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影评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16 18:31: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安娜卡列尼娜影评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篇(1)

谁又不是自私的女人、自私的男人,被虚伪和龌龊包围着的又何止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纽约。所以尼克·卡拉威才抑郁,才说盖茨比是他唯一的朋友,才说“这样的人我这一生不会再遇见了,当我们都认为他龌龊之时,他却隐藏着纯洁的梦想。”卡拉威不时跳出剧情来反观剧中人,这是原著小说的写法,用在电影中虽然也不别扭,但用多了,没能做到适可而止。小说中的文字大段的出现在电影中难免突兀,用第三方解释剧情是下下策,只能自证没能力借故事本身的张力让人物鲜活。

为剧中人定性下结论也不是明智之举,片尾大段溢美之词送给盖茨比,观点鲜明,鲜明得过头了。但这不是电影的毛病,菲茨杰拉德的原著本身如此,小说的名字已经昭示了作者的倾向——《了不起的盖茨比》,“了不起的”。窃以为去掉定语会好很多,只是去描写,描写一个人和他的命运,好坏交给世人去评说,那才洒脱。《安娜·卡列尼娜》就叫《安娜·卡列尼娜》,不是“可怜的”安娜卡列尼娜,不是“可恨的”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毕竟是托尔斯泰,深谙人性复杂,深知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所有生命都是毋庸置疑的毁灭过程,菲茨杰拉德说,他小说的主人公自然也难逃这句话所昭示的命运。盖茨比偶然也是必然的走向了毁灭,电影中的他致死都不知道那个电话不是黛茜打来的,死在梦里,梦中一切如他所愿。小说中的他却不是一直蒙在鼓里,早嗅到了黛茜的变化,早知道自己的梦也许只能落得个成空。“我有一个想法,盖茨比本人并不相信会有电话打来的,而且他也许已经无所谓了”,菲茨杰拉德写。不明白电影剧本为何做如此修饰,不去戳破盖茨比的梦。他什么都知道,他甚至知道梦已经碎了,但他坚持把梦做到底,这是小说的逻辑;他什么都不知道,以为梦还有实现的可能,所以继续睡着不醒,这是电影的逻辑。价值观孰优孰劣一目了然。难怪有人说导演鲁赫曼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总有一种“毫不害羞的浪漫和充满热情的肤浅”。

过滤掉了对现实冷峻的知晓,电影里的盖茨比便只剩下执着与天真,难免对不住“了不起”三个字。小说可不是屌丝逆袭求女神的三流爱情故事,执着也未必是多可称赞的品质。或者赞美纯真吗?全世界都虚伪,只留盖茨比纯真?黛茜只是盖茨比梦想的具体化,这梦也可大于爱情,甚至大于“美国梦”,它可以是生活本身。只有看透了生活的虚无缥缈却仍旧奋力追寻的人,才是了不起的。

篇(2)

“在我小时候,妈妈十分想再要一个孩子。父亲和她说,除非你能卖掉一个剧本,那我们才有钱再供养一个。于是母亲拼命地写,我在一旁拼命地哭闹。”

奈特莉的母亲是剧作家,父亲是演员,大她4岁的哥哥也是演员。走上演艺之路是她的自主选择。她1985年出生于英国,早在6岁的时候,她就央求父母给她找个经纪人,7岁时,她便如愿走到了镜头前,在电视剧中出演了一名近乎路人甲的角色,“那个孩子,她偷了点钱,然后又发现了一具尸体”。14岁时,她在《星球大战前传一:魅影危机》中饰演阿米达拉女王的替身,但并没有被人所熟知。

她小时候有阅读障碍,这对于她的演艺之梦,无疑是一块绊脚石。有一天她的妈妈带回了一份爱玛·汤普森写的《理智与情感》的剧本,奈特莉想读但无法读。

她的妈妈告诉她:“如果爱玛碰到困难,一定会想办法克服,你要向她学习,必须读书。”后来奈特莉真的克服了自己的阅读障碍。她成了爱玛·汤普森的粉丝,养成了阅读的习惯,简·奥斯汀(《理智与情感》的作者)的作品也和她结下了缘分,2005年,她出演了简·奥斯汀另一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傲慢与偏见》,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但她的演艺之路谈不上顺利,至少她的心一直是忐忑的。“因为你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红,被人需要,或地位一落千丈,被人遗忘。”

2002年奈特莉首次担任影片主角。她在《我爱贝克汉姆》中扮演了一名追逐足球梦想的少女,齐耳短发、短裤T恤的造型运动感十足。这部小成本电影在足球风不太盛行的美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她后来推测导演选择她的理由时提到,“也许他们看到我很年轻,身材又纤细,所以觉得我适合这个角色,事实远非如此。我只是有好的基因罢了。最令人头疼的便是他们让我到处跑,我总是喘着粗气然后晕倒!”

奈特莉曾告诉过媒体,在生活中她是个极为懒惰的人。回顾她当年的演技,她认为自己演得“很烂”,“我没有上过戏剧学校,也没有接受过任何表演方面的训练。我也不知道自己那时候在干什么。我假装自己能行,而每个人都认为我不行。”

当她告诉她身边的人,她要拍一部假小子踢足球的电影时,别人听了都觉得很可笑。等她告诉他们,她要出演一部配合迪斯尼乐园主题公园的电影时,身边的人还是笑话她。“听起来不错。祝你好运!”谁也没想到这部名为《加勒比海盗》的电影会席卷全球。

在加勒比海盗的拍摄现场,奈特莉天天担心自己可能被炒鱿鱼。“我拍别的电影时都挺有自信的,但对《加勒比海盗》却一点谱都没有。经纪人给我推荐这个剧本时,我还一个劲对他说,给我看这个干吗,他们不会要我的,而且这剧本看上去不知所云。”

