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3 18:46: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师节通讯稿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曾茂林(1965—),男,四川宜宾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和教师教育研究。E-mail:。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要求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强调学科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1]为此,广东湛江师范学院与湛江市赤坎区建立了教师教育实践共同体,积极推进“‘教学研做’互动合一,培养‘五力型’优质教师”的模式改革。一年多的实践表明,由于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场域—惯习”差异,高师指导教师、中小学指导教师、高师实习生等三方的配合机制依然没有实质性突破。因此,我们开始以校园网和建设中的“未来教育空间站”为依托,探索Agent虚拟实训教学技术的应用问题。
一、Agent实训教学系统含义及
其破解“场域—惯习”的优势
Agent技术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研制开发,随着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其广为接受的定义是Wooldridge等人提出的。(1)弱定义: Agent一般用以说明一个具有自主能力、社交能力、反应能力和预动能力的软硬件系统。(2)强定义: Agent在弱定义的基础上,还应具有知识、信念、目的、义务等人类所具有的特性。[2]根据Agent的定义,笔者认为Agent实训教学系统是由实习教师、中小学生、大中小学指导教师、中小学教学场景等多个Agent构成,借助网络与其他Agent通信、交互和协作完成训练高师学生实践教学技艺的分布式智能系统。它不仅能构造出逼真的实习教学情境,而且由Agent所的人形化的师生,能随环境改变而改进自己的言行,达到高仿真的实习教学要求。如果说Agent技术上的成熟,为该系统的实验奠定了现实条件,那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强调“将现代教育技术渗透、运用到教学中”,则为探索Agent技术在高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政策保障。
在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的实践社会学中,客观性的场域和主观性的惯习之间是融为一体的,相互之间是一种形塑关系。按照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场域是一个相互争夺的空间,其争夺旨在继续或变更场域中力量的构型。[3] 事实上,在中小学场域中,教育行政和学校关于教师教学的奖惩制度等利益机制,从态度、惯习上全方位地影响着中小学教师,赋予其对实习教师指导的不同含义和角色。许多中小学教师让实习教师批阅大量的作业和试卷,而给予上课及组织班级活动的机会很少,生怕实习生影响其教学绩效就是明证。高师教师以科研为利益导向的场域对其惯习的形塑,强化的是理论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日益远离中小学教学,难以实现富有实效的指导。而Agent教学技术只是模拟真人的行为,其关注的重点在教学技艺的训练,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利益冲突将被简化,受中小学“场域—惯习”的利益影响相对较小。因为由教师教育研究者协同软件工程师编制的数据库,在对教学经验、知识素材进行筛选时,更多关注的是教学技能的形成,而不会因顾及情面隐去一些纠错行为。其设计的Agent角色化目标和意图,比较单纯地突出教学方面的技艺展示。即使其情境性设置,也主要是基于师生教学互动所表现出的围绕教学目标实现的氛围,而不是教师之间、实习生之间争名夺利的场景。与到中小学开展教育实习相比,Agent教学技术不仅节约成本,减少了实习中的安全风险,最重要的是可以做到超越各种利益和人际关系的束缚,聚焦实践教学技能的关键点,反复进行细节训练,从而提高教育实践的针对性和效率。
二、Agent实训教学系统
功能模块的设计开发
Agent技术真人完成其角色化的任务,要求其角色数据库的建设必须来自中小学师生、高师实习生和高师指导教师及其相应的实践环境。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实验课程与教学论建设实践也表明,这类实验性课程需要建立专门的课程与教学实验室,开辟共享的网络空间,寻找定点的实验学校。[4]事实上,也只有教学实习基地与Agent实训教学系统之间搭建起互动建设的平台,Agent真人的功能模块才能不断获得丰富的资源。
(一)Agent实训教学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
1. 模拟实习教学系统人物角色的Agent设计
教师岗位教育实践技能是依靠真实的教学情境,结合其特定教育功能的需要予以展现的。根据真实的实习教学环境,Agent实训教学系统需要形成Agent实习教师,Agent大、中小学指导教师,Agent中小学学生和Agent教学场景。根据高师学生实践教学技艺提高的阶段性,又需要形成针对新手上路、合格实习教师、优秀教师等不同能力水平的Agent实习教师角色,由其分阶段引导高师生逐步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水平。
2. Agent实习教师相关功能模块的设计
(1)Agent实习教师教学功能模块设计依据
始于2005年的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实验课程与教学论建设,为训练实习教师相关子模块设计提供了参考的框架。可以按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实验”、“班主任工作”和“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等课型,[5]建构对实习教师相关理论及其应用能力的分项训练内容,形成对应实习教学能力的子模块。本研究主要是从新手教师到教学能手的专业化发展需要出发,针对实习教师完整能力结构的形成,对Agent实习教师功能模块进行设计。它是对教师专业化技能模块的综合应用与提升,是将实验课程与教学中的核心技能要素相结合,熔炼为操作性教学技术的功能设计。
(2)Agent实习教师基本功训练模块
