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境保护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09 03:27: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农业环境保护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农业环境保护论文

篇(1)

19世纪中叶,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西部农业开发者,除制定了灵活多样的土地开发政策外,还陆续颁发了《沙漠土地法》、《鼓励西部植树法》等法律。以法律和政策的形式明确了只要在西部地区植树、种草或修筑灌溉沟渠达到一定面积和一定时间,就可以免费或低价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这些法律和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土地开垦和农业的发展。从1836年到1985年,美国中西部新开垦的耕地面积为2.45亿英亩,相当于原有耕地面积(1.6亿英亩)的1.53倍。随着耕地的增加,粮食产量倍增;玉米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1061.3万t,增加到1989年的1亿9120万t,增加了约17倍;小麦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389.5万t,增加到1989年的5540.7万t,增加了14.2倍;大豆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23.3万t,增加到1989年的5244万t,增加了224倍。使美国成为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美国主要畜产品的平均年产量:1961~1965年期间,肉类335.28万t,牛奶1139.9万t,鸡蛋78.4万t。到了1989年,肉类(不含鸡肉)、牛奶、鸡蛋的平均年产量,分别增加到1818.9万t、6543.2万t、397.4万t,分别比1961~1965年期间增加4.43倍、4.74倍、4.07倍。

但是,大规模的垦荒活动,在中、西部开发初期,一些农场主为了获得更加丰厚的农牧业利润,对那里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使该地区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失去平衡。

2农业生产与资源、生态环境问题

在美国,由于农业的开发而引起的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等等。

下面讨论在美国由于农业开发引起的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4个方面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

2.1土壤侵蚀

美国联邦农业部的最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农业生产力低下的土壤侵蚀面积达6900万英亩,约占耕地总面积3亿4500万英亩的20%。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长期不断地种植较单一的农作物的耕地,即不实行轮作、不实行休耕的农地,机械化大农场。此外,美国政府以往的农产品价格扶持政策、增加农户收入的各项优惠政策,导致农户以垦荒的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农产品产量,维持较高水平的收入。

由于对土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由于受风和水的侵蚀,美国全国的农地每年土壤流失量高达27亿-31亿t;造成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面积达1亿1800万英亩。

2.2一些主要农业生产地区水资源枯竭

根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统计资料:1949年美国可灌溉耕地面积为2500万英亩,到了1978年则增加到了5000万英亩,稍后减少到了现在的4500万英亩,其中包括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1200万英亩可灌溉耕地和1340万英亩地下水位下降的耕地,分布在北部平原、南部平原、丘陵地区、太平洋沿岸的17个州;例如,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中央的溪谷地区,地下水位的降低,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另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1980-1984年,有1400万英亩的可灌溉耕地的地下水位每年下降0.5~5.0英尺。

2.3盐害

美国西部的干旱地区,是“灌溉农业区”,引起盐害的危险性极高。在这里不但有钠盐,还有钙盐、镁盐等各种盐类。加利福尼亚州受盐害最严重,加州的中部及南部帝国峡谷等主要农业区,降水极少,在那里若不进行灌溉,进行农业生产是不可能的。那里灌溉用水的水源是:地下水、圣礼河水、科罗拉多河水。因为科罗拉多河水含盐,加州中部、南部地区的土壤也含盐,所以,用含盐的水灌溉农田导致了耕地表面盐分过度积累,农作物因受盐害而枯死,耕地也逐渐变成了荒漠。现在,对此采取的对策是:用自动撒水器撒大量的水来希释盐分,使盐分流入地下。但是,这样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时间一长,地下水盐分含量增高,当盐分含量高的地下水位上升到农作物的根系部位时,就会导致农作物枯死;或用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灌溉农田使农作物枯死。为解决这些问题,也曾采用抽水机抽取地下水的方法,来降低地下水位。但是,盐分较高的水,向何处排放?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例如,为降低地下水位,曾将盐分较高的地下水排放到Gustafson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发生了水鸟和水生植物受害事件,如水生动、植物生长畸形,以水生动物为食的水鸟因吃了这里的畸形动物也生长畸形,水鸟不下蛋,或生了蛋也孵不出小鸟。由于发生了这类事件,排水处于被禁止状态。如果在今后的10年中,这里仍禁止排放地下水,随着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位的上升,将有100万英亩的耕作,因盐害而充耕,变为荒漠。到目前为止,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的排放问题仍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

2.4水质污染

由于农业开发、生产活动而引起的水质污染,是众多损害大而且涉及范围广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之一。水质污染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地表土流失,这些流失的地表土沉积在湖底或河底,恶化有关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此外,美国的农民为扩大耕作面积,将湿地转化为农田,也使那里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就农业生产而言,大量使用氮和磷随地表水流失到河流及湖泊中,使河水及湖水产生富营养化问题,给动植物的生存带来负面影响;杀虫剂会使水生动、植物产生畸形,乃至死亡。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资料显示:在美国,流入河流湖泊地表水的水质污染物约有50%来自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由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造成的。其中有50%-70%为氮和磷,主要来源于耕地上的化肥与围栏育肥方式所聚集的家畜粪便。水质污染不仅使地表水质恶化,而且对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也有重大影响。如果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化学物质一旦污染了地下水,就会污染整个地下水水脉。地下水质污染,危及着农业生产地区人口总数的97%,占美国总人口50%的居民健康。因为,这些居民要饮用地下水,所以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

3美国的农业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面对农业生产、开发资源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注重与农业生产、开发相关的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耕地、水等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法规和长期计划,特别是联邦政府1985年制定的“农地保护计划”,大规模地实施退耕还草、退耕植树、或休耕;到1990年共将1亿1800万英亩的农地纳入,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1农业立法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

美国联邦政府于1985年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主要内容是:①为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出口,政府对农民支付农产品出口补助金;②为减少农产品库存积压,扩大农户对农产品市场的选择权(交易条件、方式等);③通过实施农地保护计划(CRP),贯彻对农地进行保护的方针。此外,该法还包含了有关资源、环境保护的条款、草地保护、沼泽地保护等条款,制定这些条款的目标是:持续地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保护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为实现该目标,政府制定了长期性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即与该法相辅相成。

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再次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农地、水等资源的保护及水质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护、食品安全性保障对策,以保证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保证向消费者供给“绿色”的农产品。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农业法中还增添了关于“持续农业”和推行新的耕作方法的条款。

修订后的《农业法》,沿袭了食品安全保障法的方针,增加了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该法的主要政策目标是:市场理论的应用;提高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农地、水资源)。该法由9项条款组成,有关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条款是第2项和第7项。

3.2农地保护计划

就其内容来看,可以说是荒漠化防治计划。其主要内容是:针对农业生产给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在容易发生荒漠化的地区,实行有计划的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及休耕(如种植以改良土壤为目的的豆科植物等),即在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监督下,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行为期10年的休耕或永久性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同时,作为补偿,由联邦农业部每年向该计划的参加者(农户),支付一定数量的补助金(按每英亩一定的单价乘以退耕、休耕地面积的方法计算,并被称为地租,下同):联邦农业部退耕还草或退耕还林的农民支付树木和草的种植费用总额一半的补助金(一次性的补助)。

农地保护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农地土壤侵蚀量,防止荒漠化蔓延。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五个较具体的目的:①通过农地保护计划的实施,长期保持美国农业的食品及天然纤维的生产能力;②减少由农业生产而产生的环境污染物质的数量;③改善水资源质量;④保护野生动、植物;⑤通过减少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方法,抑制农产品生产过剩,通过总量控制来保证农户增加收入(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

