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4 17:44:1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A Room with a View)是英国作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于1908年发表的一部小说,描写一位生活在维多利亚时期的英格兰年轻女子露丝的爱情故事,以及生活于沉闷的英国贵族氛围里的青年对爱情的向往。故事发生在意大利和英格兰两地,小说里充满了两地的风景与风俗,格调唯美。1986年此小说改编成影片后,导演较注重在作品中表现意大利和英格兰的风格上的差异:意大利社会相对自由,允许人们表现激情,与压抑、虚伪、刻板的英格兰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而英国社会比较严肃,对人性的压抑比较严重,特别是对上流社会女性有着种种严苛的规则。对女性心灵的压抑更为严重。所以通过在意大利的旅行,青年女性露丝身处于这个浪漫的时空里,她的世界观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她敢于挑战刻板的英国上流社会,敢于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自我,勇敢地退掉了门当户对的婚姻,而选择了反传统的婚姻模式。所以《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既是一部爱情故事,同时也是对20世纪初英国社会的批评的文学作品。
1986年该小说改编成电影《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之后,被评论界一度称为最具有古典浪漫风情的作品。《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以其优雅气质和古典爱情,以及田园诗般的清新唯美,在给观众留下美的享受的同时,也给观众留下了关于爱情和心灵的哲学式思考。
一、露丝的身世背景与爱情观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讲述的是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后期,英国贤淑的美女露丝和她古板的老表姐夏洛特到意大利佛罗伦萨度假的过程。身为上流人士、经济状况富裕的露丝一到宾馆就提出要求,必须要一间能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这才引出了乔治父子主动提出与露丝换房间的事情,也引出了身为铁路员工的青年乔治与露丝的相识。而在后来的游览中,露丝受到惊吓突然晕倒,被在一边的乔治救起,这一次英雄救美的举动,更使露丝对乔治有了深刻的印象。但在此时,露丝的心灵正紧锁于贵族的种种规矩之中,她是不可能超越自己的身份去与一个普通的铁路职工相爱的。作为一个上流社会的女子,露丝一直是在家人精心、特别是老处女表姐的精心呵护中长大,她的一举一动都在家人的掌控中,她很难摆脱家庭所灌输给她的道德标准而去自由恋爱。成年后的露丝一直被所有的社会规则所限定,就像生活在一个用蕾丝花边织成的网里那样,露丝的一切都要循规蹈矩,她要把自己的真性情隐藏起来,在人前做出一幅淑女模样,这从露丝对于宾馆房间的挑剔、就餐时的服装和发型的要求、对食物的挑剔、对人际交往中的苛刻态度就可以看得出。影片里出现的拖在地上的百褶长裙和缀着花边的遮阳伞,装腔作势的贵妇们和道貌岸然的绅士们,就是露丝一生所要面对的世界。这样世界,这样的生活虽然华丽高贵,却又毫无趣味和生机。
评论界一直认为,英国电影都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这与英国人的生活方式、人文风俗有很大关系。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这部电影中也是如此, 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以崇尚道德修养和谦虚礼貌而著称,对道德礼仪的要求近于不人道。那个时代的中上层阶级对于饮食非常讲究,他们从遥远的国度进口各种异国情调的香料、调料,用于精心烹制的食品中,以表现他们的生活品位。维多利亚时代还形成了许多进餐礼仪,盛行下午茶,围绕着这种下午茶习俗形成了特殊的茶文化,高雅的旅馆都设有茶室,茶话舞会更成为一种社会形式,让维多利亚时代的淑女小姐们在那里与男友们会面。这个时期的英国人虽然举止很优雅,可是给人很沉闷无聊的观感。如同一间看不见风景的房间一样,屋里屋外那沉闷无聊的气氛,让人更加渴望那种有着蓝蓝的天空、欢歌的小鸟、怒放的鲜花和肆意生长的野草的美丽视野。
二、露丝爱情观的突然改变
在意大利的旅游,使一直生活在严谨与刻板状态里的露丝看到了鲜活的生活和真正感人的爱情。比如为她们赶车的意大利马车夫,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在马车上与爱人相拥相吻,让这些英国绅士们目瞪口呆,视为有伤风化,却让年青的露丝暗暗羡慕,也启迪了露丝对于新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因此,露丝开始受不了她身边那些装腔作势的人们,这个心里住得下贝多芬的音乐的青年女性,心底的欲望正在升级,她淑女式的长裙已难以遮住心底的激情,于是就在众人流连于佛罗伦萨优美的自然景致时,露丝与乔治相遇在初夏的麦田里,露丝迎接了乔治那毫无头绪的一吻和突然闯进来的粗野爱情。
乔治,本是一个来自于平民阶层的青年,他满身充满生命力的激情,他率真诚恳,喜欢无所顾忌地张扬自己的生命。他会不敲门就大步地走进女士的房间;也会在高兴时爬到树上,大喊大叫一通,让山谷里回荡着自己的声音;他还会在刚刚与露丝的弟弟相遇时,就约定一起去野浴,三个大男人光着屁股在河水里嬉戏,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质,把生命的欢乐推向极致;他更敢于当着夏洛蒂的面,对露丝做出“即使你在我怀里我也要紧紧拥抱你”“只有我才能给你火辣的爱”的大胆表白。所以当他与美丽而有教养的露丝相遇的那一刻,乔治就爱上了与他的生活境况有着天差地别的露丝。乔治寻找一切接近露丝的机会,当他们在麦田里相遇时,乔治不顾一切地冲上去强吻了露丝,正是这一吻,打开了露丝平静的内心,让她心底沉睡着的对爱情的渴望熊熊燃烧了起来。
其实,露丝在内心有着激情的一面,虽然她表面上沉静文雅,但是透过她对贝多芬的激情音乐的喜爱,她对激烈的网球运动的喜爱,她对弟弟那粗放的歌声的赞赏,他敢于在河里野浴这一点,已将她内心的渴望宣泄无遗。露丝的心底是一座热情的火山,只是还没有被唤醒而已。而终于有一天,当一个举止狂放的年轻男子突然到来,露丝的内心的平静马上就被轻易地打破, 她开始摇摆于两种感受之中,在变与不变之中痛苦地抉择着。
影片中的老姑娘夏洛蒂就是一个典型的英国上流社会的老处女形象,她受过正统教育,行为举止都有严格的讲究,因此就成了人们眼中的古怪而刻板的典型人物。作者安排这样一个人物在露丝的身边,就是要用她来映衬露丝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当埃默森先生出于好意,主动声明他和儿子乔治的房间能够看风景,可以换给她们住时,夏洛蒂居然嫌人家要怪他举止粗鲁,太过热情而当即离席而去,把英国淑女的装腔作势的姿态表现得非常充分,更从一个侧面验证了露丝对自己现有的生存状态的厌恶与不屑。
