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实验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15 04:14:2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公共实验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公共实验

篇(1)

1.强化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公共管理学科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所以公共管理实验教学应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及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即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科学探索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建立起系统、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

2.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个性培养。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接受社会的挑选,作为培养学生的学校,必须把培养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学生放在教学和一切工作的中心地位。在公共管理实验教学的整体优化和改革中必须强化学生的中心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突出学生的独立人格,培养加强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3.以系统论为指导,实施实验教学整体优化。学校整个教学工作应看成是一个大系统,其中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等多个子系统。要改变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从属地位,单独设置若干门实验课,形成与理论体系相平行的实验教学系统。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要相互协调、整合与优化,达到大系统的整体优化。

二、公共管理实验教学的课程设置

篇(2)

在高等院校教学的诸多环节中,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质量工程”就明确提出要实施“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1]。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活动,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以及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就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不但要熟练掌握自己所学专业基本理论及专业技能,而且还要对相关信息技术及知识有所了解。为此,很多高校相继建立起了电子政务、经济管理、电子商务等不同类型的文经管类实验室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2]。但事实上通过文经管类实验室来培养管理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等方面,仍有诸多问题没有解决。特别是对于起步较晚的以电子政务为主要特色的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如何避免硬件建设形式化,如何改进实验教学内容,如何加强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具有公共管理类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则成了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⒈公共管理类实验室规划建设欠缺系统性

随着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逐渐普及,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一些高校更是建立了公共管理类实验室,为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输送人才。但从整体来看,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尚属新鲜事物。已建立此类实验室的高校或出于追求时尚的目的,或出于评估的需要,建设启动很快,但建设过程中重视不够,欠缺系统考虑,导致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形式化[3]。很多人对公共管理实验室的作用仍然缺乏认识,没有真正意识到建设公共管理实验室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社会已越来越强调研究成果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对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在学科建设整体规划中的地位及作用都还缺乏认识和研究,对实验教学设计没有从整体和远景方面作考虑,建设思路不清晰。

⒉实验教学模式设定存在盲目性

多学科交叉融合既是新兴学科的生长点、优势学科的发展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更是培养综合素质创新人才的优质资源和重要基础。公共管理类实验室正是顺应时代要求,依托公共管理和计算机信息学科发展起来的新兴事物。但目前大多公共管理类实验室都是按照各本科专业的要求分别进行实验教学建设,没有从相近专业、交叉专业、交叉课程等方面对整个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进行综合、系统的考虑,造成重复建设以及实验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另外,由于公共管理类各专业就业环境的特殊性,使高校学生不太容易到相应的管理部门真正进行专业技能训练。这就对公共管理实验教学出了一道现实难题。学科建设和学生实践面临的困难使得公共管理实验教学在实验课程设置、实验内容安排、实验教学方法的采用等教学模式的设定方面存在着盲目性,导致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所利用的传统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限制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阻碍了学生专业知识的拓展以及个性化、多元化、创新性能力的培养。

⒊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方法欠缺多样性

从专业特点及课程类型来看,文经管类等人文学科与理工科有很大的不同[4]。公共管理的无定式和管理活动的灵活性、创新性,使得教科书不可能提供具体明确、操作性强的内容,许多理论都是高度概括出来的。这与实验教学步骤明确、操作具体的特点不相符合。因此在实验教学上,我国的公共管理实验室教学虽强调知识的应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过多注重知识的讲授,多是教师讲授操作方法,再让学生做,验证性实验多、创新性实验少。这样,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理解实验内容,学生在实验中具有盲目性,缺乏创造性,积极性也不高,实验教学方法的单一严重影响了实验效果。

二、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路和实践

⒈思路

针对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的问题和不足,我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立了公共管理实验室的建设思路,即统一思想,系统规划,坚持“注重基础、加强融合、培养能力、激励创新”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探索和推行“拓展学生公共管理素质的实验教学特色模式”。在人才培养途径上,通过整合学院现有实验教学资源,大力推行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完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在人才培养方式上,注重以多学科优势带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多样性的教学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为公共管理类各专业学生乃至全校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公共管理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及个性化的实验项目的设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强的综合素质应用人才。

⒉实践

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个上至思想观念转变,下至实验课程、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手段等设计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应通过充分分析公共管理类各专业多种课程的特点及课程间的关联关系,提炼出能够利用现代实验技术开展实验教学的课程,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保证实验的系统性、课程之间和实验内容的连贯性,并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实验教学方法,积极构建新型实验教学模式。

⑴实验课程的“融合”设置

目前实验课大多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内容和手段,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与课堂的理论教学衔接紧密。但是缺点也很明显,表现在实验课内容缺乏学科间的关联性[5]。科学技术认识和发展过程都是系统的、综合性的,对于缺少实践经验的公共管理类学生而言,其本身就对所学的学科门类知识缺乏系统而整体的认识。如果在实验教学环节中不能对学生进行多学科的实践综合训练,学生就难以形成独立、系统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2006年开始,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系电子政务实验室结合本系现实情况,按照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要求,本着综合各专业学科特色、发挥交叉优势的目的,将学科相近和实验内容具有公共性的实验课程设为“融合”课程。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政务理论与实务、现代网络化管理、管理决策理论与方法、公共部门绩效评估5门实验课程作为我系公共管理类各专业共同设置课程。这种“融合”课程设置的最大优点在于既能有效发挥交叉专业优势,又能让学生对公共管理这一学科门类有一个基础的系统认识。但目前这种实验课程的设置还有待完善,因为,其融合性不仅体现为各专业共设实验课程,还体现在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课内容的重新设计和编制,要尽量体现公共管理类各专业的交叉融合,具备公共管理类综合素养的基本特征。而这些对于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并且,对于融合课程的选择、融合课程实验内容的安排及实验教学方法的设计等方面都面临着是否能有效体现融合特色的难题。

⑵实验课内容的“模块”建设

我校公共管理实验室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不同实验类型对所有公共管理类实验内容(项目)进行模块化分类,设基础实验模块、综合实验模块、设计型实验模块三个层次(参见图1)。