高师学生在教育实习前需要作相应的基本技能训练,因此需要设计出三笔字、普通话矫正等基本功训练模块。为了高师学生能顺利适应中小学教学的节奏,还需要建立微格训练功能模块,按照中小学课堂教学环节进行训练。在虚拟教学环境中,高师生同样需要钻研教材、了解Agent学生,根据教学进程和Agent学生的反应调控课堂教学活动。为了有效完成这一系列教学活动,需要建设好备课功能模块,可通过直接购买课程管理软件加工形成,其中课程简介、大纲、教学重点、难点直接由课程管理功能模块生成。至于学生情况,可依靠Agent学生与Agent实习教师的信息交流获取。高师学生根据虚拟班级Agent学生情况,结合课程特征制订教学计划,预设好教学环节,生成相应的教案。在基本功训练模块中,备课功能训练模块是其核心。
(3)Agent实习教师课堂教学功能模块
首先,分类完善模式化的教学行为功能模块设计。根据学科和年级段特征,结合实习基地教师和实习生积累的课型经验,尤其是各个学科的示范课、公开课录像等,形成针对特定学科、学段教学的相应教学行为模式资源库。各类教学模式资源库的形成,有助于Agent实习教师根据对虚拟学生认知状态的反馈,结合任教学科特征,从教学行为模式资源库中选择恰当的教学程序实施虚拟教学。当Agent实习教师资源库中缺乏某种教育资源时,高师学生通过手动搜集、调整、补充相应的教学资源,让Agent实习教师借助其操作不断丰富实训教学功能模块的内容。其次,测试功能模块。当课堂教学或单元教学结束后,需要出题测查Agent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需要搜集实习基地学校的随堂测试题、单元形成性检测题,按照班级水平建成分层测试功能模块,从教学效果诊断、评价、反馈等方面,全面呈现测查功能。第三,答疑功能模块。一是对应测试的解答功能模块,可以直接从题库获得或者购买答题软件。二是根据Agent学生提出的常见问题,形成对应的答案集功能模块。这类功能模块主要借助基地指导教师进行经验总结归纳获得,也可以由实习教师通过文献综述,将问题答案分类筛选获得。这类功能模块的形成,便于Agent实习教师选择合适的答案,解答Agent学生提出的各类常规问题。最后,健全教学过程管理功能模块。Agent实习教师需要对Agent学生学习记录进行查看,分析其学习状态,对真实的在线学生实施监控。因此,一方面需要建设根据Agent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活动、实施现场教学监控的管理功能模块;另一方面,需要总结实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典型管理问题,由经验丰富的中小学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过程管理经验和策略模型,形成针对实习课堂教学管理的功能模块,供虚拟实习教学中的高师学生选用。
如果Agent实习教师无法完成某些教学功能,就只能由高师学生手动完成,这样也能让其有机会接受临场性实践教学技能训练。由于实习教学结束后的教学反思,应该由高师学生结合指导教师的课后点评,对整个虚拟教学过程开展反思,并对其他Agent的功能作出直接修改或提出修改建议,所以本系统不设课后教学反思功能模块。Agent实习教师的各种功能模块,其实就是其分解出的局部功能,它具有相对独立活动和学习的能力,可以借助教学活动、高师学生的反思和操控不断地更新其功能。
3. Agent实习指导教师功能模块
如果说Agent实习教师功能模块开发重在教学技能的形成,那么Agent指导教师功能模块开发,则重在分科教育理论框架与教学策略指导功能模块的建设。为此,首先需要提炼出中小学分科指导教师对该学科教育、教学现状的认识,提炼其常用的教学经验、教研经验、课堂教学技巧等,创建起适用的教育实习分科指导策略功能模块;其次根据当前教育研究的前沿理论,建构具有先进理念的高师学科指导教师理论指导功能模块;最后,针对理论与实践指导两类模块在解决实习问题中的应用情况,构建能综合应用的实习教学解题功能模块。由于这类功能模块主要是针对实习教师的讲课进行点评,评语指导和语音指导是其主体,因此可以直接购买学科教学专家知识资源库加工形成。必须注意的是,在教学策略和问题指导功能模块建设中,需要将教师的指导与范例演示模块联系起来,向高师学生明确指出可以调出哪个示范教学模块进行直观地学习。
4. Agent中小学生及教学环境功能模块
Agent中小学生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功能模块的开发。同时,还要根据功能模块的组合成分变化,形成好、中、差Agent学生。实习教学环境功能模块开发,主要通过引进先进的仿真虚拟软件来实现。其内容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场景和实验室功能两大模块。虚拟课堂教学场景,因学生反应、课型、教具及表演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而呈现出鲜明的生成性;虚拟实验室则因操作的程序化和设备的标准化,呈现出较强的预设性和程式化推进特性。整个虚拟实践教学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如图1所示。
系统功能模块的整体设计
(二)Agent实训教学功能模块开发路径
1. 内生性本土实训功能模块开发
为了训练出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教育的高师毕业生,就要全面、真实地模拟当地实习基地师生的惯习。将软件内容的编程,置身于中小学场域之中,从当地优秀中小学教师身上,提炼出相应的学科教师教学功能数据库,形成中小学指导教师Agent资源库;根据当地中小学生的实际水平,建成接近真实水平的Agent学生资源库。尤其需要根据高师学生在基地实习中的现实表现,提炼其典型心理定势、思想、言行,建成对应不同实习阶段的功能模块,形成教学技艺水平不同的Agent实习教师资源库。根据本校高师指导教师的习惯指导方式和常规性指导内容,建成高师指导教师资源库。
2. 外来实训教学功能模块的加工
为了让实习教师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具备分析、诊断、决策课堂教学的能力,快捷省力地建立起具有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虚拟实训教学模块,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购买中小学学科教师教学软件。然后组织高师院校的实习指导教师、教师教育研究者和软件工程师,结合本校实践教学训练需要进行系统加工。按照实习教师(高师学生)、中小学指导教师、高师指导教师角色分类,将新购买的学科教学资源库与其对应的Agent角色资源库进行融合、创新,建构起超越当地真实教育水平的Agent指导教师和实习教师教学资源库。
三、Agent实训教学系统
主要开发工具的选择
(一)实训教学系统开发平台的选择
