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4 01:36:4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城市景观雕塑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 J3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8-202-2
一、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雕塑艺术是一种空间艺术和立体造型艺术,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它的范围也在不断地进行延伸,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结果。21世纪各艺术专业学科之间越来越强调融合,雕塑艺术也从简单的造型设计发展到了空间的设计,并且加入了很多环境意识,多种多样的艺术语言使得雕塑建立了新的独立的艺术形式。尤其伴随着众多艺术院校开设的雕塑课程,使得雕塑在艺术范围内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广场、公园、街道甚至是高速路旁,随处可见展现着不同造型的雕塑艺术,它已深刻地融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一处空间。
就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来说,他们城市中的景观雕塑都具有着极其鲜明的特征和标志意义。比如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世界闻名;布鲁塞尔的著名标志是撒尿的小男孩铜像;还有哥本哈根的美人鱼雕像和罗马的标志“大皮拖里纳母狼”青铜雕像等等。而在我国的各个城市中,好的高品质的雕塑作品也比比皆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属于世界的,充分考虑并发掘出不同民族的地域特征,并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特征等进行研究,设计提炼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族形象,更具民族性的东西,也会越让人们感到归属感和地域的自豪感。
据《中国建设报》的报道,于2001年的粗略统计,我国全国的城市雕塑作品总数已近高达两万座,中国国内城市的雕塑建设已进入到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再根据北京规划委员会公布的一组统计数据,2004年在北京的城市雕塑就共有1836座,一直到2012年增长到2505座。而深圳在2012年的统计数据数共有543个城市雕塑点。于是现在很多媒体进行大胆的估计,在我国的城市雕塑,正以每年一万座的速度增长着。
这些数字是惊人的,可以说全世界的人们旅游和观赏的冲动首当其冲之一的理由就是为了这些著名的城市雕塑。这些城市雕塑作品,屹立于公共场所之中。不仅在高楼林立、街道纵横的城市中,起到了缓解城市面貌呆板、单一的作用,而且也可在空旷的场地中起到增加平衡和增添美感的作用。在我们日益忙碌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城市雕塑已经成为我们城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甚至已经成为城市人心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象征。
雕塑作品从古至今在人类发展和文明史上都留下了光辉印记。一座出色的雕塑作品,可以成为这座城市最具有吸引力的标志和这座城市精神面貌和文化发展的代言与象征。就曾有位美国城市规划专家说过的这样一句话:“让我看看你的城市面孔,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在追求什么文化。”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各个城市中已然新兴了一大批城市雕塑,它们代表了城市公共环境的内涵,因此公共性是景观雕塑实现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拿成都这座城市来说,合宜的气候既适合旅游更加适合人们居住,是一座融汇文化、历史、现代、时尚等代名词于一身的大都市。而该市的雕塑种类繁多,在城市中的显要地域闪烁着光芒,让人们时刻领会着城市的文化底蕴、精神气质,同时感受着历史的传承和现代文明的追求。如武侯祠塑立着刘备、诸葛亮及其一些文臣武将的塑像;天府广场上的雕像、文化公园中的十二桥烈士头像、浣花溪公园里的诗歌浮雕大道和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名人雕像等,都体现着成都的历史底蕴与文化传承。它们在颂扬着历史人物,也在展现着当代杰出人物,既缅怀先人又弘扬时代精神,是一种时代的朝气和精神气概,是一种品格的象征与文化传承的写照,反映了这座城市在不同时代的各种文化特征。
当然景观雕塑的文化层面不止这些,在宗教方面,西方的基督教以及东方的佛教等都是利用雕塑的形式来传播教义的。这种功能在史前图腾就已经开始了,那时的人们认为这样古怪的东西能带来好运驱走灾难。随后历代的统治者们就将这种功能发扬光大,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建造宏伟的雕塑与建筑。但这也给后世的人们留下了非凡的精神与文化财富,如埃及的金字塔和法老的雕像,都是那么的宏伟而威严,显示出无比的震慑力来,而矗立于世界各地的庙宇、石窟和神殿等,也都体现着人类的文化财富,凝聚着创建者们的无穷智慧与艺术才华。
可以说城市雕塑正是城市中人文关怀与境界最完美的体现。城市中的雕塑汲取最显著的人文特征加以修饰和美化,渲染和提炼,终将城市文化得以凸显出来。
三、城市景观雕塑具备的艺术特征
人类在不断创造自身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追求着艺术的发展与进步。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欧美一些国家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环境意识化”,第一次将人类和生存空间的关系提到了首位。而且近年来,很多艺术家开始注重环保创作,利用绿色植物直接作为原材料进行处理,像这些“绿色雕塑”在一些园林中已开始应用,摆放在公园、绿地等地方是最适合不过的了。这种植物景观雕塑的色彩、形体等方面体现了自然之美,再以适当的尺度和配比,按照四季气候不同变化对其进行裁剪设计,进而保持了景色的协调性。植物景观雕塑这种与四季景色匹配的设计不仅体现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也为人类生存空间增添了更宽阔的视觉美感。
在我们中国,从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才开始出现城市雕塑,但大多都属于纪念意义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直到90年代开始我国雕塑艺术才真正进入审美的领域。其实中国拥有着许多独特的艺术历史遗产,这些都是博大精深的宝贵财富,作为国内的艺术家们应该要继承和发展雕塑艺术的风格,中西合璧,艺术交融,艺术再造才是城市雕塑艺术的本质要求和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就如我国近几年创作的景观雕塑“世纪之门”。它的基座是由五本书的具象形态组成的,表达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创造与传承。主体的部分是用立交桥的抽象夸张手法建造的,从而呼应了主体世纪之门。同时雕塑的顶端又以具象的车轮来表达我国整体发展速度之迅猛。整个雕塑由具象与抽象手法相结合,既有稳重的一面同时又配以动感的效果,使得整个雕塑雄伟而又富有生气。
所以说城市景观雕塑的艺术特征是有别于室内雕塑或是架上雕塑的,它是一个新的某种观念的表达,它必须具备着高度的公众性,也必须符合公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习惯。一座优秀的城市雕塑不光能带给人们以美感,同时给人们美得倾诉,让人们360度的欣赏,感受着最纯美的思想风韵和人文精神。调动人们的心绪,触动最新的视觉,启迪大众的思想。
四、景观雕塑文化与艺术的发展走向
