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4 11:36: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宪法教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你是否有过童年的发现,将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甲:我发现蜗牛爬行后的地方都会留下一条延线。
学生乙:我发现小鸟在睡觉时一会儿睁眼,一会儿闭眼。
学生丙:我发现了彩虹。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作者的发现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全文。思考:童年时“我”发现了什么?
(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祸患:灾难。
不由自主: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绞尽脑汁:费思虑,费脑筋。
眉目:事情的头绪。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
困窘:为难。
驱逐:赶走。
3.按照课文的不同内容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主要讲了“我”在九岁时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然而这一发现却给“我”带来了惩罚。
第二段(3—13自然段)“我”在睡梦中发现自己总在翱翔,问过老师后仍没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观察,思考发现了人类进化的规律。
第三段(14—19自然段)四年后,在生物课上当老师讲到人的起源时,“我”想到了自己的发现便笑出了声。老师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便把“我”轰出了教室。
三、细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内容。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翱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足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他善于观察,喜欢问为什么,并有着执著的精神。)
3.课文最后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试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师简介有关史料:
布鲁诺热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布鲁诺为了他的发现,为坚持真理而献出了生命。
(2)学生简介他们收集的资料。
4.通过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宪法学作为以宪法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探求宪法与活动规律为己任的专门学科,是高等学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法律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设法学专业的学校在法学教学中的14门核心课程之一。由于宪法学具有与一国的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特点’一,因此很多人将它当作一门没有案例的部门法学。这在很大程度仁束缚了授课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因此长期以来形成了满堂灌理论的授课方式。课堂气氛一潭死水,学生也误以为宪法学“法味不足,大而不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只有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恰当、灵活的引人案例教学,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时至今日, 宪法规范的直接效力已成为世界性的一项惯例。但在我国, 由于宪法适用还没有形成为制度, 宪法规范的生活化程度比较低。这样的现状给宪法教学案例的选择与运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在我国这些年的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个案, 如“齐玉苓受教育权案”、“孙志刚案”等等, 这些个案对宪法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首先,宪法个案的出现反映了社会主体宪法意识的觉醒。总结诸多宪法个案, 可以看出宪法个案的发现普遍是由公民个人提出的,这为宪法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宪法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次, 宪法个案的出现反映了国家与公民之间关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虽然宪法个案的表现形式各异,但多数个案是在强大的公权力与微弱的私权力之间的对抗与抵制中出现的, 标志着以公权力为主体的高度一元化的社会结构向公权力与私权力相互平衡的社会结构的转型。最后, 宪法个案是在宪法制度与社会现实之间发生激烈冲突的环境中出现的, 凸现了宪法实现机制的缺失。当人们存在具体的利益诉求时, 往往会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寻找解决途径。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不同在于其最重视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包括法律知识能力、职业思维能力和驾驭法律信息资源能力, 而不仅仅注重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它更强调法律知识与专业技巧的紧密结合, 致力于启发学生应用法律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应该明确案例教学不仅仅是针对基本权利的案例教学, 要扩张并确定案例范围。虽然现实中大多发生的案例都有关公民的基本权利, 但这并不意味只有基本权利部分才能运用案例教学, 宪法的基本理论和国家机构部分仍可以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如讲国家结构形式时就可以结合德国第一案“西南重组案”来讲述。如在讲述宪法的第三人效力时, 可以结合中国司法审查第一案“齐玉苓受教育权案”, 来探讨宪法在公民和公民之间的法律效力。
其二、选择宪法案例是进行宪法案例教学的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工作。宪法案例相对于民法案例和刑法案例而言, 具有案件复杂, 范围广泛等特点。一个宪法案例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而且与其他案件相比, 宪法案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且往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价值观与历史特点。
首先, 选择的宪法案例必须具有可教学性, 要紧密围绕宪法教学工作来选择, 因此应严格按照《宪法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结合每一个章节的教学内容, 选择能够说明教学内容的典型案例。
1、首先要把地面和墙表打扫干净,因为只有清扫干净地面和墙表,这样安装的踢脚线才不会出现有空隙的现象。
2、踢脚线需要依附在整个墙表上面,所以必须要采取打孔的方式将踢脚线稳固在墙表。
3、打孔距离不能相隔太远,不然对踢脚线的禁锢起不良影响。
4、打孔的孔距一般在100cm左右一个,同时对于打孔的深度一般在5CM左右是最佳的,太深的孔也是会对整个墙面造成一定的影响。
(来源:文章屋网 )
