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2 16:03:1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普通居民健康档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社区卫生服务站中的六位一体标准,要求服务站必须将居民的健康作为服务的中心,以家庭作为单位,在社区范围之内,把居民的实际需求作为导向,因此,针对社区居民的家庭、身体状况等构建出科学健康档案至关重要。本卫生院主要以孕期妇女、老年人、儿童、慢病患者以及残疾人等居民作为重点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并逐步往建立全社区人员档案的方向发展,档案由各个科室人员进行构建与管理,如孕期妇女的档案由妇科进行管理,儿童的档案则交由预防保健科室管理,慢病患者档案由慢病科室管理等[1]。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方式比较多样化,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六位一体服务过程中,就可以进行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例如,在预防、医疗门诊服务中,对老年人的保健指导、残疾人的康复指导以及其他的健康教育中,在对社区慢性病进行筛查、于社区内进行义诊以及开展社区宣教活动时,都可以在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收集居民的信息资料,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实现筛查、义诊、建档、健康教育以及指导等多种服务同时进行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2]。
2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与慢病防控对策
2.1构建社区居民健康电子档案
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运用市卫生局统一使用的系统软件,把社区居民原有的纸质档案输入到标准的电脑健康档案表格中,构建出完整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制出社区居民健康信息卡片,要求社区居民每一次到院就诊时,都必须携带健康信息卡、医疗保险卡以及身份证等,以便提取居民的电子档案,让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到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对该次就诊中出现的问题与实际的处理效果进行记录[3]。对于需要转诊的患者,可以使用双向转诊系统平台,通过平台与上级医院进行患者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为患者的远程医疗创造条件,达到医患双赢的目的,并以此实现社区慢性病档案的动态性监控与管理。
2.2科学管理社区居民纸质健康档案
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构建完成之后,社区服务站应该对纸质档案的书写和记录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将档案资料保存于专室、专柜中,安排专门的人员对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完善、补充以及归类。正常情况下,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可以划分为六种类型,不同类型以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如普通的健康居民档案,无颜色;老年居民的健康档案,以绿色标记;高血压患者档案,以红色标记;糖尿病患者的档案,以黄色标记;高血压与糖尿病合并患者的档案以红色与黄色标记;老年高血压伴随糖尿病患者的档案,则以红、黄以及绿三种颜色标记。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应该将社区健康居民与慢性病患者的档案分开存放,并依据档案号上面标注的顺序,放置于对应的档案柜里,以便日后查找[4]。
3构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
3.1提高社区慢病管理的人数与管理率
本中心卫生院社区辖区内的常住居民在10874人左右,医务工作人员共有3个服务队,主要是由责任医生与护理人员构成,以分片方式进行管理,每个星期入户建档与随访,且定期进行各种健康教育活动,从2014年至今,本卫生院共建档约9839份,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人数累计为936人,发现的高血压患者1048人,糖尿病患者372人,健康档案的完成率为90.4%,明显高于2013年的83.2%。
3.2提高社区慢病的防控效率
第二条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坚持基本保障,从低水平起步,逐步减轻参保居民普通门诊医疗费用负担;统筹调剂使用门诊医疗费用,统一基金管理,提高基金的共济保障能力;坚持依托基层卫生医疗服务机构,严格控制医疗服务成本,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坚持费用合理分担,实行当次门诊即时结算的原则。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三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足额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城镇居民(以下简称参保居民)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统筹(以下简称“普通门诊统筹”)待遇。
第三章基金筹集和核算
第四条参保居民按成人每人每年50元、学生儿童(含大学生)每人每年30元标准建立普通门诊统筹基金。普通门诊统筹基金所需资金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中划拨。
第五条普通门诊统筹基金实行专账管理单独核算,按季度预拨,年末结算。
第四章定点医疗机构的确定、选择和变更
第六条普通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的确定:
(一)已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定确认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且有能力为参保居民提供普通门诊医疗服务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从中审核认定为普通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
(二)普通门诊定点医疗机构年签约门诊服务参保居民不足1000人的,下一年度不再列为普通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
(三)已确定的承担在校大学生普通门诊医疗服务的机构不再重新认定。
第七条普通门诊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的选择和变更:
(一)参保居民在办理参保或续保手续时,应在居住地就近选择一家经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认定的普通门诊定点医疗机构作为本人的协议普通门诊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协议机构)。未成年人可由其监护人代为选择协议机构;大学生的协议机构由各高校确定;参保居民一个业务年度内原则上不得变更协议机构。
(二)参保居民在下一保险年度需变更协议机构的,应在下一个业务年度开始后三个月内办理变更手续。未办理变更手续者,原协议机构继续有效。新年度已经与原协议机构发生医疗费用的,协议机构不再变更。
(三)参保居民变更普通门诊定点医疗机构的,持本人身份证(或医保证)和《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病历》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四)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增、减变动人数调整普通门诊定点医疗机构普通门诊统筹医疗费用额。
第五章医疗待遇与费用结算
第八条普通门诊统筹医疗费用支付范围:
(一)属于《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年版)》中的甲类药品。
(二)属于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中的甲类项目和与之相关的一次性材料。
第九条普通门诊统筹待遇标准:
(一)普通门诊统筹实行确定起付标准、超过起付线以上费用按比例支付以及最高支付限额控制的办法。普通门诊起付标准为200元,普通门诊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50%,一个业务年度内累计最高支付限额为300元。
(二)参保居民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统筹待遇年度与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年度相同,参保居民因欠费等原因不能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期间,不能享受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统筹待遇。
第十条普通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为签约参保居民提供以下服务:
(一)普通门诊治疗、出诊、巡诊和双向转诊等门诊医疗服务。
(二)负责门诊医疗统筹管理,按规定结算、垫付参保居民的门诊医疗费用。
