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调研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06 06:59:4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通信调研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通信调研报告

篇(1)

手机普及状况。调查显示,北京市18—50岁的人群中,有略超过半数(52.2%)的被访者使用手机,可见至*年底,北京市场手机的发展水平是比较高的,占经济活动型人口的一半左右。不同年龄消费者手机的拥有率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调查显示,18—29岁,30—39岁,40—49岁手机拥有率分别为43.4%、68.2%和43.2%,假定50—54岁年龄组与40—49岁相同,以北京市三年龄段人口年龄结构比重进行加权平均,则大致可推算*年底北京市城八区手机普及率约为30%,即每10个人约拥有3部手机。以北京城八区拥有650万人口计,城区手机用户达195万。

消费者特性。就消费者而言,除年龄外,不同性别、学历、职业和以往的人群手机的拥有情况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调查显示,就性别而言,男性拥有率要明显高于女性,近六成(59.7%)男性被访者拥有手机,女性被访者则为四成强(43.2%);就年龄而言,30—39岁的中青年消费者拥有率最高,超过2/3,18—29岁,40—49岁组拥有率要低得多;就学历而言,随学历升高,拥有率显著升高,特别是以高中与大专学历为分界点,差异明显,即手机拥有者主要集中在大专以上学历人群,高中以下学历较少;从收入水平看,随收入升高,手机拥有率明显升高,以月收入3000元及1500元为分界点,月收入3000元以上者拥有率高达90%左右,1500元以下者为12—30%,低于平均拥有率,1500—3000元者为65%左右,亦高于平均拥有率。从职业类型看,手机拥有以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为最(80%左右),其次是个体业主、自由职业者和公务员(60—70%),再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职员(50—60%),工人和服务人员拥有率最低,仅为5%左右。可见,手机用户群主要集中于30—39岁,大专以上学历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尤其是3000元以上的消费群体,值得注意的是月收入达到1500元的中等收入人群正日益成为手机大众化趋势的主要目标消费。

对于北京市场的两大运营商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原中国电信,下同)和中国联通,二者的消费群体在年龄上存在某种细微差别,比较而言,中国联通更受18—29岁的青年人群的青睐,而中国移动通信更受30岁以上中青年和中年人群的青睐。

手机品牌。调查显示,*年底,北京手机市场的品牌分布状况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太大的改观。传统三强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仍然占据市场的领先者地位,三者总和市场占有率超过80%,其它品牌均难以望其项背。其次是西门子、飞利浦、三星等第二集团品牌,市场占有率10%左右,其它品牌还有松下、阿尔卡特、高通等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均很低。在电信长城CDMA手机中,除摩托罗拉外,主要有三星、高通等品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年是众多国产手机厂商发动大规模广告宣传攻势的一年,但北京的市场现状仍然未能给国产手机留下太多的市场空间,国产手机市场业绩不佳,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其技术、宣传和服务策略等方面的原因,如何做好国产手机这篇大文章,在手机市场上分一杯羹,其路还正长。

*移动通信发展状况

移动通信发展态势。调查显示,所有拥有手机的被访者中34.4%在*年前购买手机,40.9%在*年内购买手机,24.7%在*年内购买。可以看出,近几年中,*年是手机增长最快的一年,虽然调查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仍足以表明*年内北京手机的增长率近乎翻了一番。事实上,全国手机用户在*年内亦从1000万增至2000万。进入*年,虽然手机市场仍处在高速增长之中,但增长速度已显著放慢,从调查看,*年北京市场增长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速度均较*年有所放慢。在北京这样经济较发达的特大城市,手机普及率几近30%,虽然年内手机入网资费持续下调,但其它资费如通话单价和月租费等仍保持不变,手机增长放慢是不难理解的,但以此推论全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则失之偏颇。因此,在北京这样手机普及率较高的大城市,为促进手机的持续发展,进一步降低手机的使用成本包括通话单价、裸机价格、入网费和月租费等长期成本,将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手机消费群体特性及其趋势。就*年购买手机的消费者自身特性而言,从性别看男性仍高于女性,分别占55%和45%左右;从年龄看,以18—29岁和30—39岁的青年人和中青年人为主,分别占43%左右;从学历看,以大专以上学历特别是大学以上学历为主;从收入看,则以月收入1500—3000元者为最多,其次是月收入3000—5000元者和800—1500元者。与*年购机者相比,*年购机者表现出了一些明显的趋势。(1)虽然女性购机者仍处于少数,但女性购机者越来越多,从36.5%增至45.1%。(2)购机者年龄分布趋向于分散,从集中于30—39岁的中青年人群逐步分散至18—29岁青年人和40岁以上的中年人。(3)购机人群继续集中于高学历人群,但趋势已不很明显,这可能与北京消费者普遍具有较高学历有关。(4)由于手机各种价格的持续下调,手机消费日益大众化,使手机能够为更多的中低收入者购买,表现为*年购机者进一步趋向中、低收入者,且分散至各个收入阶层,而高收入者由于普及率高,购机比重反而下降。

消费者运营商及手机品牌选择。调查显示,与*年相似,*年购机者的运营商选择基本状况仍是移动通信公司多于中国联通。电信长城CDMA选择比重仍很低,但与*年相比,*年消费者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选择略有下降(约2个百分点)。中国联通则略有上升(约3个百分点),电信长城CDMA稳中略降。中国联通的缓慢上升,显露出移动通信市场正缓慢发生着有利于消费者的市场竞争态势。从消费者的手机选择看,除传统三强仍居主导地位,且摩托罗拉有进一步加强之势外,手机选择进一步多元化,处于第二集团的西门子、飞利浦、三星等品牌有所上升,升幅为1—4个百分点不等,而国产品牌则仍是雷声大,雨点小,消费者选择很少。

消费者购买行为。中国移动通信业发展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早期的手机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需要更换手机(保留原号)或者新购手机重新入网,淘汰原有手机。*年新购手机中,这两种情形比较明显。调查表明,*年内平均每售出6部手机,就有一部是新购手机入网,淘汰原有手机(包括原号),一部是新购手机,替换原有手机,其余4部是首次购买手机入网。其中,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用户而言,淘汰原有手机而入网和替换手机的比例分别为9.1%和18.2%,首次入网者占72.7%,中国联通用户首次入网占58.8%,淘汰和替换原有手机分别占23.5%和17.7%。均为新入网或淘汰原有手机入网,而无替换手机的情形。

购买价格。调查显示,*年手机市场裸机价格在进一步下降的同时,价格差别很大,有的高达6000元以上,有的则低至1000元左右,这与手机市场进一步细分化,产品/服务功能逐渐拉开档次密切相关。裸机平均价格则降至2000元左右,这也是手机购买者逐渐向中低收入阶层过滤的主要原因。至于入网费,*年内两次下调,其中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分别下调至1000元和700元左右,平均为920;中国联通则分别下调至780元和300-500元左右,平均为580元左右。总体而言,调查表明最低为300元(电信长城CDMA手机除外),最高亦不过1250元,平均水平约为780元。

*移动通信市场主要事件消费者认知

*年移动通信市场热点不断,内容涉及资费政策、运营商服务、手机终端以及中美WTO电信协议等诸多方面。调查显示,被访者认知最高的事件是手机资费(入网费)下调(83.4%),其次是中美WTO有关电信协议的基本内容(74.2%),再次是双频手机进入市场(64.7%)和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从中国电信剥离(51.9%)。被访者认知较高的还有上网手机(41.7%)和联通手机直拨IP电话(38.3%)。电信长城CDMA手机话费降价一半(34.9%),预付费SIM卡手机的推出(32.2%),网上拍卖手机(31.9%),手机点播信息增值服务(26.4%)和联通手机免费邮寄话费清单(26.1%)等认知度都不高,位居最后。纵观以上热点问题,可以看出,被访者认知度最高的是有关移动通信的产业政策问题,特别是资费政策,显示消费者对手机资费政策的关注。电信长城CDMA手机由于用户规模小,其热点政策影响小,故认知度不高。其次是对各类手机产品的关注,特别是去年年初就已成为热点的双频手机的推出,年内大肆广告宣传的国产手机的推出等。对于运营商推出的一些服务项目如预付费SIM卡手机,手机点播信息增值服务及交费服务等认知不是很高,一方面显示消费者对这些问题不是很关注,同时亦显示运营商推出的服务宣传不够或目标受众有限。至于被访者对上述热点事件印象最深的三件事,结果表明,印象最深事件的排序与被访者的认知基本一致,印象度最高的是手机资费(入网费)下调(70.8%)和中美WTO电信协议的基本内容(39.2%),其次是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从中国电信剥离(34.7%),双频手机进入市场(22.3%)和国产手机进入市场(22.0%)等,蓁各项排序基本与认知度排序基本一致。

*影响手机购买的原因及消费者对市场现状的评价

篇(2)

一、和谐交通的内涵和要求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所谓和谐交通,就是能够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交通,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的交通需求得到满足的交通,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对运输服务感到满意的交通。具体地讲,和谐交通就是公平共享、法治有序、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环境友善的交通。

公平共享,就是要使社会各阶层、各民众群体都能充分享受到交通发展与改革的丰硕成果,并使其交通利益都能得到实现、维护和发展,充分体现交通事业的社会性、共用性和公益性。这是和谐交通的价值取向。

法治有序,就是要有完善的法规体系,使所有交通参与者遵纪守法,保证交通的有序运行。这是和谐交通的制度保障。

便捷高效,就是要使交通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覆盖率、通达度和机动性,做到能力充分、衔接紧密,保障货畅其流、人便于行。这是和谐交通的基本要求。

安全可靠,就是要使“安全至上”成为全社会所有交通参与者的共同理念,不遗余力地减少交通伤亡、增进公众安全,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交通的可靠性,努力实现“零死亡”交通和全天候运输服务。这是和谐交通的发展重点。

环境友善,就是要建设低能源消耗、低资源占用、低环境污染、低财政负担、低使用成本的交通运输系统,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交通的发展目标,实现交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这是和谐交通的必然选择。