浙江大学CAD & CG国家重点实验室将虚拟现实技术与Agent技术结合,运用多Agent系统MAS成功搭建起具有建构主义情境教学与个别化教学模式特点的远程智能教育系统。该系统引入了网络游戏中计算机控制游戏角色NPC(Non Player Characters)的思想,以三维虚拟人的形式建立起NPC教师,承担以往需要教师来完成的部分教学工作,其后台控制程序是具有智能教学功能的Agent模块。[6]NPC教师最适合实习教师的任务,代替高师学生开展系列的虚拟实习教学活动。但为了统一Agent的名称,本文仍以Agent实习教师表示。
(二)Agent实习教师功能开发工具
Agent实习教师的教学策略来自现实中的中小学教师,其软件设计的关键技术在于模拟出中小学教师施教的岗位功能。基于Web的智能化通用多媒体三维教学系统是一个集课件编辑、整合、于一体的个性化课件开发平台,它由后台数据库、网络多媒体采编工具、E媒体电子画笔、课件演示播放工具等构成,具有满足实习教师实现资源管理、备课、课件编辑、课堂教学演示和E媒体板书等功能。[7]在该系统软件支持下,可以完成学科教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教学设计功能模块和教学策略功能模块等的开发,也可以完成教学事务性活动必需的章节表、课堂日志等管理功能模块的系统开发,是实现Agent实习教师功能模块开发的有效工具。
(三)以VR & MAS-DES设计为参照的Agent实训教学系统设计
Agent虚拟实训教学系统一般采用(Browser/Agent/Server) B/A/S三层结构模式。第一层是基于浏览器的表示层,主要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实现信息的输入、输出等。中间层为多Agent层,主要包括Agent实习教师(同时完成管理员功能)、Agent中小学生、Agent指导教师。第三层属于数据层,用于保存各类数据资源,包括知识库、信息库和资源库等,是支持Agent运行的后台支持软件资源库。这三层结构及其的角色,为整个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其整体设计思路如图2所示。
智能化实践教学系统设计
四、Agent实训教学系统功能的实现
建设中的湛江师范学院“未来教育空间站”,是以培养优秀师范生和培训中小学教师为目的建成的高校中心站,通过网真课堂(Teleprensence)、物联网互动反馈学习共同体等新型教学平台,实现高校课堂与中小学课堂的融合。[8]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借助B/A/S三层结构虚拟实训教学系统,可以满足高师学生虚拟实习课堂的教学、实习基地学校中小学生的学习、中小学指导教师的远程点评和Agent指导教师的自动指导等功能。
(一)虚拟课堂实习教学及指导功能的实现
在B/A/S系统结构下,虚拟实习教学智能化系统工作流程如下。
1. 注册进入系统
高师学生通过注册进入虚拟教学系统后,呈现出教学基本功单向训练系统和实习教学系统。进入基本功单向训练系统,呈现出板书、普通话、教育见习、备课训练、虚拟微格教学等项目,高师生根据需要进入适合自己的训练项目。进入虚拟实习教学系统的高师生,通过选择Agent实习教师系统,主页面上显示五个选择程序,即新手上路、试讲教师、合格教师、入职教师、优秀教师,高师生根据自身教学水平自主选择。进入对应阶段的实习教师角色后,系统显示“进行新课教学”、“接受指导教师点评和改进指导”、“重新进行上次教学”等,高师学生根据自身需要予以选择。
2. 选择课程并组建教学班级,生成实习教案
高师学生根据所学专业进入分科实习目录,选定自己实习的中小学课程。再借助Agent实习教师进入虚拟教学班级,随机选择施教的Agent学生,生成10人左右的教学小班。Agent实习教师根据生成的学生状况,判断整个班级的水平,在显示界面告诉高师学生,并从Agent实习教师教学策略库、对应课程的备课资源库中生成适合当前学生的备用教案,供高师学生选择和加工。经高师学生选择或手动修改教案后,生成施教教案。
3. 生成施教程序及其教学行为指令
Agent实习教师通过界面,根据施教教案向高师学生建议联系哪类Agent指导教师, 高师学生根据Agent指导教师建议提出本节课施教的操作程序。其内容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提问Agent学生、测试、答疑、布置作业等各个教学环节的行为方式、表情、细节的突出等。高师生根据习得的理论和积累的教学经验,结合虚拟班级特征,补充、调整生成具体可行的教学程序及其行为指令。
4. Agent实习教师开展虚拟教学活动
根据高师学生确定的教学程序及其行为指令,Agent实习教师激活相关教学知识模块和教学行为模式功能模块,在虚拟环境中代高师学生施教。
5. 教学过程中,高师生的手动补充施教
根据Agent学生和在线中小学生的反映,对Agent实习教师完成不好的任务,高师学生通过暂停其虚拟教学活动,操作相关程序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以手动方式改进Agent实习教师的施教活动,从中习得教师专业化的技能。
6. 虚拟教学的指导点评
虚拟教学完毕后,Agent实习教师将教学过程记录下来,同时传给Agent指导教师。Agent指导教师以此为基础,结合Agent中小学生反馈的信息,对高师学生操作的Agent教学技能进行智能化评价,指导其调整教学策略。如果高师学生对Agent指导教师提供的点评不满,可以向大、中小学指导教师(真人)留言,并提出相关问题,等待指导教师的点评和解答。
7. 开始新一轮的教学实习
高师生根据指导教师(Agent和真人)的指导,结合自我教学反思,进入“重新进行上次教学”程序,指令Agent实习教师重组教学内容,提供新的教学策略,开始新一轮虚拟实习教学活动。在这样的对比实习中,高师学生可以从Agent和在线中小学生的反应中,看出哪些教学策略是应该掌握的,哪些教学方法必须予以改进,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
8. 教学过程管理功能的实现
整个虚拟实训教学系统的管理,主要由高师学生根据中小学生学习需要和自身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实施动态的情景化管理。不仅对每次实习教学结果、学生测评、纪律监控等实施现场化应变管理,还需对试教后的各类Agent角色行为提出改进建议,对其资料库实施更新管理,为下一次实习中师生水平的提升打下基础。
(二)逐段提升高师学生实战教学技术功能的实现
从新手到教学能手的高师学生成长阶段看,可依据四年制高师特点分七个阶段逐步实现。每一阶段用一学期完成,可以以选修课形式配合学生自主练习实现高师学生能力的发展。实习基地中小学指导教师,主要是帮助高师院校建设Agent实习教师和指导教师资源库,定期参与在线指导、答疑活动。高师实习指导教师则需要责任到人——对其指导的高师学生实行四年一贯制,直到学生获得教师资格证为止。至于最后阶段的优秀教师技能训练,主要依靠学生自主练习、教学专家资源库建设、中小学指导教师在线辅导来实现。
