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8 09:07: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小学生科学思维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从空白开始的,已有的经验会影响现在的学习。因此,科学教师应重视小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了解他们的思维原点,精心设计学生的探究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探究活动的开展更具有针对性。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维原点,搭建此岸通向彼岸的桥梁,巧妙地安排教学内容,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从这种意义上说,只有建立在学生思维原点上的探究活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
要了解学生的思维原点,教师就要做大量的探查工作。这些工作往往都需要在课前完成。访谈是探查的一个重要方法。访谈前,教师要在访谈领域、访谈目的、访谈步骤、访谈方法和访谈问题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精心策划,制定切实可行的访谈计划。访谈时,教师要创设宽松平等的访谈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和顾虑,尽量使用学生熟悉的语言,采用比较亲切的态度,必要时可以借助实物或器材。要挑选学生比较熟悉的地方作为访谈地点,有利于消除他们的恐惧感。如选用学生经常上课用的实验室,因为这个环境比较安静、学生熟悉、空间较大,有利于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访谈尽量做到一对一,以免受其他学生思维的干扰,尽量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不拔高对学生的要求。
如在教学《白天与黑夜》一课前,笔者对全班学生关于白天和黑夜形成原因的猜想进行了访谈,发现:对太阳东升西落原因的猜想,学生的思维原点是参差不齐的。其中,有6人认为太阳的东升西落与乌云、天气……有关,占访谈人数的13.95%;有13人认为太阳绕着地球转造成了白天与黑夜现象的出现,占访谈人数的30.23%。这四成多的学生的想法显然是不正确的。认为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有8人,占访谈人数的18.60%,说明这些学生的想法有一定的科学基础;剩余的学生说不清楚或者没有自己的想法。从访谈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白天和黑夜的感知是零碎的、片面的,或者是不完整的,是带有自己主观思想的认识,许多认识是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但这些认识是学生对自己所见的白天与黑夜现象的真实描述,是学生的思维原点,是科学教学的起点。课前访谈使笔者认识到,学生认知的原始基础和初始想法对科学课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基于学生思维原点基础上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一种始终被教师尊重和关注的感觉。在这种“感觉”的驱动下,学生的思维会在不知不觉中随着教师的引导主动深入到更高层次的探究活动中,进而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 利用图画展示,暴露学生的原有认识
学生从出生起就开始了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顺应活动,在此过程中对许多事物和现象建立了自己的认识体系,构成了学生对这些事物和现象的原有认识。学生的原有认识往往是站在自己理解的角度上形成的,往往与真实的事物和现象不一致,很难反映科学概念的本质。由于受到语言表达的限制,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通过画图的方法把学生隐性化的原有认识暴露出来,准确掌握学生的思维状况,找准科学教学的起点,优化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正确方向转化。
在教学《点亮小灯泡》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用笔画出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和电流的方向。整理后学生画出的结果有以下几种:
通过画图,把学生隐性化的思维展示了出来,暴漏了学生的原有认识和初始想法。可见,小学生对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和电流流动的方向的认识是多样的,这些认识可能是符合事实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面对这些看起来很可笑的认识和想法,教师不要冷嘲热讽,更不能给以训斥,不能武断地否定掉一些“不科学”的认识,而应给以尊重,要保护好学生科学学习的热情。教师应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发现并修正自己原有认识中的错误之处。
三、 适时顺学而导,走进学生的真实思维
所谓“顺学而导”,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紧密结合学情的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顺应学生科学学习的需求,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科学探究。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里,学生不仅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多变的、发散的,甚至会偏离主题。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捕捉学生那些灵动的思维,不断追寻思维的根源,顺学而导,引领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思维。
要走进学生的真实思维,首先要组织学生有效思考,即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外部指导来促进学生的内部思考。科学课上的学情是动态的,也是生成的。教师应关注这些生成的细节对教学产生的影响,剖析其背后隐含的学生的真实思维,通过追问、变通、扬弃、比较等策略适时顺应学生的思维,沿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恰当指导,使这些细节成为引领学生探究、研讨、思考的切入点,促进学生有效思维,提升探究的有效性。
如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洗洁精、食用油和水谁流得更快的比赛时,通过适时的追问,走进了学生的真实思维,使比赛规则趋于完美。
师:既然是比赛就要做到公平。怎样做才是公平的呢?