(三)健康调查和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档案,开展政策宣传。
(四)对患有慢性疾病的参保居民进行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疾病治疗方面的指导,开展跟踪、随访监控管理和老年人健康咨询、社区护理等服务。
(五)参保居民到协议机构就诊,协议机构不得拒绝,要为就医的参保患者填写《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社区门诊统筹病历》,建立门诊治疗档案,详细记录门诊治疗方案、处方以及治疗过程。
第十一条费用结算:
(一)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应与普通门诊定点医疗机构签订普通门诊统筹服务和门诊医疗费用结算协议,明确普通门诊统筹服务范围、签约人员及人数、门诊医疗费用支付标准、年度结算费用总额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二)签约参保居民在指定的协议机构发生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实施即时结算,应由个人负担的部分由个人支付协议机构;应由普通门诊统筹基金报销的部分,由协议机构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结算。
(三)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各普通门诊定点医疗机构签约人数,按季度预拨普通门诊统筹费用,结余或超支在年度末统一考核结算。当年普通门诊定点机构普通门诊统筹医疗费实际发生额低于签约人员全年门诊统筹预付总额的,结余部分结转下年度使用。高于签约人员全年普通门诊统筹预算总额的,由普通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自行承担。预付费用逐年滚存直至服务协议终止时,结余部分退还医疗保险经办机构。
(四)普通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应加强对签约参保居民门诊医疗的管理,认真做好与参保居民的门诊医疗费用结算工作,不得在门诊医疗费用超标时拒绝收治参保病人门诊、或将应由门诊统筹基金支付的费用改由参保人员负担。
(五)参保居民因病未在协议机构就诊,所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普通门诊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社区普通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我市医疗保险有关政策,严格审查门诊就医人员身份,同时应当做好就诊记录、门诊处方归集等备查的基础工作,接受医疗保险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建立符合医疗保险规定的社区普通门诊统筹医疗管理机制。
享受社区普通门诊统筹治疗的参保人员应自觉遵守门诊统筹治疗的有关规定,不得将医保卡转借他人享受门诊统筹待遇。
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加强对居民社区门诊统筹定点单位的监督和考核,要把控制医疗欺诈行为、套取医疗保险基金、社区服务标准执行情况等作为监管的重点,不断提高居民社区普通门诊统筹定点单位的医疗服务质量。
第十三条普通门诊定点医疗机构采取弄虚作假等手段或参保人员采取隐瞒、欺诈等手段骗取普通门诊统筹基金的,按照《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及签订的医疗服务协议进行处理。
由于居民健康档案是一份动态信息,随时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在健康档案使用的过程中对建立的方式不断探索与创新。所以我们设计并完成了基于网络环境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系统,接下来我们对此操作系统进行具体阐述。
我们所创建的社区居民健康管理系统由五个功能模块组成,包括档案管理、信息服务、家庭监护、信息传递和系统管理,居民健康档案根据普通患者、儿童患者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三种群体进行分类。
社区居民健康系统的五个模块所产生的功能具体如下:
档案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既可以生成和打印所需要的档案报告,还可以进行档案的修改、添加和删除。信息服务模块利用了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过网络把社区服务中心和用户家庭关联起来,在社区居民从网上查询所需医疗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将自己的健康信息情况上传到服务中心,这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可以及时地了解社区居民用户当前的健康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社区居民制定出合理的康复计划。家庭监护,这个模块主要是针对社区的独居老人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对有需要的家庭进行监护,防止和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信息传递,主要是使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完成社区医院和中心医院的网络互通,如果病人需要在大中型医院进行治疗,那么医院医生就可以将所需要的病历档案通过网络及时地获取,同时社区医生也可以通过互通网络来获得中心医院专家的技术支持和指导。系统管理的主要功能是社区居民用户用来对信息进行修改、添加和删除,以及社区用户设置权限,修改用户密码和对系统数据的备份和还原。
二、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保密安全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保密安全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控制,即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和应用程序。用户登录时采用双密码,一个密码进入应用程序,另一个密码用来进入数据库,双密码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其他人仅用一个密码就可以直接打开应用程序并进入数据库。
用户进入管理系统的主要流程是:首先用户要用一个账号来连接注册表,在注册表中查找是否有此用户,如果有,系统将用户输入的密码与系统进行比对,密码正确用户就可以进入应用系统并将第二层数据库密码解密,然后系统把该用户ID和密码再次进行比对,正确则进入数据库,如果错误就退出系统。应用系统密码是由用户本人进行设置和更改,用户的ID号是系统的管理员进行分配。
三、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表现方式
首先是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数据库主要是把居民家庭住址、社区医生安排、常见疾病和体检情况等基本信息情况进行记录。在系统中,我们把居民的姓名、年龄、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存放在居民基本信息表里,在社区服务中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快速从表中提取。
接下来是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服务器终端,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是运行在Windows2000应用程序所提供的进程,其中主要用到了COM组件,因此这个服务器终端的应用程序没有应用界面。
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和发展,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将被提到议事议程。为什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似乎已经不需要讨论了,接下来要讨论的: 一是居民健康档案怎么建、建在哪?二是谁来利用居民健康档案、怎么利用?要回答这些问题,还需要从病历档案的属性谈起。
广义上说,档案是事件发生和发展的真实记录。病历档案是档案范畴的一部分,是病人疾病发生、症状描述、检查、治疗处置过程的详细记录,是法律凭证。病历档案的载体不仅仅是纸质的,还包括光盘、胶片、数据等材料,且病历档案的存放格式,不单纯是文字格式,还有数据记录、声音格式、视频格式等。
病历档案又分为: 院(外)前急救病历档案(即“120”病历档案)、院内门诊病历档案、住院病历档案。门诊病历档案一般记载得较为简单,很多医院在门诊建立了计算机网络系统,一是为了收费规范化,防止跑冒滴漏; 二是使门诊病历的记载更加规范化,管理水平也初见端倪。但是病历记录本基本在个人手中存放,大多数病人看病后不做长期保存。
住院病历档案一般比较规范。每一份病历从入院开始产生一个住院号,作为某病人在该医院住院的唯一索引和关联号码,无论在医院内部的检验、放射、药房等科室的医嘱费用还是症状描述和治疗方式、处置结果等均可以通过住院号将该病人的病历档案记录得完整准确。但是每一位居民在不同医院住院就医时,又会有不同的住院号产生,各医院之间的病历档案没有关联。
居民健康档案是记载一个公民从出生到死亡的,具有阶段性、概括性、关联性的健康状况的记录。居民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记录文件。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工具,是各级政府制定卫生政策的参考依据。