(一)案例教学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人本身的一种完善,是人从不完善走向文明、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思想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种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挥得好,教学效果就好;发挥得不好,教学效果就差。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首先要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适当的教学法,例如用案例引路,用事实传道、授业、解惑,教学收益会比较高。比如在保险学的授课过程中讲到人身保险的有关内容时,给学生提供一些涉及其自身利益的案例(人身意外伤害险案例、健康保险案例等),从而使学生于实例中切实感受到保险学教学不仅是课程学习的需要,也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这样一来,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便不言自明了。
(二)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接受了教师的知识传承之后,能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教学的基本目的之一,尤其是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而言。保险学是金融及保险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高职高专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基本的保险理论、保险合同基本原则以及保险公司基本经营管理方法,是一门集方针与业务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的应用课程。如果在授课过程中仅凭教师课堂上进行理论讲解,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的。而且,单纯的讲授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单调而紧张的状态,容易产生枯燥感,更谈不上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而通过实施案例教学法,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引下充分调动大脑去思考,一方面要阐述和讨论自己的分析判断,同时又要倾听他人的意见。这就给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意见和进行思维创造的机会,改变了单纯进行保险条款讲解的枯燥感和抽象感,将保险原理还原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案例教学法可以及时反馈信息,促进教与学的双向交流。案例教学是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方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向传递信息的方式,使学与教都处于教师、学生及案例所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体系之中。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并能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深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提出的多角度的观点可以发现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督促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考虑问题更全面、更细致。[]
二、案例教学法在保险学教学中的应用心得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和人才价值观念日益发生着变化,用人单位选择人才时更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及技术应用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主要以培养社会建设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致力于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意义尤其重大。就保险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而言,相应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是案例教学。保险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学生接受的角度来讲,如果教师只是介绍抽象出来的理论和既定的保险条款,而不是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会给人枯燥空泛的感觉,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看,案例教学是学生了解现实问题的重要媒介,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促进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如果能与讨论、角色模拟等形式相结合,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要想使案例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事情:
(一)案例选择要适当。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案例的选编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关键点。一般来说,选择案例要考虑案例的典型性、真实性和分析价值等要求。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应当是学生已经学过或即将学习的知识,这样才能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才能使学生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比如在保险学的教学过程中保险合同是该课程研究的重点,涉及大量重要的基础概念,并且保险合同内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讲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先是给学生提供一些已经填写好的保险合同(有规范的,也有不规范的),然后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考虑一下,如果自己是一个有风险防范意识的人,在同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时,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提出他们的见解后,再引入话题:这个考虑过程看似简单,其实里面包含了很多内容。因为保险双方当事人所处的利益位置不同,签订合同时所关心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而且,一份保险合同包括的内容很多,有保险合同的主体、客体以及保险条款等等。那么这些内容又包含了许多小的方面,这也正是保险合同这章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该次课的学习兴趣就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高了。
(二)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案例教学不是孤立存在的,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而案例教学有利于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保险学不是完全的实验课,它必须要先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概念和方法,然后进行实务性的学习。如在讲述“保险的基本原则”一章时,有这样一个案例:张某将其汽车投保了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后该车坠崖落水。事故发生后,张某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经过现场查勘,按推定全损理赔。张某看到采购货物的现金还在车内,就将残车以一定的价格转让给王某,双方约定:由王某负责打捞残车,车内现金归张某,残车归王某。残车被打捞起来后张某和王某按约行事。保险公司知悉后,认为张某未经保险公司允许擅自处理此残车是违法的,遂成纠纷。对于这个案例而言,一定是在相关概念都讲授完备的基础上,再组织案例分析。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概念,比如推定全损、损失补偿原则的基本要求、物上代位的含义等都不理解的话,就很难对该案例作出一个合理的全面的判断。
