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2 02:38:3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关键技术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随着互联网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的持续快速发展,GPON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互联网的各类增值业务不断涌现,例如网络视频会议、大型的网络游戏、IPTV等相关业务的开展,对网络的带宽、网速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以IPTV为代表的网络视频点播业务、对于网络带宽和网速的要求远远超出了WEB服务功能的要求。
1 GPON的系统结构和GEM功能描述
(1)GPON的协议栈。GPON的控制功能主要由控制管理平面C/M平面和用户平面U平面组成,其中,C/M平面管理系统的用户的数据流,完成系统数据的加密和解密等OAM功能,U平面完成系统用户数据流的传输功能,用户的平面可以分为物理媒介相关子层、GPON数据汇聚子层和系统的高层,其中系统的高层用户数据和控制与管理信息的功能通过GEM适配子层进行封装,完成数据的传输。GPON的数据协议栈的模型图如下图1所示:
(2)C/M平面的协议栈。该协议栈主要由内嵌的OAM、PLOAM和OMCI ONU构成三部分构成,其中OAM主要完成数据的上行带宽的授权、系统的密钥切换指示和DBA的信息报告功能,PLOAM主要实现传送物理层中不通过OAM的数据信息,OCMI主要实现系统数据的种类、业务、Qos质量控制等功能,通过ATM的PV/PC或GEM的封装,实现GPON网络集中业务管理的信令传输和控制管理等。
(3)U平面协议栈。一般地,GPON网络具有ATM和GEM两种数据封装和传输模式,数据通过U平面协议栈可以实现数据的有效传递和数据交换,GPON中的数据传输可以采用ATM格式,也可以采用GEM模式,也可以将上述两种模式混合使用,以实现数据的封装功能,在具体工作时,选取那种数据封装模式,一般在GPON初始化时开始进行选择。
2 GEM的功能与帧结构
(1)GEM的功能。就GEM的帧结构而言,他和其他数据的结构的封装方式相似,但是GEM的数据封装在GPON的内部,独立于系统的OLT端的SNI,而且也独立于ONU端的UNI,在GEM封装内嵌与GPON之中后,SNI与UNI无法对GEM的封装进行辨识。
(2)GEM的帧结构。根据规定GEM帧结构是由5个字节的帧节头和L字节的净荷组成,GEM的帧头由PLI、端口ID、净荷类型指示和13bit的头错误控制等五个相关的部分组成。
PLI指示的是净荷的字节长度,可以将PLI视为一个指针,实现数据的传输和管理,用以指示下一个GEM的帧头;Port-ID由12个字节组成,可以提供4096个不同的数据端口;PTI主要用以指示净荷的类型,用以判别GEM帧的信息是否为OAM信息;13bit的HEC主要实现GEM封装数据的帧头检错和纠错的功能。一旦帧头确定以后,系统的发送机就可以进行计算,将计算的结果发送出去,并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同样的计算,以恢复GEM的帧头部信息。
3 GEM帧的同步和分片
(1)GEM帧的同步。GEM的数据封装要能够顺利的传递,GEM帧必须实现两项非常重要的功能:捕获GEM帧头并对帧头的信息进行计算以及数据传递的方式保持帧同步。帧同步包括预同步状态、同步状态和搜索状态三种状态,保证GEM的封装能够准确在指定的位置得到传输。搜索状态为数据传输的链路初始化或GEM接收机接受失败时的基本状态,并告知GEM封装信息的发送方。捕获GEM封装信息的帧头和实现帧的同步是通过系统的HEC部分来实现的。GEM帧头在解码以后,通过HEC来寻找GEM的其他部分信息,如果寻找到的信息是正确的话,HEC就会将GEM封装的信息转移到预同步状态,并根据PLI数据特性,主动的寻找到下一个GEM封装的信息,通过GEM帧的帧头并找到HEC,并进行判断找到的HEC是否满足要求,匹配是否正确。如果该HEC正确匹配,则GEN帧就会转移到帧同步状态,若找到的HEC不匹配则系统会转移到HEC的搜索状态。由于GEM帧的帧头都要和0xB6AB31E055异或,并根据相关的数据情况进行对比,符合条件的帧进行传输,而将空闲帧的帧头定义为全“0”,即该帧不承载任何信息,所以空闲帧在接收机接收时是GEM帧与0xB6AB31E055进行异或后的信息,即0xB6AB31E055本身的信息,也是进行异或后得到“0”的帧头,这样发射机就完成一个GEM信息的封装和传输。
(2)GEM帧的分片。一般地,用户发送的数据帧的长度是随机的,不是按照GEM数据封装的长度进行的,有的帧长度超过了GEM数据帧封装的长度,数据帧的长度超过系统的GEM协议规定的净荷长度,在数据发射的过程中,就要采用GEM的分片机制,完成GEM数据的分割,GEM的分片机制采用与协议规定的净荷长度进行对比,把超过规定的长度限制的用户数据帧进行分割,完成GEM帧的若干块的分割。根据数据传输的要求,分片的帧信息必须连续传输,不能跨帧或者断帧传输,否则会发生错误。GEM帧的分片过程,必须注意当前传输GEM帧净荷中剩余的长度和剩余的时间,系统根据帧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片处理。当高优先级的GEM帧在发送完成后,系统会根据GEM帧剩余4字节或更少(小于GEM帧的最小值,GEM帧头为5字节)进行适当的处理,对于不能满足净荷长度的帧进行加入空闲帧进行填充并发送。接收端通过分析和判断。识别其为发射端的空闲帧并将其丢弃。GEM帧的固有的分片机制具有自动判断的特征,发射端和接收端都提供了时延敏感业务(如语音数据业务),对于系统的GEM帧的敏感数据,能够抢先于非时延敏感业务传输,提前完成数据的传输。要想完成这种GEM帧的传输,一种简单的实现方法就是在系统发射紧急业务的GEM帧的分片后,在净荷区的前部传送,完成敏感数据的有效传递,在发射端GTC帧的发射周期为125us,使得GEM帧的传输的时延很小。因此,GEM帧的分片机制是有效保证GPON数据传输的重要保证,也是保障用户发送时延敏感业务Qos质量的的一种有效手段和GEM封装的重要途径。
4 小结
【关键词】物联网 互联网
1 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作为未来网络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概念的提出已经很久,最近几年由于和大数据的结合,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的整合部分,是在当前互联网基础上的功能和范围的延伸。物联网技术主要通过统一编码物品和制作通讯协议,将传感技术结合通信、控制技术按照标准将任何物品之间、以及物品与互联网之间相连,进行信息的共享和管理。2005年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在其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中给出了“物联网”的概念。作为信息化浪潮下下一个振兴经济的关键点,在许多国家物联网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在未来五年内,物联网将达到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产业容量将达到30倍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需求产生的经济拉动力。基于这种原因,全球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物联网。
