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5 15:30: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学实施计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集中学习国情、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校情有关内容。结合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研讨,今年重点做好科学发展观和两会内容的学习宣传,深刻分析经济形势,使其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搞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组织、阅卷等各方面的研究工作,注意教学过程中党性立场问题,审查有关教师的教案,把我教学过程的考勤问题。
二、立足招生,强化专业建设。
1.加强招生宣传,圆满完成本年度招生工作,力争新生报到率好于去年。
2.全面启动社会工作本科专业课合格课程申报工作,本年度争取完成4门合格课程建设起步工作。
3.做好“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的申报准备工作(可行性研究论证、材料组织及申报),确保一个专业申报成功。
三、高标准迎接本科水平评估达标和学士学位点资格认定。
组织教师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认真学习、消化,做到标准人人心里清楚、事事有人负责。完善各项教学文件,尤其是加强新规范教案的制定。《基本理论概论》教案在年月日之前完成。《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教案在年月日前完成。各课程教案由全体任课教师共同参与,每人负责一部分,严格执行教案编写规范。
四、搞好建章制度建设。
建立教研室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立制,进一步完善教学、科研、考试、阅卷等规章制度,做到职责明确、规则清晰。根据中央和省主管部门要求,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必须的备课活动,力争思政公共课上水平。
五、为迎接评估加强资料室建设。
1.充分利用教学部电子阅览室网络资源,满足教师教学科研查资料的需要;重视教学软件开发建设,达到人手一份软件资料,并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提高。
2.对图书资料进行收集分类,建立教学资料查询系统和试卷查询系统。
3.加强教学档案建设,建立完善的文件档案查询系统,考试资料查询系统。
六、加强师资伍建设。
有计划地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进修,加强对外出进修教师的督导管理工作,使他们能够学到真本领。督促其他教师在岗自我进修,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以提高我部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有计划引进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人才两名。
七、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全力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措施是:
1.全面开展教研室的教研工作,每月至少活动一次,组织教研攻关,加强教研活动。
2.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组织开展相互听评课活动,教师每学期听课在5人次以上。
3.开展教学进度、教学质量的检查和评判,加强教学过程的控制。
4.坚持评选“精彩一课”,继续实施学生评价教师制度。
(一)项目化教学步骤
项目化教学,主要以项目为教学的主线,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计算机教学中项目化教学的步骤如下图1所示:
(二)确定项目教学化的项目任务
根据教师的阶段性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制定多个或者是一个教学设想,与学生讨论之后确定项目任务,每个组或者是每位同学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设定项目任务,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是不一样的。项目化教学当中“项目”是指完成教学当中具体的并且是具有成果的一项实际价值的任务,因此,项目任务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1.项目任务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而且必须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
2.项目任务的实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必须要联系生活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任务。
3.项目任务的难度应当综合考虑学生学习情况,让每位同学能够积极的参与到项目当中。
4.项目任务数量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保证学生能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
5.项目教学应当紧密联系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
项目教学化的任务选择,需要根据教学条件、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来进行设计,并确定合理的教学项目。一般来说,选择合理的教学项目,可以参照以下几个标准:
以培养学生目标为前提。培养是教育的目的,同时也是教育机构具体化的表现,以培养学生为主要目标,来提升学生的能力,让学生顺利就业的同时还能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按照不同专业学生来进行培养,教学项目的选择也应当各有不同。
注重教学项目的内容。教学项目的选择不仅要联系生活实际,而且还要注重教学内容。只有来源于生活实际的内容才能提升学生们的归纳性与系统性,丰富教学形式,应当根据教学要求来确定教学内容的性质。
最后要考虑学校的教学条件。学校条件、学校环境以及项目教学有关的设施,不管复杂程度也不论项目大小,都要保证能够顺利实施。企业为学校提供了实践,教师应当通过校方,积极的与企业单位进行沟通,将部分教学课程设置在企业车间中,在实际的环境下来完成项目化教学。
(三)确定项目任务的分组。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考虑到每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将每个组的学生确定在同一水平上。首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分组,然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再适当调整,最后确定每各组的学生,确定项目任务中每位同学的角色和任务(资料收集、资料整理、活动记录、作品回报)。
(四)制定项目任务并按照实施。分组完成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实施项目计划,然后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最终由老师来审核每个组的项目任务。在实施项目任务之前,教师把项目任务表发给每个小组,小组根据任务表来执行,教师要详细的向同学们讲解任务表当中的重要内容,引导小组合理分工合作。项目实施计划表如下图所示:
(五)收集资料并共享。项目任务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收集资料,这个环节可以考验同学们的收集资料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深入了解问题,才能准确的找到解决的途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或者是调查方式进行收集资料,把得到的资料进一步加工,重新构建资料并使其具有实用价值。每个小组之间可以共享收集到的资料,节约资料收集的时间。
(六)作品制作。制作阶段是至关重要的,在学生分工明确之下,按照小组分工流程来实施项目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教师也要稍加指导,对涉及到的重点、难点向同学们讲解,帮助同学们分析探究问题,并提出参考方案,这样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项目任务,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七)项目成果展示。完成项目之后,接下来就是项目交流会,通过成果展示,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同时在比较其他小组项目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在项目交流会当中,教师对活动的具体形式、时间以及其他安排要精心策划。
二、计算机教学中项目化教学实践研究结论
实施项目化教学,在中职教育教学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注重理论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面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在项目化实践教学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则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程度也明显的提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资料,对学生的知识性学习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分项交流各组的资料,有助于学会获取多渠道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小组之内的每位同学分工合作,各个环节紧密相连,提高了学生之间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
