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9 03:46: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管理心理学结课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Abstract Health management specialty has a specific training objectives, management psychology as one of the basic courses of health management specialty, has its special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In the actual teaching process, some problems exist in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of management psychology and health management class selection, in the course of teacher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institution construction,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design, should from the selection of curriculum content, strengthen teacher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institutions, the introduction of advanced teaching mode, strengthen many aspects the teaching design of strengthening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 health management specialty; management psychology; teaching design
l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具有现代卫生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一定独立工作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卫生事业管理服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此专业学生应该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使学生毕业后成为既懂医学业务、又会现代化管理的卫生管理专门人才。因此,此专业要求其学习管理学类的相关基础课程,管理心理学即为其中之一。
管理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使用管理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伦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原理,以人的心理行为和人际关系、人的积极性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边缘学科。①它具有内容广泛、应用性强、综合性强等特点。
以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规律作为研究主题的管理心理学,成为培养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必修课,为后续专业课程的讲授提供基础知识储备,为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起基础铺垫性作用。目前全国各类卫生管理专业均已开设这门课程。
1 管理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在卫生管理类专业管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和课程建设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课程内容与实际培养需求相脱节
在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的教学中,已经有了相对比较明确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为主,容纳了心理科学和管理学的新兴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卫生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和特定培养需求,需要管理心理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考评标准等各个方面予以特别对待,将学科内容与卫生管理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然而,这一点在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课程建设中并没有明确体现,有很多卫生管理专业虽然开设了管理心理学,却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在课程建设等方面投入有限,忽略了卫生管理这一专业的培养要求,没有突出卫生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侧重点,使得管理心理学在卫生管理类专业的课程建设色不突出,与实际培养的需求相脱节。
1.2 教师队伍、教材和教学机构亟待建设
由于其特殊的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对教师队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在在卫生管理类专业承担管理心理学教学任务的教师队伍,大体上有以下三种。一是专业背景为心理学的教师,此类教师心理学知识基础牢固,但对管理学、卫生学、医学、医院管理学等领域涉猎不多。二是专业背景为管理学的教师,此类教师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理解深刻,但缺乏心理学、卫生学、医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三是由心理学、管理学等之外的其他专业转过来的教师,此类教师半路出家,学习几本教材之后就开始讲授管理心理学,问题更加突出。这三种背景的教师队伍在课程讲授中都有各自的短板和缺陷,一致之处就是对卫生管理的对象――医学、卫生学等知识的缺乏,课程讲授中势必缺乏与卫生管理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和阅历。
管理心理学开课历史不长,教材选择和建设比较落后,突出的缺点就是缺乏针对性。从教材选择上看,开课的医学院校大部分使用的是通用的或者是适用于公共管理或企业管理专业的管理心理学教材,其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共通性,在各专业讲授中都有一定的适用性,但毕竟是针对企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的,不完全适用于卫生事业管理,更没有概括和分析卫生管理中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缺乏针对性。从教材建设上看,现在还缺乏一部公认的、较为全面完整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卫生管理专业使用的卫生管理心理学教材,教材建设也较为落后。
从教学机构和管理体制上看,很少有卫生管理类专业单独开设管理心理学教研室,管理心理学教师有不同的归属,有的归于管理学教研室,有的归心理学教研室管理,有的甚至由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或者基础医学院管理,这种不确定的教学组织和机构归属,会直接影响管理心理学课程的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也使得此门课程在医学类院校或管理类院校中缺乏一定的话语权。
1.3 教学模式与专业性质要求的实践性相脱离
在管理心理学的教学实践中,一直是以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模式为主,教师主要采用讲授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讲解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课堂中被动接受知识,实践性、自主性都较差。这样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与卫生管理专业所培养的管理类人才的实践需求是脱离的。任何管理类专业,都要将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在教学模式选择中也要侧重管理能力的培养。然而,大多数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只局限于理论的阐释和概念的理解,而轻视使用理论来分析管理中的具体问题,管理心理学理论的实践性被忽略了,卫生管理专业所要求的能力培养的目标也被忽略了。学与用相脱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理论,却缺乏实际管理能力,无法适应现代卫生管理领域的需求。
1.4 教学设计忽视学生参与,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教学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时,必然会导致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的教学设计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讲授方式。虽然大部分院校已经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无法充分开发其功能,没有能在根本上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只是将原来的板书变成了可以翻页的、事先准备好的电子板书,没有根本上改变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这种教学设计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处于从属的地位。这样忽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学习方式,未能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意识淡漠,缺乏思考的主动性,无法锻炼学生主动思考、探寻问题答案的能力,使得学生惯于接受而惰于质疑,惯于记忆而惰于思考,最终只能形成单调、片面的知识,而无法吸引学生主动的参与,更谈不上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发展。也正为如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最大程度的挫和压制了。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学习效果不理想。
2 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与创新探讨
为了解决当前卫生管理类专业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借助课程建设专项课题的契机,从卫生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和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管理心理学的学科特点,提出如下几个在教学设计和创新方面的建议:
2.1 精选和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使其贴近培养需求与目标
首先就是要根据卫生管理类专业的实际需求和专业培养目标,结合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精选课程内容,形成与卫生管理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的、适合卫生管理专业学习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内容体系。这种结合不是要改变管理心理学的学科系统,抛弃学科基础知识,而是在课程重点讲解、示例分析、案例选择等各个方面,更多选择贴近卫生管理实际的内容,侧重卫生管理专业的性质和培养目标,特色突出,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目的性更强,更易于理解,从而更易于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
其次还要根据卫生管理实际的变化和卫生改革的推进,不断更新和替换教学内容,适时替换陈旧教学内容和理论知识,修订和更新新兴知识、热点内容,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满足时代需求。
2.2 全面开展教师队伍、教材和教学机构建设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要重点加强教师融会贯通管理心理学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其基础理论和知识来源于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更是要包括卫生学、医学、预防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卫生管理类专业管理心理学的讲授教师一定要具备融会贯通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另外,还要加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着眼于学生管理实践能力培养的学科,因此,讲授教师也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教师在讲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加强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加强课堂讲授知识与卫生管理实践的结合,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参与,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其次,要选择或者编写合适的卫生管理类专业专用的管理心理学教材。现在世面上已经有了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卫生管理类专业的管理心理学教材,可供教师进行选择。但是现在这类型教材还缺乏认可度,依然还缺乏一部公认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卫生管理心理学教材。那么有条件的教学单位,就可以自行编写一本具有中国卫生管理特色的、适应卫生管理专业教学和卫生管理类人才自学的教材,探索中国特色的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教材建设。
