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核心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17 06:21:5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素质教育的核心

篇(1)

德育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更新的要求,特别是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方面的要求更严。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做到“敬业爱生,教书育人”,增强教书育德的责任感,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他们在教育教学中起着纽带和桥梁的作用,是学生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一个班学习风气、班级气氛的好坏和学生道德水平的高低与班主任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班主任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谈,仪表行为等,因为这些方面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班主任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1要有敬业爱生和无私奉献精神,在工作中能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同时,要敢于支持正确的行为,防止不良言行的产生,把错误制止在萌芽状态。

1.2要建立切实可行的,符合学生实际的班级规章制度,使学生能够对照各条检查自己的行为习惯,特别要强化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的各条,使学生自觉克服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

1.3班主任教师在德育工作中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深入细致地做好一些比较特殊的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在心理上、行为上与班集体协调一致,使班内各项活动能够正常有效地进行,同时要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感情,增进他们的友谊,逐渐形成一个团结、友好、竞争的良好班风。

1.4班主任教师要善于从各方面选拔人才,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主动精神,并注重在实际班务工作中开发他们的智慧和潜能,使他们超前学会做人、办事、健体,并提拔他们成为班干部和自己的得力助手,对于他们的工作要信任、支持并严格要求,使他们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

1.5学校工作的好坏,离不开教师,德育工作的灵魂更要求教师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要用自己的言行做无声命令,实事求是,重视自身的品德修养,使整个学校形成浓厚的文明氛围,推动德育工作的实施。

2学生是德育的载体

实施素质教育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道德品德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素质的高低,所以,学校德育工作要善于通过各种模式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品德。

2.1要引导学生明白,品德高尚的一个最关键的方面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人的关键有二:其一是身心健全。学生中存在一些情况,如: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头脑聪明但弱不经风;有的心理素质差;有的具有一些病态心理,这些情况都是身心不健全的表现。其二是让学生学会做一个对周围环境有用的人。同志曾提倡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其中的含义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做一个身心健全,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2.2 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程顾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立。因此,诚实、方正、坦荡的性格是最受人欢迎的,这也是做人、交友的基础。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后,便会有意识的培养自己诚实、正直的品质。教育他们对任何人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决不能随着对方身份、地位的高低贵贱而变化,同时要让学生养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好作风,切忌浮夸造作,给人一种轻浮不实在的感觉。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确实,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在人生的舞台上是永远受人尊敬和欢迎的。

要想确实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真正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还应该在德育的基础上强化意志品格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意志品格的差异直接决定着他将来成就的大小,所以,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持之以恒和胜过他人的愿望;乐于吃苦,无私奉献的精神,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一个素质较高的人,首先是一个有强烈责任感的人,使学生从小就养成对自己、对家庭、对朋友、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并能够把社会的荣辱兴衰与自身的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做,德育的内涵才能更推进一层,只有从这一层意义上深入下去,学校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起步,以后才能真正走上正确的轨道。

篇(2)

(二)在功能上具有互促性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能力,然而能力的有效发挥必须要依赖素质这个基础条件,必须有良好的素质作为前提保证才有完美展现能力的可能性,这就需要通过素质教育来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会极大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是内在的、隐性的,而能力却是素质的外化,是素质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素质要通过能力的发挥才得以描述和衡量,这同样离不开以能力为重点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因而素质教育的实施也会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篇(3)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创新素质是成功素质的核心素质,创新教育也是成功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因此,成功素质教育必定注重创新教育。

当今的世界,风起云涌,竞争激烈。一个国家要想在竞争的浪潮中劈波斩浪、奋勇前进,就必须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国家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又转化为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国民素质的竞争,这些竞争实际上又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怎样培养出大批创新型人才去发挥创造力,参与国际竞争,是教育战线必须解决的重大任务,创新教育必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依据创造学的理论、方法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实践,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育。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有利于受教育者树立创新志向、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思维、增长创新才干、开展创新活动而进行的教育,都可称为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教学生去掌握已知、探索未知,教学生去开拓进取、除旧创新。创新教育所培养造就的人才,不是“知识记忆型”的人才,也不是“能力标准型”人才,它是培养既具有广博知识,又具有突出能力,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才干的新型创新型人才。

