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6 09:24:1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办公自动化实训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industry, office automation course has already become every university, an essential part of middle school. Learn this subject of the office automation well not merely to overall qualities improving students, and all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to the challenge that they meet market economy better. The research of the simulated training system of job market of the office automa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can’t be solved .
Key words: office automation; job market’s simulated training; enterprises require; actual skill
1背景
随着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成了各大、中学一门不可缺少的部分。学好这门课不仅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对他们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挑战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有一个困惑:为什么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进行了很多年,却始终不能摆脱传统的计算机教学结果的束缚呢?
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同行们的教学经验表明:计算机基础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能学,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会学、会用。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他们才能独立地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适应社会,这才是最重要的。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办公自动化课程,该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把传授的理论知识与实用的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为主,全面提高学生的办公技能。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中有许多理论知识,在传统的教学中通常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基础知识,把学生误导为学习计算机基础就是要记这些理论知识,从而脱离了实践操作,而当学生面对计算机实践操作时却感到手足无措。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如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调整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但在具体案例的编排上往往脱离实际,学生认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社会脱节,再加上缺少打印机、扫描仪等实物来演练,从而削弱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更加与实际结合呢?我们针对当今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缺陷,设计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和资料搜集工作。对学生面对的实际教育情况,我们作了大量认真细致的调查、分析和问题归纳工作;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参阅了国内类似案例的研究报告,得到许多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有借鉴意义的指导理论。
2核心理念和界定
本体系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即编写办公自动化职场模拟教材和形成办公自动化职场模拟实训室建设方案。通过收集现实生活中的教学素材,为教材编制服务。我们立足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需要,及时收集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以便在教材中充分体现。通过对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合理利用,使教学内容源于现实生活。教材一方面选用当今比较先进的、使用广泛的应用软件和较新的知识技术,另一方面删减过时、陈旧的内容。教材架构编排有新意,主要从职场模拟元素出发,不拘一格,打破传统的教学顺序,使用模块化教学方案,以便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企业特点,从每一个实际案例出发,把企业元素融入教材。在教材内容中,按照企业对基础人才的知识、技能需求来设计。如任务内容设计为“制作个人简历”、“企业公文制作”、“设计产品报价单”和“设计产品宣传单”等。任务由“任务背景”、“任务分析”、“任务演练”、“任务总结”、“任务应用”等部分组成,主要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实例;着重分析教学知识点在实例中的应用;通过“任务演练”,使学生掌握任务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所需要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使职业素质教育元素在教学中体现。办公自动化职场模拟实训室作为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方案应结合教材中的实际所需,通过传真机、打印机、扫描仪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使用方法的介绍,彻底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直接体现学生对所学技能的掌握程度。实训室的实训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办公设备的使用,
并能排除简单的故障,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和实践创新能力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直接和社会接轨。两项内容的同步拓展强化了学生对实际项目的操作能力,坚持好用、适用、够用的原则,使学生学完后能融会贯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自我学习能力。再加上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运用模拟(仿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场实战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具体任务中学会计算机基本操作。
3研究价值
本体系研究结合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经过精心策划、周密讨论和论证,做到集中优质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由于教材着重体现实际“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内容。它将传统教条式的“菜单”学习,变为生动实用的案例学习。它改变了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方式,完全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即以真实的任务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要体现在:精心设计和选择与实际密切联系的应用实例,作为学生的任务案例,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将计算机的操作技能贯穿于实现任务目标的全过程中,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有利于掌握操作技能,较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更进一步的注意对传授的知识进行总结,使学生不仅能够快速学会操作技能,而且能够比较好的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把企业环境引入了教材和实训,使学生身处一个虚拟企业的真实办公环境中,围绕企业工作的实际需要体验职场中最常见的应用案例,学习在办公中高效、轻松地使用软件。每个案例从问题情境开始,设计了一系列真实、连贯的应用案例如,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任务——完成任务——总结规律——应用实践”的教学模式,融入大量的职业素质教育元素,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掌握就业所需、内容新颖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还能获得实际用人单位最感兴趣的要素——实践工作经验。教材设计本着实用性强为第一要素,用轻松有趣的实际案例作为主线,再贯以图文并茂的设计风格,所提供的办公情境和典型案例适合即将进入职场的在校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是他们走上学与用之间的快速通道。课题中所涉及的办公自动化职场模拟训练实训室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努力实现“零距离”教学。积极探索融“教、学、做”为一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行为导向式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之中,拉近或消除课堂与工作现场的差距,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融于一体;改革师生之间“我教你学”的旧格局,实现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缩短学生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距离。
4展望
现代社会往往是企业提出用人需求,学校针对其具体需求制定出强化培养、订单培养等教学模式,建立起学生与企业的就业桥梁,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就职。通过教学改革,希望达到提高学生实际动手和探究能力,并且根据实训的提升和企业需求的改变,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4+4+2”的三级实训模式。首先“4”是教学的前四分之一,这个阶段要结合案例,将需要传授的理论知识分解到实际的案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必须的基础知识,更要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达到企业要求具备的实际动手能力;第二个“4”是结合办公自动化职场模拟训练实训室,真正演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在此阶段,除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和训练其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最后的“2”则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及个人特长,进行行业方向细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