计划互式形式教学法的基础是二语习得研究者提出的交互式形式教学法即“focus on form”。研究者对“focus on”的定义是:在完全以交际或意义为主的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对某种语言形式出现理解或表达上的困难时,及时将学生的注意力有针对性地引到该语言形式上来。计划互式形式教学则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课前确定要注意的语言形式,并以此为根据设计教学任务。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方法将英语语法、语言理解和语言应用三者有效结合,将语法教学融入语言情景和任务学习中,给我们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带来了新活力。
二、计划互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1.根据语法教学目标设计和呈现相应的交际任务
这是实施计划互式形式教学的前提和关键。一般来说,与语法相关的交际任务有语法自然型任务、语法可用型任务和语法必用型任务三种。这三种交际任务中必用型是最理想的,所设计的交际任务一般是真实语料,必须用某个语法形式才能完成,这样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教师的指导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例如,在学习“虚拟语气在条件从句中的用法”时,可以给学生呈现下面一首诗歌:
《Our first football match》
We would have won…
if Jack had scored that goal,
if we’d had just a few more minutes,
if we had trained hard,
if Ben had passed the ball to Joe,
if we hadn’t run out of energy.
We would have won…
if we’d been better!
2.引导学生发现性学习,辨认出要学习的语法结构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所给的交际任务中辨认出要学习的语法结构,并对其特点进行初步归纳。还是以上面所说诗歌为例,教师在呈现诗歌之后,学生很容易找到通篇存在的“sb. would have done,if sb. had done”句式,并很轻松地说出这是if引导的条件从句,并能说出条件从句的特点。此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在这些条件句中,为什么要用分词形式?不用分词形式,如“If it doesn’t rain tomorrow, we will go to the park.”有什么不同?可以让学生进行猜想,进一步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语法知识的显性教学
在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后,教师要从呈现语言情景转向解释和说明语法知识。还是上例,可以这样讲解和总结:条件句有两类,一类是真实条件句,一类是虚拟条件句。如果假设的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就是真实条件句,谓语用陈述语气,如刚才提问中举的例子。如果假设的情况是过去或现在都不存在的,或将来不大可能发生的,则是虚拟条件句。
在含有虚拟条件句的复合句中,主句和从句的谓语都要用虚拟语气。诗歌中所说与过去事实相反,从句和主句的动词形式:从句:had + 过去分词;主句:would/ should/ could/ might + have + 过去分词。拓展开去,如果陈述实践与现在事实相反,从句:动词的过去式(be的过去式一般用were);主句:would/ should/ could/ might + 动词原形。如果与将来事实相反,从句:动词过去式,should + 动词原形,were to + 动词原形;主句: would/ should/ could/ might + 动词原形。
4.设计所学语法结构的交际情景进行练习与巩固
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保证整个实践教学环节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所以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建设要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及符合重点服务区域或行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符合学生全面发展要求。体系的定位要体现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自身纵向发展的需要。所以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是建立在对区域或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数量、层次,就业岗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等进行了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还应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与毕业生就业相匹配。
2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应围绕学校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展开,并与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所有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应包括专业核心能力、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三个方面。2.1专业核心能力建设。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从学生入学开始抓起,开发以构建学生能力为根本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企业岗位所必须的专业技能。所以目标体系的建设必须在充分调研区域或行业内产业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明确学校专业建设重点和特色,体现行业、区域内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呼伦贝尔煤炭资源丰富,探明及预测储量1948.48亿吨,是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总和的1.8倍,其中褐煤占绝大多数,呼伦贝尔地表水资源储量272亿立方米,占全国地表水资源的1%,占水资源储量的73%,良好的水煤组合为本地区煤化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无论是自治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呼伦贝尔“十三五”发展规划还是呼伦贝尔“两区三地一家园”的发展思路都提出将呼伦贝尔建设成为清洁能源及新型煤化工基地。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正是在充分调研本地区行业、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并结合专业建设特点的基础之上,明确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并以此制定相应的专业建设规划,按照专业建设实施计划,每年对建设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反馈、评价,实现实施过程全监控,并根据定期开展的企业调研、毕业生反馈调研等活动,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优化机制。2.2职业素养建设。解决就业问题是全球各国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全球就业议程》强调:“工作是人们生活的核心,这使得工作成为社会和政治稳定的一个关键因素”,而中国人口众多,青壮年基数巨大,导致就业压力较大;中国有句古话,“人非有品不能闲,小人闲居为不善”。那么要解决大多数人的就业问题,就要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就业率及从业质量入手,这也是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根本”满足社会需要。既然社会需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的毕业生,那么,高职院校就应该把职业素养建设作为其重要目标建设之一。同时,现代社会提倡联合办学,即社会、企业参与到办学中来,共同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及职业技能四个方面,其中前三项属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范畴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而职业技能,是通过学习、实践、培训获得。例如,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技能,可以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专业、系统的学习掌握入门技术,在后续的实习、实践中逐渐熟练进而成为专家。因此,无论学习的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的培养方案不仅要包括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即培养方案要有完成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方面的隐性素养。以此作为为大学生将来职业需要的储备。2.3创新能力培养。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高职院校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而高职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主战场,所以实践教学体系框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及企业岗位需求,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创新实践教学育人模式,积极构建新型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育人模式。
