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07:49: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儿童美术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就决定了他怎样教学。
教育的宗旨应放在培养有能力、有优良品质、有高素养的现代人——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开拓型人才这个基点上。那么,如何在儿童美术教育中贯穿这一宗旨呢?我们应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一、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黑格尔说:“说到本领,我认为最重要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力,孩子们最大的乐趣也在于幻想,每一个孩子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童心的释放,鼓励儿童好奇心的张扬,如自由自在的野外写生,随心所欲的泼墨赋彩、绘声绘色的形象思维启动等,都能激发孩子们用自己的画将神奇的童心世界表现出来,使想象力得到发展。
二、培养儿童的开放意识。
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高科技的信息时代。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丰富多采,让他们接触人物、动物、花鸟、山水、建筑、民风民俗、影视等大千世界所有的美好东西,扩展他们的视野;在风格技法上,应接受传统和现代的各种流派,可运用毛笔、水彩笔、油画笔、刻刀,甚至计算机等各种可接受手段;使之形成一种开放的意识,塑造开放的人格。
三、培养孩子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气质。
儿童美术教育把孩子们带到一个美的世界中去,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鉴赏,如讲解大师的作品,带领他们参观好的画展,到郊外观察大自然,讲述优美的童话故事,听音乐等,提高他们的对美的感受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真挚美好的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
四、培养儿童自由、平等的民主意识。
好的教师应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他们,给予他们积极的指导性的建议,尊重和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判断力,为他们创造一种自由、愉快和谐的民主气氛,在一种自由的游戏状态中学习和创作。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
五、培养儿童的自信心。
兴趣是儿童学画画的基础。教师的职责就在于保护和激发他们潜在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还应多采用鼓励的方法,发现和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看到他们的进步,使他们对自己的才能产生自信心。绝不能轻易地伤害他们的自尊。
六、培养儿童的竞争意识。
(一)时代所需的人才
未来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的核心:是否拥有高素质创造型人才。探索、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无论是在今天和明天的社会,如果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很难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立足。进入21世纪,“以人为本,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宗旨”的现代教育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改革传统教育中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递式教学,研究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注重情感、态度,注重探索、创造的开放式教育。
(二)儿童早期的艺术教育
情感源于艺术的锤炼,创新的精神源于对个性的尊重,而这些应是在儿童早期就撒播下的种子。自古以来,艺术作为生命的表现同它显著的感情效果和多样的社会机能,一直被视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大教育家,“游于艺”就是他重要的教育主张。时任中国教育会会长的先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观点,他“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绘画、文学里找到他们遗失的情感。”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教育论》中就曾提出“儿童学习艺术应该是为了发展优美的感情,不应变为手艺。”
(三)儿童美术教育的功能
儿童美术教育在现代中国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儿童想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儿童主体性品质和创新精神,特别是美术教育中注重对儿童个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开发,这是对人的发展最有价值的贡献。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儿童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始终在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
童年的记忆使人刻骨铭心,因为个体早期生命经验的存在,组成的儿童种种涂画行为。根据陈鹤琴先生的研究发现,并断论:“没有一个儿童不喜欢涂画,儿童画是随着他的身心发展而发展的,与儿童的感觉、知觉、动作、骨骼、语言及思维等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受着生活与教育实践的影响。儿童有运用符号表达情感的天赋,儿童的涂画和他们的精神世界总是相宜的。”前苏联教育家认为,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心灵”,让人自由成长,让想象自由飞翔,让心手合一,让色彩写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即便是儿童美育的灵魂!
(四)儿童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然而,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化,教育备受冲击,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以及教育功利主义价值观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儿童,儿童自出生的那一天就被置于一个由几千年的文化发展造成的复杂的文化社会结构中,他们还没具备抵御能力时却被成人所异化。在转型的现代社会中,成人对于生存和名利的压力无形中波及到儿童,使得本是最具人格陶冶感化作用的儿童美术教育被扭曲。有些家长和成人出于对儿童非理性期待,各种蜂拥而至,以盈利为目的的比赛,以及仅以技能技法为基础的培训等,致使儿童绘画中迎合和模仿的现象比比皆是。
曾几何时,儿童美术失去了它的情感色彩。台湾画家、作家、儿童美术教育家席幕容在她的《画出心中的色彩》一书中说:“应该让孩子在没有任何竞争压力下好好地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所以我不喜欢看儿童画展,更不爱看有大小奖状罗列的儿童画展……观察自然对于儿童不但是一种享受,还是一种资料的储存,一个处心积虑要先人一步的生活的开始,他已不再是儿童,或者说,他心中有一部分已不再是儿童了。”尽管席幕容此言看似偏激,但那确实是出于对儿童心理的感受与想象。鲁迅说:“杀死了今天也就杀死了明天,”一旦发生了席幕容所说的那种对儿童心理扭曲,“儿童画”也就失去了意义,也就没有所谓的鲜活的色彩。
(五)儿童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便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指导思想,并主张重视美育,当时著名的教育家维多里诺正是因为看到了中世纪教会教育压抑人个性的那一面,才给自己创办的学校取名为“快乐之家”,并在学校的墙上饰以儿童游戏的绘画,以激发儿童的热情。
上个世纪90年代处一场有关“人文精神”的讨论在我国展开,它直截了当地触及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涉及了社会思想、道德、精神、文化和教育的发展问题。虽然,“人文精神”是由文学界提出来的,但很快就超出了文学界,而成为众多学术界人士所关注的问题。现代教育的人文意义与价值及精神在教育中的体现是以人生为目的,人生理想、意义为核心,继而延伸到知识、道德、审美等各个方面的。
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由于受到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教育的基点定位在知识和技能的层面,儿童感受到什么,有什么情感体验,他们喜欢怎么表达,这些问题往往被忽略,它的定位更多的是促进儿童心理走向成人心理的转换。当然,这种转换是需要的,但却不是唯一的。在美术活动中,感性的知识转授,人性化环境的熏陶,尊重儿童的情感体验,使之内化为稳定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格。儿童美术教育亿具有的人文性质是永恒的,它始终充满了人性化的关怀和关爱。正如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福禄贝尔所言:“探究的目的根本不在要成为一名画家,探究声音和唱歌的目的也绝不是要成为一名音乐家。”儿童的画来自于心灵的图式,这个图式凝聚了早期的生命体验,让我们暂且放下头脑中固有的对儿童绘画的非理性期待与标准,放下那些功利和条条框框,和儿童一起融入绘画。在儿童的美术世界中,给一份人文关怀,给一些宽容与理解。二、儿童美术教育需要人文教育结合
面对众多的困惑,很难说今天的儿童美术教育状况是令人满意的。谈起儿童美术教育时,很多家长和老师最关心的是“怎样教育”这一现实的问题,包括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孩子怎样才能提高画画水平等等。但是,谁都知道,不懂得心的教育就不能有好的教育主张和方法,不懂得儿童美术教育是什么,就不可能有突出的教学效果。丰子恺先生对人文精神的教育观体现了他对美术、音乐、文学的全面精通和研究,他将人文精神的塑造贯穿于整个教育中:儿童美术教育不仅涉及到美术学、教育学、社会学、美学、历史学、艺术门类等都有广泛的涉及。以人文为主线的美术文化贯穿于美术学科中,我们转达给儿童的视觉艺术应该具有一定的价值,儿童的潜在能力是通过人文文化的感召力来释放的。
(一)正确认识儿童美术教育在儿童心目中的地位
我们从来都是和孩子从同一方面看他们的画,而且是从同一视角。我们往往忘了考虑,儿童美术教育是一个承接和释放情感的载体,儿童绘画和他的身心发展一样,有一些早期的原生态净土,在这片净土上,每个孩子都在发展着自己的个性,按自己的规律成长。儿童美术教育在儿童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圣的位置,教师和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二)拓宽儿童美术视野,让儿童热爱美术
儿童美术教育是在多元文化影响下以多样性的面目出现的,是以多元文化思想渗透的、综合的、全面的审美文化教育,“美是生活”,生活中到处有美的事物。传统的美术课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绘画及技能的培养上,使原本应当丰富、生动活泼的美术课,变成了机械的模仿和乏味的操作训练。美术不应当局限于课堂中,课堂造成了儿童部分个性的缺失,束缚了他们的想像和创造,儿童美术教育的终点不是要儿童走向一个共同的点,这不是最终的目的。而应该注重过程,既在过程中提炼美术的精华,让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受阻碍,自由发展。
