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3 19:37: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焦裕禄学习材料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9月12日上午,局办公室党支部在局二楼会议室召开会议,开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第七次集中学习。会上,按照活动办安排,翟传鸣副主任领学了《河南日报》学习吴金印专题报道:“一方金印在民心 ”和“感悟吴金印”。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粉体工程等材料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是研究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制备、性能、使用效能四者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因而它是具有立体性质的一个科学领域[1-2]。本文首先分析了《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然后针对该现状谈几点教学改革的思路。
1 课程教学现状
1.1 课程内容多,理论性强,难度大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是材料学科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内容广泛,逻辑严谨,科学系统,注重新概念、新理论、新工艺、新材料以及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交叉;大量应用学生先修完的《物理化学》、《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众多课程中的内容,而且对先修课的掌握程度要求比较高;加之学生刚刚接触材料类专业基础课,学习效果往往不尽理想,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程难学[3]。
1.2 学时数不足
一方面课程理论学时减少,我校由原来的70学时减少至56学时;另一方面随着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新型无机材料不断涌现,教材知识量显著增加。《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所面临的学时数不足与课程内容的不断拓展和更新的矛盾日益加剧[4]。
1.3 90后学生学习不刻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强,兴趣爱好广泛,知识面宽,但自控能力差,学习不刻苦,吃苦精神不强;而且部分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似有屈就普通高校之感,对所学专业不甚热爱,学习目的不明确。
2 教学改革思路
2.1 优化课程内容,突出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将整个课程分为三个主要部分[5]。
2.1.1 无机材料的结构、性质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结晶学基础、晶体结构与晶体缺陷、熔体与玻璃体、表面与界面等内容。强调晶体结构缺陷、熔体和玻璃体的结构等内容,弱化结晶学基础等部分教学内容。
2.1.2 无机材料的热力学部分:主要内容为热力学应用、相平衡。由于学生之前已修过《物理化学》,所以精简热力学内容,重点讲述相平衡中的二元、三元相图及其应用等内容,强调三元系统相图的判定规则、结晶路程等知识。
2.1.3 无机材料的动力学部分:包括扩散与相变、固相反应、烧结等内容。重点讲述材料在高温下的动力学过程,材料的烧成工艺对性能的影响,为后续课程陶瓷工艺学提供理论基础。
2.2 加强前沿成果介绍,培养学生兴趣
在兼顾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重点的同时,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前沿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引入课堂,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和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讲授粉体表面与界面时,引入纳米材料内容。
2.3 制作优秀课件,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
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重要载体,其质量的好坏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多媒体课件不同于教科书和备课笔记,无需大段的解释,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最优化设计。制作优秀课件,关键在于全面、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应主要围绕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等问题的表现上[6]。《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有大量的图形、公式、化学反应式等用黑板难以解决的信息。用多媒体教学极大的丰富了课程教学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需要详细透彻讲解或学生难以接受的内容,用黑板板书讲授,实现多媒体与传统两者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
2.4 教学形式灵活,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授课过程尽量多举实例,结合工艺进行讲解,尽量扩充理论应用方面的实际例子,突出实用性。使学生从枯燥的理论中解脱出来,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其次,让学生为主体参与教学。预先告知某一教学内容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课下准备,推举代表上台讲授,通过换位方式,学生既掌握了教学内容,体会到了备课的辛苦,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 融入情感教育
3.1 既热爱学生又对学生要求严格
情感教育在大学
的教育中也常常被忽略,尤其是没有引起专业教师的重视,似乎学生的思想教育都是辅导员的事情,与我们专业教师很遥远。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当成学弟学妹,从人生的理想,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多关心多帮助,课间多注意与学生沟通,掌握学生的动态,使学生真正体验教师关心关怀他们的良苦用心[7]。同时对学生要求严格,比如上课考勤,课堂提问记录,批改作业评分登记等等,通过得力的措施促使学生重视该课及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保证教学质量。
3.2 挖掘专业课程的情感性因素
在专业课程中挖掘出情感性因素,让学生发现课程学习所蕴含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习兴趣[8]。比如讲鲍林规则时,展开讲讲关于鲍林的基本情况,包括他的家庭背景、科研工作经历及他对于结晶学的贡献。花些时间讲伟大科学家的奇闻秩事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对于课程的兴趣。
4 结束语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不断改革,另外还要加强学生素质和外语能力的培养,总之教学改革的成效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陆佩文.无机材料科学基础[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韩培德,张艳,李玉平,等.“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科教园地,2007(12):85-86.
