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农业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26 04:55:4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专业农业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专业农业论文

篇(1)

在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过程中,各级农业部门均成立以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狠抓统防统治工作落实。

(2)社会化管理是保障

①运行模式和职责

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或“专业合作社+农户”形式开展工作,建立统防统治示范区,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全程承包防治和一般承包防治以及突发性病虫害的应急防治,县级植保部门,镇乡服务中心提供技术支撑,组织、引导、协助专业合作社搞好宣传发动、技术培训、新农药试验示范,防治效果和产量评估工作。公司或合作社具体负责实施地点以及示范点涉及的村组数、农户数和实施面积情况的统计,并与农户签订服务协议书,合理收取施药作业费用,负责组织机防手,提供防治农药,开展承包防治,并在每次防治后要及时通知植保部门开展防效评估。

②规范管理制度

提高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植保部门积极指导和帮助防治组织建立各种规章制度、流程、规程等上墙公示,对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建立登记备案,对服务合同(协议)签订、从业人员资质、技术条件、安全用药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对开展防治区域内的村组、农户以及开展防治用药等情况张榜公示。

(3)部门配合是基础

强化资源整合,集中人力物力、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使频振式杀虫灯、色板诱杀等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增添了新的活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在病虫害发生达药剂防治指标时,能快速的通过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三统一”的形式,统一购药、统一配药、统一时间集中施药,确保了防治效果显著,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4)植保实用技术是着力点

植保部门根据病虫发生情况,确定防治对象,用药品种,用药时间指导开展防治,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田间绿色防控技术、新型植保器械和安全施药技术,提高了防治效果和效益。

(5)企业、合作社参与是推手

目前我市的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

①专业合作社或协会型

这一类主要是由种植业、农机等专业合作社以及一些协会和小型个体农药农药经营户,在农业部门的扶持下,组建专业化防治队伍,提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占总体构成的75%左右。

②企业型

由农药经营企业购置机动喷雾器、组织专业化防治队伍(合作社),不仅为农户提供农药销售服务,同时还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点总体构成的15%左右。

③应急防治型

这类主要是应对在大范围发生的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害,由县植保站组建的专业机防队,主要开展对公共地带的公益性防治服务,占总体构成的10%左右。各地在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服务方式上主要有三种方式:

①代防代治

占总体构成的80%左右,专业化防治组织为服务对象施药防治病虫害,收取施药服务费,一般每亩收取5~10元。农药由服务对象自行购买或由机手统一提供;专业化防治组织和服务对象之间一般无固定的服务关系。

②阶段承包

占总体构成的15%,专业化防治组织与服务对象签订服务合同,承包部分或一定时段内病虫害防治任务。

③全程承包

占总体构成的5%,专业化防治组织根据合同约定,承包作物生长季节所有病虫害的防治。开展全程承包与阶段承包的专业化防治组织均在县植保部门的指导下,统一购药、统一配药、统一时间集中施药,防治结束后由县植保部门监督进行防效评估。上述可以看出由于企业、合作社的参与,通过有偿的社会化服务方式,开展规模化和规范化病虫害统防统治的现代农业生产性技术服务,有效解决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普及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对于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农民增收是目标

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的出现,既解决了农村缺劳力、缺技术的矛盾,又提高了防治效果,防治效益,防治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确保了粮食生产安全,据2013年在余庆、凤冈、道真、习水4县实施的水稻、茶叶主要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全程承包和一般承包所涉及的16个镇42个村调查统计,受益农户6987户,户均受益832.08元,调动了受益农户的种田各级性,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摘要: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以及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更高要求,现代农业生产对植物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顺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我市近几年在推进和发展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关键词:农业发展;推进植保;专业化防治

(7)专业化统防统治是方向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病虫害专业化防治较好地解决了因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生产者老龄化和女性化的突出问题,防治病虫日趋困难等方面的难题。

②专业化统防统治,推行区域统一、快速、高效、准确的防治,极大的避免了“漏治一点,危害一片”的现象出现,最大限度的减少病虫危害损失。

③推进专业化防治,可以实现安全、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药残留污染。

④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的出现,大大降低培训面,增强培训效果。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范化的植保专业化组织数量较少,我市成立的230个防治组织中真正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只有38个,管理机制不健全,监督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

(2)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面不高,群众自觉参与意识不够。

(3)专业化合作社组织服务范围窄,服务内容单一,总体经济效益不高、风险大。

(4)以代防代治为主的防治组织,仅能解决劳动力缺乏的问题,无法确保实现安全、科学、合理用药,谈不上提高防治效果和防治效益,降低防治成本;机手赢利不足,服务愿望不强;不便于技术部门开展培训、指导和管理。以承包防治为主的防治组织其组织管理较为费事,收费较为困难,容易产生纠纷;机手流动性较大,增加培训难度。

(5)扶持政策有待加强。目前我市有部分县、市(区)在此项工作上力度不够,每年仅靠中央、省、市下拨的专项资金来维持工作运转,难以满足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需要,难以调动农民和服务组织的积极性。

(6)抗风险能力较弱。防治组织在服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性的病虫害,以及农资价格变动等不确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治成本核算,影响了承包服务收益和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

3打算和建议

(1)在支持环节上,突出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

(2)在防治模式上,突出发展阶段承包、全程承包服务。

篇(2)

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英语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熟悉机械类常用的英语单词,能够掌握机械中常用的英语句型,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翻译外文资料的能力。在课程开设过程中,根据教学计划的变化做出了相应调整:2005年至2008年,课程性质为学院任意选修课,1.5学分,30学时,课程开设时间为第七学期;从2009年开始,课程性质调整为专业课模块(选修),1学分,学时和开设时间保持不变。课程教学模式主要是采用教师课堂讲授、提问,课后作业练习以及期末考试。[1]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方面的问题。专业英语教学要求教师既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又要有很好的外语水平。目前,专业英语任课教师有3人,1名在读博士学历,2名硕士学历,平均年龄为34岁,均为本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尽管近年来我校引进的教师基本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也具备专业水平,但是在英语能力以及教学经验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使部分教师很难驾驭专业英语课堂。此外,由于课程性质和学时的限制,造成部分教师在心理上不愿承担专业英语教学任务,教学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专业英语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学生方面的问题。该课程开设时间在第七学期后半学期,此时很多学生都忙于准备考研、公务员考试及就业等,请假、缺课现象比较严重,即使是来到课堂上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听课状态都较差,这表明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3)教材方面的问题。目前在授课过程中,选用施平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的《机械工程专业英语》,该书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力学、机械零件与结构、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管理、现代制造技术、科技写作等方面。从专业的角度来说这是一本全面的教材,但是对于不同的学校,即使是同一专业其侧重点也不同,其中的部分内容与我校机械设计专业实际情况不相符。更为重要的是,该教材除了范文、词汇和部分范文参考译文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内容,没有总结归纳,也没有课后习题。由于工科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弱,这给教师讲解和学生学习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4)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专业英语与基础外语相比,专业英语对专业性、实践性要求较高,因而在教学方法上,二者就要进行区别。在传统教学中,一般是以课前预习,课上教师教学生认识专业词汇、阅读课文、课文翻译以及课后复习为主的教学模式,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积极性不高,因此进行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改革,将专业知识和外语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外语水平,是专业英语教学整个过程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5)考核方式方面的问题。原有的课程考核方式通常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辅。平时成绩分值占总成绩的30%,主要包括课堂出勤、作业练习、回答问题及课堂表现等;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采用试卷形式,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词汇英汉互译、文章段落英汉互译、科技论文摘要写作等。该考核方式突出了期末考试的重要性,而平时成绩则相对较弱,这就造成了学生课堂学习专注力不够,课堂散漫,往往通过考试前突击复习,强行记忆书本内容达到通过考核的目的,考试过后大多数学生又都忘记了所学内容,课程形同虚设。