根据联邦政府统计,1989年联邦农业部对大约6300万英亩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达8亿t;到1990年,联邦农业部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1亿1800万英亩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

在美国,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遇到阻力。例如,是参加会减少收入的农地保护计划(CRP)、还是维持以前那种较大耕作面积的农业生产活动之间进行选择时,农民更偏好后者。

在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区域内,如果农户不参加农地保护计划,则取消该农户享受政府扶持及参加联邦农业部“农产品计划”的资格。

到了1996年,最初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耕地(休耕、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已经过了10年的保护期,也就是说已经失去了向农业部领取地租的资格,一部分休耕的农地可以从新进行农作物种植了。但是,拥有这些耕地的主人,必须严格遵守1985年及1990年修改后的农业法中有关农地保护的条款来耕作。否则,他们将不得不同农业部的“农产品计划”说“再见”了。那些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农地,则永久地退出农作物的生产。

3.3防止水质污染对策

1987年美国颁布并实施的《水质法》、《水质净化法》,根据该法的规定,各地方(州)政府有义务每年向联邦政府报告关于缓解农业水源水质污染问题的对策及成果。1988年美国联邦农业部公布了“土壤、水资源保护全国计划”及“区域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并通过该计划的落实,管理着全国22个区域性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的实施。现在看来,全国各地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证明,上述各项法律和计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耕作方法的资源、环境保护对策

3.4.1可持续农业

所谓“可持续农业”,一般是指“能够持续地利用资源进行农业再生产或能够进行资源的再利用,把农药、化学废料的投入量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在实现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安全农产品(食品)的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力和收益性的耕作方式及其农业管理体系。”

实现可持续农业的手段是:①改革现行的农业种植、养殖体系中不利于农地、水等资源保护的部分;②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方式;③促进家畜粪尿等农家有机肥料及豆科植物等绿肥的利用;④实施保护农地、水资源的保护性耕作方式;⑤采用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模式。

通过上述手段来防止土壤侵蚀、荒漠化蔓延、水资源水质污染的目的,并且在保护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生产,提供安全的(卫生的)农产品。

3.4.2关于“保护性耕作方法”

篇(2)

二、生态农业旅游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归因与对策分析

(一)生态农业旅游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归因分析

生态农业旅游导致环境问题,直接原因在于政府对于生态农业项目的监管不到位。目前我国诸多生态农业旅游项目,都缺乏合理的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通常是在政府的提议下,在市场的催生中,由当地的农民自发的发展起来的。这种规划、建设通常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也没有进行环境评估,地方政府和农民本着“先搞起来再慢慢发展”的理念,先从资源下手,进行野蛮的开发,全然不顾环境承载力。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关键还是在于生态农业旅游的从业人员本身环保意识不足,以及其对于经济利益的盲目追求。诚然,我国近年来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发展使得部分农民转业从业人员赚得盆满钵满,然而这种经济利益并没有转变其思想,向环境要效益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的存在。而没有取得很好经济效益的项目管理者就更缺乏环保意识,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是能够主动牺牲环境的。归根结底,还是从业人员自身眼界与素质的问题,从业人员准入机制、环境评价体系的缺失也纵容了这些思想的蔓延。而我国游客本身的综合素质问题,也是导致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在特定时间出现严重环境问题的导火索。节假日比较集中、游客行程紧张放松对于自己的要求都是使得这一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游客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仅仅是游客单方面的事情,同样需要多方面来综合考量与处置。

(二)生态农业旅游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对策分析

要解决生态农业旅游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必须针对问题的原因来对症下药的解决。生态农业旅游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问题,其牵涉到社会公德问题、政府管理问题、行业准入制度问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问题等,需要各个击破。

1.我国政府需要切实的对于生态农业旅游中的环境问题负起责任来。

在前期规划上,一方面,要加强对于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前期规划,保证其在建设初期能够考虑到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要将生态农业旅游划在环境保护区的红线之外,形成对于环境的有力保护。另一方面,要剪辑健全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准入机制,出台对于生态旅游项目的环境保护标准,隔绝一批不达到标准的企业,拒绝其进入本行业,同时要在准入机制的基础上加强追则,对于已经建立起来的相关项目不符合准入机制标准的,要一家家查并关停。如此,从事前和事后进行规范,则能够使得政府的调控功能发挥完全,形成有效的环保屏障。除此之外,为了给予从业人员提升环境保护硬件设施的空间,政府还应当在别的层面给予具有环保思想的项目以一定的政策、资金上的支撑。如日本制定了《市民农园整备促进法》,政府在硬件配套设施方面给予许多优惠政策,大大解决了休闲农业建园的资金成本;意大利对给予开展农业旅游的单位开辟通路,使其享受政府的有关农业低息优惠信贷和税收减免政策。我国政府可以政策和支撑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环保建设,帮助从业人员解决切实的困难。

2.针对生态农业旅游的从业人员本身环保意识不足的问题。

政府需要负起责任,对于从业人员进行管理和培训,在意识上对于其进行指导。而最为关键的是,从业人员需要从自身的角度来扭转思想,接受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要意识到,企业的长期发展不是靠消耗环境来进行的,而是要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谐发展才能够实现的。台湾休闲农业充分利用占全台面积50%以上的森林资源,融合当地自然、文史资源及特有的农村生产、景观等,在亲和自然的同时实现了很好的盈利。这一案例对于生态农业旅游从业人员的启事是,相关从业人员还需要开拓眼界,要将具体的发展策略作更为细致、科学的判断,要主动降低自身项目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要逐步实现靠农产品和旅游服务实现效益,靠独特的旅游文化分为和旅游体验项目来实现效益,要真正将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向服务业转化,拜托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收”的思想理念。实现以上两点,最为重要的还是相关从业人员要加强学习和思考,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提升环保意识和发展意识,对于自身企业的发展也会有很有效的提升。

3.从目前造成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最直接原因———游客旅游导致的环境污染这一问题来看,解决需要的也是多方面的支撑。

一方面,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在规划时,就需要在硬件设施上考虑到普通消费者的需求,要符合人性化的需求,在合适的地点放置足够的垃圾收纳器具,使得游客能够轻松的完成垃圾的分类、丢弃,不会因为客观原因导致对于环境的勿扰。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以及生态农业旅游项目本身,都要注重对于旅游文明、生态文明的宣传工作,例如,在环境周期间集中宣传旅游文明,或者在景区的导视系统、大屏幕上进行旅游文明、生态文明的宣传,要使得游客在出行的时候能够有一盏保护环境的明灯在于心中,在不断的提醒中加强对于自身的自律。在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数十年的当下,主动去污染环境的游客数量还是少的,只要景区服务到位,应当能够有效的环节游客旅游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篇(3)

一、前言

《农业环境保护》阐述了各种农业污染的现状与防治对策,重点培养学生从事农业环境保护研究和解决实际农业

环境问题的能力,它已成为许多高等农业院校面向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开设的必修课。

目前,很多高等农业院校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仍采用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的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问题只能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授课内容和加强实践环节来解决。笔者根据三年的教学经验,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作了一定的探讨和创新,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检验教学改革效果,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的看法进行调研。调查问卷涉及学生对四项教学改革的态度及效果,采用抽样调查法,研究对象为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04级学生。以花名册为抽样框,进行随机抽样,样本数为150,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37份,回收率91.3%,其中有效问卷135份,有效率98.5%。调查问卷均为自填式,组织学生以匿名方式进行调查,调查时间为2008年4月。

