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复习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2-06-25 21:43:3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信息技术复习计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信息技术复习计划

篇(1)

个性化服务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它是以用户的个性化信息查询行为和个性化特征为基础,以个性化信息需求为指引,以个性化信息提供为目的,以个性化服务为宗旨的一种信息服务模式。

1.经济环境因素

近年来,我国GDP连年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9%,根据我国经济的发展指标,2020年GDP要比2000年翻两番。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技术的研发及利用提供了良好的资金支持。

2.社会文化因素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信息资源呈爆炸性增长,用户信息需求的特定性与信息资源分布的无限分散性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剧。用户获得信息的主要障碍已从距离上的障碍转变为选择上的障碍。尽管搜索引擎的发展已趋于成熟,但用户在使用中却发现获取具有个性特色的信息更为不易。究其原因,一是网上过量的信息导致搜索引擎查询效率降低。因为海量的信息群中,满足某个特定查询条件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以前一次搜索可以搜索出几十个符合条件的结果,现在则往往搜索出上千条结果,使用户迷失于信息的海洋中。二是网络用户缺乏使用搜索引擎的经验而降低了搜索查询的成功率。这种用户需求的转变决定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重心的转移,即从以自我为中心的被动服务发展到以读者为中心的主动服务,开创“读者需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新思路。

3.技术因素

如今互联网的广泛发展和应用,以及各类技术的成长与发展,为我们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提供了技术基础。21世纪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为广大读者提供良好的个性化服务,也成为国家教育部和众多高校的当务之急。

二、高校个性化服务的主要方式

1.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

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是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和提供检索的要求,将资源库中最新信息在指定的时间内及时通知用户的一种服务。一般是利用智能软件全自动进行或借助电子邮箱信息推送。它先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发现用户兴趣,建立用户档案,然后将信息需求按领域分类,实时搜集信息资源中某领域的信息,如用户感兴趣的专题书目、专题文献资料、会议消息等,并将其推送给用户。用户无论何时只要打开自己的“推送频道”,就可接收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个性化知识挖掘服务

个性化知识挖掘服务是指从各种显性或隐性信息资源中,针对人们的需要提炼出来的服务,是以资源建设为基础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是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动力,用户的需求永远在变,既然需求在变,图书馆就应变到需求的前面去,在变化中寻找用户的潜在需求。要根据用户对浏览信息的选择,主动跟踪用户的兴趣变化,进行充分的用户研究,了解用户的即时需求、潜在需求和长远需求,隐性地获取对用户需求信息的描述,挖掘出用户的兴趣和偏好,构建用户需求模型,对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个性化筛选,进而向用户推荐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3.个性化信息导航服务

在高校图书馆,学术科研气氛浓厚,读者都有一定的信息检索、查询能力。但由于当前学术资源网站应接不暇,要搜寻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非常不容易。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导航或个性化服务帮助寻找资源,提供给读者的是可利用的、可借鉴的、有规律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要求从事导航人员不仅要熟悉图书馆资源的组织、构成、检索系统、网络信息的分布以及功能的运用,还要善于运用知识的积累来回答读者咨询,为读者提供查找、选择使用各种合适资源的方法。

4.一站式服务模式

一站式服务对数字图书馆来说就是指在一个问答区,读者通过网络,一次性检索多个书目数据库,并通过查询,一次性地获得各种原文信息。它能提供最直观的信息阅览、数据文件下载、信息传递和专门的信息咨询。对读者而言,一站式的信息服务模式是最理想的服务模式,它能够集咨询、检索和提供信息等功能于一体,满足读者的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三、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支撑的常规技术

1.信息推送技术

推送技术是一种按照用户指定的时间间隔,或事件发生的需要,把用户预约范畴的最新数据,自动推送给用户的计算机数据分布技术。可以根据读者的定制或读者的兴趣,爱好的判断,自动搜集其最可能发生兴趣的信息,然后,将其传递至读者指定的地点。

2.智能技术

它主要应用于Web用户当前访问信息的在线采集及历史访问信息的获取与采集。利用Agent收集信息时,也必需要受信息安全技术的访问控制机制的约束,以保障用户的隐私权。智能之间能进行交流,共同执行单个智能所不能胜任的任务:能根据系统定义的规则,主动地通过智能化服务器读者完成某项任务,并能推测读者的意图自主指定,调整和执行工作计划。

3.信息挖掘技术

该技术是对用户访问Web时在服务器上留下的访问记录进行挖掘,并从中学习用户的访问模式,根据特定的用户, 自动改进Web站点上的信息组织与显示,可应用于Web个性化信息服务中。

4.门户技术

从表面上的表现形式来看,门户技术可视为HCI(人机界面)技术的一支,但实质上其内涵可以包容目前所有的个性化服务内容与相关技术,是一个综合性很广、实用性很强的实用技术。

5.信息检索帮助服务技术

帮助读者进行高效的信息搜索是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内容之一。读者无论是对馆藏文献进行检索还是在Internet上查找信息资源,都有一定的难度。常常困扰他们的是不知网上信息如何查找,哪些网站有自己急需要的信息。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读者不太了解信息检索帮助服务技术和检索方法。

6.信息过滤技术

一般信息检索技术搜索出的结果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在使用搜索引擎时,只要使用的关键词相同,所得到的结果就相同,它并不考虑读者的信息偏好和层次不同,返回的结果成千上万,使读者在提取所需信息时有如大海捞针。再者,网络信息是动态变化的,读者要关心这种变化,就必须在搜索引擎中不断地在网上查询同样的内容,以获得变化的信息,这样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四、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技术创新

