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3 18:58:2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初一学生自我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数学学习兼具趣味性和挑战性,一个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的孩子,更愿意挑战难题,有的学生描述说:做题像过关斩将一样充满乐趣,而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数学学习是最头疼的事情。他们的区别在于前者对数学充满兴趣并信心十足,后者恰恰相反。为了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给学生分层分组,让学生互助学习,分层布置作业,这样学优生得到提升,学困生也会有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指导掌握预习的方法
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课本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大概。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好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实行分层教学
初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绝对值、有效数学等,对初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太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同时还要重视以下几点:(1)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联系旧知识,特别注意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探新的效果。(2)要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初中数学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3)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初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反思解题思路和步骤,反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反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四、重视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以至于经常出现讲或做过几次的题过了一段时间又不会做的情形。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像放电影一样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初一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五、转变思维习惯,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小学数学特别关注的是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用综合法解题,应用题列综合算式的较多。初中数学则不然,重点培养的是学生化未知为已知的方程思想,利用顺向思维来解题,相对小学的思维方式来说容易得多。这种方法显然比小学方法优越,利用方程这种方法可以顺利地解决小学数学中很多问题,这正是初中代数教学的重中之重。为了改变学生的思维习惯,摆脱算术思想的束缚,充分领略到方程的优越性。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两种方法的对比,通过同一个例题来比较两种思想的优劣,这样最有说服力。
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如果在小学阶段还没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那么进入初中就较难适应初中的学习。初中阶段里的数学,每节课的知识容量大、难度大,如果学生还依赖小学原有的学习方法来对待很难掌握所学知识,有部分学生还会出现不理解现象,时间久之,甚至部分学生会出现放弃学数学的念头。对于这样情况,初中数学应做到“预习―听课―复习―做练习”的学习方法,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高年级教师就要培养学生逐步掌握“预习―听课―复习―做练习”的学习方法。由于小学生的自觉性还不强,所以就要教师注意提醒学生每天进行预习,在教学中应做到精讲,重在引导、启发、点拨,多练,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和做习题的时间。使学生在课堂内能够有时间进行自学、自主思维、自主练习的空间,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七、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预习方法的指导
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预习是发现难点的重要环节,也是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前奏。
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了什么作用,使预习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书,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学习预习时要求学生做到,先粗略地浏览数学教科书的有关章节的内容,掌握本章知识概貌。对重要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对于难以理解的内容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预习前教师也可先为学生拟定预习提纲,使学生预习有的放矢。养成预习习惯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效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能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是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桥梁和纽带。
二、听课方面的指导
听课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关键性环节,它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上课听讲是学校学习的根本。听课的方法对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影响很大,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1.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学生要在几十分钟内接受许多浓缩了的知识精华,确实是一种紧张而又繁重的脑力劳动。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听每节课的学习目标要求;听知识的引入及知识的发生及形成过程;听教师对重点、难点的剖析(尤其是学习中的疑点);听例题的思路和数学方法的渗透;听课堂小结。教师要坚持启发式教学,防止“填鸭式”、“满堂灌”,掌握最佳的讲授时机,使学生听之有效。
2.思,是指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生还应该有意追踪课堂内容,随老师的思路而进行思维活动。如果在课堂上只将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讲课,而不思考老师讲授的内容,不理解这些内容,那么老师的声音就会变成催眠曲,使学生慢慢进入瞌睡状态。所以学生不积极思维,就发挥不了其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①多思、勤思,随听随思;②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③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④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和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本质和核心,会思考才会学习。