三、露丝做出要对自己忠诚的选择
浪漫的佛罗伦萨之行结束了,露丝和乔治虽然分开,但两人的感情却没有结束。露丝回到英国,与一个呆板的英国绅士订了婚,而她内心却一直没有停止对爱情的向往。 露丝的未婚夫维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书呆子,除了看书他什么都不会,他穿着雪白的硬领和漂亮的衣服,稳步走在街道上时,看起来有型有款,实际上暮气沉沉,令人厌倦。当别的青年人都在阳光下生龙活虎地进行体育活动时,维斯只会捧着一本书在操场边漫步,当露丝期待着维斯能给她一个热烈的吻时,维斯的吻是如此狼狈而毫无激情,让露丝大感失望。正是在未婚夫的一吻里,露丝心底深深记忆着的乔治的吻,让她看到了这两个男性的巨大差异,所以在维斯与露丝的初吻时,露丝心底正在闪回着关于乔治的片断,乔治的热烈火爆与维斯的冰冷刻板所形成的对比,一下子就颠覆了露丝现有的稳定生活,唤醒了她对新的生活方式的渴望。
于是,影片里出现了大段的关于爱情的分析,作者借助于乔治的父亲埃默森之口和牧师伯比之口,讲出了维斯对露丝爱情的真正内涵:你是鲜活的、心中满是爱的女人,不是男人的摆设,不是男人的装饰,不是画,不是陪衬,不是能够收藏和拥有的东西。而露丝在维斯的眼里,只是一个值得追求和收藏的淑女,把这样的淑女收藏于家中,仿佛就成了维斯的荣誉。因此露丝再次面对乔治时,她终于明白,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走一条看起来正常的、实际上成为一个男人的附属品的老路,她不愿意在沉闷的贵族古堡里,当一个淑女式的花瓶贵妇。 当得知一个男的不是女性的灵魂,他想要的只是对于女性的占有和沾沾自喜的收藏时,这种婚姻模式必须彻底终结。就像影片开始时,露丝一定要寻找一个有风景的房间那样:“那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我才要。”露丝最后跟随了自己心灵的真实感受,她选择了头顶上的蓝天和心灵的自由。
有了这种坚定的选择, 露丝必须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她要为解除婚约而向周围的人说谎,必须承受着种种谎言所带来的心理的折磨。然而这一切困难都不能让露丝退却,她明白,真正的爱情是心灵的相契,应该让懂你的人爱你,自己也应当选择真正爱她的人,这才是自己内心的真实呼声。正如影片中乔治父亲埃默森所言:“最难的事情就是让相爱的男女分开。这俩人就像是钥匙和锁,猜来猜去,搏来博去,最终还是被对方俘虏了。”来自于下层的乔治很懂风情,内心充满了真诚,所以他可以在短时间里,那个恬静的少女之心扇动起不安的翅膀。当自由浪漫的暖风铺天盖地袭来、灿烂如金的艳阳高照,满野鲜红的罂粟花盛开,那个激情四射的青年朝你奔来的时候,无论是你、还是任何一切都拦不住他扑过来的怀抱和热吻。 所以影片的结局是这个看似娴静的少女放弃了沉闷的贵族生活,勇敢地与心爱的人私奔,终于住进了一间她最喜欢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此时,露丝完成了心灵上的一次蜕变,从一个服从于一切刻板习俗的女性,变成了一位勇敢地反叛传统的女性。而这次蜕变的动因,就是露丝要对自己忠诚,她要按照自己的心灵去选择生活,她要做一个乔治身边的鲜活的爱人,而不是维斯家中的精美摆设。
二十多年之后,这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已经被认为是爱情文艺片中的经典之作。影片散发着一种高贵的古典气质,古色古香的建筑与服装,以及精致的人物对白、恰当的演员选择,都使影片充满了画面感和诗意。当露丝和乔治在麦田丛中相拥时,画外环绕高昂的女音,歌声如金如石,唤醒阳光下所有沉睡的生命,小草、飞虫、水珠都饱满得晕眩,歌声穿越田野、响彻天际,还有那清晨乡下来的送酒车,还有那遥远的山坡和葱茏的苹果树,金色的麦田和美丽的天空,都让生活荡漾着一种久违了的喜悦, 仿佛众神的宫殿在那一瞬间通体透亮,那种华丽的美感让观众心驰神往。
[参考文献]
[1] 欧文,等.英国人之生活与思想 [M].王学哲,译述.台北 :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1.
[2] 高继海.英国小说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客栈中的旅行,相当有趣
某年去厦门,之前,我一直很关注一家叫鹭江饭店的酒店,它的位置太好,在鼓浪屿对面,老房子,而且有老式转角阳台,视野非常开阔,我查了一下房价,虽说有点高,但是可控,我和另一位友人分摊房费,就不显价了。我订了一间转角阳台房,正对鼓浪屿。果然,那家饭店没让我失望,海景一流,早餐一流,很老牌的服务,房间里提供茶具,在鼓浪屿人头攒动,里面的客栈人满为患时,这里永远很安静。我到处走累了,回到这里,就是闹中取静的天堂,鼓浪屿的馅饼,叶氏麻兹,各色小吃,一溜排开,泡一壶茶,鼓浪屿红房屋顶,海面上的渡船,开空飞机划过天际,一切都是恰到好处的惬意,某天黄昏,我泡了一碗方便面,天开始暗下来,黄昏将黑时,海面上升起了一层雾气,方便面也显得特别好吃。隔壁几步路就是全国有名的唯一一家海景必胜客,真的是一线海景,在10点钟人少的时候,进去点杯咖啡喝,倒是相当豪华的享受。
很久以前,曾看过一本书叫《情调客栈》,书倒是一般,但给了我一种灵感,我开始对客栈感兴趣,对住的挑剔度远远超过吃。出门旅行之前,我很多的精力就是放在选一间可心的客栈上。这个住地尽可能看得见风景。
记得曾经去深圳出差的时候,偶然采访了一位非常有特点的客座教授,生活方式相当个性化,她经常在广西、贵州、云南一带采风,选可心的客栈一住就是十天半月,深入到当地。她跟我讲重庆醅陵附近乌江上的客栈,建在滚滚江水之上,下雨天,背面的是陡峭的青石板路,这边是不尽江水滚滚而来,坐在窗边,万古思绪奔涌而出……
书是知识的源泉,是开启智慧的钥匙,书中蕴藏着无数的宝藏,我们应当用蜜蜂采蜜的方法,获得其中的精髓与真谛。
一、引言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短篇小说家、散文家和评论家。他是作为一位小说家而在英国现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他的六部长篇小说中基调最明快的一部,描述了一个以喜剧结尾的爱情故事。女主人公露西是一位出身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的热情单纯可爱的姑娘,在意大利旅行时爱上了一位社会地位比她低的男青年乔治。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她不敢正视自己的感情。回到英国后与她并不爱但门第相当的塞西尔订了婚。但最终她的思想不断得到解放,在外界力量特别是乔治的父亲老埃默森先生的帮助下,与乔治结为夫妻。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但作者对象征主义和节奏的运用赋予了作品更深刻的意义。
二、福斯特的节奏观
