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从业公共基础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26 15:42:5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银行从业公共基础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银行从业公共基础

篇(1)

他表示,银行业协会在2007年建立了银行业从业资格认证工作组织体系和认证制度基本框架,制定了《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发展纲要》,并完成试点考试工作。

银行业协会于今年7月在全国36个城市组织了公共基础试点考试,共有209131人报名参加。随后,又在10月举行了个人理财和风险管理两个专业科目的考试,共有22万人次银行业从业人员报名参加此次考试。蒋超良说,在2008年,银行业协会将修订、完善公共基础、个人理财和风险管理教材,将“个人理财”证书纳入监管体系。

(王冬梅)

长盛同德基金:明年投资关注两类股票

长盛基金近日公告称,长盛同德基金定于12月14日起开始办理日常赎回业务。长盛同德基金“封转开”集中申购于11月16日结束,新募基金份额共计108.2亿份,为近期发行规模最大的基金。

长盛同德基金经理认为,偏紧的政策环境、生产要素价格改革使得先前拥有诸多先天优势的大市值上市公司很难维持连续的高速增长,整体来看,未来3-4个月的时间内市场风格将会逐渐由大盘成长股向中小市值成长股转移。2008仍有赚钱的机会,但整体波动加大。投资更需要重视行业估值的安全性;平衡大市值股票的流动性优势和中小市值成长股的持续成长优势;切实转变思路,寻找受调控影响小的行业一是内需和稳定成长类个股,二是能转移要素价格上升的企业。(王冬梅)

九鼎新材价值低估投资者超额申购

根据《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网上资金申购发行公告》,主承销商光大证券2007年12月13日上午在深圳主持了九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网上资金申购发行中签摇号仪式。据公告,本次网下有效申购获得配售的比例为0.254408%,认购倍数为393.07倍。本次网上定价发行中签率为0.0268710517%,超额认购倍数为3721 倍。

国泰君安分析师张英明表示:九鼎新材之所以出现这么高的申购,主要在于九鼎新材的市场价值与发行价格之间巨大的差距。根据预计,九鼎新材07到09年公司实现EPS分别为0.45 元、0.79 元和1.14 元;按照行业的市盈率计算,九鼎新材的实际价值应该在20元左右,而九鼎新材的发行价格只有10.19元,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预计九鼎新材上市首日将有100%以上的涨幅。(王冬梅)

美国调查公司老四并购杀入中国

12月6日,拓索市场调查(美国)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了与北京智诚友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重组计划,成立拓索(中国)市场调查公司,将借原有北京智诚友邦的市场渠道,针对在金融服务、汽车、电信、B2B服务及耐用消费品行业中的中国跨国企业,扩展中国业务。

(闫蓓)

尚诺集团战略合并安家世行

2007年12月12日,中国,北京,尚诺集团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会,正式宣布与“安家世行”战略合并。此次强强联手,尚诺集团将致力于打造中国领先的个人信贷服务平台,同时为客户提供信用卡产品服务和房屋按揭服务。

(郭丽娜)

交友网站投资走势

篇(2)

(Guangxi International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Nanning 530007,China)

摘要: 通过分析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学生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不高的原因,围绕提高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从课程考核、教师、学生等方面提出金融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与设想。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causes for the low pass rate of banking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of the finance specialty in Guangxi International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measures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finance specialty from the course examination, teachers, students aspects to improve the pass rate of bank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关键词 : 金融专业;教学改革;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Key words: finance specialty;teaching reform;banking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277-02

0 引言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服务需求,就业导向,推动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高职院校应主动构建符合国家职业标准、以能力为本位的考核评价体系,积极开展教学改革,适应新形式、新要求。

近年来,广西经济迅速发展,到2020年将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南宁市大力实施“引金入邕”战略,银行机构入驻南宁的数量快速增加。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的金融化程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才能增加从事银行业的就业砝码。而诱人的薪资及良好的发展前景,使银行业近年来成为炙手可热的黄金职业,也带动了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热潮”。因此,有必要针对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特点和要求,采取各种措施,帮助金融专业学生提高银行从业资格证的获证率,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1 现状分析

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是银行从业人员入门的初级基础考核,由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办公室负责组织和实施的,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分公共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个人理财、风险管理、个人贷款和公司信贷),公共基础科目为必考科目,专业科目可自行选择任意科目报考。考试形式采取全国统一考试、闭卷、计算机考试方式进行,有题库,随机抽的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全部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题量145题左右。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投资与理财、金融保险、证券投资与管理三个金融高职专业,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目前,学生在校期间参加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约为15%,通过率总体偏低。

2 通过率低的原因分析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加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偏低,其原因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

2.1 课程考核方面

2.1.1 该校现行的金融课程考核偏重期末考试,学生对平时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课程的期末总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笔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考勤,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占30%,期末笔试成绩占70%。在实际的课程考核中,平时测验次数偏少、难度偏低,平时成绩占比较低,平时成绩对总成绩影响不大,学生的平时学习相对放松,形成了考前临时突击的习惯。由于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题型均为客观题,部分学生心存侥幸,不认真备考,考试答题靠猜,导致通过率偏低。

2.1.2 现行的金融课程考核主要采取纸质化笔试,学生不适应资格证考试的现代化考试手段。学生的平时测练和期末考试都是纸质试卷笔试,而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为无纸化机试,由于平常没有得到充分训练,学生对考试手段陌生,计算机操作不熟练,容易造成情绪紧张。对操作手段的不适应影响了学生的考试成绩。

2.1.3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内容的覆盖面广,学生备考难。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题量大、知识点多、覆盖面广,要求识记和掌握的内容多,学生准备考试有一定难度。

2.2 授课教师方面 该校金融课程教学的授课教师队伍由专任教师、校外兼职教师组成,拥有扎实的金融理论知识和一定的银行从业经历。不过,在针对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教学与指导方面,有些工作存在一定不足。

2.2.1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不够。对课程的开发和对课程的把握能力欠缺,参照职业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的能力有待提高,课程教学大纲与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不一致,不善于总结分析考试规律。

2.2.2 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调整不够优化。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和课堂表现灵活调整,创造性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有待加强。

2.3 学生学习方面

2.3.1 基础水平因素 从历年招生情况来看,该校金融专业学生录取分数线较省内同类高职院校偏高,但与本科生相比,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要深入理解和掌握金融基础知识,存在一定困难。

2.3.2 学习态度和能力因素 该校金融专业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缺少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并且考证通过的自信心不足,考证备考积极性不够,备考的主动性偏低。再加上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有待加强,导致考证成绩不够理想。

3 改进建议

3.1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3.1.1 实行多元化考核 课程考核上,将职业资格考试贯穿课堂练习、平时作业、模拟考试、期末测试等课程考核的全过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评价类型有机结合,将侧重点放在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上,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水平。课程考核的最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尽可能让学生平常多练习。老师教和学生自学有机结合,如果平常测试不合格,学生可以反复自我训练,熟悉考试题型,把握考试难度,多次鉴定,不懂的教师给予指导,在平常测试中积累知识,提升自我,以练促学,从而提高考试通过率。

3.1.2 逐渐实行网上测试 通过在网上建立试题数据库,自动生成电子试卷,学生可通过在线进行自我练习或测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试题库管理系统,具备题库管理、自动组卷、在线考试、自动阅卷、指导答疑等功能,满足课程训练与考核的要求。让学生熟悉这种考试形式,以训练促考证。

3.1.3 构建课程考核试题数据库 针对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和考试要求,收集和编制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和模拟题资源,并且完善试题答案、试题难度和区分度、重要程度等信息,平常测试中模拟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出题难度,让学生在平常反复的训练中较全面掌握知识点。