基础实验模块: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为主,主要运用一些常见技术工具及软件,培养学生的观测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实验模块:通过综合性实验项目的设计,突出多学科知识的融合,通过综合能力的训练实现对公共管理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设计型实验模块:利用各专业软件,通过模拟实际办公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其基础实验模块包括:Excel、SPSS软件应用,现代网络化管理,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管理决策方法;综合实验模块包括:虚拟政府、虚拟企业、企业养老保险信息管理模拟、虚拟现代饭店管理、虚拟旅行社;设计型实验模块包括:电子政务综合实验、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验、社会保障综合实验、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以及辅助设计所需的数据库管理和计算机网络相关实验。此“模块”建设打破了各专业界限,按照模块分类进行统一建设。这样,不同专业的实验课程综合分为三大类别,每个实验项目目的性更强。同时,在明确各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各专业可根据自身特色,灵活选择实验模块,组合本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实现各专业实验资源的融合、共享。

⑶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

实验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原有的教师以教授知识为主的实验教学方法必须改变,“模拟体验式”的实验教学方法就是一种新的值得倡导的教学方法(参见图2)。

该实验方法强调教师由幕前走向幕后,以指导学生的模拟体验式学习为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为实验课程的中心,老师的地位是成为培养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和帮助者。通过该教学方法的改革,从真正意义上激发学生潜能,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具体方法是,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负责特定情景设计、问题的创设和任务布置,而学生则扮演主角。在模拟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自主地或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解决各种问题,完成实验任务。这种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既有赖于模拟教学软件的采用,更有赖于教师富有创新性的情景设计和任务安排,最终目的是期望尽可能地接近真实条件下的工作环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⑷实验课程管理体制的转变

从上述实验课程的“融合”设置和实验内容的“模块”建设可以看到,原有各实验课程分属不同的专业教研室负责的分割建设、管理的方式已经不合时宜,取而代之的应是综合型的实验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即由实验室负责对所有实验课程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建设。具体做法是,以实验室牵头,组织各专业教研室、各专业教师按照公共管理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完成“融合”课程的选择及设置,统一编写实验教学大纲及指导书;将各专业实验课程按照基础性模块、综合性模块、设计性模块进行统一的模块分类,按照各模块功能,设计实验内容,编写实验教学大纲及指导书。这样,原有实验课程管理体制中存在的浪费资源、建设的重复性等问题就可以得到极大的改进,通过统一管理,优化配置,使资源相对集中,投入资金的实现统筹安排,所依托的学科也能得到扩展,从而提高实验室的综合效益。各教研室、各专业实验教师在实验室的统一协调下,相互协商,共同完成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

三、结语

实验教学是构成高等学校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难题之一。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当前公共管理教学改革的重点,各高校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但是至今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我们在此提出的有关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初步构建,仅仅是在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6-7],结合我校实际,对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提出的几点建议。其实践操作也才刚刚起步,由于涉及问题众多,经验欠缺,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探讨并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文件)[EB/OL]. (2007-01-12). moe.省略/edoas/website18/info24731.htm

孙水林.文科实践教学中心建设模式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6):100-103

陈益娥.浅谈高校实验室改革与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5):253-255

徐建评,章学拯.经管类专业实验室建设若干问题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136-138

吉爱国.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94-96

赵永俭,陈小平等.日本大学实验室管理与建设[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19(6):1-6

黎小勇.关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3):137-139

篇(3)

目前,各级公共卫生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由于认识不一,管理不科学,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实验室对各类档案的形成、归档、整理重视不够。二是实验室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档案分类界限不清,不利于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统一管理和利用。三是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形成的档案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难以运用《标准》来鉴定。针对当前存在的现状,结合我站近年来工作实际,就其管理进行探讨,提出如下看法:

1 领导重视是搞好档案工作的前提和保证。要使领导重视档案工作,不仅要积极向领导宣传其重要性,而且要积极主动做好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要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公共卫生实验室档案作为日常工作的各项事实和经过的记录,既有证明工作历史和某些事实的功用,又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3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实现实验室档案规范管理。这不仅有利于档案事业的发展,而且是搞好档案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就目前现状来看,应重点做好其收集、整理、鉴定几个环节工作,结合本系统、单位档案的特点加以规范,制度出适合本实验室的管理措施。

篇(4)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31

实验室教学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1],近几年我院实验室硬件有了明显提高,实验室条件发生了质的改善,但是管理实验室各项工作也遇到了很多问题。第一,学校实验室不仅要完成本科教学任务,还要负责全学院科研课题的任务。如何能够让实验室资源尽其所能、教学与科研资源共享,这是管理者当前面临并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如何对仪器设备数量日益递增、使用程序越来越复杂的实验室进行有效管理。对实验室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一个学校管理层次是否完善和管理人员是否具有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此外,大型精密仪器闲置情况普遍存在,不能够高效率地使用大型仪器设备也会造成很严重的资源浪费,对管理者需要提出一个需要更合理、更有效的方案来解决大型仪器闲置问题。第三,仪器维修问题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要解决仪器维修问题就必须得制定合理有效的维修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实验室仪器的正常运转,使实验室工作正常运行。第四,每一个教研室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必定需要用到一些有毒、有害、致癌的药品,其配备的仪器如果使用不当就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如高压锅等),管理者应注重提高学生在实验室过程中的安全意识,而如何管理好这些危险药品,也是每一个实验管理者必须做到并做好的工作。

1 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高水平的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是一所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标志。我们是全国第一批获得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资格的院校。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教育部为推动高校加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促进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在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工作[2]。近年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实验室硬件条件,提高了实验室在教学的地位,提升了本科教学质量。学校也在实验室管理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行了实验室绩效评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实验室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3]。

