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成本管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05 11:59:3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存货成本管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存货成本管理

篇(1)

据实选用成本计价方式

一般说来,当存货发生实物流转后,也就产生了成本流转。理论上,存货的成本流转额按照成本计价的原则,应当等同于购入实物的成本额。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存货品种繁多,流转额非常大,成本流转额很难完全匹配实物流转额。因此,在发出存货时,就要按照一定的计价方法来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最终使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尽可能接近存货的采购成本,使因采用不同成本计价方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变得最低,尽可能减少对企业正常运营的影响。

通常来讲,存货发出时有两种成本计价方式:实际成本计价法和计划成本计价法。前者又包括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五种计价方法,后者包括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和零售价法。软件工程师在设计存货管理软件前,要结合这几种成本结转方法的管理特点和计算机管理的优势,综合考虑。一般说来,这几种方法在软件设计中都应该提供,用户在使用软件时,自行选择适合于本单位使用的成本结转计价方法。

现在市场上相对成熟的存货管理软件往往仅提供一种成本结转方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即一种平均价格。对于这种管理模式,一般的进销存企业尚可使用,但如果对购入成本相当敏感,或对成本核算要求较高的企业,这样的软件就显得不足了。如目前现代企业管理中广泛流行的成本管理,其对成本极为敏感。再如在医院,仓库存储部门要对各医疗科室领用的各种存货成本进行精确计量,因此必须采用成本计价的另一种方法———个别计价法。

主要方法的比较

既然用户有这种需求的多样化,在开发软件前,就要仔细调研,对会计学要有相当的理解,这样开发出来的软件才会既有功能上的完整性,又具有充分的适应性,而有些软件开发者往往只了解存货管理的皮毛,就贸然动手,一发现问题,再重来,导致开发成本一再增加。现针对常用的成本结转方法,作一介绍,供参考。

1.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先购入的存货先出货,其成本属于实物成本,计算机处理时成本价格应由计算机自动分析获得,其单位成本价格应不具有可修改性,出货时用户只录入出货数量,不录入成本单价,由计算机自动分析获得成本单价。为此,计算机必须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录购货数量及成本额。该方法的出货成本是按最早的购货价格确定的,用户不能随意挑选存货价格以影响当期利润,因此其存货成本最接近现行的市场价格,能较好的反映资产负债表存货的价值。

2.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是后购入的存货先出货,和先进先出法一样,其成本应由计算机自动分析获得,其单位成本价格应不具有可修改性。为此,计算机必须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录购货数量及成本,出货时由用户录入出货数量,不录入成本单价,由计算机按照和先进先出法相反的顺序分析获得成本。该方法的出货成本是按最近的购货价确定的,用户也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影响当期利润。由于后期的价格在正常情况下可能较早期高,因此计价成本可能较高,故可使本期利润降低,但该方法也因此符合会计上的稳健性原则。

3.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对出货成本进行个别计价,适合于对成本较敏感的企业,如大型医院,存货部门购入存货后,要由各部门领用,在成本核算较严格的情况下,各部门的领入成本直接和效益奖金挂钩,这时候必须对成本进行个别计价,即必须按照部门所需产品的市场价格进行计价。在计算机处理上,必须使用户既能录入数量,又能录入成本单价。该方法最接近会计上按成本进行计价的原则,但相对也比较复杂,即使采用计算机,工作量可能也比较大,适用于一般不能互换使用的存货或容易识别、存货品种数量不多、单位价格较高的产品。

4.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它是根据期初存货结存和本期收入存货的数量和进价成本,于月末一次计算存货的全月加权平均单价,以求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结存存货成本。这种方法必须到月底才能获得成本价格,和计算机即时即得的管理特点相违背,因此没有采用其管理的必要性。

5.移动加权平均法:这种方法因为其简单性,是计算机软件设计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软件工程师在设计存货管理程序时,可能不知道这种管理方法的会计学名称,但都采用该方法的管理思路。按照这种方法,在入库时,计算机增加存货的库存量和库存额,在出库时库存额除以库存量即为单位成本。该方法是手工管理下非常繁琐的一种方法,但在计算机管理下却是程序设计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因此大多数软件供应商都把这种方法作为存货管理的主要方法。

篇(2)

近年来,我国对于工程建设的投资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而其中对民生工程的投资更是不断增加。这些工程项目消耗的物资数量是非常可观的,因此如何有效进行施工存货成本管理已经成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本文简要介绍了施工存货成本管理的意义,并就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解决的建议措施。

一、施工存货成本管理概述

工程施工中的存货指的就是企业持有的以保障日常施工所需的各种物资,包括机械设备和工程材料等。在工程施工的成本中,存货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大的,在进行工程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它也是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的直接反映之一。

如果正确有效的进行了工程施工存货成本的管理,不仅会使得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还能在施

工的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尽量降低施工的能耗,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使其更加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

二、施工存货管理中的问题

(一)对存货管理的意识不足

在对施工存货管理的问题上,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及企业的管理人员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意识不足现象。物资的仓管和财务记账是与存货管理有着最直接关系的工作,可是除此之外,其它的部门也都与存货管理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同样应该对存货管理有足够的重视,可事实上,其它岗位的工作人员并没有认识到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对存货管理基本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在对存货管理的认识上,大多数人都停留在只要完整记录了存货的数量以及金额就行了的认识程度上,但是对其它相关程序,例如进出库的手续等方面根本不关心。

(二)采购、存贮和物流环节的脱节现象

虽然现在的施工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在逐步提高,但总的来说,存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还是较低的,大多数企业都是实行的纸笔化管理方式,在库存的技术方面也比较落后。对于存货的记录方面通常采取账簿的形式,只有存货的收发信息,相关的采购、物流等信息并不健全,这就使得相关的信息交换程度比较滞后,存货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化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造成了采购和存贮、物流三个环节之间的脱节现象。相关的新型监控技术以及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也不太广泛。

(三)相关的财务工作人员水平有待提高

记录存货情况的财务人员要做好存货管理的工作,不仅要对相关的物资的存储情况进行详细认真的核查和保管,还要对物资的价格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编制成详细的报表,为决策层提供信息参考。事实上,现在大多数的企业财务人员因为本身的职业素质不够而没有办法提供此类的会计信息,或者因为不是企业正式的财务员工,所以不能做此类要求较高的会计工作。