3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解决学生就业,这也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核心;这一核心在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设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无论是在课程体系建设、还是课程设置都应该满足就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并且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在实践教学内容的制定上即满足以上标准,还新增了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即实行“双证书”制度,这也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就业;学生在校期间修完相应学分后会拿到毕业证,完成相应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具备化工专业特定岗位所需的特定技能、专门知识后,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例如:可以在考取氨合成工、化工总控工、尿素加工工等诸多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可以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真正做到教学与考核结合起来,既让教学考核保持职业方向性,又达到了知识和能力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4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及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地方经济为本地区相应的行业、企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达到这一高标准、高要求,实现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仅仅具有完善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及内容体系还不足以完成,还要有对这些体系进行评价和保障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及内部质量保障体系。4.1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实践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能否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都需要对实践教学的效果及达到的水平进行评价,即建立校内、校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及社会评价相结合的三方评价体系;定期对实践教学内容、过程及要达到的效果;实训室、实验室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的管理、改革等进行评价;例如:定期对实习实训基地、实验室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对实验、实训项目及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并制订明确的实习实训基地、课程、师资、教材等建设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案;对师资队伍建设和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经费预算,额度是否符合相关制度要求,与专业建设需求是否相匹配进行评价。并分析评价结果,找出影响实践教学的主要原因及问题症结所在,形成有针对性的整改方案并落实。4.2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随着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复合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被很多高职院校重视起来。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了保障实践教学能顺利高效的完成,促进实践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建立了针对实践教学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这个体系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这个体系能够正确处理实践教学效果与评价的关系,也体现了实践教学体系独特的特点。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注重加强实践教学计划、课程大纲、学生实习、实训报告等文件资料的撰写和管理制度建设,按照制度要求做到组织管理工作到位、教学环节合理衔接。在校内开展了对实践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诊改,形成常态化的实践课程质量保证机制;按照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思路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强化学生基本实践技能训练(开展合成氨仿真实训、化工机泵、管路拆装理实一体实训等)、实验教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等课程的实验实训)、实习(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制度;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5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的重要保障。所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不能局限于理论知识,不能与现实岗位脱节。我院根据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认真筛选实践教学内容,把培养学生技能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有机结合起来,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突出强调职业岗位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择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秦敬祥.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J].现代教育科学,2010(7).
市场营销专业是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企业营销系统进行分析、设计、策划和管理的一门学科。从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上来看,市场营销专业特别强调专业的实践性,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入实践环节,才能培养出企业所需的营销人才。
一、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它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市场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全程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著名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的经典阐述是:“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学科、行为学科、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应用科学”。市场营销就是商品或服务从生产者手中移交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种过程,是企业或其他组织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中心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市场营销学是系统地研究市场营销活动规律性的一门科学。市场营销也是用有限的资源通过仔细分配来满足竞争的需要,市场营销学是涉及谁购买、谁组织,必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动机、态度和行为,市场营销环境分为宏观营销环境和微观营销环境,市场营销学是实践性极强、结合理论与经验的综合性学科。由此观之,市场营销专业是以实践和应用为基础的学科。可是,纵观当前全国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现状,大部分技工院校、职业学校并没有尊重市场营销学科的规律,忽视了营销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模式不符合实际需求
目前来看,大部分技工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大部分偏重理论教学内容,最普遍的是采用理论知识+案例的模式,缺少了对实践环节的操作指导内容,背离了市场营销课程的要求和技工教育的特点;二是在案例的选用上,多数采用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市场营销实践作为例子,属于经验介绍或是技巧集锦类,但技工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多数是到国内的中小企业就业,因此这些案例的实际指导意义不大。