学院教学模式与其他学院不同,动医学科是一个经验学科,理论实际相结合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加强实践教学是动医学科等经验学科很重要的教学模式。我院“家畜微生物学”课程自实行实验打分制,实验成绩为本学科平时成绩后,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性。学生实验后,实验成绩由任课教师当场给出,学生感到自己实验成绩不理想,可以申请重复实验,教师根据实验结果重新给出相应成绩。一方面提高学生对实验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实验兴趣。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方式的学习方法,有着各自擅长的学习方式。通过实验课进行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理论联系实际操作,能让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生动化,更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最重要的是实验课中的成就感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院实验室在积极响应学校资源共享、仪器共用的政策下,实行实验室开放、共同管理、相互监督的管理制度。对所有实验人员实行双登记制度,即进出实验室登记和仪器使用记录本登记。公共实验室钥匙或门卡在非工作时间内需预约,本学院实验人员在使用公共仪器的同时也肩负管理权力和相应责任,既可以达到实验室全天候开放,也能保证专职管理人员的正常休假。对非本学院学生和社会单位实行预约申请模式,进一步简化实验室仪器使用程序、加大实验室对外开放力度,使实验室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这些举措既扩展了学生们的知识面,又保证学院研究生试验需求,还可以服务社会增加实验室可支配收入,一定程度上解决实验室闲置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7]。

另外,实验室的建设如何适应本科生教育,高年级的本科生如何进入研究实验室,这是当前面临的问题[4]。本科生实验室的建设应该一定程度上和研究生实验室融合,这样可以成为有效的解决培养人才的一条途径[5]。我院在这方面实行教研相益模式,鼓励大四实习生参加课题组课题,一方面教学支持着学院科研的进行,另一方面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发展。我院实验室自实行开放制度后,学生从实验中可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学效果反应良好。学生是主体的中心,这应该是我们思考一切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

2 加强仪器设备共享

地区、学校学院甚至课题组之间实验室资源不能互通共享,设备重复购置现象已是很严重的问题,如何加强实验室资源共享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主要体现在数据不共享,由于手工管理的数据格式不统一,无法实现数据共享,且数据存放杂乱,到需要时又只能重复进行整理[8]。目前,我国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平均利用率不到25%,而发达国家则高达170%~200%[9]。统计发现,学院超高速离心机从2005年购入到2012年,使用次数不到20次;个别学院的仪器几乎不对外开放,造成了某些共享资源闲置和浪费,使用次数和取得的成果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致使该问题出现的原因就是仪器没有能得到有效共享和利用,没有或缺乏资源共享的意识,没能有效地对外宣传。目前,我校对各学院仪器进行统筹分配,鼓励实验室资源共享,实行赏罚共施的原则,进一步实现实验室资源共享。对大型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另外,学校加大对仪器管理人员的重视,提高大型仪器管理人员的待遇等。对大型仪器管理,学校正在积极筹划网上预定制度,网上将公布仪器使用情况和相关负责人联系方式,这样既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又方便各学院实验人员的对仪器的使用。

3 完善损坏仪器维修制度

仪器故障产生的原因复杂,有正常的仪器耗损造成的故障,也有不规范操作造成的故障,很多院校本科教学经费和科研经费相互分开,教学和科研共用仪器损坏,维修费用又该按何等比例承担等问题一直很难得到有效解决。多数院校的仪器维修制度都是小型仪器的维修费用由学院解决,大型仪器的维修费用学校和学院各按一定比例承担。仪器维修制度只规定大的方面,具体方案没有落实,造成仪器维修方面出现很多问题[10]。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仪器维修就会成为实验室管理中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我院遇到上述问题,大都本着教学经费维修教学用仪器,科研经费维修科研用仪器的原则,对损坏仪器进行维修。但也存在很多责任与义务没有得到明确以及共用仪器损坏维修制度还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首先从仪器管理上抓紧、抓严,发现不规范操作批评指正,避免仪器故障的产生,具体采取以下相关措施:第一,对违反实验室管理条例明文规定的实验人员对实验室未造成巨大损失者,予以通报批评并处50元罚款;第二,对违反实验室管理条例明文规定的实验人员对实验室造成明显损失者,经技术人员核实后,通报批评并赔偿相关费用,情节严重者交予学院、学校或当地公安机关处理;第三,对正常使用仪器,由仪器本身或非人为因素产生故障,经技术人员核实后,本着能够院内解决的绝不院外,能够校内解决的绝不校外的原则,对维修仪器费用,按使用次数和时间长短总和为计量单位,将维修费用计算到各教研室和学院、学校,以1:1:1比例进行承担;第四,使用公共仪器,对违规操作所造成的故障,维修费用在1000元以下的,由违规学生的课题组导师承担全部费用;维修费用在1000~3000元的,维修费用总数减去400元(有相应课题组承担)后由相应课题组和学院按按3:2比例进行承担;超过3000元以上的,维修费用总数减去900元(有相应课题组承担)后,由学校、学院、相应导师课题组按4:2:3比例进行承担;第五,教学仪器故障维修费用由学院和学校按以上原则承担;第六,科研仪器故障维修费用由相关课题组和学校按以上原则承担。

4 实验室安全保证

4.1 仪器的安全使用

实验室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的基础硬件设施,是一个实验室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的体现,直接影响科研和教学效果。高投入的实验设备必然会得到高产出的科研成果和教学质量,这一点在很多院校都已证实。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不在安全正确的操作条件下运行仪器,不仅对仪器有损害,还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所以,这里的“安全”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实验人员的安全,二是对仪器的安全。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措施和关键所在[11]。在我们实施的过程中,已经发现一些实践中最常见的问题有:离心机离心样品不配平、高压锅使用过程中不按要求违规高压样品、干烤箱干烤易燃包装物等。针对这类情况,我们在管理的过程中制定和实施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实验室仪器管理措施和惩罚措施:第一,实行个人、仪器一一对应的管理制度,不仅可以避免仪器使用过程中不规范操作造成的祸端,还可以对仪器进行有效的维护;第二,对新进人员进行定期仪器操作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允许上机;第三,加强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责任心,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4.2 药品试剂的安全性管理

无论实验室教学还是科研都会接触很多有毒、剧毒、致癌的化学试剂,农科专业实验室也具有致病微生物的样品。产生类似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学生对有毒试剂性质不清楚,造成对自身和环境污染,第二,使用过程中不注意,使有害试剂造成自身和环境的污染,第三,实验过程中意外造成对外界的污染。第四,实验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造成有毒试剂对外界环境的污染等。实验室药品安全方面比较严重的有强酸、强碱等腐蚀性药品用后不合理的处理方式产生的腐蚀,溴乙锭(EB)等致癌物污染其他区域,重金属、同位素、放射性物质标记的试剂污染外界,有毒性的有机试剂造成的污染等。对以上问题,我们采取了对有毒有害致癌、腐蚀性、致病菌、毒株等具有危害性的药品和微生物实行由专人负责集中管理,用后集中处理的原则,防止此类药品对外扩散和错误处理。其次,加强学生对实验中有毒药品安全认识和生物安全意识,规范学生试验中的操作流程;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以规范实验人员的操作,从而达到有毒试剂不外泄,有害物品无危险的目的。

