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故事汇总十篇

时间:2022-06-27 08:11:3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人生哲学故事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人生哲学故事

篇(1)

给你一个人生哲学故事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的多。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的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就象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插一把刀子在一个人的身体里,再,伤口就难以愈合了。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你的朋友是你宝贵的财产,他们让你开怀,让你更勇敢。他们总是随时倾听你的忧伤。你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支持你,向你敞开心扉。"告诉你的朋友你多么爱他们,告诉所有你认为是朋友的人,你的行动可以从邮寄这个小小的故事开始。有一天,当这封信回到你的信箱里时。你会发现你有一个很大的朋友圈.

篇(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180-01

成语故事闪烁着哲学思想的光芒,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借用成语故事讲清哲学道理,可以增强哲学教学的通俗性、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 运用成语故事教育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看待人际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讲联系的普遍性时,给学生讲唇亡齿寒的故事。春秋时晋国邻近有虢、虞两小国。晋国想举兵攻打虢国,晋国大军就必须经过虞国。晋献公用美玉和名马作为礼物,送给虞国国君虞公,请求借道让晋军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谏劝虞公不要答应,宫之奇劝谏虞公说:“虢国是虞国依靠呀!虢国和虞国两国好像嘴唇和牙齿一样,嘴唇没有了,牙齿岂能自保?一旦晋国灭掉虢国,虞国定会跟着被灭亡。这‘唇亡齿寒’的道理,您怎么就不明白?请您千万不要借道让晋军征伐虢国。”虞公不听谏劝。晋献公轻而易举地灭掉了虢国。然后又灭掉了虞国。故事中的虞公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割裂了虞国与虢国的关系。

还可以引用“喜鹊叫喜,乌鸦叫丧”“竭泽而渔,杀鸡取卵”讲清联系的客观性。在讲联系的多样性时,用“一叶障目”“断章取义”“舍卒保车”说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成语“竭泽而渔”指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守株待兔”指偶然与必然的关系等。

教育中职学生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学会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 运用成语故事教育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处理好人生中的顺境与逆境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由无数事物构成的生生不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发展是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运动,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办事情要着眼于发展,与时俱进。

“士别三日”出自于《三国志》,吕蒙原是一介武夫,孙权劝他读书,他一读起来就“立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鲁肃称之士别三日。现以“士别三日”形容大有长进、焕然一新,即应刮目相待。这个典故说明了发展是普遍性的。能说明发展是普遍性的,还有成语“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等。

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同样,人生的发展也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顺境与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所以,中职生在顺境中要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逆境中要不懈努力,不做命运的奴隶,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

三 运用成语故事教育学生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处理矛盾,促进自身发展

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或事物之间既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哲学上把事物包含的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对立与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篇(3)

一花一世界,一色一春秋

初到浙江传媒学院时,触目之处皆是黑白。桐乡校区竟与本校区有如此之大的区别,少了喧嚣,多了寂静;少了灵动,多了沉稳;少了斑斓,多了黑白。校区建筑全是乌瓦白墙的风格,不过如果你去旁边的景区乌镇溜达一圈就会明白学校的用意。经典的徽派建筑在夏日的蒸烤下硬是散发出吴越人骨子里的文艺香气,慢慢渗入到每一个在校园里游走的学子的肌肤里。

春天的清晨,我像往常一样苏醒,却发现浙传也不乏撞色主义。校园的景物依然是古典笔触,染料一换就变成了一幅青绿山水画。大道上的粉色桃花扑面而来,旁边思镜湖碧波荡漾,真像女子对镜梳妆,酡红的脸颊映在铜镜里,眼眸略带倦意。这不禁让我想起电视剧《甄执》主题曲里的一句歌词:“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没想到几个月后,还真让我见到了此剧的缔造者――流潋紫。

流潋紫靠满腔的热情和坚持不懈一举成名,她的讲座让我受益颇丰。不只是流潋紫,许多作家都是桐乡校区凤鸣大讲堂的常客,如《风声》作者麦家、法国作家菲利普・迪昂等。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不同作者的头脑风暴中,我们被斑斓的文学洗礼,而我就这样坐在座椅间小小的天地里,纵览无数作家的创作传奇。在这里,就连文学也不断上演着撞色主义。

以时光为笔,以经历为颜料

浙传似乎很文艺,但实际上它要比许多学校都更具有现代元素。自从加入社团后,我需要经常盯着电脑屏幕,看着上面不断波动着的绿色线条,没错,那是一张频谱图。而声音各具特色的主播们就在我隔壁的房间播报新闻。作为电台的一名技术导播,枯燥且不易出风头的技术活也许会让人感到疲倦,但我喜欢在杂乱的绿色线条里找出不和谐的音律,然后修复它,使得主播的声音更加完美流畅。

我曾在星期天的晚上淋着暴雨去音乐学院学习技术,曾因为自己粗心导致播出问题而懊悔不已,也曾因为录节目晚归,在图书馆快要关闭的时候穿过漆黑的大厅仓皇逃走……有时候,坚持和责任是一种沉静的蓝,当你拥有了,它就会变成支撑你梦想的天空。

现代彩越发使人眼花缭乱,倒不如复古的黑白色有韵味。十界是学校里十分出彩的电影社团,主打微电影,每年十界影展我都会去观摩,其中不乏恶搞、喜剧等类型的电影。但我偏爱的还是其中那部色调灰白、充满意识流的微电影,患有强迫症的主人公无力挣脱心理阴影,最后陷入无尽的痛苦轮回。直到影片结束我走出展厅,那震撼感还一直在我心口隆隆作响,制作者们的创意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今年夏天,学校无限制播社参与了《中国新歌声》的录制,来自电子信息学院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的学长学姐们配合老师调试设备,协同老师布置机位,整理光缆,一丝不苟地调试镜头,在转播台前紧张地忙碌着。在《中国新歌声》的幕后,他们跟着老师一起奋战,一个又一个画面充满了传媒人的严谨与认真。话说,无限制播社自成立以来,在浙传电子信息学院和浙江广电集团电视制作中心转播部的联合指导下,社员参与了《奔跑吧,兄弟》《中华好故事》《跨年演唱会》《中国梦想秀》《中国新歌声》等浙江卫视“中国蓝”一系列王牌节目的录制任务。浙江广电集团电视制作中心转播部说:“我们要提升传媒在校学生的技术水平。”浙传学子说:“我们要成为广电技术行业的新鲜血液。”