生:滴同样多的滴数。
师:你认为滴多少滴比较合适?
生:一滴、两滴都行,不能多滴。滴多了,就跑到一块去了,分不清了。
师:同时滴不好控制,我们可以改为同时流。怎样让他们同时流呢?
生:抬起来。
师:要怎么抬?
生:平着抬起来。手扶着玻璃的两侧,要平衡。
生:我觉得还要滴到同样高的位置。
师:要使比赛公平,就应把洗洁精、食用油和水滴得同样多,都滴在同一水平线上,不能靠得太近,使它们同时流下去。
“洗洁精、食用油和水谁流得更快”是一个对比实验,其比赛规则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学中,教师捕捉了学生思维的随机生成,顺应学生的思维需求,沿着学生的思路不断地进行追问,完善了实验规则,提出了实验注意的事项,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完美,不断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科学教学中,会不断生成新问题,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即时的疏导、点拨,不断完善学生的思维,积极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主动地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 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的有序表达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思维工具,是对发散性思维的表达,是大脑内部思想“图谱”的外在表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画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学生的内部思维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学生的思维是否有序、完整。教师结合学生的思维导图,能准确判断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思维的变化过程,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展的思维活动情况,把学生内隐的思维外显出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有序化、条理化。
在科学课上,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如果教师让学生把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的信息绘成思维导图,能使每个小组成员专心地聚焦所研究的问题,明确学习方向,集思广益,把小组成员的思维充分暴漏出来,使科学探究更具有针对性、方向性。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生物多样性》一单元的复习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对“生物多样性”这个话题进行讨论、梳理,并把相关的知识利用思维导图表达出来,可以看出学生对本单元知识学习的效果和理解的深度。下面是某一小组所有成员共同完成的思维导图:
可以看出,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是很强大的。思维导图不仅引导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有序的梳理,同时也反映出学生思维的真实状况。当然,思维导图所反映出的学生思维,可能是严谨的,也可能存在内容不周全、条理不清晰的现象。教师应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及时梳理,把握学生真实的思维动向,对不正确或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正或完善,以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有序思考、主动探究,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五、 多向交流,展示学生的不同想法
科学学习是一个充满发现与乐趣的过程,是学生思维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促进学生之间主动交流。在科学课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科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努力创设合作交流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多向交流的机会,展示学生的不同想法。在多向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倾听、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主动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交流是学生形成科学认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认识的过程。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充分研讨与交流的时空,鼓励学生根据观察现象进行思考,用搜集的证据进行分析,注意反思其他学生的不同想法,使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研究《土电话》时的一个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相同材质土电话传声的数据表:
师:比较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土电话的传声效果不一样。
生2:长短不同的土电话,传声效果也不同。
生3:不同的土电话,接收的声音与减少的声音是不同的。
生4:不同的土电话,声音减弱的程度也不一样。
师:根据你的经验,猜猜什么样的土电话传声效果好?