3.2 对教师的要求 建设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是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吸引力的关键之一。对教师进行培养培训,充分发挥来自企业的教师的作用,使专兼教师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加强与银行证券、金融培训机构合作,与企业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实训协作关系;专门配备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专兼职实训指导教师。同时改革教学评价模式,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提高教学效能。

3.2.1 做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将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科目整合到课程体系中,把《银行从业基础与个人理财》、《职业从业资格考证》科目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从事相关岗位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职业素养,促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并且在一些专业课程中将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用书选定为教材。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校企合作,到企业锻炼,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教师应认真学习研究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平时注意搜集历年考试真题,总结考试规律,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让学生多学多练,从而以训练促考证。

3.2.2 加强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对金融专业的学生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从新生一入校第一至第四个学期都有《金融操作技能》的实践与技能训练课程,《金融操作技能》第一个学期为教师教学;第二、三、四学期是在期末进行测试,教师教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多运用实践教学、互动模式、案例教学等方法,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活动,设计出富有弹性的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和课堂表现灵活调整,创造性设计课堂教学,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活动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考取银行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

3.3 对学生的管理

3.3.1 提升学生自信 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延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参与课堂,在课堂讨论中发掘自身潜能和发现自身的不足,不足的加以弥补,不断积累金融基础知识。课外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大学生银行技能竞赛,自全国大学生银行技能竞赛首次举办以来该校已连续2届夺得一等奖,学生的金融操作技能在全国遥遥领先,激发学生练习技能的热情,营造学生练习技能的良好环境,增强学生的基本业务技能。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给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不断提升学生自信。

3.3.2 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做好职业规划,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明白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激发学生自我提升的效能感。

3.3.3 实行“双证制” 将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对接,高职院校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毕业证和相关岗位的职业资格证这两类证书才能顺利毕业。给学生适当压力,强化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有机结合,共同起作用,让学生逐步增强自学能力,不断获取知识和技能,提高考证通过率。

参考文献:

[1]李娟,范保兴.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与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9-90.

[2]王水江.如何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J].改革与开放,2010(9):158.

篇(3)

本次大纲的内容包括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操守和相关法律法规等三个部分,涵盖了银行个人理财从业人员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活动中需要了解和掌握的个人理财业务基础理论知识,理财产品,理财顾问服务,理财产品销售,与个人理财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

此次考试大纲的修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专业知识部分

一是强化了“金融市场”部分的内容。根据调研的情况,各行新入职员工尤其是非金融专业背景的,对该部分内容缺乏系统的、全面的认识,不利于对各个金融工具以及理财产品的理解,从而无法正确从事理财产品中对客户的必要性风险揭示和风险收益分析,故强化了这部分内容。

二是修正了“理财产品”部分的内容。根据调研过程中各行的反映,目前各行金融创新不断推陈出新,各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市场侧重点和差异化比较突出,故对“理财产品”部分的内容作了修正,着重突出了理财产品的理财特性分析,弱化了理财产品描述和分类。

三是增加了“财务分析”部分的内容。从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方向看,无论是理财产品的销售,还是理财顾问业务,都需要对客户的财务状况以及财务风险进行必要的分析,新增的这部分内容,正是针对个人理财从业人员进行客户分析的过程中出现的应知应会的内容。

专业技能部分

增加了“个人理财销售”这部分的内容。由于目前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尚处在初期阶段,银行大多还停留在理财产品销售阶段,特别是针对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不当销售和错误销售问题,增加该部分考核内容,目的是强化理财销售过程中的规范化问题。

删除“理财业务营销”部分的内容

试点考试后的广泛调研反映该部分考试题目缺乏客观性,同时考虑到目前各行营销手段和市场定位多元化的情况,此次考试大纲删除了“理财业务营销”部分的内容,只在第一部分“专业知识”理论部分对营销理论简要地进行了补充。

法律法规部分

一是着重加强了“职业道德操守”部分的内容。我国银行业职业道德操守已经出台并作为公共基础科目考核的内容之一,我们认为,虽然个人理财考试大纲的“职业道德操守”与公共基础科目存在部分重复,但是作为个人理财业务的从业人员应该强化该部分内容的掌握,尤其是对该部分的认知和熟识。

二是加强了“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部分的内容。根据我国银行业目前重点强调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对理财从业人员强化该部分内容的考核。

篇(4)

不过,国际评级业三大评级机构的主导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金融市场对评级的依赖度依然较强。2010年希腊评级被下调至“垃圾级”,2011年8月5日,美国长期信用评级史无前例的下调,由“AAA”被降至“AA+”,一度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在很大程度上,信用评级更像是实体经济的一面镜子,危机发生近六年,至今全球经济依然尚未完全摆脱衰退,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市场依然脆弱。

3月底,彼得森参加中国高层发展论坛期间,在北京金融街接受《财经》记者专访。近两小时访谈过程中,他从自己在标准普尔和花旗银行从业经验出发,透过信用评级行业,结合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讨论公共部门债务及融资、影子银行、金融监管等热点话题。

标准普尔是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一家华尔街的百年老店。

2011年9月,在标普下调美国长期信用评级后不久,彼得森出任公司总裁。面对外界对评级机构的多重质疑、趋紧的监管和评级业改革等种种挑战,他着重重新修复与政府和金融市场的信任关系。

56岁的彼得森,还被认为是“老练的银行家”、“出色的危机管理者”,他曾在美国花旗银行供职近25年,2010年出任花旗银行首席运营官。2013年11月,出任标普母公司麦格希财讯集团总裁、首席执行官。

身为银行业从业者,彼得森亲历了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危机后,全球金融市场创新一度低迷,但影子银行再度快速扩张,尤其在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他认为,对银行体系加强监管固然重要,但还应该建立覆盖各类监管之上的共同联席合作的机制,实现对影子银行的全面监管。

他还认为,中国公共部门债务规模可控,但是面临两大担忧:债务增速过快和国有企业在基础设施项目中的主导地位抑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发展债券市场,构建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改变目前银行主导的模式,是公共部门融资改革的出路。 影子银行隐忧

《财经》:根据你的观察,中国的影子银行与美国的有哪些不同?

彼得森:中美影子银行在定义层面,并没有太大区别。

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美国的影子银行更加正式、规范,不管是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私募基金都有着大家所了解的结构,有着正规的文件,也有着正式的规则和相关监管制度。

另外,它们要接受审计还要跟投资者签署正规的法律合同。从理论上来讲,美国影子银行不应该为金融体系带来系统性风险。

而在中国就不同了,我认为有两点:在定价、信息披露、流动性管理方面,比较缺乏透明度;中国影子银行与大量的散户投资者,也就是个人投资者,发生关系,这些投资者并非成熟、专业的投资机构。

如果对影子银行整体的规模还不十分清楚,法律框架也不清晰,信息披露和定价也不到位的话,又跟大量的散户发生关系,确实让人担忧。

《财经》:那么,你如何看待可能的风险暴露?市场监管者应对违约事件持何种态度?

彼得森:中国的一些散户投资者,正在购买一些和政府相关的地方融资平台项目和房地产项目融资相关的金融产品,他们却不清楚资金最终流向何方,这样的融资确实有风险。

目前,中国监管当局又担心风险的暴露和违约的发生。像中诚信托兑付危机,对于投资者个人是坏事,但是对于金融系统可能是好事,违约能够培养投资者金融风险意识,也能检验文档记录系统和法律框架是否到位、是否有效。

违约能够让投资者学会自律,更好地理解信用风险,了解风险定价,并有助于建立起与风险相匹配的定价体系,政府部门的融资和私人部门之间的融资利差可能会扩大,这对金融市场长远发展有利。

根据标准普尔最新的违约研究,1981年-2013年间全球企业违约率(包括投资级和投机级)介于0.14%-4.14%之间。可见,违约是金融市场正常的现象。

《财经》:既然存在风险,中国金融监管当局应当如何规范影子银行?