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了从七个面分析小说,节奏便是其中之一。节奏是福斯特从音乐中借用的一个术语,“它拥有一种能把作品从内部缝合在一起,使它产生美感并勾起读者回忆的力量”。“节奏在小说中的作用是:它不像图像那样永远摆着让人观看,而是通过起伏不定的美感令读者心中充满惊奇、新颖和希望”。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了两种节奏,第一种节奏即简单的节奏可以归结为“重现加上变化”,可在某些小说中找到,并领略其美感。第二种节奏与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整个节奏相类似,无法从小说中举出例子。福斯特的小说理论在他的作品中也有体现。本文所分析的他的第三部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不断出现的水意象和亲吻的场景就是简单节奏的典型例证。
三、《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节奏的运用
(一)贯穿于文章始终的水意象
在第一章,在夏洛特最终同意接受老埃默森先生交换房间的提议之后,“露西走进自己的房间,打开窗子,深深吸了一口气,夜晚的空气多么清新啊。她看到了夜幕下的阿尔诺河,灯光随着河水的波纹闪烁跳跃”。夏洛特的保护使露西感到非常压抑,激起了露西内心的反抗。露西现在想呼吸一些新鲜的空气并且看看阿尔诺河美丽的夜景。很明显,阿尔诺河在整部小说中是有其深刻寓意的。在这里,它预示着露西的成长从这里开始。意大利将成为露西精神上觉醒的诞生地。在这里她将获得她的保护者们所不允许的自由。
在第四章,露西在佛罗伦萨市政广场的经历使她的精神上得到了初步的解放。露西被自己弹奏的音乐鼓舞着,她从来没有像演奏完乐曲之后那样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渴望,她对从来没有什么不平凡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感到不满。她独自一人走进了市政广场,在那儿的生活展现给她的是神秘和暴力的一面,她在那儿的经历是有意识的觉醒。两个意大利人为借钱的事争吵接着打了起来,紧接着悲剧就发生了,其中一个人死了。露西被这突如其来的悲剧吓坏了,晕倒了。乔治碰巧在那儿,把她抱在怀里。露西得救之后,“桥下水流打旋,卷起了无数的漩涡。阿尔诺河在他们脚下奔腾,在渐渐降临的夜幕之下,几乎是一片黑色”。乔治把露西的照片扔进了河水里,因为它们粘满了鲜血。在露西买的画片中,最主要的是那张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饱含深远的象征意义。它标志着在露西的灵魂中爱的诞生。为了打破传统的限制获得一种全新的生活,就像维纳斯在河水中获得了新生,露西必须承认自己的激情,净化自己的灵魂。乔治和露西都意识到“确实发生了惊人的事”,“他们经历的决非仅仅是一个人死去,而是心灵上发生了不平常的事情:他们已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情境――稚气在消失,性格在形成,青春在吐蕾”,“河水发出呼啸的声音,露西听来简直像意想不到的美妙的音乐”。
在第六章,露西问好人的去向,那位年轻的意大利马车夫把她带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那里充满了明亮的蓝色的水意象。“紫罗兰流入小河、山涧和瀑布,用蓝色灌溉着这山坡,围绕着树干旋转,而后汇集到山谷的水塘,用斑斑点点的蓝色泡沫掩蔽着草地。然而紫罗兰再也不会这样大量盛开了。这台地是水的源泉,也是美的源泉,美从这儿流出浇灌了全球大地”。露西好像跌入了一个水的源泉,乔治准备好要跳进来加入她。他们再一次被象征着拯救的水包围着。显然,水意象对于福斯特来说很重要。在这里,它似乎代表着生活。露西不经意间落入了一个令人惊异的美丽空间。你可以说她进入了一种生活,暂时远离了那种仅仅依靠传统生活所保证的安全和稳定。这块领地是精神上的和感情上的,只属于那些发现它的人们。
水塘中的水是普普通通的水,而且也不多,正如弗雷迪所说的,这水使人感到好像在色拉中游泳。三人在齐胸深的水中轮流游动,很像《众神的黄昏》中的那些仙女。但是,不论是因为雨水送来了清新,还是因为太阳散发出特别令人舒服的热量,或是因为三人中,两位年纪较小,一位精神上年轻――因为某种原因,他们的精神发生了变化,他们忘记了意大利,忘记了植物的生态,忘记了命运。他们开始玩起水来。先是毕比先生和弗雷迪相互泼水,而后他俩又客客气气地向乔治泼了起来,他一动不动,他们担心已经触怒了他。顷刻间,年轻人的力量突然爆发出来。他微笑着,向他们扑来,向他们泼水,把他们按入水中,又是用脚踢,又把污泥掷在他们身上,最后把他们赶出了水塘。
在第十二章,作者描述了一个发生在圣湖的欢快的游泳场面。乔治、露西的弟弟弗雷迪和毕比先生都玩起水来。在这个共享的水塘里呈现了片刻的真实。在这样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自然环境里,三个人都从社会约束和谴责中解放了出来。福斯特把圣湖作为一个弥漫着自然冲动的理想的自由空间。当人们跳入这个水塘时,他们摆脱了社会的罪恶。对于乔治来说,在圣湖里游泳是一次意义重大的经历。就像露西在第六章进入了一个充满了水意象的迷人的世界,这里乔治也进入了一个奇妙的纯净的水的世界。水洁净了他并且象征着一种把他从压抑中解脱出来的力量。结果是完全有益的。在意大利乔治满怀激情地亲吻了露西,但是他没有得到任何露西爱的回馈,所以自那以后他又回到了早期的悲观状态。圣湖里的水激起了他的热情和活力。“顷刻间,年轻人的力量突然爆发出来”。现在他精神焕发。当他像一个神从水塘中出现时,充满了对生活的渴望。在他身上体现了所有大自然的清新。
露西和乔治的爱情故事以喜剧结束。他们重返故地佛罗伦萨度蜜月。“青春之火在这对伴侣心中熊熊燃烧;法厄同的爱情之歌引起了共鸣,他们得到了爱情,但是他们感到他们的爱情更加神秘。法厄同的歌声渐渐离去,阿尔诺河的流水声传来,这河水正带着冬天的雪流入地中海去。”他们听到了阿尔诺河的咆哮。这条富有象征意义的河流施展着它的力量贯穿于整部小说。在这里它庆祝着爱在这对年轻的夫妻之间的实现。更重要的是它预示着在它的神秘力量的影响下,露西和乔治将成为勇敢地体验生活的象征。
(二)形成鲜明对比的亲吻场景
河边上站着一个人,像个游泳者,正欲奋臂跃入水中。他,就是马车夫领她找的“好人”,然而他并不是她希望找到的“好人”,此刻只有他一人站在那儿。
乔治一听到她的声音,就转过脸来。他立即把目光凝聚在她的脸上,好像她刚从天堂降临人间。只见她容光焕发,喜气洋洋,紫罗兰随风飘动,蓝波荡漾着她的衣裙。他们上方的灌木丛中,分开的树枝合拢了起来。乔治快步向前走去,深深地吻了露西。
乔治的第一次亲吻发生在第六章,也是这部小说第一部分的。这一章描述了一次包括所有在第一部分出现的主要人物去菲埃索莱的郊游。到达目的地后,露西很快发现她被表姐巴特利特小姐和拉维希小姐孤立了起来。于是她问马车夫“好人”的去向。那位年轻的意大利马车夫怀着浪漫的情绪,直接把她带到了乔治所在的地方――一块长满紫罗兰花的山谷台地。在那儿她和乔治清楚地看到了对方的风景。乔治站在台地的边缘,“像个做好准备的游泳者”,看到“紫罗兰随风飘动,蓝波荡漾着她的衣裙”。露西的美丽风景使乔治回想起露西在佛罗伦萨市政广场买的那张照片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被激情鼓舞着,乔治自然地快步走上前去吻了露西。
在小说的第二部分,与乔治自发的亲吻形成鲜明对比的塞西尔的有意识的亲吻出现在第九章。
“露西,我想请你做一件我以前从未要你做过的事情。”
他说话的语气很严肃,露西坦然而和蔼地向他走去。
“什么事,塞西尔?”