成功的案例教学是在讲解基本理论时,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明确地认识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把生动的案例与理论知识融为一体,巩固学生学习的基本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的案例教学实施方式。案例教学的实施方式有很多具体的形式,比如课堂讨论法和讲解分析法等。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章节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在讲授“企业和家庭财产保险”一章时,由于该章主要是关于财产保险的险种介绍,实务性较强,所以主要采用课堂讨论、保单分析等形式授课,即在学完各类条款内容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参考老师给出的案例资料,开展课堂讨论,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在讲授“保险的基本原则”一章时,由于该章内容是保险基础理论的核心部分,涉及大量重要的基础概念,要学生一下子通过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作出准确回答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就采用讲解分析的方法。讲到一种保险原则时,先把该原则的含义、基本内容、需注意的关键点讲解清楚,然后引入相应的案例。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除讲清案例的背景、经过、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外,教师也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讨论。在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也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克服怕羞、怕说错的心理,师生共同打造既严肃又活泼的学习氛围。
三、关于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思索
案例教学法由于其自身的优越性,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要使案例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加以注意:
(一)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定位。在不同的案例教学实施方式中,老师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比如在使用讲解分析法时,老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在课堂讨论法中,老师要把表演的舞台尽可能的放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既要善于引导学生,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也就是说一方面要避免出现“冷场”的现象,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话题范围不要过于宽泛,使课堂讨论始终围绕案例进行,以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深化。
(二)若使案例教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具要准备案例,又要运用理论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理解,有时也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就保险学这门课程而言,就是要求任课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保险业务实例。保险纠纷的处理很多情况下是涉及到法律的应用的,如果老师对保险实务的发展变化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更新都不能准确掌握的话,那么在组织案例教学的时候很容易陷入就事论事的误区。
总而言之,案例教学是保险学讲授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外大学的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我们应借鉴先进的经验,加大保险学案例教学的比重,提倡互动式案例教学,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讲解,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的掌握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摘要:通过对案例教学方法的剖析,从做好对案例的选择、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以及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确定案例教学的方式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在保险学这门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案例教学;保险学;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先强,童本立.高等财经教育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每个人因为社会环境不同和家庭教育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性格,在面对外界刺激时所表现出来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但弑亲案件中至少有两点是趋同的:一是家庭长期积怨无法沟通,得不到化解,因此凶手会长期存在犯罪想法、犯罪心理斗争和犯罪前的准备行为;第二点则是,弑亲案件中的凶手一般都是30岁至40岁的中青年人,且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
中青年男人一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一旦家庭内部因为经济、就业、学业、医疗、养老等问题产生矛盾,往往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不及时进行疏导,轻则产生一些情绪问题,重则引发暴力冲突,个别性格比较极端的人则会选择犯罪的方式去发泄。
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面对压力时选择沟通的几率会比较大,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准也有一定的正比关系,也就是自我道德束缚能力会高一些。但是即便如此,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如果遇到压力不会自我疏导,也会产生情绪问题,随着时间的增长就会积怨成疾,如果再加上性格的偏执极端,同样会作出极端的方式去弑亲。
目前弑亲案在杀人犯罪中所占比例非常大,苏州某县3年内发生17起杀人案件,其中弑亲案件5起,占到近1/3。很多犯罪人员因为受家庭教育影响,形成了有缺陷的性格,或者遭受了家庭暴力后就认为暴力是解决家庭问题的最佳途径,这一点导致了成年后自己面对家庭矛盾时的过激行为;其次,家人之间长期压抑缺乏有效沟通也是弑亲案发生的重要原因。
要有效地防控弑亲案件发生,除了加强法制教育,还要在两个方面加强教育和干预。一方面,提高家庭教育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倡导家庭内部沟通,相互之间加强信任和理解。对于性格已经形成缺陷的人,只能避免和防范,但避免和防范的最重要渠道仍是彼此了解、理解、信任。
(摘自《新京报》)
【链接】六岁前对孩子说“不”!
