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8 01:02:3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控烟工作方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二、实施内容
县教育系统内下列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1、幼儿园、中小学及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室内外区域。
2、除前项以外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场所、学生宿舍、餐厅等室内区域。
3、县教育局机关会议室以及共用的工作场所等室内公共活动区域。
三、实施要求
(一)健全管理网络,明确职责
教育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教育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局综合室、教育股、人事股、后勤股负责人为成员的控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局综合室,由综合室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制定控烟工作计划及相关制度,明确职责分工,负责全系统控烟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和督查。
各校(园)、本局各股室应建立本单位控烟工作组,依据《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及本实施方案,制定本单位控烟工作方案和制度,明确禁烟区域,健全工作网络,明确工作职责。
(二)加强监督,规范管理
县教育局控烟工作领导小组对局机关内部及所属校(园)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设立控烟监督电话:,接受举报。同时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公共场所控烟检查力度,对于执行不力、屡查不改的单位和个人,应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各校(园)、本局各股室要将控烟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健康校园建设、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文明股室组评选等工作相结合,确定监督人员,开展宣传监管,建立劝阻吸烟制度、奖惩制度等,建立日常监督的长效管理制度。控烟工作情况纳入文明单位创建的考核体系。
(三)注重宣传,营造氛围
县教育局控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控烟宣传的组织协调工作。各校(园)、本局各股室积极做好《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的学习及宣传,在禁烟区域的醒目位置张贴禁烟标识,同时在每张禁烟标识下张贴监督电话。在校门口及校园内醒目处张贴禁烟宣传海报,并应通过升旗仪式、健康教育课、班团队活动、分发告家长书等活动途径,通过广播、电子屏幕、宣传黑板报等宣传媒体向全校师生、教职员工及家长进行集中宣传。
四、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
1、成立县教育系统控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县教育系统公共场所控烟工作实施方案》,部署控烟工作要求。
2、县教育系统成立一支由教师、学生组成的“控烟卫士”志愿者队伍,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发挥宣传监督作用。
3、下发《关于认真做好禁烟宣传的通知》,组织各校(园)、本局各股室购买领取禁烟标识、监督电话标识、《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单行本及宣传画。3月底,各校(园)、本局各股室完成宣传海报、禁烟标识的张贴,清除禁烟区域内设置的与吸烟有关器具,营造控烟宣传氛围。
4、组织开展《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的学习及宣传,通过形式多样的途径向广大师生家长开展控烟宣传。
(二)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
1、各校(园)在4月举行未成年人“拒吸第一支烟,做不吸烟的新一代”签名活动。进一步做好学习及宣传工作。
2、各校(园)、本局各股室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发动广大师生主动参与控烟工作,做好宣传监督,劝阻禁烟区域内的吸烟行为。根据《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要求,各校(园)、本局各股室做到:禁烟区域无人吸烟,无烟蒂、烟灰,不摆放与吸烟有关的器具,不向来客及不接受来客敬烟。县教育局结合新学期开学检查开展控烟工作全覆盖检查。
3、充分发挥“控烟卫士”志愿者队伍作用,启用监督电话,接受市民投诉。
4、根据县爱国卫生委员会的监督巡查反馈情况,及时开展整改整治。县教育局控烟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开展控烟工作监督,及时处理、妥善解决投诉。
5、各校(园)、本局各股室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强化职责要求,做好控烟工作。结合“世界无烟日”(5月31日),进一步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
(三)第三阶段:强化完善阶段
1、结合2014年控烟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推进控烟工作的学习与宣传。
1、成立了防治“病毒"专项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防控措施进行落实,确保指令上传下达
二、抗击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护常识