“到现在为止,从来没有――甚至你答应嫁给我的那天在草地上也没有――”
他忸怩起来,接着向四周扫视了一下,看是否有人在看他们。他的勇气已消失了。
“什么事?”
“到现在为止,我还从来没有吻过你呢。”
她满脸绯红,好像他非常鲁莽地提出了这个要求。
“你―没有。”她结结巴巴地说。
“那么,我请求你―我现在可以吗?”
“当然可以,塞西尔。你以前也可以。你知道我不能向你扑过去。”
在这至关重要的时刻,他除了感到荒唐以外什么感觉也没有。她的回答很不够意思。她像履行公事一样把她的面纱撩起。当他靠近她时,他竟然还有时间想他要是能退缩回去就好了。他吻她的时候他那金丝夹鼻眼镜滑动了位置,挤在了两张脸中间。他们的拥抱也缺乏热情,他确实认为他失败了。这次亲吻发生在露西和塞西尔订婚之后。露西站在水塘的边缘上,她使塞西尔想起了“一种鲜艳的花,这花没有自己的绿叶来衬托,而是突然开放于这个绿色的世界之中”。塞西尔有意识地请求他的第一次亲吻。不幸的是,结果是彻底的失败。塞西尔的请求是以一种礼貌的、疏远的方式,这毫无浪漫可言的正式使露西感到很尴尬,因此她也像履行公事一样地回应着,“她像履行公事一样把她的面纱撩起”。塞西尔是一个书卷气很浓的人,只能从艺术的角度欣赏露西。面对真正的感情时,他变得毫无能力。“当他靠近她时,他竟然还有时间想他要是能退缩回去就好了”。这次亲吻失败之后,他想象着重新设计了一个成功的亲吻场面。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场景里,他成为了一个具有男子气概的恋人。露西“如同出水的芙蓉”站在小湖边上回应着并且敬仰着他的男子气概。但这却是乔治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这场有礼貌的接吻立刻引起了露西对乔治的饱含激情的吻的回忆。在这里福斯特有意把塞西尔毫无感情可言的吻与乔治饱含感情的吻做对比,从而引起读者对露西两个恋人之间强烈反差的注意。在两个场景中,露西都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乔治是人文主义的代表,能够自然地对风景作出反应。塞西尔是发育不良的心灵的代表,是那种使人联想到一间看不到风景的会客室的人,不能像乔治那样直接对风景作出反应。他把自己包在文化当中。他的吻更多地是来自于深思熟虑而不是情不自禁。结果是尴尬的拥抱:“他吻她的时候他那金丝夹鼻眼镜滑动了位置,挤在了两张脸中间。”
她领头穿过花园,塞西尔跟在她后边,乔治在最后头。她以为一场灾难已经避免,但是当他们走进灌木丛时,灾难还是降临了。这本书似乎给人带来的祸患还不够,塞西尔竟然忘了把书带回,因此必须回去拿来,在这样狭窄的小路上,怀着炽热爱情的乔治一定会慌手慌脚地碰着露西。
“不――”露西气喘吁吁地说,乔治第二次深深地吻了她。
在第十五章,一个星期天下午,乔治在网球比赛中打败了露西,在休息期间,塞西尔碰巧读到拉维希小姐写的小说中的一章。这一章描述了一个与乔治在菲埃索莱亲吻露西相似的一个情节。乔治被这个场景的回忆鼓动着又一次发自内心地亲吻了露西。他又给露西提供了一次认清真理、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的机会。
四、结语
反复出现的水意象和形成鲜明对比的亲吻场景构成了这部小说中典型的节奏,推动小说不断向前发展,强化了作品发育不良的心灵和自由人文主义的主题,使小说形成一个统一体,同时赋予小说一种类似音乐的美感。
参考文献:
[1]Wilde, Alan. Critical Essays on E. M. Forster.Boston:G. K. Hall&Co,1985.