近年来,物联网已经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销售业、智慧交通和智能家居中的使用最为广泛。这种新技术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劳动时长,带了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通信协议规范得到逐渐的统一化,它的发展不断走向成熟,而同时大量新型传感器的使用,是的它的适用范围得到了很大的增加,在农业、制造业、建筑业甚至是防恐中都得到体现。其中以美国、中国、日本和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不断努力,使得一个开放、透明的物联网标准开始逐渐形成,确保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近年科技实力不断加强,科研资金投入逐年加大,同时由于较早就对物联网技术开始了研究,并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现在保持了较高的实力,技术积累优势明显,是国际物联网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
2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虽然是物物互联,但是其基础还是互联网。以互联网通信为核心,依靠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Infrared Sensors)、智能IC卡、GPS系统、无线通讯装置等信息传感和通信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实现对接入互联网的物体进行监控和管理[2]。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从单一模块分,可以区分为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结合使用。
2.1 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RFID)是一种利用RF信号及其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对物体进行自动身份信息识别的技术。RFID系统的组成有主机、传输天线、电子标签和读写器组成。
2.2 无线网络技术
无线网络技术是物联网功能构成的主要部分。特别是短距离的无线通讯技术,是物联网中进行信息交换和识别活动最活跃的部分。目前常用的技术主要有NFC、Bluetooth、Z-wave、ZigBee、UWB、WI-FI、RFID等。
NFC近场通讯技术在标签识别和数据传输中运用广泛,是下一代智能移动设备的标配。 它的通讯频率固定在13.56MHz,是对RFID技术的改进,能快速匹配设备和连接。
ZigBee主要面向低速率无线个人区域网,适用于家庭监控、远程控制、工业监控、安全系统、传感器网络和玩具等领域。在生物医学领域,这项技术在许多的产品上都得到使用,包括迈瑞等公司的多种型号的血糖仪、家庭监护仪均采用了这种通信方式。
Bluetooth使用的工作频率为2.4G-2.5G之间,具有低成本、低功率、近距离无线连接简单安全的特点。可以实现10m全双工通信。
“UWB”(ultra wideband)是一种使用1GHz以上带宽的超宽带无线技术。
Wi-Fi属于无线局域网的一种,可以实现各种设备的高速互联。在部署物联网之时,考虑到设备成本和易用度,WLAN都是十分方便的。国内厂商小米、TP-Link等公司最近在智能路由器领域的新产品,都是以物联网的家庭流量入口为重点。
2.3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是物联网中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它能够感受并处理被测量信息,使其变为系统可以辨识的信号。传感器的发展是物联网拓宽应用范围的关键所在。高精度传感器技术一直被国外所掌握。目前,国内的高端传感器市场研发还处于空白期。在工业、家庭、医疗卫生领域,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是其性能研发的难点。
宏观角度下,物联网产业的布局和生态如果从整体来看,则可以分为平台服务和终端接入技术两大块:
(1)平台服务技术。平台服务技术关系到这个物联网产业的生态圈的建立。一个适合未来发展的物联网应用体系,应该具有强适应能力和通用的数据平台,兼容行业内大部分使用者的需求,可以实现业务流程定制、各种设备的冗余自修复、数据集中管理、平台间物件的通信管理等。
(2)终端接入技术。物联网系统的庞大要求了它的终端种类的繁杂,各个终端设备的互联互通是物联网接入技术的关键。根据现阶段的发展状况,通信模块、物联网网关和智能终端是目前物联网终端接入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制定统一的国家(国际)标准,是打通物联网产业不同方向、拓展不同领域进行信息交流的重中之重。
3 结束语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铺设和通信技术的应用是物联网技术的关键,借助软硬件的结合实现智能感知是基础,良好的识别技术是保障。在当前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背景下,物联网与新技术的结合,对智慧地球的建设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很明显,它将成为网络技术的下一个爆发点。对物联网关键技术的了解,将对以后的学习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姚旭东.国内外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2]闵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D].南昌大学,2012.
[3]陈丹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2.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5-0067-01
随着考试类型的不断增加及考试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量将会越来越大,并且其工作将是一件十分繁琐和非常容易出错的事情。有些学校对教师出考卷的要求越来越多,每门课程要出4套试卷,对于有些专业课的老师所教授的课程达到了4门以上,这就要出16套卷子,重复率还不能超过30%,这对于老师的工作量是非常繁重的,可以说传统的考试的出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考试的需要。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计算机的日益普及,自动出卷系统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自动出卷也越来越成为学校的好帮手,它的优势不但体现在人力上也体现在物力上,自动出卷系统的自动抽题、选择难度、功能将有效地避免资源的浪费,有利于环保,减少人员,提高效率。
组卷系统有如此多的优点,但是开发一个组卷系统又不是容易完成的,涉及了开发环境的选择,系统的总体设计,数据库的设计,系统登录和身份验证,题库管理,组卷的相应的参数。下面就对这些关键技术做出相应的探究。
1 系统分析
1.1 开发环境的选择
首先系统要具备的功能,登录,身份验证,题库管理等使用VB6.0开发环境即可,由于有不同身份登录,题库的题量是不可知的,因此中型的数据库系统SQL满足。
所以确定了系统的开发环境:VB6.0+SQL 2000。
1.2 模块划分
根据需求划分4大模块:
系统管理:具有登录系统和退出系统。在登录系统中,能够获取数据库,根据所选的数据库,弹出权限对话框,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成功后,能够操作并管理系统。