剧组在2002年1月前往洛杉矶的圣佩德罗港拍摄主要场景,其中“黑珍珠”号(船名)伸出的窄木板的场景的镜头,奈特莉和约翰尼·德普在那里拍了3天。木板距离海面有15英尺,周围没有任何保护,奈特莉回忆时提到,“那个木板只有跳水板大小,站在上面只有风声水声,稍有动作就会上下颤动,我被吓呆了。”

奈特莉在《加勒比海盗》三部系列影片中,演绎了纤弱的总督女儿伊丽莎白·斯旺,一步步成长为刚毅果敢的女海盗首领的过程。伊丽莎白的古典美,被奈特莉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多少由于自身的气质,奈特莉后又在《傲慢与偏见》、《公爵夫人》、《救赎》以及最近2012年底的《安娜·卡列尼娜》等影片中有着出色的表现。但她所扮演的角色,又多少加入了自己的理解。

出演《傲慢与偏见》时,奈特莉与导演乔·怀特的见面颇为不顺,后者飞机延误,情绪十分暴躁,和奈特莉的谈话中还讲了脏话,“最后,会面以相互咆哮结束。真是场灾难。”好在奈特莉出演电影《幻灵夹克》的导演梅步瑞打电话给怀特,奈特莉这才和怀特在伦敦有了第二次会面。怀特想找“不太符合女性传统的、伶俐而又有些难以相处”的感觉的演员扮演剧中人物莉齐,“可当我遇见凯拉,发现她的疑问层出不穷,就像个假小子。凯拉思维活跃,极富幽默感。在拍摄期间,她仍在不断地让我感到惊讶。”而奈特莉也承载了不小的压力,这对她来说是巨大的机遇、巨大的挑战,“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个属于自己的莉齐。”

《安娜·卡列尼娜》,讲述了女贵族安娜离开性情冷漠却又无可指摘的“官僚机器”的丈夫,投身年轻的军官沃伦斯基的不归路,现实和让她嫉妒、发疯,直至自杀。这部改自列夫·托尔斯泰名著的电影服装预算惊人,奈特莉扮演安娜的华美服饰中,价值200万美元的香奈儿钻石饰品及巴黎世家的复古服装仅占少部分。但她独特的气质对得起这身衣服。

在电影的一张剧照中,暗色的高礼帽和长裙在背景中随着火车站的蒸汽若隐若现,安娜一身暗蓝,虽然都是冷色调,但她帽子上的精巧的羽毛和衣服布料的反光,已经把她拉近。安娜在街灯下边侧着脸,似乎在预期着、思考着什么,优雅而揪心。

“发生在安娜身上最大的悲剧是,她从未认清自己面对的是什么。这部电影是对小说的一次非常戏剧化的重述。”奈特莉18岁就读过原著,为了拍这部电影,她又捧起书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年轻时她觉得这是部曲折的爱情小说,后来她才意识到,这本小说“非常黑暗”。奈特莉在演绎安娜的时候,展现得更多的是一个亲手毁灭自己的女人。

《安娜·卡列尼娜》开拍时,距离奈特莉首次银幕触电已经有十年之久。她现在对于角色的塑造游刃有余,“我确实从皮肤里感到更自在了。”而一步步滚雪球的成功并未给奈特莉带来过多的喜悦。在一次采访中,当记者问到她最值得炫耀的事情时,她答道:“是我两年前买的伦敦住所。我7岁开始工作,从那时起就开始攒钱买房子了。爸妈总是说:‘你一有钱就买个房子,这样有个遮蔽之所。如果遇到大的变故,至少你不用睡在桥下面。’”

2005年她提名奥斯卡的时候,还在忙碌于拍摄《加勒比海盗2》。“我们在夜里拍海盗的电影,拍了大约1个月,然后我听到我被提名了。我只觉得很累,而且那么遥远,不像是真的。我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按时拍完电影然后赶去颁奖现场。”但是她还是如约到了现场,那晚是她“活到现在最超现实的经历之一”,她不知道台上的人都在干什么。

“走过奥斯卡的红地毯,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得了大奖的狮子狗,所有的人都会根据我的衣着来给我打成绩,没有人会在意我究竟有些什么才华。奥斯卡颁奖典礼实际上就是一场热闹的狗走秀,在我看来,谁有可能成为当晚最大的赢家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取决于那晚你穿的衣服、戴的珠宝首饰是不是恰巧迎合了影评人的口味。这感觉真的太可怕了。”

奈特莉很少看自己的影评,看到正面的影评,她会忍不住往下看,而一旦遇到恶评,她就会担心这些恶评在头脑中挥之不去。

虽然被评为百位最性感明星之首,但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到希望改变自己身上的什么部位时,她回答说希望全部都改,她最希望改变自己的腿,希望它们更长、更直,她也希望她臀部的曲线柔和一些,“最简单的是直接去整形,不过我不想去整。”

而奈特莉身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低胸了,但她不在意,而且低胸并不妨碍她的气质所带来的性感,英国观众说过,“我们爱她,她竟敢把自己毫无内容的胸部袒露,专挑低V领的裙子穿。她真自信!真够味儿!”