创新教育强调培养和塑造创新人才,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途径和方法,以及教育管理、操作和绩效。创新教育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素质培养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它使成功素质教育具体化,是实现成功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要求更新教学观念,建立新的思想观念和理论,而新的思想观念、理论和方法需要从成功素质教育中产生和传递,所以创新教育是实现成功素质教育的关键;创新教育要求教学内容具体体现与时展相适应的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而先进的知识和技能又是由创新教育所创造更新和普及的,所以创新教育是实现教育创新的基础。

创新教育的具体内容可分为以下十个方面:

1 思维教育。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关键是看其能否进行创新思维。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开展创新思维教育,而创新思维教育又包括各种思维形式的培养已及各种思维技巧的训练,因此,创新思维教育就是多种思维教育在创新形式和创新高度上的有机结合。

2 发现教育。发现是指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领悟和发现了某些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如果把“发现”作为一种能力,那么就可以通俗解释为“找到新的东西的能力”。发现客观存在的事物、认识客观存在的规律,都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造性才干的提高。因此,要开展发现教育以树立学生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带着创造精神去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3 发明教育。发明是指人们采用科学原理和技术,创造出新的事物、新的产品,如果把“发明”作为一种能力,那么就可以通俗解释为“创造新东西的能力”。发明教育是将人们在发明创造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充分传授给学生,培养和训练他们从事发明创造所需的思路与方法、技能与技巧,使学生能在创新活动中有所发明、有所创新。

4 信息教育。发明创造必须以一定的信息为基础。信息代表着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掌握了最新的信息,就使人能够站得高,看得远。信息教育着重培养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并使人们形成敏感的信息知识。此外,信息教育还要教育学生掌握现代化的信息分析手段和高效率的信息处理方式,从而在信息社会中把握发明创造的有利信息转化为发明创造的成果。

5 学习教育。学习教育的任务是教会学生怎样进行有效的学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传统教育的弊端往往在于“填鸭式”、“满堂灌”的知识继承型教育方式,学生只是被动地从老师处获取知识。学校只注意老师如何教,不注意学生如何学,因而学生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都知之甚少,思维定势,头脑封闭,无创造性可言。学习教育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有效的思维技巧,早日跨入创新领域。

6 渗透教育。目前,科学技术高度交叉,高度渗透,各种横断性学科、交叉性学科、边缘性学科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要使自己在这种形势面前不落后,就必须进行科学的整体性教育和现代科学技术间的渗透教育。在这种教育中,不仅要注意科学和技术间的渗透,也要注意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间的渗透,还要注意它们与创造活动间的渗透,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科学知识、社会发展和发明创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渗透原理。

7 艺术教育。艺术是一种创造活动,创造力可分为科学创造力和艺术创造力两种,它们都可导致伟大的创造。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力和艺术创造力,并进一步转化为人们的全面创造才能。现代优秀的发明创造成果,不但要求社会价值高,经济价值高,还要求艺术价值高,这就迫切需要学校广泛开展艺术教育以弥补过去在这方面的不足,使学生知识理论水平和艺术修养水平均达到一定程度。

8 参与教育。参与教育是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用生动现实的生活素材来教育学生,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引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并在现实中找到发明创造的目标。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为人民、为祖国、为社会做贡献的精神。

篇(4)

万亿现为中国青少年作家网校园通讯员、专栏作家,北京万书阁国际文化传媒签约作家,“叶圣陶杯”全国十佳小作家,星秀文学网专栏作家,《星秀文学》杂志专栏作家,《魅力校园》杂志专栏作家,贵州图书出版策划中心签约作家,贵州中天文化传媒签约作家。其创作的微电影《魔法红舞鞋》已于2012年12月在深圳电视台播出,电影《暖雪》正在拍摄中。

英语特长班学生参加“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学生屡获佳绩。2009年和2010年,学生杨昕薇、肖明镁参加西南赛区决赛、四川省总决赛分别夺得第二名。

链接五(希望之星省决赛 双中实验学子折桂,《华西都市报》2011年6月12日):2011年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四川赛区决赛圆满落幕,双流中学实验学校2012级20班学生葛思嘉夺得四川赛区冠军。这是CCTV希望之星英语大赛四川赛区桂冠首次被区县中学的学生摘取,打破了城区中学包揽冠军的纪录。

双流县第二届“亿通杯”英语演讲比赛,肖明镁和葛思嘉同学分获初中组第一名和第二名。2012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58人荣获全国一、二、三等奖,243人荣获省级一、二、三等奖。2010年9月参加国际交流活动,荣获首届中英国际学校交流大奖(ISA奖)。