在浙传的日子让我惊异于人生原来可以如此绚烂,离梦想近了,失落远了,视野高了,抱怨也少了。忙碌充实的生活让我觉得那些被灰白试卷覆盖的“铁窗时光”仿佛就像一场梦,只留下同窗友谊的馨香记忆,酸甜苦辣咸,青黄赤白黑,我在浙传找到了新的色彩和不一样的人生。

在这里,我以时光为笔,以经历为颜料,泼洒出一幅关于未来的人生美景。

来浙传,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浙江传媒学院最好的专业是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的播音主持和国际文化传播学院双语播音,这里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和机会。首先,学校的师资很好,硬件设备完善。学校最高的建筑――传媒大厦被浙传学子亲切地称为“变形金刚”,其巨型演播厅是很多人梦想的舞台,浙江的很多电视节目,如《我爱记歌词》就是在这里录制的。

浙江传媒学院建校30余年来,为中央和地方的电视台、电台及社会影视制作单位输送了大批的专业人才。以传媒类与艺术类专业为主干,该校拥有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交互媒体技术4个省级重点学科,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2个国家特色专业。

篇(4)

《当代汉语词典》中就“舍得”一词,解释为“愿意割舍,不吝惜”。《马克思哲学大辞典》中明确表述人生哲学是以人生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其内容包括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人生的理想和道路等。

古今中外,有不少哲学家、伦理学家、教育学家以思考人生哲学为其探讨的问题,诸如西方的孟德斯鸠、叔本华、康德,东方的孔孟之道的儒家学派、老子的道家学派、墨家的兼爱非攻、韩非子的法家及其周易之说无不涉及人生普遍规律的探寻,人生意义的求取,人生价值的甄选,由此萌生出不同的学术派别,如幸福主义人生哲学、理想主义人生哲学、功利主义人生哲学及其实用主义人生哲学等。其中,“舍得”的人生哲学实质上不是纯粹的哲学,而是沿用哲学的思考方式研究人生的问题,哲学中的绝对与相对、偶然与必然、因果关系等均可解释人生的“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有得,敢舍敢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以舍为得。这看似饶口令的词句包含着“舍得”人生哲学的大智慧。舍和得,互为因果,其间关系既有绝对定数,又有相对运动变化,既有偶然中的必然,又不乏必然中的偶然。

关于“舍得”的人生哲学本文由收集整理观较为经典的论述,时至今日仍闪现理性的思想光辉。儒家学派第二代传人孟子在恩师孔子的“杀身成仁”思想基础上,提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为确保“舍得”之间的人生实践,倡导“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而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其中,“不敢为天下先”即“夫唯不争,故无尤。”反之亦然,“名与身孰亲?身与货熟多?得与亡熟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提倡“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耗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这既是老子倡扬的基本人生态度,也堪称对“舍得”人生哲学的经典注解。而墨子则己施爱与己被爱来阐释“舍得”的人生哲学,“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夭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面对物欲的满足与精神的给养,法家的韩非子则提出“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病形;曼理皓齿,说(悦)情而损精。故去甚去泰,身乃无害。”来警示后人对“舍得”的抉择。

二、“舍得”的正误甄选

“舍得”是否存在正误呢?当代年轻人提到“舍得”大多注重到“舍”与“得”之间的关系,而往往疏忽“舍得”自身也存在证伪。时下一些媒体节目为博取收视率,屡屡有年轻的红男绿女们发表骇人的“舍得”宣言:“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我闻到了钱的味道。醉后方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穷过才知钱的重要性。”“除非你多金,否则别理我”。语出惊人,引发当代年轻人关于“舍得”的正误甄选。世间事物分为阴阳两面,有其正面必有其反面,“舍得”的甄选亦有正误两分,而非单向度地以舍求得,最是关键的是为了得到而舍弃,是否知道舍弃后的得到是什么,最怕是不知道自己舍弃的是什么且不明白得到的是什么。

“舍得”的人生哲学并非一味地舍与得,有些底线永远是不能逾越的,诸如道德底线、法律底线等,一旦逾越,此“舍得”就非彼“舍得”,实则伪舍得,正误之间的选择需要真正意义上的舍得。学术造假事件屡见不鲜,尤以井冈山大学教师短短两年,疯狂炮制70篇sci论文,被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予以揭发,现出冰山一脚,震惊学界。逾越学术道德底线之时,舍弃是人之为人的起码尊严,暂时得到的是虚弱不堪的名和利。这样的“舍得”很难苟同是正确的“舍得”,功利主义的阴霾欲盖弥彰地离合着真正的“舍得”。无独有偶,时下在当代年轻人中出现了零工资就业现象,这是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紧迫信息,也是千军万马就业大军中个体的无奈舍弃,可另一方面却凸显出对劳动力价值的漠视和对劳动法的背离。中国青年报曾评论零工资就业现象是对劳动力社会价值的践踏,暴露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不守道德、不守法则。如此舍弃道德、舍弃法则的舍真正能得到工作吗?这一点需要我们当代年轻人好好思虑。“舍得”是什么?它是承担、是忍耐、是痛苦、是喜悦,是人生的智慧,更是我们对生活的现实哲学选择。人生如棋局,落子无悔,人生之难莫过于对舍与得的选择,而影响我们选择的最大障碍莫过于名利与世俗。名利影响我们的判断力,世俗言论扰乱我们的价值观。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无可厚非地会有太多的欲望。当我们用理智与道德去控制欲望,驾驭欲望的时候,欲望就会成为我们前进的一种动力。但当欲望脱缰而出无法掌控的时候,欲望又常常使我们对人生的舍与得难以把握。不是不及,便是过之。于是便有了太多太多的人生悲剧。有人越是想要获得,却越是获得不了;有人终于获得了,却大受其害。有人发觉自己得到了很多很多的时候,懵然回首却发现自己失去的太多。

三、“舍得”的心语

转贴于

篇(5)