但奈特莉曾害怕见到影迷,“怕他们说我胳膊那么细,一点儿也不性感,压力很大。”《加勒比海盗》首映礼上,她的身材被媒体猜测为她患有进食障碍,奈特莉对此很反感,她将两次声称她患有厌食症的《每日邮报》告上法庭,并取得了胜诉。

她的胸部在《加勒比海盗》的剧照中被PS过,制作方把第一份副本给她看时,奈特莉十分不满,“我不管你们做多大,但你不能给我一个见鬼的下垂胸部!它们像你们祖母的胸部。在后来的海报中它们变成了C罩杯。”那时她说不在乎被修改,但2008年出演《公爵夫人》时她已经底气十足,完全不允许“加工”她的胸。她的低胸出现电影的海报中,丝毫没有“不协调”的感觉——金色的外衣,高高盘起的头发,海报中更多展现了女贵族的雍容华贵的气质。

如果影片需要,奈特莉也不羞于露点,但她有自己的原则,不会。在2005年的影片《幻灵夹克》中,奈特莉和男主演艾德恩·布洛迪(2003年凭《钢琴家》获第75届奥斯卡奖最佳男演员)有一场激情戏,虽然奈特莉答应双乳,但她要求导演在拍摄这些镜头时清场,“最终拍摄时现场只留下了导演、摄影师和调焦员,加上我一共4个人。”

在2008年的影片《爱的边缘》中,有一个场面,奈特莉扮演的角色一高兴就把胸罩撕掉了。但奈特莉却不愿意在片中唱歌。唱歌对于奈特莉是个槛。奈特莉最糟糕的一次试镜经历就和唱歌有关。参加电影版《歌剧魅影》的试镜时,“我不记得我为什么会去了,但当我一开口,也许就让房间里的所有人意识到,我完全不会唱歌。”

篇(3)

通过分析点评对乔.怀特导演的影片,可以看出“长镜头”一词被多次提及。在乔.怀特导演的每一部长片中,他都会采用长镜头的拍摄手法给观众带来几段独具匠心,精彩无比的视觉盛宴。

影片《傲慢与偏见》中开头一场时长88秒的交代空间场景与表现人物性格的镜头以及一场长达174秒展现酒会上众人不同心理活动的跟拍镜头;影片《赎罪》中一段长达306秒展现“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全景式长镜头令人记忆犹新;影片《独奏者》中一段时长57秒的表现在lamp区的流浪汉们在街头流浪露宿的实景拍摄镜头;影片《汉娜》中有一段长达187秒的动作戏,来表现父亲在柏林地铁站以一己之力干掉特工的场景;影片《安娜・卡列尼娜》开场的前30分钟里更是有许多运用长镜头拍摄的段落,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怀特的长镜头拍摄手法多采用运动的方式而很少采用固定拍摄机位的方式,在镜头造型中有选择性地融入蒙太奇拍摄手法。电影评论家巴赞说过“拒绝分割时间,拒绝按时间分解戏剧场景,这是一种积极的做法,它比传统的分切镜头可能产生的效果要好得多。”[1]长镜头是导演怀特表现电影的重要元素,使影片拥有独特的节奏,也形成了他独特的镜语风格。在怀特拍摄的长镜头中,镜头和主人公之间一直若即若离,以主人公活动为主线,拍摄视角不受拘束,自由地向观众展现空间内一切物质对象的风貌,变换取景和改变构图。建立了人与空间之间的结构关系、加强了场面的空间感和地理位置的方位感,与此同时,还确保了重要“场所”保持完整以及具有支配作用。而通过合理安排场面中的各种元素,则加强了画面的空间表达力以及赋予画面空间意义。空间内部元素的合理展现、空间之间具有策略的相互转换都为叙事提供了动力。怀特着迷于长镜头,这在他对掌握事件整体性的控制欲上有所体现,而其独特的设计灵感和完成的精准度,则是对怀特作为一名导演在艺术上高超的技巧和对团队整体掌控能力的体现。要将“怀特式”长镜头运用好,关键是精密周详的计划和反反复复的排练。怀特拍摄的影片中最著名的长镜头便是《赎罪》中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在时间和预算都不充裕的情况下,这个高难度的场景还能如此出色地完成。本来这场镜头计划用2天的时间来拍摄,但由于客观因素,不得不调整拍摄的策略,只用一台摄像机用半天时间来拍摄。这个长镜头反复拍了五遍,最后决定采用第三次拍摄的效果。[2]这部电影全片制景费花费最多的便是这场在海滨拍摄的镜头。这个长镜头有5分多钟,场面宏大、连贯通畅、细节精美细致。跟随主人公以及他的两位同伴的脚步,展现出英国军队溃不成军、濒临毁灭的处境。镜头开头是对主人公的进行跟踪拍摄,用台词讲述了英国军惨遭失败的状况,景深镜头下士兵们仓皇而逃、一片混乱、充满绝望,四周硝烟弥漫、死伤无数。紧接着,镜头转到主人公罗比等人的前方,采用远景的方式,将他们的所有行动和面部表情与黄昏的海滩落寞的景致同时收入画面。主人公罗比从一艘已被废弃的船头绕了过去,士兵们正将圣经丢入篝火中,镜头向上仰起拍摄飞散在空中的灰烬,和破旧的船帆,颇有破碎和祭奠的味道。镜头再向下移动,用近景的方式拍摄主人公罗比面如死灰的神情和两只乌黑的眼圈,表现人物极度虚弱的身体状况,暗示着他后面即将到来的死亡。然后镜头不再追拍罗比,而转向海滩上的士兵们的活动,他们或木然地玩着跳马、或依偎在一起、或独自一人静静的坐着、或半裸着身体躺在地上,或扭打在一块,等等。远方的摩天轮依然在浓烟滚滚中转动着,士官们朝着自己祖国的方向唱着歌,庄严肃穆的歌声中罗比想找个小酒馆去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他们步入酒馆前罗比回过头去望向已在西边落下的太阳。整个段落在主观镜头进行横扫拍摄出的一个大远景中落下帷幕。这个段落在塑造整体空间结构上采用了自由转换视点的方式,用大量的笔墨描绘了固定空间中的各种状态与相互关系,通过具体的影像将人物造型、叙事情节和情感的抒发都有机地统一起来,一气呵成地描绘出一幅真实、鲜活的空间图画。