大众的审美、文化素质和艺术的修养都直接影响着城市中景观雕塑的审美效果。既然这些雕塑是伫立于城市之中,并以广泛繁杂的社会人流为背景,那么就必须考虑民众对于雕塑艺术的接受能力。因为公众对当代艺术创作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介入,导致了景观雕塑的创作主体范围也开始扩大,艺术家个体作用在逐渐削弱。所以在对于城市景观雕塑未来的精神文明建设与艺术发展的规划中,首先要做到的是与最广大人们群众形成互动的审美效应,把多元化的审美方式带到景观雕塑的创作当中,实现大众文化与艺术文化的融合。只有社会文明进步和人们整体文化素质都得以提高,才能营造出具有人文素质的公共艺术欣赏群体。也只有这样,雕塑艺术的终极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一座优秀的景观雕塑,可以成为城市中最醒目的标志,它会始终汇聚着文化和人们的真善美,给人启迪和鼓舞以及美的触动和艺术的熏陶。
其次,一座城市凝聚了人类自古以来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其中的自然环境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城市中雕塑无论如何的增添,必须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可持续生态景观的设计。公共景观、城市雕塑融入着自然的气息和浓郁的文化内涵,使人们看到了一座城市的灵性与韵味。因此城市景观雕塑要服从周边的环境,恰当而和谐的进行布局设计,就地取材,降低造价,有效利用材料自身的属性美感。从而使雕塑与环境之间形成具有个性化的交融与互动。如近些年西湖景观雕塑展就举办的比较成功,它们着力注重于周围环境的结合,每一件作品都和环境产生了联系,形成了一幅幅完整的和谐画面。
可以说城市中的雕塑能够折射出一座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放映历史进程和变迁。雕塑艺术作为追溯城市发展史的文明承载者,是城市灵魂的铸就者和思想者,进而与城市血脉相连,息息相关。而我国目前许多城市的景观雕塑作品可以说是数量多、精品少,既雷同又缺乏个性特征。不但没有起到美化装饰环境的作用,反而成为了人们眼中的视觉垃圾。要想创造出优秀的雕塑艺术作品,就必须弄清自己身处何样的位置和文化语境,深刻研究城市历史发展状况,再结合本民族的艺术创作特点,不要简单的照搬国外模式。艺术是一个民族的产物,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会产生不同的艺术,各个国家之间要互相影响、互相借鉴,杜绝艺术的复制与照搬。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保存着自己独特的表现和突出的特征,是值得我们发扬光大的。
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城市雕塑已经成为一种被物化了的象征、精神的凝聚,赋予和寄托了人们的怀念、憧憬和创造的力量。当这种公共的艺术营造出来更加舒适美观的公众生存空间,让城市不再变为钢筋水泥堆砌的城堡,而变成心灵可以休憩的场所。这时我们就会强烈的认识到,城市雕塑艺术带给人们生存环境的积极作用是多么的大,同时也展示着城市的品味和人类的追求。尤其是近年来各个城市逐步尝试用低碳材料运用到雕塑的设计当中,艺术家们运用独特的创造力和熟练的制作技法而塑造出来的艺术品,使人们重新开始认识自然。利用可持续生态景观设计既能够保护环境、节约生产成本,又体现了创新意义、新的美学意义和文化意义,越来越多的创新发展方式最终使得城市景观雕塑向着更宽更广的方向继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中图分类号:TU9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319-01
1城市雕塑的历史与现状
西方城市雕塑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宗教艺术。文艺复兴后,雕塑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的舞台。从19世纪到现在,城市雕塑进入繁荣发展阶段,在欧美各大城市,很多重要的人文景观都是人们熟知的雕塑艺术品。二十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城市雕塑创作观念更是层出不穷,作品题材和风格从纪念性转向表现文化理念方向,作品风格也从以往的的写实转向抽象风格为主。因为抽象风格相对写实风格能够更加深刻挖掘和表现人类复杂而丰富的精神世界,因而抽象风格成为当今城市雕塑的主要风格形式。几何形与不规则形的形状,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表达各种思想情绪内容的城市雕塑已遍布欧美城市。
中国的雕塑历史究其根源可以到原始社会时期,随着城市的兴起,也应运了早期的城市雕塑,如门标,城阙,图腾礼器等。还有帝王陵墓的纪念性的石碑以及道教佛教所膜拜的塑像也应划归到城市雕塑这一艺术门类。在近代中国史上,殖民入侵使得洋行、公园等公共设施开始在城市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城市雕塑发展提供了地域上的可能性,为城市雕塑的发展展开了一些新的内容和领域。在前后,一批留洋艺术家在一些城市也兴建了一些城市雕塑,比如纪念性雕塑(陈英士烈士骑马铜像),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风格单一,纪念性主题明确,有明显的西方城市雕塑传统的影子。解放后我国的城市雕塑开始了真正自我的发展之路。当时的城市雕塑创作题材多为歌颂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英雄人物的,还有一些纪念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这个时期,伟人塑像,人民群众大团结塑像,英雄纪念碑,伫立在在各个城市和革命圣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又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进入新世纪后,城市建设进入到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较以往更加重视文化和城市的塑造,其中以城市雕塑为重点的公共艺术建设更加突出。
2城市雕塑的类型
城市雕塑按功能主要大致可分为:纪念性、主题性、装饰性、娱乐性几类。
2.1 纪念性雕塑纪念性作品是城市雕塑艺术的骨干和代表,是每个国家、每个时代都有的重要类型,是历史的缩影和体现。它们以写实的手法歌颂和宣扬着那些在历史上对国家和民族作出重大贡献和业绩的人物,铭刻和纪念着那些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表达了国家统治阶层的观念和思想,渗透出时代的气息和脉搏。
2.2 主体性雕塑表现某个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主题,如:和平、自由、胜利、奉献……它们往往以形象的语言,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揭示出某个特定环境和建筑物的主题。如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巨匠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大卫》就是此种形式的代表作品。
2.3 装饰性雕塑装饰性雕塑是城市景观系统中最普遍的形式。这类作品不限定有特定的主题和内容,对环境的装饰和美化是它的主题。装饰性雕塑手法偏重趣味性,风格变化多样。它们的创作风格对人有怡情养性、陶冶情操的效果。
2.4 展览陈列型雕塑是把众多优秀雕塑作品如同展览陈设那样布置起来,让公众集中观赏多种多样的雕塑艺术作品。比如日本箱根雕刻之森,就在把数千件雕塑有层次的放置在风景优美而且地形起伏的谷地,使这些艺术作品置身于山峦绿野,鲜花波影之中。
3城市雕塑艺术的文化内涵
城市雕塑是人类进行文化创造的一种模式,是将艺术家的个人精神世界与其所处的环境、空间、受众心理相融合的综合艺术。现代城市雕塑已成为世界各国城市人文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是一个民族风貌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象征。一座城市的标志性雕塑,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是艺术地记录国家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的最有效方式,它代表了这个城市、这个地区的文化水准和精神风貌。城市雕塑是城市之魂,它体现着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与综合实力,并以其鲜明的文化特质,艺术地为城市树立起与众不同的形象。因而,城市雕塑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是其他文化形态难以比拟的。