2012年,科创班4个代表队40名参赛学生在中国青少年创造力总动员全国总决赛中,荣获2个团体金奖、2个团体银奖,在国家专利发明设计和著作权创作竞赛项目中,21名学生获得个人一等奖,19名学生获得个人二等奖。科创班学生共有169项创造发明获得国家专利证书,有331项经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授予专利受理通知书。曹锦同学发明的《新型电磁炉锅垫》在25届科创大赛中获得成都市创造发明类最高奖――英才奖。

数学特长班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数学竞赛,成绩优异。2011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一等奖8人,二等奖52人,三等奖20人;2012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一等奖 31人,二等奖65人,三等奖20人。2009届11班学生成研究的《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体盒子》中国青少年创造力总动员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2012届7班学生研究的《数学问题的实验研究》中国青少年创造力总动员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

“双流”启示:

1.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教育本质的追求,站位高,视野宽)。

2.先进的办学理念,明确而又可及的办学目标定位,鲜明的办学特色,精干的管理队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出一流质量的基本要求。

3.以课程结构改革为核心的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仅以课堂教学方式或教学模式改革的课程改革谈不上真正意义的课改。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重要载体,也是特色办学的有效途径。

篇(5)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性任务。这一点日益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也日益成为我国全社会对于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热切期盼。同志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党的十以来,提出要积极倡导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有这些,便是我们的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日益提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之下,随着十三五的开局,国家、社会和个人都肩负着时代所赋予的伟大而又艰巨的使命。所有这一切都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发挥应有的作用。广大的中小学校,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经过以往的探索和改革,素质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许多重要的进展,尤其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涌现出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先进经验,为当前和今后基础教育事业,尤其是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库存。

站在新的高度,要使我们的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再上新的台阶,取得新的切实的成绩,就要在充分肯定以往的成绩与进展的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尚需解决的问题,看到亟待革除的弊端。在现实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尚在期待着切实的突破性进展,一些地方对素质教育的开展还存在着喊口号发号召多而落实的措施少的现象,一些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实施依然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从总体上看,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很顽固。具体到课堂教学,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展的要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难、繁、偏、旧”,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新内容,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情况仍程度不同地存在;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仍普遍存在……

当前,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作为国家战略措施加以推行,依然是当前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重要治国方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认真落实同志早在2012年11月15日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所指出的满足“人民第一个期盼”,即办出“更好的教育”指示精神,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体系,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地、高度负责地参与并做好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和各项工作。

篇(6)

纵观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不难断言,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而知识经济的实质和核心是创新,谁抢占创新的制高点,谁就拿到了21世纪的通行证,谁就会成为21世纪的主人。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怎样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励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正是创新教育的目标所在。

多年来,思想政治课教学都是传统式的照本宣科,属于应试教育的模式。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中,就必须以创新教育为核心,有的放矢,组织教学,才能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重知识传授、轻能力教养;重灌输注入、轻探索创造;重理论、轻实践;重模式统一、轻个性发展等等,这与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格格不入的。黑格尔认为:“一切改革,归根结底是观念的更新。”一个人获得知识的能力远比知识本身更有意义,更富有创造性。很多专业知识都是在离开学校的实践中边干边学得到的。现代科学对智力的理解并非就是死记硬背仓库式的储存书本知识,而是大脑思维活动的能力,是全身心把握世界的能力,它不仅是对外界信息的吸收、加工和存储,更主要的是具有超前性和能动性,对实践目的、手段、方法等的预测性、对实践的操作性。因此,我们要摆脱狭隘的学习观,开拓多层次、全方位的智力、知识观。

二、真正理解创新的含义

人们日常所理解的创新是指能够发现人们尚未发现的规律、创造出世界上尚未创造出的东西的能力。而对于高中生来说,能够解决他自己尚未解决的问题,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所提高,就属于创新。教师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目标明确,懂得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正确处理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学习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曾荣获诺贝尔物理奖的华裔科学家朱棣文认为,中国学校过多强调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注重书面应试能力,而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则明显不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错把学习手段当成学习目的,过于强调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忽略了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要告诉学生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他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

四、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设一个宽松的、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力的环境

