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道德问题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31 00:20:5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社会道德问题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社会道德问题

篇(1)

毋庸置疑的是,财会信息的真实性是掌握经济形势的第一手资料,这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企业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国家掌握了真实的经济发展情况,才可以在宏观调控上作出正确的决策。但是目前许多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都缺乏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错误的将企业的利益片面的与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对立起来。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往往都是以企业利益为先,从而在财会信息披露时扭曲事实;制造虚假信息,隐瞒收入抑或是通过收入申报与实际收入的时间差推迟或提前确定收入;在申报时也随意修改利润的计算方法以求蒙混过关。更有甚者直接的参与到造假伪造的策划中,以博得上级的认可。这样缺乏实事求是原则的行为,就是造成现目前我国财会信息严重缺乏真实性的罪魁祸首。

(二)法律意识淡薄

有许多的会计由于所受教育的不规范性,和会计资格证考试的水分问题,他们也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知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许多资历高的会计虽然很熟悉相关工作策略,但是对相应的法律法规却认识不足。当然还有一些情况即是部分资历较高的会计人员,懂得法律但是法律意识淡薄,甚至于个别会计是知法犯法。这就是会计人员社会职业道德水平过低的具体表现。但是在这样的浑水下,一些出身“清白”优秀新入职会计人员也难免会受到其影响,从而随波逐流,这也是使得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严重滑坡的重要原因所在。这样的情况在我国会计行业正愈演愈烈,根据有关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接受调查的会计人员中有20%的表示并不懂得所谓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有13%的认为不存在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我国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严重性由此也可见一斑。

(三)得过且过,缺乏钻研精神

就先目前的行业形势来看,财会工作人员工作的稳定性是相对较强的,即只要没有触犯大的企业规章,一般情况下会计人员是可以捧着铁饭碗过日子的。这就使得许多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没有与时俱进,在工作中仍然按照老套路办事,缺乏钻研精神,所以在工作中也往往是拖拖踏踏的。然而会计职业技能的老化、业务能力与实际脱轨、对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认知程度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减低了财会信息的真实性。正是因为这样情况,导致会计人员在工作上不求上进,从而出现记录和核算上的纰漏。历年来由于会计人员业务熟悉度不足而造成的企业记账不规范、报表失真的情况屡有发生。以上的问题不仅降低了财会工作开展的效率,与此同时也是缺乏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

(四)内部控制力不足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都是具有一定风险成本的,因此为了企业可以稳定的发展这就需要企业对风险的控制能力要具有较高的水平,这样一来才可以有效的控制企业运营中的风险。而会计核算正是对风险控制的担当所在。但是就许多企业运营现状分析来看,许多企业控制体系依旧不够完备,其原因主要就是会计人员对我国财务部颁布的《会计内部控制规范》等相关规定的漠视。导致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很难做到对其运营过程的监控和对风险的预期,因此也就谈不上对风险的控制了。而造成这样状况主要也可以归咎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较低的原因。

二、影响会计职业道德因素

(一)利益驱动

在现实工作中,任何人都会面临利益的诱惑,这样的诱惑可大可小,但是由于会计人员所从事工作的特殊性,他们面临的诱惑或许是巨大的。因此这也是许多会计在入职不久后就随波逐流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对物质追求也与日俱增。而这样的心理状态,就降低会计人员对利益诱惑的抵抗力。因此部分会计人员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恰巧遇到了一些图谋不轨的人,这个时候二者自然一拍即合狼狈为奸了。但是退一万步说,追求物质基础固然无可厚非,但是绝不是对现实的妥协,因为实事求是本身就是会计立身的根本,如果会计在诱惑中迷失了自我,这是不符合会计职业道德要求的。

(二)缺乏对会计法规的学习

就目前会计人员工作的现状分析来看,日常的工作虽然不算过于繁重,但是平时的应酬却也并不少见。并且还有部分会计人员,总是觉得自己平日的工作比较繁杂,因此疲劳感较强。这诸多的原因就致使许多会计人员一经入职以后就丧失了自我提升的动力,即在工作之余没有及时的充电,也就没充分的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仍然按照陈旧的思路一路走到头。这样的现状就导致大量会计人员没有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就缺少了一定的法律约束力,久而久之连同原本不是很强的职业道德也逐渐被蚕食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计人员也就丧失应有的职业道德意识。

(三)业务水平较低,缺乏敬业精神

据有关报道显示,我国100多万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中,大部分都是初级职称人员,而获得中高级职称的人员仅占调查人数20%不到的比例,我国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低水平化由此可见一斑。这就使得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与业务水平普遍较低,加之许多会计人员不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工作中就会遇到许多的问题。而面对这样的情况,许多会计人员也只能勉强应付,长此以往会计人员就逐渐丧失了相应的敬业精神。

(四)上级的压力

在任何一家企业中,会计的工作属性都是服务于企业的。换言之,会计人员在企业中必然也是被管理的对象。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会计工作也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是需要服从领导安排的。也就是说,在工作中如果领导行为不端,思想不正,逼迫会计人员做弄虚作假的事情,会计人员是很难拒绝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是取决于其管理层的职业道德修养的。除此之外,即便一部分会计人员在压力下能够坚持原则,但是也不可排除企业中存在谄媚的会计,而这样会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会影响会计部门的整体风气的。

三、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前提条件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个人的道德水平,因此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自然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社会意识形态普遍低素质化的时候,那么苛求会计人员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也是痴人说梦。因此为了促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首先就必须要为此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样既可以使会计人员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形态。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觉悟,从侧面减少了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的不良压力来源。

(二)建立完备的道德教育体系

职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不可一蹰而就,因为在职业道德培养过程中,首先就必须要改变已有的陋习,所以改正错误思想就需要很长的时间,随之还要培养起职业道德意识,最终才可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由此可见这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会计人员不断突破自我才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为了培养起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首先就要建立其一个完备的道德教育体系,并且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逐渐渗透职业道德思想。除此之外,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还必须要注重会计人员对文化知识、法律法规的学习,因为学习文化知识可以有效地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而法律知识的灌输就有利于约束性的形成,从而使会计人员的道德意识更加坚不可摧。所以构建教育体系的维度要尽可能大,最低要求也必须要将高校的会计专业也纳入其中。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时,融入职业道德的学习,就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三)加强行业监管

虽然对于会计人员行为规范性的管理,自律性管理是最有效也是管理成本最低的一种措施。但是不得不承认,没有监管机制的约束,单纯靠自律实现会计人员行为的规范是一种空谈主义。因此为了促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以此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就需要有适当的监管机制。尤其是对那些喜欢钻法律空隙的会计人员,一旦缺乏监管其后果不堪设想。而对那些思想出问题的会计人员,监管机构也要适时组织其接受有关教育,情节严重的可以实施吊销证书予以惩戒。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

四、培育和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竞争愈发激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各个阶层的管理者都应该把握好企业发展的方向。其中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应该是企业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会计职业道德的第一步主要应该立足于科学思想的灌输,让会计人员认识职业道德对自己职业生涯的重要性,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关联性。会计人员只有理清其中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了科学的意识之后,才能够自发的接受职业道德教育,这样才能够确保职业道德建设落到实处。