三、施工存货管理的建议措施

(一)增强存货成本管理意识

要转变全体员工对于存货成本管理的观念,积极鼓励员工进行成本控制,将成本控制由少数人进行管理的状况转变为大多数人自觉参与并有效落实的局面。特别注意的是要提高领导层对于存货成本管理的意识,采取有效降低存货成本的管理方式,并将存货成本管理的意识不断推广到各个部门,使全体职工都认识到存货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且积极投入到成本控制管理的工作中,使得企业成本得到真正的降低。在成本控制的目标上,要进行细化分析,层层落实,做到权责分明,考核公正。

(二)加强采购、存贮和物流环节的联系

要使企业的存货信息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畅通交流,以及企业内部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共享,从而使得采购和存贮、物流之间实现高效的链接。在采购的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整个过程的控制和决策,并且按照实际施工所需采购相关的物资和技术服务等。在存贮的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存货优化管理,尽量减少存贮产生的成本。在物流环节中,要充分利用各企业的资源,仔细分析供应链的每个环节。此外,第三方物流近年来不断发展,在减少企业仓储费用,提高物资运转效率方面较有优势。

(三)提高财务人员技能水平

提高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的技能技术水平对于加强企业的存货成本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要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工作外,还要针对工程的特点,结合先进的物流知识和财务水平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措施。财务人员不仅要做好办公室内的工作,还要经常深入施工一线,就工程的存货情况及时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并且做好相关的记录分析的工作。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采取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的方式,提高处理财务问题的能力,不堆积问题,防止问题由小变大,从而给工程施工造成更大的麻烦。

(四)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针对存货管理方面,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是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的制度,使得企业内部之间可以互相牵制,从而使得存货收发等方面可以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这也是施工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存货的内部控制对于一般情况下的存货成本管理可以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也是一个保证存货成本管理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手段。加强存货的内部控制除了可以有效降低存储成本外,也是避免产生缺货成本的有效方式。施工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物资的实际价值和市场价值建立起内部控制的有效机制。

三、结语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成本控制管理的工作就不能忽视对存货成本进行有效管理,而存货成本管理的过程也并不是简单的记录就可以做好的。随着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施工企业进行存货成本管理的水平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针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以促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篇(3)

一、引言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主要是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次贷危机主要是由于持续的高房价和低利率引起的。次贷危机直接导致了许多美国的大银行,投资公司纷纷倒闭,从而引起了一连窜的全球经济效应。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资本市场股价暴跌、房价猛降、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等,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重大影响就是,容易导致企业资金出现紧张,货物积压,从而带来企业管理成本上升,运营困难。如何有效解决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金融危机企业存货管理的策略分析

1、实施制度化的采购管理程序

(1)存货请购与询价控制

企业应当建立采购申请制度,建立存货预算管理制度,结合企业业务特点编制存货年度、季度和月份的采购、生产、存储和销售预算。企业应根据预算或采购计划办理采购请购手续,预算外或计划外采购须经严格审批。所有的采购须进行询价制度,即供应商的选择和审批,货比三家,所有的询价留存归档,所有的供应商须进行授权批准,要保证存货采购在授权下按合同进行。对存货实施ABC管理制度,其中的A类物资采购应采取招标方式采购。

(2)存货采购审批控制

要保证存货采购业务按计划申报程序进行,由采购部门根据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和材料请购单编制采购计划,提出具体的采购目录,经主管计划的负责人审核后报主管领导审批,严格控制超计划采购的行为。如遇生产经营计划调整,应及时调整采购计划,以免存货短缺或积压。

(3)退货与索赔控制

为避免的损失,采购回厂的物品由于质量、规格不符,采购部门须立即办理退货。无论货物是否退还给了供应商,均须立即书面通知财务部及时扣回相应款项。采购约定中必须明确索赔条款,对因供应商供货期间、数量、质量或相关原因未达到约定条件而产生的直接损失和因此面导致产生的其他损失,应由采购部门根据实际应由供应商负责的损失以正式公函向供应商索赔,并由财务部在货款中扣回相应款项或收取现款。

2、建立完善的存货内部控制流程

物流部门:是负责存货安全管理、定期实施存货盘点、编写盘点报告、盈亏差异报告审批报废物资清单、审核存货减值事项。财务部:对盘点差异、报废、减值等进行账务处理。月末、年末物流部门要与财务部门进行财务与库存物资实物账的核对,核对无误后经双方负责人在库存明细表上签字确认;对发现差异的应查明原因,出具差异报告,经负责人审批后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金融危机下,企业一般会面临资金紧张、销售不畅的不利局面,在此形势下,控制和压缩存货库存很有必要。企业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消化呆滞库存的计划和步骤,采取清理库存、材料改用、让售淘汰改型材料、易货贸易等多种方式压缩库存,提高存货资产质量。

3、完善制度化的存货核算和稽核制度

(1)财务部门按照公司规定的存货计价方法,正确核算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由董事会审批,对外披露后在下一年度实施。

(2)财务部门月末对在途存货、货到票未到的存货,复核采购部门提供的已校验未收获或已收获未校验的采购清单后,在ERP系统中暂估入账。

(3)财务部门每季末根据生产部、物流中心、采购部门提供的有关资料,对比分析存货可变现净值与账面价值,计算存货跌价准备,重大的存货跌价需由董事会议核准同意并形成会议纪要后才能处置。

4、实行存货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供应链管理是在企业资源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在公司的制造过程、库存系统和供应商产生的数据合并在一起,从一个统一的视角展示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把企业活动与合作伙伴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严密的有机体。不过在实施供应链管理时应注意实行供应链管理的前提条件,就是企业必需拥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能力。

三、企业存货管理案例分析――“零库存”管理

沃尔玛是一家零售企业,在销售收入上超过世界能源核心的石油化工企业。其原因在于沃尔玛首创交叉配送的独特作业方式,没有入库储存与分拣作业,进货时直接装车出货。在竞争对手每五天配送一次商品的情况下,沃尔玛每天至少送货一次,意味着可以减少商店或者零售店里的库存,使得零售场地和人力管理成本都大大降低,库存管理的简化使其每年节省了数百万美元的费用。