要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其学习成绩好坏、能力层次高下,都给予他们公平竞争、创造性尝试的机会,要鼓励和称赞学生富于创意、别出新裁的念头和思想。要学会以“正信息”激励学生,使学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从老师的肯定中体验到创造和成功的乐趣,从而让每一个学生充满激情,渴望成功。

海伦凯勒曾说过:“一个人如果有了高飞的冲动,就决不甘于在地上爬。”有了想要成功的思想,就会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大的发挥,从而自觉地去创新,去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比尔盖茨就是因为有了要“在每个家庭和办公桌都要放上一台电脑”的梦想,才促使他去创造,去完成伟大事业的。

2.进行扩散性提问,突破思维定式

不少学者认为发散性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思考方法作为思维方式,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智力价值。科学思维方式比某种专业知识技能更为重要。爱迪生发明蓄电池曾失败了一万次,但他不说自己失败,而说自己发现了一万种不行的方法,发现一种方法不行,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司马光看到小孩掉入水缸,不是按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逆向思维打破水缸让水脱离人;高斯提出的“级数相加”理论等……都属于创造性思维。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思维“开窍”的机遇,教师提出的问题,追求的目标不应是得到一个惟一正确的答案,而应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地独创性地去思考、去探索。如学完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一课时,要引导学生梳理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3.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努力寻求解决疑问的途径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一切科学发现都发端于疑问和好奇心。爱因斯坦在16岁上高中时,就对多少年来一直被当成真理的时间的同一性产生怀疑,最终导致他提出了狭义相对论。伽利略的大胆质疑,更正了亚里斯多德关于从同一高度下落的物体,重物落得快、轻物落得慢的错误,并用实验加以证实,从而提出了自由落体定律;哥白尼对地球中心说的怀疑,导致宇宙观的革命……要培养起创新质疑观,就要鼓励学生逆向思维,敢于进行合理想象;更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不强求用统一的思维模式来教育每一个学生。创新教育真正需要的是适合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学习思路和教学方法,应多用讨论式、学导式启发学生思维,师生双方多进行互动式的双向交流,吸收对方创新思想的火花,产生灵感,克服自己的惯性思维,因为惯性思维是创新的大敌。

4.注重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引导学生去论证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热点问题

高考改革的深入和当前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再是过去“书痴”、“书虫”型的人才,思想政治课教学也不可能再囿于过去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必须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所学内容有血有肉,学以致用。政治教师只有善于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寻找知识与实际的结合点,做到从实际中归纳理论,用理论来分析实际,从而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学与用、知与行有机的统一,才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能力。当前高中教学三个年级内容均可联系深化国企改革、反走私、扩大内需、、李登辉“两国论”、、政府机构改革、西部大开发、第十个五年计划等热点问题。

5.精心组织练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篇(7)

阅读并非完全是语文教学的事。可以说,阅读是人们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加强学科阅读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根据教材内容,采取课前预习,课内阅读,集中讲解和讨论,课后巩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一般说来,在课堂教学中,不妨先安排一段时间,让学生去阅读即将学习的文本教材,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知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大胆提问和讨论,为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打好坚实的基础。这样会使学生积极思考,学得主动,记得牢固,理解得深刻。为了使学生学会有效阅读,我们要指导学生在明确阅读目的的前提下,采取一般阅读和“咬文嚼字”两种读法,并要求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即在阅读时做到:画线——划出重点和难点;旁注——注明疑点。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应忽视阅读,相反,应强化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颇有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我们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认知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自觉地投入学习。我们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教材介绍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后,我们可以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要记住的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歌谣,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进行巩固。由于方便了记忆,学生自然乐学。

三、精讲巧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教学来说,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因此,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精讲巧练:精,就是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设思维情境。练,就是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它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的情况,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结合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多练,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还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四、组织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杨振宁教授说:“中国的孩子们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和美国的孩子们,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所有自然科学中,化学涉及实验面之大内容之广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实践能力。因此,化学实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正如戴安邦教授所说的:“搞化学实验,不管怎样增加,都不会过分。”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精心设计安排实验,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验方面,经常采用的几种方法有:①设置趣味实验,培养注意能力。如做“烧不焦的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②投影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投影演示实验,既能放大实验现象,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又易于学生认真、细腻、有序地观察。③组织分组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学生通过亲自试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而后巩固验证,可以加深和拓展他们所学得的理论知识。④利用选做实验,培养思维能力。我们根据教学的进度,有目的地选做实验,应用实验课题,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⑤布置实验作业,培养理解能力。它包括书面练习、学做实验、观察操作等多种形式。学生通过完成实验作业,能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消化知识,是又一次灵活运用知识的再实践。⑥做家庭小实验,培养创造能力。学生在做家庭小实验时,需要独立思考,去想象、去钻研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智力与创造才能的发展。