二、教学改革内容

(一)充分利用网络教学

网络资源现已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通过网络寻找农业环境保护发展的最新进展,搜集我国优秀农业环境保护地区的基本资料做成网页,并浏览与农业环境保护相关网站,把做好的网页和收藏好的网址链接做成小网站,上课时针对所学内容留给学生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浏览教师制作的网站,把有用的资料归纳整理发在论坛上,每节课后教师通过“广播”形式点评学生的帖子以便学生形成全面正确的结论。每两周在网站上帖出一些关于农业环境保护知识的习题,使学生更好地消化课堂知识[1]。教师公布自己的电子信箱,便于学生课下与教师交流。调查问卷反馈情况如表1所示,学生对网络教学有很大兴趣,满意率达83.71%,认为网络教学方便快捷,便于沟通。但是这种教学需要学生的电脑拥有率较高,对少数没有电脑的学生而言这种良好的教学效果无法体现,因此有3.70%的学生表示较不满意,没有学生表示不满意。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课堂教学采用动态的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在原有基本课件设计的基础上引入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先进的农业环保经验,利用照片、动画、视频等素材剖析发达国家农业环保的特色,以及各国采用先进技术和措施后农业环境有所改善[2],同时对比我国农业环境保护所采用的政策和举措,阐述我国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课堂上我们介绍最新的国际农业环保知识与进展,以及我国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和农业经济发展状况[3],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为学生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每过一段时间把每章复习重点内容归纳制成网络课件,便于学生巩固和复习。与传统的黑板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有着更大的优势,调查结果显示,满意率为85.19%,学生普遍认为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改变了以往死板僵硬的上课气氛,提高了授课效果;但同时也有11.11%的学生感觉一般(见表1),反映信息量增大,上课做笔记的时间减少,因此不得不增加课下学习时间。

(三)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

完整的教育生活是在教育实践中生成的[4],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城市,对农业知识的了解也仅限于书本。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接触农村,获得鲜明真实的印象,有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本内容。教育实践的形式应是多样化的[4],加强《农业环境保护》课程的教学实践,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基本农业环保实验,如农田灌溉污水内有机物监测、农田土壤内重金属定量分析等,另一方面要经常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考察中,教师要注意前期准备,设计考察题目和步骤;中期认真督促,做好记录;后期作好总结,认真分析[6]。如进行学校所在区域内农业环境保护状况调查,到周边农村进行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农田畜禽粪便污染监测等。在实际观察和观测的基础上分析环境、评价环境和预测环境,组织学生撰写有关农村环境问题的总结报告或课程论文。我们组织学生去山东省莱阳市参观龙大集团养殖事业部有机肥厂,通过观察生产流水线,让学生认识农村畜禽粪便处理的新技术,同时也了解到新型农业环保企业如何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结合起来。

调查数据显示,达95.56%的学生比较满意(见表1)。主要因为许多学生认为实践学习能开阔视野,丰富经验,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创新能力。另外,实践教学环节还使学生在大四就业时受益匪浅,在面试时专业技能表现良好,因此有很多学生在实习单位直接签约就业。

(四)调整完善授课内容

在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三农”权益的保障,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都离不开法治手段,而走科技兴农之路更需要法律的有力保障[5]。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引入一定的法律知识,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与之相互渗透,让学生了解国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的内容,掌握农业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法规和环境侵权事件中民事或刑事责任的承担。因为环境污染行为具有独特性,其侵权造成的环境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与一般侵权责任不同,有明显的独特性,这需要在授课时重点强调。我们要不断加强农村环境侵权的案例分析,加深对农业环境问题的再认识,提高对农业环境事件的分析能力,学会用法律手段捍卫受害人的正当权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因此教师应具有全新的教学理念,把可持续发展观贯穿教学始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道德观,培养新一代人的环境意识,这是农业环境教育得以实现的主观因素[6]。

结果显示:20.00%的学生认为课程体系改革满意,48.15%的学生认为课程体系改革比较满意,21.48%的学生认为一般,10.37%学生认为较不满意或不满意。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对该课程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有助于提高环境意识,增强法律观念,能更深层次的学好该门课程。

三、结语

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农业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改革效果明显,每项教学改革学生满意率均超过65%,其中学生对加强实践环节学习尤为欢迎,95.58%的学生表示满意,而对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学生的满意度也分别达到83.71%和85.19%。学生普遍认为,教学改革不但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锻炼了动手能力,对以后考研和就业都有很大帮助。农业环境保护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陈旧思维方式和新科技知识交互过程中,很多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笔者仅对《农业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但本研究的调查结果仅限于山东省内一所农业院校,研究结论有一定的局限性,希望能与同行们共同探讨该课程的改革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姜翠娟.利用网络上好《环境保护》课程[J].化学教学,2003,(11):36-37.

[2]武春霞,杨静慧,杜长城等.日本农业环境保护对中国盐碱地改良的启示[J].2008.14(3):43-44.

[3]毛艳玲.新形势下农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环境管理,2005,(2):31-33.

篇(4)

从江县的农业环境污染,主要是农药、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资的不合理和过量使用,作物秸秆的不当处理,以及人畜禽粪便、生活污水等的随意排放造成的,虽然目前危害不大,但如果不加以重视,也会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由于从江县地处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中上游,若因农业环境污染引发水体污染,将对下游群众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抓好农业环境污染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1农业环境保护污染现状及成因

1.1种植业

1.1.1化肥。施用量不大,但使用方法不当。据调查,从江县年均使用化肥量4200t,平均349.5kg/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90kg/hm2,85%以上采取撒施,造成土地板结,肥料利用率低,肥料养分易流失,地表水、地下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

1.1.2农药。从江县每年使用各种农药实物100t左右,平均8.25kg/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杀虫剂占75%。但施药器械和方法落后,大部分药液洒落于土壤表面,造成土壤中农药残留;农药瓶、袋乱丢乱弃现象严重。所以70%~80%的农药都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污染环境和地下水。

1.1.3秸秆。农作物秸秆特别是油菜秆存在露天焚烧现象。每年各种作物秸秆产生总量的约20万t,其中被用作饲料、积肥、沼气利用约占总量的60%,露天焚烧或直接抛弃约占总量的40%。这些秸秆被随意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1.1.4农膜。全县每年使用农膜约50t,农膜回收率85%以上,但仍有少部分地膜残存于农田土壤中,造成耕地理化性状恶化,通透性变差,分解产生有毒物质污染土壤,并有加重的趋势。

1.1.5传统灌溉方式。传统的灌溉方式加重了对流域水体的污染。全县农田灌溉总面积约0.53hm2,多数采取漫灌或串灌,导致污染面积扩大,水体污染加重。

1.2畜禽养殖业

1.2.1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全县畜禽养殖年产生粪便总量约50万t,无害化处理不足20%。

1.2.2畜禽粪便流失量大。家庭或散养户未经处理的粪便露天收集堆放,经日晒雨淋,流失率约为20%。畜禽养殖产生的废水也基本未作无害化处理,造成环境和水体污染。

1.3农村生活污染2007年全县人口32.8万,据估算每年产生人粪尿总量近15万t,生活垃圾产生量在3万t以上,生活污水产生量约500万t,采取卫生公厕、无公害处理人粪尿约15%,多数为直接还田。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基本未作无害化处理,因此大部分随地表径流水进入水体,形成生活污染源。人口多、密度大的城镇,污染越严重,如流经县城的停洞、下江,污染已十分严重。

2治理对策

2.1加强农业病虫害监测,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现代农业生产中,农用化学物质的投入对保证农业增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过量或不合理使用也会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影响着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减少农药污染的措施:①加强病虫监测预报,及时信息,指导农民防治和合理使用农药;②提倡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新技术;③科学合理用药,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④认真贯彻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按规定使用农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2.2科学使用化肥,增施有机农家肥通过土壤普查和土壤养分监测,推广使用配方施肥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的流失和挥发。同时,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工程,采取堆腐还田、牲畜过腹还田、沼气发酵还田、食用菌生产等措施。在科学施肥的基础上注重水土保护,发展节水农业,不断改善土壤环境。