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应该说《道路交通安全法》与《保险法》存在着不太衔接的地方,与现行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条款、保险理赔体制等更有很多的矛盾和冲突。
一、抢救费用的矛盾
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条规定看,在抢救交通事故受害人时,根本不需要也不可能首先确定被保险人是否承担民事责任,更不可能确定被保险人是否承担保险责任、应赔偿的保险金数额等。而无论如何,保险公司都要按照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保险金额,首先把钱拿出来,用于抢救人命。这体现出国家保障人权、维护人民人身安全的立法本意,但是与现行《保险法》恰恰相反。
《保险法》第五十条规定:“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无论从法律规定还是实践运作来看,都要首先确定被保险人对受害人依法应负的民事赔偿责任,才能计算出保险公司应当赔偿的保险金数额,然后保险公司再拿出钱来赔偿受害人。
如果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那么受害人就有权要求保险公司立刻拿出钱来救命,但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恐怕都没有这样操作过,其内部审核、批准手续不可能那么迅捷。一边是刻不容缓,一边是毫无准备,可想而知纠纷必会集中爆发。
二、保险金额与保险赔偿金额不一致的矛盾
《道路交通安全法》里使用了“责任限额”这个词,这个词并不是《保险法》中的概念,我们可以理解为“责任限额”就是指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保险金额,可是这就会产生冲突:即第三者责任保险中,保险金额往往与保险公司实际赔偿额存在差距,谁又来承担这部分差距呢?
现代物流成为了社会各行业的货物运输枢纽,无论是大型企业之间的货物运输,还是个人的网上购物,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持。在此影响下,高职院校抓住时机,纷纷开设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而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其在现代物流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以进一步提高现代物流教学的总体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的主要内涵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案例为载体,基于一定教学目标,而选择某个实际业务项目作为教学案例,并结合相对应的专业理论知识来进行现场组织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主要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为特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质。当然,也有不少学者提出,案例教学是以教师课前所预备的案例为主线,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个人自学、小组合作、班级讨论等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深入掌握理论知识,发展自身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现代物流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所教的知识内容,把实际案例作为基本教学素材,让学生在课堂组织中对案例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根据自己的判断来提出个性化的见解和决策,以增强学生学习现代物流管理知识的理解。
二、采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中要选择适合课题的案例。教师所选择的案例,要示所教课题及其内容而定,并对所选择的案例进行加工改造,使之适合课堂教学。同时,对于案例所针对的教学对象,教师所选择的案例还需具备引导、启发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动脑,从而逐步发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譬如说:在强化学生对于一些原理概念等基础性知识的掌握时,就应该选择一些简单的、通俗易懂的典型案例。
2.教学中应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放手,逐步提高。针对现代物流教学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时,应通过案例的讲解或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而教师从旁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由具体案例接触到基础理论的理解,从基础到深层次的知识,逐步掌握,逐步接受。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掌握现代物流知识与技能,并能积极自主探索,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在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后,教师就可以逐渐分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把案例和理论知识融合起来理解,理解掌握现代物流理论的实际应用。
3.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对于高职院校的现代物流教学来说,其所培养的目标和服务面向和地方高校是有所不同的。为此,高职院校在引入案例教学时,要针对自身实际,在课堂教学形式的沿用方面力求多样化,尽最大程度发挥案例教学功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例如:为了重点突出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采取“1对3”或“1对5”的“小组课”形式开展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增强交流,学会如何与他人打交道,如何合作,如何解决矛盾,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在现代物流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案例选择的前期阶段,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现代物流教学来说,必须要先做好案例选择的前期工作,才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落实教学工作。为此,教师应针对物流教学的实际需要,精心搜集相关案例作为教学应用的根本条件。教师所应用的案例教学不应是单纯的“案例分析”,而是应该把案例设计成一个问题情景,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从而深入理解案例的内在意义,使学生主动扮演案例中的角色,通过实际增强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讲解《现代物流基础》中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运作过程及应用价值等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选择学生都广为熟知的沃尔玛公司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在此之前,教师可以先对沃尔玛公司进行介绍,然后再对沃尔玛的运作情况,包括各个物流节点、供应链管理模式等进行深入介绍。