篇(8)

(一)职业素质教育长期不受重视

由于高职学校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缺乏应有的重视,一些高职学校领导的观念中,高职学校的教学核心是专业课,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是因为国家有规定才不得不开,所以在一些高职学校,职业教学课程可以说并没有实际建立起来。在一些转制的学校中,不少学校采取削减职业教学课时,变相取消职业教学课的做法。同时一些高职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也缺少敬业精神,对自我职业素质缺少足够深的认识,很多学生认为职业道德可以在工作以后再培养。这在高职学生的择业观上能够清晰地表现出来,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对所提供的工作岗位的工资待遇极为关注,要求在大城市、薪资丰厚的单位工作,而不顾激烈竞争的就业现实。即便在学习生涯的工作中,很多年轻人敬业精神也不够,奉献意识完全弱化,特别强调工作的报酬,并将二者置于同等位置,导致很多工作影响大局。很多学生有成就事业的愿望,但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功利主义倾向过于明显。这就是职业课教育失败的例证。一些高职学校开设了职业教学课,但教学中还没有体现出高职职业的应有特色,许多章节只是一些名称,实际内容空洞,都影响着职业教育发展建设。其严重后果会危及整个社会,不负责任的任意妄为,生产的产品必定会降低质量,甚至会危害生命。

(二)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守旧

职业教育的内容不局限于以教材为核心的知识传授,而是一种思想意识的塑造培养,贯彻春风化雨的教育效果。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守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很多学校采用的教材知识陈旧。目前,很多特殊学校仍然采用十几年前的教材,存在严重滞后性。同时,一些学校过度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今后踏入社会的情况,导致他们在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等方面存在欠缺。可见,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与今后发展需求存在矛盾,难以满足今后的发展需要。同时,教育学校过度重视灌输书本知识,难以达到切实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进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2)教学偏理论不利于开展实践。在本次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校都过度强调职业知识,不利于展开实践。

(三)重技能、轻素养

高职学校教学观念较为滞后,过度侧重技能教学,忽视职业素养培养,尚未到行为规范上,只是停留在口头教育上。很多高职学校的领导往往只重视教学一些行业技能,过度追求该校的就业率,进而难以意识到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部分教师观念上存在严重偏差,认为职业素养培养是无实际意义的,可有可无,甚至不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这种放松要求的行为在客观上不利于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本身对职业教育的不重视,更不要提职业教育中的职业素养教育了。高职学校对自身的定位还不够明确,学校结构布局也不很合理,导致一些高职学校难以发展。

二、核心价值观与职业素养培育的融合策略

(一)加强职业素质培育意识

1.提高职业教师素质修养。很多学生受老师影响巨大,不是课程的影响,而是老师人格魅力的影响。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教师这一重要的载体,教师扮演着知识的传播者、引导者。高职院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师队伍中,既要有专门的职业老师,又要有专业老师、思想政治辅导老师、行政工作人员等,并开展适当的宣传讲座,让企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等对高职学校相关专业学生开展技能宣讲,另外,高职院校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实操培训,让高职学生走进企业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术水平,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高职学生充分接触、了解生产实践,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觉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性格、观念、思想等各方面一个让学生信服的老师的影响效果十分巨大,这完全不是课堂学科教育所能达到的。而老师对学生的规劝,又不如老师对其他与学生没有利害冲突的第三者的评价议论,在效果上来的深。

2.更新理念。老师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目的,彻底改革传统教学观念和手段,探寻多样化的职业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关心学生素质发展。在职业教育中要正确处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根据学生的不同思想,因材施教,提高职业课教学效果。通过设计职业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发展,根据不同个性让学生发挥不同特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职业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素质发展为重点,实现职业教学的价值。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重视维护学生间的友好关系。

(二)构建校园文化融入职业素养培育

由于受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职业教育脱离了实际生活,难以实现理想的职业目标。因此,学校可通过一些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方式来进行职业教学,把职业渗透到其中,有利于实现提高校园生活中的职业教育,进而提高职业的有效性。

