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0 14:12:5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部分很重要,生动有趣的导入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转移到课堂学习的内容上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多媒体手段演示世界各国奥林匹克竞赛结果,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在听读课文录音后,向同学们提问,同学们从一组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学生的文化成绩在世界各类竞赛中永立于不败之地,可要动手操作时,中国学生就比不上美、日等国家的学生了,这是为什么?《应有格物致精神》就深刻地阐明了这个问题。由情入趣,很快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二、网上冲浪
这节课上,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微机室上网,去查找相关
的背景资料。于是各组学生分头行动,通过网络,他们搜寻到了我希望他们找到的资料,还了解了更多的相关知识,例如,丁肇中的生平经历,《应有格物知精神》一文的产生经过,文学界对该文的评价,“四书”的内容简介,有的同学并将物理学家丁肇中潜心研究、刻苦实验的画面制成小短片,学生们在阅读材料的同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无须教师讲解,感悟已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三、激活思维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返回教室,开阔了视野,他们将从网络中了解的知识在小组中进行交流。随后,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在些基础上,完成自己的学习心得,课堂上,老师很少说话,网络却实激活了同学们的思维。
四、提高能力
本文的教学按照我预先的设计程序,同学们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1、我们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2、“四书”之一的《大学》怎样解释“格物”和“致知”呢?同现代学术有何区别?3、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4、作者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重要吗?你觉得怎样培养这种精神?当我从多媒体画面显示以上问题时,同学们觉得很容易,并且拿出了自己小组的学案,学案中这些问题都已解决完毕,其中一个小组的同学说:“格物”、“致知”历来有不同理解,究竟该怎样正确理解呢?随即,他们经过了激烈的争论,在争论中完成了对本文最后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探讨和理解。
《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要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在九年级语文课本的《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中,作者丁肇中强调了现在的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一定要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其实,学习语文学科,也同样需要这种精神。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们经常会发现“环节费时多,课堂生成少,教学效率低”,很多时候我们是学生叫苦,老师喊累,事倍而功半。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我们也必须培养学生格物致知的精神,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寻求更为科学有效的模式。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正是为了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的支撑下,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我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一段时间的探究摸索的过程中,我侧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注重自己教学行为的转换
我们应当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应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在平时的备课中,不仅备教法,还要备学生的学法,注意设计学生共同参与的有挑战性、激励性的教学手段。例如,我在讲《看云识天气》一课时,便设计了“迷宫探宝”的游戏,让学生闯一道道同课文内容设计的难关,最终进入古堡密室找到宝藏。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参与,气氛活跃,教师设计的题目在探索的激情中都迎刃而解。当他们在找到密室宝藏时,那种成功的喜悦是难以言传的。
二、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不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人“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进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
我在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首先,在学生装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20多个问题,然后,从字词、情节、背景、人物、主题、写法上分类组织上讨论,对那些角度独特、见解新颖的问题与发言及时表扬与肯定,极大地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有时候,课堂上会“一片大乱”,可是这也正是学生创造能力集中迸发的时候。当达成一致意见后,问题在讨论中得到了解决。
三、培养学生提出新见解的能力