大自然是每一位儿童向往的天地,儿童的生活源于自然的观察和体验。观察是美术教育的教学核心,是儿童绘画的源泉。孩子看的多,经历的多,留于心中的印象就越多,画画时内容就会丰富,想像即无穷。观察并不是让儿童照实描绘他们的所见,而是通过观察来培养他们对生活的一颗敏感、细嫩的心灵,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认知水平。教育者要善于抓住观察的时机,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适宜的环境,用积极的语言,提升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儿童拥有稚嫩的童心,它无不被情所牵引。色彩是儿童表示情感的语言,教师要善于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知道他们表达的需要,选择他们所要表达的方式。心理学家发现,美术、音乐等艺术表现方式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心灵的平衡发展。要让孩子热爱美术,作为执教和教导者,对自身要有严格的要求,自己要热衷于生活中的美,保持对美术的热爱。用自己的热情感染每一颗渴望在白纸上“舞蹈”的心。
(三)美与情感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因为它提炼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并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美术教育更是通过生活中那些直观、生动、具有美感形象的事物来进行的教育。因此,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启迪儿童对真、善、美的认识,陶冶美的情操,激发美好的理想和追求。
罗丹曾说过:“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大自然的湖光山色、社会的风土人情、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爱,到处都蕴藏着美,需要我们引导幼儿去发现,并使他们知道美在哪?为什么美?使他们从小就受到美的熏陶,生活情趣高雅,积极向上。
爱因斯坦在他的《我的世界观》一文中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真、善、美……”他确信“个人的生命只有当他用来使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生活的更高尚、更优美时才有意义”。爱因斯坦的精神境界造就了他的伟大,而这精神境界很重要的精神来源在于他从小对艺术的热爱。美术教育可以塑造人的灵魂,提高人的精神世界。
(四)美术教育体现人文的价值,为健全人格的塑造打基础
现代教育和教学思想非常重视“人”在教育中的地位,强调儿童为教学的主体,更注重人的品质与修养的培育,杜威提出要保存儿童的天性,……当读到这一段论述时,不由回想起尹少淳先生对儿童美术教育的一段精辟论述:“应该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画,千万要保护儿童美术学习的重要品质:如高昂的兴趣,旺盛的想象力和主动大胆的创造精神。
福禄培尔(FriedrichFroebel,1782-1852)指出:一个孩子的主要性格,决定于个人兴趣愿望的自我活动。儿童可以从工作中学习,经由运动神经连接思想与行动,可说是发展思考过程的最佳方法。儿童把美术活动视为游戏,既有兴趣,又有参加活动的愿望。因此,美术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教育功能——统整人格。
许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自由说话或交谈,是缓和个人情感与他人之不和,以及侵蚀行动最有效的安全活塞。由于儿童语言发展的局限,他们还不善于用语言表达那些令他感到新奇或不满的事情,他们常选择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边画边用语言来进行补充。这是因为美术活动比较开放,儿童可以不受限制自由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这使他们的情绪、情感能够得到充分的渲泄,可以使儿童解脱心理压力和紧张,获得情感自由和适应能力,受到精神健康和心理治疗之效。
美术作品注重想象,提倡自由表达和创新,因而在美术创作中没有失败,不会产生挫折感,儿童的心情愉悦。在尝试操作或创作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体验到发现、探索的乐趣。在完成作品时,他们又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自信心油然而生。
每次美术尝试,对儿童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在新的挑战中他们所体验、感受的那份快乐、自信、成功,为他们今后能够勇敢面对新问题、新环境作好了准备。#P#三、全面发展的儿童美术教育
(一)把合适的美术教育还给孩子
日本的儿童美术教育重在体验与创造,他们准备了各种彩色泥土给孩子尽情玩乐,让孩子体验色彩、自由作画,鼓励个人的表达方式。而要让儿童画真正成为“儿童自己的画”,评价方面非常重要。日本公立幼儿园的教师从不对孩子的画横加评价,而是细心地把每个孩子的画悬挂张贴,由孩子们欣赏讨论。边霞博士认为我们的教师应该转换评价的方式,如可以问孩子“最喜欢哪一张”而不是“哪一张最好”,因为我们要做的是允许孩子表现和发展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允许不同评价尺度的存在,允许个性的发展。如果我们的评价还是教师一言堂,“这张画我喜欢”“这张画很干净”“这张画画得很好”“这张画乱七八糟,我不喜欢”,那么,只能说明我们还没有理解美术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样我们将永远不可能还给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
(二)家庭与儿童美术教育
儿童的早期教学与家庭影响较大,在自由宽松氛围里生活的儿童,一般性格开朗,活泼好动,思维灵活,无拘无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位老师。儿童是在成人的价值观里成长的,他们被家长所鼓励,赞扬的某一方面和水平,均是建立在家长的文化素养上。家长的价值观在许多方面与人文文化教育观背道而驰,但儿童天天都要和其打交道,生活在一起。在一种潜移默化的自然影响下,儿童们的身心和文化素质已开始有一定的模式,当这一模式与美术教育观念对话时,随时发生矛盾与冲突。
阿恩海姆评论说:“我想不出有什么艺术与美术创造中的基本因素是在儿童作品看不到萌芽的。”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阶段,没有学习任务和压力,他们可以自由尽情地去游乐,且乐此不疲地从事一切艺术活动。他们从自己的探索中不断得到反馈,得到享受。例如,儿童的绘画兴趣是这样被激发的:儿童随意涂抹,却能成为一幅作品得到成人的赞赏,这时所带给儿童的不仅是过程的愉悦,还能及时获得结果的享用。当他完成一幅来时,他会迫不及待希望成人分享他的快乐。这样,他也很容易从成人那里得到正面的反馈来加强作画的动机。
(三)教师与儿童美术教育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在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中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应是“援助者”而非“教导者”,互动中的儿童美术教育的结果是要把儿童引向一个较为完美的状态,而其中包含了人文的情怀及充满人文关怀的艺术教育。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深层次的隐性文化教育,教师的素质和意识在美术教育中有很大的影响,一个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胜任美术教学工作的教师,我认为需要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走进童心世界
教师所耕耘的是一片净土。教师工作之所以纯洁,是因为他所面对的是一群纯洁的孩子,教育工作者不能容忍用肮脏的灵魂去玷污这圣洁的土地。做教育工作者不能没有爱心。热爱本职工作,就会自觉地去辛勤耕作,就会去认真地实践,就会时刻警告自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知识,就会认真选择自己的事业,勇往直前。当好孩子的美术教师,必须要热爱生活,要有耐心,帮助孩子学会宽容和理解,使孩子能理解、尊重人、关心人,懂得如何和别人合作,能够很好地与人交流,相处与配合。
孩子是裸地来到这个世界的,他们的身上没有太多道德理论的束缚,对于孩子来说,兴趣是如此重要,教师要千方百计来保护,扶植儿童兴趣的萌芽。让我们暂且放下头脑中固有的对儿童绘画的种种期待与标准,和孩子一起,全身心地投入绘画,你不仅能发现孩子的另一个世界,也能唤醒你自己正在沉睡的另一种感悟。
2、精通本职专业,力求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要能解读儿童绘画,善于与儿童沟通。如果不能了解孩子就无法做好本职工作。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以人发展为中心,教育儿童的前提建立在尊重和了解儿童,一切以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上。教师不仅要须知心理学知识,而且要具有理解儿童,善于和儿童建立密切融洽关系的本领。他们能随时进入儿童的天地中来,能听懂儿童的心声,知道儿童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怎么想,怎么做;并能以平等、友善的态度与儿童做朋友。只有这样,教师才有资格去帮助和指导儿童。
美术教师还必须熟悉儿童们创造的视觉语言符号,能欣赏和正确评价儿童作品。儿童绘画反映儿童的内心世界,教师要通过儿童的作品去了解他们的爱好、性格,他们的成长状况。教师对儿童的艺术创造要充满热情,具有关爱之心,耐心地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因势利导的做好教学工作。教师指导儿童不能以个人爱好为准则,不要对儿童轻易去批评和否定,要以友爱协商的态度,在美术活动中,至始至终,帮助儿童身心及人格的全面发展。
3、让人文教育走进儿童美术
2儿童早期美术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根据上文针对我国当前儿童早期美术教育的重大意义和深远的价值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可以明确到工作的内涵所在。下文将针对儿童早期美术教育对于儿童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等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旨在更好地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理念的改进。对于儿童早期美术教育,应当从颜色的层面着手,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于事物的认知也有着一定的差别,所以应当注重教学和教育方式的差异性。在一般的情况之下,儿童对于蓝色以及绿色等颜色的反应相对而言较为平淡,而对于橙色以及红色等较为鲜艳的颜色表现则相当的强烈,对于颜色所呈现出来的物质变化等反应敏感程度也有着巨大的差别,所以在实践的儿童早期美术教育过程之中还应当重视上述的情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于颜色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处于婴儿阶段的儿童应当教导其使用嘴以及手等,感受不同物体的形状,另外,颜色对于婴儿所产生的刺激可谓是相当强烈,所以,对于此阶段的儿童采取恰当的儿童早期美术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实践的教育过程之中监护人还抱着孩子,仰望天空,引导其对天空之中的蝴蝶、鸟等进行观察,同时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花草和植物等等,在这样多重颜色的刺激之下,儿童对于颜色的认知也必将有着巨大的提升。在实践的教育过程之中还应当注重的是对于儿童的表扬,恰当的表扬可以全面地提升儿童的信心,这一点对于其今后的成长以及个人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在表扬的过程之中还应当注重对儿童积极性的提升,以增强儿童进行绘画等的兴趣。因此,早期美术教育应是不断探索、不断改变现状,因人、因地、因时灵活的教育方式,不可用成人的目光抱着功利的目的实施教育。恰当的教育方式,对于儿童的个人成长也必将起到深远且积极的影响。