4城市雕塑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城市雕塑作用在于美化城市面貌、丰富民众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空间内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优美和崇高是雕塑美学的重要范畴。作为城市标志的城市雕塑往往具有巨大的体量,能激发观者关于崇高壮美的感受。相对而言,小型的城市雕塑作品往往能给人以高雅优美的审美感受。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艺术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功能日趋减弱,“怡情养性”成为艺术的主要美育功能。城市雕塑由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亲和力,在作品和观众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城市雕塑的美育效果提高了受众的审美品位,反过来也成就了良好的城市雕塑建设环境。西方国家环境艺术的良好状态就是与他们很多年的艺术社会氛围分不开的。
中图分类号:J3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09-0214-01
现代城市雕塑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现代化文明城市的重要因素,美化环境的同时,提升了大家的审美品位与艺术修养,是提升市民精神文化修养的重要元素。现代城市雕塑设计风格以城市环境为背景,从文化内涵、人文地理、丰富的色彩、艺术语言的多样化,反映了城市环境的变化。本文就现代城市雕塑设计风格与形式进行分析,阐述现代城市雕塑艺术的魅力。
一、现代城市雕塑设计风格的多样化
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城市环境中最具文化品质的构成要素之一,得到众多的建筑师、规划师、公共艺术家和政府决策者的高度重视。21 世纪,人们必将对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城市雕塑艺术风格开始多样化,这一过程伴随着文化的发展产生。西方艺术经历了现代与后现代,并影响到雕塑艺术的发展,雕塑从传统的写实转移到了抽象、意向、超现实、观念性雕塑等等多样化的艺术风格。现代科技的应用与雕塑材料的多样性,使现代城市雕塑丰富多彩,雕塑色彩的变化也更加时尚与现代,因此现代城市雕塑风格变得多样化并与现代化人文城市融为一体。
二、现代城市雕塑具象写实风格
中西方雕塑艺术传统以写实为主,现代城市雕塑写实风格依然重要,广泛应用于小型城市雕塑和园林景观灯设计中,如广场、绿地公园、步行街及各种公共场所。写实造型的现代城市雕塑圆满地再现了人类的美好生活和对理想的追求、对艺术的向往,是雕塑艺术对生活的再现,进一步增强了城市雕塑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一件好的标志性雕塑在设计时首先应该了解当地的人文精神, 结合地域文化,在艺术美观与精神含义上达到相同的高度。
三、现代抽象城市雕塑
抽象艺术的产生是现代艺术发展的结果,西方现代艺术从具象走到了抽象,并影响到了其它的艺术门类。抽象艺术是现代化的标志艺术,现代城市雕塑设计吸收了抽象艺术的艺术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为现代城市雕塑带来了新的情趣和新的艺术语言形式。位于青岛五四广场的著名雕塑《五月的风》就是抽象雕塑的代表,鲜艳的红色,抽象的螺旋上升,代表了城市的品味,提升了城市的档次。20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艺术流派,如:把雕塑的造型简化到最基本的抽象状态,追求一种绝对统一的秩序美感和整体感,以使之与周围的环境空间融为一体。芝加哥联邦政府中心广场上坐落着一个由美国雕塑家亚历山大·考尔德创作的纯红色巨型雕塑《火烈鸟》,它形似一架弯下了吊臂的起重机模样,高达15.9 m,整个作品用钢板铆接而成,人们可以在它的身体下穿行。《火烈鸟》是以斜线和弧线来展现形体的,在整个造型中几乎没有一条垂直线和水平线,其庞大而又空灵的形体与周围的立柱形现代建筑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但是作品的线性造型又与建筑的直线感构成一种内在的联系,故又显得协调合拍,创造了一种富有生气的环境氛围。如《拱门》、《躺着的人》等,已成为美国城市景观的标志。在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大胆的设想、野性的力量、牛仔的开拓精神。而野口勇的彩色抽象雕塑《红色立方体》,仿佛一颗在转动中被“定格”的大骰子,保留着它那“金鸡独立”的奇妙姿态,在四周的几十层高楼大厦的包围中。在由现代建筑群的直线织成的巨网笼罩之下,它的斜线和圆形孔洞显得那么的生动活泼,冲破了它所在的环境空间的压抑气氛。
四、现代城市雕塑的超现实风格与观念性风格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现代化城市雕塑风格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新的技术与材料的产生也促使城市雕塑风格的多样化,超现实表达形式展示了更加现代化的思维与观念,展示了人类现代的生活方式。极少主义、观念雕塑的城市雕塑作品以简洁凝练的艺术语言为雕塑的主体观念阐释和艺术表现形式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但无论是小区建筑群或广场街区仍然存在着样式单调、风格雷同或与环境不协调等不足之处。城市现代雕塑的设计风格趋势是多样性的,不同的设计风格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需要。现代城市雕塑设计应有包容性,应具有浓厚的人文背景和民族、地域特征,现代城市雕塑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赫伯特·里德.现代雕塑简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一、城市雕塑概念的界定
人们对城市雕塑的界定不尽相同,但是与其他雕塑艺术不同的是,城市雕塑是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特点,是指在一个公共环境里为公众所享有的室外雕塑艺术形式,它是一种现代城市空间的三维造型艺术品。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环境、城市建设与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城市整体环境相统一的一种艺术形式。城市雕塑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历史与文化特色,反映了城市的精神面貌与综合实力,并以其鲜明的文化特质,艺术地为城市树立起与众不同的形象。城市雕塑作为一种空间艺术、环境艺术,它的存在不仅需要一定的空间和环境,而且还讲究空间的尺度和环境的协调,以促进城市环境的和谐。因此,在城市雕塑的设计与造型时要充分考虑其与环境的关系,在精心设计好雕塑本身的基础上,要根据城市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建筑环境等环境的特点来进行造型,才能够创造出深受大众喜爱并能彰显本地特色的独具一格的雕塑作品。
二、城市雕塑的特点
(一)公共性
首先,城市雕塑是公共物品,其在被某一城市政府提供后,是为全体民众参与欣赏与审美,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特点。非竞争性即每个民众对雕塑的消费(欣赏,审美)不会减少其他任何人的消费,非排他性是指城市雕塑建成后,任何人都不能被阻止来欣赏它。其次,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其根本出发点是人,即城市里最普遍的市民体现的是“以人为本”,因而其核心就是民众的参与性。城市雕塑的公共特性是现代社会民主、平等、自由观念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标志着城市公共雕塑不再只是艺术家“为艺术而艺术”作品,尽管不排除创作者情感经验、艺术观念、思想倾向、个人风格在艺术品中的流露与表达。
(二)环境性