再次,从教学机构和管理体制上,有条件的卫生管理类专业应该单独开设管理心理学教研室。有了确定的教学组织和机构归属,有利于教师专心进行管理心理学课程的建设,能够促进卫生管理专业管理心理学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能促进卫生管理专业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发展。
2.3 引入先进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性与能力建设
在以往的管理心理学教学研究中,已有教学实践者提出了多种可以在管理心理学的教学中予以探索和实施的新型教学模式。
(1)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他认为认识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建构过程,个体认知结构通过与环境的同化和顺应作用,从“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循环中不断得到丰富、提高和发展。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建立新型教学和学习环境。②
(2)情境主x教学模式。情境主义教学模式脱胎于情境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是Brown Clooins 和Duguid在他们的论文《情境认知和学习的文化》中提出的一种获得知识的一般理论教学模式,它强调学习者具有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学习是人与环境双向互动的历程,知识、技能与情意的建构发生于学习者与情境之间的互动,使学生习得的知识能活学活用,以适应社会,解决问题,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③
以上列举的是两种以实践性和能力培养见长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建设为目标,要求教师和学生转变角色,转变灌输知识和接收知识的基本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实践性为基本培养目标的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4 不断加强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加强教学设计,在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上多创新、多用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经过教学实践证明,以下几种方式在学生能力培养和学习积极性调动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1)适当增加案例教学比重。案例教学法最早应用于社会科学、军事和医学等教学中,自20世纪20年代起,哈佛商学院首先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管理教学中。④它并非一般意义上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内容而做的举例子的活动,而是一套完整的、有着严格要求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所选择的案例内容真实、无虚构,案例中包含一定的管理问题,而且案例必须有明确的教学或培训目的。案例教学的主要功能不是在于了解一项特定的知识或理论,而是在于在学生自己探索怎样解决管理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适合学生自己特点的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逻辑方法,从而让学生学会如何独立地解决问题,做出决策,这种学习是亲验性的,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分析决策能力。同时,在参与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其在小组活动中与其他人的频繁交往,还能够获得沟通、说服及群体协调等宝贵的管理技巧。⑤这种方法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已经被实践所证明,且由于这种方法所提供的案例丰富多样、形式活泼自由,学生可以自由思考和讨论,其吸引力远大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因此,在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的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通过精心挑选案例、精心设计讨论程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勇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2)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大部分的学校已经引进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和便利,充分开发其功能,合理利用现代教学工具所支持的一些教学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设计教学课件时,将一些适合进行动态演示的、画面感强的内容,设计成为动态演示的动画或者选用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以及视频资料,让原本死板、单调的理论知识“动”起来、“活”起来,必然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再比如,有条件的学校科研建设和利用一些先进的网络教学软件,让学生实际操作课堂上所讲解的各类知识,充分动手,实际演练,让知识更好地转化成为实际动手能力;再者,可以建立一些模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入其中扮演特定的工作角色或岗位,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对职位的理解,完成特定工作,从而从多方面加深理解,锻炼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走进实际的工作机构、部门和单位,亲身体验实际工作流程,这样得来的体验和感受,是课堂教学无可替代的。
这些设计,可以逐步改变传统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高低,与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学内容精选、教学队伍的培养及管理、教学模式及教学技巧的现代化均息息相关,此外,决定教学效果的因素还包括教师个人的素养、社会和学校对课程的评价及重视程度等。要想提高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充分认识到此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专业中的作用,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入手,不断的进行努力和尝试。
*通讯作者:胡其图
注释
① 水.管理心理学(第四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② 程浩,黄文昌.基于建构主义的管理心理学教学实践[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55-58.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该学科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学好这门课有助于学习心理学的后续课程,有助于学习其他的教育理论和提高教师职业技能。
《普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知识、抽象内容比较多,对于“教”和“学”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学”,相对说来难度更大。因此恰当的通过教学模式、方法、优化课程资源等,能促进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掌握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一、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坚持的原则
1、明确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目标
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目标是要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和“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知识、掌握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该学科的学习,应达到三方面目标:
(1)认知性方面。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课程,使学生能了解每一章的心理学知识脉络,认识掌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等;识记理解普通心理学重点、难点内容;学会运用普通心理学的理论、方法解释现象;
(2)技能性学习方面。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运用普通心理学的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将普通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实际,提高学习管理心理学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生活态度、求实科学态度、宽容人生态度。价值观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
2、坚持理论与实际的原则
对教学内容的教学,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以促进理解与应用。运用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中案例与理论知识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也包含讲练结合思想。理论与实际包括学生整理笔记、做习题、做小论文等。做好学生的体验活动。
3、教学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理论的传授的原则
普通心理学处在“入门”的地位。所以注重基本理论、基本实验、基本原理的传授的原则,有利于学习心理学其他分支课程,有利于学习的正迁移。
4、坚持教学过程的教学互动,发挥双主体的作用
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作用,既不单纯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也不过分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为此教师要系统、准确、有深度地掌握好教学内容,学生要在学习中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才能做好学习过程的主体。
5、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运用心理规律进行教学的原则
知识是无限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运用思维、记忆、强化规律、学习理论等促进教学。
6、重视学科发展前沿的介绍
心理学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各个学科都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成果,如情绪对认知与行为的影响、智力理论的新发展和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技术的进展等。
二、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为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教学质量,普通心理学课程,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讲授内容的不同进行教学。
1、在讲授中“分析、案例、互动”相结合教学模式与方法
普通心理学课程的重点是每一章的基本概念及规律等。所以要细致讲解分析概念与规律、分析概念与规律的每一部分内容;使学生对心理学概念、规律、原理、理论有所理解。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直观性,所以运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解释一定形象化、要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互动了解学生的理解。
2、体验、讨论、教师导向结合的教学模式
创设问题情境叫学生进行讨论,对某种理论或某些有普遍性的问题组织专题研讨、写课程小论文,既可以发挥学生主动性,也可以使学生加深了对心理学概念、原理、理论地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的职能是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导向。
3、课堂学习与课后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扩大学生的视野,既补充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也为学生学习知识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加深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的机会。另外,每章讲授结束之后,适当安排作业与练习,巩固学习效果。布置各种不同的作业,如案例分析报告,评价报告等。
三、课程资源的建设
1、精选教学基本内容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叶奕乾等主编《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春兴主编《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张述祖著《基础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美)格里格·津巴多著,王甦等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这几本书比较经典。 教师在仔细阅读基础上,形成一个有层次、有系统、有深度、有逻辑性的,既有实用性又有学术性教学内容。