生5:我认为线长的土电话传声效果好。
生6:我认为线短的土电话传声效果好。
生7:我认为土电话的线拉得越紧,传声效果越好,减少的分贝数越少。
……
由于学生的生活、家庭背景和学习经历不同,每个人对问题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想法。教师应创造条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相互促进、达成共识,实现共同发展。通过小组讨论、多向交流,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充分表现的机会,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激励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设想,不仅拓展了学生探究的思路,更完善了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交流,实现真正的合作共享,不断体验到探究成功的愉悦。
科学教育的过程要真正体现科学探究的本质,就必须聚焦于学生科学思维的激发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上。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断探寻小学生的思维轨迹,全面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根据学生的思维动态及时调控自身的教学行为,顺应学生的探究需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一、课前做好探查,了解学生的思维原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从空白开始的,已有的经验会影响现在的学习。因此,科学教师应重视小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了解他们的思维原点,精心设计学生的探究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探究活动的开展更具有针对性。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维原点,搭建此岸通向彼岸的桥梁,巧妙地安排教学内容,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从这种意义上说,只有建立在学生思维原点上的探究活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
要了解学生的思维原点,教师就要做大量的探查工作。这些工作往往都需要在课前完成。访谈是探查的一个重要方法。访谈前,教师要在访谈领域、访谈目的、访谈步骤、访谈方法和访谈问题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精心策划,制定切实可行的访谈计划。访谈时,教师要创设宽松平等的访谈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和顾虑,尽量使用学生熟悉的语言,采用比较亲切的态度,必要时可以借助实物或器材。要挑选学生比较熟悉的地方作为访谈地点,有利于消除他们的恐惧感。如选用学生经常上课用的实验室,因为这个环境比较安静、学生熟悉、空间较大,有利于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访谈尽量做到一对一,以免受其他学生思维的干扰,尽量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不拔高对学生的要求。
学生认知的原始基础和初始想法对科学课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基于学生思维原点基础上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一种始终被教师尊重和关注的感觉。在这种“感觉”的驱动下,学生的思维会在不知不觉中随着教师的引导主动深入到更高层次的探究活动中,进而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利用图画展示,暴露学生的原有认识
学生从出生起就开始了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顺应活动,在此过程中对许多事物和现象建立了自己的认识体系,构成了学生对这些事物和现象的原有认识。学生的原有认识往往是站在自己理解的角度上形成的,往往与真实的事物和现象不一致,很难反映科学概念的本质。由于受到语言表达的限制,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通过画图的方法把学生隐性化的原有认识暴露出来,准确掌握学生的思维状况,找准科学教学的起点,优化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正确方向转化。在教学《点亮小灯泡》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用笔画出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和电流的方向。整理后学生画出的结果有以下几种:
通过画图,把学生隐性化的思维展示了出来,暴漏了学生的原有认识和初始想法。可见,小学生对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和电流流动的方向的认识是多样的,教师应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发现并修正自己原有认识中的错误之处。
三、适时顺学而导,走进学生的真实思维
所谓“顺学而导”,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紧密结合学情的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顺应学生科学学习的需求,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科学探究。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里,学生不仅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多变的、发散的,甚至会偏离主题。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捕捉学生那些灵动的思维,不断追寻思维的根源,顺学而导,引领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思维。要走进学生的真实思维,首先要组织学生有效思考,即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外部指导来促进学生的内部思考。科学课上的学情是动态的,也是生成的。教师应关注这些生成的细节对教学产生的影响,剖析其背后隐含的学生的真实思维,通过追问、变通、扬弃、比较等策略适时顺应学生的思维,沿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恰当指导,使这些细节成为引领学生探究、研讨、思考的切人點,促进学生有效思维,提升探究的有效性。
四、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的有序表达
1、用多媒体激发兴趣。通过电教媒体的声色效应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来培养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例如:先通过多媒体播一个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然后教师提出问题投石激浪,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2、通过实验操作激发兴趣。实验是现实生活现象的提炼,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实验操作不仅能激发兴趣,还能使所学知识易记难忘。例如:有老师在教学小学自然《二氧化碳》时,教师在课堂上演示二氧化碳的生成实验,然后又演示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在魔幻般的变化中,使学生兴致盎然,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3、组织实践活动激发兴趣。新课标理念的特征之一是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研究。组织实践活动是通过场景的再现,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一次作文活动;一次手工制作活动;一次购物活动,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探求知识的契机。契机而运,拙法成巧。
二、挖掘教材,注重思维求异性的培养
教材只是思维训练,文化学习的一种载体。教材本身就是有多样性,可塑性,甚至是片面性。教师可挖掘教材的深度,注重多样性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一)注重教材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师一时疏忽,扼杀的可能是一位科学家、学者甚至是一个教育思想家……”有的教材特别是试用教材,问题的答案并非单一,学生的信息有悖于标准答案也非错误,教师千万别扼杀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而应留给学生想象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创造性的提出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尽量地保护好学生的求异思维!