目前中学生的求知欲强,对社会、人生、自然都有积极的探究兴趣,对什么事都有喜欢问为什么,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他们的思维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老化的、不活跃的信息比较少,头脑里没有条条框框,因而敢于说出不同的见解,容易创新。对待他们的见解,我如同对待初春的花蕾,倍加爱护,积极引导,久而久之,对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是十分有价值的。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总是把解决问题的钥匙先交到学生手中,让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角度去思考。由是学生所想到的,教师也未必想得到。对于这些新颖的见解,我也如同对待初春的新芽一样重视,倍加珍惜,因为这些是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得到的,标志着他们在思维和语言上上升到一个成熟的新阶段。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丁肇中先生在他的一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谈到,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正是因为缺少这种格物致知的实验精神,许多学生在真正面对科学研究工作需要拿主意的时候,常常显得不知所措。众所周知,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对于现阶段的中学生来说,化学实验课是化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课程。在化学学习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勤于动手、亲身实践的实验精神,让每位学生清楚地明白化学实验课的重要性,多带学生进行化学实验,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走向实践,在实验中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化学的无穷奥秘与学习的快乐,让学生爱上化学,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所收获,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什么是格物致知,在动手动脑中培养每位学生的实验精神。我想这一点,无论是对化学学习还是其他需要进行科学探究的学科,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化学实验课应走入学生生活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是学生创新的平台。所以,我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鼓励并指导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合理布置研究性课题,带领学生开展一些化学家庭小实验,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例如,鸡蛋壳和食醋的反应及生成物二氧化碳的检验、清洗餐具、自制简易净水器、自制汽水、制作“叶脉书签”等等。这些家庭小实验都与化学知识联系紧密,能够走入学生生活,化学学习不再枯燥无味。这些家庭小实验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学识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可以把家庭小实验作为作业的一部分,让学生在家中准备材料,独立完成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进行定期检查,还可以在一段学习时间后请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演示及家庭小实验,这样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开阔视野,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分析观察能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也能起到巩固作用。通过这些活动能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紧密相关,进而增强我们对科学的热爱。
三、化学实验课的内容要丰富多彩
开放的课堂应该是对每个学生潜能的激励与唤醒。创造开放的课堂热闹气氛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总是那些外向开朗、乐于表达的学生,他们热情高涨,争取每次发言的机会。对于那些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来说,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成为主角,即使他们有话想说。当课堂话题难度稍大时,整个课堂更成了少数人的舞台。笔者以为,这种热闹的课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激励和唤醒,至多是残缺的激励和唤醒,因为这样的课堂很容易形成部分学生的“言语霸权”地位,滋生他们自大骄傲的心理,并无形地将大多数学生拒于课堂的中心舞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点燃学生生命的灵性,目光不能只关注于“一花”、“数花”,而应面向全体,求得“百花齐放”。教育承认差异,但拒绝“选择”与“淘汰”,因此,教师应立足于全体教育对象的素质提高。
例如在讲授《狼》一课时,教师请三位学生出来表演“前狼”、“后狼”和“屠夫”,我发现一个平时比较内向、胆怯的学生也举了手,但举得很低。我就请他表演“后狼”,在教师的亲切鼓励下,他表演得很成功,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上体验成功,享受快乐,是每一位教师所应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真正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课堂教育在于其广泛的适应性,在于以爱满天下之精神,以海纳百川之胸怀去真诚地拥抱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有最大的发展空间。
二、注重“有的放矢”,避免“无的空放”
一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能力有没有进步或发展,这是课堂教学必须追求的惟一目标。课堂上的热闹与活跃只能为这一目标服务,“效”是前提,“活”是表现,切不可本末倒置。有些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精心设计活动,课堂气氛不可谓不活跃,但究其实质,课堂只是流于肤浅的形式。有时,在学生受年龄、阅历等局限思维停留在同一层面横向发展时,教师应立足于教育资源的动态生成,引导学生调用自身的知识储备、生活积累、情感体验等,对零碎的感受进行归纳整理,比较综合,真正内化文本价值,形成理性认识,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如在教议论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时教师先就韩愈和赵翼对李白杜甫诗文褒贬不一的评价请学生讨论哪一个的求知观跟课文类似,接着让学生对大科学家丁肇中的“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观点提出质疑,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出,作者所说的,毕竟是当时中国教育的现实,并且对现在也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作者正站在关心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度,给我们指出缺点和开具了治病的良药。所以,我们应该感激他的这一番良苦的用心,我们应该学习他的这种创新求知精神。