(三)优化职业素质培育的课程体系

不同的高等职业学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和条件研究适合自己的职业教育工作,把职业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在中国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往往搞一刀切时会影响个别地方学校的教学秩序,不搞一刀切,很多学校就会以形式主义拖延时间来应付国家政策。针对国内的中等职业教育条件,适当加大评论赏析类课程可以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方法,通过对其他事件的讨论来交流思想,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变化,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思想,可谓一举两得。

(四)构建校企合作的新型职业素养培育方式

篇(9)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16-04

目前,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鉴于此,高职院校要倡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培养学生“做事”的本领,也培养学生“做人”的修养。课程是完成高职教育目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培养目标:一是让高职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精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促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觉,并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二是让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领悟美的真谛,培育他们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的意识,升华他们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三是让高职学生掌握人文知识,进而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四是通过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高职生“做人”的自觉。所谓“做人的自觉”表现在以下几点:善于自我和谐相处,善于与人和谐相处,善于与物和谐相处,即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征

就课程性质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因而,本土性与民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显著特征。

就课程目标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唤醒和引导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说自然科学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社会科学课程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则是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

就课程的知识性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常常通过量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活动的实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保障。因为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才有可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和精神。所以,构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教学保障。

就课程结构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层次性、拓展性。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一门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组成。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功能,主要侧重于高职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的层次结构中,每一层次都有较明确的课程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的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其核心是精神及中国文化在各个领域的体现和积极作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所谓伦理,就是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如何做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高职学生“做人”的自觉意识,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文学欣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课程。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因为文学是通过文学形象陶冶人的情感的,所以,文学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华美学”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更高层次的拓展课程。本门课程是上升到美学的理论高度研究美,重在通过美育塑造学生的人格。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理性力量,使学生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统一。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对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情感是需要培养的,尤其离不开美的陶冶作用。美育是以美的形象为手段,激发学生美的情感,使他们的精神感到自由、愉悦,情感得到升华,进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美育在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还给他们以理性力量。美育之可贵不仅在于它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体现了人性的更深沉的理性,因而也具有最大的广泛性。美育通过审美活动使学生的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存在之中,让他们获得情感与理智的满足,从而达到情与理的高度融合。

就课程类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适宜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具有个性化、隐喻性和多质性。如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理解,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这就体现出人文知识的个性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最忌“灌输”和“绝对化”,应采用讨论课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真诚、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移情、理解和对话中反思,感悟人生的真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构建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或制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其基础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都会指向课程。

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所谓显性课程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与一定的学科、实践相联系的育人媒体,它包括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①“所谓隐性课程即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和学校领导的风格以及与学校文化系统相通的社会文化等”。②

隐性课程的资源皆隐含于学校文化之中。这些资源是以暗示的形式传导的,关键在于用心去体验和情感投入,效果具有长期性、间接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整体课程的两个部分,但从逻辑学意义说,它们在内涵上是不相容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课程整体。首先,二者并非是主从关系,而是相互对立、相对独立的两个课程领域。其对立性是指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次,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转换关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强化着显性课程的效果;再次,二者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只有当二者相互认同、彼此支持时,才能共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是一个包含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内的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养成过程。因此,本文所探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概念,是指广义上的课程概念,其包括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和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起构成一个全面、正确、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其中,显性课程由核心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构成;隐性课程由活动课程、网络课程、柔性课程等构成。

一是以外显为主的常规结构形式,就是指常规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即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形式,即在教学计划中以课程科目形式出现的课程编制方案。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是以主干课程为纲,辅之以相关课程。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学制所限等原因,笔者认为,可设置一门核心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侧重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设置“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选修拓展课。

二是内隐的非常规结构形式,即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结构形式无固定的模式,所谓课外活动、讲座、参观、学校环境等都属于这种形式。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规范高职学生的举止行为、价值观念、精神世界。这是一种通过潜移默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形式。

要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中的体验相结合。而这种实际活动是在某种环境、某种氛围中进行的,因此,只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配合,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构成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结构由一门主干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构成。