(二)注重教材的片面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在课堂教学中,一旦学生质疑问难(对范文本身不是质疑,对教材的未解之惑质疑,对教师质疑)。正是训练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最好契机。例如:在一次自然考试中有一道这样的题目:鱼离开水就会死亡。有一同学竟给了一个“×”,并附注“有些不会”。就连写进了革命歌曲的鱼儿离不开水的真理都被他否定。然而,教师毕竟保留了这份童真,也的确在非洲有一种肺鱼能在陆地上生活几个月,这不能不说是创新思维闪现的火花,是对教师的质疑,对教材的挑战。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独创性
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学生的想象、幻想、怀疑、联想,甚至是类比,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得出富有个性的结论。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南朝刘勰说:“文之思,其神远矣,故翁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初容,视通万理,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至。”有的文章虽然训练要求不高,而往往主旨在文字之外,所谓的弦外之音是也。因此,教师可创设问题的情境,引水疏渠,提升思维的高度,培养发散思维。歌颂人间的真、善、美,深化了教材的内涵。这样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捕捉信息,通过类比、推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创设活动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因为小学生的头脑比较灵活,思维比较活跃,信息量也很大,所以时常会冒出一些想法和问题,但是由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遵循“严师出高徒”的思想,在课堂中总是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得学生恐惧这种学习氛围,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小学科学教师要看清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心理,让学生占据课堂的中心地位。
对学生进行引导性的提问,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随便发言进行提问。例如,在学习有关浮力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拿船在水上漂的案例讲给学生听,当学生学会了有关的物理小知识的时候也就会举一反三。
不断地向教师提问类似的问题,这样一来,可以使枯燥的课堂逐渐活跃起来,培养了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又锻炼了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学科学学习之中。
二、善于给学生肯定性的鼓励
教师对小学生的鼓励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小学生能够从教师的鼓励中感觉到自身的价值所在,从而不断激发自身对学习科学的创造性热情,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所以说,小学科学教师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去鼓励学生。
一、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思维本身具有广泛性,当我们在对一件事情或者一个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应该从全方位、多方面的角度去思考答案,而不应该墨守成规,局限于条条框框里,也就是说我们要能够用发散性的思维去看待问题。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去注重观察,去运用这种思维去解决某个事情或者某个问题,这也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过程。例如,在学习小学科学课《身边的材料》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自己带来的物品放在讲台上进行展示,让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分析这些物品时用何种材料制作而成的。教师还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小组,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其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日常的小学科学课教学之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引а生对周边事物的观察。如观察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鱼鸟虫蝶,观察生活在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观察我们所吃的各种食物,等等。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丰富的想象能力,当想象能力丰富之后,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就会变得灵活、敏捷,进而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就会更强。
二、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当有效的问题被提出,就如同在学生的脑海中扔下一枚石子,能够激起学生的思考。因此,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当中作为教师应该善于设置问题,并且通过问题可以创设相应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趣味性,学生也就会自然而然地跟着教师所设置的相关问题去进行不断思考。例如,在讲解《土壤保护》这一节自然课的时候,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塑料袋与保护土壤有关系吗?随后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带领同学们走出课堂,进行课外实践活动,走街串巷地去领孩子们拾捡废弃的垃圾袋,然后将这些塑料袋进行收集。在收集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更加迫切地想从教师哪里知道收集它们跟保护土壤有什么关系呢?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到真正的答案,教师带领同学们去埋有很多塑料袋的地方,发现只要地下埋有塑料袋,上面连小草都不长,由此可见,塑料袋对土壤所带来的伤害。在这次教学情景构建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切实地知道了塑料垃圾对于土壤所带来的危害。在此情况下,教师因势利导学生提出:“在了解到塑料袋所带来的危害之后,在生活中应该怎么样去做呢?”学生们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有的学生说以后买菜用篮子,尽量避免使用塑料袋,还有的学生说可以将塑料袋循环使用,等等。总而言之,在这次教学中,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三、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答出问题更重要得多,因为提出问题,然后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由此可见,只有我们将问题发现并且提出来之后,才能够去努力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一旦遇到自己不懂的事情,不能沉默不语,而是应该勇敢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在无形之中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营造和谐愉快的教学课堂。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个过程也是教师的讲解和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引导、质疑、操作都直接带动着学生的思考。数学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引导和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课堂教学中,需要老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对学生的训练。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笔者的思考。
