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知识点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28 03:49: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八上语文知识点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八上语文知识点总结

篇(1)

高中语文知识点怎么复习一、研读考纲,有的放矢

语文知识比较零散,语文课本中的知识点不像数理化那样系统,所以考生单纯地通过复习课本是难以全面涵盖高考考点的。因而,在第二轮复习中研读高考《考试大纲》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考生只有认真细致地研读考纲,了解高考试题考查的内容及能力层级,才能在第二轮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回报。

二、步步为营,夯实基础

在进行第二轮复习前,考生首先要选择一本和高考《考试大纲》结合比较紧密的专题复习参考书。书不在多,而在精。考生应该挑选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然后详细、系统地学习、练习。

选好资料后,考生就应根据高考《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内容,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进行复习了。这里的复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看,二是做。看,是看对高考考点的讲解。考纲上的规定和要求是大概的、笼统的,而在复习时考生要将考点细化。

看是根本,是基础;做是手段,是方式。看是第一性的,做是第二性的。而对一些难掌握的内容,则要画出来反复看,做题时要善于总结,要注意方法。

三、温故而知新,总结方法

由于一个专题和另一个专题间联系不是很紧密,所以考生在复习新的专题时,要对过去复习过的内容不断巩固,以免遗忘。如有的考生在复习现代文阅读时,对前面复习过有关病句的内容已经忘记了,关于考纲中要求熟练掌握的6种病句类型有哪些,已模糊了。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对字音、字形和成语的考查中。针对这种现象,提醒考生一定要每天挤出一部分时间来巩固自己过去复习的内容,只有不断巩固,才能加深印象,加深理解,前面所做的努力才不会白费。

高中语文必背知识点有哪些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高中语文知识点怎么复习效果好1、章节复习,不管是那门学科都分为大的章节和小的课时,一般当讲完一个章节的所有课时就会把整个章节串起来在系统的讲一遍,作为复习,我们同样可以这么做,因为既然是一个章节的知识,所有的课时之前一定有关联,因此我们可以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采用关联记忆法把这些零碎的知识通过线串起来,更方便我们记忆。

2、纠错整理:做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做错题目,不管你是粗心或者就是不会,都要习惯性的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错题集,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因此你既然错过一次,保不准会错第二次,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在同样的问题上再次失分。

篇(2)

2加强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的最终目的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营造良好环境,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加强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一是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这是学生应掌握的最基本的语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听和记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听准、听懂字音和字意的基础上,对语句进行综合分析,即学生在听懂和了解基本意思的同时还要听出“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以达到训练学生“听的能力”的目的。二是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在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准确说出字音字意、迅速准确地组织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如通过演讲、课文复述、看图作文、口头作文以及故事简介等方式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通过预习性阅读,让学生阅读课文、标出段落、找出生词、说明文章体裁和特点等,学生在反复训练后,就能熟练掌握语文知识,语文阅读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四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最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每周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以扩大学生的信息量;同时给学生讲解写作知识,从文章结构、语句、标点符号、前后呼应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系统掌握写作技巧和要领,使每名学生都能写出语句通畅、主题明确的文章。

篇(3)

初中语文是一门富有规律富有内蕴的学科,加之学生自身也存在所受规范教育时间较短,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形成等多种主观条件制约,仅靠他们自己,很难从繁杂的教学内容中寻找到清晰的学科脉络。优秀的语文教师就会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归纳的方法,并且有意识地在一个单元,或相邻的几篇课文中,将同一类型的知识,作衔接性教学、反复性教学,以求得知识的连贯和完整,并逐渐在学生面前展开一张纲领清晰、经纬分明的知识大网。

如七年级上二单元,编者是按照内容“金色年华”,将《往事依依》等四篇课文放到一起。于是,教师通常会将重心落在文章事件的厘清、语句的赏析、情感的体会等方面。而笔者会一直紧抓知识点不放,除了上面所提到的教学重点外,笔者还会在知识目标中增加表达方式的辨析。因为在这四篇文章中,除了说明之外,其他四种表达方式都有较为具体和难度适中的实例,尤其是其中的描写最为详尽,包括五种人物描写和两种环境描写等。对这些内容的教学,不能仅仅戛然止于该术语,还要做到用具体的句、段、章说明其本质,让学生不管在何时何地遇到,都能作出准确判断。

