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5 13:56: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生态责任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低碳生活就是人类通过反思那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根本转变生存发展观念,以更合理的方式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低碳生活因为与作为伦理存在的人密不可分,所以低碳生活本身蕴含着伦理的意味,同时,低碳生活是为了应对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问题而出现的,所以其相应的蕴涵着生态伦理的因素。低碳生活这种方式,表明了当代人对于保持与大自然的更安全、更和谐关系的诉求。
二、生态伦理的概念
生态伦理是人类应对日渐恶化的生态环境,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新型伦理思想,相对于传统的人际伦理和社会伦理,它是对伦理概念的崭新突破,将道德关怀的对象拓展到了自然界,扩大了人类的道德责任范围。
生态伦理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是对人与自然关系中各自的地位及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重要性的看法和评价。同时,生态伦理又是产生于人对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又对活动起着重大影响的实践精神。儒家的“天人合一”,古希腊的自然神论哲学等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在对人与自然同一关系的领悟、体会基础之上确立的,是原始的具有生态伦理意味的价值理念。生态伦理还是道德主体的内在品格、责任意识的体现,生态伦理的实现有“契约式”和“美德式”的两种,其中“美德式”的生态伦理跳出了权利、义务相互交换的窠臼,主张生态伦理是道德主体自身潜能的充分发挥,是德性的完满展现,对自然爱护与否,是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道德品性的重要标志。生态伦理还是一种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即人类处理自身与其周围的动植物等生态环境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通常是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
三、低碳生活的生态伦理意蕴
(一)低碳生活提出了公正分配资源的生态理念。
公正(正义)是处理自身与他人、人类与自然的利益问题的重要准则。亚里士多德认为“分配的正义就是自愿同另一个或更多的人分享共同福利方面的正义”[1],它对于人类尤为重要,是维持人类社会及人类与自然界秩序必不可少的因素。亚当·斯密指出:“正义犹如支撑整个大厦的主要支柱。如果这根柱子松动的话,那么人类社会这个雄伟而且巨大的建筑必然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2]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在西方的启蒙运动之后,摆脱上帝、神权束缚的自由幻化成了个体的无限制的欲望,这直接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加之科技知识的发展,让人体会到了控制自然的乐趣,最终导致人的异化,让人与自然在本质意义上渐行渐远。而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直接影响着自然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对于自然的掠夺也让人类对于子孙后代无法交代,公正(正义)在代内代际都显得越来越弥足珍贵。“当约束对保存环境来说必不可少时,似乎每个人都应当根据适当的正义原理获得其公正的部分并受到某种公正程度的制约”。[3]
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已经表明,在社会共同体之间存在着资源占有的不公平,工业化进程让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国家,但这是以能源消耗和大量碳排放为标志的,这种高碳模式不仅表现在生产中,也表现在生活中,石油危机和气候变化让人类体会到了这种模式带来的危害。从某种意义上讲,发达国家带来了更多的能源消耗,所以更应当在节能减排、环境治理方面负起更多的道义责任,不考虑发展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实力等实际情况来谈治理环境责任是不公正的。从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到2005年的2月《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开始了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的历史,都表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已对温室气体对于气候变暖的影响达成共识,并在考虑承担义务的问题。但是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最终也没有出台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让人对于各国在公正分配自然资源、承担保护自然环境责任的真诚度打了问号。
低碳生活主张能源的低消耗,强调全球的每个公民都选择这种生活方式,也是在倡导对资源进行平等公正的分配,在利用自然资源、谋求自身利益和发展的过程中,把大自然看成全人类共有的家园,平等地享有自然资源,共同承担维护自然的责任。同时,当代人在满足自身需要、利益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尽可能的给他们留下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在世代更替过程中对利益的享有保持公平。低碳生活方式让大家站到了一起,一起去尽责任,一起为后代子孙考虑,在限制人的欲望、重新分配资源中实现伦理的公正。从这个角度看低碳生活承担了代内代际资源分配消费公正的责任。
(二)低碳生活提供了适度消费的生态规范。
生态伦理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规范。低碳生活以适度消费等体现了生态伦理的规范内涵。传统的高碳生活,大肆铺张浪费,比拼消费规格,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带来了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正是在应对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威胁中,低碳生活应运而生,其提倡的适度消费的道德规范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意蕴。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向西方消费至上主义、享乐主义倾斜,超前消费、一次性便捷消费等观念受到热捧,但高消费在刺激生产,提高生产的高效率的同时也导致了生产与消费领域的高碳排放、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 染,“目前的消费方式,尤其在消费驱动的工业经济中的消费方式,正是导致环境恶化的元凶,现在的消费情形正是要改变的东西。”[4]所以,从长远来看,过度消费是一种不顾长期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短视行为。毕竟,地球可以满足人类暂时的需要,但是始终满足不了人类无止境的贪婪。
西方工业文明的进程是以能源的耗费为代价来实现经济的飞跃、科技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对能源的耗费显而易见,20世纪50年代的首次石油危机就已经表明其问题所在。人类必须估计到,非再生矿物能源资源枯竭可能带来的危机,从而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的能源结构上,尽早探索、研究开发利用新能源资源。同时,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能源的节约。
消费不仅具有经济意义,它还有伦理意义,而适度消费是一种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消费伦理思想崇尚节俭,“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左传》)。在西方,节制(节俭)与智慧、勇敢、公正并称为古希腊“四主德”。亚当·斯密认为“奢侈是公众的敌人,节俭是社会的恩人。”[5]这些都体现了古人对于适度消费的认可和提倡。
低碳生活的消费观念主张,消费主体在消费的同时要考虑他人及子孙后代消费需求的满足,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的数据显示,每节约1度电就可以减排1千克二氧化碳;少用10双一次性筷子,减排0.2千克;用手洗代替一次洗衣机洗衣,减排0.3千克。所以,为了维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平衡,就要节制,适度消费,使消费更加符合道德价值要求。具体来讲,就是选择健康的、自然的生活方式,让舒适、环保和可持续共同主导自己的生活。
低碳生活引导公民重新认识传统的消费观,强调节约身边的各种资源,破除过度消费观念,适度消费不是提倡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就抑制生产的发展和个体的合理需求,而是在满足正当需求的同时注重精神需求,让适度消费不仅成为一种道德规范,也成为人的一种精神追求,最终目的是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三)低碳生活呼唤道德主体的生态品性。
低碳生活作为人类应对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而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与道德实践主体密不可分,是道德主体的一种理性选择,体现了道德主体的责任意识。
这种责任是单向度的。汉斯·约纳斯指出,人类与自然都是存在,都有被保护的渴求,但人是唯一的目的性力量,在与自然的关系中占据主动地位,所以人应当主动承担起保护自然的义务。人对自然的这种道德保护,如同“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不可逆”的。按照这个理解,低碳生活方式也是道德主体的一种责任,面对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污染及气候变化,道德主体自觉的承担保护自然的责任,无需任何回报。
这种责任是整体的、长远的。低碳生活指向的责任客体不仅是当代人,还包括子孙后代,不仅是人类社会,还有自然界。每个公民都将自身的日常生活与他人与自然联系起来,切实承担起减少碳排放的责任,保护人自身也保护人的“无机身体——自然界”。道德主体让自己的日常行为与他人、与后代甚至与自然界联系起来,用长远的、整体的目光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反对“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做法,体现了整体、长远的责任意识。
低碳生活呼唤道德主体自身的善良品性。中国传统儒家的观点主张,道德是一个主体去自觉显现自身固有善良本性并努力实现其的问题。对于儒家而言,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够成为圣人,只要他愿意并选择去做。因为人性是上天所赋予的,是天道的体现。儒家伦理学认为,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要有主观努力的自我实现行为,更有作为基础的道德心。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的实现是人的各种潜能的充分发挥,是对功能的完满实现。低碳生活呼唤大家面对自然,时刻注意去显现并努力实现自身爱护自然的善良本性,要倾听自身内部理性声音并认真遵循其指导,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展现关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德性。
总之,低碳生活不仅需要人类秉持公正的价值理念,也需要建立保护环境、适度消费的道德规范,同时需要道德主体显示爱护自然的责任感与内在品性,以真正地促进低碳生活方式的养成和生态伦理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2][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06页.