每个学期的训练重点如下:第一学期为教师三笔字、普通话等单项基本功虚拟达标训练,以此引导高师学生打牢基本功;第二学期开展名师讲课视频教育见习,针对课堂教学基本环节进行评课训练,让高师学生掌握“上好课”的标准;第三学期开展虚拟微格训练,以微型课程方式,训练学生掌握课堂教学中各主要环节的教学技能;第四学期进入虚拟的连贯训练阶段,以备课技能训练为核心,在备课中将各环节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并利用虚拟训练强化高师学生连贯、系统地操控课堂教学的技能;第五学期进入课堂教学综合技能虚拟训练阶段,从教材分析,到课堂氛围调节、教学艺术的初步展示等进行综合训练,经系统检测,合格者发给准许进入真实习的合格证书;第六学期借助虚拟训练,让高师学生进入虚拟的差班开始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训练,训练高师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为走向第七学期的教育实习打下坚实基础,形成具有“入职教师资格的教学技能”,并作为确认教师资格证书技能检测的标准;第七、八学期,主要是开展应对就业竞争的高水平教育技能训练,注重将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的形成与求职面试融为一体,从实习教师特长展示、教学风格初步形成上,着力打造出优秀教师整体形象。
四、结 语
由于Agent资源库建设工程量很大,涉及教师专业化的教学知识和技能、编程技术复杂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以真实的指导教师、实习教师和中小学生为原型,进行抽样分析、归类整理,加工成对应Agent角色的典型行为功能模块也都极其复杂。所以,在实验初期应结合现实条件,集中力量形成实习教师新手和合格实习教师两个层次的Agent功能模块;中小学生Agent也主要按好、中、差水平予以设计。为了减少虚拟班级课堂教学和管理的复杂多变性,在虚拟课堂组建中,随机生成的虚拟学生控制在10人左右为宜。因为以小班教学形式开展教学,不仅更具针对性,而且减少了设计的复杂性。为了增强虚拟教学的真实性,更多的是依靠实习基地班级学生约定上网时间进行远程实习教学。在实习教师指导上,则主要依靠中小学指导教师观看Agent实习教学录像和高师生留言开展在线指导。因为Agent指导教师生成的虚拟课堂教学点评和改进建议,在实验初期往往还停留在机械生成评语的阶段,智能化程度远远不够。Agent实习教师的教学也更多的是依赖高师学生本人的在线操作,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法和教学内容,以此逐步丰富Agent实习教师的教学资源库。
尽管这类虚拟实验还处于探索初期,很多技术还很不成熟,还存在系统运行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但智能化虚拟实践教学研发思路及其教学技术所展示出来的魅力,已经引起了高师学生的热切关注,具有广泛的开拓潜力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EB/OL].http:///zong_he_816/20111020/t20111020_696507.shtml.
[2] 钱琪斌.基于多Agent的智能远程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技术,2010,(4):94~97.
[3] 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J].学术探索,2004,(1):32~35.
[4] 曾文婕,黄甫全.课程与教学论实验的构想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09,(2):8~12.
[5] 黄甫全.论实验型教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三大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0,(2):6~1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187-02
“外修内悟,内修外展”是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个体所要求达到的至高境界。这种至高境界的获得,与一个人所处的生存环境与所受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大学,是一个人一生当中决定生存发展的最重要时期,期间所获得的知识、能力使人终生受益。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代。所以,无论社会还是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与渴望都显现出了极高的愿望和标准。对于一名专业人才来说,仅仅专业能力突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一专多能,既要有专业素质,还要有综合素质,甚至很多企业用人标准都是一人多岗,一专多能。在日常的工作当中既要内强素质,又要外树企业的形象,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为适应企业的这一需求,在高职院校形体训练课教学中,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
一、高职院校形体训练课的开设与教学目的
1.什么是形体训练课。形体训练课主要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上来定义,狭义上的概念是指针对人体外型的培养和塑造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广义的概念是指高职院校根据社会企业对于所需人才的要求所开设的用于展示自身和企业的外在形象的专门的必修课。课程内容包括不同企业所需的不同情境下不同的站立、行走及坐姿,以及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还要有很好的外在形象素质,既要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要有广博的知识修为。