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意义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途径
2.1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形成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在教学时,应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2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每教授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既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2.3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活跃的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
2.4进行说理训练,推动学生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加强数学课堂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口头说理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通过这样反复的说理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推动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2.5设计练习题,促进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
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于每节课各个环节中
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整十数乘法时,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1.小学数学的学习是思维能力建设的前提
从时间上说,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启蒙成型和培养拔高的阶段。数学作为一门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学科,其中的分析、比较等具有发散性和严密性的特质,对人的思维水平的塑造极有帮助,毫无疑问也对今后更高水平的智力开发、科研培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小学数学的学习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
2.小学数学的学习是发散思维培育的有利途径
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目的并不在于数学知识本身,而是在于对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为以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因数学本身的思维学科特质,其学习研究本身就是提高思维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利用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方法
1.做好思?S训练的基础教育
这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讨论的,二者具有一致性。学生要想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进行更高级的发散思维锻炼,必须在小学阶段学习数学,打好思维培训的基础。学生要采取针对性强的数学练习,通过反复强化基础性数学知识,构建起数学思维网络。那些一味的拔高和培优是不适宜的,只有在普遍建立起发散思维根基之后才有可能谈论高水平的逻辑培训。对教师而言,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对学生的上述需求进行教学准备和设计,有序合理地开展教学活动,是保证学生获得学习成效的关键。
2.提高数学学习热情,建立发散思维定式
由于小学数学的学习本身就是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训练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小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关系和数学现象,就是发散思维的一种体现。留心生活中的各类数理现象结构,也能够激发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
3.结合教学实际,改进培养方式
小学数学教学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组织时必须关注小学生的接受过程和心理状态。首先,要注意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避免小学生战战兢兢听数学课的场景出现。这样的心理放松状态有助于他们打开思维闸门,开展发散思维的训练。其次,要多借助“一题多解”的方法引导学生多调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并养成习惯。小学数学中的知识性问题虽然不深奥,但是却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教师要教会小学生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解决同一个问题,使他们学会调动多种思维感官,训练思维的宽阔性和自由性,从而更加协调和高效地处理难题。“转化思想”“变式引申”都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广阔性、联想性、活跃度的好办法。最后,教师要自己先锻炼发散思维。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本身就是个难题,需要教师开动脑筋,寻找多层次的方法进行试验,这也是对培养发散思维的一种考验。
思维能力具有摸不着、看不见以及非常神秘的特点,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地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数学学科在培养思维能力中具备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属于学生对知识进行追求的内在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教学情境当中真正地深入进去,最终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展开各种思维活动。总之,在小学数学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良好的教学情境,并且与教学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地考虑,从而最终将科学合理的问题提出来,让小学生开展思考。