[3]赵慧君,穆云超,范积伟,等.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2(9):218.
[4]宋晓岚.《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2):109-111.
[5]葛金龙,王传虎.《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2011,27(4):259-260.
[6]王湘利.提高多媒体课题教学质量不能忽视的四个问题[j].现代教育研究·普教研究,2010(5):77-79.
[中图分类号]G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8-0166-02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包括学校独特的思想观念和传统习惯、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管理方法和行为规范等。干部院校的校园文化更具有独特性和针对性,往往特指干部院校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干部院校的文化氛围给学员的综合感受,是学员和学院进行学习过程关系建构的符号,是学院教育培训实践的差异性体验,也是干部院校区别于其他同类院校的特色和灵魂。
视觉文化作为干部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显的具备视觉感受的媒介和载体,也是特别易于识别的部分,包括校园精神和校园行为规范的媒介物、校园建筑和景观、校园的标志和标识、校园的橱窗和展板、校园视觉指示引导系统等形象化的载体,这些视觉元素能够起到弘扬干部院校办学理念,彰显校园特色、提升教育培训的品质和内涵,完善师生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的作用,是人和校园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重要内容,因此,对视觉文化要素予以分析,具有一定意义。
1 干部院校视觉文化要素的三个层次
1.1 核心要素
干部院校的主要职能,是培养各级各类干部,所以,核心要素是能够表达和传递干部院校政治思想、理想信念、道德文化的视觉元素,如焦裕禄干部学院的视觉文化核心元素是焦裕禄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努力拼搏的画面,焦裕禄干部学院从各类视觉载体予以凸显这一画面并不断重复和强化;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把红色革命的理想信念和文房四宝的中国元素进行结合,通过校园建筑、景观、识别、色彩等形式予以表现;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以绿色基调体现的价值观和愿景、标识和系列图形符号等,把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的理念进行了合理的定位。
1.2 基本要素
基本视觉要素传达了干部院校办学特色、专业建设、教学研究、教风学风等独特的形象,校园建筑、环境等的规划运用,在满足干部教育培训的功能性需求的同时,体现校园文化特质和环境熏陶。设立具备地域特色和教育培训特征的环境、景观、雕塑等,能够塑造积极的文化特性,营造区域特色。如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窑洞文化元素,就把“延安精神”通过建筑和教学环境进行了视觉化,形成排他性的记忆认同。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则把苏州园林的景观运用到校园的景观设计上,体现了干部院校的地域特色和差异化。
1.3 形象要素
干部院校的教学产品、网站、宣传产品、橱窗展板、校园指示系统等图形、标志、形象、文字的运用,让校园识别形象具象化、人文化。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视觉识别元素和干部院校的培训实践相联系,加强了学员的认同感和记忆度。形象要素可以深化记忆印痕和印象规范,从而在干部院校学员心目中确立差异化的独特的形象,为干部学院的品牌打造服务。
2 干部院校视觉文化的功能
2.1 视觉文化营造规范的导向功能
干部院校的视觉文化营造了视觉的导向和聚焦,贯穿于教育培训的整个过程,通过文字、图像、标识、符号、影像等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师生的行为目标导向,使学员为达到教育培训选择的目标而努力学习,注重言行;同时,视觉要素传递出的规则感、秩序感和不可更改特性,形成了无形的约束力,使学员能全心投入到教育培训的实践中去,寻找学习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满足学院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
2.2 视觉文化弘扬学风的凝聚功能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院全体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和信仰,具有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校园精神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着眼点。干部院校教育培训过程中多种媒体的展现,如教师的授课风采和授课特色、教学科研的成果展示、采用的教学教具学习材料等显现的直观感受,都能弘扬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规范教学过程和教学实施,从而凝聚良好的学习风气,增加培训过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3 视觉文化提升修养的审美功能
