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7 20:21: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领导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贯彻认同性原则应切实做好以下三点:(1)育人是学校一切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要依据学校教育目标制定出管理目标,并分解成各部门的子目标,分别和班子各分管成员达成心理契合,从而起到统一认识、鼓舞斗志的作用。(2)每一位领导成员要有整体意识,在实际工作中,要处处从整体利益出发,置个人名利得失于度外,把个人分工负责与集体领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下好一盘棋”。(3)要建立共同的价值观,采取正确的方法消除分歧,不断提高各成员的认识水平,逐步形成共同的信念。
2.平等性原则。平等性是指班子成员必须用平等的观点处理相互关系,坚持上下左右之间在政治上、人格上的平等,特别是“班长”,对各成员要一视同仁,即对成员可以有职务上的、工作上的区分度,但切不可有感情上的亲疏,更不能培植“心腹”。要秉公办事,一碗水端平,与下属保持等距离接触,搞大团结,不能搞小圈子,做到“公事以外才是朋友”。
3.和谐性原则。和谐性是指领导班子成员在工作中心情舒畅、配合默契的特征。和谐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具有两极特性,决定了人在工作和交往中的积极或消极的心态。
贯彻和谐性原则应做到:(1)要充分认识和谐的情感是“下好一盘棋”的前提。“以情感人”是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中的“高级投资”,“班长”要带头用积极的健康的情感去影响他人,陶冶他人。同时,班子中其他成员也要不断强化情感的纽带作用,促使整个班子人际关系的和谐化。(2)要充分认识到培养积极情感、消除消极情感是每一位称职的管理者应有的能力。班子各成员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做到对人公正,处事公平;与人相处思想境界要高一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从大局出发,为了整体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不居功,不自傲,甘做铺路石,不断培养积极情感。对消极情感要进行适当的调控,变消极为积极,以形成团结有力的战斗集体。
4.相容性原则。相容性是指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相互容纳、气氛融洽的心理状态。它能创造一种愉悦的心理气氛,增进彼此间的友谊,从而促进团结,发挥个体的心理潜能,提高管理效能。
贯彻相容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要胸怀坦荡,宽容大度,有容人之量,能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和批评。(2)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做到大事清楚,小事“糊徐”。(3)要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要有自知之明,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清楚自己的短处,摆正自己在班子中的位置。评价他人不能凭老印象,也不能遇问题往坏处想,专挑毛病和缺点,要多看他人的长处。这样才能有利于形成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协调关系。
5.互补性原则。互补性是指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扬长避短、相得益彰、密切合作的心理状态。为尽可能发挥班子中各成员的优点和特长,组合成最优化的群体状态,取得管理的最佳效能,必须进行心理上的互补性建设。
贯彻互补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要树立全局观点,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每位成员都要从整体出发看待自己的工作,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关心、支持他人的工作,甚至随时提醒他人将要懈怠或疏忽的工作,做到在工作上互相补充,分工不分家,彼此建立起风雨同舟的亲密关系。(2)每位成员应根据学校的管理目标和班子动态,随时调节自己的心理、修正自己的言行,使班子始终处于高效运转的平衡状态。
二、学校领导班子心理建设的基本途径。
1.通过领导班子会议进行。会议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目的的信息传递和行政协调活动,通过会议及时对班子成员进行心理调适,对班子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促使各成员团结协作、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互相帮助,是使学校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有效途径。
2.通过个别谈心活动进行。谈心是进行平等、诚恳、和谐的思想交流的好形式,通过个别谈心,可以消除误解和思想隔阂,达到相互理解,增进团结,提高工作积极性的目的。
进行谈心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场所,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要直率坦诚,谦虚谨慎,有理有节,耐心细微;要事先构思,讲究技巧,言语要朴实自然,以情感人,来取得双方共鸣,达到调适心理的目的。
3.通过媒介进行。这里的媒介是指充当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中介的人。当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个体之间由于发生冲突而难以进行情感交流时,发挥媒介的作用是最佳途径。
作为媒介应做到:(1)要具有高尚的品质,善于调查研究,讲究技巧,把握火候,有的放矢。(2)要加强感情联络,以取得冲突双方的信任。(3)与冲突每一方交流时,要做到信息准确,传递和反馈的信息要适时、适量,有弹性。
4.通过娱乐活动进行。有意识安排娱乐活动,在活动中相互谦让,交流情感,从而淡化人与人之间的成见、误解和隔阂
三、学校领导班子心理建设的基本方法。
1.自我修养法。自我修养法是班子成员自觉地修身养性,提高思想品德水平的方法。通过自我修养,个体承受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提高。这也有利于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情绪、情感源于人的需要,所以,修养者首先要修自己的“需要观”。如要分清哪些需要是正当的,哪些是不正当的;哪些需要是可以满足的,哪些是眼下不能满足的。不正当、不能满足的需要应果断放弃;即使是正当的、可以满足的需要,也要衡量一下主客观条件是否符合,以便集中精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其次是修自己的涵养,即锻炼自己控制感情的功夫。作为领导成员,要做到心底无私,宽容大度,遇事冷静。而情绪冲动,动辄发怒,言词过激,或狂喊乱叫,大声训斥,只能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不能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2.情感沟通法。沟通是一种理性和感性的混合交流,它是群体生命的要害。要维持领导群体的动态平衡,沿着既定的目标迈进,就要通过健全的灵敏的沟通结构来实现。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理想的沟通结构应为混合多向型,这种结构既注重沟通上下级之间的纵向联系,义重视沟通同级之间的横向联系。不仅能保持上下级之间的政令畅通,行动一致,还能促进同级之间互相关心,互相谅解,互相照顾,联系密切,协调配合。
3.角色心理位置互换法。善于换位思考,是调节人际关系角色冲突的一种有效方法。当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上下级之间或同级之间发生冲突时,如果冲突双方能进行心理位置互换,各自站到对方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为对方想一想,彼此之间就能相互谅解,双方关系亦可趋于改善,从而达到团结和谐的目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构建愉悦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深深地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诱导学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为探求新知的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师对新授内容的巧妙的导入,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巧设悬念,创设情境
学生学习新知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的情感,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内驱力。在导入新课时,需要教者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建“愤”、“绯”情境,使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必然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的状态。
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出一个数“321”,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老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每个同学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能否被3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吗?”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