不过在推行这个模型的企业因为要求每道工序都要按前一工序的需求来生产,为降低成本,每道工序都不备有存货。如果产品的质量不过关,再返工的话,所花的成本费用就会高出很多,这样就得不偿失。因而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用“零库存”来降低存货成本,很多企业仍需要利用传统的模型及其他方法来控制库存,降低成本费用。

四、结论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的经济危机令全球经济形势日益恶化,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恶果将会使得很多企业不得不面对漫长的严冬。不过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存货管理模式,同一企业在不同的时期也需要采用不同的存货管理方式。本文认为如何在金融危机中实现永续发展是其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充满挑战性的现实命题。

篇(4)

在“国进民退”与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各种消极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导致企业的管理活动充满了风险和变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在金融危机中实现永续发展是其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充满挑战性的现实命题。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有形资产,包括原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及发出商品等。存货是企业赖以盈利的载体,因此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持有一定数量的存货是十分必要的。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与否具有直接的影响,并且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的收益、风险和流动性的综合水平,因此,存货管理在整个企业金融危机中的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企业存货成本的内容与管理的意义

企业存货成本是指为取得或储存商品而支出的成本,它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有各种各样的成本,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采购成本和储存成本。

1、商品取得成本

取得成本指为取得某种存货而支出的成本,通常用Tc表示。其又分为订货成本和购置成本。

(1)订货成本。订货成本指企业取得商品订单的成本,如企业采购部门的办公费、差旅费、邮资:电报电话费等支出。订货成本中有一部分与订货次数无关,如企业采购部门的基本开支等,称为订货的固定成本,用F1表示;另一部分与商品订货次数有关,如差旅费、邮资等,称为商品订货的变动成本。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用K表示;订货次数等于存货年需要量D与每次进货量Q之商。订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为:订货成本=F1+Q/DK。

(2)购置成本。商品购置成本指存货本身的价值,经常用数量与单价的乘积来确定。年需要量用D表示,单价用u表示,于是购置成本为DU。订货成本加上购置成本,就等于存货的取得成本。其公式可表达为: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货固定成本+订货变动成本+购置成本。即TC2=F1+Q/DK+DU。

2、存货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就是保证企业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的充足、及时供应,也就是说企业的存货资源不能短缺,但是企业又不能大量囤积货物,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与存货占用的多少成为企业管理的突出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好企业物流的管理中对存货的管理。企业的存货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存货的增加可以增强企业组织生产、销售活动的机动性,但过多的存货占用较大的资金使企业承担利息支出,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与此同时,过多的存货会增加与存货有关的各项开支如采购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等,从而会导致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利润下降。

二、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措施

1、实施制度化的采购管理程序

(1)存货请购与询价控制。企业应当建立采购申请制度,建立存货预算管理制度,结合企业业务特点编制存货年度、季度和月份的采购、生产、存储和销售预算。企业应根据预算或采购计划办理采购请购手续,预算外或计划外采购须经严格审批。所有的采购须进行询价制度,即供应商的选择和审批,货比三家,所有的询价留存归档,所有的供应商须进行授权批准,要保证存货采购在授权下按合同进行。对存货实施ABc管理制度,其中的A类物资采购应采取招标方式采购。

(2)存货采购审批控制。要保证存货采购业务按计划申报程序进行,由采购部门根据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和材料请购单编制采购计划,提出具体的采购目录,经主管计划的负责人审核后报主管领导审批,严格控制超计划采购的行为。如遇生产经营计划调整,应及时调整采购计划,以免存货短缺或积压。如有突发性或临时性采购,可以由财务部确认后即由采购负责部门采购,请购单上须注明急购字样并说明理由,补办申报程序核准。由于金融危机下,生产资料价格波动较大,一般不宜对存货做较长周期的储备。

(3)退货与索赔控制。为避免损失,采购回厂的物品由于质量、规格不符,采购部门须立即办理退货,无论货物是否退还给了供应商,均须立即书面通知财务部及时扣回相应款项。采购约定中必须明确索赔条款,对因供应商供货期间、数量、质量或相关原因未达到约定条件而产生的直接损失和因此而导致产生的其他损失,应由采购部门根据实际应由供应商负责的损失以正式公函向供应商索赔,并由财务部在货款中扣回相应款项或收取现款。采购部门不能解决的,公司可以采用不排除以法律形式解决的措施,以及时保护公司的利益。

2、建立完善的存货内部控制流程

物流部门:负责存货安全管理、定期实施存货盘点、编写盘点报告、盈亏差异报告审批报废物资清单、审核存货减值事项。财务部:对盘点差异、报废、减值等进行账务处理。月末、年末物流部门要与财务部门进行财务与库存物资实物账的核对,核对无误后经双方负责人在库存明细表上签字确认;对发现差异的应查明原因,出具差异报告,经负责人审批后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如果发现存货盘盈、盘亏等账实不符的情况,物流部门查明原因、出具盈亏差异报告,并报财务部等相关部门会签同意后,由财务部进行账务处理,同时将处理结果以书面形式交物流部门对系统、仓库台账进行调整。

金融危机下,企业一般会面临资金紧张、销售不畅的不利局面,在此形势下,控制和压缩存货库存很有必要。企业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消化呆滞库存的计划和步骤,采取清理库存、材料改用、让售淘汰改型材料、易货贸易等多种方式压缩库存,提高存货资产质量。

3、完善制度化的存货核算和稽核制度

(1)财务部门按照公司规定的存货计价方法,正确核算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由董事会审批,对外披露后在下一年度实施。

(2)财务部门月末对在途存货、货到票未到的存货,复核采购部门提供的已校验未收获或已收获未校验的采购清单后,在ERP系统中暂估入账。

(3)财务部门每季末根据生产部、物流中心、采购部门提供的有关资料,对比分析存货可变现净值与账面价值,计算存货跌价准备,重大的存货跌价需由董事会议核准同意并形成会议纪要后才能处置。

(4)存货内部稽核控制。应保证采购业务的记录正确,做到账账、账表、账实相符。月末将收料单与材料明细账核对,清理在途料,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同时材料明细账还应同财务部门的材料分类账、总账核对,由内部稽核人员复核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程序和会计制度。应保证存货业务合同有效,保管安全,付款正确,会计核算准确,各部门资料反映真实可靠。