二、构建和谐交通,必须理顺交通行业内外四种关系

构建和谐交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交通发展的要求,努力协调构建交通行业内外的各种关系,将各方力量转化为交通发展的积极因素,为构建和谐交通营造良好氛围,共同推动和谐交通建设向前发展。

构建交通行业与社会公众的和谐关系。要把交通发展的目标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提供让社会公众满意的服务,取得社会各界对交通发展的认同和支持;通过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提高社会各界对交通发展的知情度和参与度;通过树立和巩固亲民、负责、为民、务实的行业形象,不断增强交通行业对社会各界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构建交通行业与外部行业的和谐关系。交通行业是关联度很高的行业,交通主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通过建立有效的协作对话机制,形成有利于交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推动力。

构建交通行业内部的和谐关系。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交通政策的制定主要在上级交通主管部门,但具体执行主要依靠各级地方交通主管部门,因此要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创新等途径,激发基层交通部门和每个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全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构建交通运输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严峻的资源约束要求交通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因此,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交通运输的增长方式,要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贯穿到交通发展的各个环节。

三、当前制约构建和谐交通的主要因素泉港作为石化新城,当前正进入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各行各业发展势头强劲。对于这一发展关键阶段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两个:既是关键发展期,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交通行业面临的形势也是如此。目前我区交通行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公路建设整体推进,四横三纵公路和新城区干道网络通达顺畅;码头建设掀起热潮,已建成10万吨石油专用码头和5万吨沙格码头,在建的有:10万吨泰山石化码头、5万吨海洋聚笨乙烯码头、5万吨煤码头、3万吨省石化码头、福讯码头、宏基沥青码头、5万吨集装箱码头、万吨港务码头、富源石化码头等港口物流体系初具规模(区政府政务督查件);基础配套日趋完善,各类生产要素不断聚集;公路水路发展快速,农村客运网络基本形成;交通行业改革不断推进,运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市场秩序竞争有序,行业管理水平规范创新。

但是,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交通基础设施还不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公路主骨架网络建设和农村公路建设任务还十分繁重,交通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还没有真正打破;二是交通建设和养护资金缺口很大,支持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的有关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真正落到实处;三是交通行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现处于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凸现期,不稳定因素较多;四是道路运输落后于公路建设,对道路运输投入力度不足,运输市场运力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物流业和现代化运输装备发展滞后;五是交通发展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过去的许多老观念、老经验、老方法、老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改革滞后于发展,交通发展比较快,体制改革比较滞后;六是路政、运政、稽征执法门类也存在多家上路、政出多门,力量分散、执法成本高等问题;七是行业管理水平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离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差距,交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还缺乏成熟的经验;八是交通安全管理,特别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和公路码头施工安全还有待加强,安全基础性工作薄弱,行业监管力量不足,安全事故隐患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对这些问题我们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深入进行思考,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四、构建和谐交通,服务区域经济的思路

交通的发展,只有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避免盲目性。构建和谐交通,就必须立足于泉港区域实际,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顺应经济社会和交通自身发展的需求。随着泉港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特别是福建炼油化工一体化工程的动工,工贸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人口数量的增加,大开发大建设的深入,交通需求将持续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增长,交通发展面临多重的压力和全新的挑战。因此,新时期构建和谐交通要增强主动性、预见性、前瞻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服务大局,持续发展。

(一)加快发展步伐,为构建和谐交通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交通发展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生产力滞后的矛盾。要解决交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加快发展。加快交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行保障,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交通部门必须充分利用当前的各种有利条件,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不断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组织保障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构建和谐交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抓好环境建设,为构建和谐交通营造良好氛围。

构建和谐交通,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区委、政府已经提出要坚持用硬措施优化软环境,坚持不懈地抓好法制环境、信用环境、服务环境。加快发展交通也要从改善内外环境入手,把环境建设贯穿于交通发展的始终。

一是积极抓好交通内部环境建设。首先要优化服务环境。交通管理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加快职能转变步伐,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带头遵纪守法,带头重诺守信。其次要整顿市场环境。要狠抓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围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市场秩序的目标,着力整顿农村道路客运市场、货运市场、驾驶员培训市场、机动车维修市场、出租车市场秩序,努力提高行业管理水平。第三,要根据泉港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石化产品配送和水路运输市场,泉港作为全国四大石化基地之一,有着世界少有的天然良港,交通部门同样要盯住“石化”和“港口”经济这两大品牌,积极引导企业加快石化物流配送和海洋运输市场的构建,扎实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运输市场功能,服务泉港区大开发大建设的需要。第四,要营造安定环境。要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强化安全管理。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和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探索和创新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切实落实交通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同时,要抓好交通改革中各种矛盾的处理消化,争取相关部门的配合,做好原交通企业职工息访工作,积极稳妥处理好征地拆迁与建设发展的矛盾。第五,要创造发展环境。要加强运输结构调整,规范市场管理,拓展市场空间,切实加强运输保障;积极培育运输市场,构建水陆运输网络、提升运输保障能力。

二是努力营造交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交通行业点多、线长、面广,面对泉港难得的发展机遇,要深化对交通发展的认识,重视发展交通,树立“加快发展,离不开交通”、“加快发展,必须交通先行”、“支持交通就是支持经济发展”的观念,从全区经济和

社会发展大局出发,为构建和谐交通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三)深化交通改革,为构建和谐交通注入强大活力。

目前交通发展中存在的许多不和谐现象,究其根源很大成分在于体制的存在。构建和谐交通,我们必须在处理好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企业可承受程度之间关系的前提下,有重点、有步骤地深化交通企业经营体制、交通管理体制、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公路养护体制改革、交通企业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逐步理顺各级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经营主体的责、权、利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增强交通行业的发展后劲。

(四)加强队伍建设,为构建和谐交通提供组织保障。

交通行政执法队伍担负着交通行业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维护交通运输、建设市场秩序的重任。要在交通行政执法队伍中大力开展“四项教育”活动,即:“四个认识”的理想信念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法制教育;“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全面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责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对造成错案或有执法过错的执法人员要追究责任。要强化执法监督,重点是完善内部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搞好执法公示和行政复议。通过思想教育、严格管理和加强监督,建设一支具有促进交通改革和发展的理想信念,具有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思想道德,具有依法行政、文明管理的业务技能,具有廉洁、务实、高效的纪律作风的交通执法队伍。

(五)加强反腐倡廉,为构建和谐交通提供政治保证。

和谐交通要求公平共享。目前,老百姓对不公平意见最大的是非法致富、行政垄断和干部腐败这三大问题。交通部门要认真贯彻好《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加快构建具有交通特色的惩防腐败体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注重制度建设,强化约束机制;加强权力监督,推进政务公开、党务公开、阳光操作;加大惩处力度,保持高压态势,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全面落实。

(六)推进依法行政,为构建和谐交通提供法制保障。

交通行业担负的交通行政管理工作社会性强,管理对象复杂,交通行政许可涉及面广,能否依法、公开、公正、公平地实施交通行政许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此,交通部门要增强法制观念,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行政许可法》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精神为契机,规范交通行政许可程序,建立健全监督检查责任追究制度,努力推进交通依法行政,及时纠正和查处交通行政许可实施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维护交通行政许可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交通从业者依法从事公路、水路运输,创建和谐、法制、负责任的政府部门和行业。

(七)丰富交通文化,为构建和谐交通增添精神动力。

交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要树立以人为本、质量为先、服务至上的行业价值观,形成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创新进取、团结协作、廉洁自律的行业精神,为构建和谐交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当前,要以积极投身全区党员干部学习活动为重点,按照学习要求,丰富交通文化内涵,融合和形成行业文化,树立“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人本需求,体现人文关怀,塑造良好的行业形象,推动交通行业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八)倡导节约环保,为构建和谐交通消除不利影响。

进入泉港新的发展阶段,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交通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在交通规划、设计、施工、养护、运管、路政、服务等各个管理环节,要牢固树立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既要加快交通建设的整体进程,又要加强环境资源保护。当前,在泉港交通项目建设中,要侧重于考虑基础设施的功能性和实效性,以最少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搞好交通建设,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与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尤其在公路建设的前期工作中,要注重节约土地,少占耕地,合理选线,优化设计;在公路建设的施工中要强化环保监控工作,做到既融入泉港滨海风光、人文景观等要素,又增加科技含量和环保投入,提高建设水平;对公路建设中废弃的旧路要尽可能造地复垦,不能复垦的尽量绿化,避免闲置浪费。这样,就可以使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在泉港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获得和谐统一,避免人为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篇(3)

近年来,__供销社按照全国总社"新网工程"和自治区供销社"四大体系"建设要求,紧贴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为农服务方向,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推动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先后投融资945万元,新建改造经营网点13713m2,社有企业3家,农资配送中心1家,乡级连锁加盟店12家,村级农家店35家,行业协会3家,专业合作社6家。20__年实现商品销售2300万元、农资销量3.2万吨、农产品销量0.6万吨,分别占全县社会总量31%、87%和11%,已成为推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__供销社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主要做法

(一)发挥优势,因地制宜,推动农村流通网络建设。以实施"新网工程"为抓手,整合基层供销社现有的流通资源,打造集农村消费购物、农产品购销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一是参与新农村建设改造农村流通网络。按照全县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在乡镇政府驻地,结合小城镇建设,对9家基层供销社,15家综合服务社全面改造。城阳供销社联合乡政府投融资125万元改造供销社大院,建成占地6958m2的农贸市场,引进24家工商户开展农产品购销、日用消费品经营,供销社用资产收益建成营业及办公设施400m2,改变了城阳有街无市的现状。小岔综合服务社对原有门店进行拆除,联合13家业主投资53.1万元,建成22间营业房960m2,进行农产品收购加工、日用消费品经营,改造的基层社网点已成为新农村流通网络建设的亮点工程。