对于城市雕塑来说,公共艺术与其所在环境呈现一种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关系。城市雕塑从属于空间环境,是都市空间环境的一部分。空间环境给城市雕塑提供了展示的空间,城市公共雕塑反过来又给空间环境增光,改善和美化了公共环境。因此,城市雕塑的主体和类型必须与城市环境相联系相适应。城市雕塑与公共环境就正是在这种关系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得益。像亨利•摩尔于1957年至1958年为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楼创作的雕刻《斜卧像》,就是一件城市雕塑作品的表现形式和环境取得和谐统一的成功典型。如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潘鹤、段积余等创作的《珠海渔女》之所以成为一座成功的作品,除了雕像本身的雕刻的比较完美外,还在于雕像的主题内容与环境的和谐照应。
(三)艺术性
城市雕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潜移默化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情操,唤起人们的公共精神与文化的良知。城市雕塑是艺术品,具有艺术性,应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要求其无论从立意造型、材料还是色彩上都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艺术水准的高低成为衡量城市公共雕塑成败的重要因素。
(四)社会性
一座优秀的城市雕塑已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风景。在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建设及其形象塑造已经成为城市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城市雕塑不仅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个性特色的艺术体现,也是城市形象和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
三、城市雕塑与环境艺术
本文认为城市雕塑的环境艺术主要表现在城市雕塑的空间环境和城市文化的传承。
(一)城市雕塑与空间环境
城市雕塑作为一门造型艺术,是根据三度空间关系的硬质材料塑造出来的占有实际空间的实体形象,像城市里的以铜、石头为原料的人、动物、其他几何体,它们都有着很强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因而,他们的欣赏角度也是多维性的,具有强烈的空间感应。城市雕塑的设计应注意联系所处的空间环境,放置于公共空间的雕塑应与周围环境发生关系,构成一个新的巨大的延伸空间。如在合肥“包河公园”的东侧的开阔地方,修建了一段古城墙并建造了包公塑像。该包公塑像背靠古城墙面对包河,并与包河南岸的“清风阁”相互呼应。雄伟而坚固的城墙突出了包公的铁面无私、执法如山,而河水的柔软又体现了包公的平和与仁爱,形成了较强的对比效果,从而体现了包公刚柔兼具的性格。在这里,包公塑像与环境产生了和谐的关系,塑像在环境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宏伟壮观,而周围环境在包公塑像的衬托下显得更生动,两者相得益彰,使得整体空间具备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城市空间是一个与人们心里息息相关的公共空间,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雕塑塑造的成功。因此,艺术家在构造城市雕塑时,必须要把个人经验与公众要求结合起来,把个性追求与公众经验结合起来,找到与公众之间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合点。因为艺术家在工作室里思考的东西,个性的追求、情感的渲泄、自我的表现,材料的实验、形式的探索等,都远远超出了公众对雕塑的传统知识所能容纳的程度。倘若艺术家完全沉浸在自我表现中的创作,那注定只能是一种“架上艺术”,而非公共艺术。既然城市雕塑是属于一种公共艺术,是为城市公众所参与欣赏或审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雕塑不只是艺术家个人感情以及个人艺术观念在公共空间的表达,而是基于在公共空间范围内的艺术创作,受到公共空间很大的制约,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而,城市雕塑应该是脱离艺术家思想的完全制约,这要求雕塑的创作除了考虑美学方面的因素外,最重要的还是要考虑大众文化层面的问题。城市雕塑与公共空间的协调是精神与文化气氛的合拍,并不单纯是技术性所能解决的。城市雕塑是属于环境艺术,与一般的雕塑作品只是追求作品自身的艺术性和完整性不同,他必须以城市环境为背景,从时间、空间、文化、公众心理等艺术形式上与雕塑布局的城市空间形成相互联系的系统。但是雕塑与环境的结合不能是被动的点缀环境,而应该是积极的选在渗透环境,因而空间意识就是环境意识。如果城市雕塑的布局合理,那么就会对城市环境起到促进的作用,而雕塑的加深应该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设定雕塑的各种条件时,应该以人眼视界为范围,以人们的审美心理为界限。因此,城市雕塑的设计中,必须要处理好色彩、动静、光影等效果,把握好体量与空间的关系。雕塑应注重与环境的融合关系,其设立应该是建立把握城市环境的基础上,才能有效的把握空间、表现空间、适应各种文化的精神要求。就如,亨利•摩尔曾说过:“雕塑家必须到现场了解环境,因为往往环境中的任何事物就可能影响到尺度上的变化,光有图纸是绝对感觉不到的。”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认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以及地方部位。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米开朗基罗的著名雕像《大卫》有两座复制品,一座放在西民奥里广场上佛基奥宫前原来安放原作的位置,另一座放在以作者名字命名的露台式河畔广场中央,两座同样是复制品,但是带给人的审美体验不一样。《大卫》雕像的精彩之处在作品的正面,在佛基奥宫前的雕像,因而有宫殿的深色墙壁做背景与环境就比较和谐,而位于广场中央那座却因广场的空间过大,却显得与环境不是十分的协调。这是因为创作者没有把握好不同的城市不同位置的环境和人们对于特定环境中雕塑的审美心理。另外,朝鲜平壤市主体思想纪念塔,体现的是金日成主体思想的严重公式化作品,雕塑视觉元素组合突出了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忽视了人性。
随着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雕塑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地扩展。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到:“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喝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这点充分说明了雕塑与公共景观艺术的交融关系不断深化,相辅相成,它们之间的领域界限已经慢慢模糊。雕塑作为环境艺术作品景观构成的要素之一,尤其在公共景观中,雕塑艺术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雕塑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公共景观空间的应用及发展,对于雕塑创作和景观设计都是一个值得深入话题。
一、现代雕塑的由来
赫伯特里德曾经指出:“‘现代’一词一直被用来指一种与公认的传统的相决裂的风格,而这种风格为寻求创造与新时代更加同步的形式而存在。”所谓的现代雕塑即指20世纪以来的雕塑。广义说,它是包括各种制作方法和表现手段的艺术流派,是一种新观点和新方法,表现了人类思维由简单到复杂,由单元向多元的发展过程①。
后印象主义艺术大师保罗・塞尚给现代雕塑艺术家创作带来新的启迪,他致力于研究物体固有的结构,对形体、色彩、空间、结构等进行了探索,使作品的意象有了结实的本质。他对造型艺术的认识也深深地影响了现代雕塑的发展。现代雕塑的出现,完全改变了传统雕塑的创作原则,启迪了以实际的四外,使艺术家创造出了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