3.记,是指学生记课堂笔记。记笔记可以帮助学生增强注意力,促进信息加工,有助于理解新知识的意义和内在联系,并加深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所以说,记笔记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技术之一。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地记笔记,通常是教师在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以记代听和思,因此在指导学生记笔记时要求学生:①记笔记应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②记要点,记疑点,记解题思路和方法;③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正确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的主要阵地达到较为完美的境界。
三、课后复习巩固及作业方法的指导
作业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一个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学习策略方法的改进,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业成绩的提高等,都与作业完成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两位高考状元对此深有体会,他们认为作业练习是知识的消化和运用,经过练习,使知识记得更牢固,所以,练习也是一种很好的复习。不仅如此,认真做好作业还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的能力。可见,做好作业是非常重要的。
初一学生课后往往急于完成书面作业,而忽视必要的复习巩固和记忆,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甚至抄袭,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和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下,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科书,结合笔记以记录的重点,难点和解题的思维方法,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思想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性质、法则。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格式,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字迹要清晰。
对初中一年级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學、新教师、新集体等,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小学升中考试,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初中数学很难学,初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实有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统计初步、方程组、负数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初中一年级新生的学习质量。
因此在初一数学教学中要注重从思想上去引导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存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小学强调算术方法和运算小技巧,缺少严密性训练和系统性的教学,而初中强调数学方法的传授和数学思想的渗透。让初中一年级新生对初中数学有个崭新的认识,使他们减少或消除对初中数学的恐惧,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以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注重知识链接
针对小学刚升上来的初一学生,教师必不可少的工作是要了解他们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内容,做好教材上的衔接准备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必要的知识衔接。
例如,在学习《负数》的内容时,学生在小学阶段认为从整数到分数这样的知识构建就已经是数的全部,所以对于引出负数要先从思想上进行衔接,让学生通过观察客观事物中存在的正反两面性,接受负数知识存在的必要性。在引出负数的方法上,可以借鉴小学阶段分数引出的方法,进行知识引出方法上的衔接,让学生从旧知中迁移出新知,有利于学生的接受,使知识的构建更顺利。在教学中,学生明白了负数后,及时地引导学生将对数的认识进行扩展,将数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分类,构建有理数的系统为整数与分数和正数、零、负数。
可见,在初中与小学数学知识的衔接上,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要有必要的了解,从学生的认知经验出发,防止知识上过大的跳跃而造成学习上的鸿沟,让小学的基础成为学生学习新知的正能量。
三、教学方法——遵循认知规律
教学方法的研究表明,十全十美的教学方法几本上是不具备的,每种方法都既有它的优点,也有其不足之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是几种教学方法并用以实现最佳的教学目的。所以,教无定法,合适才是最好的方法。对于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在初中阶段就不一定适用,因为随着初中知识量的增加,学生认知的发展,原有的方法必须改进。同理,初中阶段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也是不适合的。为此,对于初一阶段的数学教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小学、初中阶段教学方法的区别,做好必要的衔接工作,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
虽然初中的知识比小学要抽象,但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仍然是有效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还是要从旧知中引出新知,从学生熟知的事物中抽象出一般规律。
此外,教师还要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从学生身边的事例中挖掘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四、学习方法——突出习惯培养
针对教学内容上的变化和教学方法上的不同,学生在自身学习方法上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初中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更加注重自主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更多地依靠自主探究、自我激励、自我总结来学习知识。为此,我让学生在学习上学会做好以下的工作。
(一)养成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预习活动,学生能事先了解学习内容,从而在听课过程中做到抓住重点,提高听课的效率。对于初中数学的一些概念、定理等,教师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通过布置相应的预习题目,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预习,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学会探究,认真笔记
要做到课堂40分钟都能集中精力听讲不开小差是很困难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教师设置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学生只有学会问题探究的方法,专注其中,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要指导学生必要的问题探究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还要学会做听课笔记,将在听课中觉得有用的东西记下来,以供后续复习使用。这些有用的东西可以是自己听课时还是半生不熟的知识,容易犯错的地方,必须掌握的概念、定理,对自己思维启发特别大的地方等。学生学会做笔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对于初一学生教师要特别重视培养他们这样的习惯。