“敦刻尔克大撤退”长镜头的拍摄主要采用的是自然光的效果,而在影片《汉娜》中拍摄在柏林地铁站的打斗戏的长镜头则大部分都是人工布光,在视觉效果上显得更加精致、更加细腻。剧组人员排练了半天时间、一共拍了5条。在拍摄中,因为这个长镜头的拍摄场景要从地上空间转到地下空间,所以拍摄的重难点就是布光。由于光不断在发生变化,因此摄影师需要一遍遍地确认每一个镜头光的亮度级。镜头随着主人公艾瑞克下车,然后经过广场,进入候车室、穿过通道、从电梯下来,最后走进地铁站,其间跨越了很多空间而且景别也有很大变化。在拍摄以玻璃作为墙面的候车室时,由于镜面极易反射,很容易造成“穿帮”,导致拍摄难度增加,这就需要怀特对场面必须具有高超的调度能力,在剧组所有人员各方面的精心设计和全力配合下,那些 “穿帮”节点总能巧妙地躲避过去。通过有策略的安排镜头使得各个不同的空间可以在电影中的连贯的表现出来,使得电影叙事可以进行下去,同时表现出空间结构的完整性和内在意义。这一段长镜头是穿插在汉娜去西班牙的旅途过程中的,突出表现电影中的冷色调和人为带来的质感。父亲身处四面埋伏的车站,女儿则逍遥在旅途中,两个空间之间鲜明的对比亦和血腥杀戮的冰凉与人间情感的温暖相对应。

二、 精致巧妙的场景转换过渡蒙太奇

(一)在细节上进行匹配

怀特电影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处理场景转换时非常灵活、别出心裁而又干净利落。片场中的各种元素例如道具、音效、光线等都曾经是怀特进行场景转换的“按钮”。 这种转场景的转变,有时是利用物质之间所具有的共同的细节。例如影片《安娜・卡列尼娜》中,在玩具火车和真实火车进行转换的过程中,就采用了这种类似“明喻”的处理手法。有的时候则是通过不同物质之间某些属性的相似点,让观众在感觉上而不仅在视觉上感到画面的连贯性,例如影片《傲慢与偏见》中,用吹起的羽毛所产生的气流声和羽毛的浮动来呼应下个场景中舞会大门外火焰燃烧的声音和发出的光芒,这是种类似“通感”的处理方式。从电影语言的视角来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处理方式更符合怀特在画面视觉艺术上的美学个性。[3]电影《独奏者》中有这段场景讲述了一位有着音乐家身份的读者被纳撒尼的经历所感动,把自己的小提琴赠与他的故事情节。与这段情景相对应的是纳撒尼回忆儿时学琴,在卧室对音乐痴迷的画面。接下来,镜头向上移动将焦点聚集到天花板上吊着的“地球”模型上,背景从昏暗的室内转换成了黑暗深邃的宇宙之中,“地球”模型也变成了真正的地球。镜头随即又回到地球表面,画面中出现黑人们挥舞着双手、高举写着“帮帮我们”的标语牌子。相同的画面紧接着出现在了电视屏幕里,镜头也渐渐向远处拉伸,将电视机后面书架上一叠叠的唱片、壁炉柜子上摆放的音乐家小型塑像、各种类型的酒、窗帘、沙发和台灯的灯罩都纳入画面。通过镜头观众看以看出这是一个富有的艺术家居住的房间,这个镜头以一位正在阅读有关史蒂夫报道的老人的背影作为结束。接下来,镜头将文章名进行了特写,跳接一位老妇人读后深深被感动的神情,随后镜头改变焦距,使观众可以看清楚她身后那把昂贵的小提琴。在下个镜头里,小提琴装在一个盒子中被送到史蒂夫的面前。从这一段落空间场景的转换中可以看出,怀特利用各种细节将不同空间的场景联系在一起,颇具科幻片中的特效所表现出的美感和纪录片中的真实感,不同的视角之间进行有机转换。配上旁白,既完成了电影叙事,又使影片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感,更表现出电影人文主义的情愫。

(二)在心理上进行匹配

在电影中比较常用的手法就是进行心理匹配,所谓心理匹配就是以人物特定的心理状态贯穿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采用这样的电影处理方式有助于完成电影叙事的同时进行情感的传递和表达,使观众可以了解剧中人物内在的情感变化。例如影片《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拒绝了达西对自己的告白后,一个人默默地站在镜子前面时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从开头知晓姐姐的婚事遭到破坏时的激动、到被告白时所受到的冲击、以及听到对方解释后内心的动摇、再加上对感情的自我反省。[4]而从镜子的反射可以看见达西走进房间、把信放下然后从房间走出,通过空间的变化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然而就怀特目前的所有作品来看,他在影片《安娜・卡列尼娜》结尾的那场“自杀戏”中采用“心理匹配”式场景转化的处理方式最出色。安娜在失去一切后,感到万念俱灰,她换上华丽的服装一个人在寓所内走着,突然腹痛难忍,痛苦地坐在了沙发上,抬手掀开窗帘,列车外面快速倒退的场景骤然出现,瞬间就将空间转换到了列车的车厢中。内心绝望的安娜哭着从车厢走出来,在乘客们异样的注视下,坐在了一个木椅上,此刻的背景依然是假设意义的后台,在一段安娜痛苦的哭泣和火车轮飞速旋转的交替蒙太奇之后,火车拉响了汽笛,空间场景巨大、急速的转变暗示着剧中人物不安的情绪。心理变化和时间空间的转换同时展开,心理变化表现的过程细致、准确,空间变换的过程干净利落。

结语

乔怀特在艺术审美上的策略,亦或说他对影像与美学之间平衡的把握,关键在于他的艺术个性和对商业进行考量的相互调和的大胆尝试。是当前世界电影向前发展和生产形式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黄一畅.电影改编叙事缺失了什么?--从麦克尤恩的《赎罪》说起[J].外语教学,2012(5):46-48.