作为山西省唯一一家“211”院校,太原理工大学出台了《太原理工大学学术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其中规定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发表或撰写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有弄虚作假、抄袭剽窃者,除对学生进行处理外,根据指导教师负有责任的大小,对指导教师给予如下处理:通报批评,暂缓招生,取消导师资格等。
对于违反学术道德的教师,情节轻微者,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记过、中止项目并责令其改正。对情节严重者则要给予降职、解职、辞退或开除等,并要求其终止项目,收缴剩余项目经费,追缴已拨付项目经费,在一定期限内,不接受其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请。违反学术道德特别严重而触犯法律者,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另外,《规范》还要求在编的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有关工作的教师、研究人员、研究生(含博士后)、本科生,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注明出处;引文原则上应使用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凡转引文献资料,应说明转引之处。引证的目的应该是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所引用部分不应构成本人研究成果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实验记录用蓝黑墨水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字迹清晰整洁;写错作废的张页,不得撕毁。学术成果不应重复发表,另有约定再次发表时,应注明出处。不准以任何方式抄袭或变相抄袭他人的学术观点、学术思想、调查资料、实验数据、专利产品等研究成果。
对有明显违反学术道德行为者,实行一票否决。违反学术道德规定的学生,经查实后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理。对情节轻微者,可给予责令改正、批评教育、延缓答辩、取消相关奖项和取消申请学位资格等处理。对严重违反学术道德、影响恶劣者,给予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直至开除学籍处分。对已授予学位的学生,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判定,对授予的学位予以撤销。
论文引用超30%就延迟答辩
山西大学较早地使用了同方知网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该系统资料库中储存有大量的各学科期刊和论文,在将学生论文输入时,系统就会识别出该篇论文引用内容所占全篇的百分比。山西大学近年来都是通过该系统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初审,如果论文引用率超过一定的百分比就会让学生进行修改或延迟答辩。
“对于硕士研究生,一旦发现引用超过30%就延迟答辩,严重者重新开题,取消给学生再次修改、同批答辩的机会。”山西大学研究生学院副院长张云波说,“这个百分比还要逐年下降。”除此之外,山西大学对硕士论文采用按一定比例进行匿名评审、博士论文全部省外匿名评审的方法,采取一票否决制,即只要有一个评审专家提出异议即宣布论文不合格。
张云波说:“这个检测系统也不是判定论文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数据只能从一个侧面来评定论文。不同学科的论文,引用量也不尽相同,例如法律专业,引用所占百分比就会多一些。”
论文全部匿名送往外省评审
同山西大学一样,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也将硕士论文的作者和导师名全部匿名送往外省评审。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学院院长崔满红说:“论文作者和导师不知道论文送往何处,更不知道哪个人评审,这样就能杜绝评审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对待博士论文会更加严格。”
3请作者通过网上投稿系统(网址为http:∥www.ere.ac.cn)投稿,并在网站上查询稿件处理信息。投稿时请推荐同行审稿专家3~5名。
4参考文献只列入直接引用的。采用“顺序编码标注制”标注。非正式出版文献请勿引入,需要标注的,可以脚注方式给出。参考文献主要著录格式如下:a.普通图书(包括专著、教材等)、会议论文集、资料汇编、学位论文、报告(包括科研报告、技术报告、调查报告等)、参考工具书(包括手册、百科全书、字典、图集等)[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译者).版次(初版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c.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d.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e.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f.电子文献对于载体为磁盘(DK)、磁带(MT)和光盘(CD)等的文献,将对应的印刷版的[文献类型标志]换成[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对于载体为联机网络(OL)的文献,除了将对应的[文献类型标志]换成[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外,尚需在对应的印刷版著录项后加上发表或更新日期(加圆括号)、引用日期(加方括号)和电子文献的网址。如:[1]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英文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2]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2002-04-15].http:∥www.creader.com/news/20011219/200212190019.html.对于主要责任者(作者、译者、编者等)一项,责任者为3人或少于3人应全部写出,之间用“,”分隔;3人以上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相应的文字如“etal”;用各种文种书写的姓名,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外国人的姓字母全大写,名缩写为首字母(大写)。各类外文文献的文后参考文献格式与中文相同,其中题名的首字母及各个实词的首字母应大写,外文期刊名写全称,勿缩写。文献类型标志:普通图书M,会议录C,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汇编G,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档案A,舆图CM,数据集DS,其他Z。中文文献著录需同时提供相应的英文著录。
5图、表要精选,设计合理,具有自明性,勿与文字叙述重复。插图要求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图宽(包括纵轴标目名称、单位)为6.5cm或13cm,计算机绘制,图中文字采用6号宋体。表格采用三线表。图题、表题附相应的英文。
6对不符合本刊稿约要求的来稿,编辑部先将稿件退还作者修改,达到要求后再接受送审,并以符合要求的稿件寄到时间作为收稿日期。
7来稿一般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编辑部一般在收到稿件3个月内通知作者稿件处理结果(双方另有约定者除外)。作者修改稿在1个月内未返回,且未及时申明理由者,按自行撤稿或重新投稿处理。
8来稿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稿件刊登与否由本刊编委会最后审定。各类项目资助论文,请注明项目来源及编号。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以及基地和人才专项等资助的优秀创新论文,本刊将优先安排发表。
从国际方面说,不管是《寂静的春天》公开出版,还是政府的公共政策中出现 “生态环境”这一名词,但在此之前的环境污染(如伦敦烟雾事件等)已经对社会公众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但是不管怎样,生态危机的出现,已经严重的影响人民的生活,当然随之出现的种种迹象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美国社会学者莱斯特•R•布朗(Lester Brown)先生也郑重地指出:“我们花很多时间为经济赤字而烦恼,但是威胁我们经济长远前景的是生态赤字。经济赤字是我们彼此之间的借贷,生态赤字却是我们取自于子孙后代”贾中成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写作的初衷正是来源于此。当然作为当今经济增长热点的旅游业,其生态责任的研究便成为重点。
一、合作博弈的评述
合作博弈(cooperative games)又被称为联盟博弈(coalitional games)。其主要是指在博弈中,若协议、承诺或威胁具有完全的约束力且可以强制执行的,合作利益将大于内部成员各自单独经营时的收益之和,同时对于联合体内部应存在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分配规则。也就是说合作博弈是针对结果而言,是把合作视为先验条件或者前提而对联盟收益分配的处理,且所有局中人接受与其他局中人甚至竞争对手共同努力争取更多收益。其大致可分为可传递效用博弈(联盟成员的效用可以叠加)与非传递效用博弈(效用不具有编辑支付性质)。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团体理(Collective Rationality),强调的是效率(Efficiency)、公正(Fairness)以及公(Equality)。在合作博弈的框架下才会有出现“双赢”的可能,它通常能获得较高的效率与效益。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生态责任的国内外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没有提出生态责任的概念,但是其同样关注政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其更注重的是生活中的生态问题。但是,综观西方发达国家对政府在生态问题方面的责任研究,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似乎不太重视基本原理,范畴和科学体系的探讨,而比较重视对人类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和所谓的“全球问题”的研究,他们较早的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比中国起步早些。