病历档案和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别在于: 病历档案记录了人的生命过程的疾病发生、治疗、好转过程。居民健康档案则相当于人(自然生命过程)和社会进行交往记录的“名片”。人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均离不开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两大体系的交往过程,因此院(外)前急救档案和居民健康档案所具有的社会属性的意义远远大于医院病历档案的自然属性的意义。它所记录保存的档案内容涉及范围之广,保存内容之久远,社会不同主、客体“全宗”需求利用率之高是单纯的病历档案所无法比拟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居民健康档案更偏重于常态下的普通内容记载,“120”院(外)前急救档案更偏重于突发疾病、突发事件的记载。
莫忽视“120”病历档案
居民健康档案既是公民本人和家族的“名片”,又是构成大社会的小“分子”; 既是城市管理的主体成员,又是社会公共安全的主要成份。“120”病历档案既有急救医疗服务过程的记录; 又可从翔实的记录中反应社会医疗资源、政府职能、民生民态、城市规划管理、经济水平等因素。
与居民健康档案相比,“120”病历档案在内涵和外延方面均有明显的区别和作用。
一是居民健康档案更趋向于本区域内的个人医疗行为的记录,更多体现常态下的、居民健康情况生老病死过程档案的自然属性。而“120”病历档案除具有个人医疗行为的记录外,还记录了具有本区域内非常态下的突发疾病、突发事件的医疗资源应用的情况。由于一个城市只有一个“120”电话号码落地,只有“120”具有统一接处警、统一指挥调度、综合调整使用本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所以,“120”可按照医院的应急承担能力,合理分流病人,能够激活居民健康档案的社会属性。
二是“120”是本区域内的唯一代表医疗服务的窗口单位,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处置“120”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处置,“120”是各种突发事件信息收集、汇总、上报的最快捷的途径。
三是“120”急救的公益性性质决定了“120”具有政府职能形象,特别是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在第一时间协同“110、119、122”等政府执法部门协同作战,充分发挥居民健康档案社会属性的作用。
四是“120”病历档案涉及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医疗保险信息系统,还涉及通信、网络、医疗单位等不同的行业,是属地医疗资源分流的“依据”,是属地医疗救治活动质量评价的“晴雨表”。
国家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征集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方案,恰恰还没有将“120”病历档案与之结合。为此,建议将“120”、院内以及居民健康档案等各种信息资源整合,从病历档案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节点上,为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老百姓做好档案信息系统的服务。
可以说,“120”病历档案是激活居民健康档案的按钮,是连接医院内病历档案和国家医疗救治信息系统的节点,是为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民生服务的纽带。
链 接
院内病历和“120”病历的区别
1. 开始记载的时间不同
2. 重点内容不同
“120”病历档案相对简单,文字性描述较少,主要是病人当时的意识、呼吸、血压等基本情况和救治措施以及救治方式、救治效果等内容。院内病历档案的检查项目齐全,名目繁多。特别是住院病历,描述性的内容很详细。
3. 存储介质不同
1、继续严抓医疗质量,落实奖惩措施,杜绝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把“一站式”服务落实到位,继续在住院部实行“五个一”的服务模式,每个医务人员都要置身于病人的角度,从病人的思维出发,想方设法为病人提供最温馨的服务。
2、抓住机遇,落实公费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各项规定,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广泛宣传我院门槛费低、报销比例高的优势,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积极申报成立二级肿瘤专科医院,突出办院特色。
4、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
继续做好孕产妇及儿童建卡工作,做好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和高危孕产妇的追踪管理,要继续做好妇幼信息的收集、上报,加强妇幼信息漏报调查和基底资料调查。继续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定期下社区开展流动儿童的主动搜索和摸底造册工作,及时发现适龄儿童,提高流动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和疫苗接种率,加强本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5、加强规范化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
我中心在20XX年居民建档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
20XX年度将达到辖区居民建档率80%,确保健康档案的真实性。规范化管理健康档案,并及时完成健康档案录入工作。
6、加强我中心的绩效考评及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管理工作,健全各种制度。
7、20XX年度为居民提供的免费服务项目包括:
(1)根据辖区居民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
(2)为孕产妇及新生儿建立《母婴保健手册》,提供孕期检查、产后访视、新生儿访视;为3岁以下儿童建立健康档案。
(3)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基本的体检项目、每年至少随访X次、进行一次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的评估。
(4)对高血压、二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体检项目,每年随访4次。
(5)对居家的重症精神病人每年进行X次全面评估,至少随访X次,做好康复指导。
8、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
(1)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时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认真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艾滋病和结核病的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甲流等其他传染病的防治宣传。
(3)完善院感管理制度,加强消毒处理和质量监控等工作严格执行《医用垃圾处理办法》,医用废物处理率100%。
社区服务中心年度工作计划2021
一、为社区普通人群提供心理咨询,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要通过二个途径为社区普通人群提供心理咨询,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其一是在例行的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活动的评估,尤其是对于重点人群,如妇女在孕产期的情绪状态,老年人的记忆、智力活动等,以早期发现抑郁症、老年期痴呆等。二是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开展咨询活动、发放科普宣传读物、制作宣传展板等形式,向社区居民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促进其精神健康水平。
二、开展精神疾病线索调查,建立疾病档案
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线索调查,是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首要任务,也是动态掌握社区精神疾病变化的第一手资料。社区精神疾病的建档立卡率应不低于社区覆盖人群的0.6%。还将组织精神科医师对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年度的免费检查。如果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因病情复发加重,紧急住院治疗,出院后其住院治疗有关情况将被及时转入社区,以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进行社区康复治疗。所建立的是一套完整的连续的疾病档案资料。将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疾病资料进行妥善保管,坚决维护患者的隐私权。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疾病资料。
三、定期随访,对重性精神疾病进行管理治疗
精神疾病,尤其是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重性精神疾病,由于疾病自身的特点,多不承认有病,不主动治疗,特别是在疾病的严重期,因此需要对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给予的关怀和看护。个案管理员,每个月至少一次主动对建档立卡的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家庭随访,通过随访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并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服药情况、病情稳定情况等,并指导家属开展家庭精神疾病的家庭护理。以此提高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服药率,动态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可就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理进行服药期间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化验检查,以保证用药的安全。