(二)强化教育培训

各个企业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在职员工的培养。因为职业道德教育不能单纯的依靠社会教学,在日常的工作中,并不能确保在职工的职业道德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没有动摇。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内部,市场组织员工进行有关的学习,并时刻提醒员工要注重个人的职业道德的培养,不能随波逐流,或者被利益所蒙蔽。

(三)践行职责,发挥效用

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不能是纸上谈兵,必须要在实际的工作体现出来才是符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要求的。因此在财会工作中,会计人员也必须要将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工作中去。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不仅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能弄虚作假。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工作之余,会计人员也要积极的探索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在会计核算中更好的体现出自身的价值,这也是践行并提高职业道德有效途径。

篇(2)

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内涵

所谓道德社会化,就是道德主体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与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①社会总是希望将包括高职生在内的青年人培养成为符合其主导价值观,能实现其道德目标的一代公民,因此,道德社会化是高职生社会化的核心。高职生道德社会化就是高职生个体逐渐接受被现存的道德体系所肯定的道德信念与规范,形成特定的道德态度与道德行为的过程,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基本内涵:

在道德认知层面上,学习并构建道德理论框架。道德认知是道德主体对道德现象、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是个体道德心理的基础。高职生个体通过学习、思考与实践,可以了解特定社会的道德现象、道德体系、道德理论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了解有关道德知识并提高认识能力和参与意识。

在道德心理层面上,体验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态度。道德情感是道德主体在道德生活中对道德体系、道德活动、道德事件及道德人物等所产生的内心体验与感受;道德态度是在道德主体认知与情感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倾向,表现为从肯定到否定、从赞成到反对的连续状态,集中反映了道德个体对道德系统的心理状况,是道德社会化强弱的重要指标。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点、道德立场、道德理想、道德价值标准、道德心理等具有潜在隐性的特点,是极为重要的导向性因素,决定着高职生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行为选择。

在道德实践层面上,培养和掌握参与道德生活实践的行为习惯。道德实践是公民通过多种合法方式参加道德生活并影响道德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与过程的行为,是基于道德认知、情感与态度之上的实际行为投入,积极有效的道德实践行为是道德社会化的最终目标之一。参与道德实践是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要内容。通过道德社会化,高职生可以负道德角色承担者的责任,改造社会,改造自身,从而实现道德上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内涵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正确的道德认知是道德社会化的前提和基础,崇高的道德情感和坚定正确的道德态度是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核心,良好的道德实践行为是道德社会化的目标。三者构成了对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本质要求。

当代高职生道德社会化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高职生的健康成长和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而且影响着我国道德文明的发展,决定着我国未来的道德走向与社会主义的前途。培养高职生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求的丰富的道德理论知识、积极健康的道德心理、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坚定的道德信仰和较强的道德行为能力是高职院校德育的目标。

高职院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德育内容缺乏时代性,不足以支撑学生的道德信念德育内容需要一定的稳定性,但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必须能够及时更新,以与社会的整体发展相吻合。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社会变革必然带来道德生活的变化,提出新的道德问题,这就要求德育的内容不能一成不变,必须应对时代与现实的挑战,不断更新充实,始终贴近实际生活。目前的问题是德育内容稳定有余,更新不足,不能充分反映变化了的道德生活,某些教育内容由于陈旧而严重脱离实际,导致学生无法用在学校里学到的道德知识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现代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是社会未来的栋梁,高职生的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由于高职院校德育偏重于理论说教和灌输,相对忽视了对活生生的社会道德现象与实践的把握,因此常常导致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与社会规范脱节。而“如果一个社会在道德教学中偏重言辞,缺乏实践模范,或是教的是一套,社会上普遍行的又是另一套,那么这个社会就产生了道德危机”。②长此下去,高职生必然会对自己的道德知识产生怀疑,无法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

重视道德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忽视道德情感的培养与道德实践在2005年对南京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学生道德知识的掌握情况令人满意,但是言行分离的情况严重存在。如果只从道德认识水平来评价,有的高职生的道德水平是无可挑剔的,但如果联系道德行为进行评估,就会为二者之间的巨大反差而惊讶。高职生群体中大量出现的知行分离、言行不一的状况,反映出我们在德育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道德被马克思称之为“实践精神”。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主观见之于客观,就是把思想变成行动,就是具体去做。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指出,德性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多做,反复地做,直到做好。杜威也有一句名言“从做中学”。德育必须强调学生的道德实践。一个人的德性只有在实践中、在行动中才能体现出来。也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理解道德规范,才能得到更深、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逐步养成自觉的道德行为习惯。而现在的德育只注重精神传授,而忽视精神的实践。其实,精神的实践比精神传授要具体、复杂、琐碎得多。高职生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分离的现象,就是在德育过程中重精神传授而不重精神实践的反映。只做了容易做的工作,而将复杂困难的工作抛弃了。

在方法上注重强制性的知识灌输,忽视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主体性马克思曾经指出:“人是主体,客体是自然”,“人始终是主体。”人不是机械地接受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的被动客体,而是作为道德活动的创造者和体现者的积极主体。目前,高职院校德育尽管方法很多,但都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强制性的灌输忽视了教育对象的主体能动性,从而导致德育主体性缺失。这种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相对封闭的、强制的教育,试图借助一切可能的教育手段,使学生无条件地接纳和认同既定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与道德理想。其最大的问题在于忽视了学生的道德生活需要,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挥。其所奉行的道德乃是一种“驯服式”的道德,这样的德育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道德社会化是背道而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高职生提供了自主和创新的舞台,使他们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他们不再盲从既定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而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各种道德现象做出评价,以自己的参与和创造建构时代的道德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突出德育的主体性本质,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内在需求。

更新德育观念,促进高职生道德社会化

更新高职院校的德育价值观由于受我国传统的、片面的社会本位主义的影响,在高职院校德育对高职生道德社会化作用的理解上存在着片面的唯社会价值观。这种片面的唯社会价值观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人为地对立起来,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甚至否定高职生个体的道德需要;在高职院校德育的道德社会化功能发挥上,只重视高职院校德育在促进社会道德发展方面的社会性功能,忽视甚至贬低了高职院校德育在促进高职生个体道德社会化发展方面的个体功能;在教育内容中,只讲高职生对国家和社会利益的服从,不讲在保证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对高职生个人正当利益的兼顾。致使高职院校德育不能激发高职生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相当程度上受到高职生的冷遇。当前,由于受西方个人本位主义的影响以及市场经济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带来的负面效应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唯个人价值观的思潮。一些人片面强调个人价值,忽视甚至贬低社会价值。在高职院校德育中,也出现了只讲满足个人需要、忽视社会需要的倾向,其结果也导致高职院校德育功能的削弱。其实,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克服片面的唯社会价值观,同时也要防止片面的唯个人价值观。要确立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内在统一的新价值观,促进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协调发展,在满足社会道德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和兼顾高职生个体道德社会化发展的内在需要,使高职生的道德社会化顺利进行。