国内对生态责任的研究并不是很早,谢菊(2007)在论生态责任中提出生态危机已向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政府、企业和普通公众等生态责任主体必须切实履行各自的生态责任:政府应该倡导正确的生态观,完善政府生态制度,推进生态和谐的法制建设;企业从绿色消费,绿色生产,和企业间的生态和谐入手来从而达到个体、社会、生态的三赢效果;公众应尊重并崇尚自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另外通过环境NGO来推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李外禾(2007)在论政府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责任中提出在政府在经济社会中作用,进一步深化了有关责任政府的相关理论,为建立新型的政府奠定了理论基础是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完善和补充。它着重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出发,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定位为“政府调控行为,科技能力建设和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系统复杂工程,深化了可持续发展系统观的相关理论。李晶(2009)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的的生态责任研究中分析了政府生态责任缺失的原因以及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政府应具备的责任,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实现生态保护;其次,加强对国民的生态教育,营造生态文化与道德体系,再次,健全政府生态制度;另外,推进生态保护的法制建设;最后,强化生态国际合作,注意保护国家的生态资源不被掠夺,警惕各种掠夺生态资源的形式,防止国家的流失,维护国家的环境权和发掌权。毕铁居,吴绍琪(2006)在和谐社会与政府生态责任体系的构架中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方面介绍了和谐社会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出了构架制度化的生态责任政府,首先政府树立新的生态观念,倡导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矫正错误的自然观念,坚持代内公平、代际公平与自然公平的辨证统一,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辨证统一;其次,建立生态责任政府,完善政府生态责任,,明确资源产权关系,建立广泛的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等张存良(2007)在和谐社会中政府的生态责任中,提出政府实现领导者生态责任问责制和丰富政府生态责任履行方式等措施冯清(2007)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生态责任研究中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政府、生态责任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又列举了政府生态责任引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生态问题及其原因,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结论,政府生态责任的培育应做好以下工作:加快相应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走生态管理制度化的道路;在实现旅游资源“两权”分离的基础上,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加大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开发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培养生态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抓住时机,大力推进生态旅游等措施宋宝莉.揭r纹.窦玉凯(2007)在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步中,运用企业生态责任战略地图模式,分析之处企业承担生态责任从长期看能够增加企业价值,并探讨了应如何增强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贾成中(2009)在企业生态责任的经济学分析中认为,人类的经济活动的直接执行者――企业的行为是直接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性因素,只有改变企业的行为模式,通过制度性约束改变企业的经营理念,变原来的“经济人”为“社会人”,再向“生态人”过度,从思想上彻底改变,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并据此得出结论:企业变“经济人”为“生态人”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活动对自然的一种责任体现。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宏观层面的政府政策引导将是企业生态责任实现的重要因素,即使是限制性政策也会为企业带来无限商机;其次,产业政策、区域性政策以及行业协会管理等中观经济环境的完善和发展,是政府宏观政策制度作用于企业微观行为的“中介”传递功能实现的保证;最后,企业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是实现企业生态责任的内生决定因素,企业生态化建设是企业生态责任的实现路径,同时,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绿色选择等外生变量亦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姚海静(2006)在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研究中就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人性的视角分析企业生态责任的正当性,指出企业本质不是纯粹的经济组织,而是人性实现的场所。人性是企业责任的哲学基础,人性的生态本质决定了企业必须对自然界承担道德责任。从四部分来分析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首先,企业生态责任的提出;其次,从企业本质着手寻求企业生态责任的正当性;再次,从人性异化的角度分析企业生态责任缺失的根源;最后,论述人性限度内的企业生态责任。
(二)博弈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博弈论在中国的发展,研究者运用博弈论来研究旅游现象和问题,博弈的经济模型的方法也被引人了旅游研究中(以经济管理和应用数学专业为最多)。由于经济模型能更为全面、更为便捷的反应研究对象的特性.因此,简单的博弈经济模型的在旅游研究上的运用是这一阶段的代表。相关博弈模型研究主要以有限博弈和纯策略博弈为主(局中人具体明确了一个非随机性的行动计划,即选择一个策略的机率为100%,其它则为0,其中田喜洲、王渤(2003)建立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旅行社与消费者对产品选择的博弈模型,运用成本理论和博弈树(序贯博弈)进行分析得出提高旅游市场效率的最佳策略选择以及齐子鹏、黄昆(2003)建立旅行社间的价格竞争博弈模型并进行需求分析得出纳什均衡策略集合,用以解释旅行社业发生价格竞争的原因和价格联盟终遭解体的原因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到了2004年以后,博弈模型的建立又向前迈近了一步。2004年以后的研究由有限博弈向重复博弈发展,同时由原来的纯策略博弈向混合策略博弈(局中人可以按照一定的概率,随机地从纯策略集合中选择一种纯策略作为实际行动,即选择一种策略的机率为0.4的条件下,选择其它策略的机率相加为0.6发展。如:田喜洲(2004)通过建立旅游市场监督人员与旅行社,运用在完全信息条件下静态博弈分析后,得出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策略,来解决旅游市场效率低的问题而梁艺桦,杨新军(2005)通过合作博弈与竞争博弈的优劣对比,运用合作博弈的研究方法,对旅游企业产品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并用合作博弈对旅游企业模型研究,提出单纯的合作战略或竞争战略已经不能适应日趋复杂的区域旅游活动,合作竞争战略才是新阶段我国区域旅游活动开展的首选策略春宇,黄振方,舒小林(2009)在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变迁的演进论解释中对现今旅游地利益主体关系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辨析其研究现状与不足,提出以旅游地演化理论为指导,从时空角度动态审视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的演化过程及其规律性、演示其关系的演化轨迹与逻辑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演化理论研究框架,促使旅游地利益博弈达到一种能够实现自我调节的动态均衡状态。
三、结论
伴随着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景区的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研究的重点,生态责任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几年的热点,但是当前对生态责任的研究,基本上归属于纯理论学科领域,还没有构架起通向实践领域、指导生态保护实践的桥梁,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在实践过程中,对生态责任的研究只是局限于政府或者企业或者社区居民或者旅游者单个生态责任研究,并没有就政府,企业,旅游者和社区居民四者之间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体系,对旅游景区的长远和谐的发展和解决当代民生问题的实践并没有搭建一个明晰的生态平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视野中,如何确保生态和谐,如何构建生态和谐的责任体系,政府,企业,旅游者,和社区居民应该承担哪些生态责任,怎样实现其责任及其这四者之间的应建立怎样的合作关系来确保生态和谐等等问题,都是现阶段旅游景区所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美]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林自新,戢守志译,东方出版社,2002.p21.】
[2]谢菊.论生态责任.【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04.0028】。
[3]李外禾.论政府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责任.[D]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7.04】
[4]李晶.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的的生态责任研究.【J】农业.农民.农村2009.01043】
[5]毕铁居,吴绍琪.和谐社会与政府生态责任体系的构架【J】特区经济2006,0493】
[6]张存良.和谐社会中政府的生态责任.[D]中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7]冯清.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生态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11】
[8]宋宝莉.揭r纹.窦玉凯.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步.[J]生态经济.2006-10-020】
[9]贾成中.企业生态责任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
[10]姚海静.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11]吴长文.营梢观念的发展与博弈均衡一兼谈旅游企业的市场决策〔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7,(3):56一58.