在我们人类成长的历史中,爱不断地给定义,被赋予新的概念,但是它的存在却永远是我们无法掌握的。爱是一种能量,关于它的解读有很多,但是解读仅仅是了解它的方式之一,体验爱,获得爱的能量,能够在心里去体会它,表达你的爱,这才是最难的。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学会唱一首新的情歌,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如何去爱。爱的复杂与简单,就是这样的微妙,需要我们仔细地去体会。

篇(6)

(一)“混沌之死”简述

《庄子?应帝王》篇有一则“混沌之死”的寓言:

南海之帝为??,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牒鍪毕嘤胗鲇诨煦缰?地,混沌待之甚善。?牒瞿北?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1]

这则寓言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主要叙述了中央之帝混沌因为善意对待?牒觯?引起了?牒龅谋ǘ髦?心。于是?牒鐾ü?帮助混沌开通七窍来表达自己的心意,结果混沌被每日开一窍,七日后七窍通而混沌死。现在看来,这就是一个好心办坏事的故事。对应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可以很明显地找到和?牒隼嗨频娜耍?他们想要用自己的好意来帮助别人,得到的结果却往往是不尽人意的。

然而庄子不仅仅是想告诉我们好心会办坏事,而是想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对待其他事物,不要强求一律。这自然要延伸到庄子的“无为”思想,庄子通过?牒龅摹拔?者败之”的事例,揭示出了有时候我们的“无为”、“无用”,才是真正的有所作为、有所用处。简单来说,庄子就是要告诉我们“无用乃大用”的道理。

(二)“混沌之死”解析

“混沌之死”是《应帝王》篇的结尾,也是《庄子》整个内篇的结尾。庄子将这个故事放在最后,已经让这篇寓言处于不简单的地位。下面笔者将进一步深入探讨庄子寄寓在这篇寓言中的深意。

1.“凿”字的深层寓意

庄子的写作特色趋于夸张、奇特,但“混沌之死”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语言也比较通俗易懂。在这则寓言中,?牒龆杂诨煦绲母脑焓峭ü?一个字来体现的,那就是“凿”字。在这个仅有几十个字的短小的故事中,“凿”字是比较引人注目的。“我们一方面可以感受到?┖秃龅呐?力,另一方面也能感受到混沌经历的痛苦。”[2]很显然,“凿”是在善的名义下进行的,是在?牒鲎匀衔?对的前提下进行。对此,笔者认为,庄子在这个“凿”字中就很明显地对这种行为进行了批判。在这个故事里,?┖秃鲇米约旱谋曜祭纯创?混沌,来定义混沌,甚至用“粗暴”的方式对混沌进行改造。庄子虽然没有直接说明自己的态度,但是已经在语言的运用中表态。庄子对于“凿”字的运用,用一个字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简单有力。同样的,庄子没有在这则寓言中强调自己的“无为”思想,但是他已经变相地说出了自己的观点。?牒鲇兴?为却成为了“失败者”,于是乎,我们都应该明白了,“无为”才是胜利之道。所以,在这个“凿”字中,庄子是暗藏了自己的想法的,这让“凿”字充满了深意,也让“混沌之死”充满寓意。

2.“混沌”形象及艺术手法的表达

首先,我们来说说混沌的原型。“庄子笔下的混沌和《山海经》里的浑敦相似,主要表现在两点:一则为帝,再则是形象的无面目。”[3]混沌的原型普遍认为是黄帝。但是我们读“混沌之死”也会发现混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黄帝,不是我们所熟悉的皇帝,这也就是说“文中的原型即是黄帝和帝江。但庄子抛弃了原始神话中原始人类对至高无上的帝神的崇拜意识。在原型基础上营构了一个无需视听,无需饮食、呼吸,无为则生,有为则死,蒙昧质朴的自在体--混沌。使得上古神话中的皇帝,帝江形象的原本形态和内蕴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个古老神话传说被改造成了宣传顺应自然,率任天性的无为主张的具有全新意义的寓言故事。这就是一种变形。”[4]庄子利用变形的神话人物来构建故事的主人公,使混沌形象显得模糊,显得没有明确的定位。而混沌的模糊使混沌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的原始、自然。混沌七窍还没有通,说明混沌还没有进入到一个更高层次的”文明“状态,还不知道怎样摆脱自然的天性。

将上古神话人物进行再创造和重构是庄子在寓言中阐释自己的思想时擅长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在这些人物的再创造的过程中,庄子托他人之言来述说自己的哲学,这样就使得自己的思想更加的可信,更加的有说服力。庄子首先提出“寓言”这个概念,并且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运用寓言故事。对于庄子来说,“寓言”就是寓言于人,首先将人物进行变形,然后注入自己的思想,成为自己预想的人物形象,从而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现在看来,“庄子所谓寓言,当作‘寓于言’解之,是其阐释哲学观念的特殊的表达方式。”[5]“混沌之死”就是庄子寓言的一个典型代表,混沌重塑变形,七窍不通,在?┖秃稣庑形?者的破坏下死亡,间接地表达了庄子对有为者的批判,从而宣扬了庄子对无为的赞赏。

二.从“混沌之死”到庄子的“混沌”哲学

(一)庄子的“混沌”人生哲学

笔者认为庄子通过“混沌之死”提出了自己的“混沌”哲学。这种“混沌”哲学就是庄子在《天下》篇中所倡导的“混沌之术”。混沌只有在没有七窍的状态下才能生存,这就说明混沌还处于一种比较原始的状态中。这种原始状态在庄子的眼中就是一种自然的,无所作为的朴素。说到底,庄子的“混沌”哲学就是一种“安时而处顺”的思想。那要怎样才能“安时而处顺”呢?就是要遵循自然之理,回归淳朴的本身,享受自然本身的可爱。

对于庄子来说,现实人生,其内在的根本含义是无为素朴。这样,人自我的精神、意志、形骸就都可以舍弃社会因素回归于自然,守道不移了。可以说庄子的“安时而处顺”的思想已经达到达观的境界。庄子追求心灵的平静,遵守内心自我的抉择,不为外物所役,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赤子之心。有人说,“得意时是儒家,失意时是道家”,也就是说,失意时适合读《庄子》,因为在庄子天马行空的逍遥世界里是比较安逸的,不像现实世界那样暗藏许多浮躁与不堪。对此,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社会还处于一个心灵的“乱世”,因为现在的人们少有精神寄托,少有诗意的生活,少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庄子,甚至于“模仿”一下庄子的“混沌”哲学,活成最真实的模样。