2、增加大量的研究资料与图画资料
为学生的学习增加有趣的与形象性材料。
3、关注新成果
增加反映学科新成果的内容。
四、课程考核体系构建
一、旅游心理学课程特点
旅游心理学作为旅游专业课,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在旅游活动中人的行为及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一方面研究旅游者的心理活动及其客观规律,分析旅游行为及旅游决策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研究旅游业开发、经营、管理及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心理,揭示旅游商品设计与销售、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广告宣传心理,探索旅游企业中个体、群体、领导、组织的心理活动规律,研究如何提高领导管理艺术水平、增强群体凝聚力、有效协调人际关系,以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最大限度满足旅游者需求。旅游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其基础理论涉及普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法学、消费行为学、人类学、服务学、政治科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基础理论广泛,并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及综合性特点。旅游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心理学在旅游活动中的具体运用,有很强的实践性及应用性。
二、关于团体心理训练
团体心理训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团体成员施加影响的过程。团体心理训练是团体成员共同参与的心理训练,能够通过团体成员的互相观察、学习、体验,促使个体在团体心理训练过程中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和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进适应能力,以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助人过程。
旅游心理学对于旅游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与锻炼有突出作用,在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更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三、 团体心理训练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以旅游心理学课程中关于团队协作意识以及群体凝聚力的理论知识为例,安排团体心理训练活动。
1.团体心理训练对象
笔者执教对象为旅游管理专业大三学生。每班学生人数为38人。每次活动为一个班级。
2.团体心理训练目的
通过心理训练使学生深刻理解群体凝聚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及提高凝聚力的关键:(1)群体凝聚力强越高,其成员就越遵循群体规范。如果群体倾向于努力工作,争取高产,那么高凝聚力群体的工作效率会更高。(2)在一个群体中,组织者应加强对群体成员的教育和引导,及时克服可能出现的各种消极因素,这样才能使凝聚力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动力。(3)群体凝聚力和工作效率的关系决定于群体的目标。一个凝聚力强的群体,要求群体成员的行为表现出高度一致性。
3.活动要求
将每班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人数9-10人。每组发一张绘图用大白纸和一盒油画棒,每组同学选出一名组长,为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名字及小组口号。具体要求:限定十五分钟时间,每组同学在纸上自由作画,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但彼此之间不允许交流,发现说话的同学则被罚下场,不能继续参加活动。画好以后,每组成员用十分钟时间讨论,给画起一个名字,选出一名同学将画面所有内容编讲一个故事,在该名同学讲解的同时,其他小组同学要用肢体语言进行相对应内容的表演。最后通过评分组评出最优团队。
为小组设定名字及口号,是为了让小组成员清楚共同目标,同时让大家对自己的团队有归属感;通过评分评选出最优团队,是为让小组成员意识到压力及共同的价值观;一定的惩罚规则是为体现在团队中必须遵守一定的规范,否则就可能影响到整个群体的发展。
4.评分标准
评委由每组选派出的两名同学共同组成,当自己的团队进行表演时不参与评分。评分标准主要看两方面:一是讲演者是否能够将所有画面呈现的内容编讲成一个完整且情节合理的故事,另一方面要看团队其他成员在表演时是否全部积极参与,及表演内容与故事内容之间的吻合度。最高分为五分,可以保留一位小数点,最后以平均分的最高分评出优秀团队。
四、 评价总结
通过活动,同学理解并体会要想提高群体凝聚力,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合理的压力与群体规范
压力是增强群体凝聚力的重要条件。当评分准则公布后,每个小组都希望在活动中能够胜出,群体成员间的关系更紧密,增强了个体在组织中的归属感,必然加强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越高,其成员就越会遵循群体规范。良好的群体规范会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2.组织者的良性引导
如果组织者能够及时鼓励并正确引导组织成员,团队会树立一种自信、和谐的氛围,增强完成任务的力量感。
3.培养协作意识
大家一致认同:要想取得好成绩,需要每个人都有效沟通、真诚协作。在一个团队中,真诚付出、有良好的协作意识,才更有利于群体凝聚力的形成,以及群体目标的实现。
4.明确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的关系
团队精神要求群体成员要把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结合起来,通过实现团队目标和利益来实现个体目标和利益。活动让同学深刻体会到想要实现个体目标,在一个组织中仅依靠个人力量不可能完成,必须将个体目标与团队目标、个体利益与团队利益、个体价值实现与团队价值实现紧密联系,忠诚于团队,有较高的协作精神,才能最终实现个体自身的利益、目标及价值。
5.充分挖掘群体成员优点
很多同学通过活动更进一步了解了其他同学的特长与优点。通过活动中大家的共同合作,同学的优点和思维特质在短时间内凸显出来。群体成员的优点被及时发现,并根据不同成员的优势安排合适的任务角色,激发个体最大潜力,让每个成员为群体目标的实现都做出最大贡献。
论文仅以群体凝聚力训练为例,在旅游心理学课程内容中,几乎所有基础理论知识内容都可以结合团体心理训练进行讲授。活动证明,该教学模式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对知识的理解与实践应用。对于团体心理训练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笔者只做了初步的探索,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不断进行改良、修正和补充,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健康的心理是人类在21世纪生存与发展的资本。高职院校大学生是新时代我国社会建设高级技术人才的主力军,成长中的高职生正处于我国社会的转型期,社会急剧变化、竞争压力剧增、社会宽松度增加及生活需求层次的进一步提高,加剧了家庭教育缺失、艰苦磨炼缺失和青春期压力、学习压力、社会压力等引发的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以我校为例,2006~2008级新生的UPI测试结果表明,心理健康状况需要“重点关注”和“关注”的学生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心理健康的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2008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差于2006、2007级。经济发达地区生源外向、直率、情绪易紧张焦虑、倔强、孤独、不善于与人相处的比例较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源处于内外向之间,情绪控制能力较强,比较随和友好,掩饰倾向的比例较高;欠发达地区可能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比例最高,咨询愿望最强烈,但是曾经接受过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比例最低。因此,进入高职院校后,发达地区生源的人际交往问题、情绪问题可能较多,欠发达地区生源的压力问题和长期积压在心底的其他心理问题较多。对于如此令人担忧的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如此强烈、庞大的心理咨询需求,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主动适应时代的要求,打破“一次普查、全部建档、几次讲座、做好咨询”的服务形式,而应以课堂教学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关键任务,在普通高校开展正规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2011年3月召开的“广东省社会转型期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省教育厅领导指出,社会转型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由主要面向少数学生的心理咨询,向主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教育模式转变,由以补救和矫治为主的咨询及危机干预模式,转变为以发展性、预防性为主的发展性教育模式,由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专业人员的单兵作战模式,转变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全面整合的全员性教育模式。在现实中,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需求迫切。据袁小平等人的调查,超过7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使在期末迎考阶段,仍有约60%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正常开课。但由于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模式的推行,学生的实训实习增加,很多课程都作了调整,开设正规而系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有较大难度。
为了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受教育面,更全面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成长需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我院接受校内外的心理学教师和有教学经验的心理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申请,利用晚自修和周末,针对全院学生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选课,一般为18~26学时,1~1.5学分。我们认为,这种做法是对当前形势下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非常有效的补充。在2007年,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估中,我院这种做法受到了评估专家的一致肯定,认为是“值得推广的一大亮点”。笔者拟结合我院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选课的经验和以往的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定位、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形式等进行探讨,旨在抛砖引玉,促进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任选课程的管理。
课程的定位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定位,目前,存在两种认识:一种意见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心理健康知识的“灌输课”,由于课时少,内容多,有些教师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希望尽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给学生灌输较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另一种意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看作是心理活动课,主张把气氛搞得热热闹闹的。前者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讲授更多的知识,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结果往往导致教师的一厢情愿,学生不买账。后者的课堂气氛比较热烈,学生也比较喜欢,但往往过度追求课堂气氛,而没有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难以达到理性思考、认知提高与行为改善的目的。多数高职生在高中阶段都有远大的理想,对自己的未来有较高的期望,但心理发展不成熟、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比较弱。进入高职后,发现与想象中的大学存在较大的差距,遂对高职院校缺乏信任感与认可度,感到自己处处不如人,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中,高职生面临的经济、学业、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应只停留在心理知识的传授、调节技巧的学习或热烈的课堂活动上,而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针对性、实效性、发展性的原则,同时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及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2-0046-03