4、实行存货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

计、规划和控制,从而增强竞争实力,提高供应链中各成员的效率和效益。它是在企业资源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在公司的制造过程、库存系统和供应商产生的数据合并在一起,从一个统一的视角展示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把企业活动与合作伙伴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严密的有机体。不过在实施供应链管理时应注意几个问题:实行供应链管理的前提条件就是企业必需拥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能力。如果没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对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的信息的及时沟通和庞大的数据处理是根本做不到的。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可通过条码、射频识别等技术,实现数据的自动、安全采集;通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传向合作伙伴,从而实现准确、快速的“无缝”联结把整个供应链中各环节的规划工作集成在一起,进行更加科学、全面的决策。实行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要求就是企业必须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将企业之间传统的对立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一条供应链上的企业应建立新型的互相合作、双赢的伙伴关系。实行供应链管理就要求合作伙伴之间以诚相待,信息共享,企业帮助供应商了解市场,了解消费者需求,供应商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自己的生产,这样才能加快存货的流动,降低商品成本。同时,对企业现有的企业流程进行再造。实行供应链管理就要求企业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适应企业内外管理的需要,通过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综合和协调,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外部关联方的需求,实现高速高效运转。企业一定要有创新的管理团队、很好的企业文化和沟通机制。否则,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责任不明、相互扯皮,机构设置重复、效率低下的现象就会时有发生。

篇(5)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2

一、ERP下基于成本法的存货核算分析

一般企业存货有两种核算方式——标准成本制和实际成本制。对于标准成本制的结算模式,进出库存的单位成本均以标准成本入账,月中如遇标准成本更改,月底计价时,将追溯至月初的第一笔交易信息,保证标准成本的统一性。

在ERP系统中,与标准成本计算相关的单据主要包括领料单、退料单、入库单、进货单、退货单和调拨单等单据,最终均以同一价格核算。标准成本多用于生产入库模式计算,一般需要给定标准人工费、标准的制造费、标准材料费和标准加工费用等,通过逐级核算确定存货成本。

实际成本制的计价方法有如下几种:月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和分批认定法等。月加权平均的目的是让本月份耗用的单位成本一致化。如果两次进货的进价不同,为了让同一月份的领料单位成本一致,那月底一般要对进货的材料重新统一计价,ERP系统会依照系统设置自动完成。

先进先出法是按照存货的流转顺序,采取先收入的存货先发出的原则,并根据这种假定的成本流转顺序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经营活动受存货形态或存货变质度的影响较大的企业,一般采用先进先出法来确定其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仓库实务上的先进先出和财务存货核算上的先进先出,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本文里的先进先出,指的是财务存货核算意义上的先进先出的计价方法。与加权平均法比较,先进先出法对成本、利润和所得税的影响主要体现如下:当存货成本总体上升时,存货核算结果是最高的期末存货结存、最低的销货成本和最高的毛利;当存货成本下降时,存货核算结果得到最低的期末存货、最高的销货成本和最低的毛利。

分批认定法,又称个别计价法或具体辨认法,指对每次出库的物料进行个别辨认,看属于哪批或哪几批入库,然后分别按照所属各批的入库成本来确定出库成本。通常适用于体积大、成本高、数量较少的物料,或需要进行订单成本核算的业务背景(例如CTO)。在ERP系统中运用分批认定法,一般是结合“批号”来实现。由于同一批号可能存在多笔入库,分批认定法的出库成本就有多种计算方式以供选择:批内先进先出,批内加权平均等。批内先进先出,本质上仍是先进先出核算方法。只是在“品号+批号”两个维度,进行先进先出核算。

企业在日常采购活动中,暂时未收到结算发票,但已拥有所采购的生产原料或商品的主要报酬和风险,根据会计谨慎性等相关原则,必须对企业的负债进行合理的估计。总体原则如下:

暂估的目的就是为了成本核算,使财务账和仓库账基本保持一致。

暂估的形式一般有三种:单到回冲、单到补差和月初回冲。

成本核算是以上月暂估为准,发票到差额调整到本期。

如果用先进先出法,在出库单价上是以估价(6元)还是以发票价(8元)来计算,企业处理方式会有一些差异,以单到回冲方式为例处理方式如下:

暂估凭证:

借:存货类科目 6

贷:应付账款-暂估 6

采购凭证:

借:应付账款-暂估 6

贷:存货类科目 6

借:存货类科目 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36

贷:应付账款-供应商 9.36

二、EPR下期末结账的采购核算处理

在期末结账时,将执行“收货/收发票”的自动科目清账,把已收货且已收发票的“收货/收发票”明细项目——清账核销。然后执行“收货/收发票”科目余额重组调整的操作把“收货/收发票”中间过渡待清账科目借方余额调整到资产负债表

“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项目中,反映收到发票尚未收货的金额,其自动产生的会计凭证为:

借: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

贷:“收货/收发票调整”科目

一般情况下,ERP系统不是直接调整“收货/收发票”科目的,而是记入另外一个性质相似的调整科目,即:“收货/收发票调整”科目。这是因为做这样的调整主要是为了调整资产负债表项目而为,因此系统在期末做这样的调整的时候还同时自动产生了下一个期间期初的冲销凭证:

借:“收货/收发票调整”科目

贷: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

如果“收货/收发票”中间过渡待清账存在贷方科目余额则重组调整到相应的“应付暂估”科目中,反映已收货尚未收到发票的金额,其自动产生的会计凭证为:

借:“收货/收发票调整”科目

贷:应付暂估

同时也自动产生下一个期间期初的冲销凭证:

借:应付暂估

贷:“收货/收发票调整”科目

因此,实际上对于“收货/收发票”中间待清账科目和“收货/收发票调整”科目是不包含在资产负债表项目中的,而正常结账完成后,这两个科目的汇总余额应该为零。这样处理也便于下个期间正常的收货和收发票的校对,不至于影响到收货和收发票逐笔清账核销。

而对于“采购价差”科目,在ERP系统中一般是作为存货的备加/备抵科目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的。

一般在ERP系统中,无论在标准成本法下或是实际成本法的移动平均法下,存货科目的记账都是由系统自动产生的,而且都和一定的存货数量对应的。因此,存货科目在系统中是不能手工记账,必须从物料管理部门的业务操作自动产生相应的会计凭证;而“采购价差”科目虽然有一部分也是由系统自动记账的,但该科目也同时也允许财务手工单独处理,并且该科目的余额是没有相应的存货数量来对应的。