当然,办公自动化职场模拟训练体系不但是制订企业认可的教材和实训方案,还应包括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课件、实习指导手册、实物操作手册及教学管理、质量评估手册等。有了这种规范化体系和教学,再通过教师的讲授、指导和学生使用科学的一体化学习方法(理论、上机、辅导、项目操作、实习等)学习及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实践,应该基本具备企业工作的办公自动化专业知识、技能及操作经验了。由于企业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环境越来越严峻,对教学的传授者也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只有具有企业和所在领域的前瞻性,才能够很好地把握它们的发展趋势,并具有良好企业及领域背景知识及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的人才,更能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
我们设想,如果每一个学生从接受办公自动化知识开始,就有一个与企业形成的链条或平台,诸如从学习开始学生就要完成“就业文稿的设计和制作”、“个人简历制作”、“模拟面试内容设计和制作”、“就业派遣说明书设计和制作”、“企业常用文稿处理”、“企业特殊文稿处理”等任务,那将会为每个学生提供直通企业的绿色通道,使学生的办公自动化知识不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更能充分将教学知识和企业知识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同时使他们具备敏捷的思维、创新的意识和工作主观能动性,迅速成为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真正实现与企业及职业经验的“无缝对接”。
伴随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的应用于实际办公和工作中,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本文对实施办公自动化前后的工作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将结果阐述如下。
1.办公自动化的重要性
办公自动化无统一的定论和范围,对传统办公方式中应用的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先进的办公设备,都属于办公自动化的范围内。
办公室的办公主要内容是进行大量文件和书稿等处理,制定相关的通知、工作总结、统计数据等文件的处理,同时也对大量上级单位和部门下发的文件进行整理和复制等。传统办公基本采用手写和人工的方式进行整理,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对办公耗材均产生一定的浪费,办工自动化逐渐改善了上述情况。
2.办公方式
2.1 传统办公方式
传统的办公对外来的文件进行存档封存,同时进行记录和管理,但文件数量较大,查找较为困难,同时占用较大的空间进行存储,需要单独进行档案和资料的储备房间。在对上级下发的文件进行转达和下发时传统进行手写,或是抄送的形式,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差。
2.2 办公自动化办公
办公自动化主要是应用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等先进的设备进行办公。上级进行文件的下发和通知主要是采用电脑文件的形式进行下传,在接收到新的文件后进行分类文件管理,或是通过时间进行分类管理,方便于查找。对于应继续下发或是转达的文件和通知,通过复制转发的形式进行发放。 对大量文件进行同意管理和处理,在进行文件处理中如不需要进行打印的文件直接进行电子管理保存即可有效的降低纸张等办公耗材的浪费,同样减少储存空间。
3.办公自动化的优势
(1)公文管理:公文的接收和传递可减少更多的流程,同时节约文件取送时间,精简文件传递的程序。
(2)邮件管理:收发邮件可更加快速有效的进行,不受办公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办公邮件的发送,增加工作效率。
(3)表单管理:增强表格和单据的管理,可存储电子模板形式,减少因人为或是其他因素造成表格单据的损毁或是丢失。
(4)档案管理:对档案管理功能是对准备归档的公文或者企业各类合同、协议、文件、指示、资料等的一个合理存储与查阅功能,针对于复杂的分类和查阅权限,实现合理存取,管理得基本功能[1]。
(5)人事管理:对于人事的管理主要是进行职工自然情况资料、工资资料、考勤情况、机构权限等,对机构内部门人员的任免等内部通知和公告,包括职务和所属性质都将按统一模式规划,便于应用层定制模块[2]。
(6)日程安排:主要是进行机构内的所有日常安排和进行管理,并且可以定时进行提醒,避免和防止日程安排不清或是漏掉重要安排。
(7)公共信息管理:主要是进行机构内部或是外部公共信息的公开和官方网页的管理和维护。主要是相关机构组建、历史和相关部分资料等的管理和公示等,为其提供基本的下载和复制功能。
(8)会议管理:传统的意义上的会议为,主要参会人员统一在一个地点进行聚集后,开始相关内容的研究和讨论。办公自动化后可进行电话或是电视会议的召开,参会人员在办公室或是家里就能够很好的参见会议的研究和讨论,不必舟车劳顿赶往会议召开地点,减少大部分的交通费用,办公费用。召开会议对于一个机构存在重要的意义,会议召开形式更加多种多样,对于距离相对较远的参会人员,如外地部门或是基层部门参加省市公司会议,造成一定的困扰,大部分时间和经历均浪费在来往的路途上,同时增加交通费用。在办公自动化的应用,满足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网络会议的召开和满足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网络会议的召开,使会议的召开更加人性化。如总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交流建议采用非视频的网络会议,因为这个即可以满足网速,也可以满流得需求。对于处于同一个大厦的各部门,建议使用视频会议,因为加入多媒体的功能,可以使得会议气氛跟贴近传统会议的效果,而且交流也更人性化,同时也可以得到局域网网速的支持[3]。
例如某事业单位计划召开一次重要的会议,从前均进行传统的会议召开,外地人员均按时赶到预计地点,同时还为到会人员安排固定的食宿。应用办公自动化办公后召开网络视频会议,通知相关人员按时上网,进入固定的网络会议室,召开网络视频会议,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计的会议召开效果。同时为单位节约了大部分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员工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办公自动化还处于未普及状态,但随着网络通信及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档案界将带来更大的影响,必然带来更大的互动。部分代为的人员、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工作者对于计算机和办公自动化设施的应用还不能更加运用自如,也缺乏应用经验,因此针对于机构的情况应对机构内部人员进行定期的办公设备使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办公水平和个人素质。应用办公自动化对于降低办公费用、减少办公耗材的浪费均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路凤英.办公自动化对档案管理互动效应帕实践分析[J].档案学研究,2007,01(06):51-5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3-011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3.052 [本刊网址]http:∥
进入21世纪,办公自动化技术有极大的飞跃和发展,各行各业都逐渐把信息和知识作为重要的资源要素,把信息处理能力作为工作岗位创新和取得竞争优势的必备工具之一。掌握办公自动化知识、拥有信息处理分析的技能、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必备的要求之一。《办公自动化》是高职院校绝大多数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探索如何构建高效的《办公自动化》课堂教学和如何使大学生有效地掌握必备的办公自动化知识和技能是亟需的、必要的和重要的。
一、“翻转课堂”内涵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也译为“翻转教学”、“颠倒课堂”、“反转课堂”、和“颠倒教室”,它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它是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环境下,教师提供以视频或PPT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课前完成对视频的观看和教学内容的学习,在课堂上师生一起解惑答疑、协作探究、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成为了教育界热议和讨论的话题,经历了认识阶段、实践阶段和研究阶段。翻转课堂中,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求真知的地方。“翻转课堂”是有活力的,它让原来的消费式的课堂变成生产式课堂和创造式课堂。创新教学观念是“翻转课堂”的“根”;精制教学视频是“翻转课堂”教学的“基”;自主合作学习是“翻转课堂”的“本”;重构课堂对话是“翻转课堂”的“魂”。
美国的Robert・Tallbert教授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总结出了翻转课堂的实施结构模型,该模型简要地描述了翻转课堂实施过程的重要环节。主要分为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和针对性的练习)和课后(快速少量的测评、解决问题与促进知识内化、总结与反馈)两个环节。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从原来课堂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圣人”和“演员”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导演”和学生动手操作的“裁判”,而学生则由原来讲台下被动接受的“观众”和“操作工”转变为教学活动中的“分享者”和“教练”。“翻转课堂”的课堂要素与传统课堂有明显的差异和区别,在教室角色、学生角色、教学形式、课堂内容、技术应用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有鲜明的体现。
二、当前高职《办公自动化》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多数教师和学生都已认识到了《办公自动化》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选取了图文并茂和深入浅出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付出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依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剥夺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参与感”和“沉浸感”。众所周知,中国学生受中国传统被动学习文化的影响深远,他们不愿意、不乐意、不同意积极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过程中。他们习惯于教师耐心细致深入浅出的讲解传授,习惯于观看教师详细地展示操作流程和动作要领,习惯于“单枪匹马、孤军作战”。这些行为习惯严重制约了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目标制定、学情分析、内容选择、方法甄选、效果考核等环节。