心理学专业是我校2000年新开设的师范类本科专业,根据教育部对师范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省内外师范院校对心理学专业的办学历程与经验,结合我校自身具体情况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确立我校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专业素养,能在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医疗、社区服务机构等部门从事心理学教学、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2012年1月,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相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当前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并没有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总体素质不高,理论素质和应用能力都有所欠缺,尤其是实践能力不足,导致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率偏低。
一、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欠缺的原因
(一)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师范性窄化了心理学实践能力的范围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见》曾明确指出: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里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此,教育部于1998年增设了心理学专业,许多高校纷纷设置了心理学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心理学专业人才。截至2010年10月,全国已经有超过25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心理学相关专业。但是,由于很多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高校为了保证毕业生能够胜任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偏重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教育心理学、学校管理学等;实习见习的场所多在中小学;平时的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多延续了师范学校的讲课、说课方式。正是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这种师范性窄化了心理学实践能力的范围,在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趋于饱和的现实条件下,学生带有浓重师范性的实践能力很难适应广泛的心理学就业的市场需求。
(二)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对学生实践能力重视不够
由于就业难,当前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的考研热情空前高涨,在课程设置别重视学科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验课等课程的比例,如考研中占分数比例较大的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华南师范大学的刘学兰等对该校心理学系1986年以来的历届本科生进行调查发现,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学校中最欠缺的技能是“心理治疗技能”和“心理咨询技能”,且学生期待加大实践课程学时的比重,认为心理学应用技能课程的学时数应占52.38%,基本理论课程的学时数应占47.62%。可见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对学生实践能力重视不够,应加大重视力度。
(三)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以考试考查为手段,无法体现学生的真实能力
近年来,由于心理学专业就业需要拓宽了就业范围,突破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种单一就业方向的局限,也开始不断地增加实践能力培养类的课程。我校心理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外,还有心理咨询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及临床心理学方向。但由于受传统考核方法及学生学习方法的局限,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最终实现的是知识上的积累,而非能力上的转化,很难达到实践能力水平提升的目标。
(四)见习实习时间相对短暂
我校心理学专业学生在第四学期要进行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在第七学期进行为期14周的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相对短暂。教育见习一般选在第四学期的第七周,中小学已经接近期中考试,学生在见习期间中小学生正在复习;教育实习虽然预计是14周,但实际在中小学的时间仅为四周,其余的时间需要进行大量的讲课练习并参与学校组织的统一考核。在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时量都很少,学生很难得到足够的锻炼机会。
二、确立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2015年,我校在2012年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新方案的修订工作。在这次修订过程中,心理学专业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进行了如下改动:
(一)学科基础理论课的重要地位不动摇
心理学的学科基础理论课主要有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史、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等,这些课程对于心理学专业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专业课程学习有重要作用,对于实践类课程的掌握有重要帮助,对于学生考研有重要作用,所以,要保证学科基础理论课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具体体现在,在培养方案中合理规划各门学科基础理论课的开课学期,保证各门学科基础理论课的课时比重,用多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考核。
(二)突出实践类课程设置
心理学的实践类课程是依据可操作性目标设置的,如心理诊断技术、行为矫正技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等。我校心理学专业的实践类课程设置共分为三个方向:一是心理咨询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向课程,如心理诊断技术、行为矫正技术、团体心理辅导、认知矫正技术、学校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根据实际需要,本次修订培养方案又增开了沙盘游戏治疗、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等课程。二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课程,如管理心理学、人事与领导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关心理学、营销心理学、培训与开发、人才测评、职业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等。三是临床心理学方向课程,如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治疗学、临床心理学、临床咨询方案与案例报告等,结合心理学最新热点,在这次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增开了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心理学专业学生可以就一个方向选课,也可以分别从不同方向选课。
(三)加大实践类课程的学分比重
在本次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心理学专业加大了实践类课程的学分比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吉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本科专业必须修满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160学分方能毕业。心理学专业实践类课程要求学生修满38学分,其中实验课程12学分,教育实习、见习由原来8学分增至14学分,毕业论文(设计)由原来4学分增至6学分,专题实践课程由原来的3学分增至4学分,具体课程除原来的专业需求与就业、就业心理咨询与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增开了一门青少年咨询方案与案例报告,军事理论及军事训练为2学分。
三、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辅助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
传统心理学专业的授课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使学生了解心理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目的,但学生一是由于脱离具体情境,二是由于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试,三是由于学习和实践之间间隔的时间过长,导致学未所用。可以依据心理学具体学科的实际特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为多种授课方式,如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通过案例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产生联想,较快地将所学转化为能实际应用的能力。而在学生未来的从业生涯中,由于在学习心理学专业课程时曾对情境进行分析,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也会在其遇到实际问题时重新启动,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解决,而非经验解决,对未来提升学生的素质也有益处。
(二)改革实践类课程的考核方式
推进实践类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考核制度的转变。考核制度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方向引导,如仍按照传统的考试方式进行考核,重视知识再现,忽视实践操作能力检验,学生仍无法走出应试思维带来的高分低能的怪圈。因此,制定严格而规范的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是提高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可以实行教考分离,成立专业实践技能考核小组,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将口试、面试、笔试、心理测验、专业实验、角色表演、情境模拟等考核形式有机结合。在考核过程中不仅重视检验实践技能的真实水平,还要重视检验理论基础是否扎实,是否能用心理学的视野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合理增加见习实习时间
目前我校心理学专业学生在第四学期要进行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在第七学期进行为期14周的教育实习,在这14周中,在学校实习期仅为四周,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相对短暂,可以适当增加。尤其是实习时间,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机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比例本来就小,并且学生在真实课堂中得到的锻炼远远超过在大学模拟课堂中得到的锻炼。因此,可高效利用这14周的时间,适当增加学生在中小学实习的时间。
(一)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生理心理学”的教材为沈政主编的《生理心理学》[3],内容翔实,但缺乏先进性和系统性,原来的课程大纲为如下内容:神经系统的形态学、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产生机制、生物信号的传递机制、感觉的生理心理学、知觉的生理心理学、注意的生理心理学、学习和记忆的神经生物学、语言和思维的脑机制、情绪的生理心理学、睡眠与生物钟、性生理心理学、人格的生理心理学问题。教材内容很多、缺乏系统性,而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近一半是文科生,他们的生物基础相对较差,要求在32学时内理解和消化本课程的知识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同时,实验内容也存在着问题:实验课为8学时,时间较短,加上实验受设备的限制(大脑最新的结构模型、生物实验条件的缺乏等),有些实验无法演示和进行,导致学生在实验操作技能上训练不够,很难让学生体验到实验的深度,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二)教学模式有“三轻”
目前“生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有“三轻”:第一,重讲授、轻研讨,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参与性的思考和讨论;第二,重知识、轻思考,教师授课侧重于各种心理过程的生理和脑机制的介绍,缺乏系统性、前沿性和逻辑性的思考,也缺乏与其他心理学课程的联结;第三,重机制、轻应用,教师侧重介绍心理活动的生理和脑机制,而缺乏用应用机制解释生活中的心理现象。
“生理心理学”的课程建设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