[12]N爱其.旅游市场进人博弈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0.(11):12。一122.
[13]田喜洲,王渐.旅游市场效率及其博弈分析一以旅行社产品为例【J〕.旅游学刊,2003,(6):57一60.】
[14]齐子肠,黄昆.从价格竟争到价格联盟:旅行社业存在的一个博弈均衡解〔J].数t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6):112一114.】
[15]【田喜洲.旅游市场监督博弈分析【J】经济经纬,2004-03-040】
[1]安灵,白艺昕.企业政治关联及其经济后果研宄综述[J].商业研究.2010(401):67-74.
[2]熬带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2005.
[3]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87-99.
[4]陈勇.试论国家审计与国有企业治理[J].审计月刊,2012(3):23-30.
[5]樊纲,王小鲁等.中国市场化指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6]冯兴元,何广文.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系列报告[M].北京市: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73-75.
[7]刘芳.企业规模决策及其有效路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8]刘帅帅.政治关联与上市民营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P].河北经贸大学.2013.
[9]宋敏,张俊喜,李春涛.股权结构的陷讲.南开管理评论,2004(1):9-23.
[10]邵宁.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与国有企业改革[J].现代国企研究,2014(02):8-22.
[11]郭建民,毛家强.寻租理论与反腐败分析m.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4.
[12]蔡春,朱荣,蔡利等.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理论分析与实现路径探讨一一基于受托经济责任观的视角[J].审计研宄,2012(1):6-11.
[13]陈劲,李飞宇.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社会学检释[J].科学学研究,2001,19(3):103-107.
[14]吴联生.盈余管理、政治关联与公司税负[J].会计论坛.2010,17(1):3-17.
[15]吴灵玲.政治关联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一一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样本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2.
会计诚信论文参考文献:
[1]丁青艳,王喜富.供应链上核心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10,7(20):52-53.
[2]李金玉,阮平南.核心企业在战略网络演化中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19-21.
[3]李欣,刘湘宁.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构建之领导种群研究--以阿里巴巴为例[J].企业研究,2010(8):40-41.
[4]韩福荣,徐艳梅.企业仿生学[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12-25.
[5]胡斌.企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14-15.
[6]刘学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风险评价研究[J].商业时代,2011,(30):33-35.
[7]陆玲.企业生态学原理初探,中日管理比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254-268.
[8]梁运文等.商业生态系统价值结构、企业角色与战略选择[J].南开管理评论,2005,8(1):57-59.
[9]刘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及培育[J].江苏商论,2010,(9):15-18.
[10]刘雷.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演进的影响因素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5(6):23-24.
[11]任今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及其发展环境[J].闽江9院学报,2010,31(4):22-24.
[12]杨艳萍,李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企业竞争策略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8(9):10-11.
会计诚信论文参考文献:
[1]薄仙慧,吴联生.国有控股与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盈余管理视角[J].经济研究,2009,2(8).
[2]夏立军.国外盈余管理计量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10):35-40.
[3]杜胜利,李清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高管人员更换研究[J].财政研究,2008(7):77-80.123-33.
[4]薄仙慧,吴联生.盈余管理,信息风险与审计意见[J].审计研究,2011(1):90-97.
[5]范经华,张雅曼,刘启亮.内部控制、审计师行业专长、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13(4):81-89.
[6]高宏亮,张瑞君.论我国CFO的职能定位及能力的提升[J].辽宁大学学报,2005(9):131-136.
[7]李增福,郑友环.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方式比较--基于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的研究[J].财经研究,2010(6):80-89.
[8]军,唐国平.盈余质量在经验研究中的度量方法[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4):93-98.
[9]吴联生.盈余管理与会计域秩序[J].会计研究,2005(5):37-41.
[10]蔡春,朱荣,谢柳芳.真实盈余管理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1(12):135-130.
[11]林永坚,王志强,李茂良.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3(1):4-14.
