized Imports to the United State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10,46(5):735-749.
[33] 何静,孙有望,刘小卉,等. 我港口海铁联运经济运距及合理分担率研究――上海洋山港海铁联运实例研究的启示[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6):67-68.
[34] 魏众,申金升,黄爱玲,等. 多式联运的最短时间路径―运输费用模型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2006,8(8):61-64.
[35] 刘涛,王际逊,陈丽芬,等. 环渤海地区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经济性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30(1):4-6.
[36] 宓为建,秦祝张晓华,等. 海铁联运集装箱装火车作业配载问题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3):113-116.
[37] Bostel N, Dejax P. Models and algorithms for container allocation problems on trains in a rapid transshipment shunting yard[J]. Transportation Science, 1998,32(4):370-379.
[38] 孙国卿. 海铁联运运量预测与效益研究[D].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9] 张琦. 内陆中转型铁路枢纽集装箱海铁联合运输组织理论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40] 汪辉. 南京港物流水铁联运发展评价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1] Pattic Nierat. Market Area of Rail-truck Terminal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1997,31(2):109-127.
[42] Yevdokimov, Y. V. Measuring economic benefits of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J]. Transportation Law Journal, 2000,27(3):439-452.
[43] Milan Janic. Modelling the full costs of an intermodal and road freight transport network[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2006,121:33-34.
[44] 刘美伦. 基于物联网的中铁集装箱海铁联运效益评价体系的研究[D]. 大连:大连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45] 吕红霞,陈冰洋,柏斌,等. 铁水联运港口站运营管理绩效评价研究[J]. 物流技术, 2013,32(23):107-109.
[46] Hamed Mahmudi, Peter C. Flynn. Rail & Truck Transport of Biomass[J]. 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2006,3(1):88-103.
[47] 黄菲茜,林玉山. 基于低碳经济的集装箱海铁联运效益分析[J]. 物流经济,2011,33(5):45-50.
[48] 孙人杰. 基于低碳经济的集装箱海铁联运效益研究[D].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9] 范燕. 基于低碳经济的宁波港海铁联运效益分析[J]. 市场周刊,2015(4):33-34.
[50] 陈冰洋. 铁水联运港站生产管理评价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51] 刘勇. 集装箱铁水联运中的铁路疏运组织优化模型和方法[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中国吉林森工集团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区,降水量丰富,土壤肥沃,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总经营面积134.8万hm2,有林地面积120.4万hm2,活立木总蓄积1.69亿m3,年生产木材89.3万m3,作为国家重要商品材生产基地,以培育、经营森林资源、木材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和林特资源综合开发为主。随着天保工程和森林分类经营的深入实施,在木材和林产品需求与生态需求之间矛盾日益僵化的形势下,在商品林区大力营造工业原料林、提高林地生产力,林业产业化经营成为缓解森林采伐压力,保护生态公益林的必要手段,同时也促进了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林区。
一、绪言