二、现代雕塑在城市公共景观中的作用
城市作为人类生存生活的特定空间,在改善人类精神和物资等方面不断完善着,不断平衡着。主要集中体现在城市规划、城市雕塑、城市园林、城市内外空间环境设计等能够美化人类生活的方面。而雕塑艺术在现代城市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风格各异,造型多样,与周围环境有机结合,既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景观,又是城市环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公共艺术是人类在空间环境中有意识的连续不断营造的活动②。现代雕塑与城市环境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在城市环境中,从空间上的构成要素来看,现代雕塑与建筑、绿化、装饰等概念相同,是构成都市的一种要素。城市公共环境体现了城市的文明程度,而城市文明程度又包括都市生态文明。都市生态文明的生态观很大程度地影响城市公共空间雕塑的创作和审美,引导雕塑家的创作思维和设计原则。一个环境可以因优秀的雕塑作品而舒适宜人,达到放松、缓解压力的作用,也会因不好的雕塑而影响人们的情绪与身心的发展。因此,现代雕塑作品的优劣直接影响了整个城市的文化发展的程度以及人类精神和物质层面的发展。在城市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现代雕塑在城市的地位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现代雕塑的概念不再是一种单一的内涵,人们在追求城市环境的安静、和谐、轻松的气氛时,更加注重了雕塑本身包含的潜在功能。
城市公共空间雕塑作为城市公共艺术,它的创作从根本上是一种社会行为,其出发点是不断满足都市人的心理、生理和情感交流的需要。作为城市雕塑的审美主体的人类,既是物质主体又是精神主体。现代雕塑与自然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体现在雕塑材料选择和技术运用问题上。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雕塑对于材料选择更多侧重与生态化,从根本上降低资源和能量消耗,杜绝和减少废弃物等有害物质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生态化的环境创作理念为雕塑家提供新的思考点和切入点,使雕塑家的思考重点从体积、色彩、空间及背景的适应性等方面,转导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入手。如现在出现的一些“金属创作的雕塑作品”,便是一种对此的述说。金属材质由于它的保存性能好和强耐久性,往往成为雕塑艺术的首选;对于很多人来说,废弃物是无法再利用的,然而,雕塑家们也能从重找到生机,赋予它们设计的生命。在它所放置的空间环境中,那些生产、生活废弃物经过艺术的构思、整理和组合,成为了现代雕塑作品。既创造了美,又具有环保观念
三、现代雕塑在城市公共景观中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雕塑的内涵与外延也不断地扩展。雕塑与景观之间的差异也逐渐模糊。现代雕塑的更多注重雕塑与整体环境的关系,以其形式参与整个环境的“大空间”。大尺度、抽象、个性的雕塑给城市公共景观空间提供一个很好的装饰,雕塑家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公共景观设计,创造出供人欣赏、活动的雕塑作品。这样的景观更具有空间立体感。
另一方面,城市空间日益显示出开放性和流动性的特点。艺术与公众的距离将越来越近,公众参与审美活动机会也大大增强,艺术家要将作品置身于公共环境,就必须考虑其艺术形态与大众日常生活审美形态的合理融合点。现代雕塑与景观要进入城市公共空间,一定的在公众之间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合点。
中图分类号:J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在人们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雕塑并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他对于一个城市更是具有标志性的作用。而且它在人们的精神生活方面也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以下我们将详细的展开讨论。
1.城市雕塑对城市环境的重要意义
1.1对城市雕塑的理解。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雕塑与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城市雕塑有本质上的不同。雕塑一般仅仅是指一件艺术品。他的创作是没有任何条件限制的。他可以根据艺术家随时而来的灵感进行艺术创作。但是我们所提到的城市雕塑是不同的。我们所要求的城市雕塑必须具有代表这个城市特点的特性。让人们看到这个雕塑就能联想到这个城市。所以城市雕塑在制作的时候不可以随随便便的按艺术家自己的臆想进项创作。必须与这个城市的地理条件,人文思想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符合这个城市特点的雕塑。
1.2城市雕塑对建设城市环境的意义所在。城市雕塑对于城市的整体的布局来时是一件锦上添花的艺术品。它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更是一个城市的品格的定位。现在我国的很多城市就有属于自己的标志性雕塑。例如:广州的五羊塑像、深圳的拓荒牛等。现在的雕塑他通常会诉说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告诉人们这个城市曾经经历了什么,当然,更大的程度上,他应该展示这个城市未来的发展。一个城市雕塑展示的风格便是这个城市的风格。城市的雕塑与城市的文化,自然等息息相关。他不是单独存在的。所以创造城市雕塑应该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方面要有他现在的特色,另一方面,要展示着这个城市未来的特色。一个城市未来的发展最忌讳的就是墨守陈规。所以城市的雕塑必须有所创新,因为城市雕塑的创新也预示着这个城市未来的创新。城市雕塑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这个城市,让这个城市具有更加充足的动力向未来大步迈进。
2.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关系论述
2.1城市雕塑与历史文化的关系。我们通常情况下可以从城市雕塑去看这个城市的历史。城市雕塑很多情况下是历史的再现。我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是历史的再现。他生动形象的刻画了在为人民解放斗争中牺牲的人民。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对于英雄的敬重与敬佩,也体现了我们民族对于历史的尊重,他记录了一段历史,让中国人民铭记。当然他更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一提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几乎是下意识的我们就会想到北京。由此可见,城市雕塑与一个城市的历史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历史便是一种文化,而城市雕塑正是用艺术的方式诉说着这些历史文化。在全球化的大潮流下,我们面对着多种文化的交融,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文化发光以防淹没在文化的潮流之中。如何让自己的文化发光我们要做的就是继承与创新,在自己原本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创新将会让这个城市的文化焕发出新的色彩。面对文化相互渗透,保护本土文化已迫在眉急。