2.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造力
多数技工院校的教师在营销专业教学方法上采用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方法,即一间教室、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和一本案例集。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另一方面,纯课堂式的教学会使学生学完就忘,难以把知识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去。
3.实践教学环节缺失
当前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的学生并不能真正成为企业所需的人才。究其原因,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不明确,实训教材未形成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不规范,实践教学各环节间缺乏整体布局和统筹安排。
二、技工院校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内涵、特征及基础
1.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内涵
一体化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是依托于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按照企业真实工作的顺序、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和组织形式等排列的教学内容,依据企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开发设计的,旨在提高被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把专业知识和技能贯穿在一个工作任务中,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真正融合。一体化实践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社会、为行业、企业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优秀技术人才。
2.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特征
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突出企业营销部门职业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围绕线上、线下的销售技能,营销外勤与内勤的岗位设置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确定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设置教学环节和进度,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营销职业技能训练;二是理论教学与营销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注重感知、操作,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3.技工院校开展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学生基础
“因材施教”是教育行业倡导的原则,因此,了解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对于探索教学模式与方法具有指导意义。技工院校学生有如下特点。一是喜欢实践课程,比较厌烦理论课程的学习;二是自学能力、接受、理解知识能力有限,不适合学习过于高深的书本知识,比较适合学习由浅入深、形象化的知识;三是缺乏学习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兴趣去学、去听、去看,那么掌握理解知识的速度就会很快,否则就会在学习过程中心不在焉或者对知识置若罔闻。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采用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学习热情。在企业真实又形象的工作任务中,学生边做边学,边学边理解,边理解边收获,边收获边升华,可以促进学生们在真实的企业工作任务重动手、动脑,以及对问题进行探索。
三、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在技工院校营销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1.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在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施步骤
首先,根据课程计划选定能够进行工作任务的校企合作企业,这些企业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能够给学生提供短期营销实训的机会。这些顶岗实习岗位能使学生紧跟市场发展,了解最新企业经营动态,提升专业技能,为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为企业提供短期人力资源,减少因人力短缺造成的企业运营压力。其次,由企业根据其运作模式及经营需求布置给学生工作任务。由学生分析明确工作任务、围绕工作任务收集获取信息,制订工作计划,根据工作任务进行决策及任务实施,在任务结束后展示工作成果,再由企业、教师及学生进行三方评价。最后,在企业实习结束后回归校园,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根据一体化课程标准将企业特定的工作任务进行整理总结,将由某一个企业的工作任务的特殊性转化为一体化教学工作任务的普遍性,同时进行第二次更广范围、更具普遍性的收集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策、任务实施及评价反馈。
2.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在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案例——以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为例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工贸”)市场营销专业采用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与广州透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长期校企合作。广州透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透真”)是一家从事化妆品行业的电子商务公司,每逢“双十一”都会迎来销售,工贸营销专业就“双十一”期间与透真合作,若干名营销专业学生前往透真担任短期临时客服,进行“网络营销客服实训”这项典型工作任务学习。以2015年为例,透真在“双十一”天猫旗舰店的销售目标为1600万元,销售旗下所有品类的化妆品。透真将这项工作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分析任务了解到销售目标,工作目标及短期客服的工作要求等内容。接下来由学生进行客服工作任务的信息收集,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企业培训师培训、在企业里“拜师傅”获取信息。再由企业负责人、教师及学生共同制订为期10天的短期工作任务计划:首先前3天学习化妆品知识,同时进行阶段性考核,其次再用3天学习客服基本知识及天猫规则,同时进行阶段性考核,然后利用2天时间学习客服操作知识,最后1天分配临时旺旺号码进行模拟实战客服操作,最后“双十一”学生真实操盘,担任客服工作。计划制订后,由学生来进行决策与实施,最后由企业的“师傅”们、专业教师们给出第三方评价结果,再由学生自己给出自我评价,得出任务反馈意见。其中企业的评价结果指标包括工作薪酬、销售提成等,教师的评价结果指标包括考核成绩、学习态度等。在透真结束客服工作任务的顶岗实习后,接下来由专业教师将学生带回校园进行总结,将任务的特殊性转化为普遍性,梳理出网络营销客服任务的规律性内容,及明确分析任务、获取信息(产品信息、客服基本知识、客服操作工具种类、客服基本用语……)、制订计划、进行决策、实施计划(提供客服操作工具)、评价反馈。
四、小结
总之,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科特点,更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这一教学模式将专业与就业、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充分的衔接起来,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专业应用型人才。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学方法应该紧跟时展,不断革新和进步。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符合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科特点,能将专业与就业、学校与社会充分衔接起来,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专业应用型人才,推进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对企业、学校及学生都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安鑫.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21).
[2]林翊,林子华,肖钠.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探析[J].上海商学院校报,2008(9).
[3]杨榆晴.中职市场营销课程一体化教学思考[J].科技教育,2015(13).
[4]徐秀玲.中职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3).