这节课,教师通过“放”达到了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凭借已有学习经验和生活体验,同化知识、运用知识,展现创意、张扬个性的目的。最后教师通过总结,回归文本,正确定位作品的价值意义。
三、注重“适时收放”避免“只放不收”
如今,“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已越来越得到教师的共识,语文课堂为学生打开了体验的大门。然而,学生作为文本接受的主体,生活经验有着很大的差别,社会大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又影响着他们的认知,因而,对文本的体验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甚至可能是不正确的。面对这样的多元体验,教师不能无原则地姑息迁就,不能无标准地盲目称赞,也不能无主见地随声附和。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创新和求异的同时,应该适时适当地将学生的不够正确的多元体验引入主流价值观。
在教说明文《北京故宫》时,教师让学生想象:“要是你身处在这座富丽堂皇的皇宫中,会有什么感叹呢?”有个学生说:“皇帝在这皇宫中吃喝玩乐,多么舒服啊!”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及时指出:“皇宫凝聚着亿万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却成了皇亲国戚们挥霍享乐之地,这样的皇帝应该经受道德和历史的拷问。”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并没有错,但不能由此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课堂调控职能而偏离教学目标,最终还是需要将学生的多元价值观纳入正确轨道,使他们领悟到文本要表达的情感,自觉地去调整认识,靠拢主流价值观,避免学生无所适从与放任自流。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与学的本质属性是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课堂上的开放话题,应是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应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渗透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开放的课堂上,教师的价值引导应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的科学求真。
在开放的语文课堂上,独特科学的教育理念、和谐民主的教学风格、行云流水般的教学结构处处闪烁着教师智慧的光芒。面对课堂上涌现出的大量的信息资源,教师必须用深刻的眼光去洞察,用灵活的教学机智去重组,促使学生进入更臻完善的课堂境界。
新修订本扩大了自读课文的数量,并在“说明”里指出:设立自读课文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就明确地指出了自读课文教学对于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个目的的重要性。它既检测精读教学的效果,也是达到精读教学目的的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所以,新编教材增加了自读篇目,不仅仅是为了扩大阅读量,更重要的是强化课内阅读实践的需要,是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从认识论上说,自读课文更有其重要的作用。人类认识事物的普遍法则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只有“认识”,没有“实践”,任何知识都是不能转化为能力的,而自读课文则具有突出的实践性。显然,课本编者的意图是以精读课文作为主体、范例、引路,自读课文作为补充、扩大、巩固强化的材科。精读课文教给学生方法和规律性的知识,在于示范引路。学习这些范文,在思想内容、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会得到很好的借鉴,是“举一”;自读课文则重在让学生把精读课文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是“反三”。所以,自读课文从认识论上说,是完成“认识――实践”这个“更伟大的飞跃”的重要手段之一。
过去,由于对自读课文的实践性这一特点认识不足,笔者上自读课文虽然常进行自读提示、质疑解疑等等,但仍是简化了的精读课,是“换汤不换药”。过去上自读课文时,都是基于精读课文的老经验在形式上做文章,却忽视了自读课文的“读”,不明确自读课文应以培养能力为宗旨,因而也忽略了自读课文的实践性。以后,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终于逐步认识到自读课文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有人说:精读课不怕讲得多,自读课不怕讲得少,这虽然不无道理,但自读课文的特征绝不是以“讲”的“量”来体现的,只有实践性才是检验自读课文的基本标尺。就效果而言,精读课文是准备,自读课文才是应用。笔者想,新编教材把原来的“阅读课文”改称“略读课文”或“自读课文”就更有强调、突出它个性的意思。抓住了自读课文的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有较快较大的提高。
叶圣陶先生曾经把读比喻为“吸收”,把写比喻为“倾吐”。笔者想,如果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反之,学生阅读能力差,就影响了“吸收”,没有吸收,又用什么去“倾吐”呢?因此,关键是如何在可能的时间里发挥“自读课文”的实践性的特点,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上好“自读课文”的方法
自读课文有它自己的个性,自读课文是“学材”,不是“教材”,一定要放手让学生自读,但教师仍然要为每篇课文指导方法,设计步骤,检查效果。笔者曾采用过朗读、复述、改写、写内容提纲、问题讨论、写短评等等方式。采用不同教学方式的原则是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不同课文的具体特点、大多数学生的实际知识基础。但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式,都要以学生独立读懂课文的实践为主,上成真正的“自读课”,老师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放任自流”。
譬如,笔者在上自读课文时,十分重视“自读提示”的启发引导,要求学生做到理解、落实,因为“提示紧扣课文,根据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学习重点,从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和语言运用,把问题提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笔者在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时,就让学生根据“自读提示”带着下面三个问题自读、分析、理解课文:
1.本文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根据提示,课文可分为几部分?
3.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围绕中心论点,文章又是如何逐层深入展开论述的?