(二)学生基础差异巨大,不能有效地因材施教。高职院校大学多数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学生的经济条件、知识基础、信息技能、学习能力、个人诉求等参差不齐,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导致“吃不了”和“吃不饱”的学生并存;“想学的学不到”和“已学的重新学”现象的并存。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制约了因材施教的开展,造成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的浪费。
(三)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训练不够。《办公自动化》教学旨在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培养信息技术素养,但由于多种条件和因素的制约导致学生能亲自动手操作实践的时间和强度不够、不足。首先,有些学生因为经济条件不能负担个人电脑造成课下没有条件去操作实践;其次,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占据了大半个江山”,留给学生的动手操作时间是“凤毛麟角”;第三,即使有些学生拥有课下实践训练的条件,也没有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唯能闭门造车、独自摸索。
三、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高职《办公自动化》教学的特点
《办公自动化》是以学生实操为主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将“翻转课堂”模式运用于该教学设计能彰显“翻转课堂”的特点,为该课程教学带来以下价值。
(一)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传统教学强调“师道尊严”和“为人师表”,有人说“翻转课堂”放任了学生、轻松了教师、弱化了课堂、错位了学校,相反,“翻转课堂”是对学校与课堂功能和师生角色进行了变革,恰恰是信任了学生、鞭策了教师、强化了课堂、正位了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之间的合作,做到了真正的个性化教育。在“翻转课堂”模式下,“以学生为中心”得到了彻底的回归,发挥了“催化剂”、“发动机”和“兴奋剂”的作用。课前是学生自主预习和合作学习的天地,课内是师生、生生交流对话和实践实训的平台,课后是学生自我检测和巩固提高的场所。
(二)鼓励“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鼓励和采用“混合式学习”方式,包括课前的自主预习、课内的探究研习、和课后的巩固练习,涵盖了在线学习“微视频”教学方式和面对面启发、帮助、指导和演示等方式。“翻转课堂”教学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数字化或网络化教育学方式)的优势结合起来。它有助于发挥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利用良好的教学资源,有助于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倡导“教、学、做”一体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张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分发的理论教学资料,课堂中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践学习。实践实训是《办公自动化》教学必要和重要环节,有利于发现学生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深入研究。通过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可以个性化的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地点、和学习强度,可以把多数的课内时间还给学生,以期解决传统课堂实践训练不够不强的弊端,可以切实做到理实合一和“教、学、做”一体化,可以构建“基础任务、实践训练、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的创新实践平台。
四、基于“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职《办公自动化》教学设计
(一)高职《办公自动化》概要和教学内容安排
随着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的到来,信息分析处理能力是各个岗位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一个重要部分,各行各业的人们逐步地把信息作为重要的资源要素之一,把信息系统作为创新创造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有力工具。《办公自动化》是高职院校众多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软件和常用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以适应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的需要。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靳广斌主编的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办公自动化教程》,本教程彰显“任务驱动”理念,突出技能操作,深入浅出,易学易用,图文并茂。
(二)“翻转课堂”模式下《办公自动化》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学生拥有了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拥有了信息技术技能,拥有了更灵活的作息时间,这些为“翻转课堂”的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翻转课堂”不是简单的形式的变化,它将彻底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是课程目标、教学方式、师生角色、技术应用、考核考查等方面的彻底变革,它将课前、课中和课后系统结合起来,实现了知识的传递、内化、补救和技能的了解、训练和提高。
首先,课前环节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提和基础。学生改变传统的“坐、等、靠、要”的学习习惯和模式,养成课前阅读文本资料、电子资料和视频资料的行为习惯,敢于质疑和提出问题,实现知识传递和技能了解的目的。教师改变过去单一的文本教案的传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所有学生分享文本教案、电子教案、PPT讲义、视频资料等学习资源,实现激发兴趣、提升动力、凝聚智慧的目标。开展课前环节可以为课堂上预留出更多的宝贵时间,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更广泛的交流合作平台,可以为《办公自动化》教学创造充裕的实践操作空间。
我们拟组建的办公自动化生产型实训基地,包括影视制作实训室、现代办公技术实训室和现代办公设备实训室,本实训基地能全方位为学院各部门的日常办公、宣传服务;为全院师生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为校外有办公服务需求的单位或个人提供相关服务。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服务项目,成立相应的实体公司更便于管理,可以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将服务意识、改革意识、责任意识和经营意识融入到各经营项目中,在节省学院相关开支的同时,也是对高职院校校内实训模式的有益探索,从仿真教学逐步走向真实操作环境,使消耗型实训逐步转变为创收型经营。实体公司还能为学生提供丰富、有益的实习、实践机会,定期提供贫困生勤工俭学机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经过专业教师的多次集体探讨,拟分期组建公司,实现实体经营,具体方案如下:
1.一期建设——以制作类为主
A.主要经营项目
相片冲印;布标制作;海报制作;KT板制作;视频制作。
B.主要服务对象
总院相关职能处室及各二级院系;全院师生;其他有需求的单位或个人。
C.运作思路
根据学院各职能处室及各二级院系日常办公及宣传的实际需要,在“计算机文化基础”和“办公自动化”的课程中融入相关教学内容,利用实训中心设备完成布标、海报、KT板制作及视频制作服务;分批次完成学院全体学生的学生照冲印工作;为学院教师提供照片冲印服务。这些服务项目均可对外经营,既方便了周边企业又能增加学校收入,一举两得。
我们认为,实体公司初期的经营项目不宜过多,可以逐个项目进行探索。如:
a.相片冲印:新生学生照拍摄及冲印;学生报名参加相关考试的证件照冲印;学生个人毕业照和全班合影照冲印;师生的个人照冲印。
b.布标、海报(小图册)、KT板的制作、视频制作;用于学院日常办公;用于对外宣传;用于学生活动;资源交流,实现多赢以上的生产型实训,均由主管教师指导优秀学生完成。
D.资金运转
可以采用校园卡或其他磁卡的形式进行收费,考虑以上制作服务所需设备成本较高,可以采取先行售卡(卡的面值不同)的方式获取前期投入资金,待设备购买后,再进行相关服务。经营的收、支均由校财务部门主导管理。
一、前言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成熟,现代办公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信息技术在办公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社会机构、信息产业链中的企业,也会对计算机技术专业人才提出更多需求。因此,学生办公自动化应用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适应现代办公的需求, 对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培养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对学生能力要求的重要举措。[1]
二、现有教学与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1.学生计算机技能入学基础
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大多数来源于普通高中,高中时由于高考的压力,几乎没有时间来接触计算机,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很差,来自于乡村学校的学生甚至于计算机操作技能零起步;对于小部分对口高职班级的学生,在中职时候有不同层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但由于中职学校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或对学生训练要求松紧不一,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掌握仍然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2.《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财经类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开课时间为一年级第一学期,每周4学时,总学时为72学时。
现有的教学内容以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信息搜索与交流、WORD、EXCEL、PowerPoint办公软件操作等为主。
3.计算机应用能力社会需求分析
在传统的办公模式中,办公业务主要是通过手工来完成的,势必带来工作效率低、资源浪费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办公自动化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个政府机关以及大大小小的企业里。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多,深入到社会和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办公自动化能够帮助我们对信息流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提高办公效率。办公自动化的应用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标志之一。[2]
4.现有课程设置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差距