二是整合网络资源改造农村流通网络。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多方筹资16万元,对基础好、辐射功能强的王洼、新集供销社,建成区域性中心社。对基础和效益较差,但有一定潜力的李寨、石岔、交岔等5个供销社,改造成综合服务社。坚持因势利导、广泛联合的原则,引导农民经纪人和供销社职工按照股份合作制原则自愿联合、自筹资金120万元,兴建古城、新集农资批发市场,采取连锁配送、"市场+协会"等方式,规范了农资市场秩序,农民买上了放心肥,年销量1.1万吨,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基层社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结合"新网工程"建设改造农村流通网络。认真实施"新网工程",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按照"国家补一点、县社挤一点、基层社筹一点"的筹资原则,先后筹资35万元,在红河、王洼等12乡镇发展农资连锁加盟店12个,还对石岔、沟口等35个村的"夫妻店"、"代销店"进行统一标准改造,农家店覆盖了全县29%行政村和100%乡镇。为增强为农服务功能,红河、孟塬等供销社利用库房、院落等经营设施,引进河北客商建成2个面粉加工厂和1个饲草加工厂,年购销1.7万吨,助农增收120万元,使基层社网络为服务农民所用。

(二)勇挑重担,主动作为,推动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创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开通信息网络,搭建农产品现代流通平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是创办行业协会,搭建助农增收平台。充分发挥供销社资产、人才、网络等优势,联合农民经纪人和民间农产品营销组织,发起成立__县农民经纪人协会和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发展社员2963户,带动农户1万户,占全县农民总户数23%,覆盖种植、养殖、农产品运销等行业,引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开拓农产品营销市场,搭建现代化流通平台。近三年来,累计帮助农民推销农产品2.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988万元。同时,积极推动行业协会上下衔接,千方百计自筹资金3.2万元,联合自治区农民经纪人协会邀请专家和科技人员举办农民经纪人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知识培训班3期,培训农民经纪人及农民362人,提高了农民经纪人的综合素质。

二是成立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挥供销社的优势,围绕马铃薯蔬菜、紫花苜蓿、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开发,牵头兴办农民合作组织9个,成为政府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力抓手。王洼供销社围绕马铃薯产业发展,联合23名农民经纪人,50家种植、贩运大户,组建王洼马铃薯购销合作社,带动大量马铃薯外销,使马铃薯售价较上年增加0.12元/公斤,亩均增收100元以上。红河辣椒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引导入社农户由42户发展到830多户,辣椒种植面积由80亩发展到6000多亩,入社农户人均纯收入106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6%,被全国总社评为示范专业合作社。坚持"由供销社推动,农村能人带头,群众自愿参与"原则,支持农民经纪人韩万里牵头联合农民社员46户成立的城阳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药材800多亩,年固定推销地产中药材200多吨。杨坪中药材协会以新产品试种推广为工作重点,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被确定为乡土人才"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__养鸡专业合作社以当地特色土鸡为主,实施规模化养殖,已纳入总社"千社千品"工程项目。

三是借助信息网络,开拓农产品流通渠道。为了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争取自治区供销社支持,20__年创办了__农产品信息网站。网站开通以来,免费给农民提供1500多条有价值信息,收 到了很好的促购促销作用。20__年红河乡共种植辣椒、西瓜等8000多亩,总产2.5万吨,县农副产品信息网站辣椒销售信息,让辣椒等蔬菜抢得商机,销售形势全线走红,全乡80%的种植户借助网络做"买卖",网上交易额达到50%。辣椒销售旺季,通过农副产品交易网售出辣椒9700吨,占总产量的75%,实现销售收入575万元,助农增收40万元,推动辣椒产业健康发展,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

(三)突出重点,做强主业,推动农资流通网络建设。坚持以现代营销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按照"上联龙头保资源,中联系统建网络,下联农民保供应"的营销思路,充分发挥优质产品、龙头企业和销售网点的作用,加快推进农资网络体系建设。

一是依托优质产品扩大市场。发挥裕丰公司龙头带动作用,做实总总经销,先后与汉中化工、杨凌肥业、中农金合、铜凌二铵等生产厂家达成产品区域总经销总,依托化肥产品的质量、价格优势,优先发展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农资营销体系,提高了市场竟争力,扩大了市场份额,目前已辐射到西吉、隆德、甘肃镇原、环县、庄浪、静宁等地,形成了区域性农资商品集散市场。20__年销售农资3.2万吨,农膜370吨,总价值2750万元,市场占有率达到87%,发挥了供销社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

二是依托龙头企业整合资源。随着农资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县农资公司受历史形成的政策性亏损挂帐等历史包袱和机制不活的制约,经营业务逐步萎缩。我们及时采取"搁置旧的、发展新的"措施,组建了县社控股、职工参股的裕丰农资有限责任公司。新公司轻装上阵,围绕农资主营业务,以现代营销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从整合系统经营网络入手,兼并、重组2家社有企业和4家基层社,大力发展连锁配送,扩大辐射半径,在网络内通过电话、传真、计算机信息体系开展预约订购,推动了连锁配送,及时把化肥、农药等物资送到村到户,服务到田间地头,让经营者和农民都得到了实惠。20__年裕丰农资公司实现销售1.8万吨,市场份额占到48%,已发展成为有一定影响力和市场控制力的龙头企业。

三是依托销售网点保障供应。抓住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县机遇,以县城建有配送中心,乡镇有连锁店,村有加盟店为目标,按照"整合、规范、延伸、提高",以裕丰公司为配送中心,改造建设乡级农家店12个,村级农家店36个,经区商务厅等单位验收合格率为100%。同时,实施化肥、农药、种子等重要农资商品的"放心"工程,坚持"一批一检"、"一品一检"和"先检后销"的管理制度,着力做到"四个到位"(质量管理、价格执行、技术指导、优质服务到位)和"六统一"管理模式(统一标识、进货、配送、价格、管理、服务),杜绝了坑农害农现象发生,保证了农资消费安全。

(四)党委政府支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近年来,__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支持供销社发展,认为供销社根基在农村,主战场在农村,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农业和农民,重视、加强供销社就是让农业、农村、农民得利受益。

一是在政策上,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彭党办发[20__]143号)、《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施意见》(彭党发[20__]31号)、《关于加强全县农业生产资料经营管理的实施意见》(彭党办发[20__]10号)、《__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规划》(彭政发[20__]21号)等配套扶持政策。

二是在项目资金上,鼓励支持供销社参与地膜种植推广等高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每年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旺季,都要调度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供销社调运物资,并争取固原市商务局把__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交给供销社负责实施,扶持供销社发展连锁超市、农家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作用。

二、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这项真正让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的建设新农村战略工程,经过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由于__地处宁南山区,交通条件相对不便、人口居住分散,农村市场体系基础设施薄弱,流通网络不健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流通网点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深入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网点建设、人员培训、检查指导等经费投入不足;二是县级农资、日用品配送中心流动资金及建设改造资金短缺,配送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三是将供销社"农资进村"、"农产品进城"等连接产销、双向流通的网络建设纳入政府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项目相关配套政策缺失。四是要认真落实自治区政府将县级供销社经费纳入同级财政的有关规定。五是对供销合作社历史形成的政策性亏损挂帐等等历史包袱,要研究对策,妥善处理。

三、推动农村网络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供销社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也是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组织形式,对于做好农村现代流通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党委政府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加大扶持力度,努力为供销社参与农村现代流通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篇(4)

县级统计局是政府统计的基层单位,是政府统计部门与企业、公民联系的纽带,是采集统计数据的第一线。因此,县级统计信息化是整个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前沿,也是信息建设的关健所在。

1、省、市、县重视统计工作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统计工作的通知》(湘政发[20*]8号和《进一步加强工作意见》(湘政发[20*]8号精神,以及益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益政发[20*]15号),省、市两级政府明确指出要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统计专网建设,实现省、市、县网络线路开通,乡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要逐步实现联网直报。乡镇微机配备经费按省、市、县分级负责的原则负担。县人民政府对统计工作有关要求也进一步明确。

2、统计基层,基础情况

从县统计局看,县统计局在职人员16人,平均年龄42岁,统计师2人,懂统计与计算机复合型人员不超过一半,现有微机13台,笔记本1台,人平0.8台,针式打印机3台,激光打印机1台,局内全部联接Internet网。

从乡镇看,全县12个乡镇,统计人员暂为经管系统编制,县政府、编委正就统计人员定编定员问题进行研讨中,就乡镇微机配备事情,经费由省、市、县按3千、2千、2千比例已经到位,对乡镇统计站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已进行政府采购中,5月底可以全部配备到基层。

从企业事业部门看,向统计局有报表报送任务的单位317家,其中规模企业41家,商业37家,房地产建筑22家,服务业17家,县部门95%都拥有电脑,八成接入宽带,统计人员基本由财务室或办公室兼,持有统计上岗证不足20%,企业单位统计人员由会计兼,电脑接宽带情况只有90%,但统计上岗证持有约有30%。

从信息化交换信息情况看,县对市基本实行电子化办公,通过市级内网“FTP”进行数据传输,企业部门中除规模工业企业德盛纺织、*纺织、汇源麻业、湖南拓普进行联网直报外,其他均进行电话、传真、报表等纸介进行传输。县统计局对县域经济数据及主要经济指标主要通过统计年鉴、*经济数据月度卡、*调研分析向外传送,在20*年底,县统计局建立了*统计信息网,县局的有关工作及统计数据在网站上向外公布。

二、制约统计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因素

1、信息化意识不强

有不少的干部与公众对统计信息化建设认识不清,部分单位领导对统计信息产生、传递、服务、作用认识模糊,对计算机使用仅停留在文件打印上,认为信息化是高新技术,还不知如何着手来抓信息化,利用信息资源来提高工作效率。

2、资金投入有限

统计部门的本身业务经费就有限,如果从有限经费中挤的话,也是非常少的,所以在设备更新、网络升级、网站更新上都难以跟上社会发展。

3、统计软件更新较快

现在县级在处理统计数据使用SARP系统,有的使用的FOXPOE系统,一套表制度的EPRAS,普查版本的APRAS,再到抽样调查各类新程序,县统计局的统计专业人员使用起来尚需摸索中求发展,更别谈乡镇、部门、事业单位了。在对报表单位布置工作时,月季、年报基本上是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汇总,统计软件的快速更新使得报表单位也有些应接不暇。