当然这一单元也可以关注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等。只是在一个单位板块内,不要贪多图快,特别是对尚未完全适应初中语文学习方式的初一学生,最好是从比较简单的单个内容入手,让学生感觉比较容易,从而避免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有一种情况笔者认为很不可取,那就是很多教师喜欢等到初三总复习时,才帮助或引导学生进行全面总结。其实完全不应该这样,知识堆积太多,容易让学生感觉压力大,一旦跟进太难就会放弃。笔者通常会将这些知识点分散,从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开始,就有计划地一单元一重点进行训练(后期可以视学生的学情增加至两个重点或三重个点),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概括方法后,就放手让学生独立进行归纳总结,有时还将之单独列为一个作业。

这是从散置在课文中的知识,到规律形成的归纳能力的迁移。

二、示范迁移方式,提示个中规律

知识归类的目的,从大方面说,能够帮助学生对初中语文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拥有大语文观;从小方面看,能够为迁移运用作好知识准备。学习的迁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最常见也最容易让学生掌握的方法,就是举例分析法。

当学生掌握了十种说明方法及分辨方法之后,老师可以举些例子,作为实际的运用示范。如提取说明文阅读中“文段第x自然段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的题目,离开文本“判断下列句子分别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等。这样的判断是基本的,因此必须是理由充分而准确的。

而后进一步展示十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与学生共同分析,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记忆。在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用关键词自己造通顺句表达。渐渐地,学生便掌握了“回忆答题思路、抓住关键词、组织语言回答问题”的三步骤答题法。

以例示之后,还应提示或引导学生归纳其中的规律,以便触类旁通地解决其他几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以及范围更广的知识内容。于是平时在学生眼中习题答案的神秘面纱,也被豁然揭开了。

这是从一道道题的知识运用,到答题步骤形成的整合能力的迁移。

三、提点学生训练,区分本质迁移

最后一步是让学生进行适度的训练。这种训练,要求学生尽量独立完成,在自主状态下不能做好的,首先找同学探讨,尤其应向班上语文能力较强的同学寻求帮助,通常他们提供的是思路而不是答案,这才是高效的援手;然后才考虑向老师求助,一则因为老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比较少,二则老师的讲解是上对下的提点,具有指导性,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会缺少一些同学间探讨时争强好胜、尽力挖掘潜力的氛围。而所谓“适度”,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包括答题基础、接受能力,运用能力等),给予一定量同类题型的训练,一旦学生能熟练运用思路答题,并能在组织语言时考虑用词的准确性,即可进入下一内容的学习。

训练时,通常是循序渐进地顺势迁移,即掌握知识点,分辨、判断知识点,运用知识点答题。如果想更深化和强化迁移效果,还可以要求学生模仿例文,以知识点作片段作文训练,如在说明方法的运用中,“运用两种以上的说明方法”,说明树林对人类的作用。说明反思过程时,教师要特别提醒学生,其中的本质与迁移,即所举的“一”和被举的“三”分别是什么,使学生坚守“一”的性质,向四面八方伸出试探的手,总结出所能够抵达的“三”。

这是从练习到创新的创造性能力的迁移。

以上侧重阐释了初中语文中,关于阅读文段之知识点答题能力培养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重点就是知识的迁移、多种能力的迁移,换言之,也是迁移能力形成的过程。虽然迁移能力的培养是漫长的,但是,只要不断探索其本质规律,持续运用进行训练,就能够将之缩短,从而以更快的速度,养成更高质量的迁移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立雄.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J].语文教学之友,2012,(11).

篇(4)

引言在每一节课上都会有。引言的作用是对本课中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概括,简明扼要概括的同时,还将课本中与上一课之间有机的联系进行点拨。引言的作用在于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并能够透彻合理地掌握。

二、熟读标题

标题作为文章的眼睛,标题的掌握也就意味着我们统领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将各种标题进行串联,知识点被系统全面地统领起来,学生能够条理性地进行叙述,与此同时思维能力也都得到了锻炼。

三、区别字体

在教材编写上,教材体例分为四部分:正文、专家点评、探究材料、相关链接。正文作为重点是其他三个教材的延伸,因此,我们在阅读时要全面地对文章进行把握。

四、划出关键词

所谓“关键词”就是指课文中寓意深刻,能突出地揭示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的一些词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重要和关键的内容做标记。

五、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要带着问题有目的、有准备地进行语文的阅读,这样会使得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对遇到的问题合理地分析,运用知识的前后联系求解答案,使思维得到发散。

六、易混归类

在知识点最容易混淆的地方,往往也是考点在设计时经常出现或涉及的,这些知识的考查形式会通过选择题和辨析题得以体现。教师要让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把握知识点并主动归纳总结,必要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

七、联系教材提供的材料

专家在编写政治教材时,为了证明所叙述的观点、原理,在教材中引用了一些材料、漫画、语录、名言警句等。这些材料无论过时与否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理解教材起到帮助的作用,教材正文要同材料进行紧密的联系、认真的分析、合理的想象,教材不断被学生所熟悉,印象的加深更加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39-01