通过我们与相关用人单位研讨发现,实际工作岗位对学生的技能要求与我们的课程设置还有一定偏差,学生所掌握的技能还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
①文字处理的基本能力不够熟练;
②数据处理能力不够深入,特别是复杂函数应用能力;
③不具备图形图像简单处理能力;
④现代办公设备的使用能力有待提高。
为使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熟练从事有关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工作,我们应立足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技术训练为内容,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从能力培养出发开发教学计划、以能力为本位构筑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财经类学生计算机技能培养基本思路
“教、学、做、测、赛”相结合,突出财经学院的特色,为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实用为原则,突出计算机能力培养,以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流程,突出实践教学,鼓励学生获取岗位资格证书。改革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建立启发式、讨论式、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四、财经类学生计算机技能培养方案
1、课程内容建设
将原有的以系统知识为体系的课程内容设置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内容设置,先按社会需求划分各功能模块,再将各功能模块按照社会需求的实际情况,能力从入门、基础、应用到综合的过程来设置课程。
2、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确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原则。在此原则下,我们多方探讨,采用多种措施和方案,紧扣能力培养中心,合理规划实践教学体系,努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2.1、采用新的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
彻底打破原有的以系统知识为教学单元的教学过程,将学生必须具备的计算机技能划分成几个模块,实现以技能模块为教学单元的实践教学,保证学生进行技能反复训练时间占整个课程环节50%以上。每项技能模块都精心设计、组织和实施,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实践操作更具实效和质量。
2.2、课外项目实训作业,弥补课堂时间不足
财经分院各专业的课程教学计划,只给《计算机基础》安排了一学期约72学时的课内教学时间,远远达不到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时间要求,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计算机相关内容的操作。课外作业以项目实训的形式布置,加强学生的动力操作练习,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和创新能力。有的项目实训作业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锻炼了学生分工作、共同研究主题、商量计划、具体实施、总结经验的团队合作能力。
2.3、以测促学,掌握学生学习效果
教师上课,定期测试学生的练习效果,如录入技术,可以两周随堂安排一次测试,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现阶段练习的效果,发现学生效果不佳,及时查找原因,帮助学生提高练习效率。课外项目实训活动中学生完成的作业要及时收集,并进行成绩评定,学生完成的不好的内容要及时在课堂上进行点评和补充讲解。
2.4、以赛促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为了激励学生刻苦训练计算机录入技能,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技能目标要求,每年定期举行“计算机技能大赛”。
2.5、实训室实现开放管理
为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微机实训室向财经分院学生全面开放,学生在课余时间,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到实训室进行自主学习和训炼,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有计划的充分利用因特网的资源优势,自我发展,及时跟踪最新技术动态,促进自我知识更新。
结束语
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财经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学习资源,同时提高专业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与教学水平,是财经类学生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关键,也为财经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奠定了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3-0545-03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及微机、现代通讯设备等在办公室的广泛运用,以及政府机构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这对办公室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院的《办公自动化》课程正是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而开设的各专业公共必修课,该课程从学生日后在各类企业中从事计算机操作与应用的实际任务出发,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及使用Office办公软件进行办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和现代办公素养,这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而是培养学生办公自动化综合应用能力和现代办公的素养,通过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获得工信部办公自动化专家认证,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对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再学习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1 课程改革思路
为了解决高职“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效果差的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改革,改变以教师讲课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程标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倡导目标驱动,强调体验实践,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全面贯彻启发式教学理念,引入了项目教学法、现场演示法、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技能。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1 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
通过前期的调研(网络调研,企、事业单位调研),初步了解行业企业单位对办公软件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确定了以办公自动化设备和办公自动化软件为学习对象,重点介绍微软公司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为课程主要内容。
1.2 课程教学目标
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关键在于处理好理论知识讲授与技术素质培养的关系,在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上突出“应用”、“实用”,教学重点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才干。
1)能力目标: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能熟练利用Word进行编写板报、倡议书、简历、通知、海报等,能熟练使用PowerPoint制作动态PPT文稿,学会运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操作,能利用百度搜索网上资源并能下载网络资源。
2)知识目标:掌握操作系统Windows的基本操作,会在计算机中管理文件及资源的操作方法,掌握Office办公软件与杀毒软件的相关知识,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学会使用浏览器和在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协作学习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社会适应性,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意识。
1.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突破
1)课程的重点
教学重点包括:Windows的基本操作,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使用IE浏览器,Word文档处理中图文图表混排,邮件合并,宏的录制,表格的插入与格式,工作表格式,函数的使用,数据图表的制作,Excel数据排序筛选合并计算,数据透视图的制作,个性化演示文稿的制作。
2)课程的难点
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操作系统,网络应用,Word文档处理中图文图表混排,,邮件合并,宏的录制,Excel数据排序筛选合并计算,数据透视图的制作,个性化演示文稿的制作。
3)解决办法
根据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决定采用了“任务驱动”与“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各种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操作。同时运用演示、练习、讲解、小组合作与交流,评价等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重点、难点的突破。
1.4 课程的项目设计
包括7个项目:搜索”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大赛”有关信息网上课程的学习(登录下载),制作大赛的通知,制作大赛的宣传海报,大赛报名统计,大赛成绩分析汇总,大赛成绩通知单的制作,制作大赛的总结汇报。
2 教学方法改革
2.1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以培养目标为依据,按教学内容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选取现实的对象、材料为项目,创设协作学习的环境和学习的资源,要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如通过项目:搜索”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大赛”有关信息网上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操作Windows,能够上网查看大赛的信息,通过项目驱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现场演示法