5 小结

从高校实验室管理改革的价值取向的视角来看,实验室管理改革的顺利实施是建立在对实验教学和对学生关注的基础上,以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观念创新为前提,以培养学生实验创新能力为目标[12]。合理管理实验室,做到实验室安全能够落实,学生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并且能够合理正确地使用实验仪器,合理处理药品试剂的使用以及排泄,避免违规操作,并能够合理制定实验室的开放方案,坚持实施实验室的对外开放,除此以外,各学院实验室之间应该加强联系,做到实验仪器共享却无闲置情况,对外做到实验室实验仪器的有偿使用,完善实验仪器维修制度,使实验室发挥出最大效率,达到实验仪器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李英俊,孙淑琴等.多种模式开放实验室 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3):121-147.

[2]严薇,袁云松.强化实验室建设过程管理,推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6(5):105-107.

[3]苏枋,刘维忠等.以评促用 提高实验室利用率[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2):186-188.

[4]左铁镛.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的作用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1-5.

[5]张.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98(4):87-88.

[6]张彪,朱晓森等.以经营理念来管理和建设实验室[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0):96-99.

[7]郑兴福.实验室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95-96.

[8]杜士钅容 .基于Web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7.

[9]王礼贵.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188-197.

[10]李晋.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6):145-147.

[11]赵庆双,闻星火,李明.加强安全教育是保障高实验室安全的关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8-11.

[12]陈宪明.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观念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21-23.

作者简介:王世民(1986-),男,河北衡水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免疫,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

篇(5)

一、公共实验平台创建的必要性

随着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许多地方普通高校由于实验室管理模式陈旧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实验仪器重复购买、闲置不用及实验仪器设备维护经费、实验室运行经费不足、实验及管理人才队伍质量问题、实验室的开放共享程度不到位等。在当前倡导节俭节约的新风下,各高校应该是本着资源共享、优化配置和集约化管理的原则,充分整合实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程度。公共实验平台的创建能够实现实验室空间资源、仪器设备资源和实验教学资源的集约化,达到重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科发展的目的,避免了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提高了实验资源的利用率,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益。[2]建设公共教学科研实验平台是实现不同学科间交叉、融合的重要途径。这个平台突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实验室、仪器设备、师资、实验材料、科技资料等教育科研资源都可以充分地高度共享,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融合提供了重要的舞台。

二、开放式公共实验平台的运行

1.体制与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体制与各项规章制度是实验教学中心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功能效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必要保障。实验教学中心作为学院级教学辅助单位,直接接受学校的领导与监督,实行学校统管、学院协管、主任负责的管理原则。在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的领导下,针对实验教学中心的性质、特色,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及岗位职责,如:《南华大学实验室工作条例》、《南华大学仪器设备管理规定》、《南华大学实验教学管理条例》、《南华大学实验室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和《南华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这一系列不断健全的制度规章规范了中心的管理,使实验室建设做到了高效化、完善化和科学化。

2.仪器设备管理

结合本校教学科研的需要,合理规划,整合已有资源,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补充先进、急需仪器设备,于每年12月将仪器设备采购计划交到主管部门,经学校领导审批。对于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的购买,申购部门必须提交可行性报告,经学校专家组逐项进行评议审查后,报主管校长批准。仪器设备到货后,必须及时组织验收,对照实物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出厂合格证等进行检查,确认无错、无损坏、无缺件后再办理验收手续。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必须实行岗位责任制。仪器设备的使用单位要制订操作规程、使用和维修保养制度,并有专人负责技术安全工作,做到坚持制度、责任到人。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必须选派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负责管理和指导使用,对上机操作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准使用。要加强仪器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一般仪器设备应做到随时保养和维修;精密贵重仪器应做到精心维护、定期检修,防止障碍性事故的发生。精密贵重仪器不但要实行全校共享,而且在完成本校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要积极参加校际和地区协作,对外开展技术服务。

3.经费保障

中心运行经费实行计划单列,每年投入运行经费约20万元,充分保障了中心的正常运转。另外,学校设立了创新项目研究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开发新项目、实训教学改革、实验室开放等;逐年增加了大学生创新训练资助计划专项资金,用于扩大学生开展创新实践的数量和质量。学校重视实验中心仪器设备的购置,购置经费均被列入学校的“十一五”、“十二五”计划,每年都会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每年除投入更新和添置各专业教学所需的新的仪器、设备、软件等经费外,还下拨专项仪器设备维修和保养经费。近年来,学校向中心投入的仪器设备日常维护经费逐年增加且足额到位,从而保障了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高效运行。

4.公共实验平台开放的模式

公共实验平台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建立相对开放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模式,实现完全的“三开放”服务模式:一是实现训练内容开放,将列出一整套有特色的训练课名称、训练项目及实训时间在网上公布,提供各专业训练项目的菜单,让学生自由选课,此外,学生可根据自己学习和科研的需要自行设计研究性、创新性的实验内容。二是训练时间开放,实施每天日夜向学生开放的服务,既便于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又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三是实验对象开放,不仅对本校本科生、研究生开放和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开放,还将陆续对外校学生开放,对社会各单位开放。

开放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计划内实践教学内容的开放。主要是计划内的预约式开放,对没有做的实验进行补做,课内没有完成的实验进行补做、续做或重做。二是课程外实践教学内容的开放,是指课堂内没有的实验,而这些实验往往是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如:学科竞赛、选拔、培训、等级考试模拟训练等。三是自由式开放,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的创新项目的进展情况等不受时间、内容限制的自主训练、实验。