题库管理:包括对单选题、填空题、多选题、简答题、计算机题的管理。管理包括新建章节,修改章节名称,为章节录入试题,修改试题,浏览试题,并能为题目添加图形说明。
组卷管理:根据难易程度,分值,个数自动计算卷面的总分数;然后为章节选择题目的百分比,最后进行分析能否进行组卷。
帮助模块:对于关于难易不均衡,章节不均衡都会影响组卷速度,因此数据库的数据库格外注意。
2 各模块的关键技术
2.1 建立数据库技术
要进行身份验证,数据库中需要创建表:用户表(用户名,密码,身份)。还包括单选表,多选表,填空题,简答题,计算表,因为本系统按章节进行划分题目,所以需要添加章节表,除了用户表其他表都是章节表的子表,因此在这里需注意,创建用户表后,可同时创建章节表,然后才进行其他表的创建。章节表中的编号设为主键,其他表中的章节编号都作为外键,这样数据库中表的关系就创建完毕了。
2.2 系统登录关键技术
2.3 系统身份验证关键技术
2.4 系统题库管理关键技术
2.5 组卷的关键技术
3 总结
一个系统设计的技术对一个系统开发的成功与否非常的重要,需要我们今后不断的探究,并且运用到项目中,这样解决问题的技术才能更上一层楼,以此不断的提高解决的水平。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S6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064-01
引言:在现阶段进行红提葡萄栽培的过程中,人们比较注意防治病虫害,注意施肥,红提葡萄的生长情况比较好,葡萄的产量和质量都比较好。本文主要以红提葡萄的栽培为例,通过具体的分析红提葡萄栽培的情况以及作物的生长情况,找出保证红提葡萄正常生长的关键的技术支持等等,从而更好地保证红提葡萄的产量以及葡萄的质量,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
1 红提葡萄培育的重要性
进行红提葡萄的栽培,可以获得比较高的收益,因为,在进行红提葡萄的生产时,红提葡萄的产量相对于一些其他种类的葡萄来说,产量比较大,种植同等数量的植株可以长出更多的果实。红提葡萄的果粒圆且接近于圆锥形,而且,红提葡萄的味道也比较好,味甜而且清香,不容易出现裂果的现象,因此,红提葡萄的销量比较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支持。另外,还有一点,红提葡萄的收益高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红提葡萄的生产量比较小,一般情况下,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生产出来的红提葡萄都能够销售出去,不会出现产品滞销的情况。所以说,进行红提葡萄的生产,可以获得比较高的收益。因此,进行红提葡萄的生产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然后,为了更好地进行红提葡萄的生产活动,就要对红提葡萄栽培的各项技术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保证红提葡萄能够正常的生长,保证葡萄的质量和产量,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
2 红提葡萄栽培的关键技术
2.1 合理定植
在进行红提葡萄的种植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的一个工作就是田地的选择。在进行选择的时候要选择地势比较高的地区,这样的地区进行灌溉等工作的过程中,水流的流动会比较畅通,从而更好地保证灌溉工作的质量,使得土壤得到很好的滋润,从而为之后的葡萄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源支持。而且,在地势相对来说比较高的地区,这样的地方土层比较深厚,土壤比较肥沃,从而为葡萄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更好地保证红提葡萄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红提葡萄的产量。
2.2 肥水管理
2.2.1幼树管理
红提葡萄在生长的过程中,顶端优势十分的明显,如果不对这些现象做出一定的管理,会严重的影响到葡萄的产量。因此,在红提葡萄的生长过程中,要进行摘心工作,保证侧芽的正常生长,除了进行摘心工作,还可以在顶芽涂抹一些生长抑制剂或者是在侧芽处涂抹一些促进生长的药剂,从而保证红提葡萄的顶芽与侧芽的生长的平衡,保证葡萄的正常生长。
另外,还有一点,红提葡萄在生长的初期,尤其是在幼树阶段,需要的营养物质的含量十分的高,因此,在红提葡萄生长的初期,要注意施肥,保证施加充足的肥料,从而保证施加的肥料能够满足红提葡萄的正常的生长,使得红提葡萄生命力更加强,更好地抵抗病虫害的影响。
2.2.2成树管理
红提葡萄在生长的过程中,在成树阶段,也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的供应,因此,在这一阶段,也要十分注意施肥,保证施加的肥料能够满足红提葡萄的正常的生长。而且,在成树阶段,红提葡萄也会发芽,也会有顶端优势。如果对于这样的现象,不作出处理的话,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红提葡萄的产量。因此,为了更好的保证红提葡萄的正常生长,并且保证葡萄的质量,也要进行摘心处理,抑制顶端优势,保证顶芽和侧芽的平衡。
而且,除了进行摘心的工作,在生长的后期,为了更好地保证红提葡萄的正常生长,还要对红提葡萄的侧枝等等做出一定的处理,将一些没有用的侧枝剪掉,因为这一部分的枝也会消耗掉很多的营养物质,使得葡萄在生长过程中,会减少一定的营养物质的供应,从而影响葡萄的质量。因此,进行枝苗的修剪工作对于保证红提葡萄的产量以及质量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2.3 病虫害防治
红提葡萄在生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病虫害,比如说白腐病,炭疽病,黑痘病,穗轴褐枯病,霜霉病等等,这些病虫害会严重的影响到红提葡萄的质量并且影响葡萄的产量,因此需要对这些病十分的重视。为了避免这些病虫害的影响,不是要在这些病出现之后再进行处理,要在这些病虫害出现之前就进行防治。比如说,可以在容易出现疾病的阶段及时的喷洒防治病虫害的农药,或采取其他措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病虫害出现的可能,更好的保证产品的质量,保证红提葡萄的产量,从而保证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2.4 进行套袋处理
为了保证红提葡萄的外观能够比较光滑、有光泽,以及有比较好的质量,要及时的进行套袋处理,在套袋之前可以适当的喷洒一些不会产生危害的药剂,比如说一些防治病虫害的农药或者是一些促进生长的药剂。而且,要保证,在进行了药剂的喷洒之后,要及时的进行套袋处理,保证在完成药剂的喷洒工作之后在当天就能够及时的进行套袋处理。
而且,在葡萄成熟的时候,要及时的进行摘袋工作,并且在摘袋之后也能够及时的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当天就能够进行农药的喷洒工作,保证红提葡萄的正常生长。
3 总结
通过进行上述的具体的分析,找出了进行红提葡萄栽培的关键技术支持,通过将上述措施具体实施,可以保证红提葡萄的正常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获得高产量的葡萄,从而进一步获得更高的收益。
参考文献