1、发病症状
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摄氏度,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其他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可闻少许湿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
2、防护常识
流行特点:病毒有一定有传染性,可通过空气飞沫近距离传播。
根据以上特点,我们可采取以下防制措施:
(1)勤开窗户透气。每次通风换气不少于30分钟,并要经常对空气进行消毒,消毒时要对室内进行全封闭。消毒可用84消毒液、双氧水、次氯酸钠等药品或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办公、生活区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并每天不少于三次进行消毒。所有人员要注意勤洗手、勤洗衣服,打喷嚏、咳嗽、如厕后也要洗手。
(3)出门戴好口罩,尽量少去人中密集的地方。避免去人口密集、通风差的地方,在人流高峰期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坐出租车。
(4)要注意休息,保证有充足的睡眠。
(5)避免近距离接触,交谈保持1米以上距离。
(6)且发生疑似症状,要立即报告并进行检查。
(7)要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预防措施
1、返县职工干部在家隔离14天,每天报告身体状况,做好相关台账登记和人员动向跟踪记录。
2、每天三次做好办公区域,走廊电梯的卫生及消毒工作。
3、出入办公区持临时通行证登记个人信息。
四、预防工作
1、充分利用横幅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做好宣传工作,对预防常识等进行宣传,同时教育大家要正确对待,提高自身的预防意识;
做好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提高我局的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采取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措施,确保全体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原则
科学应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防群控。
三、具体措施
1.切实强化动态排查工作。对本单位15天内从湖北等重点疫区返回或途经人员,以及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隔离观察人员有密切接触史的人员动态、全面、细致、精准排查,对可疑人员早发现、早报告,按规定落实居家隔离观测措施,推迟其返岗上班时间。按要求隔离15天后方可返岗,不经批准不许返回市域。职工如有发热、咳嗽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及时就医。做好舆论引导,职工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配合好政府防疫工作要求。配合市政府组织协调,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服从政府防疫安排。
2.做好上班前物资准备工作。提前准备好测温设备、口罩、消毒剂、洗手液等物资,保证上班工作人员安全防护基本需要。
成立财政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经费保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工作目标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实际资金需求,合理调度资金,将疫情防控资金拨付放在优先保障位置。
三、工作职责
预算科要做好资金调度,确保疫情防控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国库科要加强对财政库款监测,加大库款保障力度。社保科负责全区疫情防控资金支出统计工作。各科室要积极开展应急处置、医疗救治、物资采购等疫情防控所需经费保障工作,并做好疫情防控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四、工作措施
1、人民银行已开通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资金拨付“绿色通道”,确保疫情防控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国库科要加强与人民银行沟通联系,做好资金划拨工作。
各村屯、社区、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要充分认清抓好疫情防控的极端重要性,认真落实省市县关于疫青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立足职能,结合实际,按照“一精准三确保”要求,在精准防控上下功夫,确保疫情防控有效,确保经济健康发展,确保社会大局稳定。要按照“三减三加强”的要求,干方百计减少人员流动、减少人员聚集、减少旅途风险,加强个人防护、加强村屯治理、加强定点诊治,坚决阻断疫情输入传播,全力维护全镇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力度
要加强宣传引导,利用公众号、微信群、村大喇叭、宣传车、悬挂条幅等多种方式开展肺炎疫情宣传教育,普及日常保洁、健康卫生等知识,引导群众佩戴口罩、错峰返乡、配合查验、减少聚集流动、勤洗手通风、科学就医、拒传谣言,不网购进ロ冷链(冷冻)食品。引导农民少聚会、少聚集、少串门,养成戴口單、勤洗手良好卫生习贯,要控制家庭私人聚会人数,有流感等症状尽量不参加,出现发热症状后要自我隔离和报告,最大程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要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关于室内聚集性文旅活动、宗亲聚会、婚丧嫁娶等各类大规模聚餐活动要求,做到早发现早防控,确保万无一失。