生理心理学在心理学体系中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着重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与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生物化学、精神药物学、神经病学及行为遗传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随着心理科学、生物学、神经科学和新技术的发展,本学科已超越了传统生理心理学方法,突显出其自身与多学科交叉的发展特点和趋势[4]。目前,生理心理学的目的在于整合临近学科的研究成果来揭示心理现象和行为而产生的大脑结构和大脑运作机制,随着研究技术的突破即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人们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大脑功能的变换能够被直观地“看到”,这项技术的发展促成了新学科“认知神经科学”的产生,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已渗透应用到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如认知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与临床心理学等。本课程教学目标有3点。①理论知识的讲授: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及最新的发展方向;通过生理心理学实验课的操作和观摩学习,使得学生理解生理心理学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通过科研实践学习进一步巩固生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科学思维。②科学思维的培养:课程教授过程中,通过制作文献卡,讨论最新的研究成果报告,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批判和创新的精神。③科学素质的培养: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肃的科研态度、严谨的科研思路以及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还要提倡有共同兴趣和目标的学生组成科研小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一起客观地对事物进行观察、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课程建设的步骤
第一,应建立课程教学的内容模块。教师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材,整合性地建构本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第二,重新建立考试模式,更新现有的试题库,使得新的试题库既能满足本科教学,同时又能满足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需要。第三,要增加期中考核环节,因为理论知识的内容很多,分阶段考核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增强知识的稳固性有所帮助。第四,可以运用网络教学的交流平台,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细化与理解。第五,应增加文献卡制作和报告环节,要求学生查阅最新的生理心理学研究论文(尤其是脑成像技术的应用),按不同研究领域分成小组,做报告,从而提升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
(三)课程内容的改革
生理心理学理论知识模块的建构,应以系统性、应用性和前沿性为原则,逐步确定教学内容体系。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更新教学内容。笔者在对比和参阅国内外优秀教材时,发现NeilR.Car-son教授主编的《生理心理学》第六版被美国众多高校采用,近几年也逐渐为国内高校所采用,是世界上最经典的生理心理学教材之一[5]。笔者参考该教材将课程内容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分为5个模块:第一部分为基础知识模块(神经系统和细胞的基础及功能、精神药理学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输入模块(感觉和知觉系统);第三部分为“动机或本能”的生理机制(睡眠、生殖、情绪和摄食行为);第四部分为学习和言语交流模块;第五部分为神经学和心理障碍模块。首先,模块间的逻辑关系是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描述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生理机制,这保证了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其次,课程内容将整合神经科学和生理心理学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样才能跟进国际最新的研究进展,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再次,课程内容应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每章内容都以案例形式导入,结束时给出相关障碍的生物学病因和研究成果,而且第五部分的模块涉及各类神经系统失调和心理障碍的生理因素,这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实用性的意义,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征求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再对内容体系进行修正和补充,将讲授者的教育方式与学习者的需要更好地进行整合。综上所述,重新建构后的教学内容在理论系统性、学科发展前沿性及实践应用性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林文娟曾对国内外生理心理学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反复提到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正密切关注21世纪最令人关注的心理卫生课题———各类心理疾病的基础研究[4],其中涉及的心理应激、精神疾病、抑郁症、成瘾问题研究成果可以与第五部分教学模块相结合。认知、情绪、学习记忆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则可以与高级心理过程的模块相结合。而林文娟在概述中提出中国生理心理学发展方向应集中在行为与脑的关系和心身关系的研究上,关注心理行为因素影响健康的生理状态的机制,这将使得生理心理学与心身健康、与生活拉近了距离,使课程的理论知识教学变得更为人性化,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论知识,也会对生理心理学更有兴趣。目前有许多生理心理学研究成果正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周芸将生理心理学研究成果运用在人才选拔工作中[6],以激素水平学说为依据,阐述了性激素对性格与能力的影响及激素知识在人才选拔中的具体应用。此类研究能激发学生对激素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且了解自身激素水平对于认识自己的个性、规划今后的职业生涯更具有指导意义。此外,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被广泛应用,如心理测试技术和脑电波心理测试技术在测谎技术中的应用,有学者将这两种技术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概述[7]。这部分的研究对于学生来说是理论知识在实验与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能加深学生对于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理解与应用,从而增强学生的科研兴趣,在条件允许时便可开展研究活动。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层
次
星期五(7月8日)
星期六(7月9日)
星期日(7月10日)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本
科
计算机及其应用
080702
02324 离散数学
02326操作系统
02325 计算机系统结构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741 计算机网络原理
00015 英语(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建筑工程
080806 02439结构力学(二) 00420物理(工)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442钢结构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 英语(二)
汉语言文学
050105 00037 美学
00819训诂学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00015 英语(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英语语言文学
050201 00087英语翻译 00840日语 00832 英语词汇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04 英美文学选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会计
020204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39西方经济学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054管理学原理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58 资产评估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015 英语(二)
工商企业管理
020202 00151企业经营战略
00139西方经济学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54管理学原理 00153质量管理(一)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52组织行为学
00015英语(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金融
020106 00139西方经济学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54管理学原理 00078银行会计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79保险学原理
00015英语(二)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市场营销
020208 00139西方经济学
00185商品流通概论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00183消费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国际贸易
020110 00097外贸英语写作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 00096外刊经贸知识选读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99涉外经济法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物流管理
020229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法律
030106 00249国际私法
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 00167劳动法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58保险法 00226知识产权法
00233税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公安管理
030401 00369警察伦理学 00370刑事证据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04729大学语文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71公安决策学
00859警察组织行为学
行政管理
030302 00318公共政策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1848公务员制度
00034社会学概论
0092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护理学
100702 03202内科护理学(二)
03200预防医学(二)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201护理学导论 03007急救护理学
03004社区护理学(一)
00015英语(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机电一体化
080307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224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00420物理(工)
02243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应用化学
081209 08291环境影响评价 08306环境分析与检测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基础教育
040120 00266社会心理学(一) 04577中国通史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578中国小说史
软件工程
080720 07028软件测试技术 07169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7172信息安全 07171项目管理软件
民商法
030116 00865证劵法 08957法律逻辑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5560破产法
汉语言文学教育
050113 06414汉语言文学教育学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541语言学概论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3709马克思主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英语教育
050206 00830现代语言学 06421中学英语教学研究 00600高级英语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832英语词汇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地理教育