二、利用已学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强,新知是旧知的发展和深入。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教者可以把它当成联接新、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奥苏伯尔称之为“组织先行者”。
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一段“孙悟空分月饼”的西游记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遇到一位卖月饼的老爷爷,望着那香喷喷的月饼,孙悟空和猪八戒谗得直流口水。老爷爷说:“你们要吃月饼可以,我先得考考你们”。他拿出四个月饼,说:“四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两人很快答出。然后又拿出两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人。最后他拿出一个月饼问:“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悟空和八戒回答说:“半个”。那么半个用一个数表示怎么写呢?这下便难住了悟空和八戒。这里利用学生们喜爱的西游记故事,很自然地从整数除法向认识分数过渡,利用旧知做铺垫,过渡到新知。真正做到了“启”而能“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三、巧借实物器件,激发学生思考
(一)加强思想引导,增强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主体意识苏霍姆林斯基有言:“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给儿子的信》)人的发展是需要理想和目标支撑的。但部分大学生对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长远的奋斗目标,学习动力不足;同时,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在教育中往往处于从属地位,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疏于主动地探究,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参与精神。对此,辅导员可采取一些具体措施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学风建设对他们成长成材的重要意义,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他们积极向上的主体意识。
1.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涉及到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多个方面,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明确奋斗目标,激发出向上的动力,从而充分发挥出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来实现,如形势政策教育、爱国爱校教育、信仰信念教育等等;也可以抓住重大的历史契机,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迹,增强大学生对国家的归属感,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兴衰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把思想教育贯穿到实践活动中去。同时辅导员更需要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以身作则,传播正能量,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只有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良性竞争,勇于担当。责任感涉及到对自己、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各个层面。大学生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有促进自己努力向前的不竭动力,也才能体验到学习的意义,感受到存在的价值,它是大学生将来获得学业、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辅导员可以通过交付任务的方式锻炼大学生独立做事的能力,引导他们做到有始有终,并进行换位思考。也可以鼓励他们通过同学间的良性竞争,充分发掘内在的潜能,激发向上的动力,让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理性、自由的人格主体参与到教育活动中,进行独立地分析判断和选择实践,承担所应该承担的责任,真正使学生的主体性落到实处。
3.对大学生进行个人发展规划教育,通过自我定位、自我评估、自我规划,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学生主体意识的提升应该从自我规划做起,只有当他们能够对自己和周围环境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对个人的发展有一个长远规划的时候,才意味着个人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初步的发挥。这项工作应尽早展开,有序进行。从学生大一入校开始,辅导员就可以指导并督促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实际和自身情况初步确定发展目标和路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步骤,然后分阶段加以落实,并及时进行总结、调整和反馈,在随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加以修改和完善。
(二)努力搭建平台,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力学生主体能力的提高需要借助广阔的平台,辅导员要努力整合各方面资源,牵线搭桥,为学生搭建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
1.努力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目前高校多采用大班上课的方式,知识多以教师系统传授为主,学生交流讨论的机会不多。因而辅导员的工作重心应放在课下,多为学生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例如可以引导学生成立学习交流小组、学术型社团,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学子论坛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营造百家争鸣、平等对话的氛围,使他们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智慧的火花。同时还应“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构建学生互助新平台”,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博客、人人网、QQ群、微信等,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努力搭建素质拓展的平台。大学生的学习不仅在于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注重提高语言素养、交往能力、心理素质、创新品格等等。因而辅导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学术科技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如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创业计划大赛、专业技能培训、各种文体活动等等。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要当好引路人,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特长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并对参加的大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促进他们整体能力的提高。
(三)细化规章制度,重在落实,为学风建设的深入开展提供保障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离娄上》),任何事物的良性发展都需要制度的保障。学风建设的深入开展需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更需要在执行过程中细化实施细则,提高可行性,增强实效性,从而使学生达到自律与他律的和谐统一。就辅导员的职责范围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有针对性地细化大学生综合测评规则。目前高校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一般包括学习成绩和综合测评两个方面,也有的把学习成绩纳入到综合测评之中。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除学习成绩以外的综合测评体系,包括思想品德素质、非专业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实践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它是学生在校综合表现和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学校通常会出台综合测评纲领性的实施意见,具体操作过程中还需要辅导员结合班级情况、学生情况等进一步细化规则,明确加减分标准,有针对性地加以补充和完善,以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学风建设中,进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2.细化与学风建设相关的各项制度规定,如班级管理制度、宿舍管理规定等等。班级是学风建设的基本单元,良好的班风是学风建设的基础,要加强对班风的引导,在原有的班级建设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明确各项制度的实施细则,并狠抓落实,如考勤、班会、监督评议制度等,明确鼓励什么,倡导什么,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同样需要辅导员加强宿舍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宿舍管理规定,如宿舍作息时间、学习交流会等,并进行纪律观念教育,营造团结进取、互助和谐、健康向上的宿舍学习生活环境,树立宿舍文明的新风尚。