我国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生态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很低,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一直是一个迟迟未能妥善解决的问题。而随着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破坏日益扩大,危害程度不断加剧,全国的生态环境更是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眼下,推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快经济建设,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发展,加强关于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方面的探究很有必要。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补偿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因为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维护社会公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一、生态补偿的科学内涵
(一)生态补偿的定义
曾有学者提出了生态补偿的狭义及广义概念,即狭义上是指对由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给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补偿、恢复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广义的还包括对因环境保护而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的居民进行的资金、技术、实物上的补偿、政策上的优惠,以及为增进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水平而进行的科研、教育费用的支出[1]。我认为这一说法较为完善地概括了生态补偿的基本内容,但是着重突出了生态补偿的有偿性,而没有对生态补偿的目的性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生态补偿是指为维护人类和多元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为目的,环境受益者就其受益承担相应义务的一系列行为活动及其制度保障的总称。
(二)生态补偿的本质
生态补偿其实是权力义务关系的一种演化形式,不同的是,它不但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同时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这种权利义务关系得以保障和确立,需要的便是法律制度的规制,只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存在,才能为生态补偿提供具体的标准,以及维持其得以存活的基本保障力。硕士论文,完善。硕士论文,完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生态补偿行为的本质其实是一种行政法律行为,生态补偿行为必须通过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调整,从而产生生态补偿法律关系。
(三)生态补偿的作用
就前文所言,不管是生态平衡的有偿性,还是生态补偿体现出来的公平负担原则,都直接决定了生态补偿的作用,即平衡生态利益。生态利益的平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引偿,实现生态正义,另一方面是人类社会成员之间的补偿,实现生态利益分配正义[2]。我们应该看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然是与生态环境相互动的,随着生产力的膨胀,人类对自然界物质和能量的索取需求也随之扩大,在这个基础上,人类必然要对生态界的健康负责。
二、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现存的问题
(一)法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态补偿的主体问题
生态补偿的主体有待进一步合理化。生态补偿机制运行首要解决的是谁补偿谁即主体问题,生态补偿的主体制度即是生态补偿实践中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在分析了生态补偿机制中的政府干预之后,认为在现阶段市场机制发育不成熟的情况下,给付主体和接受主体往往不易界定,故提出生态补偿的主体主要有国家、社会和地区,认为我国现行的生态补偿机制是以国家和社会补偿为主,地区补偿为辅[3]。但本文认为,生态补偿过分强调政府的补偿主体地位容易形成一个封闭的和单一的生态补偿主体,不利于形成开放的生态补偿主体体系,生态补偿主体的类型化可能背离生态补偿立法与实践的客观需求,弱化生态补偿理论的实际效力。相反,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出发,任何在生态资源索取行为中有参与的集体及个人,均应当具有作为生态补偿主体的资格。
2.立法缺失的问题
目前部分法律法规有待补充,部分领域的法律供应不足。生态补偿尽管在我国出现较早,但作为一种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成熟理念在立法上得到的反映却是近几年才开始,许多新的管理制度和补偿模式需要法律的肯定和支持,可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生态补偿的基本法,以对生态补偿的主体、对象、范围、资金来源等做出总体性规定,已有的生态补偿规定都是散见于一些不同层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妨碍了生态补偿的有效实施。
(二)其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执行和管理的问题
执行方面与管理体制各自未战,而且没有充分发挥市场在补偿中的作用。现有的制度内容和运行机制存在明显的矛盾和严重的问题,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整体功能保护不足”。生态系统作为一特殊资源其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内部各构成要素间相互联系与制约所形成的动态平衡发挥作用。单单对其中某个要素进行补偿并不能真正达到生态补偿的最终目的,而我国现有的规定却恰恰陷入了这个以偏概全的误区。
2.意识观念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补偿机制与“有偿索取”的误区。有补偿,必然是以消耗为前提的。硕士论文,完善。但不合理的消耗,使得过于突出了生态补偿的有偿性,反而使无价的生态资源价值化,这与生态补偿机制构架的初衷是不相符的。成功的生态补偿机制应当不仅体现出了有偿性,更在于它的引导性,从而促进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和谐共存。
三、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
(一)构建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思路
这个基本思路就是责权利相统一的根本原则。生态补偿的根本是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平衡,应权利义务关系产生的要求,“主体-行为”框架在本质上是责权利原则的体现,故主体与行为模式最终要回到责权利相统一的基础之上[4]。其实这种统一的思想,就是生态补偿制度所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平衡状态的体现,它要求补偿主体在享受生态利益的同时,为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承担责任。
(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途径
1.立法方面的完善
完备的生态补偿制度只有通过立法的方式来建立,所以首先应当从立法方面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合理有效地扩大生态补偿主体的范围,最大程度地平衡生态利益。要扩大生态补偿主体的范围,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努力:一方面是在生态补偿行为中,将政府引导与市场引导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上,不但继续坚决执行我国政府的转移支付、财政补贴、管制等措施,更要充分引进市场机制,发挥利益的引导作用,因为政府补偿力度必然有限,而且目前各级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已经是成为了对生态资源利益的主要索取者,但是由于生产技术的参差不齐,对于生态资源的利用率很难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造成了大量的浪费,究其原因,除了生产力的限制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源价低”的错误意识,使人们在经济驱动下放弃了长远的利益;另一个方面是推动全民责任意识,明确每一个社会单元在生态环境中享有的理所当然的利益,同时担负的相应义务,不仅仅是国家,企业法人、非法人组织以及个人都可以在特殊条件下成为生态补偿主体,从根本上去让生态补偿制度的统摄力得到认可,从而让生态补偿机制从一种简单的事后补偿制度上升到一种具有引导性的思想观念,达到预防生态破坏的目的。
2. 政策方面的完善
第一是丰富生态补偿的方式,明确生态补偿的标准。生态补偿标准应该合理考虑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其对生态效益的需求。通常来说,由于生态补偿是经济性的,补偿标准须相当于生态保护的机会成本[5]。硕士论文,完善。因此,在确定生态补偿标准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影响:环境行为的性质和程度;生态环境所属的区域和地区;生态环境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生态环境恢复的难易程度;等等。此外,目前资金补偿是主要的生态补偿方式,但是却不一定是最好的生态补偿方式,生态补偿的最终目的是维护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这不是靠财富就能简单换取的,所以,更不可能靠货币补偿来挽回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我们在推行传统生态补偿费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政策补偿、智力补偿等多种补偿方式的投入。
第二是扩展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调节政府与市场的补偿比重。硕士论文,完善。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努力:首先,国家的财政专项支出是生态补偿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在编制国家年度预算时,应当适当增加在国家和地方财政预算中要建立生态补偿财政资金;其次,建立环境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等税费制度,使之负担生态补偿的功能,使受益者负担部分补偿的责任;最后,建立生态补偿基金,该基金承担两项功能:预防生态恶化以及补救生态损伤,分别从预防非国家主体无法确定以及针对矿区复垦等恢复资源生态环境的活动所需要的专项生态补偿。
3. 观念意识方面的完善
推广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树立资源无价的环保意识。成功的生态补偿制度,并不是单单要突出它的有偿性并使其得以有效实践,也更加不可能是从它的惩罚力度上去评价的。成功的生态补偿机制,不仅作用于它的事后救济,更对事前的预防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使得“资源无价”的意识,传达人心,根深蒂固。
四、小结
由于长期以来为追求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掠夺性”开发,加上我国的自然资源人均占有率在世界平均水平的标准下本来就处于很尴尬的位置,多种原因让我国当前的生态资源环境如履薄冰。硕士论文,完善。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规定了一些生态补偿的相关政策与法律,生态补偿在各地得到较好的实践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尽管还是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它已经褪尽了青涩,进入了快速成长的阶段。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必将能够取得一个可喜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吕忠梅,超越与保守一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55.
[2]王良海,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2006:6.
[3]杜群,张萌,我国生态补偿法律现状和问题[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62.
[4]刘旭芳,李爱年,论生态补偿的法律关系[J].时代法学,2007(7):43.