【摘要】基于高职院校的学习特点和培养目标,结合《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实际教学特点,开展项目化教学,设计了十个项目教学任务,并以小组形式组织进行项目教学。
关键词 液压;气动;项目教学;实施
《液压与气动技术》是机电类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1]。随着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广泛应用,《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在高职机电类专业课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该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也促使本课程教学逐渐由课堂转换为实验室教学。因此,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已不再适合。在这种背景下,对《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改革,对原有知识内容进行重新设计编排,通过项目形式呈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均得到提高。
1项目教学法的涵义
项目教学法是从教学生“学会学习”目标出发,使教学从注重“教法”转到注重“学法”,将学生的学习与学生发展密切结合起来[2]。以项目学习任务为载体,以目标为引导,以实践为主线,以能力为核心;融知识学习、技能训练、能力提高于一体的教学模式[2]。
在项目教学中,教师是项目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拿到项目后就进入了教师预设的情景中,在学习情境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完成项目任务的学习,最后再由学生自行完成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在整个学习中,教师一直充当的应该是组织引导的角色,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项目教学强调的是在学习中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
2《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项目设计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在学校液压实训室和气动实训室进行,为期两周时间。在课程学习期间,学生需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掌握操作技能。
结合课程知识点、实训条件和生产实际等情况,将课程设计为十个项目,每个项目围绕一个主要任务展开,通过项目中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最终完成项目任务。
项目一:液压千斤顶的使用,目标:学会使用液压千斤顶。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特点和工作原理等相关知识支撑,建议4课时。
项目二:加工中心液压系统动力元件的选择和拆装,目标:(1)会拆装液压泵,认识泵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零件形状,增加动手操作能力;(2)能通过型号识别各种泵及泵的规格。液压泵的作用、分类和性能参数,常用液压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液压泵的选用方法等相关知识支撑,建议4课时。
项目三:压蜡机执行元件的选择和分析,目标:(1)会拆装液压缸,认识液压缸结构、工作原理、主要零件形状,增加动手操作能力;(2)会拆装液压马达,认识液压马达结构、工作原理、主要零件形状,增加动手操作能力。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作用、分类和特点,液压缸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相关知识支撑,建议6课时。
项目四:液压钻床液压回路的设计,目标:(1)会调节液压控制元件,组装液压控制回路;(2)会使用液压仿真软件,并进行液压回路的设计。认识液压方向、压力、流量控制元件符号、结构和工作原理,会分析液压控制回路等相关知识支撑,建议8课时。
项目五:CK6140数控车床的使用、维护及保养,目标:(1)能进行液压回路的安装、调试、维护和保养。液压元件的应用,回路的分析。等相关知识支撑,建议6课时。
项目六:手动送料装置的设计与调试,目标:(1)会识别和选用气动元件;(2)能绘制简单的气动系统控制回路;(3)能根据元件的功能设计气动回路,并进行相关调试运行。气动系统的组成、特点及工作原理等相关知识支撑,建议4课时。
项目七:气动夹紧装置设计,目标:(1)能进行气源装置的日常维护;(2)能进行系统压力调节;(3)会选用气缸。气源系统各元件的工作原理、图形符号及功能,气缸的类型和选用。等相关知识支撑,建议4课时。
项目八:折边装置气动回路的设计与调试,目标:(1)能在仿真软件中设计气动回路;(2)能构建各种换向回路,并进行回路调试;(3)能进行气动回路设计与调试。气动控制元件符号、结构和工作原理,控制回路分析等相关知识支撑,建议6课时。
项目九:卧式加工中心气动换刀系统分析,目标:(1)能在仿真软件中设计气动回路;(2)能进行气动回路的安装、调试,具备回路分析能力。仿真软件的应用,气动元件的应用,回路的分析等相关知识支撑,建议6课时。
项目十:压印装置控制系统的维护,目标:能分析判断气动系统,及时排除回路故障。气动元件符号,气动系统工作原理等相关知识支撑,建议4课时。
3《液压与气动技术》项目课程实施
项目化课程是以工作项目为核心,以应用为目的,以教学任务为载体,主动寻找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3]。
项目教学通常以小组形式进行,因此在进行课程实施前,先进行分组并选出组长,建议每组3~4人为宜。分组时,教师应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基础、自主学习能力等因素,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搭配分组,以充分调动每组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项目课程的实施过程包括:任务分配、学习计划制定、学习实施、成果展示、评价总结。
1)任务分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领取项目任务书,明确学习任务,所要达到的目标。
2)学习计划制定:根据项目任务书描述,小组讨论制定学习计划,任务完成步骤,确定任务实施方案。
3)学习实施:学生根据小组制定的学习实施计划进行项目实施,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任务。
4)成果展示:项目完成后,每组选派一名成员公开讲解展示任务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果,达到的效果。
5)评价总结:根据各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形成由小组自评、组组互评、教师评价的三维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任务完成情况等。
4小结
总之,在《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能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技能的提升,让学生明白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相辅相依的关系,而且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也促进了学生协调合作能力的提高,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健身锻炼计划 健康诊断 体能 运动负荷