1.3G技术概念

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的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将无线通信与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技术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处理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3G的设计基础是支持所有种类的移动多媒体系统,优势在于可以实现高速上网,传输高带宽的应用数据,可以达到有线上网的效果。3G技术解决了网络传输速度慢的问题,满足了用户通过手机获取所需信息的数据传输的速度要求,为手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平台。

2.3G技术的应用

开通账号:用户通过手机发送申请到指定号码,免费对任何人开通使用权限,需要通过真实身份和手机号码进行确认并注册。在线查询:拥有了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可以利用手机登录到图书馆主页,即可利用图书馆馆藏文献系统(OPAC检索系统),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查询,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文件。

(1)温馨提示:图书管理系统会自动记录每本书借出及还回时间,以及续借和预约等相关事宜,在到达还书期限前2-5天,通过短信系统向用户自动发送催还信息,并询问是否需要续借。这样,图书馆就可以为用户提供贴心的服务,避免用户因遗忘而造成超期罚款的情况,也可减少因超期而干脆不归还图书的现象。

(2)在线咨询:用户希望实现不受任何系统资源和时空限制的实时信息咨询方式,并期望享受24小时服务。智能手机具有普及、轻巧、贴身和即时等特点,满足了现代图书馆参考咨询即时信息传输手段的需要,读者和馆员能方便快捷地通过图书馆建立的网络平台实现“面对面”的交流。

(3)主动推送:图书馆根据用户资料当中提交的兴趣爱好,或对用户需求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远程服务器主动向用户手机上传递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各种数据格式信息,有针对性地实现对信息的及时。

(4)在线下载:现代人生活节奏之快,致使好多人根本没有闲暇时间到图书馆看书学习,充实自己,这就促使利用手机在线下载所需文献资料和喜欢的图书这一业务的兴旺与发展。在3G条件下,读者可以通过手机随时访问校内的电子资源服务器,对电子图书、期刊、学位论文或会议论文等进行下载或在线阅读。

(5)代检代查:为读者提供文献收录及被引用情况的检索服务。用户通过提供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期刊名称及卷期、会议名称、会议时间、会议地点、文献篇名、发表时间等方面的中英文信息,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查询文献被SCI、EI、ISTP、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收录及被引用情况。

(6)定期跟踪:用户利用手机终端向图书馆发送请求,把研究项目的主题及检索策略保存到服务器上,让服务器对这一检索策略按要求定期检索,从课题立项、课题研究、课题验收,开展全程的课题检索服务,可以提供各种文献类型。若服务器上查询到最新的检索结果,则可以通过短信或E-mail的形式发送给用户的手机终端。用户利用手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登录检索系统进行查收检索结果。

(7)视听点播:用户向系统提出申请,点播自己所需的资源信息。系统将会把图片、动画、视音频等多媒体文件按照一定的方式,由多媒体服务器向用户连续、实时传送,无需下载等待的方式进行播放的一种流媒体技术服务。用户可享受比传统的纯文字资源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趣味性的数字资源。

(8)超量传输:图书馆的用户经常会需要通过网络传输一些大文件,3G环境下可采用的几种方式:使用QQ或MSN直接对传、使用FTP传输、使用网络硬盘、邮箱中转站、刻录光盘、使用酷达传输等多种渠道实现对大文件的传输。

(9)订阅:近两年,以博客、社区网络服务、内容自动分发与订阅等为代表的Web2.0应用日益流行。对于图书馆的3G用户可以更方便地共享、存储、加工各种多媒体信息资源,开展移动订阅服务,使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定制信息与服务。

(10)移动定位:利用3G的移动定位技术,查询出移动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确定临近图书馆及所需书刊。此业务还可以扩展到OPAC检索定位,显示馆藏地的平面图,甚至确定每一本书的具体架位,并可以在手机终端显示图形化路线图,帮助不熟悉排架方法的读者快速准确找到图书。

(11)虚拟付费:在图书馆中可能发生的费用有:罚款、赔书、记时费、打印费、刻录费和租借费、原文传递费用等。3G环境下利用智能手机可通过手机账户的预存款进行扣除,也可从校园一卡通中扣除费用,还可用数字证书远程连接自己的网上银行对这些费用进行网上支付。

3.个性化信息服务技术存在的问题

虽然3G技术为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但现阶段的3G技术应用仍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例如3G用户数量有限问题、3G手机资费问题、信息传播过程中内容的版权归属问题、不良信息的泛滥问题等。3G技术为图书馆带来了机遇,也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图书馆应紧跟技术发展,利用3G技术为读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个性化的服务。

篇(2)

图书馆的服务分为基础服务和提升服务,基础服务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常规,是实现图书馆基本功能的服务,如图书馆借阅、参考咨询、馆际互借等,而图书馆创新服务是一种与基本服务相对的提升,就是图书馆在实现基本知识服务功能的基础之上,利用本馆的文献、馆员、设备、馆舍、品牌影响力等各种优势资源,为读者提供的外延。[2]作为乾县唯一的图书馆始建于1979年,占地1.6亩,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馆内设有7个科室(办公室、多功能服务厅、借阅室、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特藏室、资料室),馆藏图书6万余册。其藏书籍2143册、文化资源共享工程配备电脑、桌、椅37台(套)。这也适时为群众提供着学习、科研、检索等服务。另有学者指出:“图书馆应该加强创新服务理念的研究包括读者权益理念、人性化服务理念、均等服务理念、图书馆自由理念等这全新理念的广泛传播,深刻地改变着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面貌。握良机激活管理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改进服务手段、增强自身活力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而信息化背景下的图书馆服务,即就是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服务资料查阅功能,强化图书馆信息检索,并使用全国通用的图书馆信息检索统一标志,细化图书馆查询类别,建立健全县级图书馆信息网络资源库,并利用互联网相互查阅浏览,适时指导图书馆信息检索查询,从而提高图书馆的使用效率。