[2]E.M.福斯特著.杨自俭译.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3]E.M.福斯特著.苏炳文译.小说面面观.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
烈日当头,你被这似火炉的大地给烤得说不出话来的时候,卖凉茶的大妈,给你递来一杯怡神的凉茶,压住心中的烦躁和闷热的痛苦时,你会怎么想?大雨当头,你无奈的举起手中的一份薄薄的报纸当成暂时避难站的时候,一位大姐姐笑眯眯的拿着她的雨伞挡住你头顶上的倾盆大雨时,你会怎么看?这些人,他们与你非亲非故,与你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他们给你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你摆脱困境……
临近考试,作业和公式还让你苦恼不已的时候,你的同学在课后,放学后主动留下来为你补习向你传授自己的学习窍门时,你会怎么想?发挥失常,你写的作文有一个不光彩的成绩,你心情忧郁的时候,班上的作文高手为你指点迷津,陪你一起修改作文时,你会怎么看?这些朋友,他们本来没有这个义务,他们也可以拒绝你,但是,他们却在你无助时拉你一把,同你一块粉碎困难……
这些充满友善的行为,这些充满爱的气息的行为,何尝不是大千世界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只有开放自己的心灵,睁开自己的眼睛,才能打开房间的门,只有懂得发现世间的美才能自己也参与进来,一块创造美好的风景……
一、 露西女性意识觉醒的过程
女性意识的含义是指在现实社会中,女性对于自身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女性意识的觉醒标志着妇女勇敢的去追求社会独立,渴望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是其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精神动力。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中的男女不平等现象比较普遍,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导致女性长期处于对自我“无意识”的状态,经常扮演着弱势的角色。直至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人本主义思潮的发展,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逐步提升,尤其是到了19世纪,在妇女解放运动的浪潮中,女性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她们开始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家庭地位进行重新审视,并希望寻求平等的地位、渴望自由的生活。这种觉醒首先反映在家庭生活以及对婚姻关系的处理上。但是,现实社会的不平等为她们制定了很多的道德枷锁,限制了她们自我意识的发展。[2]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应当是女性个体意识到自己拥有寻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意识到自己不是家庭的附属品,不必充当贤妻良母的角色,也不必克制自身的欲望,可以大胆地反抗社会规范对女人的歧视和制约,为自身的权益进行斗争。所以,影片中女主人公露西寻求真爱的过程,事实上也是她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
(一)顺从
影片的主人公露西成长在一个较为富裕的资产家庭,她生活的社会环境是一个男尊女卑的阶级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一直是男性眼中的一个物化的存在,她们在那些男人眼中与书本、桌椅无异,都是可以任其支配、为其所用的物品。而露西成长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切身受到了这种观念的影响,女性自我意识受到严重压抑。
在影片的开头,露西跟随着表姐夏绿蒂一同前往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进行度假,在住进旅馆后,露西的表姐发牢骚抱怨旅馆房间内的窗户视野狭小,没有办法欣赏到河畔的迷人风景。爱默森先生和儿子乔治听到她的抱怨后,主动提出与她们调换房间。但是他们的诚意并没有得到众人的夸奖,他们反而觉得艾默生父子的行为十分冒失。作为传统道德卫道士的夏洛蒂表姐果断拒绝了他们的好意,没等露西开口,拉起她就仓促地离开了餐桌。与表姐的想法不同,露西内心对爱默森父子的行为表示赞赏,但众人的态度和道德枷锁的束缚迫使露西不得不选择退缩,她只好听从表姐的安排。牧师的出现为他们解决了问题,露西也因此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房间。
这只是露西内心斗争的开始,在遇到乔治热烈的爱情之后,这种与社会道德进行抗争的情绪更为剧烈。露西在没有表姐的陪伴下独自出游时邂逅了乔治,并因为"照片染血"这一插曲与乔治内心有了初步碰撞,两人互生好感,但由于阶级等级观念的差异和传统道德的约束,露西在表面上对乔治态度冷落。一次,露西受到牧师的邀请去野外游玩,在游玩的过程中露西本想去找牧师,却由于意大利向导理解错了她的意思,将她带到了乔治身边。此时的乔治正在专注的欣赏野外的美景,在转身的一刹那见到了自己怦然心动的露西,情不自禁上前抱住了露西并热吻了她。就在此时,露西的表姐出现,硬生生将他们分了开来。[3]事后她还称赞自己来得及时,及时阻止了乔治的无礼行为。为了避免露西再犯错误,表姐建议露西取消尚未完成的意大利之行,改变行程去罗马。露西虽然心有不舍,但是在传统道德及行为准则的压迫下,她还是听从了表姐的意见,动身去了罗马。
(二)彷徨
意大利之旅在露西的内心打开一扇窗,爱情的萌芽让露西在顺从与反叛之间彷徨。尽管在意大利旅游期间,露西受到了表姐的管束,但她还是享受到了意大利自由文化的熏陶,也体验了恋爱的浪漫和甜蜜。意大利与沉闷、腐朽的英国完全相反,是一片自由的土地,露西透过这里看到了她想要的生活。意大利就像一扇窗子,为露西展现了自由生活的样子,也唤醒了她内心对于自我意识的追求。
回到英国的露西在家人的安排下与出身英国中产阶级富裕家庭的塞西尔订了婚。塞西尔不仅英俊潇洒、风度翩翩,学识渊博,而且还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露西的家人都对他赞不绝口,这样的众人眼中的“金龟婿”似乎让露西找不出任何拒绝的理由。然而塞西尔身上的男权主义思想非常严重,他无时无刻不在支配着露西。思想得到解放的露西希望在爱情中找到的,是和自己真正平等的人,但是,在塞尔西身上露西能看到的只有他的男权意识。在与塞西尔交往的过程中,露西会不时想起意大利旅途中看到的鲜活的生活和无拘无束的爱情。比如为她们赶车的意大利马车夫,可以毫无顾忌地在马车上与爱人相拥相吻,让英国绅士们目瞪口呆,视为有伤风化,却让年青的露丝暗暗羡慕,也启迪了露丝对于新的生活方式的向往。经过与塞西尔别别扭扭、狼狈而滑稽的亲吻之后,露西自然会想起她与乔治在意大利麦田里热烈的拥吻。塞西尔的吻让露西看到了这两个男性的巨大差异,乔治的热情似火与维斯的迂腐刻板形成的对比,一下子覆了露丝现有的稳定生活,唤醒了她对新的生活方式的渴望。或许是命运使然,露西和乔治再次相遇了,重新激发了露西内心暗藏已久的主体意识,而乔治对露西的第二次激吻,让露西再也按捺不住表面平静的心,在两个男人间徘徊不定,一边是坦诚自然的下层阶级乔治,另一边是专断虚伪的塞西尔。露西徘徊在爱情和地位之间,痛苦万分。最终她为了淑女的形象及婚约选择了塞西尔,毅然地放弃爱情。但乔治的表白强有力地击中了露西本来犹豫的心扉,让露西本来坚决的内心陷入爱情和道德规范的挣扎中。