2.3积极推广和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技术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的建立,规范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项措施的落实,实现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农业污染。

2.4示范推广生态农业新技术,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如在农村大力沼气生态建设,把“一池三改”技术落实到位,沼气建设与庭院经济开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彻底改善人居环境。

2.5做好废弃农膜的清除、回收,防止“白色污染”逐步扩大易降解膜和各种专用膜的示范推广,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清理回收残膜,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篇(5)

1桃源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1.1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重

1.1.1化学肥料污染。全县2007年化肥总用量(实物量)约12.268万吨,平均化肥施用折纯量为564kg/hm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6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2.16%;施肥中有约1/3的N、P营养元素通过地表径流和渗漏而进入水体,由于不合理施肥导致的N、P营养元素对水体污染的问题不容忽视。

1.1.2化学农药污染。全县2007年农药总用量1388.4t,其中有机磷农药725.1t、除草剂517.2t。农药施用量很高,农业面源污染的隐患显而易见。

1.1.3农膜污染。全县每年农膜使用总量约为752t,平均回收率为26.2%,即每年大约有555t农用薄膜残留在土壤中,对环境造成污染。

1.1.4生活废弃物污染。全县年生活污水排放量达1788.5万吨、固体废弃物排放量70.3355万吨、生活用洗衣粉用量3880多吨。

1.1.5畜禽粪便污染。全县畜禽粪便年产生量1295.5万吨,养殖业废水排放量467.4万吨,其中规模养殖户废水排放量27.74万吨,每年直接进入水体的污水有8.8万吨;养鸡专业户鸡粪年产生量13.286万吨,其中进入水体的有10.6万吨。

1.2工业“三废”的污染在加剧

2000年前每年约146万吨废水进入农业环境,污染农业灌溉用水和水库、河流,10.9亿立方米废气污染物通过气流运动或随降水向农区扩散。2007年底增加到废水960万吨、固体废弃物14.55万吨、废气195亿立方米。如此多的污染物,给产粮大县的粮食及其他大宗农产品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

2围绕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所做的主要工作

2.1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调查与监测工作

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化肥、农药使用量大幅度增加,畜禽粪便及污水排放成倍增长。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明晰环境质量情况,查清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我们从2004年起在水稻、柑橘、蔬菜等作物上建立了农业面源污染长期监测点,2008年完成了全国第1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

2.2开展农业投入品执法检查

严查未取得登记证、无登记证或假冒登记证的肥料以及质量不合格的肥料、农药,突破对农资质量案件查处的瓶颈,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对较大规模的批发商进行重点监控;同时开展以农资打假为主要内容的“夏季百日行动”。

2.3依法开展农业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处理

几年来,共开展了包括常张高速公路建设因施工导致的农作物污染受损事故的调查与鉴定;创元铝业含氟废气污染农作物事故的调查与鉴定;陬市镇东林村农作物遭受水泥厂废气、粉尘污染损害情况等多次农业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处理。

2.4摸索整治农村面源污染的途径

2.4.1大力推广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全县共建户用型沼气池4.2万个,畜禽粪便通过沼气池产生沼气、沼渣、沼液,促进了全县多种类型的种养模式发展。如全县共发展猪—沼—稻模式、猪—沼—果、猪—沼—菜、猪—沼—茶、猪—沼—鱼等模式4.2万户,沼渣、沼液作茶园、菜园、果园有机肥,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目标。县百威有机肥厂利用畜禽粪便和食用菌栽培废弃料以及农作物秸秆,加工成优质有机肥,既符合国家有机肥商品化的产业政策发展方向,又为我县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开辟了新的利用方式。

2.4.2大力推广资源高效实用技术。一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07年推广测土配方科学施肥近6.67万公顷,增效节支375~450元/hm2。二是推广秸杆还田技术。全面普及稻草还田,提高了地力,减少了化肥施用量。三是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全面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威胁,提高了农产品安全水平。四是推广频振式杀虫灯诱蛾技术。2007年我县在水稻、棉花、茶叶等作物上推广频振式杀虫灯2667hm2,减少了农药用量。

2.4.3开展乡村清洁工程示范。一是乡村清洁工程对村容村貌进行了整治;二是乡村物业管理力度加大;三是通过沼气、乡村清洁工程等工程项目的实施,农村“五改”工程明显加快;四是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

2.4.4大力发展农业“三品”生产基地。全县已建无公害大米、茶叶、蔬菜、水果等基地3.73万公顷,绿色食品基地3333hm2,有机食品基地67hm2。

3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

3.1加强组织领导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事业。政府要真正纳入工作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3.2加大资金投入

农业环境保护是一项公益事业,财政资金不够,阻碍了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级应当将农业环境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增长逐年增加投入。

3.3加强环保设施建设

建议以一个乡(镇)或村为建设单元,解决村民生产生活垃圾集中收集问题。办法是在行政村内合理布局建设垃圾回收池,并解决运输工具,做到户有垃圾分类回收筒、组有垃圾集中收集池、村或乡有垃圾填埋场,彻底解决农村生活垃圾乱扔乱丢的问题。

篇(6)

从江县的农业环境污染,主要是农药、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资的不合理和过量使用,作物秸秆的不当处理,以及人畜禽粪便、生活污水等的随意排放造成的,虽然目前危害不大,但如果不加以重视,也会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由于从江县地处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中上游,若因农业环境污染引发水体污染,将对下游群众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抓好农业环境污染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1 农业环境保护污染现状及成因

1.1 种植业

1.1.1 化肥。施用量不大,但使用方法不当。据调查,从江县年均使用化肥量4 200 t,平均 349.5 kg/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90 kg/hm2, 85%以上采取撒施,造成土地板结,肥料利用率低,肥料养分易流失,地表水、地下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

1.1.2 农药。从江县每年使用各种农药实物100 t左右,平均8.25 kg/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杀虫剂占75%。但施药器械和方法落后,大部分药液洒落于土壤表面,造成土壤中农药残留;农药瓶、袋乱丢乱弃现象严重。所以70%~80%的农药都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污染环境和地下水。

1.1.3 秸秆。农作物秸秆特别是油菜秆存在露天焚烧现象。每年各种作物秸秆产生总量的约20万t,其中被用作饲料、积肥、沼气利用约占总量的60%,露天焚烧或直接抛弃约占总量的40%。这些秸秆被随意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1.1.4 农膜。全县每年使用农膜约50 t,农膜回收率85%以上,但仍有少部分地膜残存于农田土壤中,造成耕地理化性状恶化,通透性变差,分解产生有毒物质污染土壤,并有加重的趋势。

1.1.5 传统灌溉方式。传统的灌溉方式加重了对流域水体的污染。全县农田灌溉总面积约0.53 hm2,多数采取漫灌或串灌,导致污染面积扩大,水体污染加重。

1.2 畜禽养殖业

1.2.1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全县畜禽养殖年产生粪便总量约50万t,无害化处理不足20%。

1.2.2 畜禽粪便流失量大。家庭或散养户未经处理的粪便露天收集堆放,经日晒雨淋,流失率约为20%。畜禽养殖产生的废水也基本未作无害化处理,造成环境和水体污染。

1.3 农村生活污染 2007年全县人口32.8万,据估算每年产生人粪尿总量近15万t,生活垃圾产生量在3万t以上,生活污水产生量约500万t,采取卫生公厕、无公害处理人粪尿约15%,多数为直接还田。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基本未作无害化处理,因此大部分随地表径流水进入水体,形成生活污染源。人口多、密度大的城镇,污染越严重,如流经县城的停洞、下江,污染已十分严重。