二、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做到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辅导员应及时与学校有关部门和专业教师沟通,将学风建设与学校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学风建设是学校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将学风建设纳入到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来,实现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为了促进这种良性互动,管理部门、各行政部门应该密切合作,而辅导员则从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协调处理各种问题,做到上通下达,下通上达,帮助学生处理解决各种现实困难,从而推动学风建设的扎实开展。
(二)深入到学生中去,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查找存在的问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辅导员要想在学风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首先需要通过详细系统的调查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每一所高校学生的学风状况各不相同,既有相通之处,也存在个体差异,其中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和学校的整个学习环境息息相关。因而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查找大学生学风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学风建设的深入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调查方式可采用与学生座谈、问卷调研、听取教师的反馈意见等多种形式,但最有效也最直接的方式还是要经常深入到学生宿舍、教室中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因为就大学生而言,教室和宿舍是他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只有经常深入其中,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才能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查找问题的根源所在。有调查还要有总结,有举措、有落实。要认真梳理分析调研结果,拿出改进意见和具体措施,并逐步落实。
(三)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增强教育引领的针对性宋代朱熹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的一个优良传统。在学风建设中,大学生的教育背景、生活体验、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具体引导的过程中必须结合个体的特点进行分类引导,尽量避免大而全、缺乏针对性的主观主义引导方式。辅导员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和不同专业的特色,结合青年群体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既把握住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调动起学生的群体积极性。同时,还需要通过情感上的感化教育、关注不同生命个体的个性教育等来增强教育引导的针对性,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对学风建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当然,这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更细的要求。
(四)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先锋榜样的师范引领作用法国有一句谚语:启事在教诲,成事在榜样。在学风建设中榜样比起口头教诲具有更好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榜样的力量,以点带面,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要发挥优秀学长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年龄相近的同学之间的交流更容易引起心灵的共鸣,可以吸引部分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同学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人生规划、学习指导、心理咨询等多方面的辅导与帮助。第二,要发挥先优模范的作用。在学生中树立典型代表,通过他们的成功经历引导更多的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发展方向,积极投身到学风建设中,努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五)强调引领的科学性,避免可能出现的不良倾向辅导员在引领过程中一方面大力促进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还要预防学生在发展自我的同时,可能会步入一些误区,如自我认识不当,自我追求错位等。特别是有些同学过于强调自我的得失,忽视了集体的存在,缺乏一种相互间的协调和沟通,甚至有的同学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膨胀,这些情况不但会阻碍个人的发展,也会对他人和集体造成不良影响,以上情况需要引起辅导员的高度重视。对此辅导员不能简单否定,应积极引导帮助,借助于规章制度和集体影响力来规范、督促和引导,促使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良性轨道上运行。进一步讲,要把学风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不但要为学生才能的发挥提供适宜的土壤,努力搭建自主发展平台,还要促使他们在注重个性发展、强调自主意识的同时,注重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样做有利于个体与群体的和谐相处,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局面,互相促进提高,从而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一、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时政教育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高中生普遍对课堂所提到的时事政治感兴趣,课程标准也指出,课堂教学要与“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现在教材的内容都很重视生活化,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时事政策教学和实例教学,因而教师选择教学内容要突出时政性,培养学生关注时政的态度,提高学生分析时政的能力。学生投身于时政学习,往往热情高涨,感到政治课的原理离他们并不遥远,从而增强了写小论文的信心。如果平时在课堂上教师不注意引入时政案例,学生因知识面过窄,缺乏社会生活的积累,写小论文时就会手足无措,或者出于交差了事,或者难以写好。课堂与时政教育相互补充,一方面为将来小论文积累素材,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在阅读评论中增强学生写作信心:时政评论与常规教学相结合
经过上一环节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时政的关注有了进一步的增强,愿意就热点问题口头谈谈自己的看法,但若诉诸文字,他们则会普遍对如何撰写政治小论文感到陌生,甚至有畏难情绪。这时,有必要指导他们阅读含有政治小论文元素的文章资源。正如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各类社会科学,以及时事政治等方面的报刊、书籍、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也是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资源”。
“课程资源不会自动进入教学领域,需要能动地去寻找、认识、选择和运用”。教师平常应注意收集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生动有趣、短小精悍的时政评论,在全班面前介绍,指出其中的作者观点、论证方式、文章结构、语言特色等,让学生熟悉别人的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可取之处在哪里,值得商榷的地方在哪里,并且张贴出来让感兴趣的学生阅读。这样,既能揭开像时政类评论等政治论文的神秘面纱,消除学生对小论文的陌生感,又能拓展学生阅读的视野。推荐学生阅读评论,向他们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政治小论文的写作并不是高深莫测、可望而不可及的难事,只要你留心观察、开动脑筋、勇于尝试,就能写出独具特色的政治小论文。
三、在综合探究中提炼学生朴素观点:社会现实与课本理论相结合