(三)觉醒
尽管在男权社会的压制下,露西的思想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并没有淹没她心中对幸福和自由的追求,也没有像她同一时期的其他女性那样在男性的压迫下泯灭。透过她对贝多芬的激情音乐的喜爱,她对激烈的网球运动的喜爱,她对弟弟那粗放的歌声的赞赏,她敢于在河里野浴这一点,已将她内心的暗藏的自我宣泄无遗。正如毕比牧师所言:“她身上有一股反叛精神。这种反叛精神只是潜藏在其意识深处,终究有一日会被唤醒。”
在露西自我思想觉醒的过程中,爱默森父子无疑起到了重要的催化剂作用,他们帮助露西挣脱道德的枷锁,为她打开追求幸福的大门。[4]透过影片可以发现,爱默森父子身上没有任何男权思想,他们处在社会道德的对立面,不仅喜欢助人为乐而且还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对待世俗陋习他们坦率地予以斥之,完全生活在自由的世界里,这使得露西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当露西出现迷茫、不知所措时,爱默森先生就会适时地出现在她周围,引导她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在意大利与露西相识之后,他就激励露西去追寻自我,在发现露西想要退缩时,爱默森先生说:“你退婚的原因是因为你爱乔治……你的心是爱着他的,就如同你爱你自己一样。”在露西违背自己的内心,否认自己爱着乔治的事实的时候,老爱默森先生忠告她:“只有一件事情不可能,就是让相爱的人分开。”露西在经过最初的震惊以及否认之后,终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
另一方面,露西的女性意识崛起的突破口是乔治的热情和他对露西无比真挚的爱。乔治本是一个来自于平民阶层的青年,他满身充满生命力的激情,他率真诚恳,喜欢无所顾忌地张扬自己的生命。乔治在进行爱意的表达时超越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大胆而又直接,与虚伪、傲慢的中产阶级男性完全不同。通过对比,露西意识到她与塞西尔的感情根本就不是爱,只有在跟乔治在一起的时候,她才能感受到自己想要追求的、让她从压制和孤独中解脱出来的爱情。乔治爱她并且尊重她,在乔治面前,露西可以充分地释放女性的自我意识。就如乔治对露西表白r所说:“我是真的爱你,即使把你拥在怀里,我还是要你有自己的想法。”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0-0056-01
女性主体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18至19世纪,一些女性作家带着“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的质问,在其作品中开始关注妇女的生存境遇。英国作家福斯特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却直面女性主体意识问题。为此,文学批评家阿诺德・凯特写到:“福斯特有深刻而永恒的洞察力,他从不害怕大问题也不屑于用虚伪的言辞来掩饰自己的疑点或弱点,从而保护自己和顺应时代潮流。”本文将围绕压制、救赎与成长阐释《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的女性意识建构的三种存在形式。
一、压制
西方二元对立的哲学思想是女性主义批判和颠覆的主要对象之一。二元对立体现的是前者优越于后者,前者控制后者。福斯特的长篇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解构的就是这样一个二元对立的英国社会,其代表人物包括女主人公露西的未婚夫塞西尔。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家伊莱恩・肖瓦尔特在《她们自己的文学》一书中指出,在父权制文化中,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是作为男人的私有财产来描写的,是男性的附属品。女主人公露西的未婚夫塞西尔就是这样的代表。塞西尔脑海里所设想的唯一的人际关系就是封建的关系:保护人与被保护人的关系。他根本看不到露西的心灵所渴望的同志之谊,从不与她进行她渴望的平等的交流,因为他认为女性的魅力在于她的妩媚,讨丈夫喜欢和保持大家闺秀的应有风度而不是辩论,不是自己作出决定。
二、救赎与成长
露西出身于富有的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环境是典型的男权社会。露西自幼接受的是福斯特一贯反对的英国公学教育。福斯特认为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有“充分发展的体格,相当发达的大脑和发育不良的心”露西的那颗“发育不良的心”在英国中产阶级关于女性尊严和淑女规范的影响和束缚下,徘徊在萌发的自我意识与男权社会传统的保守态度之间,思想处“混沌”的状态。每当她自身的本能和欲望屈从归位于男权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时,她深深地感到自己“不再努力要理解自己,而加入了黑暗中的大军。他们既不受感情的支配,也不受理智的驱使,却跟着时髦的口号,大步走向自己的命运……向心中的敌人,唯一值得重视的敌人投降”。小说一开始的一个情节恰如其分地刻画了露西思想上的混沌。当爱默森父子真诚地愿意把能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换给她和表姐班尼特小姐时,她本能地认为他们的行为是美好的,但是她周围人的过激反应使她不愿意为他们辩护。她内心深处欣赏爱默森父子的热情助人和坦率真诚,但她周围人的态度使她无法摆脱传统观念对她的影响。
露西内心的挣扎和斗争在“遭遇”到乔治的爱情之后变得更为激烈。在意大利紫罗兰盛开的花丛中她与乔治接吻后,尽管她的感受与勇气使她感到莫名其妙的欢乐,而在感受爱情的同时她也为自己大胆的行为寻找种种借口。她不能正视自己的感情,因为她意识到自己和乔治的爱情不符合她所在阶级的标准,她甚至害怕这件事被别人知道而忧心忡忡。虽然在内心深处,她宁愿抛弃男权社会强加给她的“永恒的女人”的称号,但面临着真正的爱情的萌芽,她搬出了所谓个体的独立性和女性尊严来试图窒息它。真正启迪露西打开心扉、认识自我的是爱默森父子。爱默森父子唤醒了露西封闭的内心世界,无私地帮助她走上女性成长之路。爱默森先生总是在关键时刻鼓励露西真诚地面对自我、认识自我。在意大利,与露西相识之初,当他感觉到露西的困惑和挣扎时,就鼓励露西找到自我:“放开你自己吧。把你的那些搞不清楚的想法兜底翻出来,在阳光里摊开来,弄清楚它们的含义。”在露西面对乔治的爱情打算退却、逃避时,爱默森先生忠告她:“爱情是剪不断、斩不绝的。你会希望能把它剪断斩绝。你可以使它起变化,忽视它,把它搞乱,但是你永远也不可能把它从心中挖掉。经验告诉我,诗人们说得对:爱情是永恒的。”正是有了他的引领,露西一层层褪去蒙在心灵的黑暗,并最终看见自己灵魂的最深处。
三、结语
每个人都在找寻一个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或者,我们寻找的不仅仅是个房间,更是一处开阔视野的地方,让眼睛开始一场动人的旅行——城市观景台,就是这样一场旅行的最佳伴侣。
山城的观景台其实很多,只是南山一棵树太过出名,使得其他众多的观景台黯然失色。但是,这并不能遮盖它们不同的气质,或大气,或自然,或现代,或历史,在这个秋意稍纵即逝的季节,哪一款风景更能勾起你的秋思?