语文是每一个中国学生的必修课,在每年的高考中是作为开考的标志性科目存在着,其考试的内容也是被讨论得最多的,由此可见其在高考中的重要性。高考语文复习主要是老师们按照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将高中语文所涉略的各类考点分门别类的整理、疏通。并在此基础上,将各个知识点一一突破,夯实其语文基础。最后将这些知识系统化、综合化,提高语文的运用能力和素养。

语文的学习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提高高考语文复习质量,就应当根据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及考纲的变化,理解新的高考精神,从实际学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制定相应的计划,安排好各个考点的复习。

一、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推陈出新,并注重回归课本,抓住语文学习的本质

一直以来,在高考升学率的重压之下,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练习。对考点反复练习,总结经验,将学生训练成为解题得分的高手,而忽略了语文学习的本身在于语言的运用和交流,以及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了解。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学生们渐渐失去那股子对语文的热情和灵性,只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的学习,有的甚至对阅读产生了抵触,失去了情感的共鸣,这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然而,随着教育的改革,《新课标》对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要求是: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1]这与我们的语文学习的宗旨完全一致。因而,在面对高考语文复习的实际情况时,老师应该将“练”和“读”结合起来一起实施。在“练”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希望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而在“读”的过程中,不仅要诵读、吟咏,培养学生语感,情感共鸣。还要多读,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有益身心的读物。比如说《读者》、《青年博览》、《视野》、《美文》、《语文报》等报刊杂志,其文章短小精悍,富有哲理,言辞优美,阅读不会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还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阅读量,开拓学生的视野,多角度理解和思考,发散思维,积累作文素材。[2,3]

针对高考语文复习,我们一方面要根据《新课标》的实际要求,另一方面还要注重以高中语文教材为蓝本,回归课本去复习。

“回归课本”除了需要提升对课本本身所包含的字音、字形 、字义和名家名篇之类的能力层次低的识记性内容的巩固外,还应该包括理解、分析 、 鉴赏、 表达应用、探究等较高能力的提升,能够举一反三。例如利用课本中所学习的解析古诗词的方法去鉴赏、分析课外的诗歌;运用古文学习中所积累的古文知识点去翻译和理解课外的古文阅读;将自己在课本中积累的字词句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另外,语文复习时还要将课后的课外阅读也一并纳入,因为在名家名句填空的选考题部分可能会涉及这一部分知识的考察。

二、夯实基础,明确重点

众所周知,高考的第一轮复习是针对各科的基础知识的复习,在高考复习中尤为重要,根据《新课标》的考纲安排,字音、字义、字形、病句、标点符号、文学常识、语言运用、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以及写作仍是高考语文考察的几个方面。在复习时,老师要合理安排各个知识点的复习和衔接,面面俱到,各个击破,引导学生找出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而学生则要积极配合老师,在复习的过程中查漏补缺,善于积累和灵活运用,按照自己真实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复习计划,尽最大努力去夯实基础,力争在考试时不心虚、不焦虑。

高考语文的复习还要注重明确重点,任何一个科目都有自己的重难点,语文也不例外,区分出重难点,有利于复习计划的安排,调整复习时间。从历年来的高考试卷可看出,其阅读和作文所占分值的比例是绝对的,同时也是最能区分出考生语文能力的部分,尤其是作文,其语文功底一看便知。所以,我们在备考时必须重视这两部分的复习。阅读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方面,可以加大阅读量,选择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来训练,总结出合理有效的方法或规律,运用到其他文章的分析上。比如可以从整体上先了解整篇文章的体裁、结构和作者背景,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后,再结合训练时碰到此类文章如何应对的经验和方法来具体分析。也可以根据试卷的侧重点来实际考量,揣摩出题者的意图进行下一步分析。古文阅读方面,主要还是多读多记,回归课本。因为古文阅读中出现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和翻译的考查,都可以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实例,其解决办法基本类似,只要古文基础扎实,应对高考不是困难。[4]

作文的写作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训练。由于高考作文绝大多数都是自选文体,所以在复习时可以选择一种自己较为擅长的文体多多练习。如擅长想象的同学,可以尝试小说体裁;擅长实事求是的,可以尝试议论文、杂文等体裁;文学功底好的同学可以尝试散文等体裁。

三、系统复习,综合运用

每年的高考,是出题者、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三者之间的一场就较量。尤其是语文考试,纵观五千年来的华夏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且不说现代文阅读的可考范围有多广,就说古文阅读和诗歌鉴赏,“二十四史”、“诸子百家”、“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等一些经典之作,可用来考试的地方不胜枚举,多如牛毛,不若理科考试那么固定,所以,对于语文的复习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面系统的复习,并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不能暗藏侥幸。一定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掌握好最基础的知识点和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考试的过程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总之,高考语文的复习要顾虑到方方面面,既要考虑新课标的要求,又要帮助考生在考试中从容淡定的应考。语文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积累和反复巩固,要注意的是回归课本,创新固本;稳扎稳打,夯实基础;灵活运用,系统复习。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标准》(语文).