现场演示法是用实物、音像制品、图画、图表为工具,通过现场演示,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更加深入领会学习内容的方法,如项目“制作大赛的总结汇报”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学生项目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展开现场演示,如:背景音乐制作,导航目录动作设置等,提高了教学效果。
2.3 合作探究学习
合作探究法是一种建立在互助合作基础上的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师组织下的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方式,其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互争互助局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授课过程中采用分组合作探究,有利于办公自动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最优化,使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以此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4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其学会认知,为其以后的终身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自主学习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提高自学能力。
2.5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当今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与讲解,学生明白了需要掌握的知识及其具体应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素质。
3 课程项目设计
3.1 课程项目设计理念
在课程项目设计中,以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计算机文化涵养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基于现代办公的要求,将典型工作任务应用于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加强学生理解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具体的学习任务为行动导向,形成专项技术的技能培训,采用激励、支持、咨询、引导与示范等方法与手段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不断引入新技术和新内容。并实施项目化实训,与课程同步完成各项目的制作,将原课程知识点解散并重构于7个项目(如表1所示): 搜索”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大赛”有关信息网上课程的学习(登录下载),制作大赛的通知,制作大赛的宣传海报,大赛报名统计,大赛成绩分析汇总,大赛成绩通知单的制作,制作大赛的总结汇报。
表1 课程项目设计
[序号\&模块名称\&项目名称\&评分内容\&1\&网络基础\&搜索”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大赛”有关信息网上课程的学习\&①能够上网搜索有关大赛的信息;
②能够正确申请邮箱并收发电子邮件;
③正确操作Windows 。\&2\&Word的使用\&制作大赛的通知\&公文格式及内容正确,文档格式设置正确。\&3\&制作大赛的宣传海报\&内容准确且符合海报的基本设计要求。\&4\&Excel的使用\&大赛报名统计\&①能熟练地利用Excel软件进行制表和表格格式化;
②能对报名情况进行图表分析。\&5\&大赛成绩分析汇总\&①能利用Excel软件进行成绩计算、排序和筛选;
②能对成绩进行合并计算和分类汇总;
③能对成绩进行图表分析。\&6\&大赛成绩通知单的制作\&①能综合应用Word和Excel软件;
②能制作成绩通知单。\&7\&PowerPoint的使用\&制作大赛的总结汇报\&①结构布局合理,风格统一;
②有背景音乐(连续播放);
③有图片、艺术字等对象,且格式好各种对象;
④导航目录要有到其他演示文稿的动作设置。\&]
3.2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运用七个项目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整个教学围绕这七个大任务,完成每一个案例,然后通过网络平台展示,逐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使课堂授课与网络自学相结合的教学双课堂,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遇到本课程所用到的软件名称:如Windows 、Office、Word、Excel、PowerPoint,随时写出单词,通读几次,或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到快捷键时就立即与原英文单词联系起来,随机写在黑板上:如打开- Ctrl+O (Open)、复制-Ctrl+C(Copy)、查找-Ctrl+F(Find)、保存- Ctrl+S( Save)、全选- Ctrl+A(All)等等。通过双语方面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专业术语的运用。
4 结束语
课程通过项目化教学改革,以实际案例为载体进行课程教学,在载体的选取上,做到具有代表性、实用性、针对性。做中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真正的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教、学、做”三个层次的统一,符合高职学生思想活跃、活泼好动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探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玲红.高职《办公自动化》课程项目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2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05-02
一、课程考核改革背景
根据教育部于2000年1月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文件(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改革考试方法,除笔试外,还可以采取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操作等多种考试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以前,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考试主要以平时上级练习成绩、期末考试(笔试)和平时出勤情况来作为学生的考核成绩;考试方法简单,考试形式单一,考核内容仍重于理论;而笔试考试只考共性的、统一的知识技能,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当今这个“人才饱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时代,为什么计算机专业人人员从事的工作确实跑业务,做销售员,或是跟计算机有一点搭边的文员,却不能胜任一个全职的办公自动化人员。因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弱,理论与实际没法结合。在操作方面文字输入速度慢,不熟悉机关公文规定格式的排版,不熟练办公软件的应用。
这一系列问题说明现行计算机专业课的考核机制存在一些不足: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把学生尽限于校园内,为考试而考试,例如,有学生平时表现非常好,上课认真,期末考试笔试卷面成绩相当不错,但是计算机一级考试却通不过,这说明了利用原先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不能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不能充分突出计算机专业的特色,脱离了现实工作环境,没能与市场很好地接轨,不利于学生就业。迫使我们不能不反思。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模式需要进行改革。
二、课程考核改革思路
为了更好适应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进程,着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效落实教学过程和增强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全面测评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果,达到较高动手能力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应用性人才的目的。为此,将采用计算机一级考试和计算机操作员认证考试为考核目标。
通过考核既要检测学生对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应用的基本理论的了解和基本操作的使用;又要检测学生对办公自动化运用程度,重点考核学生对OFFICE的实际操作能力。
结合课程的培养目标,突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本次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一)教、学、评相互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论和上机实验是学生学习内容。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要合理调配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与完成实验的时间,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技能,最终达到学习目的。上机实验是以实际教学和计算机一级考试内容相结合,直接明了的从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联系,把学生的学与学生平时课堂练习和课外应用相对应。提高学生平时的动手能力,及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强化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平时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开放教育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地教学过程设计。我们采用平时的教材教学与等级考试、认证考试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甚至在平时实验联系中我们可以“一对一”的进行讲解,促使学生在平时学习时要不断地操作实践,对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主动性,直到学生100%掌握为止。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推进对学生职业化办公能力训练和提高,接近职业化教育的事实。
三、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根据历年来,学生对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方面的能力逐渐在提高,尤其是职业技校、中专上来的学生在办公软件操作方面基础已相当不错,我们对这类学生最关键是在于办公软件实质操作的巩固和理论知识的强化,而普通高中上来的学生在办公软件操作方面虽然没有中专、技校的学生基础好,但高中阶段该课程也是必修课,对于这些学生我们的考核方式要进行改革。
(一)首先我们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考核内容上要明确,学生应掌握的基本内容有:信心社会概念、计算机硬件的概念和组成、网络的相关概念,以及office软件的基础应用。