彼得森:中国影子银行快速发展,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密切相关的。

快速增长的经济,需要金融市场不断提供融资,以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从储户和投资者的角度讲,他们需要更高的利率,或者得到与他们所承担风险匹配的补偿,这也促使中国影子银行发展越来越快。

金融创新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影子银行大量出现。另外,中国影子银行的不断发展,一个特殊的原因是与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有关。

基于此,金融监管框架不应该只是跟着传统银行体系走,应该从整个金融体系出发,包含影子银行体系,建立更为广泛的金融相关监管框架和规章制度,确保信息披露透明化,并实行更严格的审计。随着监管框架不断完善,将让影子银行的运作变得更加透明和规范。

《财经》:中国现实的障碍是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监管沟通协调渠道并不是很顺畅,怎么破解这一难题?

彼得森:美国和欧洲也出现过中国这样的情况。金融危机后,欧洲和美国成立了在各类金融监管部门之上的监管协调机构,以确保相关监管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并识别整个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例如,欧洲成立了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英文简称ESRB);国际上,G20框架下,也成立了金融稳定理事会,来加强各国金融监管协调。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存在不同的监管机构,不同类型的影子银行和其他金融活动,核心银行体系的有效运作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银行提供了信贷、存款和支付等基本的金融服务。所以对核心银行体系的监管不能放松。另外随着中国政府逐步引入银行业竞争机制,银行的竞争力会进一步加强,从而为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再补充一点,我个人比较支持加强监管,好的监管能够加强推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监管的核心是构建完善的法律框架、规章制度体系。 探路公共融资改革

《财经》: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居民和企业部门纷纷进入去杆杠周期,但是政府公共部门的杠杆水平却显著提升,如何理解这一现象?

彼得森:2008年危机发生后,整个经济在衰退的过程中,政府采取一些措施来刺激经济的方式是很常见的,也是很正常的。比方说,欧洲、美国都采取了刺激政策,这些刺激是以低利率为代表的。不过,这确实带来了公共部门债务有所上升,但是债务的负担或成本并不高。

相比之下,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比较微妙的细节。比如说公共融资的来源是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有没有足够的现金流还款。另外,政府是不是利用这些资金来投资长期的项目,比方说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老龄化是影响很多国家公共部门负债的一个长期因素,政府能不能满足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金和健康保险方面的需求。

《财经》:中国似乎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你如何认识中国公共部门的债务风险?

彼得森:从中国审计署公布的数据看,中国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与GDP的比例是37%,相比标普全球评级体系中评级为AAA、AA、A和BBB的其他政府,仍不算高。不过,与国际上其他国家不同,中国面临两方面的担忧:债务增速太快和国有企业在基础设施项目中的主导地位抑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若公共部门债务快速增长的势头再持续数年,则可能不仅会削弱公共财政,也会影响金融稳定。国有企业在基础设施项目中的主导地位抑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这使得收入对家庭的再分配更难实现,而收入分配是经济再平衡的重要因素,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政府降低经济增速对地方政府投资依赖的能力。

《财经》:面对这种债务结构性的隐患,如何化解这种潜在的担忧?

彼得森:除了显性的债务以外,政府可能还面临老龄化需要承担很多任务和使命,包括提供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中国可以学习其他市场的经验,来慎重地审视长期债务和或有债务。

当前,中国的债务水平是可控的,应该利用这样的时机,开发新的融资工具,发展债券市场融资,建立更加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

构建一个更有效的金融市场,能够提供更多的流动性、灵活性,资金来源和透明度都能提高,但这需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框架,从而能够衡量不同资产和债务的风险和定价。

《财经》:相比影子银行融资、银行贷款融资,发展债券市场融资有哪些优势?

彼得森:首先,更优的财政纪律和透明度。债券发行人需披露信息,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融资用途,以及政府的偿债计划都会公开,信息透明度大大提升。

例如,市政府需要融资,以前是和银行私底下形成了融资交易,现在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就需要披露项目信息,这意味着信息更公开透明,更有效的市场约束、信用评级。

其次,降低政府的财政风险。如果负债形式是银行贷款,可能需要在所投资项目产生收入之前就偿还贷款,这可能构成短期流动性挑战,而以固定利率长期债券融资可降低这一担忧。

再次,提高民营资本对基础设施项目的参与。对于民营基础设施企业而言,通常需面对规模比自己大很多且与政府有关联的竞争对手,创新债券融资能够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可能会有更多民营企业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上取得成功。

《财经》:从国际经验看,PPP是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公共设施的有效渠道,中国政府已经启动大范围推广PPP模式,这一模式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彼得森:国际上PPP模式的最佳实践,的确有一些经验可以借鉴。

篇(5)

[关键词]网络系统整体性动态性协同发展

开展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诸多公共行业合作,是中国银联厦门分公司(简称厦门银联,以下同)提高市场拓展能力和产业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拓展了银行卡应用领域,实现通用好用,还让厦门市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安全、便利、快捷的银行卡优质服务,体现银联的社会责任和品牌形象。

一、业务介绍

厦门的银行卡公共支付业务系统已经成为一个跨银行的以代收代付业务为主的综合处理系统,下面具体介绍几种基本业务的实现方式、流程,其他终端缴费渠道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批量代收。是指公共支付业务处理中心采用标准化文件的方式,定期在收费单位和银行间传递委托人委托和缴费信息,并实现资金从委托人银行账户向收费单位结算账户流动的结算方式。

2.实时代收。实时代收是指公共支付业务处理中心实时在收费单位和银行之间传递委托人信息和缴费信息,确认委托是否成功、缴费是否成功,并实现资金从委托人银行账户实时扣取,并通过银行同城清算系统向收费单位对公账户入账的一种结算方式。

3.代付业务。工资业务是一项典型的代付业务,采用的是批量传送文件的方式,实现资金由单个账户向多个账户的转账过程,对银行卡而言,是反向资金流的应用。工资业务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实现由职工自主选择银行卡,并在工资的同时,同步实现代扣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等。另外还有社保资金的社会化发放,信托公司理财资金的退本分红等。

二、公共支付类增值业务产生背景

1.主要外因。从银行的角度来看,银行独立开展代收代付业务不仅承担很多免费工作,还需要面向多家收费单位,增大了银行成本,银行充当了客户与收费单位的联系人,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影响银行的主营业务。银行为了拓展缴费业务,不得不自行研发相应系统,增加了银行的负担。

银行卡业务的发展普及,银联跨行网络的成熟应用,为公共支付中心的成立奠定了物质基础。如何更大限度、更大范围地发挥网络功能优势,服务社会大众,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已成为一种社会需要,而这些功能的实现由银行卡网络中心作为第三方机来承担也更为合适的。

2.主要内因。拓展公共支付业务的内因是适应公司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为充分体现银行卡联网联合、通用好用的专业优势,利用已经构建的相对完善的银行卡网络转接平台,积极开拓公共支付业务,丰富业务品种,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达到业务量的整体发展,彻底改观银行卡的受理环境。

三、发展公共支付业务的意义

1.对厦门银联的意义。厦门银联的代收付业务系统保持了多项的国内首创,其中许多应用案例直到今天仍保持国内惟一的典型应用。(1)发展公共支付业务是传统POS业务的重要补充,能够进一步扩大银行卡应用范围,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对主营业务产生积极有力的影响。(2)发展公共支付业务充分体现银行卡联网通用、联合发展的宗旨,响应国家“通用好用”的银行卡发展政策,符合国家利益、群众利益。(3)发展公共支付业务为提高公司效益找到新的增长点,保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4)解决当地市民缴费需求,替群众办事为政府分忧,加强了与当地政府、各企事业单位、市民的互动。

篇(6)