(二)庄子对“混沌”哲学的践行

对于“混沌”这种怪异的思想,我们可以发现庄子有着非比寻常的喜爱。可以说,庄子一直践行着一种“混沌”的人生哲学。对于人生,庄子好像从来不曾为其感到难过,不曾为其感到遗憾,有时我们会觉得,庄子从来都是活在生活之外的。有人说,庄子很难懂,深奥隽永,给人一种深邃无底洞的感觉。不否认,庄子是一个怪人,让人难以一眼看透底蕴,却也让笔者觉得这正是庄子的魅力所在。庄子对“混沌”哲学的践行,其中有两个故事比较明显地反映庄子对于世俗的摒弃,而坚守着自己内心处顺的选择。

首先,是在《秋水》篇中的庄子。众所周知,庄子与惠施是“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朋友,对于惠施的猜忌,庄子也是毫不留情地对他进行了讽刺。尤其是对于宰相之位,庄子更是对此表示蔑视。其实,庄子也是有机会当宰相的,当楚威王派人携重礼聘庄子为相的时候,庄子以“终身不仕,以快吾志。”严词拒绝。对于庄子来说,为相就是对他的一种束缚,而庄子是不愿将就之人,又如何肯呢?毕竟,庄子认为,人要“适性”才算真正活着。所以庄子自甘清贫,不慕容贵,宁愿在“泥沼”中生存,不愿为名利所累,也不愿失去自己的自由。正是因为庄子向往自由,所以他的心灵也是如此平静,不为外物所打扰,坚持着做自己。对于庄子来说,处顺就是要坚持自己内心无为的抉择,坚持生命本真的原始感。“也正是因为他拥有一颗自由的心,所以能够超越实用的功利主义,自由地创作,并且悠然地自得其乐。”[6]

无独有偶,《至乐》篇中的庄子,同样的也在践行着“混沌”哲学:“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7]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通常对于一个人的逝世,人??出于尊敬,都是悲伤哭泣的情态。偏偏庄子是一个怪人,就是要反其道而行。当庄子的妻子死去,庄子没有嚎啕大哭,却是鼓盆而歌。如此别致的悼念方式,估计也只有庄子才能想的出来。当我们看到庄子的解释的时候,我们会明白这只是庄子对于人生的独到见解。庄子不是不尊重死者,而是明白了生命的过程就是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同样的,当庄子自己将死时,他也是表现得非常的达观。对于弟子准备厚葬他的想法,庄子是不以为然的。他说道:“吾以天地为棺,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8]于是,庄子从容地走向了死亡,走向了自己的逍遥世界。

之所以庄子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不强求,不刻意妄为,过得轻松自在。是因为庄子一直践行着自己的“混沌”哲学,将生命看淡,从而领悟到了生命的深层含义。要是我们都能像庄子一样,学会放下一些东西,学会享受生活自由的真谛。也许,现在许多正在忙碌的人,可以活的轻松一点,活的自由一点,活的逍遥一点。

三.庄子“混沌”哲学的启示意义

相比较于儒家、墨家对现实社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介入,“庄子常置身事外,冷眼看破。”[9]我们必须承认,庄子的思想里面缺乏关注外部世界的视野,也缺少积极进取的精神。可是,当我们真正懂得庄子的时候,就会觉得这只是庄子在特定时代的无可奈何。真实的庄子虽无出仕的行为,却也从来不缺乏一颗入世的心。庄子是聪明的,他明白自己无法改变这个世界,所以他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回归。庄子希望人们可以回归精神家园,回归本性。所以,对于庄子来说,消极处世只是一种积极的表达,因为庄子“无可奈何而不为”。很多人觉得应该在失意时读《庄子》,其实不尽然,庄子的人生哲学在任何时候都值得借鉴。可以说,庄子还是“活着的庄子”。庄子主张返璞归真,回到自然,回归道,这在当下的社会是难得可贵的。虽然,庄子主张的是以超世的态度来获取精神的自由是一种幻想的自由,难以实现,他的彻底无为在当下也属消极的情绪,但是这种自由也有着其真实的一面,也有值得我们继续深思的一面。庄子哲学能够千年不没,能够被称得上智慧,就是因为庄子的思想在寻求一种合理的生存状态,也是我们现在仍需要寻求的生存状态。我们可以看到,“他以道的本性来启示人们,要看开生死,淡泊名利,依照本性做一个自然的人。这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仍然是有着很积极的意义的。”[10]

篇(7)

没法不羡慕嫉妒恨,言情剧里的人怎么都那么会说话呢?少爷小姐们能言善辩出口成章也就罢了,连丫鬟厨子、武夫村妇、江湖卖艺的,街头卖菜的一开口都头头是道,引经据典的。终日以谈恋爱为生的男女主角就更不用说了,那台词都难为编剧怎么千锤百炼精雕细琢的,能绕三道弯的决不只绕两道半,能用复句结构的决不用单一结构,能用反问句的决不用陈述句,能用排比句的决不用单句,能哭着说喊着说的决不好好说!