2.形体训练课的功能与目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体育手段和形体训练的专门素质达到专业技能同社会企业所需的专门人才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外在形象上的培养和塑造。它不同于体育课,与体育课有着严格的区分。例如:根据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情境下要求员工采用不同的站立、行走、坐姿及姿态等,无论是教学形式手段还是内容上都具有“专门”或“专业”的特点,而且是根据不同的专业而制定不同的课程标准。形体训练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各种专门的手段,不同的教学形式培养和塑造学生在不同企业部门所需要的端庄、大方的举止,文明儒雅外在的高贵气质形象,从而达到“严谨审慎而又勇敢高贵”的目标。
二、高职院校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
1.关于《弟子规》、《朱子家训》的启蒙与启明。《弟子规》、《朱子家训》这两部国学经典,是从思想上教育引导人,指导人怎样做人、做事,促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行为习惯,为人们规定了不是法律形式的行为规范,从而促使人们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约束自己的行为,也是从人们思想理论层面去驯化人、感召人,也是人的内化过程。“黎明即起,洒扫庭厨,要内外整洁……”,“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是儒家经典对于推进社会的进步,促使人们提高道德修为与人文素质所做的巨大贡献,是青少年成长进步的“内悟”启蒙或成为“启明”之必修课。
2.关于《大学》及其他。“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历经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源泉。在《大学》这篇经典当中的“三纲八条目”阐述的儒家思想以德行为目标,是从人的内在“修身”和外在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两个方面来实现人的自身价值的。然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忽略了《大学》当中所指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余以为,一个真正有作为,成就大事业的人不是仅掌握一定的知识就是真正的智者,他一定是在“修身”身立德方面同样拥有很高的修为,即“德行”或称为“大智慧者”,才能成就不凡的伟业。
3.关于学习后的“修身”及其感悟。《朱子家训》、《弟子规》、《大学》、《中庸》等国学经典,都从不同侧面告诫我们:一个人的成长进步都必须按照社会认可的不是法律的,约定俗成的“规范”要求去认知、修身、立德,才能使“知、行”统一,才能成为“顶天立地之人”,也符合重视人、关心人、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的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学习传统文化是修身,也是内悟,更是内修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人的行为,是内在的,是思想理论,而人的“行为”是通过学习认知后的“内悟修身”产生的肢体反应的具体体现;从哲学角度说,学习传统文化是“内悟修身”,是“内因”,而人的行为是通过“内悟修身”而产生高贵行为气质的外显结果,是外因。故而,余以为,在大学课堂教学中要用传统文化理论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修养,来铸造他们的灵魂,用外在的形体训练来指导和规范其行为,从而形成并达到内外兼修的“外修内悟,内修外展”之目的。
三、形体训练课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考
19世纪英国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在其名作《大学的理想》当中指出“博雅教育”的概念,是在人格层面上对大学生进行品性的熏陶,使大学教育的人文内涵又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和弘扬。然而当下有许多大学生每日沉浸于电脑、手机、游戏等虚拟的世界里变得肌体乏力、思想道德滑坡、冷漠无情、精神萎靡,成为精神价值的失落者。余在长达十年的形体训练课教学中,将传统文化的内涵融入其中收到了极好的效果。例如:在对酒店专业学生进行迎宾站姿训练中,令其用眼神、微笑、鞠躬、手势等肢体语言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与尊重并展示自身姿态的美、气质的美,同时也赢得客人对自己的尊重时,有许多学生不愿意这样做或做不好。在这种情境下,我们可以让学生换位思考并用《弟子规》的“瑾”当中的“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来教育并告知学生这样做的目的,意义是为了企业的发展,为了赢得他人的尊重,为了体现个人的修养,为企业的和个人的形象要把自己的所学体现在为客人的服务当中,用优质的服务体现自身的价值,为企业,为个人赢得荣誉。所以,当学生理解了以后,其思想意识发生了变化,得到了升华。这便是外在的行为规范通过学习与理解后得到内化,即“内悟”。形体训练课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就是用儒家经典从思想道德的人格层面上铸造灵魂成为内修,并指导形体训练课教学的整个过程。即先知其理,正其心,诚其意而后进行格物致知。有了“内修”的理论指导才能在形体训练课的实践中认真地练习、实践,并用动作的肢体语言来处处体现“内修”所获得的成果,即“外展”。
四、结语
曾经有很多老师问我:"你那么优秀,你的成功秘诀是什么?"每次,我都难以回答,因为,我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有多优秀,况且,论学历,我不是最高的;论经验,我不是最丰富的;论教学,我也不是最优秀的。特别是每次外出学习,总是发现自己太渺小,教育界的精英太多,他们身上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学习。所以,我常常感慨,我能走到今天,一是因为我的运气好,二是我生命中的贵人太多,学生的支持,同事的帮助,家人的理解,各级领导的赏识,是他们让我这颗不起眼的小星星成长为一颗耀眼的明星。所以,在这最幸福的时刻,我要感恩一路走来,所有栽培我、赏识我、鼓励我、帮助过我的诸多贵人。