高校开设体育选项课,可以极大的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选项课的开设在教学中也逐渐暴露出该类型教学模式的弊端,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对选项技术的掌握,而忽略了身体素质和心理能力的锻炼。针对现状,提出“健身锻炼计划”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安排以及考核等内容上做探讨,以期为高校“体育选项课”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实践经验。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湖北师范学院2010级4个篮球专选班学生(男生),共计18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教材,并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收集了关于健身锻炼计划教学模式的相关文献资料。
2.实验法。在学校体育课中实施健身锻炼计划,通过实验法进行对比研究,并通过实验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对本研究相关问题进行验证。
3.逻辑分析法。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归纳、对比等研究方法进行分析。
4.实验对象与方法。湖北师范学院4个篮球专选班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2个班为实验组,两个班为对照组。实验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二、实验结果分析
(一)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指标的显著分析
为了保证实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实验前对本院学生4个篮球专选班进行身体体质健康标准部分项目测试,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全场来回篮球运球。用t检验对所测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项指标的p>0.05没有显著差异,可以进行试验。
(二)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显差异分析
经过18周的教学和每周2节课外活动锻炼,对照组采取传统模式教学,实验组采用健身锻炼计划模式教学,学生的测试指标发生了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的显著性差异;试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高、体重没有显著的差异,而肺活量有显著的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动作技能有显著性差异;试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全场来回篮球运球有显著差异。
三、分析和讨论
(一)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体素质心肺功能分析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心肺功能几乎没有变化,这与设置健身锻炼的教学内容有关系。人的心肺功能主要是指人体心脏泵及肺部氧气的能力,也是人体摄取氧和转化氧成为能量的能力。经常参加长时间、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而在本研究实施的健身锻炼计划中,学生练习的内容多是运动技能方面,并且大部分时间是短时间、高强度的无氧运动,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肺功能水平区别不大。
(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运动技能分析
本研究中,实施健身运动计划模式教学的实验班的运动技能相比较传统模式的对照班,有很明显的提高。另外,由于学生喜欢篮球,能够很积极、自觉的配合教师,实施计划内容规定的强度也比较认真,经过多次的重复练习以后,学生的动作技能从量变到质变,得到明显的提升。
(三)对照组和实验组体质增强的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不管是传统模式教学的对照组,还是健身运动计划模式的实验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体育课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的作用明显凸显出来,这充分说明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要培养优秀的、健康的高素质人才,需要更加重视高校体育的发展。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经过一个学期和32次课外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测试指标明显变化。实验前和实验后的组间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实验前后的组内比较,均有一定的差异。主要结论有:
1.不可预见因素对教学的影响。体育选项课教学中,实施健身运动计划模式教学和实施传统体育模式教学的差别很小,学生的耐力、速度素质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健身计划设置的负荷强度以及老师对学生的适时监控有较大关系;另外就是不可预见因素对计划实施教学的影响,比如教师上课的态度、责任心、学校的教学环境、学生的主观配合等。健身运动计划模式设置的练习强度的执行在实际操作中有较大难度。
2.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需要严密控制好练习的密度。要提高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必须要严格控制练习的强度和密度,要让运动的负荷对身体产生必需的刺激。体育选项课是以该选项的动作技能的掌握为主要目标,所以在体育选项课中,教学内容的安排,侧重安排选项课的技术,教学内容设置的细化、量化,都将会对学生的运动技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3.健身运动计划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健身运动计划教学模式的实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主观因素促进了他们对运动技能的掌握。高校体育选项课实施健身运动计划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科学性和较高的实效性,健身运动计划教学模式对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建议
1.健身锻炼计划要针对个体差异实施。制定健身锻炼计划一定要根据计划的实施对象,仔细研究他们的特点以后,再去制定和实施。对于高校大学生,计划要强调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另外,加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了解,改变学生对体育的看法,让学生建立终身的体育观,使他们真正成为体育锻炼的受益者。
2.健身锻炼计划教学的内容必须合理、有序。运动锻炼计划教学,除了运动项目要符合大学生的兴趣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必须保证锻炼的时间和频率,否则运动锻炼计划教学将毫无意义。锻炼计划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的合理安排每个人的练习强度、时间。
3.学校的体育教学环境需要不断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场地器材、场馆对体育教学有很大影响,建议学校不断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
参考文献:
[1] 黄汉升.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4):4-9.
[2] 董晓虹.运动健身学[D].浙江大学.2006(1):7-9.
[3] 杨霞.健身锻炼方法与评定[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8.