陶行知先生曾经表示,“我们要极力地锻炼学生,使他们得到观察、知疑、假设、实证、推想、会通、分析――种种能力和态度,去探求真理的源泉”。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如今的高中课堂,都开设有综合探究课,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各施所长,或形成课件,或形成提纲,或形成手抄报等。在这里学生运用所学认识社会现象、适应社会规范、融入社会圈子,探索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习潜能得到了很大的发挥。教师应关注学生提到的初步观点,引导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将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及时给予分析、评价,在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中碰撞出思维火花,使其在将来的政治小论文写作中得到进一步的明晰和成熟。
如何在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真正地、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农业高校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是当前农业高校教育领域里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面对“金融海啸”和“就业难”,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给诸多个性鲜明的大学生一个共同的公平的起跑线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既是大学生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金融海啸”,经济变差是近两年来不争的事实;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更是一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中国教育“热点中的热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成长中的烦恼”中的烦恼。“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有2700万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每年净增70万人左右。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64万人;2009年达61I万人,比2008年增52万人;但就业市场却是有减无增,2008年大学毕业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应届高校毕业生能否找到饭碗,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f21。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对象是大学生,是诸多个性鲜明的“人”,如何更好地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率、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之光普照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旨所在。作为农业高校教育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生为本,服务至上”,关心其疾苦,考虑其需求,尽一切可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不以智力高低定亲疏,不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业高校毕业生的根本利益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层层落实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大胆解放思想,更新工作方式,创新就业服务手段,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运用信息技术,改善就业招聘工作方式,充分利用因特网,实现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服务的自动化,建立就业信息库,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和规范性,让更多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掌握对方的供需信息,避免盲目性,降低毕业生就业成本,保障学生各项权益,尽可能给诸多个性鲜明的大学生一个共同的公平的起跑线,给农业高校大学生中的“每一棵小草”以开花结果,张扬主体意识、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让农业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的公平。
二、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激发其创造潜能,必须改变“千人一面”的传统就业指导模式,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因此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学生又好又快发展。
(一)必须更新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激发其创造潜能
从事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尤其要注意消除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小农经济条件下根深蒂固的“权力本位”,“重管理,轻服务”,“重共性,轻个性”,“重从众,轻创造”,“功利性、工具性、季节性、一次性”等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克服服务内容单一陈旧,方法简单生硬等缺陷,着眼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农村、和谐社会对大学生成材就业的新要求—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以人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首创精神,注重激发学生发展的潜能: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的意见与见解;尊重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尊重学生的创造成果。要根据毕业生的就业趋向、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配合学校有关部门适时修订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计划,为大学生就业把握好方向,确立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方向和招生导向,科学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结构,当好人才培养的风向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秉承和拓展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农业教育非实践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实习、试验二者不可偏废”的办学宗旨,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克服“在黑板上种小麦”、光说不练的天桥把式,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能力与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改变“千人一面”的传统就业指导模式,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拓展能力,具有发展潜质和主动竞争能力的高校大学毕业生。
《二)必须坚持面向全体与面向个别相结合,职业生涯的常规教育与专门规划指导相结合,进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的全程指导
我们所办的教育,不仅仅是面向青少年学生的教育,而应该是面向全社会、全体人民的教育;不仅仅是对在校在读期间负责的教育,而应该是对人的一生负责的教育;不仅仅是面向少数尖子生的教育,而应该是面向所有受教育者的教育。从横向看,是惠及人人的“普世教育”;从纵向看,是伴其一生的“全程教育”。所以,在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应该消除三个误区:消除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对毕业生指导的误区;消除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就业知识与技巧指导的误区;消除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学生毕业阶段指导的误区。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马克思的观点—学校教育就是“通过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包含两个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但又不可分割更不能相互代替的方面。第一,“学生综合素质的积蓄过程的指导—就业的准备性指导”,即既要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方面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常规教育,又要在专业发展方面要给予个别的或特殊的指导,通常由全体教育工作者来完成;第二,“劳动就业基本知识与具体操作层面的指导—就业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即除常规教育外,还要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对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包括职业设计与规划、职业教育与培训、社会认识与市场分析以及就业方法与技巧等方面予以有针对性的专门规划和指导,通常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来完成。面向农业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面向农业高校全体学生的教育,面向农业高校全体学生的就业指导,向社会化的下一个阶段—社会输送合格的公民“坯子”,这是农业高校高等教育的职责;具有前瞻性的专业定位和学科侧重,对于学生将来的社会就业和职业发展大有裨益,以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和科学化的就业指导更好地为农业高校大学生服务,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设计、自我决策、自我发展和自我心理调适,主动提高其职业发展能力、竞争能力、生存本领,让每位农业高校毕业生在社会上都能寻求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这是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追求。