四、开展社区康复治疗,促使早日回归社会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8-0000-02
医疗改革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利国利民的大事儿,也是我过现阶段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我国的医疗改革已经进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随着医疗该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区医疗条件越来越成熟,社区医疗基本保障条件也逐渐的完善,福利制度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这些还并不完善,比如像社区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问题就逐渐摆在了桌面上,如何能够最大化的管理社区的医疗信息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社区的医疗信息与医疗的管理是一个医疗改革和医疗保体系极为重要的方面,他可以对以往的社区人员的所有病史进行记录,从而帮助社区医疗有着更为完整的信息管理,帮助社区医疗的条件进一步完善,因此对于社区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探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社区医疗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社区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地管里社区内的居民健康档案,能够详尽的记录社区内的居民的所有的病史,提供常见的疾病信息检索、流行病的预防常识、重大疾病的预警信息、健康保健及营养卫生常识等医疗医学信息服务。如果社区有了更好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话,那么能够建立基于多个社区医院和一个中心医院的网络服务,形成区域性医疗网络,使得社区医生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得到多个中心医院专家的技术支持与指导,利用网络服务信息系统还可以实现对一些突发症状的日常监护。
社区医疗的信息管理系统应该是建立在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以健康为中心,集预防、医疗、宝剑、康复还有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社区医疗可提供由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全方位医疗保健服务。因此社区医疗服务信息系统的功能应该包括这几个方面,首先社区医疗信息服务系统应该为健康的人提供预防保健服务,其次社区医疗信息服务系统还得为患者提供想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输送服务,员外康复和长期治疗服务,最后社区医疗信息服务系统还得为国家提供国民健康状况和疾病分布的分析统计资料,只有建立起这样的一个社区信息系统的管理模式才能够为社区医疗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服务。
张允刚认为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应该采用client/serever和Browser/serever想结合的结构模式,此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而且这种基于intranet/interent的体系结构,符合当今流行的开放性、通用性、系统与平台无关性等特点。这种模式可以将健康档案查询、信息等为主体的应用采用B/S模式,而其它交互性和安全性要求高的使用,录入档案数据录入、维护、内部查询等服务,采用C/S模式使得数据共享的管理功能几种在服务器上,从而易于实现数据的安全性,异质性和并发控制,同时明显也减小了系统的网络开销。
在数据库的涉及与数据处理功能中,应该采用集中式的中央数据库模型,这样可以设定书友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和各种医学服务信息都储存在一个中央数据库的服务器上,建立了这样的中央数据库就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居民的健康大南边、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表、健康保健和营养知识表、用户权限和用户的资料表,而这些所有的信息可以涵盖全社区居民的基本信息、既往病史、体格检查表、辅助检查表等所有的内容。
数据存储应该采用格式化的数据存储,这样较为的简单,按照对应的数据类型输入即可,而一些常用的术语可以做成下拉单的形式,这样的话可以方便信息的录入。BLOB数据库存储的对象当数据容量过大的时候,会导致数据的存储速度严重的变缓,因此对于非格式化的数据,可以采用数据系统和文件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存储,比如像一对曲线以数值形式直接存入有关的字段中,而多维图像、声音、视频等数据文件的话,可以根据测试值预先设定一个阀值,当数据库大于或者等于这个阀值的时候,在数据库中存入数据文件的路径,并且将该文件存入指定文件夹中,否则就采用这种BLOB对象方式来进行数据的录入。
社区医疗的信息管理系统应该具有5个主要的功能模块,而这5个模块就是健康信息管理模块、医疗信息服务模块、家庭监护模块、通讯模块和系统维护模块。只要在这个社区医疗的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了这5个模块的话,那么社区医生就可以通过健康档案管理模块实现对个人健康档案的检索、添加、删除、修改和统计。在这5个模块之中,可以利用家庭监护模块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日常监护、当患者的疾病突发的时候,社区医生可以及时地对病人实施紧急治疗,而通讯的模块可以实现与中心医院互通信息有无,这样社区医生可以得到有关专家的指导,并能够及时准确的把病人的相关信息传送到中心医院,而最后信息系统的维护模块则主要是用来完成表的初始化、用户的IP与权限的分配、密码的初始化和管理、档案归档。
在这5个模块之中,最为重要的应该是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而这个健康档案模块的管理应该分为普通健康档案、儿童健康档案和心血管健康档案这样三类,而这三类健康档案管理模块应该不分首次,都要各加重视,儿童健康档案能够为社区的儿童提供健康保健服务,记录儿童每次的体检情况,并且根据这些记录,为他们建立一个科学而全面的抚育方案;心血管病人健康档案除了记录病人的基本信息外,还应当记录病人的发病史及其血流变、多普勒等医疗设备进行检查的结果,医生只要通过计算机就可以对这些结果进行分析,为病人制定最好的治疗方案;普通人的健康档案是社区内除以上两类居民之外的所有居民的健康档案,而这些档案应该包括居民的基本信息、既往病史、过敏史、手术史、家族史等一些重要的信息,并且能够为妇女提供保健服务;我们可以将所有的信息按照居民的档案号、身份证号、所在的小区、楼号、单元、房间进行检索,在用户界面中用树型对象对病历进行检索,这样可以保证家庭监护,家庭监护是社区医疗信息系统一个最优秀的一环,它能够实现突发病像心血管病症状的及时监护,在监护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立的监护线程,这个监护线程用来完善对监护的报警信息传递,而这个传递的过程则是使得监控计算机收到信号发出之后尽快的显示出病人的房间号与楼号,尽快的知道犯病人的情况,根据这个信号,医疗人员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痛苦。这样就可以建立了一个十分健全的社区医疗的信息管理系统了。
二、社区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完成,不仅要能够了解建立一个怎么样的信息管理系统,而最为重要的是实现社区医疗信息管理系统,而这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它是需要一系列因素来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完善和建立社区医疗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一)技术支持
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了也学科学的各个领域和层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医院与医疗的现代化管理已经变得极为的重要了,医院要建立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信息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建立数字化信息系统要充分的利用网络技术、将中心医院与各个社区的资料结合起来,就能建立社区医疗信息系统。
很显然,要实现社区医疗的信息管理系统,最为重要的前提自然就是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必须要有技术的支持,如果没有技术的支持而这就永远只是一个设想,而这个设想的完成就只能通过信息技术的攻克来完成了。而这方面的相关论述在当今的信息技术研究中,已经和有着多方面探讨,比如像张允刚、谢明元等,在这里我就不在进行另外的论述了。总之,技术的支持是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完善的前提保证。