儿童画的特点
儿童喜欢画画是觉得画画很好玩,并没想要去完成一幅什么作品。他们画画只凭满腔热血,不凭画法画理,“学画的方法”对孩子没多大用处。孩子们画画胆特大,从来都不怀疑自己的“技巧”,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儿童画画的突出特点。他们没有不敢画不能画的东西。再复杂的场景经过孩子们的手就会变得非常简洁单纯;再简单的事物经过孩子们一画,就会变得丰富多彩。他们的画最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没有成人画画时的负担,更没有成人参展、获奖的压力,他们只图画画时能玩得高兴,孩子的画跟他们做游戏没什么两样。他们画画时的最佳精神状态就是手舞足蹈、喋喋自语,一副不认真的样子。胸有成竹是大人的事与他们无关。这也是好多小朋友只想画画,不想学画的原因所在。儿童不是为长成成人做准备的,他应有自己的存在价值,完全没有必要把成人学习的方法套在孩子身上。
儿童画画与他们的心理、生理的发育及认知能力有密切关系,比如:幼儿对人的认识,就是对面孔的认识,人的脸面成了幼儿对人认识的全部。对幼儿来说重要的就是最主要的,人的音容面貌、精神都是通过五官来展现的,四肢与此相比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所以,幼儿画人时主要画了人头、面部五官,人的四肢几根线就算完事。在幼儿眼里人就是这个样子,他们自己并没认为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孩子画画在像与不像的看法上也与成人不一样。成人眼中得像就是生活中的真实,孩子眼中得像是孩子的精神需求,不是生活中的实际反映。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应该画的最大。比如:画人的头比身子大多少倍,画骑自行车的腿,看节目时的腿比身子高几倍,踢毽子的腿要比不踢毽子的腿要长,画的吃蛋糕时的嘴也比平时要大得多。孩子们画画是:画所知,不画所见,他们了解的东西很快就能画出来。比如:小鸟、房子、树、小动物等。他们老是重复的无休止的画这些东西,实际上是在向大人展示他们的“拿手好活”,以炫耀自己的成功,求得家长的表扬和肯定。幼儿的画虽然只是一些类似符号没有具体形象的笔道道,这些看上去只有孩子自己才明白的东西,就是孩子了解社会的全部。当孩子处在幼儿时期时,正是孩子充满幻想时,他们相信一切童话、神话中的故事都是真的。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头脑和眼睛注视着这个还很神秘的世界。
儿童画画的特点要求我们做老师的要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以及孩子发育的各个阶段,要尊重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及表现,要和他们玩在一起、画在一起,在和他们一起玩的过程中让孩子学到知识。
教孩子学画的难点
我在教低年级学生时就特别强调,主要的东西要画得大一些,不重要的画得小一些。先画主要的,再画次要的,几乎每次课要反复讲这些问题。但有时孩子对老师讲的“大”和“主要”在理解上的偏差,往往只有一部分孩子在画面上得到体现。我说的大是指苹果大小,孩子画的只有鸡蛋大小。但孩子却说这就够大的了,我原来画的只有葡萄那么大。也就是说画成鸡蛋这样大对他来说就已经是“史无前例”了。这里面还有个心理问题,仅从绘画单方面很难解决这个问题。
孩子因家庭教育,生活环境和个好的差别,在认识、理解一件事物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这也是很正常的,不是教师讲几次就能做到的。这需要几个“回合”的反复学习过程才能解决。如果教师讲几句,孩子就能做到,这反而不正常,至少教师有“灌输”知识的嫌疑。
既然画面上的主体物大小安排那么重要,是否可以理解,只要小朋友学会安排画面,懂得大小、前后、粗细、曲直、虚实、黑白、强弱、取舍、呼应、对称、均衡等造型因素,小朋友的画就能画好了。单从画面上看,如果上述因素,小朋友能解决得比较好,应该说就算一幅看上去不错的画了。但这只是对作品的一般认识,真正意义上的好画并不是四平八稳面面俱到看着很“顺眼”的作品。从艺术的角度上说,只有远离生活真实,才能做到艺术真实,有个性的作品才是美的。假如孩子在画面时太重视画面的完整与合理性,即使是看上去作品很舒服,但画面明显缺少“孩子气”和绘画性以及想像力、创造力和作者的个性等,作品也会失去感染力的,不能算好的作品。
兴趣只是人才的契机,想象力和创造性才是我们要培养的目标。评选作品时,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作品,是不是表现了不同年龄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否表现了他们自己起初的生活体验,其次才是一定的绘画技巧。有些孩子画的中国画俨然地老画家风范,一般都是程式化的模仿之作,题材狭窄,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他们画其他题材既没有能力,也缺乏自信。另一种画,一眼就看出是临摹的简笔画或简笔画的组合,同样缺乏独创性。这些作品一般很难入选。
我们推崇儿童通过自己的观察、想象,大胆泼辣地表现出儿童自己真情实感的作品,幼儿的作品以天真幻想更具特色。天真,是儿童画美的价值所在。
儿童画画很少有计划性,只顾想象,表现自己意志,只求情绪的表达,不计后果。至于别人是否能看懂他是不管的,自己有没有能力画,也从不考虑。他们敢编故事,画热闹场面,没有人教过,就凭自己的想象画,当然谈不上大小比例、透视构图了。在涂鸦初期,画得一团乱麻,其中也不管他们美丽的想象。很多孩子你问他会不会画什么东西,他总是毫不犹豫非常自信地说:“会!”虽然画得不像但他自我感觉却很好,很希望得到老师家长的肯定和赞扬,可惜这种良好素质不被成人所理解,有时反而受到嘲笑奚落和打击,给孩子的心灵很大的伤害。
生活在现今社会的儿童,拥有前所未有的物质优势。科技的巨大进步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丰富且繁华的世界为生活提供方方面面的服务。每个人都有可能拥有金钱、聪明和美丽等等现实因素,这似乎构成了儿童生长环境的“幸福模式”,许多家长都朝着这些可预见的“幸福”苦苦追求着,想方设法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优越的生活环境;然而,真正的精神需求有时却容易被低估甚至忽略了。在这个看似“幸福”的环境里,儿童时时面对周围的种种诱惑,盲从着感官欲望和物质欲望。其实孩子们并不感到快乐,物质的满足无法填补饥饿的心灵,过量的物质刺激和各种信息的轰炸,容易导致儿童无所适从,拜金意识过强、疏远自然而无法与人沟通、甚至导致品德低下和思想狭隘。
我们要重视少年儿童所面临的工业文化和商业环境的侵袭和催化,例如当前流行的漫画、设计、时装、卡通、影视及新媒体这一类视觉文化,它们正在以各种姿态融入我们的生活,它们表面上迎合人们的需要,而实际上已在潜移默化地支配人们的意识,取代人的思考从而垄断某些观念。所以,作为儿童美术教师和父母们,必须就儿童生长和生活的环境做出仔细的观察、衡量和理智的选择和淘汰。
当然,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环境,已不仅仅指自然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更担忧的是孩子生存的人文环境已被瓦解,以及它所造成的对儿童精神和成长的不可估量的影响。Www.133229.COm
从儿童早期教育这个角度来看,儿童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在目前整个社会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必然受到很大的冲击,教育的功利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面对当前儿童美术教育,不同的愿望和态度,不同的社会风气,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取向,不一样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便决定和造就了形形的儿童生长和生活的环境。
作为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我注意到部分大学生(未来的儿童美术教师)对儿童美术教学的认识存在着片面性,他们考虑得更多的是所学的知识技能,很少站在儿童的角度来进行学习和教学;他们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具体操作不熟悉,同时对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与教育目标理解不够,因而,导致了表面教学模式与儿童内在心理发展相脱节的现象。而成人,尤其是家长,在看待儿童学美术教育的心态千差万别,其态度直接影响了儿童的学习质量和思维发展。一种文化环境的产生,一种心理取向的形成,带给儿童的影响虽说是无形的,却是永远的。有些人选择命令的态度“教育”孩子,结果造成孩子顺从、胆小,习惯由别人来安排一切;有些人认为美术的价值仅仅在于像与不像之间,把孩子当成复印机;有些人认为获奖和考级才是证明孩子聪明才智的唯一途径,其结果可能使儿童的思维机械化,使美术教育变成一种带有投机性质的商业行为。处于这样的环境下,儿童的童心和独立精神不是被抹杀就是被误导了。
众所周知,美术重要,就在于它是构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美术的创作能给予人们一种精神力量。美术创作能唤起儿童早期的精神活动,儿童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愿望,并在这些看似简单的创作过程中获得心灵的满足。例如通过线条的练习进行思维的游戏,通过色彩绘画可以表达情绪和感觉,获得和谐的审美体验。相对于电脑游戏而言,美术教育显得更安全更有创造力,它不但不会使孩子变得麻木和冷漠,还可能唤起孩子对生活的热情和细腻的情感体验。可以说,家长选择对孩子进行美术教育,无疑是为孩子的成长多提供了一条精神的通道。事实上,轻视美术教育的人们已经付出了代价。例如,我们的许多城市已经变得越来越相似,越来越多的自然环境已不再是“诗的国度”“花的海洋”,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建筑的粗制滥造和复制模仿。自然环境的过分人工化,建筑空间审美的丧失,僵硬、冷漠的水泥森林,使人感到空虚和精神的无所依靠,接下来就是人文环境的失落。
近年来,人们渐渐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美育地位的提升,儿童成长的空间和环境得到了适当的改善。多一点理解和支持,少一点商业性和功利性,为儿童营建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已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让儿童在美术课中获得更多的创造性、独立性和勇气,是美术教育的任务,也是我们美术教师的职责,换言之,美术可以成为儿童心灵成长的一种安慰。
但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衡量孩子聪明与否往往是通过其学习成绩来评估的;这一狭窄单一价值体系常常迫使孩子、老师和父母都承受着不切实际的压力。实际上,每个孩子都各有长处,单一的价值体系并不能充分地将其显示出来;这在美术课上已有所表现,尽管儿童的绘画表现得很不一样,但大都是心灵的自由独白。康德曾经讲过:教育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以培养社会人为首要目的,关键是大人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教育,家长的态度和眼界在某种程度上可能限定了儿童生长环境的空间和品质。
就美术教育的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儿童作品趋向于画面华丽、技能复杂;表达内心世界的作品少了,大家都感觉到很难在城市里发现让人感动的儿童画,反而在一些边远地区,儿童的作品却常能引起更多的注意。是不是我们把孩子的美术才能给格式化了?