云计算作为信息产业的重大革新,主要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实现自由的资源池访问的一种计算模式。以计算机资源服务为表现形式,用户可以利用云计算进行业务快速申请和资源释放,并对其使用的资源进行付费,云计算模式可用于程序员进行软件开发、为企业提供计算服务,也可用于个人用户的软件使用甚至桌面租赁,“云端”化的“即”服务模式提高了资源服务质量、降低了企业的IT拥有和运行成本。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云计算构架及其关键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云计算主要应用特征
在云计算的实际应用中,在传统分布计算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集成数据中心,通过服务形式为用户提供云计算购买资源。在这一层面看,云计算和网格计算具有一定的相同之处,除此之外还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1.1 弹
在云计算的实际应用中, 其服务模式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快速伸缩,呈现自动业务负载变化,有效防止服务器性能荷载较大而影响服务质量,造成信息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1.2 资源池化
在云计算构建中,资源的分享与利用主要是利用共享资源池的形式进行资源管理,结合虚拟化技术,根据用户的实际资源使用需求进行资源分配,对于用户来说,在提供资源服务的过程中,资源放置、分配以及管理等方面均为透明化,提高用户体验。
1.3 按需服务
云计算具有按需服务的使用功能,主要涉及到应用程序服务、数据储存服务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等服务内容,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使用需求进行云计算服务选择,系统会按照用户的实际需求自动分配资源,在此过程中不需要管理员的干预,进而实现资源自动服务。
2 云计算系统构架研究
2.1 核心服务层
云计算构架在实际使用中主要涉及到核心服务、服务管理以及用户访问接口等三个层面,核心服务的主要功能是把硬件软件设施以及应用程序转化为对用户的服务,在实际运行中包括laaS、PaaS、SaaS等三层。laaS层主要是向用户提供硬基础设置服务,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选择实际计算机、虚拟计算机、储存与网络等信息资源,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用户需要向云计算系统输入硬件服务关键词,以提高服务项目的准确性。在近几年的研究中,逐渐将虚拟化技术应用到laaS层服务中,进而有效提高laaS层服务的可靠性、规模性以及定制性。PaaS层作为应用程序的主要运行环境,为用户提供应用程序部署和资源管理等服务工作,利用软件开发工具与开发语言,设计人员可以将程序代码上传,以实现服务功能。SaaS层主要依托于基础平台开发,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企业资源服务,企业利用SaaS层对管理企业各类信息数据,如CRM、ERP、HRM等托管应用管理,在线文档处理、在线存储、企业邮箱等应用服务。
2.2 服务管理层
在云计算构架的实际应用中,服务管理对核心服务层具有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核心服务层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主要涉及到服务质量保证与安全管理两方面内容。云计算服务系统资源庞大、结构复杂,在实际使用中无法达到用户的服务质量标准。对此,服务开发商可以与用户签订服务水平协议,在服务质量方面达到双方要求,进而保证云计算系统服务质量。在安全管理方面,服务管理层利用资源集中处理方式,可以有效防止计算机服务平台单点失效的现象,保证数据中心的运行质量与运行效率,进而保证云计算系统平台综合服务水平。
2.3 用户访问接口层
在云计算构架中,用户访问接口层为用户访问云计算网页提供的有效的渠道,主要涉及到命令行、Web门户以及Web服务等内容,命令行与Web服务在运行中访问模式主要可以为终端设备进行应用程序接口连接,实现多种服务的组合。而Web门户是进行云计算系统访问的模式,利用Web门户可以把用户桌面应用顺利转移到互联网平台中,提高用户访问网页的便利性,使得用户可以借助浏览器进行数据程序的访问,进而有效提高云计算系统访问效率。
3 云计算构架关键技术
3.1 数据中心节能技术
在进行laaS层设计的过程中,由于云计算数据中心规模庞大,在设备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电量,因此,建设绿色节能数据中心是云计算的关键技术环节。通常应在IT设备、电源系统、制冷系统等关键环节进行节能。技术人员先要对IT设备的能耗量进行分析与研究,不断优化其数据总量,争取在电能消耗和性能使用方面达到最佳平衡。对于制冷系统电能消耗问题,设计人员要对空间大小、风扇以及机架摆放、空气流动方向等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制定多层次数据中心设备设计方案,利用计算机进行空气流与热交换的构建,模拟真实的系统运行环境,进而为数据中心的规划与布局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3.2 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技术主要应用在laaS层,可以为云计算构件运行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作为云计算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对系统基础设施服务进行按需分配,满足用户在云计算系统使用中的的个性化需求。服务器虚拟化通过把多个操作系统整合到一台物理服务器上,从而实现多用户通过各自的操作系统共享物理服务器的同一CPU、磁盘、内存、网卡等资源,还可以通过资源自动分配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简化IT架构、降低管理资源的难度;客户虚拟机的真正硬件无关性还可以实现虚拟机的运行时迁移,可以实现真正的不间断运行,从而最大化保持业务的持续性。存储虚拟化通过条带化异构存储,实现存储资源的池化,实现SAN、NAS及FCOE、CIFS、NFS的全协议支持,最新的超融合架构可以实现多设备分布式存储,从而提高存储的IO性能和可靠性。网络虚拟化就是在一个物理网络上模拟出多个逻辑网络,可以通过基于设备或基于路由器实现同一物理网络的多条逻辑隧道,从而实现多业务网络的物理复用;通过openflow等技术可以将网络设备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开来,实现“软件定义网络”,从而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使网络作为管道变得更加智能。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云计算构架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介绍了云计算通过互联网技术提供用户进行资源池访问的多种途径,尤其是从系统架构的层次和IDC节能技术、虚拟化技术有深入浅出的描述,并对前沿发展应用进行了跟踪,有助于进而进一步推进云计算的优化与发展应用。
参考文献
[1]罗军舟,金嘉晖,宋爱波,东方.云计算: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J].通信W报,2014(07):3-21.
[2]宋丽华,郭锐,任强,鹿全礼,郑雷雷.东营云计算系统架构关键技术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4(10):211-212+249.