二、课程改革目的

按照《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注重引进本学科先进前沿技术,摒弃那些陈旧、不符合时展需要的内容,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为目的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

三、课程改革思路

课程改革建设要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外语基础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因此必须对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成绩考核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2]

四、课程改革的内容

1.课程设置

如前所述,专业英语开设时间为第七学期,性质为专业课模块(选修),这就可能出现部分学生选修课学分已满足毕业要求,选修该课程学生的人数不能满足正常开课规模要求而使课程被迫取消的尴尬境地。为此,应对课程进行适当调整,课程性质调整为专业课模块(必修);将开设时间调整为第六学期后半学期,以避免与其他课程在时间上发生冲突。

2.加强师资建设

专业英语的突出特点是专业性,这也决定了从事专业英语教学工作的一般都是专业教研室的教师。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综合素质外,还要下大力气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专业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条件以加强对专业英语教师的培养。例如:组织、参加专门的教学研讨与会议交流等;为教师提供去国内其他高校深造学习的机会,为骨干教师提供国外学习平台等等。

3.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首先,要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专业英语课程性质调整后,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避免在思想上出现懈怠的现象;课程时间重新安排后,避免了与学生考研及就业面试的冲突,大大降低了缺席率,保证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其次,通过各种措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例如,大力加强专业英语知识的应用性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专业英语知识在今后工作、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再次,在教学内容上选择本专业前沿的、实用性强的知识,掌握专业的研究进展情况。最后,在考核方式上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指向进行设计,使他们体会到学习专业英语的乐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将专业英语学习变成一种习惯。[3]4.选择适合的教材单一的选用某一本专业英语教材会出现内容过多或不足等情况,另外,还存在内容陈旧且知识面较窄、不能满足需求的现状,为此,需要对教材进行分析。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课程学时,选取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在课堂讲授,其余内容作为学生课下自学内容;同时,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突出知识的前沿性和时效性,在教材基础上,还应选取期刊杂志、网络以及其他书籍和本专业相关文章在课堂上分析讲解。

5.丰富教学方法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只能把基本知识塞给学生,而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毫无创新性,因此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使知识的传递由单向变为双向,师生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授课中,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现代教学模式,教师起到“引路人”的作用,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6.强化考核方式

原有的课程考核方式重点强调了期末成绩的考核而相对削弱了教学过程中的考核,这就造成了学生们上课时不认真听讲、考试前突击复习,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根据专业英语课程的特殊性,在考核方式上进行优化改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70%,具体考核内容包括:课堂出勤、课堂回答问题、课堂表现。上述三项内容都必须达到考核合格标准后才能获得最后的总成绩,凡有一项不合格,都视为总成绩不合格,不给予学分。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考核采用课程设计模式。首先教师为每位学生布置任务,查阅相关英文科技文章;其次将文章翻译成中文,并撰写中英文摘要;再次将英文和中文文章以手写体形式装订上交,教师进行审阅;最后组织学生进行“答辩”,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给予成绩。[4]

篇(3)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发展高等教育进程中较早设置的专业,作为农业经济和农业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培养目标的实现又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基于此,试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变化来探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以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毕业生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变化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在各类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分析等方面工作。基于此,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分为四大类型即企业、教育科研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包括考取研究生、自主创业等)。其近20年就业方向变化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企业就业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科研单位就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方面原因在于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愈加规范,竞争也日趋激烈,行政单位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也实行统一招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学历层次日益提高,导致进入教育科研单位的门槛提高,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必须具有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而各类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对毕业生学历、学位的要求不高,所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目前更多就业于各类企业。

(二)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

从199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双向选择。由于就业政策和就业领域的变化,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表2为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经管学院近5年就业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一个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近2年就业率下降明显。虽然与学校的总体就业率对比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对比经管学院平均就业率而言明显较低。

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及选学课程意愿的调查

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在学习过程中,大多选择能快速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就能就业或对就业帮助较大的专业方向和课程。

为了给学生学习和就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2003级开始,让学生在大三实行明确的专业方向选择,具体方向为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方向课。近4届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情况如表3。

从学生专业方向选择的情况来看,除04级学生在两个专业方向选择基本持平外,其余几届学生大部分选择了企业管理方向。经过调查了解,学生的选择专业方向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就业需要。

(二)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

为了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农林经济管理教研室对三、四年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程”这一选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其中,管理类课程占到60%,而经济类课程只占20%。

“在对就业最有用的专业课程”这一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会计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经济法。管理类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学生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课程设置上的一些漏洞和问题。

三、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授予学生的学位从早期的农学学士到中期的经济学学士以及现在的管理学学士,体现了教育界对这一专业认识的不断变化过程。最初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农业经济学为主线,强调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际上成为农业经济专业。在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前,国家更多需要具备较强经济学知识的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各级政府的农业经济部门成为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但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变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逐渐成为接纳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具备较强微观管理能力的学生。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变化,近年来,专业在教学计划中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管理系列的课程,但与一般的管理专业相比,从课程体系来看,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差距。

(二)“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

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层面上,也由原来的宏观型、理论研究型逐步转变为通用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当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也是全国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通病),具体体现在:(1)在教学方式中,专业课程的讲授大多依然采用的是“教听式”,而强调实务操作、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较少;(2)在教学计划中,原有的专业课程实习较少,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三门课程;(3)考核方式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考核的方式较为传统,很难从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出发来进行。

(三)课程体系的“专”和“宽”的问题

由于农林济管理学科自身的宏观性和宽泛性,以及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包含了较多其它学科或专业的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会计类课程;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农业保险学等金融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贸易类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加了知识面,拓展了知识结构,但受到学时限制,使得这些“宽”与“专”相互竞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始终是现行农林经济管理课程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直在不断微调,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就业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体系构成等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体系应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生的目的除上述外还包含着提高自身社会生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就业竞争力。如果大学是“工厂”,培养的学生就是“产品”,评价这个“工厂”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产品”是否受社会欢迎。社会欢迎就意味着学生就业竞争力强,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才算完成。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应时时把握学生就业需求目标,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好的为学生实现就业而服务。