第一位要感谢的贵人:xx县xx镇后王庄学校的前任校长候红利(2013年已去世),提起他,我除了有下属对领导的感激外,还有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上中学时,他是我的老师,教我知识;工作后,他是我的领导,教我成长。10年来,他数次让我主持学校的文艺汇演、颁奖大会、校庆活动,培养了我的胆商;多次听评课,并提出宝贵意见,提高了我驾驭课堂的能力;鼓励我到深圳、成都参加全国说课大赛,增强了我的自信;还有后来导学案的实施,十佳教师的评选,工作室首席的竞聘,侯校长都功不可没。所以,我永远感激他,如果没有他的悉心栽培,我也不可能这么快的成长起来。虽然他已经去世,但我还是2011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那句话:"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他永远都是我的恩师。
我第二个要感谢的贵人,是xx县教育局教研室的何xx何主任。就是因为他到我校指导工作时,听了我一节课,并肯定了我的教学态度和思路,才把我推到了全县老师的面前,吸引了全县几十所学校、甚至xx市xx小学的老师也到我校听课,让我在全县小有名气,也顺利地评上xx县课改"十佳教师".我经常想,如果不是这次课改,如果没有被何主任发现,大家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我又怎能获的这么的荣誉与掌声。所以,借此机会,我想何主任说:"如果我是一匹千里马,那何主任就是伯乐,没有他的慧眼识珠,我也不会从一颗不起眼的沙粒变成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我永远感激他。
我第三个要感谢的贵人,是xx县教育局师训股的杜xx股长。如果说,侯红利校长把我推出了后王庄学校,何xx主任把我推出了xx镇的话,那师训股的杜股长则是把我推出了xx县。2013年,实训股面向全县招聘各学科骨干教师工作室的首席,我竞聘成功,由于杜股长的赏识,我一年之内参加了两次国培、省培的学习,并有幸加入xx市名师工作室,在挂牌名师李xx校长的引领下,我和名师工作室的成员经常送教下县、下乡,撰写通讯稿,不仅扩大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还提升了我的个人素养。所以,感谢杜xx股长,感谢李xx校长。
我第四个要感谢的贵人,是xx县教育局前任局长张xx局长。在xx县"十佳教师"的表彰大会上,我作为教师代表之一在会上发言,没想到张局长在讲话时竟然在2000多人的大会上说:"如果我有孩子,我一定会送给张彦娟老师。"你想想,这对于一个农村的、刚刚起步的普通老师来说,是何等的荣耀和显贵,所以,我感动、我陶醉、我振奋、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力量,一直以来,也正是这股力量陪我走到今天的成功,感谢您,张局长。
我第五个要感谢的贵人,是xx师范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的王xx科长。一次国培学习,两次作为优秀学员代表发言,三次返xx师院与新学员交流,带领团队和xx电视台工作人员亲赴我校拍了四个多小时的视频,学到的真经"童漫作文"让我拿到五个不同证书,顺利被教育部评为"国培明星",被聘为xx师院的"国培"授课专家……这一切的一切都和王科长有莫大的关系,所以,他也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我第六个要感谢的贵人,是我的爱人李xx.共同的教育事业让我们有共同话题;相同的敬业态度让我们互相理解,同样的执着和热爱,让我们互相支持,共同进步。20年来,他从一名优秀的中学数学老师、班主任,一步步走向教导主任,中学校长,并且直到今天他还以身作则,身在一线,担任中学毕业班的数学课,而我也一步一步走向优秀教师、市名师、最美教师,就像有些人说的,我们是比翼双飞。而我想说的是:"和喜欢的人一起做喜欢的事,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这个特殊场所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各类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所形成并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具体而言,校园文化可分为物质、制度、观念三个层面。从内涵上体现为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两方面,显性课程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潜在课程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和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园群体观点、信念等,而校园精神和校园价值观等观念形态的东西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校园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是与办学质量连接在一起的。事实证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它具有陶冶性情、规范行为,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健康的心理、养成良好的习惯;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可以增强学生集体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因而,校园文化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它在学校育人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职业院校是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而存在的,其校园文化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从职业院校的性质来看,它不同于普通中小学,也不同于普通高校,它主要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它以“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为本位”。它要将教、学、做贯彻于教学始终,培养社会职业人,因而,职业院校的这些特质决定了其校园文化的特殊性。
其次,从学生主体来看,有其独特的“个性”。这些学生有理想,有报负,有上进心,有求知欲,有为目标的实现不懈努力的精神。但由于他们基本上都经历了升学的挫折,在求学过程中有特殊的经历,与其他同龄人相比,更加敏感,自尊心更强,在遇到困难时易放弃,学习、生活中常常表现出更多的困惑、自卑,行为习惯不佳,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爱护。他们渴望尊重、赏识,渴望立业、成功。那么,要把这些特殊的培养主体培养成合格的职业人才,加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职业院校语文课程的特殊性