(二)政策支持
要真正的实现社区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推行医疗信息的管理系统是一件极为复杂的事儿,而这个信息系统的推行却不是那一个领域能够完成的,必须要进行全社会的关注,因此政策的支持是少不了的,只有国家进行了政策的支持,才会大量的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尽全力的为社区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
政策的保证不仅要充分的运用政策提供的便捷,而且得充分的对于我国的医疗政策进行广泛的宣传,而这宣传不仅要落实到政策的实现上,而且要落实到每一个民众的心理,只有落实到了每一个民众的心理,才能够取得更多的人的支持。
我国的医疗改革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了这么多年,而这些也大力地得到了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也自然支持了社区医疗信息系统的全面完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最大化的运用国家的相关政策,及早的实现社区医疗信息系统的完善,而政策的支持则是社区信息系统完善的外部保证。
(三)资金支持
任何一项公共事业的完成都必须有相应的资金的支持,只有有了资金的支持才能放手从事这一公共事业的建设,社区医疗信息管理系统是一项伟大的公共事业,是一场利国利民的重大的事业,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进行社区医疗信息系统的完善也是关系到国民的全局利益的大事儿,因此我们必须将这项活动放在首要的位置上来处理,但是这样一项伟大的公共事业必须要有大力的资金支持,而这个资金的支持很显然也必须是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的,在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的政策也正是保证了这一资金的支持,而资金的支持则是必要的条件保证。
(四)人员支持
在社区医疗信息系统的完善的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人员来从事相关的事宜,因而也就得有相应的智力支持与保证,它所需要的不仅是与医疗相关的人才,而且还需要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人才,因为在社区医疗信息系统的完善过程中,信息技术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因此需要吸引这样一个方面的人才。
但是在这样的关键的环节中,信息技术的信息储备是一个重大的工作,有着很大的工作量,需要录入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包括这样的几个方面,而这些信息系统的传递应该分为这样的几个部分,它的实现之后包括这样的几个环节,首先是客户端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连接,然后是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在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之后,还要进行的就是家庭监护和中心医院的通信,只有完成了家庭监护和中心医院的通信才能完成对于应用程序的控制,当这些都完成了之后,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社区医疗信息系统的完善工作。而这一幢幢一件件就是为了完成社区信息系统的建立,而这个建立的过程就需要大量的人员的支持,因而人员的支持是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完成的重要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张允刚,刘常春,刘晓磊,刘伟社.区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生物[J].医学工程研究,2005,2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它的流行特点和防治现状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三高”以及患者对病情知晓率低、治疗率低以及防治率低“三低”[1]。它的发病原因不详,并发症多,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压发病逐渐呈年轻化趋势,生活中越来越多人受到高血压病的困扰。为了改变我国高血压防治率低这种现状,依据健康教育这种方式来对普通人群进行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本文选取社区中的60例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和分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文章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社区中选择60例家庭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的30例居民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分布在36~81岁,平均年龄为(47.6±10.3)岁。对照组30例居民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分布为39~78q,平均年龄为(45.2±9.8)岁。两组居民的年龄、性别和家庭经济状况,学历等基本情况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的居民不建立健康档案,也没有接受过健康教育。观察组的居民则是在建立起健康档案之后,再对他们进行相关的高血压防治的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健康档案主要是把每个居民的姓名、性别、单位、工作性质以及疾病诊断、生活习惯和家庭环境等基本资料记录下来,对居民对于高血压的认知程度进行评分,有没有使用过相关药物等[2]。进行健康教育就是对社区的居民进行定期的健康教育讲座,宣传高血压的防治措施以及疾病的相关知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训练来进行健康教育活动;加大社区卫生队伍的建设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来提升居民的卫生素质,加强居民的对高血压的认识。对于已经换上高血压的患者,要加强健康教育和社区的卫生服务,对于高血压并发症要提前做好防治工作[3]。
1.3观察指标 观察这60例入选居民的高血压的控制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所选居民的高血压防治情况 观察组的居民在进行健康教育后,30例居民中仅有2例居民换上高血压,高血压新增率仅为6.7%,远低于对照组居民的16.7%,且观察组居民发生高血压并发症的情况也远低于对照组居民,两组形成的差异大(P
3 讨论
目前,高血压的流行特点和防治现状就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这“三高”以及患者对病情知晓率低、治疗率低以及防治率低这“三低”。高血压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并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没有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前,社区居民的高血压发病率相对较高,且大家对于疾病的认知也不够[4]。这种情况下,患上高血压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然而实行健康教育来加强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可以明显控制高血压的发病率,让居民系统、完整的了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自身该如何做好高血压的防治工作[5]。在进行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队伍建设,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对社区居民进行更好的健康教育宣传,提高高血压防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②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不仅要让居民了解到高血压的相关健康知识,还要让他们从实际生活出发,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来防止慢性病的发生;③要为已经患上高血压的患者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和治疗方案,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来增强患者的体质,调节患者的饮食习惯等等。
实践证明,观察组的居民在进行健康教育后,30例居民中仅有2例居民换上高血压,高血压新增率仅为6.7%,远低于对照组居民的16.7%,且观察组居民发生高血压并发症的情况也远低于对照组居民,两组形成的差异大(P
综上所述,对人们进行高血压防治工作,对他们进行关于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宣传,能够提高普通人群对于高血压的认知,提升高血压防治工作的效率,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莉.高血压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3):5477-5478.