二、将民主的课堂氛围营造出来
如果小学生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思维活动和成果并不符合教师的期望或者预先的设定目标,这时候教师要避免将小学生的思维强行地导入预期的轨道中。小学生提出来的一些设想或者思路可能会出乎教师的意料,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会对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起到干扰作用,但是其正好是小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体现。因此,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必须对小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和肯定,使小学生能够体会到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就能够使小学生的信心得以增强。尤其是一些小学生原本基础比较差,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可能就会变成小学生学习的转折点。
三、对小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进行培养
在具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为根据,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以及由表及里的设置课堂问题,保证课堂问题的阶梯性和多层次性,这样就能够对小学生的思维进行积极地引导,使其能够逐渐地将问题的本质找到。同时,教师还要对小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利用阅读问题的方式对问题不同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那就可以使小学生将问题的本质和关键迅速地抓住。
四、对小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进行培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对小学生“一题多解”以及“一题多问”的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对小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做到求异创新,从而能够对小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进行有效的培养。教师必须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小学生进行引导,使其立足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要尽可能地选择多种方法,这样就可以使小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的开阔和灵活。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进行自由审题,然后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小学生将自己的解法说出来,随后再进行练习,这样很多小学生可以列出很多关于这个题目的解题方法,因此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为根据,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强化,并且将小学生思维的内在动力激发出来,使其能够将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通过这种方式除了能够对小学生的逻辑判断、空间分析以及数学推理的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还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与高等教育不同,刚刚迈入初级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较差。为了增加兴趣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许多教师把课程的重点放在了“动手”的过程上,最为常见的是通过做游戏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现存的教育模式似乎忽视了“手脑并用”的观念,没有意识到教育的真正内涵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非活动本身。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加以剖析,寻求更合理、更科学的教育方法,以求在不影响教学趣味性的前提下能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这里所说的思维品质,是指学生在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中表现出的智力上的特征,简言之,就是学生遇到问题时头脑中产生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想法。衡量思维能力有几个简单的指标:深度、广度、灵敏度和批判度。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和培养中不断发展和深化的。也正因此,在初等教育中做好思维品质的启蒙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科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和建议
1.转变观念,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
人类对外界的感知和事物的理解来源于实际生活中得到的经验,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较少,对事物的理解也就相对单一和片面。因此,在老师提出一个新的概念或者某些与他们的自我认知相矛盾的观点时,学生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但这就是学习的过程,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选择合理的策略,转变学生的固有思维,使它们能在新旧知识间进行转化和分析,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知识体系。
这种教育方法在实际中能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某小学课本《科学》中有一个破案故事:一个偷牛的嫌疑犯回答警察说当晚自己是借助月光对养牛场进行偷窥,但警察立即否定了这一观点,原因是案发当日为农历初一,而这天是看不到月亮的。这一点超出了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这时候老师不能急于公布答案,而要让学生们先进行思考并阐释自己的观点,公布答案过后引导学生对“月相规律”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讨论。思维是需要锻炼的,只有不断地进行思考,才能深化思维品质。
2.强化学生的批判质疑思维能力
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就是向学生灌输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头脑中会形成一个观点,书本上的和老师讲授的知识是不容置疑的,这严重固化了学生的思维,使得中国的学生毫无批判和质疑能力。