(三)有计划地复习
而我的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迎接他们的是全新的学习环境和新同学,新老师,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法等。刚进入初中的初一学生从心理上对别人的依赖程度还非常之高,非常需要老师及时而积极的引导。因此,做好初一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是每一个初一班主任必须做好的第一件事,也是关系到整个班集体是否能健康发展的关键。以下几点是本人做班主任工作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尽早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而做的几点尝试。
新学期伊始,我着重抓好班级的稳定工作,合理分配和编排学生的座位,挑选优秀而精干的学生担任班级的班干部。开学初,我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班级,力图希望班级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助互爱。为此,我在班级的管理中,努力将自己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表现较差的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体中,我总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班级中主人翁的责任感。为此,开学初,我大胆吸收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的不良的行为习惯。在营造温馨的班级中,对待优等生,我更是严格要求,从不宠坏他们,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优等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要心胸宽广,要博爱同学,对他们警钟常敲,不断督促他们克服自身的弱点,努力追求更高的进步。
科学、合理的开展初一新生入学的教育工作,能够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明确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初一新生入学的教育工作对于形成一个健康成长的班集体,对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进步等多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新学期伊始,我着重抓好班级的稳定工作,合理分配和编排学生的座位,挑选优秀而精干的学生担任班级的班干部。开学初,我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班级,力图希望班级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助互爱。为此,我在班级的管理中,努力将自己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表现较差的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体中,我总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班级中主人翁的责任感。为此,开学初,我大胆吸收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的不良的行为习惯。在营造温馨的班级中,对待优等生,我更是严格要求,从不宠坏他们,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优等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要心胸宽广,要博爱同学,对他们警钟常敲,不断督促他们克服自身的弱点,努力追求更高的进步。
在班级的常规管理中,我力图把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都充分调动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构筑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因此,我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个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施政”,服务同学,表现自己,锻炼自己,从而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为此,我抓了以下常规管理:1.民主推选班干部。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有当班干部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相信“我能行”,同时也能时时督促班干部把事情做好,我采取干部定期轮换制的方法,这样即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摆正个人。2.建立值日班长制。按学号轮流来当值日班长,值日班长负责检查当天的卫生、纪律,督促每一位同学作好自己份内的事,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才能,班级的自我管理得到了加强,班集体内部也日趋完善。3.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形成竞争氛围。让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长学生才能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更应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和耐挫力。增强学习的热情和明辨是非的标准。每个学生都自己找一名水平相当的对手,竞争对手之间比学习、比思想、比体育、比个人竞赛等,双方时时互相激励,通过竞争班级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班风现状良好。
又送走了一届学生,所教班级的中考成绩都不错,这个结果在我的意料之中。经过几年的循环教学,给我体会最深的是:教好初一、初二,到初三就无需太担心。那么,在这三年里尤其在初一的起始阶段我是如何努力的呢?以下是我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做法,虽然有些粗浅,但个人感觉效果不错,在此整理成文与大家共享。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在初一学生的观念中只有语、数、外三门主科,其他都是副科,因此,他们只重视语、数、外,对政治的学习态度就可想而知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请班主任帮着强调一下,也可以借助家长的力量对学生进行引导,但这些都是外在的力量,它们的效力持续时间较短,要不了多久学生又恢复原样。所以我认为要端正学生学习政治的态度,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我们政治老师自己。只要我们政治老师态度端正,用踏实、认真的作风与态度对待自己的学科教学,学生自然也不敢马虎。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我们做老师的都懂,但事实是有多少学生会对学习天生有兴趣呢?更何况是在人们心中非常枯燥的政治。所以,对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只能靠我们慢慢去培养。我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的:
1.让学生体验成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上的差距已经形成,而对于政治,他们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契机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他们在政治学习上体验成功,从而增强自信,产生兴趣。
2.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单一的讲授型课堂自然是无法长久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所以要结合教学内容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如讨论课、演讲课、辩论课等形式都可以经常采用。例如,在教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时,结合内容和学生实际,我们在课堂上开展了“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辩论,尽管学生的辩论很稚嫩却也精彩,而且其产生的效果是远非教师单纯的讲授可以比拟的。