枇杷山公园:旧城风光无限好
有人爱现代高楼的繁华,也有人爱旧城载满回忆的厚重。
位于渝中区中山二路枇杷山上的枇杷山公园,深藏于闹市之中,有蜿蜒的山路,有成荫的竹木,也有繁茂的花草,更带着独有的清新空气,可算是重庆主城区之内的“氧吧”,更被人称作渝中的“肺叶”。
公园所在的枇杷山,海拔345米,为重庆旧城区最高点。站在枇杷山上,俯瞰整座山城,东、西、北三面尽呈眼底。入夜之际,万家灯火都在眼底蔓延开来,像一把把小小的火苗,轻易地就点亮了山城的夜色。
在老重庆人的心目中,枇杷山公园的红星亭是观重庆夜景的经典位置。红星亭,始建于1955年,为双层八角亭,占地面积约130平方米。上世纪80年代,在红星亭可以看到朝天门、嘉陵江大桥、两路口的山城电影院乃至南坪等地。那些年,人们都把去红星亭看夜景视作重要的出游活动。
即便是现在,城市的面貌有所变化,红星亭依然是感受旧城风韵的最佳观景台。万家灯火闪烁其中,街市房廊,重层叠居,总能让人想到郭沫若那首诗:“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鸿恩阁:重庆主城最高观景台
鸿恩阁位于鸿恩寺森林公园的最高点,这里不像是一个城市公园,更像是钢筋水泥林中的一片山地花海。
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地公园,公园最高处海拔418米,最低处海拔270米,相对高差达148米。这里的最高点鸿恩阁,为仿古建筑,共七层,海拔高度468米左右,超过437.5米的南山“一棵树”观景台,是重庆主城最高观景台。
登临鸿恩阁,才惊觉这不算大的公园内足足有12处景观,且名字都非常雅致:滚雪听桂、喊天堡、翠涌云涯、金桂溢香、鸿恩春晓、琴台结缘、鸿雁留影、清风幽篁、桂憩绿野、鸿恩思泉、鸿顶云霞、江风恋桂。
也许你已经注意到,这些典雅的景点名字中多含有“桂”字,原因是鸿恩寺公园内种植了大量的桂花树。桂花树数量逾万株,共60余个品种,主要以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四大类为主,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堪称全国桂花园林之最。
如果说枇杷山用来怀旧,那么鸿恩寺便最适合用来迎新。这里能窥见这座城市的繁华,看见每天升起的夕阳与夜晚落日的余晖,登顶的时刻,你能感到这座城市在你脚下,以一个飞速的姿势,不断前行,茁壮生长。而你,正站在其脉搏处,触摸着它的心跳。
虎头岩:触摸重庆的“天际线”
没有枇杷山公园的历史感,也没有鸿恩阁的精美建筑,嘉陵江畔的虎头岩,默默矗立着,保持着原始质朴。
虎头岩的高度在海拔365米以上,它既是重庆的“龙脊”,亦是渝中区的“天际线”,更是重庆版图上的地理中心。攀行在山间,远望虎头岩,它朝向青绿的嘉陵江,江水的奔流和山岩的冷峻,带来一种遗世独立的观感。
徜徉于虎头岩,尤其是在这个短暂的飒爽秋季,迎面吹来的都是秋天独有的微风。山花杂落,鸟声互答。这个时候,感觉到的,不仅仅有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的豪气,更有王维的“山中发红萼,寂静开且落”的自在与悠然。于此处俯瞰,山与水缠绵地交织在一起,层层叠叠。江对岸的房屋临江而筑,蜿蜒而上。嘉陵江与山城和谐地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层次分明的山水画:城在江中,山在水后,城外有山,城宛在水中央……
重庆游乐园:摩天轮上的移动风景
“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坐在摩天轮上看风景亦有同感,当摩天轮开始转动的时候,城市就像一部慢节奏的微电影呈现在你眼前。
重庆的摩天轮就在重庆游乐园里。游乐园的前身是青少年科普文化中心,拥有各种大型游乐设施,装满了重庆“80后”的青涩回忆与童年时光。
这座青少年科普文化中心引进的摩天轮,来自日本,最高达50米,一度成为了西部地区最大的摩天轮。它地处长江大桥南桥头的小山上,因而人们在摩天轮上恰好可以欣赏到江景。
在佛罗伦萨的贝托利尼公寓,并不是所有的房间都有一扇窗子能欣赏到波光粼粼的亚诺河景致。当英国贵族小姐露茜在表姐夏洛蒂的陪同下来到这座公寓时,能看得到风景的房间均已客满。一脸沮丧的露茜在餐桌上邂逅了愿意主动与她们对调房间的爱默生父子,传统的夏洛蒂起初认为爱默生父子这样轻率随便的举动是完全不可理喻的,但因考虑到露茜的感受,还是同意了调换房间。
动人的故事
阳光明媚的第二天,夏洛蒂与女作家赖恩小姐畅游意大利的大街小巷,留下露茜独自一人在广场散步。一场突如其来的纠纷闹出了人命,单纯的露茜被吓昏,热情坦率的乔治对这位年轻美貌的小姐施以援手,并爱上了她。露茜因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并未表露心意。
几天之后,贝托利尼公寓的游客受到毕牧师的邀请,驾着马车一同到乡村郊游,面对美丽的大自然,乔治无法控制心中火一般的热情,拥吻了露茜,这正好被赶来的夏洛蒂表姐看到,她大惊失色,于是带着露茜提前回到了伦敦郊区的家里。回国后,露茜与绅士塞西尔订婚,塞西尔内心空虚但极其注重礼仪,按说正好符合上层社会的要求,但露茜时时想到意大利那精彩的一瞬――乔治虽然莽撞却充满青春活力的激情。不久,由于种种巧合和偶遇,露茜与乔治再次相见,乔治把握机会向露茜告白,在几经挣扎折磨之后,露茜终于面对现实,解除了与塞西尔的婚约,在表姐夏洛蒂与爱默生先生的开导下,勇敢抛弃礼教,去寻找自己心爱的人。
这部影片拍摄于1985年,但我们却丝毫没有觉察到时间上的距离,而是似乎就发生在身旁。流连不休的光影、悦耳动听的音乐与纯真纠葛的爱情,仿佛都具有永久的生命,在胶片中定格。这部影片最适合一个人静静地品味……
完整的爱恋
影片《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为我们上演了一段最完整的爱恋,从露茜和乔治在餐桌上的第一次相遇到调换房间,从广场上乔治的英雄救美到河流中翻腾的相片,从绿油油的麦地里惊心动魄的一吻到大雨中乔治的兴奋狂奔,再从塞西尔的求婚被露茜接受、乔治意外成为塞西尔的房客到露茜对所有人的谎言,最后爱默生先生的言语打动露茜,露茜与乔治佛罗伦萨故地重游,这是一次完整恋爱经过的全部过程:好奇、吸引、迷惘、诱惑、屈服、谎言、自欺、认知、追求。