2 治理对策

2.1 加强农业病虫害监测,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现代农业生产中,农用化学物质的投入对保证农业增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过量或不合理使用也会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影响着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减少农药污染的措施:①加强病虫监测预报,及时信息,指导农民防治和合理使用农药;②提倡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新技术;③科学合理用药,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④认真贯彻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按规定使用农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2.2 科学使用化肥,增施有机农家肥 通过土壤普查和土壤养分监测,推广使用配方施肥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的流失和挥发。同时,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工程,采取堆腐还田、牲畜过腹还田、沼气发酵还田、食用菌生产等措施。在科学施肥的基础上注重水土保护,发展节水农业,不断改善土壤环境。

2.3 积极推广和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技术 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的建立,规范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项措施的落实,实现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农业污染。

2.4 示范推广生态农业新技术,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如在农村大力沼气生态建设,把“一池三改”技术落实到位,沼气建设与庭院经济开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彻底改善人居环境。

2.5 做好废弃农膜的清除、回收,防止“白色污染” 逐步扩大易降解膜和各种专用膜的示范推广,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清理回收残膜,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2.6 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规范农业投入品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及肥料、农药、饲料、兽药合理使用准则等相关法规,强化对农业投入类产品市场的监管,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农产品的危害。

篇(7)

作者简介:郑环(1971-),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徐州 221000 )

基金项目:本文系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研究”(课题编号:YGJ13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108-02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特别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环境已危害到农民的生活及生产,同时也对周围的城市环境及食品安全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农业环境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治理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的技能,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当前的教学改革要求,也是学生毕业后必备的实践能力。应用型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委员会应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特别关注一些农业“特色”课程的设置与建设。在开设环境类普及课的同时,开设一些类似“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特色性专业课程。让学生在了解农业环境的一些基本问题的同时,普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及实践途径,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掌握农业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专业领域内渗透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国家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准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课程设置的内容要求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它以生态学、农业系统科学和环境学为理论基础,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融合的边缘学科。它也是集素质教育、道德教育和科学知识教育于一身的交叉学科,使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产生背景及其要解决的当前人类所面临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明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由来和目前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掌握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环境污染控制和管理的各种手段和方法;掌握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了解环境科学专业的知识框架;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的思考及治理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今后形成合理的环境科学知识结构。[1]

二、课程设置的知识要求

1.理论知识要求

(1)了解:国内外农业生态环境基本状况;农业环境的基本特征;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当前农村所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和资源污染问题;农用化学品污染途径及其防治措施;农业废物的产生及资源化利用;农业污水灌溉与农业生产对食品安全的影响;酸雨对农业的危害;深刻认识清洁生产的重要性。

(2)熟悉:农业清洁生产的由来、内涵、特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传统发展理论的创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应用;国内外实施清洁生产的一些具体方法;环境伦理学在农业环境中的观念和主张等。

(3)掌握:农业土地退化与整治;农业环境的修复;农业环境灾害及其控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保护环境的主要途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各种手段和措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2.实践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及高度的人类环境忧患意识、如何在实践中充分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创新教学改革措施

课程选取的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适应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国内外在本学科、本行业方面最新的科学知识、发展动态等传授给学生,尤其要善于运用网络资源,吸收最新的信息(农业环境问题引起的突发事件)传授给学生,在普及环境学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利用案例教学及实践模拟,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以实际案例改革教学内容

在了解全球农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重点通过案例讲授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出现的突出问题,比如农业资源锐减、生态严重破坏、环境污染加剧、自然灾害频繁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农业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加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树立全民的环境意识。同时让学生掌握目前农业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农用化学品污染及其防治措施,污水灌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同时利用实验及实践教学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农业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案例教材正在编写中。[2]

2.实践教学手段和实验教学方法的优化改革

(1)加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课程在考虑“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等课程实验设置的基础上,学院安排了16 学时的实验,内容上主要涉及农业环境污染的特色性和与工业、城市环境污染的区别。做实验之前,设计好实验的要求及步骤,要求学生先查阅相关资料,并提出个人的实验想法,通过实验解决个人提出的问题,从而达到实验目的。

(2)加强案例教学。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优结合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案例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主体作用,优化师生间的互动,可以摆脱常规教学中教师讲理论,学生只听不记或只记而不思考的被动格局,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归纳、总结,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环境问题中。同时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时,也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既要有博大精深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既要不断地根据农业生产实际更新教学内容,补充不同类型的教学案例,又要重视不同区域的社会实际现状,洞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案,在社会实践中选择适宜教学又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因此,案例教学不仅能将环境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习效率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3)加强实践训练。实践教学是理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践训练,学生能正确认识到区域、行业在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寻找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类型、表现方式和发展趋势,在解决环境问题许可的原则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途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肃严谨的工作作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整合知识、融会贯通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4]为顺利开展和扎实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与淮北市排水有限公司、宿迁市新源工业污水处理厂、邳州生态缘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徐州首创水务有限公司等单位通力合作,并制订详细的实践计划和实践的方式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可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进行实践分析,写出一些有独到见解的论文,教师再择优进行发表。这样,学生感到学有所用,锻炼了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也帮助教师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5]

四、结语

农业生态环境教育是正在迅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一门学科,对大多数院校来说,它仍然是崭新的课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课程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特色专业课程,随着课程的不断开展,学院还应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不断进行创新探索,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提高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杨仁斌,铁柏清,郭正元,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篇(8)

特色专业是指高等学校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着特色,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也是高校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和获得持续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

在国家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事业大发展和对环境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的环境工程专业教育高速发展,设有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科点持续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至2005年,全国设有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学校达到277所,年招生人数2万余人。我国环境工程专业设置的发展情况见下表。

江苏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要在强手如云的众多高校中占有一席之地,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及其竞争力,就必须高度重视特色专业建设,以特色显示活力,以特色标志水平,以特色证明质量。高校专业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适应性和竞争性等特性与企业的经营十分类似,特色专业建设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学上的“差异化经营战略”,即“错位发展”战略,特设专业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等特征。

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是优化专业学科结构,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不但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基本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培育办学特色,而且有利于提高办学实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2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已完全走向市场,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进行“双向选择”。大学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已经成了评价一所大学教学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要提高就业率,就必须瞄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色专业建设也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

(2)自主创新原则

特色专业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新内容,本身具有探索性、创新性,加上各校各专业都要根据自己的内外部条件形成自己的特色,更无先例可循。因此,特色专业建设要在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坚持创新。

(3)错位发展原则

特色专业建设要在市场导向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的办学条件、科研成果和发展潜能,集中力量,凸现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差异化策略,实现“错位发展”,避免正面竞争。

(4)相对稳定原则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建设、不断积累、不断完善的过程。其特色的形成应该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也要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前赡性,能够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变化。

(5)以人为本原则

特色专业建设要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按照新时期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夯实基础、面向工程、强化特色、全面发展,同时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2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条件

江苏大学于1984年开始开展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成立了环境工程研究所、振动冲击噪声研究中心、高效低污染农业技术及装备实验室、排放污染物控制中心实验室等。1994年成立了环境工程系,2001年成立环境工程研究院。本专业于1986年获批振动、冲击、噪声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批环境工程博士点和农业生物环境及能源工程博士点,2005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学校于1994年在安全工程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了环境工程系,并招收环境工程方向的本科生。1997年开始以环境工程专业招收本科生。办学以来,我们坚持“以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以科学研究促进人才培养,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思想,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本专业在农业环境保护、环保设备、绿色氧化技术等方面初步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1)农业环境保护工程