201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金融IC卡电子现金应用推广工作,各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实现了金融IC卡发卡并呈现加速发展趋势,股份制银行及地方性商业银行按照金融IC卡发卡工作要求,亦纷纷加入到金融IC卡发卡和应用推广大潮之中,金融IC卡电子现金行业应用逐步进入各地如公交、医疗、出租车、社保等多个公共服务领域。

一、金融IC卡电子现金推广的意义

金融IC卡依托其自身信息储量大、信息技术安全性等先天优势顺理成章的承担起这一重要使命,成为金融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支付载体。作为以芯片为介质的银行卡,金融IC卡采用集成电路技术,遵循国家金融行业标准,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现金存取等金融功能,还可以加载其他商业服务和社会管理功能,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高度融合,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支付需求。此外,金融IC卡利用自身非接支付和脱机交易等特点,可在快速小额支付领域有效替代现金,对减少现金携带、降低管理成本、节省人民币的发行和流通费用,提升城市公共设施的智慧化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深远意义。

二、电子现金推广制约因素分析

(一)公众对电子现金认知能力、接受程度有待提升

目前电子现金应用正处在起步阶段,公众对金融IC卡及电子现金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辅之以电子现金的总体应用面相对比较窄,各地应用行业较为单一,公众使用量少之甚少。

(二)电子现金支付受理环境亟待改善

作为新兴的电子支付方式,各地电子现金受理的软硬件环境亟待改善,包括受理设备市场投放、支付环境便捷体验度和受理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等。

(三)电子现金社会公共领域应用推广市场发展环境不容乐观

按照人民银行金融IC卡电子现金应用推广要求,各地商业银行开展了不同模式的社会公共领域应用合作探索。但由于公共服务资源的垄断特性,在各商业银行参与合作竞争后,明显的是“僧多粥少”,每个应用都要面临着多家乃至数十家商业银行的合作竞争,商业银行在与行业方的谈判过程中面临着合作深度、技术开发、竞争报价、受众人群等诸多业务及费用困境,市场发展环境不容乐观。金融IC卡电子现金目前主要应用于小额支付,真正在其他行业特别是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并不多,一卡通用、一卡多用等深层次的业务合作未能开展。

(四)电子现金应用与其他行业应用的兼容性不足

按照金融IC卡应用推广的要求,应以电子现金实现应用合作,从理论上讲,金融IC卡电子现金是可以支持各行业应用的兼容,PBOC3.0标准已经与社会保障卡标准、居民健康卡标准实现了兼容,但实际上很多行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IC卡应用管理体系,比如住建部主导的城市密钥管理体系,交通部也建立了自己的行业规范,与金融IC卡的电子现金并不兼容。并且在这些领域,全部是持卡人预付费,具有相当可观的资金沉淀,由其自行预先支配,如通过电子现金应用,将会影响到其资金沉淀量,造成金融IC卡与社会各行业融合的难度较大,而行业合作少,又反过来影响了发卡进度,制约了金融IC卡的应用。

(五)各种新应用、新需求不断涌现,需要技术标准规范及时跟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应用、新需求不断涌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创新型应用发展迅速,不少银行机构与移动运营商基于手机SD卡、SIM卡、NFC功能手机进行了电子现金移动支付的探索推广,但总体来看,从客户体验度、支付安全性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

三、解决对策

(一)加大金融IC卡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用卡意识

发挥人民银行金融IC卡工作推进小组领导作用,统一组织各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参与各类金融IC卡主题宣传活动,积极围绕POS、圈存机、ATM机等设备周边,开展发放IC卡应用指南、使用手册等多种形式的基础知识宣传活动,引导公众了解、熟悉金融IC卡,从内心接受并积极使用金融IC卡。

(二)加强金融IC卡受理知识培训,提供良好的受理环境

一是加强银行从业人员的金融IC卡知识培训。邀请中国银联等方面的业务、技术专家加强对金融IC卡标准、产品、业务知识的介绍,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开拓金融IC卡推广应用发展思路。二是要提高特约商户收银员的金融IC卡操作水平和积极性。各银行机构应自行或联合第三方服务机构加强特约商户收银员的IC卡受理培训,达到收银员既能了解金融IC卡相关知识,更能掌握金融IC卡受理操作流程,能够快速、准确地办理金融IC卡应用业务。三是要加快存量POS、ATM等设备的非接支付和跨行圈存改造工作,提供更为便捷的受理渠道。四是要扩大受理终端设备的投放范围。加大各地商业区、集中社区的投放力度,而县市郊区、乡镇及农村还有更为广阔的开发空间。

(三)充分发挥各地金融IC卡应用工作小组的主导作用,寻找适合当地发展的电子现金行业应用推进模式

从各地应用推广情况看来,各地因地制宜,产生了众多的市场业务合作模式,就目前的业务适合性及长远发展来看,笔者认为充分发挥地方领导小组的领导作用,依托人民银行和银联的现有技术力量,商业银行共同参与的推广模式较为理想。目前,从各地的推广情况看,电子现金应用的营销推广费用主要由商业银行负担,其他参与方多为业务性参与,长此以往,不利于应用项目的持续推广。而电子现金应用推广的主要民生行业,具有不同程度的公益性质,能够有效降低人民币发行和流通费用,更是一项信息惠民工程,建议主管部门以及政府财政等相关部门能够拨出专项资金,对公共服务领域的电子现金应用项目予以扶植,推动金融IC卡电子现金应用的长期持续推广。

篇(7)

随着经济一体化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金融改革从2007年以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步伐不断加快。目前,现有的金融学科教材一定程度地存在着金融理论知识滞后于金融改革现实的问题。

一、高校金融类课程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课程教材种类繁多且内容冗长

1.教材整体质量较好,但教材版本、系列、种类繁多

翻阅金融学科类课程中繁多的教材,不难发现存在许多问题。高校教材种类繁多,如在《货币银行学》课本中体现得较为突出。目前《货币银行学》教材大约有几百个版本,名牌院校出版社出版的也至少有近百个版本,因为每所大学都有各自的教材,而同一大学的不同学院又有自己的教材。同一学院的不同系的教师又编写各自的教材。国内《货币银行学》教材中不仅有各类高等院校,而且还有大中专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及各类夜大的教师出版的教材。不同系列教材中编写的《货币银行学》书,又有几十种,如现代经济学教科书系列、现代管理学教科书系列、高等学校经济管理学科系列、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系列、商管理优秀教材经济学、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系列、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系列、21世纪高等学校金融学教材系列、工商管理优秀教材经济学系列等等,在诸多的系列中,由于《货币银行学》是专业基础课程,故而都有编写《货币银行学》的教材。因而造成教材泛滥,各类教材满天飞。

2.理论高度与金融实务兼而有之的高质量教材难成高校课本

真正银行从业人员编写的《货币银行学》教材极少,有部分从业人员编写《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学》、《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学》等书籍,这类书比较实用,但是理论高度略有欠缺,其更注重银行业务的流程与操作,所以很难成为高校教材,只能作为银行内部人员培训的资料,供内部人员阅读。

从事银行业的人员编写的书,一般会由该人员所在的银行购入此书,给员工人手一册,如央行人员编写的关于银行管理方面的书,要求各家商业银行出钱购买或给商行下达购买的软指标。这种现象在商业银行也同样存在。因而,这类书的特点:一是不重视理论基础知识的阐述,而侧重实务业务的特性;二是注重银行业务的操作;三是一定程度上的购买指令。

当然,由金融从业人员编写的书并不完全是理论高度不够,或者成为操作流程式书籍,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际经验,属于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比较好且质量高的书,有易刚、海闻编写的———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系列丛书中的《货币银行学》,该书却没有成为高校教材的主流。目前书店中可以看到的该书,仍然是1999年9月的版本的再版,但是关于我国金融改革最新内容添加的却很少。