精彩台词赏析:

紫薇:她说你们一起看雪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我都没有和你一起看雪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

尔康:都是我的错我的错,我不该和她一起看雪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我答应你今后只和你一起看雪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

――《还珠格格》

紫菱:我不是那种晕车!我是坐着这样的马车,走在这样的林阴大道上,我开心得晕了,陶醉得晕了,享受得晕了,所以,我就晕车了。其实,我自从来到普罗旺斯,就一路晕。我进了梦园,我晕。我看到了有珠帘的新房,我晕。到古堡,我晕。看到种熏衣草的花田,我还是晕。看到山城,我更晕。反正,我就是晕。

――《又见一帘幽梦》

武侠剧强迫症――先吃苦中苦,后为人上人

看武侠剧的前半段往往胸闷的要死,想不通这个男主角怎么能这么倒霉?原本生在大户人家养尊处优,也不知冲撞了哪路神仙,突然有一天就祸从天降,一夜之间就手足反目父母遇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了。你以为够惨了吧?编剧不以为然,还得把他打成重伤,或者让他身中剧毒,再被冤枉陷害几个来回,被各大门派追杀,遭千千万万人唾骂,看上一个美女居然是同父异母的妹妹……最后被折磨得只剩一口气了才算差不多了。这时候绝代佳人该登场了,有时候还不止一个,对男主角要用抢的嘛,容貌自是无以伦比,身份当然各种高贵,英雄救美还是美救英雄都不重要了。然后世外高人该登场了,绝世武功是必须传授的,任督二脉是必须打通的,临死之前毕生功力也必须输入主角体内,男主角野外走走三不五时还能驯服个把神兽或捡得个把上古神器之类的。重出江湖后的男主角自然是脱胎换骨扬眉吐气了,有冤的伸冤,有仇的报仇,黑白两道统统对他俯首帖耳,大家哭着喊着求他当武林盟主。结局往往是,集千般敬爱于一身的男主角,高风亮节地推诿一番,然后携一众美人,爱干嘛就干嘛去了。

代表人物:令狐冲、张无忌、杨过、小鱼儿等

韩剧强迫症――绝症加车祸,哭不死你不收工

一直不太理解,爱看韩剧的人是不是因为过的太幸福了,所以想给自己找点不自在?要有多么强大包容的人生观才能接受如此不走寻常路的剧情?小白兔一样的女一号必是穷困贫寒、身世坎坷的,历尽苦难也不改其温良谦恭让之美德;狐狸精一样的女二号必是家境富裕、刁蛮任性的,天生坏到骨子里以搞死女一号为人生终极目标;男一号必是百般的优秀可爱但又有千般的理由不能与女一号相爱,更是万般不情愿屈服于女二号的魔爪之下;男二号必是财貌俱全综合评分大于等于男一号,苦逼痴情却总也赢不得女一号的芳心,偶尔得到老天的垂怜也定是离死不远了。七搞八搞眼看男一女一就要有点眉目了,你别急着放心,“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马上要来了(这样的电影名字也只有韩国编剧想得出来!)你听过没听过的绝症都能从韩剧里进行一次系统的学习,就算躲过了绝症还有车祸在门口等着,反正不搞到你撕心裂肺肝肠寸断他们是不会收手的。

代表作品:《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对不起,我爱你》《狼的诱惑》等

篇(8)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2010年的高考作文题,那就是“辩证”。需记住,中国的高考作文尽管有“万变”,但“不离其宗”――“辩证法”和“正确人生观”。在总共20道作文题中,有居安与思危的辩证、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辩证、发展与可持续的辩证、点与面的辩证、光明与阴影的辩证、幻想与现实的辩证、舍与得的辩证、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等。

北京的《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与湖北的《幻想与现实》实乃双胞胎,把关键词一换就可以到对方那里交卷。山东的《光明和阴影》、辽宁的《大与小的选择》,仅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来它们的核心是一样的。这种现象还可以上溯到早几年的题目“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人与路”“铭记与忘记”等等。这些命题有两个意图:一是要会摆道学面孔,十七八岁的毛孩子得学老人说话,要正儿八经说人生哲学,要像个哲学家,哪怕是穿开裆裤时的事情也可以拿来证明一种人生道理;二是要学会两面看问题,要知道哪面都有道理,看问题要全面,要中庸,两方不得罪。

除了考试,平时学生们写的这类题目也很多。在体裁上,如果是写议论文,就堆积论据,把自己背过的名人名言往上加;如果写记叙文,就写一个能说明主题的经历。总之,写出满篇“辩证法”和“正确人生观”,把“上意”体现出来就行。所有的血气之躯与鲜活生命都换作了一副老迈样子。

这样就完成了作文考试的一个完整的流程:出题者弯弯绕――主题先设定――学生揣摩圣意――编故事或拿名人名言来证明圣意――培养出会说空话套话的假把式哲学家――作文教育大行其功。其中的价值和意义,我不知道是出题者本来的意图,还是能力不行,打着关注生活的旗帜却画虎不成反类犬。

我不知道于丹等人怎么会把2010年的高考作文题称赞为“国际性、社会性、开放性”的。开放的是什么?国际性在哪?社会性又如何体现?她可能是讲《论语》讲得太入神了,希望每个学生都带着《论语》的面孔,那就是国际性、社会性、开放性了。

这是一个锋利、粗糙和惊心动魄的时代,即便回望过去的一年,我们也有太多让人感喟甚至潸然泪下的公共话题,但遗憾的是我们所有的作文题没有一个触及了这些惊心动魄的现实。即便像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乃至于凝滞的户籍改革等等宏大叙事,我们同样也看不到高考作文有所涉猎。除了假把式的人生思考,正确到了废话程度的“辩证高腔”,不会有什么可观处。兴许这也就是于丹们最大的安慰。言及其义或者言不及义的假把式正确话一说,在许多人看来,这就是成功的教育。都《论语》中人了啊,又是“一代新人”。

想想很痛心,十七八岁的青年男女学生,真情可以不要,实感可以不要,真知说不上,灼见更枉谈,甚至不去关注生活,都被逼着去做人生哲学家了,难道这就是我们希望的教育吗?