3.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在教学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时,我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生活中的规则,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感悟出社会生活需要规则;通过展示世博会的有关图片,让学生一方面了解国家大事,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一个国家的发展也需要大家遵守规则,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认识到遵守规则不仅是自己的事也是国家的事,甚至是世界的事;二是联系学生自身实际。例如:课堂上我通过展示学生的照片让学生认识到每个公民有责任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对学生现场调查:你有过闯红灯的行为吗?让学生从自身的行为认识到不遵守公共生活的规则会带来的危害,从而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4.多和学生交流。很多时候,学生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某个学科,所以,要想让学生喜欢我们的学科,我们得想办法让学生喜欢自己。在平时课余时间能尽可能地与学生加强交流,拉近与他们的距离,通过交流了解他们的喜好,在学生上活动课时能去参与他们,运动会时为他们加油,下课后在教室里多呆两分钟等等,这些小的细节都能提升我们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当然就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端正的学习态度,必须要通过良好学习习惯加以巩固,否则不会持久,某种程度上讲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坏其实最终取决于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我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笔记、作业、复习的习惯与规范。
1.立足于课程标准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分层次教学。七年级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负数、几何证明等,对七年级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七年级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做必要的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做必要的总结及举例说明。
2.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中小学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有理数、三角形等,到初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小学成立的结论到初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容易出错易容混淆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以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3.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初中数学较小学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彻,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4.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初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
5.重视专题教学。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二、加强学法指导
1.预习方法的指导
七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况。(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做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可以采用每节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可以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①听好每节课的学习要求;②听好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③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④听懂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⑤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填鸭式”、“满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①多思、勤思,边听边思考;②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③善思,由听到的和观察到的去联想、猜想、归纳;④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在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3.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七年级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七年级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
4.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一般来说,小学和中学英语的课程目标是一致的,但教学要求和层次有所差别,为使英语更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中学教师特别是初一英语教师在教学方面要做适当的调整。通过长期的教学和一线教研工作的实践,我总结出几点教学方法。
一、巩固基础,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查漏补缺
通过对我市初一英语教学的考察,我们发现初一新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只有部分学生能将小学所学的内容基本掌握,大部分学生对于音素和读音规则掌握的不好,语音语调掌握的不准,词汇也只是会说,不会写,语法模糊,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英语,最基本的英文字母也不能掌握。其原因是各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情况不同,以及小学、初中英语教学的要求不一,这种情况目前在全国都是普遍现象。因此,在初一第一学期对学生进行英语基础的摸底就显得十分重要,其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小学英语的掌握程度,看是否存在着“该会未会,该记未记”的情况,以便有的放矢的进行“填平补齐”的教学工作。同时,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补缺的内容和形式也有很大差异,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巩固基础,从字母抓起。26个字母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应该是熟悉的,但对于一些小学未开设英语课程的学生,这一课必须补。为了兼顾程度较好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加入“字母的分类”这一学习内容,将字母按语音分类,加深学生对字母的了解。