070702 02094人文地理学导论 06858中学地理专题选讲 02105地理教育学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6452中学地理教学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3144环境科学基础
02099经济地理学导论
思想政治教育
040202 00312政治学概论 00479当代资本主义 00033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00480中国传统道德 00483科学思维方法 05629思想政治课教学法
历史教育
060102 00768中国古代经济史 00775历史教育学 00771中国现当代史专题 00773世界现当代史专题 00774史学理论与方法 05632中学历史课专题精讲
生物教育
070402 02081 进化生物学 02084组织胚胎学
02078生物统计学 02082 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
02085 细胞生物学 02079 生态学概论 03709 基本原理概论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 英语(二)
法律教育
030113 04337中学法律教育专题选讲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00261行政法学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249国际私法
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016劳动法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26知识产权法
信息技术教育
080713 04340电视编导与制作 04344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 0434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科学教育
080745 07839计算机教学法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0441多媒体教学系统
数学教育
070102 0201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 02009抽象代数 06855微分方程 02018数学教育学
物理教育
070202 06129固体物理 02035热力学与物理统计 02032高等数学(三)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化学教育学
070302 02053结构化学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音乐教育
050408 00733音乐分析与创作 00735音乐教育学
美术教育
050410 00745中国画论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体育教育
040302 00502体育管理学
教育学
040108 00471认知心理
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 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00472比较教育
00468德育原理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53教育法学
00467课程与教学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学前教育
040102 00024普通逻辑
00398学前教育原理
00885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 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02学前教育史 00467课程与教学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教育管理
040107 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 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53教育法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人力资源管理
020218 06092工作分析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00054管理学原理 06088管理思想史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41基础会计学 00034社会学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旅游管理
020210 00199中外民俗 00200客源国概况
道路与桥梁工程
080807 06082筑路机械及施工 06076结构设计原理
06080高速公路 06079城市道路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6078交通工程(二)
006081隧道工程
应用电子技术
080735 02358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05694制冷技术与控制 02141 计算机网络技术
05693音响及视频技术
英语翻译
050134 05350中级英语笔译 05384科技英语翻译 05355商务英语翻译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5351高级英语笔译
汽车服务工程
082232 06904汽车保险与理赔 04946汽车发电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04447汽车维修工程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444汽车鉴定与评估
小学教育
040112 00542文学概论(二) 00472比较教育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6230小学艺术教育
制药科学与工程
081204 03031药物分析 03026药理学(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严峻日益突出,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无外乎三个层面:一是从宏观层面,国家出台相应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政策,从经济和社会制度环境来引导和分流就业人群;二是从中观层面,高校与政府机构、企业等就业单位加强相互合作,实现人才供需的互利互惠;三是从微观层面,即高校自身的教学体系入手,提高大学生的可雇佣性能力。目前,虽然全国各高校逐步开展了大学生就业教育、创业教育以及职业规划教育等教育形式,但其日常的学科教学作为最直接和最根本影响大学生可雇佣性的微观环境因素尚未得到深入研究。国内已有的一些研究就欧洲等一些国家如何将大学生可雇佣性的培养融入学科教学进行了经验总结,但这些结论较为笼统,缺乏本土化和学科针对性。因此,本文将以应用心理学学科的教学模式为例,探讨如何从教学微观环境的角度提高大学生的可雇佣性,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一、大学生的可雇佣性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可雇佣性(employability)作为一种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的工具自20世纪90年代起已在欧美等国家广泛应用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关于这一概念的定义至今尚未统一,如哈维(Harvey,L.,2001)将学习能力视为可雇佣性的主要能力指标,而布朗(Brown,P.et al,2003)等人则认为可雇佣性不仅是一种个体的能力,而且是种种外界因素影响的结果。不论具体定义如何,可雇佣性的实质在于寻求职业、保持职业及胜任职业的一系列过程中个体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及个人特质的综合,或者换个角度说,可雇佣性并非是一种雇佣与否的结果,而是一种涉及雇佣现象的学习能力。国外的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学会做事的速度依赖于他们在正规教育中所获得的能力水平和类型,这说明可雇用性是可以通过高等教育来获得的。
那么,高等教育如何才能提升个体的可雇佣性呢?这即是可雇佣性教育模式所要探索的内容。从我国学者对国外已有的可雇佣性教育模式理论的总结来看,他们的教学模式包括输入—输出模式、Harvey&Locke开发模式、体验学习模式、高等教育作用模式、全面开发模式在内的一系列理论,且从不同的学生类型和学校类型对如何开展可雇佣性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良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但这些理论研究是从较为宏观的视角分析高等教育与大学生可雇佣性的关系、可雇佣性的实质及发展条件等内容,并没有从微观层面深入讨论具体的学科教学该如何渗透可雇佣性培养理念。因此,从教学方法论角度而言,这些理论尚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
二、现有应用心理学学科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所谓学科教学模式,应该包含教学结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等基本要素。从这几个方面来探查国内应用心理学的教学,可以发现如下的局限性。
1.教学内容结构化,但缺乏对知识应用性的考量
心理学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即其主体知识架构完全形成于西方,因而其专业教材的内容几乎全为国外成果的介绍。教材的编写是具有滞后性的,即国外较新的研究成果无法及时反映出来;同时它必须具有权威性,即公认的、经典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才能入选。因此,观照高校应用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不难发现其教学内容都是较为结构化的:一方面,教师的知识更新程度较低,只能按照经典教材的内容教授,尤其是在一些新建该专业和专业发展规模较小的高校,尚未购买相应的外文数据库,无法了解国外的研究进展;另一方面,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教师为了使学生了解较为全面的基础知识、将来能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而不得不赶进度,也无法分心去教授更多的应用性成果。例如,心理统计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其庞杂的内容体系使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采用一些失真的案例以节省教学时间,而让学生单纯理解某种统计公式的计算过程。这种缺乏应用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面对真正的科研情境和实际应用情境时,即便是有SPSS等统计软件的辅助也无从下手,更遑论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2.教学手段灵活化,但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理解
随着多媒体等媒介形式被引入大学课堂,高校应用心理学学科的教学手段日益灵活化。许多教师利用美轮美奂的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等对学生加强了感官刺激,又或者通过游戏等互动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但这些教学手段并未真正重视和理解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是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实现知识的灌输。学生在未来求职过程中所需要的独立、创新的思考能力、高效的自我管理能力、主动的自我意识、沟通协作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可雇佣性的核心技能和素养都无法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得以实现,究其根本在于它没有为学生提供“课后学习”的动力与迫力,而更重视教师个人知识量的展现。与此相反,国外的课堂“返璞归真”却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例如近年来,在搜狐、网易、新浪等国内著名网站上聆听世界顶级名校的各种公开课已成为最热的网络风潮之一,人文社科领域中包括哈佛大学教授Tal Ben-Shahar所讲的《幸福》、耶鲁大学Shelly Kagan 教授所讲的《死亡》都受到大学生群体的追捧。这些课程并非通过花里胡哨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而是采用启发和引导的方式培养其学习主动性。学生在课前和课后都必须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通过查阅资料、与同学讨论、完成作业等方式才能完成学习。他们从中所获取的人文精神、科学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及积极主动的自我意识都是国内的教学远不能比的,却正是学生未来踏入社会所需要的。 3.教学考核多样化,但缺乏对就业竞争力的分析
教育部关于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该专业学生的可雇佣性应着重体现在合作及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一系列与“人”相关的领域,课程考核则应围绕这些培养目标来进行。目前许多高校的应用心理学学科已逐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考核方式以图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例如增加实践课程、设置专业见习、进行多种课外活动等,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有教师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或为了减少时间、精力的投入,而倾向于采用静态的文字考试方式,或者将实践考核环节简单化、形式化。归根结底,其教学目标仅仅是完成对教材内容的考查,而非努力挖掘所教知识与未来就业途径的关联性,因此缺乏对学生所应从学习中锻炼的就业竞争力的分析。
三、以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为目的的应用心理学学科教学模式策略