二、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尽管图书馆是人们学习提高的资源库,也是继续教育的有效阵地,并能适时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查询与检索,服务与广大群众。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图书馆服务工作千头万绪,不但有观察资料范围与种类的区别,还有地方性投资不足,影响图书馆的建设与使用,同时,导致图书馆服务中存在诸多突出问题。

1、馆藏文献资料的局限性。当前县级图书馆的图书质量不高,图书馆藏书量不足,文献老化较为普遍,特别是图书馆的馆藏书籍储备量严重不足,这与图书馆的建筑面积及其图书馆的基础设置有关,作为文化大县的乾县,图书馆的馆藏书籍,及其文献的储备量一定要适应县域群众发展需要。

2、图书馆信息资源库建设滞后。新时期的图书馆建设应充分发展信息化图书馆功能,强化信息化图书馆建设,详细登记图书馆文献资料,并形成强大的数据库,适时利用网络、计算机检索系统等查询浏览。但是,乾县的图书馆这些信息化建设还很落后,这也影响图书馆的公益服务功能。

3、图书馆宣传与使用率偏低。作为县城唯一的文献资源数据库的乾县图书馆,在图书馆的馆藏书籍,文献资料详细名目等方面,广大群众对此并不是清楚,也无法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提高,由此导致图书文献资料的使用率偏低,部分书籍崭新如初,这些也是影响和制约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因素。

4、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有待提高。图书馆工作事实上,是一项特别专业、特殊的职业,他不但要有专业的文献知识,并要熟练操作信息化系统,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及其良好的公众服务意识,积极做好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提高图书馆的使用率。

三、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策略

1、关注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积极开展读书学习活动,提高图书馆的使用率。信息化的今天,大量信息需要良好的数据存储库,而图书馆也应与时俱进,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建设强大的信息资源库,并做好图书馆藏名目,及时的提供查阅学习,并为广大民众的终身学习提供帮助。

篇(3)

随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开通与建设,网络信息资源的高度开放与共享,信息传递速度之快、成本越来越低廉的特点,促使更多的村民坐在家里就能通过上网方便快捷的获得各种信息。

1、基层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与特征

基层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是指在网络环境下,根据用户的知识结构、信息研究分析,主动向读者提供可能需要的信息和服务,读者可借助数字资源构建自己的个人馆藏,以满足特定的需要。其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主要包括系统界面制定、系统资源制定和系统检索制定。

其特征有:一是主动性,即信息服务者主动将读者感兴趣的数据信息提供给用户;二是针对性,即针对读者的特定信息需求进行检索、加工与传递;三是灵活性,即图书馆网站模拟读者在信息需求上的差异,将信息或服务化整为零或提供定时定量服务,让读者根据自己需求来选择和组配,从而使网站在为大多数读者服务的同时,一对一地满足特性需求读者;四是高效性,即通过网站的信息收集,在网络空闲时段传递数据,提高读者检索效率;五是智能化,即定期自动对预定站点进行检索、自动跟踪和收集读者感兴趣的信息并定期传递给读者。

2、基层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容与方式

在网络信息时代,读者关注的重点已不再是简单的获取文献,而是如何在繁杂的信息环境里迅速搜取能解决问题的知识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容与方式要有创新。

2.1做好读者的信息需求分析。基层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前提是分析读者的信息需求。通过一定的方法收集整理、分析和掌握读者的需求,从而提供信息服务。

对于基层图书馆而言,服务的重点读者是广大农民,这部分读者的信息需求呈现极强的农时性、针对性,这就要求基层图书馆要针对需求,提供全面、周到、详实的咨询服务与跟踪服务,使他们顺利检索到最新农时信息与技能,及时运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2.2加强基层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在信息媒体日益发展的时代,广泛采用现代化技术为读者提供文字、图像、音像、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检索与使用,成为基层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注重各种载体文献的优化与组合应用,是开展个性化系信息服务中创新建设的重要环节。

信息资源是基层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基础。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网上浏览、联机检索、检索国家数字文化网等载体,获得文献信息,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个难题,读者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很难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就要求基层图书馆将信息资源有效组织和加工整理,方便检索,最大限度满足广大村民的个性化信息需求。

2.3具备和完善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条件。个性化服务系统包括个性读者接口、读者信息库、信息搜索与获取、信息库信息的组织与维护、应用处理程序和总控。最主要的条件就是网络建设和技术支持。如:Web数据库技术、数据传送技术、网页动态生成技术、过程跟踪技术、安全身份认证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智能技术等,用于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与服务。

3、基层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3.1标准统一问题。目前,网络上信息组织和服务格式没有统一的标准,互不兼容,造成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为此,基层图书馆应联合从事信息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权威组织,制定统一标准,推动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

3.2安全与隐患问题。信息系统由于其开放性易受计算机病毒与黑客的攻击,基层图书馆在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过程中,除进行必要的安全配置外,还应安装系统防护措施,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入侵检测和数据备份,并采用数据加密技术确保读者的个人信息安全以及避免具有版权的信息被破解或窃取。

3.3提高馆员网络个性化信息服务能力与水平问题。个性化信息服务能力与水平的高低取决于馆员的服务素质。高素质的服务团队才是开展高水平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关键。作为馆员,应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提高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篇(4)

初四学生到了最关键的时期,离中考还有80多天,学生仍有一部分对基础操作知识掌握不好,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更有一部分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不牢固,更谈不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这些学生都需要辅导,帮其在成绩上提一提。