这是可怕的。如果我们不去对这种种的“热现象”作“冷思考”,不去考虑孩子真正的需求和将来的需要,逃避为孩子做出选择的责任而去追求时尚,根据时尚为孩子选择衣服、书籍、娱乐、美术等等,那么单纯的美术教育便会陷入市场的漩涡而失去教育的方向。假设一下,如果儿童才能的培养像大规模的机器生产一样,儿童生长环境像是无限扩大的工厂或是连锁店,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像蚂蚁或蜜蜂,尽管很努力,但是没有创造性,缺乏主见,而没有创造性和个人自由意志构成的统一模式的社群,那将是没有多少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这样的社会环境能让我们的孩子幸福吗?
不管我们这个时代的孩子是美少女式的、圣斗士式的、歌星、芭比娃娃式的还是明星式的,如果全都朝着一定的可想象的“成绩”进行培养,他们将会是什么样的呢?也许会扭曲变形,也许会泛滥成灾而失去任何价值。实际上每个孩子都迫切需要因材施教,迫切需要儿童美术教师为他们的成长环境作出慎重的选择和建构。
爱因斯坦认为:“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工作和工作结果中获得乐趣,教育的目标始终应该是使学生在离校时拥有和谐的人格……学校始终应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取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一般学科的基础,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就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比起那些靠主要技能训练来获得细节知识的人来说会更好地适应社会。”
爱因斯坦的观点给我们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是:单一的精英教育模式已不太适合今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时代要求人才个性化、综合化、信息化,而且要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教师和家长要仔细衡量选择儿童生长的环境,还要经过长期有规律的教育来培养儿童自身的意志。而这一切的获得都需要有一个好的人文环境。
毁坏一个人文环境是极其容易的,而重建一个好的人文环境却需要缓慢而艰苦的过程。当人们还停留在对传统建筑的永远删除的麻木与接受冷漠僵化的钢筋水泥建筑盲目占据空间的无奈上时,对现代图像世界、商业文明的接受来不及消化、吸收、排斥的同时,有些恶俗文化已迅速蔓延至整个社会环境,并迅速被儿童所吸收,成为他们的偶像与精神寄托。
美术教育不是消遣。它是一种智力,一种思维方式,它可以帮助孩子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内部力量,以克服现在和将来可能面临的种种障碍。人类可以通过教育不断地超越自身,超越自己的体能、智慧及精神的极限。这种超越始终存在于张扬个性、释放自由精神的过程之中,而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学生展示和体现这种精神。
笔者认为,只有立足于自身文化,唤起对自身文化的尊重和认同感,才更有利于孩子自尊心的建立。同时我们应注重让儿童学会自制和自律;只有拥有了自身文化的“根”,才能更好地吸纳外来知识而体现出自我发展的价值。现代的机器文明带给我们太多的方便、太多的物质刺激,整个世界犹如一个庞大的市场,时时都充满生机活力也充满诱惑和陷阱,我们无法用过去的观念来看待这个复杂繁华的世界,生活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危机,也带来新的希望。儿童也是希望之一。
1.2虚拟场景的互动。这种互动是通过新科技技术与媒介构建虚拟场景并邀请观众参与的展示设计。这种设计可以利用红外线感应捕捉观众的动作,从而与电脑屏幕的虚拟动作产生互动,由于观众并没有真正触摸电子屏幕,因而对这种虚拟更加有兴趣。比较常见的有“虚拟翻书”和“切西瓜”。“虚拟翻书”是观众对着屏幕向左或向右挥动手臂,屏幕上的书本就会随着观众的手臂方向向左或向右翻动书页。“切西瓜”则是观众对着屏幕远远的向左或是向右挥动手臂,屏幕上的西瓜则相应地随着动作分开。
1.3综合场景的互动。综合场景互动是通过一定主题将场景道具与电子虚拟内容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互动。在世博会上,德国馆中就有这样的互动展示设计,一个观众敲响了馆内的一只悬挂的铃铛,却惊得电子屏幕上的鸽子全都飞了。
2互动展示设计的特征
2.1空间性。展示设计带给人的是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视觉和听觉都与人们生活的环境有关。所以在进行互动展示设计中,要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就要在设计中融入大量生活中的环境因素。如果表现花朵,那就得在屏幕外设置草地,这样才能使整个环境具有连贯性,空间才显得更加逼真。
2.2沉浸性。互动展示设计的沉浸性是指将观众的感觉融合到虚拟空间中去,能够在三维空间中通过听觉和视觉感觉到虚拟对象的特征。2010年台湾的“花博会”上,观众可以化身昆虫,穿梭在花瓣迷宫中,通过传递花粉,感受到花与昆虫的互利合作关系。这种情景可以给观众留下深刻形象。
2.3参与性与趣味性。由于互动展示设计的虚拟不是实时性,而是具有相互性,能随着参与者个性化的行为方式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参与者在行动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而不会妨碍别人。这一点比较符合现代人的个性化追求。由于个性化的参与,也在参与的同时增加了趣味性。可以说,互动展示设计这种新科技带来的乐趣老少皆宜。
3互动展示设计与儿童智力开发
3.1儿童智力开发的特点。儿童因为生活经验少,接受事物都是直观而具体。尤其是3周岁之前的孩子,对生活的认识完全靠直觉,不会触类旁通,也不会从打比方中间接了解。例如,说到“烫手”这个概念,大人怎么形容、吓唬也很难阻止孩子将手伸进热水中,只有当他某一天真的被热水烫痛了,他就会牢牢记住“烫”这个概念。这个时期孩子认识周围的景物也是靠家长不断地指着实物,反复地让他们强记才会认识,但这种认识只是片面的,例如,孩子认识了鸟,只是在外形上认识了,对于鸟的其他分类,如麻雀和燕子的区别,各种鸟的鸣叫声还是分不清。稍大一些的孩子逐渐喜欢一些现实中没有的事物,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对于这些事物进行描叙、猜想,但这种想象还是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知识上面的,想象出的景象与实际有很大差距,例如对海底动物和史前动物的想象。儿童对于具体实在的事物不仅观察得仔细,而且影响深刻。就像前面说的,他只要手在热水里真实地体验到“烫”的感觉,就会终身不忘,由此引申的含义也牢记心头。比如对“火”和触电的恐惧因为和“烫”相似,他也会不轻易涉足。对于周遭事物的认识也是这样,看一千遍“麻雀”图片,不如让他看一次真实的麻雀,通过麻雀的叫声,捕食的神态,他就会印象深刻。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海底世界、恐龙、昆虫为花传粉这一类,有的到了小学,老师为他们做了详细讲解,他们也不一定就清楚,但是去博物馆或海洋馆一次,他们对这些抽象的内容经过实地观察,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
1.中国儿童插画对民间民俗文化的呼唤
五彩缤纷的儿童插图世界背后也存在着问题,那就是具有我们自己国家民族特色的儿童插图作品太少了。鲁迅先生曾对其他国家的儿童插图作品做出过这样的评价:“英国沉着,德国粗放,俄国雄厚,法国漂亮,日本聪明……”嘲我国也曾经有过民族特色作品的高产期,有的甚至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曾几何时,在学习外来设计模式的同时,却渐渐忽略了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
我们当今的儿童读物品质的提高,对今后儿童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我认为,在儿童插话创作中,面对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和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把中国特色融入其中,开创一支有中国民俗风格的儿童插画。
2. 库淑兰剪纸简介
在陕西省渭北黄土高原的旬邑县,生活着一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她叫库淑兰(见图2-2)。方圆百里的乡亲们都亲切的称她是"剪花大娘"。她十六岁学习剪花,六十岁后自创一种拼贴剪纸,作品构图饱满,线条道劲,人物造型动朴可爱,色彩斑斓,繁而有序在“剪花”中,凝聚着丰富的“人”的内容。
她于1920年10月出生,2004年被确诊为肺癌晚期,享年85岁。
3.库淑兰剪纸的独特造型
细观库淑兰的剪纸造型,无论是人物、动物还是花枝、虫鱼,均以极其洗炼、单纯、开张、稳定的造型,作为主体造型符号。不追求动态的显示,也没有情节和表情的刻画,而以一种恒定性的观念型态造型符号,在其作品中反复运用,重复出现,仿佛没有休止。突出的强化了属于她自己造型语言的个性特质。
郭庆丰:“剪花娘子,不管她是坐着,还是站着,她里面都有一个基本的构架,构成方式是天地人,三者的构成方式,天地人:上为天、下为地、中为人,三种境界、三个关系,组合在一起,天人合一的方式,具体到剪花娘子,她都是基本的骨架相同。当然,库淑兰能用她自己的方式,跟她自己的经历融合在一起、自身的精神状态融为一体,跟这个符号融为一体,跟大自然就赋予了她个人的色彩。”
4.库淑兰剪纸独特造型对儿童插画的启发
4.1库淑兰剪纸造型对儿童插画的意义
库淑兰的剪纸创作,其物体的造像都是民间的意念造型。和当今流行的日韩细致入微的动漫造型大不相同,但单纯,质朴,稚拙的意念形态却是那么形象仿佛注入了生命和灵魂。这更符合了儿童对事物概括化认知的心理特征。
4.2 造型极具想象力
库淑兰的各种造型并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现实性,赋予了的想象力,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符合审美规律的表现。这些具有想象力的造型多是通过夸张、拟人、比喻、象征等表现手法来体现的。
库淑兰作品中往往把事物的特征加以夸大、变形,使其视觉感受更加直观,它与西方造型中标准比例的构形概念是不同的。“夸张”是以不改变某些物象的基本的固有特征为前提,有时甚至是为了强化表现这种固有的特征,但是“变形”则反之,以舍弃、改变事物的固有特征为前提,有时甚至可取“随心所欲”的态度。在这些看似“漫不经心”或“即兴发挥”的创作中,其实蕴涵了库淑兰丰富的想象力。为当今儿童插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儿童插画设计上要尽量去适应儿童的心理特征,以夸张变形的手法加以描绘,把形象设计得更稚拙、更可爱。采用夸张手法,能使概括了的形象特征更鲜明典型、更清晰明了,也就更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喜欢。
4.3造型语言简洁而丰富
库淑兰在造型风格上有简洁和繁复的对比,也有两者之间的统一。造型中的简洁,并不是简单、单调的意思,而是指造型语言简明易懂、视感鲜明,以最少的造型语言表现出事物的形态、结构等。造型虽然简洁,但在视觉上却觉得非常的丰富,凭借事物现象的缤纷五彩,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4.4造型的装饰化表现
任何造型艺术,从用笔和形体的角度看,都是点、线、面的运动与结构。论文格式。点、线、面自身的形式与内部规定性,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论文格式。库淑兰在造型上不仅对于点、线、面的运用,而且通过精美纹样和一层层各具形态小花朵等的精心刻划,增强了作品的神秘性与厚重感。从而使人感到充实新鲜,趣味无穷。有自己独特的特色,显示出明显的装饰性效果。
4.5以孩子的兴趣为主题
要创作出让儿童感兴趣的插图作品,就必须要熟悉所画的对象,熟悉和热爱儿童的生活。儿童有自己的审美偏爱,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应该看他们所看的,画他们所喜欢的。儿童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吃什么样的食物,喜欢什么样的玩具等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物。这样才能发现它们在孩子眼中的不同特点和性格,并借以恰当的民间美术的造型手法表现在儿章插图中。