作者简介
近年来,部分果农对苹果套袋栽培的关键技术掌握不够,出现了套袋果园管理水平差、肥水不足、疏花疏果不到位、病虫害防治不及时、选择的果袋质量差、套袋除袋时间太晚等突出问题[1]。要解决以上问题,应在苹果套袋栽培中抓好以下关键技术。
1对套袋苹果园的选择
1.1合理选择套袋果园
从商品化生产的角度看,并非所有的苹果园都适宜套袋栽培。实践证明,套袋栽培苹果应选择肥水条件好、密度适宜、光照充足、栽培管理水平较好的盛果园进行。水川地果园产量以30.0~37.5t/hm2为宜,山地以22.5~30.0t/hm2为宜。
1.2适宜的苹果套袋品种
品种纯正、树体健壮、透光度达到30%以上,并且能显著提高苹果外观质量、增加收入的套袋苹果品种有:长富2、岩富10、秋富1、宫崎富士、惠民短枝富士、寿红富士、紧冠系等。于6月10日前套袋能明显防锈,普通富士套袋着色的效果不佳。
2正确选择果袋种类
实践表明,日本小林果袋(注意辨别真伪)效果最好,并可连续使用2年(不提倡),佳田袋效果也较好,北京的爱民袋、陕西的星野袋、青岛的青和、秦安的富民袋、甘谷的华达袋也可以[2]。
3苹果园套袋前的管理
3.1喷药
花前、花后、5月下旬各喷1次药。花前喷杀虫剂,花后和5月下旬喷杀虫剂和杀菌剂。
3.2疏花疏果
3.2.1疏花芽。花前复剪,调整大小年。
3.2.2疏蕾。花序露出时,每15~20cm选留健壮花序,其余疏掉。
3.2.3疏花。疏去边花,留中心花、早开的花。
3.2.4疏果。分2次进行,第1次在花后10~20d,疏边果留中心果,疏小果留大果,疏畦果留正果,疏扁果留长果,疏虫果留好果;第2次在花后30~40d进行,以树定产、以产定果,留果12~15万个/hm2。
4套袋时间和方法
花后35~40d,即5月下旬至6月上旬套袋,争取短期套完,6月底结束[3]。选果形正、个大、高桩、无虫害、无擦伤果、无果锈的树冠外围果。在套袋时右手伸进果袋,将果袋撑开,左手轻拍袋底,使果袋鼓起,再将袋子背面的夹缝夹住果柄,把果实置于袋子中间,然后用拇指、无名指上下配合,捏住果袋夹缝,固定果柄,再将果口两侧向中间折合,先左后右,再把袋口边层粘好的铁丝折弯,扣封袋口。
5确定套袋、除袋的最佳时期
中熟品种在套袋后75~80d除袋,晚熟品种在套袋后90d即9月下旬除袋。先除外袋,隔5~7d后除去内袋,去内袋时间最好在上午8~11时、下午2时以后进行,避开中午强光照。适宜时期为6月5~25日,套袋过晚易出现果实及果柄日灼,果实黑点病蔓延。除袋最适宜时期为9月20~30日,先除外层袋,3~5d后再除内层袋,严禁在阴雨天和高温天气下套袋、除袋。
6认真落实各项配套技术
首先,应加强果园的肥水管理,套袋果园要求施有机肥37.5~45.0t/hm2,并增施微肥和氨基酸肥。刚套袋后如遇连续强日照天气,果园应及时灌水,以免形成果实膨大或出现日灼。其次,要严格疏花疏果,按20~25cm间距留果,严禁留双果套袋。第三,摘果,转果,铺反光膜,增进果实着色。采前1个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铺反光膜,增强树冠下层及内膛光照,内层袋除后及时摘除果子周围的叶片,可分层摘除,对套袋及时转果,使果面上色均匀鲜艳。
7加强病虫害防治
花前喷杀虫剂,可用90%万灵可湿性粉剂或90%快灵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禁喷乳油型杀虫剂,以防果面形成黑点。杀菌剂以内吸杀菌剂为主,提倡喷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禁喷代森锰锌、退菌特、波尔多液等杀菌剂,以免造成果皮粗糙。一般在药剂干后2~4h套袋,喷1片,套1片。花后1周,喷施多抗霉素、甲基托布津。套袋前喷施宝丽安、氨基酸钙,防治苹果的霉心病、黑心病、苦痘病。严禁喷施有机磷酸乳油及铀制剂。6月上旬至7月下旬,喷施波尔多液蛾螨灵、齐蛾素等无公害农药,防治斑点落叶病、二斑叶螨、金纹细蛾等病虫害[4]。除袋后,选用宝丽安甲基托布津、CA 2000果氨宝等,防治苹果黑点病、痘班病。套袋果易缺钙发生苦痘病。去袋后2~3d喷1遍氨钙宝或钙2000果氨宝800倍液。
8适时采收,小心包装
8.1适时、分期采收
按照生产经验,长富2、岩富10、秋富1、宫崎富士、惠民短枝富士、寿红富士苹果除袋后15~20d采收。外围着色快的果实先采收,内膛及下部果实后采收。
8.2采后剪掉果柄,小心包装运输
由于套袋红富士苹果皮嫩易伤,因此,采后应及时剪去果柄。据调查,冷库储藏时不剪果柄,伤病果达5℅左右,剪掉果柄后,病伤果仅0.3%~0.5%。
9参考文献
[1] 田林森,李利华,袁金柱,等.开发苹果梨套袋技术提高果树经济效益[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0(S1):108-109.
玉米是我区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在农业生产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近几年试验,同等条件下,玉米要想夺取理想的产量,必须抓好苗期的管理技术,因为玉米苗期主要是长根、增叶、茎叶分化,是决定叶数和节数的时期。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根壮苗,争取苗全、苗齐、苗壮,为高产打下基础,必须抓住如下关键措施。
1查苗补苗
玉米出苗后,应立即进行查苗、补苗。在玉米三叶期以前,发现连续缺苗3株(穴)以上,应及时进行补苗,可采取带土移苗补栽的办法,以减少株间苗势的差异。移栽要在阴雨天或晴天下午进行,栽后要及时浇水,缩短缓苗时间,确保成活。缺苗3株(穴)以下,在缺苗处一侧或两侧,留双株即可,玉米缺苗一般不提倡补种。
2间苗定苗
适时间苗、定苗是减少弱株率、提高群体整齐度、确保适宜密度的关键。玉米生长快,应适时早间苗、定苗。一般掌握1~2片展叶时间苗,2~3片展叶时定苗。间苗原则是去弱苗留壮苗、去病苗留健苗。间苗定苗时间应在晴天的下午进行,因为此时病苗、虫咬苗发育不良的幼苗易萎蔫,便于识别淘汰。对于苗矮叶密,下粗上细、植株扭曲的丝黑穗侵染苗等,应彻底剔除。病虫害较重的地块,要晚间苗、定苗。双株留苗时两苗间距5~10cm,松土选留大小一致的健苗,避免造成大苗欺小苗的现象;套种玉米虫害多,伤残苗多,草害重,保苗难度大,应适时间苗、晚定苗,一般2片展叶时间苗,3~4片展叶时定苗。
3蹲苗促壮
蹲苗是根据玉米苗期生长规律,用人为的方法进行挖上促下,解决地上部生长与地下部生长矛盾的一项有效措施。蹲苗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苗期底墒好的情况下,不追肥、不灌水,多锄地,造成上干下湿、上松下实的土壤环境;另一种方法是扒土晒根,即结合定苗。蹲苗时间:春玉米约1个月,夏玉米20d左右,应视地力、品种、苗情灵活掌握。晚熟品种时间宜长,早熟品种宜短;密度大的宜长,密度小的宜短;土质肥沃的可较土质瘠薄的时间长些;壮苗多蹲,弱苗少蹲或不蹲,无论时间长短均应在拔节前结束,以免影响穗的分化。
4弱苗偏管
定苗之后,虽已剔弱留壮,但仍难免出现弱苗。如地势低洼、干旱严重、肥力不足、覆土过深以及害虫咬伤等都能引起弱苗产生。弱苗对产量影响很大,应及时采取措施,使其由弱转壮。其措施是采取单株管理,使之迅速赶上一般植株高度,常用的方法是偏施速效肥。对于涝洼地,追肥提苗,排水中耕,散墒通气。严重干旱的地块,应浇小水,结合中耕促苗。
5中耕松土