更新高职院校的德育任务观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德育在高职生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任务被仅仅归结为“传道”,即向高职生灌输社会道德规范,而不重视培养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能力和个性,甚至存在着否定和抹杀高职生个性的倾向,高职生仅仅被视为社会道德规范的“接收器”。在高职院校德育中简单说教、强行灌输的现象大量存在,高职生往往被按照统一的规格培养成缺乏个性与创造力的“标准件”。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高职院校德育的重要课题。一些人在强调高职生道德能力与个性培养的同时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即否定灌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重视系统地向高职生灌输社会道德规范。事实上,社会道德规范的灌输与高职生道德能力与个性培养是有机统一的。首先,完整的道德素质结构是一个由社会内容、心理形式和能力三个维度有机结合而成的三维结构,培养高职生的道德能力是高职院校德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尤其是在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大众传播媒介日益发达,各种道德信息纷至沓来,社会环境纷繁复杂,这就更需要着力培养高职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自主选择的能力和自我修养的能力,以使高职生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道德方向。道德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社会规范的灌输,高职生自觉地、创造性地实践社会道德规范的能力,总是以高职生对社会规范的全面认识与系统掌握为前提的。其次,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化的过程。没有社会化,人就不能适应社会;而没有个性化,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富有创造性的、生气勃勃的个体。因此,必须克服片面的唯道德规范灌输的任务观,同时也要防止忽视甚至否定道德规范灌输的倾向,要确立灌输道德规范与培养高职生的道德能力与个性有机统一的新任务观。

更新高职院校的德育主体观在高职院校德育中长期存在着片面的“教育者单一主体观”,认为教育者是高职院校德育过程的主体,高职生是教师加工和塑造的对象,始终处于客体的地位,他们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教师不鼓励甚至不自觉地限制高职生道德社会化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种片面的主体观必然导致高职院校德育中的命令主义、强制压服和单向注入等倾向,严重挫伤和压抑了高职生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显著增强,在反思高职院校德育主体观的过程中,一些人又主张片面的“受教育者单一主体观”,片面强调高职生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忽视教育者对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教育和引导作用。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德育作用于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发挥着主导作用。教育者主导与支配着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客体、媒介、环境等因素。高职生是客体,但是高职生在接受教育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高职生主动参与道德社会化的过程,在教育内容的接受上具有选择性,并反过来影响教育者主体的教育行为。而且,教育者组织实施教育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能动地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是辩证统一的。高职生主动性的发挥需要教育者的激发和引导;而教育者的教育也只有通过高职生的积极活动,尤其是通过高职生的自我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既要克服片面的“教育者单一主体观”,也要防止片面的“受教育者单一主体观”,要确立教育者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辩证统一的新主体观,在充分发挥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同时,着力激发和引导高职生的主动性,调动其道德社会化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接受教育并开展自我教育,自觉地按照社会的要求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素质。

篇(3)

一般而言,道德社会化可以理解为道德主体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高职生道德社会化则是高职生在与社会的道德互动中,通过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成为社会合格公民的过程。特定社会总是希望把高职生培养成为符合其主导价值观,能实现其道德目标的一代公民。因此,道德社会化问题是高职生社会化的核心问题。

一、当前高职生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1、缺少系统的道德知识,道德认知水平相对低下。高职生是社会变化较为敏感的群体。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他们在成才奋斗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轻视了良好品德的养成,重才而轻德。似乎市场经济的机制中知识和能力才是硬指标,理想和道德都是空话。因此,一部分高职生忽视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的学习,忽视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学习和对世界上其他民族优良道德思想和文化传统的学习,结果导致其道德基础理论知识贫乏,道德观念容易变化,道德判断不够准确和客观。对于什么是道德、人为什么有道德需求、道德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等基本知识没有系统、完整的认知。他们关于道德的知识很零散,有些高职生甚至以非道德乃至反道德为时尚。这最终造成了当今高职生高学历和低道德水平的反差,出现了一些有才无德的歪才。这也是近年来高职生道德失范、违法人数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人际关系方面,大多数同学认为应讲信修睦,谦逊礼让,向往人际和谐。但在实际行动中,多数人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处事原则,个别同学甚至自私自利,以邻为壑。尽管几乎每名高职生不无例外地都要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却仍有学生赞成“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的基本观点不太认同。在他们看来,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相互利用”,更有学生认为“人与人就是相互竞争不择手段”。显然,没有正确的道德认知当然无法进一步完成道德社会化。

2、缺少坚定的道德信念支撑,在道德情感上比较淡漠。近年来党员干部存在的腐败现象、封建文化的沉渣泛起、西方腐朽文化观念的渗透,使学校正面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形成反差,面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如、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等,尤其是关系到高职生切身利益的事情,如看到考试作弊的同学得到了奖学金,看到毕业时找门路、送礼的才能找到好工作时,给高职生造成了思想困惑,直接影响着高职生的道德观念的确立和道德行为的选择,使一些高职生斗志涣散、消极悲观,导致其思想和信念的失落。没有坚定的道德信念作支撑以及道德情感上的淡漠致使高职生无法正确完成道德社会化。

3、道德自我约束力较小,在道德意志上显得软弱。高职生在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如果缺乏克服困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力,他们自我控制能力和忍受挫折的能力就较弱,在善与恶的抉择中优柔寡断,在物欲和外力的干扰下难以构筑起坚固的道德城墙,以致丧失应有的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甚至连最起码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基本道德准则也难以遵循。道德意志上的弱化使得高职生无法坚定地完成道德社会化。

4、道德认知未能外化为道德行为,在道德实践上知行脱节。就目前而言,高职生在现实中的道德行为能力相对较弱,即他们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一致。例如:谈到考试舞弊,几乎人人痛恨,可一到考试,却总有人干那令人痛恨的事;谈到社会责任感,大家都情绪激昂,可一到毕业,就没有几个人愿意到边疆去、到基层去。另外,据调查,在个人和国家利益问题上,高职生在价值观念上认同国家利益的道德评价标准,但在实际行为的选择上又认同个人利益或个人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道德评价标准,“知”与“行”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高职生对“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你认为应该……,而实际上你会……”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很多人认为应该“以集体、国家利益为先”,而实际上会以“集体、国家利益为先”的只有一小部分,更多的人则选择了“视情况而定”,也有少部分人选择了“以个人利益为先”。这表明了高职生的道德思想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现象,也表现出高职生道德价值评价标准的困惑和矛盾。道德实践上的知行脱节必然使高职生道德社会化中断。

二、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德育合力机制,促进高职生道德社会化

篇(4)

陕西关中企业道德建设问题不仅是一个企业为什么存在的“企业使命”问题,也是陕西关中企业参与全球经济所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它不仅是道德呼吁,而且是刚性的制度约束;它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

企业道德的概念

本文认为企业道德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应遵循的旨在调节企业与国家、企业与他企业、企业与他单位、企业与竞争对象、企业与服务对象以及企业内部各方面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行为活动的行为规范总和。企业道德的具体内容,主要是企业的经济道德、法律道德和慈善道德。

陕西关中企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员工实施经济道德的制度约束

(1)员工加班费的按时发放缺少规范机制

很多企业在节假日的加班还有一定的加班费,但是对于在正常工作日八小时之外的加班有加班费的很少。据本次调查,对于“正常工作日超过八小时以上的加班”,32.9%的人选择企业发加班费,29.5%的人选择企业从来都没发放过加班费。对于“员工在节假日的加班费的发放”,情况也很不乐观,只有46.2%的人选择企业能够发放加班费。