二、课下辅导的措施与内容

初四教学课时紧,任务生,但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来讲,通过探究性学生使学生体验学科过程和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在课上开展一些科学探究,特别是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探究,使学生训练的同时,在平常的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进行科学探究必备的能力。

1、对课本知识进行查缺补漏。

2、课下辅导应给学生定目标和任务。

3、对参与课下辅导的学生,课上时多提问,多关注,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课下辅导的目的

学习的主人是学生,学生的本身存在着千差万别,因此,因材施教为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以便使这些学生能信心倍增的迎战中考。

1、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对信息处理的能力,解决生活中现实问题的能力。

四、辅导时间

每周二、周五课外活动时间

篇(5)

1信息化技术背景下传统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信息化是指利用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型生产力,在工作和生活中加以运用,并造福于社会。它的功能主要包括:信息获取和传递,信息处理、再生和利用。图书馆信息化包括网络、数字化资源和分布式管理三种形式,因此也称数字图书馆,它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共享和提供社会化的信息服务。

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对图书馆学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图书馆学五条定律: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的有机体[3]。图书馆管理系统主要表现在图书采购、编目、信息检索、图书预约、流通、新书推荐、馆藏统计等过程中。建立一个完善的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能科学有效地实现图书馆的各项管理的工作,与传统的基本依靠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实现管理操作的方式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既可节省时间也能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快捷。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它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便于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和资源共享中心。信息时代对县级图书馆的冲击越来越大,要求更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转变服务方式,更新服务意识,深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逐渐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变。

2传统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图书馆体制的局限,资源短缺

传统图书馆是建立在有形信息载体,多为纸质载体基础上的,有不少书籍内容重复或复本太多,且藏书量不足,文献信息资源相对稀缺,这就决定传统图书馆的服务过程很大程度受到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成为县级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县级图书馆虽然是由政府拨款,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个别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财政紧张,拨付给图书馆的经费有限,导致购书经费严重短缺、设备落后和不足。许多县级图书馆馆舍老化,藏书陈旧,文献量不足,书架、期刊架、阅览桌等设备得不到及时补充或更新,电子阅览室计算机少,电子资源单一,网络速度慢等,导致进馆读者稀少,无法吸引读者,满足不了现代读者的要求。

2.2 馆员素养偏低

由于体制原因,县级图书馆工作人员都是由上级部门决定,大部分都是通过人脉关系、照顾调入图书馆工作的,他们总体文化水平不高,专业不对口,缺乏上进心和责任感,得过且过,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去工作。有些工作人员进来图书馆工作之前根本不知道图书怎样分类、编目、排架等,对图书馆学知识一窍不通,都是根据工作需要边工作边学习,以老带新。没有科学化和理论化的知识,加上图书馆经费有限,馆员外出培训机会也很少,大大制约了图书馆的发展和创新。而图书馆工作所需的图书馆学、英语、计算机等专业技术人员却严重缺乏,难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要求,面对挑战和困难,显得力不从心和不知所措。在信息化时代,各学科和各领域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馆员除了掌握图书馆传统技术外,还要掌握图书馆情报学等现代专业知识和技术,这样才能把文献信息迅速而准确地向读者传播。

2.3 图书馆服务单一、被动

现代图书馆服务模式要以信息化为中心,以网络为载体,通过多种渠道向读者传播信息,通过现代化的图书管理系统,合理采集文献资源、科学编目和整理,拓展服务的空间,提高服务质量。构建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县级图书馆由于体制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很多县级图书馆都没有很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都是等群众自己上门然后进行服务,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人才缺乏,经费不足,县级图书馆大部分都是馆内书刊的借还,阅读管理,参考资料的查询和复制等日常管理工作。适应网络化时代的要求对县级图书馆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可是,大部分县级图书馆的现状难以满足读者对信息个性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需求,也迫切需要图书馆进行多元化服务探索。

3信息化下县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措施

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应用是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关键要素。现代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和快速发展,不仅扩展和延伸了“图书馆”的含义,使图书馆从落后走向先进、从呆板走向时尚、从实体走向虚拟、从知识走向智慧,更是在事实上影响着图书馆从空间设计到资源建设以及服务提供等各个方面,是引领现代图书馆变革创新,提升服务能力的关键力量[4]。

3.1 信息资源建设和利用

信息化飞速发展时代,县级图书馆须顺应发展潮流,创新移动图书馆服务方式,强化图书馆的服务角色,塑造图书馆追求技术进步引领技术潮流的形象,才能体现自身在创新性社会中不可替代的价值[5]。信息资源的利用是信息服务的终极目标,现在通过建构数字化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网络数据等路径提供给读者综合性的资讯平台,也贯穿个性化服务的准则,真正利用好信息时代的突出工具[6]。在信息社会,县级图书馆要转变观念谋发展,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数据库,立足互联网,加强网上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建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系统,逐步完善现代化设备,如声像、缩微、光盘、多媒体等先进技术,为读者开拓新的活动领域和空间。

3.2 人力资源管理

在新型图书馆环境下,其服务也出现了多样化,如效率服务,个,网络咨询服务等。而这些新型服务的出现必须要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有较高的管理素质和积极的服务态度,因此很有必要提升馆内工作人员素养与服务水平。不能否认,图书馆人员的服务素养和能力水平也是影响读者数量多少的重要因素。有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过于消极,甚至于一些人员直接忽略读者的诉求,在上班时间不做相关工作内容,让整个图书馆服务效率与质量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对此,要加强公共图书馆人员培训,定期开展业务指导和拓展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服务水平。制定实施基层公共阅读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明确学习培训等政策措施[7]。相关图书馆进行服务管理创新的同时,可制定有效的工作人员培训和评价机制,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管理服务培训和考核是现代竞争化上岗的大势所趋,培养为读者服务的至诚之心,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积极性,自觉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与服务水平。