一、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组织好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课堂教学步骤、学生的情绪调动及如何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实现。因此,教师在写好教案的同时应不时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哪?如何教学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是学生,会喜欢教师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呢?这样才能针对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的特点,让学生在探索中接受知识,也能让教师在学生的讨论中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并及时补充修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避免单一枯燥的议论文教学过程。
浓厚的兴趣是探求知识的先导,只有当学生乐于探求知识了,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知识的海洋里,才会集中注意力学习。因为有了共同的兴趣,学生才有了交流的朋友,一起玩,共同的兴趣越多,话题越多,越是讲不完,越讲就兴趣越浓,交谈对象也越多,形成良性循环。议论文写作教学为什么不可以这样,我想,那也许是因为我们没有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没有把握他们流行的话题,自然激不起他们表达的兴趣。就好像同样是写一件事,如果把话题定为“道德”之类,相信学生会不想理睬,但如果我们设计的话题是“近日艳照门事件的主角纷纷发表自己的言论,你如何评价他们各自的说法”,相信学生肯定会滔滔不绝,畅所欲言。所以,语文老师要尽力做到关注他们的兴趣所在,多留意他们喜欢的、感兴趣的是什么事情,在写作教学中多运用这些素材和话题,从而提高他们表达的兴趣。
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议论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对比辩证思维的培养,因此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讨论交流,主动地发现问题,表达感受。但是,议论文难教,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学更是难中之难。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发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得在课堂和课外让学生主动地查找资料,交流讨论,发表看法,让学生主动地接触知识,掌握知识。议论文教学,和数学教学有些相似,讲授议论文,就像是一个解题的过程。我们可以把数学的解题方式引进议论文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地利用数学的逻辑思维分析文章结构。而在这个分析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步骤地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听。如教“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时,我们可以先课前抛几个问题给学生,如什么是格物致知?通过对作者的了解谈谈自身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看法,用数学解题的方法把这篇文章“解”一下等。让学生在课前充分查找资料,在课堂上交流讨论,让学生像做数学题那样,分步骤地找出文章论点、论证、论据、并把各自的讨论结果对比一下,查缺补漏,然后让教师对这些进行评价总结。这样,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而且是用数学方法去解语文难题,充满挑战性,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J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095-02
绿色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国际设计潮流。它强调在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同时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与环境为善。绿色设计作为设计领域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已经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设计风格变迁,也不是一般的设计方式的调整,而是一种设计策略的大变革,是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思考在整个设计领域的表现。
一、五行说――人与自然的良性生态平衡
五行说作为我国古代自然科学与哲学的思想基础,包含着朴素的生态智慧,从一开始就渗透在诸如“兴宫室”、“赢楼雕琢”、“修深池娱龙舟”、“筑城郭修台榭”、“美重器镂文章”等设计门类的方方面面,而“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三才”设计思想的提出就是立足于五行说的文化理论背景,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工匠们能够较自觉地遵循客观自然规律,并巧妙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并逐渐培养出优秀的民族审美品格。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至今仍是人们科学治理天下的信条。
五行说还对行业行为和自然现象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解释,对人与自然如何进行良性生态平衡作了评述,另外,又从五行的各个方面说明了导致财竭民穷的原因,对无节制的“流遁”(浪费)现象进行了批评,可以看出五行说包含着在设计中要讲究德行的重要意义,过分的贪婪并一味追求奢华和无节制地滥用材料都会使自然界失衡,这是当时五行思想对设计思想积极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朴素而又符合辩证的设计思想通过五行学说与社会道德理想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标志着我国古代设计思想的文明与进步,也是对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的进一步充实,即人的行为与人本身就是宇宙整体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一点至今对我们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考工记》及《闲情偶寄》――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交流