三、ERP环境下存货的异动

根据上文所述,无论在标准成本法下或是实际成本法的移动平均法下,“采购价差”科目在存货采购成本核算过程中都扮演了中间“协调者”的角色,是存货控制的关键点,需要特别关注。

1.标准成本法下存货标准价的非正常频繁变动

正常情况下,一旦确定相应的存货标准价后,除非标准价和实际价存在较大差异,不应随意调整标准价。如果发现在ERP系统中存在存货标准价的非正常频繁变动,则需要特别关注。这种情况对于审计师对存货的审计也需要提高警惕,因为系统一般会提供改变标准价的功能,并自动产生相应的会计凭证:

借或贷:存货

贷或借:采购价差

而采购价差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在当期已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之间进行分配,属于已消耗材料应分配的差异,应从该科目中转到相关科目;另一种是直接转入当期损益,从而影响财务状况和损益。

2.实际成本法的移动平均法下采购价差科目存在较大科目余额

从上述介绍可知,与标准成本法不同,实际成本法的移动平均法下的采购价差科目通常其科目余额应该为零,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才可能出现科目余额且相对来讲余额应该不大。采购价差的处理也同于标准成本法,为了简便,当科目余额不大时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存在相反的情况则表明存货控制存在较大的风险。

3.实际成本法的移动平均法下负库存情况及其发生频率

一般来讲,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或是不应该存在负库存情况的。如果在实际成本法的移动平均法下出现负库存且发生频率较多,则需要进一步查明出现负库存的原因,加强存货控制。

4.移动平均法下存货和采购价差科目间的非正常转账

由于“存货”科目的余额是直接和一定的存货数量相关的,而“采购价差”科目余额是不和存货数量直接相关的,它只是存货的备加/抵项目。正常情况下的“采购价差”是通过分配转到消耗材料应分配的差异或直接转入损益的,而不能直接和存货转账,如果在存货和采购价差科目间进行转账,势必改变存货的移动平均价格。但有些系统也提供了存货和“采购价差”间的特殊转账操作,即:

借或贷:存货

贷或借:采购价差

但这种操作只是在那些由于误操作,如将每公斤的价格输入为每吨价格造成“采购价差”科目余额很大而无法更改错误或难于更改错误时才使用的特殊更正。因此,在移动平均法下一般不应出现存货和采购价差科目间的转账的。

参考文献:

[1]俞春玲.对存货审计的一些思考[J].西部财会,2011(03).

[2]李婉娥.存货的核算和管理[J].中国外资,2011(08).

[3]周平根.存货核算方法对会计利润的影响及其审计发现[J].商业经济,2011(22).

[4]张胜.成本核算前的几个关键问题[J].财会月刊,2012(01).

[5]万寿义,王.关于制定统一成本核算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J].财务与会计,2012(01).

篇(6)

一、永发热电厂存货管理的现状

存货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在发挥存货功能的同时,尽可能的节约资金、降低存货成本。永发热电厂存货主要包括:辅助材料、助燃油、燃料煤三大类,存货的管理环节主要包括仓库管理环节、采购管理环节和领用环节。

(一)在仓库管理上,目前对存货管理比较落后,还处在比较原始状态,主要表现在存货资料不完整,存货管理信息化程度低,主要通过手工来完成。虽然准备采用会计核算软件核算,来加强存货管理。但它毕竟仅能够满足核算的要求,因此永发热电厂存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存货管理只注重存货的收、发、存的管理和实物保全,即存货实物形态管理,而忽视了存货价值形态管理,导致占用大量资金,不能及时变现。为此,必须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最佳经济批量和最佳进货时间,以加强存货管理。

(二)在采购环节,我认为永发热电厂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存在较大的不足和缺陷。主要表现在缺乏健全的采购管理体系,使采购工作缺乏规范化、制度化和透明化,采购过程信息闭塞,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供应商的选择上,没有采用竞价方式进行,这样就不能够保证我们的采购成本的最低化,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存货成本。

(三)在领用环节,对存货的节约缺乏约束力,基层部门特别是一线的操作工人认为材料节约不关自己的事,对节省材料不感兴趣,把可用可不用的材料浪费掉,甚至把用不完的材料直接丢弃。缺少对存货成本控制,企业的管理和控制不到位,影响企业的利润。

二、永发热电厂存货成本控制技术

(一)存货采购成本的控制。1、建立健全企业采购体系,加强采购管理。要使采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必须建立健全采购管理制度,建立决策透明机制,采购实行招标采购;以公正、公开的原则,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快信息传递,对供应商提供的所需的每一种物料,从质量、价格、技术和服务等方面来综合评价,从而来选择好供应商,提供物美价廉的物料,实现存货成本的降低;当然也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签订适时采购协议,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供货,减少物料库存,减少资金占用。2、存货采购审批控制。要根据生产经营的计划编制材料采购计划,列出具体目录,保证存货采购按计划程序执行,采购计划要经主管计划的负责人审核后报主管领导审批。3、存货验收和入库控制。要与采购合同对照,保证数量、品种、质量与合同相符,做到准确、安全入库。4、存货核算控制。采购部门要加强对存货的购进、库存和领用日常核算,及时登记材料卡片,要加强采购部门登明细账的监管,定期财务部门要核对收发料单;财务部门根据入库单、验收单、付款通知单等原始凭证,登记存货账簿,月末与采购部门进行核对,保证存货采购业务资料准确、真实。

(二)库存管理成本的控制。1、加强存货管理人员的培训。存货的管理是由存货管理人员执行的,其管理效果主要取决于管理人员的素质,所以,加强存货管理必须从加强存货管理人员的培训入手,具体包括对采购人员、保管员、计划员及部门负责人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存货管理人员意识到存货成本和资金的大量占用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影响到工资水平。2、利用ERP系统,加强存货信息化管理。ERP的实施增加了数据的准确性,真正的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物相符。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更加准确无误,方便了管理者了解经营信息,有利于计划人员随时查阅材料的库存情况,从而编制准确、合理的采购计划。同时各车间能随时查看本部门材料领用情况,为各个部门材料考核提供了方便。

篇(7)