中耕不但可以疏松土壤、流通空气、提高地温、增强微生物的活动、促进幼苗健壮,而且还可以消灭杂草、减少地力消耗,在干旱时,能防止水分蒸发,起到防旱保墒的作用。据近几年调查,玉米苗期中耕2次比不中耕的次生根增加5~6条,根深增加6~7cm,增产10%左右。一般中耕2~3次,第1次在定苗前,深度3~5cm,此时幼苗矮小,要避免压苗、伤苗;第2次、第3次在定苗至拔节期,深度10cm左右为宜。中耕的原则是苗旁浅耕、行间深耕。直播玉米苗期正逢雨季,要浅中耕,中耕过深,土壤蓄水过多,易造成芽涝或苗涝,套种玉米麦收后应立即深中耕灭茬,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展。
6追施提苗肥
苗期追肥具有促根壮苗、促叶、壮秆等作用,一般在定苗后至拔节期进行。具体追肥时间应根据苗情、土壤肥力等情况定。三类苗、移栽苗、未施基肥或种肥的地块及低洼潮湿的地块,要早追、重追提苗肥,壮苗、土壤肥力高、基肥种肥充足的地块,可不追或少追提苗肥。苗肥追肥量,原则上磷肥、钾肥全部施入,氮肥追肥量根据苗情来定。一般高产田施用总氮量的20%~30%,中产田用50%~60%,低产田用60%以上。追肥方法:一般采用沟施或穴施,深度5cm以上,距苗根10cm以上,不要烧苗。
7病虫害综合防治
7.1病害防治
(1)大斑病。用40%克瘟散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2)小斑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3)病毒病。发病初期用20%病毒克星500倍液和绿叶宝400~500倍液混合喷治,有一定效果。还可用氧化乐果乳油1 500倍液或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和灰飞虱,消灭传毒昆虫。
7.2虫害防治
(1)地老虎。出苗后用2.5%敌杀死800~1 000倍液,于傍晚喷洒苗行,或用0.05%毒砂撒苗行两侧防治。
(2)蚜虫。用40%乐果乳剂1 000~1 500倍液喷洒苗心;或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25%亚氨硫乳油1 000倍液防治,同时还可兼治蓟马、瑞典秆蝇和飞虱等害虫。
(3)粘虫。危害套种玉米的是第2代粘虫,危害夏直播玉米的是第3代粘虫。可用90%晶体敌百虫或40.7%乐斯本乳油1 000~1 500倍液防治。
8防除杂草
主要是化学除草和中耕除草。在玉米苗期,如在多雨天气、不能锄地等情况下用除草剂防除效果极佳。化学除草要严格选择除草剂,准确控制用量。方法是茎叶处理。
8.1玉米三至五叶期
用50%乙草胺乳油1 200~1 500mL/hm2,或用33%除草通乳油1 500~2 250mL/hm2,对水600~750kg/hm2喷洒行间地表。
8.2四至六叶期
用40%莠去津胶悬剂2 250~3 000mL/hm2、72%的2,4-D丁酯900~1 200mL/hm2、80%草净津可湿性粉剂1 500~3 000g/hm2、20%使它隆乳油1 050~1 350mL/hm2、75%阔叶散干悬乳剂15~30g/hm2,对水600~750kg/hm2定向喷雾。喷雾时要注意在喷头上加防护罩,以避免玉米心叶发生药害;并要注意人身安全。
9参考文献
华北地区韭菜4~5月育苗可直接露地建育苗床,6~7月育苗最好利用早春茬结束后的温室或大棚,揭除拱架上的四周棚膜,保留顶膜,并覆盖遮阳网降温,以利于齐苗。苗床采用地床或架床均可,采用地床时地面应铺设地膜,使穴盘与地面隔开,避免根系长入土中。
基质可选用草炭∶蛭石=1∶1,或草炭∶蛭石∶珍珠岩=3∶1∶1,按照体积比配制。每1 m3基质加25 kg膨化鸡粪,100 g多菌灵或200 g百菌清,搅拌均匀,用于基质消毒。
2 播种
2.1 穴盘规格
采用人工播种方式,播种前,应根据计划每穴播种粒数和需育苗子的大小选择所用穴盘规格,一般每穴播种14~15粒,育4~5片叶苗时,选用288孔苗盘;每穴播种20~25粒,育5~6片叶苗时,选用128孔穴盘为宜。旧盘重复使用时,应注意消毒。
2.2 种子处理
播种前检测韭菜种子发芽率,要求种子发芽率在85%以上。韭菜种子种皮坚硬,吸水困难,播种前1天,可将种子放入40℃温水中搅拌至室温,浸泡24 h后,清除秕籽,捞出晾干后即可播种,也可催芽后播种。
2.3 播种要求
要求将韭菜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装有基质的每个穴孔内,播种深度1.0~1.5 cm。播种后覆盖蛭石或配制好的基质,然后浇水,看到有水从穴盘底孔流出即可。
3 育苗管理
3.1 温度管理
韭菜种子发芽适温为15~18℃,幼苗生长适温为15~25℃;幼苗生长要求较低的空气湿度和较高的土壤湿度,一般空气湿度为60%~70%,土壤湿度80%~95%为宜;韭菜生长要求光强适中,光照过强对生长不利。高温期间应注意遮荫降温。
3.2 水分管理
韭菜从播种至出苗对湿度要求严格,在出苗之前,要保持基质湿润。整个出苗期要经常观察种子的萌动、穴盘中培养基质的干湿和日照的强烈程度等。出苗后,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保持床面见干见湿。夏季一般不控水,可早晚浇水1次,穴盘的边缘部分容易出现漏浇、少浇,缺水现象,发现基质过干、发白,应及时点浇补水。
3.3 肥料管理
苗高10~12 cm时,叶面追施0.1%的尿素1~2次,定植前7~10天,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液1次。
3.4 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干切削技术,通常都指不使用切削液来进行切削加工的技术方法,相对传统使用切削液加工(湿加工)方法而言,今天更应该从广义上来理解干切削技术:只要加工过程不使用切削液或使用微量切削液,加工出工件形成切屑干燥、“干净”(清洁)且能保证加工质量方法,就可归结为干切削技术范畴。如采用最小量技术(Minimal Quantity Lubrication,MQL)法加工时,工件切屑可保持干燥,过去文献称之为“准干切削”(Near- Dry cutting),实际上从广义来说,可认为其属于干切削范畴。干切削技术可表述为:切削过程不使用切削液或使用微量切削液,加工出工件形成切屑干燥、“干净”(清洁) 的高精度、高效率先进加工技术。
干切削技术起源并盛行于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目前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在干切削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据统计德国的制造业已有20%以上的机械加工采用干切削技术;日本已成功开发了使用液氮冷却的干切削系统并应用于高速加工中心;美国政府实行严格的环保法规,更促使其制造业不得不更多地考虑应用干切削技术。
我国干切削技术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知道干切削技术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提高刀具在干切削中的性能,同时也对机床结构、工件材料及工艺过程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成都工具研究所、山东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及北京机床研究所等单位已对超硬刀具材料、刀具涂层技术及高速加工中心进行过系统研究及成功开发。这些都为我国干切削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初步的技术基础。