(二)把握好专业的“共性”和“个性”

从“共性”的角度来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目前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经济、管理通用型课程应是其主体,这是“共性”问题。但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有自己的“个性”问题,需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来体现这种“个性”,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所在。

(三)细化专业方向的划分

篇(4)

从我们收集到的文献资料来看,对“农业产业化”概念和内涵进行探讨的文章有20余篇。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1)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产业链条化、系列化论;(2)农业产业化就是农业产业一体化;(3)农业产业化是建立一个新型的农业组织方式;(4)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由不是一个典型的现代产业转化为现代产业的过程;(5)农业产业化的真正内涵在于,它是一种能够给有关利益主体带来制度净收益的新型交易方式或非市场制度创新;(6)农业产业化是指以某种或某几种产品的生产为龙头,将产供销不同阶段的服务企业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联接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经营的综合体。当前,对“农业产业化”一词的界定不仅出现在学术性文章中,官方文件中也对其进行界定。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提法是“农村出现的产业化经营,不受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的限制,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总体来说,不论上述各种观点存在何种差异,但都将农业与非农产业的整合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最基本的内容。以上各种观点其实都是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一体化的思想的变形。

但实际上,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一体化并不是一回事。产业是近代、现代的概念,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当农民从一个自给性生产者转变为一个商品生产者时,农业生产向产业转变。传统农业只是一个生产部门,而不是产业。农业产业化的根本目的不外乎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与提高农业的效益。而农业产业的一体化经营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一种手段。而且,这种手段并不是随时随地可以有用武之地的。发达国家之所以实行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是因为其具有发达的工业化水平,具有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市场条件,具有现代化农业,具有完善的各种社会化服务体系,但我国还没有这样的基础和条件。当然,实现农业的一体化经营,是提高农业效益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就内涵而言,农业产业一体化指的是产业系列化,实际上就是将农工商“捆绑”在一起;而农业产业化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除了包含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含义外,还包括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生产方式的变更等内容,即是说不仅仅是指农业经营组织的创新,更多的是农业经营制度的变迁。

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大致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深化,而社会分工的深化一方面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当农民进入市场后,市场法则会引导其转向农业专业化。社会分工越发达,社会协作也必然越发达。这样,原有的协作关系或制度安排的协调功能就会弱化或失灵,并产生了对新的分工协作关系或制度安排的社会需求,提出了加强农业与其关联产业之间联系与协作或新的制度安排的客观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就会产生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公司等形式的水平(横向)联合和农、工、贸一体化的垂直(纵向)联合。这两种联合相互交错、结合,形成各种经营载体,组成了农业产业系统经营体制。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产业化就是农业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过程。

因此,农业产业化是在制度变迁的基础上,农村劳动分工深化的必然产物,实质就是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产业的过程。由于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和一体化的发展,使作为传统生产部门的农业发生迅速而深刻的变化。其一,投入农业生产中的农业自身的生产资料比重下降,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明显上升。其二,农业产出中用于工业部门作为原料加工的比重有了明显的上升。其三,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包括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饮业对农业的服务贡献率也明显地提高。这一传统农业走向现代产业的过程就是人们所说的农业产业化。

可见,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前提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深化。我国农业正处在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农业产业化的重点是促进农业分工不断深化。由于我国的农业经营形式将长期以农户经营为基本形式,因此,我国农业产业化近期的重点任务是促进农户的专业化生产而不是其他。而且,在农户分工深化以后,农民必然获得利益,相应的市场自然可以产生。在农户对服务的需求、追求增值利益的动机产生以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会拉动为农业服务的产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如果在近期内拔苗助长,必将欲速而不达。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出现由于政府强制推行所谓的“农业产业化”导致的严重问题。

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与中国农户的专业化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指国家生产的农产品满足国外消费者需要的能力,它反映了国家农业比较生产力的水平。当前,我国即将加入WTO。一方面,这对我国农业产生冲击,尤其是在大宗农产品方面。另一方面,也为立足于国际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比较优势的发挥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必须在这一特定背景之下进行。因此,当前我国农业的产业化进程也会表现为国际化进程。由于深化农户的专业化分工是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因此如何立足于国际市场深化农户的专业化分工便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增强了我国对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但与之不相称的是,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相反,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低下固然与诸多因素有关,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未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我国为了保障粮食安全,长期强制性地要求农户种植粮食,而对附加值高、能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的畜牧业、水产业、经济作物的发展却没有予以相应的支持。这在粮食主产区体现得尤其明显。

根据竞争优势理论,要素条件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我国要素条件的基本状况是土地资源短缺、劳动力资源丰富、知识和技术存量低、资金紧张。在加入WTO后,我国应该扬劳动力资源之长补其他要素之短。为此,我国应将有关的国内支持措施由完全为粮食安全服务转变为发挥比较优势并兼顾为粮食安全服务。

虽然我国已经呈现出了农业企业化经营的趋势,但是从整体来看,仍是以农户经营为主的。因此,促进小规模经营的农户的专业化分工是基本的任务。从我国近年的出口状况来看,中间产品(主要包括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茶叶、药用植物、稻草秸秆及饲料等)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占农产品出口额的比重一直在50%以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消费者导向型产品是我国第二大出口农产品,占出口份额的30%左右,其中大部分产品(主要包括肉类、水产品加工品、谷物加工品、蔬菜及水果制品、杂项食品、饮料、酒和醋、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等)具有竞争能力。大宗农产品(主要包括谷物、油籽、棉花等)是我国出口最少的农产品,基本不具有竞争优势。从要素的配置状况来看,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间产品及大部分消费者导向型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其竞争优势的获得与发挥比较优势密切有关,因此应当鼓励农户利用当前的劳动力优势生产这些产品。

三、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户专业化分工的支持系统

农业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非常广泛,只有在完善的支持系统的作用下才能保证不断向纵深推进。由于单个的农户与大市场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在农户经营为基本经营形式的我国,建立完善的农业产业化支持系统,为农户提供全面、周到、有效的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农业产业化的支持系统包括基础设施支持系统、金融支持系统、管理系统(包括政策法律支持系统和社会伦理支持系统)和经济市场支持系统、人力资本支持系统、科技系统、社会化服务系统等。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户专业化分工的支持系统,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政府

一般而言,政府的作用可以概括为计划、协调、组织和调控。政府的具体作用包括:(1)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和市场经营设施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四通——通路、通电、通水、通讯;(2)建立和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3)抓好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工作,包括指导组建多种形式的产供销中介组织,提供市场信息,指导制定发展计划,协调科技服务,依据市场法则指导产品市场价格,保护公平竞争等。

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和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我国当前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政策体系。(1)要适应产业化发展需要,建立科学的土地流转制度。(2)出台支持农业产业化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3)制定有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大市场的政策、保护市场的政策、市场管理政策等。(4)制定发育中介组织的政策,帮助农户走向市场。(5)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以示范区向周围辐射,并提供成功的经验。