(2)员工福利的发放缺乏监督机制

根据本次调查,在所有福利中企业履行最多的是法定利,但是履行情况欠佳,只有68.1%的人选择“企业提供了失业保险”。在其他类型的福利上,情况更不乐观。同时,民营企业的福利整体履行情况远不如国企,民营企业中只有58.3%的人选择“企业提供了失业保险”,59.2%的人选择“企业提供了工伤保险”。

(3)妇女权益缺乏保障机制

从全国来看,妇女享受的社会保障、职工福利的程度总体上低于男性,妇女享受公费医疗或医疗保险、退休金或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补贴、法定假期以外的带薪休假的比例均低于男性[1]。陕西关中企业在妇女权益保障方面也存在问题,陕西关中企业中只有65.7%的人选择“企业为员工提供了生育保险”。

2.未严格按国家法规实施法律道德行为

根据调查发现,陕西关中企业中对于治理企业自身造成的污染的情况不容乐观,只有55.7%的人选择“企业有相应的污染治理体系”。目前,陕西关中地区还有部分企业没有按照劳动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陕西关中地区民营企业中只有65.8%的员工选择“企业严格按照劳动法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赔偿的情况也很不乐观,陕西关中企业中只有54.8%的员工选择“企业按照劳动合同支付补偿”。陕西关中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生产安全问题,国企中85.6%的人认为“企业有相应的安全规范措施”,而民营企业中选择此项的人数73.3%。陕西关中企业在缴纳税收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陕西关中企业按时缴纳税收的情况并不是太好,尤其是民营企业。国企中83.3%的人选择“企业按时缴纳税收”,民营企业选择“按时缴纳税收”的人数占73.3%。

3.未认识到为社区和自然界实施慈善道德的重要性

陕西关中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要为社区进行服务,只有8.6%的人选择“企业在大众住房领域捐赠”,而选择“企业用于城市建设、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领域捐赠”的人数只占12.9%、16.7%和16.2%。国外许多企业把保护自然环境和濒危动物作为履行道德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陕西关中企业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只有12.4%的人选择“企业在环境保护领域”捐赠,而选择“企业在濒危动物领域捐赠”的人数也只占12.9%。

陕西关中企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1.引导企业树立企业道德观念

在传统的企业价值观念中,所有企业以达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作为其行为价值的评价标准。而在现实社会中,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价值观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要与利益相关者发生关系,任何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不过要把这种价值观真正深入到企业内部,还需要建立一种企业道德责任的企业文化,把企业道德责任作为新的企业文化的文化基础,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使企业道德更加融入企业内部。

2.充分认识到实施道德行为可以为企业赢得长远的发展空间

民众对产品的选择不仅仅考虑产品的质量和价值,还考虑企业的社会口碑。由此可见,企业实施道德行为,可以使企业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口碑,而这种无形的资产属于一个长期的经济竞争力,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同时,如果企业在实施企业道德行为时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时机,必然会对企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西安交通大学王宏波教授将社会问题分为四种类型即: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重要不紧急、不紧急不重要[2]。而重要紧急的社会问题反映的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又是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不解决社会系统就不能继续下去。它既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又引发了政府的关注。[3] 在这种时刻,企业的慈善道德行为不仅能够为企业赢得合法的社会认可,而且能使企业产品获得更好的品牌效应,给企业带来更加丰厚的经济效益。

3.推进企业道德法制化

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制。建立健全与企业的经营行为有关的法律制度,把急需企业遵守的道德规范纳入企业遵守的法律制度中,推进企业道德法制化。其次,要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减少执法不严的情况,同时要加大对执法不严人员的惩罚力度,从经济政治各方面提高执法人员执法不严的成本。从法制的角度促使企业遵守企业道德,从刚性上强制企业遵守道德规范。

4.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

政府是保证企业自觉遵守企业道德规范的首要主体,政府对企业道德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从财政、税收、金融等多方面制订政策,引导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遵守企业道德,并促使企业建立企业道德的管理体系,使企业道德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对于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遵守企业道德,合法经营,依法纳税,讲究诚信,注意环保,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爱护员工,热心社区建设,对社会公益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企业加以表彰和奖励,并给予适当的资金倾斜、减少税收、减免项目开发土地费、减免有关重大项目的申请认证程序和费用等政策优惠。

5.加强对企业道德的监督

首先,要加强社会对企业道德行为的监督,广大群众的舆论监督是促使企业遵守道德规范的重要力量。经济导报读者调查结果显示,一旦发现企业有不承担社会道德的行为,79.07%的被调查者表示将拒绝购买其产品和服务,其中23.26%的人表示除自己不买外,还会劝说亲朋好友别买。[4]其次,要加强政府对企业道德的监督。政府运用行政干预和经济调控等手段,引导并监督企业实施道德行为的方向和程度,并纠正和惩处企业实施的不道德行为,保证企业对强制型的道德行为和关联型的道德行为的有效实施。同时,要发挥政府各个部门的联合监督作用。充分重视并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以及工商、财税等经济部门的监督作用,建立定期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沟通并了解相关情况,从而有效防止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李娟.关于妇女权益保护问题的调查与思考[EB/OL].[2003-12-18].http:///html/article/200312/18/95636.shtml.

[2]王宏波.社会工程问题的界定与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78-92.

篇(5)

一、“周立波逼迫被弃女子认亲”事件引发道德绑架问题

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播出的一期节目曾引发无数质疑:一位从小被亲生父母送人的女孩,受刚刚相认的姐姐之邀到节目现场看其表演才艺,但姐姐和节目组却背着她将其亲生父母也请到了录制现场。姐姐更是在才艺表演结束后,突然表示希望妹妹和父母相认。面对突如其来的要求,妹妹选择了拒绝,因为除了血缘上的关系外,她与亲生父母几乎是形同陌路,而且20多年来,亲生父母和她住在同一个镇子上,都不曾来看过她,是养父母给予了她原本缺失的亲情。妹妹坚定表示不愿与亲生父母相认,不愿让深爱自己的养父母伤心,本是人之常情,谁知,主持人周立波却指责她尖刻狭隘,一连串的发问更是试图占据道德高地,要她学会原谅、做到宽容,否则“永远不可能幸福”。

节目中,周立波俨然把自己当成了“正义”的化身,完全不顾女孩的感受而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其进行批判,他的这种行为显然是一种道德绑架。女孩认不认亲生父母,应由她自己决定,毕竟当初是亲生父母主动抛弃了她,并且20多年里从未对其履行过抚养义务。周立波却一再咄咄逼人指责女孩违背孝道,试问难道当初父母抛弃自己的亲生骨肉,多年不管不顾就是道德的吗!现在女孩已经成人,拥有选择的自由,周立波身为事外之人更是无权进行干涉,但他却以道德为砝码逼迫女孩认回亲生父母,而那位女孩被周立波道德绑架之后的无奈与尴尬,真是让人深感痛心!