2.2城市雕塑与人文环境的关系。一件城市雕塑的成功与否与他对于这个城市的刻画程度有关。现在的很多城市就是成功的范例。例如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他现在闻名于全世界,一提到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人们都知道这是美国纽约的标志。当然这么闻名的雕塑不仅仅是因为他完美的雕塑技巧,更是因为它反映的人文精神。自由女神像追求的便是自由,他代表美国人民对于自由的追求,要求民主的心愿。当然无独有偶,在美国有这样富有人文气息的雕塑,在我国深圳也有一例代表。深青铜雕塑孺子牛,这个雕塑刻画的是一头牛正在努力的耕耘。深圳我们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后,利用沿海城市的优势迅速的发展了起来,现在的深圳在我国诸多城市中是比较富有的。而这头孺子牛正是体现了深圳的人民努力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所以说,一件好的城市雕塑必须能够体现这个城市的精神内涵。而且,随着人们精神要求的提高,城市雕塑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她融入在城市的文化当中。
2.3城市雕塑与自然的关系.城市雕塑对于自然的关系涉及到方方面面。例如材料的选择,颜色的选择,尺寸的选择等等都要与自然环境相符。以下我们将具体讨论这三个方面。首先,材料的选择是城市雕塑的基础,不同材料的选择给人的视觉效果是不同的。随着材料的不断增多,不锈钢被提上了日程,当然,我们并不是反对不锈钢的使用。但是过分的使用以至于到处都是不锈钢的作品,难免会产生视觉的审美疲劳。城市雕塑的颜色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自然环境相当于一张画的背景,而雕塑的颜色应该与背景相称。我们选择是深浅搭配的原则。最后便是在尺寸的选择上。尺寸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过大的话会把整个空间都充满,给人一种很拥挤的感觉,让人们感到窒息。但是如果过小的话,该有的效果就会被人们忽视。所以,我们在设计城市雕塑的时候,要注意的事项还是很多的,因为它是一件社会性的艺术,那么他就应该与社会环境相融合,这样才会更好的突出它的意义。
结语:总而言之,城市雕塑,一方面具有社会性,另一方面又涉及了艺术性。所以不管它是用使用何种方式表达的,写实,写意,或者抽象等等,都应该注意在材料、色彩、尺寸上的选择,注意与原本的城市环境相符合。而且,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应该不断的创新,只有新的有创意的城市雕塑才会让人们眼前一亮,所以我们不能墨守陈规。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求的城市雕塑是一件精神的象征,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这就要求艺术家在制作的时候用心制作,赋予城市雕塑以精神,让城市雕塑作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人们的生活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1]阿诺德.伯林特.生活在景观之中:走向一种环境的美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2]蔺宝钢.陈雪华著.《城市雕塑艺术的成型与制作》.北京:中国建工
1.景观雕塑布局设计
布局规划设计应具有面带线、线带点的整体思想,从全局出发,综合细节全面考虑,具体从城市景观雕塑规划设计的点、线、面出发,面,根据城市不同功能来划分的区域,突出每一部分的特色;线,把区域内相同商业性质的串联一起,形成特色带;点,根据具体地方,展现具体内容。由政府区、商业区、工业区、科技区、文化区、教育区、居民区、街头绿地的城市空间划分,根据分区,逐步规划设计,设计一些与每个区域相适应的景观雕塑,从而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
2.景观雕塑设计的题材
城市景观雕塑设计的题材选取非常广泛,凡是与该城市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民间传说、风俗习性、文化艺术等有关联者皆可成为创作设计的题材。可以建立科技教育文化题材库、自然环保题材库、淳朴民俗生活题材库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城市景观雕塑创作设计的丰富题材库。
(1)结合地域性
景观雕塑要根据特定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而设计,要很好地与其所在地域构成有机整体,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必须考虑最根本的问题。城市景观雕塑作为城市中的重要视觉中心之一,无论从它的创作形式还是寓意的内涵都要求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点,这些顺应了人内心的自然要求。因此,在城市整体的规划中一定要注意符合本土的特色,不能脱离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也要展现出景观雕塑自身特有的气息。所以,我们在对城市景观雕塑进行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地域性特征,挖掘出独特的韵味,培养灵感,来进行奇特雕塑的创作,使城市景观雕塑真正地成为一件代表城市灵魂的高尚艺术品,用它来增添城市的美丽。
(2)注重本土人文性
景观雕塑的设计应该展现出一个城市本土的文化内涵。人们称雕塑是展现城市的一扇窗户,从这扇窗户可以看到这个城市所特有的文化韵味和人文气息,它是帮助我们解读城市传统历史和地方文化最为鲜活的教科书,这正是城市雕塑存在的意义。因此,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所传达给我们的不仅是外型设计的精美程度,其蕴含丰富的地域性特色,展现出一个城市的精神追求和时代向往,从而突出一个城市的品位。可以说,城市景观雕塑是代表着本土文化,传承本土文明的真实写照。所以,我们在进行创作、设计时必须注重人文精神,尽可能的让雕塑展现出城市所传承的韵意。
(3)与环境相和谐
艺术家应充分考虑景观雕塑外在世界与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布局相统一,因为景观雕塑是一个融空间、时间、社会和人物的综合性艺术,是一个许多因素的集合。景观雕塑一般在户外设置后基本固定,因此,必须在规划建造时要考虑选址、位置、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个方面,在设计时都要统筹考虑相互之间的结合,再加入雕塑后能使环境空间变得更和谐,使周围的环境因雕塑的存在而大放异彩。所以,要想真正达到协调环境与城市景观雕塑的关系,让雕塑和周围的环境相和谐,就需要我们不仅要用整体的眼光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同时也要考虑相关的环境因素,使雕塑与环境形成一种外在的完美搭配和内在精神相容的共鸣。
(4)体现公共性
城市景观雕塑是放置在公共环境中的可以冲击人们视觉与震撼人们心灵美感的雕塑艺术作品,设计者必须在设计环节和公众进行互动,因为大众是最贴近生活的人群。所以,鼓励公众参与竞赛,集思广益,让公众切身地感受到自己也是城市的设计者,创作出了真正符合公众审美倾向的雕塑作品。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雕塑艺术设计的制作,把多元化的审美方式和价值观带入到景观雕塑的创作中去,满足公众参与的需要,最终实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同时,也要体现公众对城市公共建设的集体意识,提高他们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使他们成为城市景观雕塑的间接创造者和思想代言者。可见一个有远见的城市景观雕塑设计者和积极参与的公众是提升城市文化建设、发展城市公共艺术最有力的推动因素,未来将会在更多城市出现更多更具特色的城市景观雕塑。
(5)加入情感化
“情感”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向外界展示人内心所想的东西。情感化顾名思义是以人为本,是建立在人的情感基础上对雕塑进行的设计,把人的思想和情感表现在雕塑上。简而言之,情感化是一种思想、感情的交流,是一种生活方式,最终会和所需要的事物产生共鸣。情感化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本能情感设计,是指本能的使人对物产生的情感,形成一种最接地气的内心感受,这就需要我们广大设计师把握住好作品的直接特性,使雕塑设计的作品与民众的感情基调相配合,并将其融入到作品的创作之中。②行为情感设计,是指通过人为的突出一些让人们感兴趣的设计,引导人们参与其中,来唤起民众内心的一种心理感受,引发民众情感上的共鸣。③反思情感设计,是指雕塑设计的造型引起人的反思,它所包含的某些信息或者造型本身的一些方面能够激发民众的思考,之后产生的一种感受,这种感受是比之前两种情感设计方式更高级、更深层次的心理感受,也会给民众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叙事性的景观雕塑设计手法