依托我校以农立校的厚重基础,主要针对农村生态保护、废弃物资源化、农用动力、施药技术等主要方面,研究基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农村发展新思路,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高效施药技术与机具研究开发”项目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一等奖,很好地切合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发展战略,并在本科培养计划中列入了“农业环境保护”课程。农业生物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科于2000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

(2)环保设备与工程

本专业以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为依托,同时将我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优势与环境污染控制工艺设计、新技术开发紧密结合,着力研究环保设备及工程,在水处理设备、大气除尘脱硫、脱氮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突破,对各种高效无堵塞环保用泵进行深入系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成果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以及江苏省教育厅优秀奖,大量的成果和设计被应用到工程实际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本科培养计划中设置了“环保设备”和“工程CAD”等课程。

(3)绿色氧化技术

针对空气、水等介质中的难降解有机物,采用等离子体和臭氧等最新技术,产生羟基自由基和臭氧并将之应用到环境治理中,达到污染物减量、降解、资源转化,不产生二次污染、提高被污染介质的可生化降解性。将绿色氧化技术与传统的喷洒技术等相结合,应用于污染治理工程,成为本专业环境治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承担多项省市项目,出版相关教材并获重要奖励。在人才培养中结合学校本科生科研立项工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强电离放电降解甲醛的实验研究”、“强电离放电资源化脱硫实验研究”、“等离子体处理汽车尾气中NOx的研究”、“强电离放电产生臭氧技术研究”、“臭氧化法处理含酚废水的实验研究”等绿色氧化技术项目的研究,并取得良好效果。另外,还在本科培养计划中设置了“绿色氧化技术”和“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等课程及相关的综合性实验项目。

3特色专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3.1更新教育观念

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观念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决定着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进程和绩效,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涉及专业建设多方面的创新和变革的教学改革活动,必须首先在专业建设和教学理念上实现变革,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证。由于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一个由相互协作、敬业奉献的教师及管理人员组成的团队来完成。特色专业需要配备有学科特色的师资队伍,其在教学和科研方向专长上必须和专业特色的培育相匹配。教师个体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研究能力,丰富的实践阅历。教师团队结构合理,梯队科学,整体素质高。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应在现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

3.3创新课程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特色专业建设必须目标明确,应在保持专业目标的基础上突出地体现特色目标,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要有明显特色,同时制定相应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蓝图。因此,设置合理的、科学的、超前的、前后呼应的课程体系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应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整合教学改革成果,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不断丰富课程内涵,努力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反映时代特征、具有学校特色的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依据我校的学科特点,在培养“通才”的基础上,构建了“污染防治技术课程群”、“环境管理课程群”和“专业特色课程群”等专业方向课程。“专业特色课程群”包括“农业环境保护”、“环保设备”、“绿色氧化技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等课程。新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提升内涵、强化特色”的教学指导思想。

3.4加强教学条件建设,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校内外实习、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设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近年来,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不断加强实验室建设,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树立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精神。

本专业自2001年以来先后完成“废水处理系统模拟与控制实验台”、“臭氧技术综合教学实验台”、“自激湿式除尘系统实验台”、“高风速复合式电除尘实验台”、“等离子体荷电干式喷钙脱硫实验台”等多套自制实验仪器平台,其中“废水处理系统模拟与控制实验台”和“臭氧技术综合教学实验台”获2002年度江苏大学自制仪器一等奖,“废水处理系统模拟与控制实验台”获江苏省教育厅自制仪器评比一等奖,“臭氧技术综合教学实验台”获江苏省教育厅自制仪器评比优秀奖。自制仪器从设计、安装、调试都有学生参与,并在校大学生科研立项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提供了条件保障。自2002年江苏大学开展大学生科研立项以来,本专业学生己获科研立项共计38项,在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毕业设计选题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量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课题,这样,一方面使学生的毕业设计环节与在用人单位的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同时,进一步规范毕业设计(论文)的各个环节,使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有了可靠保障。

3.5重视课程建设,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建设是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专业特色必定要在课程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

(1)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同时,我校十分重视课程内涵建设,重新整理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如在《物理污染控制工程》中融入了噪声、振动控制和辐射防护等知识;《环境管理体系》则结合环境法规来介绍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的相关知识;《绿色氧化技术》在原来《臭氧技术及应用》的基础上,增加了光催化氧化技术、等离子体技术等内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结合安全工程专业的“重大危险源”管理理论,介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技术。

(2)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往往对枯燥的数据内容缺乏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机械地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听课,能听进去的内容不多,更难把握重点和要点。传统教学方式一直存在着以结果为中心的教学观,即只注意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的外部行为。通常是以是否记忆了书本知识和会做题为衡量标准,但不明确这些行为所反映的内部心理机制及其形成的条件。受其影响,在教学设计理论的学习应用中,也存在着只注意采用行为目标的具体描述和系统分析方法的现象。在教学设计中忽视了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实践表明,若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能力结构和获取知识技能的学习机制缺乏深入的研究,教学设计的实践就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因此,必须改革教学方式与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幻灯、录像、多媒体等教学资源,以改善教学效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己成为可能和发展趋势。通过多媒体可以非常形象直观的讲述清楚过去很难描述的课程内容,而且学生可以更形象地去理解和掌握相应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系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系统,它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记忆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表现力、参与性、重视力和受控性强的特点,既能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又能实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的目的。目前,环境工程的核心专业课程均结合多媒体进行综合教学。

3.6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的质量直接体现着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本科教学的质量。为提高教学效果,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主要专业课程都能及时选用省部级以上优秀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九五”、“十五”国家重点教材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同时,鼓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编写与出版具有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自身特色的教材,以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目前,本专业自编公开出版的教材主要有:《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导论》、《环保设备一一原理·设计·应用》、《废水脱硫机理及技术》、《臭氧技术及应用》、《农药的安全使用技术》、《IS0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等,其中《水污染控制工程》获2003年华东地区优秀教材二等奖,《环保设备一一原理?设计?应用》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3.7建立健全质量保障和监控机制

建立健全质量保障和监控机制,是创建特色、保持特色的关键。特色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专业水平一直领先,所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出一流的成果,离不开一套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只有特色鲜明,才能优势突出只有集中力量重点建设,才能使学校加强对某一专业重点投入,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培育出喜人的成果。特色专业更强调精干高效,它是学校具有标志性作用的专业。要做到使其青春常驻,更离不开质量监控。

为进一步保证教学质量,我校实行课程、专业带头人负责制,并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五制并举”体系。所谓教学质量监控“五制并举”是指学生评教制,干部同行评议制,教学检查员听课指导制,教学信息员信息反馈制,监督电话、信箱信息收集制等。此外,我校还加大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为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制定青年教师“过教学关”计划。上述措施有力地保障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为培养高质量的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人才提供了制度保障。

篇(9)

清洁生产概念从一提出,就已经涉及农业领域,考虑到化学肥料的清洁施用。但从总体上看,农业环境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关注,清洁生产的重点还是放在T商业领域。事实上,无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还是污染程度,农业都不亚于工业,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工业。因此,将清洁生产的概念引入农业,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1我国农业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的现状

2002年通过的《清洁生产促进法》,使我国清洁生产工作有了法律依据,在这之前,我国在农业法律制度建设上没有直接提到“清洁生产”.也没有专门的农业清洁生产法规.农业清洁生产的思想只是分散在一些法律法规中。