[2]黄海林,崇雨田.浅述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1):570.
太原市卫生局2009年10件惠民实事
与两会“民生”主题步调一致的是,太原市卫生局早在年初就确定了2009年要为全市人民办好10件实事。这10件事是:
1、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济困门诊、济困病房、专家医疗援助、医学检查检验“一单通”、单病种最高限价、处方最高限价、药品统一配送、卫生支农等多项利民惠民服务举措。
2、由太原市人民医院、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康明眼科医院、杏花岭区中心医院、清徐县人民医院、为全市贫困白内障患者、先天性外科疾病贫困患儿提供医疗援助。
3、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环境,完成12个国债项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新建、改扩建, 改造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对社区50名医师进行4个月、150名护士进行2个月的全脱产岗位培训,对500名社区医护、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4、免费为全市2000名农村儿童进行健康体检、3000名妇女进行乳腺病筛查。
5、免费对800名村医进行专业培训和50名乡村卫技人员到市直医院免费临床进修半年,80%的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省级标准。
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筹资标准提高到100元以上。建立新农合市级信息化管理平台,推行
定点医院“直补”方式,缩短住院农民报销支付时间。
7、市农村巡回医院年内深入全市54个乡镇卫生院、1006个行政村巡诊,确保三县一市行政村不少于2次;协助乡镇卫生院逐步建立农民健康档案。
8、全面完成乡镇卫生监督站建设,配齐卫生监督员,落实设施,将卫生监督延伸到最基层,为农民朋友提供健康保障。
9、为新发现涂阳结核病人提供免费抗痨药物治疗,免费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为城市低保和农村贫困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治疗。
10、对常住、流动人口95%以上适龄儿童实施免费预防注射11种疫苗,预防12种传染病。在全市开展儿童计划免疫个案信息管理,为异地提供信息查询平台。
太原市卫生工作从这10件实事的部署上,就可以看出关乎民生的要则,每件事落到实处,精确扎实有力度,老百姓的利益看得见摸得着。
引领“二八”工程善举先行
为了圆满完成太原市卫生局的惠民计划,康明眼科医院担任着为全省和全市贫困白内障患者、先天性儿童视力残疾提供医疗援助,同时,伴随着国家卫生部2008年4月10 日颁布的《中西部地区儿童先天性疾病和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救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内容是对中西部地区这两类患者,中央财政按每人800元的标准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补助,实际治疗费用在补助标准以内的,据实报销,故简称“二八”工程)在山西省的实施,康明眼科医院早早走在前列,为社会力担责任,为百姓弘扬善举。
2009年3月2日,记者从康明眼科医院了解到,从即日起,全省各地县的贫困白内障患者,只要有当地乡村开具的贫困证明,到指定医院――康明眼科医院实施手术,就可享受免除800元手术费用的中央财政救助。
今年69岁的李祖德是平遥县七洞村的一位普通村民,患白内障已经有两年多了,得知现在做白内障手术可享受国家800元的补助,他赶紧来到平遥康明眼科医院进行手术, 李老汉很欣慰,又重见光明。
根据山西省最新眼病流调结果显示:山西省有大约20万白内障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其中有一半患者因经济、地理等原因可能长年无法得到治疗,成为严重的社会负担。针对这一情况,国家适时启动了“二八”工程,以减轻贫困患者的负担。康明眼科医院被确定为山西省国家“二八”工程指定医院。
目前,普通白内障手术的花费大概为3000元左右,享受国家“二八”工程救治的贫困患者,除了可以享受合作医疗的补偿外,还可获得800元的现金补助,这样自身所付费用将控制在1000多元左右;而对于低保户、残疾人、五保户、三无户、特困家庭、各类优抚对象、贫困家庭及其他特殊贫困家庭,康明眼科医院将对其实施全部免费救治。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除了对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补助外,国家“二八”工程和太原市卫生局还针对儿童先天性疾病给予就医补助,其中包括小儿疝气、唇腭裂、尿道下裂等外科系统先天性疾病。
“慈善促和谐,光明进社区”活动
3月10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两会会议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备受关注的新医改方案两会后将马上公布。他还透露,新医改方案实施后,将会给老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
在今后3年时间里面,要为全国的贫困白内障患者做复明手术,有几百万的白内障盲人将重见光明。中央下大力气加大医院基建,预计投入370亿对全国70%以上的县级医院进行扩建。
记者了解到,从2009年3月~2012年3月,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普及居民眼科保健常识,进一步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眼科防治水平,及时为社区居民开展眼科疾病的救治工作,为贫困患者提供优惠服务,康明眼科医院拟在全市十个县、市、区开展“慈善促和谐,光明进社区”活动。
通过长达3年的不间断工作,发挥关注民生、关爱民生的社会责任,他们将做到:
1、在全市10个县、市、区范围内对社区居民,特别是贫困居民的各种眼病展开优惠救助,惠民检查活动;
2、对全市10个县、市、区社区医生进行眼科实用知识和技能培训,建立长期稳定的“太原市社区医生眼科专业培训基地”;
3、在太原市范围内为300个社区的居民进行眼健康普查,并建立“社区居民视觉健康档案”;
4、为重点眼病家庭建立“重点眼病家庭眼科档案”和“重点眼病追踪档案”,并发放“光明进社区眼科服务优惠卡”,让患者在享受光明和健康的同时享受优惠的检查治疗;
5、举办10期社区医生眼科实
用知识及技能培训班;建立10个“光明进社区眼科专业服务基地”;
6、创建20个“无白内障光明社区”示范点,举办80场眼健康教育专题。