3.教材内容庞杂致使教学内容较大程度的重复

目前《货币银行学》教材中不仅包括货币、信用、银行三大块内容,而且《国际金融》、《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工程学》、《财政金融学》、《金融市场学》等诸多课程中的部分内容放在《货币银行学》一本教科书中,使内容庞杂、冗长,这必然带来两大后果:一是由于高校《货币银行学》课程最多只有72学时,少的只有32学时,教材涉及的内容太多,一般的《货币银行学》教材都在十五章以上,在有限的学时内,无法将全部内容讲完,致使必须要讲解的中心内容不突出,主体内容分配的学时减少;二是由于教材体系涉及的内容过于庞大,如通货膨胀、汇率及金融深化、金融抑制等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发展经济学等方面的部分内容皆出现在一本教材中,故而造成授课教师没有时间讲授,而在《货币银行学》之后开设的课程,如《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金融工程学》、《金融市场学》也不再讲这部分的内容,因为后面开课的老师认为这部分内容应是货币银行学讲的内容,不再重复,从而造成学生这部分知识的盲点和空白。而有些内容在《货币银行学》中讲过,在之后的课程中再次讲解,致使内容重复,学生听起课来乏味,感觉没有新意,造成时间和课时上的浪费。

(二)教材落后于经济生活现实,尤其滞后于金融改革的实践

《货币银行学》教材落后于现实经济生活的地方主要表现在:第一,金融改革日新月异,《货币银行学》所讲授的理论落后于金融改革的实践;第二,金融业务的相关内容已经发生改变,但是教材中仍然是陈旧的内容,并没有发生变动。如银行的名称、组织结构、业务类型、监管机构等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可是教材却没有改变。比较典型的是我国银行业的监管已经不在央行,但大部分书还是将监管的任务放在人行中进行讲述。

由于教材缺乏实际案例,相对比较空泛,学生读起来索然无味。而缺少案例分析和金融改革具体问题的分析,导致学生运用实际理论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弱。当然,相信许多教师,即使教材中没有以上金融业改革和实践的内容,他们也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添加这部分内容进行讲授,但是若在教材中用文字表述出来,对于那些喜欢读书或考研的学生会有较大帮助。比如各高等学校金融专业考研必考课程《货币银行学》,如“人民银行总行研究所”、“中国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名牌院校,考研题目中有较多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如果由于教材中没有相关内容,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训练,其结果必然造成学生对该类题目的解答和分析能力较差。

二、优化高校金融类课程教材体系的相关建议

(一)筛选与自编精品教材

精品教材亦应与时俱进,突显国内外金融业改革的特色。首先,应更加关注金融理论、金融改革实践的新进展。其次,借鉴国外同类教科书、精版教材的编写方法,及时补充、更新、调整教学内容。最后,精品教材应能够反映世界金融领域的最新发展。对于已被选为精品和权威教材并在高教广泛使用的课本,同样应该在金融改革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每年更新和添加新内容至少一次。另外,应建立品牌教材的动态管理,如再版时添补改革实践的内容、更新陈旧章节,与出版社建立动态联系,根据金融改革变动实际情况,随时更新教材相关部分内容等。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财投系金融教学团队经过三年的打磨和研究自编了《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学》、《国际金融》、《中央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财政与金融学》、《金融工程学》等八本金融学科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几乎涵盖了金融学课程体系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其中《金融学》被评为2011年北京市精品教材。

(二)改善教材结构与体系,添加必要的实务和金融实践的内容

1.完善教材结构与体系,较少重复

合理安排课时,突出三大块,货币、信用、银行。将教材中的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等内容删除;删除教材中关于投资银行业务、衍生金融产品、金融创新、金融深化、金融抑制等内容;将本应该放在《发展经济学》、《投资银行学》、《国际金融学》教材中的内容从《货币银行学》教材的各章节中删去,腾出时间或相应课时讲授中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改革具体实践的内容,进一步完善《货币银行学》教材体系和结构。在教材结构完善后,合理安排课时,从而凸现《货币银行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

打破传统教材涉猎内容巨多的束缚,一本教材涵盖许多门课程内容的现状,减少教材内容的相互交叉和重复。如在《金融学》教材中一是不再涉及国际金融中的汇率和国际收支方面内容,二是不再撰写证券投资学中的资产定价等内容,三是不再涉猎金融工程学中金融创新等内容,四是不再介绍发展经济学中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等内容。在有限的学时内,使教学内容更加突出和明确,从而优化了课程结构,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使教材更加具有实用性。

由于《货币银行学》课程是金融学科前期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一般学生在大二开始学习,并且是学生最早接触的专业课程。故而,绝大多数教材都在十五章以上,涵盖了随后需要学习的七八门课程的内容。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突出授课内容,优化教材结构,避免了重复,突出了重点。

2.添加金融改革实践的内容,进一步提升教材的实用性

首先,在突出三大块后,一是应该在第一部分货币与货币制度的相关章节后,添加我国的具体情况,如我国电子化货币,网络货币的发展状况及合规合法性的探讨。在第二部分信用与利息章节,添加计息原则(若已有该部分内容的,需要更新相关计息原则)。同时应添加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利率计算的方法。在第三部分银行业务单元中,一方面在存款种类这一部分,添加CDS(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协定存款、协议存款、通知存款;添加创新产品,如银行之间的对存(互存)、银证通产品、银基通产品、银保通产品。同时若教材中没有提及核心资本及资本充足率内容的应添加,若有讲述该部分内容的,应加大笔墨;另一方面,应添加中国金融改革的具体情况,并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论证,使所学的理论与金融实践和改革相联系。二是应添加资金清算体系的相关内容,如介绍美国的FIRDWIRE、CHIPS、SWIFT清算系统后,接着介绍我国人民币清算体系。三是应在货币政策目标中,法定准备金内容的章节后,撰写我国法定准备金比率调控的历史演变,如添加2010与2011年间,央行对法定准备金比率的调控及其意义;四是添加97年央行行长带队去美联储学习之后,98年我国人民银行进行了大区行改革、清算资金划拨体系改革及法定准备金账户与超额准备金账户,合而为一等改革。五是在央行监管的相关章节中应添加关于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已由央行转向银监会,并介绍我国“三架马车式”的分业监管模式。

其次,在教材的相关章节添加金融改革热点问题与金融案例分析。一是金融学科课程的教材应该做到把金融改革实践经验与相关理论基础知识进行有机地结合,提升知识的趣味性、实用性。如添加了理论界尚处于探讨和研究的一些没有完全定性的东西,目的是更好地激发学生思考金融热点问题和学习金融知识的积极性。二是金融类教材应该在保证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把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五门课程:《公共基础》、《个人理财》、《风险管理》、《个人贷款》、《公司信贷》的部分内容与知识点融入教材的相关章节,提升了教材的实用性,加强了学生对银行业务的操作能力。三是添加国际银行业改革的最新内容和案例。如国际银行业监督管理协会———巴塞尔委员会出台巴塞尔III,提高资本充足率,防范金融风险,增加银行抗风险能力。添加新管理规定的内容,同时用具体案例说明在提高资本充足率前,世界各国银行,为了达到《巴塞尔协议III》新标准而做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三,金融学科教材应在保证高质量传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向金融实务与应用方向倾斜。如为了配合上《货币银行学学》、《商业银行经营学》等课程学生在刚开始上课就可以参加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需要,本书相关章节编排按照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辅导教材的《公共基础》编写,目的是为了使参加考试的学生,在没有上完该课程时就有一定金融基础知识和金融机构实际操作经验,通过考试并获得证书。

由于《商业银行经营学》本身属于一门偏向实务的课程,因此本教材更应该注重银行业务具体操作和实务。如可以考虑添加贷款合同填写、各项业务办理的流程和操作规则、表内表外业务监控的风险点。