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加速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都制定了有关法律,我国应当认真学习和借鉴。为保证农业产业化经营规范有序地发展,应在各地经验和地方法规基础上,研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如供销合作社法、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法、农产品市场公平交易法、农产品民间运销及垄断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条例等,从而为公平公正竞争、合理分享市场交易利益,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商业性金融力量

目前,针对农村、农业和农民进行贷款的主要是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面临着亏损挂帐的老大难问题,为消化不良资产,当前的贷款趋于严格。因此,应当保证农村的存款资金必须贷到农村而不能流入市场,不能贷给乡镇工业建设项目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村信用社县联社营业部的储蓄存款也要回流到农村,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和农业结构调整对资金的借贷需要。另外,要扩大国家银行的大农业贷款份额,增加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投入。在信贷资金的投入、资金安排、计划管理等方面向农业倾斜。值得指出的是,当前要特别重视对农户进行直接贷款。

3.企业

在实践中,股份合作制、企业化经营等都使得农业开发的力度和速度有明显提高,特别是企业投入资金来搞基础设施建设最近更受到关注。企业投资要考虑资金利润率,是有偿投入。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和完善集体宜林“四荒”使用权拍卖政策,拍卖后的使用权允许继承、租赁和转让;鼓励国内外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到农村独资或合资开发农业。建立企业等营利性开发主体介入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有助于农业产业化。在交通、信息等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上,今后应当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投资体制,实现农村基础设施产权、投入多元化,利用政策导向与利益倾斜来吸引企业投资。

4.事业单位

篇(5)

2加强中专生态农业教学的策略

中专院校是职业院校之一,其办学宗旨和教学目的是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加强生态农业教学成为了中专院校教学的当务之急,只有提高教学效果,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推动我国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正在不断提升,提升生活品质,发展生态农业与当前的社会主流趋势相吻合,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笔者对如何加强中专生态农业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力图为社会输出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生态农业技术人员。2.1转变学生的学习观。传统的化学农业为农业发展带来了很多的经济效益,节省了很多劳动时间,带来的危害是潜在的,长期化的。生态农业的优势不言而喻,但其在经济效益的获取上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就导致很多农民和学生对此有偏见。因此,中专生态农业教学的开展首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及对农业的偏见,让农民在发展生态农业中既看到价值也收到效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实现农产品的绿色化发展[1]。从目前农业的发展态势来看,生态农业必然会成为未来几年内我国农业的大方向,并且我国的很多农业技术已经在世界农业中实现了高科技的发展。当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一批高素质、高质量的生态农业技术人才,利用好我国已经研发的农业高新技术,促进生态农业的健康持续化发展。2.2创新学校的办学模式。首先,中专院校生态农业教学要结合当地和各地区的市场需求,实现多元化的新型的办学模式,形成学历教育、技能培训、职业培养等一系列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出校后更好的适应专业的需求。其次,开展学生返乡创业培养的办学机制。鼓励青年学生毕业之后带着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返乡带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发家致富,同时学校为他们提供再教育和培训服务。再次,开展农业、中职、高职联合办学的模式,为学生提供再学习的机会,调动各方优秀的学习资源,让致力于生态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青年有可学习的机会。最后,实行“农林牧副渔”结合的办学模式。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将农业与其他行业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和人才培养。如:增加农产品加工专业、农业旅游专业、旅游管理专业、酒店服务专业等。通过跨专业课程的开设与学习,能够使专业人才向通用人才发展,培养出更多与生态农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性人才。2.3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当今社会的竞争简单来说就是人才的竞争,中专生态农业教学力图培养高质量的农业技术人才,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主动实践的机会,将理论与实践真正的融合起来,同时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中专生态农业教学以技术人才培养为主,所以教师要明确生态农业以后的发展方向,在课堂上不断引进和倡导新理念、新技术,并引导学生逐渐接受这些新思想,增加课堂互动和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真正的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更好的适应生态农业的发展需求。2.4拓宽中专就业渠道。就业问题是中专院校发展的关键,学校在为社会输出人才的同时也应该解决本学校生源的就业问题。因此,中专院校要加强与企业和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共同开发课程,建设实训基地等,将学校与企业的利益结合起来,根据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去调整专业和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另外,校企联合办学的方式能够为学校老师提供调研和学习的机会,丰富教学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从而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教学指导。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农业发展之时,中专院校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农业教学研究,培养符合社会和市场需要的生态农业技术人才,不断创新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技能性人才,继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冯海昌 单位:河南省太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篇(6)

农业保险需求的增长,对今后政策的制定实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城镇化将从以下3个方面来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增长。

(1)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会使得原先破碎分散的土地逐步集中,进而使未来的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农村的土地流转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下,要完善农业保险范围和发展路径,提高农业保险效率,必须进行发展模式和服务等创新。樊帆则认为,在农业发展新时期,土地流转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关系密切。一方面,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迫切需要通过土地流转扩大规模经营;另一方面,土地流转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广阔舞台。汤鹏主则主张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协同发展。在当今制度下,土地流转制度必然改变农业的发展方式。因此,土地流转后形成的规模农业生产主体都将无一例外地迫切需要农业保险。

(2)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即农业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必然对农业保险提出新的要求。有学者的研究表明,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保险存在相互作用机制,农业产业化会通过加强农民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组织两方面来提高农业需求、降低道德风险。唐瑾认为,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的顺利发展,要求构建相应的农业保险体系。石晓军和郭金龙认为,农业产业化表现为两种形式:农产品生产与食品加工制造业的产业化和农业的本地产业化,因此,政府有动力推动特色农业的全面保险。农业的产业化是一种必然,对于农业保险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3)人力资本意识的唤醒。人力资本意识的逐步唤醒,就是人们对生活品质提出更多的要求。这里指的是“人力资本意识对保险需求的直接影响是认识到要对不确定的人力资本价值进行保障,而更深层次的影响是全面的风险保障意识的唤醒。”这种意识的唤醒进而对于农业保险有着更多的需求。综上所述,笔者将城镇化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划分为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人力资本的唤醒三个方面的影响。为此,笔者搜集相关数据,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以各省农业保险需求即各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因变量,来衡量这3个方面在现阶段对于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

2.模型构建根据上述理论分析

可得到以下假说:假设1:土地的集中,农民的收入更多的从工资性收入转向于经营性收入。土地流转意愿越强,使得土地的集中趋势越高,进而使土地用于大型的生产。土地流转意愿越高,农业保险需求越高。假说2:生活环境的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向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转变。第三产业的发展促使农村劳动力更多地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催生出多元化农业保险需求的增长。假设3:公共教育的普及,对于现有的生活,人们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本意识的唤醒会促进农业保险需求的快速发展。