一、干切削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
随着高速加工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工业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切削液用量也越来越大,其流量有时高达80-100L/min。大量切削液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加突出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1、零件的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
随着切削用量的成倍增大,切削液的消耗量也大幅提高,因而它在零件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也大大增加。据最新调查资料,在零件加工的总成本中,切削液费用约占16%,而刀具的费用只占成本的4%。这个统计分析数据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为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2、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
切削液是机械加工工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的根源。如把大量未经处理的切削液排入江河湖海,就会污染土地、水源和空气,严重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严厉的环保法规’3(迫使诸多机械加工企业不得不花费巨资,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进行处理,否则将被停产。
3、直接危害车间工人的身体健康
目前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水基切削液或多或少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分。在切削(磨削)过程中,切削液受热挥发,形成烟雾,在车间工作区常常弥漫着难闻的异味。车间内潮湿的地面和污浊的空气,会引起操作工人肺部和呼吸道的诸多疾病。人手和切削液直接接触,还会诱发多种皮肤病,直接影响工人的健康。
切削液的上述负面影响,已成为机械加工工业健康地向前发展的一大障碍。严酷的产品价格竞争和日益严厉的环保法规监控,迫使人们会很自然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机械加工中能不能不用或少用切削液呢?干切削技术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从90年代中期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
二、干切削的关键技术
1、刀具技术
刀具的性能是高速干切削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高速干切削是在无切削液的条件下进行工作的, 这就对刀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① 刀具应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与耐磨性能, 可在无切削液条件下工作。新型硬质合金、聚晶陶瓷和立方氮化硼( CBN) 等材料是干式切削刀具的首选材料; ② 切屑和刀具之间的摩擦因数要尽可能小, 常用的方法是对刀具表面进行涂层(涂层除了有类似于切削液的功能外, 还在刀具与切屑间起隔热作用, 相当于切削液中的冷却功能, 此外, 还有保护刀具材料不受化学反应的作用) , 并辅以排屑良好的刀具结构, 减少热量堆积; ③ 干式切削刀具还应具有比湿式切削刀具更高的强度和抗冲击韧性。
干切削刀具常采用较大的前角和刃倾角, 这样可使刀具与切屑间的接触面大大减少。同时应采用适宜的T 形刃带、加强棱刀刃等措施来强化刃口和加强刀刃强度。另外, 也可采用较大的刀尖前角和刀尖后角, 以缩短刀具与已加工表面间的接触长度。由于干切削时切削力大、温度高, 为减少高温下刀具与工件材料之间的扩散和粘结, 还应特别注意刀具材料与工件材料之间的合理匹配。例如, 金刚石(碳元素C) 与铁元素有很强的化学亲和力, 所以金刚石刀具虽然硬度很高, 但不宜于在干切削加工中用来切削加工钢铁等黑色金属材料。
对于高速干切削中应用的刀具技术而言,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刀具涂层技术, 刀具材料技术, 刀具结构和几何参数的合理设计, 可靠的刀具在线监测技术等。
2、机床技术
在设计高速干切削用机床时, 首先需要着重考虑的二个问题是: 一是如何使切削热快速传出, 二是如何将切屑和尘埃迅速排出。图1 显示出了高速干切削用机床的基本要求。
图1 干切削用机床应具备的主要性能
高速干切削时产生的热量较多, 若不及时传散出去, 就会使机床产生热变形, 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和机床工作的可靠性, 一般可内置循环冷气系统。如果存在一些无法排出的热量, 则应在相关部件上采取隔热措施。
排屑和去尘同样不能忽略。干切削过程中容易产生金属悬浮颗粒, 一旦进入机床运动副, 会使机床部件磨损加剧。若进入电气控制线路, 则可能引起短路。因此, 除了加强机件和线路的密封性外, 必要时还应设计真空吸尘装置。为便于排屑, 机床工作台或主轴应呈倾斜或立式布局, 同时应设置螺旋排屑器等排屑装置。
机床床身是保证机床稳定性的基础大件, 应采用热稳定性较好的整体铸造的框架式或龙门式结构, 最好应用绝热材料“人造花岗岩”或新型均热材料( 如在铝材料中添加20% 的碳化硅得到的新型复合材料) , 增加绝热倾斜盖板。另外, 机床的主轴应具有高的转速和较高的刚度, 特别是动刚度, 以适应干切削过程中切削力增大、切削振动增强的影响。机床进给单元应具有较高的刚度和较大的推力, 高速进给单元常用的有“伺服电机+大导程的密珠滚珠丝杆副”和直线电机直接驱动2种类型。
总之,切削加工的绿色化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高速干切削是一种绿色制造方式。与传统切削方式相比, 高速干切削具有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好、无环境污染等特点, 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是未来切削加工发展的一个趋势。但高速干切削技术是一项综合技术, 并非简单地提高切削速度、停止使用切削液就能实现的, 而必须从刀具、机床和工件等各方面采取一系列合理、有效的措施, 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重点攻关与开发才能得以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030-0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土地进一步向大户集中,规模种粮效益日益凸显,大户种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保证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也有不少农村大户,由于缺乏基本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造成高投入、低产出,甚至赔本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作为水稻N植大户,要保证水稻高产、稳产,产生效益,需要掌握以下关键技术。