5.中国民俗造型对儿童插画借鉴的意义
总的来说,库淑兰艺术作品所体现出来的许多特点与儿童插图的创作要求
是极为吻合的,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审美偏爱。论文格式。
已故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有句经典名言:“以最大的功夫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这句话是值得我们儿童插图创作者推敲的。“打进去”只是过程,而不是目的,因为我们没有必要机械模仿民间艺术家的表现技巧去为儿童画插图,这样的模仿只会让我们的作品更糟,小朋友也不会喜欢。而“打出来”比“打进去”更难,这当中有一个消化的过程,就像我们吃饭一样,囫囵吞枣是达不到目的的,只有细细咀嚼后才可能很好的消化。
只有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深入的而不是肤浅的研究学习民间美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其精华,用以充实儿童插图的创作并使其展现出新的生机。我们把库淑兰剪纸中的独特造型等这些背后隐藏的创作理念和蕴涵的本质精神挖掘出来,将民间美术与儿童插图的设计语言进行组合,才能真正丰富我国的儿童插图创作,使我国的儿童插图创作真正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剪花娘子库淑兰》,(上、下册)上海文章出版社编辑出版 2009年
2.《库淑兰剪花娘子传奇》, 文为群著 , 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3.《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张奇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4.《民间美术造型语言独特的真实性》,范涛著,美与时代,2007.07下
5.《质朴纯情天真烂漫――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在儿童插图中的运用》,王淼著,2008
6.《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左汉中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4月
7.《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内蕴的融合》,李立芳著, 2002年10期
8.《美的符号――论绘画的形式问题》,徐书城著,文艺研究,1991年
9.《民间美术的造型观念》,唐家路著,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一、研究成果表述的类型与意义
(一)研究成果表述的类型
研究成果的内容是由研究目的所决定的。美术教师或美术教育研究者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了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由此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在对这些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进行表述时,就形成了不同的表述类型,一般来说,美术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侧重于以事实来说明问题。包括观察报告。测试(测验)报告。问卷调查报告、访谈报告。经验总结报告和实验研究报告等。
2、侧重于用哲理和逻辑论证来说明问题。包括学术论文。学术专著以及学位论文等。
3、第1、2类的综合。在综合之中根据不同的成果类型又各有所侧重。例如,在学术论文中,插入调查研究报告或试验报告等;
4、侧重于用文字、图像和声音相结合的方式来说明问题。这与第一种侧重于以事实来说明问题的表述方法是相同的,只是运用的手段更丰富,更注重运用多媒体手段,例如利用幻灯机、录音机、录像机、电脑等设备,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宫功能来传达研究成果。这种类型的表述比仅仅运用语言文字所产生的效果更为直接、精炼及形象。
(二)研究成果表述的意义
美术教育研究成果是衡量个人、团体乃至地区、国家的美术教育学术水平。学术地位的重要标志。具体他说,表述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意义:
1、取得社会效益。通过展示美术教育研究结果,得到包括教育部门在内的社会的鉴定,评价和承认。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推(“成果,以达到转变美术教育思想与观念,提高美术教学水平等目的。
2、成果共享,促进交流。在成果表述中,提供了研究过程的实际资料以及对结果的分析和评价,有利于其他研究者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深入进行美术教育的研究,也有利于美术教育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3、提高研究水平。在成果表述过程中,通过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口顾、总结以及把某些美术教育现象上升为规律或理论,既促使了研究的深化,又有助于进一步发现新的问题或新的事实,从而促进美术教育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
4、提高研究者的研究水平。成果表述的过程也是提高美术教师和美术教育研究者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包括写作能力)的过程。
二、研究成果表述的标准和原则①
(一)研究成果表述的标准
一般来说,高质量的美术教育研究成果应达到以下标准:
1、有完备的美术教育理论体系;
2、切合实际,对美术教育实践具有指导的作用;
3、研究方法科学规范;
4、具有鲜明的独创性;
5、表述方法恰当,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合理;
6、结构严谨,文字简洁流畅或附有图像、音响等,具有可读性。
(二)研究成果表述的原则
与上述美术教育研究成果表述的标准相对应,研究成果表述的原则可归纳为如下四点:
1、注重创新与科学性
美术教育研究成果的价值在于是否具有独创性,因此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研究报告,都应反映作者在研究探索过程中获得的新见解、新理论、研究的独创性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情况得以反映:
(1)填补研究上的空白。阐述的是“前人所没有研究过的”,即“前人所未知的”领域。例如,通过美术教育开发右脑功能的研究,如果确实能从生命科学研究的角度得到确认的话,那么,就开辟了前人所未知的新领域。
(2)补充前说。即研究的深化。对某一特定的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转换成新的角度进行探索,从而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例如,各个时代、各国的学者已经对美术(艺术)教育目的进行了理论论述。在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结合21世纪中国社会。教育。美术发展的最新动向,提出自己对新世纪美术教育目的的独特见解。
(3)纠正通说或开展争鸣。例如,1999年《中国美术教育》杂志所发表的围绕着儿童美术考级问题展开论述的论文都属于争鸣的研究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必须以科学性为基础,应以充分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或精确可靠的实验观察数据资料未证明研究成果,不能凭个想象,任意杜撰新名词。
2、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
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研究报告,都必须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就在于精选材料。选材应符合以下要求:(1)所选材料应紧紧围绕研究的主要问题;(幻选取典型的。具有广泛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材料;(2)选取真实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材料;(的尽可能选取新颖生动,反映时代特点的材料。在此基础上,经过研究者对材料正确。深刻的分析。归纳和综合,从中提取出论点,选择论据,经过严密的论证过程,最终概括出的结论就能正确反映美术教育的客观规律。
3、善于惜鉴与独立思考
与任何研究相同,美术教育研究也需要若干代人的努力。每一代人总是在前人或他人的研究基础上把研究向前推进的。因此,如何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吸取他人的研究成果是每一位研究者都会遇到的问题。无视他人研究成果,以及为介绍而介绍,只述不评,或任意引中发挥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在进行美术教育研究的全过程中以及撰写论文或报告前,应广泛阅读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文献,从中选择最典型,最富有说服力的材料。不要简单列举或大量堆砌。与此同时,对要引用的观点和文献,必须了解作者的原意以及文献内容的价值,对实质性的问题应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加强论证的针对性。
4、语言精练与表达准确
语言精练是指以最少的文字表达较多的内容,也就是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表达准确是指应清楚、明了和客观地反映美术教育的事实。既不可以日常生活用语代替科学术语,也不可生造词语。在此基础上,追求语言生动,讲求文采,做到深入浅出。那种浮华夸张。强词夺理或言不达意、人云亦云的文风是不足取的。
三、研究成果表述的步骤
美术教育研究成果表述的主要形式是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从构思到完成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一般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一)确定题目与体例
“题好一半文”说明了选题的重要性。选题应符合以下要求:(1)富有时代精神;(2)有新意、有价值、有见解;(3)能激发阅读者的兴趣。
例如,《“开放式多无角色活动”美术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验》②(戴立德)的论文的选题就比较符合以上要求。“开放式多元角色活动”教学模式是在1999年提出的,表达了作者当时对美术教学的见解,既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又具有新意与价值,能激发其他美术教育工作者阅读的欲望。又如,论文《弱智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的探索》(朱珏明),由于国内对弱智儿童美术教学领域的探索还刚刚起步,因此这一选题不仅具有新意和价值,还能激发他人阅读的欲望。
在确定体例时,应根据实施研究时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发表研究成果的场所来确定是采用学术论文还是研究报告的形式,或是两者综合以及多媒体形式等。
(二)拟定写作提纲
提纲是思维的外化。通过拟定写作提纲,把确立论点的思路用文字固定下来,使原先在头脑中的一切变得可视而清晰。美术教育研究成果表述的形式中包含着内部结构形式和外部结构形式。在拟定写作提纲时,首先按照内部结构形式理顺思路,然后再与外部结构形式相匹配。当然,不同类型的表述形式有着不同的结构形式,可根据写作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一般的内外结构形式如下:
内部结构形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外部结构形式为:前言——本文——结论。
各种表述类型所共有的要素:主题、目的、段落、层次、关键词(大小标题)。