当然我们对这门课程在教学方式上也统一,要把原先先以教材为主的理论课堂教学,或是没有实际操作的虚拟黑板式教学方式,改为实质动手操作的多媒体演示教学,和学生机房实际操作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使学生更明确的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能体现信息教育的特色。
(二)我们对学生要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要有一定的衡量标准,但在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中我们的考核标准也要做适当的调整,以便学生在学习态度上能够有所改变,能真正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以前我们采用平时实践训练、平时的考勤情况以及期末理论总结性笔试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这样一来我们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没有压力,自己真正学到多少东西是模糊的,但近年了我们应该把学生是否能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是否能获得计算机操作员认证来作(下转第107页)(上接第105页)为实质的考核标准,对学生来说是实质的学到了东西,能熟练的掌握和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这样,既可以减少学生在总结性考核时临时发挥失误的影响,又可以加强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社会人才需求相符合,体现了职业化。
(三)我们鼓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大一第一学期就报名参加计算机一级考试,一般情况下,学生的等级考试是在十一月中旬,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参加考试,可以很清楚的了解自己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但并不影响学生通过率,因为我们前面也提到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方面的能力逐渐在提高,在高中阶段已有一定基础,只是进行对办公软件实质操作的巩固和理论知识的强化。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把计算机一级考试放于大一的第二学期,也就是每年的四月中旬,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基础相对要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差,在第一学期我们将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方式一致,只是放慢教学的速度,教学过程中会更加详细的去演示每个操作题,当然我们不可能保证每位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是满意的,所以在第二学期,我们开展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前辅导,整个辅导原则是学生自愿参加,辅导内容以一级考试的内容为重点,80%的以上的教学时间是以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为主,机房为教学场地,不再以教师的教为主,以学生的练习,难题解答为主,教师起辅导作用。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在大一的第二学期会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操作员认证考试(已经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的学生)。计算机操作员资格认证考试的内容主要有四大块分别为:计算机系统操作与使用、文字信息处理、图形图像处理、因特网操作。计算机操作员资格认证考试是符合现在社会需求进行培养人才,能完全充分体现职业化水平的职业资格认证。当然,我们照样也对学生进行培训,此类的培训是与实训教学相结合。每个班级的实训周里,我们会重点培训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与使用(微型计算机的使用操作方法、基本外部设备的使用与一般调整方法、微型计算机文件系统的操作与管理、常用软件的安装设置方法、计算机病毒的检查处理方法),而其他几点(文字信息处理、图形图像处理、因特网操作)与计算机一级考试相符由学生自己练习。在实训周里我们将进行实践考试,全部课程结束后组织理论考试。完全符合学校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计算机职业化能力水平又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四、课程考核改革的实施效果/结束语
课程考核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近年来经考核模式改革后,教师的专业技术有一定的巩固,对于学生来说各项考核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学到知识,有真正动手的能力,能真正更好的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
在学生的毕业设计排版,制图中明显可以看出比以往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平时学生干部制作表格很少人还会使用WORD来做,在写公文上也有很大的进步等等。据统计每年的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计算机操作员资格认证的报考率和通过率也逐渐在提高。考核只是计算机专业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要想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P3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30-7469-02
The Application of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in the Office Automation Teaching
TONG Ping
(School of Technology of Xuzhou Economic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221121, China)
Abstract:Better result has been achieved by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be promoted in our school, the author has also gained a lot of profits from this curriculum reform as a computer professionals teacher. Combining the personal application in office Automation lesson, the paper talkes about the superiority and the points for attention of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in the subject teaching.
Key words: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office automation; application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项目活动而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更偏重于操作和实践活动,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作为江苏省课程改革实验学校,我校坚决贯彻省教育厅提出的“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三以一化”精神,在教学中大力推广项目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教师,本人在这次课程改革中也大有收获。下面,结合一堂办公自动化课谈谈本人在使用项目教学法过程中的几点想法。
1 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过程
本堂课的课题为《用PowerPoint制作个人简历》,目的是利用PowerPoint软件设计一份介绍自己的个人简历,让学生自己构思、设计并完成。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和同学合作,以讨论、交流、协作的形式进行知识的探索和问题的解决。
实施对象:
计算机一(1)班36人,分成六个小组,每组6人,并确定好项目组长。
实施时间:
2011年5月20日。
1.1 项目的准备
对于实施项目的主体――学生,我们必须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将要实施的项目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所学习积极主动性。所以,项目实施前我特地带领学生在教室里做了一次模拟招聘,要求每位学生以应聘者的身份到讲台前作自我介绍,并体会在讲述过程中的感受,从而,为下一步项目的提出打下了基础。
当然,作为项目实施的主导者――教师,我们必须精心备课,充分估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好知识准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学生及时的提供指导和帮助。
1.2 项目的提出
充分的项目准备后,教师提出问题:大家在模拟应聘者作自我介绍时,感受如何?学生纷纷表示:不能充分展示自己,表达时如果配些说明或相关的画面效果可能更好。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同学们愿不愿意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个人简历呢?从而激发学生的斗志并提出项目任务――用Powerpoint制作个人简历。
1.3 项目的实施
在项目实施前,建议各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合理分工,以提高工作效率。
1) 情景导入
通过播放《生日快乐》演示文稿,使学生初步认识PowerPoint。
2) 任务提出
展示用PowerPoint设计的“个人简历”,提出项目任务――制作“个人简历”。
3) 任务实施
a. 准备
①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为6组,每组6名同学。
② 启动PowerPoint:组织学生启动PowerPoint。
参考启动方法:
“开始”“程序”“ Microsoft PowerPoint”;桌面上双击PowerPoint的快捷方式图标(如图1所示)(如果没有则采取方法1,有可任选一种)。
b. 项目示范
以教师制作的个人简历为例,逐步引导学生了解制作的一般过程。该过程包括:新幻灯片的插入、幻灯片版式的合理选择,图片、表格及艺术字等内容的输入。
c. 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剖析老师的“个人简介”,分组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并填写项目实施计划表。
d. 项目实训
学生设计制作自己的个人简历。
1.4 项目的评价
各组提交作品,进行项目评价,包括: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1.5 项目的总结
教师以一段自编的顺口溜作为总结,内容如下:
Office有个好成员,
它的用途十分全。
教学课件、论文答辩,
产品演示、广告宣传,
你要问它叫什么,
英文名称PowerPoint,
中文就叫幻灯片。
学习使用也不繁,
首先要过“打开”关。
打开方法好几种,
具体操作书上见。
打开之后犯了难,
咋就一张幻灯片。
咱把 “插入”菜单点,
“新幻灯片” 再来选一选。
数量问题解决了,
可这布局怎么办。
“格式”菜单跑过来,
“幻灯片版式”归我管。
28种布局任你选,
至于该选哪一个,
幻灯片内容说了算。
成功还差一小步,
最后再把内容填。
大家灵活来运用,
轻轻松松把事完,
把事完!