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笔者建议将课程命名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十六讲”,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精神的讲解,侧重领悟中国传统思想,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独立于“行”以外的“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让高职学生在文学欣赏中愉悦性情、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开阔思维。文学欣赏课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的过程。因此,“文学欣赏”的教学内容不必涉及太多的文学欣赏方面的理论知识,重在作品欣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在享受、体验中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为此,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教学内容或教材的选取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古典诗歌,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学生诗性的智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诗性智慧表现为感情的凝聚、直觉想象和境界的升华等方面。因此,要从人文精神出发拓展诗性思维,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诗性的无处不在,并把它最终落实到做人的基点上。因此,我们呼吁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从人文思维的角度,借助于“诗性的智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性美”和“知性美”。

其次,选择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因为《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作,它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没有结局的残篇给读者带来太多的想象空间。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读过《红楼梦》,那就是一种不可原谅的遗憾。据调查,我们的高职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读过《红楼梦》,或对《红楼梦》了解甚少。当然,通过几节课的学习,不可能让高职学生对《红楼梦》有全面的了解或较深的认识。但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都只是一种引导和启发,通过课堂引导、启发,把学生引进门,最终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自我提高。“文学欣赏”课通过对《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认识《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水平。

“中华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更高层次的拓展选修课。人文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审美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的。

教育家先生曾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并终生以推广美育为己任。在当时与蔡先生持相同或相近看法的人还有梁启超、王国维等人。在晚年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时,也一直强调:“提出美育,因为美感是普遍性的,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的,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之所以要用美育代宗教,是因为对中国人而言,倡导美育比倡导基督教要现实得多,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人虽然有精神信仰,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上帝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审美教育的,在儒家那里“乐教”和“诗教”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涉及音乐评论,这些评论都很深刻。台湾学者徐复观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并且认为:“礼乐并重,并把乐安放在礼的上位,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这是孔子立教的宗旨。”③徐复观认为儒家是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而这种“为人生而艺术”主要表现在音乐方面,同时也表现在诗歌方面。在《论语》里,孔子多次强调学习《诗》的重要意义。儒家认为只有通过“乐教”和“诗教”辅之以“礼”,才能培养出温柔敦厚的完美人格。而道家则不同于儒家的将人格视作对仁义的归依,而把人格看成对包括礼义在内的世俗之物的超越,主张在回归自然、天人合德中实现人格的独立自由。在中国历史上儒道两家是互补的,共同滋养着中华文化的灵根。李泽厚把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归结为一种“乐感文化”和“实用理性”。他认为:“儒家不是宗教但却包含着宗教的热情,虽然不是哲学但却包含着哲学理性。它培养了一种人格、操守、感情、人生理想、`生活态度。”④

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实际是在延续儒家的审美教育传统。“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表示体贴和怜悯,那么依著者之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⑤因为当今中国人的伦理价值真空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所以,我们在今天重提“以美育代宗教”,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也是我们提倡高职开设“中华美学”的目的所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人文性,奠定其成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基础。明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建立科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学分,保证充足的学时,配备良好的师资,进行严谨的教学以及严格的考核等制度设计,是大学人文教育成功的基础。

注释:

①②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84页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④李泽厚:《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页

⑤林语堂:《中国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

参考文献:

[1]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40-349.

[2]谭卫平.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63.

[3]胡炼.美育的素质教育功能及其对学生人格的完善[J].经济师,2008(1):121.

[4]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篇(10)

职业的核心能力是指每个行业或职业的工作当中都需要具备的有广泛适用性,在职业的活动当中能够承担支配以及主导作用的综合技能。当前,我国的劳动就业部门按照英国职业核心技能的体系正在制定具有中国特色职业核心技能测评的体系,此体系大致分为模块,交流与表达、数字的运算、改革与创新、自我的提高、互助合作、解决问题、处理信息以及外语的应用等。不难发现,这些模块当中半数以上都是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息息相关的。职业核心能力其他各模块培养评判的体系同以上模块的结构完全相同,可以这样说,此核心技能的培训以及评判的体系可操作性及针对性较强,明确的将培训的对象需要做的是什么,要怎样去实施,同时还需达到什么样的能力和水平等。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在目标的培养体系、培训的方法、实践技能的分解以及评判的模式等,可以全部参照上述职业核心技能的培训以及评判的体系,与自身特性及内容进行结合,进行比较全面而且深入的改革与构建,创建更加完善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平台。

2高职院校当中人文教育体系改革需遵循的原则

上一篇: 专业技术人员年度总结 下一篇: 如何做营销方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