(二)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要以疫情防治为切入点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安排部署,以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污物为重点,教育引导农户定点倾倒垃圾,要将村屯收集的生活垃圾及时转运出去,并无害化处理。着重抓好残存厨余垃圾、农贸市场、卫生室、小卖部、文化广场、养殖场、村部、垃圾收集点等部位的清理整治,以家庭为单位搞好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有效铲除病媒生物孳生环境,从源头预防疾病传播。要对村屯垃圾和散落垃圾、禽畜粪便等越冬垃圾污物全面进行清理,确保不留卫生死角。要关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人员的身体健康,加强自身防疫措施,对环卫职工使用的工具、衣物等进行彻底消毒。
(三)严格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
加强风险监测,全面开展棚室果蔬和食用菌、畜禽产品、水产品等违禁药物使用的风险监測和监督检查。持续推进合格证制度,加大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宣传培训力度,指导生产主体落实质量控制要求,在自控自检基础上开具合格证,坚决杜绝随意开证行为。强化宣传培训,将《禁限用农药名录》和《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其他化合物以及停止使用的兽药清单》下发至每一个种植养殖主体,并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养殖等关键显著位置张贴明示。积极开展技术指导,加大生物(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电子邮箱,及时受理群众举报和反映的问题线索。
(四)全力抓好“菜蓝子”稳产保供
指导冬季棚室生产,加强蔬菜的保供稳价工作。职能部门要加强蔬菜延后、提前等反季节生产技术指导,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确保蔬菜产量和质量。指导菜农抓好刺嫩芽、韭菜和榆黄蘑延后生产,争取年前上市。做好蔬菜生产情况统计调度工作,为领导及时了解和掌握棚室蔬菜生产情况、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要做好棚室生产防风、防雪、防寒等各项防灾减灾工作,确保冬春季设施农业生产安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镇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确立工作推进机构,配备专职人员,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二)明确工作职责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府、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安全相关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工作要求,集中深入开展疫情防控期间安全暗访检查,推动全区教体系统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完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监管责任,严防各类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区教体系统安全稳定。
二、时间安排
即日起至2020年5月初。
三、检查对象
全区各公民办校(园),培训机构、各教育体育社会组织
四、检点
(一)肺炎防控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
1.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职责是否合理完善。
2.防控工作的“两案九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学准备工作方案;学生晨午检制度、寄宿制学校晚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病因追踪报告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换气、消毒制度)是否有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二)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推进情况
1.传达落实重要指示精神和各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情况:文件梳理规范,传达到位;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工作,并向师生预警;对师生员工开展防控技能培训;宣传引导和信息舆论管控是否有力有序。
2.区肺炎防控指挥部公告落实情况:有无学校(幼儿园)擅自开校;有无学校(教师)组织补课、实习、实训;有无校外机构组织培训;有无体育社会组织(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等)开展体育聚集性活动;公共体育场馆是否按要求暂停开放。
(三)肺炎疫情防控与管理
1.师生动向动态掌握是否全面、真实、准确,其情况是否向挂片领导、蹲点干部汇报,根据排查结果,是否制定《师生分期分批返校方案》。
2.物资储备保障工作是否充足(体温计、消毒液、口罩等防护用品),学校是否设置预备隔离空间;学校、体育场馆等环境卫生是否整治到位,洗手水龙头、肥皂、洗手液是否充足。
3.值班值守干部工作状态是否良好,是否在岗尽责。
4.是否制定网络教学方案,落实网络教学平台及资源,组织开展网络教学,特别要加强将农村学校落实情况的督导。
(四)常规安全卫生工作
1.学校安全规章制度、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制定等情况。
2.安全课时落实情况,校园“三防”建设情况,校园周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学校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建筑安全、特种设备、危化物品管理、防溺水、公共安全、生命安全等宣传教育和隐患排查整治情况。