人与自然的交流,体现为和谐性。从《考工记》及李渔《闲情偶寄》也可以看出,设计多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交流,古代的设计思想都是通过古代的造物体现出其设计的伦理性。
《考工记》作为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除了制造技术,《考工记》也开始涉及理论领域,直接介入了人与物、物与社会的关系。其中,制轮的标准,体现为设计物要适应自然,“凡为轮,行泽者欲杼,行山者欲侔”。根据不同的地形采用不同的制轮方法,“行泽”即削薄边缘,“行山”则是轮子牙厚要上下相等。《考工记》中的尺寸有很多不是明确地标出来,而是说明此与彼的比例,其似乎有意告诉人们在物与物之间,各自的尺寸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一个合理的关系。而这个比例关系,来源于人的尺度。这说明在2500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十分注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这就是一种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的充分表现。而车的设计中体现出的“天圆地方”、“尊礼定制”的观念,著名艺术学家、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张道一教授这样说:“虽然是一种象征,对于车的本身并不起什么实际的作用,但是在人的头脑里却反映出一个哲理,永远也不会忘去。人坐在车中,联系着天与地,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川草木,人在它们的中间活动。在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附,和谐协调,似乎找到了一种永恒的关系。”《考工记》中的设计思想、设计观念和设计原则,特别是对设计理念中天人思想的阐发,使《考工记》不仅在设计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理论价值,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记录了2500年前的一些重要的造物活动,并且,其中渗透着丰富的智慧,显示出一种科学与人文精神,能够给人以启迪,至今仍散发着璀璨的光辉。
明末清初的曲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居室部”中记叙了对中国传统民居室内装修方面的见解,就景和视觉经验的关系展开了论述,房舍的向背、高下、界墙甚至窗栏的制作、制体宜坚、取景在借等都有生动详细的介绍。其中很多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再现自然景观,如“房屋忌似平原,需有高下之势”,主张“因地制宜之法:高者建屋,卑者建楼,一法也;卑者叠石为山,高处俊水为池,二法也”,在园林建筑中体现最为明显,“开窗莫妙于借景”, “湖光山色、寺观浮屠、云烟竹树……作我天然图画”,使“一日之内,现出百千万幅佳山佳水”,使人如入自然,畅神悦性,从而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平等交流的美好境界。
三、法家的“厚生强国”观――遵循自然规律,谨守天时
先秦时期,主张“厚生强国”观的法家认为,无论是制造农业生产工具还是作战的兵器,都要进行采矿、冶炼和锻造,因而,天时地利与器物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在治理水土、器械制作的同时还需要研究天地与人的关系,尤其在遵循自然规律的要求中强调谨守天时,既热衷社会管理,也不忽略对自然的观察。
法家还认为,人类周围的大自然并非原始状态,而是人化自然。正是由于人的力量和意志作用于人们谋生与活动对象的大自然,用劳动改造大自然,不但使自己适应自然,更重要的是使大自然适应人自身,即成为人化的自然环境。因此,法家进一步认识到了在作用自然的同时,还需要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同时,法家反对以童山弊泽的办法来消耗自然资源,这说明应该将“作用”与“保护”辩证统一地对待。在这里,法家已经有了自觉的意识,管子、商鞅和李悝都曾提出过关于邑居、道路、耕地等在国土上的比例及布局模式,这就是一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更多财富的认识。同时,法家强调“执一不失,能君万物,君子使物,不为物使”。所谓“一”即是道,是驾驭万物的内在规律,一旦掌握了它,便能掌握万物,使自己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这些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及重造物而治天下的思想,为当时的设计发明创造了良好的意识环境,也为历史上的造物设计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积极的认识至今仍具生命力。
四、“格物致知”及墨家思想――体现设计的平等性
在许多设计思想中,还可以看到设计的伦理道德准则。如“格物致知”,这一源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设计思想体现了设计的阶级性,“格物”即“格心物”,“致知”即“致良知”。“物”乃“心物”是封建的伦理道德思想准则,“知”乃“良知”,是指辨明事物的轻重、先后、因果、善恶等诸方面,以指导自己的言行和思考。故由此可知,设计的表现要端正封建的伦理道德思想准则,以使人知善恶,以维护封建的伦理道德准则。
对于设计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的表现,从墨子的思想来看,他对技艺的要求突出 一个“俭”和一个“用”字,除此之外,其他的不加提倡,不同珍奇、好玩无用之物,富室不加雕饰。他要求均平贫富,不聚敛供养以及私欲,不耽于逸乐,施政提倡相利,教化崇尚相爱,批评公室税敛沉重,致使民心离散;在市场强行买物,致使商贾绝迹,珍奇好玩之物充斥,使民用的货物殚竭等。墨子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公输班相比,他更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人。他提倡一种人与人平等的地位,反映到设计上,体现设计的平等性,即设计为广大普通的民众服务。体现阶级性的设计趋于平等,于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便平等、顺利。