系统规范的视觉文化导入,能充分激发广大学员的关注力和创造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员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为今后开创性地开展工作打下基础。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紧跟形势、适度超前、有效影响,关注学员审美能力的提升,通过学员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度,所以,干部院校的视觉文化最终将提升全社会的社会审美能力。
2.4 视觉文化塑造品牌的提升功能
标准规范的校园视觉形象,特别是统一规范的标志、标准字,用于教学过程中的课件、教材、学习资料,教职员工的服饰规范等,都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展示学院的综合实力,创造独特的个性形象,为打造干部院校的品牌服务。有鲜明形象的品牌将能够引发更多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关注和记忆,提升干部院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干部院校视觉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因专业认知差异和关注程度不同,各类干部院校视觉文化建设差异较大,其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
3.1 特色不鲜明
校园宏观布局规划决定了校园视觉文化的特色,一些干部院校在规划布局时考虑使用功能多,考虑形象特质少,所以造成建筑风格、立面设计、空间布局、色彩运用的雷同化,文化内涵少,设计特性不足,彰显特色不足。
3.2 格调差异大
由于建筑规划的周期和校园视觉文化推进的滞后,以及各院校不同发展阶段的思路变化,造成校园内建筑物、景观、环境、标识不能整合为有效的统一整体,不具备统一的风格,影响了视觉文化的整体表达。
3.3 管理规范少
干部院校对视觉文化的重要程度不够,多数学院没有形成完整的CIS整体识别系统,缺少专门的形象和品牌管理人员,因此,视觉形象的推进各自为政,参差不齐,各类视觉元素混乱冲突时有发生。
4 加强干部院校视觉文化建设的措施
4.1 合理定位,突出特色
针对干部院校的定位和特色,其视觉文化建设也应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在视觉要素上,在校园规划建设阶段就要予以充分考虑,既要营造出办学理念和教学特色等核心价值,也要全面考虑打造校园风格和形象特色。在校园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对业已形成的建筑特色和风貌要坚持维护,彰显核心视觉引领,景观规划等在建筑风貌的整体协调下加以落实,对近视距的视觉要素运用方面,应该参照企业的品牌管理模式,通过制定整体视觉要素系统,由专业化的品牌管理部门等机构进行统一指导,形成独特的视觉形象。良好的视觉形象也将成为干部院校定位和识别的有益补充,形成学院的文化符号。
4.2 加强建设,注重规范
在校园视觉元素的运用上,需要各部门的重视,校园视觉文化在运用过程中要加强细化和不断完善。干部院校教育培训的特殊性,决定了要在有效的集中培训阶段,一次性对参训学员形成较为强烈的视觉影响,因此,视觉文化的执行部门要深入研究视觉因素的展示媒介,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范畴,渗透到校园的各个层面和各个角落,逐步强化视觉元素的传播点和传播频率。
校园视觉元素也需要规范化的运作,在文化符号定位的阶段,就要在较长一段时间进行稳定的宣传和保持,延续其一致性,避免在较短时间内不断调整而失去其专属性,造成受众的识别困难。校内各部门的视觉元素运用,无论是学习资料、文具材料、宣传手册、橱窗展板等宣传品,还是通知、告示、席卡等,乃至学员宿舍的生活物料等,都要坚持使用规范的视觉元素。
4.3 深化挖掘,形成共识
随着新兴媒介的出现,校园视觉元素的运用外延也逐步扩大,如从原有的纸质宣传材料学习材料等,向电子媒介、网站、微博微信、APP应用等新兴媒体进发,视觉元素的运用,也需要根据这些新兴媒体的情况,进行深化和布局,以整合传播校园形象和特色。
视觉元素容易受到各部门的忽视,认为视觉元素的运用规范使部门工作受到约束,因而在运用过程中随意改变视觉元素的特质,如改变形状和色彩,随意增减变化文字、图形或符号等,因此要不断强化校园视觉要素的运用规范,使干部院校各部门形成视觉要素运用的共识。
4.4 提升素养,体现价值
视觉文化要素的建设和传播要考虑到学员对视觉信息的认知程度,要采用引导性的建设方法,在充分考虑到各类学员的视觉素养的前提下,处理好视觉文化和人文素养的关系,把校园视觉文化运用为一个提升学员素养的良好载体,体现视觉文化的价值性。
与此同时,通过整合多种视觉文化信息,培养学员利用视觉文化促进学习,提高思想境界的可能,拓展学员的学习交流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实现积极向上的文化教育价值,提升干部院校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