3.扫黑除恶、禁毒、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开展落实情况。
4.应急预案、应急物资储备、值班值守情况,安全资料归类归档情况等。
五、检查方式
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以暗访暗查为主,结合突击检查、随机抽查、“回头看”、电话抽查等多种方式进行。
六、工作要求
时刻警惕国内疫情,当域外出现本土肺炎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或商品、外环境等检测出阳性后,第一时间自行启动疫情风险防控触发机制,做到闻疫而动,快速反应,精准有效处置。
(一)强化指挥体系。按照“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的要求完善应急指挥机制,本着“一岗一备”的原则,进一步健全ABC岗位设置,动态调整指挥体系人员,人员调整名单向开发区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确保出现疫情能够第一时间响应,应急指挥体系人员立即到岗到位。
(二)强化工作职能。认真研判疫情防控风险,按照本辖区、本单位(企业)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进一步强化本辖区本单位(企业)监测预警、风险防范、防控救治、信息、心理干预等方面的工作职能。
(三)开展排查。立即主动对疫情发生地返(来)辉人员开展排查管控和核酸检测,排查时间追溯到首发病例发病之日前14天,如发病日期尚不明确,追朔到病例信息之日前21天,2天内实现排查清仓见底,最大限度减少“重点人群”暴露时间。
(四)实时监测预警。按照区、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认真开展哨点监测、重点场所人员监测、重点场所监测以及舆情监测,实时监测人群的感染、发病情况,实时监测外环境遵守病毒污染水平及变化趋势,及时开展风险评优和预警,果断采取相应防控措施,将可能发生的疫情风险降到最低。
二、充分做好疫情应对准备
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及早研究、深入研究,提前安排,提前部署,做到心中有谱、心中有数。
(五)加强入境人员管控。要严格落实入境人员管理措施,各企业境外来(返)人员严格执行报请备案制度,人员来(返)辉前必须向开发区疫情防控领导工作小组办公室报告,经同意后方可来(返)辉,来(返)辉后视疫情情况第一时间采取专人专车接人、隔离管控、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确保不因输入性病例导致二代传播,杜绝三代传播和社区传播,坚决防范和化解境外输入性疫情扩散和蔓延的风险。
(六)加强外地中高风险区域来(返)辉重点人员排查。各企业外地中高风险来(返)辉重点人员严格执行报请备案制度,人员来(返)辉前必须向开发区疫情防控领导工作小组办公室报告,经同意后方可来(返)辉,来(返)辉后视疫情情况第一时间采取专人专车接人、隔离管控、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对外地外地通报的来(返)辉、在辉密切接触者第一时间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排查管控。
(七)规范人员有流动。对低风险地区且持健康码“绿码”的人员,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动。对入境人员和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包括外地来辉人员),在健康码互认、核酸检测结果互认的基础上,积极落实分类有序流动或隔离观察政策,杜绝其他不合理的人员流动限制措施。
(八)防控物资准备。根据疫情趋势动态,区内各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做好各种疫情防控物资的储备,做好废弃防控物资转运、处置。具备生产各类疫情防控物资资质的企业要做好防疫物资生产储备,以备疫情发生保证全县防疫物资供应。储备物资场所均应落实消防安全防范措施。
(九)隔离场所准备。坚持“应隔尽隔”,严格落实来(返)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确保单人单间隔离。不适合集中隔离的人员,应当在社区(村)指导下进行居家隔离。
三、突出常态化精准管控
根据疫情发展及上级指令,依法及时采取交通管制、限制人员聚集、停工停业等措施,常态实施清洁消杀、通风和个人防护等防控措施。
贯彻执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预防为主、外堵内防、依法规范、积极应对、联防联控、科学处置、加强宣教、群众参与”工作要求,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工作要求,通过夯实政治责任、全面滚动排查、分类严管严控、环境整治消杀、加强宣传引导等措施,切实做好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全乡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组织机构
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经研究,决定成立乡病毒感染肺炎联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辖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和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动员辖区有关部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主动配合卫健部门做好疫情处置、信息上报、善后处理和恢复生产生活等工作;积极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提高群众防病能力和水平。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十个工作组。
十个工作组职责分工和人员组成如下:
1.综合协调组。负责上传下达,疫情防控专题会议和重要工作部署记录,综合档案整理,各工作小组具体工作的协调交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2.全面排查组:负责组织推动对村人口及外来人口进行全覆盖、无遗漏摸排,确保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且做到“疫情不结束、排查不停步”;负责各村人口排查数据的收集整理、上报及台账管理。
3.卡点检疫组。负责统筹、部署、指导、实施全乡乡村两级卡点过往车辆和人员的监测和安检工作相关事宜,严格落实人员进出检测体温、登记备案、依法劝返、来物存卡自取等工作措施。
4.环境整治消杀组:负责各村环境卫生整治清除,乡村公共场所及主要街道消毒等工作,落实“门前三包”、生活垃圾集中投放要求,增加农村生活垃圾清除、清运频次。组织对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区域消毒,强化人畜分离、畜禽养殖废弃物及时有效处理。按照有关规定正确处置废弃口罩,避免污染。
5.重点人群隔离服务组:负责全乡“武、疫、发热”三类人员的居家隔离、监控及服务工作。对三类重点人员要登记造册,发放告知书、张贴公示隔离告知、设置警戒标识。按规定规范落实隔离医学观察措施,达到解除隔离条件的,要及时解除并出具相关证明,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6.医疗救治组:负责配合县专业部门做好对三类重点人员的血样采集工作,做到应采尽采。负责对三类重点人员的医学观察和对疑似病人的紧急处置与护送等相关工作。组长:聂胜利(兼)。
7.后勤保障组:负责经费保障和联防防控工作开展所需物资的采购、筹备、配送等工作。
8.宣传和舆情应对组:负责县乡疫情防控宣传,氛围营造,乡村联防联控工作成效对外宣传报道。广泛宣传农村防疫“九要”、“九不要”,普及疫情防控知识。“九要”:一要早报告、二要戴口罩、三要讲卫生、四要勤洗手、五要多通风、六要多锻炼、七要重调养、八要管畜禽、九要多支持。“九不要”:一不要凑人多、二不要吃野味、三不要瞒实情、四不要拒检查、五不要乱丢弃、六不要早返城、七不要带活禽、八不要太恐慌、九不要停生产。
9.复工复业组:负责乡域企业复工复业初核送审及外出务工人员的健康证明出具等相关事宜。
10.督导问责组:负责配合县直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制假贩假、哄抬物价等各类不法行为;督导推动各组各村按时按要求开展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督导各村暂停或推迟举办公众聚集活动,红事停办、缓办,白事简办;督导各村合理安排超市、药店、便利店等场所设置合理营业时间段,定期消毒,进入人员须检测体温、佩戴口罩;督导各村加强巡查,发现群众聚集情况立即劝离。
三、工作要求:
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城乡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是指导各村及各部门做好污水排放、医疗垃圾回收、焚化处理等工作,加强市场环境卫生整治,为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优良的卫生环境保障。
二、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单位:卫生院、农业站、林业站、畜牧站、水管所、农机站、草原站、土地所、派出所、司法所、文化站、王文明、各村。
三、职责分工
(一)乡卫生院负责全乡医疗垃圾回收、焚化处理及检查指导东兴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责任领导:
成员:
(二)乡农业站负责检查指导东太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责任领导:
成员:
(三)乡水管所负责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及检查指导西太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责任领导:
成员:
(四)派出所负责检查指导宏源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责任领导:
成员:
(五)林业站负责检查指导新兴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责任领导:
成员:
(六)畜牧站负责检查指导新茂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责任领导:
成员:
四、整治时间
1月28日至2月28日。
五、工作要求
(一)全面开展排查。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行业环境卫生标准,对应管理领域进行排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全面彻底排查,记录问题清单,形成工作台账。
早期发现病毒感染病例,并及时报告;规范病例救治和管理;防止疫情可能出现的扩散蔓延。
二、防控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病毒感染疫情的防控工作,我场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周密安排部署。加强对本地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组建防控排查队伍,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指导、及时救治”的工作原则,组织有关科室制订并完善相关工作方案等,规范开展病毒防控工作,开展对公众的健康教育与风险沟通。
(二)加大排查力度及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
以分场为单位对外出务工回乡人员及假期回家的学生进行排查,由场诊所及防控小组成员对其进行追踪和管理。密切接触者均实行居家医学观察,每日至少进行3次体温测定,并询问有无急性呼吸道症状的出现及病情进展。一旦出现发热(体温≥38℃)、咳嗽,并有肺炎症状和体征等表现的病例,则立即转送至当地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报告及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宣传教育与风险沟通。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