要解决这一点,教师就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和发言权,鼓励学生提出批判和质疑。曾有一位老师在讲授导体和绝缘体时学生用灯泡和电线去检测周围物体的导电与否,一位学生得出的结论是钢笔不导电,而书中明确说明了金属物体是有导电性的,这位学生产生了疑惑。老师检查了钢笔发现笔杆与笔帽的连接处有塑料环相隔,不仅解决了学生的疑惑,而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导电体与绝缘体的区别。试想,如果这位老师采用的是置之不理的方式,势必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日后有其他疑惑也不会与老师主动沟通,久而久之就成为一个全盘接受、没有批判思维的学生。
3.改善情景模拟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情景模拟课堂其实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这是很多教师都在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优点在于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随着情景模拟教学的广泛应用,它的缺点也日益暴露出来。情景模拟使得很多学生把课堂当作了讲故事、做游戏的地方,整个学习的过程处于过度放松的状态,更关注课堂的娱乐性而不注重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这种情况实际上也很难保证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针对这种情景模拟教学的娱乐性大于实用性的弊病,尽快让课程回归主题是重点。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为学生创设情境,更要去引导和带动他们去深入思考。若没有问题引导,这种交流很快就会脱离课程的主题,而一个明确的问题会让他们的实践更有目标性,思维之间的碰撞也会产生更多意想不到的火花,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益无害。
4.科学记录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
针对学生这一群体,老师起到的最重要作用就是引导,但是上升到整个教育层面,他们还担当着提升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方法的责任。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也是老师应该去关注和记录的内容,是教师在教学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筛选过程。这会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有利的参考,是提升我国初等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步骤。
而在实际操作中,能体现学生思维品质水平的指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分数。如何将思维活动具化为可比的数据指标,对教师来说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当然,只要旨在突出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活跃性,具体的评价和记录方法可以有所不同。总之,评价方式要异于书面考试形式,让学生有充分的自。
科学课要准备种种材料,这是科学课的一大特点,因为材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期望。教师也许会感到把材料直接交到学生手中,可能造成无法容忍的混乱。事实上,把精心选配的材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究,是启动学生科学思维的一个好办法。
教师充分提供“有结构”的研究材料。“有结构的材料”是指精心设计、选择的,有着丰富内在联系的材料,通过相互作用、联系,蕴含着某些关系或规律。学生通过操作材料,发现问题,产生迫切需要知道的愿望,在脑海里产生“可能是什么原因才产生这样的结果”,或者是“是不是因为这样……才会这样”的预想,形成初步的假设。
一种材料就预示着一个现象,可以设置一个情境,进行一项探究。不管是有关,还是无关,每一种材料的出现都有很明显的目的性。因此,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时机,也就是调控了课堂的节奏,掌握了课堂的结构。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过早发送探究材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没有听清楚活动要求,甚至还没有明白要研究的内容,就开始动手了,容易使探究范围过于扩大。而有层次地发送材料,就能调控探究的范围和深度,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例如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学生猜测物体是沉还是浮可能与物体的大小和轻重有关后,教师抛出了第一组材料:木块、石头、泡沫塑料、回形针、牙签、橡皮泥、胡萝卜、蜡烛,学生通过实验比较发现与自己猜测不相符的结果 —— 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可能没有关系,这就与学生前概念产生冲突。那么是不是这样?教师又提供了一组特殊材料:大小相同的铁块、铝块、塑料块、木块、黏土块,实验获得了新的进展 —— 轻的易浮重的易沉。第三次提供了重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铝块、橡皮泥、萝卜块、木块、泡沫塑料块,结果发现在轻重相同的情况下,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这样分三次呈现,顺应了学生的思维方法,以材料来指引探究,有序而有效。
二、广积薄发,寻找思维发展的“生长点”
1.关注“误差点”
学生在科学课堂上实验出现误差是一种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实验器材的因素,有实验过程中的外在人为因素,事实上就是科学家做实验也存在误差。既然是事实,就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去一味回避实验中出现的误差。作为教师就要关注误差、积极引导,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出错的课堂才是对学生富有挑战性、有真实收获的课堂。
例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热单元》的起始课《热起来了》。有一位老师对该课的结构作了如下安排: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要让身体热起来该怎么做”进行探讨,学生讨论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使人的身体热起来,如吃东西、活动身体、多穿衣服等。“多穿衣服真能使身体热起来吗?”老师很自然地将问题引到“衣服会不会产生热量”上来。问题一提出,学生就七嘴八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猜测):认为会的32人,认为不会的16人。究竟会还是不会,学生自然想到用实验进行验证。老师设计了一张实验记录表供学生研究,记录测量衣服的温度。
这个实验对于五年级同学来说并不是很难,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设计好了实验方案,也讲了这个实验的注意要点。再接下去长达12分钟的时间里学生分别作了三个实验:测一件衣服时温度是多少,两件衣服、三件衣服,而后进行汇报交流。
实验不难,结论也明显:衣服不会产生热量,也就是温度计的温度是始终不变的。但学生的实验结果可不是这样:全班12组,实验的数据表明有两个组在测一件衣服时,几个数据是始终不变的,一组的数据都是22℃,另一组的数据都在21.8℃,其余各组测出来的数据都是不一样的。面对这样的数据,先汇报的两个小组说:“衣服不会产生热量。”因为他们测出的温度都没有上升,老师对他们的实验结果很满意,大大表扬了他们。当第三组同学用胆怯的声音告诉大家,衣服会产生热量时,这位老师当即就告诉他们:你们的实验可能出错了,衣服是不会升温的。