篇(4)

娜塔莉的外形有一种冷峻感,或许是泰然沉静的眼神和凌厉的一字剑眉给人的感觉,她大气、高贵、沉稳又带着些神秘感,在四个人之中,她最有王者风范,同时也不乏亲和力。她脸上的那颗痣是她的标识,可这也是她最不能释怀的——当年几乎所有的摄影师都想帮她去掉那颗痣。

很多人分不清娜塔莉和凯拉的长相。事实上,因为凯拉长得像娜塔莉,她14岁时曾在《星战前传》中饰演娜塔莉的替身而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到现在,这倒成了影迷津津乐道的往事了。细细比较她们俩的长相,其实不难发现,凯拉的脸部线条更为硬朗,颇有棱角的脸部骨骼有一种说不出的魅惑感,让她平添了一股英气。凯拉是英伦范儿的,有一种干练和帅气,那种桀骜不驯的魅力弥补了地包天的长相缺陷。凯拉尤其适合当平面模特,在特定角度拍摄下,她美得惊人,尤其是那双深邃眼睛的凝视,跟袁泉有某种神似。

没错,凯拉是好莱坞少有的平胸公主,太过于骨感的身材更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让好莱坞媒体怀疑她是否患上“厌食症”。凯拉曾在一个访谈中笑称,一个叫Ginny的化妆师需要每天早上去她的房间,用45分钟为她画出一个完美的胸部,她也说过,所有杂志社的编辑都会征求意见把她的胸改得大一点,不过,“我才不在乎呢”。

如果说凯拉是另类骨感美女,斯嘉丽则是典型的金发碧眼、丰胸肥臀的好莱坞女郎。她的身上有一种暧昧不明的气息,时而俗艳,时而清冷。她的脸可塑性很强,浓妆和淡妆有着天壤之别。《魅力》杂志评价道:“斯嘉丽的身材玲珑有致可与玛丽莲·梦露相媲美,她既前卫又复古——有老派好莱坞女星的style,同时散发出新生代的自信气质,兼具古典与现代美。”难得的是,她走性感路线,却散发文艺味道,与她三度合作的伍迪艾伦很喜欢她,称她是现代尤物,“我不喜欢娇小的女明星,斯嘉丽是例外”。

比起以上三位,安妮的外表则多了一份喜感,被归为美国甜心范儿。她肤白胜雪,五官大开大合,大眼睛大嘴巴,虽不够精致,但灿烂明媚的笑容,开朗乐观的性格,却使她具有傻大姐式的亲和力,让人不由想到中国的姚晨,还有九十年代的茱莉亚·罗伯茨。她的路线亦庄亦谐。

她们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女,却拥有独具标示性的气质,这是她们推开好莱坞大门的钥匙。

初闯好莱坞’

娜塔莉从小吃素,曾希望长大以后当一名兽医;安妮曾有过当修女的梦想;斯嘉丽曾想过自己或许会成为一名医生。结果,她们都殊途同归在好莱坞闯荡。

四个人中,年龄最大的娜塔莉1981年出生于以色列耶路撒冷,3岁后随全家搬到纽约。她是家中唯一的孩子,父亲是医生,母亲是艺术家。娜塔莉从4岁就开始学习舞蹈,是一个典型的乖乖女,在生活上严谨、自律。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父母会把钱全都花在艺术和旅行上,在剧场、影院和博物馆熏陶长大的娜塔莉身上从小就富于艺术气质。

11岁,她在一家比萨店被星探发现,原本被定位为模特,但是她决定当一个演员。初登银幕,她就在那部经典的《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留下了一个叛逆的少女形象。当时吕克·贝松为此片招聘女主角,12岁的她从2000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因为影片大获成功,当时的影评人感叹:“又一个伟大的童星诞生了!”

然而在拍完这部电影以后,娜塔莉并没有投身好莱坞,而是隐藏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改用祖母的姓,继续上学。由于小娜塔莉与“莱昂大叔”的暧昧情愫引发争议,娜塔莉下定决心,“未成年前不再出演争议性的角色了”。她相继拒绝了《洛丽塔》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力邀,要知道,后者的男主角可是当红的莱昂纳多!

安妮比娜塔莉小1岁,她出生于纽约,父亲是位律师,母亲是位演员。安妮从小在天主教地区长大,小时候曾想当修女,在她15岁的时候,得知了哥哥是一名同性恋,因而放弃了这个梦想。她在纽约大学学习英语文学,兼修妇女研究,她曾想,如果当不成演员,文学家或是心理学家就是她的目标。

大部分影迷最早是从《公主日记》认识安妮的,在片中,她的那一头小卷蓬松的头发,和一双表情丰富的大眼睛让人过目不忘。她早期的戏路大多不脱离浪漫爱情喜剧的路数,惹人疼爱,但也被套上了“安妮公主”的枷锁。在李安的《断背山》里,大家初次见识了她的演技,接下来《穿普拉达的恶魔》的风靡,更让她的事业达到一个小。

1984年生的斯嘉丽也是出生于纽约,她父亲是建筑师,母亲是一名影视制片人,父母一直鼓励她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斯嘉丽从小就爱唱爱跳,喜爱表演,12岁的她就在影片《曼尼与洛》中饰演了一个失去双亲的小女孩,她的表演大获好评,不仅获得了当年的“独立精神奖”最佳女演员提名,还得到大导演罗伯特·雷德福的青睐,请她在其新片《马语者》中扮演女主角的女儿,由此成为了冉冉升起的“希望之星”。