2.提高水平,集中补语音。语音是学生们在小学没有涉及到的学习内容,只有掌握好发音和读音规则,才有可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具有初步的自学能力。对于学生们来说,语音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大概要用一周的课时集中学习语音,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语音的积极性,我们让学生自制音标卡片,各式各样的颜色鲜明的卡片使学生不再觉得语音有多么难,而且更愿意去认识各类音标,并能自行将他们分类。
3.按顺序巩固,记忆单词。中学教材词汇量大,而且要求更高,给学生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根据学生的特点,我们在教授单词时,将其分为二级,第一级是小学学过的单词,要求当堂会说会写,第二级是新词汇,要求当堂会认,会写。这样,觉得每节课都有收获,也确定自己课下找齐的方向。为了使学生能将单词记牢,还可以集中识词,每次课都留有一定的时间复习,巩固单词,我们利用图片,单词卡片等进行复习,每次读不准的词,教师都在卡片上作好标记,以便下节课再循环记忆。通过让学生分组比赛,组内比赛看谁记的多,记的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Unit 1,学习人名的时候,我们利用游戏,人名接力赛,看谁记住的名字最多,加强对名字的熟悉和掌握。
总之,记忆单词要有气氛,要把枯燥,乏味的死背单词转变成一种比,学,赶,超等学习热潮,使学生摆脱对背单词的恐惧,抵触。
4.强化听力和口语。受年龄的认知特点的影响,小学教材中存在着许多Childish English(儿童英语),如 mum,dad,bye-bye等。同时,小学毕业生都未能达到听懂听全英语课的水平,所以我们不断的创设环境,强化学生的听力和口语,使之逐步适应初中阶段的要求,用贴近真实生活的,纯正的日常英语进行全英语授课。具体做法是:首先,我们集中一段时间操练课堂用语,让学生通过老师的手势和语言掌握最常用的课堂用语;其次,教师逐步增加课堂上用英语授课的分量,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去体会,理解老师的意图。
二、培养兴趣,树立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
小学升入初中后,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成功进行中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需要因势利导,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要把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师要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情趣。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民主教学原则
学生的天性比较好动,特别是初一新生,还不能完全适应初中严谨的教学作风,如果教师表情严肃,课堂气氛沉闷不仅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首先应努力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如学生并不一定要起立回答老师的问题,可以让其坐着回答。再如,可以适时地放一些背景轻音乐,以缓和学生上课时的紧张气氛,又可以让学生体验学习英语的愉悦氛围。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远离对初中英语学习的恐惧,逐渐培养学习兴趣。
2.激励原则
因小学阶段英语学习基础的不同,造成部分初一新生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以为自己英语学习能力不行,从而自暴自弃。对于这部分学生,激励原则的运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着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参与课堂活动。为他们设计一些可以回答的浅显问题,而且在回答不出时应耐心鼓励 “Try again”、“Don’t worry, Take it easy.”“I think you can do it will next time.”而对于不敢回答的学生,可以说“My questions are quite easy. If you think you can ,I am sure you can.”等等。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身价值,引发学生参与体验成功的积极性。
3.主体参与原则
为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必须使教与学双方积极互动,真正形成多向性学习的有利教学条件。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可让学生扮演各种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模拟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对话,讲故事,当小老师,表演短剧节目,充当小记者,听学英语歌曲和看英语电影等。这些活动都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久而久之,这些兴趣就会转化为强大的内部学习动机,使学生进行自觉、自主、有创造性的学习。
三、加大教研力度,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研讨活动
面对新初一,新教材,各学校英语教师也必须不断学习提高,掌握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差异,交流教学衔接方面的方式和做法。因此,我市各校教研组每周至少组织一次教研活动,集中研究讨论中小学教材的异同及衔接问题,安排中心发言人发言,随后听取每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讨论授课方式,坚持每周同头备课3课时以上,教师间在教学内容上相互补充,把握教学方向。同时,为了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解决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组间坚持互相听课,大力提倡同伴互助,在课堂上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这大大提高了初一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为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教科书中设计的活动,同时又增加了适合本地区学生的一些数学活动。可喜的是,老师和学生们都在活动中重新认识了数学,开阔了眼界,培养了数学素养,建立了新的数学观,提升了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敢于质疑并提出更加合理的方案的能力。
在开展活动课之前,不放心学生,总害怕学生在活动中耽误时间,影响我校的教学成绩。但事实证明,通过这些“接地气”的数学活动,我校学生的数学成绩不但没有下滑,而且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
重新认识数学,建立正确数学观
什么是“数学”?有不少人认为数学就是算一算、会做题。在新课标(2011年版)中是这样解释的:“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这个概念对十三、四的初中生来说是抽象的。虽然大家都知道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学生们总是认为,对繁琐的、蕴含大信息量的计算可以用计算器。比如,去市场买菜可以用计算器,而且现在手机和电脑无所不能,为什么我们需要下大力气学习数学?还有的孩子在小学六年的数学学习中,已对数学产生了畏难情绪。虽然有的孩子数学成绩不错,但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数学并不是很主动,学生学数学都是围绕着考试展开,是为了将来能考取好学校而认真学习数学的。