一、引言
工业革命之后,不少发达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的相关研究出现相对较晚,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学术界和政府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进行研究。1995年,在开罗会议上,中国审计署在提交的会议论文中对环境审计的作用和责任、环境审计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但目前为止,我国环境审计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环境审计落后于国际环境审计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中国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回顾
随着中国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以及“科学发展观”观念的不断深入,我国有必要进一步推进环境审计工作,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环境审计应以其独立的监督功能,在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的活动中,发挥其监督作用。为此,必须分析、研究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以创造合理的理论基础和实务规范。
(一)关于环境审计的职能
环境审计作为环境保护的一种有力工具,在经济活动中会越来越发挥其重要作用,在此就环境审计职能作出阐述,以其推动环境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王炜、王阳和雷东风(2000)认为,监督、鉴证、评价和防护是环境审计的主要职能;王学龙(1997)认为,监督、鉴证和评价是环境审计的三大职能。
(二)关于环境审计的主体
我国早期学者通常认为环境审计的主体主要是政府监管部门。随着居民环保意识增强,对环境问题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更加关注,我国学者对环境审计主体的认识已经更加全面,陈思维、李菊香(2010)认为环境审计的实施主体由政府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共同组成。
(三)关于环境审计的客体
李菊香、胡文平、彭桃英(2011)等认为环境审计的客体包括三部分内容:即针对环境保护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进行鉴证的财务审计、针对组织业务活动对有关法律法规遵循情况进行鉴证的合规性审计,以及对有关组织的环境管理责任及工作成果进行评价的绩效审计。
三、中国环境审计研究的基本轨迹
(一)论文的研究内容概况
从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两方面考察我国环境审计研究内容轨迹,可以将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的内容进一步分为综论型、概念-意义型、现状-对策型、具体理论及文献综述5类,实务研究主要按审计主体不同分为环境审计方法、政府环境审计、企业环境审计、民间环境审计、国外环境审计及其他等6类。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分析
我国环境审计研究方法相对滞后,在所查文献中,属规范分析的文章占主导地位,属实证分析的文章不多,理论与实际衔接不足。实证研究方法主要表现为案例研究、实地研究和调查研究,几乎没有档案研究和实验研究。
(三)中国环境审计的主要推动力量
论文研究的推动力量对论文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样本文献的作者单位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高等院校、政府机构、企业及其他。中国企业若想进入国际市场的舞台,必须遵从相应的环境准则。无论是否出于自愿,企业都会回应这种压力,来承担环境方面的义务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这正是社会回应理论所主张的观点。
四、中国环境审计研究的特点和问题
(一)论文的研究方向分析
经过近年发展,我国环境审计研究正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研究方向,理论研究上注重中国特色的环境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或国际环境审计理论的中国化,实务研究上与国际接轨,密切关注环境绩效审计和企业层面的环境审计。
但我国的环境审计研究方向比较窄,偏颇性和羊群效应明显。从主体来看,企业环境审计的论文最多,通过分析其研究内容,我们发现对企业环境审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清洁生产审计、环境管理体系审计、环境责任审计,而对企业环境会计核算背景下的环境财务审计的研究涉及很少。
(二)论文的研究视角分析
我国环境审计研究的视角偏向审计和会计,一是从研究者的学科背景看,会计类核心期刊文献占总核心期刊文献的主导;二是从研究者单位分布看,来自高校的研究单位基本为会计院系,环保部门和企业的文献不多;三是环境审计学位论文专业背景的大部分是会计学专业。
与国外环境审计研究侧重生态环境评价和审核不同[3],我国环境审计研究首先由会计和审计界发起,研究者对会计审计问题熟悉,而对生态问题了解不够,这限制了我国环境审计研究视角的开放程度。
(三)研究层面分析
我国环境审计研究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了迅猛发展,让我们从星星之火看到了燎原之势。从论文的研究方法可以看出研究层面的提高,在规范研究方法的运用上,更加注重比较研究、历史研究等方法,实证研究论文明显增多。
然而,我国的环境审计研究尚处初级阶段。一是概念、意义、现状、对策等深入研究较少。二是重复性研究问题严重,主要表现为简单重复和盲目重复。三是研究方法显单调,许多研究直接搬用审计学常规研究方法,对环境审计研究中“环境”二字缺乏考虑。
五、总结
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
二、目录
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章节条目:五号宋体。
行距:单倍行距。
三、论文题目:小一号黑体加粗居中。
四、中文摘要
1、摘要: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2、摘要内容字体:小四号宋体。
3、字数:300字左右。
4、行距:20磅
5、关键词:四号宋体,加粗。词3-5个,每个词间空一格。
五、英文摘要
1、ABSTRACT:小二号TimesNewRoman.
2、内容字体:小四号TimesNewRoman.
3、单倍行距。
4、Keywords:四号加粗。词3-5个,小四号TimesNewRoman.词间空一格。
六、绪论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5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七、正文
(一)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二)安保、管理类毕业论文各章节按照一、二、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字体格式
章: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节:标题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
一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顶格。
二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顶格。
三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四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五级标题序号如:①②③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医学、体育类毕业论文各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
1××××(小2号黑体,居中)
××××××××××××××××××××××(内容用4号宋体)。
1.1××××(3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4号宋体)。
1.1.1××××(小3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4号宋体)。
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a.××××(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三)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续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四)插图
每幅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
(五)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2.1、表3.2、公式(3.5)等。
文中的阿拉伯数字一律用半角标示。
八、结束语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3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九、致谢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十、参考文献
(一)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8—10篇,五号宋体,行距:20磅。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
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部分起止页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十一、附录(可略去)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英文内容小四号TimesNewRoman.单倍行距。翻译成中文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五号宋体,行距:20磅。
十二、提示
论文用A4纸纵向单面打印。页边距设置: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0cm。
能源化工论文范例欣赏:我国能源化工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要:随着“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为主的化工能源的需求增长迅猛,但是各能源化工基地在开采、加工、使用能源和资源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诸如认识、环境、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正视。因此,注重质量与速度,突出和谐发展、环保发展和节约发展,强化技术进步和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时展的诉求。