在学生对沃尔玛公司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以此为案例引入课堂,并把全班同学分成五组模拟扮演:生产商(如保洁公司——沃尔玛的上游企业),供应商(美国东部工厂-保洁公司的包装材料),分销商(沃尔玛公司),连锁超市(世界各国的沃尔玛连锁店)和消费者。让学生对整个商品的物流过程进行模拟操作,在模拟的过程中教师要从旁指导和点拨,并注意让学生进行扮演角色的转换,从而让每位学生都能熟悉商品物流过程各个环节的操作程序。相信在这种案例模拟的实践操作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激发,不仅能熟练掌握物流的运作程序和注意事项,还能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案例分析的中期阶段,积极组织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法还包含了对相关现代物流理论知识的分析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引入案例和学习案例后,组织学生积极进行课堂讨论,而小组合作是促进学生积极进行讨论较为可取的学习方式之一。为此,教师可以在进行分组之前,对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和能力素质开展学情调查活动,并将其作为一个鉴定依据,以此为基础把班级内的学生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层次主体。然后再在分层的基础上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学生整体学习能力是一致的,这样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的交流、合作与学习,也便于小组与小组之间开展良性的竞争。首先,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对案例进行仔细分析,并针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看法。接着,各小组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总结出案例的主要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最后将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一一发表出来。以“客户要求赔付”案例为例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先给10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再请小组代表对自己的讨论进行总结。由于案例并不存在固定式的讨论方向,每个小组所讨论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一些小组会把重点放在物流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上;有些小组会把重点放在如何追求整个物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上......在学生的第一次讨论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再给10分钟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生活经验及知识水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把自己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牢固结合起来。
3.案例考核的后期阶段,进行案例学结。所谓“学以致用”,现代物流案例教学,意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并运用到解决实践问题的实践之中。为此,教师应在案例分析结束后,带领学生对案例中获得的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从“问题解决能力”上升到“知识建构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就学生对案例的最终讨论结果进行科学评价和点拨,让他们明确自己在案例中所学到的知识有哪些。最后,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对自己在案例中的所学、所得进行深入思考,把自己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高度融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大环境,高职现代物流教学能否赶上时代的列车,已成了有关教学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通过案例教学法在现代物流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有效脱离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束缚,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还能够有效地解决理论和实践教学比重把握不良的问题,使现代物流教学真正实现使学生职业能力和知识水平共同发展的目的。
作者:王伟 单位: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及特点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情景案例为基础的双向互动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老师把相关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案例。通过案例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并让学生模拟案例中的角色进行讨论。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能够对在案例模拟中运用到的知识进行快速的吸收并消化。此外,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对问题去主动和老师与同学进行探讨和交流,让学生对案例涉及的问题能够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因此,案例教学法对会计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主要有:(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案例教学法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发表个人的观点。(2)指导学生把理论知识变成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重视实践的重要性,让学生重视实践能力的作用。(3)互动交流式课堂。案例教学法由老师提出案例,学生根据案例进行思考,然后再进行交流观点。因此,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并与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使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满堂灌”转变为互动交流式课堂。
二、现代会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积极意义