四个人中,年纪最小的凯拉是1985年生人,她在伦敦郊区长大,父亲是电视演员,母亲是剧作家。6岁时,凯拉要求在剧组工作,父母同意了。凯拉第一个在大银幕上的露脸角色是在1999年的《星球大战前传一:魅影危机》。而她在《加勒比海盗》中的亮相,更是惊艳全场,她饰演一名外表大家闺秀实则野性难驯的总督女儿,倔强、美丽、迷人,与大明星对戏而丝毫不露怯,英伦小才女的表演功底初露峥嵘。影片票房大卖,她也从此星光大闪,受多位名导垂青。

惊艳绽放’

她们四个人的戏路各有千秋,除了娜塔莉和斯嘉丽曾在《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中饰演姐妹,同台竞技,她们几乎从未在同一部电影中有交集。但是四位女星都愿意在文艺片中出演角色,因为品质上乘的文艺片总比爆米花大片更能挑战她们的演技。

《黑天鹅》是娜塔莉的一部蜕变之作。她饰演的是一个因为疯狂投入《天鹅湖》的演出而把自己逼到精神崩溃的芭蕾演员妮娜。娜塔莉承认,妮娜可能是她从影以来遇到过的最难摆脱的角色,比起拍摄过程,前后长达一年的舞蹈与形体训练几乎绑架了她的灵魂。

电影开拍前一年,娜塔莉就开始了舞蹈训练,每天三小时。虽然她小时候有一定的舞蹈基础,对古典音乐也有所理解,从而省了不少力。但毕竟她已经15年没这么活动过身体了。训练在半年后加到了每天五小时,最后冲刺阶段是每天八小时!此外她还要跑步、游泳,还要严格控制饮食,瘦了二十多磅。编舞的最后关头,她在一个托举动作中因肋骨错位而受伤,却依然坚持训练。训练期间,导演甚至不允许她出门,让她真的堕入了妮娜的生活方式,与世隔绝,凄厉而惨烈。

电影中,娜塔莉脱胎换骨,演出了妮娜在从小的压抑下产生的精神幻症,将那种柔弱惊慌与之后爆发时黑天鹅的邪恶和攻击性演绎得淋漓尽致。“不疯魔不成活”,凭借这种忘我演出,她第一次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黑天鹅》的芭蕾指导本杰明。翩翩黑天鹅,见证了娜塔莉的银幕蜕变。

和娜塔莉长相相似的凯拉,则是在古典主义的银幕上留下了自己的魅影。20岁之前,凯拉就出演了《加勒比海盗》和《我爱贝克汉姆》,在影迷中地位稳固,但她却直言:“我根本不喜欢!”相反,她总是对一些小成本制作的影片情有独钟,虽然人们对她的演技评价不一,却公认她挑剧本的品位不俗。

从2005年《傲慢与偏见》、2007年《赎罪》、到2012年《安娜·卡列尼娜》,导演乔·怀特的男主角换了一拨又一波,女主角却永远是凯拉。在怀特的镜头下,凯拉犹如一朵风雨中倔强飘摇的花骨朵,而不是娇艳欲滴的盛放之花。《傲慢与偏见》中那段雨中的对白,凯拉精彩地演绎出了一个二十岁少女应有的心理活动,她的惊讶、不满、愤怒和傲气。凭借这部电影,凯拉也得到了包括奥斯卡在内的无数奖项提名。

2007年,安妮主演的相同题材电影《成为简·奥斯汀》上映之时,她在宣传中还不忘提及凯拉的演技:“2005年电影《傲慢与偏见》的成功,给了我们这部电影很好的群众基础,但其实又有着很不同的故事,哎,说实话,我真希望上一部里凯拉·奈特莉的表现别好得那么过份,搞得我这次压力山大!

再说到安妮。有人说,安妮的演技跟她的年龄成正比,公主也有成为王后的时候。2012年,她迎来了事业的突破点,遇到了《悲惨世界》芳汀这个角色。《悲惨世界》的导演是去年凭借《国王的演讲》斩获奥斯卡金像奖的导演汤姆·霍伯,而演员阵容更是堪称豪华。最初,安妮甚至不在演员的候选名单上。深爱这个角色的安妮没有沮丧,她执意飞去洛杉矶见到了导演,在导演面前演唱了《我曾有梦》和《芳汀被捕》,结果,被表演和歌唱打动的导演跟她签了约,皆大欢喜。

虽然戏份不多,但安妮为这个角色舍得付出。在开拍前,她以一种“饿死”疗法减肥,让自己“瘦成濒死”。在片中,她除了数度开嗓,还因为剧情需要剪了个七零八落的板寸头。尤为动人的是这个沦为的工厂女工在被侮辱被损害的生命尽头,唱起那首质问命运的悲歌《我曾有梦》,安妮的表演如泣如诉,感人肺腑。很多影迷正是被这个对准安妮面部的特写长镜头所折服:“有这个镜头就足够了。”自然,安妮的歌喉无法媲美专业歌剧演员,但她的歌喉和全部的身体语言,都在全情讲述一个凄美的故事。不再是“甜心公主”的她,凭借在《悲惨世界》中20分钟精彩绝伦的表演,获得了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女配角。

比起演技日渐炉火纯青的安妮,起点颇高的斯嘉丽似乎在走下坡路,近几年似乎“迷失”了,沦为花瓶。影迷们越来越怀念她早期的作品。19岁,她连续出演了两部文艺佳片《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和《迷失东京》。在人们的印象中,她是性感尤物,但《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没有去张扬她的性感,而是代之以动人气质。饰演女仆葛丽的她,在片中裹得严实,连头发都没露出一丝,直到中场过半才迎来一瞬的释放,在画师的指引下,葛丽解开了头巾,披散下来的金发在阳光下闪耀,夺人心魄。斯嘉丽用早熟的演技,演绎出了那种暧昧不明的精神,紧锁的眉和微张的嘴,慌张又坚毅的眼神,都无比精准,显示出一个杰出演员的天赋。

戏梦人生’