篇(6)

一、教材回顾

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于2019年秋期正式试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轻叩小说的大门,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珍爱我们的家园,艺术的魅力,初识鲁迅。其中,第三单元“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本册共有课文27篇,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9篇。这八组教材,每组基本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

“习作”“语文园地”五部分组成。课例包括有二至四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不定,有的单元没有略读课文,有的单元有1——2篇略读课文。其中,第五单元安排了习作例文,所以没安排语文园地。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

”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四次。“口语交际和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整册共安排口语交际四次,分别安排在第二、第四、第六、第七单元。全册8个单元便安排了8次习作,每个单元一次习作,另外还安排了两次小练笔。一次是学习了《穷人》一课后,让学生揣摩桑娜的心理活动,对桑娜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第二次是在学习了《少年闰土》以后,让学生选择一张旧照片,然后仿照课文第一段的写法对旧照片进行描写。全册共安排“语文园地”七次,“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书写提示”“快乐读书吧”穿插安排,其中,“书写提示”在第二和第八单元各一次,“快乐读书吧”在第四单元安排了一次。

二、工作回顾

本学期我接六(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本班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本学期在这方面进行了狠抓。如对课文的生字新词和要求背诵的内容,一定要全班同学都过关。对于学习的重点,如“句子的变换形式”和“修改病句”以及“多音字的理解”等容易失分的知识,我则采用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小结方法,练习巩固等,争取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里过关。另外,对于学生马虎做作业书潦草的现象,我要求全班学生做作业一律用钢笔书写,课余让他们练写字帖。一学期下来,学生在字词句方面的知识得到了巩固,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基本技能和语文能力。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因此,我在教学不同的知识点时,都结合学生学习的情况工作总结来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

“读—画—思—写—问”的五步预习方法,意思是“读课文、画词句、思内容、写批注、问不解”的方法。学生掌握这个预习方法,有利于提高他的自学能力和阅读水平。在阅读教学上,我注意理清文章的脉络,渗透理解词句的方法,指导学生抓住文眼来理解中心,归纳小结“分段、概括段意、概括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感悟表达方法”等阅读技能,并进行迁移学习到同体裁的课文中去,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习作教学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边的事物,关心时事,让学生时时追踪事态的发展,并把自己的感受诉诸笔端。把从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课文表达方法迁移运用,多积累素材,多练笔,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不断提高,在综合性学习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多实践,多思考,多总结。我组织多种展示课,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汇总分类,确定研究主题,走出学校,深入家庭,走进社会来进行调查研究,学生的研究报告虽然内容欠具体,结论欠精准,但已初步闪现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当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关键,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按时完成作业,专心听讲,大胆发言,定期复习等工作也是教学过程中要强调的内容。

三、

取得的主要成绩

1、

做好转差工作,本班极需帮助的后进生是杨婷、陶承宇、蒲舜旺3名同学,提高他们的成绩,对提高全班整体的学习质量有很大的作用。我采用的方式是

“以多优带一差”的方法,帮助差生制定出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每天让优生抽出半小时帮助他们掌握,因为是多名优生来帮助,所以他们都不会有增大负担的感觉。另外我还设了奖励的制度,形成了竞争的机制。通过单元和知识点的小测,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及时给差生鼓励,使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

2、

根据学科内容进行相关法制渗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学生受益匪浅。

3、

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一定的提高,大部分学生学会了课前预习,预习的效果仍有待提高。

4、

学业成绩:本班开学初51人,到考51人,人均分70.04分,优良10人,及格42人,最高分90分,最底分27分。学生高低分还是悬殊很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

几点不成熟的经验

1、在阅读教学上,我注意理清文章的脉络,渗透理解词句的方法,指导学生抓住文眼来理解中心,归纳小结“分段、概括段意、概括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感悟表达方法”等阅读技能,并进行迁移学习到同体裁的课文中去,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在习作教学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边的事物,关心时事,把从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课文表达方法迁移运用,多积累素材,多练笔,学生的表达能力亦然不断提高。

3、优秀文段朗读。通过学生自主搜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2、好词佳句的收集。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