前言提出问题一、21世纪对美术教育提出的挑战
a、社会的变化对美术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b、美术(艺术)的发展、变化引起的“知识爆炸”;
c、教育思想的变化。
本文分析问题二、三大美术教育思潮对中国美术教育的影响
a、中国古代绘画教育思潮的影响;
b、诸外国的创造主义思潮的影响;
c、美国DBAE运动思潮的影响。
结论解决问题三、中国美术教育改革途径
a、从终生教育出发提出美术教育的目标;
b、对应“知识爆炸”,精选美术教学内容;
c、与学习方法多样化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多样化;
d、师范教育的改革与校外教育的途径。
表1、《站在21世纪的地平线上》内外部结构的匹配③
(三)进行写作
在拟定了提纲的基础上,就可以进入正式的写作阶段了。在写作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1、进行整体的谋篇布局,力求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做到完整、连贯、严密和灵活。尽量做到相并列的章节的字数应基本相等。
2、熟练驾御语言,要简洁不要冗繁;要质朴不要浮华;要生动不要死板。
3、掌握常用的表达方式。根据论述需要采用立论或驳论等表达方法。对议论的要求是:论点正确鲜明;论据充实可靠;论证具有逻辑性。
常锐伦
闻名遐迩的美术教育家,课程论专家艾斯纳(Elliot Eisner),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早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设计学院,后获得教育理论的博士学位。其著作有《儿童的视觉与知觉的发展》,《艺术的想象力》、《艺术与创造性思维》等。艾斯纳所倡导以学科为基础的DBAE(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的美术教育思想,融合了美术创作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学四个领域知识,并形成了一整套系统连贯的课程体系。这种美术教育思想得到了美国部分美术教育中心和学院的推广尤其是得到了盖蒂美术教育中心的大力支持。
美国的学校美术教育自20年代以来有很大的变化,先是罗恩菲德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进步主义美术教育思想,然后是以巴肯为代表的科目中心论,最后是艾斯纳在巴肯的基础上提出了DBAE美术教育思想。由于DBAE课程观的出现,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也随之转变。也就是说,美国的美术教育领域由原来罗恩菲德模式一枝独秀,转变为百花齐放的局面。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地区继续推行艾斯纳所倡导的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模式。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这种转变对教师和学生的观念,对整个艺术和美术教育领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如果罗恩菲德的美术教育模式代表20世纪上半叶的美术教育,那么DBAE则可以代表当今美国美术教育界的一种比较有影响的美术教育派别,所以我们应该仔细地研究艾斯纳教育理论的各个方面,其成果将对中国当代教育产生实际的意义。由于盖蒂艺术中心的大力支持,多次举办DBAE国际性培训班,我国也曾派人参加学习,因此它具有国际性影响。特别是盖蒂艺术中心组成美国教育代表团参加在我国举办的两次国际美术教育研讨会,向我国介绍DBAE的情况并带来相关资料,使我国美术教育界对此有所了解。虽然90年代末我国陆续出版了部分探讨和介绍DBAE的有关书籍,还有人翻译了有关教学录像,但是,并未引起我国官方的重视,也没有将我国实际教育情况与美国DBAE教育理论相联系的系统研究。因此,鉴于艾斯纳对当代美术教育有很大的贡献,本章论文先从产生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的背景入手,展开对艾斯纳的美术教育思想的研究。笔者相信,透彻地研究艾斯纳的美术教育思想有助于我们更详尽地掌握美术教育课程理论的各种观点,对我国建立完善的,严谨的美术课程体系产生实际的指导意义。
一、理论基础
提及艾斯纳美术教育理论,我们必然要涉及到两个人――布鲁纳和巴肯・布鲁纳(Jerome Bruner)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结构主义课程论的代表。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人造卫星的发射刺激了美国朝野,由此掀起美国的教育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布鲁纳认为美国教育内容必须现代化,并在1959年召开的伍兹霍尔会议上,作为大会主席的他发表了题为《教育的过程》的报告。从此,美国进入结构主义课程的。
布鲁纳认为,人的知识“是在不断同化外部世界过程中,在内部的经验世界中结构起来的,”知识具有内部结构体系,其中包括客观事物的知识,也包括超越实际知识的知识结构和操作这种知识的方法。所以课程不仅提高知识还必须提供构筑知识的理论和操作知识的方法”。按照结构主义课程观,教学是为了使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并提高能力。为此,结构主义将教育体系予以简化和结构化。在著述《教育的过程》中,他首先提出“科目结构”这一术语,并在书中阐述了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连贯性问题。他认为,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学科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为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每一段的教学都是下阶段教学的准备。“学生掌握的基本或基础的理性概念越多,他的知识面就越广对新问题的适应性也就越强。”
布鲁纳阐释了科目的深层本质,并认为社会科学也存在类似于在物理科学中存在的知识结构,因此,任何领域都能从科目结构中获益。在这样的背景下,美术也开始向科目中心转化。1962年,在康涅狄克州西部美术教育协会举办的双年会议上,巴肯表示赞同布鲁纳的观点。“布鲁纳并没有否定任何一门科目的学习都可以获得发展的意义。他所说的一切都是在强调教育的中心任务是让学生们了解和认识我们适合教授的任何一门科目的基本结构……(而且)当他的理论被应用于艺术教学时,这就意味着创造了个关于艺术学科的教学科目,而且这一科目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1962年)
1 965年,巴肯在宾州大学“美术教育和课程发展”的研讨会上,讨论了视觉艺术中也存在着类似物理科学的科目结构这一问题。他认为,物理学科的教学和检测得益于物理学科中存在的某种相关定律和规则,而美术学科也存在一种类似的秩序结构。接着,巴肯在寻找美术课程发展要素与科学知识相同的结构形式的实践中,试图在美术家与科学家之间建立平衡。于是,巴肯将美术课程分为创作、批评和文化三个方面。这也是艾斯纳所提出的四种美术领域知识均衡论的理论基础,在巴肯的基础上,艾斯纳把美术知识分为美术创作、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学。
布鲁纳和巴肯两人的理论都对艾斯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科目中心的基础上,艾斯纳提出了本质主义美术教育观,对当代美国美术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本质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教育获得真理和知识,更强调教师的主动性指导性和管理素质。艾斯纳所倡导的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思想 (DBAE)来源于教育学家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理论,他把布鲁纳的教育智能发展理论,巴肯的科目中心论和本质主义教育观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课程教育观――以学科为基础的DBAE美术教育。虽然是教育学家格利尔在1 984年正式提出DBAE这个概念的,而且在他之前也有很多教育家对DBAE美术教育理论的形成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诸如,巴肯、史密斯,阿恩海姆等教育家,但是由于艾斯纳是DSAE美术教育理论的主要倡导者,因此,本论文的视点在于从DBAE的主要先驱――艾斯纳的角度去探讨的DBAE美术教育观念。
可以说,艾斯纳所倡导的以学科为基础的DBAE美术教育观念主张发展学生的智能以及概念和知觉的认知,重视美术创作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学四种美术领域知识的均衡,更重要的是,他强调美术学科本体学习的逻辑性课程的计划性和组织性以及严谨的科目结构。
二、理论契机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F,使美国教育家们进入了自我反省阶段,并导致推崇科学的课程改革运动。自然,美术教育也进入反思阶段。教育家们开始审视进步主义教育理论,最后,发现进步主义教育的艺术教学过分强调自我表现和创造性,导致艺术在课程中居于附属地位:过分强调避免教师的干涉,造成教学的无限制放任,由于忽视课程目标和内容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美术学习因缺乏目的性与程序性,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结果。根据进步主义教育观的负面影响的弊端的分析,美术教育领域得出结论进步主义美术教育观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桎梏。
随着对进步主义美术教育的抛弃美术教育也进入到结构主义的改革运动中。为了使艺术受到重视并成为必要的学科,60年代的巴肯、雷尼尔和艾克等人倡导“教育中的美术”运动。此运动有几个主要特点:第一,使人们对美术有普遍认识。巴肯使“美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等术语深入人心,还提出一个科目中心的美术研究和课程发展计划。第二,将“美术”与“课程”紧密地结合起来。“教育中的美术”运动将课程专家和职业美术家都融入美术课程体系中,使美术课程较从前更加严谨。第三,将美术批评和博物馆等学术资源融入学校的美术教育活动中。第四,增加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特别是开展一些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方式。第五,注重美术教育教学的隐形效果。它包括:改善学生的自我形象和学校风气,并提高学校的社会形象,加强艺术之间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推进科目问的教学,将社会纳入学校中,满足天才儿童和障碍儿童的特殊需要,甚至以艺术作改变学校的一种策略。
从以上五个特点我们能看出“教育中的美术”运动使公众重新认识美术及其课程的重要性,改变了原来美术课程被忽视的状况,这也就是“教育中的美术”运动的价值所在。但是,从中我们也能发现这种学科本位的科目中心论又忽略了情感对学生美术学习的意义,造成美术教育在感性经验方面的缺失,导致美国美术教育从学生中心的极端走向另一个科目中心的极端。
可以说,当时的美术教育理论有待进步的发展和改善。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解决以上两种教育思想出现的问题,艾斯纳提出了趋于成熟的DBAE美术教育思想,以期在美国建立一个融美术创作、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学四种领域知识的系统、严谨的美术教育课程体系。
鉴于以往美术教育理论强调儿童或社会的需求,忽略艺术的独特贡献以及由于教师和家长只强调实用性强的学科(如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习,导致美国美术教育中艺术地位低不受重视的现状,因此艾斯纳强调美术的独特价值和教育功能,以及对社会大环境的贡献。对于如何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和实用性,艾斯纳认为,美术教育的教育方法应发展学生的创作,批评和文化三方面的能力,并指出艺术学习要配合儿童知觉发展,把握艺术特性,教师应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美术课程计划应围绕教育目标来设计,艺术活动也应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这就是艾斯纳具有革新性的课程结构观念。