因为性格的迥异和各自机缘的不同,四小花旦在银幕内外的命运各自精彩。

最让人感叹的是娜塔莉。不得不承认,这位好莱坞高材生前半段的人生已足够完美和传奇。她聪明美丽、出身好、机遇巧、实力强,老天爷似乎把所有的眷顾都给了这位女神。娜塔莉在好莱坞是相对低调的明星,努力演戏,认真工作,几乎没有不好的绯闻,这样的女明星最容易受到主流褒奖,媒体和影评人都对她偏爱有加。她与华人导演也有着不解之缘,除了早年王颖的《芳心天涯》,她还曾在王家卫的《蓝莓之夜》中客串一个无良少女,戏份不多却抢镜十足。

从13岁出道开始,娜塔莉就没有走过下坡路,三十而立就加盟奥斯卡影后,并为人妻人母。尤其,当你知道她还是哈佛心理系毕业的才女,通晓五国语言,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客座讲师,势必对她更为刮目相看。娜塔莉没把表演当做终身事业,她哪天因为对某个学术题目的兴趣而放弃或中断演艺事业,也不是没有可能。

在四个人中,凯拉与娜塔莉容貌最像,但凯拉早已证明,自己并非娜塔莉的替代品。从作风上,她们就完全不同。凯拉性格直率,从不掩饰自己的大胆想法。她曾对奥斯卡颁奖礼发表犀利评论:“走过奥斯卡的红地毯,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得了大奖的狮子狗,所有的人都会根据我的衣着来给我打成绩,没有人会在意我究竟有些什么才华。奥斯卡颁奖典礼实际上就是一场热闹的狗走秀,在我看来,谁有可能成为当晚最大的赢家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取决于那晚你穿的衣服、戴的珠宝首饰是不是恰巧迎合了影评人的口味。这感觉真的太可怕了。”可以想象,凯拉在说这话的时候一定会发出爽朗的大笑,这种大笑就像自信的章子怡发出的一样。

篇(5)

在中西方电影文化相互传播的过程中,电影翻译的质量好坏则直接关系到受众对电影主题的理解。作为首先扣动观众心弦的电影片名,它的翻译质量直接决定了电影的票房成绩和观众的心理期待,优秀的译名能抓住观众的好奇心理,促使观众进入影院去探知究竟,同时还综合概述了电影主题和文化艺术,使观众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去体验不同的文化语境。虽然英美电影片名的类型繁复多样,仍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以人名作为片名,或者是以主人公的名字作为片名,如英文电影Forrest Gump等;或者是把人名与描述词汇相结合,如Lawrence of Arabia等。

一、电影片名的功能

片名的目的在于精炼概括出电影的故事情节,凝练电影主题,激发观众的好奇心理和想象思维。因此,电影片名的功能可以具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导视功能”,电影片名就相当于一张名片的作用,在花样百出的电影广告宣传中,片名总是最惹人眼球,位于海报的突出位置,便于观众粗略了解影片的类型和情感基调,同时也实现了宣传的功能;其二“导审功能”,通过生动且优美的语言词汇为观众营造一个引人入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影片的审美价值和文化特性;其三“导唤功能”,抓住观众的心理期待和情感体验,激发观众的观影热情,从而提升影片票房成绩。在这三个功能中,前面两个功能都是为“导唤功能”服务的,无论是片名的审美特性还是文化价值,最终都是为了促使观众去影院消费,实现商业利益。正因为电影片名受到这三个功能的共同影响,所以片名往往都是言简意赅,且精炼简洁,再加上人们的注意力本身就很短暂,所以只有短小精悍的电影片名才能被人们在不经意之间就记住。片名的翻译要求新颖且独特,只要符合影片内容,实现了电影的审美性、文化性以及商业性就达到了片名的功能。普通的人名只要运用于电影中营造的特定文化背景,那么人名也在无形之中增添了特殊的文化身份。纵观英美人名类影视作品,虽然同样作为代表女性的人名,但Jane Eyre就是影视文学中构建的经典人物形象,是一个拥有坚毅性格且独立的女教师;Madam Curie则是科学领域中令人赞赏的女科学家;Milan是动画电影中拥有率真性格的女性英雄形象。从中无疑可以看出,以人名为电影片名不仅强化了人物的银幕形象,且适用于各种不同题材的电影,它简洁凝练,与西方传统的简明审美观念相一致,能让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重点信息,且综合概述了影片的基本信息,激发观众探求欲望的同时激发观众进入影院才能一探究竟的奇妙心理感受。

二、英美人名类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

(一)直译法

直译法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运用,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片名的审美性,且给受众带来原汁原味的视听感受。因此,直译法也常常用于人名类的英美电影片名的汉译中,没有任何语言修饰的片名往往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人名本身所代表的意义上,而很多的英美电影是根据名著改编而来,所以在片名的拟定中就沿袭了原著主人公的名字,例如电影Emma、Anna Karenina等就是分别根据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和俄国著名小说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进行影像化的改编,这些世界著名的文学小说对中国读者群来说耳熟能详。当英国电影Emma于1997年上映的时候,并进入我国电影市场后,市面上就根据这部影片内容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片名翻译,其译为《芳心爱漫游》,这一片名基本上就道出了影片的故事内容,并暗示了女主人公喜欢帮人牵线做媒,但是这个译名则在很大程度上缺失了经典名著对影片的宣传作用,因为从表面上看这个片名,很难让人联想起在简·奥斯汀笔下曾经塑造过名叫“艾玛”的女性形象。另一个片名的翻译来自于台湾,且进一步丰富了片名的内容,采用描述性的词汇进行加工创作,且明确指出了故事的最终结局。而内地版本的翻译则采用了直译法,直接把原片名Emma译为《艾玛》,从某种意义上这种简单明了的片名翻译能激发观众对影片的期待,试图去挖掘影片是采用何种手段去塑造这一经典的文学形象。另一部经典电影Anna Karenina的片名翻译也各有不同的效果,来自于香港和台湾的翻译都在原著情节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加工,从而采用了意译的翻译策略来处理原片名,因此,译名分别为《爱比恋更冷》和《浮生一世情》。从这两个译名的翻译效果来看,虽然在翻译中充分发挥了想象的作用,而且也突出了影片主要讲述的是爱情主题,但站在对原著忠实的程度来说,同样让国内观众很难从译名中联想到列夫·托尔斯泰笔下令人赞叹的文学作品。另外,这两个片名具有广泛的运用性,可以笼统地概括出爱情悲剧的影片,而不是仅仅针对安娜·卡列尼娜这位女性形象。因此,要有效发挥电影片名的导唤功能,翻译者应该采用直译法对原名进行直接的转换,这样才能在国内观众群中掀起狂烈的追捧热潮,提升票房的号召力,从而实现电影的商业利益。