3.3 服务多元化

服务理念创新: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应从服务理念的创新开始,将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变,将传统借书还书工作向专业馆员转变,要从被动工作转为主动服务,馆员要分工合作,对所管辖区域文献资源要了如指掌,要根据读者的需求,积极主动地向读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文献资源,馆员要以书籍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为根据读者需求,主动出击,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从读者需求出发,广泛收集信息资源,提升知识传播效率的能力。

服务内容的创新:图书馆信息化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知识传播,由传统的纸质文本向复杂的电子多媒体转变。纸质书籍借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耗时长、信息量小、针对性弱的弊端,对某些读者群的吸引力逐渐减小。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知识更系统化,读者通过关键词、模糊词就可以在电子借阅机上查找、搜索到自己需要的内容,而数据库的建立让各类复杂的知识信息综合为一体,对读者需求提供了针对,大大提升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使读者获取知识的途径更便捷。移动图书馆是图书馆服务的新载体,基层图书馆不仅要更新理念也要在技术创新上不断跟进,通过新技术应用来为读者提供合适的阅读平台,丰富的阅读资源,以此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推广全民阅读。

服务手段的创新:图书馆现代化服务与当前的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发展图书馆服务不但要将传统的服务做好,还要将现代信息网络平台利用好,将数据库服务、大众阅读服务指导、网上信息资源服务、网上借阅浏览服务等开展好,将软硬件工作做好,创造优雅的阅读环境,让读者的各种需求都得到满足。通过读者导向功能,可让读者了解图书馆的服务特色和馆藏信息,实时了解自己的借阅情况,根据个人需要也可以在网上续借图书,通过网上预约可以为读者提供其所需的文献资料。

图书馆要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服务模式,简单地说就是要提高具有个性化的服务,比如:为老人提供健康、养生、休闲、娱乐方面信息服务,为中青年提供有关职业学习、创业致富、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为儿童提供能激发儿童好奇心的儿童读物。

篇(6)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技术服务研究

收录日期:2013年11月12日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传递方式与传递速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面临着社会上各种信息相关行业或机构的挑战与竞争。图书馆信息服务要想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走个性化信息服务道路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个性化信息服务也称定制服务,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的特定服务,即根据用户提出的明确要求,或通过对用户个性、习惯的分析而主动向用户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信息和服务。

目前,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所需的支持技术已基本成熟。基于这些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可以逐步实现“用户需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即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

一、推送技术与个性化信息服务

简单地说,信息推送技术就是把信息自动送到用户面前的技术,即实现“信息找用户”。信息推送具有的优点是:及时性好,信源及时地向用户推送不断更新的动态信息;对用户要求低,普遍适用于广大公众,不要求用户有专门的技术;信息用户主动选择主题,被动接受信息。以推送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服务,形成了早期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基本框架。目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推送类型有:频道式推送、邮件式推送、网页式样推送。

推送技术是在网络环境下,新兴的高效获取信息的基本手段和方式。然而,由于信息用户对于信息获取的要求差异性很大,网络信息种类繁多数里倍增,需要依靠智能技术的发展来提高作用。

二、基于RSS技术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技术

RSS表示“丰富站点摘要(Rich Site Summary)”,是把索引与的动态内容相连接,并提供了组织单个信息与集合信息的有效结构。对于用户而言,用RSS订阅信息与收取邮件一样简单,用户通过RSS,从网站上获取最新的文章标题、内容提要及全文链接等基本信息(Feeds),并据此进行可取舍的有针对性的快速阅读。RSS的目的是为了给Web上不同端点间提供一种内容交换的机制,RSS技术标准本身就是为这种内容交换而定义的一套规范。因此,Web端点需要要交换的信息首先要满足XML标准的输出格式才能被用户接受。

基于RSS技术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机制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信息者需要生成RSS文档。即在一个RSS提要的分发过程中,需根据RSS定义的方式将信息的提要输出到一个标准的XML文件中,该文件在Web上要由一个唯一确定的地址来标识。用户端在得知该XML文件的地址后,将其导入RSS阅读器,作为监测地址。

其次,需要建立RSS主题聚合。RSS聚合是指,利用RSS将互联网上很多不同源的信息以Feeds订阅的方式集中到同一点,“聚合”的优点非常突出,信息用户无需浏览上百个网站,并在每个网站上都花费时间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使用RSS技术则只需到自己订阅的聚合门户更新扫描一次即可,作为信息获取者的个人用户与信息源的整体之间距离极小。利用RSS阅读器进行浏览和阅读的方式,使得建立基于用户的个人信息门户成为可能。由于采用聚合阅读模式,RSS用户进行Web浏览的入口将从以往集中提供信息服务的门户网站改为提供在线RSS订阅服务的内容聚合网站,或者以定义过聚合的RSS阅读器作为阅读入口。如此一来,不仅降低了信息用户获取信息的时间,也大大减少了网络传输数据的流量,增加了传输的效率。由于很多网站不断更新内容,当用户需要不同网站对某一主题的报道时就必须时刻关注这些网站的变化。许多门户网站和内容提供商、新闻媒体机构开始朝“聚合”发展,即通过RSS的标准将某一主题的最近更新的内容传送给用户。在传统浏览方式中,用户需要进入导航站点,然后一层层的打开页面才能浏览到信息。而RSS阅读方式,则通过提供信息的外部描述给用户,由用户自由选择,只需通过RSS阅读软件访问RSS聚合站点,便可以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及时更新的信息。