五、存在问题与不足

1、同学们的作业,个别书写质量太差,作业本保护的不够好,个别同学对字的笔顺、笔画掌握的不好,错别字比较多,还没有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2、在教学过程中,对新教材理解、运用不够深刻。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没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中,未能有效地关注整体,激励性语言使用不足不到位。

4、个别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5、辅差工作完成较好,培优工作则显不足。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和设想

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语文实践活动。

篇(7)

一、 导入兼顾

1.从复习前一节课所学内容或从旧的知识点出发进行导入。教师可以小结一下前一课的重点知识或者扼要地复述出前一节课结束前的一部分内容,承上启下,帮助学生很好地回忆旧知并且有效地进入新课的状态。比如在复习形似字时,可以引导学生把上一节多音字内容重点、难点兼顾一下。

多音字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词性、词义不同而读音不同。

如“囤”:A. dùn粮囤(名词),B. tún囤积(动词)等。

②通常读音与地名、姓、物名等特殊读音(古音)并存。

如“哈”:A. hā通常读音,B. hǎ姓氏如哈文,C. hà,如哈巴、哈什蚂。

③ 书面语和口语两种读音并行。

如“血”:A. xùe血液,B. xǐe血淋淋。其中第一种情况占了大多数,要重点掌握,其余情况也要熟知。

④ 成语中某些带有通假现象的文字的读音。

如“博闻强识”中的“识”通“志”,读zhì而不读shí等。

或者当堂做一道或几道多音字的练习,然后再切入新课形似字的复习。

例: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2012·江苏卷)

A 舟楫/编辑 道观/冠名权 濒临/彬彬有礼

B 蹒跚/珊瑚 嫁接/度假村 布帛/并行不悖

C 慑服/拍摄 昭示/软着陆 荒诞/肆无忌惮

D 忏悔/阡陌 储蓄/处方药 复辟/刚愎自用

经过这样的导入兼顾后,同学们不但把上一节课中的知识重、难点掌握了,而且又引入了下一节课的复习,真正做到了兼顾全局。

知识是连贯的,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接受新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旧知识基础。如果教师能够以旧知识来导入,可以使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触类旁通,加深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在教授“辨析并正确使用语句”这一考点时,可以让学生先回忆同为“正确使用成语”这一考点的八种错误类型,提问如下: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是什么?同学们回答后,教师出示正确答案:①望文生义;②误用褒贬;③搭配不当;④用错对象;⑤重复累赘;⑥谦敬错位;⑦自相矛盾;⑧不合语境。让学生总结这一类题型,熟记误用类型,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然后再让学生总结做好这一类题型的方法和技巧。如此一来,学生加深了对这种题型的认识,在遇到“辨析并正确使用语句”时就“轻车熟路”了。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联想初中曾经学过的这一类型题的做法,如“排除法”“认定法”等,学生的积累又到达了一个新的程度。比如: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010·江苏卷)

A. 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 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 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 “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正确答案是D 。

辨析: A. “满城风雨”:形容事情(多指坏事)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为贬义词,用在句中褒贬不当。

B. “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害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在种种灾害面前”指的是“已然”,与“防患未然”矛盾。

C. “信手拈来”:多形容写作诗文时运用材料、驾驭语言随意自如,不能实指捡垃圾。望文生义,使用对象有误。

教会学生运用这个做法,然后来讲授“辨析并正确使用语句”这一考点,明确“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及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类型,学生有例可依,有法可循,就能驾轻就熟了。

二、 提问兼顾

提问旧的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激发他们产生类比、归纳的意识。例如在教授文言文时,可以提及某个实词或虚词在上文或者以前学习过的篇目中的意义和用法,可以提及一些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疑问句、变式句)。《赤壁赋》一文中,有三处宾语前置句,每讲到一句新的,就提问前面出现过的旧的,并且设疑、提问,让学生辨析。

讲评试卷时,比如讲到课外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时,我也会有意识地唤起他们对课内知识的回忆,如复习“以小见大”“侧面描写”等写作技巧时,我要求他们能分别联想起《一件小事》《琵琶行》等已学过的课文。

三、 对比兼顾

这种方法是讲新考点内容与旧考点内容时就一两点或通篇进行比较,抓出其异同点,既能巩固已学的旧考点知识,也能于比较中求鉴别,于鉴别中明本质。比如“讲授诗歌鉴赏之婉约派词”后,我要求学生将它与“豪放派词”进行对比;教完“议论文写作”后,要求他们与“记叙文写作”进行对比……在比较中,学生对新旧知识能够掌握得更加扎实、牢固,同时也兼顾了记叙文的写作,还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 练习兼顾