从上述局限性来看,实现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的目的其实质就是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可雇佣性的核心技能和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教学目标结构化,而教学内容非结构化
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劳动过程,它无法全然量化分析,但也并非只能做笼统评估。从可操作性的角度而言,教学目标的结构化是指在综合考虑课程内各种基本要素和课程外应用情形的基础上,制订客观的、层次明晰递进的能力培养目标体系。这实际上要求教师既熟悉学科脉络又了解学科应用的新进展,从而将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可雇佣性的要求内化到课程教学中。而教学内容的非结构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是教师“融会贯通”的思想、理念以及对学生针对实际教学情形所提出问题的适应性解答,而非按照某一教学大纲“生搬硬套”式的灌输;学生要想深入掌握某一知识点必须通过自学来实现。这二者看似矛盾,却是对立统一的。因为高等教育不同于初等和中等教育,它不以让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体系为根本目的,而是以学生学会思考、学会适应,从而最终立足于社会为终极目标,所以这两个方面的相反相成正好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能力、使学生不断挖掘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2.内涵大于形式,即教学思想重于教学手段
发达的现代科技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得力助手,但不能因此而“舍本逐末”、“过度包装”。一些高校在教师的教学评估方面存在“间接性”误导的现象,即过分看重课堂气氛的活跃和学生对教师讲授技巧的评价,从而使部分教师忽略了教学思想的传达,而只重视如何通过增加教学的娱乐性来“取悦”学生。其实这种以华丽的教学手段取胜的方式是短视的,因为学生“浅尝辄止”,缺乏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而教师的教学素养也就“停滞不前”。当然,缺乏深度的教学过程与教育评估制度等宏观因素有关,但从学科教学的角度而言,则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哲学思想和系统论方法、对应用心理学学科的知识架构和体系深入掌握、了解相关职业领域的可雇佣性需求及其对课程的意义,从而能传递更多的启发性思想而非仅仅是现成的信息等。
3.过程重于结果,使开放性评价多于封闭性考核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 教育课程 教学效果 评价
随着高校心理事件的激增,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根据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并以此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而是要落实到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上,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体验性、实践性、互动性很强的课程,这也造成了该课程的教法、学法及教学组织存在诸多争议。故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及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同时,它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心理学、教育学和团体动力学的有关原理,把抽象的心理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将课堂体验所得向生活情境迁移,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具有应用性特点。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实施活动化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活动课程的互动性与开放性,强调以活动课程的形式组织实施课程内容。通过各种各样亲身参与的活动,学生能够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感悟、体验和反思,进而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情感与行动重新考察,并以更深刻的方式重建经验和重新解释,提升自我感和价值感,不断内化那些经过活动中的交互作用而培植的观点,最终达成人格和谐发展之目标[2]。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教学组织预设生成化的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学科领域,要服从学科课程的目标,具有学科课程的计划性、系统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备课,形成预设式的教学安排。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以传递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为宗旨,而是强调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体验、分享,所以教学安排并不严格地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利用学生互动分享的生成性资源组织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自我觉察、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是一个预设生成式的教学安排,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借助于现实活动而协作的过程。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师生关系平等协作化的特点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尊重的关系有助于课堂形成安全的气氛,促进学生产生新的体验和感受,实现不合理认知和行为的转化,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后现代课程理念也强调教师与学生是学习社区里平等的成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运作应贯穿一个基本原则:师生双方在民主平等上的协作。随着课程的进展,师生关系愈加融洽,双方的协作也不断地向纵深发展[2]。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法的探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它关注的是学科知识的内化和各种心理调控技能的完善。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和抽象的理论,而是把学生引导到心理健康知识的真正应用上[3]。具体的教学方法可归纳为: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中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因此在选取案例时力求选用的案例具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最关注、最渴望解决的问题,综合成典型案例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做出小结,并将有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浓缩进去,传授给学生。概括起来,此方法的操作程序是:案例导入——思考讨论——总结提高。
2.团体心理辅导法
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是一个借助于成
[1] [2] [3]
员之间的互动而获得自我发展的学习过程。它非常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评估、自我改善,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它可以通过团体成员的自我体验,成员间的相互分享,改变其行为模式,达到使团体成员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民主参与性原则。教师作为团体的领导者和团体成员之间是平等、尊重的关系,应使团体保持一种安全、信任的基调。()活动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团体目标,选择设计团体活动,诱发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潜力开发原则。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启发,激励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相信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灵活性原则。教师课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理论、技术、团体程序等,取得辅导效果的最大化。
.心理测试法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讲授内容插入心理自测量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教师应注意心理测试的指导语和对测试结果的解释。例如,在讲自我意识这一章时,教师可采用自尊量表评定学生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在施测前教师应给学生科学的指导语,说明测试的结果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在对结果解释时,教师应向学生说明自尊在心理学上的界定,以免学生受日常生活观念的影响而误解了其科学含义,说明测试只是帮助自己进行自我认识和问题评估的工具,学生应结合自己平时的行为表现去思考,而不能根据结果随意给自己贴标签。
.行为训练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以行为训练为核心使学生有效地实现从知到行的转换。行为训练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从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可将行为训练的总目标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子目标行为,并且从较容易训练的子目标行为开始,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吸纳复杂的目标行为的学习。()示范性原则。为了避免学生在行为训练时获得负性经验,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行为示范,供学生模仿。()及时强化的原则。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适应性行为给予及时地肯定和认可,以增进行为在实际情景中呈现的可能性。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学法的探索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教学本身要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学生本位的课程,学生如何将课堂习得经验转化为日常行为,进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掌握本门课程正确的学法显得尤为重要。本门课程的具体学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 体验
体验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学生只有在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产生深刻情绪、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故体验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安全、无条件接纳的心理环境,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教学心理相容。同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运用语言艺术,促进学生产生内心体验。
.团体讨论
团体讨论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个技术,它是指团体成员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发表各自的意见,并听取他人的意见,及时修正自己原来的看法,互相进行合作、深入的探讨。团体讨论的目的不在于讨论之后的结论,而在于借助讨论过程促使成员充分地参与。它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知自己的和他人立场的差异点和共同点,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理性的思考问题并做出有效选择,这对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学法。教师在团体讨论中应注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意见不予批评,使学生自始自终保持轻松自由的心态。
.课外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要以教材为基础。通过课堂专题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但任何教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进行弥补,这是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讲授内容,为学生提供心理学书籍杂志、心理电影、心理学网站。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更容易帮助学生体验、学习、接受课堂学习的知识和理论,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层
次
星期五(4月15日)
星期六(4月16日)
星期日(4月17日)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本
科
计算机及其应用080702
02324离散数学
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326操作系统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325计算机系统结构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0015英语(二)