这些慈善之举,不但认真落实了太原市卫生局要求为惠民而做的实事,而且延伸了一份爱心和责任。记者在康明眼科医院见到了院长杨连静女士,她向记者具体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方案。
第一阶段的 四个进社区活动
光明培训进社区
光明培训进社区行动的第一个阶段(2009年3月~2010年3月),主要是对社区医生进行眼科专业培训,内容为:重点致盲眼病相关知识,白内障、青光眼、斜视弱视、高度近视眼底改变、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眼底病变、高血压眼底病变、夜盲、中浆、中渗、泪道狭窄迎风流泪、泪道堵塞流脓流泪、常见眼科急诊的知识与处理等;对眼科医疗设备和技术动态的基础了解。
光明普查进社区
2009年3月开始的光明普查进社区行动,将为社区居民免费进行眼病筛查 ,组织“光明进社区眼科服务巡诊车”配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深入各社区,为社区居民免费眼病普查;为参加筛查者建立“光明进社区视觉健康档案”;开辟并定期更新社区眼保健宣传专栏,并派眼科医师为社区居民进行眼科保健教育知识讲座;为重点眼病人群(如高血压及糖尿病人、超高度近视眼、青光眼、眼底病、小儿斜弱视患者等)建立眼病专案并每半年定期回访指导;帮助社区医生尽快掌握本社区眼健康状况并建立“社区眼健康档案”。
到2010年3月,将筛查全市10个县、市、区,包括小店区、尖草坪区、晋源区、迎泽区、万柏林区、杏花岭区、清徐县、阳曲县、古交市、娄烦县。重点筛查:白内障、青光眼、小儿斜弱视、眼底病、糖网病、高度近视眼、全身病与眼病。
光明优惠进社区
2010年1~3月开展的光明优惠进社区,是脚踏实地为百姓献爱心。为社区居民发送“光明进社区眼科服务优惠卡”,就诊免挂号费;白内障手术(有医保患者在医保报销基础上政府直补800元;无医保特困患者由政府直补800元外,医院承担其他全部手术治疗费用;无医保非特困患者由医院直补800元);准分子手术费在医院执行价格的基础上优惠200元;其他眼病手术费在医院执行价格的基础上优惠200元。
光明评选进社区
在最后阶段进行的光明评选进社区中进行总结评选,将由太原市卫生局、太原市慈善总会、各区卫生局、慈善会、康明眼科医院共同组织检查和总结,评选出10个“无白内障光明社区”、5个“光明社区眼科服务基地”,举行隆重挂牌仪式并享受“慈善促和谐、光明进社区”眼科保障服务。
作者:蒋晓蒲 张斌 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保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这些举措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保障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是没有根本的解决问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运营的无力,医疗保险基金不能用在实处,都造成了城镇居民“看病难,看病贵”。医保基金到底要怎样运营,怎样分配,从而提高其安全性和效率,才能真正发挥医疗保障的作用,才能为更多的人提供保障,至今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不能分担大医院的患者流从一方面来讲,社区医院无论从设备、人才引进还是管理体制来说都存在一定问题;另一方面讲,这正说明了政府对社区医院的投入不足、重视不够,就体现不出社区医院建设的初衷——便民、惠民、利民,从而也就不能充分发挥社区医院在城镇居民医疗保障中的健康促进作用。
适当提高最高赔付标准,涵盖大学生的普通门诊医疗保障。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坐享其成,社区小医院门庭冷落、为生存而担忧。在今天全民医保的大背景下,国家应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为城镇居民提供机构完善、方便快捷、经济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目前,保定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3家,基本建立起“15分钟卫生服务圈”,社区卫生服务街道覆盖率已达98%以上。可以说,社区卫生服务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从体系构建、政策制定和服务内容上都还存在一些问题。1、从体系构建上看,应不断探索全科医生、护理人员的培训模式满足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人才需求。还应加大对社区医疗卫生资源和设施的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2、在政策制定上,要实施高效灵活的首诊制度,放宽准入制度。同时首诊医院必须明确责任,包括住院、转院、报销等各个环节,保证医疗保险过程的合理和完整。3、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上,应包括健康保险。同时需要配套建立和完善上述人群的社区健康档案,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原始材料,并定期通知建立健康档案的人员定期复查和定期体检等。在这方面,保定市正在探索。
加强立法,依法管理从国际上一些先进国家对医疗保障立法的特点来看,我国医疗保障立法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1、保障覆盖人群的普遍性。也就是说要从法律上把全体国民纳入医疗保障体系内。对于特殊困难群体,国家立法中应明确规定医疗救助的范围和程度,并在医疗保障缴费中结合定性定量的方法,明确规定补助范围。2、把强制参保作为医疗保障法律的重要原则。只有强制规定人人都必须参加医疗保障,才能使医疗保障真正实现在不同利益人群中的公平分配,更好地分担风险。3、立法的大方向应该和我国的医疗保障模式相匹配。虽然我国当前医疗保障还仅仅是低水平的保障,但从长远来看,我国应当借鉴采用保险型和福利型两种模式国家立法的经验。4、立法必须和其它社会保障项目相衔接。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障的信息系统建立这样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完整的能够记录所有参保居民的就医程序,利用对药品的全国统一定价来规范和监督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者的行为,同时对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费用进行实时测算,为我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基金的运营提供数据信息,这个系统也可以解决异地参保居民的就医问题,实现较大区域内的统筹管理。另外,建立这个信息系统也可以简化报销程序。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障信息系统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对城镇居民的健康起到促进作用。