随着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逐渐从单一的设计理念时期进入到多维的设计理念时期,以期用更多、更新的方法去实现景观雕塑的设计。叙事思维的设计表达就是新兴的设计方法之一,“叙”就是叙说,“事”就是故事,“叙事”就是诉说一个故事,“叙事”的最终产物是一个有结构、有情节的文本,它是人类传达信息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将文学上的叙事手法运用到景观设计上来,是景观雕塑设计上的一次创新性的尝试。叙述性的景观雕塑设计手法分为以下两种:
1.时间上叙事
根据故事的时间顺序依次安排故事场景,组织游览流线,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条不紊地展开,让人们在这种叙述情节的的引导下去逐步感受各个细节部分的氛围变化和情节的递进。
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包括园路地形、园林植物、城市景观的建筑和园林小品,它们共同影响着园林景观建设的设计成果,甚至影响一个城市形象的好坏。
“共生性”指一种物体和另外一种物体相互依赖的存在关系。在现代的城市发展环境中,人们生活的质量越来越高,生活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趋向于景观化环境。雕塑在景观小品中作为景观环境画龙点睛的重要设计元素,它们的个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却是息息相关,它是一个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在现今社会更是体现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载体。由于雕塑景观小品设计一直无系统的规定,因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大量的城市景观雕塑的作品属于低劣或平庸之作,不仅不能美化城市环境,却能影响到一个城市的环境的品质。
1.桂林景观雕塑与城市景观环境分析
桂林作为一个山水城市,城市社区和公园的景观环境中有各种各样的景观雕塑。一个好的景观雕塑蕴含的文脉信息和寓意,可以提升城市景观的文化品味,甚至会成为地标性形象标志,如:国内的广州“羊城五羊”、深圳“拓牛者”、国外的丹麦哥本哈根“美人鱼”雕塑、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而那些丑陋劣质、粗糙毫无内涵的雕塑则会大煞风景,破坏景观环境的美感沦为建筑垃圾。
景观雕塑作为公共空间中的一个产物,它的表现有时候仅仅成了一种权力表达,风格、造型、色彩多部分是靠部分人喜恶而定。桂林市中隐路的广源国际社区的《扶老》雕塑、象山公园的人物灯雕……这些都是给公众引来热议的雕塑。以上的景观雕塑在创造和选择放置环境时,没有考虑到公众的审美包容度,触碰和挑战公众的审美底线,没有考虑到景观雕塑和其所处的环境是相辅相成的。
2.实现景观小品与景观环境的共生性
景观小品是城市景观建设中的重要景观元素之一,或以使用或以装饰的形式存在于各类园林形式中,以其独特的风格展示着园林风采和城市形象,园林景观小品设计水平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品味。实现景观小品和景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1)公共性。桂林的城市主要以山水闻名,在山水城市的城市公园和公共空间的景观建设中,保证公园景观小品和周边的山水景观环境的设施和谐一致。在景观雕塑的设计和决策中,加强群众的参与性,保证和桂林城市建设的步伐一致,注重其的在公众视野下的意志表达的艺术方式,需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2)艺术性。桂林要打造一个国际旅游城市,除了自然天成的山水艺术,在人为的景观上也需要与之相衬。我们可以从景观雕塑的选择题材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和突破,作为景观环境中画龙点睛的元素,尤其是文化品味的艺术载体,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和教化功能。设计师在景观雕塑作品创作中不能滥竽充数、按部就班,需要对桂林城市的时代动脉、地方文化的精神和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合在一起,铸就有灵魂的艺术作品。
(3)地域性。在桂林城市中,每一个景观小品不是孤立的作品,特别是景观雕塑,它的设计更应该符合桂林地域性景观环境,在传承桂林山水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具有隔时空的印记坐标。创作地域性的景观艺术,就要求设计者对城市文化进行研究,可以从桂林当地的历史文化、地域人情等提取桂北文化元素符号,取其文化精髓进行艺术创作,也只有具备本土的文化特征,才能够传承当地的人文精神。
(4)启迪性。景观雕塑是蕴含着作者当时的思想活动,在空间中,给人们无限的瞎想,给人们的思想和精神给予无限想象。在环境中不知不觉就会给人传递一种积极的精神,具有启迪和教化的作用。
1. 前言
景观设计是城市设计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形成一个城市面貌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景观设计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了城市空间的处理,原有场地特点的利用,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广场、步行街的布置,街道小品以及市政设施的设置等,既涉及功能,又涉及视觉及心理问题。传统的景观设计概念以绿化为主,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和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对景观的功能要求日益突出,同时在美学上也要求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所以城市硬质景观大量使用,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文章在构成城市硬质景观的基本要素上,如铺地、台阶、雕塑小品等,通过理论性的详细介绍,针对性地说明这些元素的特征、使用以及构成城市景观中的作用,形象、生动,富有参考性和启发性,对如今开展的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2. 城市景观的组成要素
2.1 地面铺装
区别于自然环境中的地面,在城市地面往往都需要做硬质铺装处理。这除了需要满足高频率、高强度的使用功能之外,还因为铺装是塑造城市景观的基本元素之一。通过不同铺装材料的运用,可以划分地面的不同用途,界定不同的空间特征,可以标明前进的方向,暗示游览的速度和节奏,同时通过铺装图案的变化,还可以创造视觉趣味,构成空间个性。
在做地面铺装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以下几因素:首先应当遵循整体统一的原则。无论是铺装材料的选择,还是铺装图案的设计,都应与其他景观要素同时考虑,以便确保铺装地面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功能上都有被统一在整体之中。随意变化铺装材料和图案,只会增加空间的零乱感,所以在没有特殊目的的情况下,不能任意变换相邻近的铺装材料及形式颜色。第二是安全性。应当保证铺装功能所必需的强度要求,做到铺面无论在干燥或潮湿的条件下都同样防滑,避免行人发生危险。第三是外观,包括色彩、尺度和质感。色彩要做到既不黯淡也不令人烦闷,又不鲜明到俗不可耐。色彩或质感的变化,只要在反映功能的区别时在可使用。尺度的考虑会影响色彩和质感的选择以及拼缝的设计。路面砌块的大小、色彩和质感等,都应与场地的尺度有正确的关系,这点相当重要。
地面铺装材料很多,主要有沥青、混凝土、花砖、天然石、卵石等,可根据不同的要求做出选择。沥青地面成本低,施工简单,常用于车道、人行道、停车场的路面铺装。彩色的沥青路面的使用,还可以改变景观的单调性。混凝土路面因造价低,适用性强而被广泛使用。现浇混凝土铺地要注意伸缩缝的设置,而混凝土砌块铺装则更加灵活。花砖路面 的色彩丰富,式样与造型的自由度大,容易营造出欢快、华丽的气氛。常用于公共设施入口、广场、人行道、大型购物中心等场所的路面铺装。天然料石,特别是花岗岩铺地,往往可以营造出一种庄严、沉稳的气氛,大多用于城市中的重要地段。为了避免大面积硬质铺装带来的环境问题,在可能的条件下,还可以结合绿化,形成嵌草铺装。