周立波道德绑架事件并非个例,社会上,各类道德绑架现象屡见不鲜,如:福州怀孕两个多月的陈女士,乘坐公交车时坐在了爱心座位上,因担心胎儿不稳定,没有给后来上车的老人让座,不料却遭到了老人的一顿责骂,在陈女士向其解释自己怀孕的情况后,老人根本不信反而质疑陈女士以此为借口,老人的言语轰炸令陈女士委屈大哭……。就连首富马云也曾遭遇道德绑架,天津塘沽爆炸发生后,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发动捐款援助,而马云捐款多少一时间成为网友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其微博评论更是被清一色的逼捐内容侵占,有网友甚至提出“首富就应捐一个亿”的看法,其实脱去“首富”这层外衣后,马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也和我们一样拥有自己的隐私和捐款自由,不应遭受此类网络暴力。如今,类似的道德绑架行为已经侵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令人痛心,引人深思。

二、道德绑架现象的不良影响

(一) 道德绑架冲击着我国的道德建设

所谓“道德绑架”就是像周立波一样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打着行善的旗号,用看似道德的逻辑强制约束或规范别人的行为;甚至借助舆论压力把自己错误的道德观强加于别人身上,逼迫人们不得不做某些事情。

然而,道德本身不含任何强制性和规范性,是一种对模糊的“真善美”的渴望与追求,扎根于人的本性之中。因此,仅用“个人道德标准”或是毫无明确性的所谓的“社会道德标准”,对没有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道德上的批判,显然是不正确的,这是对道德的一种捆绑,严重阻碍了我们弘扬真正意义上的道德。

(二) 道德绑架冲击着我国的文化建设

生活中类似“周立波逼迫被弃女子认亲”的道德绑架现象很多且生来已久,它以“道德”为出发点,在禁锢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同时,也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产生了严重阻碍。

众所周知,孝道,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基本道德规范,孝道文化更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孝道是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关爱、尊敬、赡养等义务。而周立波逼迫被弃女孩认亲,显然是错误利用孝道绑架了女孩,这看似出于“善心”,实则却是一种伪道德。我们确实应该对父母尽孝,赡养、关爱父母,但周立波在没了解实情的情况下,仅凭现场突发事件,就盲目要求被亲生父母抛弃的女孩认回、赡养父母,于女孩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当初是父母狠心抛弃了亲生女儿,并且二十多年来在她最需要父母的时候没有出现,女孩成年后又利用所谓的道德逼迫她认回亲生父母,我不认为这是在弘扬我国的传统孝道文化。相反,这种道德绑架行为加上舆论的误导极有可能会导致广大网友对我国孝道文化产生错误的认知,以致于会严重阻碍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三) 道德绑架冲击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曾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息息相关,道德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可以作为评判道德的标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现阶段我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应该培育一种有益于国家、社会、他人的道德。而道德绑架行为所依据的显然是一种不利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伪道德,这不仅会使人们形成错误的道德观,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也显然是不利的。

当今社会,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舆论密切了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扩大了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这就意味着道德绑架与以往相比,将对人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周立波这种在电视节目中公然对嘉宾进行道德绑架的行为,一经电视、网络传播,对观众产生的影响的深度与广度无疑是成倍增加的。这种道德绑架行为经过社会舆论传播会持续发酵,极易对公众的道德观形成误导,这极不利于公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近些年来,社会上道德绑架行为频频发生,长此以往,部分道德观还不够成熟的群众尤其是正处于道德观树立时期的青少年,容易把这种所谓的伪道德当做真道德,可想而知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倘若连道德基石都没有打好,又如何能培育好群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因此,现阶段只有远离道德绑架,打好道德这块基石,才能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道德绑架现象的成因

(一)在道德层面上缺少相关法律的规范

道德不同于法律,它没有任何强制性,有时甚至是超越法律的存在,因此目前我国在道德层面上还缺少相关的法律规范。这也就使得道德的遵守必须依靠自觉,依靠舆论,而不少群众的自觉性还不够高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约束,部分误导性的舆论也会导致群众失去该有的理性,容易引发道德绑架。

(二)部分群体思想觉悟不够高,对道德理解不够透彻

孔子曾经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在当前浮躁的社会环境下,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部分群众思想觉悟不够高,喜欢将自己对道德的错误理解强加到别人身上,却从未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周立波就是如此,在他看来女孩只有认回亲生父母才是正确的,却从未考虑过女孩的感受,难道当初父母抛弃女孩并且20多年来对其不管不问就没有违背道德吗?这部分思想觉悟不够高的群众频繁在社会上制造道德绑架,对社会道德建设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舆论的压力

当今社会,网络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却也给人们造成了更多的舆论压力,有关道德的舆论尤其具有扭曲事实的“功能”。错误的舆论给当事人施以重压,本身就违背了道德。道德绑架之所以一再得手,是因为在强调统一价值观的社会中,人们容易受此类舆论的误导而盲目跟风批评、质疑当事人,失去理性的判断力,最终导致道德绑架。

四、远离道德绑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总理曾指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因此,现阶段引导公民树立正确道德观,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所谓正确的道德观即: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看待自身、他人和社会,面对生活心怀善意,做到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并且做事情用心多为他人考虑一些,多顾及一下别人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而引导公众树立正确道德观是一个长期、艰辛的过程,现阶段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积极开展国民教育,加强对公民的社会道德培育

教育乃国家之根本,要想培育好人们群众的道德观,抓好道德教育是关键。尤其是尚处于道德观形成时期的广大青少年,他们的思想极易受外界的影响,此时良好的道德教育将对其正确道德观的树立产生重要的积极引导。因此,我国应积极开展道德方面的国民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从小便树立正确道德观,并引导部分道德观尚存在偏差的成年人慢慢改善其道德观。

(二)政府积极倡导

在强化道德教育的同时,政府还应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社会上营造一种全民维护社会道德的良好氛围。另外,还应针对目前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展开专项治理,借助政府威信力整顿社会上高频出现的道德问题, 从而积极引导正确社会道德建设。

(三)建立健全维护社会道德的法律法规

鉴于目前社会上不少群众思想觉悟还不够高的事实,社会道德仅靠个人自觉来维护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国家强制力做坚强后盾,任何行为都可能对人们不具备约束力。而目前我国在维护道德层面上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很大缺失,这也就使得自觉性不够高的部分群体一再违背社会道德,毫无顾忌。因此,我国应加强对道德建设的立法,让人们在道德行为举止上有法可依。并应对超越一定限度的不道德行为进行适当惩罚,使人们从心理上对违背道德行为产生畏惧,从而大幅度纠正人们的不道德行为。

总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愈加强烈。文化是一国之本,只有依靠优秀文化的引导,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国家才会更加富强,而道德培养又与文化建设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因此,在现阶段,努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远离道德绑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吴东华、常荆莎,《论社会核心价值与社会道德建设的内在联系》,《思想研究》,2011年.

[2]覃青必,《道德绑架内涵探析》,《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

[3]刘坤,《论传统文化与学生道德培养的关系》,《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旬刊》,2013年.