三、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论文摘 要: 本文通过对西方领导学理论发展演变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若干理论的概括分析,即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指出它们的实用性和局限性,深入探讨这些理论在中国教育文化土壤下的适应性,以及对中国教育领导管理的启示,即在中国的适应性。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对西方的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等采取了排斥的态度,近些年来,随着学术的进步和发展,此现象已经改变。在此大背景下,包括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内的各行业从业者,客观上需要了解西方的教育管理理论,并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探索。本文拟对西方领导学理论发展演变中几个主要的、有较大影响力的理论作概括的分析,并指出它们的实用性和局限性,通过分析,谈谈这些理论对目前我国国情下的工作环境,尤其是教育工作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对未来领导学研究的一些启示。
二、西方主要的教育领导学理论的实用性和局限性
(一)领导特质概念和理论及其实用性和局限性
1.西方领导特质的概念和理论
作为西方最早成型的领导学方面的概念和理论,领导素质的概念和理论在上世纪初左右逐步被广大行政学、政治学及法学等相关学者接受。领导特质理论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左右的研究以韦伯的西方政治学为基础,以侧重探索领导者的素质为主要方向,学界称此阶段的理论为“领导素质论”或“领导特质论”。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领导者素质是与生俱来的”。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先后主要有斯多基尔、切斯利、本尼斯等。领导特质论早期的研究重点是,对成功的领导者的素质进行分析,从而期望从中获得领导者的共同素质特征,如斯多基尔、切斯利等领导学理论的研究学者;后期的研究重心则逐步从具体素质的分析转变为分析如何塑造领导者的风格,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如何培养领导者应具备的各方面的素质,如本尼斯等领导学理论的研究学者。
2.西方领导特质理论的实用性
从该理论的产生时期背景,核心概念和理论,以及研究重点的概括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领导特质论”的实用性。它打碎了中世纪“神学天定”的思想牢笼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不再强调领导必须是由血缘决定的天定观念,强调领导的个人基本素质,注重对于领导特质的研究,认为领导者的个性和领导特质才是选拔、决定和评价一个领导者的主要标准,因此,领导的个性和特质理所当然地就成为当时领导学研究关注的核心内容,该理论对当代领导者的选拔标准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3.西方领导特质理论的局限性
当然,由于该理论产生的特定历史时期和理论基础,因此,它是存在比较明显的局限性的。该领导理论的内涵强调领导者的个人能力,个人的能力决定整体的决策和行动的观点,为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持,也成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它和唯物历史观相违背。总之,它过于强调了个人能力和性格的决定作用,是片面的,和我国各行各业,尤其是教育界强调的团队协作和分工专长的精神相左。
(二)领导行为概念和理论及其实用性和局限性
1.西方领导行为的概念和理论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二战的结束,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到60年代,领导理论学界的研究者试图从工作和行为的特点来分析和论证领导者所领导的有效性,以此作为判断领导成功的标准和选拔领导的尺度,这就出现了新的领导行为概念和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先后主要有斯多基尔、弗莱西、罗伯特·布莱克、詹德、伦西斯· 利克特等。具体来说,先后有“四分图模式”领导行为概念和理论、“管理方格”领导行为概念和理论、“PM型领导模式”的领导行为概念和理论、“领导系统模式”领导行为概念和理论、“领导作风”领导行为概念和理论这五种理论,尽管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以领导者的行为和工作作为切入口,因此,都属于领导行为理论的范畴。
2.西方领导行为理论的实用性
领导行为理论对二战前的特质理论所影响的个人崇拜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对20世纪下半叶的领导理论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和实用性。它们的共同点都在于关心两个基本问题(“怎么”的问题,即“HOW”的问题),即“领导怎么做”、“领导怎样或通过何种方式来领导群体”。因此,它们都在研究一个核心问题,就是领导者的哪些行为(如何做)有助于他自己进行有效的领导。这样,就部分否定了早期的领导特质概念和理论所主张的“领导者的能力和性格起主要作用”的观点。这样,就对组织机构选拔和评价领导者的标准和尺度提供了新的指导,为更好地推动包括教育管理在内的各项事业快速协调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客观上适应了新科技革命时代,分工专业化和细化后,很少有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能完成一项工作的全部流程这样一个新的强调专业分工和协作的发展浪潮。
3.西方领导行为理论的局限性
领导行为理论产生有它的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在根本上它还是领导特质理论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无非是把研究的方向转移到行为和工作上,进行数学模型化和量化的更理性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完全放弃了领导个人性格和能力的评价,而行为和工作的本身又很难出现一个现成的可对比的对象,该理论本身并不过多涉及对领导者的行为和工作的结果的评价,因此,如果出现同样或类似的工作,由于不同的领导,领导者的行为和工作按照5种领导行为理论的模型来判断和评价,就可能出现占优势的一方其领导的具体工作行为的结果反而不如领导过程劣势一方的情况,这种结果和过程相背离的现象对领导行为理论是一个重大质疑。
三、西方教育领导学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我们应该在概括分析了解西方先后出现的几个领导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真正掌握这些理论思想的精髓,对这些理论对中国教育领导的积极作用和不适用的方面,作出自己的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 转贴于
我们在运用西方的各个主要领导理论时,不要忘了从它形成的时代文化背景入手,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了解,切忌从一开始就带着“有色眼镜”,简单认为某个经典的领导理论好或不好,更不能根据提出的时间的近远来判断其适应性。
(一)领导特质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启发
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强调对领导选拔任命的熟悉程度和关系网络的影响,因此,出身和人际网络往往成为领导选拔和判断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1.中国高教管理借鉴领导特质理论的必要性
在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后,我国人事选拔和领导任命的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但是传统的领导文化理论还是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领导特质理论所倡导的“任人为贤”理念,相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领导观念是进步的,是有很大积极作用的,改变了任人为亲的传统,强调根据性格和能力来决定选拔领导者,是我国各行业,包括教育事业,应该大力推行的。
2.领导特质理论在中国高教管理中运用的方法