作为科学教师一定要关注误差,加强对验证过程的指导,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得出结论。在验证过程的指导中,教师务必要掌握好指导的度,不可过分牵制又不能太过放任自流,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层次性。针对刚接触科学的三年级学生,一定要指导到位。至于高段学生,实验和观测的要求相对来说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教师要既完全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又要不失时机的进行指导以弥补学生行为及认知的缺失。
2.瞄准“解释点”
有效的科学学习是一种在教师引领与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规范的实验,形象的记录让学生获取了大量真实的数据。有了数据,就有了比较,就有了发现。但是我们知道科学解释过程中所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与手段,对于小学生而言,是较难独立进行的,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完成,对于高段学生,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循序渐进。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对信息进行分析,寻找事物的共同特征,教师科学独特的指导在这里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介绍一些简单的直观形象的信息处理图表,通过多种形式的概念图表等有用的工具,进行加工整理,如唯恩图、网状图、气泡图、柱状图等。绘制全班的记录汇总表,让学生从中发现数据变化的规律。对信息进行分类比较也是一种好方法。
总之,对不同的资料有不同的分析和解释办法,找准了恰当的方法,便能找准科学规律。
3.挖掘“意外点”
许多科学发现、发明是从意外情况中获得灵感的,我们在观察、实验中,要像科学家那样,高度敏感地留意意外情况。教师研究意外情况,适时更改或增加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引发好奇心、引起问题、引发思维碰撞生动有效的途径。
在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磁铁的两极》教学中,一位教师对一次意外事故的处理就值得我们借鉴。当时,学生已经认识了磁铁有南北两极,探究中还发现了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教师把手中的磁铁递给一位学生,但是放手太快了,学生没有拿住,磁铁掉在地上,断了。说来也凑巧,刚好从红蓝中间断开。
有个学生叫起来:“老师,你的磁铁南北极分家了,一块只有南极,一块只有北极,哈哈……”其他同学一听这话也哄堂大笑起来。这时,教师举起两块磁铁,对大家说:“磁铁断了以后,真的是南北分家吗?”有的学生点头,有的学生摇头,还有的不知所措。
见同学的意见不统一,教师灵机一动,让学生用实验来辨别断的磁铁的南北极。只见他将断的磁铁的一端(红色的)与完好无缺的磁铁(标明磁极)的南极接近,吸在一起,又与北极接近却不能相吸。这时,学生说“这块红磁铁断的那端变成了南极”。教师趁机提醒他用蓝磁铁(同学们认为只有南极)试一试,结果,蓝磁铁断的一端是北极。没等教师说什么,有的同学就嚷起来了:“奇怪,这磁铁摔断后居然能长出南北极。”
可是,有的同学还是不相信,提出要用别的方法实验。教师请了一个同学上来做实验,他用线系在断磁铁的中间,等它静止后,果然又指南北了。他连声说:“真的呀,有点像蚯蚓,断了头长头,断了尾能长尾!”多么形象的比喻呀。
就在教师点头的同时,又有学生提出:“如果把磁铁再连接在一起,南极会变吗?”教师兴奋地邀请他来为大家演示。他小心地将断开处接近,高兴地叫起来:“老师,它们又吸在一起了。”同学们睁大眼睛看着,他又将注明南北极的磁铁的一端接近断磁铁的两端,“哈,断磁铁合在一起,南北极不变”。
这是个典型的课堂意外,教学设计中根本就没有预料到这样事情的发生,但教师凭借自己的教学机智捕捉到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金钥匙”,及时进行课堂调控,掀起了课堂教学。
三、广开思路,提供思维发展的“罗盘”
1.在想象中增强思维的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更偏重于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多角度、多方位探索问题寻找答案的思考方式,往往有想象和幻想成分的参与。因此,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
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下《地球的卫星——月球》时要求学生制作“月球卡”,我让学生思考宇航员到月亮上去考察时,应该给宇航员准备哪些装备?让学生当起设计师,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有的说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要接一个氧气袋,我想制造一种像气球一样的压缩氧气件;还有的说:月亮上没有大气压,引力也很小,我就把食物、水压缩后装在胸前,要吃喝就用手捏一下……通过这样的引发,学生不仅能更好地认识月球的基本情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2.在反思和质疑中增强思维的批判性
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信息是首要的资源,然而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信息海洋,当各种信息迎面扑来时,我们就必须具备选择信息、评价信息、作出决策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具有一种独立的批判性思维,不然,我们就有可能被信息的大海淹没,被各种似是而非的解决方案迷惑,被那些真实谎言误导。
比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马铃薯在液体中沉浮》一课中,当有学生指着那从溶液中烧出来的白色粉末状物体说是盐时,老师往往用先在水中加盐再烧的方式验证前一次实验中得到的白色粉末状物体是盐。这样的验证真的可以说明这是盐吗?这显然是不科学的。若在此时能问一句“你凭什么知道这就是盐?白色的物体只有盐吗?”从而引导学生向书本挑战,向自身批判。
3.在不断延伸的后续活动中保持思维的稳定性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稳定性的最好办法莫过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探究欲望。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教室,带着新问题走出教室。课堂上,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自由、宽松的思考氛围,要坚持提问后的沉默,沉默不是浪费时间,而是给学生积极思考的机会。课堂之外,也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小学生探究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因此不要把上下课的铃声作为思维的起点和终点。
如在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下《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中,学生在大量的实验中发现淀粉有遇到碘变蓝的性质。在临下课时教师用“制作神秘信件”作为延伸,让学生课外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从课堂中延伸出来,学生的思维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4.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灵活性是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思维的灵活性,表现在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能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能根据问题的具体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而不是墨守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