(1)土地流转意愿。参照曹建华等采用的近似方法,土地流转采用土地流转意愿来衡量。农户土地的流转意愿和行为选择也有人探讨过,可以通过构建一个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度的指标进行评价。D=(R1/δ1)/(R2/δ2)=(R1/R2)×(δ2/δ1)①式①中,D为流转意愿度指标,D值越大,土地流转的意愿就越大;该指标由相对收益比值R1/R2和相对风险比值δ2/δ1共同决定;R1为非农生产经营活动的净收益和土地的流转净收益;δ1为非农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R2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净收益;δ2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根据上述公式,笔者对全国各省、市、区耕地流转意愿进行分析,以农户的工资性收入作为农户非农生产经营活动收益的近似指标,以农户的经营性收入作为农业生产经营收益的近似指标,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的波动标准差作为衡量风险的指标。

(2)第三产业值占GDP的比重。农业的工业化、产业化使得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第二产业保持基本不变。对于各省、市的农业产业化水平,笔者选用各省、市第三产业值占GDP的比重(以下简称为第三产业占比)来衡量。即:第三产业值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值/GDP

(3)高中以上文化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比重。教育规模的扩大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而居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则是城镇化的目标和愿景之一。美国经济学家米凯•吉瑟的研究证明:在农村地区,教育水平每提高10%,将多诱导6%~7%的农民迁出农业。对于人力资本意识的唤醒,则采用各省、市高中以上文化劳动力占劳动力的比重来衡量(以下简称为高中以上文化劳动力占比)。

(4)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反映省份农业保险需求水平的指标是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由于先是考察各省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时间序列,因此,研究中没有采用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对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进行量纲化。

二、统计分析

1.数据来源本研究中各省的农业保险收入

来自于2006~2013年《中国保险统计年鉴》。各省城镇人口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第三产业值、高中文化以上的劳动力均来自于2003~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2.统计分析

(1)省份的农业保险需求变化。摘自2013年的《中国保险年鉴》,因为数据较多,只选取了由北到南的5个省(市)在2005~2012年间其农业保险保费的收入数据,全国范围内各省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都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景况。不同省份的增长速度与增长水平有着较大差异。黑龙江、安徽、湖南省保费增长较快且水平较高,北京市与海南省农险保费收入增长平缓且水平不高。同时,不同省份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较早期水平出现了较大的“跳跃”,回归分析很难去涵盖不同省份的发展变化,因此,选用相关系数度量农业保险需求与三大因素的关系。

(2)相关性分析。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农业保险需求与流转意愿、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和教育水平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越接近于1,相关程度越高,其绝对值可以比较不同现象相关程度的高低。

三、结论与分析

全国各省市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是逐年增长的。但增长的方式和增长的水平存在着显著性地差异。从各省(市)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来看,大多数省(市)的土地流转意愿与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相关性并不强,只有黑龙江省、浙江省、湖南省等几个省份的系数达到了显著相关的水平并不能很好地验证假设2的猜想;对于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与农业保险需求的相关性有着较大差异,近似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有些省、市的相关性较高,有些省、市的相关性较弱;除广西、贵州外,其余省份的高中以上文化劳动力占劳动力的比重与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对于以上结论分析如下:

1.原有农业基础和经济发展方式

高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水平的几个省份,如内蒙古、黑龙江等都有着厚重的农牧业基础,有着广泛的种植或牧养面积,且这些省份的经济发展对于第一产业的依赖较大。

2.土地流转因素土地流转因素

对于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并没有假设中的那么大。可能受到以下原因的影响:一是逐渐消失的土地红利。在土地红利上,下降了太多。城市中心城区的土地被卖得差不多了。有数据表明,中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已达到33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7平方米,再过两年,中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会超过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农村的土地资源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再者,中国农村的土地红利价值低微,因为现今农村实行的集体土地制,缺乏基础设施的农村土地成本非常低廉。二是现今土地流转的制度并不完善。土地流转虽然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变化,但也存在土地用途改变、保障机制不健全、运作欠规范等问题。三是土地流转的后续安排欠缺。如土地流转必然使得土地集中化,大量劳动力被释放出来。如何解决这部分劳动力亦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3.农业产业化因素

农业产业化表现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上升,许多省、市的农业保险需求增长与之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山西、江西、河南、福建、贵州、甘肃、新疆等地都表现出较低的系数,除福建省外,其余省、市的发展动力和所依托的产业模式相关,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省、市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并不高,只有0.3%~0.5%。不同省份的工业化水平或者说发展阶段不同,因此,第三产业对于经济发展乃至农业保险的推动就有所差别,这个因素许多学者都有研究。

4.人力资本意识的唤醒

人力资本意识的唤醒与农业保险需求的水平有着高度相关性。人们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于农业保险需求有着高度相关性,但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教育也具有“迁出效应”。许多受到高等教育的人们会对生活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多会在学成之际,去大城市寻求更多的工作薪水待遇与深造机会。由此造成大城市人才的聚集和小城市人才的流失,从而拉大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

四、政策建议由以上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1.因地制宜发展

农业保险黑龙江、新疆等农业基础较好的省、区,土地流转对农业保险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作用,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土地流转;现代化程度高的如北京市、上海市和海南省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对于农业保险的发展作用性较强。但教育是一个周期较长回报较慢的育才途径,应尽早开展教育改革,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

篇(7)

1、切实加强基础建设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基础建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农技推广组织机构,形成以省为主渠道,以市为重点,以乡为骨干,以村为基础,以民间科技组织为补充的农技推广网络和以农业站、畜牧站、园艺特产站、农机站、林业站、经营站、水利站等为主体的横向网络的门类广、功能全、多层次、多成分的上下贯通、纵横交错、左右联系的农技推广组织体系,全省已拥有县级推广站64个,实现了县县有站;乡级站919个,占全部乡镇的99.5%。二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农业成果推广的全程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果转化的有效性,促进科技成果向规模化、产业化方面发展。例如,为了转化肉食鸡高产综合配套技术这项科技成果,在养鸡的重点乡成立了科技服务公司,对养鸡行业进行全过程服务,做到"七统一到户",即统一贷款到户、统一送雏到户、统一送料到户、统一培训到户、统一防疫到户、统一回收到户、统一结算到户。三是抓科技情报信息系统建设、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会、召开成果转化交流会、大力宣传科技成果等四个方面疏通信息渠道,把科技信息尽快送到农民那里。四是从3个渠道促进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结合。其一以农业科技人员为核心建立农业专业研究会和农民技术协会;其二采取"四包一挂"的形式,即包技术、包产量、包效益、包赔尝实行责权利挂钩;其三以省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骨干组成的科技服务小分队,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到农村去搞技术讲座,现场传播技术知识。

2、积极抓好典型示范,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在农业科技示范工作中,重点抓"三区"建设:

一是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993年,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在东部山区、西部农牧区、中部产粮区和城市郊区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了11个有代表性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实事求是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和与之相配套的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对园区的科技培训,大力转化推广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强化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使之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效果非常明显。几年来,11个园区共转化推广了67项科技成果,培训农民71500人次。二是到目前为止,重点建设了10个星火技术密集区。这些星火技术密集区已成为科技成果推广的基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例如,作为全国最大产粮县之一的梨树县,自建立星火技术密集区以来,连续几年实施了以转化推广玉米丰产、耐密型玉米高产、工业应用的良种玉米栽培、米麦间作及长白杂交瘦肉型新猪种、四良四改、塑料棚舍北方全年养猪等农业科技成果的星火计划项目,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三是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全省建立了15个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在示范区的总体布局上,确定了四大生态区、7种区域类型模式和18个技术体系与技术经济体系,经过4年精心培育,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示范区内农民纯收入比辐射圈内的农民同期年平均增长60%;示范区内粮食每年每公顷增长1749公斤,比全省同期每公顷增产1050公斤,提高了60%以上。

3、精心进行技术组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效益技术组装重点是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围绕粮食(玉米、水稻、大豆)、畜牧(牛、猪)、水产(中小水面)、优势特产资源和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进行攻关,使其形成规模效益的项目,并与全省大农业工程配套,与国家计划项目配套。例如,在农作物新品种方面,围绕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优势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些关键技术(如耕作方法、病虫害防治)开展系列攻关,取得像玉米早熟丰产综合技术、玉米抗旱保苗技术、玉米大面积机械化综合高产技术、赤眼蜂、黑光灯防治玉米暝、水稻大棚盘育、水稻育苗床土调酸综合技术、盐碱地种稻技术和大豆综合丰产技术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初步建立起了与生产条件相适应的耕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的配套技术。二是合理组装,全力组织推广。把各单项技术组装起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大力推广。从1990年开始,把65项组装配套技术列入省重点科技推广计划,选择基地为推广计划项目承担单位,计划采取滚动式,每年进行一次调整和补充。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良种普及率达到97%,推广面积超过7万公顷的农作物新品种近20个。盐碱地种稻以稻治涝、以稻治碱和旱改水配套技术的推广,使全省水田面积迅速扩大,由20万公顷增加到66万公顷,增产稻谷45亿公斤。创造出"吉林大米"名牌产品,不仅解决了本省人民吃细粮的问题,还内销到关内各省。

4、经常开展农技培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受体和载体农技培训,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展开。

一是加强农技培训中心建设,全省已建立省级农业技术培训中心1个,市级农业技术培训中心1个,县级培训中心29个。这些培训中心已成为培训农民学习农业科技和文化知识的大学校,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通过农技培训中心培训的农村干部和群众达360多万人(次)。二是开展科普之春、科技之夏、科技之秋和科技大王师团活动,分别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把科技致富能手(大王)组织起来,组成科技致富大王讲师团到各地进行科技致富宣传,使农民在亲身体验、现身说法中受到教育。三是推广绿色证书制度。全省已有6335人获得了"绿色证书",有6万人取得了农民技术员职称。这些农民已经成为全省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成为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新技术、培育和选用良种、防治病虫害及技术咨询的带头人,相当一部分绿色证书获得者被聘为科技副乡长。四是实行农民职业规范化教育。以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实行(3+1)体制的普通中学和各类技术培训中心为阵地,对农民进行较系统的培训,使农民职业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五是结合实施星火计划培训人才。优先考虑星火计划的实施,按计划要求的内容进行专题讲座。先后围绕玉米、人参等十大星火系列开发计划编写了10部教材,制作了10部配套录象带。

5、有效行使政府职能,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行政支撑的力度

篇(8)

二、处理好预算执行与预算调整的关系

由于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的执行期较长,为使项目预算能够更好地与项目任务匹配,主动适应项目执行中科研活动实际变化的需要,财政部、科技部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1434号)中明确了项目预算调整的内容及调整办法,特别是对于直接费中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其他支出等预算调整,给予了项目单位较大的调整自。今年,国务院在《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ll号)中,又明确了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等三项经费在不突破三项支出预算总额的前提下,相互间支出可以调剂使用。但即便如此,项目单位在进行项目预算调整时,还应充分尊重项目预算的严肃性和连续性,强调预算调整应以项目研究任务的微调整作为依据,而不是因为诸如预算申报不准确导致支出困难或其他原因而随意调整预算。

三、处理好合理与合法合规、原则与突破的关系

农业公益性行业专项预算编制和支出的诸多原则中,任务匹配原则、合法合规原则是其最主要的原则。任务匹配是一项经费开支能否计入项目支出的最主要依据,合法合规则为项目经济支出内容的范围和标准划定了界限。实践中“合理性”常被课题研究人员以农业科研项目的特殊性和实施的不可预见性作为突破项目管理相关规定的借口。如强调气候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为预算进度缓慢和不按预算执行寻找借口;强调实验条件的复杂和不可控性,为突破预算和违反规定支出寻找理由等等。另外,项目管理办法对于直接费用各分类支出的内容范围作了许多“原则上”的限制规定,如材料费中对办公用品支出和生产性农资购置的限制;国际合作与交流费中对访问学者、交换学生、长期出国进修支出的限制;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中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印刷装订费支出的限制;设备费中对台式或便携式计算机等通用信息产品购置的限制等规定。然而,预算执行中,常会发生科研人员为了某些特定的目的,如为了改善自己的办公条件,编造各种理由甚至偷换概念,将项目经费用于采购办公用品或手提电脑;刻意强调项目的田间属性,大量采购生产性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实际都是为了变相挤占项目经费。对于上述情况,项目单位、项目负责人和单位财务部门应严把“原则”关,从严控制相关经费支出,及时纠正上述不规范的行为,保障项目经费支出的合法合规。

篇(9)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今后大学生自主创业将成为就业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历史很短摘要:1998年清华大学首设创业计划发起“大学生创业”;2002年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方经济学院、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等九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单位;2003年10月和2004年5月,教育部高教司举办两届“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循此,教育部于2003年11月在国内各高校正式启动创业教育并逐步推开。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还处于萌芽阶段,理论和实践探究不多,亟待高校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和教训,构建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模式,完善教育系统和内容,提高教育效果。

1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究和实践

我校的农科专业具有开展创业教育的优势。探究和加强创业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促进和社会市场接轨,促进农科专业的自身建设和发展;而且,农科专业的学生贫困面较大,开展创业教育探究和创业教育实践,可促进勤工助学工作。因此,我学院根据教育部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试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基础上,自2004年2月以来,积极开展“探索农科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模式”课题探究,以提高本学院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也为学生自主创业或先择业后创业以及岗位立业等打好基础,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1.1创业教育探究的主要内容

(1)基本思路摘要:发挥学校、学院的优势,争取各方面支持,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练习,组织创业团队开展具体创业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和管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实际能力,不断总结适合农科专业学生的创业教育模式。

(2)探究方法摘要:根据我们的实际,采取理论结合实际、专业结合创业,教学结合管理的探究方法,组建创业团队进行创业实践,探究如何开展创业教育,探索农科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模式。一是采取授课、讲座、讨论等的形式传授创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创业理论、专业技能、文学修养、理财技能和交际口才、和人沟通等的各方面知识;二是以创业团队的形式,组成喜好小组,开展“学、研、产”结合的实际创业项目练习。如结合教学基地的生产实践进行专业练习,结合市场需求进行营销练习等,培养实际创业能力;三是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发挥管理功能,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形成健康的做人、做事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择业心理,培养积极的创业心理。