语文课作为各类学校教育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彰显了自身独特的魅力,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价值,而职业院校的语文课程更具有特殊性。
第一,它不同于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夯实学生语言文字的基础,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表达、写作的能力,为今后高层次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不同于普通高校的语文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在职业院校,语文课主要为专业课服务,突出人文性、工具性,将人文素质教育浸透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并以此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创造性及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自觉性,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语文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它是通过形象生动的经典美文的教学,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性情,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健康人格,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际沟通能力,从而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三,从教育对象需求来看,更需要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这些教育群体,在学习理念上,注重专业课,轻视公共课;注重眼前利益,忽略长远发展的潜能;往往把人的职业性和社会性割裂开来。同时,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学习习惯、行为缺失严重,面对这一特殊的对象,只有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课堂,参与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职业院校语文课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语文课程功能研究的可行性
(一)以校园环境为阵地,发挥语文课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陶行知先生说:“一草一木皆是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环境不仅是学生生活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文明素质的载体。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赋予生命。在这一特定的校园环境中,语文课程在校园文化育人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为不论是有形环境还是无形环境中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彰显思想,交流情感,滋润心田。如校园宣传栏、警示标语、教学大楼的布置、教室内外的名人名言、学生的学习园地、校园题词、校训、教学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等等都承载着校园文化的内涵。这些感人肺腑的语录,鼓舞人心的题词,鞭策言行的语言都凝聚着前辈们或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浓郁的文化环境中得以感染、陶冶、净化,从而明事理、懂礼仪、知廉耻、辩是非、晓丑恶,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因而,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语文课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发挥语文课在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作用
语文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是以生动的形象影响着学生,以思想情感感染学生的。不论是指导学生学习弘扬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还是现当代时尚美文,在学习过程中,作品深刻的思想情感总能触动学生的情思,震撼着学生的心田,洗礼着学生的灵魂,不知不觉,学生会用榜样人物鼓励自己,用成功的事实鞭策自己,用正确的人生道理指导自己。因而,语文课教学过程就是心灵净化,境界提升、性情陶冶的过程,是接受真善美,拒绝假恶丑的过程,是完成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也许只是一次感动就改变了学生的世界,也许只是一次启发就成就了学生的将来,也许只是一次鼓舞就让学生抛弃了自卑。总之,语文课独特的人文性是其他课程不可比拟的,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主要的内容。