1.1相关法律规定

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第20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及植物生长激素。”2002年修订的《农业法》第八章《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保护》,对农业投入品的合理使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作了一般性的要求。200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第l1条规定:“……环境保护、农业、建设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有关行业或者地区的清洁生产指南和技术手册,指导实施清洁生产”:第22条规定:“农业生产者应当科学地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和饲料添加剂,改进种植和养殖技术,实现农产品的优质、无害和农业生产废物的资源化,防止农业环境污染。禁止将有毒、有害废物用作肥料或用于造田。”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对农业清洁生产作出明确规范。

1.2相关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规定

2000年农业部的《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4条规定,国家鼓励研制、生产和使用安全、高效、经济的肥料产品:第l3条规定对不符合国家有关安全、卫生、环保等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的肥料产品,登记申请不予受理。2001年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第27条对安全使用农药、防止污染农副产品作了规定,同时第38条对销售农药残留量超标的农副产品作了禁止性规定。2001年国家环保总局制定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目的就是防止畜禽养殖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2002年农业部和国家质监总局联合的《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及1993年的《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专门对农产品质量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1.3相关地方性法规

2002年福建省颁布《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该条例对农药、化肥、薄膜合理使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均有所涉及,还涉及农产品质量建设,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防范农业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和生态环境构成的危险或者潜在风险。此外,该条例第19条还规定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应当定点堆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利用生物和工程技术对农村生产、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

2我国农业清洁生产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对有关农业清洁生产法律法规的梳理.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在农业清洁生产立法上已有一定进展,但还难以真正将清洁生产的要求贯彻到农业生产之中,清洁生产还难以成为农业生产的一项基本制度。

2,1农业清洁生产理念未得到完整体现

农业清洁生产的一些要求只在部分农业法律条文中有所体现,不够完整全面,清洁生产的思想理念也未能全面反映到立法当中.导致思想认识、工作重点及管理体制上存在不足。首先,农业清洁生产不是单纯的环保措施,而是融环境保护于生产建设之中,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生产模式,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对人类与环境危害最小化;其次.农业清洁生产不是仅仅指清洁的产出,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只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而且还须解决农业自身产生的污染及资源的浪费,即清洁的投入和清洁的生产过程;最后,实践中对清洁生产的领导力度不够,由于立法方面存在不足,《清洁生产促进法》出台至今,全国还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包括农业、服务业在内的协调清洁生产的组织管理体系,使清洁生产仍游离于主要经济活动之外。基本没有改变生产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分离的局面[21。

2.2有关农业清洁生产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

首先,农业清洁生产的要求,在现有立法中仅仅只是附带性的规定,多只根据需要,在立法中增加一些条文。同样的内容在相同或不同位阶的法律规范中多次出现,创新的内容不多,可操作性的措施很少。而且,从整个农业立法内容和政府的工作重点来看.清洁的投入、清洁的生产过程还没有引起普遍重视。现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生产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却关注不多。实际上。许多地方尤其是工业不发达地区农产品受污染的罪魁祸首不是工业“三废”。而恰恰是生产中使用的农用化学品。不重视清洁的投入、清洁的生产过程,很难保证有清洁的产出,生产出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其次.实行农业清洁生产会导致生产经营者成本增加,只有通过采取措施,将其转化为生产经营者的自觉行动,清洁生产目标才能得以顺利实现。从农业现行立法情况看.与清洁生产相关的法律规定原则性较强,主要以引导、鼓励和支持性的法律规范为主要内容,直接行政控制和制裁性规范条文很少。《清洁生产促进法》也是一部鼓励性特征极为明显的法律,强制性、处罚性规范的缺失,使得生产经营者很难自觉将清洁生产的技术措施主动应用到生产过程之中。

2.3缺乏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的经济激励机制

首先.现阶段我国对清洁生产的建设、改造项目的资金保证.以法规性的规定、政策性的鼓励和原则性的文件为多.清洁生产保证资金来源匮乏、渠道不畅、优惠不明显.农业生产经营者自身难以解决。因此,需要政府出台相关资金支持的政策和法规。

其次,现行的自然资源、水电、农药、化肥等定价过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废物最少化的动力。而且,由于受到现有的经济技术的限制,推行清洁生产可能会增加生产成本、减少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利润,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对农业生产经营推行清洁生产的激励机制.加之很多农业生产经营者对实施清洁生产的意义缺乏深刻的认识,获取清洁生产信息的渠道不畅.缺乏技术力量和管理力量,致使农业清洁生产推行不力。

2.4缺乏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的社会合力机制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农业清洁生产的实行,离不开政府、社会和公众多层次、全方位的推动。这其中,既有政府部门的法律措施,也有公众的积极参与。然而,由于教育、宣传、环境意识、环保组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限制了从社会角度推进清洁生产的能力建设,多阶层、多行业推动清洁生产的机制在我国尚未形成,主要表现为环境教育培训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群众环境意识不高,有关环境的社会团体发展不足等。

3完善农业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的建议

3-1切实落实农业清洁生产的理念

农业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又可合理利用资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农业生产技术和措施。其实质是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通过生产和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用品(如绿色化肥、绿色农药、绿色地膜等),改善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农业污染物的产生,减少农业生产和产品使用、服务过程对环境和人类的风险。

3.1.1明晰理念农业清洁生产贯穿两个全过程控制:(1)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即从整地、播种、育苗、抚育、收获的全过程,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污染的发生;(2)农产品的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即从种子、幼苗、壮苗、果实、农产品的食用与加工各环节采取必要措施,实现污染预防和控制。

农业清洁生产包括三方面内容:(1)清洁的投入,指清洁的原料、农用设备和能源的投入,特别是清洁的能源(包括能源的清洁利用、节能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2)清洁的产出,主要指清洁的农产品,在食用和加工过程中不致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3)清洁的生产过程。采用清洁的生产程序、技术与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农用品,确保农产品具有科学的营养价值及无毒、无害。

农业清洁生产追求的两个目标:(1)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能源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等节能降耗和节流开源措施,实现农用资源的合理利用,延缓资源的枯竭,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2)减少农业污染的产生、迁移、转化与排放,提高农产品在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与环境的相容程度,降低整个农业生产活动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风险。

3.1.2落实理念首先.要丰富和提升农业清洁生产这种创新性思想,从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高度,将农业清洁生产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之中,从源头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其次,应将立法作为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的基础和重要手段.将农业清洁生产的理念切实落实到农业立法当中.使我国农业法律体系同时也是一套反映清洁生产的法律体系,使农业清洁生产的实施真正纳入法制轨道。再者,要把清洁生产作为提高农业整体形象、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来对待.从而把污染预防及治理贯穿于农业生产全过程嘲

3.2完善农业清洁生产法律法规

首先,根据《清洁生产促进法》,着手制定农业清洁生产的专项法律法规。必须尽快完善以农业清洁生产为核心的相关的产业鼓励政策、风险分担政策、财政扶持政策、金融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将政策法规作为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的基础和重要手段,并尽快建立相关清洁生产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为农业清浩生产的快速发展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撑此外,各级政府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还应从农业生产的特点出发.根据各自的职责,严格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和规定,积极主动地开展清洁生产推行计划和促进工作。通过各项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完善.为清洁生产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更好应用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其次,应由国务院组织制定并颁布有关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为加强清洁生产工作颁布有关实施办法和管理规定.以此增强农业清洁生产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清洁生产立法对农业生产经营者要求分为一般性要求、自愿性规定和强制性要求等3种类型。一般性要求是指导性的.不附带法律责任,要求农业生产经营者优先考虑采用清洁生产措施.主动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生产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自愿性的规定主要是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自愿采取行动实施清洁生产强制性的要求规定农业生产经营者必须履行的义务,包括不得使刚对环境有害的高毒、高残留投入品,不得生产加对人畜有危害的农产品,不得焚烧农作物秸秆,必须及时对养殖场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生产农产品的产地环境必须符合卫生标准等