2.2 台阶、坡道和路缘石
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由于各种自然原因或功能需要,常常要改变地坪高度的变化,而地坪高度的变化也往往产生出丰富而美丽的城市景观。其中改变地坪高度的景观设计有台阶、坡道和地缘石。
台阶和坡道的主要功能是使行人从一个地坪高度转移到另一地坪高度,但同时也具有突出该场地环境特征的巨大潜力。当台阶设计成狭窄而有亲切感,宽阔时而有雄伟的感觉,可以封闭而神秘,也可以开敞而连绵。他们将是逐渐引人入胜,以戏剧性的手法诱使行人到达观感的极好手段。
地缘石是一种确保行人安全,进行交通引导,保持水土,保护栽植,以及区分路面铺装而设置在车行道与人行道分界处、路面与绿地分界处,不同的铺装路面的分界处等位置的构筑物。路缘石的种类很多,有预制混凝土、砖、天然石材等,造型也很丰富。
2.3 雕塑小品
雕塑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元素,它能以其丰富的造型语言,向人们传达着特有的思想感情。雕塑与城市环境的地理景观、园林景观和建筑景观相互渗透,往往就构成了城市或社区的特征标志。城市雕塑类型很多,其中一类属于小品式雕塑,其题材大多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动、植物为主,注重反映民俗风情和场所特征。雕塑为了求得与环境相协调,应在规划、构思、制作等方面认真考虑。第一就是布局:雕塑所处位置与周围建筑及自然环境是否相协调,在景观构图中所在的地位,雕塑所在位置与道路交通的关系等。第二是造型:雕塑造型如何占有适宜的空间,并以什么造型"语言"吸引过往行人的视觉并影响他们的观赏心理。第三是体量尺度:特别小品类雕塑,应同观赏者保持亲切的关系。
雕塑形式通常分为具象与抽象两类。具象的雕塑由于能直接为人们接受,所以往往多于抽象雕塑,但许多优秀的抽象雕塑形象比具象雕塑更形象、更概括、更简练、更典型,因而也就更耐人寻味、发人遐想。传统的雕塑以石、铜材料为主,但现代科技的发展,为雕塑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造型手段,具有动态艺术、视幻艺术、电子艺术、光影艺术以及音响艺术表现力的新奇雕塑,更能满足人们不同层面的艺术享受。
3. 结语
在进行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地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城市环境的现状。要科学全面地理解城市景观设计要素的自然属性和其他特征及城市生态平衡的机制,运用现代的艺术理论和创作手法,创造一种源于而高于自然的城市景观来满足人们审美需求。
然而,在现代很多城市的景观设计中存在很严重的雷同现象,且也有很城市不根据城市原本的自然条件,随意模仿其他城市的建设风格。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一方面它反映了整个社会创新意识薄弱,也会造就很多建筑垃圾。
其中的原因,一是城市景观的设计是由政府官员决定,其为追求政绩,很少实在的考虑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是由于不少景观设计师并不乐于下工地,至少缺乏主动性,而又与施工人员欠缺沟通,最终的设计成果就留下很多遗憾。因而,要从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入手,政府官员、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要充分沟通,创造出有特色和体现城市特点的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一、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是指依照特定的思想内涵、审美趋向、社会功能所做的景观规划。“景观设计”(又叫做景观建筑学)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景观设计主要服务于:城市景观设计,主要包括城市广场、商业街、办公环境等;居住区景观设计;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旅游渡假区与风景区规划设计等。
二、景观雕塑
景观雕塑是景观设计手法之一。根据景观雕塑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分为纪念性景观雕塑、主题性景观雕塑、装饰性景观雕塑和陈列景观雕塑四种类型。纪念性景观雕塑,是以雕塑的形式来纪念人与事。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它在环境景观中处于中心或主导位置,起到控制和统帅全部环境的作用。所有环境要素和总平面设计都要服从雕塑的总立意。主题性景观雕塑是指通过主题性景观雕塑在特定环境中揭示某些主题。主题性景观雕塑同环境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发挥景观雕塑和环境的特殊作用。装饰性景观雕塑是以装饰性景观雕塑作为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经过调整可丰富环境特色。陈列性景观雕塑是指以优秀的雕塑作品作为环境主体的内容。
西方把这一时期称为中世纪时期,它所包括的范围是从古典时期结束起,直到文艺复兴之前。这一漫长的日子被基督教统治着,所以形成了基督教美术。这一时期的雕塑,摒弃了关于自然比例的种种古典法则,而去寻求一种更适合基督教题材的、形式多样的、比例被拉长了的形象。这种用抽象法式来处理的雕塑,使作品每个部分都充满了生机。
三、景观雕塑的基本特征
景观雕塑是固定陈列在各个不同环境之中的,它限定了人们的观赏条件。因此,一个景观雕塑的观赏效果必须事先做预测分析,特别是对其体量的大小、尺度以及必要的透视变形和错觉的校正。人们较好的观赏位置一般选择处在观察对像的高度的两倍至三倍以远的位置上比较适当,如果要求将对象看得细致些,那么人们前移的位置大致处在高度一倍左右的距离,所以景观雕塑的最大特征便是他的大小与比例的关系。
景观雕塑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从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文件上确定位置。城市景观雕塑应注意发掘那些可以表现这个城市特色的题材,是否能成为这个城市标志,或者成为城市特色景观。所以景观雕塑最必要的特征要数他与自然风景或城市建筑的协调性。
四、产生的影响
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景观雕塑对美化城市环境、愉悦居民心情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给城市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雕塑形式与雕塑内容之间的冲突。艺术作品的形式就是作品的存在方式。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相互包含着对方的两个概念,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与形式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完全一致的。在成功和完美的艺术作品里,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完全统一。
雕塑作品创意浅薄、模仿照搬的现象严重。近几年,城市雕塑建设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出现了部分创意浅薄的作品。城市雕塑应该表达独特的艺术形态,应强调和追求其文化内涵。
五、结论
城市是一个集经济、文化、人文、景观、风情等为一体的巨大综合体。随着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变革、整合城市功能尤其是重塑城市形象迫在眉睫,这就使得城市景观形象设计显得尤其重要。一座优秀的景观雕塑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一个时代文化的标志;它既为当代服务,又为未来留下不易磨灭的形象记忆。
参考文献:
[1] 王国彬,刘贯,石大伟.景观设计[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