这个系统中一定要包括对居民进行的定期健康体检,至少要对特殊年龄阶段的居民进行定期健康体检,这样不仅可以完成对疾病的治疗,而且还可以预防和控制疾病,从而促进疾病康复。建立健全我国城镇居民医疗救助体系1、建立健全灵活透明的医疗救助体制。社区要建立全民健康水平和经济水平档案,落实困难家庭的就医问题。在申请和落实医疗救助资金的程序上,坚持公开、透明、简洁的原则,使有限的资金实实在在的帮助确实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建立健全完整统一的社区个人信息系统。2、重视小病救助和健康保健检查。对于贫困家庭(“三无”人员、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的贫困家庭、军烈属等)进行小病、小额救助,防患未然,对于常见病和几种人群易发的同种疾病,进行大范围健康检查和筛选,并在贫困地区进行定期的义诊,由医疗救助机构提供相应的检查费用,从而对城镇居民健康负责。3、建立和完善医疗救助资金筹集机制。对于医疗资金有限的问题,除必要的公众缴费和政府补贴外,有必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4、发展慈善事业,提高全民慈善意识。慈善事业是一个公益性事业,政府需要充分发挥慈善机构在城镇居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的作用,对慈善机构进行扶持和监管。政府还应建立健全义工服务制度,对城镇居民中的特殊群体提供医疗救助的义工服务。
各项目实施单位能够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开展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工作。大部分乡镇均以政府的名义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制定了辖区内工作方案,明确了分工,落实了专人负责项目工作,与村卫生室签订了本年度目标责任书。
二、项目执行进度
截至2013年3月底,全县累计完成居民健康档案建档人数845169份,建档率达90.8%,规范化电子档案建立787124人,规范化电子档案建档率96.9%。1-3月,全县完成健康教育人次数为17005人次;报告乙、丙类传染病496例,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完成一类疫苗接种32200人次,完成二类疫苗接种9354人次;全县完成0-6岁儿童保健16471人次,完成孕产妇保健5983人次;全县新增老年人健康管理13783人,其中免费体检13286人次;全县新增高血压健康管理8733人、糖尿病健康管理3146人;全县新增重性精神疾患健康管理902人;全县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巡查386次。
三、工作亮点
1、部分单位转变工作思路,以居民建档、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儿童和孕产妇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为重点,积极改善软、硬件设施、增设专业人员,对重点人群健康体检项目不断完善,尤其是辅助检查能力大幅度提升(如、乡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奠定了基础。
2、个别单位为村卫生室配备了专用档案柜,并统一模式将普通人群、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病档案交辖区村卫生室管理(如青提乡卫生院),方便了项目工作的实施和推进。
3、卫生协管工作设立了协管办公室,办公设备齐全,各项制度和工作流程上墙并得到执行(如乡)。对监管对象建立了完整的分户档案,做到了家底清楚,为协管工作开展提供了充分的支撑(如沱牌中心卫生院)。
4、村卫生室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要求和服务流程熟悉,对辖区服务对象管理到位(如香山镇、凤来镇卫生院)。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乡镇普通人群健康档案核查失访率高,信息未及时更新,潼射、凤来、陈古、社区抽查20份均为失访档案。
2、健康教育宣传栏的更新次数不够,沱牌、涪西、潼射宣传栏无更新记录(潼射现挂宣传栏日期为:2012年第1期)。中医宣传比例不足(如曹碑),个别乡镇卫生院讲座、宣传咨询活动无工作简报。
3、部分乡镇健康体检、随访记录空项、漏项、错项较多,辅助检查不完善。随访频率未按照规范要求次数进行,随访工作缺乏真实性和规范性。
4、重点人群目标管理率较低。
5、对慢性病、重性精神病诊断、分级不明确,缺乏专业知识培训。
6、部分单位孕保、儿保室规范化建设滞后,缺少必要的体检设备设施。
7、个别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未使用全县统一的孕产妇保健手册,不少医生忙于临床业务工作而未认真填写保健手册。
8、部分新建制卫生院、个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无妇产科及妇产科医生,不能对孕产妇的进行有效健康管理,不少档案信息资料均是后来补上的,也有不少是虚假的。
9、产妇分娩信息反馈工作难度较大,县直医疗单位不是项目实施单位,县妇幼保健院仅能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信息返给乡镇,不少信息不全和反馈不及时等,导致我县孕产妇产后访视率不高,同时绝大多数单位均是电话访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妇幼人员、村医生访视大多不进行上门访视,产后访视质量不高,效果不理想。
10、少数单位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知识缺乏,对所承担的项目内容知之甚少,影响了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
11、对乡镇卫生院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认识不到位,一些单位针对去年年终考核所提出的意见,没有对照进行整改,甚至个别单位工作存在整体滑坡现象;
五、下一步工作建议
1、各单位领导班子应高度重视督导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专(兼)职工作人员,责任到人。
2、转变服务理念,充分认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熟练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吃透政策,准确把握,认真组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做好各类人群健康管理工作。
3、对2013年以前所有档案进行梳理,完善和补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