要让实验室真正地开放,最大地发挥其作用,保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就必须对实验室的运行保障进行科学的管理。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的运行管理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建立教师值班和学生管理员协助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基地日常的正常运行,中心建立了教师值班制度,每次由一位管理员和一位辅导教师值班,管理员负责学生的进出记录、实验室仪器仪表的借用登记与管理、用电安全等,而辅导教师则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帮助和解答。学生协管员协助管理中心开放时情况记录,负责中心开放时的安全与管理、实验室的整洁并协助做好设备维护等工作。日常工作计划、培训研究和组织、进入基地学员资格的审查与考核等逐步过渡到学生自行管理。

第二,预约开放和自由开放相结合。自由开放时间,实验室准备常规仪器和材料,学员可以随时来做实验;另一类是预约开放时间,实验室根据学生提前预约时提交的仪器设备和材料,商定时间来做实验。

5.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中心将按照“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采取“引进,培养,培训,提高,优化,聘用”等措施,致力于建立一支以“三士”(博士、硕士、学士)为核心,以“四师”(教师、工程师、实验师、技师)为骨干,学历、年龄、职称结构比较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创新训练对高水平师资队伍的要求。具体规划如下:专职师资队伍的平均年龄要小于45岁,专职实践教学教师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比例80%,博士比例30%人,硕士及以上比例100%,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坚持“自主培养、重点提高、适当引进”的思路,促进教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通,加强实训教学指导人员培训,通过在职学习、短期进修、内部培训等多种途径提升实验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积极改善实践教学队伍的学历与职称结构,有计划地补充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高素质师资。

篇(6)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任务测评”实验模式,能够较好的提高计算机上机实验的质量与效率,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1设计“任务”

1.1“任务”要明确

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和兴趣等。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每一个模块,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也就是说要“任务”要有层次感。在“文字处理”时,我就发现有的学生在中学时就已经学过一些相关知识了。这一章共8小节,如果按部就班地从第一节开始这样顺序学习,就会造成一些学生上课时不想听,上机时无事可干。因此在设计“任务”时,就要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出不同的“子任务”,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任务”。具体办法是:对于一些从没有学过的学生,我就要求他们先学会简单基本的文字处理方法,我布置的“任务”相对容易些,让他们先学会做一个课程表,通过制作课程表这个任务,学生就掌握了如何进行汉字输入、如何创建和编辑文档等一系列的简单知识;对于那些学过一些基本知识的学生,我布置的“任务”难度就稍微大一些,要求学生设计出一张自己的报纸,打印出来,然后还进行年级评比。通过这样的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致和想象力,这一章节的学习任务也就轻松完成。

1.2“任务”适应教学环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用“任务”来引导学生自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设置特定的情境,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那么学生在这种愉悦的环境中,便会自觉自愿地学习,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进行《网页制作》实验时,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制作网页的方法。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讲课之前,教师就要搜集一些好的网页给学生看。在网页中不仅要有好的文字内容,还要有优美的学生爱听的背景音乐,以及一些好看的动画效果。这样的网页在教学过程中演示,学生会立即表现出兴趣。学生有兴趣学习后,教师就要安排好每一个“子任务”,用一个个“子任务”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学习网页设计。具体这一章的“任务”,可以分为让学生完成制作一个简单网页、制作一个框架网页和制作一个动态网页。在学生制作网页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自己看教材,多看一些别人设计好的优秀网页,从易到难地学习。特别是在学生自己动手上机实践时,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旁起一个“辅导员”的作用,给学生答疑,而不是手把手地教。

1.3“任务”要调动学生积极性

从能力培养的角度看,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2实验效果的测评

2.1测评理念

2.1.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地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例如可以使用多媒体素材加工软件、多媒体著作软件、网页制作软件等处理多媒体信息,制作自己的作品。

2.1.2能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信息、表达思想。只有清晰表达的信息,才能使信息接受者明晰所接受的信息蕴含的意义,这样才能使信息有效地在网络上传递,更有利于信息的共享。

2.1.3能选择恰切的媒介来表达信息。信息技术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它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认知工具以及信息创作与表达的工具。因而学生必须能从繁杂的工具中挑选出最恰切的媒体工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思想。这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各种工具的信息表现特性与将要表达的信息的特性的深切理解基础之上,同时,还涉及个体对美的感知能力与理解能力。

这一方面能力的评价可以依据学生的作品(包括电子作品和其他形式的作品)来进行。

2.2测评方法

2.2.1分散测评

一般情况下,教师要在实验课时内要完成全部学生的实验测评是不可能的,故此,必须提前下达“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指导学生,并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主导性及完成任务情况相结合,给出评测成绩,特别是提前较早完成“任务”的学生,主要面向学习较好的学生。

2.2.1集中测评

教师要在实验课结束前十分钟对完成和基本完成“任务”的学生进行集中测评,主要依据“任务”完成的知识点给出成绩。

2.2.3网络测评

任务测评的过程穿插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以突出知识点为主题,以学生的作品为基础进行测评,起到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完善与提高完成自己的任务,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总之,在“任务测评”实验模式中,任务的是基础,测评是手段,只有“任务”对部分学生就驱而不动,测评特别能够督促那些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学生,测评也起到鼓励鞭策的作用,使学生较好的掌握知识点,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高计算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水平。

篇(7)

(二)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的管理体制落后缺乏专业管理与服务人才。现有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明显落后基本延续工科实验室管理方式,缺乏制度设计,对实验室的人、财、物缺乏长远规划责任、权力、利益关系安排失当,容易挫伤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缺乏专业的管理与服务人才也是制约实验室发展的瓶颈。专业管理人才是指对实验室进行硬件维护维修、软件升级与制定操作手册、配合授课老师指导学生开展案例实验、对实验室内部进行保洁的专职工作人员篙理人才的缺乏易导致实验室硬件运行不畅;服务人才主要是专业的案例编写人员或案例研究员(casewrti-er)s月及务人才的缺乏导致实验室缺乏自主产权的案例与案例库易导致软件更新能力受限。

(三)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长远规划不足。实验室长远规划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有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基本上是一次采购、持续消耗,缺乏更新理念,容易导致电子设备等加速老化及快速折旧;二是实验室软件采购不能适时更新往往为了节约经费而导致学生利用过时案例,无法达到更新知识与提升学生创造性思考能力的目标;三是从学校到二级学院往往没有意识到案例研究员的重要性,缺乏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政策;四是现有高校教学实验管理体制处于教学科研管理的末端导致相应管理与服务人才的培训与再培训机制长期处于缺位状态,老化的实验室管理理念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要求。