“又红又专”、“任人为贤”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在改革开放后成为我党和政府的主导的领导选拔思想,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具体的落实和操作的方式方法上,还做得不够,需要形成一套符合领导特质理论的较为科学的选拔体制和操作流程,这样既能融合西方领导特质理论的进步理念和指导,又能改变我国传统文化中落后于现代化大生产的因素。
(二)领导行为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启发
1.中国高教管理借鉴领导行为理论的必要性
领导行为理论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使很多教育工作者逐步接受了“天资绝顶的人不一定能够成为领导者”的思想,可以说,它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适应性,即强调领导不仅仅是一个“能不能”的问题,更是一个“会不会”的问题,真正决定一个人成为领导者的因素是他的行为。因此,有能力的人未必就一定能有实际的领导效果和达到领导的目的。
2.借鉴领导行为理论的注意点
领导行为理论对我国改善领导体制和理念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应该得到深入的研究、学习和借鉴,当然,要注意渐进过程,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对它和中国传统管理体制的抵触方面进行有效的理论本土化的探讨研究。
四、结语
未来的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者在对领导理论的学习、借鉴、分析和讨论等过程中,应加强各理论学派的融合和交叉;强调领导特质、行为与权变环境因素的互动关系等的研究;使诸如此类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等形成一定的领导理论的具体可操作的模式,从而指导我国教育事业的领导选拔、培训、行为提高改善、领导方法与技巧的个性化等的具体实践。
参考文献
[1]郑晓明.领导权变论:西方领导理论的主流[J].人力资源,1999,11.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识码:A
一、文献来源与研究方法
笔者以女性领导者、女性管理者为主题词,匹配度为精确,检索时间范围为2006-01-01 ~ 2010-12-31,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源进行文献检索。检索到263篇与女性领导者研究主题相关的中文文献,首先对这些文献的基本特征简单进行了统计分析,包括用数据和图表来描述文献的增长规律、期刊的分布规律、文献的主题分布;然后结合定量分析的基础,利用文献定性分析法对研究文献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初步展示了我国女性领导者领域的研究现状。
二、相关文献的比较分析
(一)文献增长规律分析。
研究女性领导者领域文献的增长规律是评价此领域知识积累总量的一个重要标准,笔者按年份对这些文献进行整理后得到近五年来我国女性领导者领域研究论文的年发文数量及年增长趋势,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2007年与2008年时研究数量最多的两个年份。总的来说2006年到2010年这五年间文献的平均发文量为52.6篇,文献累积增长量不明显,可以看出此阶段正处于我国女性领导者研究领域的理论摸索阶段,尚未成熟。
(二)期刊分布规律分析。
研究掌握我国女性领导者领域研究论文的期刊分布规律,可以知道此领域的研究论文集中分布的期刊,也可以指导后来学者的研究。经理人、商学院、管理@人、中国总会计师、领导科学和人力资源管理是我国女性领导者领域研究论文比较集中的核心期刊,占总样本论文数的35.6%以上,并且经营管理类的期刊是我国女性领导者学术界的主要期刊源。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如甘肃社会科学、长沙大学学报也有多篇女性领导者领域的研究论文,说明我国女性领导者研究已经开始向科学和规范的方向发展。
(三)主题分布规律分析。
文献主题的研究分析可以展示该领域理论研究中发展的主要特点、趋势和发展方向,可以帮助后续研究者精准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盲点和难点,进一步推动此领域的研究发展。笔者根据263篇样本文献研究主题的不同,将其归纳如表1所示。其中有些文献涵盖了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主题,由表1可知,我国女性领导者的研究在对个别女性领导的访谈和启示最多,达到了85篇,占样本文献的31%。这说明了女性领导研究处于初期,尚无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分析结果,个案分析的大量出现显得尤为必要。同时在女性领导力、领导风格以及领导力的提升对策方面也是研究的重点,从两性角色比较的角度研究女性管理者的文献也占到了10%。然而,从领导动机、价值观角度来研究女性领导者只有3篇,不到1%。
三、女性管理者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
(一)女性领导力、能力要素研究。
普遍观念认为女性领导者擅长任人唯贤、调查分析、安抚基层等,缺乏预测决断、创新进取、随机应变的能力。梁江(2010)从领导科学的角度探讨了20世纪末发达国家公共部门领导力的提升缘故,除了制定非常细致的可考察的指标和发展规划,不断调适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运用各种培训项目外,还重点分析了女性领导者在公共部门的作用和领导效能。对一个要求男女平等参政的国家来说,公共部门被看做是贯彻男女平等的代表机构,同时男女比例和特征的互补对政府整体效率也有不小的影响 。张莉蓉(2010)认为女性的领导魅力是领导者的道德品质、知识水平、风度修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基于个人卓越品质基础上对他人的影响能力 。聂志毅(2010)认为,女性领导者具有敏锐的直觉、踏实勤勉、易于合作、精打细算等优势,通过领导岗位的不断学习和完善,领导力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综合来看,国内很少利用专业领导力的研究方法对女性领导者进行研究,这对于推动女性领导力的大众认可,开发女性人力资本的观念仍然不够,不利于形成认可女性领导才能从而接受女性优质领导者的社会文化。
(二)女性领导风格、领导优势。
女性领导者的风格和优势的研究大多是吸取了西方女性领导力的研究模式,主要考察了领导风格和领导方法。目前有台湾的黄丽蓉归纳了5个女性领导力的特征:注重互动,注重包容的组织关系,鼓励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大胆授权,重视队员的成长。刘楠(2009)认为女性的人格特质与当前崇尚的人性化管理模式一致的,如敏锐的直觉、温柔勤恳、坚持不懈的努力、细节为王和善于沟通等 。傅晓霞(2009)认为女性领导者充足的亲和力能满足下属尊重和认可的需求,善于简单化处理问题的能力可以满足下属自我领导的要求,卓越的沟通谈判能力也顺应了下属人性化管理的需求。综合来看,女性领导者的领导特征与新时代管理组织发展所需要的领导新特征高度匹配,有利于女性领导力的研究的蓬勃开展 。
(三)女性领导发展环境、障碍及对策研究。
总的来说,归纳女性领导力的发展障碍及其产生的原因,总结如上表2。关于女性领导力发展障碍和对策的研究虽然多,但理论性不强,大多只停留于描述现象和简单归纳的层面,并不能有效地解释和帮助女性领导者摆脱领导困境,缺乏对女性领导力内外部生成的机理分析和晋升机制的深刻洞察,很难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指导意义 。领导力开发是领导学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但在女性领导力开发的研究上还属于盲区,仅次于女性领导力发展障碍研究,希望后续研究者们可以重点研究此领域,从而帮助女性领导者克服各种发展障碍,大步前进。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本校开放教育学生人数逐年增多。为了调动广大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在学习中力争上游,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各级省校先后设立了包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奖学金,“希望的田野”奖学金,“胜达”奖学金等在内的一系列奖学金项目,用以奖励学业优秀的学生。在这一系列奖学金评选过程中远程教育论文,学生成绩一直以来是评价其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尺,而学生成绩评价的科学性也日渐受到关注和重视。
二、研究问题
在过去几年的学生成绩评价中,各级电大惯用的方法是由班主任计算候选学生的所有已修科目成绩总分,并按成绩总分进行排序,以此作为推选奖学金获得者的主要衡量标准。而这种将各科成绩简单相加得到总分,并对总分进行排序的评价方法是否科学客观,能否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总体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是一个值得思索探讨的问题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
三、理论依据
通过研究学习,笔者发现,目前世界上主要施行两种分数制度,即原始分制度和标准分制度。所谓原始分是指在一次考试后,从试卷的卷面上直接得到的分数。而标准分是指通过原始分推导出来的相对地位量数。也就是说,某一个原始分的标准分,代表了该原始分在所有考生的原始分中的相对位置。标准分实质上体现了原始分数的排队,考生因为原始分不同,而排在不同的位置上,标准分就是某考生原始分所排队位置的分数体现。因此远程教育论文,无论试题难或易,无论整体原始分偏高或偏低,整体标准分都没有什么变化。而标准分将存在差异的各学科的原始分数进行相关转化后,变成参照点相同的分数,因此具有可加性。
的离均差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分数,用公式表示为:
上式中,X为原始分数,为原始分的平均数,S为原始分的标准差。
四、研究过程和结果
为了在实际工作中验证原始分和标准分制度科学性的差异,笔者借此次奖学金评选的机会,以本校2009春行政管理(本)35名学生截止到2011年1月的已修科目成绩为例,对该班学生基于原始分和标准分的成绩评价进行对比研究。
首先,在Excel中将该班学生已修科目各科成绩原始分总分计算出来并进行排名(见表一)
其次,在Excel中将该班学生已修科目各科成绩按标准分计算公式计算出各科成绩的Z值并将各科成绩标准分的总分计算出来,进行排名。(见表二)