1 农田基本设施建设
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应做到“路渠配套、旱能灌、涝能排”。针对潜育性土壤,还应开挖深沟以利降潜,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氧化土壤有害物质;田间缺乏机耕路的,还应结合开沟培宽路面,以利机械进场作业,降低劳动强度和农业生产成本;水源较差的还要架设三相四线,建设提水站,保证水稻生长基本用水要求。进行秸秆粉碎全量还田,有利于培肥地力[1]。
2 品种选择
以稳产为前提,合理选择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抗倒的水稻品种。应选择抗高温、耐低温、抗病害尤其是抗稻瘟病、且具备抗倒能力强的水稻品种。高产品种尤其是超高产水稻品种对肥水管理的要求高,有的高产水稻品种在不同年份产量表现不一。在水、光、热资源条件较好的地方选择种植高产品种,尤其以米质优、出糙高、适用市场需求的水稻品种为宜。此外,需针对品种缺陷,在栽培上加以注意。经常考察,多方比较,参考品种审定意见,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
3 种子处理
主要是药剂浸种和拌种。水稻恶苗病是由种子带菌引起的,用25%咪鲜胺2 000~3 000倍液浸种十分必要,同时可杀死其他病菌如稻瘟病菌。浸种时间要适当。低温、种皮厚的,浸种时间可长点;高温、种皮薄的,应缩短浸种时间。种子量大,催芽期间应时刻关注温度变化,温度过高应翻籽,使其温度均匀防烫芽,过干应补水。种子破胸露白后及时摊芽,防芽过长。低温天气可将已充分吸水的种子置于空调间内催芽较妥。稻蓟马喜食嫩秧,造成秧苗不长、萎缩,大田喷药防治费工费时,而用30%噻虫嗪拌芽籽后播种,在水稻苗期可控制蓟马危害,并且达到苗齐苗壮效果,因而药剂拌种工作很重要。
4 合理密植
构成水稻产量的3个要素为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数是基础,往往多穗型品种的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易获高产。大穗型杂交品种一般分蘖较弱,育苗移栽的应每穴插2粒种子苗,插足27万穴/hm2以上,产量才有保证。大户请人插秧,若采取包干方式,栽插密度很难达到,建议采取直播方式较好,杂交品种用种量应不少于22.5 kg/hm2,常规品种用种量75.0~112.5 kg/hm2;若采取栽插的宜选用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的品种。
5 合理均衡施肥
施肥原则应是氮、磷、钾肥配合,注意补充硅、锌等微肥,而施肥策略应是施足基肥,重施分蘖肥,主攻孕穗肥。若按产稻谷9 000 kg/hm2以上,应施纯氮180 kg/hm2、五氧化二磷75 kg/hm2、氧化钾120 kg/hm2。一般三元复合肥(15-15-15)用量不少于750 kg/hm2,尿素用量不少于150 kg/hm2。复合肥总用肥量的65%应基施,剩下35%于拔节前施入(长穗肥);而尿素应于秧苗活棵后及时施入,以达到促蘖的效果,或者部分作基肥(氮肥前移),部分作分蘖肥;锌肥应于水稻分蘖期施入,以达到促蘖的效果;而硅肥应于拔节前施入,以达到抗倒的效果。破口期结合防病治虫还应补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以增加粒重。切忌偏施氮肥,防止水稻贪青晚熟,发生病虫危害。
6 合理管水
栽秧及分蘖期宜保持水层1~3 cm深,以促进分蘖。当田间茎蘖数达到计划产量有效茎蘖数时应及时排水晒田至田间微裂、白根显现时复水。孕穗至扬花期保水3~5 cm,促孕穗、调湿、调温。灌浆期干干湿湿以湿为主,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功能期。蜡熟期适当延迟排水,增加土壤温湿度,延缓叶片衰老,增加粒重。
7 病虫草害防治
应选择高效、低毒、长效农药,重在预防用药。移栽秧苗应于插秧前1周施送嫁药,如三环唑、噻虫嗪、9080(10%四氯虫酰胺)等;大田水稻拔节期重点防治水稻纹枯病、螟虫及飞虱等,应将9080(10%四氯虫酰胺)或奥得腾(35%氯虫苯甲酰胺)与尊保(23%醚菌・嘧菌酯)或杨彩(18.7%丙环・嘧菌酯)及80%烯啶・吡蚜酮混配施用;水稻破口期重点防治穗颈瘟、螟虫、飞虱等,应混合喷施9080或奥得腾、三环唑或稻瘟灵或春雷霉素、杨彩或尊保、80%烯啶・吡蚜酮或护瑞(20%呋虫胺)等。此外,强台风过境或暴雨过后,还应及时防治水稻细菌性病害如细条病、白叶枯病、基腐病,宜选用碧生(20%噻唑锌)等防治[2]。近年水稻穗腐病发生呈上升趋势,穗期阴雨天过多,于齐穗后还应补治1次,可选用尊保或杨彩或禾技(75%戊唑・嘧菌酯)等药剂。
移栽田及抛秧田化学除草相对比较容易,但应注意移栽田除草剂乙・苄不可用于抛秧田,否则易产生药害,抛秧田宜选用丁・苄比较安全。直播田除草应采取“一封、二杀、三补”的用药办法。“一封”即芽籽播种后1~3 d,用30%苄嘧・丙草胺1 800 mL/hm2兑水喷施畦面,注意防止畦面积水而影响出苗,此次除草若畦面平整并保持湿润数周,可达到一次用药基本控制草害的目的,但大户耕作很难做到这一点,即使因雨错过施药适期,也要于雨止10 d内将药施下,以利减轻后期除草压力[3]。“二杀”即播种后20 d,秧苗二叶一心期左右,杂草二次出草高峰期用药除草,宜选用22%五氟磺草胺(农地隆)150 mL/hm2+20%氰氟草酯1 200 mL/hm2兑水喷雾(此配方对小苗相对安全),48 h后复水,保水1周,以促进杂草死亡[4]。保水很重要,二次除草不彻底与田块漏水保水不好有很大关系,除草时间应尽量提前。此次用药后1周可结合施肥拌施32%苄・二氯750 g/hm2或30%苄嘧・丙草胺1 800 mL/hm2进行二次封草。“三补”即水稻四叶期以后,对漏网杂草进行清杀。根据杂草种类,选用10%f唑酰草胺(春好)1 500~1 950 mL/hm2、10%双草醚180 g/hm2、二甲・灭草松、10%吡嘧磺隆225 g/hm2、30%敌稗・异恶松3 000 mL/hm2等喷施,同样需保水7 d,此次除草后结合施肥可用拌施移栽田除草剂乙・苄进行第3次封草。水稻拔节后禁止使用任何除草剂除草[5]。使用时应严格控制双草醚用量,防止药害发生,尤其是在粳稻田上的使用应特别注意。
8 参考文献
[1] 薛亚光.水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栽培技术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3.
[2] 韦本辉,刘斌,甘秀芹,等.粉垄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2(19):3946-3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