4、统计信息网管理落后

*统计信息网还处于起步阶段,内容少、更新慢、数据少、统计分析、调研报告少、版面也不美观,点击率十分低,网站还不能很好的发挥它的对外宣传,公布的作用。

5、专业人员缺乏

县统计人员年龄结构上看40岁以下有5人,特别是懂统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少。懂计算机的人员也只是停留在简单操作计算机、录入、汇总操作上,而网络技术的方面几乎空白,精通业务与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直接关系到统计网终化建设成败。

三、统计信息化建设与对策

对于我县统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应立足实际,充分挖掘有利条件,实行扬长避短,分步实施的策略,逐步加大统计信息化建设力度。

1、要以省、市、县《关于切实加强统计工作通知》文件出台为契机,大力宣传统计信息建设的重要意义

利用好各种宣传工具,特别是*统计信息网普及统计信息化知识,宣传统计信息化建设重要意义,让公众了解统计信息化工作,支持统计信息化工作,参与到统计信息化工作来。

2、办好*统计信息网,构建互动开发的信息平台

统计信息网是统计信息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是发挥统计服务功能,展示统计工作成果的阵地和窗品,在丰富网站内容、美化网站版面的情况下,更好的考虑谁在观看我们的网站?用户需要了解哪些统计内容,可以尝试建立一种开放式服务格局,为社会公众提供网上服务。发掘和捕捉企业、部门和公众需求,推动统计业务的发展,另外还可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沟通,实现信息共享。

3、大力度进行统计信息化硬件建设

统计局的电脑设备是最多、最好的,因为计算机就是工作人员的工具,报表录入计算汇总都离不开,只有有了先进设备,先进系统,工作效率才能提上去,才能让统计工作者既“勤奋”又“聪明”地工作。

4、加强统计人员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水平

信息化建设,人是关健,有了设备和系统,还需要操作员,要利用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培训班,对在职工作者进行充电,针对网终技术空白,更要找时间找机会让操作者学习掌握计算机应用较深层次的知识。通过开展人才培养活动,造就一批精英统计员,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熟悉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篇(5)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身体上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这就是说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表现为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良好的机能状态,亦即生理和心理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能充分发挥心理对机体和环境因素的调节功能,保持与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的效能状态和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二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的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

在人们的心目中,警察应该个个都是钢铁硬汉。其实,警察和普通人一样,也会出现挫折感、心理障碍或心理危机。就高速交警而言,他们肩负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职责,承担着高速公路的治安管理、秩序管理、事故处理等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高应激工作任务。他们已经成为一个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

二、高速交警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工作压力大,心情焦虑、烦躁。近几年,我国交通事业发展迅速,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遍布各地。警力不足造成了许多高速交警一个人要身兼数职,承担多项工作任务,使得工作的压力过大。他们经常感到心烦意乱,没有自己的空间,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例如,高速交警在执勤、执法过程中当事人不配合,甚至漫骂、撕打。事情过后反诬告执法民警,单位领导不理解,甚至对民警的执法情况持怀疑态度,由此产生情绪波动而出现失眠、食欲不好、心情低落、焦虑等心理问题。

(二)、在家庭生活中角色的失调导致一系列的家庭问题,家庭压力大。因为高速交警长期与家人聚少离多,易产生角色间失调。社会赋予的高速交通警察这一角色与家庭中父亲(或母亲)、丈夫(或妻子)、儿子(或女儿)的角色产生了冲突,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家庭问题。民警长年累月在外地出差,加上工作岗位轮换调动频繁,与家人两地分居,缺乏交流和沟通,对家庭照顾少,容易出现感情纠纷,产生家庭矛盾。事业与家庭,亲情与责任,警察正是在这种情感的交织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对民警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心理变得脆弱悲观,甚至颓废懈怠。

(三)、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与周围朋友、同事交往感到困难,敏感多疑。由于高速交警的工作生活都在一起,正因为这一点往往他们容易把因工作产生的情绪带到日常生活中,或者把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情绪带入工作中。这样交叉反复影响,又缺乏适时调适情绪的空间与途径,就使得原本复杂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难以处理。例如,许多涉世之初的民警,不适应新环境,觉得与周围同事格格不入,内心感到空虚、无助,不知如何是好。自己焦虑不安的情绪处理不好,导致与同事、朋友关系紧张。

(四)、倦怠、抑郁、郁闷。长期处在高压高危,繁忙枯燥的工作环境中,高速交警极易产生产生抑郁、郁闷的心理问题。对生活、工作既没兴趣也没目标,每天忙忙碌碌,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该怎么调节,以至于看到他人有条不紊地工作,时间长了自己变得悲观起来,对前途失去信心。

三、高速交警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职业的特殊性

高速公路高效率、快节奏的特点决定了高速交警工作的超负荷。首先,作为工作时间不定的职业之一,他们工作时间长,需要24小时地维护高速公路安全和畅通地运转。工作和休息的时间没有界限,不论白天黑夜和天气情况,经常得加班加点,生活无规律。处理交通事故又时刻处在危险地带。其次,高速交警的心理压力还源于这一行业工作情境的特殊性及不可回避性所带来的孤独。他们长期工作在高速公路上,生活在偏僻的高速公路边,单一枯燥,与家人聚少离多。所以他们比一般人更容易产生疲劳、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

(二)、身体健康因素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理情绪与高血压病的非常密切,高速交警作为社会中一个较特殊的群体,经常承受着常人没有的职业压力和心理压力,因而易患原发性高血压、肠胃型溃疡病等心因疾病也就不奇怪了。近几年来,各地民警在体检中发现病患呈"三多"现象,即基层领导患病多,业务骨干患病多,一线民警患病多。高速交警目前的身体状况,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三)、社会压力大

除了工作上的压力,高速交警还必须面对公众和舆论的压力。他们必须处于聚光灯下,面对社会、公众的"审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安全的需要"是其中一个层次。高速交警是满足公众安全需要的最佳载体,公众对他们寄予了高度的期望和信任。在公众心目中,他们应该是正义的化身和完美的代名词。而一旦高速警察的某些行为不符合公众的心理需求,甚至个别警察做出违法违纪行为,就极易出现心理学所说的"期望越高,失望也越大"的效应。警察群体中出现一个反面典型,就如同一个重磅炸弹,立即在公众中掀起轩然大波。这种情况无形中对高速交警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四)、待遇与付出不成正比

按照管理学原理,人是"经济理性人",从现实和理性出发,大多数人参加警界工作,首先是把警察作为一种职业,靠取得工资薪水解决生活来源,以保障家庭收入。但在现实中,有些领导者、决策者过分强调"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管理理念,并把这种理念作

为一种行政的强制要求,落实到相应的制度安排,片面强调从严治警,忽视从优待警。高速公路民警也是"经济理性人",一些民警把自己的工作与海关、税务、工商等单位的工作相比,很显然,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都比那些国家机关大,而福利待遇比那些国家机关差。从政治资源方面比较,高速交通民警作为基层民警,在任职定级,晋升方面就更是困难得多。这种现象不同程度地挫伤了民警的积极性,容易造成警察群体普遍的失落心理,严重的甚至会滋生腐败现象。

四、警察心理健康标准

前些时候,"__*心理健康网"将下面7项内容列为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对高速交警而言同样适用,可以通过此7项内容对自身进行一个综合测评。

(一)、没有明显的心理障碍或异常。例如出现昆虫恐怖症的人往往对特定类型的昆虫表现出一种极度的恐惧,显然这是一种心理变态的反应。

(二)、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认识不正确的情形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有过高的评价,而夸大自己的结果是经常遭受失败的;另外一个是过低的评价,结果是缺少前进的动力。

(三)、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情绪的稳定,没有不必要的紧张和莫名的不安感,一般事情不会引起情绪上的波动,在紧急情况下能保持镇定,遇事不慌,能采取紧急措施。

(四)、保持统一的人格。警察应当在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方面与外显的行为相一致。一个人如果内心和外部行为不一致,就会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形成双重人格。

(五)、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同他人交往,并且把人际关系作为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能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和人格,对他人的过错能予以容忍,采取宽容的态度。

(六)、社会化良好。警察应该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理解,掌握所在社会占据优势地位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无法适应社会也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

(七)、自我控制能力较强。在平时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品质进行良好的控制,在一般刺激作用下都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包括控制自己的情绪、面部表情、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在危急情况下能够临危不惧,果断地做出应对。

四、保障心理健康的措施

高速交警作为不同于地方警察的特殊群体,对维护国家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稳定负有重要责任,心理健康是从事警务工作的重要条件,直接影响到警察队伍战斗力的发挥。如果他们的心理出现问题,对公民、对国家都意味着潜在的危机。危害的不仅是个人的机体健康,还包括他的工作对象,进而影响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影响到政府及国家的形象。为此,保障高速交警的心理健康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一)、加强民警心理健康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规范、科学、系统的体系以保障民警心理健康。

1、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以培养公安民警的健康人格为目标,展开民警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设立心理咨询科,培养专、兼职心理辅导员队伍;建立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网站,开通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咨询热线。

2、切实把关心爱护民警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逐步建立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医疗制度,改善民警健康状况。合理安排民警工作时间,进一步认真落实民警休假、体检、轮训、抚恤等制度,防止随意调动警力从事非警力活动,尽可能减轻过度负荷,缓解民警的身心压力。同时提高民警防病意识,增加经常性的健身等活动等。

3、在保证警力充足的同时,将通过心理素质测试纳入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的统一招考中(目前此项工作已经广泛开展)。同时在警察队伍中大力加强宣传心理学常识的力度,让民警对心理问题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增强民警的自我心理保护意识和求助观念。

(二)就民警个人而言,要懂得如何适时地舒缓调试自己的心理状态。

篇(6)