三、艾斯纳的三大贡献
对于美术教育领域来说,艾斯纳美术教育理论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归纳了艺术的本质特征,强调美术教育的独特价值,以及在结合了罗恩菲德和巴肯的美术教育思想精华之后,提出了融合美术创作、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学四个领域知识的严谨的美术课程观念。艾斯纳重视美术教育的独特贡献,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改变罗恩菲德“儿童”中心教学,强调美术教育不仅要重视过程,而且要注重教育的结果,也就是说,通过美术的学习过程,学生学到了什么:他虽然吸收了巴肯的美术教育思想精髓――将美术学习分为美术创作、批评和文化三个方面,但是却针对巴肯美术教育思想过于理性化的缺点,提出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美术教育“指导技巧”;而且就原有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行为目标的限制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这也是艾斯纳的理论著作《儿童的知觉与视觉的发展》迄今仍是一本经典的教科书之原因。
总的来说,艾斯纳的美术教育思想具有这样的特点:他剖析了以前美术教育理论的弊端,并分析了当时美国美术教育的问题;他结合时代特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客观地吸收了其他美术教育思想的优点:他把美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实验数据说明教育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总之,艾斯纳在前人美术教育研究的基础上,从新的视角提出一套完整的美术课程计划和美术教育理论研究体系。
(一)艾斯纳的美术教育价值论
1 本质论美术教育价值论
在艾斯纳的著作《儿童的视觉与知觉的发展》的第一章“为什么要教美术”中,艾斯纳首先分析了工具论的美术教育价值论观点,认为工具论强调艺术的工具性价值,将学生和社会的特殊需要作为艺术教学的主要目的。这一主张一直被美国公立学校所青睐,以学生的特征和社会的需求为基点,并以儿童为中心重视艺术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由于美国学校反映其社会的价值与需要,因此工具论艺术教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主要考虑儿童,团体和整个社会的需要。
艾斯纳认为,工具论的艺术价值理论基础过于狭窄,儿童和社会需求的问题仅仅是价值观的一个方面,在同一社会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就儿童而言,由于各自的年龄,生活学习经历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其创造能力鉴赏水平和艺术表达能力以及对美术教育的需求等问题就与成人、青少年和其他群落的人有着质的区别。他强调美术教育对人类经验最主要而独特的贡献,这也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地方,以及美术教育的价值所在,它成为进行艺术教学的主要理由。
2 艺术创作给予儿童的九项价值
艾斯纳认为通过美术,儿童认识到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美学经验和表达方式的源泉。由于艺术思维的一些方面是与生俱来的,另一些方面则是由文化决定的,美术教育是一个能把文化同自 然结合起来的工具。通过这种结合,儿童们的认知发展将得到促进。
儿童从艺术创作活动中可以获得九项价值:
第一,儿童在参与艺术创造性活动过程中,获得一种内在的满足感。艾斯纳认为,绘画过程中手臂和手腕有节奏的运动以及绘画所带来的兴奋感觉给儿童一种满足感,它们是满足感的本质源泉。
第二,儿童能从创作中学会运用象征意义表达思想,儿童以创造的意象作为对世界的象征。在创作过程中,儿童们发现他们创造的图像一般都是代表着其他的事物,于是学会为创作的图像命名,后来则学会先有主题再进行创作。这就是朗格(Langer)所说的“概念的转变”。(1957)艾斯纳赞同朗格的“概念的最主要作用是人类进行交流的工具”的主张,并认为一件事物的抽象化和转化的过程,是人类的思维和意识的本能。通过美术的创作,儿童们用他们创作的图像把自己对世界的了解传达给别人。
第三,儿童能把象征手段作为游戏的工具:儿童将创造的意图与象征手段运用到幻想的世界中,在情景中扮演新的角色,这对儿童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儿童们发现他们自己创作的图像和符号可以把他们带到一个奇妙的幻想世界,通过他们自己的图像,他们可以创造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他们能够在另一个环境里面扮演其他角色。
第四,儿童们从图像设计中学会独立思考和提高判断能力。图像设计,尤其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像,锻炼儿童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教育的一个长期目标是让儿童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以使他们不受别人的控制。艾斯纳用“灵活性目的”的判断过程来说明,艺术所带给儿童的益处是其他学科,诸如数学,语文、历史,地理等,所无法给予的。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儿童们学会去判断,学会灵活运用自己的能力。
第五,儿童从创造图像中学会把握全局的能力,即将 些图像可以跟另外一些图像结合起来创造一个整体。皮亚杰(Piaget)认为,儿童们也会去“特别重视”他们所创造的图像。在创造二维平面图形的过程中,儿童在处理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时能逐渐学会从对局部的考虑过渡到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艾斯纳认为,美术创作活动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习的整体性和关联性的忽视。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术有其独特的价值。
第六,儿童绘画可以发展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英国哲学家克利伍德(R J collingwood)指出表达是一个形成和整理思维的过程。形成观点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思维清晰的过程。艺术形式――水彩画,素描和雕塑都是能给儿童提供种反馈信息的社会工具反之绘画也能够反映儿童自己的观点。
第七,儿童通过创作的意象将理念和感情象征化。儿童通过美术的学习才能完成从具体图像的创造到抽象创作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美术的不断学习,儿童们才会发现,可以创造那种并不代表某种具体事物的图像和具有或支持某种理论化观点的象征化图像。
第八,儿童在创作视觉图像时,能获得视觉形式所表现出的独特理念,它让我们认识到美术的独特价值和美术的本质特征。通过艺术创作,儿童和青少年能认识到视觉图像与音乐和诗歌的区别。美术就让儿童认识到美术经验的特征,美术为人类理解所作出的独特贡献,因此儿童得到认知能力的发展。
第九,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儿童们通过绘画创作了解到世界是美感经验和表现形式的源泉。美术学习的这个方面与世界建立了一种特殊的关系,也培养学生的一种美学态度。创造一个富有美学涵义的图像,人们必须注意到 件事物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而且还要注意到它们之间传递的情感。像阿恩海姆(Arnheim)指出的一样,“表达方式是图像的首要内容。”由于文化的渗透,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用推论性语言代替他们的探索。
以上九项美术创作活动的价值,阐述了学生从绘画或创作活动中能获得的能力,这些能力就是艺术的独特贡献,也是教育上不可忽视的重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艾斯纳主张通过美术的学习,发展儿童的图像创作能力,艺术敏感性,以及形成概念和表达情感的能力。他还提出,教师教导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这种观点与罗恩菲德主张的“反对成人的干涉”形成极大的反差。“一个没有帮助的重复练习的课程是不会发展儿童们所具有的潜力的”。这种帮助就是我们所称的教导。美术课程像其他学科一样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文化符号系统,使儿童们可以从经历中创造种独特的含义。在发展运用这套符号系统能力的过程中,儿童学到更多的知识。
3 视觉艺术在知觉发展中的作用
在艾斯纳的近作《艺术与创造的心智》(2002年)一书中,他对美术和美术教育的价值论进行再次探讨,在第一章“视觉艺术在知觉发展中的作用”中,艾斯纳强调了教育在影响人的知觉发展的三大因素――人的本能,环境和文化中的重要性,并认为美术从以下儿童认知的几个阶段中发挥其作用:
(1)人类从一出生就面对一种固定的生存环境,这种环境对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2)人的知觉是人生存的最重要的因素。
(3)当儿童成熟的时候,他们对环境的认识就会随经验的增长而变化。
(4)儿童辨别能力促进某种概念的形成,而概念则是儿童发展想象力的源泉。
(5)对概念的认知使儿童学会运用象征手法表达意图。
(6)儿童的辨别能力,概念的认知和象征性表达都促进心智的发展。
(7)环境条件,主观意志和客观经验都影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文化的渗透将有助于儿童的智能发展。
(8)对象征方式的选择不仅发展儿童的能力,而且增加儿童的经验。
(9)艺术使儿童发现环境的特征和发挥想象力的素材,并且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10)艺术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发展儿童的智能,增加美感经验以及提高表达能力。
从以上10点说明人的认知发展的规律,最后,艾斯纳归纳了美术在知觉发展中的作用美术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并认识到经验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美术能发展儿童的想象力;美术提供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通过艺术思维的锻炼,儿童能学会掌握问题的关键性,美术活动使人类的经历更加完整,并扩展了象征性表达的途径。
(二)艾斯纳美术教育理论的课程论
1 艾斯纳美术课程观
艾斯纳把美国历史上的课程观归纳为三种倾向:儿童中心、科目中心和社会中心,并认为三种课程主要差异在于:社会中心课程观选用有利于社会发展、以社会为中心的艺术内容,教师发挥其协调作用为增进社会的发展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社会中心理论把课程看做是反映社会需求的标尺。1843年―1870年,经济不景气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教育界主要提倡艺术的社会功能、发挥艺 术的实用价值。
儿童中心课程观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教育环境,教师扮演着促进学生发展自我的角色。儿童中心论重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教育内容也倾向于实现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发展学生的兴趣,以及保护学生心智的成长,此理论流行于美国二三十年代。