会计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所以采用了案例教学这一先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与以往的“讲授灌输”式会计教学方法相比有很多的优势,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在现代会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积极意义主要有:
(1)案例教学法,便于学生对会计教学内容的理解。
在案例模拟中,学生根据情境模拟的不同角色可以使学生快速地理解该会计角色所包含的会计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使得学生通过案例对会计理论知识有了生动具体的理解,使得会计教学中的难点容易理解。
(2)案例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形成互动式课堂。
以往的会计教学方法只重视单向灌输,不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是一种单项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就是对案例进行讨论,在进行案例模拟的时候,学生会对案例中扮演的会计角色进行分析、讨论以及争辩。在案例模拟过程中,学生就会主动地参案例的探讨,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与老师和学生进行互动。从而,教学课堂就由以往的单向灌输式转变为互动交流式。
(3)案例教学法,可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由于案例分析需要学生具有较为熟练的理论知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等,因此,与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会计综合素养。
三、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1)课前准备好合适的会计案例,设计案例问题。
采用案例教学法是为了让学生对会计教学内容有生动具体的认识,并能够熟练的掌握会计教学内容。因此,在课前,老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会计教学案例,并设计较为贴切的案例问题。
(2)引导学生对案例的内容进行探讨。
案例讨论是该种教学方法实施的关键。因此,精心准备好会计案例以及案例问题以后,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因为学生是整个会计案例教学中的主体,只有学生自己主动去探讨和研究,案例教学法才能够发挥出其实际的作用。
(3)对学生的案例讨论情况发表评价。
在学生讨论完案例以后,老师一定要及时的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作出评价,给出评判,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与优点。在作出评价以后,老师还要对该案例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该案例中所涉及的会计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从而让学生能够及时地吸收与消化所涉及的会计教学内容。
四、采用案例教学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1)选取的会计案例要真实客观,具有多样性。
因为会计案例的选择是为会计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选取的会计案例应该联系具体的实际情况,真实可信。同时,选取的会计案例不能够主观想象,而是要客观具体,与实践相联系。此外,为了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去思考案例内容,对案例内容进行探讨和分析,选取的案例还要具有生动性、多样性。
(2)会计案例的选用要具有针对指导性。
如果选取的会计案例对会计教学来说毫无针对性和指导性,那么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就失去了意义。因此,选取的会计案例一定要针对会计教学内容,具有客观真实性,和会计教学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选取的案例还要对学生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要能够发挥会这种教学方法的作用。
(3)合理定位案例教学法下的师生关系
以往的“讲授灌输”式教学方法下,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负责接受和吸纳知识。而案例教学法则是把学生作为主体,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体现。在案例教学法中,老师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学生是讨论的主体,极为重视学生的主动讨论过程。因此,采用案例教学方法一定要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定位好。
结语:
目前,社会经济在迅速的发展,企业对会计管理人才的要求也逐步的提高。因此,会计教学任务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出满足现代企业要求的综合型会计人才。而传统的会计教学采用“讲授灌输”的教学方法,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不能够适应目前会计教学的实际需要,培养出的会计人才满足不了现代企业的需要。因此,必须对以往的会计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改革,运用先进的会计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会计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学习具有主动积极性以及参与性,提高会计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得学生的会计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从而培养出符合现代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作者单位:南京市下关中等专业学校)
近几年来,我们围绕县委、县政府“保稳定,抓经济,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预防和减少他们重新违法犯罪,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领导,抓好“三个落实”:一是落实机构。县成立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协调小组,由县委分管政法工作的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县人大副主任、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依托在县司法局。各乡镇(场)也相应地成立了工作协调小组及办事机构,在村(社区)委会中建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全县各级现已成立安置帮教机构17个,建立帮教小组192个,确定帮教人员371名;二是落实责任。把安置帮教工作列入责任书(状)的重要内容,通过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县、乡(镇)、村帮教小组工作责任网络,并实行“三包”,即包帮助安置、包考察教育、包思想转化。三是落实经费。近年来,我县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每年仍挤出1万元列入县财政预算,确保这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把好“两道关口”