同时,将各科成绩原始分总分排名与标准分总分排名进行对比,发现多名同学排名存在差异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见表二)
表一 2009春行政管理(本)各科成绩原始分总分及排名
序
号
姓
名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开放教育入学指南
英语Ⅱ
(1)
人力资源管理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政府经济学
公共政策概论
行政领导学
行政伦理学
社会保障学
中外政治思想史
总分
总分排名
1
钱江
74
84
94
78
72
70
65
79
87
90
80
873
17
2
杨佳安
87
85
64
85
72
84
94
84
87
86
77
905
6
3
宋钰凤
75
76
74
85
71
86
78
81
87
94
81
888
14
4
柴芸
66
93
90
85
74
78
87
77
84
86
89
909
3
5
夏青
64
92
66
69
60
76
82
68
75
92
72
816
29
6
张宇婷
66
82
77
76
68
78
79
87
86
92
87
878
16
7
朱敏
70
84
86
73
76
86
77
81
85
95
82
895
12
8
郑剑萍
84
91
84
79
76
87
70
70
90
92
82
905
4
9
顾
53
81
69
81
69
80
83
83
80
82
83
844
23
10
顾晓春
85
84
73
87
70
80
85
87
78
86
82
897
10
11
何定峤
82
82
66
86
70
89
81
86
88
89
86
905
5
12
冯琰
68
87
64
75
68
62
65
76
68
92
78
803
33
13
陶弘堃
73
80
73
72
63
53
80
66
77
97
70
804
32
14
徐红霞
90
82
82
74
63
86
70
80
78
95
85
885
15
15
商伟
73
82
75
77
74
85
90
82
77
95
79
889
13
16
谢燕
61
84
83
80
61
82
96
88
90
87
86
898
8
17
李霞
72
75
67
60
60
80
83
88
79
83
76
823
28
18
胡慧芬
88
92
86
90
68
74
80
86
80
84
70
898
9
19
姚丽娜
82
81
73
80
71
78
85
85
89
87
85
896
11
20
王丽霞
68
73
67
69
64
74
68
79
67
77
66
772
35
21
朱梦瑶
61
81
87
64
72
78
90
77
78
80
83
851
21
22
仇小花
67
94
76
61
62
79
86
77
74
95
80
851
20
23
盛广闻
67
81
81
72
73
80
81
75
81
87
69
847
22
24
李霞
83
84
89
69
58
79
76
78
76
89
82
863
19
25
朱利强
62
80
61
77
62
78
72
75
71
90
78
806
31
26
岑晓钰
69
84
82
79
71
86
91
85
72
94
86
899
7
27
沙晓燕
64
80
88
78
71
81
81
81
77
92
75
868
18
28
王建峰
81
82
78
78
70
82
94
81
91
89
87
913
2
29
王润音
64
78
61
70
68
61
75
77
81
88
76
799
34
30
沈华芬
68
82
75
75
73
80
80
63
71
79
69
815
30
31
魏晓燕
61
77
70
75
62
75
80
79
86
91
80
836
25
32
吕鑫
60
80
67
76
68
75
82
78
80
86
78
830
27
33
赵国鸿
80
85
74
72
63
75
61
73
86
93
70
832
26
34
许晶虹
66
81
74
73
69
68
66
88
76
89
86
836
24
35
刘欢
93
82
92
91
74
82
87
83
84
94
4.3.4学校领导学校领导一般不参与科研信息化具体业务工作,但科研管理系统需要将最新、最全、最直观的各类科研动态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可视化工具展现出来,为学校领导提供相关决策参考。
4.3.5二级单位管理员二级单位根据科研业务量设有一名或多名管理人员,二级单位管理员根据学校科研管理工作规定,管理本单位的科研人员、项目、成果、学术活动等事务,同时协助学校科研管理员做好上级检查、科技调研、绩效统计以及科研考核等工作。
现代学者们认为,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去影响他人,也要接受他人的影响,因此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和现实的领导力[1]。在全球化的今天,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公民教育与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以及提高自身多方面的能力[2]。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开始把领导力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不少高校对大学生领导力进行了培养,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不多。了解我国大学生领导力状况,探索领导力影响因素,能够为有效培养大学生领导力提供重要依据。
1 问题的提出
1.1 领导力的界定
国内外对领导力概念尚无统一界定,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领导力属于特定群体,是处于领导地位的个体已经具备或需要掌握的能力;二是每个个体都具有潜在的领导力,它是利用资源掌握一定能力,实现自我和团队目标的过程。本研究中,我们将领导力定义为每个个体都具备的潜能,它是大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完成个体和团队目标所体现出来的能力,包括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实践执行能力、分析解决能力、学习创新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及心理素养等八种能力。
1.2 研究对象
云南农业大学在校本科生共119人,男生70人,女生49人,大一44人,大二30人,大三23人,大四22人,学生干部46人,非学生干部73人,理工农类69人,人文经济类50人。
1.3 研究工具
1.3.1 大学生领导力问卷
自制大学生力领导力调查问卷,经过初测、修改、复测,问卷最终包括38道题,以“完全符合”至“完全不符合”五点评分,包括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实践执行能力、分析解决能力、学习创新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及心理素养8个因子,各因子的全部初始特征值均大于l,特征值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6.768%,且各项目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75,表明量表的构想效度较好。总量表和分量表的Cronbach 值分别为:0.9031、0.8474、0.7983、0.7690、0.7062、0.8696、0.8637、0.7822、0.8160,表明量表的同质信度较高。
1.3.2 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
FAD基于“McMaster的家庭功能模式”,量表共60个条目,含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的功能七个分量表,每个条目从“很像我家”到“完全不像我家”进行4及评定,得分越低,家庭功能越好。量表有较好的的信效度。
1.3.3 大学生社会参与量表
大学生社会参与量表,采用西南大学罗爱林硕士硕士论文中的《大学生社会参与量表》,该量表共30题,包括获取信息、校园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参与、表达意见、参加组织、参与公共事务6个因子。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进行5点评定,得分越高,表示越多参与社会事务,该量表信效度较好。
1.4 研究过程
发放问卷130份,回收有效问卷119份,有效回收率91.5%。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大学生领导力个人基本信息差异分析
2.1.1 性别、专业、年级差异
男生在实践执行能力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男生18.12,女生16.13,P=.001),表明男生的决断力、规划性、执行力、意志力略强于女生。人文经济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因子分显著高于农科工科学生(文经类学生14.85,理工农类学生13.94,P=.025),表明经济、人文类学生比理工农科类学生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处理与组织内其它成的关系。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分析解决能力(大一12.89,大二13.90,大三14.53,大四14.90,P=.022)、沟通协调能力(大一13.65,大二14.80,大三14.54,大四15.00,P=.046)、信息整合能力(大一13.67,大二15.06,大三15.05,大四15.38,P=.006)、心理素养(大一17.54,大二18.40,大三18.86,大四19.48,P=.039)得分上有显著差异,其余因子分差异不显著。表明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大学生在问题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更为成熟,也更懂得如何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2.1.2 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的差异
学生干部领导力各因子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见表1)。担任不同级别的学生干部在领导力各因子分上没有显著差异。一方面可能是学生干部本身就是学生群体中表现比较优秀的成员,另一方面可能是在学生干部岗位上得到锻炼,所以他们的领导力强于一般的学生。