篇(9)

有论者指出,庄子既是一个哲学家,又是一个艺术家,《庄子》是一部寓庄于谐、亦庄亦谐的奇书,其理性思维的脉络中往往缀以许多情感的花结,其深奥的思想常常通过各种奇特的形象塑造而传达出来。(《老庄论集》。185~186)庄子其人是同时用理论的方式和艺术的方式掌握世界,《庄子》其书是既用逻辑思维又用形象思维编著的。而且,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两个方面,庄子都达到了一个人所难及的高度。(同上,227)这些论述精确地指出了《庄子》美学和哲学两者之间交融统一、不可分离的特点。

庄子哲学思想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无待无累的逍遥境界,即让自我存在能够处于绝对自由的至乐天地。在庄子看来,万象森然的大千世界,说到底,仍然是要以自我生命意识的保持和快乐为归依的。只有养生保全、逍遥极乐的自我之存在,那隐没不见的世界的绝对本质――道,才能被照亮并显现。

“道”在庄子那里,既是最高的哲学范畴,又是最高的审美意象,对道的观照和体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作为哲学范畴,它继承了老子的“道”的诸多特性:既为万物之本,又为万物之母;既生万物,又在万物之中。“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老”。(《大宗师》)但由于庄子同时还接受其他学派思想的影响,这就使得他的道论同老子相比.在含义上有许多新的发挥。概略地说,老子的“道”。本体论与宇宙论的意味较重,而庄子则将它转化为心灵的境界。此外,老子特别强调“道”的“反”的规律,以及“道”的无为、不争、柔弱、处后、谦下等特性,庄子则全然扬弃这些概念而求精神境界的超升。(陈鼓应《老庄新论》185)可以说,庄子的哲学就是一种境界的哲学,他所关注的是人的精神生命之扩展。庄子人生哲学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体道”的方法――对精神本然状态的自我体认,而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无任何负累的精神自由境界,即逍遥。无论是站在中国的还是世界的哲学舞台上,庄子的哲学思想都显示出其独特的一面。

林语堂先生曾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中国人受儒家的影响,比较讲求实际,注重现实人生,积极进取,这是一方面:但同时中国人又具有超越意识、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的情调,胸襟开阔,向往超迈脱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不计较一时一事之得失.生命富有弹性、耐受性和持续性,这些特质不能说不得力于道家,特别是庄子的逍遥理论的影响。显而易见。道家人生哲学与儒家人生哲学之间,形成了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的关系。所以,生长在中国文化土壤上的士人.皆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心理特征。可以说.庄子的逍遥学说充分体现了古之圣贤的生存智慧和追求生命自由的理想。

在庄子哲学中,他的本体论,即关于“道”的学说。是直接为他的要求个体的无限和自由的人生哲学作论证的,论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应像宇宙的本体那样,达到无限和自由。“道”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类也应这样.对生活中的一切纯任自然,不去有意识地追求实现什么东西,不因得福而特别高兴,也不因得祸而特别悲伤,那他就不会为自己的追求能否实现而担心受累,产生痛苦,他也就像“道”那样不受其他任何事物的支配而取得无限和自由了。庄子从“道”的无限和自由。推出人的无限和自由,把永恒的大自然的无意识、无目的,却又合乎规律的运动作为人效法的模范,也就是必然与自由的统一问题。在先秦,庄子哲学第一个最为深刻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由于“道”是宇宙人生的本体,世界万物从根本上说“道通为一”,因此,最高的人生境界是体道、悟道的境界,能够体悟“道”的人才能得到最大的自由,享受人生最大的快乐。庄子在《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而理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可见,他认为“道”是客观存在的、最高的、绝对的美。庄子以道(自然无为)为美,也就是以个体人格自由的实现为美,这是庄子美学的实质和核心,是我们了解庄子美学的关键所在。同时,庄子还认为实现对于“道”的观照.就能得到“至美至乐”。在《田子方》中他以孔子与老子对话的形式说明了这个道理:“老聃日:‘吾游心于物之初。’孔子日:‘何谓邪?’……孔子日:‘请问游是?’老聃:‘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

《庄子》中那许多真人、至人、神人、圣人,其实也就是把握了道的人,正因为把握了道,他们才能得到人生的大自由,才能身处变故而安然无恙。“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惊”,(《逍遥游》)“古之真人,……登高不溧.入水不濡,人火不热”。(《大宗师》)他们能“上与造物者游,下与外生死无始终者为友”,“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物”。(《天下》)这种境界,其实就是一种审美境界。庄子哲学的一个非常鲜明突出的特点,就是它把人生与审美合而为一,把人生审美化、艺术化,而把审美境界作为人的最高境界,把审美活动作为人生的最有价值和意义的活动。这不仅表现在上述那些“大而无当、往而不返”的论述之中,而且表现在他赋予了实际、平凡的日常生活活动以艺术的光辉,把枯燥单调的操作变成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和享受,把简单的日常劳作过程变成美妙之极的艺术创作过程。庄子在《养生主》《达生》等篇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寓言故事,对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作了很好的描绘。这些描绘,实际上已经接触到了创造的自由的概念。来看最著名的“庖丁解牛”的故事: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漆之所倚。砉然向然,奏刀碚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养生主》)

一种非常无诗意、无艺术感的工作在庄子笔下变成了美妙非凡的音乐和舞蹈,而庖丁本身在其中也享受到了巨大的快乐:“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霍然己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同上)这是怎样的一种艺术的陶醉。又如梓庆削木为,“鲸成,见者惊犹鬼神”,(《达生》)如鬼斧神工,而非人之作品。此外.还有一大批工匠、游泳者、船夫、射箭手等莫不如此。他们之所以能创造出如此奇迹,是由于他们能够体道、悟道、把握道,以天道自然去顺势解牛、削木、操船、粘蜩。庖丁“所好者道矣.进乎技矣”;梓庆削木之前,“心斋以静心”,通过斋戒,把庆赏爵禄、非誉巧拙等顾虑都去掉,进一步把自己也忘掉,化入万物,然后才进入山林,观天道, 识天性.“以天合天”,然后就可以做到“器之疑于神”了。庄子的这些寓言故事,表明人们在劳动创作的实践中所达到的自由的境界就是审美的境界。在中国美学史上第一次接触到了美和美感的实质,这具有极为深刻的意义。可以说.庄子美学根本的出发点是对于个体人格自由的追求。他主张“无法之法”,揭示审美和艺术创造中存在的种种自然无为的现象,即无规律而合规律的现象,推崇天才.提倡自然美。这就使得庄子的美学发挥出了比“美是物的属性”这种说法远为深刻的思想,处处从异化的消除、人与物的和谐统一、生活的自由发展这样的高度去探求美的本质。