(二)转译法

由于英美观众对于一些英美电影中的主人公名字都很熟悉,但我国观众的认知程度存在差异性,所以对于英美文化中的特殊人名并不完全熟悉,在这种情况下,翻译者应该采用转译法来巧妙地转换片名,主要体现在保留电影主人公的身份特征,而缩减一些陌生且繁杂的人名。例如经典电影Cleopatra就是以女主人公的名字为题,音译为克利奥帕特拉,这一人物是埃及王朝的女王,但中国观众并不是十分了解这个人名,且难以接受名字背后所涵盖的历史文化。因此,翻译者在处理这个片名的时候就采用了转译法,把这个陌生的人物名字省略,且对人物的身份特征进行了描述和概括,译为《埃及艳后》,显得简洁且生动形象。美国电影Evita也是以女性人名作为片名,音译为艾维塔,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在阿根廷人民的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她是贝隆的妻子。人们对于她的认识更多是政治色彩,她是政治上的一位闪耀的女性人物,而且她的婚姻也注定她成为阿根廷的第一夫人,所以对原片名的翻译中应该突出主人公的身份特征,或许提到艾维塔这个人名很少有人知晓,但提到贝隆夫人会让人肃然起敬,因此译名则转换为《贝隆夫人》更具影响力。另一部美国电影Bonnie and Clyde是一部犯罪类型的影片,它的创作也是根据真实的人物和故事改编而来的,电影片名包含了两个人名,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的大萧条时期,Bonnie Parker和Clyde Barrow疯狂抢占银行钱财,但最后被警方当场击杀了,这一事例成为美国轰动一时的新闻。但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对这两个人名并不十分了解,如果只根据原名翻译,就无法让观众体会到犯罪类型电影的刺激感,因此,通过转译法可以译为《雌雄大盗》,则更能突出影片的题材,且吸引观众的眼球。

(三)概译法

有很多的英美电影片名把男女主人的人名作为电影片名,例如好莱坞电影Forrest Gump、Thelma&Louise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主人公的人名并不曾在历史文化或文学作品中出现过,所以采用直译法并不符合片名的规范要求,且难以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翻译者在处理这一类电影片名翻译的时候,应该突破音译或者直译等策略的制约,而应是在充分理解影片主题内容的基础上采用简洁的词语综合概括剧情,这种翻译称为概译法,且往往能起到独特的审美体验。以美国电影Somersby为例,影片汇集了朱迪·福斯特和理查·基尔两大主演,其译名采用了概译法把它综合概括为《似是故人来》;台译名则译为《男儿本色》,从这两个译名出发,对原名的翻译都采用了概译法,且继续深入加工,与直译人名相对比,显得更加生动形象。但从中选取一个最恰当的译名应该是港译名,《似是故人来》显得意蕴无穷,其中一个“似“字就生动概括出男主人公孤身在外七年的现状,不仅符合文化性和审美性的翻译要求,而且与中国观众的语言审美保持一致,提供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另外一部美国电影Forrest Gump的译名一直被翻译界连连赞叹,影片进入我国的电影市场后就有内地译名和港台译名之分,且无论是哪一种译名都被称为成功的人名翻译。在对Forrest Gump的片名翻译中,翻译者主要借鉴了香港早期的电影名《阿飞正传》,因此,译名的前两个字主要是根据“Gump”音译而来,这样的处理就极大缩减了西方人名的繁杂性,而译名的后两个字“正传”则表明了影片主要围绕“阿甘”这一主人公展开故事叙述,反映了影片是人物传记的题材。除此之外,这个译名在实际的翻译中还充分关照了现实的因素,由于这部影片是由美国同名的畅销书改编而来,所以在影片还没有放映前,观众已经对“阿甘”的传奇故事具有一定的了解,所以电影片名的选定也与书名保持一致,在无形之中就增强了电影的感染力和传播力度。而在我国,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认知是从公映后并获得了诸多奖项的情况下才开始受到观众的青睐,也就是说观众在欣赏这部影片之前是不了解相关信息的,因此,翻译者在实际的翻译中也受到电影人物的影响力和观众认知程度等方面的影响,所以这种情况下的人名类电影片名的翻译并不适合采用直译,而是借助概译法的作用弥补片名的文化信息。

三、结语

当前,我国的电影市场迈向了繁荣的发展时期,且英美电影也不断被引入我国,国内观众可以借助各种传播媒介欣赏国外电影,使电影翻译备受大众的关注。其中电影片名翻译质量的好坏显得尤为突出,它同时要兼顾文化性、美学性以及商业性等方面,因此,翻译者可以根据英美人名类电影片名的不同,分别采用直译法、转译法和概译法来传递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 董海雅.小议人名类英美电影片名的汉译[J].电影评介,2008(20).

上一篇: 女律师协会工作计划 下一篇: 护士下乡个人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