2 项目教学法的优点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本人发现,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好处颇多。
第一,项目教学法较好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抽象理论知识形象化,提高了理论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同时,又使得学生通过实际的工作锻炼了专业技能,有效的发挥了已学理论知识的作用。
第二,项目教学过程的多样性保证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得学生不仅具有实践能力而且具有发展能力,可以使学生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
第三,项目教学法的使用强化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同时,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全员参与,使每一位同学都有所收获,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
第四,项目教学法保证了课堂与实际应用的接轨,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
3 项目教学法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当然,在使用项目教学法时我们也应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项目的设计要能突破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要使学生对所要完成的项目,所需解决的问题有明确的认识[2],因此作为任课教师,要对项目精心选择,而不是随便找来一个任务应付了事。
第二,不是所有的学科或知识点都适合使用项目教学法,我们不能为了用“项目教学法”而用“项目教学法”。专家指出且经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适用于实训课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或知识点。如果我们仅仅为了应付课程改革或出于其它目的而使用项目教学法,则失去“三以一化”精神的本意。
第三,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教师认为:项目教学法彻底解放了老师,我们只要把所需材料发给学生就可撒手不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不然,项目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教学法要求我们在课前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储备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以便随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
4 结论
总之,项目教学法在办公自动化课程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今后我们应积极学习、正确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办公自动化课程改革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智能大厦是智能楼宇的另一种称呼,它是将多种技术融合为一体的一种智能系统。主要包括建筑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它的出现能使工程投资更加合理、设备和信息更加灵活和科学化,提高工作效率,是能够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建筑。智能楼宇的核心是5A技术,它将这五个系统有机灵活地综合调控和管理,实现在智能建筑中最优的组合,使大部分的智能建筑拥有安全、便利、高效和节能的特点。智能楼宇也是一个交叉性的学科,其不仅涉及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还涉及建筑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总而言之,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运用到智能楼宇当中。
1智能楼宇的含义和功能介绍
(1)智能楼宇最先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第一个智能楼宇出现在1984年的美国,人们将一所旧的金融大厦改装成为了一个集通信、配电、供水于一身的智能大厦。(2)智能楼宇的概念还未得到完全的统一,但是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智能楼宇一定是一个集多种系统于一身的系统化工程,可以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环境,体现出智能和人性化的特点。(3)智能楼宇的主要功能如下。①信息处理功能。大部分的智能楼宇中都配备自动信息控制系统,这种系统不单单局限在该建筑之中,而是对整个地区或者社会的信息的一种监控。②自动化功能。智能楼宇当中的排水、照明、供电、空调等各种系统都是自动化控制,可以实现各个设备间的管理自动化,形成一个健全的自动化防火防灾的控制系统。③智能楼宇在管理方面的主要功能。智能楼宇是各种系统的总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广播以及照明系统,除此之外,智能楼宇还具有其他专用智能化系统,将这些系统集合为一个系统集。
2智能楼宇的主要组成和结构
智能楼宇作为一个为社会以及人民生活提供便利的智能系统,要达到比较高的要求,根据美国智能建筑协会制定的法则,可以将智能楼宇的建成要求分为以下几个:办公设备自动化、通信系统高效化、管理系统自动化等。并且智能楼宇的建造以及设计者必须围绕高效性、舒适性、安全性的特点来完成一个智能楼宇的设计和建造。智能楼宇通常由三大要素组成,即楼宇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通常被简称为BAS、CAS、OAS。智能楼宇的建造必须是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具体如表1所示。表1仅仅是粗略地对智能楼宇系统进行分类,接下来详细介绍。(1)智能楼宇集成中心(SIC)。这是智能大厦中最核心的部位,它是各个部位以及系统的信息汇集中心,主要实现汇集整个智能建筑中的各种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加以处理,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监督的功能。(2)智能楼宇设备自动控制系统。这个系统被简称为BA系统,它主要对建筑中的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温度湿度进行监督和自动调控。(3)消防报警系统。这个系统被简称为FA系统,通过在整个建筑内安装烟火测控系统来实时监控大厦内每个位置的防火情况,更重要的是,如果在大厦内真的发生火灾,该系统可以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并且关闭所有电梯以及空调,然后开启自动淋水系统或者气体消防手段,为整个建筑中的人提供安全可靠的逃生方式。(4)安全防范系统。该系统被简称为SA系统,这个系统和消防报警系统有所不同,其主要是保护这个建筑中的人不受外界的干扰,保护每个人的人身以及财产安全,防止恐怖组织或者其他非法分子进入该建筑。该系统的子系统包括对讲系统、门禁系统等。(5)计算机网络系统。该系统是整个建筑中比较重要而且核心的一个系统,它主要是利用通信设备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整个大厦中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6)视频会议系统。这个系统是一个远程控制系统,它将不同地区的人通过网络手段汇集在一个会议室里,方便了该大厦中人们之间的沟通。(7)卫星接收系统。该系统利用卫星来转发电视的信号,改善了高层建筑之间由于反射产生的信号屏蔽状况,人们可以更好地观看电视节目以及娱乐。(8)电话通信系统。该系统被简称为TCS,主要包括程控交换机,不仅实现内部人之间的电话通信,还能实现内外部相互通信的功能,主要的功能有数据通信和语音通信。(9)广播系统。该系统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公共广播,一般在大型商场都会有音乐背景或者紧急情况下播报语音的一种系统;二是厅堂扩声系统,该系统专门用于专业的音响扩声;三是会议系统,这种系统的要求比较高,不仅仅是单纯的扩音,有时可能还需要同声传译。(10)办公自动化系统。该系统被简称为OA,主要采用了传真机、打印机将所有的办公信息进行全面的加工整理,提高办公室的工作效率。(11)物业管理。这个系统主要是为物业管理部门提供高效的、便捷的管理流程,主要连接了车库管理、抄表管理等电子系统。(12)综合布线系统。该系统是智能楼宇中比较核心的一个系统,主要采用高质量的线缆在建筑内形成一个信息传输通道,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实现建筑大数据的传输和计算。
3我国智能楼宇的应用现状以及网络仿真实训方案