(四)实验室管理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缺乏双向交流。实验室管理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缺乏双向交流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面临的又一困境。一方面,学校分配一个实验员编制给二级学院下辖的实验室实验员既要分担硬件维护维修的任务、兼顾软件的调试任务、录课与剪辑任务还要负责消防安全与保洁任务,往往工作重点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另一方面教学科研人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利用实验室作为教学场地这样管理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两者既无双向交流的任务,更缺乏双向交流的激励机制。

二、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一)重视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的软硬件升级换代与性能匹配。一是实验室硬件采购与更新要适合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科培养方向,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可以采取全方位采购战略即对软硬件采取一揽子采购战略,便于此类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在多领域的实践化培养目标的达成。二是软件要及时更新换代软件更新的速度与软件采购的质量是提升案例实验教学的核心它标志着一个时期以来公共管理领域的热点与重点问题。三是硬件与软件要实现谐和、共进式的采购与匹配战略,既要避免软件更新过快而计算机等硬件更新速度无法跟进池要避免硬件投资过多而软件升级停滞导致的“空机”现象。

(二)设置案例研究员职位,重视公共管理数据库组建与更新。一是必须设计专业的案例研究员岗位,聘请或内部培养具有制作公共管理案例能力与技巧的案例研究员。二是尽量做到组建自己的公共管理案例数据库(erposotiyr),可以效仿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做法,案例数据库按照“研究地域”与“研究领域”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规划。以国内公共管理为研究对象可以按照东、中、西部作为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按照“研究领域”分类灰可以划分为决策科学、经济发展政策、教育科技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学科进行分类。三是数据库必须做好充实基础与定期进行更新工作既要保证外购案例质量,更要做好内部的案例编写与审查工作;按年度淘汰过时案例。

(三)重视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的管理人员配备。当前实验室管理人员作为“教辅”人员,与教学人员相比其行政编制与物质待遇不受重视,同时,自身的管理技能培训与敬业精神严重不足。因此从建立健全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出发必须完善实验室管理人员配备。一是从工科背景的毕业生中招录管理人员实验室的硬件与软件维护保养更需要懂得专业同时又掌握一定电子设备维护技能的“一专多能”的人才中选拔任用。二是必须在政策层面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岗位重新认定,提高其在单位内部的地位,并且逐步改善其物质待遇,改进实验员的职称评聘标准。三是强调实验员的管理职能与操作技能,同时沫曾加实验员的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性。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26-01

1.引言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以及我校专业种类增加,导致计算机教育逐渐从单一教育转为多样化大众教育。随着教学和课程的不断改革,更多的课程增设了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了对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需求,同时也对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建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作者结合近年来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发展中的经验所得,对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和建设进行了探索,并就工作中仍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

2.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维护

2.1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维护常见问题的解决

(1)学生上机时因操作不当引起的故障,如擅自更改CMOS设置、误删系统文件、使用携带病毒的U盘等相关移动设备引起系统故障。

(2)系统安装软件过多引起的系统运行不佳。

(3)机器本身的不稳定性和自然损耗引起的机器故障等问题。

以上所列的问题,在多年的实验室的工作经验积累中,很多已经得到了解决。首先我们可采用加密保护法,通过设定密码,控制相关设置的更改权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保护机器的作用。如对CMOS设定密码。其次还可利用硬盘保护卡或硬盘保护软件两种。这两种方式能防止硬盘或硬盘的某个分区被删除、更改。最后,还可利用保护系统原貌的方法就是系统备份和还原法,如利用Ghost备份后,当计算机发生故障时,我们不必重装系统、安装软件,只要运行Ghost就可以了。

2.2健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

(1)加强计算机实验室制度的执行力:计算机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是一个“细节”工作,建立健全计算机实验室规章制度是做好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关键。每个实验室墙上都挂有“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制度”“卫生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学生实验守则”等,实验员要加强实验室制度的宣传,让学生认识到爱护实验室里的设施是人格的文明,体现制度的严肃性,让制度真正起到约束作用,绝不能形同虚设,让制度确实做到可执行。

(2)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责任感: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不仅仅是会开关机等,更重要的是懂维护、维修计算机,要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预防病毒,禁止学生使用外带移动存储设备,对老师移动存储设备事先查杀病毒。实行设备借还登记制度,需经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外借。

(3)实验室上机人员管理规范化:对上课学生提出管理要求。由于我校的部分学生存在着自我约束力差等特点。因此,对学生上机必须提出明确的管理要求。实验室的安全用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保证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实验技术人员必须时刻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好用电安全工作。

(4)利用自在优势,提高管理效率:在机房管理中,应及时掌握每台计算机的使用状况。通过自编程序,即时了解计算机的运行状况,自主开发作业提交系统,学生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提交作业,老师可根据自己需求,收取学生的作业。通过研发,计算机技能知识和部分计算机语言课程可实现自动批阅的功能。

3.合理规划,加强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

3.1规范机房“硬件环境”的建设

计算机实验室是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地。建立近期、中长期的建设目标。同时实验室建设要规范化,建立一系列相应的规范,在平时的机房维护中,要建立设备的运行状态记录、维护记录、维修记录、大型设备的使用记录等。同时要积极整合资源、积极申报实验室示范中心项目,通过申报,才能找出自己的短处和今后实验室努力的方向,不断加强计算机实验室建设。

3.2机房“软环境”的建设

如何在现有硬件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结合网络等资源,建立起良好的公共计算机实验室“软环境”,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呢?需要将先进的教学辅助软件和技术手段引进到机房,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如“极域电子教室”,是一款很实用的上机教学辅助软件。

3.3不断提高实验人员业务水平,加快实验室队伍建设

(1)要求计算机实验人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

(2)加强业余学习,不断提高学历层次。

(3)定期调研,定期开研讨会。

3.4完善网络控制模式

一般大中专院校都采用局域网的方式,设置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网络,我们可以从局域网这个方面来考虑。构建一种更加适合机房上课的网络管理模式。比如,利用各个机房网段的不同,对机房进行临时性断网,有需求时,将网络重新开启。