关键词 施工企业 存货管理 经济效益

建筑工程施工往往涉及大量的原材料采购和使用,周转材料的准备,以及根据施工进度所实现的结算款项。这些流动资产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并且关系着企业的正常运营。加强对存货的财务管理必须引起企业的重视,使科学的方法得以应用。

一、施工企业存货的基本概念

施工企业的存货,是指施工企业除固定资产外,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以备勘察、施工需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耗用的材料或物品。包括主要材料、周转材料、机械配件、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和未完工程施工等。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存货在工程施工的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加强存货成本管理是工程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工程质量、盈利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体现。

二、加强施工企业存货管理的措施

(一)转变观念,增强成本管理意识,实施全员成本管理

首先,要增强全员管理观念,充分调动每个部门、每位职工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少数人管理成本为全员参与成本管理。为提高企业领导及职工的管理意识,降低存货成本,要反复强调降低成本的重要性,使降低企业成本的工作真正得以落实。层层分解目标,明确工作职责,实现目标清晰、细化,部门、个人目标一目了然,既权责明确,又便于考核。其次,要注重存货成本相关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和交流成本管理经验。一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及时掌握先进的物流技术,掌握工程施工的特点进度,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二要鼓励管理人员经常深入工程一线,实地检查工程存货,与工程进度方案和工程预算进行比对,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好记录、分析与总结,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提高实时处理问题的能力,避免小问题不处理积累成大问题,给工程施工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二)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存货财务管理责任人制度

责任到人可以提高相关人员对存货管理的重视程度,并且责任人制度应当是对关联责任人的共同约束,财务部门必须加强同其他部门的合作。具体来说,财务负责人要对各部分存货进行施工前后财务价值的对比,施工负责人要注意对实物形态存货的妥善保管,工程负责人要及时确保回款。各个负责人之间要密切合作,共同肩负起存货保值的工作。一旦发生存货损失问题,各个相关负责人都会产生一定的关联责任。

(三)加强存货采购环节的管理

施工企业中普遍存在财务与会计合而为一致使存货采购环节之管理不科学,存货采购应由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做出决策。由于施工企业的产品不像工业企业的产品具有相对稳定性,工程产品所需的存货种类及规格变动很大,所以为在满足施工生产需求的同时,尽量减少存货所占资金,减少工程成本,必须针对特定工程项目编制一定期间的存货采购计划,并且据此确定存货的经济采购批量。同时提高存货采购人员素质也是加强存货采购环节管理的重要方法。

(四)加强领用、处置与消耗控制

一是建立领用审批制度。二是处置时应明确范围、标准、审批权限和责任。三是存货取得、验收、保管、领用发出、处置各环节凭证资料需妥善保管。四是加强物资消耗管理。材料消耗定额是指针对一定条件所规定的完成单位工作量合理消耗材料的标准数量。先进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是考虑到先进的施工技术、工艺和管理经验等因素制定的,因而它的执行不仅能降低材料消耗、提高材料利用率,而且能够推动施工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健全材料消耗定额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对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定额完成情况进行奖惩兑现。

(五)充分调动内部职工积极性,挖潜降耗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者应当认识到,实现存货管理现代化,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熟悉现代存货管理规律、具有开拓精神的专业人才,在责权利一致的原则下,调动存货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挖掘潜力,降低存货损耗,将个人利益与存货成本管理绩效挂钩,推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年薪制”,克服“月薪制”造成的人员短期行为,对贡献突出的人员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比如除对财务人员及保管人员建立相应奖励措施外,对于施工领用物资人员,也建立相应的合理化建议奖励制度,以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提高工程物资存货管理效率。同时,加大成本管理的宣传力度,使人们尽快认识并接受现代物流。利用现代物流技术来降低成本。

三、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存货的财务管理是一项细致深入的工作,财务管理的加强不仅是节约成本的需要,更是企业良性运转的保障。相信随着上述举措的应用,建筑施工企业存货的财务管理工作会更具成效。

参考文献:

[1]李春献,孙晓平.企业存货成本管理的策略分析.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01).

[2]孙文美.浅论企业存货过程中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国总会计师.2010(01).

篇(8)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面对新的社会形势和市场经济现状,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所以,我们必须切实认识到电力企业做好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根据需要选择科学的手段来做好成本管理工作,给电力企业更好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愈加认识到了做好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电力企业也是如此。随着科技进步,电力企业的成本管理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就目前而言,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这也给电力企业成本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主要问题体现在下面几点:

(一)没有做好预算管理

电力企业在进行成本预算管理的时候往往存在编制方法比较简单,预算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监督制度不够完善等方面的问题[1]。我国绝大多数的电力企业都是国有企业,甚至其进行成本管理的时候,还是使用以往的方法,不具备科学成本管理方面的理念,没有做好事前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更是不到位。在进行成本预算编制的时候,预算管理组织体系还不够完善和健全,电力行业也没有比较权威、独立的协调监督机构,这也直接导致了电力企业在进行成本预算的时候,随意性较强。甚至有些电力企业认为自己经营的品种比较少,受到市场方面的影响也比较小,所以在预算的时候仅仅根据往年的一些数据来进行简单修改,这也导致了电力企业成本预算本身的适用性很差,没有根据市场的实际变化来进行科学的调整,编制工作流于形式。在进行预算监督的时候,由于编制的预算不够科学,这也直接导致了监督工作开展比较困难,监控起来难度较大,员工对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

(二)存货成本管理不够严格

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时候,存货成本是其重点,现在绝大多数的电力企业并没有全面的理解存货成本,仅仅从市场价格出发来对存货成本进行控制,认为现在我国物价的增长速度比较快,可以从市场价格角度出发来对存货的成本进行控制,所以存货比较多,存货的存在也影响了企业的资金流动,导致电力企业资金周转起来比较困难。与此同时,挤压量比较大也会导致企业存货损失幅度以及存货储存的成本比较高,若是市场价格下降的时候,企业受到的损失也会更加严重[2]。现在,电力企业还没有全面的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在进行存货控制的时候比较的松散,存货的领、耗相关手续不健全,进行存货管理的时候,存在“跑、冒、漏、滴”的情况,这也导致了存货无法将其产品价值体现出来,出现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三)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监督没有到位