3、基层的装备保障问题较多。基层所配车辆太少,不足以保障正常勤务需要;上级定点的汽车修配厂存在技术差、价格高的问题;必备的通讯器材有的不够用,有的带故障使用;枪支配备不齐,有的刑警责任区中队仅有一只枪,有的所(队)甚至没枪,统一放在刑警大队或治安科,且双人双锁,遇有突发事件,易贻误战机。民警手中无枪,对有些案子为难,不去不行,属不作为违法,去了又有生命危险,遇有暴力案件不能自保。有的民警就曾在执法工作中到处找树叉子或砖头防身,引起群众异议:怎么警察抓人都没有枪?我局也曾发生过嫌疑犯被村民抢走,民警被围打成重伤事件。对枪支的管理和使用要求过严,民警手中无枪,不同程度助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使警察对不法分子的“威慑力”有所下降。各基层单位防弹衣、钢盔、警棍等装备太少,有的单位根本没有,使民警在执行巡逻、缉捕人犯等任务时,人身安全无保障。

4、派出所和刑警责任区中队、“110”工作配合困难,易导致工作被动。“110”在接处治安案件中,由于证据保全不好,使派出所开展后续工作困难。普遍出现好办的或有“油水”的案件自办,不好办的或没“油水”的交派出所或刑警责任区中队,结果出现“扯皮”现象。普遍对巡警意见较大,认为它们的职能作用发挥得不好。

5、现行办案程序不利于案件侦破和深挖,浪费警力。现在的办案情况通常是:派出所摸到线索或抓到人,送刑警责任区中队,刑警责任区中队侦察完再交给预审中队,一个案子要经过几道程序,多个办案人,造成案件侦审没有连续性,线索、证据丢失,反复工作的问题多,不利于案件侦破和深挖工作。

6、非警务活动增加了民警负担,让民警不理解。应该说非警务活动近些年已明显减少,但还时有发生,结果是民警有想法,群众有意见。如订《北方法制报》,每年都给任务,少的一个小派出所订八十份,多的三百多份不等。民警为完成任务只能向管内业户和大单位摊派,其实质是变相“化缘”。订完报还要给送报,结果是增加民警双重负担。群众因不能及时看到报而又有意见,拨打12345电话反映情况。再如安装楼梯安全灯、建自行车棚、修停车场等让民警感到困惑。

7、民警家庭不和睦和子女管教困难,分散了民警的工作精力。应该说大部分民警家属能支持理解民警的工作,但由于民警长时间不能回家,家庭负担落到家属一人身上而引发夫妻感情不好、相互误解、子女管教困难、学业上不去的矛盾也是很突出的,甚至有的还闹离婚,增加了民警精神压力。

8、民警家庭经济生活不乐观。一方面因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在一线,加上各方面压力较大等因素,引发民警身体患病较多,而医疗费却没有保障,基本自付。另一方面由于民警工作中经济支出较多,工资不能如数拿回家,造成有的家属误解,认为民警有“隐性支出”而产生矛盾。再者是民警家属下岗无工作的较多,有的一个派出所就有

六、七个下岗家属,占全所民警的40%左右。总的看,民警家庭经济拮据压力较大。

篇(7)

1. 部分市县两级政府对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经费投入大,办学条件改善显著。随着新课程实验工作的不断深入,部分市(州)和县(区)政府高度重视高中教育发展,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为高中课改提供条件保障。如,金昌市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在基础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很大, 6所高中累计投入740万元建成26个通用技术实践室及配套功能室,学校硬件条件在省内堪称一流。白银市近三年对全市普通高中投入4.20亿元,其中培训经费多达3200万元,通用技术实践室建设经费多达1800万元(共建44间实践室),学科基地建设经费多达110万元。会宁县为五所高中学校基础建设投入贷款2500万元,政府贴息;每年所需的100万元培训经费采取分级负担办法,由县教育局筹措35万元,县财政解决30万元,学校自筹35万元。

庆阳市财政每年列支课改专项经费100万元,在教育附加费中安排教师培训经费200万元,2012年增加为500万元。天水市将高中基础设施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从土地出让金、城市教育附加费和地方教育附加费中安排专项经费5.06亿元。临夏州政府从2013年开始,连续三年设立400万元的普通高中专项资金,用于改善高中学校教育信息化、实验室、通用技术实践室、图书馆、阅览室等方面的办学条件;全州8县(市)每年拿出7000多万元财政资金,承担37966名普通高中学生的学杂费和课本费,标志着临夏州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了普通高中教育全免费。

2. 创新课改推进机制,有效促进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三年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实践证明,课改推进机制是促进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助推剂。一些市(州)因地制宜地建立起各具特色的课改推进机制,有效促进了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

如,天水市建立了跟进调研指导工作机制和督导评估机制,搭建了教师交流学习、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新课程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三大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的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白银市建立了跟进调研机制和分级督查与指导机制,建立了14个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围绕新课程实验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设立专项课题进行研究,破解高中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陇南市整合全市的学科教学资源,组建了14个市级“学科中心教研组”,引领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指导教师解决教学问题。平凉市启动了教育信息化“一台三库”建设项目,初步建成平凉市教育信息网络平台、名教师库、名校长库、优质教育资源库,形成了集资源共享、校际间交流、多媒体教学和电子阅览为一体的教育信息化新格局。

3. 积极创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各具特色。新课程实施以来,各地各校都围绕课改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进行了创建高效课堂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定西市安定区教研室研发了“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被《甘肃教育》“贯彻规划纲要・陇原行”栏目做了宣传报道,并被北京师范大学确定为“百千万”全国高效课堂教学区域改革联盟实验基地。庆阳市陇东中学创立了“学问思辨行”五字教学模式,总结出了《学科最优化教学方案》。平凉一中探索出了“三维四主五环节”教学模式,突出“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练为主线”,分“导、探、讲、练、结”五个环节。金昌市推广了一批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金川公司一中形成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释疑-内化反馈”要素为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金昌市二中积极推行“三步六环节” 教学模式等。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已实现常态化并日趋规范。(1)社会实践和社区劳动。平凉市静宁县成纪中学、甘沟中学、仁大中学利用当地特产红富士苹果的品牌效应,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充分体验果农的酸甜苦辣;界石铺中学充分利用界石铺纪念馆坚持开展“重走路――负重徒步25公里”实践活动三年,砥砺了学生的意志和品质。

张掖二中开展主题突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高一的学生学会包饺子,高二的学生学会做四菜一汤。并且每月都有活动主题,如8 月份组织学生参加军训,9 月份激情穿越湿地,10 月份走进火电厂,11月份参观市气象局,12 月份举行消防安全演练,1 月份“元旦环城越野赛”, 3 月份义务植树活动,4 月份缅怀革命先烈清明节扫墓,5 月份走进“张掖绿洲现代农业示范区”,6 月份参观河西制药厂等。

(2)研究性学习。天水一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搞得扎实深入。全校高一年级进行社会调查,高二年级进行项目设计。在活动的计划、实施、总结等环节,按照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的要求,一步步落实到位,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明显提高。在2012年5月举行的全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场观摩研讨会上,天水一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兰州一中不仅确保研究性学习的时间,使研究性学习有计划、有安排、有步骤地开展,而且每年注重评选优秀课题、编印优秀论文集,推荐优秀成果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截至目前已编辑优秀成果集18本。

5. 校本课程实施有了新起色。西北师大附中借助样本校专项课题研究,加强校本课程开发。高一年级开出的有《新闻采访与写作》《歌曲欣赏》《英语阅读技巧训练》《数学文化》《身边的经济学》《中国边疆史》和《丝路文化长廊》等,高二年级开出的有《艺术与幸福人生》《英文歌曲赏析》《20世纪以来重大战争探讨》《中学生领导力开发》和《IREX项目》等。

渭源县各学校将县上开发的《渭水源》《渭源史话》《渭源花儿集》《渭源民间故事集》等一批反映渭源历史文化的读本引入校内,并安排教师开设选修课,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

陇西二中高一年级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开设校本课程,学生依据所选课程走班听课学习。目前开设的校本课程有《魅力无穷的数学,引人入胜的课堂》《社交礼仪》《宝石鉴定》等25门。

酒钢三中目前已开发出了《中学数学史概要》《雅思写作教程》《天文科普教程》《话剧创作》《风力发电基础知识简介》《模拟法庭》《嘉峪关历史》《舞蹈鉴赏与表演》等25个门类的校本课程,且大部分课程已进入教学实施阶段。

酒泉中学先后开发了《逻辑与语文学习》《初高中数学衔接》《EN Word(En天地)》《趣味经济学》《酒泉中学古建筑研究》《化学趣味实验》《健美操》等10种校本课程。在课程实施上,采取学校引导和学生自愿相结合的原则,每周安排2课时,走班制教学。

临夏、甘南两州努力挖掘民族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彰显地域特色。临夏州广河二中,利用当地著名的茶叶和皮货商业的特点,开发了《学做茶商――茶文化与茶业营销》《牛羊养殖育肥技术》等课程;甘南州夏河中学在对学生需求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开发了《初高中衔接知识选修》《史观素养和方法训练》和《民族体育游戏》等课程。

6. 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有了较大突破。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受到师资、场地、设备等诸多条件限制,是新课程实验的一个难点。经过三年的推进,我省的通用技术课程实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许多学校建成了1~2间通用技术实践室,通用技术教学实践环节逐步得到保障。持续三年的省级通用技术教师专项培训,使各校通用技术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得到了稳步提高。

如,金昌市的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已经实现了常态化。主要表现为教学设施设备建设到位,师资配置到位,课程评价到位。

白银市政府统筹规划、财政投入,为全市各普通高中建成通用技术实践室。白银实验中学和会宁三中通用技术课程学生参与度较高,学生作品内容丰富、技术含量高;白银市第九中学不仅建有必修实践室,还建有模拟汽车驾驶、陶艺等选修课实践室,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学生选课的空间较大。

7. 校本教研制度日趋完善,以研促教的实效日益凸显。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各地各校都非常重视校本教研。