据不完全统计,亚太地区的能源消耗已达到了全球的30%,由此可以看出,亚太地区的能源需求巨大。亚太地区之所以能源消耗不断加大最主要的原因是亚太地区的经济市场不断崛起。2016年3月15号在北京举行的为期三天的中国国际智能建筑展览会,其中大华股份受邀携智能停车场、智慧景区等行业解决方案及行业新品亮相,在展会现场引起重大关注,并带着在智能、环保、开放小区等方面的深刻思考与行业专家展开热烈研讨。在展会现场,智能小区和智能停车场解决方案尤其受到业内专家和专业观众的青睐。大华智能小区解决方案,通过智能楼宇综合平台,为小区智能化建设提供一体化融合服务,解决了之前各子系统应用管理分散和通用平台脱离业务的问题,在设计源头就兼顾了业主、物业和开发商三者需求,目前,大华股份已服务于绝大部分百强地产企业;大华智能停车场解决方案,主要基于大华全球领先的视频车牌识别技术和人性化的智能交互系统,完全消除车主进出场不畅、找车位难、找车难、缴费慢的烦恼,提高顾客对停车场的满意度,也可以加快整个停车场的车辆周转,提高整个公司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管理人员成本,提升停车场管理水平。以下是实现智能楼宇的网络仿真实训的几个方案。网络仿真实训其实是一种简便的教学手段,可以根据设计的方案建立相对应的网络模型,将智能楼宇的设计方案通过网络实训平台的方式呈现出来,是一种简便而且高效的手段。
1、演示阶段
首先要在学生面前讲解与演示智能楼宇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让每个人都能够了解智能楼宇。这需要分为几个步骤。①软件安装以及部署。先安装好Window2003和数据库Server2008,然后安装好服务器。第二步就是安装.Net框架,最后就是配置运行环境、创建网站。②然后将所有的关于智能楼宇的知识添加到网络的演示模式当中。整个企业可以配置路由器设置、连接设备、配置AP。将这些基本工作做好后就可以进入演示模式。
2、实训阶段
实训阶段就相当于传统教育模式当中的教学阶段,这一阶段必须要求严格。要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准确掌握智能楼宇的概念以及所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例如熟悉消防报警系统中的具体机构以及它在智能楼宇当中发挥的主要功能;物业管理系统主要负责的区域和它主要包括哪些子系统等。所以实训阶段是智能楼宇在网络仿真实训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每个开发该项目的企业都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3、考试阶段
信息管理专业涉及图书馆学、档案学、出版发行等专业,信息系统类课程自然与信息处理、信息管理、信息资源有关系,也包括企业资源计划课程、决策支持系统等课程,信息系统类课程的容量非常丰富,并且课程已经成体系化,是一个层次分明的课程群。职业院校或者大中专院校中都开设了信息系统类课程,目标是培养一大批信息系统的维护商抑或开发商,于是,在课程内容的教授上以及教学的实训活动中,都仅仅围绕这样的教学目标或者任务进行。本文认为,存在于信息管理专业教育中信息系统类课程的教学目的不能局限于网络信息系统的开发商或者维护商,而应该概括为信息系统的理性用户。教学目标的改变,必然引起教学活动的一系列改革。
一、信息管理专业教育中信息系统类课程的教学特征以及教学改革方向
系统类课程的培养对象定位关乎教学课程计划的设定和具体内容的安排,相关课程的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以及观念都会受其左右。大多数信息系统类课程的培养对象设定为信息网络系统的维护商和开发商,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方向沿着“技术性”拓展;这种“技术性”体现在教材的编排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由于技术性的倾向,目前的信息系统类课程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具有同质化和单一化的特征,在信息管理专业中,虽然细分了不同的专业方向,但是使用的教材是统一的,教学的一般套路和内容的侧重都具有很大的相似度,比如,教学的重点都包括信息系统的开发。
实际调查和研究发现,信息系统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开发商和维护商,这是很难完成的任务,因为,学校教育并不能完整地培养出直接的岗位人员,开发商和维护商必须接受社会教育和培训,才能从事这一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很难完美衔接的,信息系统类课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信息系统的理性用户才是比较合适的。定位一旦确定于此,就要考虑“用户角色”的指导作用,明确了用户角色,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体系的设置才有了具体的依据,以往在这些方面突出技术性的课程体系需要相应地做出调整,因为学生成才的目标不再是信息系统的开发商或者维护商。
“用户角色”一定要在教材编排中体现出来,从信息系统的开发到应用的不同阶段,设计的课程内容都要和用户息息相关,用户选择信息系统的原因是这个信息系统能够促进管理的高效率和有效性;基于这一点,可以明确看出用户对信息系统的需求与开发商、维护商的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般来看,开发商和维护商注重信息系统的开发事宜,比如,要看开发语言的合理化程度,开发思路有没有偏离主流路线,开发工具使用是否得当等。而用户的标准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看信息系统在日常工作中使用的频率,第二是看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工作需求、管理策略以及企业文化的相关要求是否能够诉诸于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使用对管理行为是否有效等;经过以上对比可以发现,由于用户和开发商(维护商)的需求不同,对于信息系统的建设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在信息系统类学科的教学中,内容体系的设置是非常值得深究的,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定位问题。
二、信息系统类课程内容的改革
(一)信息系统课程基础知识内容的介绍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更新是非常迅速的,信息系统的完善和升级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亦步亦趋,信息系统类课程内容的设置需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思考不同的用户对象,比如,需要处理业务的用户需要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一级的用户则需要信息管理系统,企业的决策人员多用综合型信息系统,不同的用户对象,选择的信息系统是不同的,因此,要培养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基础能力,注重对信息系统类课程的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样,才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分析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不同性质的需求,并配备合适的系统类别。
(二)重视信息系统的策划与信息系统作用的发挥
信息系统正式运行之前,需要进行一个合理的策划,策划的内容包括信息系统的目标任务、通过什么手段达到以及效果预测;策划的最终作用就是通过信息系统的使用使用户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促进用户所在组织的效益。因此,在信息系统类课程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讲解这方面的内容,使学生树立起用户意识,重视信息系统的策划和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用户在信息系统的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开发商或者维护商担负着实现信息系统功能的职能,因此过于依赖开发商,在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面投入数目较大的资金后就不重视,认为开发商的设计会适合业务工作的要求;而实际上,用户是最清楚自己业务需求的一方,信息系统应该担负起什么样的任务,用户是最了解的,如果信息系统建设完毕,而没有被用户使用,那么一定是信息系统的完善度不够,即使被用户使用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本文将培养的目标定位为理性的用户,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锻炼学生对信息系统的表达能力,准确向开发商反映对信息系统的诉求,从而保证开发商的设计方向可以适应用户所在组织的业务管理的需求。
三、其他方面的改革
除了课程内容的改革外,在教学的其他方面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一般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注重理论,轻视实践,因此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这样培养出来的专业人员与社会需求存在着脱节现象,学生的就业不占优势;建议根据信息管理专业不同的方向特点和学生的就业方向,积极与企业合作,进行实训,实训的内容可以是企业对信息系统的建设项目,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信息系统建设实践,使教学更有实用价值。
四、总结
以上分析了信息管理专业教育中信息系统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围绕培养对象的目标定位为理性的用户这个方面,以此探讨如何改革教学内容,有值得借鉴之处,也有待补充之处,希望读者给予补充的意见或建议。
参考文献:
[1]邱磊,吴永林.试析信息化与企业组织结构变革[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