关键词:能源;化工;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01
在能源开发经济战略的影响下,迄今为止,我国正在并已经建成包括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等在内的全国重要的能源集聚地,形成了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原材料,以电力、化工、材料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的基本格局,力求达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目标,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总体上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依然主导,并严重影响了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能源化工基地面临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破坏
化工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对突出矛盾,由于长期的粗放式开采,基地的周围生态环境已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短缺及污染严重、土地资源退化及地质灾害频发、空气污染这三个方面。由于资源开采可直接导致土地裂缝、塌陷,可引发陷落地震和冲击地震,同时,损害地表水质量,加剧地下水资源的流失,严重影响该区域的地质生态环境以及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此外,工业排放的有害物质也给人类和城市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二)集约化水平低
国际上公认集约化供应能源是节能减排的最有效途径,但由于我国在技术、体制、产业结构等方面的桎梏,实施难度很大,因此,我国目前基本上仍在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的老路,资源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仍是困扰我国产业发展及国际竞争力的首要因素。
(三)产业布局不合理
同类产业的开发项目一拥而上,也是我国能源化工基地所面临的困难之一,这不利于产业间的互利发展,影响循环经济的形成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榆林地区到2008年上半年,稳步进展的项目共9项,其中8项为电、煤电一体化,一项为石油、天然气,这种重复建设不仅不能提高经济效益,而且严重浪费了社会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四)企业管理脱节
就企业内部来说,管理体制形同虚设、各项防护治理措施相互脱节、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合作等问题普遍存在,这种剥离有效科学指导和长远发展计划的具体操作,更多的只是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似一盘散沙,大大降低了能源化工基地的综合效益。
二、我国能源化工基地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选择
(一)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明确环保权责
生态补偿机制就是指改善、维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调整相关利益者因保护或破坏生态环境活动的利益分配关系,以外部成本内部化为原则的一种具有经济激励特征的制度。[1]一方面,通过对破坏环境的企业或者个人进行收费,将环境保护的责任纳入到经济利润当中;另一方面,对企业或个人保护环境或者放弃发展机会的行为给予补偿,能够使资源和环境适度、适量、适宜地开发、利用和建设,从而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持续共生的目标。
(二)建立高效的能源化工基地监管执法体制
加强资源开采的过程中的动态监控与指导,力图提高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完善基地区域地质、水质以及空气质量的分析报告及存档,进而统筹安排,重点布局,可为资源的开发和节约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要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加强建设基地区域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及预警,制定合理的自然灾害防治预案,层层落实灾害防治责任制,对已经遭到破坏的环境及时治理,如地质塌陷,要做好土地修复和生态恢复工作。
(三)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计算机领衔的高性能、大功率开采和处理技术装备能够实现自动化、集约化生产,这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也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损失。以宁波化工区为例,该区建成了48条“钢质长廊”率先实现了能源供应的集约化,大大降低了原来汽车运输的成本。
(四)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针对我国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依据循环经济的理念,在不同企业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和再利用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讲就是力图形成一个能源循环高效利用的产业链。产业链主要是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2]其实质就是以共同的原料为基础的不同企业之间的协调,它囊括了技术研发、开采处理、市场投放三大环节。如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已具备了煤炭-电力、煤炭-煤化工等产业链,在今后的发展中可尽量将煤炭、电力、建材、化工接合成一整套的生产链,增加煤炭的多重附加值,回收利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将能耗降到最低,污染物排放也降到最低点,实现工业发展与环境和谐共处。[3]
随着新一批的能源开发和转化项目的投产,在今后的开发和建设中必须要考虑环境的容量以及资源的持续、合理利用,从而在经济发展中建立资源、环境、经济三者的和谐共生的长效机制是能源化工实现可持续发展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邓巍,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3.
1.课程实习。
课程实习安排在大学二年级,在培养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学分(时)数以及实习要求和考核方式。实习场所包括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园区、大型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政府环保部门等实践教学基地。实习的形式包括参观考察以及专题调研等。
2.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学生完成《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学习后的综合性实习,在大学三年级下半学年进行生产实习。实习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政府环保部门、研究院(所)或在本校进行科研实习等,要求学生上岗实习,直接参与教师科研工作。
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与具有良好环境行为、环境绩效的研究机构、企业集团、社会团体等组织,以双赢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有效科研的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拓展视野、亲身体验的场所。通过有经验的环保技术专家指导学生实习,进行现场教育。通过课程实习、生产实习等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及自身的不足,明确学习的目的,激发学习的动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环境科学专业社会实践应当与专业培养计划有机结合,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学生需求、专业特色、学生成长阶段和认知规律,实施分类教育。将社会实践纳入本科培养计划,规定学生社会实践的学时数,制订相应的规范。学生的社会实践形式包括校园文化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工作、科技学术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等。
and Long-term Mechanism
HE Junjie
(Department of Graduate Manage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7)
Abstract Graduate education is at the top of the education chain,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graduate academic utilitarian education for erosion, inadequate supervision system and academic norms and punishment mechanism unreasonable graduate academic and moral education, making graduate academic anomie frequently occur,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repu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andardized academic stage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discusses the academic standard of education in four main ways, and the concept of academic norms of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novation means to establish long-term mechanism to explore the ways and measures, so as to enhance graduate academic norms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Key words graduate; academic standard; academic ethics; countermeasures