第三,扫描更新。RSS阅读器将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频率对所监测的RSS地址进行扫描,查看目标XML文件是否有变动,一旦发现该文件被改动过,就将该XML文件自动下载到本地。被监测的XML文件(RSS地址)中保存着标准RSS格式的提要(Feeds)信息,这些信息用不同的标签来标注。Feeds包含的主要信息有频道名称(用channel来标识)、标题(title)、链接地址(link)、内容摘要(description),语言(language)、时间(Pub Date)、作者(author)、分类(category)等十多种预定义的标记。用户接收到Feeds后,就能在RSS阅读器中看到所有最新文章的标题和每篇文章的内容摘要以及可链接到全文的网页地址供用户选择。假如用户通过对文章标题和内容摘要的浏览产生了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就可以通过Feeds中提供的链接直接找到文章的全文进行详细阅读,极大地增强了用户信息的个性化程度。

三、智能搜索引擎技术与个性化信息服务

智能搜索引擎具有高度的智能化功能和突出的个性化服务优势,它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的构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目前,智能搜索引擎技术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许多不足。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搜索等IT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研究,这一技术要满足个性化服务要求,可做如下几点改进:

1、提高对知识本体论层面的分析与判断能力知识的语义逻辑包括语言层面、本体论层面和常识层面。智能搜索引擎对知识的语言层面、常识层面的语义理解较为准确、全面,而对于本体论层面的判断则显得较为薄弱。因此,需改善知识本体论层面的处理功能,提高对知识概念之间复杂语义关系的分析能力。

2、增设知识库的动态监视和动态更新反应功能。这种反应功能可以大大提高智能搜索引擎对知识库搜索的主动性与实时性,完善用户需求的动态跟踪与知识即时推荐服务机制,不断适应“知识树”生长和知识点扩增的需要。

3、强化智能搜索引擎的目标知识搜索功能。元知识作为关于知识的知识,是对领域知识的提炼和抽象,将其机理应用于智能搜索引擎,可较大程度地提高对于数字图书馆知识库的搜索效率,特别是在检准率方面。

4、开辟范围更广、类型更多的知识检索途径。从布尔逻辑检索、全文检索、图像检索到跨知识库检索、跨媒体检索,力争全面、完善地应用各种最新的信息检索技术成果,开辟智能搜索引擎的各种检索途径。随着数字资源的快速增长和网络信息的海量增加,搜索引擎暴露的不足日益明显,迫切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而作为新一代信息检索工具,智能搜索引擎本身所具有的优越性则更加突出。

主要参考文献:

[1]过仕明,刘岩芳.基于过程管理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J].情报科学,2010.28.3.

篇(7)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5-0110-01

1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概述

1.1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新时期的背景之下,图书馆建设正在朝信息化的方向迈进。目前很多公共图书馆,都通过运用网络丰富的资源,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数据库系统,实现资源的共享,使得信息的提供更加人性化。在传统的图书馆系统当中,加入了先进的网络技术,使得图书馆服务的内容、方式都更加贴合群众的需求,内容也更加丰富。在运用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可以方便读者查询图书馆的资料,有效地解决读者的时间,同时也使得图书馆当中的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信息化主要存在于资源的提供、服务、以及管理方面的信息化、智能化。

图书馆是社会信息最集中的地方,对其进行信息化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它能够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促进资源在群众之间的共享,推动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在历史上,很多信息的传递需要通过人与人的交流。而在引入了信息化之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有所拓宽,信息量以及利用率都在不断提升。在传统的图书馆当中,读者需要一个个阅览室的浏览,来找寻自己喜爱的图书。而在引入了信息化之后,读者只需要通过一台电脑,找寻该图书馆当中自己喜欢的图书,并可以准确定位到图书的位置,以及图书的信息,既灵活又方便。这改进了传统图书馆服务方面的不足,同时又使地图书馆在管理方面更加自动化,无需更多的人力资源,解决了公共图书馆的运行成本,使得社会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

1.2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分析

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图书馆的信息化运作提供保障,健全图书馆的数据库系统,提高信息整合的效率,通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推动图书馆向信息化的方向迈进。

1.2.1 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的重要性

图书馆要想加快信息化的建设,必须要巩固基础设施。在新时期背景之下,图书馆需要从服务、存储、应用等多个环节进行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国很多公共图书馆,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高效整合信息资源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为了能够弥补与完善这个不足,必须要加强计算机基础设备的建设,以及网络环境地进一步完善。随着网络资源不断丰富,图书馆现有的信息资源显然已经跟不上更新速度,需要不断扩充。这就需要先进的设备,来拓宽信息资源的数量,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加丰富的图书馆资源。

1.2.2信息自动化的逐渐推进

目前是信息爆炸的时期,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每日都在以数以万计的速度更新,对于网络资源的有效整合、分析、存储以及分享等,都需要图书馆的信息系统来完成,这也影响到图书资源的买入,图书的分类、检索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之下,更加强调信息化系统的引入。在这样的趋势之下,图书馆在管理方面,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管理人员,减少图书馆资源的浪费,同时还使得图书在管理方面,更加合乎规范,系统化更加明显,使得图书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信息可以得到高效聚合与传递,实现读者之间资源的共享。在信息管理方面的自动化,有利于人们更加方面地交流现有的资源,同时也提高了图书馆提供服务的速度与质量。

1.2.3数据库的支撑逐渐增强

随着网络信息数据的不断增多,图书馆的数据库系统也应当随之扩充。读者要想更快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就需要数据库系统不断增强,检索功能不断改进。因此数据库系统的逐步更新与完善,是对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的有力支撑,对于信息的高效增和贡献了重大力量。但是面对庞大的数据库系统,需要政府部门提供更多的资金投入。但是目前公共图书馆的资金状况不容乐观,而最合理、也是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实现不同等级之间图书馆的信息整合,各地区、各馆级的图书馆之间,实现资源的互通共享,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数据库,以有效地实现数字化的管理模式。有效地调动社会各界资源的联合,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的共享,满足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需求,读者可以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当中。