(3)探究内容摘要: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在探究和开展创业教育中,着重于探究如何组建创业团队开展创业实践,如何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

1.2探究主要成果

(1)组建创业团队,开展创业实践。我们组建了蜜蜂创业团、宠虫工作室、心月坊等三个创业团队开展具体的创业实践。创业团队由我院提供一定的资助,学院教师牵头组建并担任指导老师,团队成员由学院中积极进取、热心于创业的学生经个人申请、学院辅导员和老师严格筛选确定。创业团队成员最初仅10余人,至今已发展到40余人,共有100余人在创业团队里受过锻炼。

宠虫工作室由两个部门组成摘要:一是宠虫影像制作部,二是宠虫文印部。宠虫影像制作部正式成立于2004年2月,主要业务是摄制影像,已承接第十四届“海啸杯”演讲赛、袁隆平院士报告会等30余项活动的纪念光碟摄制业务,共获取2.2万余元的营业额;宠虫文印部自2004年12月成立,6个月来营业额达到6000余元。目前,宠虫工作室的固定资产已达3万余元。

蜜蜂创业团成立于2004年2月,学院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免费提供0.33hm2土地等资源。团队下设生产技术部﹑行政管理部﹑财务管理部和产品销售部。团队以种植无公害水果蔬菜为主,并根据不同的水果蔬菜产品售给不同的顾客,如摘要:香瓜﹑番茄﹑青瓜等可生食产品,售给在宿舍区内学生;必须熟食的产品则销往学校食堂、校内快餐店或饭店等,做到定单销售。

(2)实现创业和勤工助学相结合,发挥创业助困功能。一年来,创业团队由起初每月能为学生提供10个岗位,发展到现在能够为20余名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和创业实践的机会,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新问题。

(3)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第一,培养大学生实际动手和解决新问题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创业实践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有利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提供一个新的场所,促进学生学习市场经营管理知识及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规律的能力,全面地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第二,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我们遵循学校教学改革要求,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和高新科技领域,培养良好喜好,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社会综合性人才。开展创业教育、创业实践为学生培养创业意识、增长创业技能提供了机会和支持。同时,创业教育转变了传统的就业观念,鼓励学生创业,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第三,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创业教育及实践促进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合作、协调发展的能力素质。第四,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公益心。大学生创业不只是为了经济利益,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心,鼓励学生为社会奉献爱心。在爱的接力—我院“关注健康,援助淑芳”募捐晚会中,宠虫工作室免费为晚会提供全程摄像,并制作成VCD在全校范围内出售,所得都用于资助谢淑芳。蜜蜂创业团也为谢淑芳捐款近700元。第五,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积极的心态。创业过程中,团队成员经常会碰到意想不到的技术新问题,需要增强调节情绪能力,培养自信、冷静等素质,保持积极心态,努力解决新问题。

(4)积极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合作开展创业教育和培养人才。我们积极争取和社会相关行业成功人士、往届毕业生中的优秀企业家等联系,吸纳社会资金,为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服务。一年来,共邀请2位成功的创业者为学生做报告,并和3家企业谈妥资助我院学生创业,和1位《人民日报》驻海南记者建立联系,对我院学生的自主创业跟踪报道。

总之,通过探究和实践,我们基本形成了本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摘要:发挥农科专业的优势,争取学校、学院等各方面支持,积极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以组建创业团队为主要形式,理论结合实际、专业结合创业,创业结合勤工助学,教学结合管理,开展具体的创业实践活动,重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目前,该课题还有许多工作在继续推进,有待今后进一步实践和总结,并将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2存在新问题

经过创业实践和探究总结,我们认为开展创业教育中存在以下主要新问题摘要:

(1)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和基础知识学习仍有脱节现象。创业教育教学的体系化程度较低,和实际需要联系不多、不深,课程的理论性及鲜活性同实际还存在差距。

(2)创业团队开展创业资金不足,外部资助的力度有限,设备不够齐全和先进。缺乏有商业前景的创业项目,许多创业点子经不起市场的考验。

(3)许多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看不起蝇头小利,往往大谈“第一桶金”,不谈赚“第一分钱”。

(4)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能力不强,缺乏社会经验和职业经历,尤其缺乏人际关系和商业网络。喜欢纸上谈兵,创业设想大,市场猜测普遍过于乐观。

(5)一些大学生没有完全形成独立的健全的人格,缺乏对社会和个人的责任感,许多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碰到挫折轻易放弃。

3开展创业教育的建议

我们开展的创业教育实践和探究才刚起步,从总结的经验和教训看,存在许多的新问题和困难,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优化符合我校、我院等农科专业学生的创业教育途径和方法,逐步完善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为我院、我校其他农科专业有效开展创业教育提供参考和交流,为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做出积极的贡献,才能更好地实现“探索我校农科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模式”探究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推进创业教育,我们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摘要:

3.1争取学校和学院的重视和支持,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投入

在前面开展的创业教育探究和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增加资金、加强指导、扩大创业团队的数量和人数等,从而做到既使更多的同学受益、又使我们的探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逐步完善创业教育的模式,提高创业教育的效果。

3.2科学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构建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前面的探究侧重于开展创业实践,在课程的教育环节上有所欠缺。为了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需要进一步探究如何构建实用、有效,并和专业教育和基础知识结合紧密的创业课程体系,并使创业课程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以达到理论结合实践的良好效果。

3.3积极推进创业实践市场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开展创业教育伊始,为鼓励学生组建团队、开展创业实践,学院和教师给予了积极的介入和帮助。但从长远来看,学生创业还需接受市场的考验,依靠学院和老师,会影响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不利于创业意识的增强和创业能力的提高。因此,以后的创业教育中,我们将积极推进创业实践市场化的强度,加大经济效益的考虑,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以此促进学生提高把握市场规律的能力,增强面对市场竞争的勇气和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

篇(10)

农业保险覆盖地区从2007年试点的内蒙、吉林等6个省区稳步扩大至全国,保险品种覆盖了农、林、牧、渔业的各个方面。2007-2013年,农业保险承保主要农作物从2.3亿亩增加到11.1亿亩,占播种面积的45%;承保主要粮食作物从1.7亿亩增加到9.35亿亩,占播种面积的56%;保费收入从51.8亿元增长到306.7亿元,年均增速34.5%,参保农户达2.14亿户次。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亚洲第一的农业保险市场。

(二)财政补贴不断增加,杠杆撬动作用

凸显2007年以来,国家实施了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将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农产品纳入补贴目录。到2013年,补贴品种已经扩大到3大类15个品种,覆盖了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以及棉花、糖料作物、油料作物、畜产品等。各级财政对保费补贴达到75%以上,其中,中央财政承担35%-50%,个别地方甚至由财政全额负担。其中,2013年补贴126.88亿元,为“三农”提供风险保障1.39万亿元,放大效应近100倍。