由于金融理论是抽象的,又大多从宏观角度进行论述,同时理论研究是有许多前提假设和条件的,而实际工作中银行并不完全按照基础理论知识来办理业务,现实却是银行的各项业务操作与抽象化的理论有较大的差距,也就是说把理论学好后,学生到银行还是不会具体业务的操作,对于银行的各项业务不能马上上手。因而,金融学科教材应尝试将抽象、笼统、宏观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如对于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趋势中,不是笼统地介绍混业经营、并购、集约化、网络化等趋势,而应该用具体的案例和发展路径来阐述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夏德仁.货币银行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黄达.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篇(8)

二、农村金融发展禀赋缺陷的原因探析

综上看来,靖远县农村金融发展存在众多缺陷,处于弱势发展状况,究其原因,除了“三农”先天弱质性、农村金融制度设计、金融价值取向等因素外,还存在一个共性的根源性因素,那就是农村金融具有一定的“准公共性”,而这种“准公共性”一直以来未有效得到公共财政政策相应的补贴或弥补,从而导致了其弱势状况的形成。(一)“准公共性”的分析。公共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理论根据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将所有物品进行分类:一类是私人物品,既具有排他性也具有竞争性;第二类是纯公共产品,既具有非排他性也具有非竞争性;第三类是准公共产品,包括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的产品、消费上有竞争性但无法有效排他的公共资源类产品、以及具有较大正外部效应的公共产品。现实生活中包括农业经济在内的不少产品和服务由于具有公共产品的部分特性,都可认为是准公共产品或服务,承认这一“准公共性”,有利于深入解释农村金融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三)农村经济具有“准公共性”。从我国现阶段实情来看,农村经济和农产品体现了上述公共产品的部分特征,可称之为准公共产品,这可以从其三个特性来论证:(1)外部性。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所以农产品及农业生产就带有很大的正外部性,即个人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小于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利益。(2)贡献性。在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国家通过人为地提高工业产品价格与农产品价格的差距(“剪刀差”政策),使农业为第二、三产业长期提供廉价的食品和原材料,为工业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即使是当前的市场经济中,由于农业的天然劣势和工业生产的效率优势,“剪刀差”现象仍然存在。(3)弱质性,农业经济的先天弱质性需要政府支持和保护。如农业生产所需资金大、回收慢,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巨大,私人投资难以承担、也不愿意承担,同时农业生产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但其高风险并未带来高收益,相反,由于农业生产成本趋高导致农业比较收益较低。(四)农村金融事实上承担了一定的“农业补贴”。作为准公共产品,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并把农业当作全社会的公共事务予以实施、当作准公共部门予以足够的支持和保护,以此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这种支持和保护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中,最普遍的是采取“农业补贴”的形式,农业补贴的实质是国家为了补偿农业因为“剪刀差”、外部性等导致的损失而对农业进行的应有“赔偿”。而我国对农业的财政投入特别是农业补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农业经济依靠自身投入难以完成原始积累,在农业经济发展巨大的资金需求中,农村金融事实上承担了部分应由国家负担的“农业补贴”,由于这种隐性补贴(即暗补)的存在,为“三农”发展提供服务的“农村金融供给”可定位为“准公共服务”,也即农村金融具有一定的“准公共性”。这种“准公共产品”所承担的暗补至少包括三个方面:(1)低收益率。受农业经济比较效益低的影响,农村金融的收益率也较低,加上农业贷款点多、面广、金额小,其管理成本远高于城区及大额的贷款。(2)高风险性。由于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农业经济所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容易转嫁到农村金融上,农村金融风险要高于其他产业贷款。(3)正外部性。由于农村经济总量小,农村区域的金融机构网点往往微利经营,据测算,靖远县金融机构网点的存款保本点在2000万元至3500万元之间,而在靖远县农村区域中,有近四分之一的网点存款额低于这一标准。由此可见,农村机构网点在提供金融服务中,更多的是满足“三农”的基本金融需求,在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和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社会效益明显高于经济效益,从这种角度来说也存在一定的正外部性。

篇(9)

(一)金融监管难度加大

目前,银行监管部门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采取的是“低门槛、严监管”的管理模式,适当降低了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门槛和开展业务的条件,增加农村地区正规金融机构的覆盖面。与此同时,采取监督措施,实行刚性的市场退出约束。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真正实现“严监管”的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一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门槛降低以后,新增加的金融机构数量较多,使银监机构的监管责任大大增加,很多监管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可能造成监管不到位。二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乡镇和农村地区,开展现场监管和实地调查困难重重。三是由于金融监管政策和银行经营业务不断变化,监管人员的知识更新滞后,监管工作到位难。

(二)经营成本相对较高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客户主要是分散的农户和农村微小企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贷款较多,利润率本身就很低。同时,农民居住往往具有偏、散、远的特点,导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成本较高。作为正规化的金融机构,无论是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还是农村资金互助社,都要求有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支持,经营成本都很高。通过对我国第一家资金互助社的调查发现,资金互助社没有“正规化”之前,在农户的家里就可以直接办理存贷款手续,简单方便,安全有效。“正规化”之后,资金互助社租用了正规的营业场所,聘请了专业的会计人员,购置了保险柜、防盗门等硬件设施。这些软硬件设施使资金互助社的经营成本大大增加。每年高额的房屋租赁费、人员经费和水电费等成本都要靠资金互助社自身内部去消化,外部没有任何的化解渠道。

(三)信用风险问题突出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的主要投向是种养业的简单再生产和小规模扩大再生产。传统的种养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农业生产歉收,农民收入减少,就很难还贷款。同时,由于其贷款的迫切性,贷款人在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申请时,有可能对自己的资产作假和伪造,致使其在之后的还款过程中无法拿出足够的资金偿还贷款,对金融机构造成很大的信用风险。

(四)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是当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现实问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多设在经济相对落后、贫困的农村地区,由于工作环境差、薪酬低,很难聘到学历高、工作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从业人员,再加上交通不便、生活环境艰苦等因素,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是在当地聘任的。尽管按照《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大多数村镇银行的高管素质尚可,但客户经理等从业人员往往是在当地聘任的,他们大多学历偏低,工作经验不足,规范操作能力较差,风险管理意识淡薄。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专业知识缺乏,业务经验不足,从而导致较高的操作风险。

(五)资金来源渠道狭窄

受经营环境、制度安排及自身信誉等因素的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着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从经营环境上来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设在经济比较落后的乡镇和农村地区,农民收入水平普遍不高,手头闲置资金不多是造成资金来源不足的主要原因。从制度安排上来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受到了种种限制。比如,村镇银行不得跨县(市)吸收存款,农村资金互助社不得向非社员吸收存款,贷款公司不得吸收存款等规定,直接导致其后续发展资金严重不足。从自身信誉来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成立以来虽然也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由于成立时间不长,社会认知度不高,客户认同感较低。农民存款还是偏好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

(六)金融服务质量提升乏力

中国农村金融不缺“大血管”,缺的是“毛细血管”,即能够有效在村一级、在基层提供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制造一个很好的“毛细血管系统”。但是,就已经设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看,除农村资金互助社设在村一级外,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大多设在城区或郊区。由于目前设立数量少、规模比较小、辐射范围有限,市场主要还是集中在县城内,边远地区的农民难以获得金融服务,能享受到的金融服务十分有限。同时,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目前仅开办了储蓄存款、质押贷款、小额信用贷款和票据转贴现等业务,几乎没有什么中间业务,其资金流向主要是农业生产资金贷款,对需求量较大的养殖业贷款、劳务输出、婚丧嫁娶、住房等消费类贷款业务,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增强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银行监管部门要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特点,在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加强有效监管的力度,完善监管制度、操作流程与方法,积极给予服务、指导及帮助,促使其健康规范发展。一是要引导并督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和风险管理框架,建立规范主要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二是银监部门要按照审慎监管要求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持续、动态管理。监管内容包括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交易关联等方面。三是要实行分类监管。对村镇银行要比照其他商业银行全面实施审慎监管。对贷款公司要着重发挥投资人的监督制约作用,同时要强化对投资人的并表监管。对资金互助社则主要实行社员自律管理,要积极探索建立以自律管理为基础、银监机构管理为主体、地方政府风险处置为保障、社会监督为补充的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的监督管理体系。