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 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
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 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 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写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 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 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创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具体工作:
结合教材开展教学活动。
1.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2. 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3. 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4. 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四大领域。
5. 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整合的基本要求:
第一: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
第二:把握各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延伸。
6. 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五、丰富综合实践活动小学生活动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这些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机械基础这方面,一体化教学模式得到了实施,但仍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因此,如何将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好的实施在机械基础的教学上,就成了本文重要探讨了问题。
二、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缺陷
传统教学方法是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进行实习教学,由于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由不同的老师担任且相隔一定时间,再加上课程进度有时不统一,因此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理论学习比较抽象,不利于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如在学习机构概念时,教师在讲台费尽心血向学生讲述,学生往往却听得一塌糊涂。
2.学习内容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理论知识只是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很难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学生做理论作业不能达到提高技能的目的。学生做作业没有实践操作的机会,缺乏感性认识,很难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4.理论学习具有盲目性,缺乏针对性。学生在学理论课时,不知道重点与非重点,只是盲目进行接受,所学内容和目的不够清楚。
5.实习教学滞后,加重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传统教学方法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阶段进行的,理论学习不扎实,到实习时不能很好利用理论知识,也就谈不上用理论来指导实习训练。
针对上述原因,教育部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充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法,以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三、机械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
将教学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由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做什么”,即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营造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例如:“机床的主轴变速机构的结构分析”项目,目标是“机床主轴变速机构的变速原理及传动比”。我们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制订一套实施计划,依据计划收集资料,复习所学知识,理清传动线路,计算各级传动比的大小,验证是否达到项目的要求,把教学生“做”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就某一教学问题开展讨论,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养成自主探索问题的习惯,目的是让学生在“做中学”。例如:在“阶梯形轴”的教学中,轴的轴向固定是重要环节,学生要依据“阶梯形轴”上需要安装的具体零件来确定适宜的轴向固定方式;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消化吸收已有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有机衔接。
3.预习理论―实践―提高理论―再实践教学法
(1)预习理论。将专业理论课题,以预习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理论预习,使学生对专业理论课题有初步理性认识。
(2)实践。让学生实物观察或动手装拆机构,从直观上熟悉机构的结构特点及组成,了解传动方式,增强感性认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理论课的教学做好铺垫。如轴系零部件的学习,选择“减速器的拆装”作为任务。每个学习小组配备轴系机构的模型或实物(如二级减速器)、扳手、起子、轴承拆卸器、游标卡尺、内外卡钳等工量具;然后布置任务:拆卸轴系零部件、分析轴系结构、安装轴系零部件;在实施任务时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从被动到主动地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如拆装的步骤、方法,标准件型号的识读,零部件之间的连接、配合方式,轴的结构分析等。
(3)提高理论。学生通过“预习理论―实践”初步学完课题的理论知识之后,教师以研究性(探究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由实践上升到理论,使专业理论知识得到提高。理论讲授环节,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依据学生观察、实践操作所产生的问题去实施理论知识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使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更高。
(4)再实践。这是从理论的理性认知,再到提升应用能力的阶段,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这一环节突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使学生体会到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生产实际的应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知识、技能、方法的力量,体会劳动的艰辛、成功的愉悦。
四、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1.一体化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由于教学内容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广,教师很容易走上灌输式教学的道路,使学生感觉到课程过于枯燥,久而久之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缺乏联系,教师往往只关注课堂教学,不关注课外辅助教学,在实践教学中也忽视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得实践教学的效率较低。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脱离了理论的实践和脱离了实践的理论都是不成立的,不能深入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能力,一体化教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通过教学情景的模拟,让学生在案例或者课题中深入情景,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高了学生能力。
2.一体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学校培养的是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线人才,比普通高校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过硬的职业素质是高职学生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脱颖而出必须具备的素质。然而实践要受到理论知识的指导,因此课堂教学也不容忽视。机械设计基础一体化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接受到丰富的理论知识,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体化教学结合了多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在多种教学方法中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了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
3.一体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已然发生了变化,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也在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提出以来,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学校重视的问题,只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但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都不具备的学生不能称之为人才,也终究会被社会所淘汰,高职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不可能脱离团队工作,因此,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校培养的关键点。一体化教学通过对实践项目的分析、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使学生的发展更适应社会的需要,为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奠定了基础。
五、结语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机械基础的一体化教育模式将会得到更多教育者的重视,在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机械基础的一体化教育模式将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榴红 职业教育有技能竞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所设置的“项目”应包含多门课程的知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通过解决问题,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教师进行适当指导。
二、实施流程