然而,世人往往受各种利害、是非、得失的障蔽而不能体道。比如比赛射箭,“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歹昏”。(《达生》)其实,技术都是一样的,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别,是因为有利害得失的考虑。利害得失考虑多了,便发挥不出技艺了。要体道,就必须去除这些障碍。这个过程就是庄子所说的“心斋”、“坐忘”的过程,也就是人超越现实功利和死生妤恶而达到一种审美境界的过程,也就是人建立审美心胸的过程。庄子特别强调建立超功利、齐物我、忘死生的审美心胸,强调要超越功利。齐物我、去偏见、忘死生,这样才能保持一个空明澄澈、没有丝毫杂念、不带任何偏见的心灵,而有了这样的心胸,才能真正体道,达到精神上的高度和谐、快乐和心灵的高度自由。为此,庄子提出“游”的概念。“心游”作为一种审美心理活动,超越了现实人间的一切关系、利害.而以一种审美心胸关照事物,以艺术的心态来点化世象。构成中国传统美学所提倡的审美心理活动的主干。此外,诚如徐复观先生所说,庄子所用“游”字基本意义乃是无所系缚的“游戏之游”,这与近现代西方美学中的“游戏论”有很多相通之处。而庄子在席勒之前一千多年就提出足以与“游戏论”相当的学说,很值得我们钦佩和自豪。老子“涤除玄鉴”的命题可以看作是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心胸理论的发端;而庄子关于“心斋”、“坐忘”的论述突出强调审美观照和审美创造的主体必须超脱利害观念,则可以看作是审美心胸的真正的发现。庄子的这一发现,在中国美学史上有大意义,可以说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就是由庄子建立起来的。(白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199页)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意识之所以把精神自由的要求放在首要地位,有一种既不脱离人世生活,又高度净化了的审美趣味,这都同庄子的深远影响分不开。

和庄子哲学所提倡的人生态度,以及它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认识相联系,庄子哲学追求一种所谓“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由境界,并且认为这种境界即是最高的美。这又从另一方面显示了庄子美学的重要特征,那就是不仅从对象上去考察美,而且从对象和主体之间所构成的某种境界上去考察美,并且追求一种超出有限的狭隘现实范围的广阔的美。在中国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意境”说,就其最早的思想渊源来说,主要也发端于庄子美学。

篇(10)

什么是人文精神?我国近期学术界的一种解释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人类的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1]这种解释将人文精神归结为对人自身的关注与思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文精神的精髓。要而言之,人文精神就是切实可行的人生哲学。文学属于人文学科,与哲学与史学等一样是人文精神与人生哲学的重要载体,它们存在的意义与使命就是关注人类个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命运,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所不同的是,文学是运用感性或审美形式来诠释人文精神或人生哲学的。对当代大学生来说,阅读与欣赏文学名著的最突出意义莫过于人文精神的培养――亦即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成才观,以实现人生的价值,放射生命的光华。文学名著中的精彩故事、名言与警句等等,以一种审美的艺术形态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人文精神或人生哲学的高级食粮。

一.明确人生的意义与态度

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在什么地方?人为什么要奋斗?这是老生常谈的人生问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缺乏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熏陶,当代大学生未必弄清了这些人生的基本课题,由此陷入思想的迷茫与混沌,学习与生活上缺乏足够的动力。阅读与欣赏文学名著,可以给大学生带来人生意义与人生目标的启示。

“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造这一团烈火迸射出来的。”这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小说名著《约翰・克里斯多夫》中的一段名言,它不仅是小说主人公约翰・克里斯朵夫一生奋斗、成为享誉欧洲的大音乐家的秘诀,而且精辟地揭示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约翰・克里斯朵夫出生于音乐世家,从小秉负超人的音乐天赋。对他来说,音乐是他的第二生命,人生就是创造的一生。或者说,他在音乐方面展示超人才华,创造卓越成就,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正是这种“创造”,使人的生命显得充实,使个人有了成就,因此显示出生命的光华。有了这种创造与成就,也便意味着人可以从容面对死亡,甚至战胜或消灭了死亡。小说这样描述到:“创造,不论是肉体方面的或精神方面的,总是脱离躯壳的樊笼,卷入生命的旋风,与神明同寿。创造是消灭死。”如果说,约翰・克里斯多夫运用卓越的音乐成就诠释了“创造”二字的涵义的话,那么,人类历史的杰出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哲学家以及各种各样的优秀分子,便以他们各自的非凡成就为“创造”、为人生给出了满意的答卷。1947年,美国著名思想家、伦理学家弗罗姆在其被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新伦理学扛鼎之作”的《为自己的人》中写道:“人活着的责任就是成为人自己,就是发展他的潜能,使自己成为独立的人。”[2]弗罗姆从伦理学或人生哲学层面上阐明了《约翰・克里斯多夫》中的“创造”人生观,他强调释放人自身的潜能或才华,在很大程度上指明了人生的终极价值。

“可是一个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你尽可把他毁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看过美国作家海明威小说经典《老人与海》的大学生都知道,这是小说中的硬汉、打渔人桑地亚哥的人生宣言。桑地亚哥在大海中与鲨鱼等搏斗,靠的就是这种不服输的精神。如果说,大海或鲨鱼象征着人类不可抗拒的命运的话,那么,以积极的态度选择对命运的顽强抗争就是应该采取的态度,因为正是这种态度能够体现作为主体的人的尊严。从哲学意义上说,人的生命总挣脱不了命运的摆布或外力的左右,人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乃至无法避免的悲剧性,但面对人生困境,人不能随便就选择回避或放弃,而应该采取积极态度迎击命运的挑战。这是《老人与海》给读者的一种启示。类似的启示,大学生们还可以从加缪的《西绪弗斯神话》、史铁生的《命若琴弦》等作品中获得理解。

二.懂得自立与自强,担负起对自己的责任

“创造”规划了人生的主题红线,但人要活下去却并不非一件容易的事。对经济尚未独立、尚需要父母资助维持生存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生存意识及就业意识也常常是模糊与不自觉的。即使他们感到了生存的压力,但他们似乎一时也无法找到如何生存的门径。文学欣赏或阅读往往也可以在这方面导引大学生的人生之路。