表1 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领导力差异
2.1.3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差异
从不参加、偶尔参加和经常参加校园活动的学生在分析解决能力(从不参加13.28,偶尔参加13.40,经常参加14.92,P=.029)、自我调控能力(从不参加16.86,偶尔参加17.59,经常参加19.27,P=.027)、实践执行能力(从不参加17.10,偶尔参加17.79,经常参加18.61,P=.040)、学习创新能力(从不参加14.06,偶尔参加15.07,经常参加15.17,P=.043)上的得分有显著差异,其它因子分没有显著差异。有兼职打工经历的学生在分析解决能力(兼职14.33,未兼职13.23,P=.041),自我调控(兼职18.96,未兼职16.81,P=.001),实践执行能力能力(兼职18.12,未兼职17.02,P=.040),团队合作能力(兼职18.18,未兼职17.15,P=.037)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没有兼职打工经历的学生,其它因子分两者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大学生处理问题、协调与他人关系、完成任务、调节个体情绪的情景,能够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开发自身潜在的领导力。
2.1.4 家庭背景因素差异
农村学生和城镇学生、父母亲职业、父母亲学历在领导力各因子分上没有显著差异。
2.2 大学生社会参与和领导力相关分析
除了表达意见因子与信息整合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心理素养相关未达显著水平外,社会参与其他因子与领导力各因子显著相关(见表2)。说明社会参与为学生领导力的发展有着重要关系,不同形式地参与到社会,提供学生更多的机会去完成任务、与人沟通交流、处理信息资源,从而学会带领团队、解决问题。
表2 大学生社会参与和领导力相关分析
2.3 大学生家庭功能和领导力相关分析
除信息整合能力外,问题解决因子与领导力其它因子呈显著负相关。除信息整合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外,沟通因子与领导力其它因子呈显著负相关。除实践执行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外,角色因子与领导力其它因子呈显著负相关。除信息整合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外,行为控制与领导力其它因子呈显著负相关。情感反应因子与自我调控能力、实践执行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心理素养呈显著负相关。情感介入因子与自我调控能力、实践执行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心理素养呈显著负相关。家庭总体功能因子与领导力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见表3)。家庭功能评价分数越高,代表家庭功能越不好,结果显示,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环境,个体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家庭氛围及家庭成员的影响,家庭功能越好的学生,其领导力也越高,家庭功能不好,将影响到学生领导力的发展。
表3 大学生家庭功能和领导力相关分析
3 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对策
3.1 更新观念,提高对领导力重要性的认知
传统观念将领导力等同于领导者具备的能力,认为领导力培养只需要针对学生干部,实际领导力开发对象也基本上是学生干部,很少覆盖更广阔的的学生群体。因此,学校、教师、学生需要更新观念,充分意识到领导力对大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重要性,把每一个大学生当做具有领导潜力的个体。学校层面可以考虑以适当的方式将领导力的培养糅合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之中,领导力的理论课程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教师可以在教学和日常行为中做出示范,指导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领导行为技能(如书面和口头交流、推理、团队建设、动员、倾听和计划等),帮助他们形成必要的到的承诺(如个人责任、伦理基础、价值观选择和个人承诺等)[3]。对于学生而言,需要认识并发现自身领导潜力,学习领导力理论知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项社会实践当中。
3.2 建设高校领导力课程体系
目前高校开展领导力培养存在重实践技能、轻理论的问题,很少在基础课程体系中设置领导力相关课程。缺乏系统的领导力知识,大学生的领导力无法得以正常的发展与迁移。美国学者Lyons和Paul认为,领导研究是跨学科的,他是心理学、政治学、公共行政学、卫生医疗学、管理学、社会学和教与学等学科的集成。我国也有学者指出,领导学需要综合运用许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4]。高校要根据新的培养目标,重新整合、规划课程体系,将领导力的培养融入整个课程体系,将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机结合,从课程内容上,领导力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可以为领导力教育提供所需的知识、态度和技能,而领导力教育可以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5]。领导力课程内容包括领导学理论、领导技能培养、自我意识提升、背景文化、特定问题处理等,开设领导学概念、领导学历史、领导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与领导力等课程。通识教育注重学社综合领导素质的提高,开设哲学、逻辑学、经济学、语言学等课程。从课程教学上来看,可参照美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方式,理论课程讲授领导力基础理论、领导力技能相关理论,实践课程包括校园文化活动参与、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形式。在具备基本理论和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个体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
3.3 提供领导力实践平台,开发特色领导力培训项目
仅仅通过提升大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素养是不够的,需要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在特定情境之中采取与之相匹配的行为,才能使大学生领导力水平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升。学校需要加大对实践活动的经费投入,为大学生开辟出适宜提高其领导力的平台。组织各种类型的校园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吸纳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各种社团组织,有条件的情况下,实行学生干部轮流制度,联合校外企事业组织进行合作培养,以提升领导力为目标,通过解决现实情境中的各种问题真正使大学生领导力得到锻炼。可以参照国外高校领导力培训项目的内容方式,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进行项目的设置,由领导力课程任课教师来对项目进行管理,在领导力开发项目中兼顾思想引导、技能提升与个人成长,并根据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需求和特点,在内容上有所侧重。培训模式以技能的建构为重点,包括冲突管理、 如何授权、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等,主要着眼于提升学生在担任领导者角色时的行为表现。教育模式则聚焦于帮助学生增进有关领导力的知识、能力,并在各类不同的情境下对这些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的迁移。发展模式更注重全人发展,主张强化个体在各种不同团队情境下的自我觉知[6]。
3.4 加强学校与大学生父母的沟通,发挥家庭系统功能的正向作用,为大学生领导力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家庭是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的最重要环境之一。在家庭系统的互动模式、情感表达方式、处事风格、价值观都在无意识中渗透到了家庭中每一个成员,影响他们自身的成长和对外关系的处理。学校应加强与大学生父母的沟通联系,对父母进行教育方式的培训,发挥家长的表率作用,尽量提供孩子独立的机会,让他们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活和未来,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锻炼提高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规划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智强.高校开展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分析和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1, 28(3):4-7.
[2]翁文艳,赵世明.国外青年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领导科学,2011:7-9.
[3]文茂伟,房欲飞.在通识教育中发展大学生领导力:以美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8,21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