墨子虽然曾经师从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但他反对儒家的“天命”和“爱有差异”说,认为“执有命”是“天下之大害”,力主“兼相爱,交相利”,不应有亲疏贵贱之别,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墨子的思想更为明显地体现出人与人之间平等兼爱思想,消除影响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阶级思想,实现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交流。
五、结语
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和独特的历史文化璀璨夺目,而中国人的造物史,即设计史也同样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先辈们惊人的创造力。中国人自古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流。这些蕴涵在中国古代设计思想中的绿色设计理念在特定的历史年代无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而且还充分包含了人类活动的实践映象,是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两大正确认识的完整综合。它始终贯穿着“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人的和谐”这两大主线,并由此出发,去进一步探寻人类活动的理性规则和人类需求的自控能力,通过平衡、自制、优化、协调,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协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公正。
在倡导“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时代”的今天,这些闪烁着人类古代文明的哲理精华仍具有不可轻视的现实意义。只有当人类向自然的索取与回馈相平衡时;只有当人类为当代的努力与为后代的努力相平衡时,只有当人类为本地区发展的努力与为其他地区共建共享的努力相平衡时,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而绿色设计的理念和实践,也应该成为现实文明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我理想中的中小学教育
这几年社会上言谈越来越自由开放了,基础教育也愈发地饱受争议了。既然各式各样的言论已多,我倒也无所畏惧了,于是铺纸研墨,蠢蠢欲动地想要发表一席荒谬稚言。
许多人指责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失败的应试教育,必须改革。诚然,几年来领导老师们东奔西走地到处“学习”,也不能说没学出点名堂来,然而我们的改革终究是不彻底的。我本是生在长在中小型城市的学生,就拿自己家乡来说吧:不论外界如何叫嚷着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可我即便是在上小学的时候,作业也是从不曾少的,多数孩子都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家庭作业。初中那就不必说,没有初三不上晚自习的学校。自习上到九点甚至超过九点半,回去还各科都有作业,学生普遍是晚上十一点半以后睡觉,早上六点十分以前起床。高中就更不必说,晚上十二点往后推,早上五点半往前提,苦熬几周好不容易盼来半天休假,还有雪花般铺天盖地飞来的试卷,当日晚五点多又要返校上自习,实则比不放假更累人。像这样,学生一天能睡几个小时?睡不好,昏昏沉沉,哪来的效率?没有效率,成效就低;成效一低,领导、老师、家长、自己,就愈发着急,于是原本可怜的一点睡眠时间又被急剧压缩,恶性循环日日重演。口里说着“身体是学习的本钱”,然而真正走上了比战场还残酷的考场,除了分数,谁还能顾及其他?睡眠算老几,去他的吧!——既然健康都不要了,什么人格的塑造、精神的培养,便更是被简化得直接等同于熬夜看课外书、假期到处学特长了。——至此,我已无话可说。
然而,十几年的苦苦煎熬并没有使我放弃一种单纯的渴盼和美好的梦想。面对堆积如山的试卷习题,唏嘘之余,我常陷入幻想的深渊。我想,对儿童的教育应当侧重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兴趣的培养——先是生活习惯,再是学习习惯;先是发展孩子自己的良好兴趣,再是培养其他各个方面的广泛兴趣。我们应当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自由的人来教,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使人幸福快乐。先为人,再为事,有余力,则学文,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否则教育的产物就会丧失人性的美好与完整。再往上走,就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丁肇中提出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非常赞同,实践能力匮乏一直是中国学生出了名的缺陷。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哪一方面的能力都不能出一点纰漏,否则我们以后的建设就必定会出问题。另外,学习虽是一件严肃艰辛的事情,但更是快乐的事情。不乐而为之,如何超群?张潮说得好,“才必兼乎趣而始化”,学习的过程要常伴一个“趣”字,才是富有积极意义的,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
最后,基础教育一定要使学生明确方向,明白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是为了什么。方向一旦出了问题,当下成绩再优异都是无用甚至有害的,到头来没有好结果。
一、毕业班的语文教学更要注重实效性
怎样在有限的 45分钟内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这不只是任课教师的严谨、认真的授课态度问题,更要在课前对授课的内容千锤百炼,精讲精练,前后联系,举一反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燃烧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关于议论这种文体,我们初四语文教师应该怎样上得更好?