2 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探究

2.1信息的整合与共享

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主要在于馆内信息资源能够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这需要图书馆在服务方面不断创新。通过加强不同地区、不同省级的图书馆之间相互联合,加强读者与图书馆的交流,来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资源在用户与图书馆、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共享。在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用户可以在联网的电脑当中,输入想要查询的书籍资料,图书馆在接受用户的查询申请之后,开始搜索馆内的藏书信息,向读者提供免费的服务,或者部分收费的电子资料。通过联网的计算机查询馆内图书资料,提高了信息在图书馆与用户之间传递的速度,同时也扩充了资源共享的渠道。公共图书馆只有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的互通互相平台,才可以使得信息在不同用户之间传递,突破传统地域、时间上的限制。

2.2网络服务更加个性化

图书馆加强信息化服务,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个性化设置是指,图书馆管理者根据不同客户的特点,以及需求,来制定出和该用户相匹配的信息资源。而在向用户传递资源的时候,也更加关注用户的需求,基于用户需求,来整合相应的信息,以及分享信息。要想使得个性化服务更贴合不同用户需求,就需要广泛地搜集信息,对数据库系统分门别类。针对不同的用户,形成不同的类别。使得每一个用户都有与之相匹配的界面。通过对用户历史检索信息的搜集,生成相应的历史搜索记录,分析读者的爱好,在下一次的检索中能够有针对性地提供图书资源。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对系统进行个性化设置,需要采用多种科技手段,需要掌握专业的计算机知识,以及具备较高的资料整合能力,才能够使得提供的信息,能够得到用户的认可。

2.3网络咨询、学习环节的创新

图书馆不仅为读者提供读书的场所,同时也提供学习和咨询的服务。在全面推进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在学习与咨询环节也应当有所创新。目前,很多学生通过网络技术,来进行课外培训,网络学习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创新,同时也是图书馆应当提供的一项创新型服务。在图书馆系统中,引入网络学习系统,可以使用户通过网络资源,足不出户便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在降低学习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用户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可以通过网络咨询服务得到解决。用户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同在线的客服人员进行交流,提出自己的问题,实时咨询,使得疑惑能够当场解决。

3 结论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强信息化建设,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中,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图书馆应当充分利用各方的信息化资源,在加强与完善自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逐渐壮大数据库系统,结合不同用户的自身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使得信息的利用效率提高,资源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共享。

参考文献

篇(8)

制造业产业链的群体性协作和区域企业集群式发展是当今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带动着广大中小企业群的发展。在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已成为许多地区发展经济,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数据元的作用

国际上公认的信息工程的基本原理是:信息系统以“数据”为中心,“数据”是稳定的,“处理”是多变的。没有卓有成效的“数据”管理,就没有成功高效的“数据处理”。

由于制造业产业集群支撑技术服务系统的基础数据来源众多,在数据名称、数据含义、数据长度、数据表示等方面都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数据元是对数据集内部基本元素的规范化描述,它是目前公认的可从根本上解决系统中数据不一致的技术。因此制造业关键技术信息数据元规范是构建统一、集成、高效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数据模型的基础,可为产业集群内部及与外部数据交换提供统一的、可以共同遵守的数据交换规范。

二、数据元基本概念与结构

数据元可定义为通过标识、定义、表示以及允许值等一系列属性描述的数据单元,在特定的语义环境中被认为是不可再分的最小数据单元,一般由对象类词、特性类词和表示三部分组成。

(1)对象类:是指人们希望研究、搜集和存储其相关数据的事物,是现实世界中的想法、抽象概念或事物的集合,有清楚的边界和含义,并且其特性和行为遵循同样的规则而能够加以识别。如:汽车、人、房屋等。

(2)特性:是对象类的所有成员所共有具有的某种性质。例如,“人”这个对象类可以具有很多特征,如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等。

(3)表示:是值域、数据类型的组合,必要时也包括度量单位或字符集。它所表达的是数据元概念的数据类型及可能的取值范围。表示类词可以是一个编码,如产品分类编码,也可能是一个取值范围,如测量范围。

根据图1所示,同实体关系类的数据模型相比,模型中的实体相当于数据元中的对象类,而实体的属性相当于数据元中的特性和表示。

三、制造业产品技术信息数据元

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显著特征是企业在某一空间地理位置聚集,围绕某类产品形成“纵向”一体化配套,“横向”群体性竞争协作,即产品是联系产业集群的链条,而产品的技术性能参数是企业间相互协作配套选择产品的重要依据。由于不同产品的技术性能表示千差万别,即使同一产品也会出现由于不同的用户习惯而名称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必须对产品技术性能指标(属性)进行数据元定义,以实现产品技术性能“名称”、“值域”的统一。如:在实际应用中各企业对温度仪表的测量范围就有测温范围、温度范围、测量温度、温度测量等多种称谓,在信息服务系统应用中出现同义异名问题。通过数据元的应用,就可统一用“温度测量范围”指标来表示温度仪表的测量范围技术性能。数据元的应用示意见图2。

在产品技术信息数据元的定义中,计量单位具有重要作用。如:压力仪表的“压力测量范围”,其计量单位就有Pa、hPa、kPa、MPa、psi、mmHg、mmH2O等。在数据元的定义中,不同的计量单位定义为不同的数据元,这样可实现产品技术性能参数在信息服务系统中的对比。

参考文献:

篇(9)

列出有效的复习清单是提升关键

对照《必修1》、《必修2》、《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5个课程模块的教材目录,一个专题一个单元浏览一遍,列出新授课时比较模糊和掌握不到位的单元清单。