3.5开发和完善作业收发系统

结合公共计算机实验室服务器设备资源和网络技术,开发一个基于局域网的作业收发系统。在作业收取成功的同时,反馈给每位学生一个作业收取信息。

4.其他

(1)根据实践课程所需环境不同,合理分配实验室。

(2)建立机房信息查询平台。

5.小结

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是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校合格“职业人”的重要保障,合理高效规范安全地管理计算机实验室,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实验室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亟需重视的问题,通过更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开发,提高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服务水平,给出了粗略建议。并针对我校计算机实验室中仍未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对我校及兄弟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建设工作有一定程度的借鉴作用,共同推进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李娜.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部分问题的探讨[J].网络财富,2008(11):139-140

篇(9)

公共管理专业旨在培养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通过综合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当前政府事务和社会公共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注重实验环节培养教育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公共管理专业发展迅猛,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距离岗位工作要求尚有提升空间,因此,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注重实验教学体系的完整构建,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目前高校公共管理试验教学体系初探中存在的问题

1.1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与转型,社会管理需要解决的任务日渐繁重,国家也对高校的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有了新的要求,应当注重从理论型的人才转变为务实性的人才,注重高校对于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部分学校仍受到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认为理论知识的掌握是最重要的,忽视了实践能力的教育,更有甚者将实践能力看作专业教学无关紧要的部分,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高校对公共管理的人才实践方面培养的欠缺,无法跟上时展,无法充分满足社会需求。1.2实验教学体系不完善当前有部分高校虽然已经开设了公共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课程,为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机会,但是没有就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设定具体的培养计划,缺少完整的实验体系,没有按照实验教学的规律来制订教学计划,没有按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方案制定实验课程实施中的保障机制与管理机制,这些未解决的问题都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不完善的教学计划、软硬件设施不完备以及缺乏专业性的理论指导都使得公共管理的实验教学缺乏完整性,各个教学模块间也未能统一与协调[1]。

1.3实验教学环节有缺失

一方面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方法陈旧且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学校长久以来以学习理论作为主要内容,片面追求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对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探究,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所采用的教学实验方法是比较古老的传统方法,较为宽泛,缺少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强,学习兴趣不浓。另一方面是实验教学多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进行讲授,而学生只会一味地模仿,缺少独立探究的能力,实验学习的开展处于被动状态,很难有实质性进展,学生无法掌握在实验中得出的经验性知识[2]。

1.4实验师资队伍待加强

当前高等教育正朝着大众化与普及化发展,高校师资队伍逐渐向着年轻化发展,虽然年轻教师的理论知识结构新颖,但是他们的实验教学经验尚未同步丰富,有过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的年轻教师更少,这就导致他们在进行实验课程教学时缺乏贴近实践的特性,开展过程也会底气不足。而一些高校为这些年轻教师提供深造的机会不多,也缺少专业的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专职教师对其进行指导。这些专业教师还要从事科研工作,缺少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同时去进行大量实验课程的培训学习,随着高校扩招,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需要,长此以往,师资队伍质量和规模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和扩充[3]。

2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2.1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在多个领域都有所涉及,因此应当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公共问题和社会需求为中心,以学生的能力建设为核心,将实验创新教学体系逐渐完善。首先,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进行人才的实验能力培养。分层次需要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与人才的培养目标,分层次地进行公共管理人才的能力培养,在专业认知能力方面,应当对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在专业的应用能力方面,要对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社区管理等有一定操作与应用能力,在创新方面,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创新与研究的技能;分类别需要根据课程的不同,设计侧重点不同的实验教学课程。在专业的基础知识方面,通过对学生的基础试验的培养,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对逻辑、信息管理及数据处理等基本理论有全面了解,在专业技能实验方面,培养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社区工作等能力,在专业技能方面得到提升。在综合实验方面,通过专业的模拟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对于公共政策分析、城市治理与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综合技能。在研究创新实验方面,通过一些仿真推演和方法创新的实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到公共管理的仿真模拟中,培养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判断和解决创新能力;分阶段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进程和个性化特征,让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实验教学的锻炼。其次,注重校内实验和校外实习的统一、模拟仿真和实验操作的统一、实验教学和创新创业的统一。校内实验和校外实习的统一需要学校联合当地的政府部门、公共服务中心等,合作建立校外实验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够在校内与校外实现实验与实习的轮训,培养他们的实践参与能力;模拟仿真和实验操作的统一,需要将理论的课程和实验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实现统一性,例如,一些公共危机事件的模拟、虚拟政府等将这些仿真课程和社区工作实务、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等实验现场有机结合起来,让实验课程内容的设置更为丰富;实验教学和创新创业的统一,可以借助一些实验教学课题,提升学生对于实验教学基础原理的理解,合理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自身的实验能力,还可以指导学生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比赛,如“互联网+”、挑战杯、市场调查与分析等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最后,需要注重实验教学模块,在基础实验部分,主要面向低年级学生开展,让他们在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及能力锻炼方面得到培养;在技能实验部分,主要面向中年级学生开展,注重对他们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实验能力进行培养,为他们未来就业提供保障与基础;在综合实验部分,主要面向中年级的学生开展,加强他们对于公共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他们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为综合模拟奠定基础;在研究创新部分,主要面向高年级学生开展,让他们有意识地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个人竞争力[4]。

2.2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

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实验教学平台,高校应当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教学平台的功能,完善教学平台的使用效能。首先是应急模拟仿真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可以让学生形成公共危机预警的习惯,及时发现问题,设计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方案并不断进行优化;其次是案例研发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案例教学的数据库,为学校的实验教学开展提供数据支撑,也可以为政府与社区提供相关决策与咨询;再次是电子政务模拟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电子政务,帮助学生掌握电子政务系统的操作技能,体会电子政务为公共管理带来的巨大便利;最后是社区管理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可以将高校周边社区联合起来作为实践基地,让学生参与到社区服务中去,体验社区工作实务及社区管理等实际事务[5]。