兰州一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研文化,探索出了落实校本教研的十种途径:专题调研(如学情调研、考风考纪调研、学习方法调研、心理健康调研等)、校本教师培训、集体备课、学校公开课与展示课、课题研究、专题研讨会(高考研讨会、德育研讨会)、教研沙龙、对外交流学习、研读教育教学资料和课程资源建设。

兰大附中构建了“学习、对话、反思、培训”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培养魅力型、智慧型教师,通过开展“荣誉职级体系”评价工作,打造学习型、学术型团队,为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临夏州以“五课教研”活动(即设计一堂课、说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评析一堂课、反思一堂课)为抓手,打造高效课堂。“五课教研”在全州开展得有声势、有影响、有成效。

8. 特色化办学初显端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普通高中要多样化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特色建设开始受到学校关注,部分学校已彰显办学特色。

嘉峪关市一中的脑科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奥林匹克体育教育已形成了学校特色。嘉峪关市二中开办的播音与主持艺考特长班和舞蹈特长班也形成了特色。

西北师大附中抢抓机遇,创新求变,注重课外拓展延伸,通过丰富多样的学生社团活动,实现多元化办学、特色化办学、国际化办学,促成学生能力提升和个性发展。

张掖实验中学分音乐、体育和美术三个类别,从课程性质、内容模块、课时保障和教学实施四个维度,设计了特长生课程体系,建立了特长生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彰显艺体办学特色。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1. 对新课程实验的认识还不到位。有的市(州)、县(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及重大战略意义认识还不到位,重视不够,政策支持和保障不到位,专项经费投入不足,推进机制缺乏或不完善。市(州)之间、县(区)之间、校际之间课改的推进不平衡,与课改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2. 普通高中教师缺编严重。如,陇南市普通高中教师缺编900多人,特别是音乐、美术、通用技术等课程专任教师严重不足。张掖市普通高中教师缺编414人,数学、物理、地理、音乐、通用技术等学科缺额尤为严重。全省艺术、技术类课程专任教师普遍不足,如敦煌中学近4000名学生,目前仅有1名正式编制的音乐教师,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3. 中青年教师晋职晋岗困难。调研发现,一些市(州)高中教师职称积压现象较为严重,有的学校教师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中青年教师工作积极性受挫。一些教师已获专业任职资格多年,因学校岗位设置有限而处于待聘状态。如,陇西县教师编制数小于实际在岗人数,目前全县60多人具有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但未被聘用。

4. 校长课程意识不强。有些学校主要领导课程意识不强,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的认识还不到位,对课程体系还不熟悉,课程执行能力偏弱。有的学校应试教育的倾向比较严重,认为实施新课程会影响高考升学率,只开高考科目,不开非高考科目,偏离课改的方向,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5. 课堂教学的低效问题还比较突出。从听课中发现,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不够,三维课程目标落实不够,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学校和教师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内涵认识肤浅,形式化现象较为严重,教学效果不佳;一些教师不能基于课程标准教学,对新教材文本的研读不够深入,就教材而教教材,仅凭个人经验进行教学,课堂教学质量不高。

学生问卷显示,他们认为现有的课程体系对于提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有帮助的比例不高,总体平均为5.75%,厅直学校、兰州、甘南分别达到了19.0%、13.5%、11%。学生对新课程兴趣一般和不感兴趣的比例平均为34.28%,其中厅直学校(61.1%)、陇南(55.1%)、兰州市(51.7%)。

6. 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仍未常态化。调研发现,一些学校的通用技术实践室和教学设备还没有配齐,通用技术专任教师普遍缺乏,课程难以正常开设。如,平凉市7个县(区)、32所普通高中学校中,建成通用技术实践室并投入教学使用的仅有平凉一中和灵台一中,其余高中学校均未建成通用技术实践室。有的学校虽然建有通用技术实践室,但束之高阁,未能利用。

7. 综合素质评价和学分管理工作变形走样。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分管理的功能认识不到位,实施方案空洞,脱离学校实际,实施细则缺乏操作性。有的学校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中涉及的观测点过多过繁,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有些学校存在综合素质评价和学分管理过程虚化和形式化现象,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分管理的功能未能真正发挥。

学生问卷显示,成长记录袋对学生发展作用很小的比例平均为15.7%,其中兰州市和厅直学校的比例分别高达48%和42.6%。

8. 校本课程开发不科学,实施不规范。部分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概念认识模糊,目标任务不明确,校本课程方案不科学、不规范。有的学校误认为开发校本课程就是编写教材,编写了许多门类的教材文本,但内容、体系随意性较大,质量不高。有些学校只注重开发所谓的校本教材,并未有效实施。

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流于形式。有些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功能认识不到位,存在形式化和简单化现象。对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和引领,学生的课题研究流于形式,研究过程缺乏监管。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环节随意性较大,把社区服务简单等同于打扫街道等公益劳动,而社会实践由于受安全因素的影响难以走出校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不到社会的支持,课程开设需要的基地、设施等条件得不到保障,社会资源得不到共享共用。

10. 专业支持和教研力量不足。有的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研工作认识不到位,对教研机构和队伍建设不重视,绝大多数市(州)、县(区)教研部门缺乏编制,有的编制被挪用,教研员配置学科不全,数量不足,力量比较薄弱,教研机制不够完善,教研活动质量不高,教师发展缺乏专业引领和指导,学校在课改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11.普通高中学杂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收费标准太低。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普遍反映,随着物价的持续上涨,高中办学与考试成本大幅增加,各省陆续调整了学杂费、高中招生与学业水平考试的收费标准,而我省仍沿用十几年前核定的收费标准,脱离实际,严重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正常的考务工作。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3年来,省上一直没有出台调整收费的政策和标准,各地仍执行《关于调整初、高中毕业会考考试费收费标准的通知》(甘教委〔1995〕28号)规定的“高中毕业会考每生每科收取考试费5元,考查科目每生每科收取考试费1.5元”,且收费名称仍是“高中会考考试费”,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名称不符,性质相异,成本脱节,严重影响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的正常实施。

五、对策与建议

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深入推进。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重要意义及其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认识,结合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2010年3号文件,坚定信念,加强领导,落实保障,完善机制,把深化高中课改作为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把发展高中教育作为衡量当地政府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标志。要加大投入,特别是要将通用技术实践室、音体美专用场地或教室的建设,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及财政预算,力争在两三年内达到新课程实验的要求。建立课改推进长效机制,加大督导检查力度,规范办学行为,提高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的水平,推动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普通高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高中课改与高考之间的关系,纠正“课改影响高考”的错误认识,通过深化课改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不断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2. 切实解决教师缺编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省编办和人社部门要按照新课程各学科的需要,尽快解决高中教师缺编和结构不合理问题。

3. 调整学杂费和考试费标准。鉴于近年来我省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建议省政府尽快组织进行普通高中学费标准专项调研,提高我省普通高中学杂费标准,尽快修订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招生考试收费标准,确保全省这两项考试的正常开展。

4.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课程执行力。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重点加强校长的新课程领导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校长对新课程的领导力,促进学校规范、有效地推进新课程。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跟进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标准执行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要注重区域连片教研,创新思路,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引领教师开拓视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各普通高中要加强校本培训,探索和创新校本培训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提高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5. 切实加强教研机构和队伍建设。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教研机构和队伍建设,按照国家课程方案中规定的课程领域和学科门类,配齐、配全、配好教研员。要设立高中课改专项教研经费,确保高中课改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要进一步明确教研部门的职能和任务,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专业支持作用。要创新教研模式,切实解决一线教学中突出的问题,促进高中课改健康、协调发展。

6. 加强统筹协调,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协调,建立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高等学校实现资源共享的机制,协调有关单位、社区,实现社会资源、企业资源向学校开放,为学校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

7. 加强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课程建设的管理、指导与审定,克服课程开发中的随意性,增强科学性、规范性。各学校要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在开好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彰显办学特色。

8. 优化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负担。各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切实转变教学观和评价观,引导和鼓励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避免机械训练,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篇(8)

的信息化建设概况

1.1 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局的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其门户网站和专利数据库两部分。专利数据库现有数据容量3733万条专利,年访问量大概为1000人次。数据库服务器安装必要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数据库系统管理采用专人管理,运维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安图特科技有限公司定期进行巡检。

1.2 创新谷管理中心

创新谷管理中心目前有一门户网站正在建设中,由省科学院云计算中心建设。

1.3 技术市场管理服务中心和山东济南生产力促进中心

技术市场的信息化系统主要是其门户网站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主要负责新闻稿件和收集到的科技成果及大型仪器共享的申报管理工作,同时转发其他网站与科技工作有关的信息。

1.4 科技信息研究所

信息所目前负责着包括济南市科技局门户网站―济南科技信息网在内的多个网站系统和多个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和维护。其中,2010年由局机关组织领导、信息所具体负责建设完成的济南科技信息服务平台针对当时济南市科技局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和需求,整合了原有的科技计划申报系统等7个业务系统,新建了农业科技产业化示范项目管理系统等17个业务系统,增加和扩充了面向企业的对外服务,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使济南市科技局系统的信息资源更加体系化。

目前信息所负责的各个系统都搬迁到省科学院云计算平台。

2 当前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科技局及局属单位网络信息化系统包括多个门户网站和业务系统,由于建设之初没有统一的规划与协调,造成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自为战重复投入。每个单位都建设自己的信息化系统在软硬件投入上出现重复投入、重复开发、重复建设等问题。

(2)各个系统相互隔离无法协同为公众、企业提供全面服务。各自为战建立的系统,无论是网络还是软件都不能实现数据的共享,无法形成有效的合作,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3)技术力量层次不齐。由于各单位对技术力量投入的不同,造成各单位之间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出现差异,有些单位虽然通过托管解决了硬件环境的问题,但出现问题以后还是需要靠自身技术力量解决,一旦结局不好不仅自身工作无法完成,还会影响科技局系统整体形象。

(4)由于系统的分散造成了安全标准的不统一,尤其是有些系统数据库版本较低,程序代码也有漏洞和后门被不断频频攻击,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5)由于每个单位管理方式和计划不同,某些网站内容已久未更新,基本成为“睡眠网站”。