篇(6)

第二,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于一些领域。一是与市场经济联系紧密,容易发生权钱交易和容易受到金钱腐蚀的领域,是腐败、诚信等问题多发易发的重灾区。二是现有道德严重失范的领域,比如,公共道德领域问题多发易发,一个重要原因,是现有道德所调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人群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从农民到城市新市民;从单位人到社会人;从体制内的人到体制外的人;从国有制的人到个体、私营和外资等多种所有制的人等。

第三,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于一些人群。一是一些官员道德缺失。突出表现在少数官员弄权谋私、钱权交易、贪污腐化等。这些人的败德行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最大。二是一些企业和商人道德缺失。突出表现在诚信缺失、坑蒙拐骗、制假贩假等。三是一些文化名人道德缺失。突出表现在沽名钓誉、抄袭剽窃、低俗炒作等。四是一些公民道德缺失。突出表现在不守公德、见危不救、以怨报德等。

正是这些局部的、少数社会成员的败德现象,无形中给民众带来了极大的道德压力和心理暗示,很多人因此认为社会正在逐渐滑向一个低信任度和缺德的深渊,进一步加剧了人们评价社会道德状况的悲观、消极情绪。

出现道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道德发展滞后性的原因。道德的发展轨迹和经济的发展轨迹是同向的,但决非简单同步。旧的道德观念将长久地影响人们,而新的道德观念转换成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行为规范,往往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既是宣传思想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工作,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艰巨任务。

第二,体制机制不完善的原因。在我国社会大变革、大转折、大发展的时期,道德问题往往折射的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体制机制问题。比如,最为群众诟病的一些官员的问题,虽然表现为官员的败德,但深层次的重要原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钱权交易多发频发,而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却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比如,屡屡引发国内外关注的社会诚信缺失的问题,虽然表现为一些企业和商人的败德,但深层次的重要原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风险急剧加大,而社会诚信等信用体系依然缺失。比如,遭致普遍抨击的见危不救、不守公共秩序等问题,虽然表现为一些社会成员公德失范,但深层次的重要原因,是中国传统的“熟人社会”文化向“陌生人社会”文化不断转变,而社会控制和约束体系逐渐弱化。比如,让人忧心忡忡的仇官仇富现象,虽然表现为一些社会成员的非理性心态,但深层次的重要原因,是社会收入差距拉大、贫富不均造成的社会心态失衡甚至扭曲。

篇(7)

会计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这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就意味着一个财务从业人员履行和承担了责任和义务,反之就意味着违背了会计的职业道德。

一、高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含义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时应遵循的道德标准。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在高校会计职业中的具体体现,其具体是指在高等学校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守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和职业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原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同时,会计人员应该做到敬业、爱业、乐业、勤业、敬业、精业。对外应遵守法规,充分披露,真实客观,恪守信用;对内应科学理财,节俭廉洁,严格监督,协调合作,信息保密,不以职务之便而谋取私利。

二、高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高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单位属性本身的需要

高校作为培养和输送社会高端人才的单位,必须以身作则,教职员一定要和学生甘共苦,共造校风,共守校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这不仅是对高校每个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对高校行政干部和后勤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高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教育示范意义上显得比其他行业更加重要,学为人师的更好体现。

(二)加强高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有效的有力保证

随着我国政策向教育倾斜,国家越来越重视对教育方面的建设和投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增资扩校,基建项目越来越多,学院的采购规模和要求也繁重。但有些领导、财务人员抵受不住市场金钱的诱惑,不惜串通做假账,触犯了法律,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损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因此,加强高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势在必行,是保全国有资产的重要手段。

(三)加强高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高校会计人员所需要实现的目标是为各使用部门提供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有效地约束其行为,使其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高校会计人员为实现会计目标需要调配资金,如学校基本建设、学生奖助学金的发放、教职工的工资福利津贴等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会计人员运筹帷幄。

(四)加强高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监督反腐倡廉的工作

腐败通常是金钱在作怪,一个素质高的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杜绝与腐败行为相勾结,坚持自己的立场,这样才能使学院步入稳定、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三、当前高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相关问题

从当前高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看,总体还是不错的,但还存在着很多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政治素质不高、觉悟低

有的财务人员缺乏敬业精神,得过且过,不负责任,利用职务的便利,跟其他人串通,谋取不正当利益。面对学院政策对教学人员的倾斜,充满不平衡情绪,觉得同为学院做贡献,所享受的待遇却不如他们,行政人员还要天天坐班,而老师却有课才来上班,对此觉得不满,甚至消极怠工,影响正常工作。

(二)缺乏保密意识,法制观念淡薄

会计人员最基本的素质是保守秘密。但是,近年来个别会计人员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领导的强迫、指使授意下,做假账,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甚至为他人造假出谋划策,无视法律的不可侵犯。财务人员保守财务秘密意识淡薄,甚至沦为违法乱纪人员,公然损害公众利益。

(三)素质低下,服务意识淡薄

有的财务人员没有及时了解国家的政策和财经法规,造成业务不熟悉,工作效率低下,有事甚至出现严重的错误。同时,财务部门作为学院对内对外的窗口,其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整个学院的对外形象和在师生心中的形象。但是现在“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是当前一些财务人员的真实写照。有个别财务人员甚至区别对待报账人员。平时关系比较好的,报账是就一帆风顺,关系不好的就层层卡关,领导报账更是帮忙出谋划策,耐心又热心,更是代办手续。如此区别对待,更是反映出其素质低下,服务意识淡薄。

四、加强高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一)建立完备的道德教育体系

1、加强思想政治素质的建设

加强政治理论、党的方针政策、职业道德的有关文件和材料的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政策和职业道德的水平。同时,单位可以通过结合案例教育、参观考察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并提高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说话办事、为人处事要正直,实在,工作要热情礼貌,一视同仁,和蔼可亲。

2、加强法律制度的学习

财务人员同时与钱物和法律打交道,遵纪守法是财务人员必备的职业道德,自觉学习有关的法律和财经法规,树立遵纪守法的良好形象。高校会计人员,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反映学院各项经济活动。

(二)加强素质培养,提高专业技能

1、巩固知识,加强胜任能力的培训

高校财务人员应当具备足够的业务知识,以便能够在日益复杂、不断变化的高校管理和财务环境中胜任工作。如应学习教育行业的政策法律、法规;高校管理的人事等各方面的政策;基本的计算机知识,文字处理,办公软件的学习等等。除此之外,作为一名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处理具备应有的业务能力外,还应具备相关的能力,如信息技术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参与决策能力等。

2、坚持继续教育,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制度也跟着变化。高校财会人员除了有扎实的财会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外,还要继续学习和更新知识。高校财务不仅涉及到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还涉及到经济学、金融学、税法等。财会人员必须努力专研相关知识,并坚持继续教育,才能适应财务管理和财务工作服务意识的创新和发展。

(三)建立监督管理机制

机制的落实与执行作为引导财务人员走向好或坏的导向牌,但是只有落到实处的机制才能发挥作用,不然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在这之前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使得高校财务人员的各项业务规范化。同时,高校应结合实际对财务人员建立考核、竞争和监督等相关机制。同时对相关的财务业务过程进行经常性检查和监控。同时,要完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不相容的岗位相分离,避免和降低各种风险,确保资金的安全。