篇(8)

谈到语文教学我想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感慨良多,首先,我们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作为语文老师谁也不敢说自己对所教的知识无所不知;其次,每一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尽相同,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生长环境、自身性格和兴趣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同样的方法未必能够取得相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作为教师也得与时俱进,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适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使得自己在教学中能够发现和运用新的教学手法。

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摸索,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现在拿来与诸位分享交流一下。

就语文学科而言,试题的考察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考察,因此语文教学不太适合用题海战术,鉴于前面提到的学生普遍感觉语文成绩提升慢,效果不明显,因此所用与其上的时间和精力少之又少,因此在课堂教学上一定要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教师要做好课堂设计。

(一)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乌申斯基:“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布鲁纳:“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极其重要,如果一个学生讨厌语文,即使为了考试勉强的死记硬背知识点做大量模拟题,表面的应付也不会提高他的成绩。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喜欢上语文,而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靠自己的知识储备、自身的修养和境界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老师,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语文学科博大精深的学问,尤其是语文阅读题中涉及到的知识五花八门,虽然不深奥,但教师自己首先得有所了解,对其都能说出所以然,才能以自己的知识征服学生,让学生对老师信任和敬仰。因此语文教师首先应该一个"杂家",这并不是说要丢下本职工作去研究其他内容,而是平时要注意多读多看多了解。语文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更新,试题内容越来越多样性,与时俱进。例如曾出现这样的试题:分析一段周杰伦的歌词,写出它的修辞特点。如果老师都不知道周杰伦是何许人也,也没有听过他的歌,那对此就会遇到尴尬,学生也会觉得老师很落伍,但是如果老师在遇到这样的问题能够娓娓道来,并举一反三,不仅能丰富所讲知识,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又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二)结合语文教学,不失时机的给学生注如学习动力,例如:读歌词,写100字左右的点评。“……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相信,每一位同学面对这首歌词,都会心潮澎湃,在学习压力和老师以及家长的殷殷期盼中,一种青春的奋发激情油然而生,在写下那些感慨和青春宣言后,也会在这种激情的鼓舞下,奋发向上,勇往直前!

(三)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有效的学习,由“跟着老师学”变为“自己主动学”。

在开始,学生都容易有依赖心理和应付心里,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留什么作业就做什么作业,作业做完了人物就完成了,缺乏自主学习的医院和兴趣,作为老师,不仅仅在课堂上把知识点教给学生,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主动学和被动的接受,那效果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所以我们可以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要求,例如很多学生迷恋电子小说,我们可以让其在阅读的时候,不仅仅欣赏小说的精彩情节,还要注意学习和摘录其中优美的文句和写作手法,定期组织美文鉴赏会和班里的同学一起讨论和分享。

(四)戒骄戒躁,善于总结方法。语文学习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和其他学科不一样,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抱着坚持不懈的心态,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一些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我们还要学会理解和灵活运用,面对考试,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总结规律,总结各类题型的出题特点,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列出重难点,在目标明确后力求逐个击破。

作文是高三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作文分数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语文科的成绩,真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教师和学生都认识到这一点,搜集和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作文训练也是常抓不懈,但是,是否每次训练都能达到预期效果还是在做机械循环徒劳无功呢?所以我们要先把各类专题分门别类的理清楚,再找到解决的办法,因此我制定了开展下列专题学习的训练:

1.“实词、虚词、成语的正确使用”专题,为作文储备充足的词汇。在批阅学生作文时,时常感到可气又可笑,那些词不达意,望文生义的现象频频出现,不禁感叹学生的词汇贫乏。再就是受现在不规范商业用语的影响严重,一些成语严重“畸形”:某消炎药的广告--快治人口(脍炙人口);某热水器的广告用词---随心所浴(随心所欲)等等,这种变形的用词举不胜举,虽然这些广告是利用人们熟悉的成语达到消费者记住商品的目的,但是很多青少年因此被误导,把错误的用词当成正确的来使用,一旦在头脑中先入为主,再要进行纠正就会比较困难,还会给他们造成困扰,经常会觉得很混乱不知道到底哪个是正确的用词,继而在应用过程中经常出错,在这方面要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加深记忆。

2.“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专题训练。标点符号的使用一般都不太重视,经常有的学生作文“一逗到底”,逻辑关系混乱。这项训练可以和阅读理解结合在一起进行训练,在阅读短文时,用心体验标点符号是如何使用的,

3.“病句辨析和修改”专题训练。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在做专门修改错字、病句训练时都完成得很好,但是一到自己写作文的时候就完全忘记了,错字连篇,形形的病句层出不穷,究其根源,是“学”与“用”严重脱节,所以一定要训练他们学以致用。