(6)系统软件需要升级换代,即将无法满足业务系统对资源和安全的需求。

3 浅谈解决以上存在问题的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根据目前科技局和局属各单位的情况,建议在此基础上打造济南市“科技云”,利用云计算技术进行济南市科技局信息化平台的规划和整合,解决以上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达到充分利用资源、避免重复投入、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支撑科技局业务工作的目的。

传统信息系统建设方式和云计算方式的对比

传统的信息系统建设方式以各业务部门单独运维或单位信息中心托管两种方式为主,以物理服务器为载体,有如下几个特点:

对于物理资源的需求是线性增长的。用户的业务灵活变化,需求无法预估,随着业务的开展,对计算能力的需求不断增长,导致增加一个应用系统就要新购至少一台服务器并配备相应软件。

独占式使用物理资源。有些业务系统(如计划申报系统)仅在高峰时间段需要占用较多资源,在平时就很少使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用户缺乏系统管理能力。业务系统繁多且难以管理,没有专门的系统运维费用,一般各部门独立运维或者托管在信息中心,软硬件购置和维护都由用户自己来进行。

资源投入有限。业务系统对计算、存储资源的需求量很大,而用户对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设备的投入又比较有限。

云计算作为一种资源聚合的技术手段,具有资源池化、按需租用、动态扩展、快速交付等特点,它可以将地理上分散的IT资源逻辑地集中起来,使用户通过互联网以租用服务的方式使用各类资源,而这些资源对用户来讲都是透明的。对于济南市科技局来说,以云计算方式进行信息化平台建设,具有以下优势:

提高基础设施的共享水平。云计算对基础设施进行统一的配置管理,把计算、存储、网络、软件等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资源池,并能按需扩展、随时可用,使信息系统得到更快速的部署和使用,实现数据和资源的本地共享。从而消除IT资源独立分散造成的资源紧张、资源闲置、资源浪费,避免了系统重复建设、系统平台难以无缝对接的问题,使IT基础设施得到充分利用。

降低信息化建设中的资源投入。云计算采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弹性计算等技术,解放了硬件配置对计算能力的限制。用户只要按需租用看似无限的存储和计算资源,不必再考虑硬件设备的工作能力,更不用关注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日常维护等事宜,对硬件设备等的投入大大减少。

提供统一的运维管理。云计算在技术上采用多级防火墙、虚机网络、灾备等安全设计,服务上具备规范的安全制度,用户既不用担心自己的存储设备损坏导致数据消失,也不用担心病毒木马入侵将数据破坏或窃取等。安全工作交由托管单位来管理,用户可以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服务,增加了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

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利用云计算平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机制,不仅有助于消除“信息孤岛”,促进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持续完善,整体升级信息化水平,更有利于用户之间的通信和协作,促进信息化产业链条的和谐发展,提升业务的创新能力。综合以上对比,建议采用云计算方式建设科技云来满足济南市科技局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科技云主要包括市科技局和各单位的门户网站,以及提供对外服务的公共业务系统,科技信息网作为中心主站点,其他作为子站点,主站与子站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相互独立是指各单位之间分工明确,各自维护自己站点的栏目和内容更新,同时作为主站的管理者市科技局,可以将各单位好的内容引用或推荐到主站,利用市科技局的有利地位予以宣传,扩大影响;另一方面,各局属单位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申请主站的相关资源配合自己的工作,达到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目的。

科技业务集群主要包括市科技局机关各处室的主要业务系统、局属单位的相关业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基于这些系统的查询统计和决策分析等功能。通过业务集群使整个科技局系统的日常工作可以通过内网系统基本完成,一方面可以提高相关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对相关数据的保密要求,符合相关部门对保密和安全工作的规定。

从长远发展来看,通过集群化建设,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可以更好的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资源的优势互补,还能够使科技局及局属各单位充分发挥自己工作上的特长,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建设性建议。

总的来说,科技局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利用自身人才储备,发挥人才优势,积累科技资源,为政府、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4 建设方式

建议依托第三方云计算平台所提供的IT资源,进行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和迁移。公共的云计算平台能够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强大的云计算能力、丰富的IT资源、全面的运维保障和信息安全体系。用户只需要将精力集中到自己的业务上去,而无需要再去过多的考虑系统建设和运维方面的问题。另外,用户只需要按照其使用的资源进行付费,可以节省大量的信息化投入和运维成本。

但是,电子政务有别于普通的信息系统建设,其中一些信息系统不允许在互联网上运行。根据国家电子政务保密管理要求,“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政务内网要严格按照信息系统的要求建设和审批”。

因此,基于公共的云平台进行政务系统建设有两种方式:

(1)完全基于公共云平台的方式。这种方式必须根据国家保密要求,在正确分析系统的要求之后,设计合理的部署架构。对于系统,需要在云平台开辟专门的区域,架设专线接入政务内网或专网,然后政府部门也通过专线接入云平台政务内网。对于门户网站等非系统,则可以直接运行于云平台接入互联网。

(2)部分基于公共云平台的方式。这种方式是指基于云平台与政府部门内部局域网进行政务系统建设,即对于一些非应用,如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信息化平台以及一些门户网站等等,基于公共的云平台资源进行建设。对于的政务系统,基于政府部门的内部局域网进行建设。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通过数据接口或数据拷贝实现。

5 跟进的配套措施

5.1 管理制度

要系统运行正常,除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严格的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严格的管理是建立在严谨的制度基础上的,为了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必须建立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主要包括:信息化建设的领导机构、信息安全制度、机房管理制度、安全保密制度、责任分工制度。

5.2 人员管理

人员的管理在资源整合后也是很重要的,虽然各单位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但是各自的技术人员仍然分在,对人员的管理的原则重点是各司其职,负责到人。首先要对各个单位的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和安全的培训,统一系统运行的相关安全和技术标准。其次,建立通畅的联系渠道,保证各系统由专人负责,一方面机房人员要分工到人,另一方面各个单位自己的技术人员可以选择常驻机房或者定期巡检自己的服务器,同时保证通讯畅通,确保各个单位的业务系统和网站的正常运转。

5.3 运维保障

运维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专业的技术企业为科技系统的内网和外网提供运维支持,根据内外网的环境和功能的不同,对运维制度有不同的要求。

5.3.1 内网系统运维保障

篇(9)

一、关于统计信息化建设

(一)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1.硬件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近两年,三市统计信息化方面硬件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计算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市局现有台式机44台、笔记本电脑8台和微型服务器5台,1个小型的培训机房,微机配备率达100%;县市区级统计局共有微机168台,干部职工微机配备率为68%,微机都较为先进,可以满足统计工作的需要;乡镇统计站的微机配备及配套设备绝大部分已配备到位。××市统计局也加快了对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在硬件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市局微机配备率达100%,县市区微机配备率达到75%,乡镇统计站的微机配备基本安排到位。××市、县、乡三级实现了人手一台计算机,其中有联想、方正品牌计算机340多台。全市共有各类服务器12台,其中市本级有服务器7台(hpml3701台、hp3502台、ibm1台、方正服务器2台、联想服务器1台),9个县市区配备了服务器5台。2008年,省、市、县、乡四级共投资200多万元(平均每个乡镇15000元,省、市、县、乡分别投入2000元、5000元、5000元、3000元),为全市130个乡镇各购置了一想开天6900、一台富士通打印机、一台美的1.5p空调、一台ups电源。

2.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形成。三市统计局的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形成,且逐年加大对网络建设的投入,并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市局建设了新的统计信息网站,具有单独的一级政府网站域名,7个县市区建立了自己的外网平台,还有6个县市区尚未开通统计网站。搭建了乡镇网络平台,洪江市和通道县统计局设立了ftp服务器,基本做到乡镇统计站可以经互联网与县局互联互通;芷江和沅陵县统计局在与乡镇统计站之间建立了统计工作qq群。××市局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统计系统网络平台,全市县市区级局域网已成规模,广域网基本覆盖了从市到县市区统计局,为统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年内将开通市到县的系统内部的专线网络,并挤出资金支持乡镇统计站的网络建设。2006年,××市采用2m数字电路连通了统计内部信息网络。2008年,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设备升级,出台了一系列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同时为9个县市区各添置了一台天融信防火墙。

3.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入。近年来,三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统计工作流程,拓宽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提升了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提高了统计工作的效率。一是报表处理微机化。近年来,按照省局的要求基本统一了软件、统一了环境、统一了管理。目前,县级以上统计报表全部采用计算机处理,包括数据录入、编审、加工、存储、传输、等,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统计数据生产的各个环节。部分企事业单位也使用计算机录入数据,并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报送数据。二是网站建设规范化。××市局有了新的一级政府网站域名,并为县市区统计局提供了免费的空间和二级域名,网站建设更加规范、安全,栏目设置较以往也更加丰富、合理;××市局加大了对统计系统的网站建设的管理力度,优化拓展了市统计内、外信息网站建设。三是各项制度规范化。两市统计部门分别出台了微机管理制度,做到微机管理制度化,网站维护责任化,数据备份经常化,各项措施的实行,保证了统计信息的正常、安全运行。××市已制定基层统计业务平台处理建设方案,力求主要报表数据处理工作向乡镇下移,正着手推动乡镇的名录库和数据库建设并形成乡镇国民经济考核的数据模型,使信息技术应用向基层深入,同时服务于党政领导宏观决策。