(四)实行轮岗制度

现在大部分高校的财务基本上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专业岗位,每个人基本上在本岗位都有着多年的经验,他们很多人都会形成一种行业惯性,很多工作方法方式都很守旧,改了他们就不习惯了。而且由于是萝卜岗位,要是个人有事,基本上整个财务都会停止运作。例如我们单位一样,整个财务就十一个人,报账一个,学费一个,银行一个,有一个人请假了,整个部门就要停止运作。鉴于此,我觉得实行轮岗制度可以保证业务的进行。每个人平时除了做好本岗位的工作,还学习其他岗位的业务,实行一人多用制度。这样有利于加强内部监督,有利于提高全体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财务人员作为高校的一个对内对外的窗口,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位财务人员都应该做好表率作用,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都必须做到学无止境,不断学习,追求进步,为单位、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Internet 道德意识 道德规范 道德行为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逐步从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迈进)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各国正在规划和实施适应信息时代的全国性、乃至全球性高速信息公路。世界土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相继建成了国家级的计算机网络,并相互连成覆盖全球的国际性学术计算机网络Tnternet据统计一,到19年1月为止,全球已有194个国家和地区联人了Tn-ternet。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新的信息网络革命,它将比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带来的冲击更为巨大,它将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作和学习方式

    1道德意识方面(领域)

    1.1道德相对主义盛行

    后现代主义的道德相对主义(“你想怎样就怎样”或者“怎样都行”),非中心主义,多元化,表面化,无终极目标等等,直接源于后工业社会生产形式、组织形式和文化格局但是在信急高速公路的雏型Tnternet网络世界中,道德相对主义却找到了它最适宜生长繁延的领域。这是因为:

    (1)Tnternet没有中心。在科学家们设计Tnternet的前身ARPANET时,军方就要求这个网络没有中心这样做的理由是.不管网络的哪一个特定的点受到攻击,’它的其他部分都能够正常工作。这样Internet就成了一大片相互联接在一起的网络,没有哪片网络统治哪片网络,也没有哪片网络是主要的Internet成了一个绝对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

    (2)Internet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从地理角度讲,Internet覆盖在整个地球的表面。而地球也是一个球体,在这个覆盖于球体的网状物中,既没有开始的地方也没有结束,意味着没有终极。一进人这个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世界,你就变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存在。这种状态,除了使人忘记对终极目标的追求外,也会让他不想对任何东西负责。因为作为一个个体,陷在无边无际之中,他无法觉得自己有能力对任何事情负责。也就是说,小小的个人在无边无际的网中的无能为力,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和借口,造成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

    1.2无政府主义泛滥

    Internet当初的设计思想,是让信息在网络中能够自由的传播,这样,当网络的一部分遭到袭击时其它的部分依然能够正常运转。当这种思想变成现在的Internet事实之后,使你在网上实施言论控制成了一种不太容易的事情。

    眼下的Tnternet像一片藤草丛生的荒野。在这里,还没有政府机构诞生。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领导和主人,因为所有的人都拥有网络的一部分。没有谁独自拥有Internet,因此,Internet就没有一个最终的管理者。美国政府和各个地方以及机构的网络,再加上外国的网络造成了今天的Internet。在这当中,谁都没有绝对发言权,没有谁说了算。但同时,谁又都有发言权。

    这样,Internet成了一个容许真正言论“自由’,的地方,一个彻底“民主”(或无政府主义)的地方,一个无法无天的地方。在这里,任何人可以按照他自己的原则(或者不要原则)说任何话,做任何事。在Internet上,一个人不需要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母,由此可以滥用自由的权利。

    1.3人际情感的疏远

    人际情感是需要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来维持的。而在网上交流时,我们的言谈举止都被转换成二进制的语言,我们的音容笑貌以数字化字符方式在屏幕上传播,我们成了数码化的存在:Degital Beingo Internet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这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直接交往相比,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大了。尤其是Internet所提供的跨时空,跨地域的多人参加、多向交流的技术,使人们更容易沉溺于网上交际,使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机会减少,人与机器的接触却日益频繁,而终日与电脑终端打交道,同他人的社会交往会被削弱,使家庭成员之间,邻居之间,同事朋友之间的感情联系淡薄。

    2道德规范方面

    2.1对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冲击,其约束力减弱

    网络社会是人类为自己开拓的另一个生存空间,这个崭新的信息世界,基本上还是没有法律规范,没有道德规范的寝化社会,人们只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这对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上的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巨大的冲突,使之约束力明显下降。目前网上的道德规范是非强制性的,只能靠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网上人是否遵从道德规范,也不易察觉和监督,而不像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三者同时来维持。因此建立在网上的道德规范约束力减弱。

    2.2使道德规范在量的规范上不断扩张

篇(9)

关键词:Internet 道德意识 道德规范 道德行为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逐步从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迈进)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各国正在规划和实施适应信息时代的全国性、乃至全球性高速信息公路。世界土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相继建成了国家级的计算机网络,并相互连成覆盖全球的国际性学术计算机网络Tnternet据统计一,到19年1月为止,全球已有194个国家和地区联人了Tn-ternet。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新的信息网络革命,它将比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带来的冲击更为巨大,它将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作和学习方式 1道德意识方面(领域)

1.1道德相对主义盛行 后现代主义的道德相对主义(“你想怎样就怎样”或者“怎样都行”),非中心主义,多元化,表面化,无终极目标等等,直接源于后工业社会生产形式、组织形式和文化格局但是在信急高速公路的雏型Tnternet网络世界中,道德相对主义却找到了它最适宜生长繁延的领域。

这是因为:

(1)Tnternet没有中心。在科学家们设计Tnternet的前身ARPANET时,军方就要求这个网络没有中心这样做的理由是.不管网络的哪一个特定的点受到攻击,’它的其他部分都能够正常工作。这样Internet就成了一大片相互联接在一起的网络,没有哪片网络统治哪片网络,也没有哪片网络是主要的Internet成了一个绝对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

(2)Internet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从地理角度讲,Internet覆盖在整个地球的表面。而地球也是一个球体,在这个覆盖于球体的网状物中,既没有开始的地方也没有结束,意味着没有终极。一进人这个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世界,你就变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存在。这种状态,除了使人忘记对终极目标的追求外,也会让他不想对任何东西负责。因为作为一个个体,陷在无边无际之中,他无法觉得自己有能力对任何事情负责。也就是说,小小的个人在无边无际的网中的无能为力,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和借口,造成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

 1.2无政府主义泛滥 Internet当初的设计思想,是让信息在网络中能够自由的传播,这样,当网络的一部分遭到袭击时其它的部分依然能够正常运转。当这种思想变成现在的Internet事实之后,使你在网上实施言论控制成了一种不太容易的事情。 眼下的Tnternet像一片藤草丛生的荒野。在这里,还没有政府机构诞生。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领导和主人,因为所有的人都拥有网络的一部分。没有谁独自拥有Internet,因此,Internet就没有一个最终的管理者。美国政府和各个地方以及机构的网络,再加上外国的网络造成了今天的Internet。在这当中,谁都没有绝对发言权,没有谁说了算。但同时,谁又都有发言权。 这样,Internet成了一个容许真正言论“自由’,的地方,一个彻底“民主”(或无政府主义)的地方,一个无法无天的地方。在这里,任何人可以按照他自己的原则(或者不要原则)说任何话,做任何事。在Internet上,一个人不需要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母,由此可以滥用自由的权利。

篇(10)