(三)农险供给形式多样,产品与服务不断创新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各地积极探索农业保险的实现形式。目前,全国有23家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除上海外,每个省市都有多家保险公司经办农业保险业务,适度竞争的农业保险市场逐步形成。例如,江苏省实施了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联办共保模式;浙江以政府推动为主,实行共保体统一经营形式;中国渔业互保协会通过创新互助共济的体制与机制,探索了互助农业保险模式。陕西、湖北也在局部开展了农机互助保险。与此同时,在全面推进农作物生产成本保险、满足农民基本需求基础上,各地还创新开展了蔬菜和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天气指数保险、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制种保险以及淡水养殖保险等试点,取得一定成效。

(四)保障水平有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难满足

目前大部分省农业保险的保额都是参照2007年的直接物化成本确定的,远远低于农民的实际成本支出。例如,黑龙江省大豆保险每亩保险金额120元,小麦125元,玉米145元,水稻200元,不足物化成本的1/3。很多省份农业保险设定了高达30%左右的免赔率,导致农业风险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补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种植面积大,生产成本中还要加上每亩几百元的土地流转费,资金投入量很大,他们迫切需要更高水平的保险保障。在上海,水稻的保险金额虽然已提至每亩1000元,但是新型经营主体仍感觉保障力度不够。

二、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保险发展关系

农村土地流转在促进农业规模化土地经营的同时,也带来了比分散经营更为巨大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农业风险。农业规模经营对于农业保险有更高的要求,发展农业保险有利于促进土地流转。

(一)农业保险促进土地稳步流转风险补偿和稳定生产是农业保险的基本功能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已经在基本功能上逐步拓展衍生出防灾减损、信贷支持等多种功能。通过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生产稳定功能可以有效转移和分散风险,保障农业生产过程的持续稳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健康发展,有利于增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进行规模生产的意愿和信心,促进土地流转。

1.风险补偿和稳定生产功能。农业保险在补偿损失、帮助农民恢复生产、保障农民收入稳定等方面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2013年黑龙江省遭受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共为46.8万受灾农户支付赔款21.04亿元。2014年辽宁省发生特大旱灾,农业保险赔付金额达9.7亿元。2014年强台风“威马逊”登陆海南,全省农业保险估损2.2亿元,已赔付3745.64万元。农业保险为农业灾后恢复再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2.防灾减损功能。农业保险将政府临时性的被动救灾救济行为,转化为一种市场机制参与的制度化的主动灾害应对,平滑年度间财政支出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目前,农业保险经营机构采取了必要的防灾防损措施,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客观上起到防灾减损的效果。黑龙江农垦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构建了由357门高炮、135部火箭发射装置、8部气象雷达、36台气象卫星云图接收机和1200多名作业指挥人员组成的独具特色的防灾减灾体系,通过及时开展人工增雨防雹,已累计为农户减少损失14亿多元。安信农业保险股份公司在2012年“海葵”台风来袭前夕,设立2500万元奖励资金,鼓励投保大棚设施的农民主动割膜,既为农民保住了大棚设施,也为公司避免近2亿元预期赔付损失。人保财险江苏分公司针对2014年小麦赤霉病高发态势,在农户实施“一喷三防”基础上,出资159万元购置农药对丹阳市48.5万亩小麦进行统一防治,遏制了小麦赤霉病的大面积爆发,既减少了农民损失,也大大减轻了灾后赔付压力。

3.信贷担保增信功能。与分散经营相比,土地流转后的规模化经营需要金融业提供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服务,特别是信贷资金方面的需求。农业是高风险行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会减少对于农业的信贷额度并严格信贷流程。农业保险经营机构通过信用保证保险为农业经营主体增加信用,探索和创新农业保险与信贷结合的机制,能够充分发挥金融业对于土地流转的驱动作用,解决了困扰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贷款难”、“贷款贵”问题。在上海市“银保联合”项目支持下,安信农业保险股份公司从2008年开始开展支农贷款保证保险,农民专业合作社最高可获得200万元贷款,家庭农场可获得不超过50万元贷款。截至2014年10月底,已累计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无抵押、无担保、实行基准利率的贷款2247笔,贷款额达到14.4亿元。中国人保江苏省分公司也于2014年9月在徐州、镇江、宿迁等三市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帮助1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无需担保和抵押的贷款资金近400万元。

(二)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保险发展

1.提升农业保险发展需求基础。农业保险需求主体保险意识的增强,有利于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促进农业保险深入发展。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农业生产主体为分散的农户,生产规模小、投入总量小、受灾损失小等特点,加上农户本身缺乏农业风险分散的意识,导致其对农业风险保障的需求相对较小。农村土地的加速流转、农业适度规模和专业化经营导致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风险更为集中。加上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大多采取市场化方式决策,固定资产投入多、生产规模大、市场风险被放大,承担的风险水平更高,因而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更高。而目前的“保成本”式的农业保险不能满足农户对于风险分散的需求,势必寻求更高的保障水平,这有利于推进农业保险进一步发展。

2.改善农业保险发展的环境。一是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土地经营,有效降低了农业保险的经营成本。随着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农村土地逐步向少数种粮大户、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集中,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数量减少,单位承保规模提升,保险机构在展业、查勘、理赔、承保宣传等业务中的投入减少,降低了农业保险的经营成本。二是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主动风险管理意识,降低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土地流转集中后形成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产业经营模式,客观需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提高投入的同时,积极采取防灾防损措施,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抗风险能力。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注重风险防范、高效收益的理,能够有效降低农业保险的经营风险。三是农业保险需求主体的转变,抑制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有效提高农业保险市场的效率。在传统的农业保险市场上,存在交易的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严重。随着土地流转的逐步展开以及土地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的增加,农业保险的需求主体由个体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变。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保的意愿更加明确,风险管理的意识和交易的约束力更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有效提高了农业保险市场的交易效率。

三、新形势下改革完善农业保险的建议

(一)提高产品多元化水平,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层次需求

针对农业保险需求主体的转变,开发符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层次需求的保险产品。鼓励保险机构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需求开发产量保险、价格保险、信贷保证保险等新型保险产品,可按保物化成本、保完全成本、保基本收益等设计多档次多样化保险保单,各级财政应给予适当补贴。

(二)发挥农业保险的金融增信作用,建立银保互动机制

一要大力推动农业保险和农村金融的深入合作,建立银保互动机制。探讨农业保险和农村金融的多种合作形式,鼓励银保互动机制和模式创新,促进农业保险和农村金融的深度融合。二要鼓励开发银保合作产品,推广“生产保险+信贷保证保险+农村信贷”的合作模式。合理设计政府、银行和保险公司在银保合作中的权责分配和制约机制,政府对保证保险提供保费补贴,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提供贷款担保,银行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主体提供低利率、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

上一篇: 人力资源培训工作计划 下一篇: 酒席致谢词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