(二)加大政府扶持的力度

健康的金融机构的建立,良好的金融秩序的维持,需要有外部环境的大力支持。目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正由试点进入快速发展期,很多方面亟待政府的扶持。一是制定并完善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融资成本高、渠道不畅等问题,国家应出台支持性政策,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后的2~3年内给予一定的补贴,使之尽快实现盈亏平衡进入盈利创收的发展期。二是金融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要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发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支农再贷款、利率等货币政策在鼓励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落实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实行定向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三是各级政府要集中部分财力优先投入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加强金融风险规避机制建设

建立并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预警体系和规避机制,保证农村金融的运营按照制度办事,避免工作的随意性,有利于优化农村金融环境,提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一是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督制衡机制。不设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可由利益相关者委派监督人员,也可聘请外部机构行使监督检查职能。二是要加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建立健全农户及农村个体工商户的信用和经济档案,建立农村企业及农户的信用信息库,为农村信贷风险控制提供依据。三是要科学确定客户的授信额度,根据客户的收入状况与信誉度,结合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确定合理的授信额度。

(四)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针对当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的学历偏低、缺乏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等现实问题,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提高现有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实行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建立系统、完整的培训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与目标。培训的内容可根据农业的特点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要求来安排,包括有关金融行业的基础知识、与金融机构尤其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宏观调控政策及银行监管部门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规定等。二是要构建一支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遵循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原则,不惜重金高薪聘请熟悉农村金融业务、工作经验丰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善于管理的金融专业人才。

(五)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按照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要求,创新机构,从多种途径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农村,实现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一是要进一步扩大银行资本,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大中型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作用。要鼓励他们到农村设立新型机构,以更好地丰富农村资金来源渠道。二是要大力培育和发展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适当增加民间资本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激发他们的投资热情,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大力培育由农村其他居民、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等发起的贷款公司,引导农村地方企业、自然人与农村资金互助社建立资本联结关系,扩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渠道。三是要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注重与当地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机构的横向合作,通过短期拆借等方式,补充临时资金的不足。四是积极开展业务创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村镇银行,要针对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发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扩大存款的吸收。

篇(10)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9-0032-04

一、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障碍

中国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纳为“五少一多”现象。

(一)金融资金供给少

1、农村资金外流。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出现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从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从农村地区向城市流动。农村信用社、农村邮政储蓄机构、中国农业银行等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则是资金外流的主要通道。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至2006年达到1.6万亿元,每年汇款流向农村的近1540亿元,但由于邮政储蓄的资金运用主要是银行同业拆借、债券市场运作和商业银行大额协议存款,因此邮政储蓄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最大“抽水机”。农村信用社是农村最大的金融机构,但由于将吸纳的农村存款存放商业银行或上缴中国人民银行,也形成农村资金外流。

2、资金供给无法满足资金需求。

农村资金需求不断增加,但金融支持力度则有所弱化,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据李光建立的农业经济宏观模型显示,到2010年,为满足农业经济增长目标,资金需求总量为6613亿元。但从实际资金供给上看,2006年全国县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占GDP比例为43.6%,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下降了3.2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的贷款支持力度有所减弱,农村资金的供给与满足农业经济增长目标的资金需求相比,难以起到有效支农作用。

3、资金“目标客户到达率”低。

国际经验表明,农村金融中的“低息贷款”往往不能被真正需要贷款的弱势群体得到;相反,这些优惠贷款常常被低收入地区的“有权阶层”获得。我国也存在这种现象。

(二)金融服务网点少

1、总体数量减少。

近年来,由于商业化经营的需要,四大商业银行在县域的网点不断撤并,从业人员也精简减少,县域金融供给未随金融需求的增加而相应增长,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乏力。2006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为12.4万个,比2004年减少9811个。其中,商业银行机构网点数比2004年减少6743个,金融从业人员43.8万人。比2004年减少3.8万人。

2、服务方向转移。

在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县域经济的同时,一些县域涉农金融机构也将业务转向城市。2007年末,农村信用社县域网点数为5.2万个,分别比2004、2005和2006年减少9087、4351和487个。2004-2006年,除四家大型商业银行以外的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年均下降3.7%,其中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金融机构网点数年均下降9.29%。

3、区域结构失衡。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城乡布局失衡,区域布局也严重失衡。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布局相对较完善,商业金融较发达。金融产品的供给较为充分。而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可以享受的金融服务主要来自于处垄断地位的农村信用社,但是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全国农村信用社机构撤并后。农村信用社数量逐年递减。中西部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分布密度进一步减小。2007年末,全国有286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大部分处于中西部地区,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

(三)金融产品和服务少

1、一般贷款产品多,其他产品少。

农村信用社的主体业务停留在传统的存、放、汇三种基本业务上,全国大部分农信社没有开展外汇业务、基金业务和现金管理等理财业务。结算业务也只有汇兑业务,没有开展支票、本票业务。贷款业务很少开展项目贷款业务、房地产开发贷款业务、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和多品种个人消费贷款等。中间业务基本未开展。

2、贷款产品短期多、长期少。

许多新农业产业如水产养殖业、林果业、畜禽业的生产周期较传统农业种植业长。而目前农村金融机构投放的贷款期限仍然依照传统农业种植生产周期确定,大多在半年以下,难以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弱化了金融支农的效果。贷款产品短期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先进农业技术的采用和农业生产规模经营的实施,进一步减弱了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

3、生产经营性贷款多,消费性贷款少。

2006年,全国县域生产经营性贷款为12643亿元,占农业贷款的比重为67A5%,其中,个人生产性经营贷款占农业贷款的比重为32.29%,全国县域个人消费贷款为3167亿元,只占农业贷款比重的16.9%。

(四)金融人才少

2006年,全国县域金融从业人员为152.4万人,分别比2004年、2005年减少6.3万人和3.5万人。农村金融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难以适应目前改革发展和农村金融服务的需要。

(五)金融有效监管少

我国农村金融立法滞后。对于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各种民间金融机构以及小额信贷组织等,都缺乏明确立法。导致各类机构之间定位不清晰,法律地位不明确,不利于农村金融机构的成长和规范发展。例如。民间金融机构则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往往会采取短期行为,或者是不规范的经营行为,从而累积大量风险。同时,农村金融长期处于法律真空状态,也不利于监管部门进行风险控制和有效的监管。此外,在目前的监管框架中,采用监管权力高度集中的城市金融监管方式,对民营中小银行和农村草根金融等小型或微型的金融机构实施全面监管成本也过高。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村金融有效监管的缺失。

(六)金融机构坏帐多

尽管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村信用社背上了巨额不良贷款的包袱,许多不良贷款至今未能消化。2007年末,全部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率为13.4%,远高于同期全国四家商业银行8.4%的不良贷款率。金融机构坏账多的原因主要是农村金融外部环境差。逃废债务较严重:部分企业借改革之机,以破产、改制、承包经营为名,逃废农村信用社债务;国家公职人员对农村信用社债务久拖不还,久清不退;部分借款单位、个人对所欠债务不负责任,存在“新官不理旧帐”的现象;还有一些贷款承贷主体不明确。以集体、个人名义贷款用于乡村公益事业建设,债务悬空,或虽然认帐但无能力偿还。以上种种现象导致农村信用社收贷难、抵债资产执行难、变现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积累了巨大的金融风险。

二、中国农村金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政府缺位

这种缺位主要体现为,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支农、促农方面存在投入不足、手段落后、效益低下等