3.3建立农业清洁生产经济激励机制

篇(10)

2.缺少专业认识相关介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相关课程设置主要是由任课老师和相关教授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进行设置,学生对于课程及专业认识较为浅薄,不了解课程设置的目的及各门课程的相关性,只是机械化被动地接收老师所介绍的内容,对在同一学年特别是低年级开设的课程之间的相关性和必要性缺乏认识,致使学到的知识支离破碎,互相之间没有很好地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实践动手能力弱。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不仅应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本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偏重基本理论知识的教授,而缺乏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培养方案中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也有27.5学分,但由于受到实践场所、实践经费和师资力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却不尽人意,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只知道“为什么”,而不知道该“怎么做”,甚至连最基本的知识也因缺少实践而不巩固。

4.忽视学生个性培养。核心课程的开设,是培养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的保证,而选修课的开设,是学生个性和情趣培养的重要手段。目前的选修课实际是必修选修课,学生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地接受所开设的选修课程。一方面,所开设的课程有限,学生必须全部选修,失去“选修”含义;另一方面,学生没有自主选择权,不能依据自身实际需求合理选择课程。另外,高考录取学生,只是通过单一的分数进行录取,进入大学后对于学生个人在智力和兴趣方面的差别没有足够的重视。有的学生对应用工作感兴趣,愿意服务社会,有的学生更喜欢进行学术研究。喜欢学术研究,有进一步深造打算的学生会更努力地学习,而喜欢社会工作的学生却没有实践能力评定机制,成绩也不理想。在现有的培养机制下,缺乏适应“学术型”学生和“实践应用型”学生差异性的培养。学校是给学生提供锻炼机会的场所,应该实行个性化培养方案,探究推行“学术型”和“实践应用型”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改革,对教育资源的重新利用和分配,开发和引导学生,使其能独立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发现自身不足,完善自己,发展自我。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土壤与农业化学(部分)、农业环境保护(部分)、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部分)以及农业气象合并为农业资源与环境(090403),隶属于环境生态类。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是一个交叉性、多学科结合的学科,涉及到土壤、水分、气候、土地资源和农业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各个方面。对于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改革应该在教育部颁布的基本框架下,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改革。首先我们不应该只是仅仅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还应通过课程的教育让学生获得基本社会适应能力和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其次,农业资源与环境是一门实用型和技术型相结合的具有综合性和基本性的专业学科,作为农林类高校,我们不仅要为农林发展提供专业型人才,还要培养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学习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环境评价为例的教学改革措施

本文针对前面提出的问题,以环境评价课程为案例,该课程教学改革,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了本课程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与应用,强调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培养了其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进行污染源调查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的能力,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编写技能,及环境背景调查,污染源调查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并对本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63位学生进行了改革效果问卷调查(问卷发放63份,有效问卷60份),表1显示,16.7%的学生认为该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45%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专业学习重要,只有15%和0.3%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要或不重要。在对环境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调查中,其不满意率仅为1.7%,超过90.0%的学生对环境评价课程的教学质量感到非常满意或满意或比较满意。因此,环境评价课程改革效果的探析,可以为探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借鉴。1.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教学。学生不应该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要养成基本的学科素养,提高认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明确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老师不再作为课堂的主角,满堂灌输知识,而是积极配合学生去探索知识,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客观认识,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在环境评价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课堂互动性的总体满意度较高,18.3%的学生对课程互动性非常满意,43.3%的学生感到满意,而有6.7%和3.4%的学生对其互动性不太满意和不满意。与此同时,在对学生关于课堂内容理解的调查,只有8.3%的学生能够完全的理解,大部分理解的比例为38.3%,基本能理解的43.3%,少部分理解和不理解的占到10.1%。为了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提高与学生的互动,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特别是那些对课堂互动性不满意以及对课堂知识没有全部或大部分理解的学生之间的交流,积极帮助他们融入教学课堂中,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2.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实践。对于课堂知识的传授,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基本了解,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该课程,应该学什么,以及如何学。在被访的学生中,13.3%的同学能经常地从课堂教学中受到启发,75.0%的学生能在偶尔或个别时候在课堂上受到启发,11.7%的学生基本没有从教学过程中受到启发。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该将相关课程融合在一起教学,另一方面借鉴先进的经验,特别是中西方在该学科有价值的理论,让学生能够在多元文化中清晰辨别,思考问题,为今后继续研究或社会实践提供多元思想保证和机会。同时,练习作业作为课堂教学延伸的一部分,可以提高学生理解课堂内容,提高理论知识实践运用能力,针对环境评价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学生们普遍认为做习题练习已经不能满足其需求,如图1所示,只有5%的学生认为通过做习题是较合理的;实物模拟(25.0%)、案例分析(33.3%)以及调研(24.2%)等综合实践能力强的练习类型更是受到学生的偏爱。因此,要针对不同学科的背景和特点,综合考虑分析适宜的作业类型,选择更能锻炼学生能力的作业。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是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注重与社会需求的内、外在联系,以学生为基本点,以自我需求为原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供多平台的实习机会,培养学生掌握利用现有相关资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受访学生的了解,95.0%的学生对《环境评价》的课程实习(区域环境主要污染物调查)持肯定态度,其中,10%的同学非常满意,58.3%的同学满意,26.7%同学感觉还可以,仅有5.0%的学生对实习效果不满意。如图3,然而在对学生关于环境评价课程哪方面还需要改进的调查中,有52.0%的学生认为,其实习的条件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很大一方面需要加强实习实践平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能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机会。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培养相结合,不断加强和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集中精神进行科学研究和朴质肯干的勤奋刻苦的精神。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实验操作与资源调查规划是其基本的专业技能,进行课程的改革要加强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法和方式的改进。学习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为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的课堂讲解首先是引导学生建立基本的逻辑结构,其次在后续的教学中应该对这个逻辑结构进行不断地知识和概念的补充,从易到难,渐进地教学,并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在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调查中,课程的教学方式的改进也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图3示),43.0%的学生认为其教学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进一步调查发现学生更喜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除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教师教授占20.0%,学生还希望通过学生讨论(22.0%)、网络教学(15.0%)、学生专题报告(16.0%)、案例教学(25.0%)、其他的方式(2.0%)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从多角度获取知识。多种方式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探究多种方式联合教学,可以考虑到不同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让学生依据自己学习习惯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因此,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入教学改革,满足不同学生对知识接受方式和程度差异。

4.考核机制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所学的知识不应以是否记得为考核标准,传统的考核方式中,对课堂上学习过程的考核不太重视,期末考试考核占有较大比例,这样的考核会让学生只注重期末临时的复习,突击复习,死记硬背,失去学习的意义。如图4,学生对于环境评价课程的考核方式各持不同意见:闭卷考试(14.3%),开卷考试(23.3%),提交论文(10.0%),案例分析(11.0%),平时成绩结合考勤(17.0%),综合考核(21.4%)等都是学生普遍接受的考核方式。因此,在立足于学生基础上,实行多元化的考核模式,期末考试可作为其课程考核成绩的一部分计入。将考核形式由书面考核转变为书面文字表达与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为标准,在课程结束后,通过考察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总结所学知识,达到综合考察学生的目的。

上一篇: 社会公德模范事迹材料 下一篇: 安全总监竞聘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