(三)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阵地,发挥语文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活动是学校生命力所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而校园活动又是语文课最好的实践活动。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如在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诗文朗诵、演讲、辩论、主题班会、讲故事等,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如在“学雷锋活动”、运动会、教师节等活动中,鼓励学生撰写倡仪书,通讯稿件等,既增强校园文化的氛围,又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可以在课余生活中,要求学生创办主题鲜明的黑板报、校刊、校报,撰写广播稿,这既锻炼了学生主动创作的能力,又使学生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因而,充分发挥语文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四)从学生自身发展、成长的历程中渴求一种沁入心脾的校园文化的滋养,而语文课更具有利的条件
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个性鲜明,有理想、有活力、有上进心,但由于社会阅历所限,升学诸多挫折,加之成长中的种种困惑,感悟能力等诸因素的影响,他们对美好人生的追求有很多不解,对美的事物理解仅停留在表面。为此,语文课可以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举办形式多样的美学、礼仪、职业生涯规划,交际等讲座。同时,采用学生参与互动的形式,用优秀社会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模式感染学生使其树立信心和远大的目标,用知识、礼仪、修养武装他们,让他们真正明白:只有作为,人生才是美好的,虚度年华,碌碌无为,实在是对生命的浪费,对父母的不孝,对社会的不恭。因此,以学生心理情感需求为出发点,发挥语文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也是可行的。
(五)以加强师德建设为阵地,发挥语文课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在学生面前,教师就是一本无字德育书,学生时刻都在阅读。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要使学生成为品格高尚的人,就必须加强师德建设。因此,通过举办教师学习班、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活动,树立良好的师德,规范教师的言行举止,感染学生的行为,养成良好的教风。而这些加强师德的活动,也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而具体实施的。因而,语文课在教师师德师风促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试想一下,一个知识浅陋,语言粗俗,举止不雅,品行不端的教师怎么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因而,以加强师德建设为阵地,也可以发挥语文课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六)从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出发,发挥语文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学校的天职是为社会培养大量合格的人才。而学校不论是制度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以语言文字来承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一个民族把自己全部的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文化的抽象与概括,外延与传递,都必须借助语文这个工具和载体。因而,对学校而言,其校园文化都是以语文为工具,承载着思想、情惑、价值趋向,发挥着独特的育人的效力。不论是校报、校刊、校园宣传栏布置,校园设计,还是校园规章制度,学校各项文件,都传达出校园文化的精华,竭尽全力地为培养职业人才服务,而校园的这一切活动和文化熏陶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承载。因而,语文课程在学校育人的整个过程中,渗透着校园文化的内涵,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七)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角度,发挥语文课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种类型,它主要是培养一大批面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社会对这些学生的要求不仅包括应具有综合素质,还包括要具备综合能力,因此,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是学生在今后职场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他们必须具有社会人和职业人的属性,这也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明确的因素,在今后的职场上除了拥有精湛的专业技能,还应具备沟通、交际、读写,应变等相关能力,而这些能力绝大多数依赖于语文课程的训练才能实现。考虑学生的就业和将来的发展,就必须在校内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来对其进行培养,而其中语文课程较之于其他课程更有先天性的优势。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各类学校高度关注的一项内容,它关系整个校园的生存和发展,与学校的办学质量联系在一起,是学校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要素之一,它以形象直观的表达方式,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种具体可感的情境中,而语文课程以其独特的性质和形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充分挖掘这一资源,利用这一资源,才会使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效果更显著。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 编号:SGH12568)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