(一)把好接茬关。做到“五个及时”:一是及时造册建档,收到监所寄发的通知书后,县安置帮教办随即通知有关部门做好接茬准备工作。在接茬时,对其在监、所的表现情况,家庭状况作了详细的记录,为今后开展安置帮教工作准备了资料;二是及时家访,释解人员回家后,村(社区)帮教领导小组随即指派帮教人员到其家中进行家访,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动员其家人共同做好思想转化工作;三是及时进行法制教育,通过赠送法律常识读本,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促使他们遵纪守法;五是及时制定和落实帮教措施,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二)把好安置关。主要采取三种安置形式:一是回乡安置,对家住农村的回归人员,由村一级帮教小组具体负责落实责任田,让他们有地可耕;二是回原单位安置,对部分刑期较短,罪行较轻,改造较好的刑释解教人员,服刑前有单位的,释放后一律由原单位接收安置;三是鼓励自谋职业,对一部分一时找不到工作的人员,尽量为他们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从事个体经营。
三、强化“三项管理”
(一)专项管理。县司法局每年组织人员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一次排查清理。一是认真清查。将清查出来的人员与监所提供的人员名单进行核对,不一致的,进行再次清查,经过反复排查核实。二是规范排查。全县统一下发《刑释解教人员排查清理工作统计表》、《人民调解安置帮教工作台帐》,进行登记造册、分类梳理、回访考察,全面掌握了全县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情况。三是突出重点。把原确定为重点人口管理人员和漏管脱管人员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二)规范管理。及时给基层司法所制定下发了《拜城县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制度》,对有关工作机构的职责、制度和要求予以明确。
(三)重点管理。把抓好刑释解教人员的排查清理工作与清理整顿出租房屋和“严打”斗争有机结合起来。对参与经营和长期在特种行业、娱乐场所活动的刑释解教人员,责任区民警结合日常治安管理,逐一将这一部分释解人员纳入重点管理对象,对那些可能危害社会治安实施犯罪的刑释解教人员,及时报告公安部门。
四、落实“四条措施”
一是更新观念。由以政府行为为主逐步转变到全社会共
同关心,做到“三不”、“四个一样”,即不嫌弃、不歧视、不纠缠旧罪过;政治上一样对待,经济上一样支持,工作上一样信任,生活上一样关心。二是政策扶持。全县各级、各职能部门根据本地、本部门的实际,积极为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提供便利条件。如县劳动就业部门对刑释解教人员采取提供就业信息、培训劳动技能、减收免收劳动就业信息费、管理费、培训费等办法,使一大批释解人员重新找到了工作。三是技术扶持。我县各乡镇(场)安置帮教协调小组协调有关部门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开设优质瓜果种植、食用菌栽培、家畜家禽养殖以及药材种植等门课程,今年共培训人员234人次。四是资金扶持。针对部分释解人员回归后因家庭生活困难,发展生产缺乏资金的问题,许多乡镇安置帮教协调小组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通过发放小额信贷等形式,积极扶持他们发展生产,鼓励自强自立。
五、抓好“四个环节”
一是抓早。为了做到把帮教工作向前延伸,县司法局每年都组织人员深入监所开展帮教活动,与在押的拜城籍服刑人员进行座谈,讲解法律知识,激发他们安心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二是抓实。在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中,我县采取县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挂钩乡镇,乡镇挂钩村,村挂钩户,并紧紧抓住农业综合性开发的有利时机,动员帮助刑释解教人员积极参加,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三是抓重点。针对释解人员外出务工增多造成管理难问题,我们一方面采取由乡镇综治办、司法所、公安派出所与驻村干部组成的帮教小组配合,实行定期回访及与其家属探望警示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地促进了这部分人员的思想转化和预防重新违法犯罪。部分曾经参与杀人、伤害、、绑架、放火、爆炸、劫持、抢劫和集团犯罪等的释解人员,确定专人负责,严密防范。
四是抓典型。我们注重培植典型,通过发现典型,宣传典型,让刑释解教人员学有榜样,教有题材,有力地促进了安置帮教工作的全面开展。
今年来取得成绩的同时,在此项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你是否有过童年的发现,将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甲:我发现蜗牛爬行后的地方都会留下一条延线。
学生乙:我发现小鸟在睡觉时一会儿睁眼,一会儿闭眼。
学生丙:我发现了彩虹。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作者的发现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全文。思考:童年时“我”发现了什么?
(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祸患:灾难。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绞尽脑汁:费思虑,费脑筋。
眉目:事情的头绪。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
困窘:为难。
驱逐:赶走。
3.按照课文的不同内容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主要讲了“我”在九岁时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然而这一发现却给“我”带来了惩罚。
第二段(3—13自然段)“我”在睡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问过老师后仍没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观察,思考发现了人类进化的规律。
第三段(14—19自然段)四年后,在生物课上当老师讲到人的起源时,“我”想到了自己的发现便笑出了声。老师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便把“我”轰出了教室。
三、细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内容。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他善于观察,喜欢问为什么,并有着执著的精神。)
3.课文最后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试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师简介有关史料:
布鲁诺热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布鲁诺为了他的发现,为坚持真理而献出了生命。
(2)学生简介他们收集的资料。
4.通过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