挪威作家易卜生曾创作了一部有名的戏剧《玩偶之家》,作品主人公娜拉以绝然的态度离开了只有金钱与夫权压迫而没有幸福的家庭,她追求个性解放或女性人格独立的举动受到作者的高度称赞。为了回答戏剧中“娜拉走后怎样”的问题,同时考虑到“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复杂艰巨性,鲁迅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创作了著名小说《伤逝》。在小说的描述中,女青年子君追求个性解放,冲破封建家庭,自主地与知识青年涓生恋爱、同居。然而,涓生的失业带来了家庭经济上难以为继的困顿――乃至只剩下“盐、干辣椒、面粉,半株白菜”、“几十枚铜元”,二人的爱情也失去了生机,加之子君随后甘于做家庭主妇,涓生于是表示不再爱子君,子君被父亲领回了家,随后悲伤死去。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演讲稿中说:“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3]就结局而言,子君没有堕落,但却真是“回来”了――回到了原来的旧家庭。涓生对此的反省是:“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鲁迅对二人的爱情故事更是作了这样的归结:“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小说故事说明,活着首先必须有经济基础,经济必须要独立。只有这样,爱,或者说两性情感与个性精神的解放,才有可能。经济条件或金钱对于生存的重要性,对子君与涓生如此,对于娜拉也是如此。这正鲁迅所言:“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4]鲁迅的这种生存体验或人生思考无疑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因为所有的人生下来都面临着生存的考验。这也是大学生们阅读鲁迅此作之后应该获得的思想收获。

懂得经济独立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对大学生具有十分迫切、现实的意义。如何实现自立、自强或自救,也自然是大学生必须解决的一个思想问题。卢梭在其小说名著《爱弥儿》中说:“我们首先是要对自己尽我们的责任……我们所有一切本能的活动首先是为了保持我们的生存和我们的幸福。”[5]易卜生在给他的友人白兰戴的信中则说:“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武器。”在此,他较早表述了充满西方文化色彩的个人自立思想。现代启蒙思想家盛赞易卜生这一思想,认为“这便是最健全的个人主义”,他重申易卜生的话:“救出自己的唯一法子便是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把自己铸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6]坚持个人特别是青年自立、自救与贡献社会之间的条件关系,并将这一思想概括为健全的个人主义,作为“五四”时期思想解放的一面旗帜,这也是他启蒙思想的深刻之处与意义所在。弗罗姆在《为自己的人》中更是大声疾呼:“我们的道德问题是人对自己的不关心。”[7]受卢梭自爱思想的影响,弗罗姆也提倡人的自爱、自强,认为自爱和自私是不同的。他认为,在生活中,人们常常把自爱等同于自私,也因此错误地把自爱当作自私来反对,实际上,生活中的自私者并不十分爱己,相反却憎恨自己,因为这种人没有真正发挥自己的潜能,这种人的人生缺乏“生产性”。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当代大学生有责任爱民族,爱国家,爱他人,有义务为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效力。但作为个体的人,作为有着独立人格和尊严的人,他们同样有责任和义务发展自己,强大自己,依靠诚实劳动与努力拚搏,做到自强、自立,特别是解决好自已的生存问题――以免毕业后成为父母、家庭与社会的包袱,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如此才能真正为国家、民族、他人、社会作贡献。如果从认识上明白了这些,当代大学生学习就不愁找不到动力与方向了,他们的就业意识也将大大增强。

三.认清成长与成才的规律和方略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同样少不了具体而重要的策略与方略,需要懂得成才规律,对此他们也可以从文学名著中得到解惑与提高。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的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这是柳青《创业史》第十五章开头的一段话,如果抛开小说文本的具体语境,这段话真是一段经典的人生格言。怪不得二十年后另一位陕西作家路遥在创作其小说佳作《人生》时,将其作为作品篇首题词,而许多当代大学生也深为话中的人生哲理所服膺。这段话,让许多大学生明白了青年时代选择人生道路的极端重要性。为此,他们会慎重地考虑未来事业发展的方向与人生道路,全盘考虑人生的规划,发现专业不当时会重新确立或调整专业学习方向。

“古今之成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原词为‘蓦然回首’,引者注),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这是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人生三大境界的形象论述或点化,词中的三境分别是宋代大词人晏殊《蝶恋花》、柳永《凤栖梧》、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词句。通过王国维联结的这些古代绝妙好词,大学生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优美的意境,而且可以感悟立志、奋斗、收获等成才与成功的规律,在人生道路上循序渐进、坚忍不拔地去追求、奋斗。

“英雄就是做他能做的事,而平常人就做不到这一点。”在《约翰・克里斯多夫》第一部卷三的描述中,当克里斯朵夫与阿达的恋爱失败后,舅舅这样教导他。克里斯朵夫舅舅教导他的话表明,英雄与常人的区别表面上很大,其实是很小的。英雄也是平常人,但他们优于平常人的地方常常是能够克服平常人思想、性格与行为的种种缺陷,比如做事持之以恒。平常人之所以不如英雄,不在于常人与英雄在智力或体质等方面有太大的差距,而主要在于平常人缺乏英雄所具备的毅力、耐力等优秀品质――用现在的话来说即情商。在1937年译者献辞中,著名翻译家傅雷对《约翰・克里斯多夫》中的英雄主题或整个小说主题作出了如下精辟的解读:“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英雄不是没有缺点,英雄也不是完人,英雄也有卑下的品质与沉沦倒下的时候,但英雄不会永远的沉沦与倒下,英雄追求的是不断的自拔与更新。英雄因此超越了平凡与平庸,也与常人有了区别。对包括当代大学生在内的平常人来讲,不断地战胜自己或克服自身的弱点,勇于在失败中奋起,哪怕屡遭打击与挫折也永不放弃,其无疑就是在向英雄靠近,人生的进步在于不断地超越自己。

从文学阅读与欣赏中,当代大学生们能够获得人文精神多方面的受益。虽然文学并非当代大学生们获取人文精神的唯一渠道,但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渠道。对充满求知欲的当代大学生们来说,他们有必要尽可能地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与经典,在感受审美愉悦的同时接受人文精神的陶冶。毕竟,文学名著与经典是作家宝贵人生经验的凝结,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文精神催开的灿烂而芬芳的花朵。它们是诗之思,是人类精神的栖居之所。

注释:

[1]张汝伦等:《人文精神寻踪》,《读书》1994年第4期。

[2]弗罗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8页。

[3]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8页。

[4]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9页。

[5]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页。

上一篇: 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 下一篇: 英语学习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