科目中心课程则根据美术课程的需要选取艺术教育内容,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发展学生概念――知觉的教学环境。科目中心的教师负责策划教学大纲并严格执行既定的美术课程计划,以增进学生知觉和概念的认知。科目中心理论重视课程目标、内容与教法的研究,强调美术教育的完整性和内在价值,而且注重艺术本身的学习。虽然以上所述三种课程观念都在运用教育的元素――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创造美术的教育环境,但三者的倾向性大相径庭。
艾斯纳在科目中心课程观的基础上,提出了美术课程应体现艺术的内在价值与本质特征。他重视艺术本身的学习且认为艺术活动有助于品质的培养,主张艺术的学习在发展艺术的创作能力,美感知觉能力和从文化角度了解艺术的能力。艾斯纳接受了巴肯将艺术课程分为创作批评和文化三个方面的理论,并延伸此理论为美术课程的内容涉及三个方面: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艺术表现力,美术批评一一培养学生的美学接受和感受的能力;文化――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去理解文化背景下的美术。
(1)美术创作取向的课程是美术教育课程中比较重要的课程,学生通过想象和借用美术媒介来创作富有表现力的视觉艺术作品。通过这种美术创作取向的课程,我们可以从视觉艺术作品进一步了解儿童的内心感受与观念。
(2)美术批评取向的课程通过让儿童了解艺术作品中的造型结构艺术家赋予作品的象征意义,扩大儿童的经验范围,并使儿童理解材料与内容表达之间的关系以及作品与传统风格之间的关系。
(3)文化取向的课程:这种课程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艺术课程理解美术作品的人文知识背景,了解艺术对社会的贡献艺术家对世界的看法和社会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更加深刻领悟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 课程目标
艾斯纳强调课程目标的重要性,认为课程目标是“通过教育的过程学生所达到的教育结果。它也被称之为预期结果。”从20世纪20年代的富兰克林・伯比特就认为,我们应该不断地发展这个概念,在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学生应达到成百上千的教育目标。五六十年代的梅格则强调应当检验教育目标,以此来确定教育的成绩。艾斯纳认为,教育家们应当使美术课程目标更加合理而更符合要求。
在80年代,艾斯纳曾创造性地提出了指导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两个概念,指导性目标是在发展学生运用艺术手法表达思想和情感所必需的某种技能j而表现性目标则是鼓励学生运用通过指导性目标所获得的技能拓展或探究自己的观点意象和情感。艾斯纳认为,两种目标各有所长,在课程设计中应灵活地交替置人美术课程,使美术教学既有理性方面又不失情感因素。
最近几年,随着教育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研究的进步,艾斯纳又在原来的“指导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应相互结合”的理论基础上,提出“问题式美术课程目标”,他认为此种目标更具合理性。问题式目标是一种针对具体美术教育实践的细节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的目标。这种问题式目标是以前两种目标的一种特殊化形式,但它并不包括解决问题的方法。艾斯纳认为,问题式目标更能使教育目标与学生的美术学习联系得更紧密。
3 课程内容
艾斯纳在巴肯将美术课程的内容分为创作,批评和文化三方面基础上,提出美术课程的内容应平衡美术创作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学四个领域的知识。也就是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也称为DBAE。DBAE是一种全面综合的美术教学和学习方法,它有助于学生的美术创作,有助于了解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家及其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和历史背景,以及了解美术在社会、文化中的角色和作用。
四个领域的美术知识为人们观赏、理解和评价美术作品提供了不同的视角,是美术知识和美术体验的源泉。DBAE不仅包括美术的知识,还融入人类学、考古学、传播学、文化学、教育评估学、语言学、哲学以及社会学的内容。具体来说
(1)创作美术作品,即借助美术的媒介工具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美术批评,即通过描述,解释、评论美术作品,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从多个角度去欣赏美术作品,明确美术在社会中的作用与角色;
(3)美术史,即对美术作品的时间,地点、风格等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了解美术作品及其他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背景;
(4)美学,即通过探讨有关美术的本质、含义及美术的价值等问题,使学生明确美术与其他非美术现象的区别,以及因差异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形成批判美术作品的标准。
DBAE倡导平衡美术创作、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学四个领域知识的美术教育形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创作美术作品,评论作品,研究与作品有关的历史背景以及探讨美术的本质问题。DBAE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四个领域知识的内容为基础,鼓励学生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学习美术。
(2)具有书面形式的美术课程教学大纲。在大纲中,各年级学生的叙述学习过程是连贯和系统的,教学和学习活动充分考虑到儿童学习的发展阶段和年龄的差异性。
(3)以均衡四个领域知识的美术学习为中心,而且围绕这个中心开展一系列的美术活动。
(4)美术教师要经过专业培训,而且还要不断地学习教学技巧,以全面深刻的理解DBAE教学理念。
(5)教师要对学生的美术学习给予阶段性的评估,要向学生本人,家长以及教育机构管理者汇报评估的结果。
(6)通过四个领域知识的学习和美术综合课程,将美术融入其他学科,使美术课程与其他普通课程融为一体。
(7)美术教育的对象是所有的学生,而不是具有美术天赋的学生。DBAE给予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平等机会。
4 课程结构
由于受巴肯科目中心论的影响,艾斯纳在课程设计上不仅重视课程目标,课程标准对美术教育的作用,而且还尽量保证美术课程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谨性。因此,艾斯纳提出连续性和顺序性两个概念。他认为,任何一堂课都不能涉及一个领域的所有复杂技巧,学习要有一定的步骤和程序。美术课程同写字,行走、驾驶一样需要持续的学习,因此美术课程也应该有连续性和顺序性。
美术课程的连续性是指美术活动应该使每个学生在每个活动中都能熟练地运用前面所掌握的技能。
美术课程的顺序性是指美术课程展现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组织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虽然课程的核心材料和新的变化能诱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但是这种简单的经验还不能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材料。因此,美术课程的连续性和顺序性将会促进儿童学会运用材料表现自我。为了提醒教育者们注意这两个概念,艾斯纳还提出两个原则
第一,不要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看做是简单的独立事件的集合。
第二,美术活动的间隔时间不易过长,否则就会导致学生兴趣的消退。
而顺序性概念则应在充分认识美术学科知识性质和学生的身心状态的基础上加以设计。只有将连续性和顺序性概念、表现性目标和指导性目标以及问题式目标有机地统一在美术课程的设计中,美术教育才能最大地发挥作用使学生和教师在复杂的美术教学和学习中游刃有余。
5 美术学习活动
艾斯纳认为,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学习活动则是课程的中心。学习活动在帮助学生学习中具有教育价值,因此他提出6种规则
(1)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经验。
(2)学习活动可以把学生的学习情况连接在起,使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情况。
(3)学习活动应根据学生学习技巧的复杂程度来设计。
(4)学习活动应尽量考虑学生的兴趣。
(5)选择学习活动应考虑课堂以外的效果。
(6)应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已获得技巧的机会。
从中可以看出,艾斯纳既吸收了罗恩菲德注重儿童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为美术课程增加了新鲜的血液――有目的,系统地组织美术活动,为美术教师提供了详尽的建设性意见,对于美术教学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之后,随着DBAE美术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艾斯纳进一步发展了“美术活动是美术课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这个观点。对于中国美术教育来说,这6个选择学习活动的标准也有实际意义,如果在教学上注意有选择地进行教学活动,那么我们的美术教学就会更加完整。
(三) 艾斯纳的美术教育教学论
1 影响美术学习的三大根源
进步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不应当把期望与要求强加给学生,而赞成自由式与放任式教学。然而,艾斯纳反对此观点,认为应当反省进步主义美术教育观对教师的要求。他认为,教师应当为学生说明如何使用艺术媒介并提供相应的指导,还应当对艺术计划的步骤和程序进行必要的说明。总之,美术教师应必须给学生适当的指导,使学生明确美术学习的方向。
艾斯纳根据艺术学习的3个领域――创作、批评和文化,阐释教师所起的作用在创作领域,教师起着示范艺术创作实践的作用,在批评领域,教师通过评论艺术作品给学生提供教育性的指导,在文化领域,教师用作品与文化的联系诱发学生探究深层的艺术文化。
此外,他还认为影响教学或学习结果主要有3个根源,即内容特性,学生特性和教师特性。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导致了他对教学评价问题的讨论:
(1)内容特性领域:是指学科科目,大多数学校评价重点就在这一领域。艾斯纳认为,当时美国学校在评价学生时,只关心学生是否符合标准或目标,而忽略内容特性以外的教学结果。
(2)学生特性领域:由于每一个学生各有其独特背景与能力,在课堂中不仅学习足够的学习内容,而且还学习个人特有的理念、技法和态度。因此,在教学中应评价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共性或个性获得的“共同的或”“独特的”结果。
(3)教师特性领域:由于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包括特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行为规范,教师的人格魅力也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因此,从教育结果来看,特定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教师的行为态度、人格类型都是我们评价的范围。任何优秀的教学都应将3个特性完整地统一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美术教育这个中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