向刚毕业的高三学生借《考试说明》,对照《考试说明》上的必考内容,逐一过滤相关知识点,以及知识点所应达到的目标,列出“不理解、不熟练、不能灵活运用”的知识点清单。

将两份清单融合,再按“阅读教材能解决—查看资料能解决—通过训练能解决—请教他人能解决—尚不能解决”列出综合清单,其中前三项作为暑假自主复习的重点,后两项暑假后期请教同学和老师。

暑假复习的方法和路径

明确高三复习与高一、高二的学习要求是不同的。

很多学校已提前进入高三第一轮复习,通过第一轮双基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你们已经知道:高一、高二侧重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物质性质等具体知识点。高三复习要求全面梳理知识点,建立知识网,并学会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有一定综合性的化学问题。举个例子来说,新课分别学习了醇、醛、羧酸、酯的结构和性质,复习时你们要将烃的含氧衍生物中醇、醛、羧酸、酯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一个网络,从这个网络中,不仅可以定性地从它们的官能团的转化来了解它们的结构、性质方面的联系和差别,还可以从式量的差值定量地认识它们之间的转化,从而为复杂有机物的推断提供依据。

2.加强练习,温故知新,提高解题能力。

结合第一份清单看教材,第二份清单读考纲,针对综合清单选做题。练习的方法较多,首先可以将做过的习题再有重点有选择地做一部分。其次要选好一本化学参考书,最好有教材解读、方法引领、训练提升等板块,根据复习的进展,选做其中同步的习题。不要做一题对一题答案,应把一节或一单元做完再对答案,检查对错,加以订正。还可以把今年高考化学试题和《考试说明》上的典型题示例作为练习,检测一下目前自己的化学水平。

xx年备考方向与策略

xx化学高考试卷特点立足基础,考点涉及高中化学大部分主干知识;2.稳中求变,大部分试题是常规题型,试卷总体上比较平和。3.注重能力,试题注重贴近生产实际和书本知识的具体应用。4.引领课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和环境等热点问题。

xx年化学高考复习建议宏观把握,挖掘课本,研究考纲

考纲是权威、准确的信息源,宏观上指引复习的方向。因此,必须以考纲为基本框架,以课本为基础,以老师的讲解和点拨为重点,对课本知识进行再认识,力争形成对知识理解上的升华。

2.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关注热点

我们除了要留心考纲中变化的内容外,更要关注不变的内容,因为不变的内容才是精髓,在考试中处于核心、主干地位,应该将其列为复习的重点。

篇(10)

一、服务器虚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1.技术方面的成熟性。近年来,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不断的取得突破与进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服务器虚拟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信息技术,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的发展了起来,如今,不仅仅是在服务器之间,在硬件系统中,也出现了可以支持服务器虚拟化的全新CPU,与此同时,虚拟化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将各类硬件的潜能最大程度的开发出来,并加以有效的利用。2.应用方面的可靠性。通常情况下,油田企业在涉及到信息应用的时候,主要包括两类信息。第一类,是合同、公文等公用信息的应用;第二类是对专业数据库以及采集系统等专业信息的应用。然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信息系统用户的并发量并不大,而且大多数无法实现多次数据量的链接,无法实现服务器与用户端的长时间交互。3.使用方面的安全性。服务器虚拟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早在信息中心建立之初,便设有设施配置完整的机房。为防止服务器受到不良攻击或故障导致的信息数据丢失与破坏,该技术始终设有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dns解析等。4.服务器虚拟技术使用过程中的其他优势。现代化油田企业的硬件环境相较于传统模式先的油田企业更为复杂,在极其复杂的硬件环境下,易导致各类软件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兼容性的问题。服务器虚拟技术可以解决平台与服务器环境之间存在的隔离关系,并通过相应应用软件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平台上软件的兼容性。

二、服务器虚拟技术在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1.服务器虚拟技术的使用原理。在服务器虚拟技术使用的过程中,要以计算机的并行技术为核心,从而实现服务器中物理资源向逻辑资源的转换。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针对油田企业勘探工作中需要涉及到的油藏建模、地震处理、地质构造图等需要较大CPU容量才能完成的任务,在使用服务器虚拟技术后,只需要使用一台服务器就可完成对相关数据信息的处理工作。服务器虚拟技术的使用,需要建设服务器虚拟化集中管理平台,平台建成以后,便可以利用服务器虚拟技术的强大功能,对整个油田企业实施动态化的管理,便于将各类资源进行统一的调配,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设备维护所需的成本。由于基层地区条件较为艰苦,各类硬件在使用的过程中,始终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软件也存在着许多不兼容的情况。服务器虚拟技术使用以后,使硬件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有效的解决了软件不兼容的问题,避免了不同型号的相同硬件无法共同使用的问题。

2.服务器虚拟技术的管理。服务器虚拟技术作为一项全新的技术手段,传统的技术管理理论已经无法满足服务器虚拟技术管理的需要。当服务器虚拟技术使用后,使用目标的信息系统便会与服务器形成一个整体,若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要充分的掌握信息系统中的管理知识、储存知识以及相关硬件知识,同时还要对信息数据库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作为一名信息技术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储备,还要拥有一定的紧急事件处理能力,确保故障发生时,能及时对其进行修复。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服务器虚拟技术的使用,有效的提高了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率与质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提高了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服务器虚拟技术的使用,有效的整合了油田企业的相关信息与数据,并通过十分强大的存储功能对其进行有效保存,确保了油田企业信息数据的安全,有效的提高了油田企业的运行效率,从而促进了油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学校建议书 下一篇: 德智体自我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