媒体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偏见性报道举隅

打开电视、报纸,很难找到对农民工的大篇幅报道。在有限的报道中,都是一些豆腐块似的短消息和通讯,很少有深度报道。并且,农民工在记者的镜头前、笔墨下,大都是一些穿着又脏又破的衣服、没有文化、素质低的形象,从而给人形成一种定向思维模式,对农民工产生偏见。众所周知,新闻工作者在报道中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可是,即使是对事实作客观报道,记者也会无形中加入自己的主观色彩。在遣词造句中使用一些贬义、冷漠的词汇,其中包含的不屑、轻视之情是显而易见的。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用语等无形中的歧视。大众媒体制造主流话语,在大众媒体中频繁出现的词语的意义会被固定,然后转而成为民间话语。而大众传媒在报道与农民工有关的话题时,使用的词语无形中有居高临下和歧视感。比如盲流、打工妹、打工仔等,这种用语本身就是无形中的一种话语不平等。特别是许多农民工因为某种原因采取跳楼手段,却被一些媒体命名为“跳楼秀”一词。“秀”是作秀,是一种商业目的的炒作,是含贬义和挖苦的,但是农民工拿来“秀”的是他们的生命!生命和秀结合在一起,媒体没有了同情,只有对农民工的歧视和嘲弄。

对农民工的忽视。部分媒体留给农民工的版面少,报道数量少,报道力度明显偏小,在有限的、关于农民工的报道中,报道领域总是在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农民工春运返乡返工等“既定”的狭小范围内迂回,而对农民工为社会和国家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的报道却屈指可数,农民工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媒体也很少关注。

正面报道少,负面报道多。在对农民工的有限报道中,以负面和冲突的内容为主,比如不时见诸报端的农民工为了索要工资,以跳楼或者自残为威胁的新闻;农民工集体去看艳舞表演或者黄色录像的新闻;农民工打架的新闻等。而这个群体本身所固有的吃苦耐劳、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为城市发展所作的贡献等正面的东西在报道中出现的并不多。

媒体对农民工报道所反映出的问题

从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中可以看出,不仅仅是媒体自身的问题,它还涉及很多方面,主要表现为:

新闻工作者缺乏一定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但是一些新闻工作者从自身利益出发,为了吸引眼球,不惜歪曲事实,发明一些新的词汇,如前述的“跳楼秀”,这三个字包含的不屑、嘲弄以及对个体生命的漠视有违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

农民工生活艰难,生存状况恶劣。在某篇题为《深圳个别农民工以死要挟屡次上演跳楼秀》的报道中提到:警方将对采取跳楼、自杀等不正当手段达到个人目的的人进行严惩。一般而言,农民工只有在走投无路时才会采取某些过激的方式追讨工资。不管是谁,只要生活不是特别艰难,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作赌注。农民工干的是最脏、最苦、最累、最险的活,住的是条件最差的房子,而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却经常被老板克扣。

人性的凶残,素质的低下,人格的不完善。2005年3月24日,重庆某工地的农民工严某因血汗钱被骗,爬上广告牌,准备跳下,因在上面滞留很久而没有跳下,围观的群众起哄嘲笑其“无胆”,严某在刺激下用泥瓦刀猛击自己的头部,顿时血流满面,围观的人群中竟有人喊“再来一刀”。很快,在网络媒体上出现了流行歌曲――“民工要跳楼――新闻现场版”,讽刺跳楼的民工作秀和愚昧行为,很快在网友间传开。严某为了追讨血汗钱,迫不得已用生命来作赌注,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使问题得以解决,可是人们不仅不同情严某的遭遇,反而把他往死路上逼,用激将法逼严某跳下。

可以说,媒体的这种偏见性报道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背道而驰的,应该引起人们的警惕。

媒体对农民工的不公正报道所造成的影响

媒体在对所有的弱势群体的报道中,农民工的报道最多,但是很大一部分都是负面报道,这种不公正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制造了不公正的信息环境,易造成社会对农民工的刻板成见。“刻板成见是美国政治评论家李普曼一书中首先采用的术语,指的是人们对另一群体成员所持有的简单化看法,一种与其代表的真实情况不相符或者不完全相符的固定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另一群体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②如果媒体只是表现农民工群体中落后的一面,报道的内容只限于他们的负面形象,而忽略农民工的勤劳吃苦的品质以及他们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那么社会上其他群体对农民工的认知就会局限于他们的落后、愚昧,这种错误的认知对于社会上不同群体的沟通和和谐发展是很不利的。

无法提供农民工表达意见、获得信息和寻找娱乐的空间,会导致他们与社会其他群体“知沟”的扩大,并会转而寻找其他非正常的娱乐渠道。媒体上报道的与农民工生活相关的内容的匮乏,导致农民工很难通过媒体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这样农民工与社会其他群体的“知沟”差距会越来越大,长此以往,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信息贫困使得他们物质贫困,物质贫困使得他们只能在社会上处于弱势群体的位置,无法获得话语权。另外,一些都市媒体对中产阶级的迎合,使得农民工很难通过媒体来获得他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而在通过正常的渠道无法满足自己娱乐放松的目的的时候,他们会转而寻求其他的替代方式,这样又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他们的正常娱乐需求无法满足,而去寻找非正常渠道解决――这种行为被媒体报道、聚焦放大――社会其他群体强化对农民工的刻板成见。

媒体如何改进对农民工的报道

要消除公众对于农民工群体漠视、歧视甚至敌对的情绪,传媒只有首先摒弃自身的偏见和错误观点,这也是大众传媒实践客观性原则和担当其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的基本条件。如何克服记者认知中的刻板印象,以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我们认为主要是直接接触和自我检控。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是记者要增加与新闻事实的个人接触,获得尽可能全面的信息支持,尤其是对于直接经验范围以外的那些事情。对于农民工的报道,作为传媒从业者的记者,要不断深入农民群体,了解他们的生活疾苦和真实境遇。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前提是了解农民工、认识农民工,记者要尊重农民工,以平等、理解的态度采写新闻,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通过新闻报道向外界客观地展示他们的所思所想,为解决农民工问题提供舆论支持。

其次,传媒要提高社会责任感,时刻关照农民工。当前对农民工再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农民工人物报道较少,由于目前商业性、娱乐性的取向,一些传媒自然而然地就偏向了高薪高消费、对流行、时尚敏感的、有投资决策能力的城市白领及中产阶级,相反,对农民工的报道非常少,因此,对农民工的集中再现和塑造就只能由中央级报纸、专业性报纸来实现和完成。

同时,要有意识地监控刻板印象的运用。农民工作为社会上的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身为社会之公器的大众传媒,应该为其提供相应的信息空间和话语空间,否则不仅是大众传媒本身职责和责任的缺失,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是很不利的。

总之,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在城市社会中出现的新生社会群体。该群体虽然在城市社会获得了生存和工作的机会,但在社会经济水平、就业岗位、生活机会和所获得的制度保障方面仍然处于弱势地位,是城市社会典型的弱势群落。弱势群体能否获得公共表达的机会和空间,以表达他们的利益和诉求,是促进弱势群体与城市社会整合以及城市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条件。

注 释:

①什么是弱势群体?http://www.muduo.net/forums/thread-1055071-1-1.html.

上一篇: 发展计划 下一篇: 艺术消费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