喜欢弹钢琴的露茜,最热爱的是贝多芬。尽管表面上过着平静的生活,但露茜的内心就如一座被压抑的火山。来到意大利,热情洋溢的南欧风情吸引了她,出于对外部世界的渴望,露茜无论如何想看到窗外的风景。佛罗伦萨广场上那些扭曲变形的雕塑打开了少女的大门,热烈、激情与旺盛的生命力在空气中游荡,就在这时,一场意外来到,乔治获得了营救美女的机会。
如果说露茜是传统上层社会不羁的反叛者,那乔治就是普通平民百姓对自由的追逐者。他言语不多,内敛而热忱,对这个世界始终充满探索与疑问。在温暖晨光里的麦地,乔治攀登上苹果树,向着远方大喊:beauty与loye,热爱生命与自由的品性在大自然中得以释放。
回到家的露茜按照传统规定与绅士塞西尔订了婚。总是拄着文明拐杖,带着夹鼻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衣着纤尘不染的塞西尔那可怜巴巴的假作正经与乔治的洒脱不羁简直不在一个层次。接吻时,塞西尔仍旧彬彬有礼地询问露茜是否同意,结果十分的不成功,摇摇欲坠的夹鼻眼镜使得露茜回想起在麦地里那不能抗拒的一吻,并开始对这一订婚产生怀疑。但此时固执的露茜仍旧不愿面对现实,直至乔治的话语打动了她,露茜向塞西尔提出解除婚约。
毕牧师说过,如果露茜的外在行为能够拥有她弹奏钢琴时的热情奔放,那她就是一个完美的女孩了。但自小受贵族教养熏染的露茜却无论如何也不敢踏出这一步,她宁愿心怀渴望,站在窗前看别人的风景,也不愿走出窗外,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在影片开始,爱默生先生曾经指着自己的胸膛说,女人喜欢看风景,男人倒无所谓,因为这儿是鸟儿歌唱的地方,蔚蓝的天空就在这里。这一句话就表明了两个阶级对自由的不同感受。露茜以及夏洛蒂要的,是能够远远观望的风景,而爱默生父子追求的,却是心灵的自在和精神的超脱。而令人欣喜的是,露茜在影片最后终于走出了窗的禁锢,到达心灵的风景区。
华美的风景
既然影片的题旨之一是看风景,那么最美丽的风景在影片中一定必不可少。事实上导演詹姆斯・艾弗里为我们奉献的可以说是电影史上最华美的风景。洋溢着热情魅力的意大利随着赖恩小姐与夏洛蒂的游玩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小巷、行人、古朴的街道、残留的中世纪余韵风貌,让人不禁对其心醉神迷。离开夏洛蒂的露茜独自一人在广场上散步,好奇的目光抚摸过乔托的壁画,那些升腾飘逸神圣的圣经故事,已经牢牢抓住了我们的视线。宽敞的教堂大厅,光滑的石柱,还有那成群结队的白鸽在阳光下翩翩起舞,生命就是这样难能可贵。
而与意大利截然不同的风景,来自于英国伦敦郊区露茜温暖的家。这个家里有温柔慈祥的母亲,有调皮可爱的弟弟,有鎏金的锃亮灯座,有暗红色天鹅丝绒躺椅,有暗格花纹的柔软窗帘、还有一排排庄严肃穆的书籍。而大气豪华的房子外面,则是宽阔的绿茵草坪,间或夹杂修剪得当的花草,人们打着遮阳伞,品下午茶,或者玩玩网球游戏,我们又可以从这种闲暇的心情中体味到别致优雅的情调。
难以区分导演詹姆斯・艾弗里究竟对哪一种风景有亲近的倾向,但有一处场景却让我们看到了这两种美妙风景的完美融合。在意大利乡村的小路上,两辆马车从远处款款而来,精致洁净的服装在暖阳下熠熠生辉,特别是少女露茜的一袭白衣。碧蓝的天空下,麦子正在茁壮成长,鸟儿一并歌唱,所有的植物欣欣向荣,一阵微风吹过,肺腑里都是满满的清香。因为插不上夏洛蒂与赖恩小姐的话语,于是露茜被“居心叵测”的意大利车夫带到乔治面前,因为浪漫的意大利人可以察觉到,互通心意的年轻人就应该毫无顾忌地相处。楚楚动人的露茜站在那里,像一朵娇弱的鸢尾花般可人,这样的情态激发了乔治心中热烈的爱意,于是大胆的一吻,注定了缘分的开始。
矜持的幽默
福斯特的小说在描写人物之间微妙关系的时候,往往幽默而微带讽刺,这样的幽默是英国式的矜持与惬意,是英国人生活特有的一面。詹姆斯・艾弗里同样没有舍弃原著中那些令人心领神会的段落。
影片开始的餐桌上,乔治用食物在盘中摆出奇怪的问号,吸引了露茜的视线,等到四个人调换房间之后,正在收拾东西的露茜与夏洛蒂又看见乔治直直地向她们走过来,煞有其事地翻过画着问号的画框,弄得夏洛蒂目瞪口呆,露茜捧腹大笑。这个奇怪莽撞的举动简直不能让夏洛蒂容忍,却牢牢抓住了露茜的注意力。接下来,露茜在教堂参观时遇见一位很烦的说客,她很不客气地拒绝了很久才得以脱身,后来乔治也遇到这个人,正当那个说客即将开口之际,乔治腿一软,跪倒在主面前装作祈祷,那人只好作罢。尽管这样的祈祷不太虔诚,让人发笑,但露茜却已被乔治处理事物的方式所打动。
VitraHaus的设计概念包含了两个一直出现在Herzog & de Meuron作品中的主题:原型房子和堆积体量。以“堆叠”,“挤出”,“压缩”等工业化生产般的手法来处理住宅的复杂空间使用。在Weil am Rhein的这个项目中,这个概念更强烈地回到了ur-house(原型屋)的主题,而且这个5层建筑的主要目的就是展示为家庭设计的家具和器物。根据室内空间的性质和尺度,这个建筑采用了“家居尺度”这个母题,这样设计的展厅能够暗示出熟悉的家居环境体验。每个独立的模块房子都是相同且抽象的。这些模块房子只有山墙面是采光的,侧墙像是机械冲床处理的外观效果。它们像积木一样堆积起这座5层楼,有些部分,壮观的悬挑了49英尺。这些房子初看起来一片混乱,实际上,它们在空间中创造了独特的三维体验。
空间的丰富和随意 功能毫不逊色
这些房子外墙涂上了炭色的stucco涂料,使得这个结构和大地更为亲切,和周边的环境也保持了联系。它像是一个微型的垂直城市,成为这个园区的标志。一片木地板区域标识出中心的开放区域,围绕它的是5个功能区域:会议区,椅子的展示区,Vitra设计博物馆商店,带接待室和盥洗室的前厅,以及一间咖啡厅。参观者可以坐电梯直达4楼,从那里开始回转向下一路参观。当走出电梯时,透过房间北端的玻璃窗,可以看到Tüllinger山壮美的景色。当参观者在房子里面活动时,它们会感觉到空间的丰富和随意,实际上,这些方位都是根据周边的景色来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