篇(9)

一、高三语文复习课现状

目前,高三语文复习中或多或少存在四个主要问题:教学内容盲目化(脱离考点)、教学内容超纲化(超出考点)、教学内容烦琐化(肢解考点)、教学内容简单化(矮化考点)。这些问题大大影响了复习的效率和效果。作为一名高三语文老师,每个班级语文存在的共性问题是什么,每一个学生的强项弱点在哪里,每一阶段的复习应重点突出什么,应该心中有数。共性现状如下:

(一)推不动

背默不跟着走,布置的作业不能顺利完成,课外不学语文。

(二)读不懂

主要反映在阅读部分,诗词看不懂意思,现代文看不懂重点词句,读不懂文本的内涵。

(三)写不出

概括题漏掉信息,赏析题写不完整,延伸题观点例子两张皮,作文缺少鲜活的内容。

二、高三语文实效性课堂构建案例

下面是我的高三语文复习课构建高效课堂设计一例:

课后,语文组长给出这样的评价:“这节课实效性很强,高三需要的就是这样实实在在的课堂。”高三的课程内容决定高三课程性质。以“鉴赏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为例,我是这样构建高三实效性课堂的:

(一)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人物形象类别,明确答题要点,规范答案语言。

(二)巧妙合理的导入

由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入,引出周瑜的形象和作者的形象,找出刻画二者形象的语句,作者通过对周瑜的仰慕与敬佩表达了自己的壮志难酬,进而引入本节课的课题――人物形象。

(三)诗歌人物形象分类

紧扣教材,阅读教材,明确人物形象分类:诗人自己的形象,例如,杜甫《登高》中的作者,李清照《声声慢》中的作者;诗人之外的形象,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和刘兰芝、《琵琶行》中的琵琶女,《木兰辞》中的花木兰等。

(四)高考对人物形象题的考查方式(设题方式)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试概括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3.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某某形象。

(五)读诗句,感知人物形象

选取高中教材中典型的诗句和人物,让学生读并感知一类人物形象,如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感知出一个傲岸不羁、豪放潇洒、不慕权贵的诗人形象;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感知出一个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形象的诗人形象……类似的形象共有八类,他们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六)如何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以李白《独坐敬亭山》为例,分析诗人的形象。先大声读诗,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组织答案。教师当堂点评学生的答案,肯定对的,否定错的。接着互换角色,让学生扮演阅卷老师,利用PPT展示三个不同答案,学生根据答案给出分值,设置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规范答题和培养得分意识。

(七)归纳答案要点

根据学生自己组织的答案和给出的答案,我总结了此类题答案包含三点:一是写了谁(特征+身份)?二是分析具有某种特征的依据;三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给出答案要点后,再做练习题巩固。

语文课堂的驾驭能力至关重要,一节课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完全在于老师的引导。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却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①大量讲述;②大量训练;③对学生大量的不断地否定。这种做法的弊端不仅体现为主宾倒置,取消学生主体参与,教师过于居高临下。

三、高三语文复习课实效性策略

高三语文复习阶段,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以下三种意识:目标意识、学生意识、效率意识。目标意识主要指考点目标要明确。只有明白了“考什么”,才能真正明白“怎么复习”。那么,怎么样的复习才是“货真价实”的、才是高效的。

(一)吃透考纲,把准考脉

新一届高三如何应战,首先要明确好复习课的两个基本标准:所讲――讲授的内容,学生一听就懂,就明白;所教――传授的方法,学生一学就会,就能用。

其次要明确好复习课两个基本前提: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吃透命题精神:①命题不当,导致无效;②选题不精,导致无效。

2.研究复习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①不追求讲了什么,而重视学得怎样,复习指导科学化。②不追求知识系统,而重视答题规范,答题思路程序化。

(二)做好三个研究

首先是研究学生。通过分析试卷、个别谈话、自我小结等方面考查研究学生学习情况,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能力、思路与方法,使学生对考点知识达到“四知”的程度:已知、熟知、基知、未知。

其次研究《考试说明》。研究近三年考试大纲,看是否有题型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我们着力研究“八考”:常考、已考、重考、轻考、轮考、不考、未考、将考,弄清主干知识点、能力层级及能力点、赋分特点等情况。针对“八考”,明确复习训练方向、重点、时间精力投入等。再者研究题型的变与不变规律,如新课标卷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近几年变化比较明显,考查虚词的题取消了,出现文言文断句题,再如2015年文言文第6小题考查的是古文化常识题,在阅读人物传记的同时也应多关注人物访谈题型。