(二)对我省统计系统广域网建设的意见

在此次调研中,大家一致认为统计信息化建设很重要,是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和提升统计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因而,近几年各级统计部门均在一定程度上给与了重视,但由于统计部门经费有限,对信息化的投入不足,总体来说,我省统计信息化特别是基层的统计信息化水平还较落后。目前,我省统计系统的广域网还只建设省到市州一级,各县市统计局还是通过软件vpn的方式连接内网,由于软件vpn方式不太稳定,给县市统计局工作水平的提高带来了较大的影响。8月初,国家调查队在我省已把市队到县队的网络全部开通,因而建议省局要统一规划,将市局到县局的网络拉通。至于采用何种方案进行建设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与政府共用网络容易受到牵制,且投入大,因而由省局建设本系统的专网较好。在网络常年维护经费方面,××所有县市局均表示应该能有办法解决,但希望省局最好能与财政部门共同下文,实在不行,至少省局要下文;××大部分县市区统计局表示经费有困难,希望省局能给予一定补贴。××市统计信息化建设无论是硬件设备的配置还是在乡镇统计站微机的使用方面已走在全省前列,正在探索如何使统计信息化建设向纵深推进,特别是乡镇统计站的微机能更好地、长期地发挥作用,急需省局进行统一规划和具体指导。

(三)主要问题及建议

1.出台政策,切实加强对乡镇配备微机的管理与使用。××、××的大部分乡镇统计站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也没有专职的统计员,一般是由乡镇秘书兼任。目前大部分乡镇统计站只有农业统计报表的收集与上报,工作任务轻,且由于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计算机基础大都不好,部分乡镇的微机配备后已直接搬到了乡党委书记或乡长的办公室,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县市虽然对乡镇统计人员进行了计算机培训,但由于人员变动频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而,建议省局要出台政策,加强对现有的乡镇统计站微机的管理与利用,定期对乡镇微机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查,确保发挥真正的作用。

2.加强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信息化水平。此次调研中反映,统计信息化建设需要专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尤其是既懂统计业务又懂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不易引进,原有的计算机专业人员由于业务精湛、技术熟练,提拔的提拔,调走的调走,县市统计局计算机专业人才严重短缺。重新培养现有的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既受人员素质、经费支持和工作任务的限制,而且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众多的因素使得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发展缓慢。因而建议省局以后分期开展网络管理、信息安全、数据库、统计分析软件等相关技术和业务的培训,加大对基层统计干部职工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基层统计干部职工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数据分析和决策咨询的水平。

3.争取支持,切实发挥统计信息化的作用。当前,我省各级统计局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的普及和培训、网络运行维护等各项支出均未列入政府财政的常年经费预算,仅仅依靠挤占业务经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而建议要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大力争取地方党政领导的支持,最好是争取统计信息化建设资金由财政单列。同时,省局要加快全省统计数据库建设,优化统计数据处理平台,充分发挥统计数据的效用,拓宽应用领域,切实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二、关于地方调查队管理

(一)地方调查队现状

目前,××地区共有各类地方调查队23支,国家队4支;××地区共有各类地方调查队近20余支,国家队5支;××地区共有各类地方调查队12支。

1.目前地方调查队比较普遍地存在不统一、不规范、不明晰的现象。名称不统一、级别不统一;职能定位不规范、人员编制不规范;与国家队的关系不明晰、与同级统计局的关系也不够明晰。基本上是依附着地方统计局生存。但在解决统计干部待遇、弥补统计人员力量不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2.国家队经费相对充足,地方调查队经费难于保障(地方调查队是事业编,不享受地方津贴),存在攀比,人心不稳定。

3.地方队的人事权和经费保障都在相应的地方统计局,业务上接受上级国家队的指导,难于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建议

篇(10)

不止在我们县上,其他地方乃至全国都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目前我国有多达921万的农村留守儿童,一年都无法见到父母,他们由于脱离父母监护、享受不到家庭温暖而成为“事实孤儿”;我县2017年8月共有中小学学生10577名,城区学校学生有10086名,全县留守儿童197名,占学生总数的1.9%,其中城区学校留守儿童73名,占留守儿童0.7%。由此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通过我们调查研究,了解到现在5%学生属于农村留守儿童,95%的学生属于城镇留守儿童,我们对留守儿童的范畴进行了扩充,通过调查了解到2017年城区学生公寓有留守儿童243人。公寓有收费每月900元的,有每月收费700元的。2017年得出我县城乡留守儿童共440元。

这几年的寒假暑假里,我在宜川县的好几个村子里面拜访了很多户人家,并通过与留守儿童近距离的接触和交谈,了解到了很多这个群体,我以前从没注意过的问题和他们内心的渴望,由于这种与其他孩子不同的家庭状况和成长环境,使得他们之中的大部分孩子有了其他孩子所没有的思想和行为,在生活、学习、心理等各方面都有较突出的问题。

以下是留守儿童所存在的问题:

1.孤独感

当我问到他们在家里一般都做什么的时候,很多小孩都说放学后有作业就写作业,没有作业要写的时候就看电视,星期天的时候就跟小朋友们一起玩,好多爷爷奶奶也说,“一到星期天就不见人了,也不知道回家吃饭,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要到处去找,找到了还极不情愿回家,说他,他也不听。”然后我问一个小孩为什么不想回家,他说:“回家只有我一个人,不好玩,我喜欢跟小朋友一起玩。”可是当我问到如果父母在家的话,你会不会还总是不想回家,结果完全不相同,他说,父母在家比较热闹,人比较多,而且还会买很多好吃的,好玩的,自然就喜欢在家里了。多么强烈的对比啊!此刻我眼中浮现出一张画面,没有父母陪伴的留守儿童,在那一个个放学后的黄昏坐在门前的石阶上呆呆的望着西边即将下落的红日。

2.学习成绩的差距

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中等偏下,也有少数成绩较好,成绩好的那些孩子,都是家里的爷爷奶奶懂点知识或者有哥哥姐姐的,而那些没有人辅导的孩子,大多成绩不怎么好。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得到的回答大同小异,大概原因都是很多不会的东西,没有人教,然后自己也不去问老师,不懂得就越来越多了,成绩自然就不好了。也有一部分孩子说:“不会就不会呗,”学习成绩不好又不会怎样。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觉得读书没什么用,但是我问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读书是为了什么,他们说是:“爸妈总是告诉他们要好好读书的,还说读书了以后,上大学就可以赚很多的钱了。”我想,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区别吧。可能虽然很多父母知道要让孩子好好读书,可是常年不在家里,平时也只是打电话,电话里说的也不知道能够起到多大的效果,而爷爷奶奶又不懂教育,更不懂学习上面的东西,所以,对于学习,基本上靠孩子自己自觉。但是留守的少青年儿童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要他们一个人去抵抗社会上方方面面的诱惑谈何容易。

3.心理情况

很多孩子性格孤僻、倔强,与生人交往时害羞,不敢说话,当我第一次跟那些我不怎么熟悉的小孩说话时,他们都是躲在爷爷或者奶奶的背后,不敢看我,大一点的孩子还会小声的回答我的一些简单的问题,可见他们的内心是多么的没有害怕和缺乏信心。归根到底。还是家庭教育的缺乏,对于尚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儿童来说,对父母的依恋还是他们的基本需要之一,特别是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的留守儿童,他们的这种依恋性情感很难得到满足,没有感情依靠,在感情问题方面他们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这对他们的心里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我见过的这些留守儿童中,有三分之二的孩子由于长期的沉默寡言,对父母的思念以及自己内心的无奈,逐渐养成了孤僻、郁闷和自卑的心理。他们害怕跟陌生人说话,哪怕简简单单的问答也显得不自信。甚至有一个初中生在初三那一年,因为对父母的思念和学习的压力,最后由于不会自己调节情绪而导致精神分裂,这对孩子自己以及家庭和社会都是难以弥补的遗憾。

4.道德问题

在平时的观察中,我发现有一些留守儿童他们的穿着挺好的,跟那些城里的孩子差不了多少,而且零花钱也从来不缺。我分析了原因,家长外出打工时间太久,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尽到自己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所以心里会感到愧疚,就只有通过物质方面来补偿,还有的父母因为一年与孩子见面的时间太少,所以不希望在这短暂的时间内给孩子留个不好的影响,就尽可能的包容孩子以至于放纵,所以久而久之很多孩子养成了奢侈浪费,互相攀比的陋习。同时,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而且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甚至我听村里的干部说,村里面打架的、去网吧玩游戏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家的孩子,一般都比较听话。由此可见,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多大!

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环节存在缺陷所导致的。以下是我对留守儿童问题提出的看法:

1.家庭教育

完善家庭教育,充分发挥父母和监护人的教育职能,家庭式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进行面对面直接的互动,自我在其中得到充分的发展。而父母是这个群体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这个群体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的交流时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不是每个父母都能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所以我认为要改善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首先要从家庭做起,而且每个留守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独特的需求和问题,无论是在教育和管理方面还是采取特殊的观察、爱护、援助手段都需要给每个儿童制定一套独特的方案,这就需要政府、社区投入相应的人力财力与物力,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些热心的能胜任此工作的“教育者”,对家庭做好相应的教育,从而从家庭入手,改善留守儿童的身心状况。

2.学校教育

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 由于留守儿童缺乏来自家庭的关爱和亲情,因此,他们特别需要从学校生活中得到弥补,学校老师的的关注是他们学习的外部动力,但是很多学校只重视升学率,有些老师也是看重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而忽视了成绩差的同学,也忽视了对留守学生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关注。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整体水平要比非留守儿童差。在这种情况下,于是形成了越是成绩好的学生,受到老师的关爱越多,越是成绩差的学生,受到老师的关爱就越少。有部分留守中小学生跟我说:“老师排座位是按成绩的好坏排的,成绩好的就坐在前排,成绩不好的就坐在后面跟旁边。”试想这样的老师能够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起到什么积极的作用呢?所以,我们县上的每个学校都有留守儿童管护中心,作为留守儿童所在的教育机构,应该尽可能的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多做贡献。比如,学校可以在这里,配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并且配备有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定期为同学们进行思想教育,并且要随时观察留守儿童的异常行为及时为他们进行心理方面的指导;定期对家长和监护人进行培训,让监护人懂得自己的小孩在学校的一些学习生活心理方面的变化,并指导家长如何配合老师,一起更好的监护留守儿童,让他们健康活泼的成长。但是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只有宜川中学有2个心理健康教师。希望各学校开齐开足心理健康课,把留守儿童守护中心心理辅导工作落到实处。

上一篇: 小班下学期教师 下一篇: 园林工作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