实施流程为:明确项目任务一制订计划一实施计划一检测评估一归档应用。首先,教师布置项目任务,学生讨论;其次,学生查阅资料制订计划,教师审查指导评定计划是否合理可行;第三,学生分组,并明确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任务;第四,学生白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最后,教师将记录归档,学生在实践中应用。
三、项目课程设计
(一)设计理念
1.校企合作开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通过教师到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的生产工作流程,掌握企业对知识的需求,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课程“主题”设计学习情境,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确定教学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综合职业能力。
2.学习过程即为工作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了解企业,提前与社会接轨,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入企业的管理和竞争机制,建立一套完整的班组体制,设计车间主任、班长、组长、质检员等职位。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创立优秀班集体。通过任务书的发放、材料的领取、考核标准的制定等组织实施过程,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3.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通过制定工作项目任务书设定具体内容,学生通过资讯、决策、计划、实施、修正和评价等环节,真正实现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只是针对性地讲授、示范、引导。
4.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引进企业的5s管理模式,并把管理列入考核标准中,使学生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习惯中,提高综合职业素养。
(二)设计思路
采用项目化教学的课程应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依据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设立教学项目,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独立学习,并完成工作任务或项目,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从而形成职业岗位能力,满足职业岗位需求。
(三)课程内容的选取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包含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与应用、金属切削机床等内容,特别适合于采用项目教学法展开教学。其主要先修课程为“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和“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先修实践环节为金工实习。同步实训环节为车、铣、磨加工训练。
为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胜任职业岗位,我们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职业能力成长规律,组织课程内容,最终达到教学预期目的。在多次深入机械加工企业调研后,选择贴近工厂实际的5个典型项目,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计划学时、项目名称、能力目标、知识点、训练方式及结果作如下总结:
1.项目1一轴类零件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计划20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 2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轴类零件结构特点及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确定加工工艺路线;(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知识点:(1)车床的结构组成;(2)车床的运动特点;(3)车刀的结构、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艺结构;(4)车床附件及作用;(5)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及加工实物展示。
2.项目2一盘套类零件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计划2 O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2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盘套类零件结构特点及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初步确定加工工艺路线;(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知识点:(1)孔加工设备的类型;(2)孔加工设备的结构组成及运动特点;(3)孔加工刀具的种类;(4)孔加工刀具的结构、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艺结构;(5)盘套类零件的装夹;(6)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及加工实物展示。
3.项目3一箱体类零件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计划20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 2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箱体类零件结构特点及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确定加工工艺路线;(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知识点:(1)刨床和铣床的类型及结构组成;(2)刨床和铣床的运动特点;(3)刨床和铣床--用刀具的结构特点、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艺结构;(4)箱体类零件加工过程夹具的特点及结构;(5)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及加工实物展示。
4.项目4一圆柱齿轮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计划20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2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圆柱齿轮零件结构特点及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确定加工工艺路线;(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知识点:(1)成形法和展成法的概念及原理;(2)齿廓表面加工设备的类型及结构组成;(3)齿轮加工设备的成形运动特点;(4)齿轮加工刀具的结构特点、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艺结构;(5)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及加工实物展示。
5.项目5一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知识计划10学时,其中理论4学时,实践6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不同生产类型的装配工艺特点;(2)熟练掌握装配的三种方法;(3)能够根据装配要求计算装配尺寸链;(4)装配工艺规程。知识点:(1)装配工工作的具体内容;(2)装配工艺尺寸链的计算方法;(3)三种装配方法的熟练选用;(4)装配精度的检验。训练方式:示范讲解、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
(四)课程的重难点及解决方案
本课程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适度、够用”的机械制造技术理论知识,能够根据零件工作图制定零件的加工工艺,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固的基础。本课程的难点是零件的工艺规程的制定、专用夹具的应用、保证装配精度方法的选择。解决办法是以项目形式设计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充分利用优越的实训条件,营造企业工作环境,将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将老师知识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开拓学生的视野,聘请企业专家答疑,从而多途径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中的难点和疑点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方法实施过程
(一)创设真实氛围的工作环境,实施一体化教学
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培养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工艺编制、工艺系统的正确选择及使用等技能,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进行课程改造。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将教室与实训室合二为一,使学生通过学习亲身体验工作。
(二)“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过程
“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将实训基地模拟为工作车间。建立学生自己的班组,生产过程中班组长要负起责任,发挥组织、协调、沟通等作用,使职业能力得到锻炼。二是任务的下达及工作计划的制订。学生收到任务书后,每个小组都要经过自主学习、讨论,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包括项目的零件图、装配图分析,项目工艺规程定制,所需工艺系统、装备及材料,项目实施内容及步骤和完成项目的注意事项等。三是工作过程。制订完工作计划后,学生需提交材料及工具申请,获得准许后由组长领取所报材料及工具。开始进行零件工艺的设计、工艺系统的选择,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并得以充分融合。四是项目验收及评价。项目完毕后,由指导教师带班组长进行项目验收,相当于企业的产品质量检查。
五、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
在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考核是关键问题,因为理论与实践是一体的,考核的内容也应该包含这两个方面。不同的项目考核内容是有区别的,但都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项目能力、有关知识和素质要求。
项目及配分:基础知识40分。其中车床结构组成及运动特点,车刀的种类、材料及结构,对切削运动影响车床夹具的种类及应用和车床能实现的工艺结构各占10分。实践操作40分。其中能正确分析图样,熟悉零件结构、功用占8分;能正确制定加工工艺规程占15分;能正确选择设备及工装及零件质量检测占17分。综合素质20分。其中工作态度、纪律和出勤情况、5s管理内容执行情况、考核团队协作精神各占5分。
(二)考核方法
项目教学的评价应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能力的发展,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表现和作业质量。考核方式需灵活多变,随着项目的进行,因材施教,随时考核。我们的考核主要采取了三种形式:
1.学习小组考核(30%)。是由学习班组长负责展开自评和互评考核方式,班长可监督小组长开展此项工作。这个考核是最基本的考核,根据各小组完成的情况选做内容,学生在实践中如有自选内容或创新内容可在原有成绩等级基础上提升一级。
2.指导教师考核(30%)。是以抽查提问加课堂笔记和项目总结的形式进行的。因为人数多,老师不可能一一检查,可通过抽查小组的某几位学生来进行考核,但是这几位学生的成绩影响整个小组的评定成绩,在评选优秀班组时作为参考,促使同一小组的人员互相监督学习,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