(三)注重实效――优讲、巧练、深评

1.优讲

我理解中的“优”就是讲解一道题归纳一类题的做题技巧。而且一道题必须讲透,不能含糊其辞,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以“意象意境”题为例,这类题高考设置分值一般为6分。学生答题找准三点:景(描绘画面)、境(营造氛围,背四字意境词语即可)、情(作者的思想感情,注释有提示),三个点,每个点得2分,只要学生动笔写,至少得4分以上。高三语文复习课知识点是有章可循的,比如文言文知识贵在积累,没有太多的方法可谈,古诗词鉴赏除了积累外,重点在理解和方法上,高分作文的写作技巧很重要等等。

2.巧练

练是学生的行为,也是老师的行为。“巧”表现为训练题选择的“巧”和训练中点拨的“巧”。短时间内获得高分,只能从题的分值上入手。在训练时,根据分值写答案。以高考第七题文言文翻译题为例,每小题5分,5分如何获得?学生心里要有数,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及句意通顺各占几分,让分值落实到题的每一点上。坚持这样练,学生得分高了,自然就喜欢从习题中获得成就感。

篇(10)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回顾预习,巧妙导入(约1—3分钟)

联系相互关联的知识点,有目的地回顾所学知识,简明扼要地导入新课。

注意事项:一是导入内容要与所学新课密切关联;二是要讲究导入艺术,巧妙导入;三是导语要精练、生动,富有启发性;四是可用多媒体音像导入,增强直观性、趣味性。

2.提示目标,概括要点(约1分钟)

明确告知学生本节课学习目标,让学生从总体上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可用电子白板演示)。

注意事项:(1)准确制定学习目标。(2)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

3.指导自学,导之以法(约2分钟)

明确给出本节课学生的自学要点,并指出每个环节的学习方法。

注意事项:(1)明确自学内容,让学生知道学什么。(2)明确自学方法,让学生知道怎样学。(3)明确自学要求,让学生知道达到什么程度。

4.巡视解疑,洞悉学情(约5—8分钟)

学生通过自学对本堂课所学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此时,教师通过课堂观察、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注意事项:(1)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2)既面向全体,又重点突出,着重巡视中差学生,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3)充分发挥学习小组和小组长的作用,适当穿插竞赛环节,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5.提问检查,纠正谬误(约5—6分钟)

重点提问中差学生,让其回答问题或板演,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注意事项:(1)尽量让后进生回答演示。(2)共性问题,重点讲评。

6.课堂讨论,教师点拨(约8—10分钟)

(1)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好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2)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及更正的道理。(3)指导学生归纳总结。

注意事项:教师点拨时要做到三个明确,即明确教的内容、明确教的方式、明确教的要求。

7.当堂训练,达成目标(10—13分钟) 转贴于

(1)出示达标训练题。(2)督促学生独立完成。(3)提问并订正。

注意事项:(1)课堂训练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2)训练题要典型,适度适量。(3)训练题要低起点、多层次。

8.课堂小结、布置作业(2—3分钟)

下课前3-4分钟,进行本节课知识小结并布置课后作业。

注意事项:(1)课堂小结要提纲挈领,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2)必须留适量的课后作业,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二、“三步八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分析

1.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学生在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后,根据教师指导的学习方法,快速阅读课文内容,完成预习提纲,经过积极思考、认真探究,形成个性的认识和结论。

2.展示成果,合作交流。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主要通过学生交流、互动辩论、教师点拨等活动来实现。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途径,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了互补,在争辩中得到了提高。

3.质疑深化,巩固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助,不仅有小组内的合作探究、全班内的交流互动,更体现在老师的适时点拨上。作为课堂的主导角色,老师既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又要帮助学生解疑答惑,还要引导学生反思、总结,提升了问题解决的深度和广度。

4.整合认知,拓展思维。教师归纳学生所回答的问题,对那些共性化、差异性、逻辑性问题进行重组和整合,构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系统,从而达到构建良好认知结构的目的。

三、“三步八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显性效果

1.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自主合作型的课堂,学生有机会去积极地思考、探索、发现,积极地参与展示交流,并亲历知识的认识过程,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了,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

2.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质的变化。自主合作课堂,老师舍得给学生时间自学了,善于组织小组研讨了,讲课时间相对少了,由满堂灌变成了精讲多练。

3.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变教为导,学生能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方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课堂的无效环节得到了有效控制,真正做到了“堂堂清”,打造出优质高效课堂。

“三步八环节”教学模式的实践还在进一步完善中。今后,我将继续努力探索、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方法步骤,使语文课堂更高效、更具有活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 企业扶贫汇报材料 下一篇: 机修实习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