吉林森工集团是中国国有林区开展森林集约经营试点最早的企业农业论文,相对于中国南方集体林区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建设起步较晚。1995年-2000年实施了用材林集约经营试点建设阶段,工业原料林建设是其中的一部分,分为皆伐迹地营造工业原料林和杨树中幼龄人工林改培为工业原料林两种方式;2003年-2006年集团实施了工业原料林试点建设阶段,该阶段阶段全部为皆伐迹地营造工业原料林1(柏广新,2009)。集团现有杨树工业原料林面积9114.5hm2(商品林区),蓄积53.5万m3,平均hm2蓄积58.7m3。其中:幼龄林面积428.5hm2,蓄积3.5万m3;中龄林面积796.8hm2,蓄积5.7万m3;近熟林面积1707.3hm2,蓄积17.0万m3;成熟林面积1979.2hm2,蓄积22.6万m3;过熟林面积266.1hm2,蓄积4.7万m3。应该特别指出,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建设位于各林业局商品林区内植被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各种环境因子适合树木生长和营建短周期杨树工业原料林,工业原料林建设在高产出木材的同时也改善了生态环境2(杨树速生丰产林考察组,2001)。
随着天然林的锐减与人工林建设的发展,对人工林经济效益的研究不断发。国外多用一般均衡模型与不同种类人工林生产经营活动效率来计量其经济效益;国内主要集中于南方集体林区人工林经济效益分析,国有林区由于思想观念、配套机制滞后,工业原料林建设地区规模有限,进而导致工业原料林建设经济效益计量处于初级阶段。王炳南3等(2008)对南方集体林区案树不同无性系树种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价,此文以案树不同性系树种分类通过计算成本、年利润等指标分析讨论人工林经济效益。柏广新4(2009)年运用林木市场成熟理论结合其基层工作经验和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在经济学的基础上,通过区分不同森林成熟龄提出森林市场成熟理论,实证部分通过工业原料林生长仿真数据求轮伐期用四种方案对工业原料林分析经济效益;本文拟结合集团工业原料林建设现状,在细化单位公顷工业原料林单位轮伐期内经营活动与深入林区调研获得试点数据的基础上设计符合吉林森工集团国有林商品林区工业原料林建设的效益模型,从多角度考虑其经济效益。
二、经济效益模型
本文拟运用投入-产出经济效益模型构建适合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经济效益核算的经济模型。投入产出法是用来研究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数量经济方法,由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创立,他先后发表了《美国经济制度中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美国经济结构研究》阐述“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发展,1973年Leontief由于从事“投入产出分析”获得第5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论文下载。下文将结合投入-产出法总利润等于总产出扣除总投入的基本思想和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试点及发展现状对经济效益模型进行设定。
(一)模型假设及符号说明
本文假设工业原料林过程中最求利润最大化原则,遵循高投入高产出的经济目标。为研究方便,假设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轮伐期为15年,且在第7年进行抚育伐农业论文,第15年主伐;工业原料林建设不考虑林地地租,即地租为零。
(1)设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建设投入为Iij,表示第j年第i项科目木材建设投入,其中A表示期初投入,A1为整地费用,A2为苗木费用,A3为植苗费用;C表示期中投入,期中C1为补植费用,C2抚育费用,C3掰芽修枝费用,工业原料林在造林后第2年掰牙;C4包括预防病虫害、火灾、偷伐、盗伐在内发生的年例行管理费用且每年只进行一次病虫鼠防治,主伐前1年结束,C5施肥费用(包含肥料与施肥工费),Iij=Aij+Cij;
(2)设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木材产出为Gij(G为目标林地蓄积X与相应出材率z乘积),表示第j年第i项科目木材产量,且包括期初现有林采伐、抚育间伐、主伐、采伐剩余物四部分,其中G1表示现有林采伐木材产量,G2表示抚育间伐木材产量,G3表示主伐木材产量,G4表示采伐剩余物木材产量,G= X·z ;
(3)设Kij为采伐生产成本,表示第j年第i项科目木材采伐成本,S1为现有林采伐单位成本,S2为抚育间伐单位成本,S3为主伐单位成本,S4为剩余物采伐单位成本,此处主要是指木材从活立木到伐倒木过程中发生的采伐人工费用与从伐倒木到可销售的原木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如伐后运输费、加工费、销售运输费、营销费用等项目Kij= Sij·Gij(i=1,2,3,4;j=1,2,3,…15);
(4)设木材销售收入为Rij,表示第j年第i项科目木材销售收入,P1表示现有林采伐木材价格,P2表示抚育间伐木材价格,P3表示主伐木材价格农业论文,P4表示采伐剩余物木材价格,为简化模型,我们假设所有木材价格均为含税价,在计算过程中不再考虑木材税收问题,Rij=Pij·Gij(i=1,2,3,4;j=1,2,3,…15);
(5)根据吉林森工集团森林经营方案与1995-2005年集团工业原料林试点,国家林业局2009年出台新的育林基金征收标准为从原15%降为10%,若假设育林基金为Tj,Tj=0.1R
(6)设吉林森工集团总利润为V,总利润为总收入扣除生产销售成本、建设投入、育林基金;Vj为集团在第j年利润收益;
(7)设r为银行同期利率,资本增长以利率为r的速度增长,则n年后的资本价值为Vn与现值V0的关系为复利关系,Vn =V0(1+r)n ;
(8)设NPV为资本净现值,NPV为资本毛收入现值扣除支出现值5(KlempererW D,2003),表示投资者在一定收入、支出及贴现率r时对现阶段投资的一种衡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