计算机网络
080709 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
02335网络操作系统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751计算机网络安全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
04742通信概论
00015英语(二)
建筑工程
080806 02439结构力学(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8线性代数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275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02442钢结构
00015英语(二)
汉语言文学
050105 00037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813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00819训诂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00015英语(二)
英语语言文学
050201 00087英语翻译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831英语语法 00832英语词汇学
00016日语 00604英美文学选读
会计
020204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39西方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0054管理学原理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61国家税收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60审计学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158资产评估
00015英语(二)
工商企业管理
020202 01051企业经营战略
00139西方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54管理学原理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0061国家税收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53质量管理(一)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152组织行为学
00015英语(二)
金融
020106 00139西方经济学
00058市场营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54管理学原理
00061国家税收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78银行会计
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79保险学原理
0015英语(二)
市场营销
020208 00139西方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85商品流通概论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61国家税收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84市场营销策划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183消费经济学
00015英语(二)
国际贸易
020110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97外贸英语写作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5844国际商务英语
03709基本原理概论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96外刊经贸知识选读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99涉外经济法
物流管理
020229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15英语(二)
法律
030106 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
00249 国际私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 00258保险法
00167 劳动法 00226知识产权法
00233税法
00015英语(二)
民商法
030116 08957法律逻辑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5561世界贸易组织法 00865证劵法 05557物权法
05560破产法
公安管理
030401 00369警察伦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70刑事证据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861刑事侦查情报学
00371公安决策学
00859警察组织行为学
00015英语(二)
04729大学语文
监所管理
030109 00929劳动教养学 00931矫正教育学 00934中国监狱史
00930监所法律文书 00927中国司法制度
0092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行政管理
030302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18公共政策
00024普通逻辑学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1848公务员制度 00034社会学概论
0092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00015英语(二)
教育管理
040107 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
00459高等教育管理 00453教育法学
00450教育评估与督导
00015英语(二)
教育学
040108 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71认知心理 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68德育原理
00472比较教育 00453教育法学
00467课程与教学论
00015英语(二)
小学教育
040112 06230小学艺术教育 00542文学概论(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72比较教育 03329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学前教育
040102 00398学前教育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24普通逻辑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0885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
00402学前教育史 00467课程与教学论
00015英语(二)
人力资源管理
020218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6092工作分析 00054管理学原理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41基础会计学
06088管理思想史 00034社会学概论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00015英语(二)
机电一体化
080307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224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02243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238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00015英语(二)
护理学
100702 03202内科护理学(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200预防医学(二)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3201护理学导论
04435老年护理学 03007急救护理学
03004社区护理学(一)
00015英语(二)
旅游管理
020210 06011旅游学概论 01868民族文化概论 0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
基础教育
040120 00266社会心理学(一)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578中国小说史
04577中国通史
应用化学
081209 02521食品分析与检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8306环境分析与监测 08291环境影响评价
软件工程
080720 07028软件测试技术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7172信息安全 07169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 07171项目管理软件
道路与桥梁工程
080807 06076结构设计原理
06078交通工程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6082筑路机械及施工 06081隧道工程
06080高速公路
汉语言文学教育050113 06414汉语言文学教育学 00539中国古代文学(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541语言学概论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英语教育
050206 00830现代语言学 06425中学英语教学研究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832英语词汇学 00600高级英语
地理教育
070702 02099经济地理学导论 02102遥感概论 02105地理教育学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2099经济地理学导论 02101区域科学原理
00015英语(二)
思想政治教
040202育 00481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
00033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00312政治学概论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79当代资本主义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034社会学概论
00480中国传统道德
历史教育
060102 00771中国现(当)代史专题 00773世界现(当)代史专题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768中国古代经济史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06427西方文化史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770中国近代史专题
00775历史教育学
生物教育
070402 02084 组织胚胎学 02088 生物教育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081进化生物学 02077 中学生物教学法 00015英语(二)
02076 遗传学(一)
法律教育
030113 04336教育法规概论 00227公司法 00249国际私法
00264中国法制思想史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167劳动法 00226知识产权法
信息技术教育080713 04345信息技术教育与研究方 01141信息技术与当代社会 0434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 05181计算机网络与远程教育
计算机科学教育080745 02339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02328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02326操作系统 02336数据库原理 00015英语(二)
数学教育
070102 02013初等数论 02011复变函数 02014微分几何 00015英语(二)
物理教育
070202 02033数学物理方法 03218中学物理实验研究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化学教育学
070302 02056仪器分析 00413现代教育技 02059化学教育学
音乐教育
050408 00733音乐分析与创作 00735音乐教育学 00732简明配器法 07976音乐欣赏(二)
美术教育
050410 00745中国画论 00742美术技法理论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体育教育
040302 00503体育教育学
应用电子技术
080735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5694制冷技术与控制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358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00015英语(二)
06541现代通信技术
英语翻译
050134 05350中级英语笔译 05384科技英语翻译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5355商务英语翻译 05351高级英语笔译
汽车服务工程
082232 06904汽车保险与理赔 04444汽车鉴定与评估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447汽车维修工程 04946汽车发电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制药科学与工程
081204 03031药物分析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9药剂学 03026药理学(二) 07781药事管理(一)
药学
100805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