本次上课匡老师讲了小说《孤独之旅》,,董和苏老师教的是议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其他教师分别上的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虽然现在的课堂强调淡化文体,但中考阅读题仍是按文体分类,不同文体的文章,做题的思路答题的术语要求也是不同的,为了让学生学会阅读议论文,在教学此类文体时,老师们一致商定,由议论文知识入手,条理清晰的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以科学严谨的语言,教会学生树立自己的观点,阐明自己的观点,让别人信服自己的观点。议论文本就是以理服人,以理性的授课思路教会学生读议论文,这样哟扑实效也有常效。
三、针对本单元有争议的几个知识点。老师们在经过激烈争论后,达成了思路的共识。
本次听课,老师们提出了两个有争议的问题: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种》的论点究竟是什么?
针对这个问题,老师们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意见倾向。匡、董老师认为题目就是论点,徐、韩老师认为题目只是个引子,引出论题——人的创造性思维主要的要素。张、范、苏老师认为最后一段的结论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各位老师都提出了自己的论据证明自己所持论点是有道理的。但最后终因为各有道理,谁也没能说服对方,最终一致形成这样的教学思路。按自己的观点讲课,但把其他的两种意见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心中有数,不迷信老师和权威,真正把“事物正确答案不只是一个”运用到生活中去。
文章开头开的好,能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能抓住读者的心,文章结尾收的好,能给读者以完美的感受。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连开头第一句都不会写,收尾则苍白无力,缺乏收束感。
针对这种情况,我结合课内外例文给学生讲解了议论文开头收尾方法各十种,并布置题目,逐一指导且通过片段练笔强化训练,做这项工作各花了三个周。
由于方法归纳较全面,讲清了适用范围,且一一训练到位,这就为学生作文时开头与收尾提供了较宽的选择余地,为他们解决了实际问题精彩的开头和收尾会使整篇文章给人留下完美的印象。
二、简叙精议,凝成血肉
学生会写开头和结尾,但主题部分如何写呢?谁都会说“摆事实、讲道理”或曰“叙议结合”,但你这样告诉学生写法,恐怕绝大多数学生是一头雾水。换句话说,还是要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叙议方法。
“叙”的事例必须精练,抓住事物的要点即可,不求全面具体。叙事还应符合两个要求:典型性和代表性。我们可以借助教材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帮助学生理解,作者举了王向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举了自己由于受传统教育不知吃了多少苦的事例,证明受传统教育的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的弱点。所举实例简而精。
而且在作文实践活动中还针对同一种议例方法引导学生用不同语言形式表达。比如在下水作文《珍惜青春》中,关于维纳的事例是这样写的:“再看看美国的维纳吧,他是二十世纪少有的优秀科学家,创立了控制论,是信息论方面的先驱者。他七岁前学完中学数学,并学习物理、化学、法文、德文和拉丁文,十四岁大学毕业,十八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就这一事例,可以用“循果求因”、“假设反说”中任何一种议例方法;即使只用“循果求因”法,也可以有多种语言表达形式,比如:①他的成功正是他珍惜青春年华刻苦学习的结果;②他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就是利用大好的青春时光学习――学习――再学习;③我们折服于维纳的辉煌成就之余,更应该看看他成功的足迹,那就是他把有限的青春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了。凡此种种,无穷尽焉。
三、明确思路,构建骨架
“引论――本论――结论”,这是议论文写作的基础思路,但在初学阶段,学生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我在指导中结合学生写作实际把本论部分再分为“议”和“联”。“联”即“联系现实”,以使文章更充实更富生活气息。那么如何“联”呢?关键在于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生活,并精练的把它表达出来。如果教师能举出典型的例子来,学生往往一点就通。比如,在下水作文《珍惜青春》中,我列举了三种不珍惜青春时光的现象:①“闲逛疯打”现象;②“明星、偶像”热;③“电脑游戏”迷。因为这些例子很贴近生活,学生马上领悟了“联”的含义,举出了“狂热追星族”、课前打扫卫生、课上扔纸条等等很具体很能说明问题的现象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