针对上面的这种现状,我们从初一刚入校的学生入手,对初一的学生开展了《我知道的数学趣事》《历史上有名的数学问题》《我知道的古代数学问题》《我国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研究》《我所知道的数学名人》等活动。我们发现,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初一学生了解了数学的发展史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知道数学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着社会的进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以抽象的形式,追求高度的精确。数学以不能比拟的严密性和精确性,在培养我们的理性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学生不再认为数学只是聪明人才能学好的学科,对数学这门学科建立了正确的思想观念,不再惧怕数学、讨厌数学。激发了初一学生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体现。那么,数学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呢?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过程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在实践中的应用,我们在初一、初二的数学活动课中开展了《制作漂亮的包装盒》《通过收集我们家一周使用的塑料袋来调查我们生活中白色污染问题》《节假日走访本地的各大超市了解产品的促销问题问题》《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测量学校新建成的教学楼的高度》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它是如此的贴近我们的生活,对我们是如此重要,在内心中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念。
首先,学生认识到数学除了是应用的工具,还教会了我们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学到了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使我们的思考更有条理,表达更加清晰,提升了我们的数学素养,培养了我们的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和创新能力。当学生了解到数学确确实实的价值,那么学习数学就不再是一件被动的事,而是充满了乐趣、探究、挑战和有用的学习,学习数学就变成了一件幸福的事情。
其次,在活动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态度。比如,学生在制作漂亮的包装盒的活动中,学生制作的包装盒形状多样。在动手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知道了不同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重要的是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建立起了空间观念,并且在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普遍认识到:认真对待学习、勤奋刻苦、积极参与探究、勇于坚持真理、m正错误、及时完成作业、有饱满的学习热情、敢于质疑、乐于与人合作交流、能合理安排时间等,这些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以往的课堂上,老师总是担心学生在活动中的困难太多。殊不知,在我们一手包办的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听着也确实学会了数学知识,能考一个很不错的成绩。可是这样的数学课还是会让学生乏味和疲惫的,尤其是当学生离开老师的教,离开了老师的指导,就会比较茫然。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古人的那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经典名句。当我们把更多是学生能完成的任务交给他们的时候,不难发现,活动课的开展无疑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也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组织者、合作者。
在课堂上,在活动中,教师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问题,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和学生感受一起成功和挫折。这种角色的转变,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了学习的课堂、探究的课堂。老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老师不仅“会讲授”,而且“会倾听”。这样的课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地让学生学到了有用的数学。这样的课堂才真正成为展现思维的火花和智慧的课堂,成为学生乐学的课堂。
在活动中感悟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逐步地、不间断地渗透数学思想。但是我们知道,一个数学思想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理解到应用的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通过提炼、总结、理解、应用等循环往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学生只有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才能悟出数学知识。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在《商品的打折销售》活动中,学生体会到了方程建模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有理数大小的比较中》学生初步体会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学习《函数》的活动中,学生学习了划归的思想等等。同时,针对初三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有了比较深厚的基础。他们在三年的数学活动中,经历不同的问题情境,在解决各类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体会数学思想的作用,逐步理解到数学思想的精髓,能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因此我们尝试让初三的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在这些活动中,关键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一些数学知识的获取过程,让学生学会在读书中理解问题,在疑惑中提出问题,在具体的操作中解决问题,在与同学、老师的合作交流中提升自我,获得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
反思如今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上,似乎就是一个接一个的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奔忙,而无暇静下心来对自己的学习做一个全面细致的深刻反思。原来是我们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那么,在“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初中英语课堂上,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新授知识结束后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反思
在每一节新授课上,各个新知识点的呈现都是在一定的具体情境之中,学生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对某一知识点的认知、理解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情境,不易迁移、运用。因此,在新授课结束后,我通常会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学习反思。反思自己对于刚刚所学知识到底掌握得如何了,还有那些地方存在疑问等等。比如在学习一般现在时的时候,我讲完之后让学生们对于我所讲的知识点进行认真回顾并反思,看看自己是否存在一些问题。就有学生提出对于什么时候要加助动词“do”和“does”搞不清楚,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总结,有学生就从中发现了规律:当句子当中出现“be”动词的时候就不要加助动词,直接用“be”动词做各种句式转换,而没有“be”动词的情况下就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加助动词“do”或“does”。就这样通过学生的反思找出问题,并通过思考解决了问题,而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学到了知识。
二、在检测反馈后对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反思