电力企业在前期发展的时候,依靠的往往是较高的投入,但是在进行企业成本支出管理的时候,标准却不够统一,管理没有到位,无法实现企业资源更加有效合理的配置。电力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开展不仅仅需要提高企业资本核算的有效性,还需要对企业做好监督工作,切实提高企业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率。现在,我国很多电力企业都存在资金使用随意的情况,企业相关的监督没有落实,这也导致了电力企业浪费了大量不该浪费的资金,从而给企业核心影响力提高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最终也会给电力企业发展进步造成严重阻碍。

(四)电力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比较低下

在电力企业中,很多成本核算人员本身的专业知识没有到位,进行管理的时候,^念也比较的落后,思想薄弱,以往的企业成本管理理念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这也给电力企业成本管理核算本身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导致电力企业本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的下降,从而给企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二、电力企业做好企业成本管理的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电力市场开放的程度也在不断的加大,竞价上网的出现也改变了以往国有企业垄断电力行业的情况,电力企业的运营也愈加的透明,进行成本管理也愈加重要,怎样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是很多电力企业都面对的重要问题[3]。

(一)做好全面预算管理,提高员工本身的成本控制意识

对于现代企业管理而言,成本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进行成本管理的关键是进行精细化的管理。第一,电力企业需要进行成本控制系统的健全,进行专门预算管理机构的建立,从而确保管理的效应能够实现最大化。第二,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需要不断的提高预算编制机构本身的权威性和独立性,确保其进行预算制定的时候,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从而获得更加真实的资料。第三,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电力企业发展是各不相同的,这便要求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来编制预算,不断的提高预算本身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帮助企业不断的降低成本。最后,还应该完善考核,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将各个部门的监督作用发挥出来,做好考核工作[4]。落实全面预算,将成本指标和员工的绩效结合在一起,将员工本身的成本管理积极性发挥出来。

(二)做好存货管理工作

电力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时候,存货成本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有必要进行ABC分析法以及经济批量法等存货管理办法的推行,合理的分类存货,这样才能够明确管理的重点,做好重点管理工作,提高管理的实际效率,管理人员将自己的精力放在给企业成本造成影响的最主要因素上[5]。在进行存货采购的时候,需要科学的进行采购,不能够因为市场价格在短时间的一些波动而进行盲目的采购,将经济生产批量以及经济订货量运用进去,科学的对存货成本进行计算,努力的降低存货所需要的总成本。进行科学存货资金占用量的确定,保证资金的周转,提高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率。

(三)重视企业成本管理监督体系的完善

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的时候,必须全面的考虑到企业会计工作。比如,在企业财务会计部门中,应该进行专门监督人员的设置,要求监督人员专门对企业成本的使用情况以及资金流动的去向进行监督,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企业还应该进行成本管理监督体系的建立,从而确保企业发展的能够稳定。

(四)电力企业必须重视成本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电力企业从事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不但需要重视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还需要重视自身修养的提高,对自己的使命和职责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企业必须重视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人员培训工作的落实[6]。不但需要做好工作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提高,还需要帮助成本管理人员转变其自身的观念,真正的做到与时俱进,发挥企业成本管理的作用。此外,电力企业在招聘企业成本管理人员的时候,需要选择那些素质比较高和管理理念出色的专业人员。并且电力企业还应该有意识的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留住素质比较高的企业成本管理人员,电力企业的企业成本管理能力才能够真正的提高,从而给企业更好的进步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愈加的激烈,电力企业想要更好的进步和发展,便必须重视自身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科学的进行成本管理。在进行成本管理的时候,电力企业需要进行管理制度的完善,选择合适的成本管理手段,不断的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切实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只有成本管理做好,电力企业的利益才可能实现最大化,电力企I在赢得市场竞争的同时,也能够将自身的社会价值更好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郝磊.新经济形势下对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J].新经济,2016(05):96.

[2]刘彦博.新经济形势下对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5(12):25-26.

[3]周晓玲.新经济形势下对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5(07):55-56.

篇(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市场的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加强电力企业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电力企业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具有内部凝聚力强、资金充足的优势,但在发电成本精细化管理和控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着力研究和解决电力企业成本控制中的精细化管理问题,是降低企业支出,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一、目前电力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本管理缺乏系统而规范的过程控制

目前,电力企业在成本精细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在:部分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缺乏必要的认识,成本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一些企业虽然设立了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监督机构,但是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许多电力企业认为,编制出科学的预算就是成本预算管理的重点,但是,在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实时监控上却存在忽视现象,疏于对成本资金的过程管理。

2、成本管理机制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外部环境都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新形势无疑为电力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目前,一些电力企业的内部运行机制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存在着成本指标刚性过强、缺乏适当的灵活性,成本分析和评价体系相对落后的问题。不少企业对成本的分析依然是侧重于指标对比,而缺乏有效的监控,因而不能从根源上做好对成本项目的控制和管理。在监督检查机制方面,目前的考核检查大多只侧重于指标完成情况,而对于成本支出的任务完成情况,完成质量如何等重要的核心问题,却存在着控制不力的现象。

3、缺乏科学的存货成本管理方法

在电力企业存货成本的管理方面,大多发电企业由于缺乏科学的存货成本管理方法,往往单纯为了减少获得成本而大批量采购存货,在存货质量和企业综合成本方面有所忽视,缺乏必要的考虑,造成大量存货积压,占用了大量资金。因而,无法准确协调存货获得成本、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之间的关系,使存货成本管理难以适应现代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要求。

二、解决发电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1、完善成本预算管理体系

不同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发电企业要结合市场形势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算编制方法。比如,在预算方法上,可以合理选择固定预算、弹性预算、零基预算和滚动预算等方法,千方百计挖掘,编制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科学合理的预算。从而对企业成本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全面控制,同时,相关人员要把成本细化后的筹资成本、生产经营和工程建设成本,以及企业福利费开支、财务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等支出纳人企业成本控制范围,将预算管理的目标逐层逐部门进行任务分解,逐部门、逐岗位、逐员工进行全员、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从而保证成本管理精细化目标的实现。另外,电力企业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设立独立、完善的内部审计部门,以全面加强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