近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上扩展明显,学术失范现象屡有发生,个别学术失范情况影响恶劣。在2009 年教育部发出的《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中列举了7 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伪造注释;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其他学术不端行为。学术失范的成因由内外因双重影响:外因主要由于整个高校受学术功利化和学术浮躁风气的影响,价值观偏离,违反学术道德付出的代价小,为了短期利益,敢于铤而走险。研究生规模扩张明显,导师指导不利,“放羊”式的管理加上学生就学目的主要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而不是喜欢科学研究,导致低水平的论文泡沫的涌现。内因主要在于研究生本身的创新能力不足,对学术道德的存在侥幸心理,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平时又缺少学术规范教育及训练,在利益的诱惑下,造成学术失范。高校学术规范制度和教育薄弱,管理机制上没有具体落实措施,评价机制落后,唯数字论英雄,缺乏同行评议,惩戒机制缺乏,没有震慑作用。教育力度不足,没有将学术道德内化为学生的意识层面,出现形式主义的陋习。
学术失范现象任其蔓延,将引发道德缺失、造成资源浪费、降低公众信任、扭曲激励机制、损害科学独立性等严重后果,尤其是严重干扰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研究生培养过程必须加强学术规范教育。
1 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演进
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演进大致可以分为道德引领、制度规范、生态优化三个阶段。
1.1 道德引领阶段
自2000年以后,研究生招生规模有了大幅增加。国内各高校都逐渐注意到研究生大规模扩招给研究生教育带来新的挑战,研究生学术失范事件的频发引起国内一些高校的高度警觉。一些高校组织开展了研究生科研道德教育讨论,编印了国外一些学术道德方面的书籍及高校出现的研究生科研道德失范行为的汇编,以供教师和学生参阅。高校也在学风建设上下功夫,把学术作风建设和学术道德规范建设作为学校的工作要点来抓。
1.2 制度规范阶段
为了使学术规范教育有章可依,从制度上规范学术行为。2004 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制定并出台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内容包括总则、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和附则等,成为规范包括研究生在内的整个学术共同体学术行为的第一部“学术”。各个高校也纷纷出台了自己学校的学术规范,2006年7月,浙江大学分学科大类制订学术规范,被认为国内最早的全类别覆盖的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的文本。2006 年12 月,北京大学出台了《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对各类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作了明确的界定,其他高校的研究生学术规范也大量涌现,国内著名的高校几乎全部出台了相应的学术规范的条例,一些普通高校也建立了学术规范制度并积极予以实施。
高校把学术规范列入第一课堂教育环节。在研究生始业教育中把学术规范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新生的材料中就有研究生学术规范的书籍或读本,北大、浙大等高校,校长以报告会形式亲自授课,讲解研究生学术规范的要则;进行学术规范考试,作为新手复查的一个考核项目,以考带教,还把研究生学术规范网上考试列为新生复查是否合格的必要条件。
学术规范从根本上说就是学术的自我规范和自我约束。各高校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完成后,要求在论文醒目位置书面做出创新与诚信声明。在学位论文送审时,要求评审专家对论文的规范性进行把关;对于评审和答辩环节提出的修改意见,研究生必须及时完成修改方能进行答辩和论文归档工作,大部分学校开展论文,使得学术规范教育系统化地覆盖到了全体研究生。
1.3 优化环境阶段
研究生的学术规范建设必须从导师、研究生及培养环境这三者共同入手,必须从这三者所构成的学术环境的协同优化入手,高校逐步把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不再单纯地归结为道德和外部环境问题,而是将教育围绕到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来展开,让研究生在良好的“学术生态”中茁壮成长,这里所说的“学术生态”,不仅是指有形的“硬件”环境概念,还包括大学精神、学术氛围、群体心理、管理服务机制、奖助体系等社会人文因素构成的“软件”环境概念,高校把学术规范教育纳入常规性工作。
2 学术规范教育的途径与对策
2.1 固本清源,提升研究生整体创新能力
高校应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避免因创新能力不足而引发的学术失范行为。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灵魂,提升创新能力能够很好地抑制学术失范的诱惑,加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基础上要做好,一是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生课程应积极开拓案例讨论、互动教学、学术讲座等多样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二是强化课程教学作用,使研究生尽快进入学术前沿。安排学科交叉性课程,推动资源共享,让研究生全面掌握创新的科学研究方法。三是落实考核机制,特别是博士生的淘汰机制,通过博士生中期考核制度,合格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对进入论文阶段的博士生大幅度提高生活待遇,解决后顾之忧。四是科学设定研究生评奖评优的导向和出口标准,鼓励研究生厚积薄发,取得高水平的论文成果,评价体系强调成果的原创性,减少功利化指标对学术的侵害。
2.2 细致入微,加强学术规范教育实效性
高校在颁布了学术规范后,重要的是落实,规范如果不能被执行,就等于没有规范,而执行的前提是学校的管理层、导师、研究生都有学术规范的意识。这就需要做到研究生导师、专兼职辅导员和全体研究生都了解本校的学术规范,要做到人手一册,对于研究生,要让他们在开始新的学术生涯前就获得提醒和装备。要让学术规范的教育不仅停留在规范上,而且要落实到操作层面上,学校举行各类讲座,从学术规范的方方面面让学生来理解,既有前瞻性的讲座,又要有案例性的讲座,还要有具体操作层面的,如不准代通讯作者投稿、不准设立公共投稿账户、不准代签版权授权页等等,让学生照镜子,整衣冠。
2.3 群策群力,注重发挥导学团队的作用
研究生们对学术责任的理解并非来自合同或大学规章的规定,而是他在图书馆或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或帮助)下获得的。要充分发挥导学团队良性互动作用、构建新型导学关系,加强“师与师”,“师与生”的团队建设。一是突破单一导师指导模式,在一些重大项目、科研攻关项目等领域采用导师组,减少因个别导师个人原因造成的指导乏力情况,通过优势互补,发挥集体力量,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二是充分发挥导师学校的作用。就科学道德和科研诚信给导师上课,通过培训导师对于“科学道德”的意识,来推动学生的学术规范水平。三是宣传优秀导学团队的示范效应,以先进促发展、以典范带成长。
2.4 监管并重,实施过程监督和事后追查制度
对学术失范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不掩饰,不姑息。人们是否能够恪守学术规范,学术规范是否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尚需学术界和整个社会密切关注和经常性的监督。一是要将学术成果和学术论到公开,接受同行的评议,放在阳光下,利用信息化时代下,互联网技术,接受来自全世界的评价。二是对于学术失范的行为绝不姑息,建立专门的委员会对学术失范进行鉴定,对于剽窃的、造假的行为,要让当事人付出代价,一经发现,就意味着无法在学术共同体内立足,断送了学术生命,使得学术和研究者“不存侥幸”。三是建立追溯制度,对于已经获得学位的研究生所作的学位论文如被举报存在学术失范问题,同样组织查处,通过规范取证、独立专家论证和当事人听证等环节,严格处理相关投诉,取消所授予的学位。
3 学术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
3.1 理念创新,重视整个校园学术生态建设
传统的研究生学术规范建设仅仅聚焦于研究生这单一群体,单纯依靠道德引导和惩罚手段来开展,忽视了指导教师、科研团队、管理机构、培养环境等一系列因素对研究生群体成长过程中的巨大影响,忽视了研究生教育作为一个“系统”的完整性。要通过优化学术生态系统来加强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
研究生学术生态是指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双重功能的,由导师、研究生及培养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有机统一体,诚信、创新、和谐、开放是建立良好学术生态的四个要素,其中“诚信生态”是基石。学术规范建设是“诚信生态”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又与创新生态、和谐生态、开放生态息息相关。“诚信生态”与“创新生态”密切联系且形成双向驱动,良好的学术规范是创新活动的基本要求,而良好的创新环境、创新能力同时又能促进学术规范的建设。
3.2 机制创新,建立学术规范协同教育机制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是研究生导师、研究生以及教育环境之间彼此互动的协同式创新。研究生的学术行为深受导师的影响,一方面导师的行为直接潜移默化地影响研究生,另一方面,导师的学术规范教育可以使研究生更快树立学术规范意识。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第一责任人。首先要使教育者先受教育;新导师入职,导师学校培训,始终将学术规范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研究生管理者是研究生学术行为的监控者,承担着规则的制订、教育的实施、程序的审查、形式的把关等功能,要将学术规范教育列入管理的日常工作,承担起这一功能。
对于研究生,要建立全过程监督,在招生环节,将学术规范作为考察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在面试及政审等环节予以特别关注;在新生始业教育中,将学术规范作为必修的一课;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不断向研究生宣讲学术规范理念,在实验、论文等环节严格把关;在研究生答辩环节,建立研究生学术规范与知识产权方面的承诺制度;在研究生毕业后,有学术规范的跟踪处理机制,对于违背学术规范的作者,进行严肃处理。
3.3 手段创新,使用信息化教育手段
在互联网时代,为保证学术规范教育的全面覆盖和扎实推进,采用信息化手段显得非常必要。可以采用研究生学术规范网上教学、网上考试系统,做到全员覆盖,秉持“以考促学”的理念,对于研究生学术规范的测试结果反馈给培养单位和学生,以便后续教育的开展。高校可以在迎新环节,始业教育环节,对学术规范进行教育,让新生充分认识到学校对学术规范教育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