活动单每一课时结束后都有个检测反馈部分,学生做完后一般都是交给组长检查,但就在组长检查的过程中其他组员就显得无所事事,这不仅浪费了学习时间,还养成了被动订正、懒于思考的习惯,这无疑降低了学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我建议学生们自己去对练习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反思,然后可以进行集体讨论,将涉及到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和交流,可以了解同伴的理解,有利于丰富自己的思考方法,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增强迁移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总是要涉及一些已获得的具体的英语知识,那么要反思自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是否达到了活动所要求的程度,包括对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这些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相关方面建立联系的程度,通过这一过程进一步将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也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改正错误。
然后引导学生反思,在平时的学习中忽略了哪些方面的知识?有哪些错误的认识?通过此题的解答对哪些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只有经过这样的反思,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反馈、自我补救、自我总结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做词汇题用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时,有很多学生都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去做这类题目,有很多时候就是跟着感觉走,从而不能正确答题。面对这一情况,我让学生先自己去分析总结这些题目的类型,比如有做固定词组的,有做时态问题的,有做主谓搭配的,学生通过这样一种途径从而找到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方法,每次做题时都能从这几个方面来思考,从而提高了正确率。
三、巩固提高过程中对解题思路的反思
本课是新教材精神和理念改革的一种体现,有别于以往过于专业的美术基础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通过对手绘线条图像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手绘线条图像在叙事、说明、交流以及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等方面的功能和用途,既重视了学科间的综合,又不失美术学科独有的特征。
【学情分析】
由于社会、学校、高考制度等影响,大家一直对美术学科有一种消极态度和无法正确认识美术学科课程性质,往往把画得逼真、画得像才是美术优秀的学生。带着这样的心理再加上这个朦胧年龄有害羞想拥有尊严的学生更是重视自己在大家眼里的看法。假如平时画画不好的学生,有种胆怯和自卑心理,很难拿起手中笔去大胆表现。面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过程设计上,遵循学生的心理认知一般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去突破难点。如,先从错误思想的认识上引导,再加上一些教学手段,表演、比较等方法增强学生自信,打消顾虑,从而大胆、果断地表达。七年级学生虽然从小就在用手绘线条作画,但是大多数对自己的绘画能力是怀疑的,甚至是否定的,如果很正式地布置手绘线条作业,学生可能会放不开,不敢大胆表达。而如果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运用手绘线条,就会使他们增强自信,放开去画,并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运用线条大胆、果断、自信而有个性地表达物象,并能抓住物象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隐性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发展个性,激发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对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体会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乐趣,培养、发展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
【教学难点】
能迅速把握物象的特征,大胆、果断、有个性地表达,并能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手法对复杂的物象归纳、处理,抓住关键,创造性地表达。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图片若干、多媒体、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准备好预设的问题、图画本、铅笔。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欣赏导入
教师做自我介绍:我的爱好――画画。
给你们看看我的作品,你能读懂吗?
图例一(看一看,书桌上的静物都有哪些?)
图例二(你能记住人物的特征吗?)
观看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小结:我总会把周围的人和物记录下来,因为记忆会逐渐遗忘,文字在我看来又缺少生动。而这种表达方式能让我第一时间进入当时的情景。
抛出问题:可不可以说,它是会说话的?
学生回答:可以。
今天我们就来感受这种语言魅力吧,一起来学习第二课《手绘线条图像表达――会说话的图画》。师揭示出课题《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并板书课题。
环节二:引入新课探索――猜想、总结
1.绘画游戏:我画你猜,感受乐趣,激发兴致
a坐车时的沿途风景;b面具设计草图
(1)学生观看图片并说出感受。
小结:手绘线条图像具有叙事、说明、交流、抒情、记录等多种功能,是人类除口语文字以外的“第三语言”。
教师板书:功能――叙事、说明、交流、抒情、记录
(2)范图举例,明确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性。
《飞机模型组装图》《玉米生长的过程》《交通线路说明图》
2.深入探索,解决问题
有些学生提出新问题,手绘这么麻烦,拍照多方便呢?肯定他们的这种方式思考。
提出问题:照片和手绘有何区别?
师小结:前者照搬原景,后者带有作者的主观情感进行表达。但是,值得肯定的一点,前者为后者提供了素材。后者在此基上有新的创新。
现在的手绘线条形式非常多样了,常见的有:电脑绘图,如室内效果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手绘墙的设计绘制;彩绘等等。
我们今天用手中的画笔去表现。
环节三:动手实践:探讨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
主题一:表现身边生活用品:学生分组采用游戏比赛的方式进行表现,看看在规定时间内谁画的多。
问题:在下笔之前我们都要考虑哪些问题呢?
提出绘画游戏要求:
1.抓住物象的特征,大胆果断、自信而有个性地表达物象
2.基础好的学生根据教师前面所讲的大胆表现各类物象
3.基础稍弱的学生就画熟悉的日常用品(书、钢笔、书包、粉笔盒等)
主题二:将图片内容用手绘线条表现。欣赏、观察、对比、归纳。
环节四:展示评价
1.师评:推荐好的作品展示
2.自评:各自评价自己的作品给对方听
3.互评: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
请几组学生上台进行表演,对表现好的,可以进行张贴,共同赏析。
环节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手绘线条图像的有关知识,了解了它的广泛用途,也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手绘线条图像是我们每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技能之一,希望大家能把它运用得更好,为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和乐趣。
【板书设计】
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
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叙事、说明、交流、记录、抒情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