问题,极大限制了农村金融公共服务的发展。

1、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徘徊不前,农村公共产品总量不足。结构失衡。

农业属于弱势产业,比较利益低,特别需要国家扶持。但我国政府财政用于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长期徘徊在10%左右。其中,政府财政农业支出中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开支部分又占了60%以上,而实际用于建设方面的支出比重偏低,只维持在30%左右。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趋缓,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与城市的差距迅速拉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

此外,农村公共产品还存在供需结构失调。在财政农业建设性资金中,用于大中型水利建设的比重较大,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小;在政府农业投入中,直接用于流通环节的补贴过高,一些关系农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如农业品质改良、重大病害控制、食品安全保障、执法体系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或者没有财政立项支持,或者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特别是用于农业科研开发及推广的资金较少,仅占财政支出总量的0.7%左右,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对科技进步的需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滞后,导致农村交易成本进一步上升,加速资本逃离农村,流向城市。

2、财政投融资存在许多问题,政策性金融支农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目前我国的财政投融资体系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过分倚重财政资金的无偿投入,没有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各有所长,二者并用可以实现功能互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二是我国在实践中,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金融的定位不清、作用混淆,使得政策性金融业务和商业性金融业务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近年来,我国最主要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业务日渐萎缩,行使的政策性金融功能己经微乎其微。三是政策性投融资机构还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资金的管理、使用不系统,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总量不足,投资方向欠妥等问题,进一步限制了我国政策性投融资在支持农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未能充分发挥撬动金融资金的杠杆作用。

国际经验证明,政府灵活运用财政支农、金融促农两种手段,可以使两种方式优势互补,发挥倍增效应。例如,政府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中借鉴商业运作模式,设计可行可控的财政资金拨付标准和拨付方式,建立良好可行的激励约束机制,既可充分发挥财政支农的效益,还可引导社会其他资金投向农村地区。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支农的资金运用和投资分散在多个部门,使用效率较低,运作机制不完善,基本上没有发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金流入农村地区的作用。

(二)市场缺陷

1、农村金融市场高度垄断、缺乏竞争,在发挥市场调节功能、有效配置资源方面存在严重缺陷。

长期以来,政府对金融机构和分支机构的市场准入管制非常严格,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实质上是由政府垄断的。在金融进入壁垒较高的情况下,正规金融机构可获得垄断收益。因此,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为维持垄断权利与垄断租金。在关于农村新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问题上,对外来竞争力量持排斥态度。

除市场准入外,政府还对利率进行严格管制。虽然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可以在官方利率的基础上浮动,但这种浮动也只是在服务“三农”前提下的向下优惠“浮动”,存款利率仍然维持官方利率。利率管制使得资金使用价格扭曲,导致资金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正规金融资源的信贷配给。在政府正规的融资安排中,其中大部分都分配给了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大的企业:导致各种中小规模的乡镇企业和农业企业很难获得金融支持。此外,在利率管制下,还出现了各种金融机构趋同的市场定位和竞争不足的市场格局。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生存能力。

2、农村财产权利体系不完善。也严重制约了金融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

土地、房屋既是农民最为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也是农民最为主要、也最有价值的财产。这些财产在竞争性市场中是最容易资本化的财产。然而目前却因为产权不明晰、市场发育程度过低而使其难以成为农村居民获得基本金融服务的有效保障。近年来,随着农村金融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农地产权问题也日益成为农村金融市场体系重建中最为根本、也是最难调整的一个制度障碍。

3、思想缺乏正确认识。

农村金融需求具有不同于城市和工商金融需求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借款额度小、收益低、风险高,季节性和时间性强,借贷交易成本较高等特点;在其他金融需求方面,对保险、汇兑、结算的需求较大;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生产性资金需求和农村公共产品方面的金融需求进一步加大。

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指导思想、金融机构的管理模式和开展业务的方式仍然在较大程度上因袭了城市金融的做法,对于建立满足农村经济层次性资金需求的农村金融体系缺乏足够认识,影响了农村经济、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途径

(一)重构思想认识体系

一方面,要正确界定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放开农村金融市场管制,改变农村金融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准入机制。要创建一个开放型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激励和促进更多的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外资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开展农村信贷活动,逐步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多样化,最大限度地释放农村金融的活力和积极性。

另一方面,深化农村金融发展,要深入研究和把握农村金融不同于城市金融的特点。立足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实际,尽量制定和推出贴近农村地区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的需求,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特点的举措,加快构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二)重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要根据农村现实和农业经济发展实际,建立与农村经济的多层次发展相适应的。既体现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又体现商业化运作机制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具体表现为:政策金融机构体现国家政策支持重点,主要为农业开发、技术进步和农副产品收购服务:商业金融机构主要为一般工商企业服务;合作金融机构主要为农户服务。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农村金融机构协同运作。共同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在此格局中,进一步明确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村镇银行的功能和市场定位,形成多元化、竞争性的乡村金融体系:(1)农村信用社要巩固已有的改革成果,办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2)中国农业银行要充分发挥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优势,切实提高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质量和效益,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3)重新定位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作用,把支持国家粮棉等农产品储备体系建设、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农业经济开发、农业技术进步、扶贫等纳入其业务范围,将其办成综合性的执行国家政策意图的支农金融机构。(4)积极推进邮政储蓄改革,按照商业化原则,引导邮政储蓄资金支持“三农”。(5)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允许农民设立主要为人股社员服务、实行社员民主管理的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和村镇银行,把民间信用组织的运作置于监管部门的监管框架之下,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民间信用组织的经营行为,改善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缺乏、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性不足的状况。

(三)重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政府要进一步放松管制,为各市场主体提供一个公平竞争、良性和谐的市场环境。

一是要放松市场准入限制,培育竞争性市场。农村金融市场中的资金需求主体多为农村中小企业和一般农户,资金需求量较低。降低农村金融市场中各种行为主体的市场准入门槛,有利于民间信用组织的规范化发展,使民间信用组织得以在现有的融资水平上进入正规金融市场。在2006年试点的基础上,2008年中国银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以“低门槛、严监管”为特点,进一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放开了小额信贷公司的设置条件,有效促进和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

二是要推进利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市场化。由于农村业务经营以及客户对象的特殊性,农村金融机构按照市场资金供求的情况,自主决定利率高低有利于形成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小额信贷组织相互竞争的局面。通过竞争,形成较为合理的资金价格和利率水平,从而进一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经济,有助于农村地区信贷供给的增加和农村金融市场的优化。

三是要放松金融管制。允许发达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跨地区经营,通过组建乡镇银行、参股经济落后地区农村信用社等方式走出去为其他农村地区服务,增加经济落后农村地区的资金流入。

(四)重构农村金融经营环境体系

一是要推进农村地区的征信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成熟健全的金融经营环境。要加快推进农村地区的征信体系建设,建立一套统一的农村市场征信系统,尽早实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对违约客户信息的共享,降低农村地区贷款客户的道德风险。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通过更加灵活的价格信号,消除市场波动给农民收入造成的巨大不利影响;通过保险市场的商业化运营,使其成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稳定收入的基础保障,分散和化解农业产业固有的高风险。

三是建立优质的中介服务环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不断增强。行政审批手段逐渐被以规范的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为基础的市场约束替代。因此,要大力加强农村金融市场基础建设,提升支付清算、信用评估、会计、法律等中介服务水平,特别是中介服务的诚信水平,为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提供较为完善的基础服务体系。

(五)重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重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一是要根据农村金融需求多样性的特点,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基础上,鼓励金融组织创新;二是要加大农村金融信贷服务创新力度。鼓励农村金融机构进行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创新,开发切合于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投资需求的金融产品;鼓励引进国外农村金融中的专门为农业设计的金融品种,以满足农村金融需要。

上一篇: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下一篇: 经验材料汇报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