2.3实验师资队伍的构建

高校公共管理的实验教学体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此打造一支知识技能多样化的教师队伍也是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首先,教师的来源应当多样化,学校可以从实践教育合作基地聘任一部分有相关经验的教师,还可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让更多有经验的政府与社区管理人员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充实教师队伍的人才储备;其次,教师的结构应当多样化,让教师自由组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将理论型教师与实践型教师进行组合,为学生进行实验指导时能设计较为全面;最后,教师的培训机制多样化,为学校教师开展岗前实验培训与定期专题培训,让教师去政府、社区组织中实地锻炼和深入培训,选择优秀教师国外进修,给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学习平台[6]。

2.4实验管理模式的构建

在公共管理实验教学的开展中,还需要注意管理模式的合理构建,注重信息化管理的构建,完善学校的实践教育中心与合作单位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完善,实现资源的共享共用,实现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优化,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具体工作。实现网络化的管理,有效解决实验探究过程中实验资源、实验管理等多方面有效沟通协调,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教师、教学等网络化管理,教学计划、实验内容等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7]。

3结语

当前高校在开展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由于公共管理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结合实际,从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开始,构建完善教学平台与优化提升师资队伍,打造合理的管理模式,让公共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真正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孟川瑾.基于PBL理论的公共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9,22(1):109-112,115.

[2]朱光喜.基于“互联网+”政务平台的公共管理类课程实验教学探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33(6):78-81,90.

[3]乔成邦.高校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实验与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16(12):64-66.

[4]汪独友.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实验教学初探———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J].现代交际,2016(20):203-204.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018-02

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高等院校理工科等专业都要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动脑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一门实验课程。尤其对于可能转型成为应用型本科的地方普通院校,这种基础实践技能的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可为专业实践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实验基本功。而现实却面临课时被压缩和生源质量在下降问题,因此,许多院校在此方面做了探讨并给出了一些建议,如文献[1-3]所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补充新的教学手段。根据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及该校“课程信息化建设”要求,结合实际对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进行信息化建设,以达到拓展课外学习空间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信息化建设可行性

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高校加强课程信息化建设从而拓宽学生课外学习空间已是一种普遍共识。泉州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现已具备了进行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信息化课程建设的硬件条件。

1.1网络教学平台

无论是在教室、在宿舍、在图书馆、在实验室等各种学校场所,学生都可利用电脑或手机联网后,通过学校官网的“教务在线”,进入“泉州师范学院网络教学窗口”,输入自己的学号和密码,从而可以进入各门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然后学生就能够查看、观看与课程相关的各种资料等。学校的“形式与政策”这门课程就是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在线学习取得课程成绩的。这说明学校已搭建好了信息化课程建设的“网络教学平台”,这就为建设公共大学物理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技术保证。

1.2电脑普及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而且科学技术这些年也得到快速发展,现在电脑价格也比较便宜。所以无论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场所都有电脑,随处方便学生使用。而且,近些年相对多数普通家庭的收入而言,电脑不贵,学生自己拥有电脑的比例也是比较高的,这些都为学生通过电脑上网进入公共大学物理实验网络教学平台学习提供了硬件保证。

1.3大屏幕手机较普遍

随着手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大屏幕手机的价格下降了很多,尤其是国产手机的飞速进步,国产大屏幕手机更便宜,这也为学生通过手机上网进入公共大学物理实验网络教学平台学习提供了硬件保证。从以上几点可看出,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信息化教学的硬件条件已完全具备。只要任课教师建设好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就可适当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大学物理实验相关内容的课程教学了。

2公共大学物理实验网络教学平台构建

2.1电子教材建设

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涉及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几个方面的实验项目,尽管在各个高校有不少大学物理实验项目的名称是相同的,实验项目的理论依据也是相同的,但生产仪器的厂家有很多,具体实验仪器还是有一些不同,甚至有很大不同,而且仪器也在更新换代,每个学校购买的实验仪器不一定相同,因此,实验教材只是一个参考,真正意义的教材是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实验仪器和学生基础情况编写的电子教材。目前,任课教师结合学校仪器设备和学生实际编写了具有针对性的公共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材,包括“实验目的、预习思考题和课后思考题、使用仪器注意事项、数据处理实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实质上是学校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大学物理实验教材,而且不断修改与完善。由于针对该校学生切合实际编写的,不仅便于学生实验课前做好充分预习,形成书面预习报告,也为学生课上做好实验做好了充分准备,有利于提高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2.2电子课件建设

不仅电子教材建设对学生学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重要的,电子课件制作也很重要,电子课件利于学生快捷地学习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和实验项目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比如,“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课件,系统地概括了大学物理实验的数据处理步骤和方法,以具体实验数据为例讲解了数据处理过程,容易理解和掌握,为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报告的数据处理提供了保障。另外,“实验复习课件”建设也是对学生学习很有帮助的。由于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课时是由“实验误差理论”和“实验项目”两部分课时构成,没有额外的复习时间。通过“实验复习课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验课后更好地消化理解课上所做实验项目的相关内容,而且也是学生为迎接期末考试系统复习各个实验项目相关内容的主要依据。因此,制作好“实验复习课件”利用学生更好地掌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相关内容,从而提高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2.3“Excel软件”实用化建设

实验数据处理是学生实验课后必须完成的任务,是实验报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不少学生课上实验数据测得比较好,而实验数据处理却出现不少错误。“Excel软件”可以进行各种通常的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及图表绘制等,不需要编程。任课教师根据不同实验项目的具体实验数据处理过程,利用“Excel软件”制作方便学生使用的有针对性的“Excel数据处理法”,上传到公共大学物理实验网络教学平台,学生下载后就用不同实验项目的“Excel数据处理法”进行实验数据处理,避免了繁杂运算。比如,“最小二乘法”运算复杂,采用“Excel数据处理法”,不仅方便快捷,而且保证了数据处理结果的正确性。另外,对于有的需要画图进行实验数据处理的实验项目,学生采用教师编制的“Excel数据处理法”不仅学会了利用“Excel软件”绘制出相应实验图线的方法,节省用坐标纸绘图时间,打印出来,实验报告既清晰且美观,效果比较好。

3结语

总之,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信息化建设是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的,经过努力,初步建成的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对提高公共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质量有实际意义。今后,还要更好地去完善它。

参考文献

[1]黄艳宾,杜红彦,李洁.大学物理实验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实现[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3):127-128.

上一篇: 学院质量保证工作计划 下一篇: 药剂专业自我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