2、健全成本控制管理制度

企业成本管理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成本控制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和执行好坏。降低成本,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的重要目标。在发电企业的成本管理中,要注重成本控制与其他管理手段的密切结合,注重对企业成本支出项目的细化分析,加强管理制度的完善,同时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制度的执行到位,从而努力增加企业的效益获得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比如,在企业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和其他准备工作中,要制定各种消耗定额、材料单价、内部转移价格以及费用预算的限额,通过健全一整套完整的原始记录和考核报告,采用标准成本制度,通过责、权、利相结合的奖惩制度,保证全面计划管理目标的实施到位。

3、不断降低企业存贷成本

电力企业应加强材料的集中统一管理,与时俱进地采用集合竞价等方式,进一步降低成本,企业要注重与大中型供货商建立必要的联系,同时考虑可能面临的市场波动风险。在企业内部,要建立健全材料采购的内控机制,切实做好对材料的预算、申购、合同的签订和验收等工作的监督管理,以实现材料采购全过程的全方位控制。以火力发电企业为例,企业的存货主要为原材料,成本费用主要包括燃料成本、设备折旧和日常财务费用。因此,火力发电企业在存贷成本控制上,必须加强原材料电煤管理,有效控制燃料成本。要密切关注煤炭市场变化,不断优化煤炭采购结构,以降低标煤单价,提高发电效率为重点,做好存贷成本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要充分发挥发电企业各部门和职工降低存贷成本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分级控制和归口控制的责任制度,将存贷成本计划所规定的各项经济指标,根据性质与内容,层层分解落实,保证目标的实现。

三、结语

成本控制是增加企业利润的根本途径,有效的成本控制可以增加企业对压力的承受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发电企业的成本精细化管理逐步成为成本核算的重要模式,随着电力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发电企业只有不断加强成本控制中的精细化管理,才能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从而不断提高竞争实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10)

近几年来,国企改革、国有资产股份化,把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推向市场。这些企业如何在市场的冲击中立稳脚跟,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在开拓外部市场的同时,应更加强内部的成本管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助于加强成本管理、降本增效的成本管理方式。

成本决策根据成本的可控范围分为生产成本决策和费用成本决策。该决策是以核算对象为目标,层层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将成本严格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生产成本决策包括生产制造成品决策和存货成本决策。费用成本决策分为管理费用成本决策、财务费用成本决策、销售费用成本决策。而成本决策又涵盖了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两类决策,不可控成本决策仅指在国际的法律和税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所能选择的对企业相对优惠的政策,它所产生的控制影响是相对局限、不能为企业所左右的,可控成本则是企业所能控制的、主宰的成本。不同企业实施成本决策的方法,其基本决策程序是相同的,但有些企业如商品流通企业则没有制造成本决策。实行成本决策管理,首先要明确决策的对象,以对象为中心辐射到各个相关生产经营环节,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职权和经济利益,以成本的可控程度和可控范围划分责任中心,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责任人的积极性。

因成本决策包含两层概念,一是成本控制,二是成本降低,成本控制是管理问题,成本降低是技术问题,故目标成本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结果。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发展情况来控制目标成本,以便决策在执行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目标成本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根据本类企业客观实际和过去时间充分研究后制定出来的,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并具有纵向横向的可比性。

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制造成本决策和存货成本决策。按可算对象对成本决策进行明细划分,可算对象不同,其具体的实施措施不同。生产直走成本决策可算对象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构成产品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根据上述四项目标成本,将其分解到责任人,明确其责、权、利。以农药生产企业为例,生产一种农药,需要很多生产流程,牵扯到许多化学反应,设计到温度、浓度、催化剂量的多少等化学问题,如果工人一旦发生疏忽,温度、投的料的多少等一旦掌握不好,就会导致坏料的发生,使该批料作废,使该批产品单位成本上升。有时温度掌握不到位,直接影响收率,也会导致成本上升。如果以收率为考核小指标,比目标成本上升一个点奖励多少奖金,下降一个点罚多少奖金。或在同等时间内以生产合格产品的批数作为考核指标。这样便可在企业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合理、有效、充分地利用现有生产工艺,生产出最低成本的产成品。同样对制造费用等其他成本的考核,如提高煤气比(一顿没生产出多少吨汽)降低蒸汽的成本,如对电机的保养降低其自身的耗电量,降低动力成本。上述所论的是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成本决策,是一种相对微观的控制,事实上对产品成本的控制,还有一种宏观上的成本决策:对产品品质进行优胜劣汰,选择有市场潜力或毛利空间比较高的产品;产品数量在固定成本确定及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选择最佳生产批量;生产工艺方面,是改进工艺还是采取现有工艺,采用投资决策来核算成本降低的幅度及毛利情况。有时在存货跌价的情况下,还应该考虑出售多少原材料、生产成品销售、半成品销售哪种跌价最少?针对这些问题,在生产制造成本决策中,应全面考虑,从中选择最低的资本,获得最大的利润空间。

存货成本决策核算的对象是存货,包括原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半成品、产成品、包装物等。其在企业资产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因保证生产和销售的需要和受价格波动的影响,必须留有存货。其目的是在存货成本与存货效益直接作出权衡,达到两者的最佳组合。其设计订货成本、购置成品、存储成本、缺货成本。因该成本组合内部存在此增彼长的关系,故现行财务管理引入了经济订货量的模型。但这个模型受市场风云的影响会有所变化,所以对企业自身来说,具体操作相当具有灵活性。当经济订货量模型的假设条件成立时可采用上述模式。如假设条件不成立时,订货成本、购置成本应合并考虑,纳入比价采购策略,保证货比多家,质优价廉。储存成本涉及资金应付的利息、仓库费用、保险费用、存货的破损及变质等,预测储存成本与缺货成本的高低,作出决策。企业在该项工作中,如果在现金充足、物价下跌时可采用零库存。

费用成本决策分为管理费用成本决策、财务费用成本决策、销售费用成本决策。其程序及制定目标成本同生产成本决策,其实施措施不同:管理费用成本决策可算对象是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因其内容较多,根据其支出的弹性程度分为可控费用与不可用费用。如无形资产摊销、工会经费、劳动及待业保险、职工教育经费、存货跌价等不可控费用,招待费、办公费低值易耗品、工资等可控费用。其决策中心为可控费用。其主要控制是落实到责任人,结合本企业的利润目标,制定详细的费用计划,每月计划与实际对比,并与责任人的工资、奖金挂钩,确保利润目标实现。

上一篇: 酒店营销部周工作计划 下一篇: 统计职称论文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